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2 20:09:2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针灸教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做好课堂教学
1.课前认真备课
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讲课决不打无把握之仗,针灸课更不能例外,必须准备好每一节课,只有这样,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生动有趣,所以在每期讲课前,我们都根据教学大纲,认真研究教材,弄清教学目的和要求,熟练掌握教学内容,认真书写教案。
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还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如临床专业的学生,自学能力强,应着重启发和引导,而护理专业的学生大都是女生,学习兴趣虽然高,但大都胆小,不敢在身上试针,这就要加强示教。论文百事通不但要背教材上有的,也要备教材上没有的,特别是十四经穴定位、主治及操作方法,单调、重复,讲起来枯燥乏味,若能把必要的参考资料,如对腧穴的文献选编、近代研究、治病原理、解剖部位及临床应用的典型例子等充实进去,以扩大学生们的视野,开阔知识领域,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教案写成,并非万事大吉,备课任务只是完成了一半。当需花费很大精力去研究具体讲授方法。在每次课之前,还要进行一次“演戏”,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由于课前做了充分准备,讲课时才能运用自如。
2.上好第一节课
学生们对学习针灸有浓厚的兴趣,但也有一部分人对经络理论、针灸的疗效持怀疑态度,为了坚定他们学好针灸的信念,提高其学习的自觉性,所以在给每个班讲授的每一节课时,都不吝口舌,大讲古往今来针灸治病的神奇疗效,向学生们灌输针灸的伟大和优越,以期收到“信则灵”的效果。从上古时期的砭石治病、烧土祛痰,讲到扁鹊针药并用,使虢太子“死”而复生的故事;从华佗扎针下死胎,用针刺治头风,讲到现代用针灸治愈急症、针麻术,进而讲到近些年来,针灸如何被国外推崇,风靡世界许多国家,使学生们听得全神贯注,无不佩服针灸的神奇作用,对针灸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为后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善于概括,重点掌握
腧穴是针灸的施术部位,因此,正确掌握腧穴的主治作用,如同深刻了解药物的性能一样,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因腧穴繁多,主治作用不一,为了加深印象,便于记忆,在讲明各个腧穴主治作用后,归纳其共性和个性,用两个或多个穴位比较的方法讲解其主治作用,收效较好。如足阳明胃经,头面部的腧穴,主治头面、口齿、眼部疾患;腹部和下肢的腧穴,治疗胃肠病证为主;膝关节以下的穴位还可治疗头面部的病证等。这样,只要记住某一部位的腧穴,对于它们的主治病证基本上就可以掌握了。至于有特殊作用的穴位为少数,记起来就容易得多。
4.充分利用图表、模型和多媒体教学
在我国宋代就有用针灸铜人进行直观教学的经验,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了达到直观教学的目的,几年来,我们不但购买了一批塑料人体模型和耳穴模型,还自制了一些经络循行路线挂图。上课时,提前将针灸模型发给学生,挂图悬挂在教室里,再配上多媒体教学,这些模型和挂图中,标有十四经络、腧穴、耳穴的位置,通过学习,加深对经脉的循行分布,一般腧穴及耳穴位置的印象。这样,在课堂讲解时,就比较省力,学生也容易理解记忆。
5.多做示范动作
有些腧穴,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它的准确位置,如讲曲池穴的定位:屈肘,在肘横纹的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学生会感到空洞,不好着摸。结果,有些虽然记住了定位方法,但准确位置不能掌握。若教师一边讲,一边示范,另外,也让学生跟着老师在自己身上触摸。这样一比划,印象就深得多。
二、上好示教课
示教是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环节,特别是腧穴的定位,有时不能用语言表达出它的准确位置。在教师讲完腧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方法,同学们有了初步的印象后,由学生按照老师的讲解方法,两人一组,一边叙述腧穴的定位,一边相互在身上划经点穴,老师巡回从旁指正,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教与学的积极性,巩固课堂知识;或者划分小组,老师在一个同学身上点划,其他同学在一旁观看,动脑筋思考,特别是对自己点不准确的腧穴,再经老师指点,会掌握得更牢。
三重视临床见、实习
学生对经络、腧穴及操作方法初步掌握之后,通过见、实习,加强感性认识,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在学生中找典型病例,先做示范,再指导学生操作,这样,不仅巩固了课堂知识,而且对针灸适应的临床病证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学习好常见病的针灸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一学生失眠,在针刺神门、三阴交等穴后,该生夜晚睡眠非常好,他亲自体验了针感,证实了针灸治疗失眠的效果,也掌握了这几个穴位。用针灸为学生治病,使他们体验了针感,观察了针灸治疗的效果,在老师几次示范操作之后,同学们就可以用针灸治病了,这是见、实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当然,有条件的,可集中安排到医院见、实习。新晨
见、实习完毕,要求学生做好记录,包括画出经脉的体表循行,标出常用穴位的准确位置,并写出心得体会等,从而引导学生系统重点的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这样从课堂讲授到学生之间在自身上点划,相互点穴,老师示教,临床见、实习,共有四次复习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听、看、点、练的机会。通过记录心得体会,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师生的感情,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王频(1964-),男,医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针灸作用机理及手法规范化研究。
