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1 07:36:4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记者实习工作计划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严格招新、充实队伍:记者团于2月27日-3月21日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了招新,经过一轮面试、两轮笔试,共吸纳新成员14人(其中南校区7人、城中校区7人),给记者团的发展提供了新鲜的血液。并于3月24日召开了第三届大学生记者团成立大会。
2.完善体系、明确分工:在第三届大学生记者团成立大会上任命了团内各负责人,现实行团长负责制和组长责任制。下设采写、网编、报编、摄影、推广、秘书等六个组,各组按需分配人员,实行明确的责任分工,在实际工作中团结协作。并设立了讨论团内事务的团委会,使团内工作更加民主化、高效化。
3.积极配合、着重宣传:记者团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服从宣传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管理,认真配合学院各部门,完成了学院各项工作的宣传报道。主要参与了如下事情:首批教育、师范类的实习生集中实习、大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成立大会、党员“1+2”育才工程、学风建设月启动仪式暨学风建设动员大会、长江大学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现场会、学院党校成立大会、入党积极分子义务劳动、学风建设座谈会、第五届“文理杯”篮球赛、首届社团活动日、自律委员会清明扫墓、青年志愿者大型奥运志愿活动、学院招聘辅导员工作等。
4.齐心协力、及时出版:在报编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泮池苑报》第七期已出版、发行,且推广组在发行中,积极宣传,现已开始有人投稿。现今第八期正进入排版阶段,即将出版。
5.强化培训、适应工作:原定新成员进行为期两个月共八次的培训学习,现已进行了五次:分别是由张浩主持的“新闻学理论”,鲁文博主持的“自信心的树立”,吴海良老师主持的“团队合作”,吴辉、张浩主持的“新闻写作与学院新闻”,《科教导报》记者何光伟主持的“新闻写作”,通过培训及新老成员自主的交流,新成员都已能较好的投入到工作中。
6.明确计划、加强管理:在本学期初通过充分讨论后制定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此后按计划进行了逐步认真的落实。经过不断修改最终确定了“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大学生记者团章程”,且根据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又补充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现今团内工作正不断步入正轨。
7.完善机制、加强交流:现团内建立了专用邮箱、博客和qq群,使投稿和信息更加的快捷和便利。并与“管理学部、通明报社、苇笛文学社”组织策划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创和谐”的大型系列主题活动,开始积极探索和学院其它机构进行密切的联系合作。
二.前期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处理措施:
〈一〉各组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
1.采写组:前期工作开展的很好,但还需提高报道速度和稿件质量。全体成员应认真学习、善于发现,争取能在新闻报道上有一个更大的提升。新成员中彭欢、严帅的表现十分突出。
2.网编组:由于新成立,职责不够明确,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工作没有开展起来。下阶段应严格按照《网编组成员值日表及主要职责安排》上的要求,把工作开展起来,特别是要及时,稿件最多只能压一天,同时要保证质量,一定不能出现常识性的错误。
3.报编组:要大群策群力的力度,要发挥团内所有成员的力量,提升报纸的质量。一要在保留传统栏目的同时要力争创新,第二版开辟5个栏目,第三版开辟8个栏目,第四版出现4种以上类型的文章。二要充实稿员队伍,争取在每个学部都有一批优质的稿员。
4.摄影组: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所以其工作一直没有能较好的开展起来,其组员应积极交流、加强学习,尽快投入到工作中。
5.推广组:在前期《泮池苑报》的发行上取得一些成绩,但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同时还应策划一些利于交流、扩大影响的活动,把记者团整体给宣传出去。还应积极在各学部发展一批通讯员。
6.秘书组:工作比较宏观,但应主动发现微观面,协助团委会把记者团的管理工作走上正轨。其组员姚祯主要对团长负责,处理记者团的一些管理事务,组员查南曲对副团长负责,主要负责《泮池苑报》的统稿等工作。
〈二〉其他问题及处理意见:
7.部分人员的工作调整:由于工作需要和对个人能力的培养,现在前期分工的基础上,对部分人员进行调整。成员组一项:李露调采写组,解晓倩调网编组;兼职成员一项:彭欢调秘书组,周相飞、王纯调采写组,张浩调网编组,严帅调报编组,姚祯、熊波调摄影组,张若昭调推广组。
8.记者证的使用:请严格按照《记者证使用说明》的要求使用,并积极在工作中佩带。
9.工作的及时性:由于新闻报道需迅速及时,请所有人能在非上课时间保持通信工具的畅通,并在接到任务后能及时赶到报道现场,一般安排的报道应提前二十分钟到场。
10.时间的分配:要能够合理的处理记者团的工作与学习、生活的关系,要能够认真对待记者团的工作,要尽量能以记者团的工作为重点。
目前澳大利亚已有30所高校开设传媒本科教育,西澳大学是其中之一。笔者前往西澳大学访学期间,考察了新闻专业的课堂教学。它的新闻专业设在社会科学学院,隶属文学院,全称为“传播与媒介”,是西澳大学新闻教育的主要力量,专业排名位列全球150-200位。
澳大利亚高校不只是面向国内,更面向国际招收留学生。目前只有邦德大学、查尔斯斯特大学、杰姆斯库克大学和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的部分新闻课程对本地学生有特殊要求,其他所有课程都接受来自海外学生的申请,绝大多数高校通过互联网接受海外学生的入学要求和登记注册,这也体现了澳大利亚新闻教育的国际化特点。
案例透析
1.课程设置。西澳大学新闻专业的主干课为传播个案研究、传播与大众媒介、传播研究项目、人类科技:辩论传播、文化、新媒介和传播、数字媒介、设计虚拟游戏、电视和视频制作。这些课程涉及传播媒介理论的核心区域,非常集中,针对性强。除了专业课程,学生还要选修一定数量的主要学位课程之外的其他学位课程即“扩展课”来扩大知识面,这些“扩展课”必须包括至少一门关注变化着的全球社会的课程,以提升学生的“全球视野”。即使加上“扩展课”,学生的课程数量也不多,平均每个学期四门课,本科生在三年时间内只要完成24门课,就符合拿到学位的条件。
2.教室授课。新闻专业的课程分两种,一种是“大课”,一种是“指导课”。指导课更能体现出课堂的特色。学生选择参加一定课时数的指导课,主要内容就是讨论教师事先布置好的几个选题之一。指导课配有专门的助教,教师也会参加到指导课中和学生互动。默默坐在一角背笔记是没有分数的,为了让教师对自己有更深的印象,就必须利用一切机会表现自己,如出众的口才、精心的发言设计、积极的网络互动、与教师的频繁交流、在讨论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等,向老师和其他学生证明自己的存在。而要做到这一点,课后就要花大量时间阅读、撰写发言稿、做好发言与讨论的准备。
其实,敢于自我表达和积极准备表达素材正是传媒人的工作状态,而这里的学生在走出校门前,就无数次地训练了这种工作模式。
教师讲课速度都比较快,点到即止,如“传播与大众媒介”教师陶尔・哈珀讲传播学的“议题设置”理论,就说是谁说的,观点是什么,再来段引文,就结束了。这主要由于全部课件和阅读材料预先在网上公开,学生可事先预习,课后也可去看,课堂教学只是“仙人指路”而已。
3.课程考试。课堂虽然轻松,但学生最关心的考试并不太轻松。学期刚开学,教师们要花一周的时间谈怎么考试,可见考试的重要。考试分为平时小测验、论文、实习、课堂活动、指导活动等几部分,各占一定分值。还有网络的小测验,学生必须先阅读网上的相关文献,读完后测验题目才显现,须在一周内完成测验。各种阅读、各种测验、各种活动,挤满学生的课外时间,想拿高分?临时突击、死记硬背可不行!所以学生们蛮拼的,图书馆夜里十点钟后依旧挤满了人。
4.阅读培养。在复杂的新的媒介语境中,未来的传媒人要在短时间内形成对一个事件的正确看法,扎实的阅读量是必不可少的。但新闻专业更强调的是:与其让学生读多少本书,不如让学生形成阅读的习惯。
]有谁天生愿意去读艰深的理论著述,为确保学生阅读,不少教师采用“考题刺激法”,一些小测验每周都有,学生须在上完课后的一周时间内在网络上读完、答毕,题目就是基于所给阅读材料而布置,题量不多,每次2-4道,只有一次答题机会,学生必须仔仔细细地把布置的阅读材料看上几遍,才能确保分数过关。这些材料多是一本书的一个重要章节,或网站上有关的内容,老师不规训,但通过给出阅读材料指引方向。
