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网络传媒论文

网络传媒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7-25 15:03:4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网络传媒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网络传媒论文

篇(1)

1.网络传媒的虚拟性

使高职院校学生网上交往缺乏诚信由于网上交流是虚拟的,它削弱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内在的自我约束,在一定程度上,非道德行为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大肆流行,遵守“诚实”的价值认同,“信仰”的标准在互联网上会大大降低,自得其乐,使用随机的互联网很受欢迎。上网聊天,主要是高职院校学生交往的形式,但在聊天中,高职院校学生不会不使用他们的真实姓名和地址,不健康聊天的话题和内容对他们来说没有道德约束。

2.网络传媒行为主体的无约束性

淡化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责任感在网络媒体中是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军队,没有等级之分,没有贫困和歧视,那里的人们摆脱现实社会的管理和控制,摆脱道德和社会舆论的限制,使高职院校学生为所欲为的冲动。高职院校学生在网上,很容易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观念,有做一些不道德和非法行为的冲动。

二、心理健康教育预防

高职院校学生网络传媒诱错现象的有效性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完整的内涵包括:一是提高自身素质,不断优化高职院校学生,目标,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设计的实施方法的教育环境,遵循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发展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网络媒体健康教育活动;二是高职院校学生要认识和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增强自控力;三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意志和信念的过程,产生积极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网络行为。

1.预防网络传媒诱错现象基本原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网络媒体诱错现象在进行分析,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对网络媒体诱错现象能进行解释。故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能预防高职院校学生网络传媒诱错现象学生发生。网络媒体引起的诱错现象是人类社会使用网络资源引起的,产生和存在是社会不然的结果,它是人类和社会本身的缺陷。网络媒体中引起诱错现象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成反比,人与社会,不断自我改进和发展,能有效的避免网络媒体诱错现象。因此,预防网络媒体诱错现象,应着眼于一个人的自我完善,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文化,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健康全面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与网络传媒诱错现象预防

基本原理的契合为了有效预防的网络媒体传媒诱错现象,关键在于个人自我完善的教育,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境界的良性发展,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在社会价值观,社会规范认同和遵守。心理健康教育是世界观的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使高职院校学生能够适应的道德和行为的社会需求。

三、心理健康教育预防高职院校学生网络传媒诱错现象的措施

1.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优化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保障的目的。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教育部门要求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教室、宿舍、班级和学生社团为载体,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心理认知教育,培养学生情绪稳定,优化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发现、判断和解决现有的网络信息问题的能力,确保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圆满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的成长。

2.优化网络环境

目前,网络环境影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的速度,强度,深度和广度。网络的能发挥其积极作用,但是也能有负面的影响。如何避免网络传媒的诱错行为,首先教师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上网的指导和培训,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其次,使网络教育进课堂,网络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作为教材来教导学生,培养学生主动识别互联网上的信息;最后是让网络教育进行学生活动。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特点,有不同的爱好和特长,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专业知识。

四、结论

篇(2)

论文摘要:人类应叶巨大灾害而借助网络传媒沟通信息时,需要克服各种文化共同体背景之间的差异隔阂,迅速交流、达成共识,以顺利完成杭灾应急任务。跨文化传播理念在其中有着重要的价值观建构趋向;强调创建“跨文化网络传播意识融合机构”在灾害应急管理的扰灾救助过程中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灾害频仍,人类该如何应付?发达的高科技,并未使人类准确地预测出巨大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更逞论阻遏如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啸,2008年的汉川大地震;恐怖分子制造的血腥事件也令全球人心惊胆颤,如2001年美国的“9.11”事件。这些灾害带给人们巨大的的危机感。对这些突发性的特大灾害,人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觉。在特大灾害面前,人类只有联手共抗。然而,在当今这个多元的世界里,由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在信仰、体制、价值观念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此,如何使他们在抗灾紧急关头尽快避免隔阂、达成共识、互伸援手,就成了学者们关注的课题之一。

    一、问题的提出与灾害应急管理的迫切需求

    人们针对灾害应急管理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多方面的丰硕成果,如在建构并完善抗灾救援应急机制、抗灾救援的具体行动措施、危机传播等方面的研究成效显著。但是,当巨大灾害降临时,人类应如何在信息传播的第一时间得以顺利沟通;在跨文化传播领域,我们应如何建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自然互动与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这些问题正是本文力求探讨的问题。

    灾害降临时,人类在第一时间的本能反应除了逃生躲避外,便是期盼尽快抗灾救助。势单力薄的个体行为意义不大,群体联合救援才有功效。当此之际,“时间就是生命”特别凸显,因为人在断水断食下可以维持7天的生命,这7天是抗灾救援行动必须把握的“黄金”时间。因此,及时发现并通报灵区各方面实情的信息传递就显得特别重要。

    在科技落后、信息闭塞的时代,人们遭遇灾难时往往呼天不应、唤地不灵,而在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这个信息化时代,无线电通讯、卫星传感、电视、网络等等,几乎可以沟通地球上的每一角落。如在汝川"5.12”地震的抗灾救援期间,借助传媒的宣传联络,中国政府反应迅速,亿万民众同德同心,加上世界各地人们的及时支援,抗灾救援收效卓著。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一口号,形象地道出人类遭遇灾害时的心理渴求。这种心理渴求是超越地域局限的。近半个世纪来,世界某地一旦发生重大自然灾害,都能得到大多数国家的关注,得到丫定程度的救援。

    今天,传媒新技术在世界的空间架构起了越来越完善的信息沟通桥梁。单从物质技术层面看,这类信息高速公路足以使地球成为一个村落,它点亮了人们遇难求助的希望。然而,事情远非这么简单。从意识观念层面看,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曾一度严重地阻隔着不同族群之间的交往。但是,一次又一次降临的巨大灾害,超越人类族群个体的承受能力,它警示人们,在灾害应急过程中,各国政府应有宽广的视野和兼容的虚怀气度,减少纷争,共度患难。为高效地抗灾应急,历史赋予了网络传媒新技术以跨文化传播理念的新使命。

二、跨文化传播学理念及其实践价值

    20世纪4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跨文化传播学”扩展了传播学的领域,有利于“沟通和建立不同文化中人与人之间共存关系的文化交往活动”。跨文化传播学的一些基本理念,如全球化、视域融合、符号世界等,在人类联手共抗巨大灾害时有着重要的实际指导价值。

