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数字网络技术论文

数字网络技术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19 21:54:1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数字网络技术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数字网络技术论文

篇(1)

论文关键词:数字网络 语音室 新功能 管理 趋势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现有情况及其重要性,其次介绍了其区别于以往模拟语言实验室的新功能,重点阐述了如何实现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科学化管理,最后对数字语音室的发展趋势谈了几点看法。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需要不断开拓创新思维,努力开展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软硬件环境建设,不断提升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档次和水平,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作用。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使用为语言教学开创了广阔的科学远景,只有科学化管理,物尽其用,才能使其与日常教学活动紧密结合,推动语言教学步上新的台阶。

早期的模拟语言实验室(以下简称语音室)能够做到教师和学生即时交流,即语音式教学。这对于纠正学生听力及发音有很大的帮助。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外语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原有的纯语音形式的语音室所配备的设备和功能已经不能适应新型教学模式的需要。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是在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教育技术理论和外语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不断发展地必然产物,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创造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技术设施。外语教学是高校从事教育教学的阵地。特别是从现代化教育网络的飞速发展来趋势看,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是高校学生外语视听说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高校外语教学的重要阵地。这不仅是由于语音室本身的价值,也是外语教育教学的发展需要,并直接影响着外语教学的质量。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使用为外语教育教学开创了广阔的科学远景。

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新功能

随着高校,尤其是外语教学的不断提高,教学资源日益丰富,“数字教学”、“网络教学”、“媒体库”、“资源在线”、“VOD点播”等功能也成为了各高校对教学的新要求。随之而来的是市场上多种语言实验室厂商的突起,其类型及功能不断推陈出新。目前普遍使用的语音室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

全数字化的传输方式,损耗小,传输速率快,声音保真度高;采用主流网络技术,专业用于音频、视频的传输与处理,保证了传输的实时性与连续性;系统稳定、可靠、扩容性强;结构化的布线,使得线路简洁,维护方便;功能强大、界面通俗、操作简单,同时可以进行软件的升级换代;资源库庞大,能够满足大部分教师的教学需求;与各种多媒体设备有良好的接口,适用于大部分承载资源的媒介;以先进的网络技术为依托,使得网络教学成为可能。

如何实现对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科学化管理

(一)设备的日常维护

数字网络语言室大多配有计算机、网络交换机和网络辅助设备、教师授课终端、学生学习终端、录放音设备、手写屏、投影机、视频展示台、影碟机、耳机等设备,使得现在的一个数字网络语言室价值少则十几万,多则几十万。所以,设备的维护是科学化管理的前提。以往许多人对语音室管理维护工作的了解不是很全面,总认为语音室的管理就是机房值班和简单的维护。其实不然,管理者一定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具体地说,从事数字网络语言室的管理人员,首先需要具备以下硬性条件:

第一,要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和一些常用软件的安装、调试、使用。作为专业管理语音室的人员应具有计算机二级以上的电脑操作水平。

第二,具有组建网络和网络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掌握硬盘克隆技术和还原卡软件的使用方法,对数字网络语言室的一些软、硬件常见故障能够及时排除。

第三,要熟悉现代化的外语学习环境,配合教师做好外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实施、监控、总结的全过程。

第四,在日常工作的经验积累过程中,还应该学习一定的电路及无线电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维修能力,如熟悉语音室中网络的布线情况、电源的布线情况、网络设备的型号和功能。至少出现一般性问题,可以清楚地知道问题所在。如果维修有困难,在联系厂家技术人员前来维修时,可以积极配合,在最短时间里解决问题,尽快恢复正常上课。

那种只是“上课时开放、下课时关闭,上班时通电、下班时断电”的简单管理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日益飞速发展的数字网络语言室管理要求。

(二)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通过建立制度为语言实验室管理提供理论根据。管理制度是整个管理过程实施的依据,也是整个管理过程的行为规范。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是语言实验室管理走向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语言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制定应遵循有利于语言实验室教学顺利开展的原则,既方便师生,又便于管理,内容适用,章法可行。只有这样,制度才能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成为广大师生和管理人员的行为准则,才能得到切实贯彻,收到应有效果。建立规章制度,使之落到实处是管理工作的关键。

