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西文化对比论文

中西文化对比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24 06:27:3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西文化对比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西文化对比论文

篇(1)

【论文摘要】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应有机地结合起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国和英语国家的跨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因此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英语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一、对文化的界定

文化或文明是人们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所拥有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其他能力和习惯的统一整体。(Tylor, 1871:123,转引自陈申,1999)

根据不同的标准,文化可有不同的分类。Allen和Vallette (1977:325)把文化分为“大文化”和“小文化”。“大文化”指一个 民族对文明的所有贡献如艺术、音乐、文学、建筑、技术、科学发现和哲学等。“小文化”是一个民族总的生活方式,比如他们的语言、风俗、习惯、政治系统等。具体地说就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举止行为,包括:人们吃什么,怎样谋生,组织社会的方法,对朋友及家庭成员的态度,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达同意和不同意的语句,必须遵守的制度等。

二、文化教学的孟要性

长期以来,文化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学好语法词汇等知识就能在高考中取得较高分数。因此高中英语教学基本是以应试为主导而文化渗透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总结其原因如下:(一)英语教师认为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在完成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再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二)教师缺少合适的文化教学资料,他们认为自己对西方文化了解得不透彻而且缺少有效的文化教学方法。(三)学生认为文化知识的学习是浪费时间,他们更愿意把时间用于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

然而,高考中亦不乏对学生文化知识及跨文化能力的检测,日常生活中也屡见因相关文化的不熟悉导致交际失败的例子。这就提醒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能仅局限于语音、词汇、句法、语法等的教授,还要辅以文化教学,因为“语言教学中的文化不是与听、说、读、写并列的第五种技能。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Kramsch ,1993:217)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生应熟悉我国社会生活,能用英语介绍祖国文化(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3)教师应把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显性教学活动、隐性影响和中西文化对比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Chen, Wang &Cheng, 2004:46)

三、中西文化对比的孟要性

不同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环境、政治制度、习俗及价值观而导致不同的文化特征。保菲,2007:48)而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障碍大多来自于对目标文化和母语文化间差异的不了解。(刘长江,2003:18)

邓炎昌、刘润清(1989:2)指出“由于文化差异,严肃的问题可能会引起哄堂大笑;无恶意的话可能会造成不愉快;外国人说的笑话可能会使我们不知所云。”张晓燕(2003:33)认为外国人可以原谅中国人语音、句法等方面出错却不能容忍其文化交际错误。比如,中国人习惯上问的“你吃饭了吗?”,“干什么去呀?,”“你多大了?,”“结婚了吗?”等问题。会使西方人感觉个人隐私受到侵犯。 因此“增强高中学生对目标文化和母语文化的理解是极其重要的,因为青少年时期是对于不同文化群体进行理解认同的最有效的时期。"(Robinson,1985:48)

四、中西文化对比的方法

近年来,中外许多语言学家和教师就文化教学的策略作了研究,提出诸如“文化胶囊”、“文化申”、“文化同化”、“文化插曲”、“文化岛”等方法。

本研究采用中西文化对比的方法对某中学高一两个班(控制班和实验班)进行了研究。控制班沿用任务型教学法,实验班采用中西文化对比方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并运用测试、问卷调查、课内外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

两种文化对比的方法如下:

(一)对教材中出现的相关文化内容进行中西对比。

比如第五单元涉及电影,笔者为学生放映了《一个都不能少》、《英雄》、《夜宴》、《天下无贼》、《侏罗纪公园》、《大白鳖》等中外电影。同时组织学生对张艺谋、冯小刚、Steven Spielberg}成龙、章子怡、刘德华、Meryl Streep .Keanu Reeves等中外导演和演员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第十二单元涉及文学艺术,笔者引导学生就达芬奇、樊高、毕加索、齐白石、徐悲鸿等中外著名画家的人生经历、著名作品及绘画风格等进行了比较与对比。

总体来说,中西文化对比的方法主要用于新单元的导人并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结合。其宗旨是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其艺术鉴赏力,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跨文化意识。

(二)每两周进行一次中西文化对比讲座。

内容主要包括中西词汇、习语、习俗的比较。其宗旨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使其能更好地与说英语国家的人们交流。

(三)为学生放映中外名著名片。

如《乱世佳人》、《出水芙蓉》、《魂断蓝桥》、《泰坦尼克号》、《罗密欧与朱丽叶》、《卡萨布兰卡》、《哈里波特》、《与狼共舞》等。其宗旨是向学生呈现直观的中西文化材料,强化其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Herbert (1989:582)指出“适当选择使用电影录象,能潜在地提供目标语言及文化的深层知识,这仅次于与目标语言使用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篇(2)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语言习得;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平衡与对等

一、引言

美国语言学家EdwardSapir(2002)曾经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英语作为西方语言的代表,带着国际语言的通行证,乘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向着东方古老国度长驱直人,一路卷着“英语热”的狂潮,源源不断地将西方文化输送到了中国,并以语言所特有的穿透力给中国的民族语言与文化注入了异族成份。

如今,英语及其所承载的西方文化已渗透到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汉语语言的使用及中国人的行为习惯带来重大变革。今天的中国人,可以身着西式服装,手捧代表爱情的玫瑰,在情人节(SaintValentine’Sday)的派对(pany)上向情侣表达爱意。

