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30 11:39: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生态经济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技术创新;经济生态化;管理技术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迅速崛起,在短短二十多年里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制造中心。可以说,中国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能源需求量的高速增长,生态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使得我国主要靠能源和原材料等硬资源投入的低技术附加值和低管理附加值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经济的集约化转型已是势在必行。要达成集约化的目标就要促进技术的革新。这里所说的技术革新不仅指的是工艺技术的革新,也包括管理技术的革新。技术革新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也是促进经济产业由低端向高端游移,增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
技术革新可以促进经济生态化发展。所谓经济生态化发展是指通过生态理念的渗透使经济系统具有生态功能从而使经济逐步演进为生态型经济的一个过程。通过技术创新可以降低经济发展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赖程度,降低能源和原料的附加值比重,提升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和管理附加值,减轻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促进经济生态化发展。有学者曾计算,如果美国底特律的汽车制造企业也能按照硅谷半导体技术的跳跃性发展(集成电路发展的摩尔定律:每18个月速度和集成度提高1倍,价格降低一半)的话,那么汽车将以超音速的速度行驶,而且每一万里耗油将不到1盎司燃料,购买成本将不到25美分。[1]。摩尔定律表明,技术创新可以使产业显现出相对传统低技术产业的生态化特征。同时,技术创新可以产生较高的投入产出比。比如,生产1000吨玻璃纤维所需能源只有生产1吨铜的5%,但后者却能比前者创造出更大的效益。技术创新节约了资源,加强了产品功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资源有效利用率,使得单位经济的增长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破坏程度日益减小,有助于缓解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因此,技术创新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之一,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能源替代和资源开发,已经成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2]
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国家,而且还是一个处在工业化过程之中的国家。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像某些发达国家那样通过传统产业的弱化来促进经济的生态化发展,而必须走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的道路。这一点在国内学术界已经形成了共识,但在重视程度上,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却往往对工艺技术创新青睐有加,而忽视了管理技术创新对经济生态化发展的重大作用。
管理手段技术的创新主要表现为现代信息手段对管理方式的重构。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在各产业大规模推广应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化的共享平台可以实现“虚拟制造”,通过系统整和可以大量节约包括能源、材料在内的各种资源,实现运营成本的下降,促进经济生态化的进程。农业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利用计算机和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品种培育、模式化栽培、节水灌溉等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工业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可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制造成本,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服务业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大力推进现代物流管理可以优化供应链,降低沟通成本,增加产业附加值。
管理结构技术的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传统产业,通过产业结构的生态重组和生态技术的运用来实现管理结构技术的生态化创新。另一方面就是改变三次产业构成要素的比例结构和要素内部的结构,来实现经济资源配置的生态最优化。
从产业生态学的角度看,在人类构筑的经济系统中,三次产业(第一、二、三产业的总称),特别是工业,扮演着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角色。在传统工业社会中,作为生产者主体的工业企业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产品,但同时也向自然界排放了大量的废弃物直接导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进而威胁了人类的生存。造成如此严重后果,究其根本原因是产业系统中的分解者的缺失。因此,大力培育“产业分解者”进行废弃物资源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我国来说,管理结构技术的生态化创新是一件需要实实在在去做并且需要做好的事情。在消费层面上,国家应加大环境宣传的力度,培养公民的绿色消费观念,提高公民的环保素养;在产品制造层面上,要用政策引导和规范企业全程绿色生产,对绿色生产行为给予奖励,对黑色生产行为给予惩罚。国家要通过政策导向引导企业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原材料,减少原材料的使用,优化制造技术,建立更科学的运销体系,减少产品使用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促进报废产品的再循环。[3]管理结构技术生态化创新的进程涵盖第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领域,是一个对经济产业全面变革的过程。在工业领域,生态化创新的主要思路是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副产品再循环。生态工业园是工业生态化的主要途径。生态工业园的企业以企业间的工业化代谢和共生关系为纽带,以掌握关键资源的企业核心,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投入或原料,建立产业链。这样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对企业来说,企业的治污费用降低了,也就是成本降低了,企业的利润自然也可以相应的提高。对社会来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变小了;在农业领域,生态化创新的主要思路是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科技附加值。发展生态农业就是发展以节地节水、再生能源、良种推广、提高单产为核心的农业发展体系。提高农业科技附加值就是要拉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加快科技成果在农业中的应用。目前,我国农业生态化急待解决的问题是: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可以使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更加规范,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为出口时规避“绿色贸易壁垒”作好准备;规模化经营则有利于农业科技的大面积应用和农业信息化的快速推广;在第三产业领域,生态化创新主要表现在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加强绿色服务上。深入推行商品的绿色标识制度,激发公民的绿色消费热情;宣传与经济社会相协调的适度消费理念,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重视消费品的回收、交换,对第三产业产生的“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是第三产业管理生态化创新的主要途径。