    全球化。全球化指人的社会关系的世界化,人的社会交往的世界化。跨文化传播学是阐释全球社会中不同文化之间的社会关系与社会交往活动的知识系统。在全球社会语境中,人类具有了全球意识(globalawareness ),就有利于产生“交往欲望”,世界文化体系也能出现“同质化”趋势。

    视融合。在视的遭遇、交融与沟通中发现并揭示新的意义,从而建构与时代特征相适应的科学体系,被称之为“视阂融合”。在跨文化传播学领域,“问题视ici”应指向不同文化之间的社会关系。这是对传播行为观察视觉的基本要求。

    符号世界。人类处在一个符号世界里,人类的思维、语言和传播都离不开符号。在跨文化传播领域,更离不开符号。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是传播的源头。由于人类族群之间语言体系的复杂性,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非语言符号”更具有实效的应用价值。

    2000年1月1日,《空间和重大灾害国际》(以下简称《》)正式生效,规定各国在自然或人为灾害发生后应采取合作态度,共同救灾减灾。目前,加人该机构的有包括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印度在内的10多个国家,至今已经促成260多次国际减灾合作。

    2007年,美国应用新媒体,如goode地图、手机、互联网跨平台服务twitter以及各种社会网络媒体,对火灾、雪灾、龙卷风、校园枪击案等巨大灾害危机进行了报道。2009年3-4月,爆发于墨西哥和美国的甲型h1n1流感来势汹汹,有关信息经网络传递后,立刻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世界各国携手联防,比较有效地避免了甲型h1n1流感在世界范围的蔓延。2010年海地地震后,有20多颗国际卫星参与到救灾中。按《》规定,灾害发生后,各国应分享相关数据。以上案例,不同程度地蕴含有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的理念。

    跨文化传播理念在灾害应急中已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1)人类的需求意识在灾害应急中不谋而合。长期以来,人类在应对巨大灾害袭击的同时,不能不思考巨大灾害发生的规律、人类自身抗灾的能力以及抗灾救援的实际有效程度等等。灾害促使人们逐渐理智、成熟起来。(2)新技术的发展奠定了跨文化传播的物质基础。高度发达的现代传媒科技为及时沟通各地信息提供了快捷通道,为灾害应急铺就了一个良好的物质技术平台。如今,人们越来越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了网络传媒技术,越来越快捷地传递着彼此之间的信息,这对人类把握救援“黄金时刻”非常有利。(3)不同文化背景的隔阂促使人们深刻反思。尽管有了高科技发展创造的物质基础,但是,网络讯息的传递与人类意识的沟通能否完全同步、两者之间的联系能否在同一个平台上顺利有效地确立,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跨文化传播学知识系统的建构,是为了“沟通和建立不同文化中人与人之间共存关系的文化交往活动”。跨文化传播“是人类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跨文化、跨区域的一种‘延伸’过程”。简而言之,跨文化传播理念在归属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之间具有纽带联系的价值。这种纽带联系能拉近彼此的距离、沟通彼此的信息。各个文化背景之间的人类在面临某种共同利害抉择的前提下,完全可以找到在理智、情感、利益需求方面的若干相似、相同点,找到彼此意识沟通的渠道,从而维系起相互认识、了解、联系的纽带。

    三、在灾害应急管理中意识融合的构想

    从实践价值论的观点看,一门科学理论的价值是源于实践的。价值的实质在于实践活动中的人、物、主体、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及其所产生的效应、效益。跨文化传播理念在人类应对灾害发生过程中的实践价值也无例外。灾害应急行动获取效应、效益的关键,不仅是物质技术层面的合作,更在于思想意识层面的沟通、融合是否顺畅。

    由于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政治利益、价值观念、教育水平等方面的较大差异,被不同文化背景隔离着的人们,即使利用网络传媒进行意识交流也会存在一定障碍。长期以来,西方文化总是坚持自己的统治和霸权意识,对东方文化几乎完全无知却又有意无意地误读。这些误读的产生,源自传播者、文本、接受者(读者或观众)等方面。这种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冲突,严重影响着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往。例如,“龙”在中华传统中是吉祥神物,而在英美却被视作罪恶。近年来,西方总是渲染中国向美国发动“网络战”。在“谷歌风波”中,中国不希望“过度解读”而美国却要求“彻底调查”,从而引起纷争不断。在这些隔阂产生的所有因素之中,政治信仰与利益冲突最为复杂、顽固,解决起来也最为棘手。

    当今社会,人们既已接受跨文化传播理念并在网络传播活动中加以运用,那么,对这门学科体系的真理性就应该高度认同,对其理念在社会活动中可能遭遇到的障碍也应该有充分估计。关键是要坚持科学的客观的态度。跨文化传播学“视阂融合”理念的科学价值,在这里即得以体现。

    人类有必要在传播领域内建构一个“跨文化网络传播意识融合机构”。其目的是尽可能藉技术手段来消弥彼此的误解和分歧。此构想虽然只是基于共同应对威胁人类的巨大灾害而考虑的,但它应该是一个常设而稳定的、超越各种政治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局限的、在非常时期具有相当权威的机构。这里的“意识融合”包含着信息沟通、观念统一、误读解释等因素,主要立足于物质技术层面(自然也无法完全避开意识观念领域),总之要最大限度地。其宗旨是在非常时期,为达成抗灾救助共识而暂时消洱一切固有的意识方面的隔阂。其功能在于紧急时刻避免一切无谓的纷争以求取“黄金时刻”救援的最大效率等。

篇(3)

关键词 医学科技期刊;编辑;数字化;出版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7-0013-02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医学科技期刊的出版发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技进步带来了阅读终端的多样化,手机报和手机刊等数字出版技术的出现,给传统出版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编辑人员要适应时展,加强数字化意识,掌握网络新媒体的技术,为期刊的进一步发展做好必要的准备。

1 当前数字期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数字期刊的发展现状

我国《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发展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内容产业。我国大陆在2007年数字和网络出版产业的规模已超过400亿元,其中数字期刊的直接收入就已经超过了7.5亿元[1]。网络期刊杂志出版,特别是网络学术期刊出版的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比如同方期刊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龙源期刊网等网站,已建立起比较可行的盈利运营模式。数字出版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服务的读者面也更加广泛。我国的电子网络期刊杂志已有近4万余种之多、用户数接近9 000万,移动阅读的用户近3 000万[1]。数字出版加快了医学知识更新和传播速度。大量与医学有关的学术博客和专业网站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医疗专业知识传播速度慢、受众少和信息使用效率低的局面。

