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

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0-24 23:52:2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公共行政学课程论文

篇(1)

关键词:文科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公共行政学说史;实践教学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明晰了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渐趋向应用型转向,这就要求地方高校中的文科课程审视教学结构设计,使其教学教育过程达到最优化。为此,公共行政学课程组以公共行政学说史的教学目标为主轴,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形成教学层次,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共同探讨交流话剧———“会聚行政理论,演绎政府行为”为网络,以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产生学习公共行政学说史的兴趣。话剧是由授课班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且全员参与,互动教学在话剧中得到了完美展现,同时也标志着文科理论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探索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1创新公共行政学说史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研究的由来

公共行政学说史是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专业课程,与公共行政学、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是一个课程群[1]。根据市场对地方高校人才实践能力需求的提高,学校进行了新一轮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修订。由此,公共行政学课程组成员在讨论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时,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公共行政学课程组成员均知晓学生掌握此门课程内容的必要性,但更深知该门课程内容的枯燥性和抽象性。如果仅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全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围绕以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能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接受知识更容易,内容掌握更扎实,且能用行政学家的思想与理论解释当下的政府行为,引起了热议。课程组成员有的建议,以任课教师讲授为主,课前10分钟留给学生围绕某一行政学家的某一思想展开小议为辅;有的建议,以学生阅读行政学家的著作或论文后,谈著作或论文的核心观点为主,教师点评为辅……公共行政学课程组经过5次教学研讨会,最后决定进行此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尝试以话剧为载体:通过时空穿梭,与行政学家之间的对话来诠释政府行为[2]。目的是让学生有节奏地动起来,这样可以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公共行政学说史的开课学期是大二秋季学期,所以课程组成员对大学二年级学生的学科基础课程的知识掌握程度忧心忡忡,如果前序的课程掌握得不理想,会直接影响到这门课程理论与实践接轨的准确度。他们能否把理论与紧密相联,没有辅助的专业课知识点支撑,他们能否深刻地理解理论,能否准确地运用相应的理论和思想去解释现今政府行为[3]。虽然上述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课程组成员,但同时,课程组成员又深知:大二秋季学期是学生汲取填充知识的最佳时期,也是培养研读书籍意识和习惯的关键点。所以,课程组决定先确定创新公共行政学说史课程的教学方法———选用话剧为载体,责成承担课程的教师边论证边尝试调整授课方案,此门课程的教学日历可以在教学进程中调整。开学初,授课教师带着渐进完成教学方法改革任务走上了讲堂。她在讲授第一堂课时,以导出本门课程的内容,接先导课程政治学原理和公共行政学的知识点,有目的性地提出了5个问题,授课班级同学的踊跃回答以及回答内容的开放性令授课教师眼前一亮,更加坚定了改革此门课程教学方法的决心。因为,以话剧的形式把公共行政学说史的各位学者的思想与理论串起来,找民生热点问题为切入点,设计与政府相关的几个维度,通过行政学家的思想和理论来诠释政府行为,这既是实践教学方法上的尝试,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点。

2创新公共行政学说史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研究的成果

公共行政学说史实践教学方法名称:会聚行政理论演绎政府行为。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展现知识架构,促进教学互动。教学目的: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增强架构知识的能力,培养专业学习的兴趣,将理论学习融入业余生活,体会探求知识的快乐。教学特色:按课班级全员参与,以全新的形式展现公共行政学理论,尽显学生才思,提高知识的审美性。教学安排:选书、看书、写体会—筹稿—审稿—审稿总结—编剧本—排练—演出。时间安排:第1—13周读书,写读书心得(由学生自主选择某一行政学家的书籍),第14周阅稿,提炼主要观点(由话剧小组成员完成),第15周编剧本及排练(由话剧小组与演员完成),第16周上演整幕话剧。话剧工作小组是由指导老师、总策划、总导演、剧组工作成员组成。第一堂课结束后,授课教师按公共行政学说史教学方法改革的计划书内容下达了研读书籍任务。要求每位同学选择公共行政学说中提及的其中一名行政学家的作品阅读,然后写出读后感,周期为3个月。通过课下与同学的沟通,结合学生自身的优长,以自荐和学生推荐的方式,在第4次课,推出话剧的学生总策划,由学生总策划建议提名组成了话剧工作小组,话剧工作小组共7-9名学生,这些学生的才艺各不相同,有曾经参加学生大学生话剧表演的学生,有文采极佳的学生,有理论功底深厚的学生,有逻辑思维缜密的学生,有擅长灯光控制的学生……其他的学生全部作为演员参演话剧。创新公共行政学说史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研究的成果———话剧,选用时空穿梭的方式,以历史中行政学家的思想来对话今天的政府行为。话剧题裁以近期社会民生热点焦点问题为切入点,由4个篇章组成,每个篇章的主线是政府运用了什么理论支撑了其行政行为。通过借用行政学说史中某一行政学大师的思想和观点作为台词来演绎政府行为,阐释政府现象,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行政行为的主体和客体由学生扮演,各角色是由学生对行政学家思想把握的程度,竞争获得。幕与幕间加入旁白,推进学生理论———实践———理论的认知。