大部分阅读材料都由教师提前扫描到网上,可供学生阅读下载,契合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效特点,与其让学生花大把时间去找资料,不如提前把资料找好让学生看,节省学生阅读的时间。教师除直接给出阅读章节扫描版外,也会开列书单,书单就链接着学校图书馆的目录,一点击,就看到这本书所处的位置、目录编号、馆藏情况,大大方便学生借阅。
5.作业设计。为完成几乎每位老师都会布置的练习作业,学生必须自组5-6人的团队,从选题、策划、组稿、拍摄、剪辑,都要求小组合作完成,团队成员自己分工,然后安排工作流程,彼此保持密切联系。
笔者曾问传播研究项目课的教师卡特丽娜:“团队中的导演、制片很重要,会不会给他们高分?”答:“不会。分数都一样。”问:“团队里有司机、后勤、化妆……他们也拿一样的分吗?”答:“当然,每个人在其中按照自己职业的表现才最重要,只要他们能写出相应的报告。”这里的“报告”指在项目开始前,每位学生都要写申请报告,陈述团队角色与工作计划,项目完成后还要写总结报告,阐明实习成果。如果阐述清楚、论证完整,能证明一个司机在这个团队中的价值,那么这个“司机”也会拿到高分。是司机很重要吗?不是。是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知道,要学会和习惯在团队里工作,而不是挑三拣四只捡自己喜欢的工作。工作没有高低,只有不同而已。
学校图书馆里有专门的讨论室,可供学生小组活动之用。这些遍布各楼层的讨论室里经常传出学生们嘤嘤嗡嗡的辩论声。至于草坪上、餐馆里,更是一群群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走近一听,他们居然很多都是在讨论课堂选题。教师也会不定期进入某个团队,和学生一起商量和讨论。他们刷新了课堂的定义――什么是课堂?一个团队的学生碰头讨论的地方就叫课堂。
课堂后会有一些小测验要在网上完成,也考“记忆题”,就是针对一段阅读材料回答它的主要内容,但教师会专门注明,“小测验的所谓正确答案并非你认为正确的答案,而是所给阅读材料认为的答案”,被称为“假想完美原则”,意为假定阅读的材料是对的,然后再回答,提醒学生重视阅读的同时不能成为阅读的奴隶,要主动思考。教师还会提供很多观点迥异的课外阅读材料,如《传播与大众媒介》课教师陶尔・哈珀提供的“媒介暴力”的材料中,既有认为媒介暴力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很大的经典的社会调查和分析,也有认为媒体不该对儿童暴力负责的文章,材料本身就是可议论的,而不是单维度的。教师看重的是阅读本身和与阅读相伴的独立思考,而不是答案。
为将独立思考贯彻到底,“辩论”几乎是学生拿到学分必不可少的一道作业,为此还有门主干课叫作“人类科技:辩论传播”,可见对辩论的重视。学生以组为单位开展辩论,不同组持有不同观点,在“指导课”上辩论。为准备材料,组员们必须寻找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并从对手角度考虑问题。
很多课堂作业让学生设计项目,或拍摄一部作品,或开展一次调查。作业的核心就是养成遵守严格程序的习惯。很多作业并非让学生真正去做项目,而是去按照严格的工作流程来做准备。教师会花整堂或更多的课堂时间告诉学生怎么遵守工作程序,如组织团队、设立目标、撰写报告,项目书该如何从价值、意义写到预计成果,类似国内的科研项目书申报。有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尽管是份虚拟的报告,一定要求学生写上花费。
启示
1.基础技能的培养。澳大利亚新闻专业就业竞争十分激烈,每年大概在主流媒体有 300 个左右岗位,而每年毕业生超过三倍,但新闻专业毕业生仍可在研究机构、杂志和期刊出版部门和新媒体机构供职。无论媒体格局如何变化,机会永远都存在于那些基础和传统的能力上面。实践证明,新闻专业毕业生如果能具备实际研究和生产技能、理论背景的复合式才能,对他们找到与媒体有关的高薪工作十分有利。在这种背景下,澳大利亚高校重视在传媒理念形成、传媒工作习惯孕育的本科阶段夯实学生的思维基础,开展不同视角的理解训练,不仅注重想象和创新,而且强调扎实的按照流程的执行过程,力图从基础入手,培养学生的工作严谨性、阅读广泛性、思考独立性、表达积极性及合作主动性,这样的毕业生在时代的巨变中不但不会落伍,反而越来越显现其强大的后劲。
2.课程设置的平衡。记者出身的学者华尔特・默多克(Walter Murdoch)就认为新闻教育不该在课堂进行,他戏谑地说:“我认识的最有能力的记者都没有上过课。”他这么说的原因就在于不信任过于理论化的新闻课程,认为其对实践不具备指导意义。从另一方面说,也对新闻课程设置上理论与实务的平衡提出了要求,这也是当时媒体人的普遍建议。新南威尔士州教育官员卡迈克尔(A.C. Carmichael)1920年在悉尼大学讨论新闻业前景时就指出:对真正的记者而言,高校课程具有拓宽文化视野的影响。罗德里克(Roderick)和雷维尔(Revill)在他们合著的澳大利亚第一本新闻实习教程《记者的手艺:现代实践的指南》中指出,高校新闻教育是有用的,但不是新闻业成功的必由之途。新闻教育需要更为广泛综合的知识教育,而不仅是专业教育。1955年,“记协”起草了一份新闻教学大纲,但没有公开推出,而只是用在媒体内部的培训中,介绍了五点培训目标:第一,熟悉媒体各部门活动,拥有处理、收集、新闻的全部知识;第二,学习速记和打字;第三,参加高级记者或其他当局官员的新闻理论和实务讲座;第四,参与实战报道并获得广泛的实践经验;第五,陪同条线记者跑新闻并接受实践指导。这个教学大纲注重维护新闻理论和实务训练平衡的特点十分明显。“记协”成员怀特提出过一份培训课程的清单,包括英语语言、文学、哲学、宪法史、政治经济学、政治学、三门新闻实践课和一门选修课。“记协”塔斯马尼亚委员会代表乔治・狄克逊(George Dixon)对课程内容则有不同意见,他主张加强理论知识在课程中的地位,他建议的课单是:论文写作、英语语言、文学、英国通史、英国殖民地史、欧洲历史、经济学。“记协”采纳了狄克逊的建议,认为新闻教育不应局限于新闻业务,要让学生掌握综合知识,形成宽广视野,这种观点渐渐在高校新闻教育界形成了共识。为保证学生能够接受理论和实务相结合的教育,澳大利亚的大部分新闻教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学历水平,只有不到5%的教师缺乏大众媒体经验。在加入学术队伍之前,大多数在主流媒体上都有很长的职业生涯。只有3.6%的教师没有正式的高等教育资质,近一半的教师正在攻读更高的学位,很多人已经拿到了学位。在澳大利亚的新闻讲师中,有七分之一的讲师出版了不止一本书,大多数参与了这样那样的媒体顾问。
3.新闻教育价值的强化。一开始,新闻业并不认同新闻教育,尤其不认同高校的新闻课程学习,“记协”的负责人凯文・多纳胡(Kevin O’Donohue)就提出:“新闻教育应该由新闻媒体的内部机构来承担,而不是让高校去做。”他的观点得到了资深媒体人如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电视新闻编导谷雷(F.L.J. Gulley)和邮件编辑、管理总监西奥多布雷(Theodore Bray)的支持,他们认为:“见习记者唯一可行的练是报社的在职培训。没有报纸、电台或电视台会考虑在高校脱产训练。”在类似观点影响下,不少记者对课程学习的态度十分消极,如因为工作和上课时间冲突而逃课,一旦获得记者身份就不再继续学习等,华勒斯(Wallace)进一步指出,高校课程笨拙地尝试着连接实践和理论,但在行业人眼中,这些课程完全忽略了新闻实践。
也有人支持高校新闻课程学习,哈德森(Hudson)认为,“在岗上课”的教育方式是行不通的,应引进美国通行的大学预备课程,让学员全日制上课,进行系统学习。尼科尔斯(1916)就认为大学文凭对那些想从事新闻业的人是有用的,高校可以教的内容很多,包括语法、风格、一般知识、印刷机制、责任、道德等,他说:“我看不出任何理由,为什么高校不能开设新闻课程?”1968年,昆士兰的詹姆库克大学的罗德里克教授提出了一个至今流传在新闻教育界的看法:如果新闻业要实现真正的专业化,就必须得到高校的支持。如果高校希望新闻教育真正得到发展,我相信,它也必须向一线记者求援。1970年代,5DN广播电台的新闻编辑瑞安(Ryan)发出警告称:“记者如果只满足于跑跑新闻,而不通过学习追求职业的专业化,就是在逃避责任。”
某种程度上说,澳大利亚新闻教育史也是一部新闻业对高校新闻教育的态度转变史,从“文凭不是进入新闻业的先决条件”的认识,到记者应该“通过学习追求职业的专业化”的认识的转变,揭示出了新闻教育逐步受到新闻业重视的过程,透露出在新的媒介语境中二者唇齿相依的关系。
(本文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江苏艺术家与早期中国电影文化产业发展研究”(14FYS003)和江苏省“青蓝工程”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Woolford, D. (1983).Journalism Education: The Australian Pattern. Media Information Australia, 27, 40-43.
2.Aedy, R. (2012-04-23).Journalism education in Australia. Sydney: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3.North,L. (2010).The Gender Problem in Australia Journalism Education. Ssm Electronic Journal, 32(2):103-115.
4.Janine,L. (2006).Perspectives on assessment practices in Australian journalism education. Australian Studies in Journalism, 17, 90-103.
