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1 16:06: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湖湘文化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地域文化;湖湘风格;古筝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087-01
筝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其最早见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1]古筝曲在发展过程中与各地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语言以及其他艺术进行了融合,出现了多种流派,不同流派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湖湘地区的古筝曲虽然没有形成独特的流派,但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依旧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十余首较具影响力的作品。[2]本文以湖湘地区丰富的古筝文化为切入点,对其地域文化与古筝曲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入剖析。
一、湖湘文化对古筝曲的影响
(一)南与北的珠联璧合。目前,古筝共有九大流派,九大流派又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其中“南派”代表为潮州、浙江;“北派”则是山东、河北。[3]湖湘地区正处于连接南北的中部地带,这也决定了湖湘古筝在发展过程中不但融合了南派古筝的含蓄婉约,又吸收了北派古筝的热情奔放,形成了属于湖湘的独特风情。在随后的发展中,湖湘古筝曲既能表达北派的大气、强悍,又能演绎南派的细腻与温文尔雅,南北两派的特点与湖湘文化进行了完美融合。近年来,古筝再次在我国“崭露头角”,湖湘古筝曲借助了湘南民间音乐资源,创作了大量具有影响力与代表性的湘南古筝曲,这些古筝曲不但保留了传统精神,同时也糅合了其他乐器的演奏技巧,赋予了湖湘古筝强烈的时代感。
(二)新与旧的交相辉映。自古传承的古筝曲精品是湖湘古筝文化发展的根源。近年来,湖湘地区的古筝艺术家在传统中融入了现代意识,通过大量民歌资源对传统古筝曲进行了改编,赋予了传统古筝曲新的生命。这也正是湖湘古筝曲影响力愈来愈大的原因。湖湘古筝曲在传承了民族音乐传统的同时,也吸收了多种流派、风格的精华,最终运用西方现代作曲技巧,使作品不但富含传统意蕴,也兼具前卫、现代等风格,这是古筝艺术家对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其对世界、人生、历史的理解与创新。
(三)湘南的隽永水乡。上述提到,湖湘的古筝曲受到南、北两派的影响,最终的创作也具有两派的意蕴。但实际上,湖湘的古筝曲除了受南、北两派的影响外,还与自身的本土音乐文化有所关联。如李赛君、王佑贵两位老师的作品《汨罗江上》,便蕴含着丰富的湖南民间文化。该作品对汨罗江上一年一度的赛龙舟习俗进行了描写,以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寄托与哀思。该曲通过古筝琴面与岳山部分的拍打,表达赛龙舟场面的激烈,开辟了湖湘古筝曲创作的新纪元,在湖湘古筝曲中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又如《湘舞》,该曲将现代作曲技术与湖南花鼓戏相结合,采用多调连环叠置排列方法使乐曲在横向的调性变化、纵向的和声纽合,以及调性费置方面提供了多种可能性。除此之外,诸如《浏阳河》《洞庭新歌》等湘湖民歌改编的古筝曲也数不胜数,这些古筝曲将湖南的隽永水乡体现得淋漓尽致。[4]
二、湖湘风格古筝曲《洞庭新歌》赏析
《洞庭新歌》由著名古筝演奏家、作曲家王昌元创作,该曲主要根据湖南民歌《洞庭鱼米香》改编而来。[5]乐曲对泛起层层涟漪、碧波荡漾、水天一色的洞庭湖美景进行了细致描绘,同时也表达了居住于洞庭湖附近的,朴实、勤劳的农民对于生活的热爱与喜悦的情感。乐曲通过双抹弦、连抹、双托、连托等技法,使得最终的音乐效果更加生动,尤其是左手的吟操按滑,使人们仿佛置身于洞庭湖的渔舟之上,一边摇曳着小桨,一边欣赏着湖面上的美景。同时,富有歌唱性的旋律也使人们体会到了当地人民美好的生活情趣与生活情景。将湖湘地区的人文特点、自然美景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结语
湖南的当代古筝曲无不深深烙上了湖湘文化的印记,形成了独具湖湘地域风格的艺术特色。诚然,湖湘地区的古筝曲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或多或少对湖湘当代古筝曲的发展造成了影响。相信不远的将来,湖湘古筝必会再次突破自我,在世界舞台上一鸣惊人。本文就湖南地域文化对湖湘风格古筝曲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湖湘地区古筝曲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龙昱冰.探究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民族器乐教学发展--以湖湘风格古筝曲为例[J].音乐大观,2014.
[2]王月明.论湖湘地域文化与本土戏曲音乐的艺术特色[J].长沙大学学报,2014,28(4):9-10.
[3]张晓璇.北方地域文化对北派筝乐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3.
[4]张俊.湖湘维吾尔族音乐的风格与文化特征――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增订本)》[J].中国教育学刊,2016(6).
