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城镇化进程论文

城镇化进程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2-17 15:02:1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城镇化进程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城镇化进程论文

篇(1)

1.农村教育内容和方式的“空洞”城镇化是正在发生着的实践,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向。农村教育理应成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量,然而,现实中的农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所起的却是一种阻力,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农村教育存在着内容、方式的“空洞”。城镇化发展是全方位的,而且这种全方位发展须通过主体人的实践参与来体现,所以农村教育对城镇化的推动只有建立在培养“智慧的实践者”基础上,让其在社会生活中积极地思考和行动,方能适应和促进城镇化的良性发展。与此相反的是,目前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学校教育以应试为目的,其内容是理论化的文本课程,采取封闭式的说理教学,学习的过程脱离了社会生产生活,导致教与学、知与行的脱节。此外,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也有明显的理论化色彩,将受教育者集中起来进行所谓的技术培训,但这种稳定统一的教学内容和静默式的教学方法很难收到切实的效果,毕竟职业技能的获得更多依靠的是学习者自己的动手操作,以及建立在自我技能提高的意愿需求上,而非“一元的技术推广”。总之,农村教育内容和方式的“空洞”不符合城镇化发展对人才的培养需求。一方面受教育者获得的“知识”可以应试,却不能实践;一方面受教者获得的“知识”是被动的,而不是自我选择的。这样的教育内容、方式培养的人才显然不能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2.农村教育社会环境的“去农化”城镇化是一个“向城”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把农村的“洗澡水和孩子一起”泼出,农村理应在发展的过程中处理好“城镇化”与“农村个性化”的关系。从“城镇化”层面而言,农村教育自身发展和其功能都需要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而“城镇化”,国家和政府在农村教育内容、师资、经费等方面确保“城乡一体化”,并且使向城镇转移的人口与本地城镇人口在住房、医疗、就业、社保等方面“同城化”。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那些转移到城镇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在入学、就业、社会福利方面没有得到平等的制度保障,造成“一城两个世界”或所谓的城市“贫民窟”现象。从“农村个性化”层面而言,农业、农村、农民将长期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存在,这就得考虑农村现代化发展如何平衡农业生产方式、农村居住环境、农民素质的现代化与农村文化个性的保存问题。而对这些问题,当下农村教育表现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向城化”和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经济化”,整个农村教育发展包裹在“以城盖农”的社会环境中,其价值明显倾向于以城市文化为导向。

二、误区所带来的危机

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误区可以看出,农村教育与城镇化发展过程并非是“完美无缺”的,二者的实践运行并不能证明自身的“合理性”,因为这当中存在着不少“本末倒置”的发展所潜藏的危机。

1.农村教育“发展”中的“败退”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农村教育似乎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越来越多的孩子可以到乡镇中小学就学,学生不再为学费、生活费而担忧,校园学习和生活环境不断优化。然而,这些只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可视化形象”,并不能代表农村教育质的改观,农村教育质量是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等来衡量的。而这些方面,农村教育表现出的是只有“发展”而无“改革进步”,较为凸显的是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频发、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紧张、农村社会成员对教育的信心和热情降低。此外,相对隐蔽却更为重要的是农村教育陷入工具化泥淖中而不能自拔,整体的办学倾向于“升学考试”而没有“以人为本”,大部分农村学生成为“升学考试”的陪衬品。总之,农村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发展”中“败退”的危机。这种危机在于农村教育的发展不断远离了教育的本质和人的精神品性的提升。

2.农村经济“增长”中的“虚无”农村经济增长并非等同于农村经济“量”的增长,农村经济“量”的增长是“数字化”的,“量”的增长背后的动力结构可能是非均衡的,也就是说,贡献农村经济总量的可能仅仅是由某一或部分产业发展为主导的,然而全体农村成员很难共同分享到经济总量增长所带来的益处。此外,还存在着农村经济增长的动力依靠什么样的生产力的问题。如果农村经济增长主要是建立在通过劳务输出、低效益的农业劳作的基础上,那就使得经济增长没有质量的保证。所以,农村教育经济价值在于把经济的增长转移到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上来,然而现实中的农村教育也常常简化了农村教育的内涵,把农村教育的功利性当成了其全部,而忽略了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人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培养,把人变成一种单向度思维的“功利人”和单向度技能的“工具人”。这样的农村教育受众自然无法保障后续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活力,使得农村经济虽有增长却显得后劲不足。