很多医学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都已经认识到数字化期刊的发展趋势不可避免。与传统的纸质印刷期刊相比,数字化期刊的信息量更大,传播速度更快,内容丰富翔实,形势多样。不少医学科技期刊都进行“数字化”,主要是对已经印刷好的纸质刊物进行数字加工,获得数字衍生品,进而通过加入期刊数据库或者是依附于自建的网站,使期刊内容实现网络化发行,这是以纸质刊物的出版发行为基础和核心,属于传统出版模式在数字发行领域的再延伸过程。

1.2 存在问题

1)医学科技期刊内容在经过数字化并加入到网络数据库,需要一段时间,当制作完成可以供读者检索利用的时候,纸质期刊已经发行了 2个 月~5个 月,时间明显滞后,导致网络期刊多是过刊内容的尴尬局面。这与编辑打算通过采用数字化期刊的方式达到方便、快捷的传播期刊内容的初衷有很大差距;2)医学信息丰富,形式内容多种多样,读者面对庞大的信息流难以甄别良莠,无法迅速查找到符合自己需要的期刊内容。而一些数字化医学科技期刊没能充分展示自身特色,不能从信息林中脱颖而出,内容得不到充分利用;3)当读者需要阅读数字化期刊的相关内容时,需要借助特定的浏览器,这要求读者下载并安装相应的阅读软件才能浏览期刊内容,比如中国知网采用自行开发的 CAJ 软件来实现原期刊页面的浏览和打印。如果读者需要引用文章中的某些内容,必需通过转换进行文字识别,再把相关内容转换成Word格式的文档才能加以利用;4)互联网特殊的环境使得每个网络版医学科技期刊都面临一些新的知识产权问题,主要包括数字内容版权、软件版权、专利权等。版权不清,这是制约网络版期刊的一个重要因素。

未来的医学数字期刊发展应是编辑出版全过程的数字化,数字化应贯穿约稿组稿、作者投稿、编委审稿、编辑加工、出版传播、读者阅读和进行反馈的全部环节。作为编辑,只有整个期刊产生和服务于读者的过程实现数字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期刊数字化的优势,这也是信息时代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这要求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具有数字化意识。只顾埋首改稿的编辑已不能满足时展的需求。编辑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力争所有的信息存储、稿件处理、费用管理、与作者及专家的互动、网刊的制作等全部在网上实现。

2.1 加强社会责任感

当前医疗改革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网络数字化期刊信息的获取和交流较传统期刊更为快捷,论坛留言本等互动专栏的设立使得参与讨论的环境更为开放宽松,编辑要应对复杂的舆论环境,除了需要相应的医学知识和编辑专业知识,还要拥有敏感的新闻意识,在做好医学编辑工作的同时,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以国家政策为导向,通过数字化期刊这个窗口,做好医疗卫生工作的新闻宣传工作。

2.2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意识

在医学科技期刊出版前,编辑可以通过借助各种网络平台,学习熟悉各种操作系统和数据库,通过对信息的分析整合,策划如何向学术带头人约稿组稿,邀请广大医务人员者共同参与刊物的选题版式设计等。编辑与读者和专家之间通过网络进行联系,检索已经发表的相关稿件,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如E-mail,QQ,论坛等更好更快地加强彼此间的互动,专家可在网络上审阅稿件,作者可以登录网络系统,查看到稿件的最新动态,缩短稿件修改往返的时间,通过网络完成稿件的修改、校对。数字化技术使得作者,编辑与专家的联系更加方便快捷。把传统的纸质医学科技期刊内容制成PDF,放到网页上,使论文内容更容易被传播和引用。

当前大部分医学科技期刊正逐步从传统出版模式向数字出版模式转变,相关医学网站相继建立,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医学论文全文检索尚不能完全普及,一些医学数据库免费提供的信息仅限于论文的标题、关键词、摘要和参考文献,。若要使读者在庞大的数字信息流中,通过网络迅速检索查询到本期刊的相关资料,编辑就必须针对网络数字化传播的特点,掌握数字化编辑技巧,在编辑论文时,从标题、关键词、摘要等方面入手,注意提炼医学论文的检索点,选好关键词,尽量将作者的重点工作内容、创新点及具体成果在摘要里展示出来,以方便读者检索查询引用,从而扩大期刊的影响,产生信息有效利用的良性循环。

2.4 转变出版观念

目前医学科技期刊存在的上网期刊内容滞后的现象,要改变这种情况,编辑要转变出版观念,努力使期刊向纯数字模式的医学科技期刊转变。纯数字模式的医学科技期刊在编辑修改校对定稿后,论文直接通过HTML格式从编辑的工作电脑上传到相应的期刊网络页面,时效性强,对于一些医学信息动态可即时报道。HTML格式是互联网出版的超文本标记语言,读者不需要下载其他软件,就可以直接采用通用的浏览器进行浏览和检索,直接将所需要的期刊内容准确复制到Word文档中,方便读者的阅读和使用。通过链接,作者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方便快速地链接到相关的网址,浏览获取相关医学信息, 保持了阅读和思维的连贯性。

2.5 满足读者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多数医学科技期刊依附于网络数据库,其网页页面设置常常“千刊一面”,没有能充分体现自身的特色[2]。除了将与纸质版期刊全文的电子版期刊放在页面上,编辑应当努力学习相关网络页面设置知识,在网页上通过插入声音、动画、录像等多渠道生动地表现相关内容。另外,针对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对期刊的信息加以整合,注重网站数据库的频道栏目策划和专题创意设计,尝试不同的发刊方式,如将本年度的医学科技期刊合成电子合订本,或整理合成某一疾病的专刊,方便有需要的读者下载等。定期向作者发送出版信息、稿件信息、最新医学研究成果等,建立读者论坛,收集读者的反馈信息,利用网络传媒,大力宣传期刊的学术活动,在网站上建立科技动态、医学科技期刊资讯等信息类的窗口,举办医学学术会议的消息,并可对会议做全程的跟踪报道。对期刊发表的医学论文及会议论文进行评比、专家点评等,同时开展专业培训等活动。

2.6 加强数字化期刊的版权意识

编辑应当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只有充分认识到保护知识产权对数字化医学科技期刊的重要性, 认真学习我国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注意防范知识产权风险[3],了解有关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关注与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典型案例,尊重医学论文作者作品署名权、复制权、发行权、信息化网络传播权、汇编权等权利[4,5],如通过签署论文授权书等方式,在录用稿件时与作者签订协议,同意将其作品交由出版商以网络的形式提供给广大读者,并适当地支付相应稿酬。引导作者强化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意识,尽可能地避免知识产权纠纷的产生。在把纸质期刊内容转化成PDF版本上传到电子期刊网页时,注意打上编辑部的水印,对文档进行加密技术处理,保护数字化期刊内容的版权。

3 结论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不断加深,模式不断创新[6],只有大力推动传统出版业技术升级,加快与数字出版业态的融合,利用数字网络化的渠道优势,加大医学科技期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期刊竞争力,使得医学科技期刊更好地发展。医学科技期刊数字化正为必然的趋势,编辑应当与时俱进,提高数字化意识,在医学科技期刊发展的各个时期结合自身情况,不断学习网络新技术,迎接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陈少华.数字出版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浪潮-2008我国数字出版发展现状及阶段性特征分析[J].出版广角,2008,14(12):1-16.

