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21 20:42:4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育目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教育目标

篇(1)

***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在实践中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这种过程是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由外延到内涵的演变过程。随着我国10年来在幼教领域改革的加深,幼儿美术教育从指导思想到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幼教改革中,综合性的整体改革和各科教法的改革从两个方面推动了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幼儿美术教育提出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由于我国美术教育理论方面的薄弱,使得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尚不能在广大教育者的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认识,例如,幼儿美术教育的本质特性的问题,就是一个阻碍人们正确认识幼儿美术教育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关于幼儿美术教育目标的研讨,无疑会促进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理论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

教育实践中的很多问题都和教育指导思想以及集中体现这种思想的教育目的有关。笔者在从事10余年的幼儿美术教育工作中深感教育目标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因此提出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如何阐述的问题,希望通过研讨,获得共识。

幼儿教育是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作好各种准备的教育。它的教育范畴包括身体、智力、情感、思维、语言、品德、美感等很多方面。它的教育目的是通过各种各样具体的教育活动实现的。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幼儿教育总目的的手段。所以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传授艺术而进行的教育,也不是为少数有艺术天分的儿童而存在,而是在总目的指导之下的具体目的,所以可称之为目标。

目标是教育思想最典型、最集中、最概括的反映,美术教育发展到今天,其教育指导思想也有一个演变的历史过程。

将图画、手工等活动纳入教育课程之内开始于一个世纪前的英国和德国,由于产业革命的发展,人们深感工艺教育的需要。在当时,美术被认为是可以培养观察能力,使头脑细密,又能掌握很多知识和技术的学科,所以初期的美术教育都是以技能教育为出发点的,而且都从几何形入手,然后进入写生,对幼儿也以同样的方法去教,只不过难易不同罢了。20世纪初,很多心理学家对儿童的美术研究开始兴盛,如凯尔仙修泰那(Kerschenstener)等,他们积累了很多儿童绘画的研究成果,结果使欧美的美术教育开始了变革。奥地利的法郎兹·西泽克(Cizek)提出了革命性的主张,提出不要给儿童强加成人的思路和方法,要按照儿童的发展阶段进行教育,并使儿童的创造性得以实现。在以后的年代里,英国的赫伯特·里德(Herbertread)和美国的罗温菲德(Lowenfeld)也对美术教育理论作出突出的贡献。里德指出“儿童艺术是人的表现方法之一,模仿成人的想法是错误的,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通过美术来发扬光大儿童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是美术教育应有的基本态度。”罗温菲德也认为艺术教育“不是为传授艺术而进行的教育”,而是通过艺术来塑造人格。在艺术心理学的领域里,美国的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IfArnheim)对视觉与认识与思维的深入研究为通过美术教育培养人的创造力奠定了基础。正如阿恩海姆指出的那样“艺术乃是增加感知能力的最有力的手段,没有这种敏锐的感受力,任何一个领域的创造思维都将是不可能的。”

与创造性的美术教育相呼应的是以德国包豪斯(Bauhaus)造型设计学校为代表的现代造型艺术潮流。包豪斯将一切造型领域里共同的基础内容作为学习内容教授给学生,取得了效果并推动了“构成”的发展,这不但对生产和造型艺术有极大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到美术教育。图案、手工这些教育内容被重新加以认识。抽象化、象征化的表现在造型中的重要性也逐渐被认同。美术教育同人的生产和生活愈加密切,美术教育的范畴广为扩展。

综上所述,今天世界上的美术教育已由写实和抽象两个方向发展而来,并和心理学、教育学相结合,成为以艺术施教,借艺术来培养智力、创造力、人性与社会性的教育。“通过艺术而进行教育”成为大多数国家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

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集中体现在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对美术部分的阐述上:

“在幼儿观察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等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用绘画和手工(泥工、纸工、自制玩具等)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的美的欣赏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发展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术工具及材料的技能。”

对于这一阐述,可以认为是我们过去对幼儿美术教育目标的认识。笔者认为,首先应肯定这一阐述的意义,它在促进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将具有参照意义。同时也应指出,时展了,认识也发展了,这一阐述已不适应今天我们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理解以及未来对幼儿美术教育的需要,主要意见有以下几点:(一)未脱离以成人对美术的理解来看待幼儿美术活动,以客观反映论对待幼儿美术活动,因此不适合幼儿美术活动的心理特点与表现特点。必然将幼儿美术引入写实的模式之中。

(二)文字表述抽象和概括不够,反而使活动范畴受到局限。如“绘画、手工(纸工、泥工、自制玩具等)”这些形式都可以用造型活动来概括。再如“观察力、想象力”,我们知道,幼儿美术活动会有助于智力的发展。智力中就包含有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多种因素,因此,可以用智力来概括。

(三)创造力是区别于智力的一种能力,也是美术教育最为突出的一种功能特征,但在表述中因平列的关系,难以清晰地认识和记住这一重要的目标。

对于以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三个领域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当然是不错的,但是幼儿美术教育中的美育内容重要的是对幼儿进行形式美感的教育,即视觉对形式美的认识与理解,这是区别于其它美育形式的主要特征。另外,用“欣赏力”一词,是过高的目标,幼儿的美育主要在于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的知觉与感受,尚难达到欣赏力的程度。

