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幼儿家庭教育

幼儿家庭教育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19 21:15:0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幼儿家庭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幼儿家庭教育

篇(1)

。但长期以来,人们还是习惯把教育看作是孩子到了入学年龄才面临的问题,把教育看作是学校和教师

的专职,而忽视了父母、家庭对学龄前孩子的深远影响。在倡导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也自然地把

更多的目光聚焦到九年义务教育上来,而忽视了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现在的幼儿优越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文化环境,使得他们聪明、活泼、可爱。古往今来,人们望子成龙

。而今,社会进步,幼儿多为独生子女,成龙成凤是家长们普遍的心理期待。父母、爷爷、奶奶、外公

、外婆,几辈人对"未来之星"如俗话说:含在口里怕化,顶在头上怕摔,百般宠爱。因此我们应对学龄

前幼儿的教养加以关注,为入学后的素质教育做前期准备,迈出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步。

不少家长总认为让孩子吃好、穿好、玩好,就是尽了父母责任。我们看看钱花了又是否令人满意呢?

先讲吃,家庭经济宽裕,加之父母疼爱,小孩有了选择条件,出现了挑食,偏食嗜糖食,暴食等现象,

时间一长,高脂肪,高蛋白食品的过量摄入,糖食过多,饮食过量,小孩吃了这样要那样,零食杂、饭

量差,不科学的饮食结构和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形成肥胖症,龋齿和消化不良、胃肠道疾病等状况,花

钱并没有换取小孩的健康。再讲穿,只要孩子喜欢,衣裳常买了那套丢这套,比料子好,比颜色鲜,唯

恐穿戴比别家差。孩子拼命要,父母拼命买。生怕孩子冻,身上加了一层又一层,怕热,又马上脱去,

弄得小孩感冒,小孩难安神,大人难安寝。又说玩,家中难有小同伴,父母买来玩具,五花八门,有电

动的,布质的和塑料的,如电子琴、汽车、电话、熊猫、狗兔、汽球、口哨等,玩具一大堆,丢了这样

玩那样,象个杂货摊。"小皇帝"玩得不耐烦了,撕拉扯拆,遍地皆是。小孩过生日胜似老人祝寿。为何

这般花钱为孩子消费,不少家长认为"挣钱还不是为了孩子。"当然,有的或者是怕孩子吵闹,或者认为"

别家孩子有的我家总得有"。

不少孩子得到了物质要求,有一个以后可以回忆的甜密的童年,但未必能有一个以后竞争发展的基础。

生活上尽力满足,对孩子的行为活动又尽量迁就。如小孩见了笔,争着要写要画,大人可高兴啦,小小

年纪爱学习,乐坏了当父母的。连忙拿笔找纸让他画,过不了多久,小孩在墙面上、沙发、家具上到处

乱画,家长虽心疼,也只好摇摇头,"唉!人小不懂事。"宴席上,他占着一个席位,成了小宾客,客未到

齐他先尝,失了餐桌上文明祥和的气氛。平时,扳倒椅子,爬上桌子,跌了摔,好让他开心不哭,大人

倒赔不是。娃娃年小不懂事,对作父母的,如果说,小孩弄脏衣服摔破碗,无意为之不过问,那么,撕

书报、折花草就应细心劝说再莫为。

幼儿的某些言行,折射出不良环境的影响,因其娃娃小,不但未引起父母的警觉,反以为乐。如口称"老

子""妈的"等口语秽词,家长倒认为说话模样象成人,真神。或玩牌搓麻将,耳历目染,小孩说出一筒二

条三万,大人倒乐,真聪明!小孩缺乏免疫力,要做到防微杜渐。

问题家庭缺乏对孩子的教养或有养无教,留下一串痛苦。那么,健全家庭虽使孩子在生活上无忧无虑,

但如果教而无方,却也是一大悲哀。

古有训,养不教,父之过。今天,教养孩子,父母都有责任,简单粗暴不行,溺爱,迁就也不好。滴水

成河,关注细小的每件事,使小孩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根据小孩性格的特点,要培育孩子大胆敢闯的精神,但要注意防止放纵骄横的脾气,要培养孩子文明、

谦让的美德,又要防止胆小,怯懦的弱点,要保护好孩子们探求未知世界的积极性。如见到感兴趣的事

物,小孩爱打破沙罐问到底,提出一连串问题,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回答,人小莫多问,需知孔夫子也被

