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处理工艺论文

处理工艺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27 05:36:5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处理工艺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处理工艺论文

篇(1)

试验所用Ni-Mo-P化学镀层在Q195冷轧钢板(40mm×25mm×1mm)上制备,镀液的基本配比如表1所示.化学镀层制备工艺流程为:试样80℃碱洗5min清水冲洗超声波清洗15!盐酸酸洗活化1min清水冲洗超声波清洗化学镀清水冲洗热风干燥备用.施镀温度85~90℃,pH值8.5~8.8,时间为120min.所得Ni-Mo-P化学镀层形貌在Quanta2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镀层化学成分利用OXFORDINCA250型能谱仪进行测量(如图1所示),具体成分为7.36!P和1.97!Mo.镀层热处理在2kW箱式实验电炉(控温精度为±2℃)上进行.为了研究热处理温度对镀层硬度的影响,首先,将加热温度分别设定为100℃、200℃、300℃、400℃、500℃和600℃,加热时间均为90min,热处理后测量镀层硬度,找出镀层硬度最大时的加热温度.然后,固定此加热温度不变,研究加热时间对镀层硬度的影响规律,加热时间分别设定为10、20、30、40、50、60、90、120、180、240和300min.镀层硬度的测量采用MHV-1000Z显微硬度计,测试载荷为25g,载荷保持时间为10s,测试时对每个试样分别随机选5个点,得到5个硬度值,去除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后,剩余的3个硬度值算术平均即为该镀层的硬度值,分析后得出最佳加热时间.

2试验结果及分析

2.1热处理温度对镀层硬度的影响改变热处理温度得到的镀层硬度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镀层硬度随加热温度的变化关系曲线(图2)可以看出,在100~400℃镀层的硬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温度达到400℃时硬度达到最大值(1096HV),此后,随着加热温度的继续升高,镀层硬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快速下降.这是由于温度升高,镀层表面晶格发生畸变,使其硬度逐渐升高.在硬度达到最大值后再升高温度,因析出物聚集长大致镀层硬度下降.最佳热处理时间可以选为400℃。

2.2热处理时间对镀层硬度的影响改变热处理时间得到的镀层硬度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由镀层硬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图3所示)可以看出,在10~40min镀层的硬度值随时间的增加由587HV快速增加到975HV,在40~90min硬度值增加缓慢,90min时硬度值达到最大1096HV,这与图2镀层硬度随加热温度变化的最大值完全一致,之后硬度值开始下降,120min后,硬度值基本趋于稳定,但仍比镀态硬度大.这是由于在加热的最初90min内,镀层中的有大量的Ni3P析出,使镀层硬度值增加,当继续延长加热时间时,也可能有少量的Ni3P析出,但由于在400℃加热温度条件下,长时间保温会导致Ni3P颗粒的聚集长大和Ni-Mo固溶体晶粒的尺寸长大,二者的共同作用最终导致了镀层硬度的减小,120min后镀层组织基本稳定,镀层硬度值也基本趋于稳定。

3结论

篇(2)

摘要:目前是市政发展到重要阶段,在此阶段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但是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但提高,其对于水资源的污染也在逐渐严重,因此在目前的市政发展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的污水进行处理。在当前的水污染处理过程中,第一应进行污水处理工艺的提升,保证水资源的可回收性,其次提升保护意识,降低水污染的发生条件,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

关键词: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回用利用技术

引言:水资源关乎整个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源的利用率,这样才能够缓解当前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市政污水回用和污水处理技术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手段,因此市政部门需将污水处理作为重点工作,从根本上构建市政水循环系统,有效改善市政污水的问题。

1市政污水处理以及回用的意义

近年来,全球水资源日趋紧张,世界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区缺少水源,如今很多国家都对污水处理、回用进行规划,将处理后的污水作为一种新的水源重新投入使用,以缓解水资源的紧张情况。若污水的重新利用率和再生利用率均能达到20%,就能缓解国家的缺水情况,将污水回用。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污水排放量,还能够在农业中发展污水再生技术,促进循环用水,在工业中将循环给水系统应用于实际的工业生产中。污水经过处理后回用,不仅能够减少污水排放量,还能够回收污水中的其他有用物质,从而降低湖泊、江河等水源的污染率,保护自然环境,保护水资源,维持生态平衡。污水经过处理后可用于农业灌溉,植物能够有效吸收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因此污水回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有效解决和防治环境卫生问题。生活中排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还会造成地下水污染,从某种意义上看,处理后的污水重新用于生活,能够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污染。

