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职业技术教育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18 21:33:0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职业技术教育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职业技术教育学

篇(1)

美国社会学家L·科塞认为冲突是有关价值、对稀有地位的要求、权力和资源的斗争[2]。目前培养目的的主要冲突还是价值冲突。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学学术研究生培养目标的价值冲突并不明显,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学学术研究生的培养价值冲突矛盾处于浅层阶段,主要的冲突还没全部展现出来。而日后职业教育学学术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学术研究性和职业应用性之间的价值冲突将成为常态。

2价值取向差异是导致发生价值冲突的主要原因

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取向;利益冲突是价值冲突的一种特殊的外在现实形式,而价值观念冲突是价值冲突在意识形态中的体现[3]。职业教育学学术研究生与普通学科的研究生有很大区别,不仅包括普通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性,更是与职业应用息相关。

2.1职教研究生学术研究性的价值取向

学术性是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以追求高深学问为最终目的,注重关注本学科专业知识,也是研究生教育的办学目的。同时研究生学术发展的价值取向是研究生教育质量观以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为基础的,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强调追求和探讨高深的学术知识是学术事业的目的,内适性研究生教育质量观就体现了这一价值取向[4]。这种观点主要是强调研究生的学术性和研究性是研究生教育质优劣的体现,研究生的培养是以学术的自身发展为终极目的。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取决于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价值取向,它不仅体现在那些科学研究中,同时也体现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学术教育是研究生人才培养的一种方式、方法和一种人才培育观,研究生教育与学术研究是一种应然的、内在的和谐与统一,是研究生教育的一直自然的价值取向。因此那些区别于211、985大学的地方普通院校,在研究生的培养实践中必须自觉的将研究生学术性内涵作为首要的价值取向,深刻认识和把握研究生学术性的培养价值,让学校培养出的研究生有着更为鲜明的、有深层次的学术研究性。

2.2职教研究生职业应用性的价值取向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变化,故对其有不同的理解。“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5]。职业应用性则注重知识的外在价值或工具价值,重视知识的应用。职业应用性的主要表现为就业导向性,关注知识的应用与实践,主要是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注重学生的对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应用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共同属性,这是由高等教育的专业教育特征决定的,因为“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之上的专业教育”[6]。研究生教育职业应用性的价值取向是一种社会为中心的价值观,是把社会需要作为全部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认为研究生教育的价值首先是为了促进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造就社会需要的各方面人才。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分析职业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认为研究生教育的社会应用性的价值取向是基于社会的需求出发,是为社会服务、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以社会本位的功利性、实用性的价值取向。在知识经济、市场经济时代的现代社会,研究生的培养和学术研究活动中往往带有更多的市场性、功利性的颜色。

3培养目的价值冲突的功能研究

美国社会学家L·科塞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冲突通过允许行为的自由表达,能够防止了被堵塞的敌意倾向的积累。价值冲突是职业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中学术研究性和职业应用性的主要冲突,而价值观念的冲突对于作为敌对双方的学术研究性与职业应用性起到了一个保护功能。上文提到双方的价值取向不同,导致了价值冲突,其价值冲突主要表现为:社会用人单位认为研究生的价值应注重实用和现在,而培养单位则认为研究生更应注重其学术能力和未来发展价值;社会用人单位的终极目标是为本单位带来利益上的增收与办事的效率,是“利”;这使得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学术研究性与职业应用性的价值冲突不断。目前,因为此种价值冲突而出现的问题是,部分学校为了本校研究生的就业率,盲目追求用人单位对于职业应用性的需求,忽略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性,这样的“降格以求”,虽然是回避了冲突,在短时间内,使得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冲突不再明显,但是不利于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长期的培养,使其与专业硕士间的界定更加模糊。

4培养目的价值冲突的功能实现策略

篇(2)