3创新公共行政学说史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研究的效果

从最初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的构思、话剧策划书的撰写、剧本的出炉到话剧的成功演出,这其中涵盖了学生对公共行政学说史这门课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公共行政学课程组摸索实践教学方法创新的历程。(1)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话剧的特色是授课班级全员参与。由于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到话剧演排中,因此,从客观上推动学生学习此门课程;鉴于对政府行为蓝本选择是社会热点焦点,从主观上调动学生好奇心理,引导他们欲了解现象本貌的元点———亟需理论知识作支撑。由此,号召所有学生凭借自己对蓝本的兴趣,浏览此门课程教材的目录,自觉主动地去找寻书籍,拓宽书上已有的理论,研读大师的其他著作,以便更好地对大师的思想体系的把握,为自己能深入其理论精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实证检验,学生的读书观后感和对话剧中角色的扮演台词的把握,学生研读书籍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使授课教师感到学生求取知识的迫切性;话剧演员的确定主要是依据剧本剧情的设定而决定。当剧本敲定后,找其与剧本相关的阅读此学者观点的同学时,他们都表现出积极主动,并且能很好地配合话剧小组认真修改自己的话剧台词,修改台词的过程,对原有的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钻研。例如,某同学对巴纳德的权威接受论有较为深入的研究。(2)挖掘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潜力性。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对理论感兴趣,因此,存在部分学生参与热情度不高。如有些同学的想法就是考试低空飞过,不愿花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这样需要总策划与指导教师沟通,擅于发现这部分学生的特长,把他们的特长与课程改革紧密联系起来。例如,有的学生特长是懂得如何演话剧,那么就由这些同学担任话剧的导演,由他们导演话剧。要想导演好整幕话剧,作为导演,就需要对理论有全面的掌握,客观上迫使他们不得不抓紧时间充电来填充理论知识。授课教师发现,当他们肩负导演之职后,上课听课的认真程度已是超乎想像,且在期末考试中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剧本的初审是由话剧小组中理论知识掌握扎实的同学负责,复审是由课程组教师负责。往往是初审后的剧本仍存在很大问题,如剧本偏离主线,只顾生活化,缺少理论性,理论与生活脱节。出现此类现象,通常是由课程组教师组织召开剧本讨论会,在充分听取剧组创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后,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剧组创作人员在修改剧本的过程中,对理论与实践的把握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通过指导教师的引导,他们能快速找准理论与实践的契点,这说明他们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潜力是无限的。话剧工作小组成立后,实行了岗位责任制。授课教师把权力授予担任总策划的同学。在整个话剧编排的过程中,担任总策划的同学在剧本的初稿形成、审稿修订、演员选择、排练演出学习环节,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且取得了娇人的成绩。同时,总策划也是接受课程组老师批评最多、成长最快的,最为明显的是挖掘了其驾驭全局的能力。(3)提供了理论知识掌握的便捷方式。选择话剧这一轻松的教学方法,提供理论知识掌握的便捷方式,由同学们自选自己感兴趣的理论和所欲诠释的人物思想,激发了其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剧本的编写,提升了学生对行政学理论的认知以及理论与实践契点的把握;话剧实践观感和切身体会强,使同学们从感观上更易领悟到政府与社会、市场、民众间的关系。欲厘清这些关系,需探寻其中指导政府行为的理论是什么,它的理论溯源在哪,由哪个行政学家的理论能纠偏,以避免政府的不作为和乱作为。话剧从学生扮演角色需求出发,推进他们更为理想地理解和掌握行政学家的观点,促使他们形成了推理明晰的逻辑方式。(4)探索了学生架构理论知识的潜质。话剧要求由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行政学家的一本书籍,写出读后感,话剧工作小组成员分成两个小组,对全班同学的读后感进行审稿。审稿要求:从读后感中提炼出行政学家理论的核心观点,其观点必须与现今政府的行为相关。每一份读后感都经过话剧小组全部成员的审阅。同时,课程组教师分工认真审阅话剧创作小组的审稿建议。首先是立论,找其共同性或其相似性;当立论不成立,遇有歧义的地方,再找回学生读后感的原稿阅读,然后写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课程组老师发现话剧创作小组同学已具备架构理论知识的能力,其中个别同学的架构理论知识的潜质表现尤为突出,能较为准确地找到理论与的结点。(5)增强了学生提升团体协作的意识。鉴于话剧的时间和情境的设定,以及同学们选择行政学家书籍有个别的重叠,所以,话剧在设定时,会有角色的竞争和不同角色的承担。同学们都能服从话剧小组安排,准时参加排练,而且在其过程中为彼此提出良好的建议和协助,话剧仅用两次的排练就可以进行正式演出,这期间,让同学们深深地感受到班级的团体凝聚力,协同打造理论剧作[4]。话剧演出后,学生的感语:在最初的最初,我们埋藏了一个信念,以我们的方式去演绎公共行政的理念,用话剧去留存珍贵大学岁月中的最美一段;一段日子过去就过去了,日子里的收获却成了时间上的永恒,留存那段与众不同的日子,直到永远;回首,一幕幕重现,徘徊于众多大师间,都想去谈,深思后,执着于自己的选择,于是,在大师的智慧与自己的混沌中纠结,挣扎着探索,慢慢地,与大师有了交流后的共鸣,才思泉涌地记下那时实实在在的收获,每一句都满载汗水和智慧;一份一份,一句一句,体味那用心写的感受,几个周末是值得的,台灯下的劳累是值得的,用心对用心,你无悔,我也无悔;忘记了有多少次的讨论,忘记了有多少次的修改,忘记了有多少次的争论,也忘记了剧本经历的怎样的命运,思路日渐明晰,剧本在艰难中问世,不敢懈怠,继续慢慢地改进;排练时的一起努力,排练时的最佳凝聚,排练时的全心投入,融洽的氛围,你感动,我也感动;那日的累,那夜的疲惫,那不知不觉就到来的天黑;这话剧带给你的,这话剧带给我的,也许是彻夜的未眠,也许是静默良久的沉思;但走过后,印在心底的,是一次攀升,是一次超越,也是一次成长。这是此门课程教改后的真实写照。

4创新公共行政学说史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研究的探讨

针对公共行政学说史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课程组围绕理论———实践———理论升华的过程,提高理论的应用性,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1)教学改革的研究方法。其一,规范研究与经验研究结合。对于公共行政学说史理论的探讨,离不开规范研究与经验研究,只有做到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统一,才能达到全面地了解客观事物的本貌。话剧首先对政府行为实然状态———基本表现作了如实的描述和模拟,通过政府工作人员的会议模拟,从中发现和总结政府行为的现状;然后用规范方法,结合行政学家的观点对政府行为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了解决政府行为存在问题的对策。其二,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初始阶段,让同学们通读行政学说史书籍,找出自身感兴趣的学者及其观点,然后就感兴趣的学者,阅读大量与他有关的文献,加深对他的了解,达到对他思想的完全把握,以便更好地能运用其思想解释政府的现象。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解决民生问题,通过对热点问题的梳理与探讨,通过对热点问题的探究,究其根源,探讨政府应然状态和实然状态。其三,系统分析与因素分析结合。把研究对象政府作为一个整体去审视,即政府内部与政府外部、政府与其各组成部门间、政府与政府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对政府进行综合分析,针对政府行为进行理论的探讨。话剧的场景布局是由政府组成部门间的协调会议、政府工作人员与公民间的处理事情,政府因受其外部环境影响作出决策,通过对行政学说史中人物思想的把握,借以来阐释政府各要素间的关系,力求通过学生的演绎,能更好地把握政府各因素在政府系统中作用[5]。(2)教学改革方法的创新。其一,方法新颖。对于公共行政学说史这门课采用话剧的方式还属首创,它主要是借用学生对台词的记忆和学者角色的扮演,从而达到对公共行政学理论的掌握,因为台词的主体来自于某一行政学家的观点。其二,视角独特。对于整部话剧的布局,开场是以旁白陈述中国政府的发展历程,以民生问题为契点,托出指导政府行为的依据是行政学理论,为穿越时空与行政学大师们对话揭开政府神秘面纱作到了承接。其三,对象具体。公共行政学说史所探讨和研究的对象就是政府,为政府行为寻求理论支撑。话剧是以呈现政府的现状即政府内部成员间的关系、政府与企业、社会间的关系、政府各组织部门间的关系,通过穿越时空以行政学大师的某一理论解释政府现象。其四,全员参与。班级同学全部参与到话剧的创作中,行政学者的角色都是由竞争择优选出,授课班级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演出中。此次演出的效果作为学生这门课的平时考核成绩。(3)教学改革方法的推广。公共行政学说史课程实践教学方法创新研究的成果———话剧,给公共行政学课程组的教学思路带来了极大的思考空间。推广至公共政策学课程,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如公共政策学课程可以以国家发改委出台的阶梯性电价这一公共政策为蓝本,再现政策的流程。授课班级学生共分成4个小组,以几个家庭的用电情况为契点,从政策问题的提出、政策的制定、政策的执行以及政策的评估,把公共政策的4个环节串连起来。使学生们真切掌握了什么样的问题是公共政策问题,通过何种渠道政策才可制定出台,政策执行中所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以及运用何种方式进行政策的评估。因此,公共行政说史的实践教学方法在文科课程已得到进一步实践和推广。

作者:黄晶梅 丛旭文 单位:长春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7.