建立规章制度内容应包括:数字网络语言室使用规则;语言实验室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设备损坏赔偿方法;等等。遇到火险如何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如遇到不了解的问题,还可以随时翻阅实验室设备档案。

规章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完善制度,才能使其与语音室的管理密切契合。

(三)加强语音室管理队伍的建设

要建设和管理好语言实验室,必须有一支事业心强、工作认真负责、实验室技术精、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这是科学管理语言实验室的根本保证,这也是落实语音室科学化管理工作中的核心问题。应该严格实验室管理制度,建立起业务档案,使管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在借鉴和参考相关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笔者近三年的语音室管理工作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为了保证上课不受影响,管理人员需要提前到位,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避免因为管理人员的准备工作不到位而耽误上课时间。

第二,管理人员应做到每天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是否能够正常使用。每周进行一次比较彻底的设备和环境卫生检查清理,每学期期中和期末进行学期性的中检和大检,尽可能地延长语音室的使用寿命。维修检查要作记录,教师每次使用也要作记录,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为了避免课间出现故障影响学生上课,学生座位应留有余地,以便在上课时一旦出现故障可更换座位,不影响教学进度。

第三,与任课教师经常沟通,听取教师在日常上课使用语音室的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以及好的建议。语言实验室是语言教学的辅助工具,建设和发展应该以实际教学需要为基础。应该结合目前语音室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反映的各方面情况,不定期向上级领导和部门提交切实可行的语音室建设发展提议,达到不断发展和完善语音室建设,以更优质和全面的硬件和软件服务于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

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未来发展趋势

面对市场上众多厂商生产的数字设备,我们挑选的余地是非常大的,同一个学校拥有多个厂商的语音系统已经是普遍现象。从长远来看,这将造成一些设备在使用若干年后,会出现部分设备老化、不同语音室之间不能因为需要调换设备、维护工作增加、新型设备的推陈出新以及扩充功能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需要从本质解决,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标准化”。如规定统一的设备接口,网络协议,音、视频的解码,传输标准等。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统一标准、统一接口要求的语音室能够方便的进行整合和扩充。一些厂商打着“自主研发”的旗号,标榜自己设备的特殊性,与其他厂商的设备无法兼容,甚至连资源都是经过特殊处理过的。这样的方式不可取,缺乏长远发展的眼光。只有通过标准化的规范,才能实现“多个语音室共享资源平台”的目标,从而进一步达到整合资源、资源共享、科学管理、节省开支的目的。

结论

要实现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科学化管理,其核心还是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无论是设备的日常维护还是规章制度的建立,这些工作都需要一支懂技术、有责任心、认真负责的管理人员队伍来实现。所以,加强语音室管理队伍的建设是实现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科学化管理的重中之重。只有这支队伍建设好了,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语音室的应有教学作用,从而推动语言教学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董文周,孙凯.多媒体与外语教学改革[J].外语电化教学,2001(2).

2、黄济群.英语听力课教学初探[J].绥化师专学报,2003(3).

3、顾佩娅等.Internet辅助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肖惜.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教学改革[J].外语电化教学,2002(3).

5、胡隆.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篇(2)

论文摘要: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是传统的知识产权行为在网络媒介中的延伸。我国应采取一切措施保护网络知识产权,使其在更加开放、更加和谐的环境下长足发展

1我国网络知识产权存在的问题

网络知识产权就是由数字网络发展引起的或与其相关的各种知识产权。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使用网络的人以每年10倍的速度发展。因国际互联网络的广泛应用给知识产权带来了一个大课题。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商业化发展,网络正日益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网络提供的更多便捷、更庞大的资源共享体系,给知识产权的保护带来了更大的困难,网络环境下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日益增多,严重侵害了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利益,影晌了网络环境的正常秩序。而立法的空白、惩治的不力是导致侵犯网络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屡屡发生的重要因素。

