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总会计师论文

总会计师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2-17 10:29:0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总会计师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总会计师论文

篇(1)

摘 要:高等学校总会计师制度建设是高校财务管理实践的难点,也是会计制度研究的热点。其实践与研究突破应该从高等院校内部财务控制问题出发,探究总会计师制度建设的机制效应与方法策略,更需要创新研究论域,探索高校财务制度建设与学术制度建设之间的二元关系机制,建立健全学术责权与经济责权的结构关联。其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可聚焦地方高校定位与发展的内在特质,关注制度建设方法经验的推广与特色制度的创新。

关键词 :高等院校 总会计师 研究路径

教育部1979年颁发了《教育部部属高等学校〈会计人员职权条例〉实施细则》,其首次出现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的制度设计:“凡设立一级财会机构的高等学校,根据工作需要,一般应当设置总会计师,建立总会计师的经济责任制。”超前设计的高校总会计师制度的大面积推广实施在2011年12月教育部首次启动东南大学等6所直属高校总会计师的公开选拔任命。其后还有2013年3月教育部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并任命的第二批武汉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10所直属高校总会计师。

2013年11月教育部正式核准公示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核准书》,其中包括已公选任命总会计师的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南大学在内的3所学校再次在其大学章程中明文规定落实总会计师岗位设置。

近年来密集出台政策文件与项目方案有力推动了高校总会计师制度的建立与完善,2010年6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设计了 “公办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由政府委派。”教育部2010年12月了《浙江省部分高校建立高等学校总会计师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国务院办公厅2011年1月颁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其将长春理工大学列入《建立高校总会计师制度,完善高校内部财务和审计制度》改革试点项目之中。还有2011年国家颁布《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管理办法》与2012年《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都落实了高校设置总会计师的岗位性质、工作职责以及任职条件等系列具体要求,进一步落实法规细则与工作方案。

总会计师制度建设是高校财务内部管理实践的难点,也是会计制度研究的热点。《新形势下高校总会计师制度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价值》(2011)《高校总会计师制度作用及有效性分析》(2012)等论文探讨总会计师制度的建设内涵与价值意义,《我国现行高校总会计师的选拔与管理模式分析》(2012)《高校总会计师制度设立后的职权分配与责任分担问题研究》(2013)等论著关注了高校总会计师队伍建设、工作机制等实践问题。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创建为建立总会计师制度提供了一个可执行的平台,同时总会计师制度建立将进一步提升高校内部管理的制度与机制。如何系统总结高校总会计师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从内部财务控制的视角深化高校总会计师制度建设的内在机制与方法策略是有待进一步推进的实践探索与学术研究课题。

高校总会计师制度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必须关注总会计师制度建设与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的契合度与关联性,才能进一步总结高校总会计师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升其推广价值,并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论域中,深入推进总会计师制度建设的地方高校实施策略创新研究。高校总会计师制度建设问题研究的主要学术意义在于从学理上探究总会计师制度建设的管理学内涵,从实践上创建地方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的方法策略。

从历史发展来看,高等学校总会计师制度建设有着上级工作组委派到内部工作岗位设置的历史转变。在内部岗位设置的工作模式之下,我国高校总会计师的选拔与管理模式经历了从“内选式”过渡到“委派制”,又有从“外部公选委派”转向“内部选拔提升”的新趋势。在总会计师选任制度的历史审视视野中,岗位职务定位的内设与提升显示了高校总会计师岗位职务的核心功能。现代大学内部管理一方面面临财务控制与经济管理权力的顶层贯通的困难,另一方面有着外部委托督查与内部自主管理的对接平衡难题。高校总会计师制度建设问题的研究创新应该从高等院校内部财务控制问题出发,深入探索总会计师制度建设的机制效应与方法策略。

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创建为建立总会计师制度提供了一个可执行的平台,同时总会计师制度的推进将大力提升高校内部管理的体制与机制效力。现代企业制度创建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发展对话与融合是其成熟成型的内在力量。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关键,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一直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各高校制度的建设中,不断建立和完善高校总会计师制度,选拔有丰富的财务专业知识及经验的内行专家担任总会计师,行使总会计师的各项责任,发挥总会计师在高校管理中的权威领导作用,这正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本土特色彰显。

高校总会计师制度建设问题的实践与研究不能就财务问题说财务,只有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整体视野中才能创新论域空间。其高校总会计师制度建设问题的实践与研究不仅需要聚焦其与高校学术管理制度建设之间的互动性问题,还需要关注总会计师制度建设与高校自主管理制度建设之间的关联性机制,共同构建学术责权与经济责权的联动结构,建立完善“教授治学、校长治校”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与机制,实现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丁红运.我国现行高校总会计师的选拔与管理模式分析[J].会计之友.2012(12):107-109.

[2]李娟,邹晓红.新形势下高校总会计师制度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价值[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8): 83-84.

篇(2)

【关键词】会计研究生 学术型 专业型 能力框架 差异与融合

一、问题缘起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的精神,财政部制定了《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强调以培养高端会计人才为突破口。当前,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政策措施包括:一是推动会计行业产学研战略联盟,产学研战略联盟是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重要途径;二是应用型高级会计人才建设工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需求,加大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以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为导向,促进会计学研究生教育逐步向以应用型专业学位教育为主转变。要稳步扩大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规模,促进会计专业学位系列加快发展,实现会计专业学位教育与会计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双向挂钩”,进一步强化高层次会计教育导向。这隐喻着会计研究生教育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明确能力框架的构成要素和细节是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下属的国际会计教育理事会(IAEB)于2012年11月了修订后的IES 6(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andards)《初始职业发展――职业能力的评估》,将于2015年7月1日生效。IAEB一直致力于高端职业会计师能力问题的研究,IES 1规范了职业会计师教育的基本要求,将职业能力分为初始职业发展(Initia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IPD)和后续职业发展(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CPD),前者主要规范首次作为一个职业会计师须具备的能力框架,而后者则规范后续职业会计师职业能力的维持问题。在上述国际教育准则中,职业能力被认为是一个会计师角色需要具备的能力。职业能力包括技术能力(iechnical competence)、职业技能(professional skills)和职业价值观(professional values, ethics and attitudes)。IES 6主要规范IPD阶段高端(aspiring)职业会计师职业能力评估的目标、原则和可验证的证据问题,是对职业能力评估基本要求的阐述,而具体职业能力的评估,则体现在其他准则中。如IES 2规范IPD阶段的技术能力,IES 3规范IPD阶段的职业技能,IES 4规范IPD阶段的职业价值观,均有各自领域的职业能力的具体评估要求。IES 5规范IPD阶段的实践经验,IES 8明确了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都对实践经验和高端合伙人(engagement partners)职业能力有具体的评估要求。而CPD阶段则主要体现在IES 7中。由此可见,IAEB将高端职业会计师的能力框架定位于技术能力、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和实践经验四个方面。这是目前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成员国均认可的职业能力框架,代表了会计师职业能力框架的最新成果。

国内的研究成果也较为丰硕,研究成果集中在:

