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项目团队管理

项目团队管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2-06-07 21:33:1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项目团队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项目团队管理

篇(1)

关键词: 工程团队建设;施工项目管理;目标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1、工程项目团队的特点

所谓的团队就是指一组个体成员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按照一定的分工和工作程序协同工作而组成的有机整体。一个团队要实现其工作目标,重要的是其成员要有团队精神。团队精神主要是指团队成员为了实现团队的利益与目标,工作中相互协作、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尽心尽力的意愿与作风。团队精神对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早已被世界各地的各类企业所证明笔者认为工程项目团队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1.1 项目团队的临时性和开放性特征

项目团队是为了完成一个特定的工程任务而组建的,工程项目完成,项目团队也随之解散,所以施工项目团队具有临时性特征。此外,项目团队的成员构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工程项目的进展和施工任务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具有明显的开放性。比如一个工程项目分为基础、主体、装饰装修、机电安装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工作重点不同,现场管理人员也会相应调整补充。

1.2 团队成员的差异性特征

施工项目团队所面临的施工项目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综合性非常强的综合体。所以项目团队的组成经常是各个专业、各个年龄段、各种经历与文化素质的成员。根据需求层次理论,人员的多样性势必带来需求层次的多样化。所以,如何建设良好的团队精神,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将团队成员凝聚在一起,是施工项目团队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

1.3 工程项目的整体性!复杂性要求项目团队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

几乎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工程本身结构的独特性,涉及技术的复杂性之外,工程项目建设的时间!地点!条件等等都会有若干差别,都涉及到某些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建设过程中各种情况的变化带来的风险因素较多。项目部总会面临新的挑战,往往不是某个人单独可以承担的,需要整个项目团队齐心合力,共同攻克难关。团队的形成并不是将项目成员简单组合在一起就能成了的,有的项目则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形成了一个团队,而有的项目可能在项目工作结束时也没能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团队。

2.项目团队建设原则

2.1、项目团队建设必须在公司统一的体系、制度指导下进行

项目团队是公司的团队,必须遵守公司的项目管理制度。统一的制度、体系就有利于发现团体建设的规律,把一些片段的、不连续的、少数人的经验传承下来,不断丰富、更新、完善企业的项目管理和制度体系,从而更好的指导企业的团队建设。我们不愿看到:随着项目经理的离任,优秀的团体慢慢失去竞争力。

2.2、项目团队的能力来自和谐

项目团队和谐是指项目、项目团队、项目管理机制三者之间的和谐。工程项目复杂,很难预先将各项责任清晰无误的分配给每个岗位,也不可能预先将所有岗位间的关系准确的表示清楚,任何体系、制度都不可能代替项目团队成员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项目团队成员必须能够互相支持和共同承担责任。

项目团队成员之间要具备互补的技能,互补的性格也是必不可少的。指导型或社会活动型的人是项目经理比较好的人选,技术员、质量员、安全员应是理智型,施工员可以是合作性或社会活动性的。一个成员性格多样的团队带来管理上更多的麻烦。项目团队成员必须明白:性格无优劣之分,懂得如何适应和欣赏其他性格类型的人,项目团队就会减少彼此之间的隔阂和排斥。

采用何种项目管理机制也是十分重要。只有采取与工程项目、项目团队成员特点相和谐的管理体系、制度、方法,才能让项目团队成员的能力发挥出来,并激发他们的能动性。

2.3、项目团队要有一个有威信的领导

团队领导个人威信也是团队建设的关键因素,这是管理双重属性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决定的。有威信的项目经理,能团结项目团队全体成员,激发出项目团队成员的潜能,能使项目团队有凝聚力、核心竞争力。项目经理的威信会在项目即将出现混乱的时候起到很大的作用。

企业的授权是项目经理威信建立的必要、首要条件。项目经理个人的能力和魅力是威信建立的基石,扎实的专业能力与丰富的与人沟通、解决冲突等管理经验同等重要。项目经理要有良好的个人修养、道德品质是必须的。建立和培养共同的爱好也有利于个人威信的培养。

3 项目团队建设的策划与实施:笔者的观点:项目经理是团队建设的关键因子

3.1、施工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工程团队建设和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施工项目经理要将一批素质高、善管理、会经营、懂技术的建设项目管理人才组织在一个团队里,同心协力、众志成城,方能在建设施工中节省资金、降低损耗、减少内耗、节省劳动力保证项目质量目标、进度目标如期实现。所以,要想创建最佳团队、管理好工程,创造最大效益,首先要选好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有工作的总负责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起着协调各方面关系、沟通技术、信息等方面的纽带作用,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项目经理在工程实施的进程中不仅要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 灵活自如地处理发生的各种情况,还要团结大家的力量多谋善断,灵活机变、任人唯贤、大胆管理。另外项目经理还需具有良好的素质和熟练的项目施工管理、经营技巧。项目经理必须具备这些基本能力,才能组建一个团结协作的团队,才可以为企业创造丰厚的利润。

3.2、项目启动。项目经理必须首先要对项目进行分析,然后分析项目实施对团队成员的技能需求、责任需求、习惯需求等,根据这些需求有目的的从企业中选择项目团队成员。如果企业有足够的人力资源供项目经理选择,项目经理可以比较顺利的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拔合适的项目团队成员。但现实情况中,企业往往不能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供项目经理挑选,在有限的资源中,项目经理需要审视每个供选择的人员,不但要考虑每个人员的技术能力,还需要考虑这个人的工作习惯、协作精神、责任心,甚至是个人脾性。因为项目是需要集体参与、共同协作完成的,任何项目成员的知识技能、习惯和个性都会影响项目的完成情况。慎重选择项目团队成员,组建项目团队,能够减小项目实施过程中人员管理偏差。

3.4、采用目标管理的方法领导团队成员,有助于培养项目团队精神

目标管理(Managementbyobjectives缩写为MBO),是通过组织成员亲自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以“迫我管理”和“自我控制”为典型特征来实现企业目标的一种管理方式。1954年,美国人德鲁克在5管理的实践6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由于这种管理制度在美国应用得非常广泛,而且特别适用于对主管人员的管理,所以被称为“管理中的管理”。笔者认为,从对工程进行管理的层面上看,项目管理人员对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进行全面的过程控制:项目管理中存在明确的最终目标和短期目标,从项目经理对项目部成员的管理这一层面上看,项目经理可以对一般的项目管理人员实行目标管理

篇(2)

【关键词】人力资源计划 团队建设 员工需求 团队激励 领导力

对于任何一个项目,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所有的活动都离不开“人”。能否管好“人”,对项目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全世界所有项目的成功率为25%,项目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人的原因。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项目团队管理。项目团队管理的作用就是为了有效发挥所有项目参与人员作用的过程。

本文将着重讨论项目团队管理相关的问题。其一,一般项目团队管理的包括的内容。其二,如何激励项目团队并提高项目绩效。

一、一般团队管理的包括的内容

项目团队管理的一般包括:制定人力资源计划、组建项目团队、建设项目团队和管理项目团队。

(一)制定人力资源计划

人力资源计划编制,是决定项目参与者角色、职责和汇报关系的过程,根据项目具体的时间计划及活动资源需求,通过组织机构图与职位描述等工具制定出的。人力资源计划一般包括较完善的项目组织架构图、各职位的职责记录、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薪酬管理、绩效考核以及带有人员招募和遣散时间表的人员配备管理计划,它可能还包含培训需求、团队建设策略、认可与奖励计划、合规性考虑、安全问题以及人员配备管理计划对组织的影响。

通过编制人力资源计划,能够识别出拥有项目所需技能的人力资源,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助于组织控制人工成本,是项目管理的重要依据。注意在人力资源计划中,力求角色和职责的清晰,避免在项目实话过程中的职责不清和相互推诿。

(二)组建项目团队

项目团队是企业为了完成特定的产品或服务而组成的功能团队。项目团队是一个由少数能力互补的人员组成的小组,所有成员被委托以共同的目的、行为目标和工作方法,并互相负责。它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生命周期的各阶段人员之间的相互信息交流,促进协同工作。

组建项目团队就是一个获取项目成员资源的过程。可以采取的策略是各种途径并用,不同人员采用不同方式获取。例如,核心人员是预先分配的。需求数量大的根据资源计划需要向结算部门申请,结合每个人员的背景分配到项目的组织结构图中。无法满足的通过人事招聘来不及的可通过其他途径解决,如软件外包临时聘用,以满足项目需要。

