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家校合作论文

小学家校合作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6-29 01:14:3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家校合作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学家校合作论文

篇(1)

一、师德方面

身为教师,我深深认识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多年来,始终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较好的品德修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积极实践“三个代表”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热爱、关心全体学生,对学生的教育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每天坚持早到晚归,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转化后进学生,从来没有从事过有偿家教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绝对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学生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好的教师形象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上,我近几年一直担任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上,本人能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相互联系,挖掘教材的思想性,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能认真批改作业,做到及时反馈,及时巩固能利用课堂及课间时间,不失时机的做好课后辅导和提优补差工作在教育教学中,不仅加强对学生文化知识的教育,而且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我十分注重自身的“言传身教”,严格要求自己,“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能始终以热爱学生为突破口,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合作和谐的课堂气氛做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做到以表扬为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能研究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充分的发展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三、班主任工作

四、指导青年教师

近几年来,我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关心他们的成长,承担培养青年教师的义务,指导他们的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传、帮、带,青年教师邵有良老师进步很快,各方面有所提高2006--2008年青年教师邵有良老师撰写的多篇论文都获得了较好的奖项,指导他上的课也获得了一致好评

五、取得成绩

从教11年,我在较好地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善于进行教学研究,积累教学经验,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2.“优质课”评比2007年3月,我在县第六期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组织的“构建有效课堂,体现学科特色”为主题的实践课比赛中荣获三等奖;2009年5月,在小学数学骨干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中,我荣获三等奖;2008年12月,我在实小协作区研训活动中

上了一节县级公开课,并得到了一致好评;2008年12月,我在南京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实践活动期间,开设了一节研究性观摩课,受到在场专家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3.撰写教学论文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篇教学设计获省三等奖近几年来,我撰写的多篇论文都在县论文评比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5.考核评定2007,2008年我两次被高淳县考核委员会评定为优秀等次

6.教科研活动2005年7月被高淳县教育规划课题《针对小学生的个性,有效进行数学学习》聘为课题组组员;2005年2月被高淳县教育规划课题《农村小学家校和谐关系的研究》聘为课题组组员;2005年7月被江苏省教育学会课题《农村小学家校和谐关系的研究》聘为课题组组员2008年,我主持的高淳县教育科学规划第一期个人课题《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能的策略研究》顺利结题2009年,我主持的高淳县教育科学规划第二期个人课题《数学猜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也即将结题

篇(2)

关键词:良好班风 以身作则 家校合作 持之以恒 养成习惯

习惯是在一定情况下长期反复练习而逐渐养成的。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小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时期,良好习惯更是儿童应对复杂生活的基础,对他们将来个性品德和行为发展都将产生长远的影响。因此,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笔者就班主任工作中的养成教育谈几点个人的做法。

一、培养好班风,感染好习惯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良好的班风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因此,我们可以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抓典型、树榜样,在班级中开展评比激励机制,如周周评选进步生,一月评选一次“班级之星”,形成互争、互赛的竞争氛围,让学生通过竞赛,看到自己的闪光之处,明白自己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例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不去营业性的网吧、游戏机房”这一条行为规范,针对班中个别学生曾经违反规定的情况,让大家展开讨论,为什么不能去营业性网吧、游戏机房,谈谈其中的利与弊,让那些学生明白学校、教师这样做的原因,从而养成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好习惯。

二、以身作则,引领好习惯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模仿能力和可塑性非常强。他们的学习从模仿开始,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比如,教师自觉捡起一片废纸,扶正课桌椅,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等。轻轻的一声“谢谢”、升降国旗的每一个动作、学习用品的摆放、上课的坐立姿势、作业本的保护、作业书写的规范、上学衣帽的整齐、红领巾的佩戴、放学集会的站队、吃完营养早餐后餐具的摆放……学生受到教师行为的影响后,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也会受到他们的重视,自觉坚持学习,长期坚持,学生会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榜样对学生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我还经常向学生讲一些科学家、艺术家、伟人和古人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此来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丰富活动,展示好习惯

在班主任工作中单纯的说教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凡是新异的事物都很容易吸引起他们注意。针对这一特征,我利用班队时间,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选择形式多样的与养成良好习惯有关的活动,把一切活动都作为养成教育的“载体”,以活动为载体,抓住契机,使各项活动都成为养成教育过程和检验养成教育效果的过程,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活动,使知、情、意、行有机地统一在活动之中。尽管内容各异,但都蕴含着养成教育的因素,有鲜明的养成教育内容。在活动中学生发现自己、表现自己和了解自己,同时在活动中团结互助、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培养了的良好习惯。如表演小品《一个会说话的易拉罐》、课本剧《规则》,举行辩论会、演讲会,让学生写日记、周记,记名言、格言、警句鞭策自己,促进学生锻炼意志,从而养成良好品德与良好行为习惯。

