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1 14:24: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道家文化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国哲学史》杂志中最为稳定且刊发比率较大的就是对儒家哲学和道家哲学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首先,儒家哲学仍占主流。从儒道两家的横向比较中可知处在世纪之交的儒学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儒学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基石,经过长达2000多年的积淀与传播,已深深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儒家所提倡的“仁政”、“民本”等思想及注重道德修养的主张更是当今时展的迫切需要,特别是我国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更是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所以,步入新世纪儒学思想仍然保持着一贯性的优势发展。
其次,道家地位逐渐上升。2000年,《中国哲学史》上讨论道家道教的文章16篇,而同期关于儒学的论文28篇,打破了儒家一手遮天下的局面,二者差值为12篇,2001年差值缩小为5篇,2006年的差值为8篇,2007年差值为7篇,总的来说儒道两家平稳的保持着较小的差距。当前,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日益凸显,若想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而道家着力倡导的“天人合一”观,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传统道家思想对现代科学思想具有重要的启发性,当代新道家又与新科学有着深刻的联系。[2]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于道家思想中寻求宝贵的思想资源成为现实的选择。
再次,大量高价值的出土文献的研究也引发了新的传统文化研究热潮。《中国哲学史》大量刊登了郭店竹简和上博楚简的最新研究成果。2001年02期有3篇论文进行了针对郭店竹简的学术争鸣,2001年03期几乎用了整个版面来安排“出土文献与中国哲学思想史专辑”,共17篇文章涉及出土文献研究,而且研究内容不再以单一的儒家学说为主,而是关涉“五行、道家、宗教、儒家”等诸多内容,并且就研究出土简帛文献的方法论进行了思考、总结。大量出土文献的研究拓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视野,加大了对先秦诸子的研究力度,特别是为早期儒家研究开辟了新的境地。
无论道家还是儒家哲学研究都在不断创新,屏弃不合时宜的封建社会的思想糟粕,更加关注现实,不断地吐故纳新来完善与提高自身,不断探索新的问题,老问题也有了新思路。
二、中国现代哲学和现实问题研究得到长足发展
2000年“经济全球化与中华文化走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加强了中国哲学与现实经济社会的密切联系,《中国哲学史》杂志进行了报道,并加大了传统哲学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力度,而且这一重要角度也成为期刊导向之一。
(一)现代哲学研究逐渐呈上升趋势。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从“五四”一直延伸至今,有着非常强的现实感。2000年以来中国哲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呈多专题发展,人们将目光锁定于对现代哲学的反思上,这一类型论文的刊文数量在2007年达到近7年以来的新高。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创新现代哲学。冯友兰、张岱年等现代哲学巨匠的思想精华既是对传统哲学的创新和发展,又为我们确立新的思想体系指引了正确方向,是沟通传统哲学与现时代的桥梁。为了适应国内外客观现实的变化《中国哲学史》对中国哲学进行了现代性探索,开始注重哲学研究方法的探讨,不断创新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新的哲学概念、观点和原理,数量由2000年的3篇上升到2007年的9篇,增长了近3倍。
(二)中国哲学与现实联系增强,正在逐步构筑新的哲学体系。中国哲学与现实的联系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2006年探讨儒学与和谐社会建构、环境保护及生态平衡关系方面的文章达到6篇。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为中国哲学与现实的密切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另外,儒学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历史发展状况,也在不断地进行内部思想资源的整合及与外部社会思潮的融合,不断创新思想形态与理论内容。儒家所倡导的以“仁”为核心的和谐思想对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2000年04期发表了汤一介的《孔子思想与“全球伦理”问题》,认为孔子时代存在着严重的“道德危机”,如今的人类社会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文化道德问题。孔子思想能够为建立“全球伦理”提供极其重要的资源,成为不同国家和民族能够共同接受的伦理准则。[3]《中国哲学史》期刊也更多的关注儒学与生态问题。儒学对宇宙和人生关注较多,深入探讨了人与生命、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践的指导思想。当前,时代对中国哲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现实它需要其进一步反思和创新,2007年讨论社会现实问题的文章有所下降,可能是新的哲学思想正在酝酿。
三、迈向中西交融---中国哲学的国际化
自2000年起中西哲学交流一直保持着明显的递增趋势。进入新世纪,中国哲学全球性发展意识增强,拓展了国际视野。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对话、沟通和交流日趋加强。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思想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开始了国际化的进程,中国哲学要应对这一新的趋势,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积极推向世界。中西哲学交流内容涉及伦理、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哲学研究方法论等诸多内容,逐步构建起交流与融合的大平台。