在亲朋好友的生日宴会上,人们吃着具有西方色彩的西式蛋糕,唱着西方传统的生日歌(HappyBirth—daytoYou),没有了寿桃、寿糕和寿面,看不出一丝中国式生日的痕迹。更令中国古人难以预料的是,中华民族延续了数千年的“红白喜事”风俗,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现已今非昔比,面目全非。人们已不再遵循红与白的界律,而纷纷效仿西式婚丧嫁娶的风俗。可见,西方文化的入侵已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巨大冲击,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将面临极大危险,甚至有被完全异化的可能。当然,造成这一危险局面的因素很多,而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就是作为“英语热”狂潮的弄潮儿——大学英语教学。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亲西方"文化现象

大学英语教学是我国英语语言技能习得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平台。现阶段,我国各大专院校针对各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所开设的英语课程主要包括:精读、泛读、听力、口语、写作、翻译、英美文学、英美概况等。虽然这些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以语言习得为标准,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的(参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但课程中充斥着大量反映西方风土人情、传统习惯、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的各类语言材料,而与中国有关,反映中国文化的英语资料可谓凤毛麟角。不仅如此,为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增加对西方社会与文化的宣传介绍。杨杰瑛(2003)在其《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导人》,就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提倡在英语教学中加强西方文化的宣传教育。林汝昌先生(1996)就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提出文化导人分三层推进的文化教学思想:(1)讲授目的语的语言结构知识,消除外语学习中影响理解和使用的文化障碍,重点是导人有关词汇的文化因素和有关课文内容的文化背景知识;(2)较为系统地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根据每篇课文或每册书的内容,归纳出能涵盖课文或全书内容的文化框架;(3)导人更为广泛的文化容,包括一个民族的历史与哲学传统,即综合与概括一种文化的社会模式及其价值体系的文化表现形式。可见,为了全面准确获取英语语言技能,我国英语界已把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西方文化导人提到了极高的意识日程,并在研究与教学中付诸实践,这在无形中为英语语言传播西方文化又开启了一道方便之门,使得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进而将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推向了弱势边缘。

当然,语言与文化互为一体,相辅相成。英语教学不可能游离于文化之外,2004年初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后文简称《课程要求》)在“课程设置”中说明:“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但是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如果只放在以单一西方文化构建的语境中进行,那么,根据文化迁移理论(陈莉萍,2001),中国大学生的本族文化特质将遭到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蚀与同化,并在英语学习实践中趋附“亲西方”的文化倾向。

“亲西方”的文化倾向对中国大学生传统民族价值观的培养十分不利。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当我们看到指代中国航天员的英语词汇“taikonaut”出现在西方媒体时,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当听到有关北京奥运会的英语报导时,我们同样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然而,这些有关中国及中国文化的语言资料在现今大学英语教学中严重缺失,致使积压在中国学生心底的传统文化沉积和火热爱国热情,在英语习得过程中,无从展示和表达而表现出异常压抑与郁闷。当看到《新编大学英语》(第四册)中由美国球星卡尔-马龙(KarlMa—lone)描写的文章AthletesShouldBeRoleModels时,对其中所提及的令许多中国球迷耳熟能详的大牌球星,如查尔斯·巴克利(CharlesBarkley)和迈克尔·乔丹(MichaelJordan)等,我们除了对其报以崇敬与羡慕外,一种本能的民族自豪感却在每一个中国读者的心底隐隐作痛。中国也不乏星级的体育明星,姚明、刘翔、李宁、邓亚萍等等,这些令中国人感到光荣的明星尽在眼前,关于他们的英语资料也唾手可得,可为什么在中国大学英语教材中却无从查找?一个既不是学者也不是专家的普通美国球星所写的普通文章,在中国却被作为经典带人大学英语课堂,让中国大学生字斟句酌地拜读,品味美国人的光辉与荣耀,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悲哀。

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大攻势,一方面,从事语言习得的中国大学生为数众多,可塑性强,对新思想新文化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广大在校大学生,身为国家栋梁之才,将来既是从事中西文化交流的主力军,也是引领中国主流文化的先行者,同时还肩负着传承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当这些未来的治国先锋站在国门与西方进行对话,交流中一味追捧西方文化,而对中国文化却知之甚少,无从谈及,这将是每个中国人所不愿期待的一幕。可见,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亲西方”文化导向已给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民族观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中西文化对等交流教学模式的建立

根据《课程要求》,大学英语的目标突出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即英语教学应最终服务于学生的语言交际,而文化交流是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正如《新编大学英语》(第4册,2005)前言所称:“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传播文化最有效的媒介,而且思想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因此,在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表达、传播本国文化的能力。”

据此,在学生英语语言交际中,中西文化间应保持对等关系,即二者的含量及地位相等,如用数字表示,应是1:1的比例,而且这一平衡比例应落实到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教材

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程晓堂,2002)“教材是开展教学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什么样的教材最适合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以及如何编写科学适用的大学英语教材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根据《课程要求》(2004),“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这也是我国目前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的重要理论依据。据此,我国近年出版了大量关于英语专业和非专业的英语教材。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广大学生,目前各大专院校普遍使用的教材包括《新编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21世纪大学英语》、《大学英语》(全新版)等。如果从传授语言技能角度来看,这些无疑都是深受普遍欢迎的好教材。但从文化视角来看,上述教材普遍存在中西文化比例失调的严重问题。笔者对现行最具影响力的三套大学英语教材进行了统计,发现其中所含中国元素与中国文化的比例非常小,参见下表:

上表显示,三大英语教材中,中国元素的缺失情况相当严重,各类教材所承载的语言内容大都源自英美国家,体现的是西方文化,而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中国大学生,代表的是中国文化,两个代表不同文化的教学主体在实践中相遇,并发生碰撞,由于教材中国元素的缺失,以及学生特殊成长阶段的可塑性心理,致使西方文化随同英语语言一起传输给中国大学生,随着学生语言技能的不断提高,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文化必将对学生的本族文化产生迁移作用,并对后者带来巨大影响。

因此,为了保持语言习得和文化传承间的平衡关系,以及中西文化双向交流的对等地位,大学英语教材应按相应比例增加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英语语言材料,正如(1997)所言:“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

(二)课堂教学

目前,课堂教学依然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由于所用教材中国元素的严重缺失,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也存在明显“亲西方”的不良现象。课文背景知识、作者简介、词语讲解等无不围绕西方文化而进行。教师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如果只以传授目的语的语言技能为己任,缺乏培养学生语言文化双向对等交际能力的文化意识,势必在课堂教学中陷入“一心只围西方转”的尴尬境地,并给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带来不良影响。为改变英语教师只顾目的语语言技能传授而不顾本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大学英语教学相关部门及任课教师应按中西文化平衡比例调整和改造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1.相关知识补充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相关知识补充是各类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顾名思义,相关知识补充指的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额外知识。目前,由于大学英语教师偏重语言技能的传授以及英语教材中的“亲西方”文化倾向,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相关知识补充或限于语言知识的增加,或限于文章作者生平简介以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社会背景介绍。尤其是后两类的相关知识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英语教学的西方文化内容含量,使得大学英语教学中西文化比例失衡情况更为严重。

实际上,相关知识补充,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如果利用得当,是调整大学英语教学中中西文化比例失调的一剂良药。针对大学英语教材中语言资料的西方化特征,任课教师可就文章主题、内容情节、历史背景、语言结构等,通过对比法、文化旁白和同化法等(杨杰瑛,2001),按一定比例,增加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相关知识,以求得课堂教学中的中西文化比例平衡。

2.中西角色交流.

中西角色交流主要适用于由外籍英语教师执教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以及“英语热”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外籍教师来到中国执教,他们的到来一方面丰富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为中国学生带来了地道、原版的英语语言,极大方便了中国学生的英语习得。另一方面,来自英美的外籍教师,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在教授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也在无意中向中国学生传播着西方文化。目前,由于教学双方文化意识的缺失,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流是在单一文化语境中进行,致使外籍教师借助西式语言资料向中国学生传递来自西方的文化信息和基于西方人的价值观念。

为改变这一现状,由英美外籍教师执教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从文化层面,按对等平衡原则组织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其中,中西角色交流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一个较为科学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代表中西不同文化的教学双方,以语言技能实践方式进行现场文化交流与对话。假如课堂教学的主题是西方节日,那么外籍教师就可被视作了解西方节日的专家,中国学生便可通过课堂语言交流方式从其身上学习掌握有关西方节日的各种知识,而外籍教师也可把中国学生看作精通中国节日的专家学者,在课堂语言交际中向其了解中国节日的相关知识。这样一来,虽然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材料饱含西方文化特征,但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师生语言交际却涉及了浓郁的中国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英语课堂教学中国元素的不足,进而达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西文化的平衡与对等。

篇(3)

摘要:

许多学者对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做出过研究,表明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密不可分。文章首先论述了文化教学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然后对高职跨文化交际课堂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和建议。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教学方法;高职教育

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除了是门语言基础课程以外,也应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也应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对其传授国际文化知识。但是,我国大学英语专业文化教学仍然“没有可以依据的完整的文化教学大纲”[1],对于英语课堂中文化因素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讨论尚在宏观层面。本文旨在分析文化教学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以及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提出跨文化交际课堂教学中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

1文化教学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当今的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大多是从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掌握了一定的词汇、语法知识,足够完成日常英语对话。但是,当学生用英语与外国人沟通时,常常不知所措,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究其原因,正如张友平指出:“外语学习到了一定程度,其主要障碍已不在语言本身,而在于学习者对目的语和母语的社会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两种文化差异的熟稔与思辨。”[2]英语对高职学生来说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沟通工具,而对英语文化内涵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职学生能否利用英语进行无障碍交流。

1.1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能够记录和反映文化;文化也在方方面面影响和塑造着语言。Nieto指出:“语言深深地植根于文化之中,同时也是文化的一部分。”[3]同样,Samarar也提出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他们相信,文化与语言不可分割且相互依存。“语言表达和象征着文化,是文化现实的形象体现。”[5]因此,语言与文化是共生关系,语言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必定会面对目的语文化问题,而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必定会触及到文化因素。在教学中,文化通常被分为两类:根据LEE[6]的定义,较为明显的文化因素如节日、习俗、历史、地理等被称为CulturewithaBigC;而隐含在外露文化现象下的因素如信仰、价值观、社会规范等则被称为CulturewithaSmallC。这种分类的好处是简单直接,易于理解,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活动。

