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8 11:19:3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中物理教学设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1物理教学应该以理解为基础
如今的物理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是授之以鱼,而更多的要授之以渔,从物理的内容出发,引导学生对于物理现象与方法的掌握,从而使学生能够结合问题思考得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无论在课堂还是相关的考试,根据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与教育思考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因此,单纯关心学生的知识储备已经不能达到教育教学的要求,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能够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塑造物理模型与思维,实现对物理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1.2注重学生对知识架构的塑造过程
高中物理在知识层面上是一个整体性的知识网,知识点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而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际授课过程中结合高中物理知识点的特点能够将各个部分逐个分解,层层深入,引导和帮助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形成清晰的脉络,结合课堂练习与课后习题练习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熟悉,在各个知识点分析完成后再进行知识点的整合,从而把高中物理知识脉络通过系统的安排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总结和分析,形成自己对知识点间的关联的理解,进而结合实验等环节完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兴趣的培养。
1.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分析问题的角度进行物理学习
不同于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方式,当前的教育要求学生不但要理解知识还要学会使用,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待物理问题时不是等待教师揭晓答案然后分类型分情况的进行记忆,而是结合问题的原因、过程进行分析和探索,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或与学生进行相关的物理问题的交流时能够多提问、多引导,进而加深学生对思考方式的记忆的同时促进和培养学生自己寻找答案的习惯,最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下能够形成自己的完善的物理思维和解决物理问题的分析方法。
2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思考
针对以上要点,需要在高中物理教学设计过程中能够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包括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的完善与关于物理学习对于物理现象的解决方法的加强,因此教学设计需要考虑到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需要在教学设计上做出如下的改良和完善。
2.1实验优先
通过研究我们能够发现近年来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因为应试教育的原因使教师采取“看图说话”的教育教学方法来节省实物实验所“耽误”的时间,而从当前的教育要求来讲,这是极其不利于学生物理学习的,一方面物理实验的现象均来自于对教材讲解的记忆,忽视了对学生对于物理现象观察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对于物理学习增加了更多的“假设”,这种物理现象靠想象来完成的物理学习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提高,反而使相关的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形成了困难,也容易造成学生凭空想象的学习误区,所以需要在教学设计上着重对实验的安排,以实验为引导,培养学生从现象中得出结论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2.2教学内容形象化,方法多样化
鉴于高中物理的知识内容相对抽象,而为了完善教学的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相应的物理学习能力,需要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将教学内容通过一些实际生活现象与对应物理现象相关联的手段来形象化物理对应知识点,除此之外也可以结合网络技术与手机的一些模拟应用软件来实现对现象的模拟和实验,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更清晰的构建知识脉络,形成学习高中物理知识的正确方法和态度,进而具备物理学习的思维和能力。
2.3教学设计的人性化
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思维并具备解决物理问题的分析能力,而同时需要考虑的是学生的接受程度和不同学生的差异,高中物理教学不是几个人的科研小组,所以由于学生个体在物理学习的思维理解及其他方面有高有低,在教学设计方面需要对学生整体对于物理教学的接受程度进行综合的考虑,从而保证学生整体对物理学习的进步程度能够取得协调。
3结束语
(一)认知特点
初中的物理通常以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和演示入手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因此刚升入高一的学生多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习惯于就“现象”论规律,而高中的物理需要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判断来建立一个抽象的模型,自己模拟出“现象”后再来探索其中的规律,而学生这方面能力相对较弱。
(二)心理特点
正值青少年时期的高中学生情绪体验较初中阶段强烈,对未来生活有美好的憧憬,但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有时会出现盲目的狂热和急躁,以及不记后果的冲动。自我意识增强,希望别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自我评价也比初中充实和客观,但有时会自尊心过强,自我中心突出,一遇挫折就会转化为自卑。
二、课堂引入的设计与思考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高中物理第一课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开端,而这第一课的引入又是这开端中的开端,设计好这个环节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影响他们对物理课的认识,甚至影响了他们整个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热情程度。
(一)情景设疑
1.过山车
过山车是学生所喜爱的游乐场项目,且以此为物理模型的案例也有很多,例如圆周运动、能量的相互转换、平抛运动等。在高中第一课可以以一些有关过山车的问题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这个模型并激发他们的兴趣:
(1)过山车从多高的地方滑下来才能通过最高点?
(2)它通过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零吗?
(3)若过山车通过最高点后,轨道忽然消失,过山车接下来会怎么运动?