小儿问倒的故事。有的孩子拆玩具也是出于好奇心,为了看看里面的究竟,这些都是孩子未来创造精神

的思想火花,要善于发现并予以鼓励。作父母的要审视一下自己对待小孩的教养方法是否得当。对幼儿

的家庭教育,在如下方面建议加以注意:

一、生活规律化。吃饭、睡觉定时,饮食结构多样,要注意食品的冷热和新鲜,常洗脸洗手,常漱口,

教些卫生常识,养成卫生习惯。

二、穿着要视气候变化不调整,全赖父母细心,冷暖适宜即可,清洁整齐为佳。

三、要让幼儿多与同龄小朋友玩,大人要逗着小孩玩,使他们有"童趣"。购置的玩具,要和年龄相适宜

,并引导观察如颜色,形状,和模拟动态,做到玩能益智。

四、要让小孩多接触事物,使兴趣广泛多样,从中挑选和形成自己的爱好,便于以后发展为特长,本来

,岳家男儿早识刀枪,但对幼儿,不宜以家长意志过早作专业定向或作强制性训练,取得某种超常技能

而去奉为神童是不适宜的。

五、要选择健康内容来培育幼儿,同时对不良环境要作好预防和消毒。如避免武打、警匪、枪战、

乃至黄色影视片的接触,要鼓励多看动画片、动物世界和有益少儿身心的节目。在接触各种事物中,要

引导区分好坏、善恶,在视听活动中,如讲故事,看画册等,在考虑趣味性同时,要注重知识性和启发

性,这都要以内容健康为前提。

幼儿是父母的一面镜子,通过幼儿也能看出家长是如何教育孩子的。为了二十一世纪的栋梁,我们必须

篇(2)

一、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

(一)幼儿园教育

幼儿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包括了幼儿园教育、幼儿家庭教育与幼儿社区教育。前者属于正规机构内教育,后两者属于非正规机构内教育。作为正规学校教育的幼儿园教育是整个幼儿教育的核心,属于学校教育体系。并且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标与任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下,结合社会的需求,由幼儿园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活动。除此之外,幼儿园教育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幼儿进行保育工作,是注重保教相结合的教育机构。

这种正规的幼儿园教育具有开放性、整体性、系统性、计划性等特点,这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期是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国家教育部在1996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总则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可见,幼儿园教育使幼儿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发展。体现出了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教育方针,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幼儿园教育使幼儿能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生活,为幼儿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幼儿园的教育是一个以幼儿心理特点为依据的教学过程,不但要求做到循序渐进,更注重幼儿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连贯、有序,以及注重幼小衔接等等,这些都是幼儿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二)幼儿家庭教育

幼儿一出生就与家庭相接触,父母对幼儿的教育于不知不觉中渗透在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家庭家庭教育是贯穿在幼儿一生成长过程中的。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生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可见家庭教育包括了两方面的层次,一是在家庭教育中既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有子女对父母的教育;二是只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然而在幼儿阶段我们所说的家庭教育主要是第二层次的家庭教育,也就是狭义的幼儿家庭教育,主要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其他年长的家庭成员)对年幼的孩子(三周岁至六七周岁)进行教育和施加影响。所以幼儿家庭教育更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和连续性等优点。

父母对幼儿的教育并不受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父母可灵活对其进行教育,并且教育的内容也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幼儿掌握的知识更为牢固。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对幼儿有较深入和细致的了解,这使得父母能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是幼儿园的集体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实施教育,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有不同的教育要求,幼儿随着在幼儿园中班级的升高,必须遵守的规则越来越多,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等,这些都需要幼儿去一一适应和调整,这样才能适应并在新的环境中愉快生活。而幼儿家庭教育则不然,幼儿的家庭生活条件在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太大变化,教育者始终是父母,教育过程不会中断,有着特殊的连续性。在这个熟悉的环境中,幼儿与父母有较为稳定的亲子关系,幼儿并不需要度过适应期,在熟悉而稳定的环境中幼儿易于巩固已有的良好品德行为,形成良好习惯。可见幼儿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关系

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正规的幼儿园教育,还是非正规的幼儿家庭教育都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他们是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幼儿园教育要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影响,就必须重视探讨幼儿同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同样,幼儿家庭教育要想能从根本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也需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

(一)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家庭教育起到指导作用

幼儿家庭教育具有极强的封闭性、随意性和片面性,这些不利因素将会制约幼儿的健康发展。而幼儿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其教育性质决定了自身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许多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会感到在面对孩子不听话的举措中常常束手无策。这就是因为他们对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并不了解,没有从理论的角度科学的把握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是重要的,并且也伴随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但同时必须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这样才能使其尽力保证做到科学、合理。