【关键词】衡阳人性格精神;培育
在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的中国文化中,湖湘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衡阳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传播中心,千年湘学绵延不断,衡阳涎生和培育了湖湘文化四座高峰的代表人物,即理学大师周敦颐,湖湘文化开山祖师、经学大师胡安国、胡宏父子,与黑格尔一起被誉为“东西方哲学史上最耀眼的双子星座”王船山以及近代著名思想家,其他还有蔡伦、彭玉麟、、洛夫、琼瑶、海岩、龙应台等一大批杰出人物,他们的不凡业绩和奋斗精神已成为当今衡阳精神的宝贵财富和有机构成。追溯这些人成功的原因乃至他们的影响效应,会发现这些品质正是湖湘文化的核心构成,他们代表了衡阳人深在的文化气质与性格精神。
一、衡阳人性格精神的优势
聪明。自古以业,衡阳人聪明是公认的,周兴旺曾说过:“才华横溢、风流倜傥,善于看形势,识风向,思维敏捷,点子很多,做事不费力,费力不做事,四两拨千斤是衡阳人的拿手好戏,做人做事灵活机动,不拘一格,擅长谋略,机智多变,具备着先天的智力优势。这些充分地体现了湖湘文化中最为智慧的一面。因此,无论时代多么复杂,社会如何变迁,环境何等艰苦,衡阳人总能凭借山(南岳)、水(湘江)的熏陶以及聚集灵气,出类拔萃。
执着。做事做到底是衡阳人根深蒂因的处事风格,他们胸怀远大志向,又有切实可靠的措施。因此,衡阳人无论做人做事都体现着九死未悔精神,甚至把个体的生命作为信念的化身,这种执着著成衡阳人精神的根基。
直率。衡阳人性格直率,喜欢直来直去,不喜欢拐弯抹角。对于那些阴谋诡计加以提防,但不屑为之,对那些策略,欣赏并欣然接受,但不会全盘照搬,而善于取基精华部分。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率真、真诚、爽快。
强硬。衡阳人在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头。无论面对何种困难,什么样的对手,何种复杂情况,总是昂着挺胸、竭力征服。尽管可能遭遇挫折,甚至也会暂时妥协,但只要触及底线,到了绝境,就会激发衡阳人的“狠劲”,甚至不惜殒身。可以说在衡阳保卫战中这种精神得到了集中的爆发与显现。
超强的忍耐力。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境遇、遭受什么样的挫折,衡阳人决不轻言放弃,坚定地承受着一切重压与打击,忍受着孤独、哀伤、忧郁、贫穷等最不堪的情况,甚至把这种忍耐当作一种退却式的反抗,以显示自己的韧劲。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衡阳人都能够审时度势,没有抱怨,没有自暴自弃,不会消极坐等,被动无奈地乞求命运的垂青,即使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祸时,也能泰然处之、镇定自若。因此,衡阳人很骄傲,在骨子里,他们是压不垮、打不倒、摧不毁的,有着不凡的随遇而安的能力。
二、衡阳人性格精神的意义
衡阳人的性格精神对打造衡阳创新之城,培育创新精神,推动衡阳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使衡阳人能接受新鲜事物。尽管衡阳地处内陆,但经历了太多的变换,衡阳人也逐渐适应了社会变革与转型。因此,在潜意识里,生成了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当现代化之风吹进衡阳这块古老大地时,衡阳人能快节奏地认同并适应社会生活的步骤和变革。
使衡阳人能无畏地走出去。衡阳人具有不服输的精神,信奉“好男儿志在四方”的座右铭,使之敢于无畏地走出去,所到之处,就是他们安身立命之处,也就是他们的家乡,尽管魂寄故乡,但能放眼全球,并把它作为创业的场所。
使衡阳人能够从容应对复杂事情。衡阳人不仅气魄大,也在长期的奋斗中练就了处理复杂事情、复杂情境的高超能力,善于把握问题的关键,并运用自己的智慧予以妥善解决。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游刃有余。
使衡阳人能把创业当成事业来打拼。衡阳阳人真正地走进了中国乃至世界大舞台,就会把创业当作一种事业,把事业当成生命的延伸和能力的拓展,殚精竭虑将之做大、做好、做强,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
三、注重培育学生的衡阳人性格精神
衡阳人的性格精神,使衡阳人充满了自信,充满了创业的渴望,充满了必胜的气概和豪迈。改革开放以来,衡阳人在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到处扬名、遍地开花,“有华商的地方必有衡阳人”。作为衡阳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弘扬衡阳人几千年来形成的性格精神,使之代代相传,并不断发扬光大。为此,要强化学生的多种意识。
一是忧患意识。当今世界飞速发展,日新月异,衡阳面临诸多的风险性、困窘性。因此要教育学生时刻想到不利的方面,使自己能够防患于未然,谋事创业能始终考虑周全、充满动力,使自己永远处在清醒状态而充满不息的奋斗精神。
二是责任意识。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一切都要依法行事,不得逾越法律底线。因此,要教育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学会自我约束、自我规划,坚守底线,不触红线。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优势策略、意志及其他内外条件,争取最后的成功。
三是理性意识。现代社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纷繁复杂。需要教育学生保持理智,善于冷静判断各种情势,采取正确策略,赢得主动权。在常规竞争中学会如何自己,有效化解各种危机,创造更多的机遇与奇迹。
四是战略意识。当今社会日趋开放,整个世界已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发展无限。因此,要教育学生做到思念开阔、目光长远,尤其要具备胸怀全球的战略意识,传承和发扬衡阳人“天下舍我其谁”的气概,为最宏伟的目标与最伟大的事业而奋斗不已。
总之,作为衡阳的学子,要真正担当起湖湘文化的重任,要走向中国乃至世界,要成为中国历史的关键参与者,就必须继承和弘扬衡阳人的性格精神,与日俱进地重铸主体形象,以赢得自我,赢得未来。
项目基金:此文系教学工作委员会、教材工作委员会2015―2016年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课题《构建湖湘文化融入中职校园文化建设新模式新机制研究》的支撑论文,课题编号:2―155。
参考文献:
湖南省依江畔湖,人杰地灵。当我们的脚步踏上这片土地的一刹那,仿佛进入了一个“桃花源”。岳麓书院、石鼓书院蕴藏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岳阳楼、南岳衡山凸显了湘地独特的风光;屈原、贾谊彰显了湖湘人的博大的爱国情怀……长沙、岳阳、株洲,每到一地,仿佛一幅幅历史画面呈现我们的面前,让我们思绪万千。这是湖湘为我们带来的历史厚重感。如今的湘地,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模样。单就教育来说,多媒体教室、高科技电子白板、数字化图书馆等等,已经有了新的飞跃。借助信息技术之东风,“数字湖南”工程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尤其在发展职业教育上,湖南省以独具特色的“校企合作”发展模式走在全国职教的前列。
教育副部长杜占元在湖南调研教育信息化时强调:“湖南教育信息化工作令人鼓舞,许多经验值得全国推广。”这给湖南人很大的工作动力。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开放精神与“敢为天下先”的独立创新精神的湖南,正深化改革、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努力推广和普及教育信息化,为实现教育信息化这场革命的胜利而拼搏着、奋斗着。本期,我刊《视界》栏目特选了湖南省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副会长刘红宇的人物专访,以便能更好地解析湖南省特色的职教发展之路。
刘洪宇:男,汉族,经济学教授,1959 年生,籍贯湖南江华,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库专家,湖南省教育科学学科专家库专家,湖南技术经济和管理现代化研究会轮值理事长,湖南省经济数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现任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刘洪宇教授多年从事运筹学、应用数学、财务管理等课程教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分析、数理经济、教育经济、教育财政、高等教育管理。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教育与经济》等刊物发表了学术论文数十篇,曾出版学术专著《宏观市场价格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研究》,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科研课题 十 多项,曾获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和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我们对此课题进行论证,相信对未来的声乐教学必将起到推动作用,为湖南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民族声乐人才。
一、重视“演”之环节,重构课程设置
在声乐演唱或声乐教学中,一般人们关注最多的是唱法、声音、风格等“唱”的技术层面上的问题,而往往忽略形体、表演等“演”的技术层面。作为舞台艺术,歌唱与表演不可分割,两者是一个整体,声乐演员的声、情、神、形、表缺一不可。观众需要的是视、听结合的立体式综合艺术形式。当下有不少民族声乐演员和学生有好嗓子、好形象,唱得也不错,但表演不到位,舞台表现力差,只能“呆唱”,不会“活演”,究其原因是对“演”之环节重视不够,继而又可深究至许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重唱、轻演,目标偏离。戏曲则非常讲究“四功五法”,它要求唱、做、念、舞与表演和谐统一。花鼓戏作为极具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它的形体、身段动静皆宜,静可唱,动可舞;它的表演轻松诙谐、活泼幽默,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它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贴近大众,是“演”与“唱”的完美统一。为此,我们将花鼓戏形体表演的艺术元素纳入到民族声乐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通过系统的“手、眼、身、法、步”训练,使演员在静的形态中眼有神、神有形,指之有物、看之有像,启发学生用心去塑造人物,用情去打动观众。同时调整教学时数:形体课开设两年,第一学年周课时9节(其中早课5节,正课4节),第二学年周课时4节;表演课开设一年,即第二学年周课时2节。借鉴花鼓戏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掌握舞台表演方法,使之神情兼备,声情并茂。实践证明,学生不仅在表演上有很大的提高,同时活跃了教学气氛,给学生日后的工作带来裨益,确为我院一条较为成功的培养民族声乐演员的思路。
二、突出“唱”之环节,夯实声乐基础
唱、念、做、打,唱为第一,说明唱之重要性。花鼓戏的民歌小调旋律优美,润腔方法多样,气息流畅,字正腔圆,真假声结合自如,极富地域特色。本着向传统学习、借鉴的宗旨,我们将声乐学生第一、二学年的专业课设置为声乐主课与花鼓戏声腔课并重:第一学年声乐课为集体课,每周2节,声腔课每周4节;第二学年声乐课为专业小课,声腔课每周2节。同时将花鼓小调《洗菜心》、《瓜子红》、《放风筝》、《中秋调》、《十字调》等定为规定教学曲目,由声腔教师口传心授,掌握花鼓演唱技巧,同时声乐主课积极配合,结合科学发声方法,要求学生有人物、有表演、有情节,完整地演绎作品,较好地解决了声乐课中注意了唱却忘了演或注意了演却忘了唱的问题,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李谷一、黄卓、张也、雷佳、王丽达正因有着扎实的花鼓戏演唱功底,使得她们的演唱具有独特鲜明的风格特征,且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实践证明,花鼓戏声腔既可以训练学生在基础阶段演唱中的发声、咬字、行腔、韵味、表演等,也能为学生打下比较牢固的传统民族音乐基础。
三、加强艺术实践,培养声乐人才
