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综合实训论文

综合实训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18 20:13:4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综合实训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综合实训论文

篇(1)

根据案件现场的勘查情况,参考物证检验鉴定,综合分析案情,并通过对案件的认识划定侦查方向、范围。当案件的性质确定下来之后,就要对犯罪嫌疑人予以定位,并分析作案时间以及案发过程。模拟综合实训进入这个阶段,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的学生要学习制作法律文书。按照公安部统一标准制作刑事案件卷宗。

二、模拟综合实训教学方法

按照犯罪情节设计模拟犯罪现场,并布置好与犯罪有关的物证。

(一)开展实训教学前的培训

在实训课程开展之前,学科教师以及刑事科学技术专家要集体备课,主要讨论综合实训的思路、方案,如何将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实训体现出来。将实训的内容设计为案例,要围绕着教学内容设计犯罪现场、案情的演变以及物证,以培养学生的现场勘验和物证处理能力。现成勘验能力包括笔录、绘图、照相、摄像;物证的处理,主要是物证的检验鉴定,即物证的发现、提取、保存。

(二)模拟犯罪案例的抽取

为了让学生熟悉模拟犯罪现场,并对现场的勘察做好准备,在实训的前一个天,就让学生抽取设计好的案例,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抽取的案例布置模拟现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15个人为一个小组,要求学生自行根据案例进行分工,并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工作。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分别为案发现场勘察指挥、案件痕迹检查、法医、摄影和照相以及案件现场的保护工作等等,并根据情节需要准备必要的勘验器材。

(三)模拟案发现场的勘验

模拟案发现场的勘验环节占有45%的评分。平均每一个模拟现场都有4名教师在场监督。在进行案发现成勘验的时候,要严格按照勘验程序进行。犯罪现场物证的提取包括发现物证、做好现场记录、提取证据并做好包装工作。

(四)模拟物证检验鉴定

模拟物证检验鉴定环节占有30%的评分。学生从模拟犯罪现场所提取的各种物证,经过分类后,包括痕迹物证、文件资料、法医提取证据等等,这些证据都要经过检验鉴定后,制作为鉴定文书。每一个鉴定科目都由两名教师参与检验鉴定评分。

(五)模拟汇报

模拟汇报环节占有25%的评分。学生对模拟犯罪现场所获得的资料,包括勘验情况、“三录”材料以及现场物证检验鉴定资料经过分类、汇总之后,制作成卷宗。在模拟汇报环节,要将汇报内容制作成PPT课件,发表自己的案件分析思路,并提出案件侦查措施。模拟汇报考核组由5名教师组成。教要根据学生的汇总材料以及案件汇报情况评分。

(六)模拟综合实训考核评分

模拟综合实训考核的成绩,即为模拟案发现场的勘验、模拟物证检验鉴定和模拟汇报三项成绩汇总。将模拟实训的考核评分列入到评分表中。评分表制作标准以及评分项目和评分标准都要严格规定,给教师以明确的评分提供参考依据。为了防止教师在考核评分中缺乏客观性,还需要请科学技术专家对模拟实训的实施情况进行综合,提出其中尚需改进和完善之处,以督促教师对综合实训课程不断地调整。

三、刑事科学技术综合实训的意义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以理论知识为主。知识的抽象性,加之刑事科学技术的应用性,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存在着漏洞。实施刑事科学技术综合演练,可以培养学生提高团队精神,进而认识到面对刑事案件如何有调理地解决问题。学生参与到综合演练中,凭借自身的能力完成各项任务,可以提高现场勘验操作水平,同时还能弥补自身专业的不足。教师在监督模拟实训现场的时候,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有所了解,以在今后的教学中适当改进。学生经历了综合实训之后,不仅培养了自我学习能力,还提升了技术创新能力。

四、结语

篇(2)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毕业论文(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190-02

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重在培养应用和技能型人才[1]。因此,毕业论文(设计)正是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将梳理大学阶段所学各科课程,并将其灵活应用到自己的论文与设计中。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能极大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和实践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通过重点研究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与应用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各环节的现状,找出问题,同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一、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重要性