【摘要】通过分析《实验针灸学》实验教学现状,联系本单位教学实际,提出了以自制针灸实验教学必要仪器设备为主带动传统针灸实验的思路,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研制出穴位低电阻探测仪、灸法参数测定仪等设备,开设了相应的实验项目。在此基础上,将针灸的实验教学课程进行专业拓展和改革,合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建立实验室开放制度,面向全院开放,以针灸教学为主的精选实验项目供全院学生选择,并尝试进行跨专业开设针灸实验教学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仪器研制;实验针灸;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实验是教学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即使中医针灸学,尽管其理论的传统性,但有些认识观念、技能技巧的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心中易了,指下难明”,学生如果能够通过足够的验证性实验和反复的练习性实验,将会真正理解和掌握该学科的理论知识,并获得一定的综合实践操作技能。目前,针灸教学中《针法灸法学》和《针灸学》中的针刺手法和艾灸方法等的教学活动尽管也配了一定数量的训练性实验学时,但都是一些靠学生对书本理论理解的主观性操作实验,缺少客观的显示和评价手段,结果是,学生学习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这也与我们中医现代化、手法标准化等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充实实验内容,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不断改革实验教学在针灸教学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祖国医学具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历代医家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形成了一整套包括疾病认识、治疗手段、药物运用、理论发掘等方面的独特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往往表现为观念认识、技能技巧的特征极具主观性,如脉诊方法、针刺手法、艾灸方法、推拿手法等,人们为了探寻其奥妙,运用现代生物学、电子学、工程学手段设计研究出了相关的检测仪器,力图用客观的数据来揭示、分析、描述、记录这些宝贵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针刺手法研究领域,人们作出了大量的工作,刘堂义等[1]研制了一种可以采集针刺手法各种参数的仪器,使针刺手法的操作过程客观化,并能对手法参数进行量化分析,杨华元[2]的针刺手法参数测定仪,能在人体上进行各种手法操作,通过换能器把提插,捻转,摇摆(X、Y方向)的手法动作转换成电讯号,并记录下有关针刺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研究,从而实现了应用测定的参数来研究针刺手法的方法,并建立了针刺手法的受力分析方法。在推拿手法研究方面周信文[3]研制了FZ-Ⅰ型推拿手法测力分析仪,实测了摆动类手法在测力仪上的作用力,分析了合力作用点的几何轨迹,结果表明摆动类手法合力作用点几何轨迹形态可分成四类,并对产生不同形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定量判别指标。
以上这些研究确实在对古手法的客观化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也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料,使人们认识了手法的一些本质的东西,甚至有的院校已在教学中使用,但是目前在中医教学上却难以发挥作用,究其原因有如下方面:(1)这些仪器研制单位不多,功能单一且价格又高,难以普及;(2)这些仪器的结果输出均要借助于记录仪、示波器,连接操作不便,难以低成本运作;(3)从针灸教学的角度来看,对于初学者手法的学习注重演示和反复练习,仪器设计应符合这一教学的需要,而现有的仪器设计却是针对科研领域,难以发挥教学实验作用。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实验针灸教研室(实验教学中心)在多年的实验教学过程中,积极拓展思路,在已有的实验仪器设备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利用有限的资源,研制了一批切合本教研室实际情况的非常实用的针灸实验器具,使得原本难以开展的实验项目得以顺利开展,增加了多项必要的实验,为我院的针灸实验教学做出了贡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1 研制实验器具,改善实验条件
实验教学中心人员调研了目前国内相关领域《实验针灸学》实验教学的现状,针对针灸传统理论缺乏实验验证的缺点,在院内进行教学课题立项,研制了“穴位低电阻探测仪”,面向针灸推拿专业开设了人体穴位低电阻特性探测实验,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从感性上认识到腧穴的特异性,加强了对腧穴特性的理解。随后“灸法参数测定仪”也在学院教学课题中立项,灸法参数测定由于缺乏必要的艾灸温度传感器,在当时兄弟院校该实验几乎是空白,而该实验是研究和形象观察艾灸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必要实验,实验教学中心人员查找资料,利用正温度系数陶瓷热敏感元件自己动手制作了数台艾灸温度传感器,并与“D95-超级实验站”工作平台进行有机整合,利用电脑虚拟走纸显示,描记出多种艾灸的温度曲线,从而使抽象的各种传统艾灸方法变得形象和具体。在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工作人员逐步积累了从课题调研、立项、制作到开展实验课程等多方面的经验,并依据实验反馈信息对设备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完善,现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研制实验器具补充和完善实验教学需求的机制,并立项计划研制“针刺手法训练仪”、“虚拟仪器模式下的针刺手法训练和评估系统”,以增加实验项目,填补实验教学空白。
2 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开展《针灸学》开放性实验
