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8 08:37:1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语文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课外语文教育 原则
语文教育是个复杂而完整的系统工程,这是由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思想性、综合性、社会性等特点所决定的。在语文教育这个复杂而完整的大系统中,课内语文教育和课外语文教育是这个大系统的不可分割的两个子系统。
但是长期以来,在对待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上,我们常常重视课内,而忽略了课外语文教育,当今社会进步又带来了对人才素质的各种新的要求,这就呼吁我们语文老师不能再因循守旧,死守课内教育的那块狭窄的阵地,必须重视开展课外语文教育,充分利用课外各种渠道和各种有利因素,让学生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从中锻炼和培养学习能力,运用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进而发展他们的聪明才智。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使课外语文教育收到全效,必须根据课外语文教育的特点,遵循以下必要的原则。
一、课外与课内相结合
课外语文教育,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只是为巩固课内所学的各种作业练习,也不能简单地把它看作只是课内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它必须尽可能与课内语文教育密切配合。我们在确定语文课外教育的内容、分量、难度、形式等问题时,要顾及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所规定的目的任务和各年段的教学要求,还要考虑课内已进行过的各种教育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要害,不会造成学生的过重负担,才能使他们学得活泼、主动。如在课内语文教育中通过学习古诗词掌握学习方法以后,结合新课标要求的必背古诗词展开古诗词知识竞赛、古诗词诵读、绘画古诗词等系列活动,这样,既将课内所学迁移延伸到课外,又以多种形式让学生完成背诵第二学段必背古诗词的任务;既实现了知识向技能的迁移,又让学生在活泼、自主、多样的氛围中拓宽知识面,发挥特长。
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普及,指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层次较低的课外语文教育活动,例如在一定时间内向全体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提示阅读的方法,并规定其中必读的几本;每个同学每周一练笔;定期举办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课外语文知识讲座等。如在本学年,我推荐并指导学生阅读《爱的教育》这本书,让他们写好读书笔记,轮流进行交流,这就是普及。
提高,指的是组织层次较高的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分别吸收有某种语文专长的学生参加,以发展其专长。本学年,在普及阅读的同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特长和爱好,围绕《爱的教育》这本书,成立了摄影小组,用相机拍摄身边的爱的教育;成立了朗诵组,歌颂爱;成立了小记者团,发现身边爱的教育并进行报导,这些就是在普及基础上进行提高。
三、尊重志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
课内语文教育和课外语文教育虽然在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但两者在施教的方法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前者带有较多的强制性,也更强调集中、统一;而后者则强调尊重学生的自主和志愿。我们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语文学习的各种实践活动时,不宜过多地干预,更不能包办代替,应尊重学生的兴趣专长,鼓励他们自主地选择,让他们心情舒畅地参加自己所喜爱的学习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创精神。但是,鼓励自主,尊重志愿,不等于放任其自流,要提出必要的要求,并进行积极的引导。比如,在引导他们进行与《爱的教育》相关的一系列课外语文教育活动时,我首先对这本书做了介绍,着重突出书中的主人公是和他们一样的四年级孩子,从年龄上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共鸣,先规定好每个人都必须进行阅读并写好读书笔记进行交流,再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参加相关各类课外语文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此外,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要毫不含糊地要求他们阅读那些思想内容健康的、能激励他们积极向上的书籍,而具体内容和文字风格,则可以让其自主选择。如果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只爱看一些卡通书籍,教师不能置之不理,应积极加以引导。
四、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相结合
学习理论知识要与实际运用紧密结合,这是人们要牢固掌握知识,获得能力必须依循的一条原则。课外语文教育更应熟练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外多实践,让他们在课外语文的实践中,自觉获取知识,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如教学完古诗词之后,我就古诗词高度精练的语言结合课外古诗词给学生开了一个主题为“言——画——情”的小讲座,让学生从诗歌语言中看到画面,理解情感,并鼓励他们诵诗,画诗,诉情。这样,就以多种方式将学生课内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外,进行能力的训练,达到能力的提高。“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要不断努力,积极探索课外语文教育的规律,重视课外语文教育,把课外语文教育置于语文教育整体中通盘考虑,扩大语文教育阵地,使课内与课外教育相辅相成,和谐发展,这样才能更加完美地实现语文教育的总任务,使语文学科更充分地发挥教育功能,更好地为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四有”的新型人才而服务!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一、生态式语文教育的背景、意义和基本内容
(一)背景
生态式语文教育是在生态教育学的基础之上研究语文教育的一种学科,它把教育生态系统中有机的机构和功能应用到语文教育当中,探讨生态与语文教育之间的关系,并指导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而这一概念是美国教育家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来的。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教育要强调人的内在性、全面性的发展,要求培养的人是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基于这一前提,生态式语文教育适应了这样的发展要求,更好培养了学生的内在精神,更多的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一方面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粗放型”经济发展虽然给我国的经济社会的提高带来了巨大的福利,但基本上消耗的是我国的不可再生资源,对生态造成了严重地破坏;为此,党的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把语文教育的研究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之上,可以把生态文明的宣传“带进”语文教学的课堂上,使语文教育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达到共赢。而生态文明的研究可以为语文教育教学提供一种教学方向。这种方向对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内在精神、情操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学生从生态教育中发现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热爱自然,使学生在学习保护环境的同时,达到“小手拉大手”的教育意义,更好地促进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另一方面,当下的应试教育扭曲了原来语文教育的生态化,出现了很多的不符合生态化的教学现象,不仅学生饱受应试教育之苦,而且老师也遭受升学率的压力,导致教学严重偏离了生态式教学的要求,使语文教学成为了应试教育的一个工具,没考虑到学生的内心的需求和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当然在新课改和基础教育改革如火如荼进行中,虽然我们可以“窥见”生态式语文教育是与课改与时俱进的。但语文教育仍存在着闭门造车、墨守成规之嫌,出现了很多的严重问题。如只注重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的育人培养;语文教育中的教材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始终如一”的教学风格、方法很难跟上课改的要求;教师的教学实践没有生成的空间,使语文教学容易变成机械的、无对话式的唱独角戏教学;语文教师“以不变应万变”教学策略一用就是好多年,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经验很好地组织课堂教学;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适时提出适应语文教育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语文教育当中体会生活、体验生命价值,养成具有人文性、终身化的学习品质。正因如此,生态式语文教育适应现代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时代呼唤,它不仅可以更好地适应这些价值的追求,也可以更好满足于自我生命的审美价值。
(二)意义
1.生态教育的意义
