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环境设计教学

环境设计教学精品(七篇)

时间:2022-06-26 17:37:2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环境设计教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环境设计教学

篇(1)

1.美学价值

我们可以沿着传统的美学观点进行再造设计,如利用废旧物品的结构、形态、材料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将废旧物品进行恰当的改造,摒弃其丑的缺点,放大某方面美的特征,打破取材过程中的常规,创新设计理念,这样运用于室内外环境塑造中则更能巧妙地表达设计者所要传达的设计理念。

2.文化价值

废旧物品为人们曾经所使用,于人们产生感情与记忆,因此废旧物品具有一定的情感文化价值。当把废旧物品应用于室内外环境设计时,往往会激发人们的怀旧情感,甚至产生熟悉、美好、怀念的情绪,使人们更加关注老物件的文化内涵,在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认可其情感文化价值。

3.环保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时尚的定义也在日益更新,这导致了室内外环境塑造的使用周期越来越短,大部分人们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设施与空间不断被淘汰,成为环境的污染源。面对全球环境问题,以环保、可持续和安全等发展性为主题的设计产品逐渐成为设计界的主流。“设计再造”活动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主张通过设计手段来改造、更新和再利用废旧物品。

4.商业价值

将“设计再造”应用于室内外环境设计,体现的是怀旧营销所带来的商业价值。如今,在专卖店、酒吧、家具、电影等行业中都无处不见还旧营销的身影,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产业。目前,无论是实体店铺还是网络店铺,二手物品的价格都是呈水涨船高的趋势。这说明,“设计再造”产品具有十分可观的商业应用价值。

二、“设计再造”教学活动的意义

将“设计再造”教学活动引入环境设计专业教学,通过旧物改造,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社会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逐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设计责任感。为其以后能顺利地走进企业各项岗位及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1.提高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紧密结合的学科,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其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将“设计再造”引入教学活动,其实是鼓励学生关注自身的生活环境,在学习和工作的氛围中寻找命题、搜集材料,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去切实关注自己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中来找寻设计灵感。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更加艰难,这是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来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环境设计教育需要培养最具创造力的人才,并且为他们的学习、探索和创造性活动提供机会,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作为环境设计教育,提倡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开始设计,尝试开发废旧物品的剩余价值,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探索求新、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

2.引导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心

让设计引导更好的生活方式是近年来新提出的热门话题,设计艺术的初衷各不相同,但最终都是为了让人类的社会生活更美好,这就是设计师的社会责任。因而,设计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应该从学校抓起。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们更加应当注重引导和关注学生的成长心理,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利用“设计再造”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心社会发展动向,提炼出有价值的设计主题和元素,将环保的生活理念融入生活和学习中,主动积极思考,造出丰富多彩的环保生活方式,从而加强做一名优秀设计师的社会责任心。

3.有效控制环境设计专业学习成本,创造商业价值

我们将废弃的旧物品进行回收,通过再造设计,提升旧物件的审美附加值,同时也必将为其科技含量注入新鲜的力量,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由于设计类专业学习的特殊性,对该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成本相对于其他专业都要高一些,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压力较大。“设计再造”活动在实践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在为学生设计实验经费的节俭做积极的探索。例如,通过“设计再造”创意展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自己和其他同学不要的老物品或废旧材料重新制作为家居用品。在发现了老物件用品市场的潜力后,充分挖掘老物件的设计元素,结合自己的实践特长,动手做出一系列新的家居用品,并在展会上积极推销,从而有效控制环境设计专业学习成本,创造一定的商业价值。这也恰恰是知识经济价值的体现和生态设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结语

篇(2)

一、环境设计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不利于知识型人才向操作型人才的转化

注重理论知识与设计技能的培养,忽视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联系,是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设计作业内容脱离实际项目,使学生在校期间很难了解到实际工程的状况,增加了学生对实际工程理解的难度,特别是那些刚步入社会的学生在面对实际工程时往往束手无策。如何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实践进行有机整合,是环境专业教育应广泛研究的核心问题。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发展。以往环境专业的教学只注重图面表现,教学手段单一,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开放性思维的发展。

1.2 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环境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所涉及专业知识面宽广,操作性和动手能力要求高。过去由于没有科学的教学规划,教学体系普遍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各校环境专业在课程设置中普遍采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即设计与毕业设计之间缺乏衔接,各阶段所学知识点无法顺利转化为毕业设计成果。

二、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创新性

2.1 从教学的方法和内容来探析

首先,要注重课堂教学内容上的连贯性和科学性。不断加强环境设计课程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外环境设计等专业相关的课程的联系,互相借鉴,互相渗透,达到整体推进的目的。其次,培养学生个体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独立创新精神。采用实际的工程项目为设计教学内容,加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再次,课堂内应以精讲和案例教学为核心辅以高科技手段。在课堂上要注重讲透教学的重点,切实做到精炼而到位。引用当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际案例,适时开展课堂内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适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发展特征和接受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增强教学效果。改变学生的学列方式,改变传统的偏重于记忆和被动接受知识传输的教学方法。