实验教学中心利用实验器具设备研制的成果,结合针灸生理生化方面的成熟实验,目前已能成功开设的实验项目近20项,而针灸推拿专业学生数量局限,如何将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利用起来,成为现实问题。实验教学中心在总结了《针灸学》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该课程的配套实验,打破了以往《针灸学》教学有实践而无实验的传统,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巩固了理论知识。与其同时,本中心建立实验室开放制度,面向全院开放,以针灸教学为主的精选实验项目供全院学生选择,使得本中心的优势资源得到充分和合理的利用。
3 拓展教学空间,跨专业开设针灸实验教学课程
《针灸实验学》本来是针对针灸推拿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全校各专业进行针灸学的开放性实验以及《针灸学》课程配套实验经验基础上,针灸骨伤临床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教师认真总结,于近期首先在中医临床专业开设了总学时为27学时的《实验针灸学》,一方面通过实验课的理论教学可以增强中医临床本科专业生对针灸作用机理和针灸现代研究理解,另一方面,相关的针灸实验教学,可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科研思维。现已计划在中医康复专业开设27学时的《实验针灸学》。实践证明,跨专业开设针灸实验教学在丰富中医临床其他专业生的针灸学知识面和拓展科研思路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 展望与思考
通过以自制仪器设备为导向的针灸实验改革,切实增加实验项目数,为下一步拓展针灸实验教学专业面和全院开放针灸教学为主的精选实验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实验教学改革为龙头,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思维,构建了与现代专业建设目标相一致的,注重实践与临床的科学、实效、富有时代特征及地域特色的针灸推拿专业教育,同时也对中医专业实验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培养针灸推拿学专业、中医类不同专业的创造性、应用性人才做出了贡献。
针灸实验教学设备的研制与教学改革首先带来的是教学上的收获,今后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拓宽教研思路,并在打造实验教学团队,培养人才上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堂义,杨华元,顾训杰. ATP-Ⅰ型针刺手法参数测定仪的研制. 中国针灸,2003, 11:28
[2] 杨华元,夏锦杉,顾训杰. 针刺手法参数测定仪研制及手法受力分析.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4, 02:16
随着针灸治疗技术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在高等医学院校中开展《针灸学》的双语教学势在必行。由于《针灸学》是在针灸专业的学生中开展的必修课,课程涉及内容多、范围广、难度大、理解程度要求高,而且面对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给双语教学带来诸多的困难[1]。研究者自2008年开展双语教学,现将在开展双语教学中所遇到的几个常见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针灸学》是由《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内容分别在大学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分上下两个学期完成。在开设双语教学之前对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问卷,结果表明二年级有8名同学反对在《针灸学》中开展双语教学,占全班总人数的13.79%;有20名同学对在《针灸学》中开展双语教学持无所谓态度,占全班总人数的34.48%;只有30名同学赞成在《针灸学》中开设双语教学,占全班人数的51.72%。三年级有9名同学反对在《针灸学》中开展双语教学,占全班总人数的15.79%;有23名同学对在《针灸学》中开展双语教学持无所谓态度,占全班总人数的40.75%;只有25名同学赞成在《针灸学》中开设双语教学,占全班人数的43.85%。四年级有15名同学反对在《针灸学》中开展双语教学,占全班总人数的31.25%;有15名同学对在《针灸学》中开展双语教学持无所谓态度,占全班总人数的31.25%;只有18名同学赞成在《针灸学》中开设双语教学,占全班人数的37.5。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调查问卷,二年级通过率占全班总人数的20.69%,三年级通过率占全班总人数的52.63%,四年级通过率占全班总人数的74.51%.。在上述两项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掌握英语的能力随年级增高而提高,更加便于开展双语教学,但是部分学生产生很多顾虑和消极情绪,会阻碍双语教学的开展,引起授课教师高度重视,并积极的向同学们讲解双语教学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同学意识到双语教学不是教英语的课,而是帮助他们提高运用专业课英语的能力的课。重点、难点一定会用中文反复强调,确保课程主要内容的掌握。
据国内的双语教学研究的专家的估计,每节课中涉及第二种语言的板书、幻灯、语言等所加起来的总量要占到每节课内容50%[2]。我们对专业思想建立和学生的英语能力等多方面的考虑研究决定,将采用保持型双语教学方法(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即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言,然后逐渐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课程的学习。