一是立足我国国情讨论我国高级会计人才的能力框架体系问题。刘玉廷(2004)将高级会计人才须具备的职业能力框架概括为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会计政策选择判断、组织和实施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以及综合运用财务会计信息五个方面。邓传洲等(2004)归纳了胜任能力框架和学位会计人员能力框架两个分支,其中,后者包括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和会计岗位资格的能力框架,建议采用功能分析法和能力法相结合的方法,将能力框架划分为需要执行的任务、执行任务的环境、特定的业绩标准和完成特定业绩标准所需能力或个性特征。陈检生(2005)将会计人员的能力归结为专业功底扎实、综合协调能力强、准确理解和贯彻执行政策法规的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熟悉掌握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八个方面。陈艺东和何华(2005)认为,高级会计人员的能力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形势的适应能力、专业分析判断能力、管理控制能力、以专业知识为核心丰富的经济管理知识四个方面。郭永清(2008)建议,应在能力框架中强调高级会计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和思维能力、信息化标准整合能力、复合型综合管理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二是借鉴IAEB会计师执业能力框架探讨我国高级会计人才需具备的能力框架体系。王晓娜(2004)借鉴CG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和AICPA(美国注册会计师)将职业能力划分为低层、中层和高层三个等级,每个等级的具体能力又划分为职业品格、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三个方面。许萍和曲晓辉(2005)建议,高级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包括知识、技能和职业价值三个方面。荆新和胡铁安(2005)借鉴IAEB的研究成果,也将会计师职业能力框架划分为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以及职业价值观三个方面,结合我国高级会计师考评制度改革情况,着重讨论了能力的甄别与激励问题。周宏等(2007)结合我国会计职称考试的现状,将企业会计人员的能力框架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分别定位于业务操作型、会计主管型和经营管理型,基于IAEB职业会计师中“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能力要素予以具体化,并提出了实施方案。

三是讨论总会计师的工作职责问题。1990年的《总会计师条例》将总会计师的职业能力归结为具有较高理论政策水平、熟悉国家财经法规、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具备本行业基本业务知识、具备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五个方面。2006年国资委了《中央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总会计师的四大职责:企业会计基础管理、财务管理与监督、财会内控机制建设和重大财务事项监管(丁友刚、文佑云,2012)。但丁友刚和文佑云(2012)认为,总会计师职责一方面要继续关注传统的资源效率管理,另一方面还须承担公司战略规划与执行。总会计师具有公司治理层面监督者和公司管理层面高级参谋这两种双重角色,总会计师的职责应转移到公司战略管理、风险与内控管理及价值创造上来。

国内外关于会计师职业能力框架的丰硕成果,为本文奠定了重要基础。但当前国内外的研究并未专门针对会计研究生的能力框架问题展开探讨,更未针对学术型和专业型会计研究生的能力框架进行分类研究。当前,我国专业型会计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学术型会计研究招生规模不断缩减。两类研究生的能力框架,究竟怎样才能符合高端会计人才的需求?学术型与专业型会计研究生能力框架有何区别?这是当前教育界须深思和迫切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学术型会计研究生的能力框架

培养目标决定能力框架。学术型会计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科学研究,这是最合理的定位。依此逻辑,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应是学术型会计研究生能力框架的核心内容。那么,如何来设计学术型研究生的能力框架呢?IAEB将职业会计师的能力分为技术能力、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和实践经验四个方面,这值得我们借鉴。原因在于:一是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已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那么中国的会计教育也应与国际接轨或趋同,因为满足实践的需求是会计教育的终极目标所在;二是会计教育的国际趋同是实现我国由会计大国向会计强国迈进的重要途径;三是学术型会计研究生毕竟属于高端会计人才,尽管其毕业去向是科研院所和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但教学和研究的内容毕竟都是现实中的会计实践。因此,学术型会计研究生的能力框架可具体化为:

1.技术能力。技术能力实际上是指学术型会计研究生应具备的知识储备及能力。这种技术能力应紧紧围绕其科学研究能力培养来展开,包括财会类、经济类和管理类三大类知识体系。财会类知识包括:财务理论、会计理论、审计理论、成本管理理论、税收理论与政策、会计研究方法论、实证会计理论与方法等。经济类知识包括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数理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应用统计理论与分析、数量分析与统计软件应用等。管理类知识包括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管理研究方法论、管理软件应用等。三大类知识体系为学术型会计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2.职业技能。学术型会计研究生将来是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职业技能即指教学技能和科研技能。学术型会计研究生应具备的教学技能包括: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充分备课、清晰讲授、熟练使用教学媒体、高效管理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术型会计研究生需具备的科研技能包括:提出研究问题、搜集资料、文献阅读、理论分析、数据处理、逻辑清晰、文笔流畅。教学技能和科研技能的培养需要学生平时在具体的文献阅读和学术讨论上,做PPT,走上讲台陈述文章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并发表自己的评论意见,接受听众的提问,寻求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3.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即学术型研究生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职业操守。教学上,要兢兢业业,善待学生,终身学习,遵守教育法规政策;教学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可以通过要求学生自己在课堂上作陈述的时候由任课教师予以点评,但更主要的是任课教师以身示范,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科研方面应恪守学术道德,不剽窃,不抄袭,不一稿多投,善于接受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与自由探索;科学研究职业价值观的培养主要由学生导师言传身教,要时刻提醒学生不能逾越学术道德底线。

4.实践经验。实践经验即学术型会计研究生在教学与科研过程中应具备的实践经验,包括在大中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进行的短期实践。深刻领会实务工作中对高端会计人才的要求及实践单位面临的财会问题,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与方式,并寻找自己的研究命题,展开科学研究,力求为实践单位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专业型会计研究生的能力框架

专业型会计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能力框架。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将专业型会计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凝练为:培养具有较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会计专门人才。该目标具体体现在:(1)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2)具有较强业务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会计、财务、审计及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具有从事高层次会计管理工作所必备的国际视野、战略意识和领导潜质;(4)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简言之,专业型会计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实务,这决定了专业型会计研究生的能力框架。该框架可具体化为:

1.技术能力。技术能力即指专业型会计研究生应具备的知识储备及能力。这种技术能力应紧紧围绕应用实务能力的培养来展开,也包括财会类、经济类和管理类三大类知识。财会类知识,则通过财会类课程来培养,包括: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理论与实务、审计理论与实务、会计准则专题、审计准则专题、中国税制、税收筹划、税务会计、经济法专题、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资本营运与财务战略、企业并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企业价值评估、财务报表分析、经济责任审计、联网审计、XBRL应用专题等。经济类知识通过经济类课程来培养,包括:管理经济学、数量分析方法、投资学等。管理类知识通过管理类课程来培养,包括:战略管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管理软件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等。三大类知识为专业型会计研究生的应用实务奠定了复合型知识架构体系。

2.职业技能。着眼于实务导向的专业型会计研究生,其职业技能应包括:(1)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及承受与应变能力;(2)沟通协调能力、策划能力、问题解决能力;(3)政策掌控能力、国际化商业视野、系统分析能力、团队建设能力、人才培养能力、战略制定与实施能力。

3.职业价值观。专业型会计研究生就业去向是企事业单位,其职业价值观包括:(1)遵守财经法规与执业规范,客观、独立、公正,不断更新知识,致力于终身学习;(2)保守财务商业秘密,不做假账;(3)维护企事业单位正当权益,关注公众利益,承担社会责任,不参与舞弊或行贿受贿。

4.实践经验。对专业型会计研究生而言,其培养目标是实务型。因而,应特别注重积累实践经验。包括利用寒暑假由学校统一组织或导师安排到大中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银行证券保险业进行实习,侧重关注实习单位的会计处理、税务处理、财务管理和战略规划,培养与实习单位员工及领导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为今后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四、会计研究生能力框架的差异与融合

毫无疑问,学术型会计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科学研究,毕业去向是科研院所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而专业型会计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实务,毕业去向是企事业单位,将来成为企事业单位的高级会计师、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这决定了两类研究生能力框架必然存在差异。

1.对于技术能力而言,学术型侧重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类知识的汲取,要求具备深厚的经济学、管理学和财会类知识的积累才能为科学研究奠定坚实基础。而专业型则侧重实务操作类课程知识的培养,这类课程以财会类知识为核心,围绕企业生命周期和经营流程开设相关课程,切实解决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价值创造问题,从而为专业型会计研究生走向高级会计师、财务总监和总会计师奠定基础。