1.2学习需求和兴趣

不同于本科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高职英语教育重视英语与职业行业的结合,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英语作为交流工具应用到商务、外贸、展会等行业中,一旦学生对英语文化内涵理解不足,容易造成沟通上的偏差和误会,影响业务的开展和完成。因此,从人才培养和与职业接轨的角度看,加强高职学生的英语文化教学十分必要。另外,兴趣是重要的学习动机。据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识到文化知识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十分浓厚[7]。而且学生对关于西方国家政治、地理、节日风俗等文化知识显示出极大热情,报读相关选修课的学生人数也常超出预期。可见,高职学生不仅在工作、学习层面需要英语文化知识,在情感上也十分愿意学习相关内容。

2跨文化交际课堂中的教学方法

由于文化的定义过于广泛抽象,英语学习过程中又缺乏良好的语言和文化氛围,在实际课堂上,文化教学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以下几种方法具体可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

2.1适度引入文化理论

文化的内涵十分广泛,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属于抽象概念。在讲授、分析和讨论文化现象和知识时,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而一些学者对文化的阐述和理论则正好可以给文化教学提供帮助。如有关“冰山理论”的文化:位于水面上的冰山可以看作语言、食物、服饰等明显可见的文化范畴,只占文化的一小部分;而位于水面下的冰山则表示意见、态度、价值观、行为准则等隐含的文化因素,占文化的极大部分且更为根本及重要[8]。这一理论使学生对文化有更为感性直观的认识,也明白到中西方文化在生活习惯、节庆习俗、行为方式上的不同来源于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学生提高跨文化意识。另外,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1)权利距离;2)个体/集体主义;3)男性化/女性化社会;4)不确定规避;5)长期/短期导向也是帮助我们分析、探讨文化现象和文化因素的工具。值得注意的是,引入文化理论的目的在于帮助我们利用一定的标准去分析、探讨和研究文化知识,因此,应结合高职学生的理解水平,选取较为简单直接、易于理解的文化理论,使文化讲解更为直观具体。

2.2善于利用图像、影视作品

视听结合教学方法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而事实也证明,图像和影视作品较能给予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其学习愿望。例如,在讲解中西方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差异时,可给学生展示组图“一个德国人眼中的中西文化差异”。组图显示出中西方文化对待不同问题的不同看法。例如,对待天气,西方人偏爱晴天,而晴雨天气对东方人的心情影响不大。又如,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西方人倾向于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个体,而东方人则偏向以孩子为中心,等等。然后再针对这些对比,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讨论及发表个人看法。再有,在讲授非言语交际时,可选取电视剧“LietoMe”某些片段,让学生感受中西方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上表达的异同。还有,涉及西方餐桌礼仪时,可截取电视剧“DowntonAbbey”中某些场景进行讲解。虽然这一教学方法应用广泛,但若想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花费颇多精力选取材料和设计教学步骤:首先,在教学前应对材料进行精心筛选和截取,务求选取能合理贴切、客观直接地阐明文化知识的内容;其次,应该控制影视作品播放的时长,始终带领学生把焦点放在将要讲授的文化知识上;再次,课前还需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巧妙地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最后,在课后,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反馈重新审视所选的图像或影视作品,并及时调整教学步骤或方法。

2.3中西文化对比与反思

能够正确认识中国文化是成功学习英语文化的重要前提。如果要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首先要让学生对自身文化进行深刻了解和反思,再将其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学生长期处于中国文化之中,难免会忽视身边的文化现象。对此,教师应适时指出并帮助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例如,在讲授美国核心价值观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时,可先指出与之相对应的中国传统价值观col-lectivism(集体主义),并引导学生罗列出生活中常见的能体现集体主义的例子,然后与individualism作比较,最后再帮助学生找出中西价值观差异在历史、地缘、政治等方面出现的原因。熟知中西文化差异的表象并了解差异出现原因对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尤为重要。当文化敏感性提高了,学生在遇到跨文化交际冲突时,便能迅速根据目标语文化习惯采取相应的交际策略,完成交际任务。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采取更多其他的教学手段。在碰到西方典型文化词汇(如:sin,apple,yuppies等)或意象词汇(如:owl,bluebird,bat等)时,可对其进行讲解和分析。例如,sin(原罪)就是一个有宗教内涵的词汇。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影响颇深,而“原罪说”则是基督教重要教义之一。通过给学生解析原罪的含义、构成和对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能使学生对西方文化及其根源有进一步的了解。又如,bat(蝙蝠)这一意象在中西文化中的象征相差甚远。在中国,由于“蝠”与“福”同音,所以在很多的建筑、雕刻、画像、刺绣等都出现蝙蝠的形象,代表着幸福。但是,在西方,蝙蝠被认为是吸血鬼的化身,象征着神秘阴森、邪恶等。通过对文化词汇和典型意象的讲解,学生在读懂字面意义的同时,更能够体会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加深理解。还有,教师可给学生展现跨文化交际案例,如跨国公司广告、由价值观各异引起的交际冲突、肢体语言造成的理解有误等,引导学生分析例子、归纳交际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挖掘交际失败的深层理由,进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技巧。再者,还可组织学生对英语经典名著赏析、扮演和改编,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寓教于乐。

3结语

总之,高职跨文化交际教学应从学科特点、学生需求和兴趣出发,在介绍文化现象的同时,利用相关理论、影视作品等手段,较为客观地展示其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隐含在外露文化现象背后的行为准则、价值观、世界观等,使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另外,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帮助学生加深对本土、本国文化的了解,进而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归纳、总结和反思,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跨文化意识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吕文丽,李晓红.高校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4(2):136-140.