2网络知识产权受侵权的原因

2.1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化人们在传统的社会现实与网络社会中的道德观念存在很大差异。传统的社会,依靠法律法规,社会道德以及社会舆论等的监督,以及周围人们的提醒或者注视下,传统的法律和道德都会相对很好的被维护。而网络社会是一个相对非常自由的空间,既没有中心,也没有明确的国界和地区的界限,人们受到的时间空间的束缚大大缩小。

2.2法律不健全现行的(著作权法》对作品的保护仅局限于支付报酬,是不完整的,其中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作为文摘、资料刊登的规定,也是不完善的。当网络论文在网络环境下以数字化形式存储、传播时,各类作品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传播形式发生很大变化,速度更加迅捷,而且作品一旦在网上被公开,就会产生传播,下载,复制等一系列的行为。在网络环境中,传统的知识产权法即没有起到指导人类行动规则的作用,也没有起到强制作用,法律的权威在网络侵权者眼中荡然无存。

3保护网络知识产权的措施

3.,加强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在信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人享有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充分、更广泛的信息自由权利,它的合理利用,将有力地促进人的自由自觉地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互联网本身就是通过互通有无、互相帮助建立起来的。作为网络社会的一员,在深被网络社会的福泽的同时,也应有维护网络秩序和安全、为网络社会作贡献的意识。在网络上,有些信息的获得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以回报提供服务者的劳动,信息是生产人高投入的结果,我们应该尊重信息生产人的劳动,试图“不劳而获”,或者“少劳多得”则是不道德的行为。

3.2加大执法力度,保护网络知识产权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第犯条第2款的规定:“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这种“法定许可”制度,是对知识产权的有限保护,是在法制还不够健全的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际。尽管如此,这样的权宜之际,实际执行效果却不十分理想。对此,有必要采取措施使法律的规定落到实处,以维护论文作者应有的合法权益。

①加强法律意识的宣传。当前,知识产权的法制宣传比较弱,全社会的法制意识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大家在充分享受网络带来的实惠、尽享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缺乏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法制意识。因此,有关部门,特别是法制宣传部门,要通过报刊、电视、电台、网络等多种形式,宣传《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提高网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促使他们自觉按法律的规定办事。多数网络用户在使用BT下载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侵权行为。加强普法教育可以使公民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知道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违法的。②加大执法力度。“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除了通过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人的自觉性来保证法律法规的实施外,还要通过有关部门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惩治违法行为,从而把法律的规定落到实处。这样,就可以把自觉执行与督促执行相结合,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因此,知识产权保护部门,要采取随机抽查、突击检查与经常性检查等多种措施,加大行政执法检查监督的力度,并定期公布违法的典型案例,维护网络论文作者的合法权益。③加大监督力度,促进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鉴于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网络论文的保护,主要是社会效益,没有或基本没有什么经济效益,相对于其他方面的执法,没有利益的驱动,执法部门的积极性普遍不太高的实际情况,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要发挥职能作用,定期听取和审议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报告,适时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督促政府有关部门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并把保护措施落到实处。④技术保护。数字网络环境下,权利人仅仅享有控制作品在网上传输的权利还不够,还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技术措施实现自己的权利。为了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和网络中涉及的知识产权,可采用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数字水印技术、控制复制技术等。⑤立法完善。网络立法的形式应当是建立一部类似于《著作权法》、《商标法》或者《专利法》这样的法律,全面规定网络的法律问题。另外,在一些基本法中补充有关网络内容的规定。要建立配套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对网络法还要做出实施细则,成为一个由网络法为核心的,由基本法的相关内容为配套的,由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作补充的,由最高司法机关的司法解释作为法律实施说明的,这样完整的法律体系。此外,在理论研究中,网络法律研究可以成为一个综合的学科,将网络法律问题都概括进去。之后,在每一个网络法律的分支中,都可以建立分支学科,各自有自己的体系,有自己的理论。