2.就职业技能而言,学术型着眼于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能力,教学方面要充分准备,及时更新知识、清晰讲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科学研究方面则要能够寻找研究命题,并能运用研究方法得出研究成果,并有逻辑性地、连贯地以文字形式表达出来。专业型会计研究生着眼于处理实务问题的能力,包括发现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财会类问题及管理层面的问题,着手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特点和性质,并据以提出具有针对性、切实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3.针对职业价值观而言,学术型会计研究生侧重教学和科研层面,教学方面应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善待学生,认真对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传授学习方法,重视学习引导,提高学习效率;科学研究方面,则体现为要有作原创研究的意识,不抄袭,不剽窃,不一稿多投。而专业型会计研究生则侧重应用实务层面,主要是保持独立、客观、务实的精神,遵守财经法规和执业准则,不做假账。

4.至于实践经验,学术型会计研究生实践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企业运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寻找科学研究的命题,在实务中显得较为宏观。而专业型会计研究生的实践则主要是深入考察企业的具体运作,包括财务管理、会计处理、税务处理、战略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在实务中显得较为具体和更具针对性。

那么,学术型会计研究生与专业型会计研究生的能力框架是否存在融合的可能?融合是指找到两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能力框架的共同点所在。现实中,学术型会计研究生的趋势是按硕博连读生来培养,这也是目前科研院所和高校对人才需求的现状,东北财经大学现在已经将学术型会计研究生建成博士预科班形式,硕士阶段的培养课程与博士生课程实现了无缝对接,学术型会计研究生的科研成果产出成绩斐然,效果非常显著。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也已经将学术型会计研究生设置为硕博连读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按照学生自愿的原则已经将学术型会计研究生一分为二,一部分学术型会计研究生按硕博连读生模式培养,任课教师的配置为科研能力强的年轻教师,研究方法的培养侧重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另一部分则按传统模式培养,目标定位也是应用实务。去高校就业一般认为是学术型会计研究生的理想选择,但当前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是,一个一般的本科院校在专任教师招聘过程中均要求应聘者具有“985”、“211”高校博士学位,甚至还要求应聘者的本科学历(第一学历)是“985”或“211”高校毕业的。在非高校的科研院所,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在应聘和未来晋升过程中都具有绝对优势。现实的情况是,会计学博士生毕业后大部分还是选择去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学术型与专业型会计研究生能力框架的结合点,在于学术型会计研究生未来的教学方面。教学的内容一般是专业型会计研究生或会计本科生所需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两类研究生能力框架存在差异,但学术型会计研究生也应关注和学习专业型会计研究生的学习内容。这样,学术型会计研究生在重视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同时,才能不忽视其应用实务知识的获取。只有这样,学术型会计研究生在未来才能胜任教学工作。此外,了解应用实务也是学术研究选题的重要来源,但在培养过程中,能力框架的设置还需要侧重学术研究。因而,学术型会计研究生的培养应关注应用实务,即以学术研究为主、应用实务为辅。同理,专业型会计研究生需具备在企事业单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需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这就需要学习一定的研究方法,例如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和统计软件应用等,即专业型会计研究生应以应用实务为主、科学研究为辅。

(曹越副教授系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黄灿为管理学硕士)

参考文献

[1] IAEB.Proposed Revise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andard IES 1: Entry Requirements to Professional Accounting Education[EB/ OL].2011.Available at: http:///education/publications.

[2] IAEB.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andard (IES) 6:Initia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Assessment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Revised)[EB/OL].2012. Available at: http:///education/ publications.

[3] IAEB.Propose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andard (IES) 2:Initia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echnical Competence (Revised) [EB/ OL].2012.Available at: http:///education/publications.

[4] IAEB.Propose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andard (IES) 3:Initia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Professional Skills (Revised) [EB/ OL].2012.Available at: http:///education/publications.

[5] IAEB.Propose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andard (IES) 4:Initia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Professional Values,Ethics and Attitudes(Revised)[EB/OL].2012.Available at:http:/// education/publications.

[6] IAEB.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andard(IES) 7: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drafted) [EB/OL].2012.Available at: http:///education/publications.

[7] IAEB.Propose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andard (IES) 8: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Engagement Partners Responsible for Audit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Revised) [EB/OL].2012. Available at: http:///education/publications.

[8] IAEB.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andard (IES) 7: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drafted) [EB/OL].2012. Available at: http:///education/publications.

[9] 刘玉廷.对我国高级会计人才职业能力与评价机制的探讨[J].北京:会计研究,2004(6):27-30.

[10] 邓传洲,赵春光,郑德渊.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研究[J].北京:会计研究,2004(6):31-35.

[11] 陈检生.论会计人员能力框架[J].湖南: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5-37.

[12] 陈艺东,何华.关于高级会计人才的培养和评估[J].西安:现代企业,2005(10):31-32.

[13] 郭永清.论我国高级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北京:会计研究,2008(10):80-83.

[14] 王晓娜.我国会计人员职业能力框架的初步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5] 许萍,曲晓辉.高级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研究[J].南昌:当代财经,2005(11):99-103.

[16] 荆新,胡铁安.激励、识别与职业能力框架[J].北京:会计研究,2005(5):78-83.

篇(3)

关键词:内部控制;管理会计;经济管理

管理会计(ManagementAccounting),又称为内部报告会计,旨在强化组织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通过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对财务等信息进行深加工和再利用,在组织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时期的到来,在“云会计”、“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支撑及财政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管理会计在高校经济管理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高校新会计制度的改革,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日趋成熟等,对管理会计在高校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发展基础。

一、管理会计应用于我国高校的必然性

财政部于2014年11月18日颁布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明高校管理会计是“十三五”期间重点研究和实施的领域。高校管理会计的推行有助于提高高校管理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衔接关系,增强高校整体流程控制,进一步提高高校工作效率。同时还可加强高校预算管理、决算分析和绩效评价工作,促使高校经济管理更加全面实现现代化,它渗透于高校经济管理的全过程,具有预测、决策、控制、资源分配和责任考核等职能,在事前—预测、事中—决策、事后—评价经济活动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高校推行管理会计是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及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二、现阶段我国高校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较少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引入管理会计,虽然大部分企业已经运用了管理会计,但有关高校研究管理会计的相关文献较少,管理会计在高校正处于摸索起步阶段。我国事业和行政单位,管理会计几乎是空白的,无论是相关政策、制度,还是论文、著作方面的研究都严重不足,我国高校管理会计现阶段仍是短板。目前从国内管理会计的应用来看,企业走在了高校的前列,我国高校会计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更多的考虑高校财务制度的合法合规性及外部审计等,而对高校内部成本核算、预算绩效管理决策等研究较少,高校管理会计的应用相对滞后。

(二)高校领导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足

高校管理会计的应用不具有强制性,国内高校普遍对管理会计的了解及重视程度不够,高校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会计理念薄弱,对高校财务部门的定位为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在实际工作中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不高,没有具体了解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三)高校缺乏管理会计人才建设

管理会计融合了会计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具备全面的知识面和扎实的专业知识,长期的从事管理以及从事会计的相关经验,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高端管理会计人才欠缺,高等学校财务队伍中,同样存在财务人员知识老化问题,既懂得高校财务知识,又拥有战略管理决策的综合性管理会计人才严重不足。

三、构建高校管理会计应用系统的实务分析

(一)利用成本形态分析,进行成本管控

2014年开始执行的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引入了权责发生制、累计折旧、在建工程等为高校成本核算奠定了基础。高校要在目前有限的教育投入下提高办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就必须加强成本管控,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佳配置。高校成本主要由教育成本、科研成本、管理费用和其他费用构成。高校可利用前期的财务数据制定生均培养成本,通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比较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改进方法,运用标准成本法对教育成本进行分析;运用作业成本法对科研成本进行核算,在核算科研直接成本的基础上加入其他相关部门同时发生的间接成本,将科研间接成本费用间接分配给各部门所承担的各个科研项目,从而更加科学的核算各科研项目的项目成本。高校可按照成本形态进一步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高校的固定成本总额固定不变,根据学生人数的增加而增加,一般属于非相关成本。而变动成本总额与在校学生人数成正比例变动,单位变动成本不变,大多属于相关成本。混合成本总额与在校学生人数无关。运用管理会计的分析方法建立成本核算数据模型,从而使办学成本更加科学化,同时预测后期办学收入、成本和利润,以降低办学成本。