2.2 从环境专业的硬件设施来探析

前环境专业硬件设施有以下几点不足:(一)环境设计专业用于教育的理论和与之匹配的实践体系大多数是早先翻版国外的内容,不能与时俱进的理论和实践注定了不适应当前环境的要求:(二)环境设计相关专业设置比较盲目。环境设计与某些专业一样,皆属于基础领域,在设置专业的时候,不能因为没有就业市场而将某些专业进行压缩或取消,与之相对的,有部分专业因为市场相对火爆,拼命扩招致使教学质量持续下降:(三)环境设计实践的局限性和实践条件的不完善性,使大多数专业在教学的过程中与现实实践环节相脱离,理论与实践不能同步,而这正是阻止学生就业率提高的罪魁祸首。

综合上述三点所述,环境设计要创新,首当其冲需要创新的是相关专业的教育理论、专业设置和实践体系。要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的指导下,更新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社会的专业和理论,改造实践体系中落伍了的链条,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理论、实践与社会的步伐相一致,从而增加环境专业的潜在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2.3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是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并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维空间。以空间为主线,强调建筑及室内外空间环境综合的思维理念和开放的知识结构。二是互动式教学方法。突出课程的互动性,强调集体评图在设计主干课中的作用,重视设计课的反馈环节,每一次草图及正式图完成后都要组织评图,由学生介绍方案,并鼓励师生及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各种集体评图及答辩使学生能力得到全面锻炼,一方面讨论式的辅导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分析与判断的能力。设计过程中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强调设计过程,锻炼学生的“执行一转化”能力,强化教育目标。

篇(3)

写生是一门目的性明确的课程,让学生在优美的风景和建筑环境中理解空间和表现空间。通过环境设计写生可以获得直观的现场印象,提高学生对户外风景形式的直观立体效果认识。环境设计专业写生与美术类专业的写生相比有一些异同点。相同之处在于它们在绘画工具、素描基础方面都是相同的。它们都是对于外部事物的真实提炼,能够形成构图完美、视觉线条流畅、整体结构清晰的写生作品。而两者的区别在于:环境写生设计更为突出环境中的主体,如建筑和配景的形象等,在写生的过程中应强调建筑透视与结构的精准;而美术类的写生则强调主观因素的表现,强调作者对外部事物意境的表达。

二、教学组织

在教学活动组织上,环境设计专业写生不拘泥于“教室”,而是将其扩展到学校之外的“实习基地”,建立以“实践课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组织模式。目前很多高校设计专业在写生实践教学中从制定合理的实践计划、应用多种实践工具器材、强化和改进教学方法及手段、建立固定的校外写生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成果展等措施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三、实践运用

在教学实践中训练学生动手、动脑的思维能力,这样可以使学生处于设计写生连贯中,钢笔画则可以使设计者思维不断变换,快速记录自己的想法,创造更多的灵感。培养学生艺术设计学科造型的基本能力、审美能力、观察和思考方法,通过写生掌握艺术表现技巧、设计和创作的规律等。为后续的环境设计专业学习奠定造型和表现的基本能力,也为专业设计课程积累设计素材。

(一)积极动手、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学习快速表现,首先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手绘训练,强化实践动手能力,需要有一定数量和时间的积累才能换来高质量的手绘效果。因此,根据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安排合理进行钢笔画技法的练习,养成积极动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二)打牢基础,训练线条

在初步接触钢笔画时,应在线条练习上多下功夫。环境设计专业钢笔风景速写的基本表现形式是用线条进行造型处理,在实际练习中,只有利用线条的艺术魅力才能最简洁、明确地表达对象特征。以线造型可简可繁,在进行环境艺术写生中既可以运用简洁线条描绘物体的轮廓,又可以用线条准确地刻画对象的特征,还可以用线条的疏密关系来塑造出对象的形体与光感效果。

(三)明暗关系

在钢笔画艺术语言表现中,明暗表现手法也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方法。钢笔画中明暗表现手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1.光影明暗表现:主要强调物体受光后的明暗关系的变化,注重对明暗交界线处理,强调物体间的明暗对比效果,注重物体明暗交界线处理,暗部与亮部及光的来源与方向的表达。运用这种表现手法所获得的写生作品相对比较写实,节奏、层次丰富。

2.渐变式明暗表现:渐变式明暗表现多在物体的边沿和形体的转折处进行变化,由深至浅的进行明暗关系的处理,形成一个饱满的平面轮廓,使表现的画面具有良好的装饰趣味性。

3.综合式明暗表现:运用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线条,或根据画面需要所画的色块,其目的是使画面更生动和更富表现力。此类表现手法要求绘画者具有一定手绘经验,能够良好地控制画面的气氛与节奏,较好地表现物体的明暗关系。

(四)透视表现

透视在环境设计写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正确的透视是理解空间结构的重要方式,也是设计写生能力的重要体现。我们常常发现,一幅钢笔画如果透视不对,即使线条流畅,光影关系表达到位,画面也会看上去别扭。由此可见透视的重要性。在环境设计写生中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好透视呢?凭感觉来画肯定是不行的,可以采用设计类专业的几何透视法来画。这样精确性是能保证的,不过如果作画如同画工程图,速度很慢,也就失去了写生要求快速捕捉形体能力训练的意义。一幅优秀的钢笔速写作品需要丰富的视觉语言,在环境设计专业写生中,虽然所使用的工具比较单一,但它的表现语言却存在着各种丰富性。通过钢笔画的艺术表现形式,运用丰富的视觉效果,结合线条、明暗、透视的相关法则更好地传递物体的装饰性。