摘要:古琴在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文化底蕴博大精深。它源远流长不仅有众多的琴家和作品传世,更有丰富的琴论文献留存。纵览这些文献,可发现古琴艺术与儒、道、释的思想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古琴音乐的发展主要受儒家“中正平和”“温柔敦厚”、道家“顺应自然”“淡和恬淡”和佛教“调适融通”“心空寂静、其乐无喻”等思想的影响。无论从古琴的形制、古琴音乐的审美准则等方面都揭示了古琴音乐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思想。
古琴艺术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始终占有位尊价高之地位,古琴音乐所表现出的含蓄、淡和、移情之美,是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琴,琴曲,琴家,琴文化,组成的古琴艺术从琴的产生到发展始终与中国传统文化紧紧相连在一起。在中国音乐史中的乐器领域里,古琴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可谓得天独厚、无与伦比。在历史的进程中它作为一种乐器,也可看作是一种文化礼器,一种文化的精神。
古琴是中国文人的挚爱,历来有“士无故不撤琴瑟”这样的说法。“士”从某种意义上构成了中国琴文化的主体部分,儒、道、释是中国文人所信仰主要宗教(或哲学),其美学理念也鲜明的体现在古琴的音乐和文人的琴学理论中。
一、古琴与儒家的关系
中国的古代文人,即也是儒人,儒家思想是中国文人思想中的核心。儒家思想观念自然渗透到文人对古琴音乐的理解,可以说古琴音乐不仅是中国文人音乐的代表,也是儒家文化的音乐载体。
儒家在音乐审美方面格外强调“平和”“中和”。“平和”一词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元年》:“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于是有烦声,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从文中可以看得出其排斥“声”、以“中声”为美的思想,由此“平和”也是儒家音乐审美中重要的审美准则,凡是能使人保持平和之心的音乐即为“中声”,否则即为“声”。 孔子将其要求的“废郑声、正雅乐” 思想注入音乐传播中,将琴曲、琴歌规范成“正乐”,又通过古琴提高道德修养达到修身以合“复礼”,他的琴艺活动奠定了古琴必习“正音”,有修养的君子必习古琴的修身准则。后人班固继承儒家《乐记》的思想,指出“琴者,禁也,所以禁止邪,正人心也。”(《白虎通》)唐代白居易诗句中的“调慢弹且缓”“调清声直韵疏迟”即是音乐“平和”、“中和”的体现。范仲淹以“清厉而静,和润而远”为“中和之道”,排斥“妙指美声,巧以相尚”等等都是文人琴家对古琴审美思想“平和”“中和”赞成的体现。
二、古琴与道家的关系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遵循和推崇的是“道法自然”的原则,“道”即万物的根本,是自然和人类社会之母,先天地而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因而是至善至美的。在声音上的反映,就是“希声”的“大音”。以有声之乐为参照,即充分肯定了无声之乐的永恒之美。这就是道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追求一种音乐的永恒性和超脱性“大音希声”是道家主要的音乐主张。
“淡兮其无味”也是道家另一重要思想,其对琴人的音乐审美有着重要的影响。如魏晋阮籍有“道德平淡,故五声无味”,他提倡的是恬淡之乐;唐代时,“淡”开始被较多地用于形容琴乐风格,“清泠由本性,恬淡随人心”“曲淡节稀声不多”“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等诗句表明恬淡之音已被唐人作为古乐、雅乐的标志因而受到推崇。宋代真德秀在《赠萧长夫序》中也赞扬古琴“希微”“寥寥”的风格。徐上瀛则认为“琴之元音,本自淡也”“琴声淡则益有味”,并说“淡”就是要“使听之者游思缥缈,娱乐之心,不知何去”。老子“淡兮其无味”的主张还与儒家思想结合,形成“淡和”审美观,既是以儒家思想改造道家思想的结果,也是道家思想本身局限所致。
此外,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裹,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表达了诗人对琴乐的一往情深。这是一首具“旷逸”类琴心的典型诗文。竹林中独自弹琴,不为传达心情给他人,并且与豪情之长啸交替,以琴自乐,且有豪气,实甚旷远而俊逸者。在王维的另一首《酬张少府》中,也明显的在琴中寄以旷远之心:“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万事不关心,不但功名利禄已无所感,喜思哀乐也可尽弃了。任吹解衣带的松风与山月为琴心之伴,甚为潇洒而飘逸。从文人隐士的笔触中,无不透露出玄逸幽淡的空灵。某种程度上,旷逸的琴音使人达到了“无音”的境界。
从古琴的命名上来说,古琴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也不少。据清初《五知斋琴谱》中记载的中国古琴造型就有50多种。其中最常见的古琴样式有伏羲式、神农式、仲尼式、子期式、连珠式、蕉叶式、落霞式等。它们具有诗情画意的的名字“玉涧鸣泉”“万壑松风”“石上清泉”“仙人友”“天籁”“秋籁”“招仙”“涧泉”都具清幽自然之态,这也是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淡和恬淡的具体体现。
三、古琴与佛教的关系
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之后备受大众接受,尤其受到文人的所推崇,其佛理与中国文化相互吸收、融合,并得以迅速地发展。禅宗的“顿悟说”,把禅理与琴学联系在一起。认为参禅和学琴有同样的思维方式,都须“瞥然省悟”,即顿悟,才能超越自我、蔼超越尘世,达到至境。明代的李贽则认为“声音之道可与禅通”,除此之外,他还认为学琴之径与参禅之途相通还因为“此其道盖出于丝桐之表、指授之外者”,即通过在现实生活中修道、悟道,追求无名、无际,超越万物去寻求那冥冥宇宙中永恒存在却又虚无之佛性,达到心灵之解脱,音乐也是通过有声之乐去寻求超越物质、感悟心灵与自然合而为一的奇妙人生之精神境界。
可以说“顿悟说”的出现,使很多传统文人的人生追求、审美取向、文艺创作也因此产生了重大影响和转变,最终佛教和儒、道两家三足鼎立、并驾齐驱。但就儒、道两家来说,佛教的琴学还是比较薄弱的。在众多的琴论文献中极少反映佛教思想的内容,琴曲创作也如此。与佛道有关的只有《释谈章》《普庵咒》《色空诀》《法曲献仙音》《那罗法曲》等。现存琴谱中分别有清末释空尘编撰的《枯木禅琴谱》,以及清初署名“蒋兴俦(畴)”编撰的《和文注琴谱》和《东皋琴谱》。到明清,琴论中还出现了对佛理的强烈排斥,甚至禁止僧人弹琴。那是因为传统音乐美学历来视华夏之音为正乐,反对胡夷之乐的侵入。这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佛教音乐在古琴中的发展,同时也是造成佛教的琴学弱于儒、道两家的原因之一。