课堂也是进行养成教育的主阵地。每一门学科都有其可挖掘的养成教育素材,如习作教学能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坚持锻炼的习惯;在语文课文学习时让学生充分参与有关行为习惯、思想品质的讨论,提高他们的认识,培养他们自觉学习的习惯、读书习惯、讲文明礼貌的习惯、讲卫生的习惯、勤俭节约的习惯、乐于助人的习惯;品德课《了解家乡民居》让学生参观家乡的古建筑,教育学生从小养成保护环境、保护文物建筑的习惯。

四、家校合作,促成好习惯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家庭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农村家庭的文化层次不高,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往往不知从何入手,对孩子的教育存在过于溺爱的倾向,在家访时班主任需给家长灌输一些现代教育理念,让家长知道从哪些方面教育孩子、怎样教育孩子,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家长和谐交流,对家长的教育观念认真疏导,细致说理,共同探讨教育的有效方法。平时发现问题后,教师应及时通过电话和短信平台和家长联系,争取第一时间得到家长的配合,对于学生取得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发短信通知家长。每天放学后,我都会和来校接孩子的家长做短暂的沟通,及时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并随时与教师配合,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和性格特征,思想动态、行为表现,使学生无论在校、在家、在外都能始终如一地表现出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最终促进其健康成长。

五、持之以恒,强化好习惯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各种习惯的形成并不稳定,极易出现反复,甚至走向反面。先贤哲人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都追求上进,都希望得到别人(尤其是教师)的肯定和表扬。他们不想犯错误,更不想故意跟教师作对,他们之所以犯错误,是因为他们已有的习惯。因此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这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反复训练,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同时班主任在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应对好坏优劣及时给予评价,使学生从中产生成功的喜悦,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从中领略失败的教训,产生刻骨铭心的体验。这样就容易形成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如在我们的小学生当中,不少学生不会也不愿做家务劳动,生活不会自理,完全依赖父母,劳动观念差;学习不求上进,怕困难、怕麻烦等。因此,我让学生根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订每天的生活作息表并督促检查,做到是非分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训练,学生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自然形成。

总之,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积极配合,共同努力。班主任更要综合利用各种资源,要以超前的意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理论素养上更加完善自己,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只有善教善导,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好习惯才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养成。”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优秀案例.开明出版社.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献给青年班主任.

作者简介:

篇(3)

【论文摘要】 本文指出了专科院校《数学建模》教学改革必要性,分析学校情况,对教学目标、教材编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方法上都根据专业不同采用分层教学,突出专科特色和专业特色,达到了较好效果。

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研究是数学应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合作能力的一个较好的平台,高职专科学校的数学开设时数、难度、广度与理工院校不同,学生基础情况也不同,所以要研究具有高职专科特色的数学建模教学模式。

1 教学模式内容

1.1 确立数学建模教学目标(目标分层) 我校具有师范类数学专业、理工科专业、经济类专业等专业开设数学课程,在数学建模教学中对于不同专业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

1.1.1 师范类数学专业的教学目标 树立“数学具有广泛应用性”信念和数学应用意识,具备一定的数学建模能力,使学生将来从容胜任中小学数学建模教学。

1.1.2 理工、经济类专业教学目标 树立数学应用意识,具备数学建模能力,培养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毕业后能更好地应用数学为其从事的本专业的研究与工作服务。

1.2 教材要适合不同培养目标,具备专科特色和专业特色

1.2.1 教材来源 现在教材多是综合各类大学或理工科大学(多为本科学校)的教材,由于我校是专科类学校,数学课程开设的门类少、学时少,难度、广度远比不上这些本科院校;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接受能力也不能与这些学校相提并论,所以教材不能采用不符合实际照搬照抄方式,我们采用以下方式:1)借鉴:精心鉴别吸收本科院校数学建模教材以及其他文献中符合专科特点的数学建模材料。2)研究吸收补充新素材 根据生产生活实际,把学生感兴趣的现代社会生活热点问题吸收进来;选取自然界中奇妙而令人感兴趣问题;选取身边人们习以为常且容易忽视而结果又出乎意料问题;把近几年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专科组的竞赛题)也逐步补充进来。

1.2.2 根据不同专业情况选用素材,内容呈现多层面和多元化

1.2.2.1 师范类数学专业 师范类《数学建模》增设了中学数学建模内容,包括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历年中学数学建模竞赛题目选讲内容。师范学生要想在日后胜任中学数学建模教学工作,他们不但要掌握系统的数学建模方法与技巧,还要掌握一套较为科学、有效的中学数学建模教学与学习方式和方法,还要熟悉近年来中学数学建模的题目。

1.2.2.2 理工类、经济类各专业 选取的素材多为生产工程领域和经济类的数学建模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各个专业的问题,突出了多学科的交叉和综合,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展他们的知识面。