[2]丁煌.西方行政学理论概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10.

[3]薛媛,顾建民.美国大学人文学科的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J].高教探索,2016(4):43-46.

篇(2)

关键词 行政管理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国不断推进的改革进程,中国公共管理领域面临着巨大的管理创新和变革,公共管理学科的理论与实践都在日益得以丰富。我国高校行政管理课程在国内新发展背景之下,需要有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当前行政管理专业对原有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思考和创新,以期推动行政管理专业发展和行政管理的人才培养。尤其在财经类的学科影响之下,内蒙古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行政管理专业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因此分析当前其面对的现实状况,进一步提升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水平是本专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1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的现状分析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是由其研究对象所决定的,在本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其研究内容和方向也呈现出多学科渗透和融合的特点。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内容一般涉及政府组织结构、职能及其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规律;具体地说,包括行政权力、行政环境、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领导、人事行政、行政决策、行政伦理、行政管理的方法与技术、行政效率等方面,所涉及有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及法学等学科,可见其领域内容比较多元且交叉,综合性比较强。就我校而言,行政管理的教育工作者的任务艰巨,一方面,要顺应社会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具有视野广阔、通晓国情,熟悉现代公共行政及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技术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相关组织中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面对国家社会变革的实践要求,实现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的规范化、现代化和创新发展。然而,在目前本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学的质量和目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1)教师队伍专业理论与实践素养有待提高。本校行政管理专业现在拥有的教师数量比较充足,但由于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及学校自身发展需要的问题,专业对口教师不多,教师大多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本专业对理论综合性等要求;但行政管理的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方法和技能课涵盖多层次的行政管理领域的诸多问题,也容易出现教师专业研究程度不足等问题,由于缺少专业本身长期关注和系统研究,理论基础的积淀不足,难以适应本科教育特点,实现授课的系统性和规范性。

(2)现有教材编写和使用也存在问题,很多教材体例流于形式,内容未能和社会现实结合紧密,专业性和应用性也不强,学术含量比较低;另一方面,在选取专业课教材时,教师事先缺少集体商讨和协调,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选择,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就会出现不同课程之间在内容衔接方面的问题,从而影响到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在课程设计的规范上,在同一专业的课程中有重叠交叉现象,反映了思路不清晰、理念模糊和内容不科学合理等问题。

(3)在近些年来的行政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注重对学生讲述理论性的内容,课程在教学内容平铺直叙,有时候只是照本宣科,使得课堂效果不佳,还影响学生的出勤率。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以传统讲授为主,缺乏生动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单向学生灌输知识,忽视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的互动,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尽管部分老师授课过程中也会有讨论课等形式,但其所占比例很小,同时这种形式往往在学期中间或是期末时间,让学生集中在一段时间准备多门课程的讨论内容,学生疲于应付,有时候会敷衍了事,达不到预想效果。

2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内容建设

(1)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首先,要进行课程梯队建设,专业必修课程的师资要以具有高级职称且科研突出的教师为核心,吸收专业知识基础扎实、授课和科研能力有待锻炼提高的青年教师。同时,应当保证课程和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利用学校里如访学、进修、参加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教师教学大纲的编写和教材选择建设,组织教师每年定期对编写的教学大纲进行讨论交流和修订,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同时,选择专业领域内权威的教材,并注意各门课程的衔接与搭配;另外,随着我院学科制度、学术队伍以及课程经验总结等条件的逐步成熟,应鼓励教师团队自行编写出版专业教材及实务案例。

(2)完善专业课程架构设置,保证课程的理论完整,突出专业能力。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较扎实的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既了解公共行政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又要熟悉相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从而全面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由于本校是财经类大学,所以诸如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管理学等课程都是学生的学科基础必修课,专业主干方面有公共行政学、行政法学、公共政策学等必修课,可以说课程安排比较系统完整,但同时也应在行政管理专业选修方向上更多地考虑到当前学生的兴趣点和未来职业需求来设置和引导,如当前的国考热、事业单位招考、三支一扶、村官等各种考试,从基础上来说,行政管理专业是占有相对优势的,但在具体的门课方面需要一些学习和引导,所以在课程设置上面要尽量结合社会的实际来进行一些调整,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3)保证课程的理论完整前提下,避免具体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在进行行政管理专业的授课过程中,不少教师发现不同的门课之间存在内容上的交叉重复现象,如《公共行政学》中的人事行政章节就同《公务员制度》课程的内容重复;《市政学》中的一些内容与《城市社会学》中的某些内容类似,这样授课内容的重复,是由于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科综合性所导致的,每门课首先必须要保证逻辑体系上的完整,囊括的东西比较全面,因此与相近门课存在重复,但这样的内容交叉会浪费授课时间,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无意义的。因此,教师之间要多进行课程交流与讨论,明晰授课内容,既要保证课程的完整性,也要避免授课内容的交叉重复。

3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模式采用

(1)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理论丰富,并且很多方向与现实结合紧密,很多内容无法只通过之前的传统黑板书写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而多媒体教学可将集文字、数据、图形和案例融为一体,使课堂内容更生动丰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学校在硬件设备上已经完全可以支持这样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设备,采取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利用课件可以生动直接地讲解知识点和现实案例,图文并茂加上视频文件等资料,使得教学效果突出。

(2)引入案例分析,进行互动启发式教学。长期以来,行政管理专业教师有所忽视课堂实践教学,“填鸭式”的理论教学方法,形成了课堂只有教师讲,而学生被动听记的局面,以致教学无法实现跟各位灵活和现实的教学效果。行政管理专业属于应用性科学,教师应根据其特点改变单向灌输式的讲授教学模式,采取现实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辩论等方法教学方式,通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使课堂由教师的被动要求变成学生的积极主动,这不仅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而且有利于专业理论联系社会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3)设立专业团体,积极开展科研实践教学。从学校整体层面上来看,本校为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组织观念、集体观念和爱岗敬业的精神,设计了由军训与军事理论教育、社会调查、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毕业实习、读书活动、就业指导与实践、其它实践教学等环节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但是这些几乎都是自上而下的硬性规定,缺乏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团体性活动。因此,学院可以组建院内的相关临时专业兴趣小组或固定形式的协会,通过这些由学生成立的小组和协会举办一些具有跟本专业相关的群团活动,可以让学生就感兴趣的某些问题进行某项社会实践活动或学术讨论。这个过程不仅能增加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还能锻炼他们语言表达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在群体活动中得到检验和提高。同时,学生可以和相关专业的老师进行联系并获得其指导,学院教师在指导其活动时,不仅要积极动员学生参加,还要加以正确引导。鼓励支持学生专业团体定期举行相关的讨论会、辩论、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现在学校为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开发,校级课题申请时要求老师吸收一名本科生,那么在教师做其它各级课题时,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有选择性的参加,以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水平。