根据以上几点意见,笔者认为,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应重新修正。

为使目标及其阐述更为科学,我们首先必须对幼儿的美术活动的性质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众所周知,幼儿美术不同于成人概念上的美术,和中、小学的美术教育也不同,这并不是难易程度或循序渐进的问题,而是由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所决定的。他们不会按眼睛看到的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去表现,而是用心灵对知觉样式的把握和理解去表现。幼儿美术如同原始人类的艺术活动一样,是他们认知和表现的一部分,可以说它是一种混合体,它既是幼儿自身本能的欲望的表现,又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反映,既是体质、智力的体现,又是情感、态度的表达,既是游戏、又是学习,既有模仿,又有创造。幼儿美术教育正是基于幼儿美术活动的这种混合体的特点,因此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性教育功能特性。它的作用包括诸如培养美感、促进认知、发展智力、提高手、眼、脑的协调性和手的灵活性。促进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等等。在这些作用中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它具有培养创造性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造形活动实现的。造形是幼儿美术教育的核心,是幼儿美术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如语言、数等)最重要的内涵。

造形活动是人类一种最基本的活动领域。从原始社会的石器、陶器到现代社会千姿百态的视觉艺术,人类的造形活动随处可见,它和人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也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种基本能力。人类的造形活动最重要的特征是能够按不同物种的标准和美的标准进行有目的的创造,具有求新、求美的特点,它是人的本质需要,也是满足这种本质需要的本质能力不断发展的表现。创造性的造形活动源于人的手和脑的活动,视知觉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视知觉本身具备着一种思维的本领,具备着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尤其是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它是经过知觉的选择作用生成的意思进行的。而造形活动为视知觉提供了具体的感性材料,又有通过造形活动的过程,体验到创造的过程,使想象现实化。因此,造形活动有助于人的创造力的发展。人的造形活动离不开实践,科学家为大脑机能定位的研究和认识规律的研究表明,大脑与外界存在着某种一致的关系,大脑皮层的活动取决于脑细胞与外界的交互作用,形成自身的代码(图式),用来译解和反映对象世界,这样,经常接触某一事物的人就形成了对该事物的代码,例如,经常听音乐的人,就形成对音乐的代码,而不接触音乐的人头脑中缺少编码,自然就难以解码,也就只能听见,而听不懂音乐。创造性的造形活动也是如此。对于幼儿来说,只有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才能建立起创造性的代码,因此,尽管说造形活动有助于培养创造力,但美术教育中模仿为主的模式并不能达到这一目标。因为在活动中对技术的追求已经束缚住了自主性的探索性的表现的可能性,使其不能形成创造性的代码。

造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造型艺术,与美术互用。广义则泛指无论有无美的要素,凡人类利用一切可视可触的材料在空间或平面上做出看得见,摸得到的形象或物体。如果我们从广义的意义上去看待幼儿美术活动,则除了图画和手工以外,幼儿的很多游戏活动都是造形活动,例如,孩子在雪地上用脚踩出花样、用插塑积木摆出各种形态,在下过雨的水沟上筑坝,在沙子堆里造城堡等等,这些活动对于创造性的造形都是具有意义的。因此,广义的造形应是我们对幼儿美术活动所持的态度。由此出发,也更为容易拓展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并与其它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幼儿在造形活动中表现出的创造性也离不开他们对美的认识和感情,他们对美的认识是肤浅的,但却是基础的,因为美的内涵是通过形式体现出来的,造形艺术为幼儿对美的认识,尤其是视知觉对美的形式的认识提供了条件。因此,美术教育本身就含有美育的内容。当然,美育不仅通过造形活动,它还需要其它教育活动才能实现,但造形活动中的美育作用是重要的,因为它为幼儿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可以现实化的视觉的美感表现形式。

幼儿在造形中表现出的创造性也离不开他们自主的活动,自由地表现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条件。幼儿表现出的创造性是幼儿主观欲望和想象的产物,如果在活动中是为了自己的表现而做或画,他们会自然地将心里的美的情感流露出来,从而产生自然、诚实、大胆、朴实、直率、稚拙的特点,尽管这些作品在一些人眼里是幼稚可笑的,但它所具有的个性和心意是明确的,而模仿成人的艺术的作品则失去这些最宝贵的东西。所以,幼儿美术活动应更多地给予孩子自生性,教育者的工作是为他们提供条件并启发诱导使其实现这种创造,而不是简单地教他们照猫画虎。

综上所述,创造性的造形活动是幼儿美术教育的实质。以此为中心来考虑就容易展开其它教育功能。所以应重视通过这种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来培养幼儿潜在的创造力。

对幼儿美术教育的本质特性的研讨有助于教育目标的阐明,而教育目标的阐明有助于更新人们对幼儿美术教育的认识,并以此为指导进行教育内容、方法的改革,使幼儿美术教育能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天地,对以往行之有效的教育经验和方法也能以新的认识去总结出规律,予以继承和发展。

笔者认为,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可以这样来阐述:通过适合幼儿特点的绘画、手工等造形活动,使幼儿在体验造形材料和造形表现的过程中萌发美感和创造力,促进幼儿的认知、智力、技能与社会性发展。

对于这一表述,希望得到幼儿教育界同行的批评指正。

篇(2)

关键词:幼儿园 教育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061-02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以尊重当代人与后代人、尊重差异性与多样性、尊重环境和地球资源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获得为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科学知识、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而促进社会、文化、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本观点是“开展切合当地情况并且与当地文化相适应的教育计划”;本质是“价值观念的教育”;核心是“尊重”。在幼儿园引入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对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对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对提高保教质量提升幼儿园社会满意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幼小教育目标的共通性,决定坚持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计划(2005年至2014年)》列出了人权、和平与人类安全、性别平等、文化多样性与跨文化理解、健康艾滋病毒/艾滋病、政府管理、自然资源(水、能源、农业、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农村发展、可持续城市化、防灾减灾、消除贫困、企业公民责任与问责制度、市场经济等15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并将这些问题具体划分为社会、文化、环境、经济四个领域。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现状、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国民可持续发展价值观、行为和生活方式等实际情况,我国专家们以四个领域为框架,提出了具体目标。笔者把这些目标和幼儿园教育领域目标对照,并将相关领域目标罗列如下:

从上表不难看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领域目标与幼儿园的各大领域目标有着很强的共通性,幼儿园教育目标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对接,会让幼儿园从领域目标入手,用长远的目光来看待和解决所面临的各种危机、挑战和自身发展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加快幼儿园的自我更新和完善。

二、幼儿园教育目标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对接的途径策略

要实现教育目标对接,就需要一套课程。杜威认为,“学科科目相互联系的中心点不是科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笔者认为一个幼儿园的课程是保教人员把幼儿园的文化理念内化后,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组织幼儿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实现培养目标。幼儿园完全可以抛开“教材”,建构生成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切合当地情况并且与当地文化相适应的、确保幼儿可持续发展的全系列教学与生活活动。

(一)目标体系与领域内容、活动方式的整合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在2001年9月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将幼儿园教育内容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从上表可以看出,《纲要》对五大领域目标的制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但是在试行过程中,因为地域差异、国民价值观差异、行为和生活方式差异等因素,在幼儿园教育中“小学化”现象花样百出,完全有悖于《纲要》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理念。2011年12月,国家教育部下发通知并明确规定:幼儿园不得要求家长统一购买各种幼儿教材、读物和教辅材料。于是大家又茫然起来:没有教材,何谈课程?何谈领域?我们该如何开展活动?笔者目前所在的双路幼儿园,在早操环节融入了逃生训练、武术操等内容,以大班“早操环节整合目标设计”为例,我们实践了领域目标、领域内容、活动方式的有效整合:

大班早操环节整合目标设计

(二)游戏精神与生活常识、环境创设的融合

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应把游戏作幼儿的基本活动,让幼儿通过各种游戏进行学习并获得发展,同时要注重创设游戏环境、在游戏中融入生活,注重游戏、生活、环境的融合,确保幼儿可持续发展。笔者以春节开学主题活动为例,谈谈如何把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游戏、生活、环境中去:

早在两年前,我园主张春节后第一周“丢开教材,开心游戏”,我们在角色游戏“拜年”中渗入了社会领域、艺术领域以及和谐社会、可持续城市化等内容;在体育游戏“放鞭炮”中渗入了健康领域、科学领域和生命与安全、循环经济等内容;在谈话活动“我的压岁钱”中渗入了科学领域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绿色消费教育等内容,而在延伸活动中,我们主张以班级为主开创各类活动,特别是环境创设,各个班级在同一主题下,各具特色,简直就是一本又一本活的“教材”。整个主题活动中,我们几乎涵盖了幼儿园五大领域的全部内容,而且在环境、生活、游戏中贯穿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四大领域。

(三)家庭与社区、幼儿园的结合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本观点是“开展切合当地情况并且与当地文化相适应的教育计划”。笔者原来所在的双桥区是一座因厂而设的重庆市直辖区,所在的幼儿园是以建造重型汽车为主的企业幼儿园。根据这一区域特色,为切实在幼儿园引入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并得以有效实施,幼儿园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入手,重视家长、社区、幼儿园的有机结合,把课程理念渗透到家园联系、社区活动等过程中。

首先我们给全园家长做题为《礼物》的讲座,把“崇孝 尚善 求真 奠基”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的思路和家长沟通,倡导在幼儿园的三年里我们要“教孩子三年,为孩子想三十年,为国家未来想三百年”,要给孩子赠送一份他一生受用的可持续发展的“礼物”;我们请家长到幼儿园和老师孩子过集体生日,在集体生日活动中渗入感恩教育;我们带孩子和家长到大足看望受伤的英雄民警,给孩子讲英雄的故事渗入和谐社会、民族文化、健康领域等教育;我们组织玩具义卖活动并倡议家长和孩子为灾区和贫困山区捐款。其次我们走访社区的企事业单位、学校、党政机关等,找到社区的亮点,并把这些亮点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体现出来,同时带孩子走进社区。如我们带孩子参观了原重汽集团公司的总装车间、小学校、消防队、敬老院等,带孩子到厂区、湖边画画、放风筝。这些活动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发展,也得到了家长、社区的大力支持和认可。在2011年市教委组织的首届幼儿园舞蹈大赛中,笔者所在的幼儿园编排并演出的舞蹈《绽放的花儿》获得了二等奖,这个舞蹈在家庭、社区、幼儿园的配合下,以双桥区要打造全国第三大鲜花港为主背景、以我是汽车小司机为主旋律,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完成了舞蹈。

可持续发展属于每一个人,它包括了终身学习、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经过实践,笔者认为幼儿园家园关系融洽、社区认可度高正是基于对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的认同,也形成了家庭、社区、幼儿园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在幼儿园实施的良性循环。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种全面的终身教育,一种能对瞬息变化的世界中的各种问题做出反应的教育。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大纲》《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北京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指导纲要》等,各级各类幼儿园也相继开展了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相关的“绿色生命”“体育活动”等园本课程探索,但在幼儿园如何将教育目标体系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对接还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时值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关键时期,笔者以此题,初谈拙见,敬请各位专家和同仁批评指正。

