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9 10:45: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思政建设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有效措施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企业不仅需要具备高技能的人才,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以高校计算机专业为例,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随着课程改革以及社会的逐渐发展,道德素养的重要性也逐渐得到了重视,所以计算机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
一、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
(一)课程思政与计算机专业具有共同的社会服务性质课程思政和计算机专业教学是具有共同的社会服务性质的。计算机工作者可以将自身的素养融入工作中,并通过相应的工作内容体现出来。将课程思政建设融入到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正确引导,净化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使其在工作之后,自觉地将客户需求放在首要位置,真正为大家服务。
(二)课程思政与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一致性课程思政与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一致性。首先,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每年都会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人才,而人才的质量将会对社会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高校为了提升人才的质量,会不断通过思政教育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其次,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变化,培养全面型人才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要求,所以计算机专业教师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思政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课程思政与计算机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一致性课程思政与计算机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一致性。在社会需要的影响下,计算机专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理论课程的教学,还要进行实践课程的教学。而思政教育可以让学生的实践活动变得更加科学,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最终在思政元素的影响下,提升该专业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特点
(一)创新的教学理念是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风向标要实现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首先需要创新教学理念。在传统的思政课程教学中,主要是以思想作为指导,具体的教学内容要与党和国家的方向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计算机专业教学来看,因为其课程内容大多需要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所以一般情况下,该专业课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只需要将相应的技术传授给学生即可,但是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过程既与传统的思政教育有所不同,又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不同,所以需要进行教学理念的创新。
(二)先进的科学思维是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具备先进的科学思维。不论是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还是课程思政的开展落实,都是以社会现实为基础的,任何脱离了社会现实的课程都是无法有效提升学生能力的。将先进的科学思维运用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可以让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变得更加客观、具有逻辑性。计算机专业课程本身就蕴含了大量的研究方法,通过先进的科学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从而加深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三)工匠精神是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核目标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要求人才具有专业技能,而且需要具有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是包括专业技能、人文素养、职业精神等多项能力在内的一种精神。对于计算机这种理工类的专业,更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让学生不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今后的工作中都可以保持一种比较积极的心态,从容应对各种困难。
三、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推动教学的创新发展,提升学生学习热情为了推动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高校应当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升思政元素的影响力。比如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时,将其与当下的时事热点进行有效的融合。同时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一)目标的融合
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因此必须要将两者的目标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使两者在目标上具有较高的统一性。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并且在建设的过程中,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保障企业思想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两者在进行目标融合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一定要围绕着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进行,同时要在其中贯穿科学发展观,这样不仅能够促进企业文化目标的实现,还能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其次,在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在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中找到拓展方向以及拓展空间,并且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这样能够推动企业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氛围。
(二)以人为本,促进二者的融合
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还要以思想为先导。科学发展观的中心思想便是以人为本,不论是在人力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还是企业建设的过程中,以人为本都是最重要以及最基础的内容,因此,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将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并且要尊重、理解和关心企业的工作人员。在管理中,还要特别的注重思想先导的作用,在实践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对经济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在组织和构建整体素质较强的人才队伍的时候,一定要加强思想的传递,并且要树立正确、统一的思想理念。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不仅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还能不断地挖掘出工作人员的潜能,从而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三)思政贴近工作实际,使其更好与文化建设融合