2市政污水治理现状

市政在污水治理方面的工作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传统方式的污水治理都是在强调污水排放的标准。市政工作人员在污水处理方面制定了一些标准和原则,所有的污水排放之前都需要进行检测,确保污水适合制定的标准才允许排放。而市政工作人员还强调排放污水的企业自行处理已经排放掉的废水。但该种模式的污水治理并不能起到明显的效果,而各个企业分别治理污水,无法达成一个统一的循环,水资源还是在持续地流失。经过国家环保部门对于污水治理工作的深入调查,最终决定改变污水治理的策略。通过市政所制定的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污水,并致力于打造成一个完整的污水处理循环系统。但当前状态下的市政污水处理还并没有达到目标,在污水处理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促使市政方面无法达成污水治理的目标。

典型的市政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机械处理、生化处理、污泥处理等工段。有机械处理以及生化处理构成的系统属于二级处理系统,其中BOD5和SS去除率可达90%-98%。处理效果介于一级和二级处理中间的一般称为强化以及处理、一级半处理或不完全二级处理,主要有高负荷生物处理法和化学处理法两大类,BOD5去除率达45%-75%。具有生物除磷脱氮功能的二级处理系统通常称为深度二级处理。为了除特定的物质,在二级处理之后设置的处理系统属于三级处理,例如化学除磷,活性炭吸附等。

3污水的处理与回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就对污水的处理而言,在以前,人类常采用简单、粗放的处理模式;而现如今,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下,人类懂得了变废为宝,加强了对污水的回收利用率。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水资源的循环、可持续利用,才能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下面,本文将从污水处理厂的规模、数量与选址,处理工艺和污水回用三个维度对该问题进行如下的阐述。

3.1污水处理厂的规模、数量与选址

市政污水处理厂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其规模、数量与选址都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地讲,主要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首先,就污水处理厂的规模而言,我们在设计时,应当先进行近期及远期规模的研究,以此来确定工程的分期。其次,就污水处理厂的数量而言,其设计不应当局限于传统的经验,而应当根据具体实际的需求,科学地分配污水处理厂的数量,不应过分集中,而且要充分考虑市政的实际承受能力,不应盲目地扩建,并最终形成一种大、中、小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厂布局规划。最后,就污水处理厂地选址而言,应首先进行实际的调查走访,根据回用水的需求,在适当位置设计出合适的污水处理厂。除此之外,应摒弃传统的规划方式,不应将厂址选址河系的下游或者市政的郊区,因为这违背了污水资源化的原则。

市政污水处理厂是进行市政污水处理的主力军,我们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地规划和设计,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为污水处理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3.2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是指对市政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各种经济、合理、科学、行之有效的工艺方法。根据《水污染控制工程》,我们将其分为不溶态污染物的分离技术、污染物的生物化学转化技术、污染物的化学转化技术、溶解态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分离技术四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按照污水水质和回用水水质的要求,对水处理单元进行多种组合,选择出既经济又有可操作性的污水处理流程。

在确定进水水质的问题上,我们应事先在城区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排污口,然后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测,并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出其水质的浓度。因此,我们应当事先对该厂附近地区污水再生水需求情况的调查,然后对处理工艺进行适当的延长和完善,在此基础上,确定切实可行的处理工艺。目前,许多市政污水处理厂迫于法律和行政部门的压力,普遍采用了二级生物处理工艺,也就是用生物处理法将污水中各种复杂的有机物氧化降解为简单的物质。

3.3污水回用

污水回用是指将废水或污水经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后回用于生产系统或生活杂用。污水回用的范围很广,从工业上的重复利用水体的补给水和生活用水。污水回用既可以有效地节约和利用有限的和宝贵的淡水资源,又可以减少污水或废水的排放量,减轻水环境的污染,还可以缓解市政排水管道的超负荷现象,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国是一个贫水国家,许多市政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危机。在这种形势下,加强污水的回用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到目前为止,许多市政在污水回用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如大连、青岛、天津等,通过它们的发展实践证明,市政污水回用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应当加大实施力度。