(二)幼儿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教育目的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确立的。并且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幼儿家庭教育的目的,具有随意、灵活和针对性的特点,但父母在制定幼儿发展目标时,仍不能脱离幼儿园教育的发展目标的要求,否则幼儿将会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这对幼儿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会使幼儿无法在社会中生存。幼儿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与幼儿园、社会紧密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

(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具有反作用力

幼儿园教育要想能获取到高质量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得到幼儿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幼儿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紧密相连的,这就决定了两者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和相关性,幼儿家庭教育如果能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就可以使幼儿园教育得以顺利开展,使幼儿所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保持了其完整、连贯性,并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教育成效;如果家庭教育不能很好的配合幼儿园教育,这在一定

程度上会阻碍幼儿园教育的开展,使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大大下降,这将会影响到幼儿的发展与进步。因为幼儿家庭教育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所以家庭教育还是检验幼儿园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之一。幼儿园的教育理论、教育原则与方法等,都可以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得以检验和改进。

三、家园合作共育的策略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与家庭相互合作、交流,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教育形式。可见。家园合作是一种双边互动活动,幼儿园与家庭对幼儿教育都应该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一)幼儿园多开展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是促使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活动最为有效的活动形式。亲子活动有助于增强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沟通,并进一步加对深彼此间的相互理解。是幼儿园与家长进行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参与亲子活动,家长可以了解到幼儿的发展情况,并对幼儿园的教育情况有所了解,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家中所授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保持一致,有助于保证幼儿知识的系统、连贯。

亲子活动可以加强家长与幼儿的情感交流,使家长从各方面对幼儿有所理解,要参与亲子活动就必须对幼儿园的教学情况有所了解,这为幼儿园与家长相互配合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在开展亲子活动时,幼儿园可与家长交换意见确定双方都认为有意义的活动内容,这激发了家长的主动积极性,家长从被动参与的位置转换到主动参与的位置,能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幼儿存在的问题,并扩宽幼儿园教育的视野,给幼儿园教育带来更多、更广的信息。同时,幼儿园也给家长带来更多关于正确教育幼儿的知识理论,使家长能做到用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教育,以确保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质量。

(二)幼儿园和家长应经常进行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家园合作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与家长的参与态度。家长的理解、支持、主动参与和相互信任,是保证家园共育能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幼儿教育是一个大概念包含许多方面的教育,所以对幼儿的教育也是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之中。除了幼儿园肩负教育幼儿的职责外,家庭同样也应承担起教育幼儿的职责,并且两者在对幼儿教育时应尽量做到相互沟通、理解和支持,这样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能有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更加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家长与幼儿园进行沟通时,应该站在主动的位置上,不能只是单方面的被动接受教师的意见,对一些认为不合理的方面,家长可提出自己的想法,幼儿园也应该适当采取家长的合理建议,只有处于这样一个平等的关系中,家长与幼儿园才可能建立起相互信任感,从而让家园合作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篇(3)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道德培养;独立人格

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年轻一代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我们的家庭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绝大多数的家长由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工作与教育没有直接的联系,对子女的教育多是凭感情、凭经验,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方法不当,子女普遍存在娇气、霸气、遇事缺少主见、意志力薄弱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的后果,使得家庭教育在人们视野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也更加需要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一、以身作则,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人的品德的形成分析起来有三种因素,即对品德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学龄前儿童对事物认识水平比较低,许多抽象的道理还不能理解,只能够了解比较直接的、简单的是非标准,并且能够培养一些待人接物的初步行为习惯,如礼貌、善良、诚实等。儿童的模仿性强,社会上许多事情都会不知不觉影响他们,如不主动进行教育,儿童则会自然而然地学会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品德教育要靠成人细致地将教育内容渗透到儿童的全部生活中去,绝不是仅靠说教、讲大道理所能奏效的。

平时在家里,父母要把给长辈倒茶、盛饭、搬凳子视为必做之事,逢年过节以孝为先,给长辈买东西,送礼物,并有意识地请孩子参谋该送什么礼物;要关心孩子,对孩子说话温和、体贴,并能常常与孩子进行情感的交流,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直接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夫妻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在给孩子买礼物的同时,总不忘给爱人也买一份,吃东西时不忘提醒孩子给妈妈或爸爸也留一份。作为父母平时能做到这些,相信孩子也会耳潘目染,从而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则,要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孩子,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作为父母,还要善于营造教育氛围,选择教育时机,使教育有针对性,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二、进行赏识教育,要有明确的内容