1.一次综合性再学习与提高的过程。毕业论文的写作与作品的设计要求学生能综合并灵活地应用整个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学生将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大学期间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并综合应用到自己的毕业论文(设计)中,从而进一步巩固与加深对各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学校对学生一次较为全面的考核和评价。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可以说是学校布置给学生的最后一项作业,要求高,知识覆盖面广,写作过程长[2]。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对以往所学知识再学习和加深理解的过程,也是对自己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次考核和评价。同时,导师和班主任在指导与跟踪学生的过程中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能力及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是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的有效依据。

3.提高学生论文的写作或创新能力。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要求尽可能贴近学生的专业,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的作品能够运用到实际的社会生产或生活中。优秀的毕业论文(设计)还应该兼具创新性,有新颖独特的观点。学生需要学会用精确而简明的文字进行组织表达,考虑论文整体结构的合理性和完整性。除了论文的写作,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需要独立完成一个作品的设计。从往年的情况看,大部分学生都是选择开发一套数据管理类的系统,比如在线销售管理系统等。学生需要独立完成系统页面的美工设计和后台程序编写和调试工作。通过大量的代码的编写和不断的测试与调试工作,学生的编程与程序调试能力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4.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从业方向。在毕业论文(设计)的创作过程中,学生围绕自己的选题进行内容与结构的规划、资料的收集,对可行性进行研究,然后写作论文并不断地修改与完善。同时,学生还将独立完成自己作品的设计。在整个论文写作和作品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将能够发现自己的强项与薄弱环节,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这样学生自己就能够更加明确自己以后的就业方向,同时也更加自信能够做好相应的工作。

5.经济或社会效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是对学生的一次锻炼与考核,其中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和实际应用性的论文和设计如果能得到推广并直接服务于社会,还将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现状

1.师资缺乏。民办高职院校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师资却没能及时跟上[3]。由于多数院校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时间都比较集中,而教师负责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往往造成教师没有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精力对学生进行深入指导。学生在论文写作和作品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将可能被忽视,直接导致了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不高。

2.教学设施和管理措施还不到位。我校信息技术与应用系目前建有信息技术实训室等计算机基础实训室12个,还有其他几个专业实训室,基本能够保证日常的教学和实践。但是目前实训室都是封闭式管理,在没有排课的情况下,实训室都是不对学生开放的,而且目前部分实训室还不能接入外网[4]。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过程中,往往没有场地或计算机,也不能及时在网上检索资料。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3.学生用于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不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开展时间与学生应聘就业时间重合,很多学生把精力都集中在网上投递简历或跑各类人才招聘市场应聘工作,疏忽了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往往都是草草了事。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三、提高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几点建议

1.鼓励学生尽早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教师在任课过程中就要经常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早做准备,尽早开始毕业论文的写作与作品的构思与设计。很多计算机专业课程,如图形图像处理、网站规划与设计、JAVA程序设计和SQL数据库等,实践性较强,期末每门课程都会安排课程设计。如果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给学生灌输尽早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思想,学生往往能综合考虑各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的内容,最终形成自己毕业论文(设计)。如果学生能通过利用课程设计的时间尽早展开自己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还将有充分的时间与相关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不断完善自己的论文与设计,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大学生竞赛。每年,国家或省市都会组织各类大学生竞赛。如全国多媒体设计大赛、浙江省高职高专“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和ACM程序设计大赛等。目的都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此类竞赛,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也可将竞赛项目与自己的毕业论文(设计)相结合,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3.加强校企合作[5]校企合作模式,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学生可以直接到合作企业进行培训与实习,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相关岗位工作。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也更加明确,实际意义也更强。学生可以选择与自身岗位相关的题材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在校期间充分利用实训室等教学资源,积极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不断完善自己的毕业论文(设计)。另外还能通过在企业实习与培训,进一步提高自己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4.完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制度。教师指导和监督工作的细则和规范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明确和细化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每一环节中对指导教师及学生的考核内容、开合方式等。教师必须积极联系学生,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进度进行密切跟踪,同时要对已完成的部分进行认真的检查,争取早发现问题,让学生能够有充分时间进行修改。

四、结论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毕业论文(设计)是一项耗时长、过程复杂,而又非常重要的教学工作。学生经过这一过程将能大幅度加深对整个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能将其综合应用于实际之中,可以说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重要阶段。目前,各类民办高职院校在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指导教学师资缺乏、教学设施不能满足学生要求、管理措施不够完善以及学生没有充分时间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等问题。学校应通过加强师资的引进与培养、加强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完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范等各种措施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掌握高级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洪致平.探索现代服务业“职业人”培养之路[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20-21.

