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4 16:05: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论文摘要:目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高校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这一群体的心理疏导和调试,对和谐社会、稳定校园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突显出来,若不及时妥善给予解决,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前途发展,还会给学校、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和不和谐的音符。因此,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是全社会和各高校值得关注的问题。
l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表现
(1)经济负担压力。经济贫困是贫困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他们大多来自于农村或城市的低收入家庭,生活拮据,读大学需四处举债。入学后面对和城市学生的消费水平的对比,使他们感到自卑,忧郁、焦虑、烦躁,有的甚至走向极端,心理不平衡,愤恨周围的一切,抱怨自己的出身,严重者可导致心理疾病。
(2)社会不公平性。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贫富差距悬殊,社会分配不合理等现象。部分贫困学生对上大学的实效和意义产生了怀疑,觉得即便自己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变命运,认为找工作必须要依靠家庭背景和经济实力,对前途感到迷茫。由此一些贫困学生会对社会产生仇恨,开始厌学,厌世,用网络来麻醉自己或在不良群体中寻找刺激和慰藉。
(3)思想观念落后。城乡差异导致了理念上和教育上的差异。贫困学生大多思维比较禁锢,缺乏自信,把自己的贫困当作“身份证”,认为别人总是以有色的眼光来看待自己。自卑和自尊交错在一起,导致他们心理过于敏感,从而造成人际交往困难。过度的自尊也会让他们觉得接受别人的资助是羞耻的。
(4)家庭环境影响。不是所有贫困学生都会产生心理问题。不同的家庭教育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一些贫困家庭父母以不良的心态和行为方式教育孩子,干预孩子的思想和行为,那就造成了他们早期人格发展的扭曲,使他们一生都处在痛苦之中。
(5)校园环境影响。校园文化具有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情感。在当今大学校园里,讲求吃喝、穿戴、娱乐等攀比风日益盛行。贫困学生因为经济上的窘迫,很难在这一消费群体中找到心理归属,进而容易产生心理失衡。
2克服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障碍的相关对策
(1)提供完善的资助体系。贫困学生最大的心理压力来源于经济压力,所以建立完善的社会、政府、学校资助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应加大资助力度;社会各界落实好助学贷款政策:学校作为资助体系的具体实施者,应进一步健全“奖、贷、助、补、勤”和“绿色通道”等体系,并且配合监督和跟踪体系,确保每一笔钱达到真正贫困学生的手中。让完成学业的基本费用得到了保障,从而使贫困大学生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原因引起的悲观、绝望、焦虑心理。
(2)建立平等的社会环境。要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爱护贫困学生,净化社会风气,创建和谐的社会氛围,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让贫困学生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还应淡化“贫困生”这一特殊称谓,保护特困学生的经济隐私。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和整个社会联系沟通的机制,整合社会资源,让大家都来关心贫困学生的成长成才,为贫困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校园内应大力倡导平互爱,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的文明风尚:充分尊重贫困学生的人格,鼓励他们要正视贫穷,通过自己双手搭建自己美好的未来。还有鼓励其他学生关爱贫困的同学,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惑,在学习和生活上积极为他们提供帮助。同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还应积极开展符合贫困学生心理特征和实际困难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全面提升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消除心理障碍,培养健全人格。
(4)强化思想道德教育。思想认识偏差是贫困学生产生消极心理的重要原因,我们应加强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让贫困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针对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存在的认识偏差,利用思政教学、党团教育、情感教育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教会他们辩证的思考问题,合理定位自己:教育他们转变观念,正视贫困,自强不息: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事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学会自我调适,提升自身幸福感。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美德
《说文解字》中道:“信,诚也。”又说:“诚,信也”,“诚信”作为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即是诚与信的互训,“其核心是强调忠诚老实,实事求是,讲求信用,遵守承诺”。
诚信,是人们交往过程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从古至今,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对个人而言,没有诚信,就无以立身;对社会而言,没有诚信,就无以进步。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未来精英,其诚信状况就更值得我们关注。
一、大学生诚信存在的现状
客观地讲,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现状总体是好的,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够做到实事求是、诚实守信,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考试作弊、拖欠国家助学贷款、就业过程中的弄虚作假、生活中的不负责任等,无不显示着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淡薄。