【关键词】主流媒体 微博 新华视点 两会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不仅是中国政治经济领域的盛事,也是中外媒体的焦点,各大媒体纷纷开足马力,抢占舆论高地,其中,主流媒体的报道尤其值得关注。随着科技的发展,今年全国“两会”,国内最大的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巧借“微博”,在新浪网开设“微博”,取名“新华视点两会微博”,第一时间将各种信息 “分段输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新华视点两会微博
新华视点两会微博(下文简称“两会微博”)是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从2010年3月1日起在新浪网开通的专题微博,专门用于上会记者采集的现场报道和短小精悍的新闻评论,“为广大网民记录报道两会上的精彩点滴”①。
“两会微博”分为“两会微读”、“现场微报”、“代表委员一言”、“两会微照”、“两会微评”等栏目,既公布两会议程、会议文件精华等,也发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精彩言论,还爆料会场内外的名人趣闻,上传有意思的照片,同时,前方记者或是后方编辑还就会议新闻撰写小评论。
“两会微博”还动态开设即时性小栏目,诸如“代表委员侃房”、“代表委员论医”、“关注三农”、高校“去行政化”等,就一些热点问题搜罗会场内外的只言片语。
“两会微博”开通后,每一条“微博”之后都会有网友跟帖,热点话题人气尤高,不少网民干脆将其转发到自己的微博上,扩散到自己的人际交流圈。截至3月14日两会闭幕,“两会微博”共发表893篇微博,揽聚了234640个粉丝。
二、“两会微博”活跃两会报道
“两会微博”存在哪些优势?分析两会期间“新华视点两会微博”,可以发现微博报道在传播时效、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上具有动态报道、细节生动、精辟解读和互动参与等四个方面的优势。
(一)新闻时时更新,热点随时跟踪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近’是指该新闻事件总是在离时间或离当下尽可能近的时刻‘发生’。对于电子媒体来说,及时通常意味着在刚才、当天、不久以前”②。简言之,如果条件允许,新闻应该在第一时间得到报道,有学者于是提出网络时代的新闻时效性理念――全时性(timelessness),考虑到受众对新闻时效的需求,尽可能地做到实时报道。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手段,便捷(既可以通过计算机终端,又可以通过手机等)、内容精练(一般不超过140字),有利于传播者在短时间内迅速“分享信息”,即时跟踪事态发展,真正做到“当下新闻当下报”,将新闻理念由“TNT”(Today’s News,report Today)转变为“NNN”(Now’s News,report Now)。
微博“通过限制信息字数、即时抵达、用户自主收发和鉴别真伪的方式,实现了一种自主、互动、简洁、快速的信息传播”③。
例如,3月14日两会闭幕,总理出席记者见面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见面会定在早上十点以后,“新华视点两会微博”专设的即时性栏目“总理记者会”,从9点14分第一条该话题的微博,报道记者入场开始,就不断更新关于见面会的消息。
见面会开始前,“两会微博”陆续报道会场布置、请柬内容、出席见面会记者的各种行动,如记者为获得提问机会,想方设法让自己更加“醒目”一些:女记者穿着红色、黄色、粉色的正装,一些男记者也穿上西装、打着领带。更有摄影、摄像记者以最快的速度架设好“长枪短炮”,有记者用大衣、照相机、书包“抢占”有利地形。
见面会开始后,“两会微博”不间断地总理和记者之间的精彩问答,时间间隔控制在5秒钟以内,最快的1秒钟内了3条信息,每一条都在120个字左右。跟随整个见面会的节奏,将重要信息滚动,不单记录了相对完整的事件过程,更重要的是,将见面会上记者与总理之间一问一答的场面,真实地向受众展示,给受众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两会微博”通过对时间变量的控制,很好地发挥出自身优势,开创了网络新闻报道新路径。
(二)细节彰显人文情怀,“微博”演绎“微言大义”
新闻有硬新闻和软新闻之分,两会新闻也不例外。以往,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在报道“两会”时,就只瞄准“硬新闻”。其实,软新闻同样具有新闻价值,软新闻具有人情味,受众喜闻乐见,做好软新闻同样是记者的职责。况且,一些软新闻也颇能揭示社会问题,值得关注。
由于一些细节或者故事琐碎,采用传统的传播方式难以在主流媒体上,主流媒体在两会“软新闻”的报道上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今,通过“微博”,就能很好地解决该问题。
如,今年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又恰逢两会,妇女委员代表成为这一天两会的关注点。记者谭晶晶爆料:全国政协委员姜昆在政协文化艺术界小组讨论会开始前,向包括女记者在内的会场里所有女性鞠躬表达节日祝福,引来全场一片叫好。错过这一场面的宋春丽委员悄悄给姜昆传话,“等会儿得给我补上一个!”小爆料,却有喜剧色彩。
又如,3月13日12点,记者任芳通过手机短信一条“微博”:河南大厦五层服务员程微:第一次做两会服务,真长见识。会快结束,她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不用每天在电梯口站八小时了,那比打扫房间还累。担心的是,会开完后,实习期也结束了,马上拿到新闻专业的大专文凭了,不知能不能在北京找个文员工作。百来字,反映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给受众讲故事而不是讲道理,恰似细雨,“润物细无声”。
这样的小细节通常在“现场微报”中,即时性小栏目也有精彩点滴的呈现,“两会微照”栏目不时地一些有意思的照片,给两会报道增添了几许亮色。
关于“两会微博”加强生动细节的报道这一点,“新华视点两会微博”编辑组负责人贾奋勇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就坦诚地说过,“围绕‘两会’微博,我们也提出了专门的采写要求,比如一定要抓现场、抓鲜活、抓实质,在写法、表述上契合网络时代的阅读需要。”④
(三)犀利评论直击问题本质,精辟解读勇立舆论潮头
“互联网读者已经由早期浏览的时代,进入了全新的‘价值阅读’时代,观点,其实最能体现这种‘价值’。”⑤因此,除了新闻信息,“新华视点两会微博”还通过常规性栏目“两会微评”、“代表委员一言”短小精悍的评论,给“价值阅读”时代的受众有“价值”的“观点”。
房价是本次两会的一个焦点。全国政协委员、大连万达董事长王健林谈到房价上涨的原因时,坦诚房地产业利润偏高,“两会微博”通过“微评”栏目了一条小评论,借赞房地产商之名,行吐民众心声之实,不仅一语中的,点出“民生之艰辛”,而且用语之犀利,解读之深刻,着实令人佩服。
“向王健林委员致敬!作为房地产商,他能直言‘房地产利润偏高’而不是一味推脱于土地财政、刚性需求等,难能可贵!其实,把房价降下来并不是要房地产商不挣钱,而是说有个民生底线,稍微让让利,这样也好可持续发展,否则把群众血汗榨干了,那些子承父业的‘房二代’们怎么办呢?”
有人把当今社会称作“微社会”,无论是高科技产品的日趋迷你化,还是文化商品的短平快,都反映了人们浮躁不安的心理,微博集两者之大成,一出现就受到追捧,除却小消息的琐碎繁杂,微博里独具个性的“只言片语”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人们轻点鼠标在电脑跟前快速浏览,太过一本正经的文字,只会让人望而生厌,而一些生动诙谐、入木三分的‘网言网语’却极受网友的喜爱。有的时候,评论的文字不在多而在精,即便三言两语,只要足够精当就堪称点睛之笔。”⑥新华视点两会微博是主流媒体依托商业网站服务平台而建的一个新传播渠道,整合了主流媒体的人才优势和商业平台的技术资源,通过微博开拓了网络评论新的价值领域,再次展现了主流媒体引领舆论的新气象。像“关注舆论监督”、“会诊经适房”、“关注收入分配”、“高校去行政化”等等均为就时下新闻热点展开探讨,代表委员的发言、新闻记者的点评,都在短短140字的空间里得到及时呈现,并且通过与网民互动,激荡起层层舆论潮,使社会问题得到透彻分析,有助于健康舆论氛围的形成。
(四)互动参与尽显网络优势,“微博问政”力吐平民心声
“微博问政”成为今年两会的一个热门词汇,普通网民通过微博与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乃至跑会记者交流,针对当前国计民生热点、难点阐述见解,发表建议,成为今年两会的一道独特风景。
其实,此前,网络问政已风生水起:在今年的安徽“两会”上,“网络问政”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重庆对官员启动网络问责;湖北武汉市市长要求各单位工作计划上网公开,接受市民监督;湖南也将“网络民意”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新年伊始,从在红网岳阳论坛上收集民意,向政府建言,到被增补为岳阳县政协委员参加政协第十一届第三次会议并递交提案,网友‘错爱的我’完成了从一个‘草根网民代表’向县政协委员的转变。这是湖南首次从网民中‘特招’政协委员,不但在湖南开创先例,也是继河南洛阳之后,中国公民以网友身份参政议政的又一突破。”⑦
“微博问政”继承了此前“网络问政”的传播优势(互动性)和言论风格(大胆犀利),同时又发扬了自身短小便捷的优势,吸引更多普通民众参与“网络舆论场”的建设,将更多的“民声”囊括进来,发挥“网络舆论”的强大影响力。
主流媒体与“微博”两者的结合取得了“1+1>2”的效果,此次新华视点两会微博无疑是一个成功案例,不仅让新华社和“微博”互利共赢,而且开创出一种新的新闻实践模式。■
参考文献
①《“新华视点两会微博”上线 两会记者织“围脖”》,
2007 年5 月31 日,全国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中心在北京成立。这条消息成为第二天全国各大门户网站和主要媒体的重要新闻。“全国第一家为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综合型、规模最大的创业就业服务机构。”这一定位让记者对全国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中心产生了极大兴趣。在全国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中心,刘林先生谈起了全国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中心成立的初衷和开办的服务项目以及发展目标。
一贯关注青年创业和职业培训的刘林现为全国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中心执行主任,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
儒雅、沉稳,胸有成竹,谈笑风生,是刘林给人的第一印象。
促进青年创业,服务青年发展
《职业》:全国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中心成立的初衷是什么?