说到古琴与佛教的密切关系,应该从宋代的琴僧系统开始。这个贯穿北宋一百多年的琴僧系统,他们以师徒相传的方式,对古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琴僧系统的祖师爷是宋太宗时的宫廷琴师的朱文济,另外还有他的后人和尚夷中、知白、义海、则全和照旷等。非僧人中也有很多热心于佛家琴学的。徐上瀛晚年曾寄居僧舍,所以佛教思想对他有较大的影响,佛教倡导教徒超脱尘世,在佛土中寻求精神解脱,徐上瀛就要求演奏者“绝去尘嚣”“遗世独立”“雪其躁气,释其竞心”。佛教主张禁欲,否定音乐享受,徐上瀛就说“使听之者……娱乐之心不知何去”。在“洁”况中,徐上瀛更是以佛理论琴。
尽管儒、道、释三家从各自的教义出发,对音乐的功用、目的等有不同的看法,但在音乐的审美上其总体特征基本一致,即均以“平和”“ 淡和”为其审美准则,视淡、雅、和等音乐为美,排斥艳、媚、俗等音乐。并从古琴的形制、古琴音乐的审美准则等方面揭示了古琴音乐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思想。
参考文献:
[1]殷伟.《中国琴史演义》
论文关键词:法律传统;法律起源;法律思想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现代法律要求研究的对象。对我国传统法律思想尤其是儒、法、道三家思想进行重新梳理和解释这无疑也是对我国现实的法律实践面向法制现代化转型有着重要的价值启示。
一、中国传统法律起源概述
(一)中国传统法律源于何时
一是认为起源于五帝时代。如《管子·任法》有:“皇帝之治天下也,其民不引而来,不推而往,不使而成,不禁而止。故皇帝之治也,置法不变,使民安其法者也。”
二是认为起源于夏代。这种观点是基于公共权力的设立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学说。这种公共权力在每一个国家都存在。“构成这种权利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物质的附属物,如监狱和各种强制设施,这些东西都是以前的氏族社会所没有的”。
三是认为起源于商代。我国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学者根据考古发掘的殷墟甲骨资料推定,汉字出现于商代,因此中国传统法律也应当源于殷商时期。例如,陈顾远认为,“《中国法制史》之始页,惟有断自殷代”。
四是认为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现代法律被定义为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在探讨我国传统法律起源的时候,从国家的起源作为探索点。我国古代法,早在黄帝时期就已见端倪,《皇帝李法》作为法的胚胎已孕育于原始社会末期的母体之中。
(二)中国传统法律何以产生
关于中国法律何以产生,目前学术界还存在比较多的观点,但占主导地位的是“刑起于兵”和“源于祭祀”这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刑起于兵。在原始社会末期,战争使军纪、号令成为规范;战争促进了最早的审判制度;战争促进了惩罚手段的诞生。二是认为源于祭祀。久而久之便成为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逐渐制度化,进而固定为一整套行为规范体系。
二、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洞悉
在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以儒、法、道三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儒、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后对以后的历朝历代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在中国传统法律特点这篇文章中有必要对这三家思想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一)儒家法律思想
“先秦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以人的道德发展为基点,论证了因人的道德成就而形成的道德等级的合理性,设计了“圣、贤、民”的道德等级秩序,并说明礼教是实现这种等级秩序的主要途径。当然,这种等级秩序是以服从于道德成就最高的‘圣人王’为归宿点的”,强调王要修德,以德市民众归顺。他论证了君主权威的合法性以及等级制度的合理性,在“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在汉代法律儒家化过程中也起到巨大作用。并且为后世“纳礼入律”奠定基础。
(二)法家法律思想
法家学派创始人是管仲。在战国时期,法家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主张“依法治国”。法家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思想来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成文法运动,在成文法运动中,法家学派的首要思想是经济,并且全面否定西周的立法、反对原先的政治结构。
在法家学派观点中:人性本恶。所以在法家法律思想中非常重视预防犯罪,主张统治者应当通过赏罚安把人民纳入法治轨道。商鞅说:“民之性,饱而求实,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此民之情也。民之求利,失利之法;求名,失性之常。悉以论自然也?今夫盗贼上犯君之所禁,而不失臣民之礼,故名辱而身危;犹不止者,利也。”第二,法家提倡依法治国。所谓“依法治国”,最早有管子提出,他认为“事断于法,是国之大道”。韩非子进一步提出了“依法治国“的主张。第三,以刑去刑。商鞅说:“故禁奸止过莫若重刑。刑重而必得,则民不敢试,故国无刑民。”
(三)道家法律思想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是东周时的史官,出身贵族,提出了“道法自然”的观点,这也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和精髓理念。道家提倡的“无为”和“自然”,对君主的绝对权威和国家强制力提出了挑战,具有朴素的反专制和反对法律一元化的因素。
[关键词]高职院校 儒家 道家 经典阅读课 意义
[作者简介]苗富强(1973- ),男,河北魏县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河北 邯郸 05600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138-02
一、引言
“孔孟”“老庄”几乎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的代名词,然而我们民族传统优秀思想文化在本土却遭到了冷落。据了解,目前尚没有高职院校开设与此相关的课程。现在很多大学生包括高职生对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了解远远多于对儒教和道教的认识。与之相反,一种发人深省的现象是许多外国人,包括西方和我们的近邻韩国和日本,对儒家和道家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了解和认知甚至超过了中国的大学生。在大陆,我们民族自身沿袭了两千多年的传统优秀思想文化已日渐式微,现状令人担忧。