四、结语

篇(4)

关键词:环境设计;手绘表达;设计思维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渐发展,人们对环境建设的审美需要日渐提高,市场对环境设计的从业人员的需求量加大。电脑及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环境设计与电脑技术的相互融合已然成为一种趋势。一时间电脑软件班层出不穷,在技法教学层面大有取代手绘教学之势,但无论如何都应是“头脑在先,手段在后”,各种工具只是头脑的辅助工具,不能取代大脑,而手绘自然是对大脑思维还原度最高的形式之一,比电脑制图来的要真切。环境设计不是简单的设计一个东西,设计师需要拥有极为丰富的空间想象力,运用各种元素营造一个场景,而这是软件无法帮助头脑想象的,它们只能辅助头脑来表达。手绘表达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学生通过技能的训练拓展到设计的思考层面。

一、高等院校手绘课程教学面临的现状

首先,目前普遍存在对手绘理解偏颇的现象。片面地认为手绘表现中线条画的直、画面效果“潇洒”即是好,其实不然。任何一种手绘图像技巧都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手绘图像的评价不是以图像技巧效果作为唯一标准的,图像的思想、内涵和设计主张是评价的关键。也就是说手绘表达最重要的是传达设计成果,准确表达空间关系。尤其是在环境设计专业中,如何将一张室内或者室外平面图准确地以透视表达,这其中除了要选择好的角度和正确的透视关系外,准确地将各个空间的关系在透视图中清晰地交代才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这关系到空间内部各构筑物之间关系的准确性表达。从空间关系的准确到材料、色彩的准确表达,只有这样的手绘图像才能算是好的手绘图。其次,过分追求某种讨巧的所谓表达风格。如某某手绘营号称亚洲最大手绘班,每年前往学习的同学络绎不绝,从该培训机构走出来的同学一出手皆是这一培训营老师的表现风格,这一现象也多次遭到一线设计师的抨击。诚然某一表现方式比较吸引甲方,但如果大家均临习此法,手绘的图像表达也就失去了应有的魅力。总之,手绘表达的评判标准绝不仅仅是以图像技巧为标准,其传达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才是其关键。

二、手绘教学的意义与教学目标

手绘教学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同学们准确表达设计思想,推敲设计方案,传达设计理念。首先,手绘课程的训练不仅仅是技能的学习强化,而是通过基本的技巧性训练带动并提升学生的思维认识水平,从而拓展对设计的思考。其次,手绘课堂教学也是解决设计表达各个环节中的基本技术性问题,比如空间的透视、物体的质感、光线所产生的阴影等等,这也是手绘教学要达到的基本教学目标。与此同时,强调动手能力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手绘技能的训练也被看作是动手能力的重要方面。手绘表达贯穿于设计过程的始终,手绘表现设计灵感的能力也直接决定设计思维推进的效率。

三、针对环境设计专业进行有效手绘教学的方法

在环境设计专业中,对设计者准确、清晰地表达设计思想的要求相对较高。从某种程度上讲,忌讳用漂亮的手绘技法遮盖设计上的不足,画的东西也应尽量简洁明了,去除过多的炫耀性的技法,从而回归到设计表达的本身。

(一)针对绘画功底较薄弱的同学应加强对基本功的练习。设计离不开设计师对生活的感知和对设计素材的积累。对形体的正确理解和准确刻画在设计中非常重要。只有有了对形体的准确理解才能对生活中好的设计准确摄入,并从中提取精华,从而产生好的创意。针对造型基础的训练,首先应该建立正确的观察方法,能够掌握基本的透视原理,准确表达出空间物体的透视及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基础课程阶段(这里主要针对环境设计专业所开设的设计素描课程),在表达方式上应以结构素描为主,通过线条来准确表达形体。即将重点放在对形体结构的准确把握上,使学生能够采用比较清晰明确的线条来概括形体。同时,线条的不同也因材而彰,即线条的轻重、速度、力量、顿挫等均取决于此时此地物体本身对表达者所产生的心理感受。线条本身即是对物体的提炼,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安排学生户外写生,通过对自然物象的写生,去触摸生活,发现生活。写生环节可多选自然物象题材,小到一片树叶、一块树皮,大到山川河流之势均可。贵在通过慢写生拉近与自然的距离,增强对生活的热爱。从课程设置环节来讲,则是以写生为契机锻炼同学们以线条对物体属性的归纳总结,对日后更为准确表达空间中的物体将大有裨益。

(二)灵活地安排教学课时,使手绘课程真正起到为设计服务。手绘教学中的课时安排应根据设计课程的总体布局情况灵活设置,不应将手绘单纯地变成画画,更不能变成机械地临摹。正确地教学安排应是将技能性的课程拆分成为不同的阶段。基本技巧性阶段要集中时间授课,授课内容要具体明确且授课时间上不宜过长。通过将技能性课程与设计课题的结合来达到表现与设计的整体性,完成图像思考的作用,从而达到手绘教学的真正目的。