家长虽然不一定对赏识教育有理性认识,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幼儿的行为做出肯定,如“真棒”、“真厉害”,这对孩子的性格养成很有帮助,孩子就是在肯定中成长的,如果动辄得咎,孩子必然不知所措,也就不易养成稳定的行为和性格。但如果仅限于“真棒”、“真厉害”这样的口号式表扬,并没有发挥出赏识教育的优长来。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在细节上的突出表现,在表扬时要有针对性,明确指出他什么地方做得好,这样就会强化他的某些行为,使之对获得肯定的行为形成自觉意识。比如孩子画了一棵红色的大树,兴致勃勃地拿给家长看,如果家长只是简单地说一句“真漂亮”是不够的,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这张画哪些地方画得好,这样的肯定才能把孩子引向正确的方向,使之产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其他情况也一样,要明确地告诉孩子,我们希望他继续保持的是什么。

三、要让家长的权威建立在尊重幼儿的人格的基础上

在一个家庭中,幼儿在伦理道德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父母的教育也易于被幼儿所接受和服从,家长要是能合理利用这一点,对幼儿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有很大帮助。幼儿时期的幼儿,总是喜欢说“我妈妈说”、“我爸爸说”等等,父母在幼儿心中的权威性,影响了幼儿对物理人伦的看法,父母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几乎体现了社会人伦道德的各个方面,如果这种关系存在某些缺陷,就可能对幼儿以后在人生中处理各种关系产生消极的影响。父母既是幼儿的保护者又是幼儿的引导人,其权威性必须建立在尊重幼儿人格的基础上,不能搞封建家长制,使幼儿惟家长之命是从,这对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是不利的。家长不仅要注重教育内容的正确,还要重要教育方法的正确,要刚柔并济,在为幼儿接受的同时要防范不利的方面,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能简单武断,强制幼儿接受家长的权威,而要尊重幼儿的人格,给予幼儿尊重和理解,这对培养幼儿的健康人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教育幼儿最好的方式是平等对话、共同讨论、共同协商,严中有爱,使幼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努力做到使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都能为幼儿所接受。

四、营造民主氛围,注重沟通和交流

家长要认识到和自己的孩子谈心的重要性,平等地和自己的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最能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有调查显示,目前只有38%的家长能够经常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并且具有比较多的语言交流。此项调查结果还显示,能够经常和父母谈心和沟通的孩子,心理大都比较健康,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比较理想。相反,缺少和父母交流的孩子,学习成绩就比较差,也比较容易出现心理上的疾病。家长要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接触、交谈、沟通的机会,而不是陪读,更不是监督。要营造家庭民主氛围,尽量用孩子的眼光看问题,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意见。有不同的看法,在孩子冷静下来之后,再沟通解决。多和孩子共进晚餐,谈论愉快的话题。忙里偷闲,抽出一点时间陪孩子走进大自然,带孩子到户外踢踢球,散散步,听听音乐,以此来缓解孩子的压力和疲劳。我们在学习上不能代替孩子,就在生活上、精神上多关心帮助孩子,节假日、星期天、孩子放学以后,家长最好都能够减少应酬,多呆在家里,用心陪陪着孩子,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这能够增加孩子对家长的信任,从而为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卿松《父母决定幼儿一生》[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

篇(4)

家长是幼儿第一任老师,幼儿对家长的话深信不疑。家长出于对幼儿的“爱”,做出对幼儿某种错误行为的“善意欺骗”,而幼儿并不能够分辨这是家长对自己的一种“安慰”,他们会认为家长说的就是对的,长此以往,会导致幼儿对客观事实的错误认识。

2.不利于幼儿责任意识的养成

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人”生存于社会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家长面对幼儿的错误行为,没有帮助幼儿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而是帮助幼儿推卸责任。长此以往,幼儿遇到类似这样的事情,就会将责任推到其他人身上,这种遇事逃避、不能担当责任的做法将对幼儿一生造成不利的影响。

3.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没有是非观念且没有责任感,遇到问题总是将责任推给别人,这样的人在社会中会失去朋友的信任。在幼儿的集体中也一样,大家会因为某件事情而不喜欢和他一起游戏、一起学习,最终导致被周围的幼儿孤立。针对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产生的不良后果,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对策。