3.农村文化“繁荣”中的“颓废”城镇化发展中文化的“繁荣”指的是来自于城市的主流文化在农村中的“生长”,各种现代的歌舞节目不断被农村社会成员所“翻版”,农村文化展现出“歌舞升平”的景象,城市的各种“广场舞或T台秀”之风吹遍农村大地。然而,我们不得不追问的是农村自身的文化个性在什么地方?基于农村土壤生长起来的文化事项及其背后的文化精神如何继承?这是不得不思考的。如果农村文化丧失了自我个性也就意味着农村的消亡,未来不断拓展的城镇化只会是一个有形的“城中村”。因此,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成人教育必须承担起保存和发扬农村文化个性的重任,让农村社会成员自觉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因为传统文化背后凝聚着人们的价值心理和思维,传统文化的消退乃至消失将导致农村社会成员价值精神的无所依托,特别是未来的城镇化发展很难达成“城乡一体化”,相反会使乡村文明退出历史舞台。假使如此,农村文化或以农村文化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只能在梦里寻求。

三、误区的消解策略

城镇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时展趋势,要使其良性而非畸形化地发展,其中重要的方面是农村教育须要摆脱发展中的“倒错”误区,回归真正的教育之道。

1.回归“以人为本”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教育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极其丰富的概念。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人的发展包括了以物欲满足为目的之物质生命、以人性善的彰显为导向的精神生命和以美的自觉为宗旨的艺术生命的统一,如果把作为手段的教学技术当成教育目的,把经济、物质的追求当成生命的终极价值,教育就不再具有“育人性”。因此,农村教育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确立起“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通过培养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相统一的健全的农村社会成员主体来参与社会生产生活,其内涵在于即使农村社会成员具有适应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谋生技能,同时又能够具备反思生活、生命的自觉意识,以及与时俱进的维持终身学习的动力,如此,农村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2.确立“主体需求”的农村教育服务体系农村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实践中不能追求大一统的“实体化”目标,而应表现为对“个性化”的丰富追求,要基于不同农村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主体需求”而设计农村教育实践服务体系,这种实践服务体系具有“多元一体”功能,以人的发展为基础积极促进农村城镇化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和谐发展。当然,这里所说的农村教育服务体系主要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农村社会成员而言的。比如农村教育应该在类型上涵盖所有的农村社会成员,包括农村幼儿教育、中小学生教育、分流的青少年职业教育、从事生产的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等,并且每一类型教育实施过程中在凸显其主要目的的同时,需要尽可能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就要求农村教育内容和方法必须是“专业+通识+实践”的统一,而不能仅仅关注于一个方面。只有如此,农村教育才能成为全体农村人的教育,才能将教育变成他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或存在方式,而非变成“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农村学校教育独尊的局面。总之,只有农村教育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有利于人们解决生产、生活和生命中的矛盾,人们自然会重视教育、热爱教育。

3.构建农村教育文化发展互补机制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是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问题,因为农村传统文化是流淌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血液”,这种“血液”的干枯也就意味着农村的“消失”,意味着在农村土地上生长起来的价值精神、思维、心理没有了“依托”,终会随着老一代人的去世而消失。所以,农村教育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理应承担起保存和发扬农村文化个性的重任,而当下这种重任的完成通过以城市主流文化价值为主导的农村学校似乎不可能,因为农村学校教育以功利化的应试升学为其运行模式,即使加入一些“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环节也会沦为“装饰”而难以系统化和持续发展。因此,城镇化进程中促进农村文化发展的农村教育须要建立起一种互补机制。这种互补机制一方面通过农村学校教育有意识地将某些农村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知识化和活动化的系统教学,另一方面要使农村“文化心理场”(如传统建筑、服饰、民间组织、民风民俗及音乐歌舞等)的保护机构化和形式化。同时,农村学校教育和校外“文化心理场”之间要形成和谐共生关系,通过学生、教师、村民、学校、行政部门的共同参与,建立起“结构”上的互补和“意识”上的自觉的农村教育文化发展互补机制。

篇(2)

>> 论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及解决策略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城镇化背景下“空心村”现象背后的农村基础教育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及对策研究 福建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差距问题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优化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新区发展问题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接合部市容环境问题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城镇化进程中河南农村基础教育的几个问题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河北省城乡义务教育体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 试论不平衡报价研究及应对策略 中国—东盟贸易结构不平衡及对策研究 关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规划的若干思考 试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规划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规划的若干思考 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接合部社区安全治理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规划的若干思考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规划的方向研析 吉林省城镇化与农民基础教育领域的选择行为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郭少榕.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优化发展的政策思考――以福建等地为例.教育研究[J].2011-12.

[5]高树存.城镇化的推进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及对策――以云南省曲靖市为例[J].科学咨询2011-12.

[6]胡伟娟.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J].河南财经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

[7]贾贵洲,王玉琼,邓义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8.

[8]刘世清.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与政策建议[J].教育科学,2005-03

[9]杭永宝、王荣.改革六大体制确保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5,(1):6.

[10]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处等.2003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概况[J].教育发展研究,2005,(1):1.

[11]劳凯声.重构公共教育体制:别国的经验和我国的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75.

[12]金泉.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C].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打印稿),2004.82.

注解

①:破解城市二元结构难题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研究咨询部2013-06-26.