艺术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发挥音乐创作才能,展示艺术才华。我们十分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一方面聘请专业院团的优秀演员来校示范、指导;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各项实践演出,建立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建设模式,多次举办独唱、重唱、合唱专场音乐会、新年音乐会、毕业生综合晚会、十佳歌手比赛、歌剧专场等,特别是花鼓戏声腔专场汇报以及毕业晚会中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的戏曲板块,则是我院声乐教学与声腔教学有机结合的成功体现。更有甚者,由我院师生创作并获得艺术大奖的花鼓戏《玩不》、《五十二家别墅》,声乐专业学生担任独唱、伴唱、合唱。这些艺术实践让学生受益匪浅,唱与演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真正达到了借鉴花鼓戏教学模式培养声乐人才的初衷。正如著名音乐教育家丁雅贤所说,他今天在声乐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得益于自己曾经有过的“戏剧学习生涯”,这段经历对他后来的声乐学习和教学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加大科研力度,促进声乐教学
稳定有序的教研活动是促进声乐教学强有力的保障。近年来,围绕如何将花鼓戏的人才培养模式运用到民族声乐人才教学中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1、教学文件的修订。从教学计划入手,对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课程设置、教学进度、开课学期、课时分配等给予规范,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符合音乐表演人才的培养规格。
2、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是体现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重视教师的培养,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对学生的学习、教学的质量、学校的发展、民族声乐事业的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们着力于教师的培养,已逐步形成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特别是一批有过在专业院团工作的经历、具备扎实的戏曲表演基础、累积了相当丰富的表演和教学经验,同时又在高等艺术院校接受了系统、规范的民族声乐学习的教师承担一线教学任务,使得将戏曲表演元素与民族声乐结合成为可能,为培养高水平、高技能、高素质的民族声乐人才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针对一部分艺术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我们邀请知名艺术家来校定期讲学,为他们讲授传统戏曲、曲艺、民歌,学习花鼓戏表演和演唱风格,规定老师每学年掌握10-15首湖南各地、各民族的民歌、山歌、戏曲唱段,提高老师们在传统民族音乐方面的知识和素养。同时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声乐专业与戏曲专业教师相互观摩、切磋,形成良好的教研教改氛围。事实证明,这些措施使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教师队伍日益加强。
3、教材课题的编写。声乐教材种类繁多,但专门的花鼓声腔教材以及将声乐与花鼓戏作品相结合的教材却是少而甚少,我们结合教学实际,自编了一系列校本教材。如《声腔教材》,选取有代表性、风格鲜明、旋律优美的花鼓唱段,简介花鼓戏音乐的特点及旋律发展手法,总结演唱润腔规律,了解伴奏音乐与打击乐的基本常识,定曲定谱,按调式、调性进行分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编排原则,将演唱技能、音乐结构、表现意义等多方面知识综合起来,以立体化的教学形式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多重思维。为了体现花鼓戏与民族声乐相结合的编写思路,目前我们正着手编写《湘情湘韵》教材,该教材拟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花鼓戏曲牌,下篇选取融合湖湘特色风格、花鼓戏元素创作的民歌,为花鼓元素更好地融入民族声乐教学而服务。
为了在理论上有进一步提升,我们总结教学经验,发表了一系列专业论文,并成功地申报了省级课题《湖南花鼓戏声腔与中国民族声乐之比较研究》以及国家级课题《对当代中国歌坛“花鼓戏现象”的声乐研究》,目前省级课题即将结题,国家级课题进入纵深研究阶段,这些研究成果既是对我们过去教学经验的理论总结,又为将来的民族声乐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实践证明,将戏曲、曲艺纳入到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之中,不仅可以完善、充实民族声乐体系,同时也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尊重地方民族文化传统,形成湖湘特色,让戏曲、曲艺等艺术门类代代相传。作为地方艺术职业院校的民族声乐教学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基础上必须坚持突出“古为今用”,潜心向传统学习,充分开掘各地传统戏曲和民族歌剧中的宝贵艺术资源,将开掘与创新相结合,使传统的与现代的融为一体,赋予传统艺术以新的生命力,赋予现代民族声乐以厚重的艺术历史底蕴。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张也、雷佳、王丽达等人的成才之路告诉我们,将花鼓戏的教学模式融入到民族声乐教学中,有利于民族声乐人才的培养,必将更好地推动民族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湖南时尚词语方言词语社会心理
近年来,受到湖南电视、广播传媒飞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有湖南方言特色的时尚词语非常流行。这些时尚词语有独特的新鲜感和强大的生命力,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频繁出现,传媒也为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竞相使用,为它盛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湖南时尚词语的性质
语言要素中变化最频繁、最迅速、最活跃的因素是词汇。从词汇的生成来看,反映最灵敏的又是时尚词语。什么是时尚词语呢?时尚词语是指具有很强时尚感,在一段时期内频频在新闻媒体亮相的流行词语,并具有新的词义的词汇,它使新事物、新现象与语言符号很快地发生对应关系,从而准确的反映社会现象。(于红,2004)例如《三湘都市报}2003年9月23日笫13版有标题《汪涵碰大兵,有理“策”不清》。其中的“策”(声调是长沙话的阴去55)就是一个表示“调侃地说”的方言时髦词语。可惜我们在《长沙方言词典》和《长沙方言研究》中都没有查找到。《长沙方言词典》根本没有“策”。《长沙方言研究》第70页有“策(ca人声)”。但是没有读阴去声调的“策”。从同音的“择”文读是人声,白读是阴去来看,读阴去的“策”应该是白读声音。