(三)项目团队建设

项目团队组建完成之后,为了提高项目组成成员的能力,增强项目组整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并最终按时保质地完成项目目标,在项目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团队建议方法来保持项目组的热情。

例如,在项目团队建设的初期,由于团队成员均是初次参与到同一个项目中来,各自分别拥有不同的工作背景、组织环境甚至不同的公司文化背景,具有截然不同的个性,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具有凝聚力的团队,并共同努力完成大家都没有做过的工作。因此,项目经理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培训,目的是把松散的一群人组织起来一起工作。培训形式多种多样,如项目启动大会、专题讲座、项目互动讨论等。通过培训团队成员相互结识,了解项目背景、项目目标、项目的交付成果等,最终实现上级与下级间的承诺并达成共识。

为了保证大家的沟通效率,且方便与客户方进行沟通和讨论,项目组成员最好集中办公。为了让大家尽快进入状态,可以安排较多的技术培训和小组讨论会,这对快速解决问题和知识共享非常有用。

如果项目进度控制有压力,长期强制项目组成员加班,不仅会大量增加成本,而且容易引起项目成员的抵触情绪,工作效率也会比较低。因此,可以在可支配范围内给项目组承诺,只要按时或提前完成相应里程碑任务的小组,可获得一定的物资奖励。因此,各小组在遇到进度落后的情况下,都自行安排加班,小组内成员也互帮互助和鼓励。

团队建设是一项贯穿项目始终的工作,是项目经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项目团队随着项目生命周期是动态变化的,遵循五阶段规律: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阶段、执行阶段和解体阶段。项目经理要通过团队建设,运用多种管理方法和技术激励、维护自己的团队以最好的状态走过每一个阶段。

(四)管理项目团队

管理项目团队主要就是注意团队的行为、提供反馈、管理冲突、解决问题并管理变更,以优化团队成员的绩效。对于团队成员的行为,一定要多注意观察和多交谈,一旦发现情绪不对,要及时进行一些非正式的谈话,了解背后真实的原因,以便提供疏导和帮助。对于成员之间的冲突,更是要及时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影响到更大范围,对项目组造成不可控制的风险。处理冲突时,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对事不对人。

二、如何激励项目团队并提高项目绩效

作为项目经理,要想成功而顺利地完成项目,必须建设一支高效的团队。那么,如何才能打造一支高效的团队呢?

(一)发掘员工需求,设定共同的目标

在团队建设管理中,不同角色的成员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团队中不同角色由于地位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工作的目标和期望值,也会有很大的区别。对于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整体业务,需要按照承诺,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项目要求的产品或报务。而对于项目成员来讲,应该高质量完成任务,如果能学到新知识新技能就更好了。那么,员工需要什么?在调查中发现,下面所列是员工认为的最重要的五件事情:

有学习的机会和选择任务的权利。员工看中能够从中获得某些技能的学习机会,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市场价值。他们渴望有选择任务的能力。

更多的自及权力。更大的自主性说明,组织信任员工独立开展工作,而不需要经过别人的同意。

灵活的工作时间。员工看中他们的工作时间和个人时间。灵活的工作时间可以让他们平衡个人责任及工作责任的冲突。

个人赞扬。员工需要自己的工作成果被予以肯定,他们的工作是有价值的。

与管理人员接触。管理人员与员工们在一起,意味着对员工的认可。通过聆听员工的心声,回答他们的问题,提供建议,可以为他们提供支持。

因此,项目经理应善于捕捉成员间不同的心态,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且远大的目标可以令团队成员振奋,与项目的目标相契合,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创造出非凡的成果,从而在学习中体会工作的意义,追求心理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二)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针对性的激励政策

1.建立公平的绩效考核制度

绩效考核是一种激励和检验。它既可以检验团队成员的工作成果,也是检验团队绩效的重要工具。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把年度考核和日常考核结合起来;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奖励和处罚。考核评估的结果要及时向员工进行反馈,帮助他们寻找自身不足和团队目标的差距,从而激发员工不断改进工作品质,提高服务质量,达到团结进步的目的。

摩托罗拉公司将绩效管理上升到战略管理的层面,并给予高度重视。他们把绩效管理下的定义是:绩效管理是一个不断进行的沟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员工和管理者以合作伙伴的形式就下列问题达到一致:(1)员工应该完成的工作;(2)员工所做的工作如何为组织的目标实现做贡献;(3)用具体的内容描述怎样才算把工作做好;(4)员工和管理者怎样才能共同努力帮助员工改进绩效;(5)如何衡量绩效;(6)确定影响绩效的障碍并将其克服。从这个定义里可以看出,绩效管理在摩托罗拉的地位。绩效管理关注的是员工绩效的提高,而员工绩效的提高又是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服务的,这就将员工和企业的发展绑在了一起,同时也将绩效管理的地位提升到了战略性的层面,战略性地看待绩效管理,战略性地制定绩效管理的策略并执行策略。

另外,还特别强调了员工和管理者是合作伙伴的关系,这种改变是深层次的观念创新,给了员工更大的自主和民主,员工和管理者的关系将更加和谐,之间将会有更多的互助、互补提高、共同进步,这也是绩效管理致力要做到的工作和完成的任务。同时,也强调了具体的可操作性。工作内容的描述要具体,衡量的标准要具体,影响绩效的障碍要具体,只有具体的东西都有可操作性。并且,进一步强调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用系统的观点看待绩效管理,将绩效管理置于系统之中,使其各个组成部分互相作用,并以各自独立的方式一直工作去完成既定的目标。

2.有针对性的激励政策

激励是现代管理的主要职能,有助于激发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助于将员工的个人目标导向项目目标的轨道;有助于增强项目的凝聚力,促进项目成员协调统一。

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灵魂人物”,要充分了解团队成员的内心需求,从而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政策,可以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促进在职员工充分的发挥其才能和智慧。需要兼顾企业和员工的利益,考虑到大多数人的利益,广泛听取基层员工意见,制定出合理的分配制度。

(三)有效的领导

所谓领导力是把个人的愿景提升到更高的高度,把个人的绩效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也就是说,领导是最大限度地使他人发挥潜能,完成共同的目标,以创造最好的绩效。从更宽泛意义上讲,领导力不仅指领导者的领导能力,也包括员工的领导力。无论是领导的领导力还是员工个人的领导力都要求在“能否做正确的事情”方面发挥作用以提高绩效。

团队需要决策的问题有很多:如何安排工作日程,需要开发什么技能,如何解决冲突,如何做出和调整决策。在决定各成员在具体任务内容并使工作任务适于成员个体的技能水平方面,都需要团队领导和团队结构发挥作用。这些事情可以由管理层直接来做,也可由团队成员自己来做。有证据表明,自我管理的工作团队常常比正式指派领导者的团队完成工作的效果更好。当领导干涉自我管理团队的工作时,会阻碍他们的工作绩效水平。因此,建立自我管理的团队,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更好的绩效。

三、结语

有效的团队建设与管理,需要根据项目情况制定详尽的人力资源计划,通过了解团队成员的需求,制定出科学、有效、公平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政策,通过有效的领导,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创造高效的业绩。通过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有效地减少项目的风险,使项目可以按期、高质量的交付,同时也提高的客户满意度。拥有好的项目团队建设与管理,公司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员工也取得同步的发展。好的项目团队建设与管理,公司取得成绩也是必然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王利平.管理学原理[M].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斯蒂芬.P.罗宾斯 蒂莫西.A.贾奇.组织行为学[M].12版. 李原,孙健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 唐k.战略劳动关系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篇(3)

关键词:项目管理团队;薪酬激励;薪酬激励模式;可变薪酬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5-0028-04

1 绪论

项目管理团队是在我国现代行业领域比较流行的概念,是指本着共同的目标、为了保障项目的有效协调实施而建立起来的管理组织,一般由项目经理和团队成员组成。为了能够使得项目管理团队的员工相互合作,员工对企业或团队的员工工作的管理相一致,薪酬激励手段是一个非常重要、最易被人运用的方法。但对于薪酬激励手段的应用却因薪酬总额相同,支付方式不同,会取得不同的效果,如何实现薪酬效能最大化,是一门值得探讨的艺术。