管理结构生态化创新将促进产业的融合,而产业的融合将带动新兴的交叉产业的发展,交叉产业的发展将带动我国就业人口的增长。尤其是管理结构生态化创新将促进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是一个新兴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实用价值的产业。近年来,生态环保企业在世界上已经得到高度发展,已有数百万人为此工作,大量的环保产品进入国际贸易,据估计目前每年起码有5000亿美元以上的贸易额,而中国的环保产品,估计年生产不过40-60亿美元。与国外比较,我国在环保产业的发展上尚有很大差距,在环保工业技术方面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环保生产的种类和规模很不令人满意。大力扶植生态环保产业,加强生态技术的研发,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环保产业集团,规范环保产品交易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次产业构成要素的比例结构和要素内部的结构对经济的生态化发展状况有很大的影响。同制造业比较,第三产业被称为“无烟工业”,是一种比较环保的产业。第三产业充分发展可以改善经济生态化的状况。在工业化的前期和中期,第三产业是作为一个服务和配套的行业而发展的,对工业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而当城市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时,第三产业开始逐步走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高级阶段。
从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上讲,一国工业化进程,一般有一个先“重工业化”,再“高加工度化”,再“技术集约化”,最后“经济服务化”的“由硬到软”的趋势。这意味着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国家发展第三产业要受到本国所处的工业化进程的制约。但这并不意味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只能顺应其自然发展进程,对我国来说尤其如此。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发展还很不充分。比如拿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印度比较就可以发现这个问题。据统计,2004年工业在印度GDP中所占比重只在27%左右,而服务业已占到52%。而同期我国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2.9%,第三产业只占31.9%。这样的数据导致了我国单位GDP的能耗高于印度,为印度的1.3倍左右。
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一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我国第二产业比重过高不利于经济结构的生态化发展,已导致了我国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能源过度消耗等不良后果。而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已经影响到了第二产业的发展和就业水平的提高。比如,我国金融体制的不健全已经造成了我国工业企业的融资困难,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大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发展第三产业,就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步伐,健全第三产业的发展机制;就要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以满足第三产业发展所需的集群效应;就要促进第三产业的技术创新,推动第三产业向高效率、智能化、管理科学的方向发展;就要优化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着重发展金融服务、创意产业、IT服务业等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管理技术的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技术创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大的社会价值。促进管理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向生态化、节约化发展是当代中国人的使命,国人应全力进取,共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王滨.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115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中国西部发展能力研究中心
出版周期:年刊
出版地址:贵州省贵阳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1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关键词:低碳经济;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要素;关键点
为了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我国提出要建立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努力使低碳经济成为现实。生态圈模式建设以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效益理念、节约环保理念等为核心,将煤炭企业发展与生态发展相结合,使煤炭企业能够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在低碳经济的基础上建设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是煤炭企业及相关行业发展必然趋势,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于低碳经济的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发展的基本元素
(一)主体
首先是主体要素,这一要素包括三部分,第一是煤炭产业,它在生态圈的建设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煤炭资源集中或企业集聚的地方都可算作是煤炭产业,在生态圈中,这些企业应当进行明确的分工,协调开展各项工作;第二是与煤炭有密切关联的产业,这类产业涉及的范围较广,电力产业、钢铁产业等都可纳入其中;第三是辅助机构,如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等。在建设生态圈时,各主体应当综合发挥自身的作用,努力实现在资源与信息等方面的共享,在运作中进行优势互补,共同实现对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开采。辅助机构应当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设备创新,为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使得生态圈内的经济能够协调发展。
(二)资源