2.投弹游戏
投弹游戏是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设计的,请玩家控制飞机投弹的时机,击中海面上的目标。可以设置一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启发他们思维:
(1)在地面目标的正上方再投弹,是否能击中目标?
(2)炸弹被投放后,在空中做一个什么样的运动?
(3)投放了炸弹以后,飞行员观察炸弹做什么运动?
(4)离地面目标多远的时候投放炸弹,才能击中它?
(二)实验引入
物理这门学科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这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中物理第一课的引入也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做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
1.牛顿管实验
自由落体运动是高中物理运动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可以通过演示牛顿管抽气前和抽气后两个不同的对比实验,让学生亲眼所见,在没有空气阻力的影响下,轻重不同的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将同时落地,体会实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2.吹气球
准备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一个烧瓶,一个钻了两个孔的木塞子,一个孔用一个阀门堵住,另一个孔插着一根玻璃细管,细管一端伸出烧瓶,与大气连通,另一端与一个气球对接并伸入烧瓶内。实验过程:
(1)堵住阀门(老师暗地里操作),请男生对着细管吹气球,观察气球体积的变化情况。
(2)打开阀门(老师暗地里操作),请女生对着细管吹气球,观察气球体积的变化情况。
实验的结果显示,男生用力吹的气球还没有女生轻轻吹的气球体积大。教师可以稍作提示,告诉学生阀门的开关情况,并启发学生思考,阀门的开或关是如何具体影响气球的体积的。
(三)活动引入
1.吹气和哈气
让学生对着自己的手心分别吹气和哈气,体会手心两次不同感觉,并尝试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分析原因。这是有关初中物态变化的实验,不仅易于操作,而且学生体验深刻,规律易于分析,在高中物理第一课上提及以前初中物理课上的内容,可以增进他们对高中物理的亲近感,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2.钢针扎气球
分发给每组学生一个气球和一根钢针,让学生去尝试一下实验,力争成功:
(1)用钢针慢慢刺入膨胀了的气球,如何才能让针插入了一半,但气球却没有爆裂?
(2)将插着钢针的气球在空中摇晃几下,但气球还是没有爆裂?
(3)慢慢拔出钢针,但保持气球完好?
(4)再将钢针尽量从原插入孔插入,现象又如何?
学生往往以为充着气的气球碰到了针,立刻就会爆破,但是事实并非一定如此,如果针扎的地方是气球顶部(吹口的对面)的壁,气球就不会爆破,因为这个部位要比周围其他任何一个部位都要厚得多,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也比其它位置大得多。这个实验会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物理的趣味性。
三、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思考
笔者认为这一课的设计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纵观学生整个高中的物理学习,目标从大局着眼,实现从细节着手,让学生能在正式进入高中物理的课程学习之前,弄清楚这样三个问题:高中物理课上要学什么(whattolearn)、为什么要学高中物理(whytolearn)以及怎么样学高中物理(howtolearn)。笔者将从这三方面谈谈自己对于高中物理第一课的课堂内容的设计与相关的思考。
(一)Whattolearn:高中物理课上要学什么高一学生对物理的了解只停留在初中所接触的,而对高中物理将要研究的内容和范围完全没有概念,这样在他们学习高中物理的初期,往往会感到莫名的茫然,学习没有方向感,搞不明白高中物理到底要学什么。而如果在他们进入高中物理学习之前,就让他们了解高中物理将研究哪些方面的内容,明确学习的内容和方向,这样必会减少他们今后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茫然,帮助他们能从高中物理的全局出发,把握学习的主线。
从广义上来讲,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这是对整个物理学所要研究的内容的概括性陈述,这样既有助于唤醒学生初中对物理的记忆,又从更全面的角度完善学生对物理的认识,帮助他们弄明白物理要研究什么。
从狭义上来讲,就是将广义上物理所要研究的问题具体化到高中物理课程中,具体可以概括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及物理实验等内容。教师可以将教材上的章节进行整合和概括,然后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他们将在高一、高二甚至高三的每一个学期要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和相应所属的物理研究的范畴,让学生搞明白高中将要完成的具体化的知识体系,并能从高中物理的整个知识体系中看到自己学习的计划,做到心里有数。
(二)Whytolearn:为什么要学高中物理物理科学角度: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入,物理学一方面带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典物理学奠定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近代物理学推动了各种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继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变化。
这部分内容可以参照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一绪论上的思路,从“物理学与其它科学”“物理学与社会进步”“物理学与思维观念”“物理学的未来”,全景式地展现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以及社会发展、观念转变的作用和影响,从而让学生体会物理学是一门十分有用的学科,明白学习物理的目的。学生发展角度:
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阐述学习物理对自己终身发展的重要性:
(1)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学习运用科学探究方法,可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
(3)物理的探究实验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
现实应试角度:
在当代的教育体制下,想要考取名牌高校,没有优异的高考成绩,很难有机会被名校录取。在“Whytolearn为什么要学物理”这个环节的最后,不妨直截了当地从文科生和理科生两个角度简洁地分析高中物理在高考中的地位,及学生需要达到怎样的应试标准,让学生清晰明了地弄清楚他们以后将要面临的高考或学业水平考试的挑战,这样他们学习物理的目的性就显得更明确。
(三)Howtolearn:怎么样学习高中物理当学生了解了高中物理要学什么,也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学高中物理后,接下来是时候帮助他们弄清楚怎么样学习高中物理这门课程。根据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结合高中物理课程的教育目标和学科特点,笔者建议给学生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重视实验,善于思考
