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3 01:47:1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课程标准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在讨论中,不少观点的争论实际上都可上溯到这个层面上来,它涉及到为什么要制定标准?以什么制定标准?所制定标准需要体现的核心思想或观念是什么?这些问题实际上关系到标准研制的基础,也是需要在研制过程中不断深入研讨以形成共识的。
1.1应首先以时代性要求作为标准研制的依据
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当然应该从更广阔的时代背景出发,反映出数学课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变化和应达到的目标,诚为G.豪森在《数学课程发展》一书中所指出的:应该将数学课程发展放在历史的,以及更普遍的社今的、教育的背景中去加以考察。"从这一角度出发,至少如以下几个方面是应该考虑的:
(1)未来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如社会的信息化、数字化、学习化)对教育及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数学学科本身的发展变化(如技术性特征的凸现、应用环境的拓展、以数学理性精神及数学语言、思想、方法为核心的数学文化与人的生存更紧密的联系等);
(3)数学教育观的新发展(如数学教育功能、价值的变化;对数学教育过程、本质的新认识等);
(4)数学教育改革的国际、国内时代背景(如怎样适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总要求以及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新趋势等)。
应该说,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已敏锐地关注着上述时展要求所赋予的数学教育新的时代特征。如在ICME-8上,我国学者提出了"中国数学教育的范式革命",引起国际数学教育界的关注。之后,文[2]进一步从数学教育价值观、认识论观、数学观3个维度组成的框架来描述这种观念的变革。文[3]从"数学素质教育的建设是一项深刻的教育思想改革"的角度对上述观点予以支持。20世纪末连续两年·。在上海举行的"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不仅对20年来我国数学教育的成就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国际比较,还对改革的目标和未来10年中国数学教育的发展作了展望,作为参与者,深感数学教育的新观念、新思维已成为问题研讨的基础;而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高师数学教育年会上,主题报告《数学教育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鲜明反映出在知识经济理念之下对数学及数学教育的新认识。这里还要提及的是以青年学者为主体的"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课题组"围绕"大众数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长达6年的实验研究,专家鉴定意见指出:该课题"在数学教育观和数学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原则、理论依据方面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新思路"。其主旨报告从重新认识数学、重新认识学生、重新估价我国数学教育现状、把握国际数学教育新方向等方面论述了其研究在未来义务教育中"代表着一种新的数学思想和实践体系"。
上述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研究活动集中地反映出这样一种共识,即:应该以一种基于时展要求之下的全新的理念来推进数学教育改革,而这也就成了标准研制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
1.2关于《设想》所提出的改革的基本理念
它主要涉及到如下层面:(l)数学观,从数学是模式与秩序的科学,是普遍适用的。技术,是一种充满探索与创造的过程等方面去反映对数学发展的新认识。(2)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数学教育观,从中体现出数学教育与国民素质、人的理性思维、自我情感发展、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关系,体现出平等教育、终身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新观点。(3)围绕"学习的建构",从数学学习的本质、方式、教师作用等方面形成一种新的学习认识论观念。(4)基于以上观念变化,提出新的教育评价观,即建立一种注重过程的、动态的、多样化的数学教学评价机制。
应该说,上述理念基本反映了目前的研究成果和共识,反映了未来发展的时代要求,为前期研制奠定了必要的思想认识基础。随着研制进程的推进和讨论的深入,研制者对上述理念也作了一些调整和补充,我们不难从文[5]及《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发现一些变化。
1.3关于标准研制的核心思想
文[6]认为"一个好的数学课程标准还应其有明确的指导思担",它应该有一个核心的思想予以表述,它"事实上构成了新的改革运动的主要特征,或者说,是次之改革运动成败的关键因素"。笔者赞同这样的成点,只是认为这种核心理念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本身也是研制的一个成果),它需要对诸多层面的理念予以梳理、贯通、整合及提炼,需要以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基础,它也不仅仅是一种理性思考的产物,更应该能通过课程载体落在实处。
综合研制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种种观点,比较趋于共识的是:新课程标准应注重在素质教育的目标下实现"人的发展",有鉴于此,就必须实现如下转变,即:从面向少数学生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从强调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从数学接受性学习转变为数学活动中的建构性学习;从仅于数学内部学数学转变到更多地联系数学外部(社会、生活、其它学科等)学数学;从追求特定时限学习目标的实现转变到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及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养成。
2课程标准研制需要注意的几个策略
由于"标准"的研制在我国尚属首次,加之涉及面广,需解决的问题多,且要经历一个较长的研制实验过程,可以说是一项数学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为有效地实施这项工程,应该注意方法、策略问题。笔者曾在1999年10月份召开的北京会议上就此问题发表过意见,现在本文着重就几个问题再谈点个人意见。
2.1需处理好几个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建国以来,我国数学教育经过若干历史发展阶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具有自我特色的厚重的历史底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数学教育改革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也应该看到,基于应试教育的大背景,数学教育也出现了许多值得认真研究、加以解决的问题。而如果从前述时展的要求看,数学教育在某些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更应该加快改革进程。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分析,决定了"标准"研制的基本态度应是扬弃加变革,即采取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态度对数学教育的过去和现状作实事求是的分析,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正视问题,更要以改革的姿态,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应该说,研制者所采取的态度是严肃而科学的,除了注意历史总结,现状剖析和未来需求设计这三者的贯通外,其着力点放在了适应未来发展需要上,这也表现了"标准"是一个适应未来的向前看的标准目前有人对标准研制是否充分肯定了我国数学教育的成绩以及目前改革步伐是否迈得过大所表现的忧虑是没有必要的。
另一个需要处理好的是坚持自我特色与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数学教育研究历来具有国际协作的传统,而数字化社会的到来,使"地球村"更加成为现实,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使得各国的数学教育更加走向开放和交流。值此世纪之交,各国数学教育研究异常活跃,反思过去、调整现在、思考未来已成为共同的主题。数学教育在这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也呈现出更多带普遍规律性的特征,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国际研究的大好时机。中国作为世界上学习数学人口最多的国家,其研究应该更多地融入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主潮流,一方面吸取别国之长;另一方面也为国际教育界提供自己的经验。正是从局这双向目的出发,在标准研制中,加强国际比较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研制组除了进行"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最新进展"的专题研究外,还广泛收集了各国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国别研究和其它方面的专题研究。事实证明,这种比较研究对于认清自己国的长处和不足,把握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势是有效的,值得进一步深入下去。
在研讨中,还涉及到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问题。比如,关于计算机(器)的普遍使用能否实现,某些现代内容(如概率统计)的增加是否会造成地区间新的水平差异,在义务教育阶段,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否能落到实处,师资水平能否保证标准的实现,等等。笔者认为,在标准研制中,注意我国国情和现实可能性固然重要,但这种现实可能性一定是放在21世纪发展的背景下加以考虑的,一定是以时代需要为前提的。所谓目标既定,行动使然,课程标准应该在这个意义上体现它的先导性。