企业员工是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思政必须要贴近日常工作,改善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从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将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政工作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促进生产经营发展,同时要解决员工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形成一个特色的企业发展道路。明确企业发展方向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所以思政工作一定要与企业经营生产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要不断实现企业目标,使员工利益和企业经济效益有效的关联起来,这样不仅能够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还能有效的提高员工的自身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使两者得到良好的融合。
(四)找准切入点,构建良好的思政与文化建设融合机制
构建良好的思想政治和企业文化建设融合机制,不仅要创新企业管理方法,还需要稳定企业文化。在构建融合机制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企业文化体系进行,其中不仅要包括企业形象的定位,还要体现出企业的发展战略,同时要对企业的前景进行描写,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企业所有工作人员都参与到其中,这样才能构建出合理、完善的融合机制,从而使两者能够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构建良好的融合机制,不仅能够避免融合过程中风险的产生,还能保证企业文化制度的完整性以及科学性。
二、结束语
【关键词】“双一流” 大学生 思政工作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被称为“双一流”。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立德树人是根本,人才培养是关键,而“启动高校‘双一流’建设,就意在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①。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各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在这其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高校进行“双一流”建设的关键。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正所谓“人的发展,思想是根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在建设“双一流”过程中,高校应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积极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 新媒体的发展和应用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在经受互联网的冲击和考验。当今社会已步入网络化、信息化时代,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正在日益加深,很多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正在受到冲击。现如今,大学生可以轻松、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手机浏览各种网上信息,大学生对智能手机、对互联网的依赖性正在与日俱增,个别大学生成为了“机奴”、“机控”。互联网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各种需求,但互联网又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的开放、无国界、共享,使其传播的内容具有很强的自由性、不可控性。互联网上很多信息也都是未经严格过滤和筛查的,一些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是背道而驰的信息,非常容易给大学生造成严重的错误导向。可以说,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削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性和权威性,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今社会是一个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网络化、信息化时代,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深刻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利用新媒体开展工作不仅可以拓宽师生交流的渠道,增强师生互动,拉近师生距离,而且有助于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互动和引导。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以往面对面交流的传统教育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现实走向了网络,师生间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即时、互动交流,这种交流能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在交流过程中,可以图文并茂,可以音频、视频共享,能给受教育者带来全新感受,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生动化、生活化,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为了有效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其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自觉提高新媒体意识和素养。要熟练掌握新媒体应用技能,自觉对网上信息进行筛选和利用,做到能够娴熟地运用新媒体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打造网络育人平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需要顺应形势,推陈出新。现如今,大学生是互联网上最为活跃的群体,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已经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而且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该说,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和应用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在新形势下,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适应新形势,转变思想教育观念,打破传统刻板、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积极主动利用新媒体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自身话语传播能力和范围,做到在了解各种新媒体的特点和优点基础上,能够熟练地应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更贴近学生,更加生动形象,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 “双一流”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方法、载体都要与时俱进