1.3 根据专业确立《数学建模》课程设置,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教学

1.3.1 师范数学专业 我校规定师范数学专业的《数学建模》课程为必修课,它包括《理论学》和《实训课》,课时比为1∶1,目的是注重学生实际建模能力培养,为此提供时间和空间。理论课中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主线,围绕教材章节,教师归纳讲解不同类型数学思维方法和常用的数学思维方法,讲解数学建模的步骤。教师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实训课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建立数学模型的实战能力。学生分为小组活动,一般三个人一组。教师在理论课提前布置与本节相关数学建模题目,在课后由这些小组成员共同查资料,互相启发、共同讨论并撰写出论文。上实训课时,围绕某一数学建模问题,各小组可以踊跃发表见解,介绍本组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其他组可以补充、修改,或提出质疑,也可以另辟新径采用不同的建模方法。最后由教师点评各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

1.3.2 理工科、经济类各专业 我们采用选修课形式开设《数学建模》课程,深入浅出讲解各种数学思维方法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主要是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生产中数学无处不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意识和能力。教师精选学生力所能及的数学建模题目,由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

1.3.3 开辟数学建模的第二课堂,建立数学建模实验室 每年我们吸收各个专业的学生到数学建模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选拔培训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让学生也进行高水平的数学建模实践演习。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一组进行实训和竞赛,不同专业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可以互补,发挥了每个学生的特长,如计算、分析、编程、写作等;各门学科的交叉和综合运用,开阔了学生视野、扩展了知识面,激发了他们探索和研究的兴趣和欲望,也使得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触角更加敏锐、灵活,思维空间更加广阔。

1.4 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成绩方法 数学建模教学改革以往评价学生成绩的方法,评定成绩的方法分为三部分:一是平时小组成绩;二是平时队员表现;三是论文成绩。评价学生更加注重对学生分析和建立模型过程考查,采用平时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荣辱与共的小组计分法。这种方法可以促进小组成员团结协作互相启发,互相质疑、共同提高;同时教师可以考查同一小组不同成员在平时建模能力表现,例如建模方法、灵活性,是否勇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鼓励学生另辟新径,用多种角度去分析问题,对于勇于质疑,勇于提出不同方法的学生加分。最后在学期未教师布置数学建模题目,给出几天时间由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并形成论文形式上交,教师按一定标准记入成绩。

1.5 改革以往教学方法,注重数学知识来源、发现和探究过程,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往数学课程注重数学逻辑体系、定理规则及计算技艺,而忽视了数学知识它的来源,发现和探究过程。我们的学生面对考试可能是佼佼者,但面对活生生的实践问题可能就束手无策。项武义教授称之为把姜女西施置于X光透视,所看面的只能是一幅骨头架子,毫无美可言,学生连看的兴趣都没有,认为数学太枯燥、抽象,没实际应用价值,它离我们生活生产很遥远,谈不上更好地学习数学,更谈不上兴趣和创造。我们改革以往教学方法,注重数学知识来源、发现和探究过程,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转贴于

1.5.1 我们在数学建模教学中,讲解数学思维方法时都要从实际问题中导入,讲清楚每个数学分支的思维方法的背景和特征,注重知识的来源和应用范围。

1.5.2 在建模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探索发现新的解决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他们胸中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家发明研究时的火热的思考。教师制造平等的讨论研究氛围,鼓励学生互相讨论探究,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置疑,不断修改补充数学模型,学会分析和评价模型。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另辟新径、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实施效果

2.1 通过数学建模的学习,学生对数学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具备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建模的收集资料、分析思维过程的演练和运用讨论探究式学习,学生对数学产生深厚兴趣,认识到数学处处在我们身边,利用好它可以解决许多生产实际问题,学生从数学建模中体验到从来未有过的当初数学家发明创新时火热的思考,这种返璞归真的探究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建立模型过程中面对活生生的实际问题,教师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并用多种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2 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数学建模教学模式,使得不同专业学生呈现不同的特色。数学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都得益于数学建模学习中论文写作,很多学生做论文题目就是数学建模方面论文,具备了建模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师范类数学专业不仅具备了数学建模的能力,还熟悉中小学数学建模题目类型和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毕业后能从容胜任中小学的数学建模教学工作。非数学专业学生接受了数学建模培训和锻炼,开扩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领略到了各门学科交叉和综合运用的价值,为他们提供了培养创新能力和科研合作能力的一个较好的平台。通过数学建模,这些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中能自觉地应用数学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论文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2.3 我校是同类院校中最早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获奖学校之一,从2001年至今,每年组织学生参赛,曾获国家级二等奖、省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每年都有获奖学生。

【参考文献】

篇(4)