篇(3)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目标教学;能力;创新

当应试教育培养出的“才子”在经济大潮中逐渐被“高分低能”定义以后,众多的教育工作者在探索新的教育模式过程中不约而同的将目光转身素质教育,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出发,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相对应试教育而言,素质教育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其自学能力,创新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而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前提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针对教学目标,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经过多年摸索总结,我觉得“目标教学”就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的基本模式为“揭标――达标――测标――补标”。下面就每个环节中所体现的素质教育略作粗浅的分析。

一、揭标

在每节课开始,教师用提问、检测、设置悬念等形式以旧引新,揭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明确应该掌握的内容,掌握的程度,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热情,使其认真钻研本节内容,这是达到教学目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例如,在“棱柱的概念”一节课的教学中,首先观察:观察三棱镜、方砖、螺杆头部等实物,要求学生找出这些几何体的共同特点。其次归纳:上述几何体都是由若干个平面所围成,而面与面之间有交线。因此,从线和面两个角度去概括,1.面:有两个互相平行,而其余各面为四边形。2.线:每相邻的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至此引入棱柱的概念。紧接着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明确棱的概念;2.明确棱柱的分类和分类的标准;3.理解和掌握棱柱的有关性质;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观察等能力。

二、达标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一环。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通过“先学后教”来实现,让学生根据思考题自学,然后教师检测,质疑问难,并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一部分问题,发挥群体教学优势,有时可使群体教学达到1:1的个别教学效果。这样教师通过设置问题,一步步的引导学生自学、分析、讨论等,可培养学上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辩证能力等。

例如,在前面案例中当出示教学目标后教师略对目标解释,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和总结:1.棱柱的定义;2.结合实物图形指出棱柱的侧棱,棱柱的侧面和棱柱的高等;3.棱柱可为分为那几类,分类标准如何?4.棱柱有哪些性质,如何证明?

上述这些目标通过阅读课本和教师的诱导,全体学生都可以掌握。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目标。第一次深化:图1是用过直线BC的平面去截方块的一角,所得几何体是否为棱柱?通过这一深化,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观察习惯逐步训练其观察的仔细性和全面性。第二次深化:先观察方砖和螺杆头部,有多少对平行平面?然后再观察图2和图3,判断讨论其是否为棱柱?通过这一次深化,使学生明确一个几何体是否为棱柱与其放置位置无关,从而使学生对棱柱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而理解棱柱的本质属性,同时培养了学生多方位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认识事物的关键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一原理。

图1 图2 图3

这一环节,能否达到预期目的,重要的是教师问题的设置,既要抓住达到目标的关键问题,又要设计有新意;既要面向全体同学,使每位同学都思考,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努力思考才能解决,使学生体会到“跳起来才能摘到桃子”的喜悦。否则过难、过易都不利于教学。

三、测标

素质教育提倡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个性,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并没有降低,所以只有向课堂45 分钟要效益。而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就必须通过测标来检验。

在测试题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时间一般约为10分钟,题目要紧扣目标,难度要适中,最后一题可稍微增加难度和综合性,而且能够用多种方法解决。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又可以培养其多方面的思考能力,既考查了学生的掌握情况又可以查漏补缺。同时,通过测试这一环节,可激励学生把最终取得好成绩的大目标化为学好每节课的小目标,而达到每个小目标,对学生来说困难并不大,兴趣自然可以提高,有了兴趣,其它方面的能力一定可以提高。

四、补标

在测标基础上,教师通过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对没有达标的学生,充分利用课内时间补缺,争取全面达标。

篇(4)

继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规模量的扩展,包括强迫义务教育、教师学位化、扩充教师专业培训、扩建新校及90年代的教育专业化,如教师在职课程多元化、校长专业化、成立香港教育学院、严谨的课本编写与审批、成立课程发展处后,在2000年,香港地区的教育开始进行三大改革,大大地转变了教育的方向与实施。这三大改革分别是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及学制改革。  

香港地区的教育及课程发展主要由两个高层次的政府委员会带领,即教育统筹委员会(Education Commission,EC)及课程发展议会(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uncil,CDC)。它们由教育界有各方面背景的人员,如大学教授、校长、教师、行政人员及课程发展、考评及师资培训领导等,和社会中不同专业界别的人,如会计师、律师、医生等组成,目的是从教育专业及其他专业角度向香港地区的政府提供发展与政策上的建议。如果建议被接纳后,便由政府教育局(Education Bureau,EDB)各部门,包括课程发展处(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stitute,CDI)推行。  

一、21世纪香港地区的教育目标  

教育统筹委员会重新订立了香港地区的教育目标。新的目标比以前的更均衡及全面,包括纵横两方面的全面发展。纵的方面着重点燃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及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自主地进行终身学习。横的方面是将学习多元化,进行科目学习,着重均衡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态度、价值观、各种技巧与持续学习的精神。这纵横并重的培养目标,带领香港地区的课程发展,为香港教育打开新的一页。  

二、香港地区的新课程及其范式转向  

1.香港地区的新课程  

在以上新的教育目标下,香港地区的新课程有以下的主要特色。  

(1)学习领域  

在全面检讨学校学生应学习的科目后,课程发展议会厘定出8个基础的学习领域,以保障学生均衡地学习。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如幼儿园、小学、初中及高中阶段,在每个领域课程都会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科目做选择。这8个领域包括中文,英文,数学,个人、社会及人文,科学,科技,艺术与体育。  

除了在8个领域内的独立学科,如中文、英文、数学、地理、历史、物理、生物、美术、体育、音乐等外,课程亦着重提供适当的跨学科学习。例如,在新的“334”高中课程中,每位学生都需要修读“通识科”。这个科目主要培养学生从不同科目的角度去观察、探索、分析事物,以高层次思考不断评鉴及创建自己个人的见解、看法与心得,成为更聪明的人。这不但是学习多科的知识,更是以跨学科的方法,锻炼高层次的思考及态度。  

