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电力管理论文

电力管理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26 09:39:5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电力管理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电力管理论文

篇(1)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电力需求要比其他国家大得多,所以每一个供电所都在致力于找出导致供电损耗较多的原因,在线损管理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计量不准确。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设备质量原因。供电所的设备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使用寿命是有时限的,需要及时更新设备。计量装置因为更换较为烦琐,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其在准确度和精确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此时所记录的数据会有很大偏差。其次,人为因素。工作人员在记录主要数据时会出现读取错误,以及数据出现缺漏等情况。最后,正常供电时对于设备的运营情况未进行严格检查。供电所在进行供电时,通常只会在开始供电时看一下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在接下来设备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很少派人进行严密的追踪观察。

第二,较为耗损人力。

第三,跟踪观察的范围较广,全方位观察较为困难。第四,管理线损的组织结构不合理。在电力营销过程中,经济效益远远大于电能效益。因为供电所是消耗部门,在解决线损管理中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靠的问题上总是一拖再拖,尤其是大量更换设备以及使用金钱数目较大的问题上,相关部门会直接忽视这些问题。因此,线损管理部门虽然在组织结构的组成上貌似很完整,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线损管理部门组织结构的不合理会越来越明显。第五,个别用户违章用电或者窃电。国家电网在分配给每一户家庭或是企业在用电量上都会有一定的额度来防止人们过分浪费电能,但是由于供电所相应部门疏于管理,导致许多用户或是个别企业违章用电或者窃电,虽然每一次能耗都是小数目,日积月累,这些能耗就变成一个不可忽略的大数目。

2在线损管理方面降低能耗浪费的措施

供电企业在电力营销过程中,为了达到既降低由于线损而造成的浪费,还可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目标,供电企业在进行线损管理中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规范计量,提高准确度。通过以上的分析,在规范计量方面同样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方面选择质量较好,精确度较高的设备,同时还可以选择较为节能的设备。设备的好坏直接决定计量的准确性,好的计量装置在使用的周期上也会相应的延长一段时间;另一方面是尽可能提高人员的技术能力,在测量数据时能够有条理,并且不重复、不遗漏,保证数据读取的准确性。在人为原因方面很多的失误都是可以控制的,可以大幅度减少能源损耗。

第二,建立健全组织和指标管理体系。在线损管理方面,除了调整相应的组织结构之外,还应该将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分工,建立健全组织和指标管理体系。有了这些指标,工作人员就会通过相应的指标判断是否在电力营销的过程中存在能量损耗,从根本上减少能耗和降低线损率。

篇(2)

市场经济尤其重视对服务对象和客户的维护,这样才能够在稳定市场份额的同时,做到对市场潜力的开发与挖掘。电力营销可以实现企业与用户的有序交流,通过对客户需求的满足实现电力销售的扩大和新兴用户的激发,这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无疑会起到维护和推动作用。

2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工作的主要困境

2.1电力营销管理系统漏洞

当前很多基层电力企业存在严重的违规渎职现象,擅自修改电力销售数据,使电力信息失真,这不但会造成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导致电力风险的出现,进而引发灾难性的电力事故与后果。

2.2电力营销管理理念落实

当前电力企业正在以独立法人的身份来面对市场的冲击和竞争,这需要电力企业在电力营销具有新思维、新理念和新模式,但是受传统观念影响,电力企业在电力营销管理理念上存在很大的不足和落后,这种在电力营销管理理念的缺失使电力营销与电力市场相脱离,企业的重点没有放到电力营销管理上,进而出现电力营销管理的缺位,不能发挥电力营销的价值,电力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经济工作将会陷入混乱

2.3电力营销管理人才不足

由于电力营销工作开展的时间短,高校没有电力营销专业的设置,大多数的电力营销管理人才来源于实际。这导致电力营销管理人才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巨大的不足,不仅不能适合电力市场的开拓需要,也难于对电力营销日常管理工作起到支持的作用。