2.2吸纳各方力量参与,增强研制工作的开放性
应该说研制工作一开始就注意到了这一点。除就《设想》在全国普遍征求意见外,还先后召开了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华北地区的座谈会,并通过多种形式,分别听取了数学家、数学教育家、高师研究者、教研员、一线中小学教师及其他各方人士的意见,并调动国内、境外有关学者的力量,进行了5个方面专题的调研,研制工作及有关会议也考虑到了地区性和各个层面的代表性。考虑到标准研制及具体实施、实验还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更需要各方参与、通力合作才能收到实效,因此在研制的开放性上还需加强。应鼓励针对研制及实验有关各层面课题的立项研究,更提倡多方联合对重点问题进行攻关研究。
2.3提倡学术论争,增强研制过程的活力
围绕着标准研制,一段时间以来,在各种期刊上出现了不少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多有观点碰撞。事实上,数学教育研究的多元化格局已是当前发展的趋势,更何况我们是在做过去从未做过的事,如果众口一词,循之一径那才是不正常的事。学术论争必然带来学术繁荣。笔者参加的几次会议,尽管时时感到"火药味",但同时更感到言者的坦诚和成就这一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因标准研制所引发的学术论争是一件大好事,它必然为这一工作灌注强劲的动力。
3关于课程标准的设计
3.l标准水平的定位
此问题曾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引发出应是高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争论),这里要解决好4个方面的问题:(1)要以反映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要求(即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为定位的依据;(2)从上述依据出发,标准应首先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标准,但正如它是致力于"人的发展"的标准,所以这一标准又不应理解为基于当前现状的低标准,而是着眼于21世纪发展要求的高标准;(3)标准在确立规范性要求的同时,应体现一定的弹性,这种弹性能为标准的实施(教材编制、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手段及地区实际情况差异)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4)3学段(9年级)之间的水平划分也应体现科学性和学段水平之间的递进发展关系,即通过阶段性与发展性的有机结合,来刻画标准的完整水平定位,而这些又是需要一定的研究来予以确定的。
3.2标准的内容与结构
《设想》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标准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反映出如下特点:(1)以基本理念阐释标准制定的时代背景与指导思想;(2)将目标体系分为发展性领域与知识性领域,"虚"实结合、内容与活动结合、知识与素养(能力、态度等)结合、认知与情感结合,通过两个领域的交融、互动,来实现课程的总目标;(3)进一步对实施课程目标从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提出了思路,按此思路可对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形成指导性意见。这样。目标体系、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就形成了一个相互贯通,有机结合的体系,应该说这是值得肯定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这之中,目标体系的设计特别是知识领域内容的设计是重点,也曾引发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关于平面几何的改革,关于小学是否引入方程,关于计算机(器)的进入?关于四则运算的要求以及一些具体内容的增、舍等等。此外,关于如何看待数学能力;如何贯穿数学思想方法;如何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关于"证明"限制的程度怎样才合适;在3部分内容(数与式、空间与图形、概率统计)之外如何反映数学的联系(内部及外部联系);发展性目标对知识性目标的导向如何落在实处;如何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编写与呈现之间的关系等也是引起关注的问题。
3.3对案例的重视
课程标准研制应该把典型案例的设计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一个好的案例应该体现如下功能:(1)示范性,即提供一个实实在在的示例。(2)过程性,通过案例反映出动态活动特征。比如,通过"问题情境一一模型一一解决与拓展"的过程展示、呈现一种基本模式。(3)综合性,通过案例,浓缩与融合课程要求的诸要素,以期对课程达到的目标和实现的途径作整体反映。(4)可实现性,即能行性,以案例为载体,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把课程标准落在实处。无独有偶,在1999年底上海举行的"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讨论"数学教师培训课程计划"时,大家极力主张"案例+反思"应作为教师培训的基本方式。而王长沛先生所提供的几个案例录相曾在多个场合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评。我们应该将这一工作视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围绕课程标准的研制,广泛收集、整理、设计各种层次的丰富多彩的案例就显得很有必要。
1关于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
在讨论中,不少观点的争论实际上都可上溯到这个层面上来,它涉及到为什么要制定标准?以什么制定标准?所制定标准需要体现的核心思想或观念是什么?这些问题实际上关系到标准研制的基础,也是需要在研制过程中不断深入研讨以形成共识的。
1.1应首先以时代性要求作为标准研制的依据
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当然应该从更广阔的时代背景出发,反映出数学课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变化和应达到的目标,诚为G.豪森在《数学课程发展》一书中所指出的:应该将数学课程发展放在历史的,以及更普遍的社今的、教育的背景中去加以考察。"从这一角度出发,至少如以下几个方面是应该考虑的:
(1)未来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如社会的信息化、数字化、学习化)对教育及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数学学科本身的发展变化(如技术性特征的凸现、应用环境的拓展、以数学理性精神及数学语言、思想、方法为核心的数学文化与人的生存更紧密的联系等);
(3)数学教育观的新发展(如数学教育功能、价值的变化;对数学教育过程、本质的新认识等);
(4)数学教育改革的国际、国内时代背景(如怎样适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总要求以及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新趋势等)。
应该说,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已敏锐地关注着上述时展要求所赋予的数学教育新的时代特征。如在ICME-8上,我国学者提出了"中国数学教育的范式革命",引起国际数学教育界的关注。之后,文[2]进一步从数学教育价值观、认识论观、数学观3个维度组成的框架来描述这种观念的变革。文[3]从"数学素质教育的建设是一项深刻的教育思想改革"的角度对上述观点予以支持。20世纪末连续两年·。在上海举行的"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不仅对20年来我国数学教育的成就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国际比较,还对改革的目标和未来10年中国数学教育的发展作了展望,作为参与者,深感数学教育的新观念、新思维已成为问题研讨的基础;而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高师数学教育年会上,主题报告《数学教育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鲜明反映出在知识经济理念之下对数学及数学教育的新认识。这里还要提及的是以青年学者为主体的"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课题组"围绕"大众数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长达6年的实验研究,专家鉴定意见指出:该课题"在数学教育观和数学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原则、理论依据方面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新思路"。其主旨报告从重新认识数学、重新认识学生、重新估价我国数学教育现状、把握国际数学教育新方向等方面论述了其研究在未来义务教育中"代表着一种新的数学思想和实践体系"。
上述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研究活动集中地反映出这样一种共识,即:应该以一种基于时展要求之下的全新的理念来推进数学教育改革,而这也就成了标准研制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
1.2关于《设想》所提出的改革的基本理念
它主要涉及到如下层面:(l)数学观,从数学是模式与秩序的科学,是普遍适用的。技术,是一种充满探索与创造的过程等方面去反映对数学发展的新认识。(2)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数学教育观,从中体现出数学教育与国民素质、人的理性思维、自我情感发展、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关系,体现出平等教育、终身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新观点。(3)围绕"学习的建构",从数学学习的本质、方式、教师作用等方面形成一种新的学习认识论观念。(4)基于以上观念变化,提出新的教育评价观,即建立一种注重过程的、动态的、多样化的数学教学评价机制。
应该说,上述理念基本反映了目前的研究成果和共识,反映了未来发展的时代要求,为前期研制奠定了必要的思想认识基础。随着研制进程的推进和讨论的深入,研制者对上述理念也作了一些调整和补充,我们不难从文[5]及《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发现一些变化。