(三)手绘大赛等对手绘的引导与推动。手绘大赛为推动手绘在设计中的运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以大赛为契机,加强手绘创作。一方面提升手绘表现的艺术性,提供大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另一方面扩大交流空间,提高同学们学习积极性,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找寻到自身兴趣点与奋斗方向。

(四)综合的手绘能力练习。环境设计专业是一个交叉性的学科,作为一名准设计师自然要具备多方面的修养,通过速写、水粉、水彩等提高综合的艺术修养。一方面加强平时的写生,建立一种对生活的捕捉意识,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为日后的设计创作寻找源泉。另一方面从专业培养来讲,大学的设计教育应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型设计人才,而非一名优秀的绘图员。至此,设计专业应当积极开展如素描、速写、装饰画等基础性课程。在表现手法上也应通过多项引导的方式鼓励同学们就水彩、钢笔淡彩等不同绘画材料展开尝试,并最终能够让每位同学都找到一种个人擅长的艺术表达方式相伴于自身的设计生涯。通过艺术的方式延展自己的生活,为生活带来新奇和发现,并时刻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即以艺术滋养设计,让自己的设计作品由内而外散发出优雅的艺术气质。加强平时的写生训练。写生可以训练学生敏锐的捕捉力、快速的表现力。在表现一个景物时要有明确的目标,即是要偏重于记录自身对景物的感受,还是要有意刻画景物的逼真效果,在目标明确后通过线条、色彩、肌理等方面的综合运用展现表达目的。此外,在手绘教学中也应该注重与新型表现方式的结合。在数字影像日益发达的今天,手绘表达也应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在传达设计观点与设计理念的同时,也通过数字技术提高效率,从而达到审美上的与时俱进。因此,手绘表现方式上应呈现出多样性,即数字媒体艺术可以介入其中,最终表现形式可采用拼贴乃至动态的手法呈现。

四、结语

手绘表达作为环境设计专业重要的基础技能之一,其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设计思维的转化。最后,借用唐子颖老师在《用手绘思考》后记里的一句话作为手绘表达教学的终极目标“美好的画面不是目的,我们讲的是用画作为媒介、思考、创造、解释,终极目标是为了景观建造”,即方案的正确表达,顺利实现。

作者:于剑平 单位:济南大学泉城学院

参考文献:

篇(5)

环境设计专业以往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容易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实践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社会与行业对人才的要求。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推广,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依托校企协同的“三段式”实践教学理念。该理念将实践教学进一步细分为实训、实战、实习三个阶段,最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

校企协同;三段式;实践教学

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与社会、行业需求紧密相连。环境设计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但长期以来,一些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办学定位不够清晰,不能契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与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往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导致部分毕业生动手能力差、设计能力不强。只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际设计能力的毕业生无法满足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随着国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以及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推进,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定位也逐渐清晰。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环境设计专业逐渐形成了以高层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依托校企协同的“三段式”实践教学理念与体系。校企协同的“三段式”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校企协同是实践教学的重要依托,“三段式”实践教学则是三个不同层次且有着递进关系的阶段,校企协同推进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最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校、企、生的共赢。与此同时,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师团队的优化、工作室的建设等,都是高层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一、广泛开展校企协同合作

校企协同是以校企双方各为独立主体,基于各自或共同的目标、需求所进行的信息、知识、资源合作活动,以期实现功能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校企协同是推动环境设计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是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问题、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自2011年以来,进行了一系列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校企协同育人活动,逐渐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协同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基于企业用人在知识面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要求,由企业参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讨与制订,参与教学计划的调整与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以形成一套完善的、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课程体系。其二,企业推荐资深设计师作为本专业的外聘教师,本校人事部门审核通过后聘用并颁发聘书。外聘教师作为教师团队的重要力量,参与实践教学,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其三,学校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专业实践,企业安排设计师与本专业教师共同负责设计项目,共同完成专业设计工作。企业为本专业教师申请行业相关职称给予支持。其四,企业将适合实践课程教学的实际项目提供给工作室,用作实训或实战课程的课题。企业选派相关项目设计师、负责人参与实战课程教学辅导,双方共同推进项目设计工作,以保证设计成果的质量,争取满足用户的要求并被采用。其五,企业每年为本专业提供一定的实习岗位,供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包括见习、顶岗实习或兼职实习等形式。实习期间,教师要跟踪指导。根据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学校向相关企业推荐实习生和优秀毕业生。

二、实施“三段式”实践教学

长期以来,实践教学笼统地被称为实训或实习等。实践教学可以细分为实训、实战、实习三个阶段,笔者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发现,每个阶段的层次、形式、校企参与度等都是不同的,要逐步将实践教学的主体从学校转向企业,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1.实训阶段

实训是实操训练,以训练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标,是实践教学的第一个阶段,采用的是“真题虚做”的形式。教师将企业的设计项目带到课程中,然后进行课题指导,让学生按项目的实际要求完成项目的设计,但成果不提交给客户,属于虚拟的成果。这类课题多数情况下是企业已经完成的项目,重新拿出来作为学生训练的课题。企业已经实施的成果是教学最好的范例,有助于学生理解项目要求与设计之间的联系。在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一、二年级的教学内容以专业基础课、理论课、技能课为主,学生处于技能学习的阶段,尚未具备完成“真题”的能力。第6到第7学期全面进入专题课程,共设置有专题课6门,每门课4周,每周12学时。专题课程时间比较短,并没有足够的时间与企业对接并完成可供使用的设计成果,因此比较适合采用“真题虚做”的课题式教学。