生态文明在生态式语文教育当中体现的是生态价值观的弘扬与倡导,培养的是学生的生态文明的精神。在语文教材当中,添加生态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关注,学习生态文化的知识,让生态文化根植于学生的思考之中,使语文教育与生态教育达到有机地和谐与统一。生态文明把语文教育中的基本精神从自然生命,人与生活的价值的关系中得以提高,不是老师简单地以说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在理解审视中去反思生态文明对语文教育所带来的意义和价值。所以,生态教育的实施让学生在享受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告诫他们不要忘了对生态文明价值的关注,“它以善恶为尺度去规定人们在与自然关系中哪些行为是应当做的,哪些行为是不应当做的,引导和约束人们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价值选择,”更进一步激发我们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学习中做起,共同构筑起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意义。
2.生活理想的意义
生态式语文教育可以扩大语文教育的范围,把语文教育和生活教育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人格,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个性个体。生态式的语文教育可以使课堂教学生活化,这种教育方式是理性和感性教育的结合体。在我们的内心中总以为学习语文是为了以后的发展,但我们很少考虑当下的语文教育方式、培养模式是否妥当。而生态式语文教育在关心人的生活状态和幸福情况的因素下,充分考虑教育为人的发展所提供的的生态方式,使语文教育在生活中反璞归真,使学生在生活经验中自然地开拓思维,达到语文高效学习的目的。因此,运用生态式语文教育方式培养成的人才也定会拥有创新的精神和批判性的思维,在教育的历程中学会选择适应自己的生活方式,抓住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
3.生命价值的意义
生态式的语文教育是以尊重学生发展规律为本,开展的语文教学活动的教育。这一模式的语文教育体现在生命的体验中,在体验中发现自我,形成自我,改善自我,从而使个体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人格达到熏陶,实现了生命的超越。生态式的语文教育注重人文性和情感性相互统一的过程,因此对语文教师来说,教师要创造让学生积极体验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情感,升华学生的生命价值,彰显新的自我。对于学生的个体而言,生态式语文教育更多地体现在个体的生存状态之中,因为依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要求,我们可以分析到生理需要是其他高层次需要的基础,只有生存状态得到了满足,才可谈论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实现问题。为此,语文教育就应该让个体在满足自己的需要当中来积极体验语文知识的乐趣,从而达到让学生在与自己、他人、社会的交流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的新境界。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对语文教育的解读就可以把基础性、终生性的教育理念定位为生态式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用发展的、动态性的教学模式开阔生态式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用丰富、多样性的教学评价推动生态式语文教育的评价方式。但无论这些对语文教学效果的影响如何,教师都应该铭记语文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关系,两者就像地里种的庄家一样,让学生多接受大自然芬芳的滋补,这样长期以来,集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这种植物最终得以收获。所以,用生态式的语文教育可以滋补生命价值的空白,用生命的激情绽放拥抱生态式的语文教育,这才是生命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完美结合。
(三)基本内容
在生态式语文教育的背景之下,我们可以从生态、生活、生命三者中诠释生态式语文教育,从而为同行研究语文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
1.生态教育
生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环境的优与劣对人类的生存产生严重的影响。把生态教育纳入语文教育的内容里,是对地球上的所有存在的生物的一种敬畏,也是整个自然界所有生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种法则。它表现为地球在这个大的生态环境中是具有的调节、更新、净化的功能,形成的是作为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存形态。“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而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要想得到绽放的机会都需要生态的平衡与完善。但当下在我们的赖以生存环境当中,我们审视人类为了发展进步所做的努力,但这样的发展是以什么为代价?答案是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生态系统的严重紊乱,人类永无休止的向大自然索取,而从不思索自己的行为后果,最终导致大自然对人类的伤害。从小的范围来说,可以把生态环境理解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生态的各个系统就好比我们身上的一些生理器官,各个系统不能很好地协调和平衡,就会使人病入膏肓,生活和学习就不能正常的运转。因此生态中的所有植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减少或增加一个链条就会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生态式教育写进语文教材当中,是语文教育发展的趋势,它时刻关注着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在语文教材当中,包括了很多的关于自然景物的描写、人类生存环境的对白以及作为一个学生如何让周围的生态环境更美好的行为。有些教材会让学生利用小手拉大手的行动带动周围的人,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妙风采,还可以对学生的行动能力的培养进行熏陶,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因此把生态教育纳入语文教育当中是一种潜在的趋势。
2.生活教育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指出:“语文教育是人与人、人与世界、人与精神灵魂的契合”。要想从传统的语文教育中解脱出来就应该回归语文教育的本身,传统的语文教学很少考虑到学生的情况。从教师方面来说,在课堂上,老师所关注的是自己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填鸭式”的教学风格一直随着老师的教学任务的加重而不断“深化”,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教学任务完成了再说。这样做不仅是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也使自己的教学效率低下,完全是“出力不讨好”的结果。另一方面,学生完全是单项式的、被动的、压迫式的接受学习,使学生觉得学习完全没有任何兴趣而言,造成学习无力,不能激发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何以谈学生思维的发散。因此,回归生活教育的语文教育可以起到感化课堂的教学效果,使课堂生活化、生态化,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课堂上领悟生活的意义,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宽容得到理解,使每一个学生主体性得到发挥。对生活语文教育的审视,可以避免传统教育方式的弊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民主和谐为纬,以个性解放为经,回归生活本质,抛弃不合实际的、假大空的语文课堂教学,唤醒真诚、内心、平等、智慧的语文教育,积极地营造一种师生共享的教学氛围。因此,教育与生活密切相关,休戚与共。人的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生活对于我们的启迪和期望,而生活离不开教育,生活给予了教育生成的情景,或者说生活的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和人生意义的集中体现的过程。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生活教育又超越于“功利性”的教育,生活教育不仅教给人知识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而且还教会了人们该怎样鉴别和创造生活中所必要的价值,让人们在生活的教育中达到“净化、超脱”的境界。
3.生命教育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人们为了寻找教育的真谛、寻找教育的答案,可以概括为是对生命意义的寻找。而语文教育的最求就是促进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也只有教育才可能把人培养成完整的人,才能使人的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教育是生命存在的基础,生命是教育的存在的载体。每一种教育形式的发展和提高,都是对生命意义的全新阐释。所以说,生命与教育是结合在一起的,生命的本质要求我们对待教育就应该像对待生命一样,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存在,让一个个生命之花都得以绽放,让生命教育成为人成长的助力器。生态式语文教育是站在对人尊重的起点上,关注人的生命价值的语文教育。而这样的教育最重要一点是要把课堂教学的一切都回归生命当中,对鲜活的小生命进行重新的塑造。但是,在生态式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有蜻蜓点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认识,最容易忽视对生命多样性的考虑。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正好可以体现出生态语文教育培养的教育智能。虽然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但可以相信在教育中只要坚持对生命的尊重,让每一个学生走进独特的生命视野当中,让语文教育随时随着学生的认知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让每一个学生在体验自然、社会、文明中激起珍爱生命价值的火花。