[2]张友平.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再认识[J].外语界,2003(03):41-48.

篇(4)

关键词:设计; 文化; 思维; 差异

2012年6月8日,伦敦奥运组委会公布了伦敦奥运会火炬的设计,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设计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很容易将该火炬与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进行对比,两者风格迥异,体现了完全不同的设计风格。奥运会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个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难逢的重要的盛会,而奥运火炬又作为一届奥运会的一个象征,深受重视,因而我认为奥运火炬是最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设计风格的工业产品、艺术品。接下来我就通过对Barberosgerby奥运火炬和祥云奥运火炬设计风格的比较来粗略的谈一下中西文化及思维方式对各自国家工业设计风格的影响。

12年伦敦奥运火炬―Barberosgerby,火炬形状是易让人牢牢握住的三棱形状,金色代表了奥运圣火的光芒照耀着大地。火炬造型时尚现代流线型强,设计元素简单但却独特。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祥云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无论从整体设计风格上的形状,颜色,纹饰还是寓意元素的运用,两个火炬都是截然不同的设计风格,非常突出地体现了中西当代设计风格的一个差异,我认为是中西各自的文化下,产生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事物的认知,从而影响了人们在工业设计这一门类的不同见解。

首先,我们可以看出祥云火炬的设计突出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又不乏现代感。相对于祥云火炬,伦敦奥运火炬―Barberosgerby体现的英国传统元素较少,多体现一种现代感。这种对待传统元素运用的差异的原因我认为这是由于两个国家不同的文化性质造成的。从文化上来讲,中国是高语境文化的代表,而英国相对于中国是低语境的文化。这两种文化的差异形成的一个原因就是两国的历史,中国用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而英国相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积淀较少。正因为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而决定了中国人对自己历史文化的重视,这种特殊的重视体现在当代设计上就是对传统元素的运用,中国人希望弘扬历史文化,借助产品设计来体现历史,体现传统。而西方等国家,注重未来,这点我们从电影电视剧中也能有所感觉,西方的电影很多都是反应未来的生活,而我国的电影历史剧很多。由于这种认识的不同导致西方国家在设计上现代感甚至是未来感特强,而中国在设计上运用传统元素比较多。而中国文化的兼容性,决定了中国的文化并不排斥外来文化,而是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情况加以吸收和创造,使之更好地融入本民族的文化体系之中,因而我们看到祥云火炬并不是一味的使用传统元素,而是在现代的设计中糅合传统元素,是两者达到一种统一,甚至升华。

人们的行为习惯是由他们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而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是受各自的文化深刻影响的。中西方有着各自的历史文化,因而对各自人民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观察问题的角度等造成了不同的影响。在工业设计中,中西设计师在解决同一个问题,做同一类设计时,考虑问题的方式及切入点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也产生了不同的产品设计。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就是中国的设计师的切入点往往是感性的,类比的,甚至是一种比喻式的手法,习惯将设计赋予一定的寓意,使之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比如祥云火炬的设计就是运用了纸卷轴这一造型元素,使造型上具有纸卷轴的特征,让人们能够联想到纸卷轴这一事物,从而体现中国悠久的历史以及过去辉煌的技术。这种设计思路有利于赋予产品一定的寓意,增加卖点,但也造成了一定的不好的影响,某些设计只追求形态上的寓意而忽视了与产品本身特点的联系,是我国的设计普遍出现一种杂乱,低水平的局面。而在西方设计中,切入点较为理性,逻辑性比较强,而不会过多考虑这种寓意性。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就是不同的文化,而文化的差异很重要是语言文字的差异,从文字上来看,中国人使用的文字是象形的,比如说甲骨文,是用图形,画来代表事物,而西方使用的文字是抽象的符号,用一组抽象的符号来表示某件事物,这种文字的差异对人们的思维方式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人思维方式较为理性,对事物更喜欢用可视化的方式进行表达,而西方人较为理性,对待事物更为理性,解决问题时逻辑性比较强,讲究合理性,而中国人多靠自己感觉来。这也同时影响了中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的科技起步很早,但是发展缓慢,这是由于中国人在发现并解决问题时讲究一种经验性,不过多考虑背后所藏的原因。而西方,解决问题时逻辑性强,多乐于用抽象的思维来解决问题,用理论来证明经验的可行性,这导致了西方的科技突飞猛进,而中国一直滞后。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人们在设计上的很大的差异。中国的文化讲究中庸,较为保守含蓄,讲究和谐。而西方的文化略带侵略性,较为进取,寻求个性的发展,张扬自信。这种文化差异中西方的设计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西方的设计较为大胆,创新,讲究个性,造型上也很有特色,流线型造型突出。由于我国文化讲究静,而西方讲究动,我国的设计很多都体现一种沉静的感觉,而西方的设计风格上,动感,力量感很强。

随着设计的不断发展,文化也不断于设计融合,各个国家对设计的深入思考,以及对自己文化的合理运用,形成了他们国家设计的强大竞争力。所以,我认为在设计中应体现自己国家文化的精神,并通过工业产品将文化影响、传播到全世界。我们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我们设计的产品不仅有创意,还具有我国的独特的文化风格,从而形成较强的设计竞争力,向设计强国迈进,不再沦为一些国外大企业集团的产品加工厂。真正摆脱中国制造,实现中国创造。

参考文献:

[1]罗怡.《在中国设计》.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2](2)Linell Davis. 《中西文化之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3]李梁军 托马斯・霍夫曼. 《全球化设计》. 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年.