(一)学业方面存在诚信缺失
学生以学为本,学习是最重要的事了。但是有些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平时不努力,考试时作弊。经常采取把答案写在身体的一些部位或桌面上,传递夹带有答案的纸条,偷看同学试卷等手段。随着高科技通讯工具的推陈出新,作弊手段也不断提高,手机、MP3播放器、“探测笔”、“微型耳机”全都成为新型的作弊工具。
毕业论文是要在学业完成前写作的论文,是教学或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论文写作本来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需要发表的硕博论文的写作,更是来不得半点虚假和侥幸。有些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不是认真查阅资料、仔细钻研,而是找别人的论文采取“复制粘贴”的方法,拼凑出来敷衍了事,更有甚者直接把别人的论文,换成自己的名字,出现很多雷同的论文,毫无新颖可言。
(二)经济方面存在诚信缺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教育投资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奖助减免的额度也随之越来越大。为了获取助学金和学费减免,有些学生对家庭情况实施造假,开具“假证明”、“假介绍信”等伪造家庭团难等事项,对学校刻意隐瞒自己家庭的真实情况,骗取助学金和困难补助挪作他用。他们的这种行为不但浪费了宝贵而有限的名额,而且使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无法充分享受国家及高校的待遇和政策。
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而实施的一种无担保的政府行为的助学工程,自20世纪90年代实行以来,已解决了许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来源,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其家庭经济压力,为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享受过这种政策优待的大学生毕业后却不按期归还贷款,甚至杳无音信。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破坏了学校的声誉,破坏了银行对大学生贷款的可信度,同时也会影响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贷款申请的批准。
(三)就业方面存在诚信缺失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双向选择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就业模式,不少大学生为了竞争到好的工作岗位,通过伪造各种证书来充实个人实力,编造学生干部履历,虚设社会实践经历来夸大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能力。这些行为和做法不但损害了学校的声誉,也欺骗了用人单位。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诚信缺失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契约观念不强,不履行就业协议,毁约不断,跳槽现象频繁。部分毕业生在参加招聘会的过程中,多处签约,随意毁约,无视协议的严肃性,一旦有用人单位同意录用便草率签约,对协议书上的条款不认真领会,签约后才发现有些条款过于苛刻,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而随意毁约。其实与单位签约有时候给自己留条后路,一旦公务员被录取或者有了好的就业岗位,毕业生们就不顾一切的撕毁了当初签订的就业协议,这样做违背了诚信道德,影响了用人单位的招聘计划的同时也损坏了学校的声誉。
(四)生活方面存在诚信缺失
有些大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和目标追求,表现为内心精神空虚、急功近利、丧失人格。如有的学生当班干部或进入学生会只是为了谋取个人利益,缺乏奉献精神;有的学生恋爱动机不纯、态度不严肃,抱着一种游戏人生的态度,没有一点责任心和道德感;有的大学生缺乏基本的道德修养,网络道德低下,在网络中撒谎、欺骗、谩骂、攻击,发表一些极不负责的言论等。
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做到管教结合。
多鼓励多引导,少规范少惩罚。高校完全可以通过人性化的管理让大学生们感觉到诚信缺失是一件可耻的事情,高校应改变诚信教育的方法,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其进行教育。比如,采取张贴漫画等方式,把古老的诚信案例以新颖、现代、切合青少年口味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很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还有就是要发现和宣扬大学生身边的诚信典型,通过表扬先进典型,给其他学生指明方向,使其明确是非荣辱的分界。
(二)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大学生诚信档案是记录大学生在校期间诚实守信状况的真实情况,它包括大学生诚信承诺书、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习成绩、学费住宿费交纳记录、助学金贷款情况、获奖学金情况、借阅图书归还记录、勤工助学情况、考试作弊记录等。作为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能使大学生认识到诚信对于做人的重要性,信誉将伴随自己的一生,从而在思想上牢牢树立“诚信”意识,并时时处处约束自己的行为。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诚信就业氛围。
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大力营造体现时代特征和校园特色的诚信就业氛围。正确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抵制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影响,净化校园就业环境,引导校园就业观念向文明和谐、健康诚信的方向发展。重视校园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建设,净化大学生的心灵,升华大学生的情感。优化德育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实践、体育、艺术、娱乐等活动,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注重校园文化的陶冶作用和育人功能。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公民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调节人际关系、规范经济生活秩序的重要的行为规范,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诚信教育对大学生个人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程新华:《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年2月,第16卷第一期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 缺失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4-0089-01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行为准则。目前,高校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大部分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仍然存在着诚信缺失的现象。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中的高素质人群,诚信的缺失所引发的不良示范效应和负面影响,会更加直接、深远。