[2]谢新洲,万猛,柯贤能.网络期刊的发展及其评价研究[J].出版科学,2009,17(1):22-28.

[3]刘英,廖玉华.医学期刊网络版管理需注意的几点问题[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2):388-390.

[4]崔洁,谭华.学术络传播现状及相关对策探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1):26-30.

篇(4)

论文摘要:在网络信息时代,高校思政课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高校思政课也应该大胆革新,与时俱进,运用网络大环境,进行教学创新,切实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随着互联网在大学校园的日益普及,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无不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举止和价值取向, 而传统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课程内容重复,特别是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如何在新形势下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占领网络思政教育的阵地,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目前高校学生对“思政课”的总体反映并不理想。我国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是实施“单边政策”即主要方法是灌输和讲述,而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于这种信息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2009年1月13日,CNNIC在京《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较2007年增长41.9%,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1.9%)。在这个超大型的上网群体中,18-25岁的青年占79.2%,其中青年学生占据多数。我国已进入以互联网的普及和不可替代性为特征的网络时代。在网络日益普及和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传播模式改变,高校“思政课”面临挑战和社会赋予的更高教育使命,思政教学改革成为必须和必然。因此,如何让学生重视思政课,在思政课学习中得到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和训练,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我从教学经验中体会到,只有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教学,多联系时事,特别是结合社会热点,探讨各大门户网站等讨论的热点社会问题,国家政策问题等等,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站在讲学习、讲政治的高度来评价时下发生的一些热点话题,设置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主动学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丰富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形象生动的音像材料,弥补传统理论讲授的不足。可运用互联网和多媒体制作教学课件,把声音、图像、文字结合起来,增加教学的说服力。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生动、直观、形象等特点,对学生有很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教学过程中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可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上要突出时代特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解答学生面临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占领学生的网络文化思想主阵地,丰富和创新思政教育的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今社会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攻关,确保当代大学生能够运用哲学思想理论武器解决他们面临的种种实际问题。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现代大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提升社会意识,社会道德、文明上网,理性看待网络上的一些事件和评论。 转贴于

二、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思政课最主要的教育法是理论教育法,其本质是灌输。灌输法依然是高校思政课最主要教学的方法,灌输法不同于满堂灌一言堂,包括教授法、讨论法和谈话法。在网络传媒时代,大学生接受的信息多元化,灌输法的使用要求更高,理论灌输从内容到形式都要不断改进提高。讲授内容应更紧凑有吸引力,学生在中学期间已了解思政课的基本内容,2005年十六号文件提出要将中学和大学思政课衔接起来,减少重复教学,大学应比中学更加深刻,侧重解释为什么,以理服人。首先教师应该吃透教材,熟练掌握教材知识,搞清楚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讲课的时候详略得当。教师要能够做到伸缩自如,驾驭好课堂的能力。

其次,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课堂中来。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参与教学的模式进行有效地组织和控制,设计好学生参与教学的大致内容、时间、形式、考核方法。设计好某一个问题,可以是课程涉及的、也可以是网络上最新的社会热点问题,也可以是大学生比较关注的话题,每一次发言就是一个个小专题。通过这些热点问题的展现、分析、解决来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那么,课堂教学从内容到形式都会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再次,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力度。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可以起到自我教育和提高的目的。当学生发言或演讲完毕时,教师要及时总结,对学生互动过程中出现的偏激和错误观点,要及时纠正,并阐明理由。帮助学生面对纷繁的网络信息,运用的思想理论武器,去辨别信息的真、假、美、丑的能力,使学生不被网络上的垃圾信息污染,进而巩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成果,达到育人的目的。

三、精心打造思政课教学网站,搭建网络资源高效运用的平台

高校各思政课程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各自之间既有明确分工,又共同承担着育人的重任。因此,一线教师精心打造一个一流内容和一流形式有机统一、现代技术与传统方法紧密结合、以生为本、切合本院实际、高效服务于本院教学的思政课教学网,可极大提高网络资源运用效率。站内信息的选取、安排与课程教学紧密相关,要力求做到少、精、新,并注重网站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

参考文献

[1]胡成广.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技术对高校德育教学的促进作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0, (8): 64.

篇(5)

[关键词]大众标注 网站 标签 服务功能 运营模式

[分类号]G250.76

大众标注(Folksonomy)的概念始创于《于2004年,但具有大众标注特征的网站却早已存在,del.icio.us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大众标注网站的建设发展迅速,有关大众标注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研究也方兴未艾。本文对8个典型大众标注网站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大众标注网站的用户忠实度、服务功能及运营模式。

1 引 言

最初的大众标注网站主要服务于书签的网络化管理,被称为Soreal Bookmarking Website。wiki百科将SocialBookmarking界定为网络用户存储、归类、共享和检索Internet书签的方式。在一个大众标注系统或网站中,用户保存他们发现的Internet资源列表,这些列表可以被网络上的其他用户存取利用,有相同兴趣的用户可以通过主题、类目、标签等途径浏览这些链接,当然也可以随机浏览。被称为大众标注的网站很多,浏览了部分网站后笔者发现,共享书签收藏只是大众标注网站建立的初衷,是其最基本的功能。时至今日,一些大众标注网站的特色已远不止于此。大众标注网站支持多种用户标注行为,标注的方式可以是标签,也可以是评论、注释,或者兼而有之。重视社区交流是此类型网站社会性的具体体现,它们提供社区、群组和关系网等交流方式。