时尚词语又是一种流行文化现象,它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比普通新词语更加直接也更加敏锐地反映着当代城市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观念心态,体现出城市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和创新。由于在一个时期里使用极其频繁,所以,和普通新词语相比较,时尚词语具有更加深刻和丰富的语言学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湖南时尚词语就是以长沙为中心,包括全省各地出现的反映社会特有的事物或现象的时尚词语。其中不少词语具有浓厚的湖南方言色彩,而且来自日常口语,口语色彩较强。往往是来自长沙方言,又是湖南其他方言共同或者接近的词语。由于是混合在普通话中使用,往往在语音上做了适应普通话语音系统的适当调整,又为了方便一般读者看懂,我们没有采用国际音标注音,而是折合成普通话语音用汉语拼音注音。
二、湖南时尚词语举例
三、湖南时尚词语的特点
1.形象性
形象性是时尚词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特性。用通俗的比喻引申意义,立意新奇、新颖生动、富于表现力,具有形象性。湖南时尚词语中有很多是运用比喻产生新奇效果的。例如:“吃了铁”用吃铁比喻做事情的胆量太大。“捡篓子”用拾到篓子比喻得到便宜。“提篮子”用空篮子比喻空手赚钱。“扯麻纱”把纠纷比喻成像一团乱麻一样扯不清。
2.通俗性
很多时尚词语从内容上来说,大多表现日常生活,是表达当今流行的和老百姓所关心的事物和现象。首先只通行在一文化层次较低的阶层,后随扩散,成为地域方言中的流行语。因此,湖南时尚词语具有浓厚的方言色彩,不同地域的流行语常能反映不同的地域文化。再加上创造者和使用者主要是市民阶层,所以时尚词反映的主要是社会下层文化,其褒贬色彩体现的主要是市民阶层的趣味和价值观,具有日常口语色彩,非常通俗。
3.流传性
时尚词语是在一段时间内人们喜闻乐用的词语,它一经产生并流传开来,就具有独特的新鲜感和强大的生命力,被大多数人接受。它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频频出现,甚至传媒也会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竞相使用,为它的盛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确实”、“那确实”、“的确”等具有方言语音特色的词,通过娱乐节目的主持人在普通话中偶尔插入又反复使用,已经成为湖南街头巷尾使用最为频繁的口头禅。甚至还出现专门用长沙方言表演的节目。
四、湖南时尚词语反映的社会生活
1.反映湖南人交际的时尚
表现新时期新的人际关系。例如:“装文”(讲客气)、“了难”、“撩别”(做事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在遇到麻烦,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一般都说:“找人了难”。又例如:“这个讶子是专门吃了难饭的。”这说明经济发展时代杜会交往越来越频繁,社会经济秩序出现不正常现象,使一些非正规组织或者个人有时具有比正规单位和组织更加有效地解决间题的作用。
2.反映湖南人称呼的时尚
表现人际关系更加随和,人性化。例如:“满哥”、“大哥”、“老弟”、“靓妹”、“帅哥”、“美妹”、“细妹子”、“的哥”、“青年哥哥”等等。“满哥”是对年轻男人的一种昵称,例如:“几年冒看见。三份子长成哒小满哥”。“满爹(满爷爷)”是对中年男人的一种昵称。
3、反映湖南人经商的时尚
表现经商过程中的一些新现象。例如:“来米”(给钱)、“带笼子”(卖主设圈套引诱顾客上当)、“拣篓子,’(占便宜)、“提篮子”(自己没有本钱,买空卖空)等。“提篮子”是经商中用得最广泛的一个新词,例如“那几年真的是全民皆商,连退休老娱她都去提篮子”。
五、湖南时尚词语折射的社会心理
语言中受到社会文化心理影响最直接的就是词语。语言就像一面色彩斑斓的镜子,照射了经济、文化、心理素质各方面的特征。社会文化心理是潜藏在人们意识深层的价值和在长期历史中积淀的牢固的民族文化心理观念。文化心理观念主要来自本土文化传统。例如湖南的湖湘文化及独特的心理特征等会导致一种独特的区域文化形成。这种独特的区域文化直接影响人们对词语的认识和理解,大量新词语的出现说明语言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又用相应的文化心理接纳这些新词。湖南时尚词语的产生折射出这样几种心理特征:
1.求新的时髦心理
人类追求新颖的共同心理,反映在语言上就是力求变化创新的心理。在社会交往中,人们经常有一种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要求个人语言更能适应不同语境交流的需要,往往不愿意使用一些用久了,用烂了的旧词语,而喜欢别出心裁地采用一些代表时代性的新词。这一点在湖南新词语的创造和使用上得到了鲜明的体现。例如商品经济中出现的一连串时髦名称:“辣妹子”、“老干妈”、“辣翻天”都是湖南特产辣椒酱的新名称;“叭叭车”(旧词)经过一段时间的流行已变成“摩的”(新词)、“踩士”、“慢慢悠”,它们都是指的是同一种交通工具。这些新词语的出现反映了湖南人求新的趋时心理。
2.求异的个性心理
新时期,人们在求新的基础上追求标新立异,显示自己的独特的杜会心理比以往强烈多了。正是个性意识的突显催生了一大批新颖别致的新词新语。创造时尚新词的群体中,以城市青少年群体创造的流行语最惹人注目,绝大部分时尚新词是人们在扎堆聊天中脱口而出的口头禅,既带有鲜明的个性又能合乎时代的潮流。例如:“酷”、“酷毙”、“酷呆”、“帅呆”。
3.从众的群体心理
湖南人受到区域文化的影响大多具有鲜明的湖湘群体性格特征,就是那种“蛮横”、“倔强”、“刚烈”的群体性格特质,而这种群体性格又很好地通过湖南的时尚词语反映出来。例如:“霸蛮”、“蛮有味”、“蛮劲”、“蛮巧”、“蛮绊筋”、“扳俏”、“叼搔”、“硬是”等词语都体现了湖南人“蛮横”的共同特点。
自1999年11月创建以来,“柳声人”笃行“推进素质教育,树立学校形象,培养文学新人,繁荣校园文学”的宗旨,围绕学生个性化发展,积极寻求文学成长规律,推行经典阅读,开发系列辅导课程,坚持文学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张扬个性来锻造创作精品,逐步形成了柳声文学社的独特风格。
一、为增进人文积累。推行经典阅读,在思考和审美中发现个性。
