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银行女职工工作思路

银行女职工工作思路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02 09:17:0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银行女职工工作思路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银行女职工工作思路

篇(1)

一、县域央行撤并对县域经济金融的影响

(一)对金融的影响

就西乌旗而言,地广人稀,与周边旗县距离较远。如果撤并县域人民银行将对金融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首先,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能充分发挥。县域人行撤销后,其宏观调控职能将由人民银行锡盟中心支行承担,由于范围较大,盟中心支行很难面面俱到,那么必然会出现县域金融部门各自为政,执行货币政策、信贷政策乏力的现象。其次,由于执行货币信贷政策乏力必然会导致各金融部门为追求部门利益,将大量信贷资金投放到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一些产品有市场、经营有效益、发展有潜力的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和社会弱势群体将很难得到信贷支持,很可能会引发社会问题。第三,由于撤销县域人行,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外部信用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遭到破坏,联系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纽带中断,更无从谈及促进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发展。第四,由于县域支行的撤销,人民银行的服务职能由国有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如货币发行、清算、经理国库、账户管理等业务,必然会导致行重自身业务发展,轻其他金融机构的现象。特别是在开户、结算方面,会出现给自己开绿灯,不尊重客户选择等问题。第五,人行县域支行撤销后,货币政策工具如支农再贷款、贴现、再贴现等业务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特别是对支农再贷款的支持对象、操作程序和发放要求缺乏规范,必然会产生更大的风险,对农村信用社经营产生不利影响。第六,县域支行撤销后一些业务如利率、现金管理、存款准备金管理、金融稳定、反洗钱等项工作可能移交银监办事处。因为县级银监办事处只设3-5人,日常监管任务已很繁重,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开展利率、现金管理和反洗钱、维护金融稳定等工作。即使开展了这些工作也只能是疲于应付,不能保证质量,有可能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第七,调查研究工作是人民银行县域支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能为上级行宏观决策、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如果撤销县域支行,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地区经济、金融运行中热点难点问题会很难在第一时间及时反馈到上级行,会给国家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对经济的影响

当前,正值西部大开发,西乌旗与其他旗县一样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大有作为的历史发展期,工业发展后劲强劲,农牧业生产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如果撤销人行县域支行,将会对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第一,不利于货币信贷政策在县域经济中的传导。目前在货币信贷政策实施过程中,银行信贷准入门槛提高和社会信贷有效需求不足、社会信用意识不高和社会融资方式不够,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现象依然存在,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人民银行县域支行将起决定性作用。所以说县域人民银行不但不能撤销,反而必须进一步加强。只有提高县域人民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化解社会信贷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第二,不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县域人行撤销后,辖区宏观调控能力削弱,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梗阻,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业重点企业,食品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和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中小型企业、私营企业得不到金融部门的及时支持,必然导致国民经济动力不足,经济萎缩。第三,不利于农牧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县域人行撤并后,货币政策工具的调节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以农村信用社为例,如果没有支农再贷款的支持,单靠自身筹措的资金,就目前来看,根本满足不了农牧业生产的资金需求,不利于社会稳定。

二、当前县域央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偏低,难以适应人民银行职能转换的需要

西乌旗支行现有干部职工33人,其中男职工19人,女职工14人,大专以上学历22人,中专以下11人,中级职称19人,初级职称8人,平均年龄36岁。应该说是一支有实际工作经验、专业化水平较高的干部职工队伍。但是随着县域经济发展,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人民银行职能转换后基层人民银行工作将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挑战,也面临着许多新变化,央行宏观形势分析和决策难度加大,系统性金融风险如何识别、怎样建立一个风险预警体系、怎样运用市场规则使货币政策作用有效发挥等等,给基层人民银行干部职工提出了全新的课题。所以,过去积累的工作经验,长期形成的工作方法和调研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优化和整合人力资源,加大职工教育培训力度,培养一支真正懂货币政策,懂宏观经济,懂征信管理,懂金融市场管理,懂国际金融的干部职工队伍。

(二)在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方面,由于基层人民银行可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匮乏,维护金融稳定工作只能停留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分析、预警阶段,对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显得力不从心