3电力企业优化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措施

3.1完善电力企业营销系统管理

电力企业应重视技术层面的科研,通过多种方法与途径将现代化技术融入到营销管理系统中,让系统更具智能化与自动化功能,从而提升营销效率与营销质量。但此时也应注意,应避免过于重视研发速度,在系统完善过程中需重视用户意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针对具体问题展开相应解决方法的研究,避免重复修改引起的不必要麻烦

3.2转变电力营销观念

一方面,要加强电力企业营销观念的创新,观念上的更新换代是现阶段营销观念转变的重点。营销管理应树立营销围绕客户、工作围绕营销的现代市场营销服务理念,这也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营销理念策略。另一方面,电力企业要加强组织创新,实践中要严格按照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规划来建设,尤其要加强管控和组织协调,重点突出其服务功能。此外,要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主要在于营销管理系统方面,以达到对电力营销科学管理的目标。

4结语

篇(3)

1.电力工程建设档案管理的特殊性。从表面上来看,电力工程建设档案管理与其他工程档案管理并无不同,但实际上,电力工程档案管理存在其特殊性。首先,电力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是对电力工程全过程档案的管理,而电力工程施工建设却包括了设计、施工、检修等多个方面,有些工程在竣工十几年后还需要进行线路保养,那么,电力工程建设档案就必须是针对单个项目的、跟踪性的,这给档案管理提高了难度;其次,电力工程建设档案管理的服务性质与其他工程档案管理不同,电力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服务的对象不仅包括电力企业内部的员工及工程师,还包括了电网的使用者。

2.探讨电力工程建设档案管理的意义。从企业发展角度来看,电力企业工程建设档案管理不仅关系着电力企业技术革新和施工建设质量,还对企业处理工程建设过程中以及电网使用中的纠纷有帮助;从社会基础设施发展角度来看,电力企业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是保证我国电网建设和电力行业发展的基础,因此,探讨电力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电力工程建设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不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指的是档案管理工作中所动用的人力物力和档案管理实际效用的比率。电力工程建设档案因为其特殊性,经常需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异地奔波以及长时间的档案归档工作,但实际上,档案管理的效用却没有被完全地展示出来,因此,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也不高。例如,对电力工程建设的设计方面进行建档,要对参与工程设计的设计师进行资料搜集,还需要对工程设计的科学原理以及实际应用的预测等资料进行搜集,这些资料的搜集需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耗费很多时间,但目前的档案管理工作却缺乏一个成熟的程序以使这个步骤简化,与此同时,搜集来的资料和档案的利用率却很低。

2.档案管理方法落后。档案管理方法是指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的档案资料形成方法以及档案储存和调用的方法。目前大多数电力工程建设档案管理还处于传统管理的状态,档案管理资料多是纸质的,这些资料规整起来十分耗费时间,查找起来也十分麻烦。另外,在工程建设的施工过程中,有很多能够为以后工程建设提供借鉴的工作细节,往往因为无法快速形成纸质档案而被忽视,这直接降低了档案的质量。

3.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高低,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热爱档案工作,掌握多种档案管理技术,将会使档案管理的效率大大提升;工作人员能够摆正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性质,档案的应用性也会得以提高。但是,目前的电力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往往由企业中的老员工负责,这些员工的档案管理思想还停留在对工程建设的文书管理方面,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理解不多,因此导致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的效果迟迟得不到提高。

三、提高电力工程建设档案管理的方法

1.采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提高档案工作效率。档案管理工作服务性低的另一个原因与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差有关系,工作规则和标准对任何一项工作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有必要对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进行调整。建立档案管理工作规范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感,另一方面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标准化和规范化应该体现在档案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尤其应该如此,如档案的保存方式、档案信息的流转程序等,都要进行统一规定,避免出现由于不统一标准所带来的工作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2.采用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方式。电力建设工程档案管理方式落是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的主要原因,采用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方式是必要的。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方式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和较小的空间实现对项目工程档案的统一的、有结构的管理,能够使纸质档案资料和电子音像档案资料结合。要实现全面的信息化档案管理,首先需要增加对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购置档案管理信息化所需要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如最基本的办公室常用设备,打印机、扫描仪、电脑等,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及时了解工作需要哪些设备;其次,应该制定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战略,并真正实施,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对信息化过程进行全程掌控。