4总结

篇(3)

关键词:异步转移模式,用户-网络信令,适配

 

1.ATM介绍

ATM是一种基于信元的快速分组交换技术,CCITT指定ATM作为实现B-ISDN的技术基础,ATM以信元为单位对各种信息进行多路复用、传输、交换、处理,它不仅综合了以往电路交换方式和分组交换方式的优点,同时也克服了电路交换方式网络资源利用率低,分组交换方式信息时延大和抖动的缺点。它可以把包括语音、数据、图像(包括运动图像)在内的多媒体信息,进行一元化的处理、加工、传递和交换,可大大提高网络效率[1]。通过ATM,所有的业务类型都可以在同一网络上传送,因为ATM可以把各种应用适配成信元传送,它被认为是目前已知的一种最适合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交换方式。

2.ATM的用户-网络(UNI)信令

UNI信令运行于信令AAL(SAAL)之上,SAAL把高层的信令协议所定义的用于ATM网络呼叫/连接控制的消息处理成ATM信元并可靠的传输到UNI两侧。SAAL是AAL5公共汇聚部分(CPCS)和分段重组(SAR)子层加上包括SSCOP和SSCF的业务特定部分(SSCS)所构成。Q.2931协议通过业务接入点(SAAL-SAP)可以访问SAAL的所有功能。论文大全。SSCF完成AAL原语到SSCF与SSCOP之间交换信号的映射,起着协调Q.2931信令所需请求与SSCOP所提供服务的作用。论文大全。ATM的UNI信令协议层如图1所示[2-4]。

图1:ATM的UNI信令协议层

SSCOP将从Q.2931层接收到可变长度的信令消息,形成协议数据单元(PDU),将其传送到对等层SSCOP。SSCOP层的功能包括序列完整性保证、重传校错、流量控制、保持激活、链接管理、数据传输、协议控制信息(PCI)差错检测、状态报告等。

CPCS将SSCOP协议数据单元(PDU)作为其PDU净荷加上8字节的CPCS-PDU尾形成CPCS-PDU。SAR子层仅将CPCS-PDU划分成48字节长的SAR-PDU,在ATM层将48字节的SAR-PDU作为ATM-SDU加上5字节的ATM信元头形成53字节的ATM信元。论文大全。

3. 硬件器件选择及功能

硬件平台的中央处理器采用嵌入式PC104模块,集成了486以上的低功耗CPU,模块上设置了以太网网卡,用于连接网管中心计算机,CPU上的操作系统为以VxWorks为核心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Tornado。

此硬件平台的AAL5适配规范由TranSwitch公司的SARA-S和SARA-R完成,SARA-S将信息数据分段成AAL5的ATM信元,SARA-R完成逆过程,即将AAL5信元重新组装成信息数据。总线交换芯片为Cubit-Pro,根据信元头的VPI和VCI实现信元的交换,完成CellBus总线的仲裁和信元的复接/分接功能,通过控制口发送信令和网管的控制信元。两片SARA芯片与Cubit的连接都是通过UTOPIA接口实现的,由于SARA芯片没有提供标准的UTOPIA接口,还需要借助FPGA实现SARA一侧的UTOPIA接口连接。

图2:ATM信令及网管硬件平台总体框图

4.工作流程描述

CPU要发送信令信息或者发送网管中心的网管信息时,需要先将此信息放在待分段数据缓存双端口RAM中排队,并建立与数据相关的队列指针列表,用于指示数据的读取状态。SARA-S将根据指针队列读取待分段的数据,进行AAL5的分段,同时更新指针队列,将已经读取分段的数据标记为已经完成以释放缓存空间给CPU侧,分段后的AAL5信元通过UTOPIA接给Cubit-Pro芯片,Cubit-Pro根据信元头通过CellBus总线转发给其它的交换节点单元模块。