(4)加快实践操作平台建设,丰富专业实践基地。课堂教授学生的是理论知识,而学生最终的学习目的是学以致用,希望自身所学能够应用于将来的社会需求。因此,专业实践基地就成为学生与社会联系与沟通的渠道和平台。根据行政管理课程体系的特点和属性,行政管理的知识点涉及政府职能行使的相关部门、公共政策、决策过程、管理体制等各方面,因此,学院应与本地区相关的政府行政机构、学术团体或其他公共组织建立较为密切良好的合作模式,可聘请在专业领域内的具有丰富经验或权威的校外专家或部门领导作为兼职教授,建立数量丰富且能长期合作的社会教学实践基地,让学生可以亲临其境,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和工作人员身上进行学习;另一方面,行政管理专业可以创建自己的模拟操作实验室,为实践教学提供基地。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根据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内容和进度安排学生去校外的政府部门进行实习,也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的实验室中,进行模拟工作实践,进而形成较强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卢文刚.公共行政管理教学方法的改进与优化[J].中国行政管理,2005(2).

[2] 周艳玲,冯婕,.对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公共关系教学问题的若干思考[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篇(3)

关键词:基层电大;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问题研究

毕业论文旨在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和理论的综合运用能力。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素质。笔者多年在基层电大从事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和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对该专业在毕业论文写作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非常关键。它明确写作目标,决定了论文的价值,也关系到论文写作的成败。行政管理专科学生在选题时存在如下常见问题。1.选题偏大,涉及范围过宽。加上学生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写作水平有限,论述很难深入和结合实际,照搬别人结论太多,缺乏个人的创新观点。2.容易偏离行政管理专业要求的选题范围,与其他管理类专业的选题混淆。多有学生以企业为例来进行选题,没有与工商管理专业很好区别开。3.选题过于集中,视野不够开阔。题目扎堆,写出的论文大同小异,缺乏创新。选题多集中于“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基础”等课程,而“公共行政学”、“行政组织学”等学科的研究比较缺乏。

(二)论文本身问题。部分学生对学术论文的认识不到位,少数学生上交的初稿根本不是学术论文,或是工作总结,或是学习体会,质量不高,写作水平低。语病多,格式五花八门,有的甚至逻辑混乱,很少联系自身实际,更缺乏作者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三)抄袭现象较为普遍。信息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抄写论文。如利用百度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行政管理论文”,查询结果就有一千多万个,复制与粘贴成为写论文的一条“捷径”。学生或东拼西凑,或大段抄袭,雷同的情况时有发生。

(四)迟交或不交现象严重。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未能按时完成,要么工作忙没时间,要么直接表示不会做,或是临到最后期限担心不能按时毕业才开始动笔。

二、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问题的三维因素分析

(一)从学生层面分析。许多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撰写毕业论文的意义,甚至认为是包袱,于是马虎应付。加上平时缺乏论文写作的训练,基本功差,工作压力大,很难静下心来研究写作。

(二)从指导教师层面分析。基层电大的教师身兼数职,即要参与教学,又要从事教学管理,有的教师还要担任辅导员。真正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严谨耐心地指导学生且责任心强的指导教师不多,这也影响了学生论文的完成质量。

(三)从社会环境影响的层面分析。当今社会,学风不正,论文抄袭成风,也是电大学生不重视论文写作和抄袭论文重要原因。

三、多管齐下,提高毕业论文写作质量的路径选择

(一)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端正态度。首先,帮助学生明确论文写作的意义,是培养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让学生认识到抄袭是一种严重侵犯他人著作权的不道德行为。再次,教师要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的工作、特长、兴趣等,从而进一步提出要求。最后,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题目,可提供一些参考选题,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结合实际撰写论文。总之,要鼓励学生在符合专业要求的基础上因趣、因需要、因事选题,鼓励“小题大做”,选择那些自己综合能力可以驾驭的题目。

(二)重视论文指导教师的培养。1.指导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指导教师的素质包括职业素养、理论修养、文字修养等。要放下架子,帮助学生端正态度,树立信心,给以具体指导。指导教师应当是个“通才”和“杂家”,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对当代各种新理论、边缘科学要有广泛的涉猎,还要有丰富的自然知识与社会常识。同时,还应有较强的中文写作水平,能及时纠正学生论文中的语病和错误。2.建立一支稳定的论文指导教师队伍。电大分校师资力量有限,应发展一支工作稳定、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论文指导教师队伍。同时还要重视对指导教师的培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定期反馈进度,研究解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将论文指导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论文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毕业论文的教学应贯穿于从入学教育开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从平时入手,从根本上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第一,通过入学教育做好心理准备。使学生了解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引起高度重视。第二,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进行理论准备和材料准备。第三,提前把毕业论文的写作任务和具体要求布置给学生,聘请专家举办讲座,系统讲解如何选题,如何撰写论文,从而有充足的时间确定选题,搜集素材着手写作。

(四)依托网络手段开展论文写作远程指导。将网络手段运用到论文指导环节。可为毕业班学生建立论文指导QQ群,方便师生交流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与问题。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电子档案,以记录学生写作过程和教师的指导过程。

学校应该把毕业论文当成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看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谢虹光.毕业论文学术定位初探[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4).

篇(4)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实践;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287-0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国内创设于1998年,到2012年全国大约有500所高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但专业发展方向不尽相同。总的来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式”的发展并未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社会声誉度大幅提升,反而同质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专业发展面临“建设瓶颈”。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在重新审视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的基础上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本文主要以宜春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状况为例,探讨多科性地方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一、宜春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一)办学规模与层次不断提升

宜春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2002年开办以来,学生人数从最初的十几人到2010年后基本保持在50人以上,办学规模与层次不断提升。在专业开设初期,社会对其了解不够,许多人将其简单地理解为社区服务和第三部门管理等,未能正视专业发展的潜力。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社会建设,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性和定位日益清晰。

(二)学科建设凸显应用特色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生命线,做大做强一个专业需要多维并举,凝聚学科优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开办以来,一直探索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的新路径,彰显专业的应用性特色。2006年以来,学院与宜春市政府合作,开展各项资政服务。在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反腐倡廉研究、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等政策咨询中,学院都派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并建言献策。