2 国内外薪酬激励模式的比较分析

(1)人本主义思想在薪酬管理中体现。

具有人力资源开发功能的薪酬方案成为首选的管理模式。目前在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中,传统的、以等价交易为核心的雇员薪酬管理方案,正在被“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以对雇员的参与和潜能开发为目标的管理方案所替代,这种方案被称为开发型方案,开发型薪酬管理方案的实质是将薪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激励的机制和手段,其基本思路是将企业的工资计划建立在四个原则基础之上:薪酬、信任、缩减工资分类和基于业绩。目的是通过加大工资中的激励成分,换取雇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和敬业精神。

(2)员工的长期激励方面。

以股票期权为代表的长期激励机制在西方国家得以广泛应用,美国《财富》500强企业89%以上都实行了股票期权。虽然期权制也已进入中国,但在中国的企业中实行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首先是股票的来源问题。目前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还不是很完善;其次是行权价和行权期的问题。目前我国的股市还不成熟,效率也不高,股票价格与经营业绩不符,因此合理的确定厅行权价和行权期尚有一定的困难;最后就是股票期权的实现机制问题。由于以上实施环境等多方面的制约,股票期权这种“金手铐”激励机制在中国的应用还不尽成熟。

(3)旧有体系的比较。

旧有的日式薪资设计体系是以服务年资或个人职位等为薪资差异的衡量因子,“做得愈久、领得愈多”,强调所谓的大家庭精神,不论做什么工作,也不论对于组织贡献程度的差别,只要能忠诚地待在公司累积服务年资,每个人都能获得预期的报酬。这种年功报酬制看似十分明确易懂,执行简易且具某种程度的公平性,但这样的形式公平也只是假象罢了。在以往整体经济尚未蓬勃发展、不强调专业分工而诸事皆做的环境下或许可行,但在现今竞争激烈、专业与绩效导向的工作环境下,如果仍相信这种形式上的公平,将会扭曲员工的价值观与组织行为,不但使公司资源错置、浪费人事成本,也容易造成好人才流失的窘境。

年功报酬制的基本精神既与现行环境的变化出现脱节现象,形式的公平显然已无法满足公司与员工个人。美式薪资设计体系下的职位价值报酬制则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设计精神与解决方法。

职位价值报酬制将法令上所称的“对价”做了更精辟合理的解释,亦即依据个人对于组织贡献之多寡,给予相对的报酬,这样的实质公平才是真正的公平。员工不再仅以形式上的职位晋升为目标,而改以提升自我职能或职位价值为努力方向,自然可使公司逐渐导向重视绩效、重视训练与自我发展的组织文化,对于维持公司竞争力亦有其正面的效果及意义。

(4)薪酬体系的变化。

近年来,发达国家企业的薪资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以岗位和职务为基础的薪资体系逐步转变为以雇员的业绩和技能为基础,业绩工资类似于产出激励工资或成就工资;技能工资可称为投入激励工资。业绩和技能工资与传统的计件工资和奖金等报酬形式有本质的不同,它们都是为了适应当前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的变革,而进行的薪资形式和管理体制的创新。

我国大部分企业目前实行的薪酬激励制度是以岗位技能工资为主体的工资分配制度。这是在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的背景下实施的,当时这种制度确实对调动职工积极性和促进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这种单一的薪酬激励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需要。在目前的企业构成中,各种人员的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和科学化已经成为目前企业分工的特征。如果针对不同的企业高级经理管理者、科技研发人员、营销人员采用单一的岗位技能工资形式的薪酬激励制度显然是起不到有效的激励作用。

3 国内薪酬激励模式存在的问题

实践证明,薪酬激励是各种激励形式中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激励手段。因此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把薪酬激励机制的建设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我国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的建设尚处在摸索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1)薪酬激励失去相对公平。

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而且随着企业的发展、内外环境的改变,相对公平的标准也在不断变化。但在企业中,通过实施有效的管理,可以使薪酬分配在组织中实现“相对公平”。在经历了长期的粗放型管理之后,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准确、专业的岗位描述和绩效评价体系,绩效考核结果的失真导致薪酬激励失去“相对公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绩效难以量化的岗位,如管理、辅助、部分基础性研发等岗位,员工普遍认为绩效考核结果不能真实、准确反映员工的投入产出;二是不同职能业务部门、不同管理层次之间的薪酬差距不尽合理。许多员工抱怨不理解评估他们绩效的方法。而且他们不清楚绩效和报酬之间的联系。这种“相对不公平”的后果是较为严重的,会造成组织的内部矛盾、凝聚力减弱、人才流失等问题。

(2)薪酬激励效果不理想。

从对员工的激励角度上讲,可以将广义的薪酬分为两类:一类是保健性因素,如固定津贴、社会强制利、公司内部统一的福利项目等;另一类是激励性因素,即与工作效果挂钩的浮动工资。真正能调动员工工作热情的,是激励性因素。一个组织在设计新的薪酬方案时,管理者考虑到组织的稳定和成员的接受能力,往往被固定工资占多少,浮动工资占多少,这个问题所困扰。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薪酬总额中浮动的部分普遍较低,只占10%到30%。从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看,的确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标准。确定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薪酬结构,需要研究行业内外的类似岗位薪酬构成、组织所处地理环境等因素。在同员工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得出,应注意不要用同样的薪酬结构比例去设计不同类别的岗位薪酬,如管理人员、营销人员。这也是不科学的,这样会使激励效果大打折扣。

(3)薪酬激励导向作用不清。

主要表现在员工劳动所得与其劳动价值相背离,员工收入水平的市场化程度低。在不同行业和岗位之间,薪酬水平差距巨大,有些新兴行业整体薪酬水平提升过快,比如电信、金融行业等,而传统行业薪酬整体水平则普遍偏低,没有真正反映出各行业创造市场价值的内在规律。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薪酬激励评价体系和监控体系,对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指导作用十分有限。这些都不利于人力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不利于关键岗位人才的稳定,对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激励作用也没有形成合力。

(4)薪酬激励的固化问题。

薪酬激励项目在运行初期确实能够发挥一定的激励作用,促进员工生产效率的提高。尽管高额工资和多种福利项目能够吸引员工加入并留住员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常常被员工视为应得的待遇,难以起到激励作用。

激励项目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固定的待遇,激励效果明显减退,直至失去效力。一个重复了3年的15%-20%的奖金水平会成为第4年的期望水平,如果不能兑现,员工就会有不满情绪。

西方先进的薪酬理念及实践对我国的薪酬制度改革具有重要启发作用。我国企业的薪酬机制也应该逐步完善,职工的薪酬日益与企业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结合,并向市场化、科学化发展,才能逐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战略薪酬机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注意:(1)建立并健全“职业经理人市场”和高级人才档案,完善市场激励约束机制。(2)积极探索多种薪酬形式结合方案。(3)注重对员工培训与学习的投资,引导员工合理流动。(4)应用宽带薪酬与重视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5)应注重退休计划、改善公司治理以及完善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4 研究的假设

通过对所收集和整理的文献的综述和总结,根据研究动机与目的,并参考有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后,提出本研究的理论研究结构:本研究以“薪酬结构为变量(对薪酬的结构内容的侧重进行调整)――中介缓冲变量(属性)――结果变量(激励情况)”为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依据上述构思路模型,本研究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假设:

H1:不同属性的项目管理团队,在对薪酬结构上有显著差异。

H2:不同属性的项目管理团队,在激励程度上有显著差异。

H3:薪酬结构对项目管理团队的激励程度有显著差异。

员工在组织中的行为会受其属性的影响。本文涉及到的属性有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工龄、项目类别、企业性质、职务层次。

一般来说,由于性别的不同,男女员工在工作相关的问题上的态度也不同。通常,女员工因为婚嫁、生育和照顾孩子等自身特点,往往希望工作稳定,相对容易满足现状。男员工宜于开拓进取,敢于冒险,常被寄予更大的期望,肩负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因此,不同性别的员工受薪酬结构的影响而产生的激励作用有差异。

员工年龄越大,肩负的家庭责任越重,而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他们也需要不断充电,这些都给他们带来压力。当然,到一定年龄后,年龄大的员工往往由于工作能力而居于优势地位,但也可能遇到职业瓶颈。所以,年龄也是影响薪酬结构对项目管理团队的激励作用。