②赖娟,陆梅,刘立刚.城镇化进程中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研究.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改革动向.

③王克勤.城乡教育一体化[J].普教研究,1995(1):6-8.

④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9(11):3-10.

篇(3)

[论文关键词]城镇化率;产业结构升级;西南地区;VEC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

本文研究的中国西南地区是指按照行政规划划分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三省一市一区,该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土地贫瘠,贫困人口多,经济结构复杂,包括了正在形成和发展的成渝经济圈、三峡库区、川南资源聚集区以及广大少数民族聚居地。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西南地区城镇化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但与全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主题。论文百事通西南地区城镇化研究对于整个中国城镇化的区域差异研究意义重大。

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A.Serda在《城市化基本理论》一书中首先使用了Urbanization的概念。随后,世界各国都开始广泛关注这项经济指标。代表人物有,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VonThunen1826)的农业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韦伯(We—berl909)的工业区位理论。法国佩鲁(Perroux1955)认为“增长极”理论。该理论比较符合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客观实际,主要强调产业间的联系,而忽略了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演化机制的分析。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在我国,一般使用“城镇化”来代替这一指标,蔡孝箴(1990)指出城市化道路的区域差别,不同地区的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城市发展都应遵循“成本一效益”分析原则,由于各自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的方针也有所区别。辜胜阻(1993)论述了中国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及其区域发展模式,分析三大地带、六大区域、30个省区的城镇化差异,得出中国西部城镇化的主要模式为自生型城镇化、非农化模式。王嗣均(1996)等人直接提出区域城市化,并就中国城市化区域发展和省区城市化进程做了深入研究。周凯、刘辉锋(2006)指出目前区域与城市的发展现状表现出明显的模块系统特征。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但是更多的只是从理论上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且角度比较宏观。本论文在借鉴已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注重中国西南地区的区域特征,借助现代计量经济学中的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理论上的中国西南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和定量描述。

一、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方法、数据与检验

(一)分析方法与检验模型

本文采用现代计量经济学中的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torErrorCorrec-tion,VEC)VAR模型是使用模型中的所有当期变量对所有变量的若干滞后变量进行回归,是一种非结构化的多方程模型,用于预测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系统及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从而解释各种经济冲击对经济变量形成的影响。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是在非平稳数据具有协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的,是对于VAR模型的修正。其模型一般形式为:

其中表示变量的一阶差分,ecmt一1是误差修正项,反映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系数向量仅反映变量之间的均衡偏离长期均衡状态时,将其调整到均衡状态时的调整速度。所有作为解释变量的差分项的系数反映各变量的短期波动对作为被解释变量的短期变化的影响。本文在对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变量数据进行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通过协整分析,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从而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采取1978—2006年度数据,城镇化率指标代表城镇化发展水平,即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来表示,记为URt;以二三产业产值之和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状况,记为INSt。这里对数据进行以下说明:1.西南地区数据是由、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各省、市、自治区加总而来的,数据均来自各省市统计年鉴及作者的计算。2.由于受行政区划的影响,川渝两地的数据在1997年以前的直接采用四川省数据,1997年之后采取两地数据的总量指标。3.云南、贵州两省的城镇人口统计口径在2000年发生了变化,为了消除不规则要素的影响,揭示经济发展中的客观变化,将云南和贵州两省2000年以后的数据采用移动平均的方法加以预测。

(三)单位根检验

将整理所得数据分别取对数,以期在消除异方差的同时不改变函数的单调性,记为LnURt,LnINSt。首先对变量的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采用AIC和SC最小原则,加之Likelihood判断,得出LnURt和LnINSt的最佳滞后期为3。利用Eviews5.0进行单位根(ADF)检验。

可以看出,变量LnURt和LnINSt的原始系列是非平稳的;ALnURt和ALnlNSt,ADF的绝对值值大于1%置信水平下临界值的绝对值,表明在99%的置信水平下认为都不存在单位根,为一阶单整。记为huRt~I(1)、LnINSt—I(1)。

(四)协整检验

通过迹(Trace)检验和最大特征根(MaximumEigenvalue)两种检验方法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

从检验结果中可以得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滞后2期时存在一个协整向量,表明中国西南地区的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某中长期稳定的关系。括号中的数值为T检验量,可以看出在5%的水平下,该方程通过检验。

(五)VEC模型建立

根据前文所述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构建本文的VEC模型:

上面估计的VEC(2)模型,方程(3)和方程(4)下面括号中的数值依次为各系数的t统计量检验值。显然,上述两方程中所估计的系数大部分在统计上达到显著。同时方程不存在异方差和自相关,残差序列具有平稳性且J—B检验(P=0.40)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上,回归残差序列均满足正态性,方程整体拟合度较高,且模型通过平稳性检验。同时VEC模型AIC和SC的值分别为-7.13和-6.45,满足模型有效性的要求,模型整体解释力较强。