很多大众标注网站的公司结合提供的大众标注服务,开发了一系列具有特殊功能的插件或工具,也有由第三方专门针对某个大众标注服务网站开发的工具,这些工具扩展了网站的功能,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成为大众标注服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的网站服务甚至必须安装相应的工具才能获得完整的用户体验,例如StumbleUpon就是如此。

2 大众标注网站的服务功能分析

基于上述理解,参考部分学者对各个大众标注网站的比较研究,以网站的代表性、特色、影响、访问量、注册用户数量等作为考虑因素,本文选择ClteLrLike、del:icio.us、Digg、Diigo、Furl、StumbleUpon、Yahool MyWeb 2.0和豆瓣等8个大众标注网站进行比较与分析。

2.1 用户忠实度:凸显大众标注网站的特征

大众标注网站兴起于近两三年,就目前的用户数量而言,自然不能与那些老牌的门户网站相比,但它们的用户数量却在持续增长。在流量排名方面,虽然它们上不了TOP100榜单,有的排名甚至很落后,但流量排名与用户忠实度(又称用户黏性)并不成正比。据Alexa统计,豆瓣网在全球的网站排名是第1588位,注册用户量还未突破百万,但在所比较的这8个大众标注网站中,它拥有最大的PV(PageViews)值(Yahoo!MyWeb 2.0此处计算的是Yahoo!所有产品的流量和排名)。PV值反映出每个用户浏览某一网站网页数量的平均值。反映了用户在某个网站上停留的时间,也体现了用户对某个网站的忠实度。而用户的忠实度则关乎网站的发展前景,凭藉用户对网站的忠实度,大众标注网站在群雄并起、竞争激烈的Web2.0时代独树一帜。

从表1可以看出,del.icio.us和Furl的PV值不如其他网站高。这两者的核心服务都是对网页超链接的网络化管理,它们的标注对象以网页为主,经营的是“传统”的大众标注的服务,而其他网站的标注对象从类型和深度来看,都比delicio.us和Furl广泛深入。这反映出吸引用户驻足的是内容,大众标注网站也遵循着“内容为王”的准则。

对日均IP访问量与注册用户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除Digg处,对日均IP访问量与注册用户量的差值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多数大众标注网站的活跃用户只占注册用户的一小部分,佐证了Jakob Nielsen提出的网络社区用户参与度的90-9-1法则,即:90%的用户在潜水(他们只是在浏览,但从不贡献内容),9%的用户有时会做点贡献,只有1%(很多网站连1%都达不到)的用户参与度很高,他们贡献了绝大部分内容。

2.2 资源共享:大众标注网站的基本特征

在网络上保存与管理书签收藏是大众标注网站提供的最基本的服务功能。此外,共享和发现是大众标注网站共有的另一基本特征。共享和发现的内容不仅是书签,更可以是以书签为桥梁建立起来的社会网络关系。大众标注网站提供了除搜索之外的另一种信息获取方式,即透过书签和标签发现同道中人,通过他们的标注来发现新的信息。

在提倡共享的同时,大众标注网站也充分考虑到有些用户可能不愿意透露自己的书签收藏行为,因此允许用户在添加记录和作标注时,设置记录或标注是否对所有的人开放,或是仅对自己和朋友开放。

大众标注网站都允许至少一种用户标注行为。用户对网页、论文、书刊、影音等标注对象所作的标签、描述、注释、评论、评级等,是大众标注网站组织信息资源的内容基础,也是它们提供的检索途径。由用户标注行为产生的元数据,有别于搜索引擎自动抓取的元数据,也有别于专家的著录和标引,它是用户的自发行为,完全是以用户自身的需要为出发点的。因此,用户标注数量的多少,可以成为评价网页、论文、书刊、影音等的参考指标。

2.3 求同寻异:各有侧重的服务功能

在具有大众标注网站共性的基础上,这8个大众标注网站也具有各自的特色和侧重点,(见表2)。

CiteULike的标注对象以学术论文为主,它会自动抽取论文的作者、期刊名、卷期、页码、摘要等信息,还可以和BibTeX或Endnote等文献管理工具结合使用。

delicio.us可以说是大众标注的鼻祖,目前也仍然专注于书签的网络管理服务。在标签的组织方面,允许用户使用它称为“bundle”的方式组织标签,使单个的标签群组化。这种方式类似于文件夹(folder),使得平面化的标签有了层次。

Digg以提供技术新闻起家,颠覆了传统的层层审核的编辑制度,由用户提交新闻素材,并由用户来决定新闻是否能上网站的首页,而不是由编辑来决定。它的特色在于其用户驱动机制,即由用户选择媒体素材,并由用户来评判素材的价值。

Dngo是“Digest of Internet Information,Groups and OtherStuff的缩写。它支持标签、剪辑、网页注释、高亮、全文检索等多种用户行为,使得可以浏览的网页成为可以“写”的网页,在纸张上“写”的行为已经延伸到网页上。

Fur是“File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的缩写。与delaeio,us一样,Furl专注于书签管理服务,但在导入,导出书签方面,其功能比del.idolus更为完备,而且还允许用户保存网页的拷贝,每个用户有5G的存储空间。

Stumbleupon可以根据用户的偏好向用户推荐相关网页,被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是Web3.0的先驱。

MyWeb2.0被称为社会化搜索引擎。其特色在于:可以在联络人共享的书签收藏中进行搜索,依赖用户所信赖的人力筛选机制,更有可能找到用户想要的结果。

豆瓣首页如是说:“记录、分享你看的书、电影、博客和你听的音乐;豆瓣会根据你的口味,从百万种书、电影、音乐中向你推荐最适合你的;从841 556位注册成员中找到和你臭味相投的人,从他们那里发现更多好东西。

3 大众标注网站的运营模式分析

3.1 citeULike:“零投资”运行

CiteULike由Richard Cameron个人开发和维护,由曼彻斯特大学提供运行所需的服务器等设备,免费为用户提供服务。考虑到CiteULike在将来的某个阶段有可能突破目前的“零投资”运行模式,Richard也设想了一些如何得到资金以维持网站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如:走PubMed的路线,申请学术投资,使CiteULike得以作为非营利性的学术资源和工具来运行并提供免费服务;以用户捐赠作为资金筹措的辅助来源;以卖CiteULike服务器软件所得的资金来维持免费服务等。Richard还设想了一种隐性的广告模式,例如,雇主和员工有可能对某一领域的论文表现出相似的兴趣,论文就成了他们联系的桥梁,他们可以面谈,CiteULike向雇主收取一定的费用,来维持网站的运行。同样,学术会议主办方也可以通过这种途径来邀请与会议议题相关的与会者。不过,鉴于CiteULike目前尚未到达运行的瓶颈,它仍处于由Richard Cameron单打独斗的“零投资”运行阶段。