3.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如果档案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不高,对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在工作中提不起“管理资料”的兴趣、在工作中不够认真、不能及时处理问题,则档案管理就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因此,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职业能力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应针对年龄偏大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机类的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网上档案管理和文件传输,以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应重视优秀的人才的引进,以保证先进的档案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推行;最后,应根据档案管理使用的新技术、新软件的特点,对在岗档案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让工作人员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必须提高保密意识,维护档案的安全稳定。

四、结语

篇(4)

电费问题也是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难点,电费收缴不及时,而且还常常有拖欠电费的现象发生,这给电力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随着电力营销信息化的发展,它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使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网络营销的方法为电力企业解决电费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持,主要表现在计算机技术网络与抄表机之间进行连接,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数据和分析,快速有效的进行数据核算为收缴电费提供了基础。在就是建立了电费信息网络系统,把客户的相关信信息和缴费情况进行标注,并与经融机构网络建立联系,使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缴费,着不仅方便了用户,而且也使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综上所述,需对营销管理进行创新。创新的信息化营销管理是指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使企业的决策能及时让各个部门了解,进行信息共享,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益,以科学的管理模式进行电力营销的管理。对于企业来说,信息化建设主要是依靠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公司的管理思想进行结合,对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规范各个操作流程,以及对各个运营单位进行实时监控。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机制主要是指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为了实现电力企业的高度技术化、高度知识化等做了基础。而电力营销管理信息化就是在电力营销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企业的营销管理,提高营销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电力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促进企业发展。信息化的管理机制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电力企业要将自身的电力营销管理机制进一步向信息化推进。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对电力营销管理每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排查,并针对风险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可利用专门人员及机构不间断地跟踪及监控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以保证其安全;要建立完善的安全及预警机制,将风险的防范工作落到实处,渗透于工作中的每个细节。

(2)开展完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调查及研究,了解目前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中存在哪些问题与缺陷;此外,信息系统的管理要做到安全、有效益。

1.2创新全新管理理念供电企业首先要有创新的营销理念,正确定位电力营销管理,要将其作为企业的核心业务,重点管控。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市场调研,树立“大市场、大营销、大服务”的营销理念,整合营销资源,积极了解重点项目、自备电厂、高耗能行业的市场信息变化,跟踪典型客户、自供营业区,科学分析用电趋势,要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电力营销的需要。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的新理念应该是在电力经营体制的转变和电力供需矛盾缓和的新形势下,在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引导下,可将电力营销总体策略定位为环保能源扩张策略,即: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环保、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为契机,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需求预测管理为手段,以优质服务为宗旨,以满足客户需求、引导客户消费为中心,以运用灵活的电价政策为手段,以市政、商业、居民用电市场为主攻方向,以稳定的工业市场用电为重点,积极开拓替代其他能源的市场,以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市场的比例为目标,实现社会效益和公司效益的同步提高。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人,必定会要逐步放开电力销售市场,打破现有的营体制,面对供电企业只有抓住机遇,市足本地,辐射周边,实行销售市场的扩张策略,通过完善电网架构建设,主动出击,以提高各项供电服务为手段,扩大电力营销市场。

1.3创新完备管理体制电力

营销是为了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因此,电力营销管理体制的创新要以市场作为其最终导向,从而为用电客户提供高效、快捷、方便的服务与经济、实用、安全的电力,并在营销管理过程中开展全面的售前、售中与售后全程服务。总之,用电客户才是营销管理体系的中心。公关工作也是营销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做到正确处理企业与客户、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做到二个加强,即加强电力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联系,加强与用电客户之间的沟通。电力企业要用自身的良好服务水平与服务态度,使当地电力投资环境得到改变。电力企业的服务要与当地政府的职能相配合,共同推进本地经济发展。另外,善于利用媒体资源,通过传媒进行产品宣传,从而为电力营销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2小结

篇(5)