一、玩中说,培养表述兴趣

数学知识在教材上的表述总是比较抽象、中规中矩、严密精确。长期以来,教师又偏差地对待和处理教材,使数学语言变的枯燥、乏味、单调。其实数学知识也有很多趣味可以挖掘。如“快乐数学”,“趣味数学”,新理念提倡“玩中学,学中玩”,变“苦学为乐学”,“学为会学”。我们可以通过“玩”来调节学生的身心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悟数学的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设计“求平均数应用题”教学时,让学生进行“投骰子、抽纸牌、跳绳、拍皮球、猜拳”等自选活动,利用这一游戏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探究学习,注意搜集数学信息,用数与形来描述数学事实,汇报活动情况。使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述能力在充满欢乐的游戏中得到锻炼,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学中说,发展表述技能

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的本质、算理、思路、操作过程、特征等知识,开拓思维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

1.说概念本质

在概念学习中进行数学语言表达技能的训练能增强思维的逻辑性,是数学知识由直观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桥梁。各种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性质等都是通过数学语言表述的小论文。离开了数学语言,数学知识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如果学生对概念本质说不清楚小学数学论文,词不达意,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不能很好的合作交流表达意见。因此,概念教学必须重视学生说出概念的本质,让学生不但能说出概念的具体内容,更要说出关键词句,还会用不同的方法叙述,并说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和混淆之处。

2.说计算算理

加强计算算理教学,重视说的过程,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又能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计算教学中必须重视数学语言的培养,让学生说计算算理,介绍多种算法。同时对计算中的错误,还要说出错误的原因及看法。计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学生对计算算理听听似乎明白,真正理解与否,还要看他能否清楚地表达出来。如教学:38+24=( )学生通过操作学具,讨论分析后口述算理:先算个位上8加4得12,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2;再算十位上3加2再加1得6,所以38加24得62。通过口述算理小学数学论文,学生能准确进行计算,掌握两位数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通过口述算理,还能帮助学生检查计算过程中的错误,提高计算能力。

3.说解题思路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语言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结构,便于分析数量关系,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学习应用题时,有些学生会解题,却不能用语言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这就要从语言表述训练入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图画应用题”。让学生观察小鸡图,再说出图意:原来有4只小鸡,又来了3只小鸡,求一共有几只小鸡。通过反复的口头数学语言表达练习,学生在头脑中有了一个大体的数量关系:要把原来有4只小鸡,又添上3只。用什么方法?为什么用加法?(因为要求一共有几只鸡,要把原来的4只小鸡和又来的3只小鸡合并起来。)通过表述想法,在头脑中逐步建立了数量关系: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要把已知的两部分合并起来,最后让学生列出算式,并说出“4、3、7”各表示什么意思。这样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小学数学论文,分析解答方法。学生通过这样有条理的分析数量关系和数学语言表述的训练,把分析过程用一段连贯而完整的话表达出来。

4.说操作过程

通过操作等活动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述,不仅可以训练语言的条理性和准确性,同时进一步把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这节课时,首先布置操作活动,课前自制学具: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不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课中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实验,去发现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把操作过程中的看与说、想与说、做与说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小组汇报小论文。强化数学语言表述的严密、简洁、准确的特征。

5.说几何特征

几何形体的学习重在说其特征及联系,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学习《圆柱的认识》时,我出示圆柱模型及圆柱形实物,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同桌相互说一说初步感受,再让学生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像出一个圆柱体的形状,采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讨论说出圆柱体的特征。上下底同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有一个面是侧面,侧面展开是个长方形。学生通过自己说、同桌说、小组说、能得到“说”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说”的教学过程中。

三、用中说,提高表述能力

篇(5)

论文摘要情绪智力是一个新兴的心理学名词。经过心理学界的一番努力,情绪智力的理论研究现在已经开始趋于成熟。在应用方面,自1995年戈尔曼将其著作《情绪智商》出版以来,情绪智力受到世人的关注,尤其是企业管理、人工智能等领域。在教育领域,人们长久以来都只注重对智力的培养,而很少涉及情绪智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对情绪智力的一系列特点以及对小学生情绪智力培养的现实必要性的分析和阐述,提出了初步的建设性构想——以课程和师资为主要形式展开新时期小学情绪智力教育的序章。  

1 情绪智力的涵义 

上个世纪前期,桑代克提出了人类智力的多因素论,后来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更加深了对智力的研究。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一个心理学概念的提出掀起了世界范围内一场人类智能的革命——这就是美国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和约翰·梅耶提出来的“情绪智力”。到了1995年,《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丹尼尔·戈尔曼的著作《情感智商》使情绪智力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 

1.1 情绪智力的定义 

1.1.1 情绪智力是理解、控制和利用情绪,从而促进自身发展的能力 

情绪智力,又称情商,彼得·塞拉维和约翰·梅耶对其定义是“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①也就是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的能力。 