[2]刘引涛.当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9,(04):40-41.

[3]李占忠.高职高专院校毕业论文(设计)的现状分析与对策调适[J].石家庄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学术研究,2007,(01):12-13.

[4]温艳冬.关于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05):37-39.

篇(3)

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2-0055-03

2009年,教育部对研究生教育结构类型进行了重大调整,确定开始招收以应届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并逐年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国家计划五年内调整为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比例各占 50%,计划十年内调整为专业型研究生占硕士研究生培养总量的 70%,工程硕士是专业学位的一种类型。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起步于1997年,经历了试点培养、规模发展到质量提升三个阶段[1],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涵盖40个授权领域,200多家培养单位,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类型。和学术型研究生相比,实践性、应用性、职业性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显著特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我国首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09年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09年招收128名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2015年招收577名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比2009年增加3.5倍。作为石油行业院校,具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工程、石油化学等石油特色鲜明的学科领域,承担着培养石油石化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任。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成为教育部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工作试点单位,努力打造专业学位教育品牌。

一、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研究生成为能掌握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2]。它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重视工程实践和应用。实践能力培养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与工学硕士在培养体系上的一个重要区别,也是和在职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基础薄弱,对于如何提高实践能力、达到预期培养目标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失衡,体系不完善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招收对象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这部分学生严重缺乏实践经验和工作经验。学生入学第一年首先进行课程学习,课程也就成为学生获取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中介与桥梁。因此,课程设置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研究生专业基础的宽广度和研究潜力能否发挥,决定着研究生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3]。

经过多年发展,学术型研究生在课程教学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课程体系。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之初,石油学科的课程设置仍沿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思路,课程重理论轻实践,实践课程严重缺乏。选修课程偏少。除政治、外语和专业基础课外,选修课程所占学分相对较少,有些领域选修课学分仅占学生总学分的1/4。

(二)“双导师”指导效果欠佳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直接指导者,在研究生各个环节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采取“双导师制”,研究生不仅有校内导师指导还拥有由企业专业人员担任的校外导师指导。双导师的设定就是为了弥补校内导师工程实践经验不足的缺点,发挥校外导师的作用,达到共同指导的目的。

石油学科聘请100余名企业专家担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校外导师。但是校外导师因对人才培养认识不足,而参与研究生培养过程环节较少。即使在企业实践基地,工程应用工作并未让研究生过多参与,甚至个别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放羊”状态,实践能力培养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教育部《关于制订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中的应届本科生要参与不少于一年的专业实践。对学校而言,实践基地的建设对培养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适应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验不足。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规模逐年增加,增幅较大,而实践教学平台数量与学生规模相比明显偏少。管理部门对已建立的实践基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管。一是学校和企业相距较远,与企业沟通不够,从而对实践基地建设情况掌握不及时。二是培养基地的管理水平不高,导致实践方案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影响培养效果。

(四)毕业论文缺乏工程实践设计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教育部推荐的“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的三段式培养模式。学位论文的选题强调应用性、开发性和实践性,考察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所依托的课题一般应直接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和应用价值,但在学位论文完成阶段,很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与学术型研究生的相似,在工程实践方面涉及较少,并且与专业实践环节相脱节,缺乏工程实践设计。

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石油学科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逐渐暴露的问题,结合实践能力培养实际,构建由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学位论文工程背景等方面为组成要素的培养体系,这些要素之间互相关联,互相支撑,逐步形成以课程设置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手段,以学位论文为载体的培养体系(见图1)。

(一)发挥石油学科优势,构建特色实践课程体系

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满足石油石化企业人才需求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学科领域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的。课程体系是培养方案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指出,“科学设计课程分类,根据需要增加研究方法类、研讨类和实践类等课程”,“鼓励培养单位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开设实践性课程”。该意见强化了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

1.优化课程结构,广泛开设选修课。结合石油石化企业的人才培养目的及知识结构需求,按照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根据学科领域和专业的性质,制定培养方案,着力体现工程硕士培养的工程性、实践性和职业性,课程设置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三部分组成,适当调整开设的专业课程,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在选修课方面强调涵盖内容广,除开设油味浓的专业课外,还开设交叉课程,包含现代管理、技术经济、计算机等方面的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课,知识面得到扩充。