1.1电力企业管理的特点

电力企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能源企业,特殊的行业性质造成电力企业的自然垄断地位。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电力企业的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由于各大电力企业的相互对标,每个电力企业都把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和企业管理水平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②电力企业当前仍处于垄断地位,一个地区只有一个网才算是全程全网。正是由于这样一个特点导致了电力网络的不可分割性,电力企业自身也就成为了自然垄断性行业。

③电力市场并未完全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当前电力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行政色彩依然非常浓厚,不少部门的设置不是按照电力市场的实际情况而是仿照政府部门来进行设置的。从当前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来看,在今后工作过程中亟需创新变革。

1.2电力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电力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电力企业持续深化改革。电力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原有的一些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未能与时俱进做出相应改变。

②安全生产意识比较淡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部分局域电网结构相对薄弱,有相当数量的老旧电力设备仍处于运行状态,这给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③整体素质不能够适应工作实际。从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看出当前电力系统的部分员工竞争意识、市场意识以及效益意识都还比较淡薄,在平常工作过程中墨守成规,对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敏感性不强,缺乏积极解决的心态,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电力企业管理变得更加困难。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电力企业应该在其内部各领域组织开展全面系统的管理创新实践。

2电力企业管理创新的原则

管理创新是指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在企业制度、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提出的具有改进、创新因素并经实践证明有明显作用和效果,同时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效率性等特点的办法和措施。管理创新对推进企业的科技进步,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实现有效创新,在工作中就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1)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原则是最重要的原则,因为管理创新是以人为主体进行的创造性活动。人力资源是电力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任何物质资源都无法代替的。正是因为如此,在平常工作过程中就应该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作用,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制定合理的奖励制度激励全员积极投入到企业管理创新中去。把人力资源管理上升到战略高度,人力资源必须当作一种重要资源来进行充分地开发利用,最终使其变成企业的人力资产。后备干部的培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2)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于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企业的服务创新最终目的应该是服务于市场,服务广大供电客户。通过内部的管理协调来更好地适应市场对电力供应的需求和要求。通过管理提升来加强优质服务的质量,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企业内部一盘棋,各个部门、不同专业在业务融合方面、工作效率提高方面从管理入手进行不同程度的创新。提高服务水平,以不断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市场,服务于供电客户。

(3)注重制度建设,实现全员参与。在电力企业管理过程中制度建设相当重要,只有从制度上来不断完善各方面的规章,才能够真正巩固创新成果,发挥创新的意义,常态化地将管理创新成果推广开来并有效执行。要结合实际需要来进行制度建设,在重视制度建设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全员参与。集体智慧是无穷的,在平常工作过程中应该重视发挥集体的智慧,要鼓励员工参与到管理中来。设置各种平台,集思广益。企业领导和中层领导应该走群众路线,在做出决策的过程中应该多倾听广大员工的意见。

3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及措施

电力企业的管理创新涉及到各个方面,在创新过程中首先是要搞清楚创新内容,然后才能够采取措施。

3.1电力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

电力企业管理创新涉及的方面很广,具体有核心业务、资源体系、科研体系、直属产业、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社会责任、民主管理、企业文化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主要是要实现管理创新、战略创新、营销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就是要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只有建立起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才能够适应实际情况。产权清晰、政企分开、责权明确、管理科学是管理创新的重要原则。在平常工作过程中应该进一步规范公司管理体制以及组织机构,使之与公司的规模相适应以及符合市场需求。战略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电力企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有长远规划,有切实可行的长远战略,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时代对发展提出的要求。在平常工作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不断加强战略管理。加强调查研究,注重制度建设,决策程序和方法必须科学,要具有长远眼光。

3.2电力企业管理创新的措施

3.2.1注重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一种先进、专业的管理方法,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平常工作过程中要注意建立起完善的业绩管理指标体系。建立良好完善的业绩管理体系是可以提升电力企业运行效率的,同时也能够提升经济效益。要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价值链,形成价值树,这样才能够形成达到企业总体业绩目标的深层驱动。之后还应该把企业的总体业绩目标分解到每个员工身上,要能够使得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每个员工都能够找到自身的价值和位置,最重要的步骤就是要建立起具体的考核和奖惩管理办法,要把业绩指标同奖惩机制结合起来。