3.2 del.icio.us、Furl和Stum―bleUpon:大树底下好乘凉

dekiclo.us、Furl和Sturnbleupon最初都是由个人创建的,之后被大公司收购。del.iclo.us 2005年12月9日被Yahoo以3100万美元收购;Furl 2004年被LookSmart收购;Stumbleupon2007年5月被eBay以7500万美元收购。网站做到一定的规模后,把它卖给实力雄厚的收购者,这也是许多网站的目标和归宿,毕竟大树底下好乘凉。

3.3 Digg:打造自下而上的网络传媒

Digg的运作模式是让用户提交新闻、视频、播客等媒体素材的网址和简介,然后由其他用户对这个素材进行评估,喜欢的话可以挖它(diggit),挖的人多了,该素材的状态就可以由“upcoming”变为“popular”,被挖的次数达到一定数,还有可能上升到首页,或是进入Top10。这种自下而上的网络新闻提交和评价机制,打造了Digg庞大的用户群,有了用户与点击数,何愁财源不会滚滚而来。

3.4 Dngo:实用与创新的发展理念

Diigo网站开宗明义;专注于“大众标注”,让浏览网页就像看书一样,可以做标记和注释。近期Diigo推出了一项新的服务――WebSlides,用户可以将收藏的书签转换成幻灯片,在网络上显示。“实用+创新”带动了Diigo产品与服务的持续发展。

3.5 Yahoo!MyWeb2.0:社会化搜索

Yahoo!已有的庞大用户群,使得它在推广和普及新产品和服务时都有了很好的用户基础。如今Yahoo!已有三个大众标注服务网站:Yahoo*MyWeb20、Yahoo T Bookmarks和del,icio.us。显然这三个网站有各自的主攻方向。MyWeb的发展模式,可能就是“搜索算法+用户社会网络”,即提供社会化、个性化的搜索。

3.6 豆瓣:提升用户体验

豆瓣的运营模式是“比价+分成”。豆瓣提供图书比价搜索服务,并与当当、卓越、99网上书城等网络书店合作,如果用户从豆瓣的链接转到这些书店买书,豆瓣就可以从中分成。现阶段靠这样的模式豆瓣已经有了维持网站生存的收入,目前更为注重的是提升用户体验。

4 结语

篇(6)

1.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壮大主流舆论2012年,温州广电传媒集团紧紧围绕十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精心组织、创新开展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为推动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三生融合,幸福温州”①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动力和舆论支持。比如,温州成为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后,下属频率频道迅速推出四档新闻栏目,并与央视财经频道共同举办“探路温州金融改革”高峰论坛,密集报道温州金融改革各项举措,先后有数十篇稿件被央视选用。今年,新闻宣传工作要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主题宣传。一是做好十精神和中国梦宣传,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做大做强积极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二是做好“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宣传,为温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积极向上的主流思想引领和良好的舆论支撑。今年开春以来,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主题报道再掀热潮,“破难攻坚”、“四边三化”(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等区域洁化、绿化、美化)、经济开门红、金融改革等再度聚集,以更强的报道力度、更新的报道方式、更优的报道组合,营造更热的舆论氛围,谋求更好的宣传效果。我们要认真研究传播规律,并运用到资源配置、节目改版和流程再造之中,坚持以创新为驱动力。创新报道手段,提升新闻宣传的感染力;创新节目形式,提升广播电视的吸引力;增强传播效果,提升主流声音的到位率。

2.深化内部改革,狠抓队伍建设深化内部改革、狠抓队伍建设,重点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成广电发展公司和电视剧制作中心两家事业单位改制,通过加大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力度,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幸福感和积极性;二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健全规章制度,强化管理手段,完善惩防体系,从源头上有效遏制腐败行为发生;三是优化人才结构,加强专业人才、经营人才和复合人才培养,创办中国传媒大学(温州)远程教育中心,积极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继续在外地举办高级研修班和骨干业务培训活动;四是按照创建责任型、服务型、效率型、廉洁型、学习型机关的要求,推进集团先进文化建设。今年,集团拟评选创新奖,以鼓励全体职工积极创新。3.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升技术保障能力2013年计划投资2亿元实施广播电视和有线网络技术改造升级;分步实施广播直播室改造;加快实施全台网和媒资管理系统建设;购置高清摄录编设备,定制全高清电视转播车,为开辟高清电视频道做好准备;完成全市宣传部门视频会议系统和呼叫中心系统建设;实施数据网升级改造,全面提高有线电视用户服务水平;完成自动化办公、集团化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数字档案、企业资源计划等系统建设,全面提升集团的科学管理手段和水平。

4.坚持从严管理,促进健康有序发展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客观公正是新闻的基本原则,弘扬主旋律是新闻媒体神圣的责任。一是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注重净化声屏。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规定,把好新闻从业人员入口关,加强对各类节目从选题策划到播出各个环节的把关。摒弃不健康的价值取向,健全和完善抵制低俗之风的长效管理机制,杜绝各类低俗节目的播出。二是要加强广告监管,优化广告结构。继续对医疗广告从严把关,确保广告信用指数在全省排名靠前。

二、打造责任媒体,切实增强公信力

媒体社会责任理论,虽然起源于美国,但在新闻思想中也占有突出地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精神,同样适用于新闻宣传工作。2009年世界媒体峰会时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任职上海市委书记时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媒体要“切实担当起社会责任”。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传播力依赖有效的推送能力,更受制于受众的接受程度。决定大众传媒内容可接受度的根本因素是公信力。只有可靠、切实、及时,才能入眼入耳入心。我们要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以对党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通过“三贴近”,创造性探索建构党和人民满意的责任媒体,打造具有良好公信力的权威媒体。在日常采编和节目制作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客观报道与旗帜鲜明的关系,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知性与娱乐的关系。

1.深化走转改,坚持“三贴近”2012年集团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领导带头“进村入企”大走访,记者深入一线蹲点采访报道,设立基层联系点74个,各频率频道结合不同阶段的重大主题宣传,策划推出相应的“走转改”报道,开办了《走基层听民声》、《市民监督团在行动》等数十个新闻专栏。2013年,温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走转改”活动,将结合“服务基层、服务企业”专项行动、“破难攻坚”大行动、温州金融改革试点等重点工作,推出一系列服务温州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的“走转改”报道,并将新闻宣传与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努力为基层群众帮实忙、办实事。要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深化活动内涵,完善考核、监督和激励机制,确保活动能够长期深入开展下去,切实见成效、出成果。