2.改变教学模式,增设实训课程。以往的教学模式基本都是“填鸭式”教学,石油学科改革教学模式,采取“授课”和“实训”相结合的模式,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开设了校内实训课程,采取理论学习、案例教学的方式,增强了课程的实践性。例如:地质工程领域开设“油气勘探地质综合技术实训”、“油藏地质基本技能实训”、“综合地球物理勘探实训”和“地球物理测井综合实训”,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开设“油气田开发设计与应用”、“油气井工程设计及应用”、“采油采气工程设计实训”、“油田化学工程与应用”实训课程。实训课程的开设,使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得到有机融合,培养研究生初步具备分析工程实践问题和掌握基本的工程实践能力,为以后的专业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双导师”指导

学校在工程硕士导师队伍建设方面大力探索,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双导师”指导作用,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保障。

1.加大对指导教师的考核与遴选力度,包括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主要采取每两年对在岗导师和申请新增导师进行全面的考核和遴选。采取能上也能下的制度,对不符合当年遴选条件的导师实行停止招生。将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并且在企业科研项目较多的教师选担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以保证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更加结合实际。

2.加强企业导师培训,充分发挥企业指导教师的作用。企业导师对行业工程应用方面深入了解,对指导学生的方式方法等知之甚少。通过对企业导师培训,明确包括授课、讲座、工程实践、学位论文、实践基地建设等在内的导师职责,使导师充分认识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特点和发展规律,激发企业导师参与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热情。

3.全面提升校内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建设一支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是提高石油主干学科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基础。工程硕士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不能完全依赖于企业导师,应逐步提高校内导师工程实践能力。鼓励校内导师参与石油石化生产一线的生产实践,参与应用型课题研究,也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三)深化与石油石化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构建综合实践平台

实践教学平台是石油学科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载体和依托。经过几年的发展,石油学科建成了校内实践实训平台、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相互依托的综合实践教学平台(见图2)。校内实践实训平台是依托学校建设的,科研实力较强的研究所、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或者校办企业,除了开设一般实验课程,校内实践基地还着力建设高仿真训练系统,加大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建设校企联合培养基地。依托产学研合作,学校逐步在胜利油田、中原油田、辽河油田、塔里木油田、大庆油田等石油石化企业建立石油学科全日制硕士专业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基地近40个,包括企业实习基地、全日制硕士专业研究生企业工作站等。

图2 综合实践教学平台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联合培养基地建立以后,如何有效管理、最大化地发挥其培养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是目前大家关注的问题。校企双方协商成立联合培养基地管理委员会,由其全面负责培养基地的运行。管理委员会人员来自校企双方,通过定期协调、沟通和反馈,有效保障培养基地的运行。培养基地如果连续三年没接纳研究生参加专业实践和论文研究或不具备培养条件或管理混乱,协议将取消。

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培养基地参与到科研课题和技术改造中去,使研究生能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得到及时的指导。企业同时将大量的科研开发资金投入到培养基地开展科研攻关,来自企业、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内在激励机制使学生能够主动去开展工作,提升科研能力,也为完成高水平论文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将学位论文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

学位论文阶段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最后一个阶段,应和专业实践阶段紧密结合。首先,论文开题在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进行,此时学生对生产实际、行业现状有了一定认识,可以结合专业实践内容,选定论文题目,边实践,边开展论文。其次,学位论文选题应具有工程背景,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和可行性,选题应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是导师已立项以及准备立项的技术课题,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最后,审查专业实践完成情况。学生不参加专业实践或专业实践考核未通过的,不能申请毕业和学位论文答辩,需要重新参加专业实践环节等。评定研究生论文还应参考现场实践工作量、综合表现及现场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等,综合评定论文成绩。

通过专业实践环节,明确生产实际问题,针对问题进行论文选题,在国家油气重大专项项目、校企联合科研项目的支撑下,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开展学位论文工作,最终由企业专家为主导,进行质量把关。通过这些学习环节的衔接,激发学生实践创新意识,提升解决实际生产难题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点和目标。石油学科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为石油学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为其他学科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树立了典范。培养体系建设不仅巩固了研究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了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也促进了研究生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为研究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与岗位要求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宋平,杨连茂,甄良等.浅议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实践能力

培养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3).

[2]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

的若干意见[Z].教研〔2009〕1号,2009-03-19.