(三)专业建设从无到有,稳步推进

2006年以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引进了一批专任教师充实教学队伍,学院也加大了对专业的扶持力度,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2011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进行了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并探索在偶数学期建立教学实践周制度(时间为该学期17―18周)。在实践基地建设方面,至2011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与宜春市发改委、人事局、城管局、仙源乡政府等相关部门合作建立实践基地,目前正筹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基地。

总的来说,宜春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虽取得了一些进步,但随着办学环境变化,和其他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样,专业发展呈现“先扬后抑”态势。同质化的培养模式使得专业发展缺乏特色,专业发展前景和现状又形成了反差较大的极化现象。因此梳理地方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困境,探索中国特色专业建设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地方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困境

(一)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完善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亟待进一步优化,如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教育界仍存在较大的认知分歧。从培养方案看,专业主要培养能够胜任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但是公共部门“逢进必考”的政策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去向未能契合专业设置的预期,大多数学生无法进入到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更多地流向到了企业。专业发展前景和现状的极化现象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未能体现出专业优势,也导致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社会声誉度不是很高。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亟须找准自己的特色,防止在同质化中迷失自我。

(二)支撑专业较少、专业基础薄弱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涉及政、经、文、法等领域,需要在多学科融合中找准自己的特色。但是据统计,国内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500多所高校,支撑专业多于两个的不到1/4。以宜春学院为例,2002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个方向招生,2004年开始独立招生。十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虽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学科融合优势并未得到体现,至2012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宜春学院仍只有一个专业方向,缺乏相关的支撑专业。同时,实践教学偏弱,没有独立的教学实验室;学术交流不足致使专业发展方向的拓展“心有余而力不足”等。

(三)实践环节相对匮乏、学生实践能力急待加强

课程设置理论课偏多,应用性课程较少,不能适应社会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因此,学生学完后通常感到“通而不精”,找不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正如社会上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评价――“万金油”,虽然具有了一定的综合管理能力,但却没有自己的“主轴”。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课程设置上重理论、轻实践,应用性课程设置偏少;二是虽然建立一些实践教学基地,但或是输入人数有限,或是联系互动较少,实习基地建设出现流于形式的现象;三是部分同学对实践环节认识偏差,在实践教学中敷衍了事,如在社会调查实践中存在普遍的“搭便车”现象,实践教学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三、地方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路径思考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2+1+1”模式

结合到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定位来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推行“2+1+1”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前两学年开展专业基础课、通识课教学;在第三学年进行核心专业课学习,并在第6学期9-18周组织学生到相关行政、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第四学年第7学期1-9周针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开展针对性学习,并进行相应素质拓展训练,10-18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与写作。通过“2+1+1”人才培养模式可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了解自身不足及明晰自身职业发展定位,第7学期的针对性学习又能使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这种培养模式相比传统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具有更大的优势。

(二)科学定位专业发展方向

专业的生命力和社会声誉最终取决于专业的社会适应力,只有解决“教育产品”销售问题,专业建设才有活力与生命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之所以呈“先扬后抑”态势,根源于实际就业去向与培养目标一致性较低。因此,必须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多元化,顺应社会人才需求的状况。建议可以在统一招生的基础上将专业发展设置为三个方向:行政管理、社区服务、人事行政。行政管理方向主要培养党政机关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强化政治、经济、管理、财务等课程的教学。社区服务方向主要培养公益部门和基层急需的服务型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强化管理、经济、社区服务等课程的教学。

(三)“内培外引”有机结合,优化师资结构

柔性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可以聘请行政、企事业单位理论基础扎实、业务能力强的管理人员担任课程主讲教师或进行专题教学。这样既可以充实师资队伍,也可以提升教学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同时对现有师资队伍加强培训,从内部挖掘潜力,通过政策引导,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攻读博士研究生。

(四)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想打造自身特色应在课程模块设计、主干课程、校本课程等方面着力。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主干课程彰显特色。主干课程应包括公共政策学、社会调查实务、组织行为学、社区管理、领导科学、公共行政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应用性课程。课程设置应突出公共事业管理的特色,将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向有机衔接起来,以实践教学为主,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技能。二是完善教学资源建设。在充分调研和探讨基础上,根据专业不同发展方向编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系列教材。在教材编写中妥善处理专业课程体系完整性与特殊性、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统一。

(五)创新教学方法,探索社校合作办学模式

1.创新教学方法,强化互动式教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学科,这就要求教学中强化互动式教学,如案例教学法、演讲式教学法、情境设置法等。通过互动式教学能够增强课程学习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得课程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探索社校合作办学模式。在不断提升教学内涵与办学声誉的基础上,强化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办学。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相关单位签订合同,根据单位人才需求进行“量身定做”培养,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该单位工作。社校合作办学模式的优势在于节约用人单位招聘合格人才的成本,也提升了专业的社会应用性与声誉度。

综上所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创新,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其社会应用性的不足极大制约了专业的长效发展。因此应在深入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并探析制约其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探索内涵式发展道路,按照市场人才需求状况科学设置人才培养方向,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余敏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危机与出路[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2):8-11.

[2]姜仁良.关于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商业经济,2009,(11):70-71.

篇(5)

关键词:共管理;管理学;社会管理论

内涵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内涵是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我国关于公共管理问题的讨论与争鸣虽早已开锣,但对其内涵却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看法意见不一。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将管见和盘托出,就教于行家、学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类型辨析

(-)关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正在华夏大地兴起,专家学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论文颇为可观。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问题上,可谓见仁见智。不说中国,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国家也有类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学者认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难以确定。在此,本人拟作一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尝试,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为: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作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运作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作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上,又与其他管理有明显区别。以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事务及其管理过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工商企业及其经营过程。两者的具体差异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社会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组织利润;二是管理性质不同,传统的公共管理具有垄断性,工商管理则具有竞争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传统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工商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们既要把握二者的联结点,更要着力找出二者的差异处,以求对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认识。

(二)关于公共管理类型

为了加深对公共管理概念的认识,我们须进一步对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该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务。为了对“一切”有概括性认识,我们又要对它们作“类型”求解。笔者认为,就宏观而论,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务可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公共事务二是政府公共事务,三是社会公共事务。

1.国家公共事务。据英国《大众百科全书》对国家作出如下定义:“由政治单位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制定规则和进行资源分配的机构。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执行、行政管理。”这是广义的政府(国家)观。应当指出,这里所指的国家是特指狭义的国家,即广义国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这种国家公共事务主要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制定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等,侧重于与国体、政体方面有关的,关乎整体职能把握的宏观控制和影响类型的公共事务。

2.政府公共事务。《美国百科全书》指出:“政府一词适应于管理团体和国家的机构及其活动。通常它指的是诸如英国或日本这些民族国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组织机构及法定程序,就这一方面而言,政府对已经确认为某一民族国家中成员的事务进行管理。由此可见,政府就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治理机构。”应当指出,这是狭义的政府,它专指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这种政府公共事务包括政治选举、行政区划与国家礼仪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务、国家安全公共事务、对外关系公共事务、人事行政公共事务、财务行政公共事务以及机关内部的公共事务。