不同工龄的员工,经验和资历不同,工作能力也存在差异。往往新员工对团队领导的栽培给予更多的依赖和希望,对工作本身抱有较高的期望值而容易遭受挫折。而老员工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使自己、领导和工作的期望更现实,也更懂得调节心理,缓解压力。所以,工龄也可能影响薪酬结构对项目管理团队的激励作用。

从受教育的程度来讲,员工的学历越高,对公司和自己的期望就越高,在职场中进行选择的机会也越多。所以学历也可能影响薪酬结构对项目团队的激励作用。

就团队规模而言,小规模的团队,领导面向的人员较少、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大规模的团队,人员多、人际关系相对复杂、可能存在不同的“办公室政治”,从而导致各团队人员的责任量和任务量的不同,对于薪酬结构的不同调整,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差异较大。

就职位层次而言,不同职位层级的员工担负的责任不同,感受到团队内外的情况不同,而从工作中得到的成就感也不同,抗风险的能力也不同,在职场中重新选择的能力也不同。所以职位层次的不同,薪酬结构的差异也是产生激励程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根据以上内容以及有关的文献综述,提出以下假设:

H1:不同属性的员工,对建筑项目管理团队所采用薪酬结构的影响显著。

H1a:性别对薪酬结构的影响显著。

H1b:年龄对薪酬结构影响显著。

H1c:教育程度对薪酬结构影响显著。

H1d:工龄对薪酬结构影响显著。

H1e:职务层次对薪酬结构影响显著。

H2:不同属性的员工,在激励程度上有显著差异。

H2a:性别对受激励程度影响显著。

H2b:年龄对受激励程度影响显著。

H2c:教育程度对受激励程度影响显著。

H2d:工龄对受激励程度影响显著。

H2e:团队规模对受激励程度影响显著。

H2f:职位层次对受激励程度影响显著。

从对员工的激励角度上讲,可以将广义的薪酬分为两类:一类是保健性因素(或称维护性因素),如工资、固定津贴、社会强制利、公司内部统一的福利项目等;另一类是激励性因素,如奖金、物质奖励、股份、培训等。如果保健性因素达不到员工期望,会使员工感到不安全,出现士气下降、人员流失,甚至招聘不到人员等现象。另一方面,尽管高额工资和多种福利项目能够吸引员工加入并留住员工,但这些常常被员工视为应得的待遇,难以起到激励作用。真正能调动员工工作热情的,是激励性因素。

众所周知的马斯洛需求五层次理论说明,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只有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之后,才能考虑高层次的需求。工资作为满足低层次需求的保障条件,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仍是个硬道理。工资低的公司,即使企业文化搞得再好,也难留人。对高层次人才,工资较高但如果缺少培训和发展机会,仍然缺乏吸引力。

将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薪酬结合起来运用,有时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前者包括工资、津贴、奖金、“红包”等,后者则包括企业为员工提供的所有保险福利项目、实物、公司举行的旅游、文体娱乐等。

H3:薪酬结构对项目管理团队的激励程度有显著差异。

H3a:基本工资对团队的激励影响显著。

H3b:加班费对团队的激励影响显著。

H3c:奖金对团队的激励影响显著。

H3d:薪金津贴对团队的激励影响显著。

H3e:福利对团队的激励影响显著。

H3f:学习和成长机会对团队的激励影响显著。

上述假设中,H1、H2已经得到了相关学者的认证,因此H1、H2是验证性假设。H3虽然得到相关理论的支持,但就作者检索到的文献来看,目前还没有人具体提出同样的假设,因此笔者认为这些假设是开拓性假设。现将所有的假设汇总在表1。

5 实证分析

本研究通过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54份,回收率为84.67%进行了调查。在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247份,有效率为82.33%,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如下基本情况表2。

问卷中个体属性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工作年限、职位层次、团队规模、有关样本基本资料的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男性占59.5%,女性占40.5%,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在年龄方面,30岁以下的人数最多,占74.1%,其次是30-40岁之间的人数,占15.4%,41-50岁之间人数,占6.9%,50岁以上的人数最少,只占3.6%,总的来说,受测者比较年轻。

在教育程度方面,大专本科学历的人数最多,分别占40.1%,39.7%,硕士学历占16.6%,大专以下占3.6%,受测者以高学历高素质人群为主。

在团队规模方面,团队30-40人的受测人数最多,占990%,其次是团队40-50人的受测人数,占58%,团队20-30人的人数占50%,团队20人以下的人数占8%,50岁以上的占32%。

在职位方面,技术管理者占34%,其次是资料人员,施工管理者占6.1%,安全管理者占6.9%,质量管理者占9.3%,商务管理者占20.2%,物资管理者占2.4%,财务管理者占1.2%。

从表3可以看出,基本工资、加班费、奖金、福利、津贴、学习成长机会对项目管理团队的工作积极性、集体协作精神都有影响,但其影响程度有所差异。对项目管理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影响程度由强到弱的以此为福利、学习成长机会、津贴、加班费、奖金,对项目管理团队的集体协作精神影响由强到弱以此为福利、学习成长机会、津贴、基本工资、奖金、加班费。因此薪酬结构对项目管理团队激励效果影响有差异。从而H3假设得以证实。

分别假设员工工作积极性和集体协作精神为因变量,以薪酬结构和员工属性为自变量,B为线性回归分析的自变量系数,分别建立线性模型,即如下表4所示。

(1)薪酬结构和员工属性对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回归分析。

根据假设,对薪酬结构和员工属性对员工工作积极性做线性回归分析,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EW)=B0+B1(BS)+B2(OW)+B3(Bonus)+B4(WF)+B5(AF)+B6(LG)+B7(SEX)+B8(AGE)+B9(MS)+B10(EB)+B11(WE)+B12(Post)+B13(PN)

线性回归分析后结构如下表5所示。

经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薪酬结构中:基本工资对工作积极性的影响不显著,而加班工资、奖金、福利、津贴、学习成长机会,均对工作积极性影响显著。员工基本属性中:性别、婚姻状况、职务、项目的人员数量,对工作积极性影响显著;而年龄、教育背景、工作年限,对工作积极性影响不显著。

(2)薪酬结构和员工属性对集体协作精神的回归分析。

根据假设,对薪酬结构和员工属性对集体协作精神性做线性回归分析,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EW)=B0+B1(BS)+ B2(OW)+B3(Bonus)+B4(WF)+B5(CFSS)+B6(LG)+B7(SEX)+B8(AGE)+B9(MS)+B10(EB)+B11(WE)+B12(Post)+B13(PN)

篇(4)

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各家烟厂都在奋力争取易地技改机会。然而,烟草行业建设项目复杂而且需求多变,熟悉卷烟工艺的项目管理公司为数不多,一般由业主自行成立项目管理团队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况且,烟草行业业主项目管理团队往往是因项目的产生而临时组建的,团队部分成员采用借调方式从不同部门抽调参与项目,部分成员既要参与项目又须兼顾原部门工作,项目团队人数紧张,很多人员缺少专业的项目管理知识背景和经验。随着项目的开展,项目管理团队的人数、成员和职能会不断发生变化,呈现跨组织性与动态性特点。业主方的项目管理在工程项目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具有决定性的地位。本文结合烟草行业业主项目管理团队的特点,就某卷烟厂易地搬迁技术改造项目为研究对象,旨在对业主方项目管理团队能力的提升路径进行研究。该卷烟厂易地搬迁技术改造工程项目是经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准的,项目按照年产卷烟400亿支(80万箱)的生产规模进行规划设计,新建联合工房、辅料综合库、香精香料库、生产管理用房、雪茄烟研究中心、后勤服务用房、动力中心、污水处理及工业垃圾站等多个单体,涉及土建、工艺物流、公用工程、信息化等多个专业。项目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涉及专业多、使用需求多变、管理协调难度大,是一项由国有资金投资的大型技改工程项目。项目管理团队工作的整体水平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任何项目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有一个有效的项目管理团队。因此,提高业主方项目团队的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内部人员组合