2.实战阶段

实战,从词义本身来看就是真实的、现实中的打斗、战争、战斗等。实战不同于虚拟场景的行为,它是真实的行动且具有相应的结果。环境设计专业的实战有别于实训的“真题虚做”,而是采用“真题实做”的形式,是实践教学的第二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本专业实施的“真题实做”将企业的设计项目作为课程的课题,由学校教师与企业设计师共同进行指导,以完成可以交付使用的设计成果为目标,是以实做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形式。通常情况下,这类项目是全新的项目,企业与学生共同完成,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完成设计,以便于提交给客户确认并实施。本专业在第7学期设置了一门专题课与毕业设计,专题课6周,每周12学时,毕业设计则有10周课程。这两门课程比较适合采用“真题实做”的形式,因为课程较长的周期是开展“真题实做”的重要保障。学生经过前三年的学习和实践,已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设计、解决具体课题的能力。另外,利用课余时间,结合企业的实际项目进度要求,开展“工作坊”的实践教学,由自愿报名参加的师生中挑选的学生、教师与企业项目负责人共同参与完成“真题实做”,是实践教学的有力补充。

3.实习阶段

经过实训与实战两个教学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基本胜任“真题实做”,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此时可以进入实践教学的第三个阶段,即实习阶段,这也是实践教学最后一个阶段。环境设计专业的实习课程设置在第8学期,共14周,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学生直接到企业工作,企业负责人与教师共同进行实习指导。在第一、二阶段,学校是实践教学的主体,而在这一阶段,企业才是实践教学的主体。学校实习指导教师除了要对学生的实习进行跟踪辅导外,更重要的是向企业导师了解学生工作的情况,收集反馈人才培养信息,并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优化的重要依据。

三、优化教师队伍

学校要推行教师聘用制,聘请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设计师或行业专家加入教师团队,形成校企协同的教学团队。同时,将行业职称与高校职称对等,聘请具有行业高级职称的专家。学校还要优化教师与企业设计师之间的分工,形成绩效制度,制订相关的奖励机制。学校要以外聘、互聘、兼职等短期和长期聘用相结合的形式,聘请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加入教学团队,邀请专家、学者讲学,开展教学、科研合作,指导学科专业建设,促进学术交流。鼓励年轻教师到相关企业兼职,借助企业的优势,参与企业一线工作,提升实践能力,并争取在行业中取得相应的职称,努力向“双师型”教师发展。

四、工作室的建设

工作室建设主要是营造相对开放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与企业岗位对接的实践教学环境,将教学工作室与校企协同的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工作室完成实训、实战课程。工作室的基础建设与一般课室不同,应营造企业化的空间氛围。

结语

“三段式”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进一步细分为实训、实战、实习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开展实践教学,逐渐将教学主体从学校向企业转移,使学生逐步适应企业的管理模式与项目的操作模式,最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企业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优秀的设计成果并完成人才储备,这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校企协同的“三段式”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实现校、企、生的共赢。

作者:钟香炜 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基金项目:

广东省教育厅2014年重点平台建设跃升计划及重大项目与成果培育计划项目“艺术设计学科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与实践”(编号:2014GXJK158,主持人:钟香炜);广东第二师范学院2015年度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环境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编号:2015sfzy01,主持人:钟香炜);广东第二师范学院2015年度校级质量工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编号:2015ybzz14,主持人:刘承恺)。

参考文献:

篇(6)

许多艺术类院校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直接步入工作岗位,和市场接轨,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纷纷进行教学教研改革,形成具有特色的工作室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适应市场行业对具有执业能力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环境设计;工作室;应用型人才;教学

近年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当今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培养社会市场需要的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的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环境设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此时,工作室模式教学应运而生,人才的培养也必然由传统的理论型、大众型转向新兴的项目型、实践型,转向具有执业能力的应用型。

1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室发展现状

工作室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现代设计教育的摇篮——包豪斯学院。包豪斯的设计作坊即为现代设计工作室的雏形,此时发达国家在工作室模式运用于设计教学中已趋于完善,[1]其教育体系也为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20世纪80年代,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进入全面改革发展的黄金阶段,2001年中央美院较早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工作室制的教学改革,每一个工作室都有其研究方向与特点:注重实践做到学以致用;注重交流,除基本技能的教授,大部分能力相互交流学习;注重研究;针对性教学,根据学生特点开设不同的课程。[2]之后,许多艺术类院校根据自身特点,纷纷建立相关专业工作室模式教学,通过紧密的产学研联系,以学期为单元,为教学配置课题,将课题引入工作室。通过实际或虚拟设计课题的教学与推进,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都有很大提高。工作室与行业、市场有了更密切的联系,并创建融教学、科研与实践为一体的产学研架构,成为高校对执业能力应用型人才进行深化培养与精准教育的新平台。

2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优势与特色

2.1新兴的工作室教学模式有着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众多优势

它能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使学生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拥有正确的心态和观念,通过对实践项目的接触和学习,让学生树立职业素质观念,培养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精神。它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独立的学习环境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分组式练习培育了每一个人团队合作的精神。同时,还能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出高水准和技术实践能力的双师型骨干教师。

