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施工技术研究论文

施工技术研究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0-04 23:39:1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施工技术研究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施工技术研究论文

篇(1)

关键词:路基挖方;开挖方法;注意事项

1路基挖方施工特点

路基挖方又称为路堑是路基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点。尤其在山岭重丘地区修建高等级公路,挖方路基常常是控制工程进度的关键。公路建成通车后,挖方段又是养路部门养护的重点。由于挖方路堑是由天然地层构成的,天然地层在生成和演变的长期过程中,一般具有复杂的地质结构。处于地壳表层的挖方路堑边坡施工中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包括水文、水文地质、地面水、气候、地貌、设计与施工方案等的影响,比路堤边坡更容易发生变形破坏。

路基出现的病害大多发生在路堑挖方地段上,诸如滑坡、崩坍、落石、路基翻浆等。路基大断面的开挖施工,破坏了原有的山体平衡,以及地下、地表水体的平衡,如果施工方案选择不合理,边坡太陡,弃方堆弃太近,草坡栽种、护面铺砌及挡土墙施工不及时,排水不良等都会引起路堑边坡失稳、滑坡,严重时甚至影响整个工程进度,这是挖方路基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施工人员应从设计审查、施工方案选择、现场地质水文调查多方面把关,切实搞好挖方路基施工。

2路基挖方施工前准备工作

2.1测量放样。施工恢复定线测量及施工放样是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技术工作,承包单位根据设计图纸、监理工程师书面提供的各导线点坐标及水准点标高进行复测,闭合后将复测资料交监理工程师审核。承包人应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定线数据进行施工放线。按规范中规定,路基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恢复的路线中线桩、钉出路基用地界桩、路堑坡顶、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置桩。道路中线桩直线部分每20m一个,每100m设一个永久性固定桩,曲线的起点、终点、圆缓点、缓圆点都应设置固定桩。在中线桩施测后,进行横断面测量,然后根据路基横断面图及实测标高进行边桩放线。在挖方断面的坡顶点位置上,钉挖断面的边桩,一般在距边桩一定距离的外方,设栓(护)桩,以备边桩丢失后及时恢复。

2.2施工前的复查和试验。路基施工前,施工人员应对路基工程范围的地质水文情况进行详细调查,通过取样试验确定其性质和范围,并了解附近既有建筑物对特殊土的处理方法。对有岩石的地段要掌握岩层风化、龟裂程度,岩层的层理、节理、片理状态,对于易崩塌地带的断层和地质变化区段的情况尤应给予特别的重视。

土工试验取样一般按设计文件提供的资料每一种土类取样不少于三组;也有按桩号取样进行土工常规或试验的。并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规定,挖方、借土场用做填料的土应该进行的试验项目,其试验方法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办理。

2.3开挖前路堑的排水设施。由于水是造成路堑各种病害的主要原因,所以不论采取何种开挖方法,均应保证开挖过程中及竣工后的有效排水。

(1)在路堑开挖前做好截水沟,分层开挖时应修建临时排水沟。(2)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流水不得排于农田、耕地,污染自然水源,也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3)路堑施工时应注意经常维修排水沟道,保证流水畅通。渗水性土质或急流冲刷地段的排水沟应予以加固,防渗防冲。水文地质不良地段,必须严格搞好堑顶排水。(4)引走一切可能影响边坡稳定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在路堑的线路方向上保持一定的纵向坡度(单向或双向)以利排水。

3路堑的开挖

土方地段的挖方路基施上标高,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下沉量的数值由试验室确定。路基顶面以下80cm的压实度,要达到95%,严格按JTJ051-9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重型击实法进行检验。不符合要求时,采取压实或其它措施进行处理,并报监理上程师批准。

3.1开挖原则。(1)按设计坡比分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应根据机械修整边坡的便利程度确定。(2)软土天然层开挖应考虑弃土外运问题,保证开挖现场的便道畅通,合理组织现场交通,并结合本单位的运输设备吨位考虑。(3)石方爆破作业以小型及松动爆破为主,严禁过量爆破。对坡面2m范围内采用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技术。(4)路堑开挖应采用"横向分层、纵向分段、两端同步、阶梯掘进"的方式有序进行。(5)注重开挖现场文明施工,保证施工有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3.2路堑的开挖方法。土方路堑开挖根据路堑深度和纵向长度,开挖方式可以分为横挖法、纵挖法及混合式开挖法三种。