由于高中物理的深度加深,知识多表现出极强的抽象性,但往往会通过一些“显性”的实验现象,加以理性的分析和逻辑推导,得到了这些看似很抽象难懂的物理规律。学习若能关注做实验的整个过程,在过程中不断地思考、提问、解疑、归纳、总结,即便是一些难以理解的规律,在学生亲历了整个探究规律的过程后,他们便会深刻地理解这些规律。
在高中物理第一课提醒学生要注重实验过程中的思考,这样才有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实验规律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为将来的物理学习打好基础。
2.归纳总结,建构知识
高中物理知识的各个模块之间呈现出很强的逻辑性,因而学习物理时要加强归纳总结,学完一个章节或者一个知识模块,可以尝试写“单元小结”或“章节小结”,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文字表述、方框图、表格等,特别是在复习时,更要加强小结,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提高效率的同时,增强了各个知识之间的脉络感。这种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从他们接触高中物理的第一天就有意识地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理解总结和建构的重大意义,并下意识地去实践它。
3.勤于练习,反思方法
一、教学设计的定义
关于教学设计,国内外学者有很精辟的定义。有的认为教学设计是一门学科(赖格卢特,1983);有的认为教学设计是一门技术(梅里尔,1996);有的认为教学设计是一种方法(肯普,1998);有的认为教学设计是对教学的计划(史密斯和雷根,2001);有的认为教学设计是一个过程(加涅,1988)。着名学者何克抗说:“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1]
综观国内外学者精辟的教学设计定义,其共同观点是:教学设计是以系统化、理论性、学习分析为前提,以优化教学效果为最终目的。这些定义对所有学科的教学设计极具策略层面的指导意义,但对具体指导某一学科(比如,高中物理)教师教学设计的实际操作还是太笼统,操作性不够强,教师驾驭起来有相当的困难。
从教师实践的角度,我们认为教学设计既要体现系统性、理论性、规范性,更要体现操作性和创新性。这五个性必须在教学设计的定义内涵上予以体现,基于以上的考虑,我们提出学科教学设计的操作性定义为:教学设计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依据学与教的规律,在前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习目标、设计学习环境和教学过程,撰写教学设计方案,并通过教学实施和形成性测试对设计方案进行反思修改的整体性过程。
二、教学设计与备课
备课的实质是教师课前对课堂教学的预设和计划,即对上课的内容、方法、组织、教具等所采取的准备性的筹划过程。教学设计本质上是一种高度创造性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设计,是方法论性质的综合性应用。从根源上说,教师的备课行为在教学设计这门学科诞生之前就有了;备课程序并不来自于教育技术领域的教学设计,而是来自于教师个人及集体的经验积累,是一种经验性的行为。但观察目前教师的备课现状,人为割裂教学设计与备课的关系并无现实意义。无论是教学设计的学习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环境设计、教学目标撰写等与备课的教材分析、学生分析、备组织策略、备教具、备重难点等还是有相当大的相关性,就是说,通过教师培训、教师的继续教育等途径,目前相当部分教师已对教学设计有一定的了解,也在有意无意地将教学设计的理念用于日常备课。但大部分教师对这种应用是不自觉的,缺乏规范,创新也就无从谈起。
为了让教学设计技术能被教师掌握,我们倡导教师用教学设计来备课。理由如下。
1.变传统备课为整体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必然选择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入,传统备课已不适应教学手段的优化更新组合、教学目标的整体性系统化达成;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需要优化学习环境才能达到;反馈评价要贯穿教学设计的整过程,这一切高效课堂的要素组合需要整体性的教学设计才能实现,所以变传统备课为整体教学设计是时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必然选择。
2.教学设计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备课是教师工作的核心任务,倡导教师用教学设计来备课,有利于新教师的快速成长。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教学的成功归结于优秀的教师和优质的生源。教学设计主张将教学的成功归结于备课的科学化、规范化、技术性、灵活性和艺术性,教学设计把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技术性统一起来了,“使以前天才才能达到的水平,一般人也能达到。”[2]这是教学设计的实践性意义之一。
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内容就有教学设计一条。具体见表1。
可见,教学设计也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所以倡议用教学设计替代备课,或者说教学设计是专业层面的备课。从教师操作层面,可以认为:专业备课=教学设计。
三、教学设计方案撰写的一般规范
教学设计要解决三个问题:教和学什么?如何教与学?教和学得怎样?所以教学设计有其自身的一般规范。
从一线教师提供的案例样本不难看出,教师对教学设计方案包含的内容一般有如下几项:教学基本信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前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教学环境创设、教学过程设计、主板书设计、课堂形成性测试及评价反馈、作业布置、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流程等。从平时常规教学的教学设计来讲,可以不面面俱到,体现一定的生成性。但有几项是必不可少的。这几项的是否缺失决定了教学设计的规范与否,当然就会影响到学术交流和教学效果。这几项内容如下。
1.教学基本信息
包括课题(教材版本名称、章、节)(不可省略)和作者及工作单位(平时可省略)。
2.前期分析
前期分析(Front-End Analysis)是美国学者哈里斯(J. Harless)于1968年提出的一项技术,旨在教学设计过程的开端就分析清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避免后续工作无的放矢。
可着重分析课标要求,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的逻辑关系、内容的功能、学生的认知基础,学生认知障碍等。
案例一:“牛顿第一定律”的前期分析
“牛顿第一定律”是《物理·必修1》第三章的第1节,它开拓了运动与力关系的研究领域,提出了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并且提出了惯性、力、惯性质量、惯性系的概念。它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教材地位和主要学习内容交待);课标中对本节课的要求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牛顿第一定律”有6条基本要求和2条发展要求(可具体罗列课标及教学指导意见的教学要求);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展现了历史上围绕力与运动关系问题探究的思维历程,展现了对原始问题进行探究的艰难历程,对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均是一种很好的熏陶(分析学习任务类型或特点)。