(六)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我们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检验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3(滞后期为2期)。

从因果检验关系来看,在中国西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不是城镇化率提高的原因,城镇化提高时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二者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这里有必要结合中国西南地区的具体情况做进一步的原因阐释。

二、相关结论与政策建议

篇(4)

关键词:小城镇 动力机制 因地制宜

1西部地区

1.1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是西部农村城镇化的原动力。

农业是社会生产的起点,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农业剩余产生的条件,是农村城镇化的原动力。农业剩余,既包括农产品的剩余,也包括农业劳动力和农业资本等的剩余,农业剩余的存在是城镇化的必要前提。

1.2比较利益机制是城镇化的内在动力

相对于第一产业而言,二、三产业比较利益要高出许多;比较利益机制是城镇化的内在动力(曹宗平2009)。统计资料表明农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差距近两倍,对西部贫困地区而言,进城务工是实现脱贫的最便捷的途径。

1.3市场机制是农村城镇化的驱动力

覃成林认为,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就是市场机制,城镇化的演变受市场规律的支配。可以说,市场机制主导了城镇化的进程。市场机制是农村城镇化的驱动力。城市的发展也受市场机制调节的作用,任何城市投资总是人们趋利行为的外在表现。

1.4乡镇企业的发展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带动力

在西部,人力资源比较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应大力发展一些有优势、有市场、有特色的加工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非农化率的上升推动人口向城市、城镇地区的转移。

2、中部地区

2.1内外作用力

2.1.1内部动力区域市场环境的内聚力:内生力量主要体现为区域市场对各种要素流动组合和优化配置的能力,即市场的活力。

2.1.2外部动力中部地区城镇化的内生力量正处于形成和孕育阶段,自发力量显得不足。加快城镇化建设需要外部力量的推动,这种外部拉动力主要来自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外部要素的流入。

2.2工业推动力

李树琮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经济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是城镇化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工业化必然推进城镇化。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工业是主导,工业的聚集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是推动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熊吉峰(2005),通过主成分分析来比较湖北与浙江农村城镇化动力机制,结果表明,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城镇化的最直接动力。

2.3区位优势与资源综合开发

优越的区位条件及丰富的资源禀赋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与动力因素。

周伟(2004)以5km和10km为缓冲半径,对沿京包、京承铁路干线进行缓冲区分析,通过现实发达的城镇和缓冲区内城镇的结果匹配,来分析北京对外交通给北京市郊区县城镇化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匹配度高达55%。

2.4科教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化大生产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远远高于对劳动者数量的要求(李富荣2008),必须加大教育投入。

3东部地区

3.1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第三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是重工业发展的产物。重工业化过程中企业的规模化与专业化发展,客观上导致企业发展对外部环境及社会服务的依赖性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富有效率的重工业化使更多的人进入中高档消费阶层,对社会服务的高档化、个性化需求不断提高,生活成为最富活力的产业。因此,当重工业发展到一定水平,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并成为支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历史的必然。(孙小燕,2005)。

3.2产业结构转换能力

3.2.1新技术产业发展

大量外资、外企、外技的引入,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技术(陈香,2007)。以特色产业基地为依托,以各类经济开发区为载体,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苏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是“苏南模式”的重要特点。

3.2.2产业集聚

随着各类开发区和乡镇企业的建设,产业布局趋于集中,产业规模效益凸现。从城镇化的进程来看,当农业产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产业群体就会倾向于在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地域集中起来,以实现科研、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低成本扩张,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聚集群。国外城镇化走过的就是一条在利益机制作用下市场化推动的自然演变的道路。

3.3经济外向化

薛凤旋和杨春(1997,1999)多次著文阐述外资投入对中国城市化的重要意义,提出外资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新动力的观点,认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外向型”是明显的和具有主导性的。

陈香(2007),通过常州市1986-2000年间GDP的外贸及外贸依存度的提升来阐述常州市城镇化的增长动力。

3.4创新动力机制

关于创新,熊彼特将其归纳为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 、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供应来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创新包括体制创新、法制创新、政策创新、技术创新、思维创新等。知识、信息技术将成为未来城镇发展的根本动力(甄峰,2001)。

3.5制度创新是农村城镇化的核心力

目前对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研究已经进入制度层面,多数学者认为以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为核心的制度问题是导致城镇化滞后的主要根源。叶裕民将制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指出制度是通过各种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来影响城镇化并构建了影响城镇化的制度框架。相关制度有很多,如城镇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城镇经营制度、产业发展制度、行政区划变更制度等。

篇(5)

论文摘要:结合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就发展动力、基础设施的配置和逆向城镇化进程作了进一步的思考,继而提出了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对策,以求在城镇化进程中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003年4月,砀山县政府聘请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砀山县城总体规划重新进行了修编,现该规划已经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但对规划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1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特征