将《经络腧穴学》课程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经络腧穴概论、经络的纵横关系及经络腧穴现在研究为了稳固专业思想和提高学习兴趣,此分别内容以汉语讲授为主,专用名词采用双语教学形式,如:十二经脉、十五络脉、五输穴、郄穴等。第二部分为经络腧穴各论,此分别内容前四条经脉(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组太阴脾经)以汉语讲授为主,重在让学生掌握经脉循行规律、经脉病候特点、腧穴定位解剖结构、主治操作要点。其中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的课程内容以双语教学形式为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将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的课程内容的板书、幻灯全部英语表达,对重点、难点内容、未提到过解剖用语和病名将汉语讲解,其中经脉病候、腧穴古代文献及现代报道仍以双语教学形式表述。
《刺法灸法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重在技能的掌握。我们计划将此门课的全部内容采用双语教学方式,但教学效果却和我们预期的结果大相径庭。重点、难点表现的不突出,许多的操作方法学生不能完全的掌握或有时造成误解,部分简单的内容如名词解释,双语占有大量的时间,部分课程内容不能有力完成。经过研究后我们把教学方式进行整改。将易理解的内容以全英文的形式表达,而技术技能较强的内容以幻灯、语言采用双语的形式,重点、难点内容反复汉语强调。
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加,导致针灸推拿在国内外的应用范围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各医疗领域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发展,对于针灸推拿的教学质量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针灸推拿学教学模式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的模式,并在结合实际教学目的的基础上来进行实践平台的构建,还能够对现有的针灸推拿教学模式起到良好的优化效果,从而起到一定的人才培养目的。
一、针灸推拿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尚无统一的培养标准。近年来针灸推拿技术的应用范围虽然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其人才培养目标也被各高等院校跟社会所认可,但是开设针灸推拿专业的院校还存在有比较大的差异,有着是职业技术院校,有的则是本科院校[1]。个院校之间因为生源的差异性以及教学水平的差异性,也就使得针灸推拿专业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有一定的人才培养标准缺乏统一性的问题,对于该专业的发展也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并难以获得良好的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效果。
(二)教学资源匮乏。针灸推拿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中医中药学,其也是自然科学跟人文科学相融合的知识体系。但是我国现阶段开设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也多为中医药院校,并存在有社会资源匮缺以及实践平台不足等诸多问题。此外中医院校自然学科跟人文学科相对比较薄弱,学生们的知识面也相对比较狭窄,也就难以获得良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效果,并无法很好满足针灸推拿专业的实际发展需求。
(三)教学内容局限性比较大。在现有的针灸推拿专业中还存在有专业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更新缓慢以及教学模式过于传统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有着临床教学经验不足的情况,这也就导致了在具体的针灸推拿教学过程中存在有比较大的局限性,部分学生们对于教学内容也无法进行有效的理解,这也是导致教学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基于实践平台创新针灸推拿专业教学模式
(一)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跟优化。为了获得良好的针灸推拿教学效果,还需要同时做好基础理论跟基本技能的训练工作,这样才能够实现促进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在课堂上通过教师们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梳理、模型展示以及学生提问等多个环节,来让学生们的理论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并为后续的临床实践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2]。目前我国中医院校针灸推拿专业开设课程的局限性比较多,也无法获得良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效果,这也就需要在进行针灸推拿教学过程中进行西医理论以及社会人文类学科课程的适当增设,借此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针灸推拿专业体系模式。
(二)进行多种教学资源的统筹管理。在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教学模式中虽然能够获得良好的理论知识教学效果,但是因为中医理论、针灸推拿等基础理论相对比较难以理解,部分知识跟西医还存在有很大的差异性,这也就导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也就需要对针灸推拿专业课堂教学环节进行适当的调整。通过形象化教具的应用以及多媒体演示的模式,能够使得一些抽象的中医知识变得更加的形象化,并能够帮助学生们对这些中医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此外通过增设读书交流环节的模式,也能够促进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因此现有的中医理论多来自于经典文献,因此只有进一步加强对这些经典中医文献的阅读,才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相应的针灸推拿理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们还可以通过讲解经典的模式,让学生们在结合自身兴趣的基础上进行经典文献的阅读,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模式来进行经典文献的推荐以及交流,从而促使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并能够掌握相关针灸推拿知识的精髓。