二、生态式语文教育的案例设计
生态式语文教育的提出,在教育中引起了较大反响,这一教学理论不仅适应了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展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案例1:大美新疆(片段)老师在课前导入时用ppt展示了课题的图片。师:你们知道我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吗?生(齐):新疆。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吗?师:好,学生们你们知道展板上画的什么吗?生1:画的是新疆的景色,人和小动物和睦相处,人类生活的很幸福。生2:画的是我们新疆的干果、雪莲、葡萄、美丽的景色。师:新疆有这么多的好地方呀?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真是太可贵了,你们谁来说一下新疆还有哪些是大自然给我们留下的财富?生3:新疆最美的和田玉,还有火焰山、天山。师:回答的很棒,我们用另外的PPT展示了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呢?(生看PPT,并不断的讨论着,可见惋惜的表情)生4:看了之后很是伤心,原来那么好的自然环境怎么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人类难道就不知道他们现在的做法在破坏环境吗?生5:感到很愤怒,尤其是前后对比我们的生存状态,才知道人类的环境被破坏得那么严重。对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保护我们的新疆的美丽。师:是呀,我们在感受新疆美的同时,也感受大自然把所有最美的景色馈赠给我们的时候,却不知这种美正在渐渐地离我们而去。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这样的行为有哪些影响?拿出笔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小组组长汇报。讨论与分析:通过上面一个简短的教学片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语文教学在设置上考虑到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在生态价值观教育上把生态美的塑造、生命价值的彰显、生活教育的魅力都设置其中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当今生态破坏的情形。对人类为了追求短暂的利益,导致情感与道德的丧失的反思。教师积极地启发学生的生态意识,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会了对生态的保护、生命的珍惜、生活的返璞归真。案例2:斑羚飞渡问题讨论(片段)教学设计:课前导入,老师通过让学生看羚羊的奔跑的短片,并用师生互动的谈话方法、小组合作的方法对文章进行感知,共同探究动物身上的品质,感悟生态、生命、生活的可贵。师:通过读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生1:羚羊死里逃生。生2:羚羊在困难时表现的智慧、勇敢,像人类一样聪明。师:回答的很好,针对这篇课文,小组里面肯定有问题,把你们的问题写下来,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当第一组提出问题,第二组回答,其他小组补充,以此类推。问题:1.羚羊在奔跑时悲哀的叫了几声,每次叫声代表了什么?2.领头羊坚定步伐中的心理特征是什么?3.文章所体现的人与自然是什么关系?(问题提出后,全班同学共同讨论,畅所欲言)师:这样的问题很有价值,推及开来,我们的人类又是怎样做的?如果是你,你该怎样做?(师用PPT中的事例展示自然的破坏,人类的无情,社会的冷漠与无情)讨论与分析:通过《斑羚飞渡》中的上述问题讨论,学生感受羚羊忘我的精神,为了让下一代生活的更好,牺牲自我的高贵品格。通过比较现实中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真实生活情感,从小事做起,尊重自然,努力学习,用自己的行动和爱保护我们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因此从这个教学案例中学会感悟生态、生活、生命价值的意义所在。
三、生态式语文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把生态式语文教育课程系统化
在对生态式语文教育进行教材组织时,要充分考虑到课程内部的结构,使语文课程的实施尽量系统化,把生态式的教育写进语文教育的课程当中,于是就构成了语文的“复合生态系统”:自然系统(外生态系统)、社会系统(人类生态系统)、课程系统(内生态系统)。生态式的语文教育把这样一个大的系统编制到语文教育当中,更好地达到语文教育的三维目标,使语文教育的外部环境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机的结合。再让学生全面了解生态式语文教育的内涵,并积极地参与生态式语文课程的编写当中,可以让学生对这样的教育模式深入了解,让学生从自身的角度,书写自己的生活观、生命观、价值观。在营造生态式语文的自然、社会、课程时,要充分审视其外在环境的影响,沟通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的统一,建立生态教育与语文教育的积极对话体制,完善语文教育中课程组织对生态教育的不足,切实把生态式教育所要求的“两生”的系统网络化,共促生态式语文教育的发展。
(二)注重语文教学的亲身体验
语文教育中离不开学生在校的教育以及校外的教育。但无论哪种形式的教育都离不开生态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的影子。生态、生活、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载体,呼唤的不仅仅是语文教育的本质,而且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是语文学习的动力。所以,生态式语文教育的实施最根本的还是要注重学生在语文教育当中的真实体验,把学生喜闻乐见的、耳濡目染的经验“带进”教育当中,可以很好地激起学生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力,发散他们的思维。让学生在真、善、美当中感悟生态式语文教育的魅力,在体验中远离了假、丑、恶。因此,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的课堂当中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去,通过说一说、练一练、看一看、悟一悟的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的体验性更加的具体化、丰富化,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在感悟中理解世界和生活,升华自身的内在价值。
(三)倡导自由平等的师生观
生态语文教育要想得以很好的实施,另外一个因素必须考虑进去,那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师生关系的问题是实施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而在生态式语文教育平等的教育指导下实施的新的征程,对师生关系的民主化的考虑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自由、平等、对话、和谐的新型师生观,可以让老师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学生也能在轻松和愉快的课堂氛围当中掌握知识。因此,生态式语文教育可以使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学生的潜能和兴趣得以发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教师在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运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灵进行启迪,使学生在问题的思索中,开拓学生对问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进而提高生态式语文教育效果,最终达到“双生“教育的目的。
(四)建立多元的语文评价体系
在对生态语文教育上,学生取得的成绩要对其进行评价,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否对生态式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对教学效果有着牵一线而动全身的影响。《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要求评价的目的不仅是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还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与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后现代主义所要求的评价不仅仅是从教学目标实施的效果来看,而且要求评价体系要多元化。这为我们建立生态式语文教育评价的实施起到了契机的意义。因此在生态式语文教育评价中要达到评价功能、评价主题、评价对象、评价方法的多元,把生态化的教学评价看成是一种生成性的、过程性的评价,让教师在最近发展区里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兴趣。从另一方面来说,通过多元的评价的反思,教师也可促进生态化语文教育评价方法的进步完善。
四、结语
语文教育的理想:高扬塑人的旗帜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语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是什么?这是中国当代母语教育面临的世纪命题。多年来,江苏语文教育人深入思考,不断探索,对这个命题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早在1978年,洪宗礼老师就从语文工具性的视角,论述了对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认识:“语文教育要为培养适应性强、具有创造性能力和开拓精神的人才服务,就必须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不久,他又明确提出:“现代教育所要培养的,不是死记硬背的‘两脚书橱’,而是思维活跃、有发展潜力的聪明人。”这种对语文教育目的和育人价值的再认识,在当时具有代表性。“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应当顺应时代的要求,适当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构建良性循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好地满足国家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朱泳)“想要切切实实地提高千千万万现代社会普通劳动群众的语文能力,想要有成效地培养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宣传家、外交家、社会活动家、经济学家以及其他战线上善读善写、能说会道的人才,就非要对传统的语文教育观重新予以检讨不可。”(顾黄初)上述认识的立足点是,语文教育要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相适应,为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服务,最终促进有生命的社会人的发展。其共同点是自觉地把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与社会发展要素相联系,进一步丰富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内涵,力求实现由“工具人”到“社会人”的逐步回归,从而促进了由传统语文教育到现代语文教育的转型。这在当时是一个观念性的进步。