1.3关于标准研制的核心思想
文[6]认为"一个好的数学课程标准还应其有明确的指导思担",它应该有一个核心的思想予以表述,它"事实上构成了新的改革运动的主要特征,或者说,是次之改革运动成败的关键因素"。笔者赞同这样的成点,只是认为这种核心理念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本身也是研制的一个成果),它需要对诸多层面的理念予以梳理、贯通、整合及提炼,需要以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基础,它也不仅仅是一种理性思考的产物,更应该能通过课程载体落在实处。
综合研制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种种观点,比较趋于共识的是:新课程标准应注重在素质教育的目标下实现"人的发展",有鉴于此,就必须实现如下转变,即:从面向少数学生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从强调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从数学接受性学习转变为数学活动中的建构性学习;从仅于数学内部学数学转变到更多地联系数学外部(社会、生活、其它学科等)学数学;从追求特定时限学习目标的实现转变到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及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养成。
2课程标准研制需要注意的几个策略
由于"标准"的研制在我国尚属首次,加之涉及面广,需解决的问题多,且要经历一个较长的研制实验过程,可以说是一项数学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为有效地实施这项工程,应该注意方法、策略问题。笔者曾在1999年10月份召开的北京会议上就此问题发表过意见,现在本文着重就几个问题再谈点个人意见。
2.1需处理好几个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建国以来,我国数学教育经过若干历史发展阶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具有自我特色的厚重的历史底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数学教育改革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也应该看到,基于应试教育的大背景,数学教育也出现了许多值得认真研究、加以解决的问题。
而如果从前述时展的要求看,数学教育在某些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更应该加快改革进程。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分析,决定了"标准"研制的基本态度应是扬弃加变革,即采取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态度对数学教育的过去和现状作实事求是的分析,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正视问题,更要以改革的姿态,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应该说,研制者所采取的态度是严肃而科学的,除了注意历史总结,现状剖析和未来需求设计这三者的贯通外,其着力点放在了适应未来发展需要上,这也表现了"标准"是一个适应未来的向前看的标准目前有人对标准研制是否充分肯定了我国数学教育的成绩以及目前改革步伐是否迈得过大所表现的忧虑是没有必要的。
另一个需要处理好的是坚持自我特色与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数学教育研究历来具有国际协作的传统,而数字化社会的到来,使"地球村"更加成为现实,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使得各国的数学教育更加走向开放和交流。值此世纪之交,各国数学教育研究异常活跃,反思过去、调整现在、思考未来已成为共同的主题。数学教育在这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也呈现出更多带普遍规律性的特征,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国际研究的大好时机。中国作为世界上学习数学人口最多的国家,其研究应该更多地融入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主潮流,一方面吸取别国之长;另一方面也为国际教育界提供自己的经验。正是从局这双向目的出发,在标准研制中,加强国际比较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研制组除了进行"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最新进展"的专题研究外,还广泛收集了各国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国别研究和其它方面的专题研究。事实证明,这种比较研究对于认清自己国的长处和不足,把握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势是有效的,值得进一步深入下去。
在研讨中,还涉及到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问题。比如,关于计算机(器)的普遍使用能否实现,某些现代内容(如概率统计)的增加是否会造成地区间新的水平差异,在义务教育阶段,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否能落到实处,师资水平能否保证标准的实现,等等。笔者认为,在标准研制中,注意我国国情和现实可能性固然重要,但这种现实可能性一定是放在21世纪发展的背景下加以考虑的,一定是以时代需要为前提的。所谓目标既定,行动使然,课程标准应该在这个意义上体现它的先导性。
2.2吸纳各方力量参与,增强研制工作的开放性
应该说研制工作一开始就注意到了这一点。除就《设想》在全国普遍征求意见外,还先后召开了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华北地区的座谈会,并通过多种形式,分别听取了数学家、数学教育家、高师研究者、教研员、一线中小学教师及其他各方人士的意见,并调动国内、境外有关学者的力量,进行了5个方面专题的调研,研制工作及有关会议也考虑到了地区性和各个层面的代表性。考虑到标准研制及具体实施、实验还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更需要各方参与、通力合作才能收到实效,因此在研制的开放性上还需加强。应鼓励针对研制及实验有关各层面课题的立项研究,更提倡多方联合对重点问题进行攻关研究。
2.3提倡学术论争,增强研制过程的活力
围绕着标准研制,一段时间以来,在各种期刊上出现了不少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多有观点碰撞。事实上,数学教育研究的多元化格局已是当前发展的趋势,更何况我们是在做过去从未做过的事,如果众口一词,循之一径那才是不正常的事。学术论争必然带来学术繁荣。笔者参加的几次会议,尽管时时感到"火药味",但同时更感到言者的坦诚和成就这一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因标准研制所引发的学术论争是一件大好事,它必然为这一工作灌注强劲的动力。
3关于课程标准的设计
3.l标准水平的定位
此问题曾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引发出应是高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争论),这里要解决好4个方面的问题:(1)要以反映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要求(即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为定位的依据;(2)从上述依据出发,标准应首先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标准,但正如它是致力于"人的发展"的标准,所以这一标准又不应理解为基于当前现状的低标准,而是着眼于21世纪发展要求的高标准;(3)标准在确立规范性要求的同时,应体现一定的弹性,这种弹性能为标准的实施(教材编制、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手段及地区实际情况差异)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4)3学段(9年级)之间的水平划分也应体现科学性和学段水平之间的递进发展关系,即通过阶段性与发展性的有机结合,来刻画标准的完整水平定位,而这些又是需要一定的研究来予以确定的。
3.2标准的内容与结构
《设想》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标准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反映出如下特点:(1)以基本理念阐释标准制定的时代背景与指导思想;(2)将目标体系分为发展性领域与知识性领域,"虚"实结合、内容与活动结合、知识与素养(能力、态度等)结合、认知与情感结合,通过两个领域的交融、互动,来实现课程的总目标;(3)进一步对实施课程目标从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提出了思路,按此思路可对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形成指导性意见。这样。目标体系、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就形成了一个相互贯通,有机结合的体系,应该说这是值得肯定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这之中,目标体系的设计特别是知识领域内容的设计是重点,也曾引发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关于平面几何的改革,关于小学是否引入方程,关于计算机(器)的进入?关于四则运算的要求以及一些具体内容的增、舍等等。此外,关于如何看待数学能力;如何贯穿数学思想方法;如何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关于"证明"限制的程度怎样才合适;在3部分内容(数与式、空间与图形、概率统计)之外如何反映数学的联系(内部及外部联系);发展性目标对知识性目标的导向如何落在实处;如何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编写与呈现之间的关系等也是引起关注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探讨高职课程标准制定的课题,现以公共空间室内设计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标准应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1、课程定位