1 背景

近年来,尽管近些年来招收研究生的数量与日俱增,但是数量的增长并没有伴随质量的同步提高。一方面,非科班出身的学生占生源比例的大多数,导致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出现本科化倾向,硕士学位的攻读相当于在自身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多修了一门专业;另一方面,其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参照其它文科学科的培养模式,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自身的特色。有学者提出,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是指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开始时,学生掌握的与未来研究方向有关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知识以及科研精神和学习态度满足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的程度。在招生中选拔出具有科研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生源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正是如此,才引发了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审视,而优质生源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生源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水平。

2 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现状

2.1生源质量不高

根据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来源的调查,笔者发现在全部23名三个年级在校研究生中,有5人本科专业是市场营销,8人本科专业是英语,3人本科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2人本科专业是会计,其余的分别是舞蹈、建筑、物理和特殊教育各1人,分别占比约21.7%、34.7%、13%、8.6%、4.3%。而且根据笔者的调查,一般普通高校大多数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是调剂过来的,也就是说,很多人在入校前对职业技术教育学认识是模糊的。他们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理解要么从教育学角度出发,要么从自身对教育的感悟,以此为起点去构建职业技术教育概念体系。他们普遍缺乏对职业教育、职业学校、职校学生的了解。尽管这一数据不能代表全国所有高校的情况,但是从中可以看出,有工科背景的学生报考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只有少数。占主体的生源是其它文科学生,他们普遍关心以后的就业问题。 综合全国各地高校情况来看,大多数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生毕业选择到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充实职业教育教师队伍。那么,将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作为职业教育优质师资的一种培养途径,应该是一种可行的方案。问题是,目前培养出来的研究生能否胜任这一工作呢?又应该怎样促进其胜任力的提升呢?

2.2 职业院校对新进教师知识、能力的要求

我国职业教育近几年发展迅猛。2008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达到812万人,在校生达到2087万人! 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达到310多万人,在校生达到917万多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分别占到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一半左右。职业院校对师资的需求量还比较大。但是,职业院校对不同的教师岗位需求是有区别的,教学岗位需求量大,管理后勤服务岗位需求量小;文化课教师需求相对小,专业课教师需求量比较大;专业双师型教师需求量大,而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师需求量小;综合素质全面的教师需求量大。最受职业院校欢迎的教师,往往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功底、娴熟的专业操作技能,而且深谙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规律、素质全面,真正能在教学一线下得去、用得上。

比较职业院校的需求和目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不难发现我们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大部分来自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会计专业的生源,其知识、能力基础很难满足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要求,而在研究生培养期间又很难补充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片面的学术型培养使他们的就业空间大受限制。

3 建议

3.1下放招生权力,促进各高校灵活招生。

目前要报考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全国统一命题的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这一制度一方面规范了各高校的招生行为,减少了招生腐败现象,体现了招生公平。另一方面又严重制约了招生范围,将一大批有专业背景和职业技能的优质生源排除在外。所有有志于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的考生,只有通过教育学专业考试才能被学校录取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教育管理部门应该考虑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本专业招生政策,下放一部分权力给高校,让高校根据自身专业特色、条件灵活招生。为了避免招生中的不公平现象,国家学位委员会也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统一出题。

3.2 调整招生考试内容,突出专业特色

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三年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为:政治理论、外语、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专业基础课试题以覆盖一级学科(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主。可见,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都是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的考核标准。这种不合理的替代造成了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特色的丧失,人为限制了进入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大门的路径。所以,调整招生考试内容,凸显本专业特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决定了整个培养体系的质量与学科的发展。

篇(3)

关键词:校园规划;场地利用;鲤鱼跃龙门

1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内,项目用地南临永泰大街、北接永康大街、东衔望都路、西邻肥子路,项目用地内有10m左右高差的台地,斜向近乎45°分割用地。项目总用地面积约为119621m2(约180亩),容积率为0.445,建筑密度为12.21。

2设计理念———打造孤竹文化、校园文化和设计创意相结合地方独有的文化学校,创建“一心、两面、三区、四轴”美丽的校园

2.1“鲤鱼跃龙门”设计理念创造校园中心(一心)