①.分析原因,引导幼儿学习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帮助幼儿分析出现某种“状况”的原因,让幼儿知道遇到这种“状况”时思考的正确方法,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如幼儿迟到了,家长应该帮助幼儿分析为什么迟到,是起床晚了、是吃饭慢了、是在卫生间磨蹭的时间久了,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在幼儿成长的道路上,遇到各种“状况”或者是“挫折”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寻根求源,找出问题原因,再针对原因来解决问题,这是家长要让幼儿懂得的生活态度。用科学的态度面对遇到的“挫折”,在“失败”和“成功”中掌握经验,幼儿也就学会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将让幼儿终身受益。

②.接受教训,培养幼儿勇于承担的责任感

家长爱孩子、不想让孩子受委屈的想法是很正常的。但是成长的道路必须幼儿自己去走,他人是无法代替的。如果连“迟到了”这样的事情都不让幼儿去经受,幼儿又怎么能够成长?难道家长能承担幼儿一生中遇到的所有“挫折”?心疼孩子的家长要正确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挫折”,在幼儿遇到“挫折”时不回避、不包办,让幼儿接受“挫折”的经验教训。迟到了,接受老师的批评,今后不再迟到,幼儿会在“挫折”中树立守时观念;摔坏了杯子,没了喜爱的杯子喝水,幼儿会在“挫折”中懂得如何爱护自己的物品;比赛中落后了,幼儿会在“挫折”中知道强身健体的重要性……这一个个“挫折”都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宝贵的人生体验。

③.家园一致,形成幼儿教育共同体

篇(5)

(一)幼儿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经常出现一些错误理念,比如说认知错误、虚荣心和情绪心理等。首先,家长在认知方面经常将孩子把孩子“听话与否”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实际上这并不科学;其次,家长对教育孩子有虚荣心,主要体现在对孩子的吃穿的问题上的无限制的给予,这也是欠妥当的;最后,家长在教养孩子时有情绪心理,殊不知家长对待孩子的情绪化是导致家庭教育问题的重要原因。

(二)幼儿家长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

据调查当前比较多的家庭教育方法集中在两端,即溺爱和专制。一方面,家长有补偿心理,想将自己童年时代的缺憾,用完整的享用来对自己加以补偿;另一方面,家长自己父辈教育的影响,认为孩子不管不成才,因此时刻管制孩子,使其不能放开自己的手脚。前者容易导致孩子的骄横心理;后者容易导致孩子的懦弱心理。实践证明这两种教育方法都是不科学的。

(三)幼儿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从孩子的身上能找到父母的影子,这不仅指长相及外形,更重要的是行为和心理上,这就是父母烙在孩子心理的痕迹。没有父母愿意让的孩子从的父母的生活中学不好的东西,但不好的东西往往被孩子学的最彻底,且给他们今后的人生带来重大影响。特别是父母关系不和且经常争吵对孩子的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因此,作为父母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特别是良好的心理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二.解决幼儿家庭教育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家庭教育中应该有规则

教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幼儿教育中之所以会出现“5+2=0”的现象,从很多程度上说明家庭教育2天的教育,没能为5天的幼儿园教育提供很好的辅助条件。因此幼儿在家也应该制定、执行一个符合科学生活常规或制度,培养幼儿有规律、有规矩的生活,避免其在集体生活中出现问题。

(二)家庭教育中应该体现正面教育

一个人的人格、性格定性就是在其人生的前10年内,而幼儿家庭教育就是这10年的中间阶段。在这个时段中,特别是在饭桌上,父母尽量不要谈论工作带给自己的辛苦、无奈和悲惨的人生,因为这会不经意的刻在孩子幼小的心里,直至难以抹去。作为父母要谈就要谈论工作带给我们的成绩感和幸福感,或者要以正面的心态、积极地看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领导对自己的不公正。注意,这不是让家长跟孩子撒谎,而是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坚持正面教育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但这跟孩子一生的影响来比,还不算什么。

(三)家庭教育中应该教育方式一致

篇(6)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教育;情感教育

1“幼儿”教育概述

1.1幼儿年龄界定

我们常常说的儿童时期实际上指的是从刚出生到15岁,儿童期又包含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等。婴儿期是从出生到满一年,这个时期婴儿的意识还不太明显,只会简单地通过哭来告知大人自己的生理需求。而幼儿期是指从1岁到6岁这个年龄段,他们已经有了更多的意识,了解了自己的心理需求,开始接受教育。而学龄期是从儿童6、7岁到15岁这一年龄段,能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对人生、对未来都有了自己的认知能力。在儿童期中,最容易、最能快速受情感教育影响的就是幼儿期。因为在这个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还很不健全,容易受自己情绪波动的影响,经过一些专家学者的调查研究得出,在幼儿期对儿童进行情感教育能促进脑神经的发展,使儿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1.2幼儿情感教育的内容