2.坚持新闻惠民与文化惠民2012年集团积极开展“新闻扶贫”和结对帮扶活动,救助帮扶困难群众达4020人。2013年,温州广播电视集团提出打造“爱心广电,责任媒体”的目标,计划推出五大惠民举措:一是安排100万元落实困难群众的有线电视收视费减免政策,对暂不愿实施数字电视平移的用户免费提供模拟电视信号;二是设立100个基层联系点并经常走访、帮助困难群众;三是捐赠100万元助教扶贫;四是结对助学,帮助100名以上贫困失学的孩子完成学业;五是主办各类公益活动,募集100万元以上帮扶资金。

3.完善舆论监督的温州创造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的公共职能,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推手,还是打造媒体公信力的重要途径。2011年5月,集团发起组建广电市民监督团,定期开展主题性督查行动,对重大事件还进行广播电视现场直播。2012年4月,根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的批示精神,市委宣传部和广电传媒集团在原有基础上,联合举行温州广电市民监督团授牌授旗暨全市19个分团成立仪式,在11个县(市、区)和7所在温高校设立分团,监督员总人数超过3000人。全年开展210多次督查活动,85%以上被督查到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或明显改进。2013年市民监督团将增加监督频次,提高监督实效,通过舆论监督,弘扬社会正气,鞭挞歪风邪气,广电媒体公信力和号召力得到提升。

三、创新发展方式,着眼增强影响力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广播电视媒体面临新形势、新情况和新任务。城乡一体化使我们的受众结构发生变化,新媒体快速崛起对传统媒体形成严峻挑战。媒介广告市场份额中,报纸已出现由增到减的拐点,广电增速也已明显趋缓。《2012中国媒体广告市场简述》预测:互联网广告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4年会追平或赶超电视告总量”。②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说:“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③面对挑战,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问题,适应新情况,以温州人勇于探索、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开拓创新,吸引注意力,增强影响力。

1.举办社会活动,积极传递正能量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扩大主流媒体社会影响力,激发正能量,与温州人民一起创造幸福生活,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温州广电传媒集团2013年会承办“感动温州十大人物”、“十大社会热心人”、“十大慈善家、十大慈善人物”评选等大型公益活动,高擎“爱心温州、善行天下”的公益品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集团发起组建,广播交通频率和电视都市生活频道具体承办的温州广电市民义工团,是弘扬正能量的温州创造。3月5日温州市委宣传部长为温州广电市民义工团成立授牌授旗。首批成立了应急、城市文明、医疗、教育、法律、家电、出租车、文体、心理、企业家、先锋和鹿城区等12支义工队(分团),招募义工两千多人。一个月内,义工团就相继开展了植树、义诊、向中国式过马路说“不”、义务献血等四次大规模义务服务行动。

2.重视品牌培育,提升精品生产能力近年来,集团各类精品创优捷报频传,三年两夺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连续三届蝉联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一等奖,这在全国地市广电媒体中尚属少见。2012年79件作品获浙江省新闻奖和广电政府奖,获奖等次和数量均名列全省城市台第一,实现了精品创优全省领先的奋斗目标。由温州广电传媒集团、浙江影视集团、山东省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等单位共同出品,反映改革开放30年温州人勇闯天下的36集电视连续剧《温州一家人》,被和广电总局确定为十重点献礼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热播,反响强烈。目前,《温州一家人》第二部已在筹拍中。今年要保持集团近几年在精品创优工作中不断完善的良好运行机制,办好现有名牌栏目和重点社会活动,创办一批富有特色的新节目,特别注意发挥市民监督团、市民义工团的品牌效应。把提升日常节目质量和精品创优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继续争取全国性大奖,继续保持年度作品评优成绩在全省城市台排名前列。集团已设立节目创新发展基金,大力扶持宣传创新和节目研发,开展集团“十佳栏目”、“十佳活动”和“十佳主持人”评选。

3.整合新媒体,构筑更大的传播新平台集团将温州广电网、广播网、广电报网三网合一,整合重组为东海网,组建温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负责运营,推出温州网络广播电视。与意大利《欧华时报》、欧洲华文电视台和《魅力中国》网络电视建立合作关系,面向海外推送本集团主要电视新闻栏目。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网站合作,设立《魅力温州》专栏,在线播送本集团广播节目内容。

4.创新发展平台,提升经营拓展能力2013年集团经营创收目标同比增长8%。从全球经济形势和国家已的经济数据看,整体经济环境依然难言乐观,可能会给广告经营带来困难。但我们也要看到好的方面,很多行业出现快速发展,如金融服务业、绿色食品业和文化产业等;国家对小微企业扶持力度加大,势必迎来新一轮发展。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广告经营增长的契机。

篇(7)

关键词:移动Agent;考试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52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很多考试都开始考虑在计算机上进行,甚至有些类别的考试已经完全取代了传统的笔试,比如驾驶员驾照的理论考试和部分计算机应用的考证等,但是这类考试仍然还是存在着不足,比如说考试软件在智能性、与用户的交互性、安全性以及大量考试数据通信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来研究和设计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在智能性、交互性、安全性和数据通信方面功能比较突出的在线考试系统,这对目前的考试体系改革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基于此,我们可以考虑用Agent技术来开发和设计这类考试系统以解决以往考试系统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因为目前在计算机领域Agent技术是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这类技术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研究和运用,实验证明它能有效解决上述传统考试系统存在的弊端和不足。

1 现有考试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已有的考试系统来看,运用考试系统在线进行考试的大多都是国内外计算机方面的各类认证考试,比如TOEFL考试、CSIEO认证考试、GRE考试、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驾驶员驾照的理论考试等。

这些考试系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以下问题:

(1)基于C/S模式的考试系统。很多考试系统,特别是某些类别考试的专用考试系统,这类系统中参与计算的实体主要采用的是C/S模型,各个实体间数据交换是一种基于固定的通信协议通过远程过程调用或者消息传递的机制。首先,这类机制的数据交换环境是静态的,只能调用服务器预设的服务,没办法适应用户的不同需求;其次,C/S模式要在客户机安装固定的程序,不适合移动计算;再者,C/S模式功能单一且难于升级和功能改造,要增加更多的服务功能必须通过改造客户端程序或者修改服务器功能;最后,传统的C/S模式所构成的现代分布式信息处理系统灵活性较差,难以做到业务和服务的动态重构。