2.2工作室教学模式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产学研一体化,以学促产,以学促研,产研为学服务,三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共同完善,使学校在教学水平以及设计成果上都有显著的提高。而施行的导师责任制,以学院专业骨干教师为主要负责人,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安排,并积极参与各类国家、省级设计竞赛和承担社会项目工程,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容易达到默契,促进工作室的稳定发展。

2.3工作室教学模式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

它能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能力,通过实际项目的参与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施工技巧,与业主的交流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应变、沟通能力。工作室作为开放的教学实践平台,将教学与实践融为一体,在工作室模式教学中,直接深入地对学生进行社会性模拟教学,缩短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培养出具执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市场行业的需要。

3工作室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工作室模式教学虽有许多优势和特色,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教师在任教时克服和解决。

3.1课堂教学与现场实践冲突

目前,学校的教学规章制度与工作室教学模式存有一定的冲突,主要体现在课程实践、课堂作业等方面。学校的相关制度是平衡了所有的专业,在整个大环境下制定出来的,传统统一,而环境设计是操作与实践性较强的一门专业,需要一定的自由度和开放空间,光靠课堂纯理论知识讲授,只会显得空洞乏味,限制学生在教室无法直观现场,就不能很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因此,理论的课程内容需要配合现场教学和外出现场教学实训来完成,可教学管理制度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课堂不能随意外出,这就导致矛盾的出现。并且,工作室在承接社会实际项目上也会被学院制度所制约,和施工人员、现场监理见面沟通交流得不到时间上的保障。课堂作业更是虚拟的项目较多,缺少了内在的实用性,学生提交的作业显得呆板单一,施工图或多或少不完整。

3.2师资力量及教学资源设施不足

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中,年青老师比重大,双师型教师数量少,学历大部分为本科,职称结构为中级,导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相对缺乏。有部分老师不是环境设计专业出身,而是由美术学转过来的,更造成了教师实践经验的缺乏,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较少,科研能力薄弱,教学成果、实训工作经历较少。同时,许多高校设备不足,配套设备跟不上学生人数比例。以笔者任教学校为例,环境设计专业班设置近二十个,学生人数多,虽配有专业的多媒体设备,但数量少,配备也不合理,不能满足现状需要,上课前需提前预定多媒体设备,学生积极性受挫,这些因素均影响了工作室教学模式实践环节的深入开展。

3.3创新人才培养不够

目前,大量的设计公司都只愿吸收具有活力、具有创造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强的毕业生,因此培养具有执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目前环境设计教育的迫切要求,但在课程安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上与市场需要还存有差距。工作室模式大同小异,授课内容、教学模式和效果都在一个层面上,趋于程式化,缺乏改革和更新,学生容易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缺乏实践课程也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的僵化,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室教学实践机制势在必行。

4小结

工作室模式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实践能力、团队协作、就业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目前,环境设计行业的升温使得社会市场对设计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工作室模式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工作室模式教学的构建,归根结底是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情况,以及市场的发展状况,采取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从课程模块、课程设置、团队组建、教学设备的配备入手,规范健全工作室教学的管理体系,培养出具有执业能力的环境设计应用型人才。

作者:龚力 杨文 单位:湖南城市学院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篇(7)

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与人际关系的动态整合体,是支持学习活动的外部条件。在现代数字聚合环境下,一个完整的微格教学系统包括“微格教室”、“观摩室”、“录播室”和“控制室”等四个部分。微格教室主要是用于教学技能训练,例如:导入技术、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等,它把一课堂的多项技能分解后逐一练习,它是在录播教室进行综合训练的基础。微格教室一般建设在相对安静地方,大小30-40m2为宜,每个微格教室可容纳12个学生左右,学生人数太多不利于小组训练指导和讨论,人数太少则无法模拟真实的教学环境,微格教室内的桌子最好为可组拼的正六边形课桌,这方便学生小组讨论学习。录播室主要用于录制一节完整的课,而非某单项教学技能,它一般在所有单项教学技能训练结束后进行,也可以用于师范生实习前进行强化训练。录播室大小为90m2为宜,主要用于模拟真实教学环境,里面的桌子是行向排列,录播室同时可以作为精品视频公开课录制场所。观摩室大小与录播室相似,里面的桌子可以分两种排法,前面几排坐位用于观摩录播室内的试讲(或示范课)情况,后面的桌子由正六边形可拼课桌组成,主要用于学生微格训练后的小组讨论、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观摩室除了用于教学观摩和评价外,还可以当作微格训练准备室。控制室大小40-50m2左右,主要实现教学训练的远程控制、集中录播管理、课程的调度、在线教学直播、远程观摩评议,教师可以在控制室内通过大屏观察各微格教室的训练情况,用语音双向话筒对学生的训练给予提示和指导,此外控制室还可以起到安全监控的作用。控制室有大屏显示器和课件非编系统,里面的资源服务器保存着所有的录制视频资源,此外还有训练平台服务器、调音台、智能导播服务器和导播服务器等。