以“鲤鱼跃龙门”的设计理念表达了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过程,聚焦于校园中心(一心)———“龙门跃化”广场,赋予学生奋发努力、“鱼化成龙”的励志意义。生活区设在用地的低面,教学区、实训区设在用地的高面,通过学校食堂、孤竹文化长廊和“龙门跃化”广场自然地层次过渡联络,组成科学合理的学校功能序列;同时也和卢龙县的龙相映成趣,更加突出卢龙学子的地域特征。

2.2充分利用地形创造校园两个地面标高变化(两面)和三区的特色

方案基本保持了原有地貌,充分地利用地形的3~10m高差和自然地形特点,紧凑地结合了教学区、生活区和活动区之间的使用功能、交通联系和整个校园景观序列,最大可能地减少了土方工程量,形成了学校独有的校园场地“两面”和有机的“三区”特色。

2.3功能的高效组合(三区)

本方案以“教”和“学”的本质需求做为出发点,将办公区、教学区、生活区的独立空间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各部分既联系便捷,又功能独立;使各功能空间既好管理(封闭),又能摆脱传统式封闭的教育空间模式。在校园创造出许多开敞空间,供学习交流之用。

2.4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打造校园四个景观轴线(四轴)

利用场地的高低错落布置了丰富精彩的四条景观轴(四轴),通过深刻提炼卢龙县的地域文化,并将其融入校园广场、室外连廊、景观小品、历史文化墙等方式,赋予了充满浓厚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在享受不同的视觉景观盛宴的同时,让师生们深刻了解卢龙县历史文化,致力打造了卢龙县专属校园环境的文化内涵。

3总平面设计

3.1主入口分析

项目用地南侧的永泰大街已经形成,相比于还未形成的东、西、北侧道路,道路红线最宽,更便利联系城区主干道。东南侧地势较高,形成眺望景观的优势,诸多的先决条件下校园主入口设在东南侧最合理,同时应和了中国传统的“坎宅巽门”的设计原理,还在地势上形成鸟瞰校园景色形态。

3.2功能分析

建筑布局成相互半围合的建筑群落,即便捷联系又分区明确,布局分为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和中心景观广场。建筑群落之间形成开合空间、渗透空间,创造了交流空间,使校园空间层次丰富多彩。综合办公楼和一栋主教学楼通过门楼形象的展厅联系成沿永泰大街的一栋主体建筑,并后退建筑红线50m,形成广场和停车场,成为用地东南角的标志性建筑。门楼形象的展厅中心开广口圆形洞口,即解决展厅间接采光问题,又形成进入教学区的天人对话场。其前面摆设两组四列卢龙出土的父丁簋的复制品做引导,显著突出门楼洞口的建筑群主入口,在主入口下即形成强烈的南北主轴线,还引导人对“天问”的好奇。从南到北布置教学楼、阶梯教室、实训楼等教学区用房,其中阶梯教室做为公共的教学空间与对面的中心景观区做了空间对话。由学生公寓、食堂综合楼组成的生活区设在用地的北侧,并在永康大街设置用地的次入口。食堂综合楼设在对教学环境影响最小的东北角———校园的下风向位置,是生活区和教学区之间的功能上下交通纽带,同时也是用地东北角的标志性建筑。活动区设在用地西侧,从南到北分别设风雨操场、篮球场、排球场以及400m南北向标准运动场。活动区、教学区和生活区围合形成了中心景观广场,使校园形成最大范围的景观绿化。另外在用地的西南角和北侧各预留了建设用地,供将来扩建和教育配套设施使用。