1.1.2 情绪智力的内容 

1995年戈尔曼在《情绪智力》一书中认为,情绪智力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②(1)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2)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3)激励自己情绪的能力;(4)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5)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总而言之,情绪智力的构成就是以“自己和他人的情感觉知能力”、“以情促思能力”、“移情能力”、“情绪的调节能力”这四个关键词构成。这四种内容相互影响,互相制约,共同构成了情绪智力的内在本质。 

1.2 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特点及其培养的重要性 

1.2.1 小学生情绪的特点 

国内有学者对小学生情绪智力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后发现:③父母受教育程度影响小学3-6年级学生的情绪智力的发展;小学3-6年级学生的情绪智力与学业成绩、社会地位存在显著正相关。这显示出小学生情绪智力的一部分特点,即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所以,情绪智力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1.2.2 小学生情绪智力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情绪智力不同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智商,国际上学者普遍持一个观点:情绪智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提高的。④格尔曼认为,情绪智力可以通过经验和培训得到明显的提高。小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初期,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因此有必要进行情绪智力的早期培养。如今世界教育的改革方向已经转入由智商情商相辅相成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被称为“ei”教育,即情商智商教育。如美国的“社会发展”、“社会与情感课程”等课程。 

1.2.3 小学生情绪智力培养的重要性 

戈尔曼的《情绪智商》一书已经证明,情绪智力在人的一生中的影响很大,这涉及情绪智力最根本的功能。戈尔曼对此作了独到的说明:“情感潜能可说是一种‘中介能力’,决定了我们怎样才能充分而又完美地发挥我们所拥有的各种能力,包括我们的天赋智力。”这说明情绪智力在我们所拥有的能力中起着一种至关重要的“中介”或“媒介”的作用。⑤有心理学家通过对上千名iq在130以上的智力超常儿童作了长期的观察认为,智商在个人的成功中所起的作用仅占20%。可见,情绪智力的高低对成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 

2 重视小学生情绪智力培养的现实必要性 

而对于情绪智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良好的运用情绪智力从而更好的驾驭其他智力,在当今社会更显重要。但我国现阶段情绪智力的教育不容乐观。 

2.1 小学生情绪问题令人堪忧 

从我国小学生的情绪状况来看,问题的严重性令人担忧。有人曾对一地区城区、郊区、农村200多位中小学生进行了焦虑程度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15.4%的学生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焦虑、孤独等症状。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现状已经不容忽视。 

2.2 学术认知的偏差错误的引导了教育 

长期以来,学术界认知的错误导致了教育的失位。 “由于传统的智能观的主要内涵是言语和数理逻辑方面的能力。狭隘的智能观必然导致狭隘的教育内容,而狭隘的教育内容将培养片面发展的学生,即学校对人生发展起重要作用的社会智能相对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⑥这样的尴尬在我国教育中显得尤为突出。这说明了我们以往的智商决定成败的观念是不确切的。 

2.3 小学生情绪智力教育严重缺失 

(1)应试教育体制导致情绪智力走向教育边缘。在我国,应试教育的教育体制始终笼罩着整个教育界,虽然很早就提出素质教育,但是出于国家相应体制的欠缺等一系列原因,素质教育也只是形式化的口号。 

(2)教师素质是在校小学生情绪智力培养问题的关键。与小学生接触最多的是小学教师,所以在小学生情绪智力培养的过程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就成了问题的关键。当今大部分地区的小学教师由于其社会地位低、待遇较差以及生活事业的多重压力导致情绪智力的培养不被重视,所以更加无暇顾及。 

(3)家庭教育受教育体制的影响深重。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决定着我国多数的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多的关注的是孩子的智育而非“情育”,家长可以为孩子花很多钱上课外辅导班,请家教,却不关注孩子的情感发展和心理问题,久而久之,导致我国很多小学生存在心理或情感问题。 

3 我国小学生情绪智力培养的原则及对策浅析 

3.1 我国小学生情绪智力培养的原则 

3.1.1 国家、社会、学校三者都应在小学生情绪智力培养中的各司其职 

国家是制定教育政策的主体,在制定教育政策的时候,应该有所根据。而社会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创建良好的网络环境不仅能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培养学生愉快的情绪。学校的责任更是不言而喻。 

3.1.2 情绪智力的培养应尽早进行 

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发展也是有其特定规律的,正如前面提到的。小学生的情绪智力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所以情绪智力应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尽早进行。情绪智力的培养一旦错过机会,便很难再进行补救。 

3.1.3 情绪智力的培养要注意方式方法 

在具体操作上,教师应该注意的则是:(1)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情绪发展特点,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应该有所不同。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应该更加注重语言的亲和性,而高年级更应注重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2)教师应注意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如对后进生应该注重增加其成功机会,使其获得更多的正面积极的情绪体验;(3)适当的帮助小学生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如通过转移注意力,看书,向他人倾诉等方式。 