1 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如今的大学生更加务实,功利性较强,诚信缺失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学业诚信缺失
主要表现在一是考试作弊现象,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这类现象越来越突出。差生考试作弊是为了及格,优生作弊是为了更好的成绩,能获得奖学金,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荣誉,当作弊已经成为大环境的时候,这时候已经不存在羞耻、愧疚的情绪,有的也只是担心被发现的紧张感。二是抄作业现象,当考试变得容易的时候,平时的功课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大学生抄作业现象十分普遍,大多数学生抄作业都是为了应付老师检查,这和任课教师管理不严有很大关系。三是论文抄袭现象,如今的大学生在对待毕业论文时,就像对待平时的作业一样,随性而散漫,在网上随便下几篇类似的文章,东拼西凑,粘贴复制,就成了大学学习结束的最终成绩。
1.2生活诚信缺失
一是同学交往时,大到借钱不还,小到答应的事情不做,都是诚信缺失现象。与同学的交往最重要的就是真诚,真诚待人能获得珍贵的友谊。在大学生中因为诚信缺失导致的矛盾很多,同学之间失去了基本的信任与诚信,友谊也将荡然无存。二是助学贷款违约,助学贷款是为了让高校家境困难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的一项重大措施,部分同学毕业后不按时还款,甚至逃避还款。三是骗取贫困生补助,有些学生家境优越,但是为了获取贫困补助,伪造家庭经济困难材料,使贫困补助没有发放到家庭真正贫困的学生身上。
1.3就业诚信缺失
部分同学为了获得求职单位的青睐,在求职过程中,提供虚假的成绩、获奖证书甚至实践活动也是胡编乱造。在求职现场,甚至出现一个班同一时期几个班长、团支书的情况。大学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诚信缺失的另一种表现是:违约。目前,高校毕业生违约现象非常突出,有些学生已经签订工作单位,但是一有更好的工作单位,立马毁约。有些同学签约以后,又觉得工作不满意,不去报到的现象并不少见。
2 关于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教育对策
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已经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十分紧迫的一项任务。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目的是培养新时代具备诚信道德的劳动者、建设者。在当前高校大学生诚信失范现象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1完善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制度体系
应该在课堂教学、评优评奖、个人综合评价中形成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制度体系,对于考试作弊、论文抄袭,就业虚假信息等失信行为给予严厉惩罚。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记录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一切诚信情况,作为大学生以后贷款和就业的依据,这就可以有效束缚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保障大学生整体上诚信的可靠性。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成绩、获得奖学金、各种荣誉、是否入党等等学生情况,都可以作为诚信档案的内容,并且进入学生学籍管理网络平台,能很大程度上约束大学生自荐书作假行为。
2.2 塑造良好的学校诚信氛围
和谐的校园环境才能创建出和谐的校园文化,针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也应营造出浓厚的校园诚信环境。通过广播、宣传栏、微博微电影等各种方式进行诚信宣传教育,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在网络上开展文明健康的诚信宣传,用积极向上的文化思想占领网络阵地。辅导员应随时给予高度关注,进行网络监控,针对不文明行为立刻制止。利用校园文化建设,突出诚信教育的主题内容,通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能潜移默化的受到诚信教育,自觉地约束自身行为,做到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极大的提升。
2.3加强感恩诚信教育
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感恩诚信教育。在平时的课堂教育中融入诚信教育的内容,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将外在的道德标准转化为自身的道德要求。同时,也要树立高校教师的带头模范作用,要让教师自己首先做好诚信工作,成为实践诚实守信的典范。要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真正了解社会,了解诚信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只有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找到诚信的真谛,改变自己的不诚信行为。
加强大学生诚信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诚信道德制度建设是他律机制,从外因上迫使大学生约束自身失信行为;诚信道德观念的养成是自律机制,从内因上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在他律和自律的共同作用下,我们应该不断创新工作模式,积极探索和拓展新的有效途径,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性,使大学生做诚信道德规范的积极践行者。
参考文献:
[1]孙晓琼.对加强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20):386-388.