1.1项目管理团队组建阶段

根据项目条件确定项目管理团队成员来源,编制项目管理团队人员需求计划。根据确定的项目任务,以人员的技术水平及工作能力为指标选取借调部分人员组建项目管理团队。对项目团队人员严格挑选,保证项目团队人员的工作效能,参加人员必须懂业务、专业技术较好、责任心强。

1.2项目管理团队运作阶段

经过多轮技改,卷烟企业一般拥有一批优秀的建筑、公用工程、工艺物流、信息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业主方项目管理团队的借调人员大多都是年轻人,有学历、有知识、有活力、勇于创新,具有很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队中的所有成员都需要了解自身的长处和认识自身的不足,并为团队贡献自己最擅长的能力,取长补短,共同协作以实现项目目标。以某卷烟厂易地搬迁技术改造项目为例,以项目总体投产为目标,考虑工程量大小,按施工先后顺序制定项目结构图,分为联合工房(一标段)、动力中心(二标段)、综合楼(三标段)、厂区四外工程(四标段)。此项目按标段进行划分一方面设计图纸可以分标段出图、分标段开工、节省开工等待时间,另一方面各标段开工时间有前后间隔可以弥补项目管理团队人手紧张,新手多的不足。项目团队是由跨职能部门的人员组建的,高层对项目的支持和重视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开展。本项目由副厂长作为整个项目协调领导小组的组长,部门领导作为项目的协调负责人与协调配合人,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同时,在专业组项目负责人与配合人的选用上,以博弈论为导向,以建筑工程组为例。如杜工、陆工(手头暂时有别的项目)是多年的老技改,经验丰富;柴工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知识但缺少经验;欧工善于学习、适合做现场管理。所以,一标段先施工时,由经验丰富的杜工作为项目负责人,柴工、欧工进行配合,并且跟随着杜工学习;随着项目的推进,通过项目管理实践和学习柴工与欧工得到了锻炼,能力得到提高,再分别担任其他项目的专业负责人,杜工、陆工进行配合。这样既能缓解人手不足的现象,又能起到培养人才的作用。

2制定有效的项目管理团队培训方案

2.1制定合理的培训内容

往往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项目管理知识,而项目管理人员又缺乏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所以在制定培训计划时要做到专业技术与项目管理知识并重。一方面可以通过聘请专家授课加强工作程序、工作环境、项目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培训;另一方面团队内部要互相学习、协调合作、比学赶超,以执业资格考试为导向打造学习型项目管理团队。技术改造是一项政策性强、规范性严的工作,注重专业技术知识与项目管理知识培训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国家、行业、地方三个层面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制度的培训,保证项目管理人员高效规范地实施项目。

2.2加强团队文化建设的培训

思想认识的一致是提升凝聚力的基础。对于临时组建的项目管理团队,进行有针对性的团队文化建设是提高团队成员团队协作愿望,统一价值观,营造良好工作氛围,提升团队的整体工作效率和凝聚力,培养优秀团队精神的有效途径。

3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项目管理团队合作的基础是有效的沟通,信息交流不够易使得项目产生延误。烟草行业大型技改项目涉及专业众多,参建主体众多,随着项目的开展信息量会呈几何级增长,项目信息呈现信息量大、系统性强、时效性强的特点。业主方项目管理团队应成为一个高效畅通的信息中心,使信息及时准确的在各参建主体之间流动、转化和落实。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业主方项目管理团队作为整个项目信息传递的中心,主要存在项目管理团队内部信息传递、项目管理团队与企业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项目管理团队与其他参建主体之间的沟通以及项目管理团队与政府行政部门之间的沟通。项目管理团队与政府行政部门的沟通主要依据行政法规、各项规章制度,在此不做陈述。

3.1加强项目管理团队内部沟通

大型技改项目管理团队是由不同专业人员构成的,内部信息传递包括各专业内部和各专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专业内部需要及时进行沟通,项目专业负责人主要负责专业内部的信息沟通,可以通过专业内部会议、专业人员项目日志等形式将自己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汇总到专业负责人处。各专业负责人及时将本专业工作开展情况上报本标段项目协调人、由本标段项目协调人召集各专业负责人开碰头会,统一协调各专业工作。大型技改项目的总项目协调人很难直接控制具体工作,项目总协调人的关键是协调各职能工作、激励项目部成员。

3.2加强项目管理团队与企业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大型技改项目通常需要跨越部门职能的界限,而不同的职能部门在目标追求方面会存在差异。当项目总目标被分配到工作性质不同的职能部门之后,各部门难免会倾向于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处理问题,而忽略其他部门或流程的作用,配合的流畅性势必受到影响。项目管理团队与企业职能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是获得持续资源和管理支持的基础,项目管理团队与企业职能部门之间需强化协作意识,共享信息资源。

3.3加强项目管理团队与其他参建主体的沟通

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供应商等在这里被称作其他参建主体,项目管理团队通过合同关系与其他参建主体产生联系。而其他参建主体都有各自利益目标,目标的不一致性往往会不利于项目的成功。项目管理团队要与其他参建主体建立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以项目利益至上作为统一目标,强化各参与方对共同目标的认同,提高各参与方之间的信任程度,强化责任意识。

4注重创新

一要加强制度创新。在严格遵守国家、行业、地方三个层面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制度的同时,要健全完善制度体系,严格办事程序,针对项目制定行之有效的项目管理制度。二要加强精益管理。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注重以精益管理为抓手,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加快项目推进;多走出去学习兄弟烟厂管理过程中好的做法和经验。

5结语

篇(5)

关键词:团队建设;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组织模式

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发展起来的重大新管理技术之一,最早起源于美国。它一出现就引起举世瞩目,从20世纪60年初仅限运用于建筑、国防和航天等等少数领域到如今迅速发展到众多领域。

项目管理的范畴主要包括:范围、时间、成本、质量、人力资源等等。本文是作者结合多年国企工作经验,总结近年在团队项目管理中的得失,提出一点自己在团队项目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架构模式的一点薄见。

1.项目管理中的人力资源配置

传统意义上的项目管理大多以技术为导向,重点在于WBS、CPM、PERT、网络计划等技术方法及其应用。20世纪90 年代以后出现了以管理为导向的一些研究和管理实践,重点关注项目团队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冲突、沟通、风险管理等复杂性因素。悉尼科技大学库克-戴维斯教授认为项目中最重要的是人,而不是过程、系统或其他什么东西。

众所周知,项目团队的建设须经过形成、震荡、正规、表现四个阶段,而在项目管理中要建立一个高效的团队,需具备以下几点:(1)强烈的价值观;(2)具体可行的绩效指标;(3)成员的技能互补与融合;(4)创新能力。

1.1强烈的价值观

项目管理中成员的工作价值观是西方国家近几十年来新兴的一个研究热点,而 我国职业价值观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对象主要是学生和职工。我国的企业管理一贯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建立起热爱工作、服从集体与组织需要的信念, 形成以勤奋刻苦工作为荣的观念。但面试改革开放以及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员工的职业价值取向已经发生变化,故针对我国的国情,我比较赞同塞普尔分析员工价值观的3个维度:外在价值( 与职业本身性质有关的因素) , 内在价值( 与职业本身性质无关的因素),外在报酬。

一个项目,很少有单枪匹马就能把项目全部搞定,往往需要团队来完成,所以团队的合作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使大家的思路统一,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战斗团体,需要给大家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并且要时时注意很好的执行贯彻,通常应该给项目组成员树立能力为本、诚实、协作分享、融洽相处、合理竞争、分享胜利的良好的价值观。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在实际工作中,这些价值观一般要符合整个企业的文化才能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

1.2具体可行的绩效体系

在一个成熟度相对较高的项目团队中,团队成员是不满足于承诺共同的目标,这时我们要还善于把目标分解成数量化、可测量的指标,以使其更能激励与评估成员的行为。

绩效体系的设定过程中首先需遵守客观性的原则,以企业愿景和战略为基准,在深入分析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设定分解到组员的关键绩效指标,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针对确定的绩效指标选择相应的实现策略,并据此对组员合理分配必要的资源,确保资源使用过程中的有效的工作指导和相互间协作。

项目组成员工作的动力和热情是其业绩表现的逻辑前因。绩效管理要求将组员个人利益与其对公司的贡献挂钩,实现对个人价值的公正衡量和公平回报。针对员工激励主要通过物质性激励(固定工资、绩效奖金、内部福利、带薪假期、旅游、国内外考察等)以及是非物质性激励(培训学习机会、岗位工作丰富化、职业发展、荣誉称号、通报表扬等)。无论实行何种激励方式,都应建立在客观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做到公正合理,切实体现绩效差别。