反过来,当其它交换节点单元模块需要报告网管信息或者发送信令时,需要将网管或者信令数据以信元的格式放在CellBus总线上,Cubit以控制口接收,然后通过UTOPIA接口传给SARA-R重装恢复成原始的数据,SARA-R每重装完成一个信元都要将数据放在重装完成数据缓存双端口RAM中进行排队,同时填写与数据相关的队列指针列表,CPU根据指针读取已经重装的数据同时更新指针队列,将已经读取的数据标记以释放缓存空间给SARA-R侧[5-6]。

整个硬件平台的总体框图和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5.结论

本硬件平台可以作为ATM交换机的中央控制板,接收来自网管的命令,并向网管中心报告信息,同时在CPU上运行信令程序,在ATM交换机中处于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1]张宏科,裘正定,ATM网络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1996年9月

[2]ITU-Trecommendation I.321(1991),B-ISDN protocolreference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S].

[3]ITU-Trecommendation I.732(1996),Functionalcharacteristics of ATM equipment[S].

[4]The ATM Form. ATM User-network InterfaceSpecification V3.1.May 1995.

[5]TranSwitch Corporation. SARA Chipset TechnicalManual.1995

[6]TranSwitch Corporation.CUBIT Device CellBusSwitch Data Sheet.Edition 4.1996

篇(4)

[论文摘要]通过实例论证了网络实验室开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开放型实验室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明并总结了一些合理的措施。

我们正处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向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树立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实验教学观念,探究新的试验教学模式已成为教学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如何在现有的实验教学资源基础上充分的发挥其作用,提高其利用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而艰巨的课题。

为了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要求,开放型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建设应考虑其多元化服务功能和自动化信息管理功能。开放型实验室的使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搭建了一个多功能平台。当前深化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建构新型的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型和创造性。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习效率,尊重和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从这层意义上讲,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开放型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运用,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动力和保障。所谓开放型网络语言实验室就是在正常的教学计划以外学生主动自由的去利用实验室资源,完成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自由汲取网络上丰富的学习资源。

一、合理规划和安排

首先开放型网楼实验教学是在原计划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时间的延伸,教学内容的合理补充和形象化,我们的试点实验室选择在一个基于卓越公司的DS3型网络语言实验室。每个学生单元有该公司加装的解决语音延迟的卡一张。在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我们所建立的实验室自主学习环境和该系统是相互独立的,但也可以根据需要相互支持利用,为达到学生都能有机会利用网络实验室自主学习的目的。在学生极端安装了经测试性能稳定功能齐全的学生终端软件,同时教师端安装了服务管理软件,该软件根据需要可自动生成所需数量的帐号,每个帐号配有随机密码,然后为每个账号分配所需的机时,这样就能保证学生能有相同的时间利用开放型实验室进行自主学习。有部分学生需要加课时的采取申请批准方式,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利用开放型实验室进行自主学习。而且在学习单元宽裕时,通过教师端管理软件可生成临时账号,为学生提供临时学习环境,这样保证了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方便了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充分利用。 转贴于

二、创建方便快捷的学习操作环境

为了达到网络语言实验室利用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机结合和全面提高,创建方便快捷的学习环境是整个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以教师机为服务器,教师机上可以存储大量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是文本、音频、视频文件,所有资源可以通过DS系统中导入数据的功能菜单,将这些资源导入资源库中是学生可以直接通过学生端DS软件访问这些资源。另一方面是学生端可以安装一些英语学习软件如金山系列翻译软件、ADOBE阅读工具等,这样可以使学生能有效的自主学习。还有就是充分利用因特网上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将一些实用的优秀学习网站添加到浏览器的收藏夹,使学生方便的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访问网上的学习资源,及时的接受到最新的学习信息和学习方法。

三、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网络实验管理维护措施

首先是对教师进行网络实验室教师机使用方法的培训,使教师对系统中所安装的教学软件有充分的认识,能熟练、有效的运用教学软件所具有的各项功能。这样可以使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使教学软件方便、快捷、直观等特点得到充分的发挥。其次是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这样可以使学生快速的掌握网络教学环境下学生机的使用,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网络教学模式。