(1)横挖法。对路堑整个横断面的宽度和深度从一端或两端逐渐向前开挖的方式称为横挖法或一层横向全宽挖掘法,适用于开挖深度小且较短的路堑。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法适用于开挖深而短的路堑,土方工程数量较大时,各层应纵向拉开,做到多层、多方向出土,可安排较多的劳动力和施工机械,以加快施工进度。每层挖掘深度根据工作方便和施工安全而定,人力横挖法施工时,一般1.5~2.0m;机械横挖法施工时,每层台阶深度可加大到3m~4m。横挖法适用于机械化施工,以推土机堆土配合装载机和自卸车运土较为有利,边坡修整和施工排水沟由人力与平地机修刮完成。(2)纵挖法。分层纵挖法:沿路堑全宽以深度不大的纵向分层挖掘前进的作业方式称为分层纵挖法,本法适用于较长的路堑开挖。施工中当路堑的长度较短(不超过100m),开挖深度不大于3m,地面较陡时,宜采用推土机作业,其适当运距为20~70m,最远不宜大于100m,当地面横坡较平缓时,表面宜横向铲土,下层的土宜纵向推运:当路堑横向宽度较大时,宜采用两台或多台推土机横向联合作业;当路堑前傍陡峻山坡时,宜采用斜铲堆土。通道纵挖法:沿路堑纵向挖掘一通道,然后将通道向两侧拓宽,上层通道拓宽至路堑边坡后,再开挖下层通道,按此方向直至开挖到挖方路基顶面标高,这是一种快速施工的有效方法,通道可作为机械通行、运输土方车辆的道路,便于土方挖掘和外运的流水作业。分段纵挖法:沿路堑纵向选择一个或几个适宜处,将较薄一侧路堑横向挖穿,将路堑在纵方向上按桩号分成两段或数段,各段再纵向开挖。本办法适用于路堑过长,弃土运距过远的傍山路堑,或一侧的堑壁不厚的路堑开挖,同时还应满足其中间段有经批准的弃土场、土方调配计划有多余的挖方废弃的条件。(3)混合式开挖法。即将横挖法与通道纵挖法混合使用,适用于路堑纵向长度和挖深都很大时,先将路堑纵向挖通后,然后沿横向坡面挖掘,以增加开挖坡面。每一个坡面应设一个机械施工班组进行作业。

3.3开挖过程注意事项。(1)做好堑顶截排水,并随时注意检查。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2)开挖过程中,派专人仔细调查开挖坡面稳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加固处理,同时做好地下设备的调查和勘察工作。(3)加强测量控制,边坡随开挖随成型,保持边坡平顺。(4)雨季开挖土路堑时,分层进行开挖,每层底面设大于1%的纵坡,挖方边坡沿边坡预留30cm厚,待雨后再整修到设计边坡线,开挖路堑在距基顶面30cm时停止开挖,待雨季后再挖到设计标高。(5)冬季施工时,开工未挖完的土质路堑、基坑时,将开挖面表层翻松30~40cm,耙平作为保温层防冻;已开挖完的,表层预覆松土或草袋上覆松土,待继续施工时再清除。土方开挖完毕,立即施工上部结构,防止基底冻结;如有工艺间歇,按冬季防护办法处理。(6)土方开挖时,对地下管线、缆线、文物古迹和其他构造物做好妥善保护。在居民区附近开挖土方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居民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为附近居民的生活提供有效的临时便道或便桥。(7)土方地段的路床顶面标高,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其值由实验确定。路床顶面以下30cm的压实度不小于95%。(8)对有石方爆破的路基挖方施工,应设立警戒线,安全标牌齐全,并设专业人员监督管理,以保证生产和生活安全。

参考文献

[1]邓学均.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篇(2)

论文的参考文献是有科学延续性和真实依据的,同时也是体现作者对科学的态度和对他人劳动成果尊重的基本品德和素养,这也反映了论文本身的写作质量水平。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土木建筑论文参考文献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欣赏。

土木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1]邢锋.节能环保技术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中华民居,2013(3):168-169.

[2]秦海.节能环保技术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初探[J].江西建材,2015(18):119.

[3]凌冰,潜光华.探讨节能环保技术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中华民居,2014(10):22.

[4]斯巨勇,楼海松.关于提高建筑节能施工技术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

[5]胡卓鹏.绿色建筑与工程造价管理[J].广东科技,2009(06).

土木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1]夏广庆.土木建筑工程的质量影响因素及其管理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04:24.

[2]王道鹏.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管理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3]张鑫.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4]徐俊.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场与温控措施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张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2:87-89.

[5]高琛琛.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试论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5:79-80.

[6]张海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D].门窗,2015,10:77-78.

[7]陈中魁.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2:294.

土木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1]宋玉峰.浅谈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3).

[2]汪福元.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1).

[3]王隽.建筑工程中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分析[J].安装,2013(09).

[4]彭慧军.谈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8.

篇(3)

关键词:桥梁;沥青面层;施工技术

Abstract: asphalt layer is on the road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vement structure layer, it is directly under the wheel load and the role of atmospheric natural factors, should be smooth, solid, durable, and rutting resistance, crack resistance, slip resistance, resistance to water damage and other aspects of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It is widely used in road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n this paper, a bridge asphalt surfac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shijiazhuang.