安徽省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砀山县又位于安徽省最北端,该地区小城镇发展呈现出滞后于其他地区的明显特征。

1.1产业结构不合理

近几年来,砀山县的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增长后劲不足;经济总量偏小,综合实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较粗放,质量和效益都不太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深加工业发展不足,优势资源转换不多;企业组织结构不够优化,大企业、龙头企业少,只能依靠中小企业维持着经济发展;地方财力十分紧张,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城镇和升级产业。简单地说,砀山走的是一条农业主导型的经济发展之路。随着农业弱质性的进一步显现以及农副产品特别是水果市场供求矛盾的进一步激化,这一发展的低效性已经暴露出来;同时,随着周边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这一发展模式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

1.2要素资源短缺

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尚处在原始的资金、技术积累的阶段,乡镇企业发展滞后。由于发展相对落后,砀山的要素资源积累能力低。2003年,砀山县的地方财政收入位居全省61个县市第46位;人均财政收入不足百元,位居全省倒数第5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2194元,仅是安徽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人才、技术短缺。全县工业企业中,科技工作人员不足百人,其中拥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只有1O多人。产业结构的表面合理性掩盖了产业结构深层次的不合理。按当年价计算的砀山县的三次产业增加值之比由1995年的54.7:25.4;19.9调整到2003年的45.7:22.6z31.7符合世界模型的一般规律,有其合理性。但深层次地看,这种产业结构调整并没有带来深层次的质量提高,最突出的问题是产业链条较长、附加值较高的对工业经济特别是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带动作用的制造业比重过低,仅为19.78。产业结构仍然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的技术基础薄弱,主要为由第一产业延伸出来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第三产业的层次和效益低下,主要是个体经营的小规模服务业,功能局限于每月传统的固定时日的简单集市贸易,辐射范围也仅是城镇附近的乡村地区。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发展呈现出要素资源短缺、产业结构低度的特征。

1.3城镇化水平低下

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分布密度较小,开发强度偏低,城镇人口和用地规模也较小。2003年底,砀山县城市化水平约为20.6,远低于全省水平。由于产业、技术与人才的集聚度不够,小城镇功能薄弱,对乡村地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较弱目前由于砀城小城镇核心度低,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较松散,呈现小城镇与乡村发展相对均衡及城镇体系结构等级弱化的特征。因此,小城镇发展带有明显的农村集镇特征,仍处在缓慢的城镇化积累的初期阶段。另外,由于教育支出不足,小城镇中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城镇化水平存在着质与量的低下。

2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不足

2.1中心城市经济薄弱

区域经济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都表明,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区域内的中心城市的发展状况。如果中心城市竞争力强将有利于其集聚周边的要素资源,并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经济及产业腹地,一旦其要素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区域经济产生强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否则,缺少中心城市辐射,区域经济就有可能被临近的城市所覆盖蚕食、分割。

2.2推动发展的动力不足

砀城小城镇发展不仅内部动力不足,外部动力也相当匮乏。尽管国家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有政策上的倾斜,每年有定期相应扶贫款的财力支持。但是由于小城镇发展尚未形成有效的动力机制,这些资助也只能是杯水车薪,不足以使经济发展出现质的飞跃。一方面,尽管经济落后地区的自然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小城镇的发展仍然缺乏必要的启动资金与技术的推动。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区域经济中经济同构现象严重,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增长点往往限制在少数技术含量低、有资源利用优势的项目上,造成乡镇企业的发展缺乏广阔的空间和有效的推动力。

2.3基础设施的制约

城镇物质空间环境作为城镇经济发展的硬件支撑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容量与空间。而目前经济落后地区基础设施投资能力的巨大缺口是制约小城镇经济发展的瓶颈。以交通设施水平发展为例,在砀山县范围内无一条高速公路通过。而作为刚起步的加工工业的发展,对对外交通条件有较强的依赖性。落后的交通状况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2.4逆向的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进程的根本动力是经济,而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工业发展普遍力度不足。工业企业的低层次组织不仅使小城镇对周遍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力缺乏吸纳力,甚至小城镇中的一部分居民也亦工亦农,呈现不彻底的城镇化的倾向口]。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向周边乡村地区的经济辐射还相当肤浅,城镇化的推动力也十分有限。

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还呈现出一种逆向趋势,砀山县由于经济落后,有很大一部分农村人口流人经济发达地区谋求职业,他们每年带回的资金中相当一部分是用于在集镇中买地建房,发展个体经营的服务业。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小城镇周边农村地区的人才与资金在推动着小城镇的发展和地区城镇化的进程。

3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措施

3.1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5%左右提高到2002年的39左右,比世界平均城镇化率提高的速度快一倍多,但是目前还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有关方面测算,今后一个时期将是我国城镇化加快推进的时期,由此将创造大量的新兴城镇市场,给城镇经济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小城镇首要的基本职能是为农村非农业经济活动提供场所,对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的是挖掘经济发展的潜能,以此为可能出现的跳跃式发展做好准备。