篇(4)

近年来,随着现代企业管理者对市场营销的重视,广告已经成为了众多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有效促销手段。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广告公司及广告从业者数量逐年增加。但是,目前广告学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不强,广告经营管理及广告创作能力弱等问题,导致毕业生不能马上适应岗位需求,呈现出广告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现象。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如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的满足现代企业对广告专业人才的需求等。

曲靖师范学院2004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广告学本科学生,到目前为止,已经培养13届学生,长期的教学以来,我们不断丰富、完善广告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努力构建良性的实践教学系统,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

2加强广告实验室建设

想要提高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室建设应该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硬件保障。如果这个硬件保障出现问题,那么直接影响到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教研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所以我们一直非常重视广告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结合专业特点,以实验室建设要充分满足师生的教学、科研和学习需求,做到广告设备要齐全、先进和实用为指导思想,来建设广告学专业实验室。

目前为止,广告学专业已经建成多个实验室。2005年建立了广告学专业画室;2007年建立了广告学专业制作室(实验室),采购了当时最先进的绘图仪及相关设备,为学生提供了进行广告制作实践锻炼的机会;学校建立了摄影摄像实验室、非编实验室,以及多个电脑实验室提供给学生使用;目前,还积极准备申报传媒实验室。上述众多实验室的建立以及实验室的更新和新建,目的就是要充分满足广告学师生实践教学及科研的需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3加强广告学专业技能训练

根据广告学专业特点,为了使得广告学专业学生在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习中,努力提高自身的广告综合实践能力,在“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下,在大学四年不同的学期,不同阶段积极开展广告专业技能训练。一直以来,我们将广告专业技能训练看成是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专业技能训练的实践,培养、提高并强化广告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

我院广告学专业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课程教学实践,是以各门课程为依托,根据专业及课程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实践方案及考核办法;二是综合性实践教学,主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及广告专业的要求,在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使学生从大一入校开始就利用课外时间将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更好地服务社会,搭建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桥梁。

3.1课程教学实践建设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属于专业教育,它主要是通过专业课的教学来实现。专业教育主要内容包括理论性课程教学和实践性课程教学两部分。理论性课程的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的基础,但根据广告学专业的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仅仅加强理论教育是不能适应专业的需求,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性课程相结合才能体现课程教学的整体性。课程教学实践是必须在广告学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下,并按照课程教学实践大纲的要求有针对性的专业训练。

我院广告学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主要集中体现在课堂实训教学方面。在培养方案中,如《实用美术基础》、《电脑图文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广告文案写作》、《广播电视广告制作》、《三维动画制作》、《网页制作》、《广告综合设计》、《电视编辑基础》等课程中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学院组织老师制定《曲靖师范学院广告学专业专业技能训练与测试实施方案》方案,并要求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及专业实训方案要求,在课程设计时针对相应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思考,加强实践教学部分。教师会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广告案例分析、活动模拟、分组调研、综合设计等形式开展课堂实训教学,积极培养和提高广告学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2综合性实践教学

专业综合实践是技术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必修专业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常规教学与形成职业岗位能力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对于实现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性实践教学部分对于广告学专业而言,是专业实践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综合性实践教学主要由入学教育、军训及军事理论教育、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创新与创业实践、课外素质拓展、专业技能训练与测试和毕业论文(设计、作品、展演)等部分构成,并且制定了《人文学院广告学专业课外素质拓展实施方案》。针对综合性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结合专业特点,除了入学教育、军训及军事理论教育等外,我们主要依托于广告节、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创业园、各类各级广告大赛等形式,组织学生积极报名参加,并安排指导老师对参加活动的学生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同时对获奖学生给与不同形式奖励,以此来激励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课外实践能力的提升,加强学生的广告意识和广告能力的培养。从2004年以来,我院广告学专业学生参加大学生广告节学院奖、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和ATIT计算机大赛,取得了良好成绩。

毕业论文(设计)是要求在大学学业结束前,在专业培养方案范围内进行写作并提交的论文。毕业论文(设计)是教学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大学期间最后阶段进行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