1.3成员的技能互补与融合

项目组的成功运行需要组员之间技能互补,角色分工。一个项目组必须具备以下三种人才:一种是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的人员,二是能够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决策人员,三是能够协调项目组成员之间矛盾,处理人际关系的人员。这三种人才的比例必须针对项目的目标与大小具体分配,一旦发生偏差都无法充分发挥成员的绩效潜能。

作为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充分注意到成员个体的优势,将工作分配与成员优势相一致,从而给项目团队带来最大的贡献。

1.4创新能力

没有创新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同样没有创新的团队是没有希望的团队。团队常常利用成员的创造力来提高生产作业水平以及开发新产品、新服务、新市场的能力。在领导团队过程中,项目组成员虚能够接受不同的观点,支持在可接受范围内的不同试验。

知识经济时代,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学科间需要不断交叉、综合和相互渗透,这样就不断产生新的学科、新的领域。每一门学科都有它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不同学科的成员组合在一起,不但能形成知识、智力优势,更重要的是可以相互启迪借鉴,能够形成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的改革与创新,形成“1+1>2”的团队优势。

2.组织模式

眼下项目组织结构的效力测量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兴趣, 拉里森进行的一项项目管理研究表明,每一种组织结构都有其优势和不足,选择不同的组织形式影响项目的成功,他们评估了五种组织形式: 职能型、职能矩阵型、平衡矩阵型、项目矩阵型和项目团队型。Beloutde的研究认为人员因素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变量,而项目组织结构是居间变量,他提出的模型如图1所示 。

图1 Beloutde的模型

针对项目的5种组织结构方式,从表1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各自的特性,笔者针对本企业从事的招投标行业进行了5种模式在我所接触的项目中的应用情况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项目的5种组织结构

表2 项目组织结构调查结果

虽然传统的职能型组织与项目组织在当下企业的项目中仍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它们也逐渐暴露出了结构臃肿、效率低下等问题。根据多项目企业的特点,建立新型的多项目管理组织即矩阵式组织模式势在必行。

3.结语

尽管我国的项目管理研究起步较晚,但目前也已经取得较大的成就,在我所从事的招投标行业项目中,对项目管理的研究更多地是局限在个例,在项目中人力资源的管理仍然缺乏有效的人事风险指数,而在项目组织构建中则缺乏企业文化组织的模型,希望在今后的项目管理研究中能将项目管理发展成为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的交叉地带,期待有更多新的概念和研究成果出现。

参考文献

[1]张华明.多项目下的项目型企业组织结构初探[J].现代管理科学,2005(4)

[2]王洁静,郑赈济,任培.有限人力资源下多项目管理及其组织模式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0(5)

[3]边秀武,吴金希,张德.项目管理中的人和组织因素研究现状综述.清华大学学报,2006,1(21)

[4]羌维立,卢超,赵普镒.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的类型及比较[J]. 航天工业管理,2003(4)

[5]田敏,邵培基.项目管理团队建设的新思路.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4(6)

[6]陈卫忠.团队管理理论述评.经济学动态,1999,8

篇(6)

[关键词] 项目管理 高绩效团队 团队建设

项目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种管理技术。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对项目的定义是;为创造某项独特的产品或服务而进行的一项临时性的活动,有调查表明,平均35%~40%的企业是基于项目运作的,团队在项目运作中非常重要。完成一个高质量的项目需要优良的设备、先进的技术等物质条件,但最重要的还是人的因素,离不开一支优秀的项目团队。因此,怎样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项目团队,并使其保持较强的活力和较高的工作效率,就成为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项目团队的发展阶段

项目团队是由为数不多的、相互之间技能互补的、具有共同信念和价值观、愿意为共同的目的和业绩目标而奋斗的一群成员组成的群体;群体成员间通过相互的沟通、信任和承担责任,产生群体的协作效应,从而获得比个体成员绩效总和更大的团队绩效。一个项目团队从开始到终止,是一个不断成长和变化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可以描述为五个阶段:组建阶段、磨合阶段、正规阶段、成效阶段和解散阶段。

1.组建阶段。它使个体成员转变为团队成员,在此阶段,团队成员开始相互认识,团队成员总体上有一个积极的愿望,急于开始工作,团队开始形成并试图对要完成的工作明确划分并制定计划。然而,这时由于每个人对工作本身和成员相互关系的高度焦虑,几乎没有进行实际工作,团队成员不了解自己的职责及其他项目团队成员的角色。

2.磨合阶段。团队形成之后,队员们已经明确了项目的工作和各自的职责,于是开始执行分配到的任务,在实际工作中,现实可能与当初的希望发生较大的偏离,于是队员们可能会消极地对待项目工作和项目经理。在此阶段,工作气氛趋于紧张,问题逐渐暴露,团队土气较组建阶段明显下沉。团队的冲突和不和谐是此阶段的一个显著特点。

3.正规阶段。经受了磨合阶段的考验,团队成员之间、团队与项目经理之间的关系已经确立好了,绝大部分个人矛盾也已得到解决。这一阶段,随着成员之间开始相互信任,团队的协作得以发展,团队成员大量地交流信息、观点和感情,合作意识增强,并感觉到他们可以自由地、建设性地表达他们的情绪及发表意见,成员间建立了忠诚和友谊。

4.成效阶段。经过前一阶段,团队确立了行为规范和工作方式。项目团队积极工作,渴望实现项目目标。这一阶段的工作绩效很高,团队有集体感和荣誉感,信心十足。团队成员能开放、坦诚、及时地进行沟通。

5.解散阶段。对于完成某项任务,实现了项目目标的团队而言,随着项目的竣工,该项目准备解散。这时,团队成员开始骚动不安,成员们考虑自身今后的发展,并开始做离开的准备。

二、项目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内及国际竞争中取胜,就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加强企业内部及企业与外部组织的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而团队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使其成为最有效的工作方式之一,是当今企业普遍采用的组织方式。而我国企业大多还是职能式组织结构,已不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所以,对我国企业进行团队化建设显得至关重要。

1.项目团队有利于改善组织的决策过程和提高决策质量。决策的正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的对称性,信息的开放性、共享性和集成性是团队的基本特征之一,通过团队组织模式进行决策,可以集思广益,降低决策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提高决策的速度和正确性。

2.项目团队有利于学习型组织的形成。团队对组织学习的促进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个体层面。团队是由同一产品价值链上拥有不同知识、技术、技能、技巧和信息的人所组成的群体,一般而言,陌生而又相关的环境条件,更能刺激学习和调动学习热情。二是组织层面。一个好的团队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具有充分交流沟通的体系,它能够促进个体知识的共享,从而有效地改进整个组织的学习,促使学习型组织的形成。

3.项目团队有利于提高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当今社会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众多学者认为成功企业的特点是快速、灵活和基于知识,而发展这些特点的方法之一就是利用团队;团队在项目运作中非常重要,它被用来以多种知识、技能处理复杂工作,激发创新和创造力。

4.项目团队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项目团队是为完成特定的项目工作目标而组建的,目的明确、管理层级少,可以使员工拥有一个宽松、自主的环境,从而有利于团队成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5.项目团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团队的形式能使组织结构大大简化,领导和团队、团队和团队以及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变成伙伴式的合作关系,有利于提高工作绩效。

6.项目团队有利于增强企业内部的交流与合作。项目团队强调通过沟通协调,提高员工归属感和荣誉感,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同时,在一个项目团队中,每个成员间必须默契地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促使他们在工作中有更多的沟通、理解和合作,共同应付工作遇到的困难。

7.项目团队有利于项目成员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感。团队与矩阵式组织结构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是建立在自组织基础上,少有行政干预的色彩。团队可以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自己确定目标、制定计划、整合资源,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满足团队整体及团队成员自我实现需求。

三、高绩效项目团队的主要特点

高绩效团队是对团队潜力的高度认识,其成员具有极高的责任感,不仅对整个团队的成功负责,而且对成员间的个人成长和发展负责,能够产生非常高的绩效成果。高绩效项目团队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明确清晰的目标与共同的价值观是前提。团队成员都清楚地了解要达到的目标以及由此给团队和个人带来的益处,他们能将个人目标与项目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致力于实现项目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进一步发展的职业、人生目标。