3.2.2加强资源的优化配置

电力企业要着眼于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以加强人、财、物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集约化管理,不断加大资源重组整合和集约调控力度,提高人、财、物核心资源的集中度和调控力,最大限度发挥规模效益。

3.2.3提升服务品质

提升服务品质是进行创新的重中之重。此外还要引入竞争机制,加强电力行业的市场化。要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战略管理模式也应该不断创新。要坚持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以及精细化管理。

4结束语

篇(6)

由于电力配网的建设时间较长,通常都需要考虑到日后的需要,才能够进行建设,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导致相关的施工技术不能满足需要,造成配网建设的工作进程缓慢。有些单位甚至是采用一些简单的工艺技术,对工程的质量存在严重的安全威胁;还有些电力配网的工作人员心理素质较差,又无法得到先进的技术培训,工作中出现的错误难以进行及时的改正,这样也就导致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存在潜在的威胁。不仅如此,相关的质量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工作的时候,不能公正客观的做出决策,往往会对上级领导产生顾虑,即使是发现材料存在质量方面的问题,也不敢对相关部门提出意见,这样就会导致相关的质量监督工作不能有效的进行下去,最终造成电力配网的相关工程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如何对电力配网建设加强质量管理的工作

(1)全面实行项目经理制以及质量终身制项目经理是整个电力配网工程当中的主要负责人,对于电网工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集中的控制与管理,要能够及时的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保证相关的电力配网工程能够按时完成,最终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项目经理要能够对电力配网工程当中的设计、采购、施工以及最后的验收工作等进行监督,保证工程能够更好的进行下去。正是由于项目经理在电力配网工程项目中十分重要,所以才需要在第一时间内做好项目经理的选择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对电力配网的建设进行保证,提高工程的质量。不仅如此,由于配网工程与传统的工程相比更加复杂,参与进来的部门也比传统工程的要多,因此也就需要相关的项目经理对知识十分的了解,对于突发的情况也要能够进行及时的处理;要能够有效贯彻质量终身制,使项目经理能够对相关配网工程的质量进行更好的管理,最终达到理想的状态,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2)对设计工作进行有效管理虽然在整个配网工程当中,设计的工作量少,可是它对于工程的建设质量与规模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相关的设计工作人员在对施工过程进行设计的时候,对其充分重视,尤其是对于施工的图纸与方案等要进行仔细的研究;要能够按照国家相关的工程要求进行操作,并且还要能够对具体的电力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将建设工程的相关经验进行总结,然后再次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使其能够对电力配网的建设质量进行有效保障。

(3)对设备的采购进行有效管理相关的工程设计工作完成之后,就需要对设备的采购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选择电力配网建设工程所需要的设备与材料,对所采购的设备材料进行质量方面的保证。相关采购人员在进行采购工作的时候,要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来选择供货商,并且还要根据配网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关材料的选择,对于材料的质量要能够有一定的保证,与此同时还要能够将使用材料进行及时的更新,使工程的进度能够符合预期的要求。

(4)对具体的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在整个电力配网的建设过程中,实际的施工过程才是最影响工程质量的存在。对于这类与广大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工程建设,就应当更加注重其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对配网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能够降低相应的工程成本资金的投入,为我国实现电力资源持续利用的可能。不仅如此,由于相关的电力配网工程是一项操作性较强的实地工作,这就需要对相关的施工步骤进行严密的设计,也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其做好质量的控制工作。因此,工作人员要能够按照指导进行工作,充分运用好自身的专业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并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做出保证;同样还需要对相关的施工设备进行安全保证,工作人员也要能够做好配合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配网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5)对工程的验收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对配网工程的验收工作也是整个工程当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想要对相关的工程进行质量上的保证的话,就需要将验收制度严格的执行下去。配网建设工程在进行的时候,要能够将《施工验收规范》以及《配电网建设标准》等作为施工的标准。当配网工程完成之后,要由相关的项目经理所在的单位进行验收,并且还要使负责设计、施工、监督的单位参与到工作当中来,对自身负责的部分进行详细的检查,检查结束之后要签字负责,以免日后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