根据广告学专业培养方案要求以及广告学专业的特点,我们对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论文进行了改革,主要强化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毕业论文(设计)主要有论文、策划和设计三种形式,学生在广告学培养方案范围内,自行选择一种形式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在论文写作、策划或设计过程中,学生根据所选择的形式,来自行确定选题,在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创作。为了更好地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工作,我院广告学专业对其改革的主要思路是:一是毕业策划和设计都要求和鼓励学生在选题时就优先考虑与企业、团体合作,既完成学生的毕业策划(设计)又可以为企业提供策划、设计服务。二是对学生提出高要求,从学院到指导老师都要严格把关,并且三种形式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后学生都要参加论文答辩。三是举办广告学专业毕业作品展。当学生顺利完成答辩并最终定稿后,我院会组织毕业班学生进行毕业作品展,用展览的方式来展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而且届时会邀请社会企业前来观展,加强学生、学院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四是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工作。从选题到写作(创作)再到答辩,整个过程学院都制定了具体要求,并要求指导老师及学生对每一环节必须作到规范。

5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推进与企业合作

因地制宜地建设规范的、稳定的、条件优良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和保证,有利于增进高等院校与社会的密切关系,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我院十分重视广告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加强与当地广告公司合作,如与当地飞龙广告公司合作,建立广告学专业实训基地,加强学生与广告公司的接触、交流和合作。与此同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与政府、企事业单位、高校等进行广泛交流,项目合作,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鼓励学生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如市政府工业园、市电信公司、会泽旅游局等,从而推进广告学专业与企业的合作,不仅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6结语

篇(5)

[关键词]就业导向; 校企合作; 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7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3-0154-02

作者简介:杨向东(1981-),男,河南省正阳县人,河南经贸职业学院财经金融系;研究方向:会计学教学。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专业技术人才。办好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其核心是完善课程体系,尤其要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改革。实践性教学是以熟练掌握技能和培养动手能力为目标,以技能的学习、练习和应用为中心的教学过程。

一、坚持“就业导向”改革课程体系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方针,强调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授课模式,强化教学内容的职业性和开放性,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专业课程的设置要符合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教学内容的选取要与岗位工作任务紧密对应。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和企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选取教学内容,并根据会计专业领域和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会计的职业资格标准,调整教学内容和完善课程体系。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仍然采取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其优点是较充分地考虑了专业理论知识的逻辑性,并将其与学生的认知过程相结合,便于组织教学,但是过分追求专业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容易使理论脱离实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应当强调以学生掌握技能为目标,以专业实践活动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知识、技能与素质的整合与协调,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二、校企合作编写实训教材

教材建设是整个高职院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本保证。高职院校教材的选用或教材(包括讲义)的编写应本着重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总体思路,优化整合课程内容,突出高职院校教育的特色并与劳动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证书搞好衔接。实训教材是体现实践教学内容的知识载体,是组织实践教学、培养专业技能、传播文化知识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材必须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体现最新的会计研究成果,并且能够与会计实务进行有机结合,充实和完善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为此,实践教材原则上应选用国家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考虑到各个院校的办学特色,可以根据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新《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并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的原则,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开放性的引入企业会计人员,共同编写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实训教材。

三、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

(一)完善校内实训基地

由于企业的财务工作往往涉及企业的商业机密,这就决定了学生到企业实习几乎很难系统、全面地了解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因此会计模拟实训就成为目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方法,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学院应配备相应的实训设备和实训资料,不要求相关会计数据资料一定是真实的,但是为了实现较好的实训效果,应尽量模拟真实的会计资料进行实训。手工模拟实训和电算化模拟实训可采用同一会计资料,先进行手工模拟实训,再进行电算化模拟实训,然后将两者的实训结果进行对比,以相互印证。

(二)工学结合,建立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工学结合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模式和有效途径。工学结合使得“教、学、做”一体化,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的就业。学院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设置、互惠互利、全面开放和资源共享的原则,尽可能争取与各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合作,使学生在实际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实习、实训,努力缩小教学与职业岗位需求的差距。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学校可以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发现学校师资培养、专业设置、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计划与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实力。

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

进行演示和解说实务操作过程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大大提高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计算机多媒体以其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正在逐步走进课堂,在突出技能教育的职业教育理念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建立网络教学平台

通过专门的网络教学软件,运用局域网对学生进行知识讲授、实务操作演示、案例分析,学生也通过这种仿真的会计工作环境、对仿真的会计资料进行审阅,并根据相关资料进行会计账务处理和报表编制。同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查看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并且给予评判、纠正。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以及计算机系统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等接收作业、观看教师操作,可与学生在机上互动。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演示和学生操作相结合,学生实训与教师指导、评析相结合,真正实现了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把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过程设计为边讲边练的过程,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同一,教、学、做合一,教学组织井井有条,环环相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另外,将相关教学资源放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让学生随时共享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课件、习题集、教学案例等教学资源。