2.清晰的分工与精诚的合作互助是关键。在项目策划阶段,团队应通过责任分配矩阵,对如何完成任务、由谁去完成、完成任务的期限、所需技术等方面进行清楚地界定。团队成员应强烈地意识到个人和团队的力量,充分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高度的相互信任及通畅的沟通是保证。项目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和尊重,承认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是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使团队有一种强烈的凝聚力。团队致力于进行开放性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承认彼此存在差异,鼓励不同的意见,并允许自由地表达出来。

4.不断的创新性。高绩效的团队总是会不断产生新的观点和不断改进的做事方法,以及始终保持创新的思想。这样的团队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以及熟练应对新的环境和技术变革的能力。

5.优秀的团队领导。优秀的团队领导必须保证团队是有目标的,能够帮助自己的团队澄清目标,确保团队成员不偏离目标,并能激励每个成员具有责任感和自制力,对团队忠诚,能促使团队内部的信息畅通,能高效地处理团队与外部人员的关系,从而保证团队工作的效率。

6.良好的外部环境。高效的团队鼓励其成员与其它组织部门进行充分交流, 这样就可以使其他部门员工了解本团队, 并对团队提出改进意见,保证相互合作。

四、企业建设高绩效团队的主要对策

1.注重团队成员的选择与分析。团队人员的选择与分析是团队建设的基础。项目人员的选择必须要确保分配到项目工作的人员是最合适项目需要的,同时也是最能发挥他技术特长的,能够做好人员选择与分析的组织一般都应具有完善的人力资源计划。当项目准备启动时,高层决策者可以根据此计划来选择需要的项目参与人员,包括项目经理和项目成员。其中项目经理是项目的核心人物, 他必须精通与项目相关的专业知识,具备高素质的领导和管理能力以及良好的品格素质。项目成员则往往是由项目经理根据已完成的人员配置管理计划来确定的,将分解的工作任务交付给具有相应能力的人员,此时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是考察的主要标准, 不可过分看重学历及经验。

2.注重每个项目成员的培训和发展。项目成员的培训和发展是团队建设的保障。企业经常会给技术骨干学习、培训的机会,技术骨干的工作能力会不断得到锻炼,然而却总是因为这些技术骨干的离去造成企业人才的流失、技术的转移以及培养成本的提高。由此可见,技术骨干对企业有其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因此,项目管理中的团队合作、核心技术的制约管理尤显重要。团队中的每一名成员都很重要,一个人不可能完美,但团队可以,让每一个参与项目管理的成员技能互补、共同进步、共同成长,这才是管理的科学性体现。

3.注重团队文化建设。加强团队文化建设,培育团队精神。团队文化是团队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行为的准则和成功的核心。团队文化首先是价值取向的认同,共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行为的一致性,在一个团队里,有共同的理想、目标、愿望,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好的团队文化将会激励团队成员努力奋斗、要求上进,并形成一个和谐而有序的整体,从而提高竞争力。

4.注重项目团队与外界的沟通。项目团队始终处在一个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应随时注意外界的变化,不断加强与外界的沟通,有利于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

5.注重丰富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渠道。项目成员间的默契配合,是建立在彼此充分了解基础之上的。因此,为了尽快组建一个有效团队,项目经理必须确保一个完善的沟通网络的尽早建立,在建立起的沟通渠道中尽量创造机会促使双向沟通,通过有效的双向沟通,增进成员间的了解和友谊,培养起团队协作的精神。目前最常用、也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沟通方式就是召开会议,另外还可以组织各种活动如会议室的便餐、下班后的比萨聚会、观看一场体育比赛等。

6.巧妙利用冲突管理。在项目实施期间,冲突可能来自于各种情形。冲突处理恰当,可以激发讨论,澄清观念、发掘思路、活跃气氛、促进团队建设。如果处理不当,它将会影响成员沟通、阻碍成员协作、降低彼此信任,对项目团队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项目经理必须对冲突的发生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事先应制订一个冲突管理流程,明确冲突发生后的解决途径,将有助于引导冲突向有利于团队建设的方向发展。

7.注重项目团队的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项目人员的绩效管理是团队建设的关键。建立项目团队的绩效管理体系,目的是对项目团队绩效进行指导、管理、考核、奖励和发展,它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发现和解决影响项目团队绩效问题的因素,在提高项目团队绩效水平的基础上,进而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

8.注重项目团队的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项目团队绩效管理包括三个步骤:团队领导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进行沟通,明确团队要完成的任务目标;对团队的绩效进行考核与评估;进行绩效强化与绩效发展。绩效管理的核心是通过提高员工绩效,以达到提高团队绩效和企业整体绩效的目的,因此将团队绩效管理实施好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何丹健:浅谈项目管理的团队建设[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5,21(10):41~43

篇(7)

1)项目管理团队及其建设的基本概念

项目管理团队是指本着共同的目标、为了保障项目的有效协调实施而建立起来的管理组织,一般由项目经理和团队成员组成。

项目管理团队建设就是指将肩负项目管理使命的团队成员按照特定的模式组织起来,协调一致,以实现预期项目目标的持续不断的过程。项目管理团队建设一般要依次经历初创期、磨合期、规范期、成熟期和解散期等5个阶段,基本上与项目的生命周期相同步。

项目管理团队建设是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团队成员的共同职责,团队建设过程中应创造一种开放和自信的气氛,使全体团队成员有统一感和使命感。实践证明,团队成员的社会化将会促进团队建设,而且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了解越深入,团队建设就越出色。项目经理要确保团队成员间保持相互交流沟通,并为促进团队成员间的社会化创造条件。团队成员也要主动地创造条件加强沟通和融合。

2)项目管理团队的基本行动准则

项目管理团队应坚持以下基本行动准则,实践证明,这些都是保证项目成功的关键,即:

(1)以客户为中心;(2)具有明确的目标;(3)加强指导训诫;(4)建立公认的约束条件;(5)形成相互交流沟通和召开有效会议的习惯;(6)保证职责分明、分工明确、责任清晰;(7)强化决策机制;(8)健全问题处理机制;(9)及时高效地反馈信息;(10)注重工作流程重塑;(11)加强学习、与时俱进、持续发展。

3)项目管理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通过项目管理团队建设就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与环境,使整个项目管理团队都为实现共同的项目目标而努力奋斗。通过项目管理团队建设能够:

(1)使团队成员确立起明确的共同目标,增强吸引力、感召力和战斗力;

(2)做到合理分工与协作,使每个成员明确自己的角色、权力、任务和职责,以及与其他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3)建立高度的凝聚力,使团队成员积极热情地为项目成功付出必要的时间和努力;

(4)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促使成员间相互关心,彼此认同;

(5)实现成员间有效的沟通,形成开放、坦诚的沟通气氛。

2、“样板参照法(BenchmarkingMethod)”的基本原理

1)“样板参照法(BenchmarkingMethod)”的基本概念

“样板参照法”的概念可溯源至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当时美国的施乐复印机公司发现日本理光、佳能等新兴办公自动化产品公司所出产的同功能产品的价格远低于施乐产品,迫使施乐原先在全球近85%的市场占有率骤降至30%以下。在行业竞争调研中,施乐公司没有简单地以压低原材料及产品价格来解决问题,而是派出精干的考察团去日本探访取经,试图通过对日本厂商从原材料供应到生产制造的全过程的了解,找到一个“参照点”,以明确自己的差距,进而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方案。施乐通过“样板参照”活动,使质量问题减少了2/3,制造成本降低了l/2,生产周期缩短了2/3,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近50%。从根本上改变了被动的局面。这种由施乐公司率先采用并迅速风靡全球的绩效改善优化活动就是“样板参照法(BenchmarkingMethod)”。

因此,“样板参照法(BenchmarkingMethod)”就是企业通过对本行业中的领先团队的最佳绩效和最优经营管理进行探究,并以之为仿效的标准或参照,通过资料收集、分析比较、跟踪学习等一系列的规范化的程序,改进绩效,最终赶超竞争对手,成为市场中的领先者的一种系统化的学习方法与流程。运用“样本参照法”进行的活动称为“样本参照”。