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在初中已熟悉,但对惯性的概念存在着严重的前概念错误,比如,速度越大,惯性越大等,不清楚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儿、牛顿等科学家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具体贡献,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初中学生的学习风格偏向于记忆和表面化。对理想斜面实验的研究方法初中没有涉及,但在初中做过在相同的斜面且同一高度下滑到摩擦因数越小的水平面上滑行距离越远的演示实验。从学习风格、学习基础、认知障碍分析等方面考虑,所以确定以下的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客观评价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儿、牛顿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贡献以及理想斜面实验的思想方法是教学的重点;克服惯性的前概念错误是教学难点。
教学系统作为一个典型的非线性系统,对初始条件具有敏感依赖性。为此,要想设计弹性灵活的教学过程,科学的前期分析是关键。我们应以复杂性视角看待和分析前期的各部分内容。但实际操作却必须简易,这就需要教师智慧地参与。
3.三维教学目标的阐明
教学目标阐明,是指根据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将期望学习者达到的结果性或过程性目标加以明确化和具体化的过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借鉴国外各种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理论,并划分为结果性目标与体验性/表现性目标两大类。其中结果性目标主要用于明确阐明学生的学习结果,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体验性/表现性目标是描述学习者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习者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
教学目标的阐明依据是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即在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主要的认知障碍以及课程标准及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基础上,对本节课提出的可操作、可测量的学生预期变化,其要点如下:
(1)主体是学生
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阐明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学生能达到的标准。
(2)尽可能用明确的可操作可测量的行为动词
一般建议新教师用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要尽量用可测量的明确行为动词来描述,过程性目标的阐述尽可能写出学生体验的途径和手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阐述可以用描述性。
案例二:“向心力”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设计
所谓教学设计,主要指的就是课前准备环节,即老师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设计的内容来进行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完整的教学设计应该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知识点、学生的学习难点、应对教学难点的措施、演示文稿PPT、教学方法、主要的教学工具、教学时间的分配与管理、师生互动内容和互动时间、提问环节、课后评估、总结等内容。高中物理是学生的难点,很多学生在物理课程上都觉得听不懂,在课后练习时又觉得时间不够。这不能归咎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只有老师想办法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有限的课时内尽可能多的教授学生相关知识。进行教学设计是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老师进行教学设计也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根据笔者丰富的高中物理教学经验,分析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一、老师钻研教材,并根据教材备课
高中物理涉及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物理学科很容易成为他们的弱项,出现偏科的现象。而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面临繁重的课程,他们无暇再去补习物理基础。因此补习学生的物理基础和进行物理知识的教学就都只能在课堂上进行。很多老师认为这二者无法兼顾,但实际上,只需要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教材的内容做到十分熟悉,知悉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细节,那么在教学中,老师就能够做到有备无患,课堂完全在老师的掌握当中,当涉及较为简单的知识时,老师不能略讲,而是要考虑到物理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于简单的内容也要引起重视。很多老师认为自己的知识量在教学中已经足够,但却忽略了一点,即教材经常在变化,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于高中物理教学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这些变化都在教材中得以体现,如果老师不重视自己对教材的学习和掌握,很有可能在教学中出错。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自己要能够学习教材的内容,把教材内容“吃透”。
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因材施教
教材设计的主要内容就是设计教学内容,即是对教学计划进行编排。要使得教学设计能够有效、实用,老师就必须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教学设计。所谓因材施教,简单来讲就是老师知道学生的水平,再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来进行教学。因此在教学设计环节当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几乎是必经之路。首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办法主要是两个,一是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来进行判断,但也不排除学生做作业时不认真找人的现象,因此根据作业来判断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信息。二是老师与学生沟通,老师和W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在老师面前敢于发言,他们在什么地方不懂,什么内容掌握得较好,也就都会向老师说。通过这两种方法,也就能够导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其次,老师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之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设计。比如针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每天提供一道较难的题目进行思考练习,这道难题并不一定要学生解出来,但可以促进他们思考。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而言,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正和解题技巧的指导。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来说,高中物理知识虽然较难,但学生只要认真学习,总是能够掌握的,学生成绩较差,大多是因为自身不爱学习,因此要多沟通、鼓励。