3.3交通分析

校园采用人车分流,车行在用地设成环路跟校园内人行道路分离,保障了校园空间的宁静、安全和景观。教学区和生活区、活动区之间的垂直交通采用了三种方式:一是中心景观广场通过间歇式的台阶和平台的方式逐级缓缓而动,上下行进中享受时间、空间和景观的变化;二是通过食堂内外部楼梯和台阶解决;三是通过沿地形高差设计的孤竹文化长廊内部楼梯解决。为了食堂、超市等的货流交通通畅,在食堂综合楼北侧单独设置了货流集散空间。

3.4景观分析

———孤竹文化、校园文化和设计创意结合打造四条景观轴校园景观沿着四条景观轴展开,教学区南北景观轴以入口处“簋列迎宾”开始,进入教学区是励志学塔,形象自卢龙县陀罗尼经幢塔造型,西侧是“书院闻声”广场,取意卢龙县内的书院山,经过东西两侧的建筑和柱廊,抵达组织上下交通的食堂部位,对景是“首阳列屏”,取意卢龙八景阳山列屏和卢龙境内的首阳山;接着转向东西向生活区景观轴,进入学生公寓围合空间,以“花径观鱼”和锦鲤雕塑为核心的园林绿化成为学生们的生活乐园;向西来到校园南北景观轴,其北是取景框式校园次门,向南映入眼帘的是雄伟庄严的国旗。在这里景观轴线45度向东南指向中心景观广场和孤竹文化长廊,间歇式的台阶和平台缓缓而上,神圣的“龙门跃化”广场和鱼化龙雕塑展现卢龙学子化龙成才的美好前景,也是校园核心的景观主题。孤竹文化长廊成为校园上下联系的交通枢纽,又为师生提供了交流、休憩的空间,成为校园因地制宜的特点,其挡土墙以文化墙的形式成为孤竹文化、校园文化传播的载体;以鱼化龙雕塑为中心还形成一条东西景观轴,向东可以仰视阶梯教室和斜屋顶上的比喻光阴如梭的时钟,向西是以卢龙县传说飞将军李广射石为题材的“金石为开”文化石。

3.5雨水排水设计

用地基本保持了原貌,整个场地自然排水。西北侧低处用地采用雨水回收技术,把雨水回收集中于中心景观广场周边并作为水景景观,东侧和南侧地块在保持原有地形的基础上做平整和修补。

4建筑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把交通空间、卫生间和附属用房等辅助空间布置于北侧,日照较好的南侧全部留给了功能房间和教室,空间尺度适宜。多处设计的交流休憩空间,使“教”与“学”空间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因为学校更倾向于职业技术专业,需要的技术操作空间较多,宿舍和教学楼的屋顶做上人和种植屋面,提供了更多的休息、交流和学习实践空间。

5建筑风格及立面设计

建筑采用简洁的现代风格,简单的建筑体块组合形成了丰富的内外空间。教学楼和学生公寓采用校园红建筑主色彩(红砖)加部分白色涂料点缀,强调了建筑群的文化感和历史感,体育建筑采用活波的曲线和浅色铝板与白色为主暗红为辅的食堂相呼应,丰富校园色彩的变化。另外,为了便于识别,在立面增加了1、2、3等数字形象造型,增加了建筑趣味。

6技术措施

篇(4)

本刊编辑部

2014年12月27日,第九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在河北师范大学召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刘占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石伟平、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杨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及来自全国各地职业教育机构和媒体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职业技术教育学学位点高校师生代表36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以“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科学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为主题,总结交流广大中青年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进一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

会议安排了大会主题报告、与会代表互动、博士论坛、硕士论坛等环节。本刊常务副主编谭明参与了博士论坛并对发言进行了点评。会议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办,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

篇(5)

中国铁路职业技术教育产业化的进程中,教育商业化倾向、教育内部的结构性失衡对铁路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铁路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机密结合,才能继续发展。

【关键词】

市场机制;铁路职业技术教育;教育商业化

市场机制下铁路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铁路职业教育如何在新历史条件下,抓住历史机遇,在教育产业化的进程中继续求得发展, 铁路职业技术教育在经历教育体制逐步有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化的过程中,教育商业化倾向、职业教育内部改革的滞后性、教育体系内部的结构性失衡,阻碍了中国铁路职业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1 铁路职业技术教育职业面临新的挑战