Key words: bridge; Asphalt surface;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Q522.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综合说明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下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桥台、基础;空心板安装完成后板顶现浇一层10cm厚C40钢筋混凝土;桥面面层采用3.0cm细粒式(AC-10)+中粒式(AC-20C)沥青混凝土。

1.2 工程特点

⑴本工程内容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桥台、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以及沥青混凝土面层。

⑵由于桥梁数量较多,对地基的承载力的了解程度很难做到细致。

⑶施工安全隐患多:由于施工地点的特殊性,尤其是在雨季施工时,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有一定的威胁。

1.3 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1.3.1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见表1)。

采用的部分技术规范一览表 表1

1.3.2编制原则

⑴满足招标文件工期要求,以控制“工期、质量、安全、成本”为目标,以高素质的专业化施工队伍,足够的施工设备投入本工程施工,上场的队伍和设备以足够和适用为原则,保证施工生产资源。

⑵尽量减少暂设工程,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图,节约施工临时用地。

⑶优化施工组织方案,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科学组织。贯彻ISO9002标准,加强过程质量控制,兑现合同承诺,铸造时代精品。

1.4气候

1.4.1气温及降水

多年平均气温:13.6℃

极端最低气温:-22.5℃

极端最高气温:41.2℃

多年平均降水量:634.8mm

1.4.2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6%

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为81%

月平均最小相对湿度为56%

2.桥梁沥青面层施工

2.1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配及审批工作。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即:指导性配合比设计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第一阶段为指导性配合比设计,是由业主指定的试验单位根据有关规范、公路等级、使用性质等设计完成。该配合比设计包括各级集料组成范围,参考沥青用量范围及相应马歇尔指标值。它是目标配合比设计的依据。

第二阶段为目标配合比设计,在总工程师指导参与下,由试验室在完成有关原材料试验后,按照指导性配合比设计及马歇尔试验方法,在工地试验室进行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第三阶段为生产配合比设计及验证阶段,按照批准的目标配合比,通过反复调整冷料仓出口,给料皮带电动机转数,振动筛孔径及倾角,取样筛分,达到热料仓窖均衡,拌和机生产效率最高。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试拌试铺工作。

各类沥青混合料符合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并有良好的施工性。

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控制指标和低温控制指标由有关指定单位完成。

2.2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

⑴技术标准

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采用3.0cm细粒式(AC-10)+5.0cm中粒式(AC-20C)沥青混凝土,中面层与桥面水泥混凝土之间设置沥青粘层和防水层。

⑵桥面沥青混凝土施工

桥面沥青混凝土施工同路面中面层、表面层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法一致。在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中,对本标段所有桥的路面排水工程同时进行施工。桥路面排水采用在中面层沥青混凝土路面边缘设20厘米宽5厘米厚的1~2厘米单粒径碎石层纵向贯通,通过桥面泄露水孔排水。

⑶关键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沥青砼AC-10,沥青砼AC-20C)

施工工艺流程:

1)报方案

根据施工技术规范,采用集中拌和施工。关于配合比,要于施工前56天进行混合料设计,并将试验结果送交监理工程师审批。施工方案报批准配合比,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包括技术力量、施工机具以及施工程序和工艺操作详细说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2)试验段施工

在正式开工前至少28天,在监理工程师在场情况下,现场铺设400~800m2,以验证混合料的稳定性,机械设备是否满足运输、摊铺、拌和、压实的质量要求和工作效率,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合理性和适应性。

3)施工操作程序

①施工前,在完成后的桥面系表面喷洒乳化沥青透层油,再洒上一层粒径5~10毫米的石屑,石屑洒完后利用较轻的压路机碾压1~2遍。

② 道路中线纵向10~20米、横向5~10米设一路面高程控制点,以便掌握高程及油面高度,路口处依据竖向设计每5米设置高程控制点。

③ 施工前,应对到场的沥青混凝土设专人收料、验料,若有过火、过油、少油、离析现象或有花白料应停止使用,并设专人检测到场油温,油温控制在130℃~160℃。运输中要有覆盖设施。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等候卸料的车不少于5辆,必要时可采取压车措施,暂缓摊铺。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档,靠摊铺机推运前进。

④摊铺前1~2小时布设基准线。摊铺采用全断面作业。摊铺温度控制在不低于130℃,沥青混凝土松铺厚度按实厚乘以1.18~1.30系数,上下层摊铺带搭接10cm以上。整平接茬,使接茬处油料饱满,防止纵缝开裂。

⑤碾压采用先轻后重,初压两遍,主动轮在前,碾速1.5~2公里/小时,复压时用12t~15t振动碾压4~6遍至稳定无明显轮迹,碾速2.5~3.5公里/小时,碾压时由路边开始向中心移动,碾压带宽度应重叠1/2后轮宽,双轮重叠30cm。在碾压过程可向碾压轮洒少量水,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未冷却的路段上车,调头或停车等候。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路边缘等局部地区,采用人工夯实,热烙铁补充压实。当天碾压的尚未冷却的沥青混凝土上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矿料、油料等杂物。

⑥沥青混凝土应减少纵、横缝。若有接茬时须采用直茬热接法。

参考文献:

[1]袁敏,马蕾.公路沥青面层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2):132-133.

[2]何应明.长遂道阻燃沥青面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7).

[3]夏稳.桥梁沥青面层防水处理的施工技术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4).

[4]刘涛,陈泰浩.沥青面层集料加工及拌和楼配筛技术研究[C].//第八届全国道路桥梁材料应用技术论坛论文汇编.2007:164-168.