1.2.1道德观道德是一种意识形态,是用来规范人和事物和谐共生的一种准则,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但不管它如何变化必须要遵循对社会、他人有益。在幼儿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最初阶段,这个时候他们对事情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他们对善和恶没有明显的区分,思想和行为都易受到父母家人的影响。在我国古代孔老先生就教导弟子要把“仁、义、礼、智、信”作为待人接物的准则,在现在倡导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道德教育是自古以来在我国的教育中处于重要的位置,需要从幼儿阶段抓起,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1.2.2审美观审美是一个人对美孜孜不断追求的精神状态,而当我们看到一件事物时能让我们感官上受到刺激,内心感到愉悦的,才可称为美。当然,每个人的受教育程度、所在的环境、所从事的工作不一样,对美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对美的评价、美的欣赏也不会相同。而对于幼儿来说,他们还处于对这个世界懵懂的状态,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在他们眼里所看到的是不分美丑的,因为他们对美的事物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认识,只能依靠父母来培养他们对美的意识。审美是教育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的一部分,只有先培养他们对美的事物的认知,才能让他们积极发现美、创造美。1.2.3是非观是非观是指用来辨别对错、明辨事理的一种立场、一种态度。而对于幼儿来说,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会认为自己所做的都是应该做的,不分什么对错,这是因为自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用哭泣来和世界交流,用哭泣就可以让父母知道自己的需求,换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不知道这是否正确,但却能感受到这样做是有效的。在幼儿阶段,培养孩子的是非观,是为了更好地开发思维、培养他们的情感,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更好的成长。

2情感教育对幼儿成长的意义

2.1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幼儿在3~6岁是培养智力的最好阶段,也正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使得他们对自己不熟悉的事物产生了兴趣。儿童的智力发展也是靠兴趣培养起来的,趣味性是情感教育的特征之一,在幼儿阶段,他们获得知识的来源也都是靠模仿得来的。比如,家长会给他们讲一些童话故事,这些故事是充满趣味性的,最开始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感受故事里所带给他们的新奇和刺激,但他们不会满足于只听故事,故事里的角色所做的事情、说的话都能让他们产生问题,他们的问题会一个接着一个。在这个过程里无形中就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

2.2培养幼儿的个性形成

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这个人没有什么特点,让人看一眼就忘了,这也就是在说这个人没有个性、没有存在感。一个人的个性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路子。对于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可以激起他们内心世界对美的认知,从外部世界对他们造成的影响中来完善他们的人格特质。塑造他们的个性但不是让他们任由自己的性子胡来,而是让他们在情感教育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某一方面比较突出,有特长。也只有不断地接受情感教育才能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积极愉快的情感,才能在某一领域有所突破。

2.3帮助幼儿感受生活的美好

在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中,开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意思就是说,婴儿在刚出生时,他们的本性都是善的,还没有受外界环境的熏染,在他们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干净和美好。父母对他们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亲情的美好,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意识,当人们向他们打招呼时他们会回以微笑,父母也会告诉他们怎样和长辈相处,怎样去和同龄的孩子玩耍。而这些都是家庭中的情感教育,父母待人接物的方式、父母关系是否和谐都会直接影响孩子日后各方面的发展。也只有家庭和谐,幼儿接受到的情感教育才能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在生活中体会到亲情、友情带给他们的快乐和帮助。

3家庭教育中对幼儿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3.1帮助幼儿养成独立的人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发展,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显然不适应当今社会,但依然有许多家庭溺爱孩子,让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以至于很多孩子上大学了还需要家长陪着,甚至还有些家长每星期去学校整理孩子的衣物。这些都是因为他们从小就缺乏对孩子的磨练,没有让他们养成独立的好习惯,不懂得照顾自己,不会为父母分担家务。幼儿阶段是记忆东西最快、最迅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家长一身作则,为幼儿树立榜样,要让他们懂得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做,不要依赖他人。比如,父母在打扫卫生时,幼儿处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阶段,作为父母在他们提出要亲自尝试时,要及时予以鼓励,在言传身教中教会他们要按时打扫自己的房间。3岁以后,幼儿到了上学的年龄阶段,这个时候就可以告诉他们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当天完成,不要拖拉、不要懒惰,养成独立的好习惯。除此之外,还要对他们进行情感交流,不要溺爱孩子,还给孩子一片自由的空间,但不是放任不管,也有很多家长认为爱孩子就是要满足他们的一切需求,而不管这样做是否正确,以至于孩子长大后仍旧依靠父母,把父母当成自己的摇钱树、提款机,这样的家庭教育现状让人堪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最为深刻,因此,作为父母应为孩子的未来着想,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能帮助他们养成独立的人格。