3.社会公共事务。这里的“社会”并非“人类社会”的广义“社会”涵义,而是专指“政府管理社会”中的中观的“社会”,这里的“社会”,即将社会管理与政治、经济管理职能并列的一个领域,它主要涉及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公共事务。这种社会公共事务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社会服务、社会公用事业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公共事务等。这种类型的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同时这部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是直接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实施对象,因此,它所显示的社会公共性也最强。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由于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可以归纳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三大类,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种种公共管理归结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正是这“三足鼎立”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庞大的公共管理体系。我们既要从个性去分清它们的差异,又要从共性去归纳它们的统一,用共性与个性相联结的辩证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谛。

二、社会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构成的,因此,“国家”、“政府”、“社会”都分别是公共管理的内涵之一,然而,比较而言,只有“社会”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对此,可以从如下几方面阐述:

(一)公共管理主体的社会性内涵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下面分别阐释它们的社会职能特征。

1.国家的社会职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只有到了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方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因此,国家来自社会,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从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出发,认为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契约的结果。该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之下。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有运用上天赋予他自己的价值和趋利避害的权利。然而,每个人在运用上天给予的权利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为了不致于使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将自己和整个社会归于毁灭,于是人们运用理性来解决冲突。即人们坐下来协商,将上天赋予他们实现自己价值的权利部分或全部地转让给“者”,权利让渡的过程就是国家产生的过程,而这个“者”就是国家。这种以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为核。动的社会契约学说,把人们契约的原因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把国家说成是人们契约的结果,从而否认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固然不对,但是,它肯定了消除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契约内容。因此,社会契约理论虽然否认了国家是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但表达了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来自于“社会契约”的观点。国家的产生和存在表明国家和社会是不可分的。国家不是从外部强加给社会的力量,是社会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是国家产生、存在的基础。这清楚地表明了国家的社会性特征。还有,国家不仅不是从来就有的,而且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当社会发展到具备消灭阶级的条件时,国家就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这也是国家依赖社会的表现。此外,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对社会也发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说,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整体发展趋势和规律而言,社会越向前发展,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强,国家对社会发生作用的领域就越小,作用的强度也越弱。由此,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在政治统治职能不变的同时,国家的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科技文化职能不断扩展;政治性。统治性职能越来越依赖于管理性、服务性职能作用的发挥。总之,国家存在于社会之中,以社会的存在为基础,我们不能离开社会来谈国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会服务作用。作为国家伴生物的政府,与国家一样,仅仅同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要永远存在下去。政府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其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其对社会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职能,也是以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基础的。当代政府与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异,都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在政府的各个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时代社会的具体发展要求和时代特征所使然。还有,历史上政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对社会发生作用的范围不同,并不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意志,而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统治者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纳、代表和反映社会对它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对社会的要求没有任何回应能力,那么,这个政府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政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政府的生命力来自于它的社会服务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其行为导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规定的规则为行为导向,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政府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从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来的有效举措。

3.社会公共组织的社会性特征。至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各种社会性组织,它们本身就是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只不过在阶级社会,各种社会组织是依附于国家和政府组织的,是作为国家和政府组织的附属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阶级的烙印,有着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服务能力的增强,这些社会组织必然要逐渐摆脱这种依附的地位而成为独立主体。在国家、政府消亡了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就将依靠这些社会性组织来进行自我管理,规划和实现社会发展。只不过到那时它们已经完全丧失掉了阶级性、政治性。因为,在对人的统治与管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的时候,这些组织就变成了纯粹的管理性的组织。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各种社会组织还不能真正成为独立的组织,社会仍然将处于国家组织、政府组织与这些社会组织同时管理、双轨运行的局面。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们的社会性。随着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完善,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政府承担的大量社会职能将更多地由社会组织去承担。我们应当顺应社会历史潮流,不断扩大社会组织的社会自主性,扩大这些组织的社会性成分,向着它们成为真正的社会组织远大目标迈进。

(二)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公共管理的对象,即公共管理客体,就是社会(这是广义的“社会”)公共事务。根据各自性质的不同,社会公共事务又可分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在这里,可以说,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是同义语。因而,我们研究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也就转换到研究以公共管理为对象的公共特性上来。

“公共”的对立面是“赢利的”、“私人的”和“企业的”。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可以大略从以下几个侧面去分析。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于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组织。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论述的,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体,就是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种公共组织。

2.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性质和目的,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

正如所揭示的,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是统治阶级用来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但即使这样,在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之中,运用公共权力所进行的政治统治,也必须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为基础,以执行社会性职能为基础。因为这是国家、政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政治权力起先总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职能为基础的”、“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他还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兴起和衰落的专制政府有多少,它们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总经营者。”这些论断表明,理论作为有鲜明阶级性的革命的理论,也从来没有忽视政治统治的社会性基础。相反,而是把社会性提到了政治统治得以维持的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进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础上,揭示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指出:“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这一著名论断不仅揭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而且说明了管理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主要特征。只不过,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个别资本家或工厂主管理工厂、企业的方式,它主要是通过立法形式进行管理并具有强制的性质。因此,国家、政府的公共性(社会性)特征,主要的表现在于,它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它体现的正是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因而它总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会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还要认识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性质和目的,也在于为了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有时甚至实现个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务,如向贫穷者提供社会救济等。当代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运动,主张以社会公众的偏向和需要作为政府行为导向,强调顾客意识,树立服务对象为上帝的观念,正是在这种公共事务的社会性要求压力下,采用新的统治手段与方法,从而也使西方国家政治统治进一步巩固,实现其自身的利益。

应当指出,这里讲的“公共”、“社会”是抽象的范畴,现实的“公共”、“社会”却是十分具体的,是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因此,资产阶级要做到真正凌驾于社会、代表整个“社会”是不现实的,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来表述,是很确切的。但其社会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动和过程的社会性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社会责任和绩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动的绩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对绩效决不能简单地用利润或效率标准来进行衡量,而是必须用服务效果、质量和公众满意的程度等多种尺度作标准。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行政学理论,基于对传统行政学以经济和效率为基本目标,忽视了公共行政所应肩负的广泛的社会责任,其结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时代,长期存在着普遍失业、贫穷、疾病、无知和绝望,构成对现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胁的批判,从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应将“效率至上”转为“公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组织设计方案应遵循的两个基本目标:其一是顾客导向的行政组织形态,即以公众——公共行政服务的顾客的需求作为行政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其二是应变灵活的组织形态,即加大组织结构的弹性,以便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应。将社会公平和广泛的社会责任提高到作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倡导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学理论的主要贡献。为此,这一理论也成为了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运动所依据的一项重要理论。这种强调政府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行为导向,纳税人以政府实际的工作结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过程为纳税尺度的理论,有效地推动了政府提高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务和活动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产品供给的广泛参与,以及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广泛参与,主要表现在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影响,通过立法、司法机构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对政府活动的舆论监督等,从自身利益的关。心和实现角度,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在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由政府的垄断供给转变为通过合同出租和非国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揽提供公共产品的单一化转变为民营化,将其投放市场,由各个竞争主体和社会公众自己来提供;对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会的公共产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竞争招标手段,交给社会公众承担。在实现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方面,也由原来的“黑箱”操作,变为“金鱼缸里生活”,让社会公众知晓,让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新闻媒介和公众了解活动内容,随时可以进行检查、调查和监督。电子政务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进一步增强。上述种种公开性、参与性及其非国有化等关于公共管理过程的环节和变化,实际上都是公共管理社会性的体现。