在污水回用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如环境污染问题。污水回用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做支撑,然而,市政污水处理厂的资金毕竟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保证污水回用事业的顺利完成。

4总结:

当今世界已经有很多国家都属于贫水国家,而我国正是属于这类国家的范围之内。淡水资源环境遭到迫坏,水资源更加难以获得。国家的发展虽然需要依靠经济,但国家发展的根本就是国家的资源,水资源也是国家资源之一,甚至关系到了国民的身心健康。确保水资源的充足,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国家需要关注的问题。国家支持污水回用利用技术的发展能够有效地完善污水处理问题,从而实现我国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市政再生水系统优化研究[J].伍茂春.环境与发展.2018(02)

[2]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应用[J].陈斌,马雪林,陈龙.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07)

[3]对环境工程中市政污水处理问题的探讨[J].王志刚.农家参谋.2018(17)

篇(3)

1.1样品制备

本实验采用熔融热处理工艺制备玻璃陶瓷。在钡硼硅酸盐玻璃体系中加CaO、TiO2和ZrO2(摩尔比为2∶3∶1)作为晶核剂,含量保持45wt%不变。所用原料为分析纯的SiO2、H3BO3、BaCO3、Na2CO3、Na2SO4、CaCO3、TiO2,考虑到ZrO2在硼硅酸盐玻璃中很难溶解,因此用质量分数为95.2%的ZrSiO4来引入ZrO2,由于ZrSiO4同时引入了Si,所以,Si的含量由调节SiO2的含量来保持平衡。按照配料比称取所需原料(≈90g),用玛瑙研钵充分研磨混匀后放入刚玉坩埚中。将坩埚放于马弗炉中加热到850℃焙烧2h,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1250℃下熔融3h。将熔体水淬后得到玻璃样品,做DTA分析玻璃样品的核化温度和晶化温度。之后采用熔融热处理工艺分别在核化温度Tn和晶化温度Tc(由DTA分析得到)各保温2h后自然冷却得到玻璃陶瓷样品。

1.2测试与表征

将所制得的玻璃样品研磨过筛(100~200目,75~150um)后,利用SDTQ600型同步热分析仪,以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1200℃对样品进行差热分析(DTA),确定玻璃的热处理温度;用X’PertPRO型X射线衍射分析仪X衍射(X-raydiffraction,XRD)分析,铜靶(35kV,60mA),扫描速度5°/min,步长0.02°,扫描范围为10~80°;用质量分数为20wt%的HF水溶液腐蚀样品30s,超声20min,烘干后,利用德国蔡司公司EVO18型扫描电镜对样品微观形貌分析(SEM)。

2结果与分析

2.1样品的热分析

为水淬后所得玻璃样品的DTA曲线。基础玻璃的Tg在738℃左右,一般而言,成核温度Tn比Tg高50℃左右。因此,本实验研究的核化温度选取750℃、780℃和810℃。除Tg处的吸热峰外,在815℃和970℃附近还出现了宽化的放热峰,表明晶化温度Tc在该温度附近,两个放热峰可能对应不同种类的晶体长大温度或者同一种类的晶相不同长大速率的温度。本研究选取的晶化温度分别为850℃、875℃、900℃、925℃、950℃、1000℃和1050℃。

2.2核化温度的确定

对于固化HLLW来说,玻璃陶瓷固化体应具有晶粒多而小、均匀分布的特点,而晶粒的多少和分布情况主要由核化温度决定。为了确定最佳的核化温度,先在970℃附近选一个温度不变作为晶化温度,本研究选取此温度为1000℃。将玻璃陶瓷样品分别在750℃、780℃和810℃核化处理2h后,再在1000℃处理2h。玻璃样品经过750℃、780℃和810℃核化处理后,所得晶相都是钙钛锆石。而且在Tn=780℃时,XRD图谱上钙钛锆石相的峰最强,显然其钙钛锆石的含量也是最多。为了研究钙钛锆石晶粒的分布情况和形貌,对其做SEM检测。随着晶化温度从750℃向810℃变化,晶粒的尺寸从约400μm减小到约100μm再增大到约340μm。另一方面,经过750℃处理的样品,晶粒分布不均匀,出现聚集情况,780℃处理后的样品晶粒分布则比较均匀,810℃处理后,所得晶粒成片状且分布不均。核化温度为780℃时,玻璃陶瓷体内,钙钛锆石晶粒多且分布均匀,尺寸较小。由此可以确定,该玻璃陶瓷的较佳核化温度Tn为780℃。