柳声文学社历届编委指导老师,都极其重视社员的阅读积累,都把社员平时的阅读数量、质量当作对社员考察评比的重要条件。在此基础上,还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学生读书,建设书香校园。一是,《社员手册》中开列体现世界文化精华、涵盖人文、科技的经典书目,设计社员成长读书记载卡,以引导并督促学生读经典名著,在中外大师的思想与艺术的浸润中增进人文积累。二是在社刊中开辟“阅读视角”“书林饕餮”等读书专栏,刊发学生读书稿件,引导社员重视读书、积极读书。三是举办读书征文、快速阅读比赛等活动,重重奖励读书优秀的学生,达到强化阅读,强化读书的目的。而且,还在社刊上积极刊发学生作的调查报告、专题小论文等非文学作品类型的文章,不仅引导学生在创作时把眼光投向生活实际,学生积极积累生活,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活跃思想,也加深对生活的感触与理解,到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这样,积累丰富、思考深刻、感受独特,学生不仅发现了自己内在的与众不同之处,真正发现自己的个性所在,更是受到世界大师的感染,具有更坚韧的奋斗意志。社员戴晨宇、邓兰琳、董亦凡等人,因作品文化内涵深厚,在高中学校广受关注,前景看好。
二、制度化、系列化的文学课程及讲座,依靠广博见识。丰富学生个性。
柳声文学社的指导老师在工作中逐步认识到,文学指导要实现由注重传授写作技巧到致力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转变,才能真正起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才能引导学生在展示个性中创作出精品作品。于是“柳声人”在举办“文学积累”“市美与创作”等专题讲座的基础上,将讲座系列化、制度化,开设出系统的文学学习课程:课程从社员文学积累单薄、人文素养欠缺、对文学陌生甚至不感兴趣的特定实际出发,着眼于引领社员文学入门,形成文学起步基础的初步积累,激发社员在成长中对文学的需求;课程突出文学性、启蒙性原则,围绕文学积累这一轴心,从文学观念是非、文学世界风云、文学创作基础等方面展开,开设文学与人生、文学与美、文学名家名作、时代文学瞭望以及文学创作基础等课程,举行专题讲座,对学生富有启迪的讲座撞击出学生思想与智慧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求。主讲者以渊博的学识,风趣的演说,激发学生创作、表达的欲求与冲动,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增强创作成分,作品更具个性。其中,黄战军老师的《走近莫言》、廖壮华老师的《在审美中彰显个性和品位》、蒋立良老师的《文学魅力岳阳楼》、彭登攀老师的《路遥文学世界给我们的启示》等讲座,促动了学生在创作中自觉寻找个性,有意识追求与众不同。在此影响下,先后有社员钟晴的《假如我是偷心贼》、谌楠的《她,她》等60余篇作品,发表在《语文报》《中国校园文学》等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上。
三、定期开展对外联谊采风活动,开拓学生创作视野。
先后开展了感受本土梅山文化、寻踪湖湘文化等主题联谊采风活动。其中,岳麓书院对学生影响尤其深。在以“弘扬民族文化,秉承湖湘灵气”为主题的凤凰古城文学采风中,湘西神奇的民情风土,沈从文等名人神秘的成长阅历,让社员深深感受到了湘西凤凰独有的魅力。鬼斧神工张家界,让学生对大自然的威力深深惊叹。先忧后乐绝唱千古的岳阳楼、颇具传奇色彩的君山岛,又让学生重新认识了洞庭湖的瑰丽。遵义——井冈山,采风教孩子们感受到了先辈们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无上精神。而联谊紫铃、淘金、雅风、雪园,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到个性同文学创作的关系。经过一系列的联谊采风,学生的眼界焕然一新,追求的目标更加远大了,创作也从此有更大的勇气展示自己的个性。
四、积极参加各类活动,让创作经受多方面的锻炼,更让个性得到充分体现。
为指导学生文学起步,我们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创作,更要努力让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展现个性、提升创作品位。我们组织参加了教育郎关工委、《课堂内外》杂志社等多家单位组织的新课堂全国“创新作文”大赛,武汉大学、中国写作学会等单位组织的写作杯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大赛。经过实际锻炼,学生的创作态度和创造风格有很大的转变,与众不同——不管是思考的角度及观点,还是创作的表达手法,都成为他们自觉的追求。社员吴愧还用挑错的精神,提出了同“己所不欲忽施于人”相反的意见,提得有理有据。
关键词:乐清风景 乡土文学 写作教学
每到周五我就会听到学生这样的抱怨:又要写周记了,烦人!我都不知道这周又去编什么!再看看语文老师们每次改作文:这些作文不是生病了妈妈冒着大雨给我送医院,就是妈妈来给我盖被子的老套题材。要是碰到考试,语文老师也就是改作文的机器,没有值得品味,让人欣赏的佳作来调节。一天下来全班级的作文就盖棺定论了。日复一日,学生谈“文”色变,教师改“文”恼火。
一次公开课上,我在自己的八(1)班上《三峡》。导入的时候,我是例行公事的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们都去过哪些风景秀丽的地方玩过呢,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起初,我的设想是学生随便说几个地方,我过渡到三峡就结束了。结果出乎我的意料,这个问题竟然激起了千层浪,我们班级的学生争先恐后的要站起来向我介绍乐清的风景,如雁荡山、白龙山等。我就追问了一句:为什么你觉得那里是最美的,你能给老师描述一下吗?结果学生眉飞色舞、兴致勃勃的描述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为了他们介绍的风景,更因为他们的文采。原来他们心中也藏了那么多的美景,原来他们的脑中也有那么多的美词美句。那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平时在作文中描绘不出这么好的风景呢?学生有自己的美景、自己的快乐在心中,却常常在写作文时搜肠刮肚,胡编乱造,敷衍了事,毫无作文的主动性和兴趣性。是学生不会吗?显然不是。是学生不写吗?为什么呢?我们的作文教学一定出问题了。
因为中考的功利性早已将学生的个性磨平,老师硬塞进去的是所谓的技巧、方法,其实就是为了应付中考的现代“八股文”。这样要求下的文章,只是为了迎合考试,迎合分数;至于学生的真情实感,实在已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就成了中考流水线上的一道固定工序,不但让人生厌,更令人作呕!谈真情实感其实已经是一件太奢侈的事了!但写作恰恰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它要求写作者对生活报以极大的热忱和关注,对人生有敏锐而自我的感悟和体会,对各种现象有独立乃至独到的思考与见解。没有关注,没有疑问,没有思考,所谓的技巧和方法,也就空有其表了!没有“铁肩担道义”,怎可能“妙手著文章”?