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原因有多方面,但我们的应试教育阶段和大学阶段忽视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思想文化和人文知识的教育难辞其咎。高职院校片面强调专业技能学习,课程设置上只重视专业课,有的学校甚至连大学语文课程也没有开设,这和不分专业开设公共英语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者教育理念的偏差和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视不够,造成高职生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知识的极度贫乏和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
二、高职院校开设儒家和道家经典阅读课等相关课程的意义
1.传承民族传统优秀思想文化。儒家和道家是“诸子百家”中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影响最大的两个流派,以这两个流派思想发轫形成的儒教和道教是“三教九流”中中国本土的宗教。千百年来,这两个流派的学术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面貌的形成和民族心理的构建及民族性格的塑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至今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诸多国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中国传统优秀思想文化的代表。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调查显示,57.1%的人认为传统文化传承出现断裂。学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民族传统优秀思想文化的传承是各级各类学校分内之事。对绝大部分高职生来说,高职院校是其在校学习生涯的最后一站。高职院校应开设儒家和道家经典阅读课等相关的课程,不使民族传统优秀思想文化在高职院校与学生绝缘,失掉应有的传承;不使传统人文精神在大学生身上缺失。
2.“以文化人”,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高职生都是90后,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关注社会现实,只考虑个人的前途命运;普遍缺乏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感,唯我独尊,个性极强;亲情观相对淡薄,甚至显得有些孤僻;乐于消费享乐,价值观念严重扭曲;心理脆弱,抗挫折力不强。在东、西方各种思想文化激烈交织碰撞、大有西风压倒东风的当下,很多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迷茫,缺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热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仰危机。
儒家和道家思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安身立命之学,其中的许多理念对今人仍有积极的意义。通过阅读经典,可以使学生明了民族文化之源,增加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阅读经典的过程,不仅是欣赏与认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受感染受教育的过程。作为生命个体,每一个人包括高职生,都可从中汲取精神营养,用以观照和指导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做一个既积极进取又人格高尚的人。(1)树立国家和社会责任意识。儒家认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民族精神、民族气节与民族凝聚力的体现,也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之所在,是儒家基于个体和国家整体利益的关系而总结出的至理名言,有助于学生抛弃“小我”,树立“大我”,增强使命感。(2)树立自强不息信念,形成积极进取意识。儒家主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个体应胸怀“修、齐、治、平”理念,实现“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是儒家对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之一。教育学生要珍惜时光,奋发有为,把自己从沉迷于谈恋爱、上网聊天、打游戏中解脱出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实现人生的价值。自强不息的信念可以使学生直面现实,经得起失败和挫折,锤炼出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3)践行恕道。恕道的核心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993年芝加哥《世界伦理宣言》将孔子主张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人类伦理的基本原则,可见其影响之深远。推行恕道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部分90后学生不顾别人感受、任性妄为的缺点。(4)建立诚信意识,正确处理义和利。儒家强调:“言必行,行必果”“人无信不立”;主张“见利思义”。教育学生不能为获得助学金和奖学金、为入党、为获取荣誉而不择手段,跑关系,弄虚作假,考试作弊,不讲诚信,见利忘义。(5)增强孝道意识。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毁之不孝”。“孝”是儒家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强调儿女对父母的爱。如果大学生深谙此理,心存孝道,就能敬畏生命,以感恩的心态保持身心的健康,不会因感情或学习、生活上的一点问题想不开而走极端。(6)坚守气节。儒家主张“君子固穷”。孟子说:“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教育人们要坚守气节,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有助于克服部分学生在吃穿享受上盲目攀比、经不起各种诱惑、不注重品德修养、甚至做有损人格事情的缺点。