[4]汤志坚等. 《世界经典产品设计》.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篇(5)

    1 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对西方历史知识的掌握古今不均衡,高中世界历史的学习内容主要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文化概论课不是历史课,但是离不开历史知识的基础,学生对于西方古代史和中世纪的历史知识存在着较大缺口,造成教学效率较低;

    第二,从上古时期到当下,西方文化概论课程内容涉及的时间跨度长;“西”的概念指向多个民族国家,课程内容涉及的地域跨度大;“文化”既包括精神层面又包括物质层面,知识体系庞大,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造成了教学内容的取舍困难;

    第三,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不强,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导致教学和学习效果均不理想。

    2 教学目标的确定

    对外汉语专业西方文化概论课的教学目标是立足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培养学生运用西方文化知识与和中国文化进行对比,了解西方思维模式、文化特征与中国文化的不同,消除民族间的文化隔阂和差异,更好地进行汉语教学。

    第一,全面掌握西方文化的知识体系,包括体制的演变、宗教、科技、教育、哲学和文学等各方面的发展和特点;

    第二,在了解西方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运用到汉语文化、汉语语言的教学中;

    第三,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避免文化冲突,更好地传播中国语言和传统文化;

    第四,掌握文化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中西文化对比和交流的基本技能,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 教学内容的选择

    目前,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总课时为36课时,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实现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3.1 本体知识

    搭建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西方文化概论的知识体系,包括:西方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西方文化发展历史阶段的分期与发展进程;西方的宗教信仰、社会生产与生活状况、科学技术、教育、政治经济与国家制度、文学艺术等相关方面的分析;通过对西方文化的系统学习和研究,揭示西方文化的本质特征和文化精神;强调以理性分析的方式来把握西方文化变化的规律,把握西方文化概论这一学科基本原理的分析阐释方法。

    3.2 能力

    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能力培养极其重视,在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中可以侧重从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能力:第一,文化研究的能力,学生在对文化知识体系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文化现象的关注度和敏锐度,能够从多个角度对文化现象进行剖析和探究,找寻其本质和规律。第二,文化教学的能力,语言教学即文化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学习,把握西方文化本质、西方思维特征的前提下,在今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进行文化导入、文化渗透和文化传播。第三,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通过中西文化对比来实现,跨文化对比可以加深学生对中西两种文化之间差异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去了解产生这一差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原因,从而使他们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增强跨文化意识,便于中西交流和教学。

    4 教学方式的改革

    4.1 自主学习与教师讲授相结合

    西方文化概论的本体知识教学要突破以往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往往只是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一方式来进行。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某些教学内容简单、学生熟悉的章节可以安排学生自学,教师只是指出该部分的知识要点、重点和难点,课上课下给予学生答疑。另外,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比如提供学生武汉大学西方文化概论的精品课程网站;针对每个章节,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提供课前预习知识;根据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提供课下巩固和拓展知识。

    4.2 开展专题介绍和讨论

    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是遵循时间线索、分历史阶段来展开讲授的,突出的是阶段性特点,缺乏对宗教、科技、哲学等专门文化领域进行全面纵向的总结和归纳,缺乏对各文化领域的横向对比;因此,教师可以开设西方宗教、西方科技、西方哲学、西方教育等多个专题,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各选一个专题进行研究,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撰写报告,最后再全部展开讨论。

    4.3 强调中西文化对比

    对外汉语专业学习西方文化的最终目的,在于“知己知彼”,通过“知彼”更好地“知己”,从而减少和消除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隔阂和冲突,更有利地推动对外汉语语言和文化教学。在西方文化概论的课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西方文化的知识点与相关的中国文化进行对比,鼓励学生从中发现规律和特点。

    5 课程测试

篇(6)

关键词:动物词汇;翻译;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12-0038-002

动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常常被人们用来寄托和表达感情,赋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由于历史发展的相似性和人类认知心理的趋同性,中西方对某种动物的突出特征往往有着惊人的共识,从而对一些动物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在翻译上也是相同的。由不同生活的地域性和生活习惯等,中英文两种语言中的动物

寓意的不同也给翻译带来了障碍。

一、动物词汇与文化意义

廖光蓉在《外国语研究》中提出动物词产生文化意义的基础有三点:一是动物的外貌、生理、心理、性格、行为、习惯、作用等特征;二是民族的文化内容、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包括神话、宗教、传说、历史、文学、艺术、语言、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等;三是联想, 联想是指把动物和另一事物联系起来,而民族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文化心理对于联想的产生起着潜在然而也是重要的激发和引导作用。没有联想的作用,就不可能有词义的引申。“词义的联想和文化意象(cultural image) 实际上属于文化信息差异(cultural information gap) ,具体地说,就是指词汇的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比喻意义和文化内涵”。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 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 也是民族文化语言形式折射后的焦点。动物词汇亦是如此,它蕴含着各民族丰富而深厚的文化风情,深刻地反映着各民族哲学思想和文化心态。