从独立科目扩展到跨学科学习是个新的取向,重点不再是被动地学习他人的知识,而是主动与高层次地创建自己的心得、知识与价值观。这是香港地区课程改革的“范式转向”之一。  

(2)学习成果  

 

图1 8个基础学习领域不同的科目  

图1的8个基础学习领域的不同科目课程图与传统的课程图有一个很大的分别,其指出课程学习的最重要成果不再仅仅是8个基础学习领域的科目知识,而主要是共通能力及态度与价值观。  

共通能力共有9项,包括: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创造力、批判/明辨性思考能力、运用资讯科技能力、运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及研习能力。这其中包括重要的高阶思考能力,及一些做人做事应有的基础能力。态度与价值观包括坚毅、尊重他人、责任感、国民身份认同、承担精神、关爱及诚信等,全都是做一个好人应具备的条件。这代表新课程在科目知识以外,更着重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态度与技巧。这与世界最新的教育方向十分一致,亦与著名教育家布鲁姆(Bloom)的三大学习目标范畴——思维、态度与技巧一致。今日,科目知识的重要性,已转化为培养高层次思考、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这是香港地区课程改革的第二个范式转向。  

(3)教学转移  

要想有效达到这些高层次的新目标,新课程的教学亦随之改变。重点不仅仅是要教得好,而是要着重帮助学生“学”。“教”未必一定达致“学”。就算教师教得很精彩,如果学生未能学到我们预期他们要学到的知识、思考、态度或技巧,这样的教学亦是徒然。所以,现代教育的重点要从“教”转移到“学”上,不断研究与发展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得更有效。教学(teaching and learning)这个名词亦渐被“学与教”(learning and teaching)取代,而有效的“学与教”便是为学生在课内外提供有效的“学习经历”(learning experiences)。  

香港地区的新课程充分反映出这个重要的教学范式转向。要想有效达到新课程的目标,“学与教”应把重点放在学习上。上课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互动、具有挑战的学习活动(学习经历),让学生更有兴趣学习,学得更有效。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此外,新课程着重在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社会服务及与工作有关的学习经历,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全人发展。  

(4)评估重点扩展  

在课程评估方面,新课程不仅只依靠测验、考试等评估最终学习成果的总结性评估(summative assessment),亦很着重在“学与教”的过程中不断地对学习成效进行进展性评估(formative assessment),以期不断地在学与教的过程中做出相应的调节,提升“学与教”的成效。  

因此,在新课程中,评估也有很大的改变,反映出另一范式转向。  

2.从新课程看香港地区教育的范式转向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上述香港地区教育与课程的特色,反映出一些当代帮助学生学得更有效的专业理念。总体来看,改革后的香港地区的教育,在主导的理念上,有以下的范式转向。  

(1)学习内容从科目扩展到跨学科及其他学习经历的境界;  

(2)学什么从知识转移到共通技考及态度与价值观;  

(3)教学重点由教转移到学;  

(4)评估从总结性扩展到进展性。  

篇(5)

针对当今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中小学生队伍中存在的怕困难、怕挫折等意志脆弱的问题,我区确立了以磨炼教育为主题的德育工作思路,对学生全面实施道德和行为意志的磨炼。为了避免当前较为普遍存在的德育目标大、内容空泛、形式划一、可操作性差、缺乏连贯性、评价不相应等弊端,我区实施磨炼教育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循序渐进确立个人小目标,实行磨炼教育自我管理,使我区德育工作形成主动的、经常性有效运转的机制。

一、紧密结合学生思想和日常行为开展磨炼教育

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学校,主要交往范围是老师和同学,主要活动形式是学习。开展磨炼教育必须正视实施教育的这种客观基础,学生意志的培养和磨炼需要在日常的思想道德、学习、生活中努力完成和巩固提高。脱离了日常生活,就是脱离学生实际。单纯依靠纪念日、节假日搞几次活动,是达不到持续稳定的教育效果的。所以,我区开展磨炼教育坚持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从思想道德、学习习惯、行为规范、生活能力、体魄锻炼等五个方面开展教育,使学生每时每日都处于自我规范和集体教育之中,使磨炼教育经常化,贯穿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1思想道德磨炼。我们将强化爱国主义意识作为思想磨炼的主要内容,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强化爱国主义知识的灌输、爱国情感的培养和爱国行为的磨炼。

2行为磨炼。结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大养成教育的训练力度和难度,使学生自觉约束规范自己在校内外的行为习惯。

3学习磨炼。这是学生最经常的锻炼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在学习上克服困难,养成刻苦、认真、耐心、细致、求效率、守纪律的学习作风,使其热爱学习,勇于创造,勤奋进取。

4生活磨炼。重点训练学生生活、生存能力,培养劳动观念,对生活充满信心,肯于吃苦,做事永不服输,在困难及意外情况下,有自我保护及救助他人的能力,有耐挫和抗挫能力。体魄磨炼。培养学生热爱文体活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学会正确的锻炼方法和技巧,增强坚韧不拔的毅力。

二、确立总体目标指导下的个人磨炼小目标

磨炼目标的确立,既要考虑共性的需要,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出发,又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实际提出要求,切不可一概而论。所以,我们在确定磨炼目标时,体现了总体目标和个人目标两个层次的需要。要求在总体目标指导下,确定个人阶段性小目标;同时,通过小目标的逐步完成,促进总体目标的实现:

1分层次明确总体磨炼目标。由于学生的年龄差异,使得他们对问题的认识、接受能力不同,对各种困难的承受能力也不同。同时,学生的成长总是有一定过程的。因此,对学生磨炼目标的要求必须分层次确定,分阶段实施,循序渐进。

我们把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学习、生活、体魄等方面的磨炼教育内容,从各年龄段的学生实际出发,分解为小学低、中、高年段和初中年段四个层次,分类设计教育方案,分层确立目标,实施教育,使确立的目标和实践目标的过程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提高过程。如:我们确定的学习磨炼目标,对小学低年级的要求只是培养锻炼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而对高年级则要求培养科学意识、勤奋精神、创造能力,并且有承受挫折的顽强学习毅力。生活磨炼目标对小学低、中年段只要求生活自理,对高年段和初中生则要锻炼为社会服务能力和救助他人能力等。

2从自身实际出发,确定翘足可得的个人小目标。个人目标是完成磨炼要求的子目标。努力就能完成的小目标,容易使人建立信心和勇气,而且针对性强,可行性强,符合个性发展规律。完成了这个目标,再确定下一个目标,使学生在实践中看到自己行为的效果,得到成功的体会,逐步提高自觉性。所以,我们要求学校在根据学生每阶段的共性特点确立不同的训练项目的同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确定个人小目标。目标小,看得见,够得着,容易获得成功和自信。学生每月确定2-3个方面的小目标,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实施,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磨炼自己的思想品德、行为意志。如,有的学生根据学校提出的生活磨炼总体要求,要求自己做到不乱花零钱,不坐公车上下学,不进电子游戏厅等;有的学生写作业时喜欢磨磨蹭蹭,在确定学习磨炼目标时,就针对这一弱点,提出“集中精力写作业,提高效率”的小目标。

总之,确定小目标能够使学生查找自身的薄弱点,确定努力的方向,逐渐克服缺点,完善自己。

三、鼓励学生以集体和自我教育为主进行磨炼

任何一项教育,受教育者都不应该是静止、被动地接受外部影响,而应在主动参与的实际活动中接受影响。磨炼教育具有实践性强的特征,所以,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自身的磨炼塑造和转化工作,由教育的客体变为主体。还要善于运用集体的教育力量,使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帮助,提高磨炼的自觉性、主动性,扩大教育效果。

1自己提出目标,集体帮助修订。学生每月初制订自己的磨炼小目标,在小组中征求意见,确定本月的磨炼目标。使磨炼教育由外在的客观要求转化为内在的个体需要。

2自我磨炼,集体监督,完成月目标。实践目标的过程是自觉磨炼的过程。学生在集体的监督下,组织调解好自己的行为,按照自己确定的小目标,自觉要求自己。学生每天生活在一起,这种监督是最直接、最经常的,使学生生活在随时保持自我克制弱点的氛围,逐渐形成自觉行为,培养出良好的品德和意志。

3每月评估和目标升级。阶段性评估是教育的动力,学生获得良好的评价和帮助,会培养自我奋发的健康心理。我们将学生完成目标的周期确定为一个月,所以定为每月初制订目标,月末评估目标完成情况。学校以班级、小组为单位,主要以自我评估、小组互评为主,班主任和家长参与意见为附,全面评价学生磨炼情况。学生当月的目标完成了,再确定更高、更难一些的目标,逐步提高,达到高标准要求,也保持了磨炼教育的日常性和连续性。

4填写磨炼手册,建立自我档案。我们设计了《磨炼教育手册》,让学生自己写好自己的受教育过程。手中有本,心里有底,从累计中看成绩,看问题。手册作为镜子,作为航标,激发学生自我转化意识、超越意识。

四、学校、家庭、社会配合创设磨炼教育情境

学生集体和自我教育是实施磨炼教育的有效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对学生自我磨炼教育既要放手,又不能放任自流,任其自然发展。磨炼意志必须在理解行为意义的条件下进行,在创设氛围和强化训练中巩固。要使学生理解磨炼教育与他们肩负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联系,明确其深远意义。磨炼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有效手段。所以必须有学校教育、家庭指导、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来保证,使磨炼教育得以顺利实施。

我们要求学校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班、团、队会专题教育,校内外活动,加深学生对磨炼自身品德意志迫切性的认识;再有,通过我们民族传统中的磨砺故事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学生自觉磨炼的情感;同时,学校创设情境强化训练学生的意志力,也是磨炼教育的有效手段。如组织文体活动中的各种竞技和耐力比赛,学习中的“定时作业”、“比一比谁的精力集中”、“注意力比赛”等活动,都是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磨炼题材。寒暑假和重大纪念日是集中进行意志和耐力磨炼的好时机,学校可以搞摹拟;搞雪地行军、野炊等艰苦环境中生存能力训练;组织学生到农村去,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农村生活;组织远足登山等活动。

依靠家庭,使磨炼教育向校外延伸。学生每月磨炼目标的确定,要征求家长的意见;实施目标的过程要得到家长的指导和监督;月末评估,家长也要签署意见。还可以建立家庭联盟,将学生与家长按住址组织起来,建立假日磨炼小队,由家长轮流任辅导员,学生自己设计活动方案,开展各种磨炼活动。

依托社会,创设磨炼教育的大环境。这几年电子游戏厅、录像厅、台球室对中小学生的诱惑给教育带来很大干扰。为了控制学生进入“两厅一室”,我们协调文化、工商、街道等部门,严禁以上场所接纳中小学生;我区11个街道办事处都建立了青少年活动站,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活动;驻区各部队利用寒暑假开办少年军校、警校、航校,对学生进行军事化训练。