(7)懂得辩证法,达到心灵的自由。老子的诸多思想如“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足不辱”“少则得,多则惑”等等,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可以使学生辩证看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庄子“宁生而曳尾于涂中”也不“死为留骨而贵”,表现了鄙弃富贵权势,不为官所累,坚持不受束缚、逍遥自在生活的高尚品质,表现了对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追求。有人概括道家思想为“静”字,是说道家主张“无为而无不为”,不为外物所累,达到心灵的自由。这对身处竞争激烈、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的高职生具有极深的教育意义。(8)儒家和道家思想对于生命个体完整人格的塑造具有互补性。“在中国的士大夫中,纯粹的儒或纯粹的道(也包括佛)是很少见的。绝大多数都是儒道相兼,不过各有偏重罢了。中国的士大夫就是伦理人格与自然人格的对立统一。他们就以这两种人格的对立统一,保持着自己生活和心理的平衡,也维持着传统社会的悠悠岁月。”①高职生也需要把自身的伦理人格与自然人格统一起来,在积极进取的同时,保持自然人格的独立和高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心为形役。
3.提高高职生的文学修养、审美素质和汉语应用水平。教育培养的人要具有合理的素质结构,一个不看原典和经典的民族,整体文化素质很难得到提高。许多高职院校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一味强调实用性和动手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是技能有余而文采不足,表现不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风采。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认为一个人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内在和外在相统一的比较完美的人。
儒家和道家经典中很多都是富有文采的文学作品,可以唤起人的美感,给人以艺术享受。如《诗经》的美轮美奂,《庄子》的恣肆,《孟子》的雄辩滔滔。其中的名言警句比比皆是,优美的、诗化的语言辅以深刻的思想,达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经典的过程也是欣赏与认识的过程,可以陶冶情操,使情感得到升华;丰富语汇,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素质;改善精神气质,达到内在和外在的统一,做文质彬彬的高素质大学生。
另外,现在的许多高职生语文功底奇差,小到一封求职信,大到毕业论文,错别字频出、用词不当、语句不通顺等毛病普遍存在。调查显示,为提高国人汉语应用水平,69.1%的人希望推广传统文化和经典文学。开设经典阅读课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高职院校没有大学语文课的缺陷,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等能力得到提高。
三、开设经典阅读课等相关课程的有利条件
1.学生主体方面。高职生到这一年龄阶段,心理日益成熟,也日益理性。随着阅历的增多和见识的增长,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逐渐增强,对比较抽象的思想文化问题的理解力也大为增强;许多学生对传统思想文化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上课下愿意听老师介绍这方面的知识,有的还主动通过《百家讲坛》等平台了解了许多东西。
2.客观有利条件。进入大学阶段,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学习环境比较宽松,课业负担也轻松了许多,客观上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充裕的自由时间;大学图书馆藏书也比较丰富,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阅读更多的课外书籍包括经典著作;网络上的丰富资源及《百家讲坛》等电视专题讲座也为辅助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提高学生的重视度,选好时间入口。高职院校可把儒家和道家经典阅读课等相关课程设为公共必修课,并选择合理的时间入口,最好能在大一的时候开设。关口前移,好处是提前占领思想文化的高地,在学生思想尚未受到社会过多的熏染、比较单纯时实施效果会更佳。
2.重在学习领会思想要义,不落言诠。对有些学生来说,学习领会经典著作过程中会存在着文言的障碍。教学中注意不要在古奥难懂的语言上下过多工夫,不因文害义,重在心领神会,把握其中的人文精神精髓;不是死背教条、脱离实际的感性生活,要力避简单的说教,注重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明白为学、为人之道。
3.正确处理精华和糟粕。儒家和道家等学派思想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本着扬弃的观点加以学习利用。教学中不是简单地剔除不合时宜的东西,而是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分析判断,以古鉴今,帮助学生掌握其思想精髓,为我所用。
4.高职院校要创造各种条件,利用多种形式。学校图书馆要配备足够的《四书》《五经》和《老子》《庄子》等“中国传统社会识字人必读的基本经典”,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学校注意配备和引进相关学科的教师,充实师资力量;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利用网络资源及《百家讲坛》等电视专题讲座辅助教学;组织演讲赛、辩论会及征文大赛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要注意和“三教九流”中法家、墨家等其他学术流派的结合问题。不能独尊两家,罢黜百家。各种流派的思想文化同属于民族思想文化遗产,不同学派的思想文化具有互补性。教学中要以开放的心态注意旁征博引,互相比较,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注释]
①成复旺.神与物游——论中国传统审美方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91.
[参考文献]
[1]刘梦溪.今天为什么还要读经典[J].中国大学教学,2004(3).
[2]刘晓明.人文教育与高职培养目标[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3(2).