同时由于没有一套具体的操作规程及认定和防范风险的办法,维护金融稳定无从开展。

(三)反洗钱工作机制不健全

反洗钱工作涉及公安、司法、税务、金融等职能部门,各部门依法履行各自职责尚没有建立统一协调机制,一些信息无法实现共享,存在着人民银行单兵作战现象。同时由于专业反洗钱人员缺乏、反洗钱手段较为滞后,仅仅把反洗钱工作重点放在基层金融机构大额支付交易报告上,尚未建成支付清算系统对接的支付交易监测系统,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四)征信管理工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目前,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系统收集资料不够全面,有些借款人的不良记录无法真实地反映,企业难以提供系统需要的各方面信息资料。同时由于社会信用环境较差,一些客户还款意识差,拖欠银行贷款本息问题严重。

三、如何有效行使央行职责

(一)稳定队伍,提高全员素质

当前,关于人民银行县域支行撤并的传言甚多,有些地区基层人民银行干部职工思想情绪出现波动,工作不思进取。对此县域支行应从金融改革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稳定队伍,全面提高央行队伍的适应能力。一是通过干部双聘合理调整人力资源。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骨干力量、优秀人才适当向重要部门倾斜。二是加大干部岗位轮换的交流,促进人才资源的有序流动。三是加大对干部考核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力度,形成责权对等、劳酬相应,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四是加大职工教育培训力度,制定严格的培训制度,进行严格的考核和管理,使全行干部职工尽快适应央行工作需要。五是以人为本,树立“智力固本、科技兴行”理念,创建新型的央行文化,为更好地履行金融宏观调控、金融稳定和金融服务职能创造条件。

(二)加大政策引导,强化窗口指导,推动货币政策有效贯彻实施

一是引导县域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和投向,加大对农牧业、和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寻求新的增长点。二是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做好技改贷款的选项、评估、发放工作,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三是加强银企“联姻”,促进贷款营销。继续加强银政企沟通,做好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联系纽带,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四是强化“窗口指导”和风险提示,抑制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过快增长,督促农村信用社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切实把贷款投向用于支持“三农”,服务“三农”上。五是灵活运用支农再贷款并加强支农再贷款管理,督促和引导农村信用社正确运用小额信用贷款帮助农牧民解决资金困难。

(三)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稳定是央行一项全新的业务,涉及经济、金融诸多方面。因此上级行应加强对县域支行这方面工作的学习和研究,举办培训班。同时应尽快制定和出台金融稳定相关规则、监测指标和可操作的风险防范认定方法,指导基层工作人员对系统性风险的制定和预警;要建立县域支行、监管办事处及地方政府间的协商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并根据风险状况协调辖区的监管政策;建立和完善反洗钱工作机制,加快推进信贷征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信贷征信体系建设,尽早出台征信方面的法律法规,合理规范信息的使用范围,以协调和理顺征信管理工作各主体之间的关系,规范和约束其行为,把征信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律化轨道;加强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开发和利用,及时完善信贷数据的录入,全面反映借款人资信状况,推动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同时要不断扩大个人信用信息征集范围,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为防范贷款风险提供依据。

篇(2)

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积极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努力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为要求就业的人员提供高效服务平台。截止20xx年底各项任务目标均超额完成任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下岗失业再就业人数,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人数,开发公益性岗位人数,创业培训再就业培训人数,新增农村劳动力输出人数,其中新增农村劳动力输出人数,参加失业保险人数,失业保险基金征缴收入万元,新发展劳服企业家,现有劳服企业家。较好的解决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按照局里下达的XX年各项工作任务指标,我们做了具体的安排文秘家园部署,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任务指标量化到每个人,形成了“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的目标管理格局,加强工作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把各项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落到实处。根据工作考核标准我们制定了系统的服务计划,建立并实施了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实行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关系接续“一站式”就业服务机制。定期举办供求双方招聘洽谈会,制定公益性就业岗位开发计划,对困难就业群体进行动态管理,落实零就业家庭困难职工安置就业。集中力量、高标准、高质量地确保各项管理制度和计划任务的实施。

今年来,我们先后学习了***中心举办的大型招聘活动及***人力资源市场针对困难女职工举办的招聘现场会,学习交流了劳动力资源开发管理和安排文秘家园就业的成功经验,研究人力资源信息交流的渠道和方法,为人力资源供需双方搭建合作对接平台。努力开发就业岗位,为我市下岗失业职工的安置积累经验。考察了***公司、***公司等30多个用人单位。在就业服务中心举办了10次现场招聘活动,推荐安置了5000人从事挡车、检修、制造、销售、财会、管理等工作。给****等单位办理了招用人员手续500人。办理求职登记1420人、政策咨询、职业指导等达600余人次。公益性岗位安置,按照年初下达的任务目标,把困难群体和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问题落实到位。我们主动联系园林处、环卫处安置了380名“4050”人员和下岗失业职工,从事修剪草坪、树木浇水养护及打扫城市街道卫生等工作。