2)“样板参照法”是适用于项目管理团队建设的最佳学习方法

在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创建学习型组织已成为组织生存和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对于项目管理团队组织来讲,也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加强理论和实践双方面的学习。

团队学习是提高团队成员互相配合、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的学习活动及其过程。通过不断学习使团队整体产生出色的成果,个别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更快。当需要深思复杂的问题时,团队必须学习如何浓缩出高于个人智慧的团队智慧;当需要具有创新性而又协调一致的行动时,团队能创造出一种“运作上的默契”。使团队成员既有自我发挥的空间,又能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在理论学习方面,团队常用“真诚交谈”与“讨论”这两种不同的团队交谈方式。

毋庸置疑,除了理论学习之外,通过实践进行学习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团队素质修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甚至重于理论学习,而“样板参照法”正是一种适合于项目管理团队建设的通过实践进行学习的最佳方法,从前述可知,虽然该法最早应用于企业组织的学习,但是实践证明项目管理团队采用此法也同样会极大地提高其竞争力,有助于项目的顺利完成。

3)“样板参照”的基本分类

按“样板参照”对象所处的领域将其划分为内部、竞争、行业以及最优等4种类型:

(1)内部“样板参照”:是以本项目管理团队内部某样板作为“样板参照”的对象。是最简单且最基本的“样板参照”。一方面在项目管理团队内部寻找效果最佳的职能或操作为参照“样板”,其他职能或操作可通过向“样板”学习进而改进自身的绩效。另一方面也可明确项目管理团队自身优势及缺陷;明确的优势将会吸引更多的外部项目管理团队相互进行“样板参照”,对于无任何优点的无名团队绝对难以找到外部“样板参照”伙伴。

(2)竞争“样板参照”:是以竞争对手为“样板参照”对象。将自身的业务过程与那些与自己有同样市场,具有竞争性产品、服务或过程的优势项目管理团队相比较,从而学习竞争对手的优点。竞争“样板参照”的情报很难获得,一般可通过公共信息渠道或者利用内部“样板参照”将自己的优势与竞争对手共享从而享有对手的优势过程。比如同行企业共建“样板参照”俱乐部,成员间即可共享信息。也有利用商业间谍方法非法谋取“样板参照”的。

(3)行业“样板参照”:是以与本项目管理团队相关的行业中的优势项目管理团队为“样板参照”对象。由于行业“样板参照”削减了竞争性因素,因此较容易实现信息共享。

(4)最优“样板参照”:是指在选择“样板参照”对象时,不管对象间在业务、产品等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将“样板参照”的注意力聚焦于工作过程,只要其处理业务过程相似且具有优势地位就可以作为学习的对象。

项目管理团队在进行“样板参照”时,往往内部“样板参照”是首先要做的,这也是其他“样板参照”的先行基础,但只进行内部“样板参照”易导致“内视”而变成“井中之蛙”,因此还必须进行“外向型”的其他三种“样板参照”,以确保项目管理团队建设的最优化。

4)采用“样板参照法”加强项目管理团队建设的现实意义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项目管理团队采用“样板参照法”的现实意义是:

(1)“样板参照”能科学地评价项目管理绩效:“样板参照”是一个科学地辨别最优项目实践并仿效学习的过程。通过评价,使本团队明了与其他项目管理团队相比所处的位置,处于优势的其他项目管理团队可以显现出本项目管理团队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2)“样板参照”建立了项目管理团队赶超的对象:“样板参照”的一个核心就是在现实中找出优于自己或局部占有优势的项目管理团队,并参照其进行本项目管理团队的优化活动并争取赶超这些优秀团队。

(3)“样板参照”促进品质提高、成本降低和绩效改善:“样板参照”不只是明确自己位置,确定赶超对象的过程,更主要是通过将自己的业务流程与赶超对象的相比较,通过取长补短,重新优化自己的业务流程,促使品质、成本和绩效改善,以处于竞争领先的过程。

(4)“样板参照”是一种学习的方法:要使项目管理团队不断发展壮大,建立学习型的团队是非常重要的。项目管理团队的学习方法多种多样,而“样板参照”就是其中之一。“样板参照”的程序实际上引导项目管理团队明了“向谁学”和“怎样学”等问题。

(5)“样板参照”有利于形成外向型的项目管理团队文化:“样板参照”是在市场中寻找那些最佳的满足用户的项目管理团队并以之为榜样的过程,坚持“样板参照”,有利于克服视野狭窄的内向型文化,逐步形成面向市场和未来的外向型项目管理团队文化。

(6)“样板参照”可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满足感:在“样板参照”过程中,项目管理团队内部的“样板参照”对象及其外部的“样板参照”伙伴形成同盟,共享“样板参照”获得的方法以及成功和失败经验,从而使团队成员视野开阔并产生较高的工作满足感。

3、“样板参照法”的实施步骤、阻力以及成功因素

1)“样板参照”的步骤或流程

项目管理团队建设中实施“样板参照”的一般步骤如下:

(1)制定“样板参照”计划:主要包括①明确项目管理团队实施“样板参照”的目的;②选择“样板参照”对象;③明确“样板参照”伙伴生产的各种产品;④测算预期效益;⑤以客户为导向,明确顾客的期望;⑥最后详列出与“样板参照”成功有关的诸因素。

(2)成立“样板参照”小组:由来自项目管理团队各个小组的人员组成“样板参照”小组,小组人员之间应相互协作以保证“样板参照”的成功。该小组包括三类人员,即①组长——负责“样板参照”活动善始善终进行;②预备人员——完成细致的分析工作;③访问人员——完成到“样板参照”伙伴处的访问。

(3)进行信息收集:该阶段包括对与优势项目管理团队即“样板参照”伙伴的最优实践及效果相关的信息的收集工作。但必须建立在对自己项目管理团队内的情报先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之上,以确保有目的地选择优势项目管理团队。另外,在信息收集中实地访问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只有实地访问才有可能对优势项目管理团队作一个透彻的了解。

(4)分析自身差距:明确自己项目管理团队与优势项目管理团队的相对差距,一方面明确两个项目管理团队在运行上的差距,另一方面明确造成差距的根本原因。

(5)制定整改措施:这一过程决定项目管理团队应做哪些改进活动以便超越优势项目管理团队,制定详细的措施和计划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工作,即①对于与项目管理团队绩效有关的变量如成本、质量、工期等等的测量;②决定“样板参照”活动要达到的绩效水平及如何达到此水平;③制定并实施改进绩效计划。

(6)采取改进行动:在组长或项目经理带领下,齐心协力将整改措施付诸行动。

2)“样板参照法”实施的阻力

项目管理团队建设中,实施“样板参照”活动过程中常遇的各种阻力如下:

(1)心态上:骄傲自大不承认自己存在缺陷,不向他人学习,视“样板参照”多余。

(2)心理上:怕暴露自己的缺陷。为了掩盖自己的不足而拒绝“样板参照”活动。

(3)习惯上:惧怕对不合理但顺手的工作过程或方法的改变,表现出消极抵触。

(4)行动上:“难”字当头,缩手束脚,畏葸不前。

(5)成本上:项目经理认识不清,要么不愿投资,要么投资失控,走向两个极端。

3)“样板参照法”实施的成功要素分析

项目管理团队建设中保证“样板参照”实施成功的要素如下:

(1)以客户为中心:自始至终坚持“满足顾客需要至上”的宗旨,以顾客的需要作为“样板参照”的导向,用“是否令顾客满意”作为衡量过程优化的唯一标准。

(2)以过程为导向:尽管通过测量使项目管理团队明确了自身与优势项目管理团队的绩效差距,但进行“样板参照”主要是要分析导致绩效差距的操作过程使两个项目管理团队之间有何不同,通过过程的优化达到在绩效方面超越对手。

(3)确保整体利益至上:实践证明“样板参照”对项目管理团队整体利益有贡献,各部门及人员必须积极实施服务于团队整体利益的“样板参照”。

(4)树立开放思想:项目管理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要抛弃唯我独尊的观点,不固步自封;采取“外向型”思维,积极吸取本团队外部的先进操作过程与方法。

(5)实现信息共享:与“样板参照”伙伴共享信息使得参加“样板参照”的伙伴项目管理团队能互相受益,这对于项目管理团队及国家都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