影视动画艺术作为融电影、戏剧、美术、文学、音乐等艺术形式为一体的新兴综合艺术,其艺术创作深深的打上了其他艺术的烙印,在它身上也能找到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子。如今,影视动画艺术在世界各国都呈现了蓬勃发展之势,而表现民族文化的内涵,成为各国追求的艺术目标。无论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还是兼收东西方文化的日本,亦或是博采众长、开放兼容的美国,都将民族文化元素灌注到动画作品中。
影视动画创作中的民族文化元素包括民族文化题材的选择、民族精神的体现、民族化的造型元素及特有的民族艺术元素等。现在仅就这几个常见方面做一个浅析。
一、民族文化题材的选择
纵观市场上的中外动画,有相当比例都是取材于民间传说、民谣、神话或寓言故事。创作者们从这些题材中吸取精华,加以改编,成为我们看到的影视动画作品的文本。如《宝莲灯》是中国民间神话“劈山救母”的改编版,《神笔》《孔雀公主》《过猴山》《阿凡提的故事》《中华传统美德故事》都是取材于民间文学,《龙猫》是宫崎骏小时候听到大人们讲的传说……就连美国的迪斯尼出品的《花木兰》也是从中国的《木兰辞》、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中提炼的。
二、民族精神的体现
影视动画作品的创作者作为实在的个人或群体,成长于特定的民族文化中,其创作习性、个性不免受到民族文化心理、民族精神的熏陶,并映射于作品之中。作为受众,自然也比较能够接受符合自己价值观念的作品。所以,影视动画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元素,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精神:民族价值体系、民族审美习惯、民族道德伦理等。
中国人受儒家、道家、佛家哲学影响比较深厚,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民族心理。《大闹天宫》就体现了很鲜明的儒家“中和”观――孙悟空可谓是受尽磨难,但创作者在结尾还是让他大闹天宫,好好的反叛了一把,让观众都长出了一口气。这种对悲剧的中和符合中国人和谐为贵的儒家思想,“哀而不伤”的创作也符合观众的审美习惯。而在水墨动画《牧笛》中,我们又可以在浅淡的叙事与轻柔的节奏中找到道家文化“简洁、恬淡”的意境之美――甚至所有的水墨动画片,另如《小蝌蚪找妈妈》,都可以感受道家的“无为、虚无”的思想。
日本大和民族受中华文明影响颇深,其传统的民族精神和中华精神一脉同宗。日本人也崇尚禅宗、重视儒道文化。而且大和民族深切的危机意识与奋斗意识也无一不反映在影视动画作品中,成为其独有的特色。看日本动画的代表――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就可见一斑。“《千与千寻》中的女孩千寻,在宫崎骏创作之初,她在剧中都还只是一个平凡不起眼的日本女孩,扎着一个马尾辫,普通的服饰衣着。她长相普通,也没有特别之处,但随着剧情的演进,千寻为了拯救双亲,在神灵的世界中经历友爱、成长、修行的冒险,她终于在寻找‘回归’的途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在困境中学会了生存,并且变得独立、坚强、勇敢,成为人性美的浓缩。其中,我们不难体会到日本人所崇尚的拼搏精神及追求的价值观。
美国人天生不爱被束缚,其乐观和崇尚自由的个性在影片中得以彰显,对于传统和权威的置疑和反叛也是美国动画影片精神特质的一个重要体现,这也反映了美国动画所具有的后现代文化特征。《小马王》中的小马王,似乎就是美国精神的代表。他不屈服于强势,自信、坚定,敢于拼搏奋斗,乐于展现自己。另外,美国的动画片常以幽默的动作及语言给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也是因为美国人天性幽默乐观的缘故。
三、有民族感的造型元素
首先,具有民族特色的角色形象。看中国以前动画中的角色形象,大家很容易找到中国式的面容。如《牧笛》中的牧童,《哪吒闹海》中的哪吒,微吊的杏核眼,东方人扁平的面孔,穿的衣服更是有鲜明的民族及时代特色;日本动画角色因为有日本浮世绘的唯美传统,追求一种唯美的形象,大大的眼睛,长腿细腰,尽管过于不合比例,但却不失美感;美国动画中的形象则是比较“杂”的,也和美国本身就是一个移民国家有关,但是他们做出来的形象还是带有很明显的美国标签。美国动画在角色造型上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风格和样式,这些形象讲究体块感,注重整体效果,肢体和表情动作。他们的“动画造型简洁、活泼,突出大手大脚,大大的脑袋,细细的胳膊,形象十分有趣。另外美国英雄主义卡通也是美式卡通的一大特色。角色形象强悍刺激,雄健有力,动作与速度充分体现强者为王的美国精神。”
其次,具有民族特色的动作设计。中国戏剧的程式化与虚拟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动画的造型。《金色的海螺》里,海螺姑娘的动作简直就是戏剧中花旦的动作,特别明显。再有就是,“关于造型‘美人要修长、文人一根钉、武人一张弓’。在线条表现上:‘流水褶子要活套,钱线褶子要挺拔。’”日本动画中的动作设计比较简单,但是生动有趣。美国动画动作设计大胆夸张,有自己已经形成格式的运动规律。
再次,色彩的设计。中国的动画色彩传统上讲求:“要想俏,带点孝。黑配紫,臭狗屎。红靠黄,亮晃晃”。日本动画的色彩以宫崎骏动画作品为代表就是色彩恬淡,充满田园风情。美国动画在用色上比日本动画更加夸张和抢眼,“色彩饱和度高,欲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在用色上多运用油画般深沉厚重的颜色来表现对象,色彩对比度高,有时候如版画般强烈。这样刺激的视觉对比,给人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反差,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美国动画在色彩的运用上,有意识的运用了补色的对比,使色彩有了节奏的变化,满足和丰富了我们视觉上的要求,而不是单一的统一”。
另外,特有的民族元素点缀其中。如《真功夫之奥运在我家》中的四合院、京腔京调;《千与千寻》中独特的日本“沐浴文化”,假面人则是运用了日本艺妓的化妆;《料理鼠王》里厨师大做法国大餐……