1.1 铁路职业教育的现状。铁路企业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选择了“科技兴路”战略。铁路职工队伍整体业务素质偏低与铁路产业不断升级的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铁路职业学校从规模、结构与铁路企业对职业技术的现实要求还有相当的不适应。铁路职业教育只有加快改革,与国家和企业共同努力,尽快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铁路教育结构体系,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中国铁路职业技术教育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主要表现是:铁路职业教育的需求机构性的不足、铁路职业教育的改革要形成良性的驱动机制,铁路职业教育的驱动机制就是要形成国家、企业和职业学校三方面的积极性,学校依法办学自的确立,铁路企业的投资的选择权的确定,国家依据经济发展水平而制定的法律、政策的调控手段是构成铁路职业教育驱动机制的三个条件。铁路职业教育良性驱动机制的目标是造就一支符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素质较高的铁路职工队伍,促进国家的经济,社会的更快发展。

1.2 铁路职业技术教育伴随者普通高校的扩招、职业技术教育毕业生就业预期前景变的不理想、城镇居民对教育需求的持续高移,学校收费增加和居民收入长持续徘徊,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相对下降,在这种大环境下铁路职业技术教育就要有自己的特色,依托铁路,面向社会,培养一批有技术特长的铁路人才。

2 铁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困难不小

加强铁路职业技术教育是中央在上个世纪中期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战略决策,然而在几年办学的实际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困难。

2.1 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招生不理想

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观念折射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用人方面的重学历、轻劳力,人才使用上的盲目攀高,导致铁路职业技术教育学历文凭的贬值,学生就业期望值降低。另一方面,“学而优则士”的观念造成学生和家长就业期望岗位集中在管理等“白领”岗位上,不愿意从事现场一线的铁路岗位,而铁路因为工作环境和工作的能力等诸多因素不愿意要女生,就造成铁路职业技术教育女生难就业。两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使的铁路职业技术院校的招生不愿意招女生,男女生源比例失衡,有的班几乎全是男生,生源质量较差,制约着铁路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提高。

2.2 教育商业化倾向

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部分铁路职业技术学校为了生存,教育商业化倾向表现明显。盲目跟风、专业设置结构失调,恶化了学生的就业环境;随意简化教学环节,降低教学质量;学生的职业特色不明显,经费投入不足,竞争力不强,难与和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竞争。

2.3 铁路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滞后

铁路职业技术学校人员负担过重,师生比低(2:10左右)、非教学人员与教学人员比更低,在盲目扩大办学规模的条件下,教师长期超负荷工作,加速了教师队伍的知识老化,教师的健康水平在某些学校下降较为严重。这些现象与教学质量的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制约着铁路职业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健康发展。

3 铁路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3.1 正确处理两个市场的关系

宏观教育政策由“终结式模式”向“终身教育模式”转化,为铁路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铁路的飞速发展对铁路职业技术教育形成新的需求,铁路职业技术教育要发展就必须面对铁路内部人才市场和社会人才市场两个市场的竞争,铁路职业技术教育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站稳为铁路企业服务市场与参与社会人才市场竞争的关系。铁路职业技术教育参与社会教育市场竞争必须选准切入点,积极参予社会人才市场的竞争,将使得学校更具活力,办学水平更高,同时也为更好地为铁路企业服务奠定更牢固的基础。在中国向制造大国迈进和中国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科技进步对人才需求的高移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3.2 正确处理办学质量、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铁路职业教育必须正确处理办学质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育的社会效益,铁路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铁路职业技术教育只有与时具进、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在水平上满足铁路企业对知识能力的需要,才能得到社会和铁路企业的认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铁路职业教育也必须兼顾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学校在办学过程,要千方百计的降低办学成本,使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在保证教育质量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这是教育产业化的客观要求。