(6)对达标投产的检查工作进行有效管理要想将相关配网工程的质量有效提高,就需要将质量管理工作的观念深入到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心中,要能够对配网工程的质量、施工工艺、设备、档案以及相关的技术指标等进行严格的考查。对于工程达标投产的考核期一般都是移交生产之后的60天。相关的达标投产工作主要可以分为自检、复检两大阶段,其中自检的工作是由建设单位组织开展的,要能够遵循相关的考核标准进行设计、施工、运行以及监察等方面的工作;等考核期满了之后,上级部门也需要对其进行复查的工作。而复检的工作内容只是对自检的程序、组织等进行检查,看其是否符合达标投产的要求,保证其的科学合理性,然后还要能够对相关工程的档案数据进行一定的抽查,使其能够对电力配网的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的保证。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大数据;电力物资;招标采购;规划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数据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已经在全球范围达成共识。2011年,一些国际组织便报告称看好大数据;2012年开始,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相继启动了大数据发展规划。国内,以大数据为主导的信息化浪潮来势凶猛。2014年3月,大数据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特别强调通过大数据的发展,提升创业创新活力和社会治理水平;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如今,在城市建设、金融、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等领域,大数据的应用随处可见,并正在改变着各行各业。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已然来临。而对于招标采购行业来说,研究和应用大数据是提质增效、实现精益化管理提升的迫切要求。笔者所在单位属于电网行业,2014年起,在集团公司内部的物资采购管理要求和历史采购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已有大数据应用研究成果,建立了物资全供应链条上的大数据应用规划和蓝图。本文就电力物资招标采购管理大数据应用规划进行探讨。

一、大数据在招标采购管理

中的应用规划研究思路由于大数据在物资管理领域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成熟的应用理论,现有理论无法直接应用于招标采购大数据分析中。根据招标采购管理业务的特点,大数据在招标采购管理中的应用需实施“四步走”战略。第一步,历史采购数据挖掘和诊断。基于信息化平台和历史采购数据,对大量无序、杂乱的数据进行梳理诊断,包括数据分类整合、数据质量分析、数据应用需求分析、数据应用价值分析,为大数据分析提供数据基础;第二步,根据招标采购业务的特点,结合实际业务需求调查情况,提出大数据可能应用的方向,甄选出大数据应用点,并将其系统性、体系化地在招标采购业务流程中串联,随业务流程进行场景化应用;第三步,对甄选出的大数据应用点进行评估分析,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两种方法判断大数据应用点的优先顺序;第四步,对招标采购大数据应用点的开展进行规划和分析,提出大数据在招标采购管理中的实施方案。

二、规划制定方法和过程

(一)历史采购数据挖掘和诊断

招标采购业务流程中,涉及需求预测、计划申报、招标采购、专家管理、供应商管理等不同的业务环节,每项关键业务环节都有丰富的数据基础,这为数据分析提供了基础。将所有历史采购数据进行汇总、梳理,站在物资供应链条的高度,将零散杂乱的字段归类整理成若干类别。在数据整合分类的基础上,对数据质量进行分析。通过资料分析、访谈调研、问卷调查等多种途径,了解招标采购管理人员对于大数据分析方向的潜在业务需求,为大数据应用点的提出建立基础。