篇(4)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填筑;施工技术;应用

作为公路工程基础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填筑施工技术由于受到地质条件复杂化的严重影响增加了施工难度,其相关技术的研究已经成为公路工程基础施工的重点内容。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路基填筑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完善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断优化路基填筑施工方案;不断提高路基填筑施工技术水平,是确保公路工程整体质量的前提条件。

1 公路路基试验段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必须先在公路路基试验路段进行填筑压实试验作业,同时还要严格控制试验路段的长度必须在100米以上,在符合施工规范的情况下,对公路路基填筑的机械配置、松铺系数、碾压次数、压实速度、填料含水量等进行确定,并将这些数据作为公路路基填筑施工的可靠依据。

将试验路面中检测的信息作为公路路基填筑施工的指导信息,在路基填筑过程中要分层进行施工,必须将填筑层的厚度控制在施工规定厚度范围以下,选用推土机和平地机共同整平填土路堤,并进行2%的路拱预留,这样可以方便后期排水。除此之外,为了确保修整边坡及路肩的压实度,要遵循公路相关规定需求进行路堤两边的施工,可以进行超宽填筑。

2 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1、路基填料的选择

公路路基填料的选择可以优先选择级配良好的粗粒土,在填筑路基中采用不同的填筑材料,可以进行分层填筑,在填筑过程中应选用一种填筑材料进行同一平面内的填筑。确保公路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及最大粒径与下列规定相符合,填料在填方路基和路堑底面30cm以下时,必须将其最大粒径控制在10cm以下,在30cm到80cm之间的填方路基路床底部进行施工材料填筑中,必须将材料的最大粒径控制在10cm以下,在80cm到150cm之间的填方路基路床底部进行施工材料填筑中,应将材料的最大粒径控制在15cm以下,。公路路基填料施工中松铺厚度要保持在小于50厘米的范围内,这个时候要将填筑材料的最大粒径控制在填层厚度的60%以下,在选用推土机进行公路路面摊铺作业,确保路基路面的压实度与施工要求相符合。

2、路基填筑施工技术

应严格遵循施工设计断面的需求进行公路路基填筑作业,主要包括三方面:分层水平填筑、分层压实及分层检测。遵循施工规程等进行路基填料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不能选择与施工要求不相符的土、石填料,更不能将质量不合格的填筑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在路堤填石过程中,当发现填筑材料的粒径大于标准值时,在进行多次调整后还不能与施工要求相符合时,施工企业必须暂停施工作业进行及时调整。在公路路基填筑施工过程中,还要对填筑的松铺厚度进行有效控制,确保路堤宽度与平整性符合施工需求。填筑宽度两侧都要比路堤设计宽度多出50厘米以上,每进行一层填筑,都要进行详细检测,确保其质量合格后在填筑下一层。必须依据施工路段的地质与水文情况进行公路路堤的填筑,对填筑材料进行合理性的安排。

分层对公路路基进行填筑压实,各层填筑路基的最大压实度应保持在20厘米以下,最后一层路床上方的压实度要控制在20厘米左右(在一些特殊情况中,只要符合施工要求即可,并将其压实度的最小量控制在10厘米以上)。公路填筑路基的含水量幅度要在最佳含水量2%之内的范围进行有效控制。路基填筑宽度与填筑层设计宽度相比要多出30厘米左右,在宽度确定中,压实宽度要大于施工设计宽度,最后进行削坡施工。为有效避免路基出现积水现象,应设置一个外向横坡在路基表面。与此同时,为防止雨水对路基边坡造成严重的冲刷,可以将临时挡水埝或排水设施在路基填筑施工当中进行设置,在填筑路床的过程中要确保路基的均匀性及密实度,应保持路床顶面横坡与路拱横坡的统一性,严格杜绝在路基填筑过程中的施工填料范围内出现土料场地及施工道路。

3、公路路基预压施工技术

在路床顶面设计标高以下20厘米处进行路基填筑,因此填筑时选用预压土进行施工,确保其与路面设计标高相一致。在预压施工完成后,对标高进行复测,在设计路床标高40厘米以下进行开挖,并确保彻底清理干净预压土。在施工过程中要先重新压实开挖后的路基顶面确保其密实度与施工需求相符合,一般将其压实度控制在96%以上;当必须在预压土方顶端进行机械设备的通行,可以依据1:10的比例在预压土方前后两端坡度或无需预压的路堤顺坡处进行压实施工。公路路基填筑施工中可以选用素料作为填筑材料,压实碾压过程中根据公路施工的具体要求可以选用推土机进及轻型压路机进行有效排压及碾压,将其压实度有效控制在85%以上。预压期要控制在半年以上,其观测方式要严格按照沉降及侧向位移观测的要求进行,应每隔7天对前两个月的预压期进行观测,之后观测时间可以定为半个月一次。预压期结束后,在路床顶面标高40厘米以下进行卸载施工,确保彻底清除预压土。并重新压实卸载后的路基顶面,确保其压实度在96%以上。