4 铁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4.1 从国情出发,构建铁路职业教育新体系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决定了经济是追赶性的经济,因此发展铁路职业教育要量力而行,在专业设置上要准确预测,为经济建设服务,为铁路建设服务,防止盲目追高求新造成资源浪费。强化铁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构建起适合国情、省情、区情,专业设置合理、规模、质量协调发展,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稳步提高,使铁路职业技术教育协调发展。

4.2 开拓铁路职业教育市场,拓宽铁路职业技术教学办学渠道

铁路职业技术教育是就业教育,铁路职业技术教育学校除了积极抓好职前教育外,要积极开拓职后教育市场,大力开展在职铁路员工的新技术培训,转岗培训,参与铁路劳动力就业技能提高和综合素质提高的培训,为提高铁路人员的整体素质服务。

4.3 加强宏观调控,稳步提高铁路职业技术教育质量

加快铁路职业技术学校机构改革,提高办学效益,降低铁路职业教育的收费标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铁路职业技术教育收费水平与居民收入水平保持一致,铁路职业技术教育招生就会加大。但竞争力不强的原因之一。是铁路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内部人员结构不合理,间接培训费过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加快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精简学校机构,减少非教学人员,提高教师比例,使学校人员结构比例趋于合理,在学员培养成本降低的条件下,适度降低收费标准,才能提高铁路职业技术教育的竞争力。铁路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与铁路劳动者所需知识和技能有最直接的联系,在教育走向市场化的今天,铁路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与市场紧密结合,与铁路直接挂钩,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相适应,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铁路职业技术教育也才能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策略;路径;比较

作者简介:徐向平(1967-),男,江苏泰州人,教育学博士,北京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和国际比较。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社会科学立项课题“基于能力目标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和质量保障研究”(编号:SM20144073002),主持人:苏春林。课题组核心成员有苏春林、欧阳新年、徐向平、侯爱民、于久洪等。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27-0005-09

一、国际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概况

(一)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及其标准

质量保障(Quality Assurance)[1]是指在开发产品和提供服务过程中核查产品和服务满足特殊需要的系统性加工过程,也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防止差错和瑕疵、避免问题型解决方案的基本方式,更是采取标准设置、过程监控以及缺失反馈等有效措施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实现服务目标的程序性管理活动,旨在增强消费信心和提升企业声誉,改进加工过程和效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质量保障遵循“契合目标”和“防微杜渐”等两条主要原则,最早在“二战”的军工生产中引进运用,检查和测试产品中的缺陷和瑕疵。如今,质量保障已经拓展到设计、咨询、投融资、保险、软件开发、商业零售、交通运输以及教育等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作用是加强软硬件等基础设施建设,理性调配岗位管理、精确加工、操作标准和身份认证等管控元素,增强知识、技能、经验和资质等职业胜任能力,注重个体人格整合、自信心、组织文化、动机、团队精神等综合品质塑造。

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保障[2]通常指用明晰无误的特定标准和客观指标,展示职业技术教育管理者的清晰意图,确保职业技术教育拥有较高质量,满足职业技术教育所有利益攸关方的特殊要求。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保障涉及毕业率、就业能力、利益攸关方的满意程度以及社会价值观等系统维度,依赖于利益攸关方的思想观念、目标设置、可用社会资源以及决策背景。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保障就是要明确界定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标准,反映职业技术教育的价值、结构、利益攸关者的角色、治理原则以及总体历史文化背景,通盘考量质量管控的方法、路径和目标,确保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国家、地方以及行业等各个层面上保持适度一致和高度统一,确保职业技术教育别具一格的内在特质。