资源要素主要包括社会资源与煤炭资源。生态圈中各主体开展的各项活动都是紧紧围绕资源进行的。该模式的生态性主要表现为对社会资源以及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使用,只有不断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才能最终实现煤炭产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煤炭资源在整个生态圈建设中占据基础性地位,它是生态圈建设、形成的重要保障。在生态圈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各企业负责人与科研人员应当对煤炭资源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共同制定开放方案,使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能够更加规范化与合理化。
(三)环境
环境要素主要指生态环境要素、市场环境要素以及政策环境要素。企业的发展与环境变化是有着密切的关联的,煤炭经济生态圈也不例外,因此在其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对环境要素予以密切的关注,同时管理人员应当意识到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煤炭企业发展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而生态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政策环境的变化都会影响煤炭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与发展方形。因而生态权在建设的过程中,煤炭企业应当对环境予以足够的重视,努力降低污染,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同时还要根据政策与市场环境的变化情况,调节自身的发展方向,力求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之间的关系,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二、基于低碳经济的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发展的关键点
(一)集约化生产
在生态圈模式的建设与发展中,企业应当意识到开展集约化生产的重要意义,对生态圈内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采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生态圈建设要求各相关企业能够通力合作,在资源、信息等众多方面实现共享,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互补,促进各自经济效益的共同提升,开展集约化经营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必然途径。
(二)处理污染物
在生态圈的建设中,煤炭相关企业应当协调好自身发展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因此一定要对企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必要的处理,与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利用新型技术、新型设备生产,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要利用技术手段技术处理已产生的污染物,或对其进行再利用,以减少其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使生态环境效益能够得到提升。
(三)创新技术
节能、环保是低碳经济强调的重点内容,因此生态圈内的煤炭及相关企业应当加强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充分提高煤炭资源的实际实用效率,减少对能源资源的开采,对资源进行必要的保护。另外各种生产技术也应当向着低排放的方向发展,避免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为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共赢奠定良好基础。
(四)清洁开采
集群效应是生态圈模式的突出特点,无论是信息、资源还是技术都能够实现高度共享,因此煤炭企业在发展中应当充分利用共享资源,获得相关企业在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实现对能源资源的清洁开采,将生态环保理念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境中。
1研究背景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生态灾难使得人类不得不接受事实:二百多年前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效仿,稳定的生态系统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态经济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资本代表不断消失的自然资源基础作用应当成为经济增长研究的焦点[1]。国内外对自然资本的理论研究为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研究奠定了基础,在研究经济增长过程中考虑环境问题,是经济学家不懈努力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尔(Maeler)首次从环境质量角度研究了最优经济增长问题,与以往的研究不同之处在于:其效用目标函数由U(c)扩展为U(c,Y)(其中Y为环境质量)[2]。卢比奥(Rubio)和库切(Coetz)分析了土地资源作为自然资本与生产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3]。史仕新、刘鸿渊通过建立集合人力资本、生态资本以及科技进步的生产函数,探讨在满足约束条件情形下,经济处于最优的平衡增长路径上。该经济增长模型把三种资本视为具有完全替代性,当实现三种资本弹性之比等于经济投入份额之比时,每单位有效劳动的平均产量最大[4]。生态经济模型分析为更清晰地分析生态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是生态资本与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不容忽视的差异:市场价格缺失可能导致极大的建模误差。因此合理的生态资本价值计量是构建生态经济模型的基础。碳交易市场旨在通过市场机制以碳资本价格为信号,激励企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碳生态资本价值的补偿。本文从分析碳交易市场的经济特性入手,基于罗默(Romer)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引入生态资本变量从宏观层面构建生态经济增长模型,从模型简单形式的分析中可以得出:技术进步是生态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同理新增生态资本也是生态经济长期增长的内在源泉,因而生态经济的发展取决于技术水平的规模报酬与生态资本的规模报酬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对资本增长的共同作用。由于我国碳市场处于探索阶段,如果能把握碳市场发展的规律,那么将指导我国碳市场的形成。
2生态经济增长模型构建
2.1碳交易市场经济特性分析
当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资源以不同方式组合时将体现不同的生态资本价值,假设环境对二氧化碳的承载能力是生态资本价值的重要指标,那么考虑生态资本价值以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衡量,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则表示生态资本价值低,碳排放量低则价值高,这从生态容量的有限性与稀缺性角度可以解释生态资本的经济性。碳交易市场实质即实现了生态资本价值的动态变化,新古典经济学从微观层次上解释,只要生产要素间实现帕累托最优配置,那么生态资本价值实现最大化。从宏观层次上却要解释生态经济系统增长的原因,即新增生态资本的动力机制。因而碳市场不是孤立的、封闭的经济系统,其应当视为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生产生态资本的经济部门。碳交易市场的内在激励机制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成本的比较优势,即通过减少生产要素的投入或者提高生产要素的组合效率或者产生规模经济性等。这本质上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可以理解为新增的技术使得生态资本价值发生变化,在碳市场经济中,即存在这样的可能性:技术差异化引起生态资本存量的变化,碳市场经济的增长依赖于生态资本存量的增长;同时生态资本增长过程中又伴随着新技术的产生。