另外最重要也最复杂困难的是网络教学系统中设备的维护,其中包括硬件的维护和软件的维护,硬件方面简要的主要是前期硬件采购,合理的规划布置。软件方面根局网络实验室使用率高,学生流动性大等特点,采取对教师管理机的定期备份和巡检等,通过以上措施,使网络教学过程中的故障率降到了最低,建立了稳定有效的网络实验室环境。

参考文献

篇(5)

[论文摘要]多媒体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是新一代电子技术发展和竞争的焦点。多媒体技术融计算机、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和通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借助日益普及的高速信息网,可实现计算机的全球联网和信息资源共享,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咨询服务、图书、教育、通信、军事、金融、医疗等诸多行业,并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面貌。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突飞猛进,多媒体凭借着自身的优势越来越被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了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本文简要介绍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其相关概念,对计算机的主要应用做了概括性总结。

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概述

所谓多媒体,就是融合了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媒体,其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Text)、图像(Image)、图形(Graph)、动画(animation)、音频(audio)、视频(Video)。各种媒体表现形式各不同。但都为数字化形式存在,即计算机二进制数字文件。

二、多媒体包括

(1)文本:由语言文字和符号字符组成的数据文件。

(2)图像:通过描述画面中各个像素的亮度和颜色等组成的数据文件。也叫点位图或位图图像。

(3)图形:矢量图形的简称。即生成一幅图形由数学方法组成的数据文件。一般可将图形看作是图像的抽象。

(4)动画:将静态的图像、图形及连环图画等按一定时间顺序显示而形成连续的动态画面。

(5)音频:声音信号,即相应于人类听觉可感知范围内的频率。

(6)视频:可视信号,即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动态信息,如动态图形、动态图像、动画等。而多媒体技术,是指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各种媒体以数字化的方式集成在一起,从而使计算机具有了能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多体信息的能力。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主要特性:

计算机化至少对终端用户来说媒体信息的播放是由计算机控制的。

集成化涉及的设备的类型与数量尽可能地单一。包括存储集成化、捕捉集成化、播放集成化、网络集成化(ISTN与ISPN)。

三、数字化主要是指媒体信息表示的数字化、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采样、量化、编码、AD/DA,有利于计算机与集成化,方便存储、传输与处理、但是也存在失真等的问题,数字化的精确性(采样速率与编码位数)与(存储器与网络)宽带的权衡也是很抉择的。交互性主要体系在四种用户定制化程度上媒体播放开始时间、媒体播放次序、媒体播放速度、播放形式。

四、与多媒体有关的概念与国际标准

(一)与计算机多媒体相关的概念

1.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就是能够同时捕捉、处理、编辑、储存和播放两种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常见信息媒体类型包括:文本、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

2.静态媒体与连续媒体。静态媒体(如文本)是没有时间维的媒体,即其播放速度不会影响所含信息的再现。

连续媒体(如音频和视频)是由媒体“量子(如音频采样和视频帧)组成的,具有隐含的时间维,播放速度影响其所含信息的再现,因此,需要在一段特定的时间里按特定的速度播放;如果播放速度得不到满足,媒体信息的完整性就会收到影响。

3.捕捉媒体与合成媒体。捕捉媒体是指从现实世界中捕捉到的真实媒体信息。合成媒体是指通过计算机合成的媒体。

五、常见国际标准

(一)ISO指定的国际标准

JPEG标准: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 Croup)小组1991年3月提出了ISOCD10918用于连续色调灰度级或彩色图像的压缩标准,采用离散余弦变换、量化、行程与哈夫曼编码等技术,支持几种操作模式,包括无损(压缩比2:1)与各种类型的有损模式(压缩比可达30:1且没有明显的品质退化)。