三、设置课堂提问环节和相关问题,加强课堂互动
当前高中物理老师在教学中,大多数老师都表示学生学习了相关知识后不再去巩固,老师也不知道学生学得怎么样。其实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关键在于老师身上,学生在高中阶段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除非他们对物理有极高的兴趣,否则大多数不会在课余时间复习老师课堂讲的内容。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之中,除了对知识点进行讲解之外,还要设置提问环节,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反馈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高中物理知识总结起来无非就是声、光、电、热、力的相关知识,其中力学占有较大比重,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力学当中,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以及万有引力定律都是教学重点,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老师讲解完了之后就可以提问,比如询问学生在牛顿第一定律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或者是牛顿第一定律有没有什么缺陷等。学生就会思考,思考之后,很快就能得出答案,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一个“绝对时空”当中,即不依赖外界而独自存在的参考系。但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地位独特的绝对参考系,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四、注重课后的反馈信息
一个有效的教学设计应当是灵活的,即教学设计不能一成不变,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修改。修改教学设计的主要的依据就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信息。通过课后反馈信息可以清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老师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什么内容掌握得不够,那就在课后反馈信息当中会得到体现。老师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知道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再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从而提升教学质量。课后反馈还应该包括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即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大胆发言,老师再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酌情调整教学计划,改变教学方法。因此课后反馈主包括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方法的评价、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这样的教学是民主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得到提升。
摘 要 在新时期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坚持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是必然趋势。重视高中物理老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学校教学资源的发展,能够为新课改要求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本文首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理性反思了高中物理教学,然后提出了新时期高中物理教学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教学 新课标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在新形势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对于高中物理教学而言,其要想做好这项工程,要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对当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有一个全面的分析;要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施路径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有效促进高中物理教学事业的发展。
1高中物理教学的理性反思
1.1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反思
通常,在教授与高中物理有关联的内容时,笔者首先会翻一翻高中的教学标准,了解高中物理的学习要求。不过更重要的是从学生身上直接获信息――直接向几位不同程度的学生询问高中物理的学习情况这样的做法虽然简单,但有时也很有效;还可以通过复习引入新课的办法借助问题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如果有条件的话,甚至可以出几道习题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情况。
1.2高中物理教学方式的反思
学习不是凭空就可以发生的,它需要一定的载体。就像庄子借助世间万物的一些小故事来讲述他的人生哲学,我们的教学也需要借助图片、文字资料、视频、实验、活动等承载教学的内容。和很多老师一样,在教学设计中,笔者总是精心搜集资源组织一个漂亮的新课引入――因为大家都知道,在教学开始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3高中物理教学环节的反思
1.3.1组织好,做好课堂演示实验
做实验是学习理科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依托实验,我们可以很直观的去发现各种物质的变化,让人很容易就可以理解其中的奥妙,不需要过多的讲解。俗话说: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是掌握真理的有效方法。物理尤其要注重实验教学。实验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物理这门学科的趣味,从而激发他们对这门学科的热爱和兴趣,能够自发的主动的去学习新的知识。教师通过实验现象来引课,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解决问题。这是学生乐于接受,也是提高学生对物理课堂兴趣的有效手段。
1.3.2轻松、幽默却不失严谨的课堂
首先作为教师的我们自己要放松心情,每天以愉悦,饱满的精神站到讲台上,面对我们的学生。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每一样工作只要我们全身心去投入,不计较回报的去付出,总会有出人意料的收获。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要无愧于辛勤的园丁的称号,以一乐于奉献的心去面对每天繁琐的教学任务,以使命为荣耀,微笑面对每一位热切渴望学习的学生。