国际比较研究发现,虽然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重心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各种标准却惊人相似,几乎都涵盖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的组织结构、业绩成就、产品质量、有效系统改进、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及诚实守信、财务责任、健保义务、用户保护等方面的确认,体现出职业技术教育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管理方式,聚焦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的责任和义务,加大消费者权益保障的力度,确保教学传授服务的较高质量,增进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能力,强化教师和培训师所拥有的基本职业胜任能力,注重质量评估专家的能力建设,完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质量保障的调控体系[3]。欧盟《Bruges宣言》①强调职业技术教育要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及时反应就需要构建基于操作结果的课程体系,促进企业、非盈利公司和学徒制类型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开展基于操作过程的学习加工,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雇主的密切协作,让职业技术教育机构能够全面了解接受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毕业生的真实就业能力和实际就业率。截止2013年已经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职业技术教育机构设置了必要的质量标准,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改革。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爱尔兰、丹麦和荷兰等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质量保障标准的重要元素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和结果,在质量保障管控体系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基于目标驱动和结果监控的质量保障可以保证质量确认和结果度量,有助于利益攸关者的全面参与,在提升整个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质量过程中居功至伟[4]。

(二)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的有效路径

篇(7)

关键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性 职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高等性和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两个根本属

1.1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性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相对中等职业教育而言是同类型上的层次差异,包括两方面:一是具有更高的人文素质、职业素质;二是具有更高的技术素质。而与普通本科相比,应是相似层次上的类型差异:一是定向不同,前者强调职业定向,后者强调专业定向。二是教学模式不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更重视技术演练、工学结合,教学上重视点面结合,这在本科教育中并不是主要特征。

1.2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性

职业性不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利”,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教育也具有职业性属性。但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在职业性上突出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培育职业素养。让学生对职业领域的工作岗位、工作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文化与职业精神有较全面的了解,对职业发展方向有明晰的认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较明确的规划,对职业的基本要求有较好的认同。二是突出“职业技术”。现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有过分强调岗位技能忽视技术基础,忽视对职业技术的整合的倾向,虽然学生能很快适应对口岗位的工作,但职业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有限。

1.3正确认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性与职业性的关系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当紧紧围绕高等性和职业性的要求,既强调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又重视对学生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围绕高等性和职业性要求设置教学体系

2.1开设必要的基础课

基础课主要为学生提供必备的科学、人文、身心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能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技术、技能,为创新打下基础。

2.2开设科学有效的专业课

开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是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根本途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性要求所培养的学生与行业企业岗位对口,学以致用。因此,课程要突出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应用性,力求将专业理论与工程实际和职业岗位需求紧密结合。

2.3加强实践课

一方面,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明确实习、实训任务,制定科学的标准,加强实践教学的教材建设。另一方面,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大力开辟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适应职业岗位技术、技能的培养。

3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3.1建立“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一方面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教师,直接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学校的专任教师要深入到行业企业锻炼,做到既是一名教师,又是一名合格的技术员,真正达到“双师型”教师的标准。

3.2完善教师培训培养体系,注重教师的培养和发展

高职院校应重视专兼职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新任教师,应重点提升其职业教育的认知水平,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对于专任教师,要定期组织岗位培训,更新教育理念,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3实施专项行动,提升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

针对专业教师普遍缺乏企业经验,缺少专业实践经验,教学和科研水平较弱等现实问题,可通过校企合作,实施专项行动,丰富教师企业经历,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技能和教学科研水平。

4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4.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要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职业以及职业对理想、技术、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强化职业意识,热爱职业和职业劳动,不断提高自身的自学能力、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为毕业后履行职业岗位职责创造必备条件。

4.2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爱岗敬业、办事公道、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基本职业道德。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在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训练中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在自我修养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4.3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崇高的职业理想能够激励人们以坚强的毅力、顽强的斗志向着既定的目标拼搏奋斗。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全面了解社会和职业,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的经济构成及其发展状况、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职业结构,使学生自己所确立的职业理想符合社会要求。

参考文献

[1] 俞仲文.高职院校应高举技术教育大旗[N].中国青年报,2011-4.

[2] 叶华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传统高等教育的职业性差异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7).

[3] 姜大源.职业教育:类型与层次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