(二)运用本-量-利分析法,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高校的财务预算一般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两大部分组成,收入的预算主要包括国家财政补助、教育事业收入、校园后勤收入等。支出预算主要包括高校科研经费、校园建设性支出、事业支出等。我国高校通常以往年发生的实际数据为基础编制预算,这种做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某项不合规的预算项目会持续影响后期的预算编制。管理会计要求预算精细化管理,运用管理会计数据动态监控,根据成本形态公示和在校学生人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配比指标,作为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的经费开支标准,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本-量-利分析(Cost-Volume-ProfitAnalysis),也称为CVP分析,是在成本习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单位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财务方法。高校可运用本-量-利分析法测算高校办学成本—业务量—结余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预算执行分析。采用管理会计相关知识对上年学校的收入、支出具体分析,以便于后续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运用“卡普兰预算”、“零件预算”等预算编制方法,进一步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及可执行性。

(三)引入平衡积分卡,优化高校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是连接高校管理目标和教学、科研活动的桥梁,是实现战略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对各项预算经费的执行效果,尤其是专项经费的执行作出绩效评价,可促使财务管理更加具体化,明确资金使用情况,使高校财务工作更加高效、透明。平衡计分卡(BalancedScorecard,BSC)是管理会计的重要方法之一,以组织愿景和战略出发,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将组织战略目标和日常业务管理系统相互衔接,为组织确定实现战略目标并建立综合衡量指标和战略执行体系。“财务”维度可关注预算执行度、财政拨款执行率、经费支出率、考查高校成本费用控制能力;“顾客”维度可关注学生、用人单位、家长满意度、学生毕业就业率等指标;“内部流程”可关注学校制度规范程度、内部决策效率、重点学科建设情况及重大科研项目完成情况;“学习与成长”可设定教师满意度、教师的学习与成长、高级职称人员比率等指标。采用平衡记分卡进行高校绩效评价,可实现高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高校内部指标与外部指标的有机融合。

(四)采用净现值法等财务评价指标,投资决策分析

在有限的资源配置中低成本扩张,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降低投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率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高校可以在进行项目投资时,运用生均成本、在校生人数、生均收益等基础指标,采用净现值法、回收期法等作为评价投资项目和经营业绩,进行多元化投资,以达到分散风险、提高收益。高校在后勤基建方面建造学生宿舍楼可用净现值法比较采用银行贷款抑或采用集资成本,来确定最优实施方案。例如某高校拟建造一栋学生宿舍楼,计划投资5000万元,建成后可供5000名学生住宿使用,人均缴纳住宿费1200元/年,目前有两套可选方案:方案一是将该宿舍楼交给公司承建,以20年住宿收费补偿支付工程款;方案二是选择向银行长期贷款自建宿舍楼,长期银行贷款利率为6%。如若高校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看似方案一由公司承建比较划算,学校无需花费任何费用就可完成学生宿舍楼的建造工程,而且20年后学生宿舍楼的所有权仍归学校所有,但如果运用管理会计的净现值法(NPV)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后计算结果:公司承建20年住宿费付工程款,公司每年可获A=5000×1200=600万元/年,净现值(NPV)=600×(P/A,6%,20)=6881.94万元;银行贷款自建,向银行贷款5000万元,年利率6%,净现值(NPV)=5000万元。方案一由公司承建比方案二贷款自建多支付1881.94万元,显然方案二高校贷款自建为最佳方案。

四、管理会计在高校的应用途径

(一)开发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管理会计在高校的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加强信息化建设是管理会计应用的重中之重,作为高校的核心部门,财务处几乎汇集了全校所有财务、非财务信息。高校应根据信息化管理技术,建立以财务为核心,涵盖多部门的综合信息系统,确保学校行政管理各部门之间信息的沟通与传递,以利于管理会计的价值参数,以一种科学的计算方式来分析及进行数据评价,准确的了解高校财务状况;分析数据背后突显的问题,及时做出相应的财务决策。以精确的数据更具有说服力的信息搜集来替代传统以人工为主导的财务管理方式,从而使高校财务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化,实现主体大数据共享,增加透明度和监管力度。

(二)在高校引进总会计师制度,推动管理会计建设

高校应严格执行《总会计师条例》和我国《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的有关规定,在高校设立总会计师岗位,把总会计师作为高校领导班子成员,进一步规范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升经费和资产管理效率。同时可避免高校主要负责人“一支笔”带来的财务风险,从制度层面规范高校经济行为。对高校的重大投资决策以及大额资金的使用,实行总会计师岗位轮转制度和高校主要负责人与总会计师共同签字制度,防范和降低高校腐败事件的发生,同时对高校财务制度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高校设置总会计师,通过改善高校的法人治理结构而推动管理会计队伍建设,通过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提高高校管理水平,推动高校的发展。

(三)重视管理职能转变,建立专业的管理会计人员队伍

随着高校办学形式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对高校教育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办学经费来源众多,对各种经费的管理也不尽相同,传统的财务报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高校财务管理的需要。为全面提升会计人才业务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使高校人员从核算型向决策型转变,高校财务人员要加强学习,定期组织学习财务知识,加强技术的提高,建立起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来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高校应创造更多的条件培养高质量的管理会计人才,加强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会计经验,完善管理会计队伍建设,推动管理会计在高校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Z).2014.

[2]毛成银.管理会计在我国高校中的应用探讨[J].会计之友,2015(16).

篇(4)

9月15日,将由专家评审团对参选人员进行筛选,最终确定20人入围网络投票评选。网络投票评选将在9月15日~10月1日进行。

单继祥

河北省广平县非税收入管理局局长 单位推荐

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在会计继续教育中,带领全县会计人员认真学习财会知识及最新财会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先后对宇康集团、金广源集团、昌盛公司、力尔型材有限公司做出了切实具体指导,帮助企业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行为及堵塞财务漏洞,为企业节约资金数千万元。曾在多家知名刊物上十余篇。由于工作上的努力和突出业绩,被评为“广平县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并被选为“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三层次人选(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陈治丰

浙江省平阳县财政局资金科总会计 自荐

我1996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政府会计工作,先后担任乡财政总会计、县会计核算中心后台主管和总会计(会计主管)。在各个岗位上都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当好领导参谋,在节约财政开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先后负责制定了核算中心的一系列财经制度和操作规程,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尽心尽职,潜心做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工作,推进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实行远程报账工作,参与“乡财县管乡用”,推进乡镇财政管理改革。

高立法

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 自荐

本人长期从事财务与会计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曾参加多个大中型企业审计、内部控制建设、企业诊断与治理、改制咨询、资产评估等,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其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在服装总公司及工厂担任主管会计期间,结合企业实际发动职工当家理财,建立“三结合”明细账、资金使用责任制等,克服了资金困难,促进了经济效益提高,被评为北京市崇文区红旗先进财会单位。擅于总结经验,已出版《现代企业成本控制实务》、《新财务报告图解》等二十多部著作,公开发表《企业实施风险管理探讨》等论文三十余篇。

栾庆忠

山东新华会计师事务所莱芜分所客户经理 自荐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财会人,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没有轰轰烈烈的不凡事迹,但继承了父辈人的诚实善良、勤劳朴实的优良品质。在山东农业大学园艺专业(专科)学习时,报名参加了会计专业本科段的自学考试,在当时同学不信任的目光下,完全凭借自己的努力,毅力和信心仅用两年半就由一名会计专业的门外汉成为了会计专业的本科生。大学毕业后,凭着对会计事业的热爱和一颗不断进取的上进之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情挥洒着自己辛勤的汗水,在某集团公司任职时,工作中精益求精,业务上刻苦钻研,在事务所工作时,认真完成每一个审计、验资、税务鉴证等项目。