新世纪的前十年,在实施语文新课程的背景下,江苏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潜心研究,积极实践,对语文教育的目的和语文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予以新的定位。“语文教师所从事的母语教育事业,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塑人。语文学科是一门使人终生受益的学科,是发展人的科学文化素养,塑造人的个性、思想和灵魂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而教师就是天天在塑造人的雕塑家。”(洪宗礼)“今天我们努力去做的一切,必然要在经历漫长的岁月之后,在那时人们的文明素质上体现出来。在未来社会中,人的良好的文明习惯,人的良好的思维品质,都要靠今天的基础教育去‘打底子’。”(王栋生)“语文新课程是以人为本的课程。它很好地协调了社会、学科与人之间的关系,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人不是社会的工具,课程不能只是满足社会的需要,课程应该满足人自由而充分发展的需求,社会的需要应该通过人的发展来实现。只有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能够掌握和运用知识去创造,社会才能得以进步。”(陆志平)这些对语文教育的目的和语文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的高度概括,令人振奋的同时也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纷纷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希望通过新的课程提高国民素质,以适应和创造新的时代。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实践说明:当教育改变“精英教育”的价值取向,迈向“大众教育”的时候,学校课程就必须树立起“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将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作为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全面而有特色的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中心。各国的课程改革的共同之处是,把学校课程设置的基础定位在使学生获得健康和全面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最终要依靠自我意识的觉醒、发展和成熟。这既是学生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也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于是,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全人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实现社会化,成为独立适应社会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社会人’,就成为各国21世纪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洪宗礼)世界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筑了语文教育改革的国际背景,使江苏的特级教师们更加自觉地践行“国际视野,本土行动”的准则。洪宗礼老师主持的“九五”“十五”国家级重点课题“母语教材研究”,历时12年,取得重大成果。这项研究所形成的首要共识是:“要从终身教育、‘全人教育’、持续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多种角度来思考母语教学的功能,并把母语教学建立在现代学习论的基础上,通过母语教学的知识(言语信息)、技能(包括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认知策略(促进学会学习)和情感态度(包括道德、审美等)预期目标的达成,实现培养学生人人具备现代公民生存、发展的全面素养的目的。”
语文教育的追求:筑就坚实的学术高地
回望江苏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群体的形成过程,不难发现这个群体所具有的鲜明的共性特征,即教学根基扎实,学科视野开阔,自觉参与现代语文课程建设,不断筑就坚实的学术高地。这个群体的优秀代表多是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经过长期一线教学实践的历练,夯实了学科教学功底,牢牢站稳了讲台,并不断获得专业发展的动力,形成现代语文教育的自觉意识和教学特色,完成了优秀语文教师的“自身认同”和“社会认同”。进入新世纪以来,这个群体的优秀代表不断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参与语文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他们在坚守教学一线的同时,或直接参加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学语文教科书(实验本)的编写,或直接承担了语文教育重大课题的研究,在亲历语文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能够用课程视野高位审视语文教学,着力构建具有鲜明个性的课程观、教学观、教材观,逐步筑就了自身坚实的学术高地,成为全国知名的语文课程研究和课程建构的专家,完成了优秀语文教师的“自我完善”。
多年来,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曹勇军老师坚持从课程层面探索语文“课堂”的本体概念的内涵。他认为,“课堂”的内涵构成具有综合性,其主要元素是“全语文”和 “大课堂”。“全语文”,首先是指“全人”,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知情意行,注重学生的和谐发展。他认为,“我们的教学是‘人学’,认识人,理解人,尊重人,热爱人,是我们职业的价值所在,也是我们职业的尊严所系”;其次是“全体”,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语文教育是为学生人生的发展打基础的,它必须为学生精神的成长、素养的提高、人格的发展服务,奠定他们终生的价值需要和追求”;再次是“全面”,教学中要协调、处理好各种矛盾关系,如“教与学”“文与道”“读与写”“生存与发展”等等;最后是“全程”,重视高中三年乃至学生一生的课程设计,强化预习、授课、作业、检测、矫正等教学中的流程回复和环节完整,形成合理的教学回路,构成良性循环。“全语文”追求的是在课程体系之下“全人”“全体”“全面”“全程”的提高。“全语文”的提出,回答了“何为语文”的问题,具有理论创新价值。
在曹勇军的语文视界中,与“全语文”相对应的是“大课堂”。“大课堂”不同于一般指称的“第二课堂”,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在教师引导、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与提升。他的可贵之处,在于用自己的课堂教学,验证了“大课堂”观念的课程价值。
第一,课堂教学的选择和组织要把握语文学科“系统的课程元素”。一是“有物”,“要求我们教的是语文知识”;二是“有序”,“要求我们按语文教学规律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步骤。
第二,课堂要重视丰富的课程知识和课程资源的整合。他系统梳理了语文教学中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涉及文本中的精神价值以及学习者自身的心理品质,“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组合成一个整体,揭示了知识的丰富形态以及知识学习的复杂过程”,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教育平台,应使学生经历“由静态的学科知识到动态的方法、策略等过程性知识,在实践中最终生成认知、情感、技能、习惯的个体性知识”的过程,从而获得阅读写作的成长、人生的成功。他的课堂教学,自觉地从教学目标及文体教学的基本要求出发,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会贯通,彰显语文课程的独特魅力和张力。
第三,课堂要让学生在师生、生生对话中得到提高。曹勇军认为,“主动构建、自我生成是当今教育的显学,也符合我们的课堂观察和体验。学生乐学,教师乐教,教学相长。有了这样师生对话的大关系大结构,就可以不拘泥于课堂中的一招一式,不斤斤计较讲多讲少等技术末节,从机械教条中解放出来,建立基于学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要促使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致力于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在论述“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时,他认为“用教材教”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首先是教,要教好教材,所谓教学就是要把教材教好学好”;“其次是用,要用好教材,教学不是灌输一堆固定的知识、几条现成的结论,而是要把教材作为凭借,在听说读写多样的实践中去思考、探索,去发展学生读写的技能”;“第三,教好教材与用好教材各有侧重而又互相统一”。
第四,课堂要从学生学习心理出发,保持教学环节的完整性。他认识到,教学环节的完整性首先体现在模块学习之前的预习、模块学习和模块学习之后的总结提高上。于是,他把一节课分为“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前者强调“实”,是基本要求,是学习内容的底线;后者突出“活”,强调个性自由,注重生成和发展。“从规定到自选,从技术到思想,使工具与人文结合起来,大到一个专题、一节课,小到一个板块、一个环节,这是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大课堂”的提出,回答了“语文何为”的问题,具有实践创新价值。