2.3晶化温度的确定

玻璃样品在780℃处理2h后,分别在850℃、875℃、900℃、925℃、950℃、1000℃和1050℃保温2h。晶化温度在850~1000℃范围内,对应钙钛锆石晶相的XRD峰强逐渐增加,当温度升高至1050℃时,峰强又降低,说明玻璃陶瓷样品在780℃经过均匀成核后,其长大速率在1000℃达到最大值。值得注意的是,当温度低于1000℃时,XRD图谱上存在少量的氧化锆晶相的峰。这可以解释在970℃附近出现的不算明显的放热峰:一方面,钙钛锆石晶体长大是放热过程,另一方面,氧化锆慢慢溶解到玻璃中是吸热过程,两种不同的热效应共同作用就导致了热分析曲线在970℃附近出现的宽化的放热峰。示。晶化温度为850℃和875℃时,钙钛锆石晶相呈柱状,且温度升高,晶粒变大。晶化温度继续升高到900℃后,晶粒形状渐渐变的没有规则,925℃处理后晶粒长成块状。当晶化温度为950℃时,晶粒开始变为柱状,但尺寸较Tc分别为850℃和875℃时要小的多,同时出现晶粒聚集的现象,分布不均匀。晶化温度升高到1000℃后,所得钙钛锆石晶粒尺寸变小,分布均匀,该晶化温度下生成的钙钛锆石晶相也是最多的。晶化温度继续升高到1050℃后,晶粒变的粗大而且呈聚集状态。结合XRD和SEM分析可知,SiO2-B2O3-BaO-Na2O-CaO-ZrO2-TiO2体系基础玻璃经过Tn=780℃处理后,较佳的晶化温度是1000℃。

3结论

篇(4)

论文关键词:化工废水,铁炭微电解,Fenton氧化,混凝沉淀,工艺改造

 

江南某化工厂主要生产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及其生产原料双乙烯酮。厂区废水主要包括: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及地面冲洗水。目前,生产废水预处理工艺采用“铁炭还原+化学氧化”为主体工艺。 混入生活污水后二级生化工艺采用“厌氧水解+好氧生物处理”为主体。随着产品种类的增多及生产工艺的改进,近两年废水水质波动较大。铁炭微电解-NaClO氧化工艺难以取得很好的处理效果。因此,在原有构筑物的基础上,提出以微电解+Fenton高级氧化工艺作为主要预处理工艺。本研究是在前期实验室小试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组合方式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和工艺的可行性。原有预处理工艺如图所示:

图1废水处理站预处理工艺流程

Fig.1 Process flow of wastewatertreatment station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水样来源

试验用水取自该化工厂的污水处理站。生产废水水量小但水质变化较大,废水中主要含有一些生产中的原辅材料、产品及副产品。具体主要包括:乙酸、乙酸丁酯、磷酸氢铵、硫酸铵、丙酮等毕业论文格式。目前,生产废水水质具有高COD、高氮、高磷等特点铁炭微电解,可生化程度低,处理前先与河水进行一定比例的稀释。水质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试验水样水质

Table 1 The quality of the wastewatersample

 

项目

浓度(mg/L)

国家标准1)

COD

992~1539

100

NH3-N

30.9~74.2

15

TP

13.2~34.4

0.5

SS

篇(5)

论文关键词:医药废水,氨氮

医药生产废水属于高浓度废水,具有COD含量高、PH值低、含盐量大、氨氮含量高等特点,单项处理工艺出水很难达标排放。预处理UASBSBR联合处理工艺根据废水水质特点,逐步解决水质问题。笔者通过对河南某医药工厂生产废水处理站启动、调试的介绍,进一步探讨医药废水处理工程在设计、调试及运行管理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1.废水水质及排放标准