刘林:主要是针对青年就业难这一突出的社会问题,通过整合官方和民办力量,整合社会资源,为青年顺利就业和更好地创业搭建一个全新的平台,以“促进就业创业,服务青年发展”。
《职业》:全国青年就业创业中心刚刚挂牌,但人们从网上看到它的很多服务项目已经有条不紊地启动了,行动非常快,这是得益于准备充分还是借助了其他力量?
刘林:全国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中心是由发起并主办,依托北京城市学院和北京民办教育协会来开展工作的。城市学院本来是一所职业学院,以培养职业技能人才为主,是受国家劳动部、教育部、经贸委联合表彰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城市学院与团中央人才培训项目的合作始于2002 年。从2002 年起,团中央开始重视青年创业工作,目的是通过一人创业带动多人就业。2003 年,团中央命名了一批全国青年创业基地,并在首届中国青年创业论坛上确定成立全国青年创业培训中心,中心就设在城市学院。之后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在青年中宣传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传授创业思路和方法,通过SYB项目培养青年的创业能力,与劳动部和团中央共同组织推优评选等。有了前几年的铺垫和探索,全国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中心的启动非常顺利。中心揭牌后,举行了首场高校毕业生招聘会,有58 家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高科技企业和首都近千名高校大学毕业生参加了招聘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有800 多个。
《职业》:作为全国第一家为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服务的机构,其全方位、综合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林:最开始时,创业培训中心的功能主要是教育。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发现,帮助指导青年就业、创业,仅仅通过教育是不够的。加之就业难问题越来越严重,要求我们必须突破手段单一的现状,把就业和创业结合起来,加强立体化的服务。我们提出的综合化、全方位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既有理论培训,又有实战操练;既有综合指导,又有专业咨询;既有面对面的课堂,也有线上线下的心理、政策咨询服务;既创业、创意项目信息,又筹集、管理青年(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
《职业》:具体怎样开展各项服务呢?
刘林:中心的服务主要是面向全国青年尤其是未就业大学生积极开展集中、专业、实践性的就业创业教育实训与服务。具体说,第一,通过定期举办公益性就业创业大讲堂,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政策性指导和专业化培训,进行就业观念和创业意识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第二,全国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中心开通了最先进的现代技术网络,建立大学生就业岗位需求和用人岗位需求信息数据库、举办系列大学生就业专场招聘会,并常年为用人单位提供现场招聘和委托招聘,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搭建沟通的桥梁;第三,中心引进了工商、税务、人才服务、创业指导、专利、金融贷款等多个专业服务部门,希望经过资源整合的多项举措,逐步增强全国大学生的创业、创新的机会和能力,扶植有条件的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人才带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对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具
有很重要的探索意义和现实价值;第四,中心建立了专门的就业心理辅导室,由权威的心理专家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服务,提高大学生求职的心理素质。
所有服务都是公益性的今年重点援助贫困大学生
《职业》:看来,中心成立后有很多工作要做,那么第一步重点工作是什么?
刘林:我们考虑,当前全国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中心的重点工作是围绕今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及明年的大学生就业需要做文章、下功夫。目前我们正在抓紧做的一项工作是,充分调查、采集数据,在此基础上,确定特困大学生,对他们实施就业援助,尤其是为那些贫困家庭的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今年准备访问的困难群体有:残疾大学生、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贫困大学生等。
而对2008 年毕业的大学生提供的求职、创业服务,主要是就业指导和就业方向、就业岗位方面多种形式的服务。包括开办讲座、举办招聘会、推荐实习岗位,如村官见习、企业实习等。
《职业》:我们知道,中心的所有服务都是公益性的,那么各项工作计划的实施有哪些组织支持和资金支持?
刘林: 全国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中心不以营利为目的,是一个公益性的组织。我们的任务是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一是争取政府及公共部门对这一项目的支持;二是通过志愿者(专家型专业志愿者)行动,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提供专业服务的支持。我们的资金渠道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公共财政的支持,2005 年我们在开展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项目的研究及实施时,获得了相关部门的一笔投资;第二是社会的捐助和支持。
同时我们也在尝试进行一些有偿服务,选定了几个点,其中有两个点大概每年能获得一定的收入。从今后的发展来看,我们给大学生提供的服务仍然是免费的,对于延伸的服务和高端的服务则需要收取一定费用。这一运作模式有很强的可行性。就目前情况看,中心的资金运转正常,有一定的保证。
《职业》:从中心的日程表上得知,中心每周将举办公益性就业创业大讲堂,这种大讲堂从什么时候开始,首先在哪些地区进行?
刘林:我们的公益性就业、创业大讲堂首先在北京开讲,每周将在北京开办一次就业创业讲座,邀请成功的创业、就业者,如请新东方的俞敏洪等主讲。我们在北京的中关村科研院所和高等学府密集区,建立了综合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达5000 平米,配套设施齐全,其中设有服务大厅、心理咨询室、创业孵化平台。这个中心立足北京,向全国辐射,我们将把它建设成为具有领先水平的全国青年人才服务中心,为青年的就业创业提供高效的服务与支持。
《职业》:能重点介绍一下青年创业孵化平台吗?哪些人可以进入这个平台,它的最大作用是什么?
刘林:我们还组建了创业专家指导团,对青年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包括创业项目的提供、小额创业贷款。青年创业孵化平台于今年7 月份建成后,就进入创业人才的选拔阶段。创业者选拔的标准是,其要具有代表性,能起到青年创业孵化示范作用,如有创业天赋但缺少创业项目的人,像有些退役体育运动员等有特长不会创业、需要指导的人。人员选拔确定后,中心提供创业实践服务。时间在半年至一年,主要起示范作用。同时,我们计划在中心创业孵化平台基础上,建立中小企业平台群。近年内,通过成功企业家的参与,让更多的小的创业孵化平台在全国各地兴起,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勤工俭学或者实践机会。同时要规避风险。
五年目标和两大人才示范计划
《职业》: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和困难是什么?
刘林:中心面临的困难确实有不少,从大的方面来说,目前国家支持就业创业的机制和政策尚不健全,实施规程有待细化。政府制定政策是为了促进更多的人就业,又把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控制在一定限度内。社会的政策体系处在发展过程中,而我们的中心特别需要政策支持。我们希望寻求一种模式,进而发展到全国,以点带面。比如,我们正在进行社区信息化、数字化方面职业需求的调研,以便开辟大学生就业的新领域。
《职业》:中心的目标是什么,对其社会效益如何估计?