最后教师们可以通过定期开展知识竞赛的模式,来在班级中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这样也能够促进学生们的针灸推拿学习兴趣跟爱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给予其实践训练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进行实践途径的整合,并不断提升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在具备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之后,还要求教??们将学生实践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重点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多种实践平台的有效整合,并需要适时来让学生们进行相应的针灸推拿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们充分领会到针灸推拿的奥妙跟内涵,从而获得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因此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之中,还需要对以下几点实践途径进行有效的整合:①积极进行校内实践平台的建设,来给予学生们进行实践机会的提供,并使其能够成为优秀的临床应用型人才。②进行校外实践平台的扩展:对校外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俩将学生们培养成社会医疗服务中的优秀人才。③进行社区实践平台的建立,并进行医疗服务站的成立,来让学生们定期在社区中进行针灸推拿以及宣传,这样能够帮助学生们进行专业信心的树立,并促进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关键词:中医护理;模型教学;真人教学;针灸
针灸即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我们应当继承、发扬、光大。
有关针灸的教学,理论难懂,操作难把握。教师必须经过思考和探索后,应该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把模型教学和真人教学结合起来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教学方法有:
一、激发兴趣,引导入门
讲故事,激发兴趣是《针灸学》入门的关键。因为之前学的中医的基础理论抽象又未学精,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又与现代医学模式有出入,比较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学习针灸时比较茫然。教师应当在学生刚接触这门学科时,找一些与针灸相关的历史或者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寓教于听。同时穿插的讲讲针灸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实用、便利等优点。通过所讲的故事,来消除学生对中医的偏见,甚至是对针灸是否能治病的顾虑,然后通过一些专家们的临床实例介绍,坚定学生对学好针灸学的信心。
二、模型教学,直观多练
针灸的教学中,经络、腧穴是针灸学的基本理论,深奥难懂,而针法灸法的具体操作比较难掌握。但绝不可忽视,必须让学生有一定的认识。只听与记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针灸是操作性很强的一门技术,没有具体的实践操作,就如同纸上谈兵,无法掌握进针与行针的操作方法。学生在理论上掌握了针灸的知识后,便会渴望能亲自动手实践。所以,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必须利用教学模型,让学生可以直观地在模型上找到相应的穴位,反复地练习扎针。即使扎错了也没关系,可以重新来扎。现在又有一种智能针灸教学模拟系统,由人体穴位模型、穴位传感器、信号放大跟随电路、穴位矩阵键盘电路、矩阵键盘扩展电路、中央处理器、终端PC机及控制软件所组成,其特点是:每个穴位传感器设有三层导电膜层,对应针灸“接触穴位”“的气”“偏离穴位”三种状态,并分组构成矩阵键盘电路,中央处理器扫描矩阵键盘电路、检测传感器状态信号,判断出某个穴位有针灸,并控制终端PC机提示针灸“接触穴位”“的气”“偏离穴位”三种状态及该穴位相关资料。优点是可使学员准确地掌握人体针灸穴位及针灸技术,使抽象难懂的针灸教学变得具体直观,大大缩短教学时间。
三、真人教学,身体力行
前段已说明模型教学的方法虽好,但是,模型没有感官,学生本人无法获得针刺入皮肤和穴道的亲身体验。所以,我们需要在学生有理论知识的基础,并且已经在模型上练习熟练后,开始亲身体验针灸。首先教师应以身示范来消除学生对针刺的恐惧感。其次,鼓励学生互相配合在自己或者对方身上扎针。最后,教会学生点压重点穴位,教会取穴技巧,熟练掌握行针手法。真人教学,选择穴位应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学生经过亲身体验,对针灸的印象比较深刻。
四、相互结合,相辅相成
针灸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技术学科,需要勤加练习,并且亲身感受。所以需要模型教学与真人教学相互结合,使学生准确地掌握经络的循行与分布、腧穴的定位,进针的针感以及针刺补泻手法,通过模型练习和真人联系轮流进行,使学生对针灸治疗疾病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知。
五、总结
针灸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应该把它好好的发扬光大。中医护理专业的学生学习中医针灸,有它的特殊性,也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对于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只有教师积极认真地去思考与探索,并针对学生的特点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由理论结合实践,模型教学结合真人教学,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为培养实用性人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韩燕.针灸研究的反思.中国针灸学会全国中青年针灸发展论坛论文汇编,2003.