“双一流”建设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以适应、保障“双一流”建设,是当前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紧迫性、现实性和共同性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建设“双一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针对性,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巩固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政治保证。”②作为高校,要积极推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引领,针对大学生思想实际和课堂教学实际,找准结合点,抓住大学生关注点,利用各种形式、途径进行宣传和解读;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讨论有机结合起来,把阐释理论与启发思考有效结合起来;要坚持把理论讲透、讲活,做到深入浅出,积极引发广大学生在思想上的共鸣,让大学生真懂、真信、真用。切实做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不断创新。随着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以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高校正在进行“双一流”建设的这个特殊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需要紧跟形势变化,不断进行方法创新以适应和保障高校“双一流”建设。面对“双一流”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传统教育方法,从硬性灌输走向对话交流,从集中育走向分层多样教育,从“大张旗鼓”教育走向“润物无声”教育。要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积极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网络载体构建交互便捷、丰富多样的沟通交流渠道,创建符合大学生思想需求、易受大学生欢迎的科学化、现代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要不断拓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显得滞后、低效,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的发展和需要。高校需要顺应形势,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相比,网络载体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它可以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现实走向网络,从静态走向动态,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实施网络、即时、交互、潜移默化的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将网络载体与传统教育载体进行整合,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逐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化、立体化、信息化建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角度、立体化、全方位、全覆盖。通过整合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综合运用各种教育载体,发挥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凝聚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思政部) 【注释】
①陈宝生:《2017年中国大学双一流建设将全面启动》,《光明日报》,2017年1月16日。
1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条件
加强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十分有必要,其能够满足当前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从小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正确面对现如今多元化的文化思潮。思政建设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目标上来说,心理学课程教育目标和思政任务目标相统一。心理学课程关注于学生的心灵,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其教学目标并不只是传授学生心理学知识,而是强调学生的心理素质培育,旨在教会学生管理情绪,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应周围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立德树人相统一,同样是对学生内在潜能的挖掘;其次,从内容上来说,心理学课程内容补充了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结合不仅加强了对学生道德思想的培育,树立正确价值观,还强调了学生的人格发展,关注于学生的内心世界,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走出误区,正确对待多元化的世界;最后,心理学课程具备隐性课程功能。相较于心理学课程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体系化,其主要是以课本内容为主,多属于理论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就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态度较为消极。而心理学课程属于隐性课程,其并没有精确的系统化内容,充分体现了言传身教,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着学生,可消除学生的厌烦情绪[1]。
2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原则
2.1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
小学教育心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在于以心理课程内容为依据,有效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防止过于生硬地嫁接而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消极对待心理课程学习。通过课程思政建设,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意识,积极乐观地生活态度,形成独立个性,学会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是学生及时发现自身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2]。在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强化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2.2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
在进行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时候,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要遵循发展性原则。指的是要明确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主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必须以学生心理发展需求为基础,来不断地开发和挖掘学生的潜能;二是要遵循积极性原则。指的是在实施小学心理课程教育的时候,既要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育,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从正面予以学生积极指导,帮助学生完善自我,使之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获得更多的正能量[3];三是要遵循主体性原则。指的是在开展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时候,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制定适宜的教学内容,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扰,使之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3加强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措施
3.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要将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融入其中,正确认识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本质,不仅仅着眼于课程内容或是学生在专业教育过程中的思维方式,而是要认识到教学过程中人际关系的体现,简而言之指的是在实际心理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其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每一个学生,并予以其更多的信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加深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建立学习共同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彼此之间通过和谐的沟通交流、分享互动,来形成健康的关系,相互促进、共同成长[4]。在实施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作出示范,介绍自己,然后让学生也来介绍自己,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和学生互相熟悉。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采取学生分组讨论,或是提出一个话题与学生共同探讨,以此来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价值观,或是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2开展主题体验式教育