二、相同寓意的动物词的翻译

1.直译法

由于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相似,中西方人们从动物的基本属性去认识动物,自然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赋予动物词汇相同的文化内涵。李秀萍在《动物名词中的中西文化内涵之比较》也指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无论在音系、形态,还是在结构上可谓千差万别,语言的使用者也分局在地球的东西两半球。尽管如此,这两种语言中,存在着不少的重合之处。同时,动物的自然属性也是一致。这是一种文化重合(cultural overlaps)现象。”例如:狐狸(fox)比喻狡猾;驴(ass)比喻愚蠢;猴子(monkey)比喻顽皮;狼(wolf)比喻凶残等。例如:He was completely foxed. 他完全被骗了。Make an ass of oneself行为愚蠢而受人嘲弄Get up to monkey business顽皮。这些是直译法。

2.同义借用法

然而,英汉两个民族由于受地理位置、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化差异的影响, 部分英汉习语里的动物名称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种情况:(1)汉语褒义,英语贬义(2)英语褒义,汉语贬义。首先谈谈第一种情况:有些动物名称在汉语中代表褒义,而在英语中代表贬义。传统文化的差异使得动物含义带有鲜明的文化特征。由于“龙”蕴涵权威、力量、才华、吉祥等语义,因此,中国人以“龙的传人”自豪,龙也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汉语中含有龙的成语也应有尽有,如:龙争虎斗、龙飞凤舞、车水马龙、乘龙快婿等。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dragon”是硕大、恐怖的古怪野兽,满嘴喷火,凶狠残暴,与“邪恶”同义, 深为英语民族厌恶。不仅如此,龙在西方文化中是邪恶的象征,在《圣经》中,上帝把satan(撒旦)称为“the great dragon”,因此龙在西方文化中给人的联想与东方截然相反,比如“hen mother is a real dragon”指的是她的母亲对她管教过严,隐含有令人讨厌的意思,“亚洲四小龙”就被译为four tigers in asia而不是four dragons in asia,以避免“dragon”一词在英文化中不好的联想。这种翻译是同义借用法。例如, 作为农田耕作的主要力量,“牛”在中国这个农业大国一直受到广泛重视,牛的所作所为还时常被拟人化,用以形容各式各样的人, 如“老黄牛”、“孺子牛”、“牛脾气”、“牛劲”、“倔牛”,等等。英国的情况则不一样。在英国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的一直是马,因而相应地出现了许多由horse构成的习语,Kantan, David在《Translating Cultures》中举出talk horse(吹牛)、as strong as a horse(体壮如牛)、work like a horse(像牛一样地辛苦干活)汉语中人们把老虎看作百兽之王, 用“虎”来表示勇敢、凶猛、威严,如:虎视眈眈、猛虎下山等。而英语中雄壮威猛的形象当首推lion, 如as bold as a lion。在进行应汉互译时,在大多数情况下,汉语中的老虎和英语中的lion可以互换,例如:拦路虎可译为a lion in the way,置身虎穴可译为put one's head in the lion's mouth,虎头蛇尾,可译为come in t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在这些译法中“老虎”变成了“狮子”,

3.褒贬互换法

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的差异的不同,造成同一动物词在中英两种文化中产生不同的褒贬义。贾德江在《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中提到,可怜的fish 与给人带来富裕的鱼。fish与鱼的文化内涵在中英文化中更是大相径庭。汉语中鱼和“余”谐音, 中国人过春节时除夕夜的餐桌上不能没有鱼。而英语中fish 含有贬义色彩, 一般用来形容不好的人和事,因而a poor fish , a loose fish, fish in the air 应分别译成“可怜虫”“生活放荡的女人”“水中捞月”。

在汉民族传统心理中,狗是一种下贱的动物,常用来比喻卑鄙丑恶的人,引起“卑贱、恶劣”等联想,如:狗仗人势、丧家之犬、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而“dog”在英语民族里却是一种宠物,被当作“人类忠诚的朋友”。英语谚语里有“love me, love my dog”,译成中文是“爱屋及乌”。休顿o米夫林在《美国传统英汉双解学习词典》提到,在英语中owl( 猫头鹰) 是一种表示智慧的鸟, 禽兽间的争端要请它来裁决, 紧要关头就得找它求教。成语as wise as an owl即是一例。中国民谚中有“夜猫子( 猫头鹰) 进宅, 无事不来”的说法。猫头鹰在中国人看来是厄运的象征, 人见人怕。绵羊在汉语中表可爱温顺,而英文sheep象征愚蠢、怯弱。如:follow like sheep(指人盲从),a lost sheep(误入歧途的人),a black sheep(败家子,败类)。

不同的民族文化造成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词的寓意同中有异、异中存同的状况,这就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影响。只有掌握正确的翻译方法,表达出动物词汇的正确涵义,才会促进跨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融汇通。

参考文献:

[1]廖光蓉.英汉文化动物词对比[J].外国语研究.2000(5)

[2]贾德江.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2)

[3]邓炎昌.刘润清著.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樊清华.英语中动物词汇的翻译及运用[J].教学与管理,2007.6.