2教室装修设计与要求

2.1教室吊顶与墙面设计

微格教室和录播室的天花板应能够承受5公斤重量吊装,主要用于安装灯和话筒。吊顶可以为整体石膏吊顶和矿棉板吊顶。整体石膏吊顶的特点是安装完毕后中间没有拼缝,涂完涂料之后整体颜色一致,整体视觉效果给人美观大方的感觉,但整体石膏吊顶对环境内部的声音吸收效果没有矿棉板的效果好。吊顶铺设之前应检查是否要增加线缆,因为吊顶装好后很难更换或者增加线缆,吊顶破损之后不能很简单的修补。木质吸音板采用薄板共振吸声原理,在共振频率上由于吸音板振动而大量吸收声能。木质的有较好的吸声效果,而且它安装简便,不易污染。墙面最好安装木质吸音板,这样会有效减小教室内声音的反射,在这环境中录制的声音质量较好。

2.2地面、窗帘和灯光设计

教室的地面要平整,选用矩形为宜,圆形的不适合当作微格教室用。教室地面采用复合吸音地板或者化纤地毯,这样可以保证教室内部的整体美观效果,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吸收环境内产生的回声。地板下铺设隔音膜,有效地吸收在地板上走动的声音,但没有地毯上走动的声音小。教室可用整体地毯,这种地毯耐磨有弹性,不易生虫不易被弄脏,价格也相对合理,在上面走动不会产生明显的声音,这样可以在最大限度上防止录像中有不必要的声音被采集。教室内部不能有柱子等障碍物,否则严重影响摄像效果和采光。教室最好采用双层遮光厚窗帘,既可以挡光又可以吸音。教室内的布光要均匀,内部采光基本采用格栅灯,内部平均照度在300~500流明之间。讲台旁边区域增加补光,保证照度在800~1000流明。使用电子整流器的三基色灯管。讲台区域一般安装三组面光灯,采用36瓦×4的补光灯,距讲台前方1m,三盏灯均匀分布于讲台左右内侧。补光灯的型号:36W×4DSR系列三基色冷光灯,在墙面需要对应每个灯单独增加开关。

2.3师、生采音方案设计

教师话筒采用无线领夹式(或手持式)和界面式结合使用,学生的采音使用拾音器,一般90m2的教室用四个吊式话筒拾音器即可。教师在讲台前授课或在讲台两侧讲话均可用界面话筒有效采音。教师在黑板板书时的授课声音可通过黑板下方的界面话筒采音。无线话筒使用在采音和扩音时效果比界面话筒好,但有个问题是,当话筒电池没电或话筒耳机接线与衣服摩擦产生静电会影响声音采集,而界面话筒刚好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学生的话筒采用吊顶式,其安装位置离黑板中间有大约2~5m,偏离中间2m左右,话筒向下倾斜40度。安装话筒的位置尽量避开日光灯以及投影机,因为日光灯的整流器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噪声,投影机运行的时候散热风扇也会有较大的噪声,会对声音录制有较大影响。空调建议选用低噪音的,比如直流变频空调,尽量避免因空调噪声影响采音效果[7]。

3微格录播环境的布置

本文研究的录播系统是智能录播系统与微格训练系统有机结合,这种方式结合了学校教师教育设计而成,并且将这两种系统软件作了无缝衔接。微格教学系统由软件集中控制,通过校园网络连接一起,系统中心交换机采用Intel千兆网连接,以保证系统对多媒体素材高速率传输的要求,微格教室电脑和交换机采用千兆连接。系统主交换机通过千兆校园网线连接,以保证整个网络数据传输的畅通性。录播室采用最新的布线方法,在教室的前端配有电子白板和短焦距投影仪,短焦距投影仪可以避免教师的影子投到白板上,也方便教师直接触摸电子白板进行演示、板书,增强课堂教学的交互性。以录播室为例,教师讲台上配有一个10寸显示器,主要用于视频录制过程中训练者能实时看到录制效果。录播室采用5机位拍摄法,2台广播级摄像机及3台高清摄像机,分别用于跟踪拍摄教师特写、学生特写、教师板书及课堂全景。5个机位所采集的视频信号传送到智能导播系统,导播系统将信息传送至服务器录制课件。拾音器采集声音后通过调音台将信号传送给智能导播系统。控制室主要存放智能导播、图像定位、调音台、录制服务器、直播非编服务器、微格实训平台服务器等设备,在这些设备中要预留硬件升级接口,能将录播室和微格教室的音视频设备连接起来。中控将所有信号源汇合,可实现教学实时录播,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在线观摩、互动和学习。

3.1智能跟踪系统

用图像识别技术实现智能跟踪,根据教师不同身高自动调整教师在镜头里的位置,整个跟踪无需人为操控和干预,教师也无需使用其它跟踪仪器拍摄,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教师的紧张情绪,使其更好、更快进入教学角色。智能跟踪可以对在教室行走的教师进行跟踪拍摄并给予特写,当有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则可激发学生定位系统,从而学生摄像机就对学生进行特写拍摄,学生回答结束坐下后,智能跟踪又重新发挥作用,如果有多名学生同时站起来回答问题,学生定位系统则自动切换到学生全景,当只有一个学生回答时又给予特写,这种特写、近影和全景的自动切换过程充分体现了智能跟踪拍摄高效性。