公共空间室内设计是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培养装饰设计师岗位能力的核心课程,是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在于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基础后,进行装饰设计师进行专项任务设计时应有的知识技能训练,能够根据企业工作实践完成虚拟设计任务。与该课程联系较为紧密的平行课程有:《装饰施工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毕业设计》等。它与这些平行课程一起构建学生的专业基础学习领域,作为该模块中核心课程,起到整合提高的作用形成室内装饰设计师的岗位职业技能“必需”专业训练平台。
2、课程设计思路
(1)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
本课程以装饰设计师的职业工作为导向进行课程设计,将课程分为若干个学习情境,每一个学习情境的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将“课堂学习”与“工作过程学习”整合在一起,真正意义上的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情境。
(2)以职业工作项目为载体。
课程以装饰设计师岗位的具体工作项目为载体来设计与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以具体工作为任务、以技术实践为目的,以技术理论知识为背景的课程内容新结构,完全实现课程内容由学科结构向工作结构的转变。(3)以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公共空间设计课程以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方式,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单独或者团队完成课程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方面有显著的提高。过去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驱动式教学将被动行为变为学生的主动探索行为来完成某一项工作任务,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切实获取所需的职业能力。
3、公共空间设计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能掌握中小型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和专业的设计图纸表达能力以及口头方案汇报的能力。树立良好的装饰设计师、室内设计师的职业意识和职业修养,培养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自我更新与适应性发展的能力。
4、课程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以“理论够用、实践为主”作为宗旨,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根据行业的实际需要,装饰设计师职业岗位在承接设计项目工作环节应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以及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等内容作为课程教学的内容。“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从而达到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转换成专业性技能、技巧。学习情境。据课程目标,高职装饰《公共空间室内设计》课程共包括5个学习情境,如设计项目接收与前期准备、初步设计阶段、方案汇报与设计优化、设计深化、设计实施与评价每一个学习情境具体包括项目目标、项目任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建议、考核评价、教师能力及知识要求、学生知识与能力要求、教学仪器设备等内容。
5、课程实施建议
(1)教材选用建议。
本课程在高职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中开设时间比较长,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的种类比较多,有全国高职高专的规划教材,教材的选取应该优选实践性强、按照工作过程循序渐进设置教学内容,而编写的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强的教材。
(2)教学建议。
课程建议以装饰设计师职业的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项目为载体,采取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实训案例式教学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按工作过程设计教学与学习过程,组织教学。即在每一个教学项目中,又分成若干学习任务,在虚拟工作情景引入教学内容,在工作情景中展开具体的学习任务,并在过程中给出可以实际操作的评价标准。教学过程中一般分为项目小组进行,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进行实训,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做中学、学中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式教学,使学生掌握装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实行工学结合。从以上对于公共空间设计的课程标准的制定综合来看,高职课程标准的制定应体现行业、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在专业课程开设计划时应有企业(行业)的一线专家直接参与课程标准的开发设计;务必做到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专业培养计划与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的制定上,应以对应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力为主,围绕职业能力的构建来设计并组织课程内容;在工学结合的原则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知识,技能和态度,从而切实反映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课程内容也不过于的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应该强调教学内容以实际、实用、实践为主线,教学的知识理论以够用为原则。
二、结语
一、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语义逻辑
我们先做一个语素分析:“人文”分开来说,就是人与文化,人当然是文化中的人,人当然属于人类,但人也是个体的文化当然是人的文化,人的文化也可依此而分为个人的文化与类属的文化。因此,人文性包括人的文化性和文化的人性。
因此,人文性的实质是人文精神,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生成过程直接体现在学生人文精神的生成过程中。关于人文精神,历来有不同论述。于满老师认为:人文精神的内涵应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又有人说:"人文精神最集中的特点就是对人心理的滋养作用。"还有人认为:"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思想内核,也是对人类的现状、将来的关注与责任。
整合相关论述,具体到语文课程方面,人文性意味着:语文课程应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文化个性的尊重,把人文精神的养成作为课程目标的一种课程价值取向。具体而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应具备下列三个特质:(1)把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并以此来制定语文课程目标和选择语文课程资源。(2)学生作为具有文化个性的人,在语文课程中受到人文关怀,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其自身的体验和个性心理特征受到尊重。(3)教师成为语文课程的建构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程中努力突出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理念。
二、人文性对于语文教育的意义
首先,在语文教育中注重人文性有助于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倡导人文性,势必打破"教师中心"和语文课堂中的"权威主义""话语霸权",使教师的地位和角色发生转变,由语文课程中的灌输者、命令者、训练者变为商讨者、组织者、引导者倡导人文性,能促使教师在关注学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发展的同时更加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倡导人文性,更能让教师深刻理解"唯有用灵魂才能塑造灵魂"的道理,对于教师实行课堂民主,营造宽松和谐、富于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将起到良好作用倡导人文性,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注重人文关怀和语文教育的感染熏陶作用。
其次,在语文教育中注重人文性有助于转变学生观。注重人文性,必然认识到学生首先是人,是受人类文化熏陶的人,是生活中的人,是有其独特个性心理特征和情感体验的人。因此,在人文性的语文教育中,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将受到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受到鼓励,学生将始终被看作是一个大写的"人"。此外,强调人文性,还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学生的发展,认识到学生的发展不仅仅表现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方面,更表现在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
再次,在语文教育中注重人文性有助于转变知识观。传统语文课程过于强调工具性,片面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对知识进行强化巩固,忽视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及以知识为载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在语文课程中倡导人文性,无疑将有助于纠正片面强调工具性的偏差,使知识的获取与学生的个人体验与感悟相联系,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此外,倡导人文性,还有助于打破语文教学中的"知识实用主义"观,强调非实用知识(如古代诗文)的教学,注重发挥其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养成。