五、强化“任务驱动”积极拓展实践教学形式

(一)课内分散实训

课内分散实训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讲授的同时,将所对应的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教与学的过程。课内分散实训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和掌握专业技能,是实践和理论的最初交汇点,这一环节是实践教学的开始,也是实践教学的基础。课内分散实训要求前后连贯,密切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安排。每一门专业课程都应当科学安排对应的课内分散实训。

(二)课程综合实训

课程综合实训是指某一门专业课程结束后针对该门课程而进行的综合实训,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的重要手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环节。通过相对集中的课程综合演练使学生熟练掌握该门课程所包含的专业技能,同时促进良好职业素养的养成。课程综合实训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高职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等课程均要单独开设,《基础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实务》、《财务会计实务》进行专门的实训,使学生深刻体会会计工作的内涵。

杨向东:浅谈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三)专业综合实训

专业综合实训是在全部课程结束之后进行的一次专业综合实训,学生首先进行手工实训,然后再利用同一套会计资料进行电算化实训。专业综合实训突出综合性和岗位流转性,既要模拟会计核算过程,又要模拟企业的经营运作过程,使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明确经营活动的来龙去脉以及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专业综合实训应当安排在第五学期,本阶段是以前面两阶段的实训为基础,又是前两阶段实训的升华,突出专业技能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账务核算能力和财务分析能力,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扎实基础。

(四)毕业论文撰写

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实践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运用本专业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观察、分析、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撰写论文一般包括选题、收集资料、确定写作思路、撰写论文、论文答辩等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对相关知识与信息进行获取和选择的过程,即综合知识、综合技能运用和发挥的过程。

(五)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加强对顶岗实习的组织与指导,应当选派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作为指导教师,以保证实习计划的贯彻落实。通过校外顶岗实习,学生既能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又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学生通过半年左右时间的顶岗实习,亲身体验了工作的辛苦,又体会到了工作的快乐,从而树立了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良好职业素养,缩短了学习与就业的距离。

六、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一)在考核内容上注重技能考核

注重技术应用能力的考核,特别注重实效和学生职业能力考核。考试内容的变化,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促进课堂教学中贯彻实践性教学的思想,重视技能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在部分课程上可以考虑 “以证代考”。

(二)在考核方法上探索抽题考核

针对考核内容编制实操考题,学生随机抽取考题进行测试并针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可以节省考评时间。这种考核办法虽不能考查全部技能,但由于是随机抽题,学生只有全面掌握了所学内容,才能取得好成绩,所以,考试结果仍然能够反映学生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萍.高职财会专业目标定位及能力培养初探[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6(12).

篇(6)

关键词:实践教学;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创新性人才

我国的高等教育从20 世纪 90年代以来,无论是数量上或者是质量上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地方性专科学校通过自身努力或与其他学校合并,大多数都已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地方性专科学校是培养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其升格后,人才的培养目标仍然为应用型,只不过是人才的培养目标更高一点,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是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发展潜力巨大。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地位与内涵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地位

长期以来,教育部一直对本科实践教学非常重视。2005 年 1 月 教育部要求:当前本科教育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007 年 2 月 教育部提出: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2012 年 1 月 教育部又提出:加强实践育人工作总体规划,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着力加强实践育人队伍建设,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

建立一大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教育部门目前一项重要任务。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造就大批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是与国家现行政策完全符合的。由此可见,为地方培养大批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实践教学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培养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没有实践教学,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就是一句空话[2]。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内涵

最早的实践教学是师傅手把手教徒弟学习并掌握各种技能。进入工业社会后,因社会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建立了一大批技工学校来培养各种技能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光有技能就可以了,而且要求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所以现代大学所指的实践教学的内容要求更丰富,并与社会发展要求密切相关。因此,实践教学在高校人才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现代大学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有:实验、实习、设计、管理、实际操作、社会调查等环节。学生通过一系列实践课的训练,要求达到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各种技能,具有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性[3]。

本研究关注的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这类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社会上急需的应用型创新性人才。所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不是学生单一技能的培养。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要更突出其实践性和应用性,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和主动探索,着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形式与特点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