江苏省苏州中学的黄厚江老师,多年来坚持从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层面潜心研究,形成了“本色语文”的教学主张。黄厚江提倡“本色语文”,其内涵有三个基点:一是“语文本原”。即立足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定位。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孩子热爱母语的感情,激发孩子学习母语的动力,提高孩子运用母语的能力。实施语文课程的基本定位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根本目的。二是“语文本真”。即探寻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实践体现母语基本特点的语文教育。母语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包括语文课程、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的规律等等。三是“语文本位”。即体现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应准确地把握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的特点,符合语文学习规律、体现语文学科价值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实现语文课程的价值。就“本色语文”而言,本原,是目标和任务;本真,是规律和途径;本位,是方法和效果。
黄厚江提倡“本色语文”对于语文课程建设和学科发展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提出了本色课程观。本色课程观涵盖了工具观、人文观、统一观、教材观、知识观、训练观、过程观诸多元素,“语文就是语文”,只有从语文本身入手,才能回答语文课程观的本质问题。第二,提出了本色课堂教学观。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本色课堂的教学基本特征是简单朴素。所谓简单,即教学内容明白,教学过程清楚,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效果实在。语文教学应该坚持用语文的方法,以听说读写为活动形式的方法,就是以语言为核心的方法,就是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的方法;语文教学必须遵循课堂教学、学生认知、语言习得、学习行为、课堂交际的基本规律;等等。第三,提出了本色阅读教学观。基本定位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获得多重积累,通过阅读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阅读教学应以文本理解为基础,以问题探讨为引导,以语言活动为主体”;基本策略是:文本理解―问题探讨―语言活动。第四,提出了本色写作教学观。主张作文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一般的写作能力,就是让学生能写平常的好文章,“平常”即写平常事,说平常话,朴素自然;“好”即文从字顺,言之有物,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达到写作的基本要求。同时,他还提出了相应的作文教学的策略和内容。如,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构成应该是:让学生亲历写作的过程,体验写作的过程,积累写作的感受;让学生体悟写作的规律;让学生在写作活动中形成自己的经验;丰富写作积累(生活积累、情感积累、思想积累)。
黄厚江提倡“本色语文”的主要贡献还在于创建了“本色语文”的主要教学机制,一是“和谐共生教学法”,二是“树式共生课堂结构”。和谐共生教学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教学和教材、过程和内容、阅读与写作、内容与形式等多种对立元素之间互相激活、共生共长。树式共生课堂结构可以概括为:一个点,一条线,多层次,求共生。教学操作要精心选择一个“点”,即明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指向,采用多层次、多角度、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教学主线清晰而突出,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多向共生。
20世纪90年代初期,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唐江澎老师的教学实践日益成熟,他对语文教学有了更自觉、更深入的思考。在他的课程视角中,开始关注学生的“学”,思考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究竟是什么,怎样教才是有效的。关注的重心定为“中国的未来一代,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到底得到了些什么,又应该实实在在地得到些什么,他们得到的这些,对他们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又究竟有什么样的价值”。这一教学观念的转变,是从注重“教”到注重“学”的转变,是从注重“物”(教学内容)到注重“人”(学生)的转变。在研究教学有效性时特别关注学生学习的“意义”,研究学生能否在学习中真正获得内部体验,能否对学习内容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唐江澎提出了“体悟教学”的教学观念。他认为,体悟教学,“体”是体验、体察、体会,“悟”是领悟、感悟。体验、感悟等均是学习主体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体悟教学”的意旨,就是凸显学生学习的“个人意义”。
它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强调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不单单是大脑的载体,应寻求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个人意义”;强调体悟是一种经验,教学的重要价值是整合学生已有的经验、正在进行的经验和可能最终成为学生一部分的经验。
“体悟教学”提倡“运用一定的策略(如调动主动性、鼓励参与和交流等)和方法(如设问―理答、设境、换位、对比等),使学生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真正有所体验、有所感受、有所领悟,能够把自己已有的经验(直接的生活经验和间接的学习经验、知识背景)与当前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对学习过程的真切感受和对方法技能的深刻领会。因此,“体悟教学”的课堂充满了生命力,学生大胆质疑、充分表述、热烈交流,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情感的深度伴随课堂目标的达成度不断延伸。这种课堂具有显著特征:一是建构“人―人”模式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应缩短师生的“心距”,营造出真诚交流、平等对话、共同探讨的课堂气氛,用爱心与真诚欣赏、感染、打动学生,唤醒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从而培育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从“听课”转为关注自身的习得,并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课堂中的体验和感悟便由此产生。二是重视学生对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体悟。“体悟教学”强调,学生需有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记笔记、整理笔记的习惯和课堂上思考和发言交流的习惯。学生学习的方法需把握四个原则,即精要性、渗透性、具体性和长期性原则,使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学会可行的方法。三是教师需要合理分解期望目标,使期望目标的实现体现在具体教学目标的完成之中,通过亲自品尝,让学生享受实有所悟的乐趣,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如,采用分课型教学的方法,即分阅读能力型、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型、鉴赏能力型三类课型来实施教学。这样分型,教学目标指向明晰,易于教学,避免了篇目教学多纬度解析目标不准、序列不明的弊端,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以上特征反映了明确的教学定位:丰厚学生文化底蕴,提升学生语文学力(具体指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及由方法、习惯构成的学习能力),丰富学生情感,塑造学生人格。从中可见“体悟教学”的突出特点:一是重在“发展”,强调“丰富学生情感,塑造学生人格”,这是着眼于学生全面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始终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生机勃勃的个体看待,关注的是他们的“有意义”学习,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唐江澎的语文教育观和“充满了生命力”的课堂教学,符合语文课程的时展潮流,体现了当代语文教育的目的论和育人价值观的先进理念。
在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群体中,曹勇军、黄厚江、唐江澎三位老师的语文教育的追求和实践探索,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和典型意义。他们的共同价值取向在于,聚焦语文课程的本体和建构,对语文课程性质、目的、任务等问题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对学科教学的内在规律、教学机制、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进行系统研究和有效实践。这些成果表达了江苏教育人对语文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追求,将成为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群体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参考文献】
[1]洪宗礼.论语文是基础工具[J].语文函授,1978(12).