三、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实施规范
(一)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方面
要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在课程目标上,应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行为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结果目标和生成性目标同时并重。既应注重系统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等目标的达成,更应注重高尚的情操、个性、价值观等目标的达成。偏废了语文课程的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实施人文性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在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首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使语文教材人文化,教材内容应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其次是要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如报刊、影视、广播、网络、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全球事件等都可作为课程内容,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良好素材。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教育者,在对上述人文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切忌形式化、模式化、机械化,最重要的是应真正落到实处,以人为本,成为课程资源的组织者,成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唤起者。
(二)在语文课程教学方面
要在语文课程方面体现人文性,我们认为,应在教学中完成三个转变。
一是由教师强加体验转变为学生亲历体验。传统语文教学以灌输为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常常是鹦鹉学舌,以教师的讲授为准绳。此种教学虽也强调学生“揣摩”“领会”“体验”,但其实质是一种"假"体验,是教师强加的体验。实施人文性教学,势必转变这种局面,鼓励学生自主体验,认可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多元化反应。
二是由讲授式教学转变为研究性教学。在讲授式教学中,教师被视为知识的源流,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基本是"授"与"受"的关系,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精神被扼杀。提倡人文性,就是要把学生看作语文学习的主体,把教师看作课程的组织者,变授受式教学为商讨、合作、研究式教学,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由"课堂权威""话语霸权"转变为"课堂民主""心灵沟通"。应在课程中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师生平等,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氛围。说什么话?说自己读书的心得,说肺腑之言,不要说参考书上的陈言套话,更不要说辅导材料上的标准答案,只有教师自己心里的真话,才能换得学生的心里话。这样才能实现师生间心灵的沟通,充分体现课堂民主和人文关怀。
(三)在学习方式方面
学生的学习如果不具有感彩,将会是空虚、无意义的学习,是失去人文性的学习,罗杰斯称其为现代教育的悲剧。要体现语文学习的人文性,使悲剧不再重演,笔者认为,主要应从学习的三个维度人手。
首先,应在学习时间上倡导人文性,改变过去单一、固定的时间制度,体现学习时间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如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形设置长课和短课。同时还应注意在语文课程中合理把握师生时间比,多一些时间给学生,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合作、多探究。
其次,应在学习空间上体现人文性,改变以往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空间,拓宽课堂空间视野,构建开放、鲜活和充满人文气息、富于生命力的语文课程空间,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多元复杂的生活,利用综合性语文教学活动和一切社会现象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
最后,应在学习程序上倡导人文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程序,变教师强制下的被动学习程序为学生自主基础上的主动学习程序,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基本理念。
(四)在教学评价方面
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环节。在语文课程中体现人文性,首先应坚持正确的评价价值取向,在评价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应将语文教学的长远效果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置于重要评价地位。在注重考察学生达到具体学习目标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具体而论,应掌握如下评价规范。
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还应包括学生本人、同学和家长。评价不仅仅是师生评价,还应有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从而使评价更加全面、公正。
(一)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能锻炼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分析课文中的词语、句子,概括文章含义,进行前后文的解释。有的文章还会留一些空白和想象的空间,需要学生理解作品后进行填充,学生填充内容的过程,就是对文章整体把握和理解的过程。
(二)课堂增加“佐料”,教学绽放光彩
阅读教学的本质是“读”,学生通过作品与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从而领悟文章的真正要义,获得心灵的启迪。所以,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如开展阅读游戏、阅读竞赛等,学生在游戏中激起了参与的热情,也提高了阅读能力。
二、讲求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要提高高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文章内涵,获得情感体验。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适当地增加他们的阅读时间,多对学生进行指导,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例如,在《雅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立足文本,引导学生探究,然后把握方向,适时引导,最后提示方法,授之以渔。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性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经历阅读探究过程,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究性阅读,在阅读活动中,解放学生的个性,张扬学生的活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他们生的阅读能力,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
(二)打牢学生的知识基础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题材内容、背景环境、情感主旨等相关知识;要教会学生掌握体裁结构、表达方式、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语言风格等相关知识。学生将这些基础知识融汇贯通,有助于他们真正学会阅读、分析、鉴赏文章,全面培养语文素养。所以说,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更多有效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使阅读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钥匙。
三、重视课外阅读的“延伸”
张志公先生说:“贫乏,是语文的致命伤。”要克服这一致命伤,学生除了课堂学习外,还要大量阅读,广泛涉猎,包括政治、经济、科技、艺术等各个领域。阅读要广,但不一定篇篇都懂,句句都会,关键在于知识的积淀,积累越多,学生的语感会越来越纯熟,对写作会有很大帮助。
(一)帮助学生选择具有时代性、信息化的读物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量的剧增,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化快餐”式的优秀报刊很适合学生阅读,如《视野》《青年文摘》《微型小说选刊》《杂文报》等具有时代性、信息化的读物,既切合生活实际,又是大家所喜闻乐见的,能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他们阅读兴趣,是“与时俱进”的优秀课外资料。
(二)创造课外阅读的机会
语境对翻译的作用
The Function of Context in Translation
2. 毕业设计(论文)起止时间
2019年3月15日~2019年6月5日
3.毕业设计(论文)所需资料及原始数据(指导教师选定部分)
1)Boud, D. (ED.).Developing Students Autonomy in Learning [M]. London: Kogan.1988.