谢兴盛

上海纳尔实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单位推荐

谢兴盛自1998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多家企业担任会计、财务主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等职,从基层的成本核算员一步步成长为一个高级财务管理人员。2004年担任上海纳尔实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在公司的规范化管理、财务管理、资本运作、法人结构的治理、公司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取得比较突出的业绩,提升了公司的效益。在工作之余,热心帮助指导身边同事、朋友学习提高,他在2006年创建了一个以“水煮财务家园”网络论坛为主,20多个QQ群为辅的网络学习交流平全无偿支持财务人员学习与提升,以帮助他人、快乐自己、成人达已为已任,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为服务理念,秉持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思路,坚持不懈地服务大众,共同成长。

胡浩

新鸿基地产・祥宝投资(成都)有限公司财务经理 自荐

我对会计怀着一份热忱,1995年起开始从事会计工作,1997年起参加西南财经大学的大专、本科自考,2000年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2005年取得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管理学)硕士学位。在14年的财务专业工作中,勇于创新,建议所在公司出台并负责起草了各种财务制度,规范了公司财务管理和财务核算行为,擅于成本控制、预算管理、财务分析,在升达集团工作期间通过成本预算压缩贷款500余万元,通过票据贴现等方式每年节约财务费用50余万元,2008年起,结合新鸿基祥宝投资公司实际情况,作好资金流预计及测算,为公司节约资金或产生资金息达200余万元。

肖杰

深圳博众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 自荐

39岁的我从事会计工作已有19个年头,在普通而又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实现自我与一个会计人的价值。中专毕业后做了三年电工,1994年通过助理会计师考试,1996年通过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考试。2005年到2007年三年间,我似乎变成了考证狂: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企业法律顾问、高级会计师、审计师、经济师。我不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但我绝对是一个十二分勤奋的人,整整三年,没有假日、没有应酬,甚至也没有心情和妻儿一起享受家庭乐趣,只要有一点点时间,就呆在图书馆自修。疯一般的学习和考试,我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财务工作如鱼得水。如今和朋友成立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倾注了全部心血,虽是小所,却有大志:我渴望成为中国CPA的脊梁!

马琳

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高级经理 自荐

我大学是食品工程专业,1995年作为国家实行统招包分配的最后一届大学生被分配到某科研所工作,1997年科研所效益直线下降,每天除了做几个试验就是看报纸,生活在机械、无聊中荒废。我还年轻,我选择了会计职业。三年的不懈努力,我拿到了梦寐以求的会计师资格、注册会计师资格与会计学本科学历。2004年,通过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并在2007年一次性通过高级会计师评审。从一名食品工程专业大专学历,对会计知识一窍不通的助理工程师成长为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会计师,其间的酸、甜、苦、辣只有我自己才能品味。在会计工作中,我热情高、责任心强,从不刁难客户、吃拿卡要,为企业当好家、把好关,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原则,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我相信:

朝新的方向前进,你会发现新的奶酪。

程立阳

辽宁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副调研员 自荐

我工作二十九年,做过一年军工厂的临时工,十年军工厂的工人,先后是陆地雷达仪表装修工、磨工、飞机无线电修理员、飞机雷达修理员兼车间工资员及统计。1991年凭借自己的实力考入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先后在招商局、工商局及财政局工作。是我对知识的不断追求和知识给我带来的力量,让我改变了命运。二十九年的工作之余我合计共熬了二十年的夜,先后学了大连英语自学专科课程、辽宁广播电视大学业余专科外经外贸、大外英语本科段课程、英国MBA金融专业、英国ACCA职业资格课程。在报考ACCA的二千余日子中,学习笔记有半人高,用过的练习纸一人高,书最少学三遍,练习最少做二遍。2008年我这名45岁的财务“白丁”握到了梦寐以求的ACCA资格证书。

陆建祥

审计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中华会计网校推荐

2007年注册会计师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当年中华会计网校8名一次性通过CPA五科的学员之一(全国共12个)。陆建祥同学在1996年至2000年间就读于重庆市西南工业管理学校(中专)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2000年10月~2005年7月在杭州消防产品检验站当检验员'2005年7月~2007年3月在桐乡市华庭房地产有限公司做司机。推荐陆建祥同学,主要是因为他没有任何财务基础,以司机的身份参加被称为“天下第一考”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在网校的辅导下一次通过。他以无比执着的精神,“跨行业”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值得所有会计工作者学习,据悉,拥有CPA资格的陆建祥同学已成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杭州分所的一名审计员。

陈富

重庆市万植臣丰生态肥业有限公司财务经理单位推荐

陈富有艰辛的求学经历,他先后就读于电视中专、技校,自费完成了电大专科、本科学业,现正自费攻读电子科技大学项目管理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他参加了上海国家科技学院和证监会联合举办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任职资格培训,以及中国企业联合会和英国剑桥大学联合举办的财务总监职业资格培训,连续4月每个周末往返于万州与重庆两地之间参加培训。凭着他的好学精神,从普通会计人员做到主办会计、财务科长、财务部经理,并向着财务总监方向发展。十多年的会计生涯中,始终坚持原则,严把财务关,忠实维护单位利益,踏实的工作态度,娴熟的业务技能,管理上的创新思想赢得了公司上下同仁的一致好评。

潘学祥

江苏沙钢集团审计员 自荐

本人曾先后在学校、企业、政府工作,曾任新疆托里县审计师事务所所长,退休后返聘于江苏沙钢集团,继续战斗在财会工作的第一线。在长期学习、工作实践中,总结前人和自己实践经验,探索、上升为理论,并撰写成理论文章,自1988年起,陆续在相关专业刊物上发表并多次获奖,现年届古稀仍笔耕不辍。不怕艰苦与失败。不迷信权威,善于反复实践,孜孜不倦、坚忍不拔地去探求财会领域的新谛。

王保平

资深专业人士 自荐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后,教授级高级会计师。从30年前怀揣稚嫩心灵的青年学子,到如今驰骋财会领域的管算强手,可谓务实是灵,执著是魂。沐浴改革开放的初春阳光,我踏进了职业会计人的旅程,从此开始了与会计的不解之缘。先后越过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六道会计理论修炼的门槛,前后承载过省级行政机关财务管家、投资公司投资科长、产权交易中心理事长助理、资产评估所副总经理、国有企业财务总监等多个磐石般信念的使命。28年来的持续理论学习与实战历练,积累了丰富的政府机关、公司企业、中介组织、国资监管等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及其相关领域的执业经验,兼有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不同职级的专业知识与运营技能,积淀了精深的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知识。回顾我的会计人生之旅,值得一提的信念就是持续进取、执着务实,专注成就专业,专业赢得成功。

赵刚

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信托财务部总经理 自荐

对成功我充满执着希冀,十几年来从未停止追求的脚步,1998年通过全国审计师资格统一考试,1999年通过全国会计师资格统一考试,2001年通过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全球统一资格考试,2002年通过ACCA考试,2003年通过北京市高级会计师统一资格考试,2006年通过国际注册内部控制评估师CCSA考试,2007年通过大陆证券从业资格考试,2008年成为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FCCA,并先后通过大陆期货从业资格考试与香港证券、期货执业资格考试。在业余时间,不忘将自己的经验与大家分享,曾参与中新国际培训中心创业,并迅速成为明星讲师,同时也是英国牛津职业培训公司金牌讲师。目前已出版《跟巴菲特学炒股》、《买基金、炒股票的12堂必修课》、《炒黄金、外汇、股指期货就这几招》等多部理财著作,公开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

田清华

篇(5)