篇(7)

【关键词】文化转向 《浮生六记》 典故翻译 译例分析

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翻译研究出现的“文化转向”,翻译研究已经不单纯侧重于语言层面上的对等,而是转向于研究促使翻译形成的一切语言之外的因素。1990年巴斯奈特和勒夫维尔在论文集《翻译、历史与文化》中提出,翻译研究逐步转向了文化,转向文本外部的研究。本文以《浮生六记》两英译本中的典故翻译为例,比较译者在处理含有大量文化因子的文化负载词―典故时翻译策略选择的不同,研究当时译者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对其翻译策略有何影响。

一、《浮生六记》及其译本简介

《浮生六记》是清朝乾隆年间文人沈复的一部笔记式的自传。作者以简洁通俗的文言文描述了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价值理念和审美情趣,从中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那种清新寡欲、追求真美的性情,其中不乏中国传统语言文化精髓。

概括起来,目前在学界较为重要的英文版《浮生六记》大概有三。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林语堂先生1936年的译本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另两个版本分别是:1960年雪莉・布莱克的译本和1983年白伦与江素惠合译的译本。对于这三个不同的翻译版本,需要说明的是,布莱克的版本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浮生六记》的编译,而非严格意义上的翻译。笔者选取了林语堂先生的译本(简称林译本)和白伦与江素惠合译的译本(简称白、江译本)进行比较。

二、林译本和白、江译本《浮生六记》典故翻译的对比分析

1.典故释义。对于典故,《辞海》将其释义为:“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其主要来源有:(1)历史故事或历史事件;(2)神话传说;(3)民间传说;(4)文学作品;(5)寓言故事;(6)民间习俗、谚语等。总的说来,典故是指人们在口头或书面表达时引用出自神话、寓言、民间传说、历史事件或文学名著等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2.典故译例对比分析。根据以上典故的六个主要来源,笔者总结了《浮生六记》的典故12例,并对每例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两个译本中的典故翻译共用到的翻译方法主要是:直译、直译加注、音译加注、文内增译、文内注释和意译。

直译最大程度的在语言层面上保留了原文的形式和特点,但是对于富含特定文化负载词的典故,有时仅靠直译不能传达出异质文化背后的意义,由于异质文化的独特性和源语―目的语自身所具有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异同,直译势必会给读者理解译文造成一定的障碍。在翻译含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典故时,宜采用一些辅的翻译手段,也就是对文化信息做一些弥补性的工作,也称为文化补偿。在《浮生六记》的两英译本中,所采用的文化补偿手段主要有:文外注释(直译加注、音译加注),文内注释和文内增译。

例:余戏日:“当日文君之从长卿,或不在琴而在于此乎?”复相与大笑而罢。林译:“Perhaps,” I said, “Wenchün was tempted to elope with Hsiangju not because of his ch’in music, but rather because of his fu poetry,” and we laugh again. (林语堂,1999:23)

白、江译:I jokingly said, “So perhaps Wenchün did not fall in love with Hsiang-ju19 because of the way he played the lute after all, but because of his poetry?” The conversation ended with us both laughing loudly. (Pratt&Chiang,1983:32)

尾注19.Notorious lovers of the Han Dynasty. Cho Wen―chün fell in love with Ssu―ma Hsiang-ju and ran off with him one night after he courted her by playing the lute at her father’s home shortly after she had been widowed. (Pratt&Chiang,1983:151)

林语堂采用直译法,通过添加关键词“elope” 将典故的内涵在译文中明点了出来,让读者联想起‘文君夜奔’的故事。中国读者对卓文君故事比较了解,但对于中国文化了解甚少的西方读者则不然,为了让读者更多地了解这一历史典故,白、江二人则采用了直译加注的方法。

综合以上两译本中的翻译方法,再按照是否能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文化色彩,笔者总结了两个译本的典故翻译方法和策略,见表1:

从表1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两译本都综合地运用了异化和归化的翻译方法;林译以归化为主,归化和异化相对比较均衡;白、江译以异化为主,其中异化翻译占主导。

译者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不是偶然现象,从历时性和文化大视野的角度看,译者会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出于某种文化目的,选择其翻译选择和翻译策略。在各自的序言中,译者道出了各自译著的目的。

林语堂在其序言中写道:“素好《浮生六记》,发愿译成英文,使世人略知中国一对夫妇之恬淡可爱生活。” 林语堂翻译《浮生六记》的目的是让西方读者了解到这对可爱的中国夫妇淳朴恬淡的生活,向西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然而作为一个游走在东西文化间的中西文化边缘人,林语堂在向西方读者传递东方历史文化的翻译过程也必然会受到其独特文化身份的影响。在中西文化地位悬殊的20世纪30年代,林语堂先生采用了以归化为主,兼顾异化的翻译方法,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又适当保留原作中文化负载信息,译文仿佛就是采用译语进行的创作,行文流畅自如,毫无翻译的痕迹,大大地提高了异域读者对中国文化接受程度。

三、结语

在全球化与多元化并重的今天,中外文化交流日趋增多,中国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在如何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的问题上,刘宓庆提出了“文化适应”的概念:译者必须摒弃“非此即彼”的一元论文化翻译观,以综合平衡观为原则,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达致译语文化和源语文化的“恰恰调和”。我们在向世界译介中国传统文化时也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文化传真”的目的在于最大可能地传递源语的文化内涵,让译语读者充分理解原文的文化信息,更好地欣赏原汁原味的源语文化,从而获得与源语读者大致相同的文化感受。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沈复、林语堂.浮生六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