[2]洪宗礼.论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江苏教育,1981(5).
[3]顾黄初.论语文教育的“三个面向”[J].殷都学刊,1986(2).
[4]洪宗礼等主编.《母语教材研究》总论:第1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5]洪宗礼.我的语文教育观[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0(9).
[6]陆志平.母语特点与母语教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7]黄厚江.教育家研究之黄厚江[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0(11).
[8]曹勇军.教育家研究之曹勇军[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1(3).
[9]唐江澎.教育家研究之唐江澎[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1(7).
反观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带有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它以独具的交际功用、文化意蕴与审美情趣跨越时空,成为维系华夏各民族的重要交际工具和精神纽带。它以古文(文言)教育为基本内容,坚持“文以载道”的指导思想,强调语文教育的社会教化功能,重视教学过程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实践性,重视根据汉语文特点进行语文训练。其实,我们民族精华的东西正是现代教育所缺乏的、忽视的内容。那么,语文教育应该走什么路才能在今天的教改中有新的突破呢?让我们回归传统教育去看看。
1.道德教育
学会做人是中国古代教育的精髓。中国古代教育家看到了思想道德素质在人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他们把学会做人放在教育目标的首位,正如宋代教育家陆九渊所说:“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
由于教育目的是做人,中国古代学校虽然没有专门设置德育课程,可是品德教育却无所不在,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各种教学内容和形式之中。
首先,它贯穿于各种教学内容之中。如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在识字、读书、作文等常识教学中讲授如何立身处世、待人接物方面的知识。它将识字教学、知识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在识字教学中传授知识,在传授知识中培养品德习惯,教学生如何做人。大学阶段则专门读儒家经典,学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主要是伦理道德教育。
其次,不仅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均贯穿着道德教育,而且课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都受到道德规范的约束。为了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行为表现,学校每天都要考德,逐一检查学生在家的情况,以督促他们切实遵守道德准则,使其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一致、学习和运用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践行相统一,这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一大特点。
读书是为了明理,而明理是为了学会做人;学只是手段,行才是目的。只要真正将课内所学的行为准则切实用于指导自己的一切言行举止,身体力行,并且经常按道理去做,就会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习惯一旦形成,道德教育也就取得了成功。
2.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化功能
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以忠孝为本的“三纲五常”。学校里教忠教孝,社会和家庭则要求人们做忠臣、孝子。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要求是一致的,于是便形成一种合力,这样,学校德育便能充分发挥其效能,人们也会真正按照教师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在道德品质形成问题上,环境的影响要远胜过学校教育的作用。古代教育家不仅抓学校教育,而且重视社会教化,他们紧紧扣住环境影响这一环,使其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相吻合,从而产生了强化学校教育的作用。
3.综合性、整体性与实践性三位一体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不是分科教学,而是综合性、整体性与实践性三位一体的教育。在教育内容上,是融识字教育与文史哲经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教育。在我国文化思想艺术史上,几乎没有纯粹和独立的哲学、经学、文学与史学著作,它们是充分交融于一体的至大至精的文化综合体,如史学巨著《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体悟和实践的过程。语文教学尽管也要进行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分析与讲解,但主要是知识传授部分。要真正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还必须靠学生自身的学习和实践。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正是由于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历来坚持实践性原则,才造就了大量的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文思泉涌的文学神童和文章奇才。像三国时七步成诗的曹植,南朝时倚马可待的袁虎,唐朝四杰中的骆宾王、王勃等,均是得益于这一优秀的语文教育传统。
4.启蒙教育理念的实施
现代的语文教学是在教语文课本,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中国古代语文教育,除了首先将学生培养成“人”外,还将文明传承、人生智慧的顿悟、生命的内在和谐与社会和谐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注重智商的培养,而且注重情商的养成,让每一个学生带着生生不息的精神,不断探索人生,不断探索人类的未知领域,不断丰富和发展着文明的精神内涵。文明借助教育给子民以终极关怀,子民又以自己的聪明智慧,以文明赋予的精神动力创造并壮大文明的生命力、能动力。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0到13岁是儿童记忆力的高速发展期,13岁以后记忆力逐渐减退。因此0到13岁是人生储备智慧的时期,是儿童的最佳启蒙期,这个时候最佳的启蒙做法就是以文明经典武装孩子的头脑,永久性记忆文明经典,一则传承文明,二则开发智力,三则顿悟觉解人生,从而冲破生命的极限,重塑辉煌的人生。儿童启蒙首先是心智的启蒙,如何做人的启蒙,其次才是智力的开发,再次才是技能的培养,中国古代教育做到了,做得很成功。而我们今天则刚好相反,本末倒置,许多人正以自己的爱心毁灭着孩子的未来。
古代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是读,不管学生是否理解文章内容,常常是先让学生把教材读得滚瓜烂熟,直到流畅背诵。古代教育家懂得利用少年的特点,在学生机械记忆力强、理解力弱的时候,让他们大量读背,多记一点“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之类的精美又富含哲理的美句、美文,或者读背一些包含自然科学常识、原理的新韵文,以备将来理解力强时享用。读,是感悟的前提;读,是理解的过程;读,是写作的基础;读,是继承的开端。没有大量具有丰富思想、情感和艺术的语文读物的熏陶,没有生活和社会经验的积累,没有对生活、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只靠几篇样板文章的学习,培养不出语文能力。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传承文明几千年而不衰的国家,只是到了近代才落后于其他民族。能够以礼仪之邦、文明国度领先世界千年,教育的作用功不可没,传统文化的价值可见一斑。只有不带偏见,不受观念影响,重新认识我们古代教育的博大精深,挖掘其合理的因素,并运用到现代社会,那才是我们教育的幸事,才是我们民族的幸事。
参考文献:
[1]教书育人.2007.3.