关键词:高校 财务 内部控制

财务内部控制作为高校一项非常重要的财务管理手段,其控制的目标是促进保护学校资产的安全,促进学校经营管理合理有效运行,促进提高学校的信息报告质量,促进学校经营发展战略的实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财务内部控制理念,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面对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切实加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已成为实现高校资源优化配置和各项活动健康有序进行的重要任务。本文依据新形势下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特点,进行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新的理财观、职能观、风险观、全面观理念研究。

一、 树立新的理财观

(一)依法理财观

要加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坚持依法理财、依法办事。要把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制度化,严格执行各项政策法规和财经制度,不断建立健全学校财务内部控制规范。

(二)效益观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目标已不仅仅是防错纠弊和保护财产安全,其范围已扩展到提高效率和效益上。因此,财务内部控制要坚持“效益最大化”原则,通过资金合理调度、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有效利用、学校各种经济活动的逐步规范,做到资源优化配置,减少高校资源的闲置浪费、国有资产的流失;将财务工作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逐步提高办学效益和学校竞争力。

(三)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责任观

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学校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学校领导要充分重视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不仅要以身作则,而且要对各责任人和执行者进行评价,避免“重制度、轻执行”的局面发生。要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做到把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责任化,奖惩并施,切实保证制度的执行与实施。

(四)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人才观

要强调人的重要性,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能否有效进行,关键取决于人的因素。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受学校党委、管理层及其他教职员工影响,通过成员的行为完成和实现。因此,要重视高校财务内部控制队伍的建设,财务人员在内部控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内部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执行者的财务人员应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如果素质偏低,那么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就极可能会发生错误,内部控制难以有效发挥。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在配备胜任的财务人员的同时,精心挑选一些高素质、高能力的人员补充到财务岗位,进一步健全学校财务用人机制;应通过多途径多渠道鼓励财务人员学习业务能力、内部控制的知识与技能、职业操守等相关知识。

二、 树立新的职能观

(一)设置总会计师、建立新式财务机构,充分发挥财务职能

高校财务工作日趋复杂,符合条件的学校,应设置总会计师,直接对校长负责,协助校长全面指导学校财务工作。设立总会计师后,通过统一指导校内经济活动,统一对校内资源实行调配,充分发挥财务职能,在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以及其他各项经济决策或审查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通过优化财务组织结构,切实强化预算管理、加强财务分析,做到财务部门不仅是服务部门,而且也是管理部门,保证“兼顾服务与管理”职能转变的实现。

(二)加强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

内部审计部门对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实行监督,它在对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内部审计通过对学校资产是否安全与完整、资金是否有效合理使用、会计信息是否真实与准确、学校经营与管理是否存在问题的监督与检查,使得内部控制建设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内审机构的负责人应有学校高层担任,确保权威性与独立性;内审工作要制度化、法制化;要积极更新落后的内审方法,与会计工作要保持一致步调,并且相互促进。各部门或院系要积极配合审计工作,认真对待评估意见,审计部门应适度公开审计报告,必要时可将审计结果作为相关责任人的考核依据。

(三)建立信息沟通制度,充分发挥各部门信息沟通职能

高校应快速准确地收集并传递财务内部控制相关信息,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信息沟通职能。通过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实现校内各部门、业务之间纵向与横向的沟通,校内与校外的交流,建立起集教学、科研、后勤、校产等资源于一体的数字信息化平台。借助良好的信息技术与沟通职能,增加了业务的透明度,有利于相关行为接受监督,有效防止损害发生。

三、 树立新的风险观

(一)高校面临着更大的财务风险

高校随着管理体制全方位改革,办学模式从单纯依靠财政拨款向多渠道筹资方式转变的同时,其自也在逐步扩大,在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同时,还开展租赁、对外投资、创立校办企业等多种经济活动,资金使用涉及教学科研、采购、后勤等方方面面。高校收支范围和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开始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一方面是外部风险,受国家宏观政策变化、生源量变化等对学校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内部风险如财务收支不平衡、投资损失、负债规模过大等。学校为谋发展,积极走“银校合作”之路,如果未树立风险防范意识,缺乏相应风险应对措施,在投资或者融资时没有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有效评估,盲目借贷,到期高校资金不能偿还本息,就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影响和制约学校的健康发展。

(二)充分发挥财务内部控制在风险防范中的重大作用

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各种财务和会计数据,全面分析各类资产的配置状况,掌握学校的总体实力和办学效益,根据不同业务类型,编制科学合理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使之与风险防范、应对机制相对接;将风险意识作为财务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内容给予规范。加强风险意识,根据学校扩建规模,生源状况,经营情况,科学合理地筹资、投资等,充分考虑各种收支因素,充分发挥财务内部控制的重大作用,有效规避风险。

四、 树立新的全面观

(一)财务内部控制的全员发动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主体是高校的党委、各职能部门及所有工作人员,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及执行不仅仅是管理人员或内部审计部门的事,必须每个人对内部控制负有责任。只有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学校财务内部控制活动,将各种经营活动纳入学校财务内部控制范围,才能保证财务内部控制工作顺利进行。财务内部控制的最高境界是高校所有教职员工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

(二)财务内部控制内容的全面性

高校业务活动的多元化是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一个特点,高校经营活动的核心是教学和科研,为配合教学和科研的顺利展开,又产生了一系列如筹资、投资、校产、基建、后勤、采购等多种经济活动,其中一些活动如基建、后勤涉及的业务控制又相对薄弱,因此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内容必须全面性。它包含资金控制、实物资产控制、投资筹资控制、采购控制、工程项目控制、费用控制等六个方面。它不仅是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而且是整个管理系统和组织结构的控制。

(三)财务内部控制的全程性、动态性

内部控制不能仅仅停留在制度的编写环节,更重要的是如何执行制度、如何矫正调整制度执行的偏差、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真正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它是一个制度制定、执行、评价和改进动态循环的过程。这就要求学校经常地审查其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加强财务科学管理。内部控制不仅仅是防错纠弊,更重要的是信息控制、未来预测,通过提高财务内部控制意识,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预算管理,建立严格的内部预算控制制度,优化财务组织结构,让各个方面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做到分析、预算、决策、再跟踪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学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目标问题或经营问题,并通过考核和评价机制,有效地激励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朱婧.CE高校财务内控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9

[2]耿娜.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评价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硕士论文.2010

[3].高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硕士论文.2010

[4]尹之海.高校内部控制问题浅析[J].财会通讯,2011(32)

[5]何军.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财会研究,2011(2)

篇(6)

关键词:买卖合同约定回购 资金风险防控

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其进行经营活动的血脉,资金的高流动性使之能任意转换为其他任何类型的资产,如发生管理不善极易引发资金风险。目前,由于资金筹资成本较高,一些国有企业出现了资金拆借或变相资金拆借,但一些变相资金拆借的判断标准和经营实践中的表现形式难以明确界定,现有的禁止企业资金拆借的司法解释又并非尽善尽美,在这其中,尤以“通过买卖合同约定回购方式”引起的争议最大。在现实中,这种经营方式存在极大的市场需求,纠纷也时有发生,而通过案例可以看出,一旦被认定为变相资金拆借,约定的利息需要被上缴,本金虽可以要求对方企业返还,但是否能够执行还要取决于对方企业的偿债能力,而且在无真实的贸易背景时,可能隐藏着非法的资本流动,甚至是形成“小金库”,将给企业资金安全带来重大风险。

一、资金拆借的含义

资金拆借源自于银行金融业,本来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在经营过程中相互调剂头寸资金的信用活动。企业在资金短缺情况下,也出现了企业之间通过合同或其他行为,一方将自己合法所有或占有的资金直接或间接借给另一方使用,另一方按照约定在一定时间届满后归还本金,按约定或一定计算标准给付利息或不给付利息的行为。