[2]朱立华.探讨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535):75-76.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资助;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一、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及其发展
我国历来有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的传统,古代对学生的资助大多实行“教养合一”的模式;在近代,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和民国时期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等官方文件都对贫困学生的资助进行了相应的要求。解放后,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我国高校目前建立的学生资助体系包括助学金制度、奖学金制度、学生贷款制度、勤工俭学制度以及其他配套制度,其中助学金制度是贫困生资助的主要方式。建国初期,为解决一部分贫困大学生的上学问题,在1952年,建立了人民助学金制度;在1953年至1965年,国家对高校的助学金制度进行了调整,主要涉及助学金的享受范围、享受比例以及享受标准;在1966年至1982年,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助学金制度处于停滞的状态。在1983年至1992年,人民助学金历经改革甚至取消,1993年起,我国逐渐恢复了高校助学金制度,2007年,国家助学金产生,我国各高校已经初步建立了“奖、贷、助、补、减”以及“绿色通道”多位一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正处于不断完善中。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资助结构不够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主要倾向于“奖”、“贷”两种方式,其他四种方式受资助的名额与金额都较小。由于助学金的名额少,并不是所有的贫困生都能获得资助;由于上述六种资助方式都属于常规性资助,对于学生出现的临时困难情况则不能够及时解决,会影响到学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2、贫困生心理影响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
在贫困生资助中,现有资助方式多以无偿给予的方式进行,没有规定贫困生接受资助的相应义务,学生接受资助较为被动。这种资助方式会强化贫困生的弱势意识,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无偿发放式的资助可能导致贫困生只知索取而不懂感恩,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形成精神贫困。
3、贫困生之间日益分化
现有资助体系中,由于资助条件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贫困生都能够享受上述六种资助,比如奖学金的评选,就要求学生成绩进入全班前30%,有些高校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只能获得一次助学金的资助,这都限制了部分绝对贫困的学生获得更多资助的权力;相应地,学习好且贫困的学生在校期间得到的资助要比学习差且贫困的学生多很多。
4、助学金的评定难以完全公平
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的名额少,且对学习成绩、综合成绩有严格的限制,奖励面小,更多的贫困生将目光聚集在助学金上。国家助学金通常为2000元/生/年,受助面较大,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不能同时获得。每到助学金评选之时,班上学生会明争暗斗,拉帮结派,忽视同学情谊。由于助学金的评选原则、评选方式具有很大的弹性,每个班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与标准,在评选中难以确保公平;比如有些班级是班级成员投票选出贫困生,结果选出来的是人缘好的学生而不是真正的贫困生。
5、高校间贫困生资助力度不一
我国高校主管单位多样,高校类型、层次多样,这导致各高校获得的投资难以均等,往往高校的社会声望、主管单位层级越高,获得的投资也越高,以湖北高校为例,部属高校本科生生均教育财政拨款8200元,省属高校生均教育财政拨款2000元。财政投入的差异导致地方院校的贫困生能够得到的资助更少。
6、贫困生认定困难
贫困生要获得资助,被认定为贫困生是基本的前提,但这往往是最困难的。多数高校以学生入学时上报的家庭经济情况作为贫困生认定的基本条件;但这往往涉及几个问题:学生入学时是否如实上报家庭收入、学生是否真正了解自己的家庭收入、同样的经济收入在全国各省市是否是同样的贫困。很明显,上述几个条件都存在若干变量,以学生自述的家庭条件为依据评选奖学金,会出现偏差。另外,对贫困生的认定标准难以量化,贫困生的认定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随意性,学生对于认定结果的认同率不高。
三、规范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对策建议
1、设立多种形式的奖助学金,加大学生资助力度
高校现阶段发放的奖学金、助学金大多来源于财政拨款,社会渠道对学生的资助相对较少,高校应该准确把握相关政策,发挥自身与地方的紧密联系,争取社会资金,设立更多的奖学金、助学金。
2、完善贫困生贷款制度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商业银行出资的信用贷款,以学生个人信用为保障,学生一般在生源地贷款。国家要加大对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防范银行风险,使更多的学生能够获得贷款的资助。
3、规范勤工俭学活动
高校勤工俭学岗位及名额的分配要优先特困学生,要有意识地拓宽学生的视野;高校要加大勤工助学资金支持,提高贫困生待遇,保障校内勤工俭学学生的权益。
4、规范各项资助工作
高校助学金的评选要形成统一的制度与规范,合理地制定评选规则,评选过程要尽可能地民主、公平、公开、公正。
5、增强资助的育人功能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与发展能力。要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客观对待自己的处境;高校及社会要积极关注贫困生的心理活动,通过各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通过心理建档、关注高危群体等方式,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积极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刘华.我国高校助学金制度的产生与变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 郭昕.我国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3] 赵姝.我国高校助学金制度的初步探索[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作者简介】
[关键词] 民办高校;贫困;心理健康;对策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8(b)-129-02