4、路基沉降检测

为对公路路基填筑效果进行检测,应选用沉降检测法对填筑后的路基进行监测。在路基沉降检测之前要进行2―3个观测基点的预埋,通常情况下将其埋置在远离路基沉降区范围的稳定位置,在基点标高与基线位置的确定中可以根据全站仪及水准仪确定进行位置的确定。在与公路路基两边路堤坡脚处、坡脚相距2到4米的距离处,进行3个测点的对称埋置。依据基点标高与基线方位在路基填筑前选用全站仪观测对测点的初始位置进行确定,并进行有效记录;在公路路基检测过程中,尽可能做到24小时检测一次,如果测点水平及竖向位移不符合施工要求或高出施工要求时,路基就处于不稳定的沉降状态,此时施工企业必须将填筑工作马上暂停,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如需进行填筑工作必须等到路基沉降情况稳定后再次进行施工。

3 路基填筑过程注意事项

随着公路工程事业的高速发展,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为提高公路施工的整体质量,必须提高公路路基施工的技术水平,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其填筑过程中一些施工规范及事项,以此确保公路施工的安全性,延长公路工程的使用寿命。

1、依据公路路基填筑施工现场信息数据收集的情况,对工程量进行准确核实,严格遵循施工工期需求和用工情况、机械设备使用情况、施工原料的准备情况等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有效编制,向现场监理工程师及项目经理部进行准确报备,在得到批准后应马上提出开工报告。

2、施工前必须和施工地的相关部门做好协调工作并进行相关证件的办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路施工过程中能够安全、便利地进行施工。施工路段如与居住区距离较近时,必须进行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

路基施工前必须将中线全部恢复,同时还要将路线主要控制桩进行固定,如交点、转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起讫点等,施工中所涉及的各个线路、基点信息数据可以由勘测部门提供。施工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与附近其他施工企业协调好关系,相互配合,这样更利于施工的正常进行。

4 结束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作为公路工程基础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填筑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完善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提高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企业及相关科研单位必须不断研发新技术,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施工技术,才能确保公路施工的安全性,才能为人民提供一个安全的出行环境。

参考文献

[1] 吴综泽.高等级公路路基填筑质量监理要点探讨[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8(08):118~119.

[2] 肖肖山.岭南高速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27(02):31~33.

[3] 张海斌.山区公路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浅析[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1(04):57~58.

[4]刘相杰;张凤鸣;梁铁存;刘相春;;公路工程建设中材料质量控制[A];第六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篇(5)

关键词:桥面铺装;防水体系;典型结构;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计划的实施,我国西部地区公路建设事业得到了大规模发展。桥梁作为公路建设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的耐久性及桥面使用功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合理和可靠的桥面铺装体系,不仅能提供行驶性能良好而耐久的桥面,而且能作为桥面的有效防护体系,防止水份的渗透,保证桥梁结构的耐久性[1]。

本文在现有桥面铺装研究成果和工程应用实例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理论与试验研究,系统开展水泥混凝土桥梁桥面铺装材料和技术研究,逐步完善现有桥面铺装材料及结构体系,并开发研究新的铺装技术,形成适用于我国西部不同地区气候,交通状况的不同体系的桥面铺装成套技术[2]。以切实提高我国西部地区桥梁桥面铺装铺筑水平,延长桥面铺装使用寿命,防止早期病害的发生。

1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病害调查

(1)桥面铺装病害调查结果[3]显示,水泥混凝土桥梁的桥面板均存在微孔和裂缝,从而为水进入桥梁结构提供了通道,并导致桥梁结构钢筋锈蚀、以及因为冻融循环引起混凝土的损坏,最终造成桥梁的耐久性降低。

(2)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的主要病害类型为坑槽,松散、剥落,占被调查桥梁总数的55.2%,且西北季节性冰冻地区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西南地区。其病害原因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水损坏相似,也与西北地区冬季在桥面撒除冰盐、冻融循环的破坏作用、调平层在负弯矩的作用下或因调平层过薄而损坏并引起沥青层损坏有关。其次病害类型为车辙、推拥,占被调查桥梁总数的43.8%,不论是夏季炎热的西南还是夏季凉爽的西北,其热稳性病害均较路面严重,这主要与桥面铺装较薄、混凝土调平层刚度较大、铺装层内剪应力较大、以及桥面铺装沥青层的温度大部分高于沥青路面温度等原因有关。裂缝病害,占桥梁调查总数的30.2%,并以桥梁结构原因所致的裂缝为主,包括伸缩缝附近刚柔交替行车荷载的冲击作用、负弯矩处的拉应力、空心板的湿接缝强度不足、箱梁横向刚度不足、腹板顶面产生较大的弯拉应力等所致的裂缝,还包括由施工原因造成的面板裂缝、拱上拉杆受力复杂桥面受力不匀、墩台沉降等原因所致的裂缝。

2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设计方法

(1)根据桥梁的设计安全等级和桥梁所处的气候环境条件,将桥梁对桥面的防水等级要求分为Ⅰ、Ⅱ、Ⅲ、Ⅳ,其中Ⅰ为最高防水等级并以此类推,桥面铺装的防水结构选择将依据桥梁的防水等级要求进行;我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关于沥青路面的气候分区仍将适用于桥面铺装的沥青混凝土材料和防水层材料的选择[4]。