在实践中,企业的筹资方式有很多,在资金严重短缺时,从其他企业借款存在极大的市场需求,但由于法律对此限制较多,因此直接的资金拆借逐渐被代替,相应出现了一些融资性质的业务,常见的有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存单质押担保以及通过买卖合同约定回购。其中前三者是有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的借贷,是明确承认的合法借贷,但通过买卖合同约定回购较容易引起争议,而且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又比较常见,需要加以规范。

二、“通过买卖合同约定回购方式”经营存在的争议

“通过买卖合同约定回购方式”经营主要表现为企业通过购买合同,从另一企业购买货物,经过一段时间后,再通过销售合同按一定价格销售给该货物原来的所有者,赚取其中差价的交易行为。这种交易方式本身没有问题,可由于其通过同一对象又购又销,对方在一段时期内可以使用资金,而资金的流动性又极强,无法掌握其流向,造成与资金拆借很难区分。

对此一种理解是利用企业资金优势搞贸易经营。在自身能力不足或者合作经营效益更高的情况下,企业与其他具有良好上下游资源和销售渠道的单位合作,一方企业出钱,另一方出经营资源,双方整合优势资源来共同开展经营;另一种理解则是“以贸易经营为名、行资金拆借为实”,贸易经营是一个幌子,出发点则是为了将资金放贷。尽管贸易经营和资金拆借在实质上截然相反,但是在操作形式上却是高度雷同,具体经营方法以及相关合同、单证高度一致,或者可以说两者之间在形式上区别不大,也由此造成区分难、定性难,实践中也相当普遍。

2008年初,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旗下全资公司―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河北物流中心(下称“河北物流”)与河北金鲲公司开展经营合作。双方合同约定,每月初金鲲公司出售2000万元的铁精粉给河北物流,月底再由另一家名为奇石麟的公司加价3%买回,河北物流赚得60万元。交存货地点,在河北邯郸黄粱梦货场。金鲲和奇石麟两公司的法人和实际控制人均为曹连英。双方的前5笔合作均顺利实现收益,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河北物流没能如期从奇石麟收到2000万元,对方称因资金紧张要延期半月支付。河北物流为了收回货款,假意签约继续采购2000万元铁精粉,并向金鲲开具了一张第二天才能支付的支票,曹连英见可以继续使用资金,就在前一天将2000万归还河北物流,河北物流收到钱后将钱转走,使支票成为了空头支票。虽然河北物流顺利将款项收回,但金鲲以“票据诈骗”为名,向石家庄公安局经侦支队报案,据警方了解双方“以贸易方式融资”的实质后,认为河北物流此举不构成诈骗罪,建议曹连英向法院。在法院审理时,先前双方“假贸易真融资”的诸多设计,则成了金鲲公司手中最有力的证据。面对一系列合同、进出货物记录和增值税发票等证据,河北物流百口难辩,在几次庭审过程中,石家庄中院和河北高院均认为双方存在“真实交易”关系。

在这个案例中,当事人河北物流和石家庄公安局经侦支队认为是搞变相资金拆借,而当事人金鲲公司和法院认为是搞真实贸易,变相资金拆借与真实贸易的区分之难由此可见。

三、“通过买卖合同约定回购方式”经营存在的风险

从会计核算角度看,2006年财政部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及陆续的应用指南和讲解对售后回购业务进行了界定:售后回购,是指销售商品的同时,销售方同意日后再将同样或类似的商品购回的销售方式,可以看出“售后回购”与“通过买卖合同约定回购方式”相对应。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中,“售后回购”中销售方的账务处理有明确的规定,主要通过收入确认条件中“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给购货方,进行判断,由于“售后回购”大多数情况下,回购价格固定或等于原售价加合理回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没有转移,因此将售后回购交易定性为融资交易,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负债;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企业应在回购期间,按期计提利息,计入财务费用。但在会计教材及相关理论文献中,极少有针对“售后回购”中购买方展开讨论,因此对于“通过买卖合同约定回购方式”交易中“先接受商品并给付货币的一方”如何账务处理以及性质如何判定,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实践中账务处理多决定于经营层意志。

从法律上看,根据《贷款通则》(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6月28日)第六十一条规定: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基金会不得经营存贷款等金融业务。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四条的规定,企业法人、事业法人作为联营的一方向联营体投资,但不参加共同经营,也不承担联营的风险责任,不论盈亏均按期收取本息,或者按期收取固定利润的,是明为联营,实为借贷,违反了有关金融法规,应当确认合同无效。除本金可以返还外,对出资方已经取得或者约定取得的利息应予收缴,对另一方则应处以相当于银行利息的罚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企业相互借贷的合同出借方尚未取得约定利息人民法院如何裁决问题的解答》规定:对企业之间名为联营、实为借贷的出资方尚未取得的约定利息,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向借款方收缴。

综上所述,“通过买卖合同约定回购方式”经营极其复杂,在现实中普遍存在,纠纷也时有发生,现有的明确禁止企业资金拆借的司法解释又并非尽善尽美,纠纷中一旦被认定为变相资金拆借,约定的利息需要被上缴,本金虽可以要求对方企业返还,但是否能够执行还要取决于对方企业的偿债能力,而且在无真实的贸易背景时,可能隐藏着非法的资本流动,甚至是形成“小金库”,将给企业资金安全带来重大风险。

四、中储粮规范“通过买卖合同约定回购方式”经营的思考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简称中储粮总公司)作为国有粮食企业的龙头,其所在的粮食行业具有垄断与竞争并存的特性,粮食的基本生活资料和战略物资属性,决定了粮食市场价格波动不大,属于微利经营,一吨粮食可能只有几十元的利润,为了分摊费用实现盈利,一般经营量都较大,需要配套的资金量巨大,资金风险防控尤为重要。

(一)“通过买卖合同约定回购方式”经营的现状

在中储粮总公司所属直属库经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通过买卖合同约定回购方式”经营的情况,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从合作对象看,多与民营企业合作。由于直属库购销经营能力和客户资源有限,需要借助民营企业进行购销经营,而民营企业大多与地方政府部门关系较好,拥有较好的经营资源,但由于缺乏可靠的信用评级和规范的治理结构,难以直接进入资本市场,又因无法提供足够的担保,也难以达到银行放贷的门槛,资金紧张,这种“优势互补”就成为了双方合作经营的基础。同时粮食体制改革后,地方粮食企业很多被个人承包,许多企业既是政策性粮食存储库点,又另外成立企业或通过关联方企业与直属库合作经营。

2.从控制手段看,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由于直属库是国有企业,筹集资金的能力比一般企业能力要强,因此在合作时变相成为了合作经营的“银行”,一些合作伙伴缺乏足够资信而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本身已属于风险较高的对象,而直属库的运作过程缺乏完整性和严密性,缺少手段对合作伙伴进行科学的事先资信评估,也无严密的风险防范和应变措施,一旦出现经营问题,资金链断裂,直属库将成为最后的买单人,承受巨大的损失。

3.从风险程度看,经营管理风险较大。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合作,看中的是国企的政府资源、市场地位和资金优势,本身实力有限,一旦出现经营不善导致亏损,必然难以履约,同时粮食问题比较敏感,政府为了保护农民利益,经常使用政府手段进行干预,合约无法完全发挥效力。再加上为了节约成本,一般是将收购或者采购的粮食储存在当地,直属库对储存在外的粮食监管能力存在不足,存货风险较大。

(二)区分“通过买卖合同约定回购方式”经营性质的方法

经过仔细研究,“通过买卖合同约定回购方式”具体是在做贸易经营还是变相资金拆借,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一是看交易对象。这既是这种交易方式最明显的表现,也是引起争议的原因。如果是正常开展贸易经营,虽然也会出现出于经营目的与同一对象又购又销,但从购买到销售应该有明显的时间间隔和交易对象选择的程序;而如果是变相资金拆借,则在购买货物的时候,就有明确的销售意愿,且购买对象与销售对象为同一企业或同一控制人控制的关联企业。