3.2智能导播系统

摄像机接收到图像定位系统的指令后,对老师板书、学生进行跟踪拍摄,然后把采集的视频信号传送给智能导播系统。智能导播系统主要是对所录制的多场景和多视频信号和计算机画面进行智能切换,通过触摸显示屏可以方便控制多路视频信号。智能导播系统有自动录播系统的导播功能,同时也有切换视频信号的功能。运用智导播系统可以有效调度及切换教师的讲授、板书,学生回答,师生的交互,计算机桌面以及其它实物展示画面。这种智能化调试与切换与实际教学的程序一致,精准的画面表达可以有效展示教学的重、难点,基本符合学习者的学习认知需求。

3.3课件实时录制系统

智能导播系统完成导播过程后,把屏幕流、音频和视频数据,通过集控式录播服务器进行实时采集并生成课件。其中教室视频采集端主要采用三种形式:第一种方式(软件形式)是在教师机上安装视频采集卡及PowerCreatorComposer软件,通过软件采集视频、音频、VGA等信息。第二种方式(硬件形式)是在教室安装视频服务器(编辑器),通过专门的硬件采集视频、音频、VGA等信息。第三种方式(混合形式)是VGA信息通过PowerCreatorTeacher软件捕获,视频信息通过视频服务器捕获。课件实时录制系统可以高效地把教学场景录下来,生成完整的流媒体课件,还能将电脑桌面的内容和电子白板的内容以及鼠标移动轨迹记录下来,并且通过动态捕捉每章课件的标题生成文字索引,文字索引给学生播放课件及后期资源整理带来了很大方便。音视频部分采用MPEG4压缩算法(ASF/WMV格式),文件质量和大小相对合适。教室音频采集用无线Mic,用音频线连接采集端计算机的声卡,采集端计算机把音频信号传递到集控式录播系统服务器。也可以把音频信号接到视频服务器,通过网线传递音频信号。课件录制过程中,可以通过图像和声音预览和监视,实时检查课件的完整性,避免课件声音失真。生成的课件既可以为三分屏模式、单画面电影模式。三分屏模式包括视频播放区、课件目录区和电脑显示区。其中单画面电影模式中的画面可以是单一的教师讲解的视频,也可以是教师讲解与学生互动、教师问学生回答、学生操作练习与教学课件的结合,单画面电影模式一般以画中画模式呈现。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视频为ASF格式或VGA格式,ASF格式点播时无需安装播放插件,VGA格式课件小、图像质量好。

课件实时录制系统生成的课件,可能会对其进行编辑,比如删减PPT中的错别字,剪切掉录制的杂音、噪音等等,普通的非线性编辑系统premiere只能对单画面电影模式的视频课件进行二次编辑的,而对于三分屏流媒体课件则要用到专门的Power-Creatormediastudiov2.0编辑软件,因为三分屏课件的视频、PPT和文字索引是一个数据包,而非单一的视频对象,它只能用该软件对三分屏进行编辑,运用这种软件可以很方便对PPT内容进行删减、补充,也可以对课件声音进行再加工,也可以添加字幕、片头和片尾。

4直播、点播功能设计

系统支持点播也支持多个教室同时直播,实时直播的内容包括教师的图像、声音、学生画面及电脑屏幕等。实时直播教师的图像与声音能与屏幕直播保持同步,在小网络环境下也能收看直播。动态屏幕直播可把计算机屏幕教学内容、FLASH动画、鼠标运动轨迹以及电子白板等内容流畅的传输到客户端。这种直播方式自动化程度高,客户端无需任何操作,通过服务器直接控制客户端直播。在直播前必须运行直播服务器上的PowerCreatorLiveServer软件,直播服务器从录制服务器实时取得视频、音频以及屏幕信息,并发送给客户端用户进行直播。通过局域网、互联网可把课堂内容实时传播出去,客户端用户通过IE浏览器可收看直播课堂内容。学生可以在观摩室的电子白板观看各个微格教室和录播室的现场试讲或授课情况,学生也可以用InternetExplorer游览器收看基于Web的课堂直播。点播与直播相似,学习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点播资源库内的视频进行在线学习。

5微格教学环境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微格教学环境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板、服务器、视频采集设备、调音台等资源,除了要对录播教室进行防噪处理和灯光设计外,还要对录播过程中的智能跟踪、智能定位、智能导播以及课件的实时录制作科学、合理地架构。摄像机对教师的智能跟踪要稳定,跟踪拍摄出来的画面要连续,不能有跳跃感,跟踪系统对强光和电磁波要有一定程度的抗干扰性能力,不能因强光和电磁干扰而影响智能跟踪的灵敏性。跟踪过程中应无盲区,所拍摄的画面要有重点且能进行实时特写跟踪。智能定位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回答问题自动给予特写,学生回答完毕后能自动切换到教师摄像机,整个切换过程应自动完成,最好不用人工干预,这样可以提高录播的效率。智能导播要做到智能切换,能自动识别场景变化内容并且自动对核心内容作特写。智能导播系统的跟踪与切换方法要以实际教学为基准,并要求支持多通道和多文件输入。课件实时录制所得课件能自动生成文字索引,并能创建缩略图索引,所得课件音、视频能保持原图像。

6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