2)Candy.Self-direction for Life-long Learning [M]. California: Jossey-Bass.1991.
3)Dickinson, L..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4)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Pergamon.1981.
5)Little, D. learner Autonomy 1: Definitions, Issues and Problems [M]. Dublin: Authentik.1991.
6)Littlewood, W. Autonomy: ‘an autonomy and a framework’ System [M].1996.
7)Nunan, D. ‘Designing and adapting materials to encourage learner autonomy’. In P.Benson&P.Voller (Eds)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M]. London: Longman.1997.
8)O’Malley, J.M.and Chamot, A.V.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London: Macmillan.1990.
9)Vygotsky, L.S. Mind and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Mental Processes [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10)Wenden, A. Learner Strategies for Learner Autonomy [J]. Great Britain: Prentice Hall.1998.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12)叶军.如何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题作用. 中学外语教与学[J].2019.
13)谷莉.新课标引导下的一堂英语课. 中学外语教与学[J].2019
14) 何琳. 在新课标的体验下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M].
15)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16)武和平.元认知及其与外语学习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第二期.2019.
17)王立非.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问题与对策[J].外语教学第四期.2019.
18)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9.
19)刘润清.胡壮麟.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从自主学习的定义,理论基础以及学习策略的概念及其种类来判定我国中学阶段自主学习能力的缺乏,进而提出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1)自主学习的定义: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2)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社会互动理论为指导。
3)学习策略的定义:是指在学习情境中,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调用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对学习者来讲,学习策略是学习执行的监控系统。
4)学习策略的类别: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等。
5)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从学生和老师两方面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
5.毕业设计(论文)的目标及具体要求
1)通过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从而对本课题的当前研究情况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为论文的撰写做好准备;
2)拟订粗线条的论文大纲,指导教师认可后撰写详细的论文大纲;
3)文献综述和论文大纲获得指导教师的认可后,开始准备开题报告;
4)按外国语学院统一安排的时间,参加开题报告答辩;
5)开题报告获得通过后,进入论文的写作阶段。在论文的写作阶段要保持与指导教师的经常性联系,并且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论文的写作情况及进展;
6)按时提交论文的初稿和修改稿,并做好论文答辩的准备;
7)通过完成上述各项任务,对学术论文的写作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
6.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需的条件及上机时数要求
1).利用一定数量的与本论文有关的中英文资料
2).在校内图书馆,校外图书馆查阅大量相关的资料
3).至少200小时的上机时间
学院(系) 外国语学院 专业 英语 班级 英语本科
学生姓名 XXXX 指导教师/职称
任务书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教研室(系)主任(签字)
任务书下达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字)
完成任务日期 年 月 日 学生(签名)
英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名 称: 语境对翻译的作用
题 目 类 别: 毕业论文
学 院(系): 外国语学院
专 业 班 级: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评 阅 教 师:
开题报告日期: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The Function of Context in Translation
语境对翻译的作用
一、题目来源
其他,专题研究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基础教育阶段新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在实际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大多数同学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没有有效的自主学习策略,本文通过对自主学习的研究,提出一些有效的英语自主学习的策略,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去学习知识,从而做到真正的会自主学习。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 Benson, P. and Voller, P.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M].London: Longman.1997,
[2] Breen, M.P .and Mann, S. Shooting arrows at the sun: perspectives on pedagogy for autonomy. In P.Benson and P.Voller (Eds)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M]. London: Longman. 1997.
[3] Boud, D. (ED.).Developing Students Autonomy in Learning [M]. London: Kogan.1988.
[4] Candy.Self-direction for Life-long Learning [M]. California: Jossey-Bass.1981.
[5] Dickinson, L. 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6] Gardner and Miller. (Eds.).Tasks for Independent Language Learning [M].
Alexandria. 1996.
[7] 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Pergamon.1981.
[8] Jones.Strategic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gnitive instruction in the content areas [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of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1987.
[9] Nunan, D. ‘Designing and adapting materials to encourage learner autonomy’. In P.Benson&P.Voller (eds)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M]. London: Longman.1997.
[10] O’Malley, J.M.and Chamot, A.V.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London: Macmillan.1990.
[11] Sinclair, B. “Learner autonomy: the next phase” In Sinclair, B.et al. (eds).Learner Autonomy, teacher Autonomy: Future Directions [M]. London: Longman.2019.
[12] Voller, P. Does the teacher has a role in autonomous learning? In P.Benson and P.Voler (eds)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J].1997.London: Longman, 98-113.