二是看价格。一般来说,通过定价策略可以较为直接的判断交易的性质,如果是正常开展贸易经营,回购价格按回购日的公允价值或市场价格确定;如果是变相资金拆借,支付的款项一般为整数,回购价格固定或按原售价加固定回报。

三是看资金占用期限。如果是正常开展贸易经营,从取得存货开始,至消耗、销售为止所经历的天数一般都比较有规律,虽然会因为市场行情不同有所区别,但不会有太大差异。而如果是变相资金拆借,通常时间要不就是很长(1年左右)要不就是很短(不到1个月),与存货正常经营的周期就会有差异。

四是看对经营风险的分担。承担相应风险责任是经营的重要特征,也是贸易经营与变相资金拆借的根本区别。如果是正常开展贸易经营,企业应对货物实施控制,双方应该是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负盈亏、共担风险。而如果是变相资金拆借,即使投入资金,也无法对生产经营产生影响,而且一般出资金的一方按照合同约定,在经营中不承担任何风险,不论盈亏均应收回本金和利润。

五是看物流。形式上判断主要看三个要素:物、款、票,而货物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付款和发票必须是以存在货物作为载体。如果是正常开展贸易经营,就应该有货物的购进、运输、保管和销售等各环节的原始单据,证明确实存在货物的流转;如果是变相资金拆借,在整个购买和销售过程中,无明显记录货物流转,储存期间货物没有必要的监管措施,有的甚至没有监管。

(三)防范资金风险的措施

虽然不是所有“通过买卖合同约定回购方式”都是融资性质,而且这种方式在实践中也越来越普遍,但由此引发的案件时有发生,极易引发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给企业带来资金风险。面对可能的风险企业可以采取风险回避、风险承担、风险降低或风险分担等风险应对策略。笔者认为,对于中储粮总公司来说,通过风险矩阵分析,变相资金拆借对于企业来说属于重性、高可能性风险,应该采取风险回避策略。

1.严格制度执行。应该尽快对变相借出资金的判断标准和经营实践中的表现形式进行明确规定,禁止“以贸易经营为名、行资金拆借为实”的变相借出资金,只有在采购销售价格公允、交易手续完备且存在货物流转的情况下,才可以适当开展对同一对象又购又销经营,但必须配套建立货款支付、驻库监管、销售询价的联合控制制度。同时要加强制度执行的刚性,对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一经发现及时制止,并给予相应处罚,确保制度执行的严肃性。

2.严格资金使用审批。强化监管职能,通过搭建资金ERP系统,建立资金预算执行监控体系,形成业务、财务和合同审批的联动,根据合同审批资金支付,控制资金使用,监控资金流向,定期清零,确实发挥前置审批的监督监管作用,防止出现资金拆借或变相资金拆借。同时,结合资金集中管理,尽快建立直属企业资金限额。

3.严格应收预付款控制。指定专人定期负责对账和收款,并建立备查簿,避免以提供预付款之名行资金拆借之实。研究应收预付款与考核挂钩,促进企业催收清理,对于超过一定合理期限的应收预付款以及未形成存货的资金往来,在考核中相应扣减企业效益。

4.加快总会计师队伍建设。要强制在效益较高、年资金流量较大或者管理较薄弱的单位配备总会计师,贯彻落实总公司财务监管要求,规范企业财务管理,促进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同时加强对总会计师的培训,提高总会计师履职能力,确保可以实现对重大决策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

参考文献:

[1]孙晓光.企业间借贷的法律效力研究[C].上海: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姚海鹰.中储河北物流损失5200万调查[J].时代周报,2010(104).

篇(7)

2004年我校专升本以来,会计学专业提出了通过四年本科教育,打造出一大批“A型会计人才”。即我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够适应多变的经济社会需求(Adaptability),具有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Adventure)、 应用型(Applicability)的高级(Advanced)会计师(Acc-

ountant)。“A型会计师”培养模式为刚升本的会计学专业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2005年财政部启动全国高级会计人才培训班,以及2006年我国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息,我国急需大量善于管理、精于业务、熟悉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的高端会计人才。现在的大学生都是80后、90后,个性张扬,突出自我,针对会计教育环境的变化,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不断做出调整和完善。在我国新会计准则实施之际,笔者对浙江省、特别是宁波市的会计专业人才供需情况进行了调研,同时组织相关专业负责人到杭州、上海、深圳、重庆、成都等著名高校进行专业调研,并邀请财务总监、总会计师、会计学者等共同组成专业改革咨询委员会,提出了新环境下会计人才能力、素质要求,在保留吸收“A型人才”模式中素质、能力培养特色的同时,又增加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个性”且具备“国际化视野”两大特色,从而使我校培养的毕业生成为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具有“国际化视野”、 适应多变的经济社会需求, 具有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应用型的卓越会计师(Excellent Account-

ants)。经过四年的实践探索,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得以不断完善,培育“卓越会计师”会计专业人才的探索已取得初步成效。

二、卓越会计师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构建

(一)卓越会计师培养目标及规格 根据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宁波经济外向型发展趋势以及新会计准则颁布后对于熟悉国际会计准则、掌握国际资本市场惯例、能够承担国际业务、精通外语的国际化会计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及当代大学生个性突出、善于张扬自我的特点,我校确立了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会计专业人才应充分发挥学生个性,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惯例,适应多变的经济社会需求,具有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应用型的卓越会计师。在对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会计学专业毕业生业务规格就是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会计准则、掌握国际资本市场惯例、能够承担国际业务、精通外语具有系统的会计、信息、运筹、管理、经济、法律等知识,具备较强的会计核算与分析、财务管理与投资理财、审计与税收筹划等方面的能力,具备一定工程素质的应用开发型的会计管理人才。通过四年本科教育,本专业将打造出一批卓越会计师,即个性鲜明,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惯例,适应多变的经济社会需求,具有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应用型的卓越会计师。使本专业成为宁波会计师的“摇篮”。

(二)卓越会计师的涵义 一个人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兴趣,才能极大的激发创造力,才能高超出众,而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立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个性、特长,要求学生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惯例,具备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同时又能适应多变的经济社会需求,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应用型会计管理人才。其具体内涵如下:(1)培养的是国际化会计人才。会计师不仅要精于会计实务,而且要科学认识会计实务的理论基础。不仅要精通外语,而且要熟悉国际惯例。毕业生经过一段不长的实践,能胜任各种行业和企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能满足各种行业和企业单位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的需要。(2)培养的人才要适应性强。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不仅要系统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具备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能力,更要培养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的能力,学会根据客观现实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解决新的问题。(3)“应用型”也是人才培养的主要特色。会计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离开会计实践,学生将很难准确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难以胜任会计工作。会计应用型人才强调“高素质、强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4)具备了上述专业功底扎实、适应性强、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强能力”的应用型会计人才,自然就有了将来成为会计职业界的高素质人才的潜质。在四年本科教育中针对每个学生不同兴趣爱好提供四个可选择的专业方向,为学生塑造自我、发展个性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培养的毕业生既能潜心从小事做起,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又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为将自身打造成卓越会计师有意识地努力和准备,永不放弃,直至到达金字塔塔尖,成为会计职业界的佼佼者。

(三)卓越会计师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卓越会计师扎实的理论和实践素质是通过“五类知识融合,校企内外联动”的人才培养路径实现的。该人才培养路径是指通过具体人才培养方案,将卓越所需的“自然人身心素质”、“社会人综合素质”、“职业人道德素质”、“会计人专业素质”和“职场人可持续发展素质”五个方面的知识有机地加以融合,并通过实践环节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与企业进行有机的契合,在有效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既可以引进其他学校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企业界最新的发展动态,也可以将满足企业现实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输送出去。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实现从社会需求出发,最终接受社会检验的循环。

三、卓越会计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