五、建立激励机制,使磨炼教育自我管理经常持久地开展下去

篇(6)

1.连接升学与就业;2.涵盖严密精确的课程内容与高层次的知识应用;3.基于各州现行标准的优点与经验之上;4.在全球经济与社会中,确保所有学生能够开展学习;5.采取证据本位(evidence-based)或研究本位(research-based)策略(CCSSO&theNGACenter,2010)。虽然《州共同核心课程标准》的实施权在各州,但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依旧是美国学前教育课程目标总的发展方向。

(一)以缩小不同背景幼儿的入学准备为目的

由于美国是一个多种族的国家,其中融合了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这会导致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差异。2001年美国联邦教育部提出的《2001-2005年战略规划》,反映了美国近年来的教育改革思路和未来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其战略目标之一是让所有儿童接受高质量、适宜的学前教育,为进入学校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2002年1月8日,布什政府正式签署了《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案》,该法确定了这样一个目标:在美国,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每个孩子都应受到发挥其全部潜能的教育。联邦政府必须帮助缩小来自不同背景幼儿之间的差距,努力为处境不利的幼儿提供一个更为公平的教育环境。2007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个为期5年的教育法案《2007为入学准备改善“开端计划”法》(ImprovingHeardStartForSchoolReadinessActof2007),该法案为无家可归儿童、流动儿童、身体残疾儿童及非英语母语儿童参与开端计划项目提供了机会。布什政府围绕开端计划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处境不利儿童的入学准备,真正实现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它对美国社会的稳定、缩小不同背景幼儿之间的差距和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奥巴马执政初期,遇到突出的教育问题是有关学前教育公平与质量的,具体表现为中低收入阶层与高收入阶层学生所接受的学前教育质量与未来所取得的学业成绩差距在不断扩大,这非常不利于整体国民素质的提升。因而,奥巴马政府在2010年初宣布了新的教育政策,加大早期教育投入,以缩小不同背景幼儿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的公平。

(二)以幼儿未来发展和整体发展为中心

美国幼儿教育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儿童为中心、倡导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2002年美国联邦政府提出了“良好的开端,聪明的成长”(GoodStart,GrowSmart)议案,在该议案的鼓励下,各州已基本上完成了适用于各类型早期保育和教育机构的早期读写识字、早期数学和语言发展方面标准的制定。各州在制定早期学习标准时以发展教育适宜性为原则,既考虑幼儿年龄和个体的适宜性,也考虑幼儿的文化背景,做到充分尊重幼儿,注重幼儿未来和整体的发展。在美国,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只要是没有受到虐待,身体没有疾病,那么他们在学校都应该是非常渴望学习,并相信自己今后能够取得成功的。学前期是整个教育发展的开端,学前期教育目标的实现能为整个教育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应当保证儿童拥有成功的早期学习经验,建立终身学习的模式;保证儿童有机会继续发展他们个人的兴趣;保证儿童发展热爱学习的品性。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儿童学习经验的获得和将来的成功。

(三)以幼儿的早期阅读识字、数学教育为焦点

2002年《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案》专门就阅读问题制定了两项方案,注重从学前班到小学三年级的阅读教育。如果州政府实施了定位于幼儿园到二年级的科学研究综合阅读项目,那么在新的“阅读第一”(ReadingFirst)项目下则可以获得资助。美国联邦教育部的《美国教育部2001-2005年战略规划》中提出,首要的战略目标就是要为所有儿童的学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要让所有儿童有接受高质量和恰当发展的学前教育的经历。三年级结束之前,每个儿童都能建立良好的独立阅读习惯;到八年级结束之前,每个儿童都能掌握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技能。《美国教育部2002-2007年战略规划》再次强调确保所有学生达到年级阅读水平,保证实现《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案》提出的“到2014年所有学生阅读与数学技能都能达到年级合格的水平”,这反映了美国近年来的教育改革思路和未来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2009年奥巴马总统延继了布什总统的阅读教育政策,在《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TheAmericanRecoveryandReinvestmentAct)中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写能力,并在2009年签署了综合性计划,规定在小学阶段开展广泛的阅读活动,实施新的阅读课程,重点提高儿童的口语能力,增加他们的词汇量。美国早期阅读委员会提出了“早期儿童阅读教育目标”,如,5岁~6岁儿童能够知道一本书的组成部分及其不同功能;聆听熟悉的书面语言内容;或者读自己“写”的文字内容时,开始认识对应的文字等。

(四)注重幼儿社会情感和自由游戏的发展

《幼儿教育方案标准和认定指标》中指出,课程要帮助儿童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并能恰当地表达出来,要让儿童有机会在交往中发展亲社会行为,用一些建设性和创造性的方式解决矛盾,能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所有儿童,包括残疾儿童、有行为困难和特殊需要的儿童及其家庭都应能参与到社区活动中,让儿童的社会情感得到充分发展。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每天都有户外游戏活动,日常安排表注重静态游戏时间和动态游戏时间的平衡,注重大肌肉和小肌肉活动的平衡,并保障儿童健康和环境安全。2007年,美国科学院儿科(The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的文件显示,游戏不仅能促进行为的发展,而且能促进大脑的生长。课程的设置应重视通过儿童游戏开展相关课程内容,亚利桑那州3岁~5岁幼儿学习标准,在语言与文字标准中就做了这样的规定:通过游戏,在丰富的语言刺激和书面材料环境中掌握有关书面材料的基本概念。在数学标准中也要求儿童在日常生活别是在游戏中学习相关的数学概念。全儿教育协会倡导发展适宜性教育(DevelopmentAppropriatePractice),认为游戏应居于发展适宜性教育的中心。美国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一思想,建构了游戏中心课程,将游戏作为课程的中心内容、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和课程评价的主要工具。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美国幼儿课程目标的设置越来越注重幼儿社会情感和自由游戏的发展。