其次,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的不仅是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教学的艺术,而且还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别具匠心的教学风格。身为教师,要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自然幽默,饱满热情来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乐中学,玩中学。上课成为他们的享受。
2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对策构建
2.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学生对物理这门课程有了兴趣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地去学习、去创新。学生要想去创新就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创新的动力是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这门学科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教师在课堂上讲书本知识的同时可以借助身边的事例, 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到整个课堂当中,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体。
2.2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创新,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的普遍,要求我们物理教师要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育方法。 我们要因材施教,发挥各个学生的特长;要根据学科特点采用适宜的教学法;要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要不断改变教学方法。 不管哪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都必须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只有这样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物理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多借助一些实验的方法,物理教学大多数和实验都是有关系的。 实验可以更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这样也可以消除学生对课本的疲劳感。 在课堂上对于一些知识点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在讨论的同时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之间的友谊还可以做到共同进步与发展的效果。 总之,不管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3高中物理教学中应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
在这里专门提到了实验的效果,高中物理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实验,是我们广大学生都感兴趣的活动。 做实验不是一件简单的动手能力活动,而是要求我们学生要结合课本中的知识, 把课本知识用实验的方式表达出来。很多创造发明都是在反复实验和精心制作以后成功的。 物理学的形成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而设计探索性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积极、活泼和兴奋状态中积极思考,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3结束语
教学设计可以说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好课是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磨”出来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学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不断地学习、吸收先进的教学理论并将其融入自己的教学理念中,才能设计出更好的课。
参考文献
关键词:物理教学;概念图;应用方法随着高中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概念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高中物理逻辑性强、概念广,概念图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加强对物理概念的理解。首先,概念图通过对知识进行整合归纳,构建新的知识网络架构,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其次,概念图的使用可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概念图的含义
概念图是由节点、链接及文字标注形成的,用来表示多个概念之间的直接或间接关系。节点代表概念可以用图形、文字表示,链接代表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而表达出构图对概念理解的程度。节点与链接的排列组合构成一张网络结构图。教学中常用的是层级结构概念图,网状图和氛围链状图不常用,概念图对促进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高中物理教学概念图运用的现状
概念图教学在西方教育中是重要的教育方式,很多研究人员也在不断深入研究概念图教学,发掘概念图教学更多的应用方法。据统计,世界范围内有关概念图教育的文献已过百万。概念图教学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相关概念和功能在实践教学中还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学习,学习主动性不强,这种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对逻辑性、综合性强的物理更是没有兴趣,只能被动做题,对学习过的知识不能完全掌握,时间一长就会忘记学过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会慢慢变成教育体制的奴隶。在物理教学中运用概念图教学,将难以理解的知识通过层级结构图变得一目了然,让学生对这种概念图教学产生兴趣,自己绘制概念图。教师能掌握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归纳知识的能力,学生也能慢慢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真正提高学习成绩。
三、概念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势