3.2 我国在校小学生情绪智力培养的对策 

根据情绪智力的内容结构和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以及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学校小学教育中的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可以从师资、课程、教学、班级管理、心理咨询等方面进行。 

3.2.1 师资方面 

在情绪智力这一方面,教师的心理素质,教育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等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最大的。通过教师的身教、言教和师生互动,特别是通过同辈团体的影响,学生的情绪智力能得到较快的发展。具体地说,教师对于学生情绪智力的影响有师范作用(身教)、情绪指导(言传)。 

(1)教师的外显行为对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发展有着不可估计的作用。而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可塑性是相当可观的。教育家斯宾塞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教师如果以心换心,从不同途径去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就能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转化,从而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促进其情绪智力的有效提升。⑦ 

(2)教师对学生平等亲切的情绪指导对小学生的发展也是相当有帮助的。一个情绪智力导向的环境应该包括在自我控制、有效交流、合作、责任、决策、问题解决等方面给学生以直接的技术指导。⑧这些帮助主要包括体验成功、归属感、尊重、坚持性、积极性等。这些方面的言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情绪智力也是有帮助的。 

3.2.2 课程、教学与班级管理 

(1)课程方面。首先是一般课程,学校在一般课程如语文数学等智力课程的结构下可开发隐形课程。如课堂人文环境、物理环境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关注教学的人文性,关注学生的发展。 

其次是活动课程。这一课程内容主要是课外的活动课,比如国外早已涉及到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野外生存技能训练”等。这些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又能帮助小学生锻炼自己调节自身情绪,抵抗挫折的能力。 

再次是学校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属于学校自主开发的一类课程。如美国的以情绪为主题的“自我科学”课程。教师以学生生活中的情绪作为学习和探讨的主题,让学生寻找情绪产生的原因,接受自己的情绪和心态,辨认自己和别人的情感和情感反应,学习与他人合作。⑨ 

(2)教学方面。教学方面,教师创设多种多样的“课堂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扮演小教师”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情促学,情智交融,并最终使小学生的情绪智力和智力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3)班级管理方面。在班级管理方面,班主任则是这一方面的关键因素。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发展特点,轮流让学生根据其性格和情绪智力的高低(主要靠班主任平时的观察)在班上任职。这对于小学生的情绪智力的提升是相当有帮助的。 

3.2.3 心理咨询 

情绪智力的培养和提高,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应在加强情商测评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等方式来施加影响。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手段,逐步完善其心理调节机制。 

4 结语 

总之,对于未来情绪智力培养的方式还有很多,这些方法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才能有效地促进小学生情绪智力的进步。在学校教育之中加入情绪智力的课程,重视学生情绪智力的发展必将成为未来。 

 

注释 

①卢家楣.对情绪智力概念的探讨[j].心理科学 phychological science,2005(5). 

②竺培梁.情绪智力的概念、结构和测量[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11). 

③刘玉娟.小学生特质型情绪智力的发展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8). 

④蒋巧君.小学生情绪教育活动课程的实验研究[j].教育学报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2005(6). 

⑤肖静宁.情绪智力辨析[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2). 

⑥屈仁均.传统教育观念的反思及国外情绪智力教育借鉴[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4). 

⑦王旭飞.如何培养学生的情绪智力[j].石油教育,2000(10). 

篇(6)

【关键字】小学科学家庭实验室

一、问题产生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学习要以实验探究为核心。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教师应提供学生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的机会,但学生学业任务重,在校需要不停地听课,而学校实验室开放时间很有限,造成学生做实验的机会实在太少了。

二、解决办法

如果学生家中建设个实验室,就能解决"学生实验机会太少"这一问题。"家庭实验室"是设置在家庭中,以科学问题为探究对象,具有一定器材的简易工作室。它属于探究性实验室范畴,这不同于学校常见的传统实验室。探究性实验室是指能够充分支持学生进行多方面探究性学习的环境,能够提供各种各样的探究设备和工具,创设一个面对事物进行探究的环境。

我们想要真正意义上,在家建立起孩子自己的实验室,难度较大。我们从学生家庭实际出发,基于现在所使用的教科版小学《科学》课本为依据,组织学生开展家庭实验活动,拟采取以下措施:

1.家长支持,因地制宜建设

家长的支持是孩子创建家庭实验室的关键,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家长有效沟通,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获得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因陋就简,实验室规模不宜过大,一张写字台大小面积即可。例如,把房间打扫干净,花盆中种植凤仙花、油菜等一些花草,养上几条蚕宝宝或蚯蚓;将学校发的学具安装后,放在"实验桌"上,并布置一些需要的科学实验物品,如:蜡烛、手电筒、地球仪、玻璃管、杯子、导线、小电珠、干电池、废塑料瓶、单摆等等;还需要一些日用品的实验药剂--小苏打、白醋等。当然,在创建家庭实验室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家校联系工作,要求学生家长特别重视加强孩子的安全管理。教师可统一制订些安全规则,让学生带回家张贴在"实验桌"旁,具体内容为:实验时要注意防火、通风;实验药品尽量避开有毒、有挥发性和腐蚀性的试剂;实验时,注意当心烫伤或割伤身体等......这样,一个简易的家庭实验室就初步创建成功了。