二、美国幼儿教育课程目标的变革对我国的启示

(一)以幼儿为中心,目标注重参与性

美国各州幼儿教育目标的制定以“儿童为中心”,充分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注重儿童社会情感和自由游戏的发展。以社会学习领域标准为例,目标在于让儿童渐渐参与到更多的民主活动中,逐渐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在制定相关幼儿教育目标时,应切实从儿童出发,真正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美国各州的幼儿教育目标较关注“儿童积极参与”,如在语言与读写领域要求儿童尽可能多地参与阅读活动,喜欢阅读;身体发展与健康领域要求儿童主动积极参与各项体育锻炼活动;艺术领域则要求儿童积极尝试不同艺术形式,从中感受美、理解美;社会学习领域希望幼儿能够意识到自己公民的身份,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家庭活动。因此,我们在制定标准时不应只看到儿童学习发展的结果,而应该更注重儿童发展的过程。儿童积极参与活动是他们获得知识技能的基础。只有喜欢、愿意参与活动,儿童的各方面能力才能得以发展。

(二)充分考虑幼小衔接,目标体现适宜性

美国各州幼儿课程目标的制定大多参考了本州K-12的课程标准,有些州甚至制定了3岁~18岁的课程标准,这使得课程目标的制定充分考虑了幼小衔接,课程目标和教学效果之间呈现相关性。特别是数学、英语、科学等与小学教育密切相关的领域,不仅成为许多幼儿园教学内容的重点,也能在目标适宜的前提下让幼儿在这些领域得到充分发展。但在我国,由于各地区经济、文化差异较大,以及缺乏适宜本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课程目标,导致两极化现象严重。部分贫困地区的幼儿教育质量过低,做不到与小学教育恰当衔接;而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幼儿教育过分注重教学效果,致使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这两种极端做法都不适宜我国幼儿未来和整体的发展,无法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我国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幼小衔接,由国家层面宏观把控,地方层面认真履行,努力做到既不超前也不滞后的适宜发展。

(三)关注地域经济与文化特点,目标更具公平性与灵活性

篇(7)

    一、信息技术的定义、分类与特征

    1、信息技术的定义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1)、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1]

    2)、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2]

    3)、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3]

    4)、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4]

    5)、信息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经验、知识、技能和体现这些经验、知识、技能的劳动资料有目的的结合过程。[5]

    6)、信息技术是管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关方法、手段与操作程序的总称。[6]

    7)、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的总称。[7]

    8)、信息技术指“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上述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人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物。” [8]

    9)、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9]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层面来定义。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2、信息技术的分类

    1)、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2)、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信息的搜索、感知、接收、过滤等。如显微镜、望远镜、气象卫星、温度计、钟表、Internet搜索器中的技术等。信息传递技术指跨越空间共享信息的技术,又可分为不同类型。如单向传递与双向传递技术,单通道传递、多通道传递与广播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指跨越时间保存信息的技术,如印刷术、照相术、录音术、录像术、缩微术、磁盘术、光盘术等。信息加工技术是对信息进行描述、分类、排序、转换、浓缩、扩充、创新等的技术。信息加工技术的发展已有两次突破:从人脑信息加工到使用机械设备(如算盘,标尺等)进行信息加工,再发展为使用电子计算机与网络进行信息加工。信息标准化技术是指使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各环节有机衔接,与提高信息交换共享能力的技术。如信息管理标准、字符编码标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等。

    3)、日常用法中,有人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把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

    4)、按技术的功能层次不同,可将信息技术体系分为基础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支撑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主体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应用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文化教育、商业贸易、工农业生产、社会管理中用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各种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应用软件与设备)。

    3、信息技术的特征

    有人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

    1)、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2)、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与目标体系

    1、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前者从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后者则从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由此,可对“信息技术教育”作如下定义:

    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实现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该定义的理解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信息技术教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理论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科学,是现代教育学研究的一个新分支,又具有课程教学论的一些特征,具体包括概念体系、理论框架、原理、命题、模式、方法论等研究内容。实践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教学活动,一种工作实践,一项教育现代化事业,具体包括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资源建设、课程教材的设计开发、师资培训、教学中各种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学习指导、评价与管理等。

    2)、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这里,“利用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

    信息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操(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素质。为此,我们应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换句话说,信息技术教育不等于软硬件知识学习。而是要使学生通过掌握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各种信息工具的综合运用方法,来培养信息意识、情感、伦理道德,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创新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3)、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包括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两个方面。这里明确指出了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两种教学形式(专门课程式与学科渗透式)。我们不但要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与网络等现代信息工具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各种传统的与现代的信息工具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要渗透信息技术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对各种学科信息的综合处理与创新能力。

    4)、信息技术教育的途径与模式有多种。除采用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外,还可采用课外活动模式、家庭教育模式、远程协作学习模式。其中,基于项目活动的教学模式能较好解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竞争与协作的结合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模式,值得推广。

    2、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涵义有二:一是作为总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全局的一种指导思想而存在的、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又称为总目标或目的。二是指对达到信息技术教育目的的各个方面进行精确、详细的说明,是学生在完成一个教学单元的学习后应达到什么要求(具有哪些效果)的具体明确的表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是指将信息技术的总目标与分目标,课程目标与知识点目标,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与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意目标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的教育目标整合与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