从构建主义理论知识来说,其认为所谓学习指的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构建理解的过程。基于此,在开展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过程中,应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变化,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可通过问题情境教学法,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帮助学生构建心理健康知识体系,予以学生更多的鼓舞和激励。可实施主题体验式教育活动,围绕某一中心,将其作为思想政治课程开展的主题。比如说,在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可以“得到与失去”为主题来进行探讨,让学生学会面对困境,并从中发现真善美[5]。具体操作如下:教师拿出学生最喜欢的物品,然后学生通过参与比赛的方式来获取奖品,获胜者可得到此物品,其他学生则无法获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比赛的成功与失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得失观,并且在失败后保持积极雷管的态度,并去体会比赛过程中的收获,以促使学生积极应对生活中、学习中的困难。又如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或是分小组共同完成某一个项目,通过这种合作体验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并且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学会体谅对方、尊重伙伴、包容朋友。
3.3重视本土文化导入
在小学教育心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本土文化导入,这是因为当前受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影响,各类文化思潮涌入,对学生的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为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需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施高效的心理健康本土化教育。例如,虽然小学生的生活压力和学习压力相对来说较小些,但同样需要引导其管理自己的情绪,积极面对所遇到的压力,基于这种情况则可将中华传统文化强调的身心和谐统一观念融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通过运动、唱歌、调节呼吸等方式来进行放松。
3.4坚持与时俱进,提升心理健康教师教学水平
加强小学教育心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离不开心理教师的作用,其需要贯彻落实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指导纲要,明确心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必要性,从自身做起,有效融合心理课程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小学教育心理课程教学水平,完成思政建设任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教师要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教师要全面了解心理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坚持立德树人原则,全方位、全面化、全过程地开展育人工作。一方面要转变传统的课程思政建设认知理念,不断地学习新的心理健康知识,并且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从而实现心理课程思政目标;第二,提升教师的思想意识水平。对于心理教师来说,其不仅仅是为学生解答疑惑,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因此作为心理教师其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意识,要明确自身职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学生扎实的心理知识,又要加强对学生的培育,实现育人目标,升华心理课程,满足思政建设要求;三是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培训。指的是心理教师应当坚定政治立场,以理论为指导,充分将其融入于小学心理课程教育中,正确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围绕心理健康课程内容挖掘更多的思政因素,开创全新的协同式育人模式。
4结束语
关键词:校园文化;功能;价值;思想政治教育
1高校校园文化的定义和特征
1.1高校校园文化的定义
首先,先进的思想、独一无二的精神、有创造力的规则以及优美的外部环境是一所学校在若干年的成长过程中浓缩下来的一部分。其次,学校应该注重培育大学生如何选出正确价值观的能力。最后,高校校园文化的体系是非常繁冗而有规则的。良好的高校文化建设会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想政治教化工作的发展[1]。
1.2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
①深层次性。②转换性。③创新性。
2校园文化在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2.1确认制度文化的作用高校的制度政策是按照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以及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制定,内容具体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治学观念和最终培育人才的方向。对于学校来说,有利于维持学校正常秩序,更好的管理学生和开展教研活动。
2.2凝聚精神文化的作用外部环境的熏染和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对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有决定性影响。基于这两个重要因素学校采取了两种措施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化,一方面是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和激发学生们对于思想品德的兴趣;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对其潜移默化的作用[2]。
3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
3.1导向意义
从文化角度看,学校文化的内容应该更趋向于让学生对现有的文化价值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在此基础上,高校文化的主要任务就是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深刻的精神环境,使大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各方面的洗礼。从政治导向价值看,校园文让大学生收到了文化的熏陶,而思想政治与文化是有相关性的,一个社会的政治通常与它的文化息息相关,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才能使它更有意义,所以必须具有政治导向性,这样才能让高校文化生生不息的发展下去。
3.2凝聚意义
高校中的先进理念对大学生产生强大的心理吸引力,这便是校园文化最终的凝聚所在。首先它有效地唤起大学生对自己学校的热爱之情,然后会自主和学校里的其他人形成有力量的群体凝聚关系。这种强有力的共识拒绝所有和学校精神不合的离心思想,成为具备高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翁。
3.3传承意义
校园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很多优秀的观念如独特的教育观念和新颖的教育方式等一直绵延至今并对后世产生影响。虽然高校校园文化应该做到与时俱进,适时调整新的文化因子,但是,正如万丈高楼平地而起一样,任何的创新都不能离开她的根基,否则在时间的长河中经受不住暴风雨的袭击。所以,高校校园文化的继承价值,犹如人体中的必须氨基酸,是校园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能够让使学校的优秀文化茁壮成长。
3.4调节意义
高校的教育教学更多的还是以专业性极强的专业知识为主,现实中,任何专业的书本知识都是枯燥的,这会让大学生群体感受到紧张又枯燥乏味。此时,有趣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使单调的校园生活绚丽多彩。同时,校园活动带有隐形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会让学生在一种相对轻松的氛围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所以,高校文化有一定的调节意义。
4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学生思政教育的方法
4.1利用地方文化特色激发学生对当地的热爱