民办高等教育作为补充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这几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各民办高校办学体制也日益完善,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也受到了业内普遍的关注。有统计表明,民办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不如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目前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成才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自卑感、失落感、焦虑、抑郁感等[1]。而民办高校中的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又怎么样呢?他们与民办高校的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相比又有什么异同呢?笔者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了这次调查研究,以发现民办高校中贫困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对这部分学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9月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2006~2008级新生进行心理普查,随机抽取普通学生665名,均为本科生;学院以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为标准,进行贫困生认定,随机抽取了被认定的贫困生508名,均为本科生。
1.2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2],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集体测试,统一指导语,要求受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量表的每个项目作出独立评定。问卷资料全部用SPSS 13.0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
见表1。
表 1 高校普通学生和贫困学生的SCL-90各项因子均值比较(x±s,分)
由表1可见,贫困生在所列8个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普通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如普通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有以下两个原因:①民办高校学费较高,就读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参差不齐。学费成了压在贫困生心头的一块大石,包含着对家庭的愧疚。而长期身处贫富差距悬殊的环境中,对贫困生造成了强烈刺激,导致抑郁、焦虑等情绪状态,悲观厌世,容易感到疲劳和虚弱,有较多的躯体症状,且多疑、敏感,有病态固执倾向、强迫行为,甚至可能有类似精神病的行为,影响了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这与普通高等院校的研究结果相符[3]。②民办高校录取分数较低,大部分学生是以低于普通院校的分数录取,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往往低于普通高校毕业生,因此,就业压力倍增。相比于同处民办高校但家境富足的学生,面对就业,贫困生的心理压力更大。拮据的家庭为支付高额的学费,很多只能举债或贷款,希望四年的付出能换来个好工作。而他们找工作又是孤立无援,心理状态出现波动已屡见不鲜。
3 讨论
民办高校的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要显著差于普通高校学生,改善现状需要多方努力:①就社会而言,需要加强社会支持系统的建设。针对贫困生,一方面要逐步完善现有的助学贷款制度,如采取增加贷款名额及办理网点,适当增加财政贴息支持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展,同时也要加大国家对品学兼优的贫困生的助学奖励力度,以帮助和激励更多的贫困生[4]。②高校要转变教育模式,从单纯经济援助,转向经济援助与心理援助并重的模式。多数民办高校都已建立以勤工助学为主要形式的资助,勤工助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校园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工作能力, 强化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也有利于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行正确的引导[5]。但由于学校勤工助学岗位有限,获益者甚少。民办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给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扩大惠及面。高校还应广开源头,用社会资助设立贫困生专项奖学金,是奖学更是助学。同时强化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如针对贫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开设心理学讲座、进行团体辅导等,使他们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调适的有效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及同龄群体的作用,针对贫困生更渴望得到同龄群体接纳的心理特征,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校园心理氛围,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并加强及对师生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从而为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创造环境。③就家庭而言,贫困生家庭生活压力大,父母应调整好心态,避免消极情绪、偏激心态,积极面对生活,努力改变现状,支持子女完成学业。④贫困生应学会自我调适。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调节的方面都是改善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外部方法,根本的改善还有赖于学生自身的努力,取决于学生本人对外部教育的认同及接纳程度。贫困生应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清晰的定位,利用好各种有利条件,将“贫困”的压力变为动力,塑造乐观、积极的性格,以完善自己的人格[6-7]。
[参考文献]
[1]张翔.民办高校大学生与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4):260-261.
[2]吴文源,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84,(2):69-70.