对于砀城,它首先缺乏明确的投资项目和吸引力,无论是乡、镇的或县的决策者,对其未来的发展都或多或少缺乏具体的设想,并且认为发展的困难和阻力都相当大。因此,在规划中将小城镇发展条件划为三个层次:(1)优先建设县域中心城市,使之具有较强集聚和辐射能力,带动县域城镇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重点发展中心镇。选择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的镇,逐渐培育为新的中心镇,使中心镇成为所在辐射区域的产业、经济的核心,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奠定基础;(3)合理发展一般镇,因地制宜撤并乡镇,引导一般城镇合理、有序、健康发展。

3.2基础设施的选择性建设

由于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往往受到基础设施投资能力瓶颈的制约,因而在城镇化初期全面建设城镇基础设施网络是不现实的。鉴于有限的投资能力,只能对基础设施的各项缺口以及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度作出分析评价,着重于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区域中宏观基础设施骨架的构建,以使小城镇在未来发展中保有进一步完善细化和区域基础设施共享的可能。:

在砀城县域规划中,县域交通网的规划建设与城镇体系的发展在空间布局上统一和建设时序上相互协调,并适当超前;建设与城镇规模结构、空间分布相适应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构建城镇之间的快速联系干道;加大交通设施建设力度,拉动经济发展。近期拓宽与连霍高速相联接的101省道;远期与周边地区相协商,建成与商毫、连霍、京福高速公路相连接的快速干道。

3.3城镇体系的合理规划

经济落后地区城镇体系结构的松散及小城镇间孤立、单向的经济联系不利于城镇化的进程。国家的小城镇建设政策要求将小城镇建设纳入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轨道。加强小城镇在村镇地域的经济、技术、政治、人口、信息等的集聚。因此,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首先需要培育自身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利用资源的稀缺性发展特色产业,谋求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使在区域中拥有多向经济联系。恰当的职能分工和产业互补有助于区域小城镇化进程,也为小城镇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区域环境。

砀山县域城镇体系发展可分两步走。

近期: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并重,通过中心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强化,把砀城地区建设成为现代化小城市,提升其县域城镇体系的首位度,使县域中心镇的建设得到加强,初步形成较为合理的县域城镇体系结构。

篇(6)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环境,河北省

Abstract: The city'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the basi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Hebei Province,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in recent years improved, and how to achieve harmonization with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urbanization become an urgent social problem. The papers in Hebei Provinc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main ecological problems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n Hebei Province,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building an ecological province of Hebei, to propose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in order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regional towns a reference.

Keywords: urbaniz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ebei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城镇化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区域经济增长,提高了文化、教育与科技发展水平,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进步。但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的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各要素,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正在不断加剧。如何在城镇化建设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城市人口、资源、社会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统一,是现代化城市生态建设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1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体系不断完善

河北省城市体系初步形成,截止2007年,全省共有城市33个,其中地级市11个,县级市22个。目前,城市化进程步入加速时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由3个特大城市,3个大城市,6个中等城市,21个小城市,862个建制镇构成的大中小配套的城镇网络体系。2007年全省总人口6943.2万人,城镇人口2794.7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0.25%,比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11个设区市城镇化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唐山49.73%、石家庄45.10%、秦皇岛44.78%、廊坊44.63%、张家口40.93%、邯郸40.67%、沧州39.00%、邢台38.06%、承德35.27%、衡水35.01%、保定31.76%。各市城镇化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提高幅度在0.92-2.04个百分点之间。22个县级市城镇化率均在25%以上,其中,11个市超过40%,8个市在30%-40%之间,3个市在30%以下。县域城镇化率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136个县(市)中,城镇化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仅有18个,在50%以上的有4个,;40%-50%的有14个,占全部县(市)的10.3%;30%-40%的有42个,占30.9%;20%-30%的有61个,占44.9%;10%-20%的有15个,占11.0%。

今后十几年将是是河北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阶段,城镇化进程将会不断加快,因此在城镇化化建设中必须充分吸取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2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制约城镇可持续发展

2.1城市水、土资源短缺,城市发展受到瓶颈制约

河北省所有城市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缺水,邯郸、邢台、沧州、衡水人均水资源在200m3以下,其中衡水市人均仅有122m3,世界上公认的标准是人均1000m3处于缺水的边缘,500m3属于严重缺水地区。全省11个设区市总用水量已达22亿立方米,而城市范围内的可供水量仅12亿立方米,缺水量10亿立方米,缺水率达45%。其中,邯郸、邢台、沧州、衡水和廊坊缺水尤为严重,缺水率高达55%-80%。由于城市用水量远超出了市域本身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近年城市主要依靠超采地下水和挤占市域外其他水源来维持。同时,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情况依然存在,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不合理的城镇化进程导致了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非法占有,多年来城镇土地利用过程中,以外延扩张为主,土地利用方式较粗放,建设用地不断扩大,侵占大量耕地,1987-2007年全省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达585000公顷,占该时期耕地减少面积的22.02%;城镇土地利用率不高,没有充分发挥土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得城镇进一步发展受到土地资源的严重制约。