(2) 防水层材料在桥面防水结构体系中所贡献的防水性,与防水材料自身的防水耐久性、防水材料的施工性能、防水材料的抗裂缝能力、防水材料与基面的连接性能等多方因素有关,并且还与这些因素在桥面防水中所占的权重系数有关,考虑所有综合因素后组合成四类与防水等级相匹配的防水结构体系。

(3) 桥面铺装设计方法,就是根据桥梁设计安全等级和所在的气候区,拟定的桥面铺装防水等级,确定桥面铺装防水体系,并结合我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关于沥青路面的的气候分区,确定铺装用沥青用沥青混凝土材料和防水层材料,通过对防水结构体系的抗剪强度、粘结强度试验确定铺装结构的容许剪应力和容许拉拔应力,以此为设计指标,确定铺装层厚度,并对沥青铺装层在特殊部位和负弯矩区最大拉应力,负弯矩区防水层最大拉应力进行验算,以满足沥青混凝土的容许弯拉应力和防水层的容许弯拉应力的要求;防水层合理厚度主要取决于获得最大层间抗剪、法向抗拉拔强度,并满足防水结构体系的防水性指标要求。

(4)根据代表性防水结构体系的抗剪强度和拉拔强度,得出推荐的沥青层最小值5cm。结合沥青路面的舒适性对沥青层的厚度要求,推荐桥面铺装的沥青层典型厚度为5~12cm。

(5) 卷材、涂膜、热融沥青碎石、沥青玛碲脂等防水层的厚度一般为1.2~5mm。稀浆封层的厚度一般为5~10mm、沥青砂的厚度一般为20~25mm,并以防水结构体系获得最大层间抗力、达到体系的防水性指标所对应厚度为防水层的合理厚度。

3桥面铺装典型结构

本文研究并提出了基于不同地区气候和桥梁设计的桥面铺装防水等级分类,建立了砼桥梁桥面铺装结构组合体系、设计方法,形成了数种适应于不同条件的铺装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桥面铺装典型结构图

4结论

1、 研究并提出了基于不同地区气候和桥梁设计的桥面铺装防水等级分类,建立了水泥混凝土桥梁桥面铺装结构组合体系,形成了数种适应于不同条件的铺装典型结构。

2、研究并提出了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设计方法。

5参考文献

[1]长安大学.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系统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河南省交通厅研究报告.2003

[2]重庆交通科学研究所等.桥面铺装材料与技术研究.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5

[3]张占军.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结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安大学.2000

[4]张占军.混凝土桥桥面防水系统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长安大学.2004

姓名:徐进 性别: 男出生年:1986.07 籍贯:陕西省韩城市人

职务:职称(或 学历):助理工程师

篇(6)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人们的观念和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一、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现状

(一)桩基技术

在桩基施工过程中,施工完毕后需要通过预埋的注浆管外界对其施加一定的压力,然后将水泥压入桩底和桩的四周,使之对桩基的各个部分充分填充,实现加固、加筋的作用。沉灌注桩,在震动和锤击沉灌注桩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又研究出来了新型的桩型,防止由于起吊不当、偏打、打桩应力过高等问题。

(二)深基坑支护技术

基坑支护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比较关键的环节。我国在基坑支护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施工中涉及的各种环节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单独就深基坑支护而言,其涉及了很多领域的施工环节,主要包括信息化施工、防水、土方挖掘、支护以及检测等。这项技术的施工环节比较烦琐、复杂,对支护方案的要求比较高。当前我国的基坑支护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很多发达国家的施工方案逐渐应用到我国的建筑施工领域。目前,我国自行研究开发的基坑支护体系主要包括土钉墙及拱墙两种方式,在实际工程施工环节,取得不错的效果。

(三)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使用比例相当大,需要加强对其施工技术的研究。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混凝土作为项目工程中比较常用的建筑材料,在以往,主要追求混凝土施工完毕后的强度。当前混凝土施工技术以耐久性为标准,对混凝土原材料、强度、混凝土、搅拌要求很高。很多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已经将原来的单纯的外加剂发展为抗渗、防冻、抗膨胀饱和缓凝的材料。改善后,混凝土能够有效提高性能。混凝土的预拌施工技术在施工中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混凝土各个方面的性能和施工后整体强度。混凝土模板。混凝土新工艺的开发制模方法是未来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我国建筑领域的研究人员在不断总结实际工程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开发出一些系列较为先进的制模技术,这些技术主要包括了全钢模板、水平及竖向模板。其中,每一种模板的类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点。全钢模板具有高强度性,成型质量好,承载能力较高。

(四)清水饰面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针对清水饰面的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其饰面效果采用明缝布置设计、蝉缝布置设计、模板设计及金属装饰片的设计等方面来进行施工完成。对于明缝布置的设计,需根据建筑物所要求的高度来确定,明缝的分块大小需要与设计的建筑物相互协调;对于水平明缝,则需要充分考虑楼层的施工缝;对于竖向明缝的设计,则需要根据建筑物的构建形式来确定,竖向明缝一般在构建的中部对其进行设置。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问题现状分析

