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电工电子教学论文

电工电子教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15 00:35:1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电工电子教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电工电子教学论文

篇(1)

1.1戴维南定理仿真验证

戴维南定理是电路分析基础中的重要内容,然而部分高职学生却总不能理解和掌握,不知道怎么对有源二端网络进行戴维南等效变换。运用Multisim软件可以直观形象的对戴维南定理进行仿真验证。最后再进行理论验证,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从以上仿真实验可见,Multisim软件设计电路直观、形象,其中的虚拟万用表和测量探针为电路分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1.2单级晶体管放大电路仿真

晶体管(三极管)可以工作在饱和、截止、放大3种工作状态,了解、掌握晶体管的这3种工作方式是模拟电路的基本学习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模拟电路理论较为抽象,所以学习效果往往不理想。下面以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为基础分析单级晶体管放大电路工作情况,用Multisim进行仿真调试,形象的图像界面将抽象理论通过视觉化展现在学习者的面前。R1、R2是基极分压电阻,R1是可调电阻,R3是集电极电阻,R4是发射极反馈电阻,“XFG1”是信号发生器,“XFG1”是双通道示波器,编号为2、3、4的结点处分别接了测量探针。通过调节可变电阻R1能获得晶体管的3种工作状态,①当U2>U4,U3>U2时,工作在放大状态;②当U2>U4,U2>U3时,工作在饱和状态;③当U2<U4,U2<U3时,工作在截止状态。晶体管各端节点直流静态电位从测量探针可以直接观察得到.将万用表设置成电流测试方式,对除去电源后的网络端口进行电阻值测量。

1.3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仿真

Multisim为数字电路提供了强大的仿真功能,其中有包含集成逻辑门、编码器、译码器、寄存器、计数器等元件库,也有测试、分析这些逻辑电路功能的辅助虚拟仪器,如逻辑转换器、逻辑分析仪、字信号发生器等。以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为例来说明其在数字电路中的应用,用3个JK触发器构成了三位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时钟信号源提供同步触发信号,低位触发器JK端接高电平,次低位触发器JK端接低位触发器的输出Q0端,Q0和Q1相与后接入高位触发器的JK端,与门芯片为74LS08,数码管译码显示出十进制计数值,当然也可以用逻辑分析仪验证输出的时序波形图正确与否。

2总结

篇(2)

1.1职业教育机制不健全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一直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两种教育模式,各有利弊。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主要特征:首先,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其次,教育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广泛性;再次,教育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相对于通才教育而言,专才教育是指培养比较狭窄专业人才的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涉及某一学科、专业的系统化知识,注重专门知识的传授和专门技能的训练,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一定专门技能的人才,而且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职业教育更倾向于培养专才。但是,专才的成功培养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目前职业技术院校录取学生的标准比较宽松,学生人数与日俱增,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多数偏低,其它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少,非常不利于专业课程的教学。另一方面,由于许多专业的基础课程都是电工电子技术,但所用的教学大纲没有侧重点,基本相同,这使得因材施教很难实施。最重要的是,许多学校对这门课程的实践性缺乏重视,许多实验课程、实习教学都没有落实,多数只注重形式、忽视内容,学生参与实验和实习前后的操作水平没有实质性地提升,考试只注重理论知识,对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低,考核机制不完善。此外,在学生就业方面没有相关政策支撑,多数学生毕业后不会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

1.2学与教的关系不融洽

学生和老师都明白学好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必要性、实用性,但是由于学与教的关系不融洽,老师和学生只是将这种重要性放在思想层面,没有实际做为。这种不融洽主要表现为:学生想学但不知道怎么学,老师想教但不知道怎么教。许多学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经常翻阅课本和笔记,但遇到实际问题还不知道怎么解决。老师只是按部就班的把课本内容讲完,不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接受水平。双方基本处于盲学盲教状态,对彼此不了解。除此之外,某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业不重视,学习自觉性较差,只为能在毕业之际拿到文凭,而某些老师只是在机械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1.3教学环节没有做到位

首先是没有很好的掌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如对概念公式进行过多探讨、不能根据专业挑战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其次是教学内容多重视理论性知识,对实践技能的培养较少,缺乏新理念、新成果、新技术的引入。再次是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多是沿用“黑板+粉笔”的传统模式或简单的演示,学生积极性不高,并且不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四,对教学目标、课程定位不明确,教学不是定位在学员的具体应用能力上,而是只关注课本知识的教学。最后,教学观念落后于市场需求,不能以学生的就业为目标。