2.2环境污染较重,城镇环境质量差

2.2.1大气环境

河北省大部分城市的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占80%以上,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如钢铁、热电、焦化、水泥等在城镇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不合理的城市功能定位和规划布局,导致煤烟型污染和城市结构型污染相互交织,2007年全省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142.9万吨,烟尘排放量69.9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65.9万吨。11个设区市大气环境总体质量较差,只有秦皇岛、廊坊、衡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有的城市大气污染因子超标2-3倍,使城市建筑、动植物群落和居民生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制约作用[1]。

2.2.2水环境

城市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加,污水处理率相对较低。2007年全省废水排放总量为18.1亿吨,其中COD63.6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44.2%。城市过境河段的治理,近年来总体有所好转,但生活污水处理率较低,大多数城市地表水污染依然严重,普遍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超标因子有COD、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等。全省42条河流133个监测断面仅有19%的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标准,60%的断面为Ⅴ类或劣Ⅴ类,不仅完全丧失了水体使用功能,而且致使地下水受到污染,加剧了全省水资源的短缺。

2.2.3噪声环境

篇(7)

论文关键词:玉溪市,城镇化,研究

关键词:Yuxiurbanizationresearch

实施城镇化战略,是我国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实现现代化历史任务的目标和手段的之一。玉溪是云南省地级市,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和经济发展环境。现阶段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农业基础薄弱;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农村,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差距拉大;经济增速减慢等。而当前云南省提出要建设以昆明为中心的曲靖、玉溪、楚雄滇中城市群,促进云南省城镇化发展。能否抓住机遇,加速城镇化进程,解决存在的矛盾,促进玉溪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对玉溪市城镇化问题研究,也可供其他西部中小城市借鉴。

1.玉溪市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玉溪市人口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国民经济水平得到显著提高。2009年全市八县一区人口共206.85万人,设乡镇(街道办事处)共计75个,其中包括45个建制镇、27个乡、中心城区3个街道办事处。2009年城镇化水平为37.4%,成为云南省综合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的地州市之一。但研究中城镇化发展仍然存有突出问题:

1.1城镇化发展水平低,尚处于初级向中级阶段过渡时期

2009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虽比云南省高出10.8个百分点,但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1个百分点,差距明显,仅完成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

1.2市域各县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城镇分布东密西疏,差距明显

受经济、社会、历史等综合因素影响,玉溪市域现有城镇体系主要沿交通带和“三湖”地区分布,形成两种格局:以红塔区为中心的东部城镇群区(五县一区)占全市总面积的30.49%,城镇(建制镇)占全市城镇总数的60%,城镇分布密度约6个/千平方公里。西部城镇群区(四县)占全市总面积的69.51%,城镇分布密度约1.69个/千平方公里。东部区城镇密度是西部的3.6倍左右,差距明显。

1.3城镇化发展速度滞后于经济增长

2009年全市人均GDP按官方汇率计算为1674美元,根据城镇化水平与人均GDP对应关系,城镇化水平应达到40%以,实际仅达到37.4%。另外,1990~2009年,全市GDP从41.31亿元增长到286.47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16%,而非农业人口由20.17万人增长到36.08万人,增长速度仅为4.6%,城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

1.4城镇规模小,总体实力不强,聚集效应不明显

玉溪市是由中心城市——县城城镇——县域建制镇所组成的三级城镇体系,具有单中心特征,城镇总体规模小,无法产生明显的聚集效应。由于地级市起点低、底子薄等因素的影响,全市总体实力不强,现有城镇多数没有达到基本规模数量的标准。单靠中心城市红塔区来带动全市经济发展,能力有限,且市内没有形成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的经济聚核区,导致中心城市与城镇传递协作出现脱节现象。

1.5规模结构不尽合理,使城镇体系难以形成较强的整体功能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城镇整体功能要正常发挥,应形成由小到大、层次分明、各级城镇相互支持的网络结构,实现各种经济作用的正常传递。在玉溪市城镇体系中,就缺少这种层次上的连续性。2009年中心城市红塔区总人口39.34万人,非农业人口13万人,与第二位的通海县秀山镇(非农业人口2.54万)和峨山县双江镇(非农业人口2.21万)相比,城镇人口规模相差较大,中间缺少市域到中心城市接传辐射的能力。