(一)混凝土的问题

通常来说,建筑工程的土建结构的核心是混凝土技术质量,特别是框架及剪力墙的部分,建筑过程的混凝土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工程的安全使用情况,所以混凝土质量是建筑工程中进行施工管理控制的关键点。目前有很多施工单位以环保、绿色施工为理念,已经慢慢的开始采用商品混凝土开始施工,在长期的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商品混凝土施工的问题,其中最为常见的情况是搅拌站在进行混凝土运送过程中由于路程较长,运送方式不当影响混凝土质量,进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以往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中,通常出现的问题是振捣棒插入的深度不够到位,会出现振捣不够密实或是蜂窝麻面及孔洞。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管理的关键是保证原材料的质量,比如在混凝土运送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运送距离的长短及及楼层高度及时进行调整,根据不同的情况,工程管理人员要及时调整搅拌时间。控制好振捣间距,振捣一定要保证表面出浆,在密集之处应使用人工振捣方式并用带有刀片的振捣工具进行振捣,注意其振捣时间不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二)钢筋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仍然存在建筑工程使用再生钢材的情况,因为这类再生钢材钢筋的抗拉强度已经重复的使用过,已经达不到工程技术的要求及标准,有很多钢筋的生产厂商在生产方面都不规范。经常出现钢筋的绑扎搭接的长度及焊接的长度都不够长,或是钢筋的焊缝不够饱满、其高度不符合技术性的规范的情况。许多梁板的钢筋搭接位置不是恰当,有很多柱纵筋的搭接位置都没有根据规定进行错开,导致抗震的箍筋方面不符合技术要求。

(三)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问题

由于没有严格选取质量过关的防水材料,或者是施工操作错误,应用施工技术不合理,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建筑渗漏状况。

三、完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措施分析

(一)严格按照建筑施工技术规范施工

在建筑施工项目中,相关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和制度进行施工控制,严格要求施工过程的每一道工序都要,相关的建筑工程负责人应根据工程的总体结构认真进行分析,按照相关技术要求严格控制工程质量。重点施工部分可以实施责任到人的制度,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责任和安全意识。

(二)利用先进施工设备提高施工技术质量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即使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如果只是单纯的使用手工进行施工,可想而知,很难保证工程质量。比如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在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振捣时,由于某些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振捣,经常会出现振捣不实的现象,但如果是采用先进的现代化设备进行振捣,再结合人工的方式,那振捣效果能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所以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合理的利用先进的施工设备以及合理的施工技术,配合人工,可以有效加快施工速度,还能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和降低施工成本。

(三)把握工程质量的验收和评定

在建筑工程项目完工后,必须进行对建筑质量全面符合客观实际的验收评定工作,由于正式的验收评定通常是短时间和象征性的,而真正的建筑质量验收评定需要现场施工管理中进行的,而且是以各分项工程的质量来综合鉴定各个分部工程的质量,宗旨是以各分部工程的质量来鉴定单位工程的质量,要严格把关现场施工管理,若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合格的,要及时督促施工单位返工,返工合格的才可以签字,达不到标准的拒绝验收,以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四、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一)施工管理信息化发展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发展,实施信息化的建筑施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提高建筑行业的经济效应和提高竞争力。针对施工组织管理,采用计算机云计算技术及多媒体技术,作为主要的辅助管理技术,从而有效地管理工程招标、工程施工预算、造价管理等,特别是人力管理资源及质量管理方面,实施信息化的施工组织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建筑行业所具有的竞争力,由于建筑行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前途,大量的人开始投资建筑行业,因此势必会存在竞争力,采用互联网技术有效地应用在施工监控系统中,从而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实施互联网监控系统,是施工组织管理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二)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

对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表明建筑施工技术应将深基坑施工技术、建筑改造施工技术、桥梁施工技术、信息化管理施工技术及环保施工技术等作为施工技术研究的重点。随着建筑行业不断地扩大建设规模,导致建筑的整体建设结构更具有复杂性,因此,加强建筑施工的信息化建设管理、绿色环保施工管理、自动化施工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即采用机械智能自动化化的施工技术改变传统的人工现场施工技术,采用精细化的施工技术改变粗放型的施工技术,针对高消耗、低功能、严重污染空气的施工技术,采用绿色环保的施工技术,从而有效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现代化施工模式。另外,分析研究建筑工程施工性质和特点,特别是深埋的高层建筑地基土,根据高层建筑的地基土特性,依据建筑物的周围实际情况,从而不断开发低投资、高质量、高技术的地基施工技术。注重混凝土灌注桩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从而开发先进科学化的成桩工艺技术。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提高,分析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现状,如混凝土灌注桩、基坑支护或混凝土预制桩等,从而不断地完善建筑施工技术,进而不断提出建筑信息化管理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徐占宇.建筑施工技术向节能趋势发展的探讨[A].科技部.2014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论文集[C].科技部:,2014:1.