[2]陈丽,文华,余秋琼.护理学基础设置模式的探索理论研究,2003.
关键词: CLIL学习理念 针灸英语教学 实验研究
1.研究背景简介
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即语言与内容的融会式学习模式。它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并很快在许多国家传开。大量的实证研究成果论证了用外语教授非语言类课程对学生外语能力提高的积极意义,这种方法曾被描述为“在外语方面获得进步的最佳方法”。CLIL是基于Dell Hymes“交际能力”理论和Michael Alexander,Kirkwood Halliday“功能语言学”理论结合而成的较新的理念,是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一个新发展阶段;其核心是内容教学。CLIL可以被看做是实现语言多元化的一种教育方式,是一种动态的具有全局观的推动力。欧洲许多国家都大规模地开展CLIL教学模式的推广,约有1800多所学校采用CLIL教学模式[1]。为了改变我国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情况,加强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专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我国高校的CLIL教学概念、模式、类型和理论的实践及研究成果近年来层出不穷。上海高校从2000年底开始试点CLIL教学,全国许多高校在多个专业上进行CLIL教学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基本特征是倡导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心理学家Piaget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建构理论强调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和学习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因此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2]。作为拓展课程之一的针灸英语教学,需要尊重学习主体的中心地位和他们积极建构的作用。
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上实行了基础阶段分级教学与高级阶段拓展课程选修结合的形式。但是,大部分学校的拓展课程开设还没形成系统化,也未能根据学生的能力与需求有效开课;广大教师对于大学英语各类拓展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还处在摸索阶段,有待进行深入的研究。针灸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先导,已被美国及西方众多国家接受。针灸研究已遍布世界约32个国家,美国的中医针灸学院已被纳入高等教育系统,世界各国针灸的学术交流日趋频繁。为顺应中医针灸学走向世界的趋势,我国的医学院校不仅有必要开设《针灸英语》课程,而且应该将其深入化、规范化,英语教师如将CLIL理念应用于《针灸英语》的教学,势必能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2.教改实践内容
英语再重要,也要讲究实事求是。真正按需学习,就能合理地使用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和个人的精力时间[3]。近些年来,我校结合广大师生教学实际需求,在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设置和教改工作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我们相关课题组进行了一项为期一学年的针灸英语教学实验,旨在发现CLIL教学法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提高针灸英语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从知识型、应试型、技能型英语学习逐步转向应用型英语学习的能力、适应高年级的针灸双语教学,以达到熟练阅读、翻译和撰写中医针灸专业文稿的较高要求。具体教改内容设计包括以下四方面。
语言与内容的互动。针灸是本研究对象主修的专业,他们具有一定的针灸专业知识,会积极参与《针灸英语》的学习当中。在教学实践中,按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每个小组四名学生,选一名担任组长,负责监督小组成员的学习。课前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设计任务、活动,让学生预习课堂将要讨论或表演的学习内容,完成互动与输出。学生通过对针灸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课前预习,更好地用英语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实现提高英语语言水平和针灸知识的目标。
学生与外语环境的互动。教师通过课程的章节内容设计课堂活动或任务,对于概念性的章节,让学生以概括讲述为主的形式展开,技巧性的知识以讨论或角色扮演的形式展开。同时教师也可以创造医院病人看病、医生治病等场景,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编排演讲或对话,从而实现在真实语境中提高英语水平。
师生互动。在课堂上,组长要提交小组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老师对学生的提问给予合理的解答。老师随机抽查几位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并总结学生的发言或表演,进行重难点概括,并指出学生知识点遗漏等问题,做到师生彼此充分理解,创造良好的意义协商环境,促进教学相长。
语言与内容的相互制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科内容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英语语言的使用,指出学生在表述过程中存在较多的语法问题和措辞失误,注意在课堂互动中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语言形式反馈和重塑,实现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目标。
上述四个原则彼此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形成相互交织的框架。
3.实验研究过程
目前,我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分四个学期进行,在第三学期,且大部分学生都可以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但第四学期的英语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因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此次教改过程中,实验班在第三学期学习英语基础课程的同时,穿插《针灸英语》的学习,第四学期专门学习《针灸英语》课程;对照班两个学期都学学公共英语课程,实验班和对照班由同一位老师授课。选用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由蒋松鹤和楼新法主编的《汉英对照针推精要》,采用的工具是一份改编的问卷调查、访谈和雅思口语测试题。该问卷共35个项目,涉及以下四大方面: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自我确定学习目标;学生参加英语课外学习材料及活动;学生英语学习效果评估。问卷调查表发放200份,回收有效答卷189份,绝大部分师生积极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雅思考试是国际英语语言测试系统,在世界各地得到验证和信任,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一种可靠并权威的测试方法,我们选用雅思考试考查考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用英语进行沟通的能力,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实验班在实验前和实验后使用同一问卷和访谈问题,在第四学期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雅思口语考试,然后用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CLIL针灸英语教学模式的实施,在实验之前学生没有体验过该教学模式,因此,如何更好地进行该模式教学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对问卷、访谈和雅思口语测试成绩的统计与分析,检验他们的学习动机、自我确定学习目标、参加英语课外学习材料及活动、英语学习效果评估等方面,确实发现发生了显著变化,英语口语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4.研究特色和价值