2提高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2.1转变教学观念,明确学习目标,调整教学内容

职业教育具有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的双重属性,应以学生就业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侧重点,培养能满足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每位授课教师都应该清楚知道这是教学的最终成果,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校方在安排教学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要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为重点,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技能;改变以往单一的考核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多维度考察教师的教学效率,合理安排各方面的权重,提高再教育机会,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整合教育资源,根据专业的不同选择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色教材,有侧重地选择,优化调整教学内容,及时加入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等前沿内容,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兼顾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体系和岗位任职需求的实践逻辑,充分落实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性、前瞻性要求。以学生已有的科学知识、实践经验、现实需求为基础,以满足社会岗位需求为基本目标,以岗位发展和晋升为延伸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因此,职业教育机构及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作用定位为“服务”:为学生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服务、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岗位服务,是整个专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石,必须牢固建立。鉴于此,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让学生多操作、多动手,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达到最有效教学效果的保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学习,教师要学会选择最适合自己以及学生的教学方法,顺利实现教学目标。课堂的主体不再是老师,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或者被动倾听型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今的教学环境,而应该把学生做为教学课堂的主体,教学方法应该转变为思维激励型或主动探索型,由被动接受改为主动发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授课方式,如:演示法的成功运用,既能够节省时间,也能使学生容易理解知识点;启发式教学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理论实践一体化。因此,要在教学中努力了解学生需求,搞清楚学生的困惑点、知识盲点,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在课堂上可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加强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学习内容。采用主题课堂模式,让学生自己讲解课程内容,教师做补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充分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短板并改进。

3结语

篇(3)

关键词:教研;分享;竞赛;课题研究

与普通高中教育完全不同的是,职业学校教师面对的是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在九年义务教育下形成不良习性的学生。如何帮助教师在新课改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的核心理念下开展有效教学,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教育教学而言,教科研就是那块“不误砍柴功”的磨刀石。而学校内涵的发展,也必须要走教科研之路。教科研水平是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怎样让教师用更好的办法、更轻松的方式来取得更佳的教育教学效果。我校的做法是:

一、倡导分享成功,分享喜悦,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职业学校的教师往往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职业,没有真正地意识到职业工作的重要性,找不到职业价值所在,自身的职业认同感较差。不能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认为自己的学生整体水平较差,无论怎样努力都不会取得突出的成就,因而容易产生强烈的无助感与挫折感,对教学失去信心。

如何恢徒淌Φ慕萄信心,学校针对生源差,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基础差的问题,组织教研组展开专题讨论。在各个教研组的分享活动中,史老师说,调皮捣蛋的男孩子最需要的是不断地关注,给予这样的学生适度的眼神、肢体的关注,都有助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周老师在职校教书多年,谈起那些当年淘气的娃娃,周老师满脸的自豪。那些学生中,有的成为了车行的老板,有的办起了幼儿园,有的成为了技术能手。周老师说,学生在校的这段时间,恰逢青春期,这段时间教师一定要加倍付出,教育不是短期能看到效果的,是要在几年、甚至是十几年才看到成效的。经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逐渐打消了教师们的疑虑,大家更加热烈的讨论起来,有的说,遇到特别淘气的孩子,不妨采用冷处理,欲擒故纵的方法;有的说多和学生交流,学生需要关心。教师在交流分享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通过这样的分享活动,合作学习,提升教研组团体教研能力。创建有效交流和合作机制。教师们抱怨少了,心态平和了,教师有了工作新思路,提升了教学信心,有助于教师消除职业倦怠,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二、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教研模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走出去,请进来”的教研模式,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拓宽教师的思路。机电教研组的老师到贵州省建筑学校参观了数控车间和电子实训室,虚心向该校的机电老师请教校本教研等诸多问题,在学习回来后,机电组的老师积极自编适合我校的电气实训教材。汽车维修运用老师通过在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去培训学习,专业技能得到大幅提高,在2012年的省技能大赛上取得了三个省级三等奖,五个市级三等奖的好成绩。2012年5月在教务科和实训科的组织下,专业组老师就专业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教法与雅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工程师等进行探讨;德育组将贵州省警官学校的李金国教授请到学校作法制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专题讲座,提高本组人员的教育教学综合素养。

三、积极开展各种教学竞赛,以赛代练,提升教师的整体教学实力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论文、制作课件、课例、优质课等多种比赛,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由于职教教师所要教学的学科比较复杂,教学更多侧重课程体系,而课程体系中的每门功课之间又有着相互密切的横向联系,例如电工专业,近10门的专业课。教师在单一学科的教学水平提升非常困难,全面把握、驾驭整个课程体系更加困难。技能大赛不仅考查参赛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技能水平,也是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水平的锻炼。由于比赛的要求很高,教师必须将本专业的专业知识紧密联系,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各项技能,促使教师和学生在专业上一起成长。

四、积极开展优质课的评选,将“常规互检”,变“优势观摩”