除上述以外,动画作品中能体现出的民族文化元素还有很多。这也充分表明,每个国家都可以在民族文化上充分挖掘题材,吸取营养,创作出弘扬民族文化的动画作品。而对于我国动画人来说,这一要求更是极其迫切。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了。
参考文献:
[1]余孟洁.《中国传统艺术造型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运用研究》,硕士论文.2007.11
[2]余孟洁.《中国传统艺术造型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硕士论文.2007.11
[3]杨学芹.《民间美术概论》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4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核心内容,并从现代工业设计的精神需求出发,解析了三生无形设计师将传统道家文化巧妙运用于产品形态设计。展现出道家文化在工业产品形态中虚静自然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道家文化;工业设计;形态设计
0引言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产品形态设计日新月异,其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产品形态设计中的运用已屡见不鲜。从获得过德国红点奖的“阴阳椅”(设计者Elements),至2008年中国奥运会“祥云”火炬,再到2010年联想集团出品的“折扇文化”天逸系列笔记本电脑。中国传统文化在产品形态中的体现,不再局限于产品表面的装饰与模仿,而是将产品作为一种载体渗透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力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产品形态设计从简单的模仿、符号化一步步走向了对传统文化思想的提炼、归纳和重新诠释,产品形态从情感上征服了消费者。
1定义
产品形态一般指视觉形态,也包括触觉、听觉、感觉等。是一件产品外在的造型、色彩、材质等因素,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物质存在。产品的形态功能分为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其外在的形和产品内在精神相吻合,产品的形态设计使生产者和使用者同时得到满意的形。[2]产品的形态在满足使用者的使用功能之外,更加注重使用者精神层面的需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产品形态设计将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在产品设计理念里,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性通过产品的形态传递给使用者,使之产生情绪共鸣。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多样,其中就有以中国传统道家文化为创意来源的产品形态设计。道家文化的核心思想:“虚静自然”、“无为而治”。修道的途径便是“回归自然”、“顺应自然”即我们现代人对老子的道家思想的理解――“崇尚自然”。老子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这里的“修”指的是修养身之道,分别为:“养气”、“养神”、“养形”。其中“养神”是强调自己的心性修养,也是“养身”的重要内容,使形神和谐而达到延年益寿。[3]现代人通过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崇尚自然”来达“养神”,进而获得“养身”的目的。一件好的产品形态包含两个方面的精神功能:审美功能和象征功能。审美功能指产品的造型形象通过人的感官传递给人一种心理感受,影响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象征功能指产品形象所代表的时代特征和现实一定意义的作用。[4]现代工业所带来的生存现状日益突出,洪水、海啸、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常发生;植被、淡水等资源逐渐失去;城市布满汽车尾气,人体出现各种致命病毒;物种每分钟都在减少……面对这些现象,现代设计师不断的通过作品,传递给人一种尊重自然、崇尚自然生活的心理感受。
2道家文化在产品形态中的演义
2.1虚静自然
通过产品形态的造型指向某一事物的寓意或者意境,再赋予该形态专属的系列色彩,并通过独特的肌理表达,整合出一种“虚静自然”的产品文化意境,传递传统文化的内涵。三生无形的原创产品即是如此。三生无形是一个新锐的工业设计品牌,其创始人冉祥飞的作品《壶 半轮》,表达了对自然的崇尚之情,作品十分清新自然。“半月罩孤峰,独酌酿乡愁”是设计者对壶的文字表述,更增添了明月寄相思,山水表情怀的思愁情感。壶身呈湖面形,深釉色若隐若现,深不可测,透露出碧水悠悠的水之景象。壶盖为小山,一大一小峰峦叠起,恰是东晋画家顾凯之笔下斑斑青苔空勾无皴的山水景象,稚嫩而朴拙。扁平的湖面配之平坦的山峦,一派烟雨潇潇江南山水风光。把手好似半轮明月爬上山头,诗句言:“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把半轮壶演绎的山水画面令人充满遐想,富有诗意。这也是设计师和使用者通过这把壶追求的一种“虚静自然”的文化品位。
2.2致柔养气
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专气”就是专精守气,也就是养气。“致柔”就是达到柔顺、柔和地步。“养气”就要达到柔顺、柔和的境界,像婴儿一样纯洁虚静无欲,这就是“专气致柔”的境界。产品设计中能够将产品的形态表达出像婴儿般纯洁虚静无欲感的极少,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也是不可多得的作品。《山峦 盘》就是以这样的艺术面貌展现。设计者说:“点滴凝浮生,大气成山南”。虽然人的力量就像大海中微小的灰尘,漂泊不定,柔弱无力,但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芸芸众生也可能汇聚成一股强的力量,将沙凝固成巍巍南山。以小见大,以微毫见壮大,体现着以柔克刚的道家文化内在魅力。山峦盘底洁白无暇,似白雪如汉玉,胜过冰清玉洁,恰如婴儿初生般天真无邪。一侧绵绵山峦迭起,令这洁白无瑕的平面弹奏起天外雪山之圣歌,更象征着一股内在的致柔力量孕育而生。浅浅的盘沿,将天与地没有界限的融合在一起,汇聚齐天地万物的阴气和阳气,使之和谐、平衡。唐李涉有诗芸:“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舍,偷得浮生半日闲”。若诗人生活在现在,得此一盘,不需要去一个优雅脱俗的地方,便可以让身心得到修养。借物寄情,修养生性,山峦盘以其致柔的形态语义给予我们心灵上的启迪。