2.2生态经济模型
将研究与开发理论与经济内生增长理论结合始于罗默(Romer)[5]、格罗斯曼(Grossman)和赫尔普曼(Helpman)[6]。罗默在其增长模型中认为:新技术推动产品生产部门的生产,因而新增资本产品继续作为投入要素参与生产,在假定资本与知识的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中,内生要素的规模报酬是否递减,递增或不变,这都取决于新知识生产的规模报酬[7]。碳市场经济实质通过国家之间的资本、技术的水平转移而实现了生态资本价值。生态资本可视为社会经济的另一生产部门,同时又是产品生产部门的生产要素之一。根据罗默的经济增长模型,生态经济模型的框架与假定,将生态经济分为两部门:产品生产部门,生态资本生产部门,劳动力中的数量为eL的份额用于生态资本的生产,1-eL用于产品生产,同理资本存量的eK份额用于生态资本生产,其余用于产品生产,eL、eK都是外生的。知识随着资本量的积累而内生增长,假设A(t)=BK(T)Φ。模型假设保持生产要素规模报酬不变,即生态经济的专业化分工产生的收益能够全部被利用,采用道格拉斯产品生产函数将资本存量K(T),劳动力存量L(t),生态资本存量E(t)引入模型中,为简化分析同时假定劳动力增长为外生变量,。在t时,产品的生产数量为:Y(t)=[(1-eK)A(t)K(t)]αE(t)β[(1-eL)L(t)]1-α-β,α>0,β>0(1)生态资本的生产数量为:E(t)=[eKA(t)K(t)]ε[eLL(t)]ΦE(t)γ,ε>0,Φ>0(2)生态资本存量的引入,仍然使得产品生产部门保持规模报酬不变,同时将A(t)、K(t)以乘积形式引入,仅表示技术进步增加资本存量,但没有改变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收敛性。生态资本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因为生态资本价值越高,需要投入更多的要素才能增加生态资本,这就如发达国家实现碳减排需要更多的成本。生态资本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可能性,就如欠发达国家的减排情形。因而(2)式中γ有正负不同的可能性。我们关注的生态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模型的动态分析能够体现:按照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当假设折旧率为0,资本的增长量,储蓄率s是外生变量。那么(1)式为:sBα(1-eK)α(1-eL)1-α-βK(t)ΦαK(t)αE(t)βL(t)1-α-β(3)设cK=sBα(1-eK)α(1-eL)1-α-β,两边同时除以K(t),得出:cKK(t)[(Φ+1)α-1]E(t)βL(t)1-α-β(4)给等式两边取对数后,求关于时间的导数:[(Φ+1)α-1]gK(t)+βgE(t)+(1-α-β)n(5)到此为止,求出了关于资本增长的动态方程,可以看出生态资本的引入使得资本增长复杂化了需要分情况讨论。(1)(Φ+1)α-1>0,即>。那么资本增长的动态性将如图1所示:图1资本增长率的动态性情形1资本增长率gK(t)恒为正的情形下,gK(t)下降,而gE(t)上升,会出现的情形。如果gK(t)上升,gE(t)下降,会出现的情形,若,gE(t)保持不变。(2)(Φ+1)α-1<0即。那么资本增长的动态性将如图2所示:图2资本增长率的动态性情形2如果出现的情形,那么gK(t)上升,gE(t)上升,如果,gK(t)下降,gE(t)下降,,则gE(t)保持不变。同理:生态资本增长的动态变化也可以得到:(6)根据Φ(ε+1)-1与0的关系分两种情形讨论,最后如图3、图4所示:(1)当Φ(ε+1)-1>0,即,假设λ-1<0的情况:图3模型中生态资本增长率的动态性情况1(下转88页)<分析图3,可以得到在线的上方,表示gE不断上升,在线的下方表示gE不断下降。(2)Φ(ε+1)-1<0,即。图4模型中生态资本增长率的动态性情况2分析图4,得到的结论是在线的上方,表示gE不断下降,而在线的下方是gE不断上升。综合分析以上的资本增长率与生态资本增长率的动态性,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知识增长量对资本增长量的影响(Φ)将决定生态资本增长率对资本增长率的作用,当两者是负向变化,即生态资本增长率的上升反而导致资本增长率的下降;当,两者是正向变化,即生态资本增长率的上升导致资本增长率上升,这应该是生态经济发展的基础,也就是说新知识产生的资本积累量的规模需要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那么由产品生产部门与生态资本生产部门的经济才能够实现内生增长。(2)极端情况下,当时,,或者时,Φ>1,生态资本的规模报酬与新知识的规模报酬都将使经济偏离平衡增长路径,证明过程类似于新知识的规模报酬效益。
【关键词】生态经济;侗族;文化模式
【作者】杨经华,贵州财经大学人类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贵阳,550004
【中图分类号】C95-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12)03-0154-007
百多年来,人们一直在追问:人类能够解决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吗?英国经济学家佛朗西斯?凯恩克罗斯悲观地回答:“许多人希望经济的增长可以实现环境的改良。从真正意义上讲,这一点永远也不能实现。大多数的经济活动都是将资源和原材料用光;反过来,又产生了地球必须吸收的废料。所以,绿色增长只是痴人说梦。”[1]在现代经济体制下,由于人类对利益的极度追求,人类活动注定了生态危机发生的不可避免的历史宿命。然而,在侗族地区,一直以生态环境保持良好著民族经济研究称于世。如贵州榕江、黎平等侗族地区,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生物资源异常丰富,民族风情多彩迷离。千百年来的经济活动之所以没有对自然造成破坏,与自然保持良好的共存和谐关系,是与这些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密不可分的。侗族地区良好的生态文化实践,给人类提供了一个深刻的启示:生态经济的良好运行,在特定的文化模式,并非没有重建的可能。作为应对生态问题的一种新型的生态经济的构建,同样不仅仅是追求一种简单的经济制度的调整,更重要的还是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全新的解释与反思。
一、现代生态经济面临的困境
生态经济是指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而又不会危及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前景的经济。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实现将“生态学凌驾于经济学之上” [2]85。尽管生态经济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也尽管世界各国政府开始在20世纪90年代共同唱起了“可持续发展”的高调,但现实中却很难真正彻底地推行生态经济。究其深层的原因,不是人们对传统经济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没有深刻的认识,也不是人们不想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而是在现实中,缺乏生态经济运行的文化模式。
从传统经济学的产生开始,经济学家已经为经济活动的运行定义了一系列法则。即在经济活动中,“人类行为是完全合乎理性的” [3]76 理性人“对最大利润的计算激励着他的行为,他的渴求漫无止境”。 [4]167 正是人们对“利润之神”的追求,导致了一切的生态环境的恶化。蕾切尔?卡逊于1963年就指出:“当今世界崇拜速度和数量,崇拜快捷地赚取利润,这种盲目崇拜滋生了滔天罪恶。”[5]16她指出,导致严酷生态问题的罪魁祸首是为了快速获取经济回报而将自然蜕变成工厂一样的组织形式。但是既得利益者们拒不承认这些事实,他们始终认为,在更大的范围内,经济学而不是生态学还将一如既往地决定我们的环境。社会的统治集团总是无一例外地忽略当代生态与社会危机的严重性,以及为创立公正可持续世界必须彻底改组生产方式的必要性,他们把主张进行有意义的生态与社会变革的人描绘成一群“凶事预言者”,对周边改善的生活质量视而不见。工业也助长了这种自鸣得意的态度,与此同时还竭力把自己塑造成对社会负责、善待环境的形象。在蕾切尔?卡逊看来,现代工业的经济体系是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是为“利润和生产之神”服务的。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翻番和经济增长六倍,人类对地球资源的索取变得异乎寻常的巨大。砍伐树木快过树木的生长,过度放牧造成草原的荒漠化,超量开采水资源使得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涸,耕地土壤的流失速度超过了新土壤的形成速度,使土地渐渐失去固有肥力……