本研究的优势主要是从文化、语言、内容和学习多个维度加深学生对不同文化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信心,培养并端正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和态度,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从多重角度学习学科内容,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82%的学生对《针灸英语》教学表示了欢迎,对其效果予以了肯定。把CLIL理念运用到针灸英语教学中,并在江西中医药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首次开设针灸专业英语ESP课程,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有利延伸,这种教学模式符合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的原则。本研究能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发展方向,其成果应推广到全校的其他课程改革中,顺应ESP教学成为大学英语课程的有机部分这一发展的必然趋势。
5.结语
本教学实验通过研究CLIL理念指导下的针灸英语课程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ESP和英语基础课程EGP的融合,顺应ESP教学成为大学英语课程的有机部分这一发展的必然趋势。语言知识成了内容学习的一种手段,通过语言的使用学习内容,同时通过学习内容达到使用语言的目的,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为将来的就业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以后具体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坚持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Wolff D.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a Framewor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earner Autonomy[A].In D.Little,J.Ridley & E.Ushioda(eds).Towards Greater Autonomy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C].Dublin:Authentik,2002:110-121.
[2]Piaget J.The Principles of Genetic Epistemology[M].New York:Basic Books,1972.
[3]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7(2):83-91.
关键词:针灸教学;革新方法;现实意义
1针灸教学革新的现实意义
创新教育理念下,针灸教学的革新,在促进针灸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有效保障。针灸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与中医学、临床医学、妇科、儿科等学科间的联系紧密,科学化的教学改革措施是优化针灸教学的重要手段[1]。
1.1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随着教学改革实践的不断推进,针灸教学在教材完善及设计方面进行了创新。国内针灸学的专家编写出版了《经络腧穴学》、《刺法针灸学》及《针灸治疗学》等新的教材,实践指导[2]。教材的更新及完善便于学生系统的掌握针灸学的相关技术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相关平台建设了精品课程网站,为学生提供电子教学课件、教学实验指导及课内外练习。在网络平台中,学生可依据自己的时间进行辅助学习,电子教学具有简易、生动的优点,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1.2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随着针灸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单一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教学实践的要求,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及方法开展教学,培养了学生创新的能力[3]。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设定问答的方式,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例如,教学实践中讲解足少阴肾经这一章时,教师应将肝、心、肺、及肾等器官间的联系进行详细的讲解,引导学生从中医基础理论中脏腑间的关系入手,理解相关知识点。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可通过学生讲课的方式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依据针灸教学设计,选取其中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准备教学案例,在课堂中进行讲解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及认识。随后,教师依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进行完善总结,这种教学模式,不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通过资料查阅,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3有利于高效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随着教学水平要求的不断推进,针灸教学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开始注重教师专业素养及能力的提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不仅优化了教学方案,更实现了自身知识结构及体系的更新。学校普遍重视引进并培养年轻教师,促进师资队伍的优化。部分学校采取一带一的带教活动,通过经验丰富的教师的培养。年轻教师的能力不断提高。学期结束后,年轻及时以进行工作总结的方式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部分学校组织青年教师听课,向资深教师学习经验,有效的提高了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4-5]。
1.4保障学生的技能操作,提高其实践能力
针灸实践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随着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针灸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动态展示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腧穴定位图及经络循行走向[6]。将教学录像引入理论教学,巩固并加强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师可采取测试的考察方式培养学生定位取穴的能力。为加深学生对腧穴定位及主治的认识,教师可将病例引入试验课堂。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可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帮助学生准确定位腧穴、掌握配穴方法、针灸操作。因此,通过针灸教学改革,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的提高。