家长的物质支持是基础,但精神层面的关怀更重要。简易的家庭实验设备,有些可以用废品,如用塑料瓶制作水钟;有些可以使用替代品,例如用茶杯贴上刻度替代量杯......总之,物质上的器材即使暂时没有,也可以用金钱及时买到,但心灵上的支持是不能用金钱兑现的。例如,月球是天然的实验器材,如果孩子需要观察月相变化周期,不需要家长增添什么设备,但需要家长给予一个安全和谐的家庭氛围和点滴鼓励,假如学生家长陪伴孩子一起观察,并适当指点,学生的观察效果定为事半功倍,否则孩子往往会半途而废。

2.树立榜样,开展成果展示

教师应重点辅导有家庭实验室的同学,开展好科技小发明和小制作,撰写科技小论文,力争在县、市级比赛中获奖。让这些学生先"富裕"起来,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带动全体同学建设自己的家庭实验室。家庭实验以趣味实验为主,兼顾教材上的部分实验任务。所要完成的实验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为重点,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培养观察生活中所蕴含科学现象的能力,和自我分析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

教师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成果展示,如"家庭实验室"班级报告会、"家庭实验室"科学成果展示墙等,其中成绩突出者可评为学校"少年诺贝尔奖"。学校还将学生的"家庭实验室"成绩记入科学学科期末成绩,与学生评选科学特优生挂钩。

3.注重规范,制定一套制度

为了让学生的创建的家庭实验室,既有统一的建设标准,又能展示自我个性,我们制定了一套制度来规范"家庭实验室"建设及活动。《1至5星级"家庭实验室"创建标准》、《三至六年级"家庭实验室"活动操作指南》、《科学伙伴活动细则》等,对学生进行家庭实验的数量、质量、要求等都提供了可参照的标准。学校定期对学生的"家庭实验室"进行验收,既重视家庭实验室的硬件建设,更重视学生在家庭实验室中所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在市级科技创新大赛、科学小论文比赛中所取得的成绩,每次家庭实验室的验收结果,将在学校公示栏中张榜表扬公布。

4.团结合作,建"大家庭实验室"

家庭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学生家庭情况各异,学生成绩也有优劣差距;学生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差距也很大,甚至有些学生家长不太支持在家建立实验室,理由是家里搞得乱七八糟,每天都得搞卫生;有些学生家庭住房条件实在不允许建实验室......那就请学生到"大家庭实验室"报到吧!在这里,你会找到志趣相投的同行者,一起探索一个个科学奥秘。

"大家庭实验室"可设在校内闲置地上,实行"网络化管理,组团式探究",主要为学生提供科学种植、养殖实践的场所,主要开展科学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科技类)学生课外活动,可设"科学课堂实验园"、"新品种示范园"等区域。"科学课堂实验园"开展以科学课堂教学有关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如种植凤仙花,养蚕等动物;"新品种示范园"展示当地或各学生收集的植物新品种,通过对比试种,可以比较植物品种的优劣。

通过家庭实验室的建设,成效显著。科学课堂教学实验得到有效推进,实验的开出率得到较大提高。学生探究能力明显增强,在家中做实验,需要学生亲自解决的问题很多,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挑战和锻炼,也培养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克艰攻难、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同时,我们为建设家庭实验室积累宝贵经验,获得许多各级科技小制作、小论文奖项。学生家庭实验室的创建,产生了"蝴蝶效应",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更浓厚了,家校之间的联系也更紧密了......现在,部分优秀的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大自然,探究更为丰富的科学世界。

参考文献

篇(7)

1.地域资源的作用

学生既是地域文化的观赏者,又是地域文化的实践者。充分利用学生对地域文化的熟悉感和亲近感,激发其学习动机,增加其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其远大志向。

2.独特环境的考虑

钱江潮汹涌澎湃,气势磅礴,举世闻名。萧山从1994年起,每年举办国际观潮节,活动的是在南阳(又称潮都)街道的杭州观潮度假村举行。我校离杭州观潮度假村只有2千米左右的路程。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学校开展“潮”文化教育活动,打造品牌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创建特色途径

1.营造特色文化

“校园应是一本活的教科书,使每座墙都能说话。”在校园环境布置上,我们力图蕴含“潮”的气息,通过“浮石装饰、墙面布置、展厅建立”进行体现。

(1)浮石:家乡特有的一种装饰石材

在北教学楼前的正中位置的椭圆形水池中矗立着一座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大型假山,师生们为有这样的家乡装饰品而感到自豪!