伴随人口增长和经济收入的提高,人类对地球的需求也在成倍增长。在1950年到2010年的60年间,世界人口从25亿变为64亿,超过了自人类这个物种形成后400万年里增长的总数。经济收入增长更快于人口增长。从1950年到2000年世界人均收入几乎增长了两倍。人口的增长加上收入的提高,使全球经济产出从1950年的将近7万亿美元(以2000年的美元价值计)达到2000年的46万亿,增长了将近6倍。[6]4
人口增长与收入的提高,使20世纪上半个世纪的全球谷物需要量大幅度增长,1950年时为64亿吨,2000年则是1855亿吨,增加了两倍。为满足这不断膨胀的需要,农夫们已经把耕地扩展到了或者非常干、或者非常陡的土地上,因而极易造成土壤的流失。这样的土地是无法维持可持续耕作的。每年数以亿万吨的表土或被沙尘暴刮走,或被雨水冲走,迫使农民在日益贫瘠的耕地里不停奋斗,以解决全世界每年多出来的70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6]4
在中国,人与自然的生态的生态紧张同样尤为紧迫。以人与自然最亲密的水土资源为例,中国在20世纪面临的水土流失灾变主要展现为七个方面:一、我国江河下游频繁遭受洪涝灾害的的袭击;二、西北地区的沙漠化愈演愈烈;三、我国江河上游因水土流失导致了土壤品质的下降;四、我国南方地区的土壤石漠化面积剧增;五、我国的盐渍化灾变严重;六、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发生旱灾;七、环境污染导致土地资源流失。[7]8-12
在中国近几年发生的气候反常如北方的暴雪与南方的持续干旱与连降暴雨,更为加深了人们对于该问题的认识与自觉。当越来越多的灾难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与繁衍之时,人类不得不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所致力的生态经济难道真的只是一种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幻想吗?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生态化;生态创新;环境管理;环境政策
[作者简介]乌斯科娃・塔玛拉・维塔利耶芙娜(Uskova Tamara Vitalyevna),俄罗斯科学院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译者简介]肖群,华东交通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查甜甜,华东交通大学MTI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江西南昌 330013)。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各种形式的经济活动在实现预期目标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外部影响。如生产垃圾和消费垃圾的形成,这些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现代国民经济和技术领域的产品每年所产生的垃圾总量(除氧气、氢气、水蒸气外)大约有140总吨位,其中有35总吨位(25%)排放到大气中,15总吨位(11%)随废水排出,90总吨位(64%)主要以固体垃圾形式存留在地表和地下①。这些垃圾主要来自于采掘工业、废渣厂等。许多有毒垃圾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根源,这具有全球特征。此外,随垃圾排放出去的还有许多有效成分,同时垃圾中也包含了一些有用成分,从中提取这些有用成分的成本要低于从自然原材料中提取的成本。
众所周知,人类产生的垃圾可以分为生产垃圾和消费垃圾。工业废料或生产垃圾包括原材料残余物质,半成品在生产或使用加工过程完全或部分失去了最初的消费特性,也会产生垃圾。在生产过程中还会形成一些不能使用的物质,这些也是垃圾,例如采矿中产生的表土岩层、农业废弃物、对废气和废水作清洁处理过程中收集到的固体物质等。消费垃圾包括物质、材料、物体、产品、商品(产品或商品)的残余物,这些消费品在公共或个人消费、使用或开发过程中,由于身体变化或心理喜恶等原因,在进一步的直接或间接的使用中完全或部分失去了最初的消费特性。
工业垃圾的来源有如下几种途径② ③:
一是露天采矿,产生表土岩石和矿物含量低的岩体。在每年40亿至50亿吨的表土岩层中,使用率为40%,其中废石占10%。
二是矿物燃料的燃烧。在俄罗斯联邦每年产生5000万至6000万吨的火山灰废料,其中使用率只有6%(在西欧,使用率达40%―60%)。
三是木材的砍伐和加工,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占发达采伐区生物量的40%。这些废料包括树节、树根、树枝及矮树丛等。每年俄罗斯木材废料总数达5500万至6000万立方米。
四是石油的提取和使用(石油生产和加工企业,轮胎工厂,机械工程中液废料等)。每年在俄罗斯联邦会产生60万吨的油泥,其中只有50%―60%能得到使用和处理,而发达国家的油泥使用率高达90%。
五是建筑材料的生产和使用。每年产生大约5000万吨的垃圾,其中只有20%左右会被使用。
此外,还存在着大量的磷石膏废物,含汞、抗砷废物,废轮胎,电镀污泥和碎玻璃。
生活垃圾存在的主要形式有:固体垃圾(俄罗斯联邦每年产生1.4亿吨,其中只有4%被使用);污水污泥(每年达8000万吨,只有1.5%左右被使用);降水(总量1.5亿吨,使用率只有1%)。
俄罗斯联邦自然资源和环境部的调查结果表明①,仅俄罗斯每年就有50亿吨左右的表土岩层和矿堆以及7亿吨来自加工厂的垃圾被储存在地球表面,约10亿吨灰渣来自于能源产业,堆积了20多亿吨有毒废物。超过一半的垃圾(93%)源于采矿业,其中62%来自燃料和能源(主要是煤炭企业);4.7%来自制造业,其中不到一半的垃圾是可以回收和重复使用的(2014年为43.1%)。
调查显示,一个国家的垃圾总量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福利程度息息相关。因此,在俄罗斯经济低迷时期,垃圾总量呈下降趋势,但随着经济的复苏,垃圾总量又回到了原来的水平。例如,2009年,俄罗斯的垃圾总量减少到35亿吨,而在2010―2014年又增加到了52亿吨。
因此,在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导致对环境负荷的加重。就这点而言,我们有必要解决环境问题,特别是俄罗斯地区的环境问题,以促进经济发展的生态化。环境问题主要是因为经济活动造成的污染物集中,使之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不断扩大,尤其体现在经济实体存在的区域。
本文通过研究理论方法,定义了“经济生态化”的本质② ③ ④ ⑤ ⑥ ⑦,并得出结论:专家们对这一概念的内容,存在着不同观点。有些人认为,经济生态化体现在人与自然的等价交换上,从而确保人工生态系统的创建,同时在优化组织和技术决策的基础上维护所需的环境质量。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就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相对有效的原材料,减少特定消费,充分利用可回收资源及各种矿产资源,以提供可循环使用的原材料。而另外一些人则把经济生态化视为一个创造的过程,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行政法规的制定、产品的社会经济创新,来提高经济系统的生物相似性。这就需要深刻转化整体科学知识,形成生态意识,提高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促进科学和技术活动的生态化等。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生态化是实施技术体系、管理及寻找其他解决办法的过程,而这些解决办法在保持自然环境质量的同时,能够改善自然资源的效率。在一些著作中,经济生态化被解释为一种结构化的过程,其重点是同时考虑几个具有选择性、互补性的方向。每个方向都有其边界,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前提下实施完成。因此,生产部门的生态化可以表现为一种复杂的阐释,阐明了对处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下的俄罗斯联邦和地区所产生的环境及经济影响。此外,发展应该基于预防原则、连续性和普遍性原则、不断完善原则以及环境活动的互联性及复杂性原则。
在我们看来,经济生态化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在引进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原则的过程中,使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