2实现针灸教学方法革新的措施分析
2.1发挥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学过程应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例如,教师在讲授《四总穴歌》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腧穴的主治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经穴主治作用理论的依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教学环节注重针灸临床各种病症的讲解,高年级学生具备中医内外科、妇科及儿科各种病症的基础知识,教师可采用问题讨论的教学方法,通过临床病例、临床问题等展开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归纳及分析,学习针灸治疗的原则及腧穴配伍方案设计,充分发挥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7]。
2.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活动设计的最终目标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教学实践,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及独立性通过其能动的参与教学实践体现出来。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关注如何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及自学的能力,例如,针灸教学中腧穴相关知识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简化腧穴知识的学习与记忆,通过歌诀吟诵法、穴义分析法、综合归纳法、故事引入法、部位联想法及代表点划法等指导学生科学记忆,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可采取分享针灸最新研究成果的方式拓宽学生的眼界,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指导学生查阅针灸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8-10]。
2.3注重实践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在针灸教学中,人体划经点穴是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传统教学模式下采取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教学手段单一。应采用多种方式结合的策略,优化划经点穴教学。例如,教师采取示范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回答经穴的具置,教师在实体上点划示范,随后学生模拟自行领会。教师亦可采取督导式教学的方式,监督学生点划。提问式的方式下,学生针对自己不太确定的穴位提出疑问,教师给予解答。上述方法可结合使用,学校将人体划经点穴列入考试内容,督促学生练习,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取穴。(2)鼓励学生参与实践,重视技能训练。针灸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各种针刺、灸法、拔罐疗法及其他针法的操作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加以强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示范学习的条件,采取分组教学的方式保障每个学生参与实践,进行技术操作。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以现场演示的方式教会学生基本的操作手法,组织学生相互练习,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在实践操作中锻炼学生基本操作的能力。(3)结合临床实践进行教学。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其临床经验,将典型的临床案例引入课堂中进行分析、讲解,实现教学案例的综合使用。帮助学生了解疾病的病因病机,学会基本的辨证施治方法。案例法教学可帮助学生依据针灸治疗原则及处方配穴规律对具体的病症进行正确的选穴、组方。例如,在“胃脘病”讲解中,教师将临床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症状列出来,提供给学生,通过分析,再提出详细的诊疗处理方案。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知识,加强学生智能培养。(4)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针灸教学应遵循素质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行因材施教,教学设计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专业特点进行,教师应树立中医教学理念,使学生认识到药物治疗与针灸治疗间的差异,懂得在行医中发挥针灸的特长。教师教学设计还要从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及智力水平等多方面出发,教学策略因人而异。实践教学要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作为重点[11-12]。
3结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针灸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效的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针灸教学实践的开展提供了优秀的教师队伍,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现代针灸教学强调通过教学方法的革新,实现启智式的教育,教学手段由单一化逐渐实现了多样化、综合化。针灸教学改革是实现专业教学优化发展的关键环节[13]。
参考文献
[1]潘娟.中国针灸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1.
[2]刘飞.针灸推拿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3]李仲平,张维西,王成梁.针灸教学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方法探索[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02):63-64.
[4]王琦,翟伟.针灸学教学方法改革及体会[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2,S3:648-649.
[5]程立红,张安莉.试谈针灸教学改革的体会[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7,(01):21.
[6]唐雅妮,杜琳,陈美琳,等.从发展现状探析针灸教学改革创新[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1):22-24.
[7]张敏.试论针灸教学改革创新的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3,(28):280-281.
[8]张毅敏.外招生针灸教学改革初探[J].中医药导报,2010,(06):143-144.
[9]吴卫红.针灸教学改革[J].医学研究与教育,2009,(03):110-111.
[10]杨龙.浅谈针灸教学改革[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02):24-17.
[11]胡微芳,景宽,逄紫千,等.针灸教学改革的探讨[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03):104.
[12]陈英,汤海荣,曹晶晶.针灸教学改革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8,(11):2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