档案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档案法》、《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规范管理企业职工档案。4月份我们起草了《进一步落实(***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并下发给各乡镇、市直各部门和各企业单位。结合**政发[20xx]1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企业职工档案的移交管理工作。目前管理档案15000卷。为了更规范的管理档案,我们先后到组织部档案室、人事局档案室、档案局档案室进行参观学习,把各项规章制度,从收集、分类、编排、装订、查阅、调档、转递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记录,回来后制定出台了《**市职工档案查(借)阅制度》和《档案工作人员职责》。对我们的档案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认真准确地为每一个职工录入完整、真实的档案记录,并做好档案记录的维护工作,实现职工个人档案与就业再就业、养老、医疗、失业等各项社会保险一条龙式的管理体系。这样既能有效的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为各项劳动保障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的服务职能,为企业减轻负担,提高办事效率,同时杜绝档案资料作假等现象的发生。全年职工档案查(借)阅、复印材料、开具学历证明、退休提档、档案转递达XX多人次。

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工作进入第三年,也是国家实行再就业优惠政策的最后一年。按照文件规定,截止到XX年底不注册工商营业执照的下岗失业职工就不再享受优惠政策。所以我们今年给符合发证条件的下岗失业职工尽快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使其真正享受到各项优惠政策,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全年办理《再就业优惠证》180个,累计发放1550个。积极协调各职能部门落实文件精神,使持证人员尽快的享受到国家的各项扶持政策和再就业优惠待遇。

我们按照XX年指标任务,实行了统计报表定期调度法,针对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实行了周汇报,月调度、季总结、年考核制度,及时掌控工作进度,分析工作得失,确保指标任务的完成。深入各用人单位掌握企业招用人员、劳动合同、工资发放情况。认真搞好调查摸底、统计分析、测算核实。确保各项报表的每个数据都能够详实、准确。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760人,完成计划的130%;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403人,失业率控制在2.5%;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740人,完成计划的158%,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人数500人,完成计划的143%,公益性岗位就业人数260人,完成计划100%。

强化措施、拓宽渠道,推进劳务输出工作。党的xx届五中全会《决定》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市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调整,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积极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取消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规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的移动”。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劳务输出工作以党的xx大、xx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劳动局和就业办对劳务输出工作提出的要求。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开辟多种渠道,加大劳务输出规模,使劳务输出工作有新的突破。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不断扩大劳务输出的规模,发展健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平台,充分利用现有就业服务中心举办各种劳务输出招聘会、洽谈会、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积极开展劳务输出中介活动。把集中洽谈与灵活招工结合起来,探索劳务输出新路子,努力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市劳动力市场体系,是扩大渠道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础。