经济生态化的主要原则有如下几点①:生态经济现实主义,必然限制了经济活动的自然改造;考虑“起步阶段”的条件,以确定经济实体所在地的环境危机水平(如污染、人口健康、生态和资源潜力);市场和非市场监管者的接触;基础设施和制度保障是以环境为导向的商务活动的基础;对研究和生产周期的初始阶段的监管困难进行转移;涉及发展的几个选项,包括生态创新工程及项目,这些项目主要依赖于发展重点、资源支持、区域生态能力及其他一些因素。
俄罗斯面临的重点问题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环境保护和节能技术,发展和实施新的系统化措施以确保经济长期、可持续的增长。尤其需要为区域经济、社会领域和人民生活的环境重新定位提供法律、制度及经济条件,从而能合理使用各种资源,维护和改善环境。这一目标的实现,可能需要运用新方法来组织经济活动。
经济生态化发展效率应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效率保持一致,甚至高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效率,从而避免区域生态承载力的降低和自然资源的减少,防止造成环境危急的产生形势。各种经济活动的经济利益,应该将环境成本和由污染造成的损失考虑在内。生产区域的低浪费和零浪费产品,能大大减少环境破坏。
引入环保创新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是解决经济活动生态化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不同于其他创新,会产生互补和相关的内部及外部影响。生态创新最普遍的变体形式有:生产更加环保的商品,使已有商品在质量上有所提升;采用新技术来提高生态效率和环保产品的生产;减少能源和天然原料的消耗,或者替代传统原材料。
与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生态化产业相比,作者更倾向于发展那些没有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产业活动。首先,应该注意到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来改善环境的潜能。而经济结构调整需要细化有效的结构政策,特别是为经济生态化的重组建立法律和制度,同时合理使用各种资源,为维护和改善环境状况提供生态安全的产品。
从经济结构看,以环境为导向的变化,其本质是稳定资源开采产业的发展及生产总量,并在现代技术的基础上迅速发展与自然产品有关的所有行业,并将自然物质转化为最终产品。这是有关国民经济中劳动力、物质和财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分配的问题,以发展资源节约型、具有先进科学技术的行业和活动。这样的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将大大降低产品和服务的环境承载力、环境负担及自然资源的总需求量。经济结构调整包括建立新工厂,关闭环境差、经济效率低的工厂,同时对制造业重新定位。而以生态为导向的结构调整应包括大规模的再分配,从第一产业转入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的资源转移①。
根据国外的经验,引进环境管理体系是经济生态化最具前途的发展方向之一②。应该强调的是,环境管理不应废除或取代在联邦和管区内的国家环境管制,而是将它作为企业内独立的行动进行补充。
当地政府部门对于激励经济活动的生态化是至关重要的。在经济政策框架内,有必要支持企业实施环境保护技术。政府的支持手段有如下几类:有针对性的减免税收,包括延长税收征收期限;对旨在发展绿色产品的企业减少所得税的征收;在购买迎合当前环境发展需要的新设备时,减少增值税的征收;对从事生态化产品生产的纳税人实行免税政策;引进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环境目标和环保设备等等。
在经济活动中,意识到“最佳可用技术”的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有80多种不同的经济手段以促进环保技术的使用。在俄罗斯联邦,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环境保护法》(2002年1月10号编号7)中,该法规定,建立与经济和社会因素有关的最佳可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技术标准。然而,为了更好地执行相关规定,俄罗斯仍需作出更多努力。
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优化、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缓解或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含量,最终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类生存条件共赢的一种发展形态。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必然要求有与其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即低碳经济观念,包括低碳发展观、文化观和创新观。低碳经济观念倡导一种新的生活实践方式,以人类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为价值目标,通过尊重自然的整体价值,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通过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融合使人类的生态文明观念得以升华。因此,作为人类生态伦理价值观念调整的产物,从新的维度,丰富了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为解读生态文明的构建提供了新的阐释路径。
一、低碳文化观:生态文明价值建构的理念依据
文化是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但在社会变革尤其在文明进步过程中的作用,有时却远远超过其他制度安排。文化在社会实践中从物质、精神、制度乃至人类行为等层面,积累和创造各种财富和经验。低碳文化观作为低碳经济观念的内核,是在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在发展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思想认识、行为态度、道德伦理等精神因素的总和。因此,低碳文化观要求人们在思想意识等层面,实现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生成实践活动中,自觉做到低能耗、低排放,从而维持碳循环平衡,抑制全球气温变暖、缓解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生态危机,促进各种低碳科技成果的产生,以及各种新的可再生清洁绿色能源科技蓬勃发展,使人类在能源利用方面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步从工业文明过渡到生态文明。首先,以低碳文化观推动社会生态自然价值实现。合理的低碳文化观以低碳价值观为构建前提,正确的价值观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能在社会变革、文化冲突,以及价值扭曲时,保证发展社会道路方向的准确性。同时,也对外部事物、事件作出对与错、好与坏、是与非的判断,制约着行为主体的生活信念、行为意志、处世态度甚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价值观源于社会生活,反过来又能决定人的生产活动、社会实践及生活方式。低碳价值观摒弃传统纯粹以追求人类物质价值和经济价值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将自然、环境和生态价值作为评判生产方式、经济模式、社会形态、生活态度和社会活动的主要标准。与工业社会价值观不同的是,低碳文化观推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模式,倡导以生态平衡替代经济价值作为社会发展的评价标准,不啻为缓解生态危机的一剂良方。