3.2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

孩子的未来就是国家的未来,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未来的社会将是人才竞争的社会,而优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家庭教育。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开始注重孩子的教育,也有的地方在开始实行先教育父母,教给父母一套培养孩子的教育方式,进而去培养孩子。因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是无可替代的,有很多伟人的成功无不来自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要结合幼儿的性格特点,发现他们擅长的事情,并要给予支持和鼓励。我们所熟知的才女冰心先生和杨绛先生,在文学界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她们之所以能笔耕不辍,成为我国文学史上耀眼的明珠,与她们二位从小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冰心先生从小受舅舅杨子敬先生的熏陶,从小就喜欢说读书,读书带给她的快乐是无法言说的,也促成了她后来成为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杨绛先生从小受父亲的熏陶,爱上了读书,她曾答父亲:“三日不读书,不好过;一周不读书,一周都白活了。”也正因为父亲对他的影响是她对书籍产生了兴趣,被丈夫钱钟书成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由此可见,家庭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是如此的重要,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激发自己的情感,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3.3提升幼儿道德素质

前苏联著名教育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这样的话:“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是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的地方,而幸福的父母往往拥有最优秀的子女。”这就是在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着子女内心的情感世界。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实际上就是要从小培养他们拥有正确的思维观念,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有辨别是非曲直的态度,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这些都是与家庭教育分不开的,在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对孩子产生影响。还记得有一个公益广告,画面上显示的是孩子的妈妈为奶奶端了一盆洗脚水给奶奶洗脚,孩子看到了以后也去端了一盆水给自己的妈妈洗。虽说只是一个广告,却让我们看到了家庭中父母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因为它能交给孩子更多的道理,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勤俭节约、帮助他人的优秀品质。家庭中的情感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一生的,只有将家庭教育与幼儿情感教育融为一体,才能丰富幼儿的精神生活,塑造他们的精神品质,提升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范艳梅.论家庭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J].科教导刊,2014(2).

[2]范菊仙.家庭教育是幼儿发展的关键[J].新课程(教研版),2010(3).

[3]郭慧.苏霍姆林斯基情感教育思想及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15.

篇(7)

论文摘要:幼儿教育包括了幼儿因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两者在幼儿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论文对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家园合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使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能很好的进行相互合作、交流,以便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使教育真正服务于幼儿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育的意义与作用也日益突显。在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的幼儿园教育也随之备受关注。幼儿园教育是人类教育的奠基阶段,对人的发展起着极为关键的影响作用。同时,与之并列的幼儿家庭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见,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双臂”,缺一不可。并且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两者都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影响作用,只有让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取长补短,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两者的教育优势。

一、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

(一)幼儿园教育

幼儿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包括了幼儿园教育、幼儿家庭教育与幼儿社区教育。前者属于正规机构内教育,后两者属于非正规机构内教育。作为正规学校教育的幼儿园教育是整个幼儿教育的核心,属于学校教育体系。并且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标与任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下,结合社会的需求,由幼儿园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活动。除此之外,幼儿园教育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幼儿进行保育工作,是注重保教相结合的教育机构。

这种正规的幼儿园教育具有开放性、整体性、系统性、计划性等特点,这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期是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国家教育部在1996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总则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可见,幼儿园教育使幼儿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发展。体现出了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教育方针,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幼儿园教育使幼儿能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生活,为幼儿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幼儿园的教育是一个以幼儿心理特点为依据的教学过程,不但要求做到循序渐进,更注重幼儿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连贯、有序,以及注重幼小衔接等等,这些都是幼儿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二)幼儿家庭教育

幼儿一出生就与家庭相接触,父母对幼儿的教育于不知不觉中渗透在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家庭家庭教育是贯穿在幼儿一生成长过程中的。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生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可见家庭教育包括了两方面的层次,一是在家庭教育中既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有子女对父母的教育;二是只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然而在幼儿阶段我们所说的家庭教育主要是第二层次的家庭教育,也就是狭义的幼儿家庭教育,主要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其他年长的家庭成员)对年幼的孩子(三周岁至六七周岁)进行教育和施加影响。所以幼儿家庭教育更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和连续性等优点。