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坚持走发展劳务经济的路子。彻底改变过去“重收费、轻服务”、“重行政、轻市场”的工作方式,着力在“引导、协调、服务”上下功夫,输前认真考察、输中严密组织,输后跟踪管理,指导输出人员与用人单位认真签定劳动合同,并督促用人单位严格履行合同。严格按照省厅制定的八不送制度:(1)未经考察的不送;(2)不签定合同的不送;(3)不是正规单位的不送;(4)经济效益不好的不送;(5)不按时发工资的不送;(6)吃住条件不好的不送;(7)劳保福利不健全的不送;(8)社会治安不好地方不送。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对他们进行法律常识、社会公德、择业观念、竞争意识、社会生存能力和安全知识进行培训,增强他们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开展诚信教育,对输出人员进行诚实守信、忠厚朴实、勤劳能干、吃苦耐劳等方面的教育,全面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落实好输出人员的有效手续,做到专人护送、集体购票,安全输送到单位,同厂方进行交接,输后把好跟踪服务观,每年都要进行回访、电话联系制度,落实好输出人员的工资标准、安全状况和福利待遇。在实践中摸索并制定“洽谈用工意向,考察用工单位,鉴定用工协议”,行之有效的工作程序,组织求职报名,严格考核录用,开展教育培训,走人护送交接,全程跟踪服务的工作制度。做到招收、录用、培训、护送的管理一条龙服务。一年来,我们从**实际出发,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的新亮点来抓,作为富民强市的大产业来抓,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目前全市共有近7万人在外务工,每年净回流资金3亿多元。20xx年举办用工洽谈会92期,用工信息221条。先后为***公司等多家企业招收工人,超额完成**市就业办下达的12635人工作任务,新增和市外分别任务的529和1005比20xx年度有了较大的提高,20xx年年收入近12万元,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积极贯彻*劳社办〔20xx〕15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的工作意见》的文件指示精神。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我们逐项进行落实,全年先后开办了下岗失业职工创业培训、下岗失业职工技能培训、以及就业前培训,对2460人进行培训,完成全年计划118,超额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其中再就业技能培训,开办了专业有微机、电气焊、缝纫等七种不同专业的培训班参加人数378人,102人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下岗失业职工创业培训举办了四期,参加人数115人,68人通过创业培训实现了二次就业,从而满足失业群体的需求,通过培训真正使下岗失业职工学到一技之长,达到再就业的目的。在做好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的同时,我们积极对用人单位招用职工进行短期,包括职业道德、就业指导、以及《劳动法》培训。XX年共培训1967人,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体现了“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原则,逐步树立以培训促就业,以创业培训促就业的良好格局,从而完善了我市劳动用工体制,在培训过程中,我们积极与再就业培训基地配合,组织、检查、指导下岗失业人员入学、考勤、及班级纪律等事项,使得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培训后,建立健全学员档案,及各种培训花名册,创业培训申请表,对参加创业培训的学员培训后进行后期跟踪扶持,完善了就业培训机制。

失业保险的收缴工作是失业下岗人员生活保障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基础工作,今年失业保险的收缴比去年难度增大,在这种困难形势下,我们采取分类进行的办法,对失业金进行收缴,今年经济效益较好且缴纳积极性较高的企业有:****集团、***厂等,对经济效益较差且缴纳不积极的,我们采取多次上门催缴的办法,并多次和企业座谈,提高对失业保险的认识,强调失业保险取之于企业,用之于职工的原则;利用以支促收的方法,***有限公司,往年缴纳失业金的积极性不高,自从出现符合条件的失业职工后,我们按规定为终止合同解除合同的职工办理了失业登记手续,发放了失业金,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促使企业缴费积极性有所提高;收取失业金的主要方式:

1、与企业签定协议,通过银行办理委托收款;

2、企业前来缴纳;

3、定期到企业收缴;

4、电话收缴等方式;收缴的失业金全部交存社保中心管理。

实行了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核算全部通过微机制单、记帐,从收费到结帐与社保中心连网,各项收支业务都通过劳动局和财政局监督。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按照上级文件精神,以及局对我市符合条件的失业职工都做到了应保尽保,凡是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业,按《失业保险条例》规定的应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职工都给予办理了失业登记,对每个失业职工档案都逐一进行了详细认定审核,并登记台帐、输入微机,向社保中心申请拨款,通过银行进行社会化发放。共为全市20家企业(其中包括***厂等)近500名失业职工发放了失业金。加强失业职工的档案管理工作;现存失业职工的档案近3000份,随时有提档和归档的情况出现,及时为他们做好档案交接手续;为新接收的失业职工的档案进行了登记入册,编号归档等规范化的管理。经过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全年收缴失业金万元,占计划的,比去年增长,接收失业职工人,发放失业金万元,失业职工的档案管理多份。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决心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抓重点、攻难关、创亮点、求突破的工作思路,下大力气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一是要强化和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责任;

二是突出抓好弱势群体再就业工作;

三是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的落实;

四是打造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

五是积极开展送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

篇(3)

我市工资统发工作现状

1、统发范围逐步扩大。常德市是全省工资统发试点市。*年,在省编制、财政、人事等部门指导下,常德市直属单位和石门县开展了工资统发的试点,通过不断探索、总结规范,到*年下半年底,全市已全面推行,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统发率达到了76.15%,其中在职人员统发率79.16%。与*年底比较,全市统发人数增加了2万余人。市直和石门县为当年全省统发的试点单位,其统发范围都较统发时有较大增长。到今年6月底,市直全部党政群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以及部分公益性差额事业单位共201家全部进入工资统发。与*年比较,市直统发人数增长17.8%;其中在职增加1219人,增长14.25%;离退休增加732人,增长30.65%。全市所有大中小学校教职工工资统发率达100%。