刘林:全国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中心创建时提出了特色服务的五个宗旨:一是青年组织的优势与社会力量相结合;二是政府公共服务与社会志愿服务相结合;三是整合市场资源和自有的特色服务项目相结合;四是现代技术手段与传统方式相结合;五是普遍与为大学生特殊群体服务相结合。
全国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中心创建时预计三年能出效果,中心的模式有两个重要内涵:第一,它是高效益的项目,有高的社会效益;第二,它有很高的服务质量。我们在加紧培训和提高中心人员素质,以实现高效益运作、高质量服务的成效。
我们的目标是,两年培训1500 名创业教师,500 名创业示范个人。如果说要有一个时间表的话,我们希望经过五年时间,使中心的服务特色得到相对完美的体现。
2008年11月12日,我国会计信息化委员会暨XBRL中国地区组织成立;2009年4月23日,财政部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确定了未来5-10年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目标。此前,我国单纯的会计电算化或者形式上的系统改良、功能升级,已难以适应提高信息质量、满足信息需求、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监管效率的新要求。这两座里程碑,指明了我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化、国际化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满是希望,挑战也无时无处不在。
大型企业:起步早制度完备
武汉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武钢集团)的会计信息化工作称为财务信息化,这一“非常可怕”的趋势从1985年起步,几乎与我国会计信息化启动时间同步,至今进行了20余年,经历了三个阶段。
1985年,武钢集团启动会计电算化替代手工记账的工作。当时由于受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限制,由财务人员用BASICA语言自行开发的凭证汇总程序,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手工记账、汇总的工作。实现了用计算机进行账务处理替代传统的手工记账。由于计算机对财务数据计算速度快、准确性高,财务信息化将财务人员从复杂的记账、算账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传统的财务工作获得了一次真正的飞越。
1994年10月,武钢集团财务信息化已经由简单记账朝业务核算方向发展。企业选用了当时较为成功的“远方通用会计核算软件”,在公司财务部建立微机局域网,采用NOVELL网络操作系统,统一制定会计科目编码,规范会计处理流程,统一制定报表格式和数据来源。实现了财务部会计核算从凭证制作到明细账、总账到会计报表全部上机,数据有权共享。经过调试和试用,于1995年初手工记账被完全替代,实现了会计核算手段的电算化,改变了传统的会计核算分工、会计处理流程,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完善。财务人员只要将记账凭证输入到计算机,计算机自动由记账凭证产生明细账,由明细账汇总产生总账,根据统一定义的报表格式和数据来源,由科目汇总表自动产生报表。因此,只要按正确的方法操作,就不会出现账证不符、账表不符的错误,会计基础工作明显加强。
2001年,武钢集团进行整体产销资讯系统的建设,与台湾中钢合作,在钢铁主业范围内开发了整体产销资讯系统。这一系统由财务管理、销售管理、技术质量管理、生产管理、出货管理、物流供应链管理、设备及工程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生产储区优化、企业决策支持、信息门户管理、信息作业管理、能源计量电能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等十五大专业系统构成,使钢铁主业信息集中程度进一步提高。在武钢集团整体产销资讯系统中,各专业系统向财务系统收集账务处理信息,并执行自动抛账作业。财务人员全程主导开发武钢集团ERP系统。其中,整体产销资讯财务系统主要包括普通会计、成本会计、副产品存货、厂务会计、销售结算、报支、应付账款管理、材料备件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子系统。通过实时采集、分级处理,逐级上抛的模式,形成了整体产销资讯信息平台,达到了信息系统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同步的目标,为财务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满足集团公司对财务信息实时性、准确性、真实性的要求,武钢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从股份公司的ERP(整体产销资讯系统)和集团集中管理两个层面推进。一方面在钢铁主业各单位实施产销ERP系统,另一方面以集中财务核算为主线,建立一个集中式、网络化的集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2005年。武钢集团从管理目标和实际应用出发,充分考虑管理需求,搭建财务集中管理平台,实现多会计实体的“一个账套”财务集中核算管理,建立集中式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一是数据集中,所有核算单位的业务数据统一存放在总部的数据库中,便于系统管理员进行统一管理维护,集中进行数据备份,减少安全隐患,集团下属的核算实体通过网络联接数据库进行日常业务工作。二是核算集中,下属各单位都在一个账套中进行核算。通过对各单位操作员职责和权限的统一分配。既满足各核算单位日常的账务处理要求,又满足总部对标准数据、标准流程、职责、权限的统一设置和管理,以及总部对所有核算单位的实时查询分析的要求;真正实现集中核算、统一管理、实时查询分析。三是决策信息集中,由于信息系统的良好支持,公司决策层就可以实时获取各产业单位的真实业务数据,有了这些数据的支撑加以决策支持系统的辅助,公司决策层就可以及时对市场变化做出决策,就可以在整个公司层面进行企业战略规划,进行集中决策。
未来武钢集团的财务信息管理工作,将完善集团预算管理体系,强化集团预算管理功能。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部分,是集团公司进行财务监控的核心之一。预算管理体系包括两个层次,即总公司预算管理体系和基层单位预算管理体系。总公司预算管理体系主要从宏观上对公司总体以及各下级单位运营状况进行控制和协调;各单位预算管理体系则是在总公司总体预算计划下对本单位的资金、成本、收入等进行预算控制。财务集中管理信息系统支持多版本预算管理,支持两种预算的编制方式,既可以在总公司战略规划的指导下,由总预算分解形成下级各单位的预算,也可以由下级各单位的预算汇总形成总预算,应提供多种预算分析和预算控制。决策支持实现管理驾驶舱,采用集中式集团财务管理后,随着集团财务数据的不断积累,集团数据仓库的建立以及在数据仓库基础上建立管理驾驶舱,实时准确地挖掘企业业务数据,构建实时关键数据指标,通过各种常见的图表形象标示出企业运行的关键指标,直观的监测企业运营状况,并可以对异常关键指标进行预警和挖掘分析,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另一大型国有企业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下称中远集运)也较早感受到信息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往年年初的时候,企业全球EDI(电子数据交换)平台项目经理陈怀海所在的中远集团计算机中心总是处于紧张待命的状态。业务部门在前方接订单,IT部门则在后方忙着修改IT系统。“新客户对系统的要求各不相同,老客户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陈怀海说,“总是在不停地修改系统。有时候需要组织突击队,连日连夜加班。如果不能在客户要求的时间内完成,一个重要的订单就飞走了。”
陈怀海所在的计算机中心承担着整个中远集运公司的IT系统建设和运营维护任务。陈怀海的上级领导马涛主管信息系统研发工作。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开拓,系统越建越多,马涛的IT队伍已经沦为“救火队”,忙于应付随时出现的“险情”。最惊险的一次是在“9・11”之后,美国海关要求其他国家的运输船在本地港装货前再
提前24小时进行反恐报关,而以前则是货到美国港口24小时前报关。这就意味着,有些数据还没到达相关信息系统时,就要被抽取出来,那么信息系统必须做修改。IT部门得到的需求是在2001年11月中旬,实施完毕的最后期限是2002年1月1日。“当时运气不错,实施过程还算顺利,要是出点问题或者中间需求稍有变化,错过时间节点,我们的损失就大了!”马涛说。
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已经不复出现了。自从2005年7月成功实施基于SOA(服务导向架构)的EDI平台一期后,陈怀海和同事们可以更轻松地对系统进行修改或者新建。往常2~3周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基本上2天就可以完成。
中远集团主要从事海洋运输,在货物运输的过程中,涉及到银行、海关、港口、码头、商检、卫生检疫等部门和单位,货物的流转和信息传递息息相关:如果采用纸面文件形式进行信息传输,工作量之大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从80年代初中远集团就开始了EDI方面的研究,当时研发出的EDI标准后来成为了中国海运界的通用标准,一直沿用至今。
不少国有大中型企业,把会计信息化与资金集中管理结合起来,并逐步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中石化、五矿集团等积极推行财务信息化管理;宝钢集团、中化集团等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通用集团、一汽集团等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神华集团、中石油等加强了成本控制管理;中海油、航天科工集团等加强了内部审计,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信息中心主任石治平指出,大型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力军,是国家竞争力的主力军。从一定意义上讲,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是企业之间的竞争,特别是大型企业之间的竞争。大型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和示范带头作用。大型国有企业的信息化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龙头,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型国有企业有效推进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企业提升竞争力,在全球化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需要,也肩负着加快国家信息化进程,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光荣使命。