低碳经济时代构建的低碳文化观,彰显了时代的要求,保证了生态文明的价值构建导向,推动了自然环境改善和生态价值的实现。在低碳价值观引领下,人类将崇尚低污染、低碳排放、低环境污染的绿色生活,企业将更重视社会责任,发展以节能减排、控制污染、控制碳排放为主流的生产模式,生态环境建设水平自然会成为评判工作业绩的重要尺度,也将引导社会发展突破传统工业化生产模式,以生态经济取代由来已久的工业经济。其次,以低碳文化观促进生态道德意识养成。低碳文化观倡导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自觉做到低能耗、低排放,从而维持全球的碳循环平衡,抑制全球气温变暖,消除由气候变暖所引发的生态危机。生态文明作为低碳社会高于工业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呼唤公众和社会建构与之相适应的低碳文化观。低碳文化观可以促使人类自身生发内在的低碳观念,进而培育和养成一种生态道德意识,倡导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改革方面控制、降低碳排放,在建构低碳社会的同时,建构低碳文明,“通过道德意识、伦理评价等”[1]对低碳社会经济主体产生积极影响。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能使人们从道德意识层面强化自觉保护生态环境意识,通过道德、意识的自觉促进低碳社会的文明建设。应当说,一直以来,人们的道德意识、生态道德意识的养成从未被忽视,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社会、低碳文明对人们的生态意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与期待,而且表现出从未有过的迫切性。低碳文明是要求的生态道德意识,不仅强化了对自然环境的爱护与尊重,突出了“碳因素”、低碳文化观的重要性。通过低碳文化观所促进的生态道德意识,核心内容是“减碳”意识的养成,因此,自然会成为新型生态道德意识产生的文化理念依据。最后,以低碳文化观推进社会生产关系协调发展。在我国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阶段,以增长为主题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根植于社会各界的观念之中,地方政府工作业绩评价方式长期延续GPD单一衡量标准,限制了低碳经济的发展。因此,尽快生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价值观,建立与低碳文化相符的非正式制度,改善以单一能源消耗为主的传统发展范式,以成为实现经济模式顺利转型的必要条件。
低碳文化观是推崇低碳环保的发展模式,是当今世界国际合作和经济发展的主体思想。低碳文化观作为新型文化形态诞生在全球气候变暖、环境危机日益加重的背景下,并通过制定诸如清洁发展机制等国际准则,以制度形式约束各国政府的经济发展行为。因此,低碳文化观在改变原有生产、发展等观念的前提下,能够有效改善现行经济发展模式,以法律、法规等制度形式协调现有落后的生产关系,推动社会向生态文明过渡。人类社会从未像今天这样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样态,文化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新型的低碳经济催生了低碳文化,与低碳文化相伴随的低碳文化观对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以及新型生态道德意识建构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可以认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不仅是新型的社会经济转型与重构,更是一种文化理念的转型与重构。
二、低碳发展观:生态文明价值建构的现实保证
低碳发展观是低碳经济观念的核心内容之一。当低碳经济步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后,低碳发展观便成为人们对经济增长与福利效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等多重关系的理性综合认知与权衡,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的再思考与再认识,体现出认识的升华,以及对现有发展观的超越。低碳发展观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导,主要目的是在改变传统工业文明发展观的前提下,让公众认识到低碳的必要性和高碳的危害性,使低碳意识自觉贯穿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使低碳发展观成为生命自觉,进而实现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模式转变,从而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p#分页标题#e#
首先,低碳发展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为生态文明提业依托。低碳经济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以资源的再循环、再利用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有效替代为原则,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生态和环境,达到经济社会长期持久、科学合理稳态增长的和谐状态。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的优势地位相互更迭,产业联动性不断提高,产业内部结构优化与产业拓展、产业融合相结合。而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是我国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这就需要我们以低碳发展观为原则,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切入点,逐步优化低碳产业结构[2](p.6),探索走出一条发展与生态相得益彰、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的新路径。在人口激增、环境恶化的现实背景下,生态文明的实现必须立足低碳发展观进行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而产业结构优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和结果。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有多种渠道,在低碳发展观的指导下,以低碳、绿色、可持续经济为突破口,提高以金融服务和高新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业比重,提高以绿色新能源工业为特征的制造业内涵,提高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附加值的制造服务业,促进整个产业链条的价值从资源型分布转变为可持续型分布,是延伸产业链条,充分利用资源,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
其次,低碳发展观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为生态文明提供物质条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仅强调增长的效益,同时包含产业结构优化、资源与环境相协调、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科技的进步等,这与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转变增长方式要求经济体改变原有的能源消费结构,在技术创新上实现重大突破,尤其是在全球性能源资源紧缺的前提下,必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加大投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以资源节约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低碳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要解决增长的结构性问题,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在这个意义上讲,低碳发展观是发展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平台和切入点。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时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深入发展,发展绿色低碳生态经济既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国际竞争的新焦点,还是提升国家绿色控制能力的重要手段。低碳发展观促进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生态文明提供坚实的民众基础、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撑。