实践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本文重点介绍以下几种形式: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1.实验。实验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教师所给实验项目和实验任务,利用实验室提供的仪器设备和器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通过观察、测定和分析实验现象来探索事物本质规律的一种学习研究活动。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和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可能还会发现新的实验现象,掌握新的实验技能,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实验作为一种实践教学形式,是学生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途径,是形成、发展、检验理论知识的实践基础。

2.实习实训。实习是指在教师或师傅的指导下,在校内或校外实习基地、生产或服务现场从事某种技术或某种工作方法的模拟或实际的工作。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相关的知识,掌握相关的技能,还能养成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实习内容在课程设置上,一般有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等三种形式。实训是指为学生掌握本专业的主要技术和技能,在校内或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的专业技术或技能的训。实训内容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单项能力、综合技能和职业岗位实践的训练等。实习实训是综合检验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以及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非常重要的环节。

篇(7)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模式 应用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0-0029-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到来,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的改革探索也已全面展开。应用型本科是为社会培养面向行业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它是以教学为主的一种本科教育。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从教育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到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改革探索。尤其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是实现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实现高质量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

1 立体化应用型实践教学模式

笔者曾于1990年提出过“立体教育模式”,并在当时的中等专业学校某专业进行了该教育模式下的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针对今天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笔者在新的教育理论及教育思想指导下,针对电子信息类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实际情况,确立了其实践教学模式为立体化应用型实践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有关说明如下:

(1)立体化应用型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基于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与思想形成的。即从系统的角度进行整体设计,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与手段,构建全方位的立体化实践教学平台,高效实施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建立多维评价体系及教学质量监控管理,从而建立适应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

(2)“立体化”是相对于传统的平面式教学体系而言的。如果从“立体”进行解析,则代表3个及以上的维度,如评价体系就是多维的。事实上,“立体化”是对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实体、实体功能与作用及其关联的一种形象化表述。

立体化应用型实践教学模式强化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基于该模式下的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立体化实践教学资源平台、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及教学管理等。

2 立体化实践教学结构体系的构建

立体化实践教学结构体系是基于发挥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功能与作用来实现的。应用型本科的实践教学结构体系应包括以下实践教学环节:

(1)课程实验:是指某门课程开设的实验。应开设必须的、最基础的、面向学科的实验及面向专业应用的实验。一般而言,课程实验是以该门课程的实践性验证过程为主,其实验项目及学时数的确定应科学合理,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数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必须结合课程本身特点、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及学生实际学习状况来开发课程实验项目。

(2)实验课程:是指单独开设的、多门课程的复合型实验课程,一般可以开设验证型、设计型及创新型实验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以设计型及创新型实验项目为主。实验课程是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设置1至2门该类实验课程,以加强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3)课程设计:是指针对某门课程的综合应用而进行的产品、工艺、方案或程序等与设计相关的活动。一般根据课程特点与要求安排1周(及以上)的集中性实践教学,其设计内容及任务一般以培养学生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主。

(4)课程实训:是针对某门核心课程而进行的、以操作训练为主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一般集中安排1周至2周左右的时间。

(5)综合实训:是针对专业或专业方向而进行的综合性技能训练的校内实践教学过程。

(6)课程实习:是指按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校外到相关的企业里参加实践的教学过程。课程实习可以安排1周至2周为宜。当然,根据课程的教学需要,也可以只安排几天的课程实习。

(7)认识实习:是针对本专业的认识与了解而到相关的企业进行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过程。一般集中安排1周或几天的参观性实习。

(8)生产实习:是针对本专业的综合性实践能力培养与训练而进行的教学过程。当然,生产实习的目的应该是较丰富的,包括劳动观念、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等。通过深入生产实际,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及综合能力。根据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生产实习一般集中安排4至8周(及以上)的实习时间为宜,如果实习条件不完全具备,应考虑在校内建立相关的实训教学环境,并安排相关的实训教学内容。

(9)毕业实习:是针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而到相关的生产现场收集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资料等,以便更好地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而进行的现场实践过程。当然,今天的毕业实习目的也包括为学生提前熟悉生产实际情况及为学生提供就业的机会,从而提高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根据专业的不同,毕业实习一般安排6至8周的时间。

(10)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高低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质量。一般来说,工科类专业应以毕业设计为主。毕业设计(论文)应每人一题,应安排必要的开题答辩过程,确保毕业设计(论文)具备正式开题的条件;毕业设计(论文)应进行中期检查;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初稿后,应由两位以上的教师评阅后再进行最终的毕业设计(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