该医药厂废水主要由生产废水、设备清洗水、车间冲地水、实验室排水、锅炉污水和生活污水组成,总处理水量为45m/d。通过对县城内各监测表明,该废水含有少量沉淀物,当车间车间进行设备清理或冲洗地面时,水质变化大。处理系统执行《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废水排放标准》(GB219042008)中表2要求标准,出水直接排入水体。具体废水水质和排放标准入表1所示。

表1废水水质及排放标准

污染源

水量

m /d

COD

mg/l

pH

SS

mg/l

氨氮

mg/l

高浓度工艺废水

15

23800

2-4

-

340(平均)

生活污水

30

300

6-9

200

30

排放标准

-

120

6-9

篇(6)

论文关键词:二氧化氯,含氰废水,破氰,COD,催化剂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日益重视,对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氰废水和高COD废水等一些特殊水质的处理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废水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后方可排放[1]。而这些水质的处理由于它们的处理难度,也一直是困扰污水处理工作者的难题。根据我公司的特点和多年来的水处理经验,对二氧化氯在特殊水质的处理方面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和效果验证。通过二氧化氯对含氰废水和高COD废水的处理实验,我们验证了二氧化氯对这些水质的处理效果。

下面二氧化氯对含氰废水和高COD废水的处理进行详细的说明。

1.二氧化氯对含氰废水的处理

1.1实验原理

通过二氧化氯氧化法对CN-进行处理。

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与氯气相比,它具有氧化性更强,操作安全简便,受 pH值的影响较小的特点。氯气对氰化物的氧化通常只将CN- 氧化成毒性较小的氰酸盐(NaCNO),并要求很高的PH值,见反应式(1)含氰废水,而二氧化氯对氰化物的氧化却能将CN- 氧化成N2 和CO2 ,见反应式(2),彻底消除氰化的的毒性[2]:

CN- +Cl2+2OH- == CNO- +2Cl- +H2O (1)

2CN- +2ClO2==2CO2↑ +N2↑ +2Cl- (2)

1.2实验对象

含氰废水样品由济南某化学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毕业论文范文。

1#废水水质指标:颜色:深褐色,pH=11.0,CN-=4064 mg/L;

2#废水水质指标:颜色:褐色,pH=10.0,CN-=792 mg/L。

1.3二氧化氯的制备及投加工艺

先将氯酸钠固体颗粒与水充分混合,然后加入某还原剂成分,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氯酸钠混合液,然后与一定浓度的硫酸进行反应,并且控制一定温度,通过负压曝气的投加工艺技术,将产生的纯二氧化氯投加到作用水体,经一二级吸收系统,常温下,反应时间30min,最终达到对水体的破氰的处理要求。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1. 二氧化氯破氰工艺流程图

我们分别对1#、2#分别进行了不同二氧化氯浓度的投加实验,并对处理后的水样的pH值和CN-浓度进行了检测和分析。

检测方法:用五步碘量法测定二氧化氯投加含量,用吸光度-浓度曲线法测定CN-的浓度,用pH计测定水样的pH值。

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1. 二氧化氯对1#水样的处理数据

 

实验样

pH值

CN-

mg/L

ClO2投加浓度mg/L

CN-去除率%

现象

原水

11

4064

10566(理论)

100(理论)

-

1#A

9.9

2898

2920

28.69

无现象

1#B

9.4

1729

4813

57.46

无现象

1#C

8.5

866

7189

78.69

无明显现象

1#D

3.22

510

9543

87.45

剧烈冒泡颜色变浅

1#E

3.29

366

12250

90.99

剧烈冒泡颜色变浅

1#F

1.01

276

18852

篇(7)

论文导读:根据农村用水及投资规模特点,通过对传统水处理构筑物的改进,特别是对重力无阀滤池的改造,克服了原重力无阀滤池投资大、单池过滤面积小、配水不均匀、冲洗频繁且不彻底等缺点,寻找了一种适用农村乡镇中小型水厂的处理工艺和设计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工程。结果表明:该给水处理工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出水水质良好、运行稳定、投资小且运行费用低的特点,为农村小型水厂的设计和改造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中小型水厂,设计,工程实践

 

 

图1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Fig. 1 Flow chart of water treatment pro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