[2]思想、理论、教育.2008.8.
1.改变了教育教学的理念、内容、方法与模式。语文知识的累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提升的主要途径就是提升写作与阅读的能力,而计算机的应用则可以有效地达到以上目的。它主要是通过将知识存储,并根据需求检索并显示,同时在获取的信息量上,要远远大于语文课本知识,使语文教学实现大容量。同时可以将学生带入语境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同时培养学生严谨、敏捷的思维习惯,促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再加上目前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为了使知识结构不断地创新和完善,使得现代科技成了我们的首选方法。它以运算快、信息量大等优势来优化教学。同时,现代化教学使学生对现代化信息有一定的了解,使学习思路得到拓宽,眼界得以开阔,人生情趣得以激发,使学生更加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2.缩短了现实与教学的差距。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借助现代教育手段来为学生创建真实或虚拟的情境,使之具备生动性、形象性与鲜明性,搭建现实与教学的桥梁,缩短两者之间的差距,促进创新能力与认知能力的发展。在初中阶段,学生对新的事物充满好奇,通过多媒体手段,能够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使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并引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同时在讲授与课堂知识相关知识时候,可以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数据、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动画等,完成呆板文字和抽象图像到具体的转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就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使教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展现,但是这是传统教学模式中很难实现的,但是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却能够很好地实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人机对话将信息及时的反馈,使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与主动性充分的发挥,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实现因地、因时和因材施教,对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并且还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4.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情境,提升课堂教学。情境再现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还有助于学生思想与课本思想的更加接近,促进学生对课堂内容更深入的学习和领会,进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5.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现代教育手段,能够使教学内容不断地一新的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恰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同时不断地以新的内容与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热爱语文,并全身心的投入到语文的学习过程中。
6.有助于教学过程的不断优化。借助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施教,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相比,省去了粉笔书写的环节,这样就使得课堂时间能够被充分的利用,进而使得在工作时间内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大的提升。
二、结语
关键词:语文教育;“形式”探究;科学化
语文科到底教什么?是教“形式”还是“内容”?这也是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当中模糊而充满争议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叶圣陶先生早已经阐释得很透彻了.“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因此我们把学习国文的目标侧重在形式的探究,”“时下颇有好几种国文课本是以内容分类的.把内容相类似的古今现成文章几篇合成一组,题材关于家庭的合在一处,题材关于爱国的合在一处.这种办法,一方面侵犯了公民科的范围,一方面失却了国文科的立场,我们未敢赞同.”叶圣陶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语文教学着眼于内容的弊端.反观当下的中小学教材,仍然流于这样的弊病.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全册为例,大部分以内容为主题的方式构建单元.八年级上册从第一单元到第六单元,分别以“战争”、“爱”、“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科学精神”、“文言文”、“自然山水”为主题构建单元;八年级下册从第一单元到第六单元分别以“人生历程”、“散文诗”、“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民俗”、“古诗文”、“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题构建单元.
我们可以看到八年级上册中除了第五单元文言文外,其他全部是根据内容组织单元的.八年级下册有三个单元是根据内容组织的,另三个单元是根据形式组织的.而以形式组织的单元,主要是为了把“文言文”单独列出来,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文言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诗文”和第六单元“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总体而言,以内容组织单元是当下语文教材的主要建构方式.这种方式的弊端叶圣陶先生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劳力多而收获少”,“一方面侵犯了公民科的范围,一方面失却了国文科的立场”.这样的结果是语文单元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单元与单元之间缺乏联系,学习的语文知识不系统,随意而混乱,不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这种构建单元的方式严重阻碍了语文教育科学化.当下的语文教材不仅在构建单元上以内容分类,在课后问题的设置上亦多囿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即使是看似拓展性的讨论题,也是从“内容”到“内容”的延伸.以«藤野先生»为例,我们仔细研读«藤野先生»的课后练习:第一题是关于课文,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理解,讨论一下,究竟应该怎样理解.1.标题是«藤野先生»,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显而易见,该问题是着眼于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该题提供了三种理解.但是提供的三种理解的逻辑都是混乱的,仿佛在说“因为‘标题是«藤野先生»’,所以判断‘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毫不顾忌文章结构的内在章法,无视语文的科学性.况且此问题设置的目的也不明朗,不知道希望学生理解什么.第二题是让学生体味课文中的几句话,回答问题.其设置的问题有“这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情感与态度?”“为什么说他‘伟大’,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还是着眼于课文的思想感情,仍是内容层面的理解.第三题是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弃医从文的背景.第四题是选作题,其中第一小题是“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可视为是一道小型的写作题,然而编者也并为此提供任何“形式”上的指导,只是让学生“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象,模仿作者口吻,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这题的第二小题出得最好,是让学生将鲁迅写过的三位老师进行对比,但可惜的是教学目的也只是“看看鲁迅笔下的这三位老师各有什么特点”.却不能从鲁迅写三位老师的笔法不同上去比较以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思考.«藤野先生»这篇课文课后一共设置四题,却未有一题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形式”角度理解课文.只着眼于课文内容的解读,其导致的结果将是:学生根本没有学会读文章的方法,当读到其他文章的时候仍然茫然无措.就像这样,学生学习了第一课鲁迅的“藤野先生”,但到了学习第二课先生的“我的母亲”时,第一课所学的算是一点用处也没有了.而学习到的课文的主旨,鲁迅先生的思想,了解到的时代背景和鲁迅的个人经历,恐怕更多的是老师讲解给学生听的罢了,而不是学生真正思考的结果.但倘若善从“形式”角度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情况却会大有不同,会令理解逐层分明,每往前一步都会逼近文章的核心,最终会豁然开朗.从“形式”角度来阅读文章,我们首先是确认文体,再根据该文体的相关理解去观注文章的各个方面,就能逐渐了解作者的用意,明白文章的得失.我们仍以阅读«藤野先生»为例.在此要特别说明一下,以下分析所要使用的“形式”方面的知识系统来源于夏丏尊与叶圣陶先生合编的«国文百八课»中的“文话”,其“文话”讲的就是一般的文章理法.先从“文章的分类”上切入,我们可以把«藤野先生»这篇课文定性为记叙文.阅读记叙文之前我们要考虑的文章理解方法其实很多,如“叙述的顺序”、“材料的判别和取舍”、“观点的一致与移动”、“抒情的方式”、“记叙与描写”、“人物描写”等等,这里我们以“材料的判别和取舍”来说明,从这个角度去琢磨这篇课文,必然产生以下的思考:1.藤野先生一生应有很多事迹,而作者选取记叙的是哪些事情,为何在材料上做这样的取舍?2.文章写藤野先生,可是课文前五段只字未提藤野先生,只写了自己从东京到仙台读书的经历,“幻灯片”事件也与藤野先生无关,这样的材料于文章是累赘还是有深意?通过思考,我们就会发现作者记叙藤野先生的事情有“订正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以及“帮助申诉考试受辱事件”,进一步发现所记叙的这几件事情都是与“我”发生关联的事件,材料的选取是从“藤野先生对我的意义”角度来考虑的,是围绕藤野先生“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这个中心剪裁的.而藤野先生“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并非无端的,进一步思考,就能理解他“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的情怀.那么课文的前五段与幻灯片事件这些材料是否可以删掉呢?