(2)基于B/S模式的考试系统。现在比较流行的分布式系统开发模式主要是基于B/S的,这种模式的在线考试系统克服了传统C/S模式的许多弊端和不足,但是自身也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需要改进和提高。首先,有些基于B/S模式的在线考试系统是针对单个科目或者课程的,系统兼容性和通用性差,不适应其他的考试科目;其次,由于B/S结构的客户端是浏览器,因为浏览器功能的限制,这类考试系统主要只能考客观题,比如单选、多选、判断等,复杂题型的考试没办法进行;再者,有些基于B/S模式的考试系统本身就是一个试卷库,不能随机生成多变的试卷,不能满足不同出题者的要求;最后,随着考试人数的增加,在线考试系统的数据信息处理量也会大大增加,但是服务器的处理能力有限,所以会加重服务器负担甚至导致服务器瘫痪。

2 采用移动Agent技术开发在线考试系统的意义

Agent技术特别是移动Agent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目前已经很广泛,技术相对也比较成熟,许多公司也都开始采用移动Agent技术进行软件系统的开发。移动Agent技术特有的特点在分布式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有效的降低网络堵塞、克服网络安全隐患,特别是它异步与能够自主运行的特性大大提高了分布式系统的智能型与健壮性。

移动Agent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移动Agent可以以异步的工作方式从客户端传输到另一个主机上,传送完毕后客户端就可以和网络断开直到想回收Agent或者重新传送Agent。(2)移动Agent可以带着代码从一个主机移动到另外一个主机且无需预先安装就能直接运行,这将使软件系统实现负载平衡相对来说变得容易。(3)移动Agent能够感知运行环境的变化且作出相应的处理,多个移动Agent能够自主调整分布来维持最优配置。

因此,在基于网络的在线考试系统中采用移动Agent技术将会使考试系统更智能、更高效、更稳定、功能更强大。

3 什么是移动Agent

移动Agent是一个能代表用户利益,且具有自主性的软件实体,它在一定的环境中能够通过在运行环境之间迁移和与环境的交互来完成用户指定的任务。由此可见,移动agent模式与传统C/S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在整个运行和计算的环境中,计算实体对象不是静止和被动的,而是能够自主迁移运算的Agent,而且在网络上不但数据可以迁移与传递,运算实体对象也是可以迁移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把移动Agent与远程执行区分开,移动Agent可以从一个网络节点迁移到另一个节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选择进行迁移;还有,移动Agent与进程迁移也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进程迁移系统是不允许进程选择迁移的地点和迁移的时间的,而移动Agent是带有状态的,所以它可根据实际需要在任何时候进行迁移;此外,移动Agent可以在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之间进行双向迁移。

4 基于移动Agent在线考试系统的模型设计

基于以上移动Agent的多种特性,我们应该有理由相信将移动Agent技术运用到在线考试系统中是可行的。经研究和分析后,我们设计的基于移动Agent的在线考试系统具有主Agent、考生管理Agent、考试试卷Agent、题库管理Agent、随机组卷Agent及身份验证Agent,同时还必须有一个保存考生信息和试卷信息的数据库。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在考试系统中只允许主Agent、考生管理Agent和题库管理Agent对该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各种操作。

该系统模型主要分两大模块,即服务器模块和客户端模块,主要作用和分工如下:

(1)服务器模块。在这个模块主要有两个基本的Agent,一个是主Agent,它负责考生身份验证、系统环境配置和加载、考试信息展示、考试信息交互处理、试题综合管理、将考生信息和考试信息提取并打包发送给客户的移动智能IMA;另一个是组卷Agent,它依据主Agent获取的考生信息采用智能、随机组卷算法动态生成适合每位考试的试卷。

(2)客户端。客户端模块主要有一个试卷Agent,服务器IMA进入客户端后,该模块负责接收服务器信息并生成在本地运行的试卷Agent,包括表示层界面Agent、考试过程管理Agent、试卷评分Agent和数据保存和上传Agent等。客户端模块各Agent根据考生的考试进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考试后将考试结果交给IMA,IMA带回服务器后集中处理。

由此可见,整个考试系统各Agent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同时又相互协作,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激发相应的Agent进行工作,构成在线考试系统的有机的整体顺利完成考试。

5 在线考试系统模块设计

(1)系统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包括密码修改和综合管理(考生综合管理、题库综合管理、试卷综合管理、管理员综合管理)两大子模块。

(2)考生管理模块。考生管理模块包括考生注册、考生信息查询等、考生账户信息修改等模块。

(3)成绩查询模块。本模块是可以对考生基本信息、成绩单和考试记录进行查询。

(4)考试控制模块。考试控制模块包括开始考试、考试过程监控和操作、结束考试三个模块。

(5)制卷模块。制卷模块主要是按照获取的考生信息智能组卷,其中智能组卷包括按照难度、分值、考试内容等进行综合评定随机组卷。

(6)考试模块。考生考试模块主要作用是考生获取试卷、查看试卷和在考试时对试卷必要的一些基本操作。

6 移动Agent的安全隐患

Agent是由一组执行任务的代码以及标识用户信息和Agent状态的综合数据组成的程序。它借助网络智能地代表用户从服务器获取所需资源,然后适时返回给用户。移动Agent可以有效地减轻网络数据传输量和服务器负载,并且可以进行异步交互,但是这种灵活性有时候会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中会引起一些安全隐患。移动Agent平台可能会遭受到有敌意的Agent的攻击;有时候创建好了Agent还没有送出去就断网或者主机死机了,主机中其他实体或者病毒也可以破坏Agent数据;甚至在开放的网络中Agent数据也可以被第三方实体获取或者修改。这些安全隐患必须在我们设计和实现在线考试系统的时候引起高度重视并尽量预先处理。

参考文献:

[1]郭渊博,刘伟,袁顺,周睿鹏.基于中间件规范的容侵应用服务器研究与实现[J].高技术通讯,2010,20(7).

[2]王汝传,徐小龙,黄海平.智能agent及其在信息网络中的应用[M].北京:邮电人学出版社,2006:39-40.

作者简介:易灿,湖南湘阴人,讲师,现担任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网络传媒系软件技术教研室专任教师,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开发和手机游戏开发的研究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