[3]王挺,杜文东.大学贫困生个性及心理健康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6):501-503.
[4]张俊.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C].优秀硕博论文库,2008.
[5]冯艳.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J].考试周刊,2008,(12):193-194.
[6]蔡雨沁.贫困和单亲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C].优秀硕博论文库,2006.
论文摘要: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校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就业问题也日渐凸显。就业难对高校在读贫困大学生产生了焦虑、忧郁、冷漠、敌对、自暴自弃等一系列不良隋绪。因此,在就业工作中应当予以特别关注,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做好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拓宽贫困大学生就业渠道,提供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等,努力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11万人,加上去年未能顺利实现就业的毕业生100万人,今年将有700多万毕业生需要就业,其中贫困大学生的比例约占25%,特困生的比例占10%一巧%,在西部及边远贫困地区,贫困生的比例甚至高达50%,它们构成了人学校园中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从1978年起,教育部、财政部就建立了以奖、贷、助、补、减、勤和绿色通道等经济救助为主的贫困大学生助学机制,使大部分高校贫困生顺利人学并完成学业,虽然高校贫困生走进来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是走出去的问题又接踵而至。据不完全统计,高校贫困毕业生的就业率一般要低于全校平均就业率约10个百分点。f27有关调查也显示,高校贫困毕业生与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相比,在签约时间上明显滞后,在签约率上明显偏低,在就业质量上明显偏差。这对于已经毕业和即将毕业的贫困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并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我就高校贫困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探讨与分析。
1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1.1社会因素。
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就业形势严峻。}'}2009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我国的企业受到的冲击比较大,甚至有些小型企业因此而破产,机关团体面临着精简机构裁减人员的压力。因此,接受毕业生的数量十分有限;而高校连年扩招,导致毕业生人数多工作岗位少;在这种异常严峻的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必将进一步加大。另外由于我国就业市场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如单位的地方保护主义等,也必将对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1.2贫困生自身因素。
贫困大学生来自农村或经济收入偏低的城镇家庭,对孩子的培养目标就是为了考大学,并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期盼子女通过考取大学,改变家庭困难的状况,因此,他们期望子女勤奋读书,考取好的大学,而背负重望的贫困大学生无疑被铐上了难以解脱的枷锁,导致他们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偏移。考人大学以后,他们的经济条件有限,没有充足的学习资料,学习条件较差,在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明显弱于家庭条件较好的大学生,经济厦乏也导致贫困生校园生活面窄小,没有经济能力承担课堂以外的活动费用,比如参加一些职业技能的资格考试、外出参观学习等,就业选择的范围也相应变得狭小,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实践机会也普遍较少,因此他们缺乏职业竞争力,加剧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劣势,造成了就业的困难。
1.3学校因素。
在学校方面主要是两个重视不够:一是高校缺乏对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与重视,对于贫困生生活上的困难,学校可通过各种方式给予很大的帮助,但对于他们的心理问题关注不够,没有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疏导和教育,而这恰恰是最关键的问题。二是缺乏对贫困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贫困生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存在某些劣势,最明显的如求职的经济支持,要找工作,贫困生需要去不同的地方,首当其冲的车费就很难解决,现在,有些高校成立了贫困生就业保障体系,不令在经济上给予贫困生一定的支持,而且在政策上支持贫困生,这对贫困生的就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解决高校贫困生就业的途经分析
2.1为贫困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竞争环境和就业保障体系。
贫困大学生就业既关系到千万个家庭,也关系到学校和教育的使命,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未来。同时,贫困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所以各级领导部门必须予以深切关怀,高度关注。各级政府应当尽快创造与维护公平的就业环境,大力规范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建立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真正做到公开公平、竞争择优,让毕业生凭个人才能就业;国家还要继续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就业;进一步完善高校“奖、贷、助、补、缓”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使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可以充分享受国家提供的资助、优惠政策和免费服务。
2.2加强综合能力培养,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注重提升在读贫困大学生的综合能力。高校要积极推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教学的实践环节,增加在读贫困大学生的实习和实践的机会;充分发挥学校各类社团组织的作用,鼓励贫困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通过开展以提升和拓展就业能力为主题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来提高贫困大学生的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社会和人际交往能力;在贫困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培养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积极参与、勇于竞争的精神,以及人际关系、自我推销的能力。