最后,低碳发展观促进消费方式转变为生态文明提供民众基础。低碳发展观一方面顾及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另一方面,注重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强调降低能源和资源的过度消耗,从而保证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与资源利用的公平性。低碳消费方式是指在消费过程中,以低碳为消费基础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持人与自然良性循环发展的生态消费行为,是人类在资源匮乏、环境危机、尤其是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兴起的一种兼顾代内与代际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消费理念。低碳发展观的价值意义一方面通过对生产和发展引导得以体现;另一方面,也对公众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向低碳转变产生积极作用。低碳发展观视阈内的消费方式,倡导改变传统的高碳生活方式,既是一种理性的消费观,也是一种科学、文明的生态化消费方式。与以往所倡导的各种消费理念、模式相比,低碳发展观引领的消费观念,不仅强调合理消费、节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等观念,更应关注降低碳排放的消费及其模式。与低碳发展观息息相关的消费观念并不否定消费时尚,而是倡导层次更高、内涵更丰富的自觉降低碳排放、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消费时尚。低碳发展观要求公众的消费符合低碳标准,并使之成为公众的一种自觉,使正在建构中的生态文明获得民众基础。
三、低碳创新观:生态文明价值构建的实践基础
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工业文明发展到现阶段,环境与资源的负外部效应放大,从实践的层面要求向低碳环保的生态文明转变。文明更迭意味着破旧迎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必然要改革陈旧的生产方式、生产观念和落后的发展理念,而低碳创新观有利于打破传统观念束缚,为生态文明价值构建创造新的路径。生态文明价值核心在于和谐理念,体现为天地人三者相互依存,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共荣共存、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关系。低碳创新观能为生态文明价值核心理念的实现提供必要的实践基础。首先,以低碳资源创新推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工业文明时期,各种形态的物质资源成为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和力量,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由市场定夺,物质利益成为衡量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标准。人自身的道德修养、社会习性在工业文明时期往往被忽视或遗弃,绝对以利益优先的“理性经济人”模式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方式。如欧文•拉兹洛所说,人类生存的极限并不在于地球的自然资源的限度,而在于人的内心,在于人类对于自己的生活态度、生存方式的选择[3](pp.3-5)。
忽视人类生存环境,物质利益左右的发展模式,加剧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造成人自身发展的失衡。低碳资源创新观推崇低能耗、低碳排放的生活作息方式,是一种新的生活理念、生活态度和生活状态。低碳经济催生的新的生活观念,也一定会促进人类旧有思维和观念的更新与变革。通过低碳资源的创新,既可改善现代人的生活品质,又能减少对有限资源的占用和浪费,降低了人与人之间因争夺有限资源造成矛盾冲突的风险,实现了向现代自然生活方式的回归。在低碳创新观念指引下,人们将更追求生活品质,选择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改变以物质利益为主的发展模式,减少人与人之间由于恶性竞争引起的矛盾,使自然资源在现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得到有效分配,推动生态文明价值追求的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其次,以低碳制度创新推动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即社会各个层面间相互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和谐发展的影响因素很多,当代社会,环境和自然资源在社会各层面间的公平分配、密切配合、相互促进是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工业文明时期经济快速发展,资源和环境的掠夺性开发,往往忽视各阶层间的资源分配,于是,种种社会问题接踵而至,如国家间发展失衡、地区间发展失衡、城乡间发展失衡、阶层间发展失衡等,已成为工业文明发展的表征,为未来的发展埋下不稳定因素,限制和阻碍了和谐发展脚步。#p#分页标题#e#
制度是约束社会主体追求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等个人行为的道德伦理规定。按照诺斯的观点,制度是社会主体间的“博弈规则”,可降低社会交易成本,维持社会和经济体系的平稳运行,提高发展效率[4](p.36)。现阶段人与社会之间的不和谐发展状态,是现有制度安排协调社会和经济发展失效的结果。低碳制度创新观以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为基本价值观,是契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与之配套的制度创新将颠覆传统制度束缚,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一个科学、稳定的制度平台。构建与低碳经济适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通过规则强制性限制和约束各阶层的利益诉求,使自然资源能够得到合理使用并在社会各阶层之间得到合理分配。低碳制度创新是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最后,以低碳技术创新推动向生态文明的过渡。社会发展是人类创造性的开发和改造自然的结果。但是,自然界拥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对自然实行破坏性和掠夺性开发,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我们……”[5](p.283)。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已使大自然千疮百孔:土地不断沙漠化、雨林覆盖面积迅速缩减、各类物种濒临灭绝等等,不一而足。这一切都给人类社会敲响了警钟。
凸显低碳为核心内容的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之间是平等、共生、理性的相互依赖关系。人类开发自然资源应以可再生、可持续为基本原则,不仅需要人类改变以往以“战胜”自然和向自然“索取”为主的发展方式,也需要能够满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社会进步共存的技术支持。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技术作为“利器”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过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从工业社会向低碳社会过渡中,技术的作用无可替代。所不同的是,昔日的技术增强的是“战胜”和“索取”自然的能力,而低碳技术则会放弃旧的理念,不仅保持生态友好,更应通过技术创新,成为建构生态文明的“助推剂”。以低碳为目标的技术创新竭力于突破原有技术壁垒,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开发新型可再生资源,降低碳排放,真正实现低碳经济模式取代现有工业化经济模式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