篇(7)

【关键词】建筑企业,钢结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在建筑行业高度发展的今天,钢结构行业也是不断的发展,钢结构在建筑行业中的地位也是越来越明显。钢结构在建筑行业中的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就是钢结构所选择的钢材都具有很高的强度,而且,钢结构由于其结构性质,使其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在进行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流程也是比较简便而且灵活,同时建筑钢结构在建筑施工中可以节约空间。在建筑施工中的钢结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钢结构的连接技术,以及建筑钢结构的安装技术等,只有控制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技术以及建筑钢结构的施工质量,使建筑钢结构无论是在技术方面还是在质量控制方面都有一个更好的提高。本篇论文主要针对建筑钢结构的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措施进行研究,使钢结构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有一个更高更阔的发展空间。

1.在建筑施工中的钢结构的主要功能实现

1.1钢结构的防火施工技术

对于人民的居住或者是办公环境,拥有一个好的防火环境至关重要。一旦建筑物发生火灾,由于钢材的导热性能十分的良好[2],所以钢结构部件温度就会迅速的上升,这样就会严重的影响钢结构的强度 ,使得钢结构在高温环境下迅速变形,导致整个钢结构建筑失去平衡。从近年来我国各地区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地区出现火灾时,钢结构的耐火性都是比较好的,但是少部分钢结构耐火性差的地区,在发生火灾时,钢结构不仅不能为人们提供庇护,还会成为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负面影响因素,所以在进行钢结构的设计中,一定要考虑到钢结构的耐火性能,尤其是针对钢结构的主要支撑部件,更是要保证其可靠的质量,全面提升钢结构的防火性能,使其可以在火灾发生时为人们提供安全的避难场所。最主要的措施就是整个钢结构采用防火板进行包装,并使用耐热材料进行喷涂等。下表是防火材料涂刷的施工技术要点:

图1.防火材料涂刷施工技术要点

1.2建筑钢结构的防腐施工技术

上述我们已经论述过,建筑物的钢结构通常情况下会暴露在自然地环境中,所以,难免会遭受风雨的侵蚀,导致整个钢结构出现老化、变形以及生锈等情况,长此以往,建筑物的钢结构的自身承受压力的能力就会急剧下降,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外观美感而且也会严重的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所以做好钢结构的防腐工作是十分重要的[3]。相关的钢结构研究专家以及学者在近几年研究出了一种新型的防腐以及构造物,这种方式有效解决了钢结构被腐蚀的问题。传统的钢结构的防腐材料仅仅能保证钢结构的30年的防腐期限,但是,我国当前的钢结构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大多会超过50年,这样正对钢结构的防腐工作就不能一次成型,需要进行二次甚至是三次防腐,这样就会严重影响钢结构防腐工作的有效进行。下面流程图是防腐材料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图2.防腐施工质量控制流程

2.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

建筑钢结构对提升建筑物的施工质量与实际使用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

2.1结构的安装技术与质量控制

在建筑物的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高层建筑的钢结构施工技术中,相关的钢结构部件在钢结构加工厂根据建筑施工的相关要求进行加工,加工之后到现场进行安装,在整个过程中的施工通常是使用机械化的施工手段,这样也会大大的缩短施工的工期[4]。针对高层建筑的钢结构施工技术,由于建筑物通常会很高,而且施工的范围也会很广,所以吊装钢结构通常使用塔式或者是履带式的起重机,而且,采用的吊装方法也通常采用综合性的吊装方法。具体的吊装步骤通常是从建筑物的对称节或者是中心位置开始进行,首先进行支撑构建的吊装,同时根据吊装步骤从中心向四周进行吊装,而且还要保证从下至上进行作业,通过这个手段,保证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针对钢结构的次要部件,要在主要部件吊装完毕后进行逐层的吊装。采取对称的安装以及对称固定的施工工艺,这样就会消除误差的累积以及节点焊接的变形,使得整个钢结构的吊装以及焊接工作的施工误差有效的减小甚至是消除。

2.2建筑钢结构的连接技术与质量控制

针对建筑钢结构的连接工作通常采用的是焊接连接,焊接连接的主要优势就是构造简单,在施工工艺流程方面比较方便。所以除了针对少数的承受动力的荷载结构的钢结构连接之外,大部分的建筑钢结构的连接都采取焊接方式。传统上的焊接手段通常是电阻焊以及电弧焊,二者相比较之下,电弧焊的质量比较可靠,在进行焊接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焊缝的截面形式,通常可以分为角焊缝以及对接焊缝,角焊缝的结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施工工艺流程也比较方便,但是在承受压力的性能比较差。

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高度发展,钢结构建材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广泛。为了不断地加强我国的钢结构建材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应该严格控制好施工进度,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通过不断地加强施工现场的技术改进以及施工组织设计,提高我国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上文从当前我国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方面的发展情况入手,阐述了如何完善施工技术,提升质量控制实效性,旨在提升建筑施工质量,使其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文鹏. 建筑钢结构施工与质量控制方法分析[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0:155.

[2]王宗雄. 探析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措施[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9:190-191.

[3]李聪,李盛斌. 浅谈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措施[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