通过思考,我们知道不可以,因为这些材料是交代当时弱国之下的“我”的生存与精神的处境,藤野先生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若在其他学生身上或是平常状态下,意义恐怕并非那么重大.但对于处于生存与精神困境之下的“我”意义却非凡.这样一步步思考,我们就能体悟出藤野先生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的高贵品质以及对学术的至诚之心;才能深刻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发的“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感情.这些思考都是从“形式”入手深发开来的.其中的问题是环环相扣的,其间有着有机的联系.“为何在材料上做这样的取舍”是以上问题设置的关键点,而“作者记叙的是哪些事情”是为这个关键点提供思考的材料基础.但是有些老师往往会这样设置问题:“课文写了藤野先生哪几件事?可以概括出藤野先生怎样的特征?”这就是从“内容”层面设置问题,其问题是封闭性的,回答了问题之后,思考就终结了.即使再设置其他问题理解课文的其他方面,问题与问题之间也是断裂的,相互之间不能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思考并不能逐步深入.另外,我们从“形式”切入理解课文,不仅能够深入把握文章内涵,其系统性、规律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很轻松地迁移到类似课文的理解当中去,比如从“材料的判别和取舍”上来分析理解的«我的母亲»也同样适用,我们可以理解为何作者“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因为除了“言传”,“身教”的影响更深远,我们就能理解作者最后抒发的感情“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作者:朱亭曲 单位:安庆师范大学教务处
【关键词】高中语文;德育;教学
高职语文教育担负着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高职毕业生的重要责任。高职阶段的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不好,学生的自控能力、自主学习的意识也不高,如何做好这些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高职语文教学作为知识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高职语文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功能
高职语文是对高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在高职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与一般的思想政治课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更好地起到育人的作用。
(一)民族精神的育化功能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几千年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的美德在促进民族精神形成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学作品通过独特的艺术形象,蕴含着较强的感召力,影响人们的心智,对人的教化具有综合性的功能。高职语文教材选取文学作品的精华,包含的作品内容十分的丰富,比如,理想教育、责任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无不涉及。由此可见,高职语文教育通过作品的育化功能实现对高职学生精神品格的提升。
(二)思想道德底蕴教育的功能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比较小,缺少了学习压力的约束,高职学生“自我放纵”的意识明显变强。校园内各种文化并存,比如,西方文化、武侠小说、游戏作品等等,这些娱乐性的文化作品挤占了高职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而一些优美的散文、诗词反而被学生遗忘在角落里。长期以往,一方面学生的人文精神会出现缺失,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理想追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利用文化作品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弥补学生德育教育的不足之处,利用生动感人的艺术人物形象,引导高职学生产生共鸣,促使他们文化品位、道德修养以及审美情趣的持续提高。思想道德教育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他们创新意识,实现了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和综合能力、技能的共同提高。
事实上,从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的实践情况来看,德育教育严重缺失,合格人才的培养,不仅仅需要技术合格,更应该道德合格,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高职语文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则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高职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如上分析,高职语文教育对于学生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如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更多的德育成为摆在广大高职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的开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入德育教育的内容,提高语文教学德育教育的成效。
(一)语文教师自身的高尚品格是渗入德育教育的关键所在
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高职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思想道德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首先需要教师要具有高尚品格,通过自身的言行、自己的爱心和独有的人格魅力感染每一位高职学生。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将人文关怀与语文课堂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道德动力,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不断优化。
(二)介绍文学作品的作者要融入更多德育教育的内容
能够写出精美绝伦的文学作品的作者,无不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往往通过描述生活中的真实,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特别是一些文学作品塑造的主人翁的崇高人格、美好理想、百折不挠的精神都与作者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对这些作品的作者进行介绍时,应该重点介绍其具有的高尚的思想品质,将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与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学生产生共鸣,进行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范文导读渗入德育教育内容
高职学生虽然语文基本功不够扎实,但是,经过高中、初中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本功,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通过范文导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要首先理解待讲课文预示的“道德境界”的精华,通过深刻地分析、领会,理解作品展示的道德情感及艺术表现形象。教师的导入如何,对学生从什么角度来领会课文具有重要的影响。久而久之,通过教师的以情动心、潜移默化,实现对高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
(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
感情是追求真理的关键,德育属于情感教育的范畴,只有高职学生从感情上接受了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德、智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追求价值、实现自我价值等,价值教育的实施可以使学生培养以社会整体利益为主的价值取向,从而可以实现对高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
(五)互动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
古往今来,文学典故,具有高尚品德的事迹比比皆是,高职阶段的语文教学与中学阶段的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已经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互动教学,帮助学生自己解除困惑,找寻自我成才的有效途径。
三、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语文教育是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高职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作业布置、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选择最佳的案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素质共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石爱民,张国基.论“大语文教育”与“大德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8,(12).
[2] 段慧景.以生为本,潜移默化――谈职高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考试周刊,2009,(19).
[3] 胡丹鸯,朱玉清.高职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途径与方式探索,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