高校文化是一个学生思想的具体存在,是一所校园中所有人的思想形成默契。这种默契通过学术传播、文化的传承和心灵世界的净化浸染到教育的各类工作中,使这个学校的风貌和气质在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为例,思政教研部就结合了本校悠久的船政文化,构建了一定的船政环境,使同学们对福州这个地方产生仰慕之情,有了喜爱,学生们就会在文化的熏陶中就会不自觉地接受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不用说对于本身就是船政学院的学生来说,更是会学以致用,用政治思想推动当地的船政文化的发展。这也就要求要采用新时代的教学方法发,而新时代的教育方法和教学形式都影响着思想政治教化工作的发展。因而,思想教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借助先进的科技在整个社会中构建一种思想政治的环境,使他们接收更多有益的信息。
4.2用极具特色的精神力量抵抗消极的校园文化
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生着新变革,许多外来文化对大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行了一番洗礼,其中的消极部分影响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化的持续推进,进而影响了校园文化的推进。由此可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观,用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武他们的大脑,形成广大的思想营地,才能和这些消极的思想文化分庭抗礼。就我们学院来讲,要大力宣传“民族自强、崇尚科学、学以致用、追求卓越”的主流精神文化。
4.3营造独特的船政文化环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性,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几乎成为每个大学生的难题。每个人对压力的承受力不同导致了不同的选择,而那些承受力差的学生往往会选择消极萎靡的生活方式,所以构建向上的高校文化会帮助学生纠正这些消极因素。直白点讲,第一,拥有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拒绝浪费的理念和艰苦朴素的传统习惯。其次,提高诚信教育的力度。最后,地方文化不可少,这样才具有独特性。福州船政文化辉煌只延续了40多年,但是却展现了近代中国的先进科技,孕育了诸多仁人志士的的先进思想,折射出中华民族的虚心好学,勇于创新的多种优良传统。船政文化既是当时特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应,同时在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同时,又拥有了新的内涵和鲜明的个性,这种文化会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身心。
参考文献:
[1]张忠迪.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评述[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01)
1针对任务定内容,旨在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政工人员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应联系单位工作优势,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与单位的重要工作之间的联系,认真分析责任、任务、目标、形势等内容,及时发现并表彰先进工作者,树立员工学习的典型,宣扬奋斗、风险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以此潜移默化的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同时,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激发政工人员的工作热情和信心。2针对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前预测组织教育。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应有超前意识,尤其对以往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应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准确把握问题出现的苗头,并将其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重点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以此将思想政治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3针对不同人员的情况,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一是细心观察分层次,调查研究讲方法,职工年龄大小、知识结构、个人经历、男女性别这些不同方面带来的思想问题也是千差万别的,思想问题所表现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应细心观察。采取不同方法,就一般而言,老同志在沉默不语的时候、技术人员在情绪不高的时候、青年职工在不说不笑不高兴的时候,这时正是需要做好思想工作的时候,要通过谈心聊天等了解掌握情况,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解决职工思想和实际问题;二是大道理和小道理的关系。坚持大道理管小道理、小道理服从大道理,该讲大道理时,必须要讲,只有在道理上讲清楚,才易收到好的效果;三是处理好主动做与被动做的关系,对于主动找上门来、找领导谈思想解决问题的,应热情接待耐心听。针对不同情况给予疏导、解释、批评、鼓励。
二、坚持群众性,党、政、工、团一起抓
近年来,各级党工团组织积极响应企业党委的工作部署,尤其对影响企业稳定发展的存在的各项问题和突出矛盾认真分析,积极寻找解决措施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效。针对处理群众集体上访问题上,一方面讲述法律和政策,凭借法律效力减少冲突发生的几率;另一方面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工作,从思想上解决职工遇到的难题,保证了企业良好的发展秩序。因此,为了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党工团组织应建立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细节问题,从而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产生的根源。同时,在新的体质影响下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业务相互渗透,给政工干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较大困难,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应扩大政工组织的体系范围,使更多的员工参与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来。
三、灵活性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在网络的快速发展下,一些立足于网络之上的新兴技术迅速崛起,例如自媒体,一经上线,好评如潮,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妙趣横生。但是这其中,因为人人都变成了舆论的传播者和分享者,大学生作为一直走在时尚前沿的群体,每天都会接收到来自四面八方不同人群不同方面的信息,其中一些不乏与主流观念相悖的,长此以往,部分学生便可能被误导,以为其理论并非错误的,而是小众的。针对这一现状,高校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引导,不可放任自流。可是纵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已经大打折扣,所以高校辅导员要找到问题症结所在,从网络入手,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化能力,开辟全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力求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果,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良好的思政立场和思想观念,使其可以成为贴合社会需求发展下的综合型人才。