传统教研的方式是教师以听为主,被动接受,而新课改条件下校本教研的新内涵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根据这新内涵,我校提出了“教师主动参与式教研”,即以典型课例为线索,以教学实践中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以专业引领为催化剂,激发教师主动参与教研、自我领悟、自我建构的积极性,使教师在各种观念的碰撞中提高认识、达成共识。

传统的研究课活动的评课,大家往往只谈优点,不讲缺点,更不研讨问题。其实,研究课活动的生命在于研究。

在教学研讨过程中,我们变“评课”为“议课”,不再将研究课活动的重心放在对主讲教师的评价上,而将重心转移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这里所说的“问题”,可能是大家在教学中都会遇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一定是主讲教师在讲课中存在的问题。大家通过研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课才有实实在在的意义。我们的研究课教研活动既重视有充分准备的观摩研讨,又重视随堂昕课和日常研讨,既重视他评、互评。又重视自我评价(看自己的课堂实录,自我分析、评价、反思),不断磋商,达成相对一致的意见,形成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变独立学习为关注彼此学习,质疑和解答,提高教学研讨的质量,教研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以课题研究工作为载体,培养教研骨干,增强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篇(4)

关键词:电路;仿真实验;引导式教学法

作者简介:刘庆雪(1980-),男,山东邹城人,山东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讲师;公茂法(1959-),男,山东临沂人,山东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山东 青岛 266590)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068-02

“电路”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电气信息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整个本科教学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本课程内容抽象,理论较多,系统性、逻辑性强。因此,“电路”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电路”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一般电路分析理论和电路分析方法,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规程和方法,为电类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1,2]这也是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由于“电路”概念多、定理复杂、内容抽象,定理等概念的理论推导过程设计到“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复变函数”等知识点,对于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大一大二学生而言,要想学好该课程比较困难。山东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电路”课程教研组教师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其中有多位教师有多年电路教研经验,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探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电路”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性,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学好基础理论的同时又能了解和掌握所涉及的相关实践知识,是当前该教学改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课程组教师通过近年的探索和实践,在以下方面作了改进和探索,并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确保基本理论和定理的前提下,摒弃一些技巧性过重且与实际脱钩的内容,加强学生实践环节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确立了“电阻电路分析与动态电路分析并重;时域分析与相量分析及s域分析并重;直流分析与交流分析并重;方程分析与计算机辅助分析并重;解析方法与仿真方法并重”的新课程体系。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引入计算机辅助分析的新内容和计算机仿真、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先进手段,基本满足了教学需要,并发表了多篇教学论文,获得多项教学奖。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填压式”的,这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中国特定的教学模式的产物,在中国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下,有它特定的积极作用。但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失去了它昔日的光彩,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且,这种“填压式”的教学模式往往会使得课堂气氛异常压抑和沉闷,以至于使得学生产生消极学习甚至厌学的情绪,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电路教研组教师在教学中发现,由于“电路”课程理论性比较强,涉及数学知识比较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针对这种情况,教研组成员积极改进传统教学方法,重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增加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等几个方面,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引导式教学法

教师在上课时主动引导学生对课程相关内容和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当然,学生是否按照教师事先准备的思路去积极思考,关键在于所引导内容和问题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在于所提出的问题是否与所要引出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因此,教师在授课前应根据所要讲授的知识点以及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仔细设计本堂课的具体内容,包括板书、教案准备、知识引入、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比如,在讲授电路定理中的戴维南定理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列举学生日常生活中MP3的例子,对耳机来说,MP3所有的其他电路部分都可以看出一个实际电压源。然后再进一步举例:对于所有的负载而言,负载外的所有电路部分都可以看成一个实际电压源,直到引出本堂课所要讲的戴维南定理。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让学生明白所要学的内容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

2.化抽象为形象教学法

“电路”课程中的很多概念和知识点比较抽象,不但教师很难形象地表达,而且学生也很难理解与掌握。对研究对象的有关信息进行形象化地加工,这样贮存在大脑里的形象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比较、整合、转化等),从而从形象上认识和把握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对于二阶电路问题,如果花大量时间讲解怎样求解二阶微分方程,学生会感到非常枯燥,而且学完之后依然没有一个感性和具体的认识。在对待二阶电路问题时,首先要向学生讲明白,分析任何电路包括二阶电路,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对电路进行列方程,然后求解方程。由于二阶电路的特殊性,描述电路的方程为二阶微分方程,至于如何求解二阶微分方程不是“电路”课程学习的重点,因此,只对二阶微分方程的求解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就可以了。最后可以举例汽车的减振系统和天平测量时的振荡等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来说明二阶系统振荡的意义,这样,更容易使得学生对所学的抽象问题进行深刻理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归纳总结式教学法