[13] Vygotsky, L.S.Mind and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Mental Processes [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14] Wenden, A. Learner Strategies for Learner Autonomy: Planning and Implementing Learner Training for Language Learners [M], Hertfordshire, UK:
Pre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91.
[15] Wenden, A. Learner Strategies for Autonomous Learning [J]. 1998.Great Britain:
Prentice Hall.xi:347
[16] Wenden.A.In cooperating learner training in the classroom. In A.Wenden
and J.rubin (Eds.) Learner strategies in language learning [J],159-68.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1987.
[17] 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18] 武和平.元认知及其与外语学习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J]第二期.2019.
[19] 王立非.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问题与对策[J].国外外语教学第四期.2019.
[20] 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9.
[21] 刘润清,胡壮麟.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四、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1.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的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维果斯基学派、操作主义、现象学派、社会认知学派、意志理论、信息加工心理学等都从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作过一些探讨。对此,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自主学习和学习成绩:理论、研究和实践》一书已作过系统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外对自主学习问题的研究更加广泛、深入,尤其在自主学习的实质、机制、自主学习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等基本问题上都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我过的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是一个热门话题。《基础教育阶段新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研究的主攻方向
自主学习理论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但是,在我国现阶段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和同学都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没有有效的自主学习策略,本文旨在提出一些有效的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主学习策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1.主要研究内容
1)自主学习的定义及理论基础;
2)学习策略的概念及其类别;
3)通过对我国中学阶段自主学习能力的分析,提出一些有效的英语自主学习的策略。
2.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思路
我国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大力提倡学生从被动、依赖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本论文旨在通过对自主学习的定义及其理论基础进行说明,针对当前我国中学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
六、完成毕业论文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1.所需工作条件:
1)搜集大量相关的中英文资料,寻找类似课题的论文作为样本借鉴;
2)利用网络查询课题研究的国内外信息,了解课题的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
3)要求有先进的文件检索系统及完备的计算机打印设备。
2.解决办法:
1)充分利用校内外图书馆、资料室查找所需资料;
2)利用中国期刊网,下载CAJview5.5浏览器查找相关论文;
3)运用Microsoft Word 撰写、编辑、排版论文;
4)通过学校机房及打印室完成论文的打印和装订。
七、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1. 2019年12月20日确定论文题目.
2. 2019年12月20-31日前查找资料,阅读文献,翻译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拟定写作大纲。
3. 2019年1月5-10日开题报告,做好开题准备。
4. 2019年4月1日前完成初稿,并让指导老师提出指导意见.
5. 2019年5月20日前结合指导老师意见认真修改论文.
6. 2019年6月7日前定稿,打印上交,准备论文答辩。
八、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同意开题。
附件大学英语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申报、审核表
【内容提要】表现性评价是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相匹配的评价方式,它可以引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它在语文综合性学习领域的应用程序为:基于课程标准确定学习目标,围绕学习目标设计表现任务,根据目标和任务确定评分规则,运用评分规则引领教与学。一线的教学实践验证了这套应用程序的有效性。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本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体现在语文学科,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在“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大领域之外新增了一个领域:语文综合性学习。我们姑且不论这个新概念、新领域的提出是否具有如人们通常解读的那样深远的意义,但它显然引起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近十年间,关于这个领域的硕士论文不下百篇或许可为明证。
起初,由于语文课程标准对这一概念缺乏相对明确的界定,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一直用自己的理解结合课程标准相关表述进行解读,展开讨论。等再也解读不出什么新意,再也讨论不出什么新观点,接下去就是沉寂。与这种可怕的沉寂相对应的,是一线教师对这一新领域从原来的期待、欢呼转为忽视、淡漠,甚至是拒绝。2009年,有人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对江苏省72所中学的语文教师进行教学取向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平均每学期用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时间仅为2.3小时(见屠锦红、徐林祥:《审视语文教学取向》载《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第9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课程设计与实施严重乖离的现象?怎么来解释这种现象?这背后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亟需研究者深入探讨并作出回答。申宣成的博士论文《表现性评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应用》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个领域而言,他思索后作出的回答是沉寂之中的呐喊,他的研究工作是冬藏之后的春萌,是筚路蓝缕之途跨出的重要一步,相信其理论和实践的价值不久将会被看到。
一、这篇论文都写了些什么?
这篇论文的切入点是语文学科评价改革,以此为思考原点,论证了以表现性评价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效能。它集中回答了三个问题:其一,表现性评价应用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有何理据?其二,表现性评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应用的基本程序是什么?其三,该程序在实践中效果如何?
论文的第一部分是理据探寻,试图回答第一个问题。其思维过程是先破,后立。先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揭示既有评价方式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钳制作用,而后运用“课堂系统3P模式”理论对此进行归因分析,从而在实然和应然两个层面论证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亟需与之匹配的评价方式,此为“破”。基于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学理剖析,对其进行概念重建,之后分析表现性评价的特征与功能,从学业目标一致性角度论证了两者的匹配性,此为“立”。
论文的第二部分为程序开发。在第一部分立论基础上提出表现性评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应用程序:基于课程标准确定学习目标,围绕学习目标设计表现任务,根据目标和任务制定评分规则,运用评分规则引领教与学。然后分别阐释和论证其中的每个步骤,以此回应第二个研究的问题。比如,第三章谈的是如何从课程标准出发确定学习目标,第四章阐述的是表现任务的类型以及如何围绕目标设计表现任务,第五章阐明了评分规则的定义和结构,并提供一系列具体策略,第六章论证了评分规则对教与学的引领作用。这部分遵循的思维过程是先总后分,先整体后局部,主要是分析式思维。
论文第三部分为案例研究,回应第三个问题。该部分采用集合性案例研究方法,其思维方式是先立论,后抽样证明,主要是验证性思维。选取了“演讲”和“课本剧”两种语文综合性学习类型,分别在两所中学开展了合作研究。研究数据表明:表现性评价对演讲和课本剧的教与学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不仅体现在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和社会技能得到了提升,而且实验班的考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这就验证了所建构的应用程序在实践中的有效性。
由于上述三个问题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因此,与它们对应的三部分内容,从“理据探寻”到“程序开发”再到“案例验证”也形成互为补充,互为依托的严密结构,它们共同指向一个问题:如何以表现性评价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
二、这篇论文有哪些突破点?