父母对幼儿的教育并不受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父母可灵活对其进行教育,并且教育的内容也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幼儿掌握的知识更为牢固。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对幼儿有较深入和细致的了解,这使得父母能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是幼儿园的集体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实施教育,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有不同的教育要求,幼儿随着在幼儿园中班级的升高,必须遵守的规则越来越多,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等,这些都需要幼儿去一一适应和调整,这样才能适应并在新的环境中愉快生活。而幼儿家庭教育则不然,幼儿的家庭生活条件在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太大变化,教育者始终是父母,教育过程不会中断,有着特殊的连续性。在这个熟悉的环境中,幼儿与父母有较为稳定的亲子关系,幼儿并不需要度过适应期,在熟悉而稳定的环境中幼儿易于巩固已有的良好品德行为,形成良好习惯。可见幼儿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关系

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正规的幼儿园教育,还是非正规的幼儿家庭教育都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他们是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幼儿园教育要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影响,就必须重视探讨幼儿同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同样,幼儿家庭教育要想能从根本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也需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

(一)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家庭教育起到指导作用

幼儿家庭教育具有极强的封闭性、随意性和片面性,这些不利因素将会制约幼儿的健康发展。而幼儿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其教育性质决定了自身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许多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会感到在面对孩子不听话的举措中常常束手无策。这就是因为他们对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并不了解,没有从理论的角度科学的把握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是重要的,并且也伴随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但同时必须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这样才能使其尽力保证做到科学、合理。

(二)幼儿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教育目的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确立的。并且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幼儿家庭教育的目的,具有随意、灵活和针对性的特点,但父母在制定幼儿发展目标时,仍不能脱离幼儿园教育的发展目标的要求,否则幼儿将会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这对幼儿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会使幼儿无法在社会中生存。幼儿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与幼儿园、社会紧密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

(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具有反作用力

幼儿园教育要想能获取到高质量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得到幼儿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幼儿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紧密相连的,这就决定了两者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和相关性,幼儿家庭教育如果能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就可以使幼儿园教育得以顺利开展,使幼儿所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保持了其完整、连贯性,并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教育成效;如果家庭教育不能很好的配合幼儿园教育,这在一定

程度上会阻碍幼儿园教育的开展,使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大大下降,这将会影响到幼儿的发展与进步。因为幼儿家庭教育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所以家庭教育还是检验幼儿园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之一。幼儿园的教育理论、教育原则与方法等,都可以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得以检验和改进。

三、家园合作共育的策略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与家庭相互合作、交流,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教育形式。可见。家园合作是一种双边互动活动,幼儿园与家庭对幼儿教育都应该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一)幼儿园多开展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是促使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活动最为有效的活动形式。亲子活动有助于增强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沟通,并进一步加对深彼此间的相互理解。是幼儿园与家长进行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参与亲子活动,家长可以了解到幼儿的发展情况,并对幼儿园的教育情况有所了解,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家中所授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保持一致,有助于保证幼儿知识的系统、连贯。

亲子活动可以加强家长与幼儿的情感交流,使家长从各方面对幼儿有所理解,要参与亲子活动就必须对幼儿园的教学情况有所了解,这为幼儿园与家长相互配合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在开展亲子活动时,幼儿园可与家长交换意见确定双方都认为有意义的活动内容,这激发了家长的主动积极性,家长从被动参与的位置转换到主动参与的位置,能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幼儿存在的问题,并扩宽幼儿园教育的视野,给幼儿园教育带来更多、更广的信息。同时,幼儿园也给家长带来更多关于正确教育幼儿的知识理论,使家长能做到用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教育,以确保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质量。

(二)幼儿园和家长应经常进行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家园合作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与家长的参与态度。家长的理解、支持、主动参与和相互信任,是保证家园共育能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幼儿教育是一个大概念包含许多方面的教育,所以对幼儿的教育也是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之中。除了幼儿园肩负教育幼儿的职责外,家庭同样也应承担起教育幼儿的职责,并且两者在对幼儿教育时应尽量做到相互沟通、理解和支持,这样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能有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更加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家长与幼儿园进行沟通时,应该站在主动的位置上,不能只是单方面的被动接受教师的意见,对一些认为不合理的方面,家长可提出自己的想法,幼儿园也应该适当采取家长的合理建议,只有处于这样一个平等的关系中,家长与幼儿园才可能建立起相互信任感,从而让家园合作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