区县(市)的统发范围存在一定差异。有的区县党政群机关、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人员都进行了统发,但是有的则只统发了其中的一部分。

2、统发项目基本稳定。市直进入财政统发工资的项目包括: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省保留津贴、误餐费、适当生活补贴、警衔津补贴等各类行业性政策补贴、女职工卫生费等;市本级离退休人员工资全部在市机关社保处发放,财政只发放适当生活补贴和误餐费2个项目。由于县一级级财力有限,区县(市)的统发项目普遍比市直少。有的县统发了五项,有三个县则只统发了其中的四项基本工资。误餐费、适当生活补贴等在区县(市)基本上没有作为统发项目列入,只给政策不给经费,靠单位解决。

3、统发工作规范有序。在统发工作中,各有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相互监督,起到了共同把关的作用。按照编制核定人头、人事审定标准、财政拨付工资、银行发放到户的程序,编制、人事、财政、银行分工合作、严格流程,确保了工资发放工作的良好运行。对编内进人,财政部门凭编制部门开具的用编通知单、人事部门的增人计划与审定的工资标准和额度及时足额发放工资。对于超编进人的,编制部门有权拒绝开出用编通知、人事部门有权拒绝增人、财政部门有权拒绝发放工资。在工资统发的每个环节上,三家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有效地制止了超编进人和乱发工资的现象。

4、监督手段逐步完善。针对工资统发中可能出现的“停薪留职人员照拿工资、惩戒降薪人员照领原标准工资、异动人员照发双份工资、死亡人员照吃空饷”等问题,我市由编制、人事、财政等部门组成检查组,普遍开展了统发工资情况检查,对工资统发工作加强了监督检查,并通过不断探索,逐步建立健全了相应的规范管理制度。*年6月,津市市针对检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财政工资统发程序的通知》,从申报、审核、审批、监督、责任等方面对统发的每个环节都作出了规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今年5月,澧县开通了网上工资查询举报系统。该系统具备个人查询、单位查询和举报功能,单位或个人通过网络可以查询所有财政统发工资人员当月或多月工资的组成及各类扣款情况、发放情况,对发放中的违纪情况可以网上举报。市直编制、人事、财政、劳动保障部门配合密切,所有人员异动事项,其人员工资和有关社会保险手续的调整异动必须凭编制通知单方能办理,有效地把住了工资统发的“入口”。

我市工资统发工作成效

实行财政统发工资,是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是建立和完善机构编制、人员工资与财政预算相互配套协调约束机制的重要手段和保证。我市开展这项工作以来,主要达到了“一保二控三提高”的效果,即:

一保:确保了统发对象工资的足额发放。目前,我市列入财政统发人员工资每月都能在固定的时间内及时领取到当月工资。全市未出现一起因迟发欠发而引起的上访信件和案件,稳定了人心,安定了社会。统发工资成了稳定社会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控:一是加大了编制宏观调控力度。统发后,没有编制不能增人,不符合结构也不能进人,否则即使进了人,因为进不了编也不能发放工资。这样,“三定”规定和有关机构编制管理规章的落实有了保证,党委政府在使用编制上的宏观调控力度得到了保证,为政策性安置人员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编制环境。二是有效地控制了单位乱发津补贴行为,较好了抑制了行政事业单位间分配不公的现象。

三提高:提高了财政经费支出管理的透明度,提高了政府理财水平,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我市工资统发工作展望

1、加快工资统发信息库建设,提高工资统发管理的科技含量。要制定统一的人员编制管理与工资发放管理软件,通过网络建立工资统发平台,形成人员编制管理和统发工资管理统一规范的管理网络。在共享资源的同时,通过管理网络,规范工作程序,实现编制、人事、财政等部门工资统发上的流水作业,做到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提高办事效率和办事水平。

2、适当改革统发制度。要将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中活工资的通过财政预算整体划拨到事业单位,把这部分的分配权交给事业单位,通过将活工资分配权还给单位来搞活事业单位的分配权、用人权,搞活事业单位,促进事业发展。要把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人员奖励工资的分配权交给单位,充分发挥奖励工资的奖罚作用。从*年起,我市对市直学校单位实行工资发放改革,将教职工30%活工资部分切块交给学校,由学校根据考绩确定分配结果,然后由学校交分配方案交市工资发放中心连同固定工资一道打卡发放。这项改革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提高了单位控编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