就目前语文课程与教学中大部分学位论文仅仅起了文献汇编或述评作用的情况下,这篇论文所体现的思考力度颇引人注目。
首先,这是一项跨领域的研究,它至少涉及到两个领域:语文综合性学习领域和表现性评价领域。这两个领域都是随着本轮课程改革逐步走进人们视野之中的,都有一些材料堆砌,也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需要作者细致爬梳、鉴别和整理,非具有突出的鉴别力不能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
其次,这是一项应用性研究。应用性研究都是有特定应用目的的,主要有两类:其一是发展基础研究成果确定其可能用途,其二是为达到具体的、预定的目标确定应采取的新的方法和途径。这篇论文对前述这两个问题都作了深入探索,不仅论证了表现性评价应用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据,而且提出了其应用程序和操作步骤,体现了作者问题思考的深度。
这篇论文有很多突破点,我把它们归结为“四个一”:一个发现,一个证明,一套程序,一批案例。
1.一个发现:教师实施综合性学习为什么没有动力?
现在的学位论文流行作问卷调查和访谈,而不管这种问卷调查和访谈实际意义如何。但在这篇论文中,问卷调查、访谈以及后续的分析真正起到了揭示问题的作用。
在文献研究中,申宣成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度低就有明确的认识,关键是到底什么原因导致这种低度实施,这需要调查。2010年1-2月,他以河南、四川、浙江三省180位语文教师为样本进行了专题调查,在数据和资料采集过程上,他注意到一个矛盾的现象:语文教师对综合性学习认可度颇高而实施度却很低。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了解释其中的原因,他以“课堂系统3P模式”理论进行归因分析,这项系统论的分析让他发现了一个现象背后的事实,那就是: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教师缺乏有效的评估工具和对学生进步的监控手段。由于难以验证语文综合性学习对学生成绩的作用,面对外部考试的压力,大多数教师无奈地选择了更为保守也更为稳妥的应试途径。正是这一发现,引起了他对问题的聚焦:要改变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的现状,关键是要改变评价方式。于是,如何发挥评价引领教学、促进学习的功能,寻找到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相匹配的评价方式就成了他这篇博士论文选题的基本出发点。
2.一个证明:表现性评价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相匹配的学理依据在哪?
20世纪60年代以来,作为质性评价的典范之一,表现性评价受到世界各国教育评价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在我国新一轮的课程评价改革中,表现性评价也以其发展性特征而备受关注。语文综合性学习既然需要引入新的评价方式,那么能否引入表现性评价呢?
要做出一个肯定的回答也许是很容易的事,但重要的是,要对这个肯定回答作出学理上的分析和证明,而这却并不容易。在这篇论文中,作者做到了这点。他是怎么做的呢?先定位,将证明的立足点定位为学业目标,因为这是一种评价方式适用不适用的最为重要的依据。如果表现性评价适合语文综合性学习,那么两者在学业目标上应该具有一致性;然后用分进合击的方式展开论证:先讨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是什么,与之对应的模式所指向的学业目标是什么;接下来分析表现性评价有哪些特征和功能,它侧重评价的学业目标是什么。经过对两者学业目标的甄别和比对,最后得出表现性评价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匹配性的结论。这里所体现“专攻一点,不及其余”的思维严密性,在人文科学类学位论文中并不多见。
3.一套程序:如何运用表现性评价来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的程序?
找到了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相匹配的评价方式,这本身也许已经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成果了。但在这篇论文中,作者为表现性评价应用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精心设计了一套程序:基于课程标准确定学习目标,围绕学习目标设计表现任务,根据目标和任务制定评分规则,运用评分规则引领教与学。为了说明这套程序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他对每个步骤都进行了周详的论证和学理的阐释。
这里,我们先不说这套程序具有怎样的推广价值,单说论证和阐释过程中作者所引入的近年来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评价方面的诸多理论和实践成果,这已经是令人耳目一新了,这些成果为我们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提供了框架和重要知识参考。
4.一批案例:如何验证所建构的应用程序在实践中的有效性?
如果说论述表现性评价应用于语文综合性的理据和程序是回答了“为什么”和“怎么样”这两个问题,那么,所开发的程序在实践中是否可行,效果如何,这就需要案例研究了。
在这篇论文中,作者选取了“演讲”和“课本剧”两种语文综合性学习类型,分别在两所中学开展了合作研究。其研究报告不仅呈现了案例本身,而且呈现了研究的整个过程,包括研究设计(案例主题的选择、样本及合作教师的确定、研究组织及数据采集方式)、研究过程(按前述那套应用程序分步进行)、研究发现(对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的促进和对学生学业表现和社会技能的意义)。从中,我们不仅进一步认识到表现性评价应用于不同类型综合性学习的特殊性和具体性,而且获得了很多可资借鉴,甚至可直接模仿操作的范例。
三、研究方法上的启示
现在很多学位论文研究结论的可信性是值得怀疑的,那么在看研究论文过程中我们最应该关注什么呢?我觉得应该是研究方法,他的研究适合用这种研究方法吗?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研究方法?对研究方法的关注,可以让我们在方法层面抓住研究论文的价值,如果作者的研究方法用得很恰当,那么我们就可以借鉴作者的研究方法来得出相似或一致的结论来。
一般而言,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有一套规范的研究程序,现在是不管是质性研究,还是量化研究,都建立在一套规范的操作程序之上。我们只有遵循这套程序来做研究设计,这样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才相对比较科学。因此,关注研究方法,抓住论文的本质,这是研读文献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
在这篇论文的研究设计中,作者对于研究方法有过较深的阐释和分析,努力做到理性自觉。比如,他提到了研究方法的适用条件,比如他在仔细分辨了自己所研究的三个问题类型基础上提出与之匹配的研究方法是什么,怎么用等等。其中,对于证明应用程序实践的有效性问题研究中为什么要采用集合性案例研究,有一段分析,颇为中肯,启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