加强就业指导,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从大学一年级抓起,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从新生人学教育开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就业知识讲座、就业咨询、成功校友座谈会等形式,帮助贫困大学生设计职业生涯,培养职业意识,提升职业综合素质。结合贫困大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展开针对性和适宜性的职业生涯指导服务,为他们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指导;并结合实际情况,集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邀请企业人力资源专家和事业单位负责面试的专家做评委,对贫困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提出建议,鼓励学生为自己确定的目标而努力,通过比赛和专家的讲座,提升贫困生就业的自信心,增加他们对面试程序的了解,增强面试实战经验,提高面试成功率和就业竞争力。
开展求职技能和技巧训练,帮助贫困生分析职业及专业的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求职技能和技巧的课堂教学,邀请用人单位的负责人讲课,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主动适应职业岗位;帮助贫困生掌握择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求职材料的制作、面试技巧等;提高贫困生充分查找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引导贫困生对自己的能力、知识、性格及兴趣、爱好等特点做出正确的评价,确定既符合社会需要,又能发挥自己特长,有利于个人发展的奋斗目标。
2.3减轻就业压力,做好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
高校在读贫困大学生因其成长环境的特殊性,加上就业难及就业机会不平等造成的影响,普遍存在焦虑、自卑、盲目、从众攀比、急躁等不良心理,有的甚至出现厌、悲观、厌世、自暴自弃、仇恨社会等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要注意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和引导。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资助体系 德育功能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高等教育不仅要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专业知识,而且要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在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德育功能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发挥。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是对贫困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宝贵资源,应该充分挖掘,发挥其德育功能,提高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的内涵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是指我国已建立的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以及地方政府、社会、企业对贫困大学生的奖励与资助等多种资助措施并存的较为完善的资助政策体系。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四点。
1.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的核心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尊严,以及符合人的生活环境的关注和支持。贫困生资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贫困生,其价值诉求以贫困生为核心,贫困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应该是贫困大学生资助的价值所在。贫困生资助工作本质上是关怀人性的教育活动,其最终目标是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构建人文关怀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应该以尊重、关心贫困生的需要,特别是精神需要为根本特点,以不断提升贫困生的精神品位、丰富心灵世界为价值取向,以唤醒贫困生的主体意识和塑造独立人格为本质特征,以培养贫困生的伦理情操、完善贫困生的道德境界为核心内容,以建构精神家园,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2.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的逻辑起点是关照生活。简单来说,生活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简称,也可以理解为人生来就要活着。确立合理的生活方式是一个人优秀品性形成的本源性途径。高等教育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贫困生资助是高等教育中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具有隐性教育特点。即使我们给予学生最高额度的资助,从直接的物质条件上也未必能够彻底改变学生已有的生活状态,但我们仍坚持开展资助工作,并不断从理念、政策、制度、规章、方式等方面提升资助体系的发展水平,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引领学生确立一种具有人类性和时代性的生活方式。贫困生资助体系对于贫困生的生活关照就是在此环境中获得了它实现德育功能的合法性。
3.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的价值期望是优化人生。所谓优化人生的价值期望,就是要促使贫困生内在地认知人生的真实面貌,引导大学生内在的领悟人生的真实意义与真实价值。贫困生资助体系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化隐性教育方式。若想引领学生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真实的理解,塑造合理的观念,并以此作为学生未来发展的生命意识,就必须运用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方式,而这恰恰是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优势所在。资助体系通过物质财富的载体内在表征了一种生命精神,这种生命精神就是人类自我批判、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生命品质。我们在现实资助工作中应让学生不知不觉地了解这种精神,生成这种精神。只要能引导学生形成这种精神,他们就会形成具有人类性、时代性和个性的人生意义与价值的理解。这是贫困生资助体系优化人生的重要内涵,也是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价值期望。
4.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的社会效应是道德行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更重要的是为了提升其思想道德境界,引导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德育功能包含的最后一层内涵就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社会工作于生活中发挥高级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道德教育需要言传身教,而我们一直以来进行的道德教育更多的是说教。贫困生资助活动作为一种隐性德育方式,无疑符合道德教育的特质,因此能更好地使学生将其内化为自身生命的一种内在修养。如果高校资助工作人员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很好地加以运用,贫困生的道德行为将会取得很好的社会效应。