2.3超然养神
“养神”就是强调自己的心性修养,老子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载”,抱持意,“营魄”即魂魄。“载营魄抱一”即形神合一的意思。所以,“养身”的重要内容在于“养神”,使神形和谐而达延年益寿。另外,老子颐养心性还包括外身、无私、无欲,就能达到“超然”的境界,提倡“为人”、“与人”,自己才能达到虚静致极,为而不争的天之道,从而延年益寿。“暗香浮动春依旧,吟赏烟霞照晶峰”是设计者对作品《晶峰 香》的诠译。作品造型将香薰呈线形重复排列,中间穿插入一座三峦小山,峰峦错落有致,高低不齐,山的形态构成优雅缓慢的曲线和罩在外面笔直虚幻的直线,在光影的照射下扑朔迷离。加之点燃的香薰,烟雾缭绕,造成一种无欲无为、外身、无私的理想境界。曾经台湾作家李乐薇这样形容山峰:“山如眉黛,小屋恰是眉梢痣一点……”山有如此妩媚的形态,而《晶峰 香》的山有却这样虚无缥缈,光阴间化作虚无,真是对比鲜明!现实的山转化作意念的山峰,万物化作无形,而此时设计者的心却是有千千万万的形。
3结语
三生无形的设计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唯美的视觉之门,打开了我们对道家文化的心灵之门。坚实的山、致柔的山、虚渺的山在设计师的手法下展现山的“虚静自然”的形态面貌。现代产品形态设计从道家文化中找到了契合的点。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生无形,万物有形,心无形。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传统文化沉淀深厚而渊源,成为了中国本土设计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从传统文化中继承和发掘设计素材,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产品形态设计,成为了现代工业产品形态设计走上国际化舞台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左铁峰,高巍.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观产品设计的价值分析[J].黄山学院学报,2010(12).
[2] 宋强,弋景刚,叶振合.产品设计继承传统文化的方法[J].包装工程,2008(02).
【论文摘要】 目的中国文化经历四五千年的浓缩,成为世界文化的精髓。而经是文化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阅读经典不仅能够提高文学素养,提升境界,而且能够增强文学品味和民族自豪感。在当今英语盛行的时代,更加深入的研究经典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我国著名教育家说过:大学是囊括经典,网络众学说之学府也。因为经典是智慧的结晶,是知识的精华,是一个民族文化浓缩。阅读经典不但使你视野开阔,获得启发,而且使你思想进步。
什么是经了?谈到经,大家可能只会想起《金刚经》,《六祖坛经》,《波罗密心经》等大量的佛教经文。这是对经的狭义理解,经是某一领域的浓缩,是对某一领域的概括,是由这一领域的杰出人物总结出来的。不是任何人写出来的东西都可以叫经,经是某一领域的鼻祖或始祖的著作。后人对他作品的论述,解说或补充只能称为论,他们也只能叫亚圣。
我们看看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学派纷纷成立。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他的著作叫《道德经》;墨家始祖墨子的著作是《墨经》;大家会反问道儒家始祖孔子的著作《论语》和兵家始祖孙武的作品《孙子兵法》怎么都不称经啊?这可能与他们谦逊有关,但是后人还是将他们的著作并入经。四书五经不是有论语吗?《孙子兵法》《孙膑兵法》《鬼谷子》《李卫公答唐太宗》《尉廖子兵法》等不是合称为武经七书吗?还是经啊!
再看,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开创我国诗歌先河。第一部神话是《山海经》;第一部中医著作是《黄帝内经》;此外中医研究者将《皇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辩》《金匮要略》合称中医四大经典。首部中药著作是《神农本草经》;中国的首部八卦算命著作是《周易》,也叫《易经》;《三字经》是我国的启蒙教育著作;我国第一部数学著作叫《周髀算经》。此外我国还有《孝经》,《十三经》,《太玄经》等,他们有的虽然不是始祖写的,但是他们将这一思想领域浓缩概括,集这一领域之大成。因此,世界上的科学家、专家都一致认为,世人要在21世纪活的更轻松,就必须回到孔子时代。
看看世界几大宗教,每个宗教都有它的经文。被基督教教徒奉为金科玉律的是《圣经》,而伊斯兰教浓缩在《古兰经》里面,此外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唐代皇帝为读真经,特派使者去印度取真经。中国人将这些书翻译过来用“经”是很恰当的。
李白的《侠客行》有:纵使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而我这个社会恰好相反,应该更多的人去钻研经,这些经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1】刘力红
思考中医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黄海宸.
对话经典 (J)科学与文化 2009 (02)
【3】张晓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