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李伟说,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使一批大型国有企业在企业管理精细化、产品研制数字化、生产控制智能化、信息共享网络化、商务运营电子化等方面,达到同行业世界先进水平。他强调,“实现这一目标有一定难度,却是大型国有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需”。
同时,石治平指出,大型国有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并不平衡,首先与重视程度有关,也和行业差异有关,有的行业实行信息系统关系到企业的生存问题,必须从第一步开始打好基础,而部分行业的管理虽然和其他企业类似,但生产方式却有其特殊性,在这一环节要做好信息化工作就有些难度,信息化水平相对发展较慢。
中小企业:基础工作千头万绪
我国企业信息化实施成功率已提高到20%,大多以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为主。占我国企业数量99%的中小企业,却只有10%左右实施了信息化,而且由于资金、技术力量、管理水平等原因,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升中小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职业经理人褚智青常年奔波于江、浙两省,在当地民营企业任高管,负责企业的各项制度与标准体系的建立健全。他曾任职的企业多从小作坊、小工厂成长起来,依靠家族管理、企业主的努力与能力,达到过亿资产的规模。
他目前所在的公司主营电机的生产与出口,全厂员工400余人,资产总规模24Z多元人民币,财务部包括部门主管在内,会计、出纳共有8人,其中成本会计两名,分别负责原材料和费用核算;销售会计两名,分别负责往来账和销售回款;出纳两名,一人负责银行的进出款项,一人负责报销、发放工资。
整个财务部门每人均配有电脑,但仅限于用EXCEL表格编制会计报表。“因此,与企业规模相比,财务部人数偏多,但工作还是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从事过企业财务工作的褚智青认为,财务部门人员配置臃肿而工作效率过低。据他介绍,企业每个月的财务报表至少要在下个月中下旬才能编制完成。“部分年龄偏大的会计,连基本的电脑操作也不会。”仅有的报税退税软件,还是在税务部门要求下购买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企业扩张步伐加快,生产经营上规模,企业曾希望购买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在内的ERP软件,但各部门和环节的基础工作薄弱,使这一计划至今未能付诸实践。褚智青将企业管理软件结构比喻为“分门别类的格子”,将企业各类生产经营数据放入这些格子中。就需要进行数据初始化工作。数据初始化是一项内容浩大的工作。若实行外包,几乎没有软件公司愿意接手此类“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且对方不了解企业内部情况,极易出现数据输入误差,而影响软件使用的效果。若由企业各部门联合完成,却难以找到能熟练使用软件的合适人选,且各部门所报的物流、材料、产成品、半成品、报废品、次品、库存、发货、代销等数据要么不齐全,要么与财务部门所反映的会计信息不符。加之财务部门手工台账缺乏系统性、分类繁琐,企业的“ERP计划”最终搁浅。
同时,中小型企业的领导层与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的理解和认同度并不高。一家小型生产企业的董事长告诉记者,包含会计信息系统在内的企业管理软件并不适用于规模小、人数少的企业。“在我们这样不到100人的单位,出门拐弯到隔壁办公室就能说清的事情,没有必要投入数百万装软件,利用不好,反而用大炮打了蚊子。”
“现在主要负责仓库物料出入库的凭证审核、内部投入产出汇总结算和材料成本的核算工作,尚未取得技术职称,计划明年参加考试。不会考到会计信息化吧,单位的注意力放在销售、产值方面,把电算化做好就不错了。”供职于一家中型民营企业的会计人员对记者说。
在褚智青眼中,他所走过的数十家民企均有实行会计信息化的需求和必要,却缺乏实行会计信息化的基础。究其原因,褚智青认为:
其一,多数企业只是利用电脑处理会计的基本核算,财务人员录入的数据,基本上只是单纯地为了记账,完成事后对业务的反映工作。
其二,财务软件开发人员会计知识贫乏,导致软件开发不到位,很难满足企业会计信息化和内部控制的需要,这使得有些核算还需手工完成。
其三,商业软件具有通用性,而对某个行业、企业来说,缺乏针对性,给使用者造成不便,无法满足需要。
其四,盲目引进,无视企业实情,不惜巨资盲目采购国外财务软件,而与企业实际情况相差较远。
其五,受制于成本效益原则,目前我国的会计软件单机版或网络版其价格在几千元到数万元。而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流数量有限,企业主更愿意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更急需的地方,使得会计信息化的时间向后推迟。
其六,软件市场不规范,部分从事财务软件销售和的公司,往往只重视自身的经济效益,追求量的突破,而没有真正在服务和技术上狠下功夫,卖了软件就大功告成,致使部分实行会计电算
化的单位由于购买的财务软件不合格,出故障频率高,或者技术服务跟不上,用户操作中有问题,要么找不到技术服务人员,无处问,没人管,要么技术服务人员解决不了软件应用问题。故用户始终不敢甩掉手工账,严重地影响会计信息化发展。
其七,企业管理由于缺乏规范性、标准化,没有严密的制度和过程控制,生产、销售、财务、仓库保管等基础性工作环节的数据失真或缺失,导致财务软件“有力没处使”,形成资源浪费。
其八,会计人员素质影响会计信息化进程,大部分民营企业会计年龄结构偏大,知识结构陈旧、老化,难以彻底更新、学习新的知识,客观上形成了推进会计信息化进程的阻力。“好比WORD软件的使用,使用者得具备识文断字、会打字等基本素质。”
在褚智青的工作笔记上,密密麻麻写下如下解决方案:
第一,配备和培训专业人员使人员配备和系统建设同步进行,以便系统一旦建成即可投入运行。
第二,整理手工账,包括整理所有的手工单据、凭证、卡片、账簿、报表,并核对无误,保证账单相符、账证相符、账卡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并保证单位内部、本单位和外单位之间账项核对无误;根据已生成的会计科目体系及单位核算和管理的要求,建立起规范的管理和辅助核算科目体系;结合有关职能部门和内部管理需要,建立起一套健全的会计报表体系;全部数据准备完毕之后,逐笔进行正确性、合法性校验,为将手工会计核算资料输入计算机做好准备工作。
第三,进行总会计师、会计主管、数据操作录入员、出纳人员、系统管理员和维护员、数据管理员、档案管理员等不同类别的人员分工。
第四,进行财务数据初始化,这是实现会计信息化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是整个工作的基础。
第五,人机并行,在甩掉手工账之前,手工会计处理和计算机会计处理的并行时间至少需要3个月且两者结果一致。……
“上面的道理老板都知道,但很多企业往往走到第一步,最多到第二步就打了退堂鼓。在第一步买软件、电脑、铺设局域网,企业还踌躇满志,到涉及到基础性工作时,千头万绪消磨了企业最初的热情。”褚智青告诉记者,曾经任职过的一家企业投入数百万元购买财务软件后,由于数据缺失与前后矛盾,“愣是把计算机弄傻了”,不久这项投入成为闲置的“沉没成本”。
褚智青告诉记者,大部分民营中小型企业实现会计信息化前,“得解决千头万绪的问题,做好充分准备再上马”,但等待问题全部解决后再开展会计信息化,也不现实。可以在条件成熟6~7成时着手会计信息化,在尝试中逐步完善企业基础工作,使两者相得益彰。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副教授廖联凯,从事企业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战略管理会计、ERP、管理创新,他向记者介绍说,我国数量上占绝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有开展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基础和一定的软件基础。若推行会计信息化,应该采取两步走的方法,即先“电算化”,再“信息化”。同时,在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获取和继续教育中补充会计信息化内容并做出具体考核要求。这样一来,作为“信息化”基础的“电算化”就可以先在我国中小型企业实现,并且随着“电算化”的逐步深入逐步迈入到“信息化”。
软件行业:亟待提供统一、专业的服务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委员会暨XBRL中国区组织的成立大会上提出,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任务主要是“健全一个体系、建立一个平台、形成一套标准、打造一支队伍、培育一个产业”。“培育一个产业”是要培育一个为相关单位提供软硬件产品供给、技术服务和咨询服务,服务质量上乘、社会声誉良好、发展前景广阔的会计信息化服务产业,推动我国会计信息语言的标准化、规范化,会计信息运用的自动化、集成化,会计信息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会计行业的智能化、现代化。
关于会计信息化服务产业的发展,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曾志勇提出分级响应、标准规范的建议。他认为,随着会计信息化的不断普及,应用各种会计信息化软件的用户不断增多,服务需求量不断增大,作为会计信息化软件提供的厂商或者会计信息化推广机构,不仅需要建一套专业的、全方位的服务体系,还要本着如何为广大最终客户提供多样化服务方式、统一标准的服务的理念,在全国各地发展服务中心,并辐射到每个重点市区县。然而,目前能提供会计信息化服务的各地商或培训机构很多,但是缺乏统一的服务标准,不能让用户获得专业的服务,并将软件效能应用得更好。因此,会计信息化软件提供商需要提供相应的服务管理体系,让信息化应用者能获得更为专业的服务。要想实现统一、专业服务,需要完善统一服务管理平台、统一的服务流程和规范、统一的现场服务记录单、统一标准的服务产品以及统一的能力提升与管理体系。
曾志勇表示,软件及服务提供商面对各种个性化的客户服务时,不仅需要对自身和各级机构进行服务质量要求,还需要对其提供的服务项目及交付标准进行统一管理,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和收费原则,以便客户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产品。在一些常规的服务项目上,可以实现定制服务,那就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结合用户的业务需求及阶段会计信息化实施进程安排,协助用户进行业务流程梳理和岗位设置等,帮助用户成功应用会计信息化软件。服务人员还需要为用户确定工作范围、工作任务、工作计划等。同时,后续需要给提供客户培训和一些热线服务、现场服务及各项预警服务。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分会理事长许建钢表示,我国的会计信息服务产业还处于幼芽状态,需要进行培育。虽然已经有好几家软件商提供各类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数据库,但是大多仅仅停留在提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以及一些加工程度较低的初级产品,“更广泛的会计信息服务很少见”。
许建钢认为,在信息化咨询方面,部分软件商和咨询机构也开始注重对企业信息化各个阶段提供咨询服务,但是还没有脱离软件商品的销售利益,仅仅是把它看成一种促销手段或业务拓展的辅助手段,这种带有一定私利咨询服务的质量“不敢恭维”,客户也不愿意支付咨询费用。另一方面,目前客户接受咨询的习惯还没有养成,由于文化和体制背景的影响,往往很少有企业会认真地花钱买专家的咨询意见,企业更多的是听上级的政策和指示,如上级领导提了信息化的要求,就一窝蜂地象搞运动一样的投资,而不考虑企业的实情。大多数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甚至根本就没有接受咨询服务的预算。