总之,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都是公共事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社会性都是它们的共同性内涵、基础性内涵。我们应从最普遍、最基本的意义上去准确把握这种社会性特征的内涵,并以其为一个重要依据,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包括构建严谨的公共管理学学科体系。

三、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上面集中阐述了公共管理的社会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盖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内涵。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一定阶级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是实现该阶级政治统治的政治组织。因此,历来国家、政府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这已是常识性的问题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义上的社会公共管理组织,也或多或少具有阶级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会政治团体,不可能没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讲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讲政治”的。因此,这里就有一个正确把握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问题。

(一)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是相辅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会性是政治性的基础,政治性寓于社会性之中,没有社会性就没有政治性。我们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时,一定要明确社会性的这种基础地位与作用,坚持以是否推动社会进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作为先进的与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标准。

2.政治性是社会性的保证,社会性以政治性为指导。在阶级社会和存在着阶级与阶级斗争的社会里,没有政治性也就很难或者无法体现社会性,实际上,没有全面地体现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不靠国家、政府把社会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内,社会难以存在,更不用说进步与发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坚持用先进的、科学的政治去保护和发展社会。

(二)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向最高(终)目标迈进

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彻底的唯物辩证的宇宙观来看,从时间论,社会性比政治性更长久。因为国家、政府产生之前就有人类社会了,国家、政府还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而社会将长期(不是永远)存在着。再者,从空间论,广义的“社会”是指人类社会,包括国家、政府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存在,而国家、政府则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社会性要比政治性宽泛的多。从时间论,政治性存在于社会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漫长的阶段,社会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长久得多。作为一个彻底的辩证唯物论者,“路就在脚下”,应该着眼长远,着手当前,正确地做好当前所承担的每一项公共管理工作,为实现无阶级、无国家、无政府的,我们的先贤所谓的“世界大同”的目标而奉献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热和光。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改革也称得上是朝着这个远大方向努力的一个工程!

四、根据公共管理的客观属性构建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问题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公共管理研究在这方面虽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问题了。事实上,尚有不少问题需要深入地研讨。其中,一个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就是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问题。

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是“界域”问题。即这里讲的学科体系是“门类”学科体系,还是一级学科体系,或者是一门公共管理课程的体系。就“公共管理”而言,还有一个综合“三界”(国家、政府、社会)的公共管理与分门别类的公共管理的关系问题。笔者这里拟按“公共管理概论”的范围定位提出一个研讨意见。

篇(6)

[关键词]成人高校 行政管理专业 实验教学系统

[作者简介]鲍国政(1968- ),男,安徽枞阳人,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讲师,博士,主要从事行政学专业课程建设的教学与研究。(上海 200040)

[课题项目]本文系上海市静安区2012年度教育科研课题“成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毕业作业实验系统研究”的理论研究部分。(项目编号:H201203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161-01

我国高等学历教育中的行政管理专业,相对来说理论化特征比较强,长期以来,培养的人才多应用在文秘岗位,或者是学非所用,究其原因,该专业的课程设置虽然比较严谨,但是其应用型的课程较少,逐渐与社会就业需求脱节。这种情况在成人高校更为明显,形势的发展也呼唤着在成人学历教育的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增加实验系统。

一、成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短板”

改革开放之初,成人学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育资源短缺、我国管理理论缺乏、管理干部不足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历史惯性与现实发展的矛盾,使得成人高校专业设置呈现出这些“短板”:

1.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普通高校相同专业雷同。普通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以理论研究为特征,注重知识基础的累积与理论创新,成人学历教育则应该注重理论知识的知晓和应用。但是,多数成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教材的知识体系,可以说基本上就是普通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结构、知识体系的翻版。

2.师资力量不足。附设在普通高校内的成人高校,师资队伍多数是兼课教师,有的是在读研究生担任教师;即使是京、津、沪三个直辖市的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也由于管理关系、品牌效应等原因,师资队伍的构造不尽合理。又因为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以理论为主,而多数教师并不具备行政管理的实际经验,导致授课内容空洞、远离成人教育学生实际。

3.学习者的基本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不足。目前,成人高校的学生主要是各类单位的一线工作人员,有的是刚刚从职校、技校毕业、尚未就业的青年,多数是“被管理者”,以机关管理理论和文字写作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对他们而言已经显得有些脱节,教学考核内容、形式与专业目标之间的内在矛盾逐渐明显。

二、建设实验课程体系是成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的突破口

行政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有着庞大的就读群体的专业,应该积极应对挑战,寻求新的生长点。笔者认为,行政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系统”可以作为这个新的生长点。“实验教学系统”的概念,就是指行政管理专业根据社会发展、学习者两方面的需求,在教学和毕业两个环节设置办公设备、电子信息和组织实务等类型的实验项目,形成多层次、多方面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行政管理专业建立实验教学系统的意义在于:

1.一定的管理效益。目前绝大部分成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完成书面作业,特别是毕业论文,需要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实际上他们多数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且组织教师指导、评定书面作业和论文的工作量大,作业、论文本身也常常导致师生矛盾。实验室操作至少可以分流书面写作的工作量,减少组织成本。

2.一定的经济效益。行政管理专业的一些课程,其基本原理可以在工商管理、社会工作等专业通用。建成实验室可以作为多学科、多专业的共同教学实践平台,将节省学校的师资成本、设备成本。

3.一定的发展效益。建设行政管理实验教学系统,可以通过实践教学深化学习者对于行政管理理论的认知,有助于学以致用;同时促使教师加强自身的继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思考、改进。如能形成对社会开放的能力,则可以成为社区教育、社会培训的共有平台,使教学资源在社会化中得到有效利用。

三、成人高校行政管理实验教学系统的定位

尽管某些普通高校在行政管理专业实验室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该专业在整体上还没有形成共识,究竟实践性课程该占多大比重、实践性环节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建立怎样的实践教学体系与管理机制等,都还处于探索过程中。如何建设成人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根本的问题是要从专业发展定位来进行分析。现有成人高校的作用取决于两个需要:一是特定群体的学习需要,二是国家终身教育“立交桥”战略的需要。在宏观上就是从教育规律和国家关于终身教育的长期战略的角度思考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微观上就是根据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目标,决定实践性课程的比例和内容。