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概念图能够把物理知识结构更加清晰直观地展现出来,把物理课本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文字概念以图像的形式展示出来,把各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表现出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概念图教学的可视化特点即把课本中零散的知识点有组织地连在一起,整体理解课本内容,并且将知识中的关键点、难点进行整合,组成一个完整的物理知识结构框架,避免出现遗漏。概念图的知识结构框架相对完善,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每个知识概念的链接关系,整体性强简单易懂,有效避免了学生的排斥感。运用概念图来梳理知识,方便学生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概念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概念图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概念图在物理教师的教学设计中起重要作用,传统的教学设计通常以直线的形式将教学概念与教学案例呈现出来。概念图的作用是将教师脑海中的教学概念、教学理论通过可视化的网络层级结构表现出来,便于教师合理整合教学内容。概念图的构建能够理清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方便教学进程,避免出现教学遗漏。
2.概念图在教师新课教学中的应用
概念图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教师通过构建概念图把各个概念间的关系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能够对概念有更深的理解。教师培养学生自主绘制概念图,发现学生学习新课可能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而改进。概念图在物理教学中应用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3.概念图在学生学习中的应用
学生在学习新课时通过构建概念图来梳理新知识,通过对比其他学生绘制的概念图发现自己知识的遗漏,进而补充知识,对知识有整体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基本知识框架,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在课后,通过积极构建概念图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促进对知识的吸收消化。概念图不仅可以用于平时的学习中,在物理总复习时还可以将书中零散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对物理概念关系清晰明了,将高中物理知识浓缩,让学生形成基本的知识框架,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当前,概念图教学模式不断发展,结合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对这一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应用是学校教学的有效手段,概念图教学对学生整合新旧知识,消化物理概念,提高学习效率有积极的作用。概念图在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也将提高物理教W的整体质量,进而促进高中物理教学更好的发展。
关于微视频资源的内涵在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概念,通常情况下,微视频资源泛指通过电信号的形式将一系列静态的影像经过处理与重现的技术,当前这些影像以每秒超过24帧地进行连续变化时候,在人类视觉暂留作用的影响下,就会给观者形成连续视觉影像.微视频资源不仅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而且其视频的形态多变,比如小电影、DV短片、视频剪辑等都属于微视频资源,在当前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形势下,新媒体的出现推进了微视频资源的发展,让微视频资源不断走向了主流发展趋势,所以微视频资源的作用也实现了多元化的发展,类似微电影、微课堂等形式的内容也不断以微视频的形式出现.与传统教学资源相比,微视频教学资源有以下几项应用优势,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的形象直观.由于微视频资源形象生动,将文字、声音、图像集于一体,容易对学生产生多种体验,所以能够促进物理概念的具体化和趣味化;另一方面是具有较高的信息密度.微视频教学资源包含的内容多且精,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得到更多的教学信息,并且可以促进高中物理教学过程的简化,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引入微视频教学资源可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且还可以推进轻松课堂气氛的营造,进而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果.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微视频资源应用原则
1.需要性原则
高中物理教学改革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实现教学观念更新的前提下,还要增强物理教学的针对性,所以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学应该与时俱进,合理运用微视频资源,以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科技含量.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按照需要性原则要结合具体教学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教学工具和媒介,通过微视频资源的使用可以拓宽高中物理教学范围,进而促进高中物理教学层次的深化.
2.科学性原则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合理选择微视频资源需要按照科学性原则,并结合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问题.高中物理教学过程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性原则,分析物理教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物理教学理念和发展历史是不断修正变化的.同时当前微视频资源虽然内容繁多,但是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所以就需要按照科学原则来选择微视频资源,才能科学合理辨别微视频资源的内容.
3.适应性原则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对高中物理教学进行系统思考,在整体把握物理教材的基础上,充分遵循高中物理教学的逻辑性,严格注重教学内容对学生的适应性.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适应性,需要不断实现微视频资源与高中物理教学的相结合,同时微视频资源适应性原则需要不断精简高中物理教学程序,才能更好地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尤其要注意微视频资源要在最大程度上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
4.有效性原则
受到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应用微视频资源还需要遵循有效性原则,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提高物理教师的知识素养和促进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不断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形成,进而有效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同时有效性原则还可以推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微视频资源用于高中物理教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