至于,目前信息化服务产业与市场的需求还有多大距离,许建钢认为,从供应商的竞争激烈程度看,似乎供给很大,但在企业需要服务时常常又找不到合适的供应商,关键是个性化服务不足,供应商没有考虑企业的具体需求。
他也同时指出,我国会计信息化服务产业面临的问题是政府的支持和认识不够。“从《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就看出,只有一处谈到这个问题,而且没有相对具体的要求。把会计信息化服务产业仅仅定位于技术支持,也不利于这个
产业的发展。政府和协会在发展我国会计信息服务产业方面,应该多开展一些有益的工作”。
会计业界:行业拐点渐行渐近企业、会计人员需适应
“按照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大型企业的传统会计工作将消亡,这是非常可怕的。在这20余年的财务信息化进程中,采购原材料不需要财务人员做账,进入仓库保管就自动抛账,制作凭证的工作由系统代替了……传统会计核算逐渐消失,各分厂的财务工作逐渐集中到集团总部,大型企业的会计工作职业定位已转化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反映的分析能力方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信息部部长、计算机应用专业教授刘勤说,“从这一角度而言,财务信息化改变了大型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定位。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这一状况,他们预测在中国未来10年,也将如此,如何适应、能否适应,是对广大会计从业人员的考验。”他认为,会计信息化无疑是对财会从业人员影响很大的一项IT技术。随着社会的进步,IT技术的发展,仅仅具有会计专业知识已不能适应工作要求。针对每个从业人员个体,由于其具体从事的工作性质、所处的岗位层次、所服务的行业等因素的不同,会计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的IT知识也会呈现较大的差异,这就是研究会计从业人员Ⅱ知识结构的难点所在,也是目前一些会计类证书考试选择模块的根本原因。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管一民说,中国1200万财会人员中,中高层次、高素质的财会人员却很少。其中,了解IT技术的发展,以及真正了解IT技术对会计行业影响的财会人员就更少了。会计信息化主要是通过网络技术支持的,一切网络信息的传递与处理都要通过计算机的操作来实现,这就要求会计人才既是一名高水准的会计师,又是一名出色的计算机操作员,能熟练掌握各种会计软件的操作,熟悉国际会计及商务惯例,具有广博的社会文化和专业知识背景。
“我们在从事培训的工作中发现,会计人员对自身专业知识之外的技术了解不多”。他认为,会计岗位在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它组织等经济体中都存在着。企业经营中的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都与会计人员密切相关。当企业经营越来越借助于信息的时候,IT技术也越来越影响到了会计人员。因此,作为符合会计信息化需要的会计人员的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掌握一些相关的IT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回到十多年前,会计电算化都是个比较陌生的概念,手工记账普遍,那时候的财务软件公司还处于艰苦的创业阶段。”高级会计师、证券特许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税务师张连起认为,时至今日,掌握信息化软件的使用已经是会计人员的一个基本技能。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是有一个既定的审计标准和审计程序,审计比照这些标准执行后,如果出现了问题,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审计责任。这在“不作假账”的舆论压力下,如何遵守准则尤其显得重要。对于执行审计的注册会计师而言,了解ERP知识是其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这个例子也可以提醒IT公司,在培训客户的时候,不仅要包括客户的财务人员,也要考虑到客户的审计师的IT知识更新的需要。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副教授廖联凯认为,会计信息化给会计工作内容、职业定位带来的变化,应从多个角度看。从核算角度而言,会计人员依然遵循现行会计准则和制度,按照以往的方式方法和流程制证登账做表。从XBRL的目标来看,不管是降低信息交换成本、提高财务信息的可获得性,或者通过互联网提供具有时效性的信息从而提高信息的相关性,还是可自动交换并摘录财务信息而不受个别公司软件和信息系统的限制、减少为了不同格式需求的资料而重复输入的问题、解决由互联网上获取的HTML格式的财务信息不能直接用作分析、比较的困难等,这些都是通过相应的软件系统功能来实现。会计人员只是“使用”这个软件或借助这个系统而已,此时,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并没带来多大变化,对其职业素养也没提出新要求,相关的软件功能使用,简单培训一下就可以学会。
入职一年多后,我开始采访行业内的热点事件,也开始写一些报道的文章,那时,陶老师是我搜集材料,参加会议时经常可以看到的名字。
记得第一次和陶老师通话采访时,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十分担心知名学者不好打交道,硬生生的被拒回来。通话结束后,我还是被“吓”到了,向陶老师做了自我介绍后,陶老师称我“小李老师”,并一直抱歉没有及时回复我的采访邮件,完全打乱了我的预想和准备,紧张的我更是不知说什么是好,把想要采访的问题都忘了……
今年十一假期刚过,陶老师便来京参会,知道陶老师必到,记者便早早就在会场候着,已经约了半年的采访,终于让我“逮到”了。和陶老师聊起家常,提到孙女和外孙女,陶老师的幸福溢于言表,“现在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和她们在一起”,眼神中流露出满满的都是慈爱。进入正题,提到大成上海知识产权团队的采访问题,陶老师恢复了认真的神情。
“江东子弟”加盟大成上海所
大成上海分所建立于2001年,但最先几年内只有一些零星的知识产权诉讼或者非诉业务,当时还没有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2008年,由时任大成上海分所主任的刘逸星律师牵头,汇聚黄夏敏、徐新建、彭文胜、单训平、王越等志同道合的近十位律师,预测并判断我国法律服务市场发展大势以及国内外企业日趋增长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需求,发起创立了大成上海分所知识产权部。
随后面向上海以及长三角地区,这支团队开拓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工作,承担了一系列知识产权诉讼案件和非讼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当时刚刚成立的这支团队中,并没有陶鑫良老师,“三军易发,一将难求”,为了取得更好和更大的发展,大成上海分所知识产权部迫切需要领军人物,为此刘逸星主任“三顾茅庐”,几番诚情请出了著名的知识产权教授兼律师的陶鑫良带着由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毕业的优秀研究生组成的“江东子弟兵”律师团队,于2009年夏加入大成上海分所知识产权部。
此后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几年来不但先后有余力、杨宇宙、吴海寅、戴健民等一批资深知识产权专职律师投身旗下,而且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几位教授级的兼职律师也相继加盟。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整个知识产权团队现有三十多位律师(其中包括了五位正副教授的兼职律师在内)以及十多位律师助理;团队的专业领域覆盖了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与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等知识产权的全方位;团队的客户范围包括国内外企事业单位与世界500强等跨国公司等各行各业。
近年来该团队每年有数以百计的知识产权诉讼与仲裁案件,其中不乏重要案件乃至于重大案件。例如近年来该团队所的诸多案件已相继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十大知识产权诉讼案例、十大创新知识产权诉讼案例和最高人民法检察院十大知识产权诉讼案例以及相关省市高院的十大知识产权诉讼案例。
目前该团队正在参与的例如“百度诉360不正当竞争”相关诉讼案件、“智臻诉小i机器人专利侵权诉讼案”、“嘀嘀打车软件侵犯商标案”、“琼瑶诉于正著作权侵权诉讼案”、“张伟锋诉3M公司职务报酬纠纷案”等一系列重要知识产权诉讼案件,也在国内外激起了很大影响。大成上海知识产权团队多年来还踊跃投身知识产权社会普法宣传活动和积极参加我国知识产权立法修法工作,该团队成员相继参加了我国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合同法等立法修法研究工作。该团队成员多年来还一直担任了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府知识产权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等全国性或者地区性知识产权学术团体或者专业团体的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及执行委员、学术委员,专家委员等。该团队一些成员近年来还相继被评为“2012全国知识产权最具影响力人物”、“2013全国知识产权影响力人物”、“钱伯斯2015知识产权诉讼领军人物(业界贤达)”、“ALB2015中国15佳诉讼律师”、“2015LegalBand 中国律界俊杰榜30强”等荣誉称号。
在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的近年年度工作计划的卷首就开宗明义:“要做大成律师事务所皇冠上的钻石,决不做大成律师事务所窗台上的花瓶”;“要做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鲁班巧匠,不做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南郭先生。” 大成上海知识产权团队越来越明确的工作目标就是“五化和三力”,即追求“规模化、专业化、团队化、品牌化、国际化”,就是致力于“提升专业竞争力,扩大社会影响力,增强团队凝聚力”。
“群英谱”的速写肖像
在拥有600多人的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内,乃至于拥有近5000人的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系统内,大成(上海)知识产权部乃是最小的专业部门之一,的确无法与本分所内数以百计律师及律师助理的资本市场部、公司与并购部、国际业务部等大专业部门的规模与人数相提并论。但相对于国内绝大多数开展知识产权业务的律师事务所往往只有寥寥无几专业律师的情况相比,一个律师事务所分所的知识产权部门竟然拥有三十多名专业律师再加上十多名律师助理,其规模已不容小觑。