怎么办?马克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浙江省作协主席黄亚洲说:“我想到我们的文学还是要进一步做到‘三贴近’,要贴近生活,要贴近实际,要贴近群众。”是的,“村村皆话本,处处有诗材”,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所以当今许多国家的作文教学改革都强调要向生活靠拢。如2011年的中考作文题目“____的童心”,出发点就是贴近每个学生的生活和心灵。
蒲岐依山傍海,学生们对田里乡间的农村生活很熟悉,玩的地方不是海滩就是山头。虽然相较于城里的学生而言,这些孩子的视野没有那么开阔,但这青山秀水也能成为他们写作的无尽源泉。
因此,我认为可以将乡土文学作为写作教学的依托之一。
一、 概念的界定
乡土文学,又称乡土小说,它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上个世纪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我以为刘绍棠先生总结得最好:“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题材。”乡土文学应当是一种广泛的乡土生活的描绘,应当以朴素、蕴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为基本美学特征。我认为内容涉及本土山川风土、民俗民情,或讴歌地方忠义才俊,或吟咏乡土风物的诗文词赋,有一定艺术水平,有一定可读性,有人文意义或文献价值的都可作为乡土文学。
二、乐清具有丰富的乡土文学资源
乐清山明水秀,人杰地灵,美景难以胜数,在此聊举几例。 一道芙蓉溪串起了古今两个湖:雁湖和笑容湖。“上有湖,方可十里,水常不涸,秋雁归时多宿子此……”那高山顶上的湖使雁荡山得到了一个别具神韵的名字,也给游人心里添了一片浩淼的碧波,由于终成涸泽,它又成为他们心中难回的一个梦。寻梦的人们只找到一片云海,以及壮丽的日出和日落。其实水还在,西大瀑依然矫健,梅雨瀑照样漾洒,西石梁洞前的芭蕉还绿。雁湖景区的锦山绣水,最宜乐山乐水者蓑衣斗笠随意倘佯。雁湖景区主要景点简介 雁湖景区,东起东岭,西至碧落峰,南起本觉寺坑,北至雁湖岗,面积约59平方公里。其中有12峰、6岩、2石、6洞、6瀑、3潭、2湖、1溪、2谷、1门、1天、合计景点42个。此景区,位于雁荡山西部,旧称“西外谷”,以湖、瀑、峰、谷等取胜。雁湖是雁荡山一名的出处,徐霞客称之为“鸿雁之家”,登岗可览云海、日出奇观。烟雨飘散的梅雨瀑,似绸带下垂的罗带瀑,瀑形幽奇的西大瀑和状物象形的含珠峰、石表峰、玉兔峰以及奇险幽迭的梯云谷,皆为胜景。雁湖山水秀美,人文史迹、民俗风情相映成趣。不少诗人名士为雁湖的秀美山水所倾倒,留下了大量精美的诗篇,成为我国山水文学的组成部分。如:清人何士循有《仰天猫》诗一首:“鸾凤栖迟在荆棘,无端鸡犬尽登仙,猫儿也作飞升想,翘首茫茫只望天。”清人梁祉游过梅雨岩后,写诗一首:“岩上飞泉高百尺,岩前碎玉击寒石。青萝湿处少人来,满地莓苔鹿承迹。”朱镜宇所书“罗布瀑”三个人字和题记石刻在罗带瀑。徐霞客在游记中说:雁湖顶上“总计之,不止六洼矣,洼中积水成芙,青青弥望。”清人方尚惠咏雁湖诗云:“一望连大海,湖寒长似秋。空山归宿雁,乱获映苍洲。”雁湖的气象是苍茫阔大的。清人程浩在《雁湖》诗中已有“人间此景应无二,欲请山灵觅水源”的浩叹。徐霞客曾有“非岩山第二流也”的赞语。传说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历史学家黄宗羲曾隐蔽在这,南北两侧嶂壁夹峙,高耸入云。南侧嶂壁下部有巨石相依,中留一个幽谷里讲学,宣传抗清主张、进行抗清活动。这些历代诗人作家以自己的作品营造了一个地方的文化氛围。如此一代一代,奠定了雁湖的文化底蕴。但真正了解雁湖、真情歌颂雁湖,并留下大量名篇的还应归属这片秀山灵水养育的本地诗人。如余协富的《生命弦歌》等。乡土文学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模本,拓宽了取材的范围,展示了丰富的写作资源。写作教学又何必舍近求远呢?