(2)墙面:学校走廊墙面

①一楼走廊墙面:展示赭山“十景”图。我们学校所处的位置——赭山。南宋时期就有赭山“十景”之说。赭山“十景”图的展出,激发全体师生对家乡历史的了解与自豪感。②二、三楼走廊墙面:悬挂家乡名人像。如:清朝历史学家高士奇、清朝书法家高云滕、革命烈士曹阿堂。

家乡名人众多,他们的优秀事迹及所体现家乡的那种“奔流不息,勇立潮头”弄潮儿精神,激励着全体师生。

(3)展厅:即“潮文化”教育展示厅

为了让学生了解“潮”、欣赏“潮”、感悟“潮”,我们学校特地建立“潮”文化展示厅,厅中介绍了钱塘江的历史变迁、举办观潮节的盛况、观潮需要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2.结合学科教育

具体做法是:抓好“一点一面”。

(1)一点,即抓好校本教材施教

①编好校本教材

2008年10月我们编辑出版了校本教材《赭山——我们可爱的家乡》。这本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史料翔实。

②用好校本教材

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力求做到“六个”到位:意识到位、责任到位、时间到位、进度到位、研讨到位、评价到位。

(2)一面指各学科渗透

在学科教学时,要求做到“两个结合”: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特定与随机相结合。

3.参与活动体验

(1)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

学校以此为阵地,全面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被“潮”所润泽。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①让队员们走出校门,在家长的陪同下,亲自观潮,欣赏那势如千军万马、排山倒海的天下奇观,亲身感受大自然的力量之美;参观昔日一片滩涂及盐碱地上发展起来的厂房林立的南阳经济开发区,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询有关钱塘江的渊源、沿革、人文、掌故,家乡面貌发展变化等知识和内容。

②通过与世代居住在钱塘江边人的直接交流,感受钱塘人的性格,发现钱塘人的勤劳、勇敢、朴素与坚韧,体验涌潮文化的深刻内涵。

(2)开展“弄潮儿”小记者团实践活动

“弄潮儿”小记者团,在大队辅导员的带领下开展下列活动:寻找家乡名人;采访当今名流、名企;宣传家乡的特色产业;雕塑家乡浮石;调查母亲河——钱塘江的水质等。

(3)建设德育“基地”

2002年3月,学校与南阳经济开发区、萧山“仓前水文站”“赭山远鸿苗圃”“南阳敬老院”等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帮助。

(4)进行“六项”特色活动

如,开展“诵读国学经典,弘扬潮乡文化”的钱江潮诗文诵读活动进行;“洁美潮乡,文明潮乡”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踏青活动;组织伞乡孩子制伞比赛等等。

三、创建特色成果

近几年来,学校德育以“潮”文化教育为载体,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教育教学成果。

1.彰显了学校特色

(1)“弄潮儿”小记者团硕果累累

2007年“弄潮儿”小记者团被全国少工会授予“红领巾优秀小社团”称号。2009年“弄潮儿”小记者团被杭州市少工会授予“杭州市优秀雏鹰假日小队”称号和萧山区“德育十佳社团”称号。

(2)大、中队活动影响深远

2007年举办了义蓬片“观涌潮奇景,学家乡名人”的中队展示活动。2010年4月,学校举办了“走向潮乡深处,寻找赭山的记忆”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观摩活动。2011年12月,举行萧山区“潮润百年赭小,秀我七彩童年”少先队大队活动等有关活动,在萧山教育信息网、萧山日报、萧山电视台进行了报道。

(3)学校知名度日益提升

2010年上半年,学校接受了浙江教育在线电视台的现场采访,高荣华校长作了开展“潮”文化教育活动的总结。下半年,学校被评为“萧山区德育特色学校”。近几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2.增强了教师的能力

自从开展“潮”文化教育活动以来,有20多个课题、论文、案例在区级及以上获奖。如2007年《有效利用区域资源深化地方课程教育内涵——对“潮”文化延续教育的实践研究》获得杭州市地方课程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2008年《把握地理优势,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赭山“潮文化”实践活动研究》获得萧山区第二届德育精品工程。2011年《文本研究、星级评定、个性评价——基于“潮文化研究”平台提升有效教师素质的研究》获得浙江省义教论文评比一等奖。

3.发展完善了学生素质

(1)学习态度的转变——主动参与,积极体验

“潮”文化对学生而言内容更鲜活,形式更活泼,时空更开放,学生更喜闻乐见。

(2)学习方法的转变——质疑探究,改变学法

在活动中,自己去发现新知识,探究新方法的能力大大增强。

(3)思想品质的转化——道德内敛,导之以行

我们在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以潮修德”这一育人目标,进行艰苦朴素教育、耐挫教育、竞争意识、责任担当意识教育等,增强了热爱家乡的认同感、建设家乡的使命感和发展家乡的责任感。

四、教育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