(二)大数据在招标采购业务中的应用

结合招标采购业务的特点,甄选相关大数据应用点,在招标采购业务场景中进行串联,随业务流程进行场景化应用,进而提高招标采购业务的管理水平。结合调研访谈、问卷调查结果,招标采购业务流程共包括物资分析、招标分析、供应商分析、专家分析四个分析范畴,甄选出十四个大数据应用点,分为事前和事后两个时间阶段。具体见图1。事前阶段,通过一系列大数据分析点,为物资采购准备基础参考。通过集采物资范围分析和策略性物资分类分析,优化物资分类方法;通过招标分包策略分析和评标方法分析,确定最优的分包策略和评标方法;通过供应商分类管理、供应商综合评价、供应商行业对标分析、潜在供应商及产品信息分析,为供应商的最优选择和快速匹配提供基础;通过评标专家综合评价,为评标专家的选取提供依据;将物资分析与招标分析相结合,通过物资类别与招标方式匹配分析,为每个物资品类提供最合适的招标方式。事后阶段,通过一系列大数据分析点,总结和分析物资采购规律。通过重点物资报价规律分析,总结重点物资的投标报价规律,优化价格评分公式;通过中标率分析和中标占比分析,对中标结果进行总结分析;通过供应商投标行为分析,根据供应商投标历史行为判断疑似违规现象,为围标、串标行为提供预警判断。

(三)大数据应用点评估

对于招标采购业务流程中的每一个大数据应用点,运用定性评估分析和定量评估分析两种方法,评定该应用点的优先地位。在定性评估分析中,对于每一个大数据分析点,基于对业务流程的了解和对数据现状的梳理,从应用价值、数据需求、可行性分析、优先级评价四个角度进行评估分析。综合考虑应用价值和可行性两个维度,将全部大数据分析点划分为四个优先级:应用价值高、可行性高的,属于第一优先级;应用价值低、可行性高的,属于第二优先级;应用价值高、可行性低的,属于第三优先级;应用价值低、可行性低的,属于第四优先级。在定性评级分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大数据应用蓝图中的数据分析点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层次分析法是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为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通过定量分析确定层次权重的多目标综合决策方法。在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国网物资全供应链大数据应用蓝图中的数据分析点进行评价排序时,按照以下步骤流程进行:构造层次结构模型、专家打分、构造成对比较矩阵、计算权重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组合权重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四)大数据在招标采购管理中的实施方案

通过对大数据应用点进行全面的评估分析,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估的结果,确立大数据应用实施方案。依据四个优先级的划分和权重数值高低,将大数据应用分为三个实施阶段,确定开展实施大数据的首要目标、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首要实施目标对应于第一优先级,共有五个应用点;短期实施目标对应于第二优先级,共有两个应用点;中长期实施目标对应于第三和第四优先级,共有七个应用点。在每个实施阶段,参照定量评估结果确立的优先顺序开展实施。电网公司招标采购业务大数据应用点实施规划,如表1所示。大数据应用的首要目标是第一优先级中应用价值高、可行性强、实施周期短的分析点,以此作为切入点,预期能在最短的时间周期内实现物资业务管理水平的提升。短期目标是第二优先级中可行性较强、难度不大、应用价值也比较高的大数据应用点,预期通过5年的大数据应用实施。中长期目标是第三和第四优先级中实现难度大、实施周期长的大数据应用点,通过未来若干年的数据改进、技术积累和人才培养,争取在10年内实现大数据应用点全部落地,全面推广实施招标采购业务大数据应用。

三、大数据应用规划实施的保障

体制机制建设、标准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是物资管理三项基础体系建设,大数据工作的开展实施,也应当落实到三项基础体系建设中,分别从数据应用需求、业务数据质量、技术攻关能力三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重视体制机制建设,提高数据应用需求

体制机制建设是保障大数据应用工作持续顺利开展的基础,在物资业务管理实践中,应当建立起基于数据分析的常态化绩效考核,设计专门的考核指标,对各层级单位、部门通过大数据应用辅助业务执行的情况进行考评,并与单位、部门的工作业绩直接挂钩。通过这样的体制机制建设,提高大数据应用的工作需求,为各单位、部门的大数据开展实施提供动力。

(二)重视标准化建设,提高业务数据质量

大数据分析的实现是以数据支持作为基础,业务数据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数据管理体系的标准化建设,大数据应用体系的构建也必然以标准化的数据管理体系作为基础。大数据分析属于数据的应用层面,是建立在数据收集和数据加工的基础之上的。在物资数据的管理流程中,通过对数据的一步步挖掘,数据的利用深度逐级加深,最终通过可视化呈现手段,为物资决策提供辅助参考信息。

(三)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技术攻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