陈桥驿先生所说:“因为一切从乡土出发,以乡土为教材,人人看得见,触得着,所以感染力特别强。”
三、挖掘乡土文学作为写作教学的根据
1.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当前的课程地区适应性不强。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丰富的山川地理成就了中华文化的瑰丽多姿。由于地域极广,风俗迥异,文学呈现出的地域特色也就十分明显。中学语文新教材无论哪一种版本,都有一个共性――通用性,尽管各篇章都能体现民族文化的精髓,符合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才培养的标准,但我认为它依然有不足之处――课程地区适应性不强。作为通用教材,它不可能构建地域风俗文学系列。因此,选乡土文学作品补充教材,可弥补通用教材的不足,扩展语言教学的外延,符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理念。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课程资源。从根本上否定了以往“教材就等于资源”的教学思想,要求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讲求教学资源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地域性。《新课程标准》指出:当今之急就是要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和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课堂”的观点,注重本土化教育。这种观点显示出一种广义的课程资源观点。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充分说明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在“实践”中,在“情境”中,才能“体会、感悟”。但是,由于受单一计划体制下形成的课程制度和课程思想的惯性影响,要求语文教材“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学生达到同一标准,从而导致了语文教学中存在“齐步走”、“青一色”的状况,教材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等等。因此,如何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语文资源的整合,引导学生树立大语文的观念和意识,在现阶段显得尤其重要。
符合“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生命的整体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而人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整合体,生命有各个方面的需求,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认知的、价值的、信仰的等等。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由此产生的开放意识、全球意识已经深刻地影响了新一代年轻人的精神面貌和精神走向,从总体上看,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令人担忧的是年轻一代与生养自己的土地,与深厚的乡土文化,与坚守在土地上的人民,在认识、情感、心理上的距离越来越大了。钱理群先生在《贵州读本》中谈到这种情况并说:“这不仅可能导致民族精神的危机,更是人自身存在的危机:一旦从养育自己的泥土中拔出,人就失去了自我存在的基本依据,成为‘无根’的人。正是出于这样的可以说是根本性的忧虑,我们想向我们的孩子,向中国的教育界,以至思想文化界,发出一个呼吁:‘认识你脚下的土地!’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重大的教育课题,也是关乎民族精神建设的大问题:要引导我们的学生去关心生养自己的土地,去发现、领悟、认识其中深厚的地理文化和历史文化,去关心祖祖辈辈耕耘于这块土地上的父老乡亲,和他们一起感受生命的快乐和痛苦,从中领悟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并将这一切融入自己的灵魂与血肉中,成为自我生命的底蕴与存在之根。这就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丰厚的精神底子”。因此,我们要树立大语文的实践观念,引导学生关注乡土人文资源,实现语文学科与乡土资源的整合,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一方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对家乡本土人文的热爱之情,将来更好地服务家乡,建设家乡,改变家乡。因此,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将课本与地方特色结合起来,应该成为教育工作者的追求之一。
2.乡土文学的特点
2.1景物的地域性。“芙蓉渚有耸石头如初生芙蓉,色皆青白。”“白龙山下芙蓉川,川上溶溶碧玉泉。十里拖蓝浓似染,半空飞翠紫生烟。”“惊人鸥鸟过逾白,蘸水桃花红欲燃。怪有湘妃出歌舞,秋风江上听鸣弦。”“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一望连大海,湖寒长似秋。空山归宿雁,乱获映苍洲。”好山好水历来是文学家笔下不朽的话题。秀山丽水以阔大的胸怀接纳慕名而来的四方豪逸之士,而他们以的山水为讴歌对象,将之传唱天下,名扬海外。
2.2风俗的独特性。与所有的民族文化一样,瓯越文化也如瓯江水一样,从远古的荒蛮一直流到今天。这条悠长的文化之河中,沉淀了众多的习俗,令人回味无穷。以倒糖糕、舞龙、做戏、上梁抛馒头等为依托的民俗民情,滋润着乐清的人民。
2.3人物的乡土性。乐清人杰地灵,俊才名士辈出。尽管他们都是闪着光芒的神奇人物,但他们都是一样的乡情系桑梓,身上都有依然抹不去浓浓的乡土气息。
3.乡土文学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可操作性
3.1乡土文学更易缩短距离感,产生亲和力。人们接受事物有一个过程:认知――熟知――认同――接受。这一过程的底座是认知。新课程有些篇目配有说明资料,实际上就是因为涉及到许多事情让学生太陌生,太难理解而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乡土文学将学生熟知的山、川、风物作为抒写对象,作品的背景及内容均是学生熟知的人、事、物。对于生活在这里的学生来说,读这样的诗句不是倍觉亲切吗?这样就缩短了人与“文”之间的距离。即使有疑点,还可以近距离观看、实地体验,读了《绿》,再去游览梅雨潭,回来就有了不少的感慨与文章,学生有话说了。
3.2乡土文学更易激发乡土情感。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对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在阅读中,“情感”的渗透就像春风滋润万物一样悄无声息。作品是孕育高尚情操的“摇篮”,只有融入学生个体的生活实践,情感体验,理性思索的阅读才是有情感的。“乡亲”的故事更能激发学生潜在的追求。为家乡而骄傲,为家乡而学习,热爱家乡的教育已经无需用语言强加了。
3.3乡土文学的作家更接近读者。与作家的近距离接触打破了诗文在读者心中的距离感和神秘感。国庆节学校给班级发了余协富先先生的作品――《生命弦歌》。读完后,学生们更是这样评价:“看到余协富先生是乐清人时,心中油然升起一种海外他乡异地与老乡邂逅的亲切感,于是便抱着无比的诚心和非常的兴趣来研磨他的文章。”“为什么读到他们的作品时我特别地激动?那是因为他们说出了我想说又说不出的话啊。”“读他们的作品觉得很真实,好像他们就站在我的身边向我微笑。”当同学们读了本土作家的诗文后是那么的激动!这是其他一些文学作品难以达到的效果。
四、挖掘乡土文学,进行写作教学的作用
经过半年的探索和研究,“挖掘乡土文学,进行写作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乡土文学所具有的别的文学作品难以企及的优势,以丰富写作内容入手,让学生在乡土资源实践活动中,主动探索、实践和体验,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综合素质,使写作教学能较好地突破作文的瓶颈,朝着“民族化”、“特色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更好地完成“母语教育”的任务并能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发挥“乡土特色”作文独特的育人功能。
2.为作文教学联系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供了“土壤”。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搜集材料的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养成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了解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综合运用思考问题,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尊重事实,尊重他人,敢于发表,乐于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通过作文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形成一种校园文化,一种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突出事实求是、从实际出发,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学校精神。
参考文献:
余协富《生命弦歌》
《语文课程标准》
陶行知 《陶行知教育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