1.从成人高校的地位与特征来定位实验教学的内容层次。成人高校既不同于培养学术精英的普通高校,也不同于培养技术型劳动者的高职院校,其主要职责是为在职的求学者提供基础理论、基本思维方法和基本应用技能的教育。普通高校行政专业的实验系统一般基于公共行政管理即政府管理的内容,如东北师范大学的实验,“模拟实验室的教学任务,主要归纳为基层电子政府和电子政务、基层电子政务案例分析、基层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基层政府管理技术与方法等几个模块。”高职院校的实验课程相对来说更具有一线、基层的操作性特征,常常与职业资格认证挂钩。而成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内容,既不必模仿普通高校为适应公务员考试而设的行政能力培训,也不必走高职院校那种纯技术操作的路线,而是应该定位于基本原理、常见技能、最新技术(理念)三个层面。

2.从学习者的需求和办学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定位实验课程的设置及其教学内容的功能。成人高校的学生多数是已经有了比较稳定职业的求学者,学习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也不一定就是为了从事这方面的职业。有调查显示,报读广播电视大学、成人高考两类学校的学生,在需求目标方面,多数人除了“获得文凭”之外,还有“学点知识”“提高素养”等因素。成人高校的本质是“高等院校”,从它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文化教育还应该是其主要功能和特征。因此,实验教学的内容应该体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而并非仅仅是“器物”层面和“流程”“技巧”层面的东西。

3.从行政管理专业本身的角度来定位实验教学的方向。目前各类成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学习者人数众多,如果按照既有的课程体系,则教学要求、知识框架是对普通高校培养“管理精英”定位的重复,事实上是达不到的,因为学习者多数是“被管理者”。这是行政管理专业必须开设一定的实验课程的客观要求。而且,如果按照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技能”或者某些专门技术的执业证书的内容来开设实验课程的话,对学习者来说,也是没有多大吸引力的。因此,成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课程应该是有体系的、内容多样的、培养学习者基本思维技能和动手能力的。

综上所述,成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验系统的构成应该具有应用性和拓展性的特征。实验课程和内容的设置应该是多层次、多样化的。一是基本上与先期课程挂钩,体现出应用性。如结合“办公自动化”课程建设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与维护实验室。二是根据学习者多数是来自于不同类型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发或者引进适合企业需要的办公软件、设计特定的管理技能项目。如网上账务报销流程、档案材料的整理、企业局域网管理、公文流转。应该看到,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其建设和完善需要分步实施、不断探索,以丰富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安翔.对行政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的思考[J].实验室科学,2009(4).

[2]刘桂芝,薛方晓.行政管理专业模拟实验室教学手段深化研究[J].中国大学教育,2010(10).

[3]夏文宝.成人高校毕业设计管理程序化、标准化[J].马钢职工大学学报,1990(1).

篇(7)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 公共选修课 教学方法 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a)-0015-01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高校普遍开设公共选修课。受西方通识教育的启发,高校设置公共选修课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其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并形成正确的精神价值,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公共管理专业基础课的《公共管理学》于2010年在我校公共选修课中开设,本文将总结近些年的教学实践,对《公共管理学》这门选修课的教学意义、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进行探讨。

1 开设《公共管理学》公共选修课的目的及意义

高校开设《公共管理学》公共选修课为各种不同专业背景并对公共事务治理问题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与思考的平台。设置此课程的目的在于树立科学的公共管理观念,普及公共管理意识。

公共选修课的功能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层面:知识扩展层面、心智培育层面、价值导向层面。《公共管理学》公共选修课程设置,属于介绍或传授这一学科的系统知识,即主要发挥着知识扩展的功能。同时,学生通过学习《公共管理学》课程,还能进一步地理解公共管理的性质、内容,了解公共管理理念、“公共精神”以及这个学科的使命,因此,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导向的功能。

2 《公共管理学》教学探索

2.1教学内容构建

《公共管理学》开列为公共选修课,其教学内容应与专业课程有所区别。在授课内容的设计上,教师应着重让学生了解它是如何从传统公共行政学中转变而来的,特别是在实践当中的起源和演变,应强调它作为当代社会科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科,与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存在着哪些交叉与区别;公共管理学是以公共部门管理或公共事务管理为研究对象,其性质表现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公共管理的使命是通过有效的管理途径来提供广泛而优质的公共服务。

2.2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是传授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这里结合《公共管理学》公共选修课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的几种教学方法。

(1)提问式教学。提问往往是引起学生注意,启发他们思考的最有效方式。提问可以设置在开讲、课中及课后。不同阶段设置的提问能达到不同的效果:设问式开讲,将告诉学生这节课会涉及哪些内容或者将解决哪些问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置需要有一定的逻辑,层层递进的设问效果较好;课中提问可以随时进行;课程内容完成后提出一些发散性思考的问题,将有效的帮助学生回忆课堂内容,并进行深层次联想与思考。如果不同阶段的提问能很好的结合,并由学生自己找到答案,将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课堂的兴趣。

(2)参与式教学。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一直是大学课堂授课的主要方式。虽然按照现在的教学要求,这种传统模式仍将继续发挥主要作用,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已经在探讨打破这种常规的教学模式,为课堂引入一些新技术。参与式便是其中的一种。参与式教学方法,即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从参与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但对于公共选修课而言,学生不容易进行小组合作,也很难在课外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因此,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介入课程设置是较为可行的。

(3)案例分析教学

公共选修课需要特别注重课堂教学效果,而学生多不重视公共选修课的课前预习与课后温习,且课程对作业的数量与质量的要求也不及专业课程,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就显得更加重要。案例分析是一种较为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但教学效果较为显著。教师可以分别针对识记、理解和运用等不同层次的知识内容设置案例。学生则可以通过案例回顾知识点,通过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将所学理论进行综合运用。《公共管理学》中,公共政策、公共危机管理、第三部门管理等章节都可以辅以典型案例来讲授。当然,案例教学要达到良好的效果,还需要教师认真筛选案例、适时更新案例,并仔细设计案例分析环节。

2.3灵活运用教学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进步,各高校基本上已进入到多媒体教学的时代。然而,很多课堂仅仅是将过去板书的内容放入PPT制成的课件播放出来,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在PPT制作过程中,如果能增加多种元素,如添加动画、图像、视频等,把PPT课件制作地更加生动、美观,将能产生传统板书无法比拟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并整合网络资源,以超链接的方式,把这些资源在课堂上直接分享给学生。这样做可以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也能示范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获取有用的资源。

3 《公共管理学》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

(1)对课程纪律的管理。作为公共选修课,《公共管理学》受重视程度不及专业课,学生即便没有通过考试,下学期改选其他课程,同样能获得学分,因而肆意缺课现象容易出现。而《公共管理学》课程内容又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学生缺课不利于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要避免这种情况,教师需要认真执行教学管理规范,严控课程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