1.6市域内城镇发育不充分,功能雷同,缺乏特色

目前市一区八县,200多万人口的市域范围而言,各县城产业门类单一,工业基础薄弱,简单重复建设严重,缺乏明确的分工协作关系。县城城镇和县域建制镇以集市贸易为主要职能,普遍存在城镇建设投入少,基础设施服务功能薄弱,倾向于“小而全”的方向发展。

2.玉溪市城镇化滞后的负面效应

造成玉溪市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有多方原因,仅从城乡空间结构上观察,城镇化滞后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它给当地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带来负面效应,在客观上加剧了城乡、产业、地区发展的矛盾:

2.1阻碍了工业化进程

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关系,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通过“聚集效应”、“循环累积效应”反过来促进工业化。2009年,玉溪市工业化率为61%,城镇化率仅为37.4%,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和工业化水平,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脱节,导致城乡二元结构不断扩大。

2.2造成人口结构与资源占用结构不合理,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不对称

玉溪市2009年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比约为2:8,城乡居民的年末储蓄存款余额占总量之比接近8:2,一定程度上表明社会财富分配的差别程度,也表明在这种结构下,农民不可能具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发展地位。2009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10.85%,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重高达64.33%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比全国情况更为严峻。随着农业收入弹性的下降,农村中还将游离出更多的剩余劳动力。

2.3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城乡差距拉大

由于城镇化水平滞后,大量农业人口留在农村,人地矛盾突出,制约农业规模化经营,也阻碍了机械化在农业中的推广,无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2009年,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43亩,玉溪市仅为0.78亩。城镇化滞后也导致市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明显扩大趋势。1995年至2009年玉溪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由2354元扩大为5116元。

2.4阻碍第三产业发展,加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

2009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业比重仅为22%。城镇化水平滞后阻碍第三产业发展,削弱了产业在其结构推移过程中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使农民的就业领域没有得到充分扩展,从而使产业结构调整可能增加农民收入以及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潜力不能充分释放出来,加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

可见,城镇化滞后严重制约了玉溪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加快城镇化发展,是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全市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3.玉溪市城镇发展的思路

根据全市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东、西部地区城镇化差距明显,应采取适度非均衡发展战略。即:优先发展中心城市,积极发展县城城镇、合理发展县域建制镇,加快工业化进程,树立经营城市(镇)的理念。形成以红塔区为中心,213国道为主轴,公路交通网络为枢纽,环市域内一定数量、规模、等级、功能不同的城镇群。即:通过“交通兴镇”和“产业建镇”,带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状况选择适合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如:行政、商贸为主的综合型、工矿型、交通枢纽型、旅游型、农副产品集散型等城镇。

4.推进玉溪市城镇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4.1加大红塔区作为中心城市的建设,强化其在城镇体系中的战略地位

随着云南省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国际大通道”的三大发展目标,这给玉溪市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因此要提升红塔区在以昆明市为中心的滇中城市群次中心城市地位。

4.2推进县城城镇建设和有重点的发展县域建制镇,突出特色

城镇化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优化现有城镇的结构,提高二级城镇的功能,增强城镇的聚集效应,要发展具有前途的城镇承担中心城市的接传辐射能力。同时重点发展具有资源优势、交通发达、发展潜力较大的三级建制镇。

4.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镇)功能

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交通建设;园林绿化设施建设;改造城镇供水、供电设施,满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完善排污系统、建立无害垃圾处理厂,改善城镇环境卫生;大力发展文教卫生事业,提高城乡居民的文化素质;加快城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信息传输的宽带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4.4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产业兴镇”

要根据城镇的实际,提出相应的产业发展策略,实现互动协调发展。首先,稳定发展第一产业。在巩固粮食、甘蔗、烟草三大产业的基础上,加快畜禽、林果、蔬菜、花卉、生物药业五大优势产业,促进产业化和集约化经营。其次,调整发展第二产业。巩固发展“两烟”及配套产业;突出发展生物制药业、名贵花卉种球及种子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改造农产品加工业、建筑建材业、冶金业和机电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第三,重点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新型商贸业;实施旅游业精品战略;加快房地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的发展。

4.5树立经营市(镇)理念,提高城市(镇)运营效率

作为西部中小城市财政收入有限,应树立经营城市(镇)的理念。利用公共设施建设、经济调控政策和社会保障职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对城市资源和功能载体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把城市建设由简单的生产过程变成资本营运的过程。

4.6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

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关键要提高农村人口的发展能力和非农就业能力。政府要花资金建立培训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开展创业、就业等形式培训,提高农民的自身技能。

4.7城乡统筹,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解决在有限土地情况下,实现城镇规模扩张与可持续发展是玉溪市政府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必须防止盲目扩大城市规模,乱占耕地,无序建设各类开发区、工业区;防止以美化环境为由,乱刮兴建广场风;应统筹规划,把开发重点主要放在公益性土地的开发上,对于经营性土地主要依靠挖掘现有潜力。

参考文献

1 郑弘毅.《农村城市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 陈颐著.《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