大成(上海)知识产权部的专业阵容不但在于有相当数量的专业人员集结凝聚,也在于拥有一批高专业水准、高敬业精神、高合作素质的知识产权资深律师的奋力拼搏。同时,大成(上海)知识产权部的人才结构有其先天的理论与实务相结合,课堂与法庭相融合的整合资源和杂交优势,因为其组成成员的一部分是长期磨练在实务第一线的知识产权专职律师,另一部分是主要来自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和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等的知识产权兼职律师,而且无论是诉讼案件,还是非讼项目,往往两者的合作取长补短,相辅相成。
可以看看这支“特别能战斗的知识产权律师诉讼突击队”中一些主力成员“群英谱”的速写肖像:
团队“领头羊”陶鑫良教授是我国知识产权界“学术与实务相结合”的一个典型。尽管他自嘲“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都不见”,但其实收获多多和硕果累累。三十年来他始终探寻在“教师的一半是律师,学者的一半是行者”的知识产权教学、研究与法律服务的前进道路上,第一个十年他奉钱伟长校长之命,于1985年牵头创建了“上海工业大学专利事务所”并作为我国第一批专利人之一亲自了数以百计的专利申请案;第二个十年他又奉钱伟长校长之命,于1995年起带头创建了“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并亲历亲为尝试了十来种培养我国知识产权人才的教学模式,同时指导出了一百多名知识产权法和知识产权管理的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第三个十年他先后担纲建设“华诚律师事务所上大知识产权团队”和“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团队”,并且亲身参与了数百件知识产权诉讼与仲裁以及非讼案件。三十年来他还作为近十个仲裁机构的仲裁员和贸仲域名纠纷专家先后裁决了数以百计的知识产权仲裁案件与域名纠纷案件;同时他也参加了我国《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合同法》等一系列立法修法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制定研究工作。他的确可以说是我国的“知识产权过河卒,三十年史见证人”。陶鑫良律师的最大特点是不做非知识产权案件,换言之,他“非知识产权案件不做”,心无旁骛。
高级合伙人余力律师是知识产权部的中流砥柱之一,曾担任知识产权部副主任,现担任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的监委会主任。他的知识产权业务方向主要在于商标与特许经营,曾经过上海“凤凰”自行车商标与企业名称等典型的知识产权案件。余力律师特别是在特许经营及特许品牌推广、注册商标许可等方面研究较深入,并在相关实务方面厚积薄发,轻车熟路。
知识产权部元老之一的傅文园兼职律师,是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副教授。她也是1994年创建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开国功臣并此后一直教授知识产权课程至今;她是1985年报考获准的我国第一批专利人。她曾担任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知识产权法系副主任和主管上海工业大学专利事务所的工作。她于上一世纪九十年代中开始兼职律师工作,迄今曾过数以百计的知识产权诉讼案件或者非讼项目。傅文园老师的教学课程和律师业务都主要面向商标法及其实务。
毕业于复旦大学电光源专业和法学专业的在大学期间就是空手道黑带的“文武双全”的杨宇宙律师,同样坚持“非知识产权案件不做”已经近十年,现在他是陶鑫良律师团队的主要核心,他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处理能力强。他在前曾过600多件若干著名跨国公司的专利申请,丰富的专利经验使得他在处理专利诉讼案件或者项目时驾轻就熟;他近几年成功过数十件专利诉讼案件,其中两件还是在最高人民法院最后胜出。近期他还正在“嘀嘀打车”商标侵权案以及其他一些具重大影响的知识产权案件。
戴健民律师与大成北京总所的邓志松律师,是全大成律师事务所反垄断法团队的牵头人,在反垄断包括知识产权反垄断的法律服务领域,戴律师及其助手为国内外重要企业包括一些世界500强公司提供了前沿的优质服务,厚积薄发,攻艰克难,冲锋在相关法律服务领域的第一线。
潘娟娟律师在2004年报考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时差了1分,从而调剂到上海大学师从陶鑫良教授读研,入学后就一直随陶鑫良进行律师实习,直到2007年拿到硕士学位后就成为陶鑫良律师业务的得力助手,现在是团队的核心成员,首先擅长于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方面,同时在专利侵权诉讼案中她也得心应手,这全靠她自己的勤奋“恶补”和艰苦拼搏,因而法学本科专业出身的她现称自己是自学成才的“半个工科生”。十多年来潘娟娟律师参与了大量的知识产权诉讼案件和非讼项目,在工作中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很高的专业水准。
本科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韩颖律师,作为2005年入学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理工本科/知识产权法硕士连读”教改项目之“黄埔一期班”的班长,2007年毕业后就一直投身于知识产权律师工作,加盟导师陶鑫良律师团队后成为核心成员。八年来她已了近百件知识产权案件,多在于专利、技术秘密类案件和非讼法律服务。优秀的大局感控力、女性特有的细致力以及对多媒体的极强驾驶力赋予韩颖很强的综合专业素质,将知识产权事业融合为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面并折射出美丽的光彩是她作为一名上海女律师的极致追求。
李伟华律师具有较强的法学思维与研究能力,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直接加入导师陶鑫良的律师团队于今已有7年。虽在团队里他是相对年轻的核心成员,但已也身经百战,了近百件知识产权诉讼与非诉项目包括一些疑难案件。他善于思考和勤于表达,已在专业杂志上发表文章十余篇。最近李伟华律师荣登“2015年LegalBand 中国律界俊杰榜30强”榜单。
单训平律师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并获得法学硕士学位,2009年加入大成上海知识产权团队。她律师执业十余年来为国内外一系列知名企业电脑横机企业德国斯托尔(STOLL)、法国爱德蒙得洛希尔银行(Rothschild)、意大利伊古奇尼(iGuzzini Lighting)、吉盛伟邦、无锡尚德电力等企业提供品牌/商标管理咨询服务、商标注册策略及方案设计、海关备案服务,商标权属、商标侵权纠纷案。
吴海寅律师的本科先后就读于上海大学的通信专业和管理专业(知识产权管理方向)。1996年起攻读知识产权法硕士研究生而师从陶鑫良教授。早在2001年起吴海寅就已经同时具有律师执业证、专利人执业证和商标人证书。十多年来他参与办理了大量的专利、著作权、商标以及反不正当竞争的诉讼案件和非讼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曾涛律师,他曾经在著名跨国公司担任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多年,在涉外知识产权事务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多有积累而经验丰富,尤其是在品牌维权等方面轻车熟路,老马识途。他率领大成上海知识产权团队中的合作团队,连续为许多著名企业尤其是一些名列全球500强的跨国公司提供了系列知识产权配套法律服务,成绩突出,得到客户的好评。
大成上海知识产权团队中人才济济,除了上述已经介绍者外,还有一批术有专攻,屡有建树的知识产权专业律师群。例如曾在知识产权专业强所华诚律师事务所工作多年后加盟大成上海知识产权团队的费俊律师,专业基础扎实,相关业绩显著。又如彭文胜律师,早在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刚出台的2009年,就已经编撰出版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及其实施方案》的专门著作。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一浪高一浪,现在大成上海知识产权团队后继有人和后生可畏,例如年青的许乐乐律师、陈哲律师、张莉律师等一批青年才俊和后起之秀都已经开始攀登知识产权专业律师的山峰,而且已经初露锋芒,后生可畏,来日方长。
事业与生活并行
大成律师事务所企业文化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攀登专业高峰与追求生活情趣并重,双管齐下,相辅相成。大成上海知识产权团队建设就是这方面的有效尝试和成功探索。
一方面,团队在攀登专业高峰上不懈努力。因为在知识产权领域,诸多前沿问题、疑难问题、尖端问题几乎总是先发生在鲜活的典型纠纷中,这些案例被发现后首先“拷问”知识产权司法审判及行政管理,进而推动知识产权理论研究,再进一步促进知识产权立法修法。“法律的真谛首先在于实践,知识产权的精髓尤其在于应用;背靠大成律师事务所国内外的‘互联网’,攀登新时期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制高点”,这是大成上海知识产权团队多年来身体力行、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千锤百炼形成的共同理念,遵循“实务要务实,理论须论理,研究当深入,办案宜仔细”的基本风格,坚持始终,一以贯之。
为此团队先后形成了智慧下午茶制度、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会制度、大成知识产权专业系列讲座制度、大成泛长三角知识产权业务研讨论坛制度、知识产权立法修法研讨制度等系列制度。譬如智慧下午茶制度,主要是本部门同仁进行业务交流学习的常设性活动,通常每月或者每两周举办一次,边吃水果边争论,边喝咖啡边交流,为部门同仁创造一个充分沟通乃至于“头脑风暴”的空间和时间。又如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研讨制度,主要是对团队成员在工作中、案件中遭遇到的疑难实务问题,或者社会舆论比较关注的知识产权热点案件而举办,根据团队成员主动求援或者团队整合需要不定期举行,既可为部门同仁办案助力解忧,又与时俱进发出大成知识产权人自己的声音。再如大成知识产权专业系列讲座制度,一般每年知识产权部都会在所内外举办十余场知识产权专业讲座,演讲嘉宾既有本团队或者兄弟部门的资深律师,也有国内知识产权领域权威的专家学者。还如大成泛长三角知识产权业务研讨会制度,是打破大成各分所之间的“墙“,整合大成整体资源、推进大成全面发展的平台,团队曾先后发起与举办了多次大成泛长三角知识产权业务研讨会,促进了大成长三角乃至于全国相关分所知识产权同仁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如知识产权立法修法研讨制度,即对于最新的知识产权立法修法动态或者文稿是团队成立以来的老传统,紧跟立法修法形势,结合自身实践体会,为立法修法机关提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团队先后对我国《商标法》第三次修改、《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职务发明条例》制定等,会同上海市商标协会等联合组织了相关研讨会,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修改建议稿提供相关立法修法部门参考,受到了积极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