由于“电路”课程本身的特点,电路分析的方法特别多,这些分析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学起来吃力且不容易掌握和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电路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经常归纳总结,并且多做多讲习题,以达到让学生彻底掌握知识的教学目的,才能使得学生真正弄清几种分析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区别。而且“电路”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课程,每个章节的内容是紧密相关的,只有教师及时归纳和总结,学生才能理顺整个课程体系的来龙去脉。例如:在讲授线性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法时,可以通过简单的典型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分别用时域分析法、相量法和拉普拉斯变换法进行分析求解,这样可以给学生以切身感受,真正体会到这三种电路分析法各自的优缺点,然后教师再加以总结,学生就可以有比较的理解记忆和掌握。对于简单的一阶动态电路,用经典的时域分析法求解比较简单;而对于复杂的高阶动态电路,拉氏变换法是最好的分析方法,相量法是分析正弦稳态电路最有效的分析方法。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电路”教学中,教学手段的好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近些年学校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其中多媒体的应用是最主要的改革内容。对于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采取课堂现场电路仿真实验演示;对于学生平时没有接触的常用电路元件,尽量让教师带入课堂,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增加学生的整体印象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多媒体的运用使得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大了所要讲授内容的信息量,特别是由于“电路”课程本身的特点,电路图比较多,且复杂,如果单靠教师的板书,很显然将会占用大量课堂时间。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就会使得教师能够腾出时间进行讲解课程中的难点和重点。另外,多媒体是多种媒体的结合,如果运用得当就可以对学生形成多种渠道感知和学习知识的刺激,也从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多媒体的使用到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有限的时间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信息量,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转化成形象的容易理解的图片,使得学生能够轻松直观地理解所学知识的内在原理,从而更好地找出其中所蕴含的规律。

四、实验教学的改革

电路实验是“电路”课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实验教学和课堂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电路知识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实验操作技能的渠道。电路实验是检验电路理论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从而增加学生由理性到感性,再由感性到理性的深刻认识。电路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际中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

传统的电路实验教学都是学生在实验指导书要求下,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地完成电路实验项目。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起不到电路实验应有的作用。“电路”课程作为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帮助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无疑更为重要,因此,电路实验的改革应该从以上几个方面实施。

1.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

学院从2007年开始就着手进行实验指导书的编制,并于2008年编制一套电路实验指导书,并在此基础上于2010年出版电路实训教程一部。无论是实验指导书还是实训教程都重点突出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对一些理论性过强、与实际脱钩的实验项目进行了删减,目的就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际动手的能力。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增加对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意思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2.开放实验室

学院电路实验室隶属于国家级电工电子中心,因此,实验室除了承担本学院电类专业学生的电路实验课之外,还承担着其他学院相关电类专业学生的相关电路实验项目,这样将会面临接受大量学生进行电路实验的问题,势必会造成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能在课堂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实验项目。为了帮助这部分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实验,从2007年开始,实行电路实验室全天开放,这极大地鼓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对于参加各类电子竞赛和科研立项的学生,电路实验室为这部分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

3.增加虚拟实验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以硬件为主的电路实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虚拟实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在普通的PC机上就可以完成虚拟实验。流行的虚拟仿真软件功能异常强大,界面逼真,模拟程度几乎跟传统的硬件实验一模一样,可以完成所有硬件实验所能完成的实验项目。另外,虚拟实验还具备传统硬件实验所没有的优势,电子元器件和实验仪器不会损坏,也不会出现故障,避免了学生由于操作不当所造成的安全问题。

由于电路课程本身的特点,虚拟实验还可以完成传统硬件实验不能完成的功能。比如在观察二阶电路频率特性曲线时,传统的硬件实验,如果由于操作不规范所引起的测量误差问题就很难绘制出频率特性曲线,但如果利用虚拟实验,只要参数设置得当,就能够很顺利地绘出频率特性曲线,并且可以绘出不同参数下的频率特性曲线,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品质因数的大小跟频率特性曲线形状的关系问题。因此,虚拟实验可以极大地提高实验效率。

以校园网为基础建立了虚拟实验平台,学生可以从校园网下载常用的虚拟仿真实验软件,如Pspice、Multisim等,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虚拟平台这种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自由学习。

五、结束语

从2006年至今,电路教研组对教学大纲、教材编写、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007年“电路”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下一步准备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2010年课题组成员编写教材《电路实训教程》一部,并由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荣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近年来学生创新活动中屡获佳绩,其中在国家级及省级竞赛中获得多项大奖。由于国内相当一部分工科院校特别是知名高校把“电路”作为研究生初试课程,近几年学院学生考研率较往年有了大幅提高;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也较之过去大幅提升,其中一次性就业率各个电类专业都在90%以上。

如何对“电路”课程的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一直是电路课程教育工作者们所面临的重大课题,需要广大教师进行不断努力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刘庆雪,公茂法,刘宁.基于Multisim的远程虚拟实验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33):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