二、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的运行方式
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主要包括奖、助、勤、贷、补、减等措施,它们发挥育人功能的运行方式有所不同。
1.通过奖学金激励贫困生成长成才。奖学金是向优秀贫困生颁发的奖金,用以表彰和鼓励先进分子。目前,高校设置的专门面向贫困生的奖学金包括国家励志奖学金,地方政府、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等为贫困生设立的各种奖学金。这些不同类型的奖学金,都是为了引导和鼓励贫困生奋发向上、刻苦学习、全面发展。由于奖学金评比存在着竞争,要想获得奖学金必须依据评定标准来规范和调节自己的言行,这就对学生的行为起到导向作用。事实证明,奖学金制度能调动贫困生的学习热情,激励他们提升自我。
2.通过助学金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国家助学金、特殊困难补助、临时困难补助、学费的减免可以统称为助学金。国家助学金人均3000元/年,发放比例达到在校生的20%,再加上特殊困难补助、临时困难补助等,具有金额高、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助学金都具有无偿提供、无须归还的性质,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贫困大学生的无私关爱。高校应该根据助学金的这些特点,启发、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
3.通过助学贷款提高贫困生的责任与诚信意识。助学贷款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在借款人与银行之间存在着一种信用契约关系,即银行基于借款人会按约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而发放贷款,而借款人则在承诺支付本息的前提下获得贷款。助学贷款是一种重要的资助手段,高校在助学贷款的办理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把贷款和还款作为践行诚信、主动承担责任的一种表现形式。对此,高校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贷款学生的示范效应。
4.开展勤工俭学加强贫困生自强自立教育。勤工俭学不仅是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重要举措,而且是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进行心理调适、拓展职业素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在学生勤工俭学活动中,通过正确引导,不断完善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个体人格,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必须在组织勤工俭学活动时将德育和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德育不再凌驾于生活之上,教育学生正确理解社会。通过勤工俭学和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独立自强的品格。
三、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的效果表现
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资助活动强化了贫困生的进取思想。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正处在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在日常工作中掌握贫困生的思想特点,了解他们的真正需要,不失时机地做好指引教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在注重解决学生经济生活困难的同时,在资助过程中渗透开展艰苦奋斗、自立自强、诚实守信、学会感恩等教育活动。挖掘一批逆境成才的先进典型,通过宣传他们的真实感人事迹,使身边的贫困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促进学生在观念上脱贫,思想上脱贫,从视贫困是一种负担、耻辱转变为视贫困是一种资源、力量,奋发进取,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资助活动促进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随着新资助政策的落实,国家对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力度加大,一方面,学生物质需求的满足越来越有保证,其结构趋向于丰富和优化。另一方面,学生的精神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并趋向于大量化和高雅化。贫困生资助体系本质就是对人的关心,对生命的呵护,对人生意义的激发。所以,在资助工作中要引导贫困生正确对待贫困,树立“人穷志不穷”的意识;要接纳贫困,不以消极的态度回避现实;要悦纳自我,找到自信的立足点。贫困生入校后,往往担心大学的学习生活费用难以承担,导致心理压力过大,意志消沉,容易产生抑郁、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甚至造成人际交往障碍。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努力提高贫困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还可以通过勤工俭学等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劳动收获、劳动光荣的健康心理感受;通过评审发放国家励志奖学金,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心理需求,提升他们的人格尊严。
3.资助活动提高了贫困生的学业成绩。大学生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由于家庭经济原因,贫困生受教育条件差,知识面较窄,信息量少,部分贫困生学习心理紧张,学习成绩较差,同时又因相对过高的学业期待加重了心理压力。他们因自卑心理产生了挫折感,再加上学习方法不科学,又不愿意接受同学们的帮助和指导,进而形成经济困难和学习困难的“双困”局面。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立,有效解决了他们的经济难题,同时也减轻了其家庭负担,缓解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使他们能够安心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提高学习成绩,掌握专业技能。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在物质资助的基础上,宣传推广优秀贫困生的学习经验,鼓励学习困难的贫困生树立学习信心,指导贫困生改进学习方法,找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大学学习生活,顺利完成学业目标,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贵臣,刘和忠.试析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育人功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
[2]张澍军.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