一、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目的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政治立场。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飞速发展,缔造了诸多中国式奇迹,俨然从备受欺凌中彻底成长起来,成为国际上让人无法忽视和轻视的存在。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是国家之间的竞争其实从未中断。在网络环境中,无国界之分,很多敌对势力妄图从思想上动摇我中华少年的政治立场,在价值观上挑拨国家和学生之间的共同信念,以此动摇其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1]。对于高校辅导员要对该问题给予一定重视,首先明晰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以此从出现思想政治立场根源问题入手,发挥网络思想政治育人的作用。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给予调整,始终秉持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指导,纠正学生思想政治立场中的问题,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化能力。(二)牵引网络舆论发展。在网络环境中,很多热点话题一经出现便会被推上制高点,所有人都可以各抒己见,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进行点评或者批判,这种现象对于舆论中心人物成为一种网络暴力。而大学生是一直走在社会前沿的人群,关于热点话题也经常发表自身的看法,甚至引领舆论的导向。在长此以往中,部分学生自身已然成为“网络暴力”中的一员。这本身在思想政治层面上就为错误的,任何社会热点的发生,都会有其必然的原因,或者网络上出现的消息也是片面的,抑或者立场和所处环境不同,都是造就不一样的结果[2]。而大学生私自引导舆论很有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所以辅导员要针对这一现象,提升自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使其可以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实际情况出发,待一切事情未明之前,不要任意发表自身的观点,因为这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同时,也为引导舆论的正确发展作出贡献。(三)延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传统思想政治课堂,大多以说教为主,这种教学形式过于陈旧、固化,让本就无趣的思想政治课程氛围变得更加低迷。学生对于该课程兴趣缺缺,但是为了完成课时任务和应对考试,只能保障出勤和及格,从根本上来说,传统思想政治的教育质量已经严重下滑。并且立足于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已经发生变化,其更加崇尚个性化的教育和平等的教学方式[3]。所以高校辅导员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开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经常性以朋友的口吻和学生增加互动,尽可能地减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另外网络思想政治类型问题较多,辅导员可以借助其资源的丰富性,并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将传统教条说教的思想政治教育演变成为日常交流,进行渗透,延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网络思政能力建设现状
虽然传统思想政治课堂可以带给学生一定思想政治方面的督促作用,但是也因为其他方面诸多因素的限制,在教学质量上无法达到预设标准和效果。而高校辅导员开设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可以立足于传统思想政治课堂之上弥补其短板,但是从宏观的角度分析,高校辅导员开展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以下就重点问题详细罗列。(一)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识淡薄。高校辅导员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积极性较低,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工作的职责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而是将眼光放置于工作任务量的增加上。并且诸多高校辅导员虽然响应该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改革,但是并没有从实际上领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谛,而是依旧采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方式,与线下的思想政治课堂别无二致,只是教育环境变成了网络。这种淡薄的只为了完成工作任务的工作意识,根本无法发挥网络思想政治的优势,相反可能还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让学生从对思想政治课程没有兴趣到厌烦的程度,和网络思政教育初心背道而驰,没有时效性和针对性。(二)高校辅导员信息素养有待提升。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多极化、信息化等诸多特点,而部分高校辅导员虽然接受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但是在网络中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信息素养较低,使用的方式过于生硬,无法达到互动式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学生们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提升上来。所以关于高校部分辅导员的信息素养还有待提升,杜绝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无效性。(三)高校辅导员信息技能普遍偏低。现代教育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不但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网络操作能力。而从高校实际情况出发,一些高校辅导员年龄为中年,所以其对于网络信息技术能力的掌握较差,并且没有经过专业和系统的培训,对一些大学生喜欢的网络平台使用相对陌生,使得在针对思想政治敏感问题的案例选择上,受到极大限制,无法针对普遍、重点的问题进行纠正,使得很多严重的思想政治问题被忽视或者略过,限制了网络思想政治优势的发挥。
三、强化高职院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路径
(一)纠正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关于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必须进行纠正,因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作用,如果高校辅导员意识不正确,将带给学生更多负面影响。首先,高校高职院校要认识到高校辅导员产生这种心理的诱因,因为高校辅导员也需要面对家庭、工作等所有问题,工作压力的一再增加,对于辅导员来说,可能会影响到其他方面[4]。所以,高职院校要根据不同情况的辅导员进行详细调查,根据因人而异的情况进行解决。例如,部分高校辅导员家庭负担较大,对于增加的工作量较为苦恼,所以高校便可以针对这种情况进行薪酬问题的增加,帮助高校辅导员解决后顾之忧,才能让高校辅导员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运用网络思想政治进行教育问题,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摆脱各种心理问题的影响,重新拥抱美好的大学生活。(二)提升高校辅导员信息素养。首先,要让高校辅导员自身认识到网络信息在当今社会中使用的广泛性和有效性,使其可以自身主动地去探寻如何提升自身信息素养,以便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5]。高职院校可以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探讨大会,让一些信息素养有待提高的辅导员将思想政治案例记录下来,在会议上共同讨论,并且让一些信息素养较高的辅导员发表其自身的看法,带给这部分辅导员一些思路,使其可以一点一点积累方式,学习如何与学生形成无界限的沟通,并将思想政治问题转化成幽默有趣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还能拉近师生关系,让学习氛围变得更加浓厚。除却这一点,信息素养有待提升的教师可以借鉴一些其他网络思想政治成功的案例,另外需要高校辅导员注意的是在借鉴过程中学习的是如何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不是生搬硬套的话语套路[6]。因为有些思想政治问题可能相当类似,可面对的学生是不一样的,所有学生的性格、兴趣、成长环境等均不尽相同。这些都是高校辅导员在解决学生问题时需要考虑到的。(三)强化高校辅导员信息技术能力。关于高校部分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受制于信息技术能力的问题,高职院校可以让这部分辅导员定期参加培训,培训内容从最为基础的技能开始,一点一点提升信息技术能力。而这里边提到的一些信息技术能力并非只是单单指代一些如何打开、使用方面的技能,还有一些专门的流行词汇,目前大学生经常会用到的网络词汇具体代表的意思,例如“YYDS、Bat-tle”等,实际指代的意思或者在不同事件和语境中代表的意思,这些都属于信息技术能力范畴之内的,对于一些不太运用网络的辅导员来说,这些是需要一定时间进行消化的[7]。或者高职院校可以适当邀请一些这方面的知名专家学者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流,不但可以学到一些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还能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或者针对个别较为棘手的思想政治问题学生,也可以向专家请教或者一起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为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夯实稳固基础,形成多向性的教育合力。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