MPEG系列标准:ISO于1992年制定了运动图像数据压缩编码的标准ISO CD11172,简称MPEG(Motion PictureExpert Group)标准,它是视频图像压缩的一个重要标准。MEPG编码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从MPEG_1、MPEG_2到MPEG_4,甚至现在流行的MPEG_7不仅图像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而且在编码的可伸缩性方面,也有了很大的灵活性。

(二)ITU指定的国际标准

H.320:H.320(其原名为Narrow Band TSDN visual telephone systems and terminal equipment),但是H.320标准仅仅只适合在ISDN、EL、T1等高速率的数字网上运行,而不适合在电话线这种窄宽带网上使用。

H.324:H.324是通过一般电话线传送音频和视频信息,并对音频及视频信息进行编码及解码的国际标准。一般电话系统获得广泛采用的原因是使用方便,而且有数量庞大的用户。H.324标准可以将电视会议带给数以百万计的,没有加入ISDN的用户。

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地方,例如:数字化图书馆融入了多媒体技术后,使得数字化图书馆更加生动真实。远程教育等领域也是应用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东北大学就在我国开始建设远程教育网是投了巨资,从沈阳一直铺光缆到秦皇岛,成为了在中国规模最大的网络教育网络之一,他们就用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结合进行教学,使更多的学生受到了名师学校的教育。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方便了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由于计算机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无论是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都应经是很成熟的技术了,但是对于图像和音频的压缩编码规范还很混乱有些压缩编码规范已经公开,有些对外界还是秘密,这对整合音视频压缩编码很不利。在资源共享,开源的思想占主流的当今的技术界,多媒体技术这部分也需要把各种音视频的压缩技术整合起来,是对多媒体技术更加规范和成熟,这样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才能够发展的更好。

参考文献

[1]曾尘,多媒体技术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探讨[J].宁波广播电视学报. 2006.4(4):100-102.

[2]黄春雷,浅谈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6.21(9):25-26.

[3]林福宗,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8:10-25.

篇(6)

论文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传统参考咨询;数字化参考咨询:复合参考咨询:服务模式

参考咨询服务(Refemtce Serviec)简称“参考咨询或咨询.,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是这样定义的:“图书馆员对读者在利用文献和寻求知识、情报方面提供帮助活动。它以协助检索、解答咨询和专题文献报道等方式向读者提供事实、数据和文献线索:它的基本内容有:“①指导利用图书馆,②咨询服务,③编制书目。”可见,参考咨询工作的宗旨是“帮助”.协助.读者获得所需文献信息。

参考咨询服务体现着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专业化、智能化、知识化程度。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图书馆所处的信息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参考咨询服务的模式也在发生着重要转变,高层次的参考咨询己转移到以文献信息的深层次开发与智力的充分发挥为重心,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与科学方法为用户提供知识、信息、经验方法与策路的服务。

1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的分类

按服务手段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可以分为传统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和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模式。

1.1传统参考咨询服务模式

传统参考咨询是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的基本形式,主要指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薄,针对用户提出的咨询问题利用手工方式,通过个别解答提问。向读者提供具体的文献、文献知识或文献线索。它包括面对面服务和电话服务两种形式。

面对面服务即参考馆员与读者面对面直接交流,读者当面咨询问题,参考馆员即时或留档回答。整个过程在图书馆内完成,服务方式是一对一的。这种方式通常通过在图书馆大厅或各楼层设置参考咨询台来实现。目的是做好图书馆的宜传、接待、引导工作,解答到馆读者的口头咨询。

电话服务一般是在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内,读者不必到馆,通过电话直接与咨询系。马上得到问题的答案,这种沟通方式不受空间距离的限制。

传统参考咨询采取读者与参考馆员直接交流的方式,易子澄清用户意图,体现图书馆员的人文关怀.有利于提高馆员的亲和力,与读者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

1.2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模式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Digtal Rd-Service,简称DRS),又称为虚拟参考咨询服务(Virmtel Rdeenoe Serviec),网上参考咨询服务(Online Ref6aice Serviec)、电子参考咨询服务(17ectmnic Refee rce Serviec)等,是以网络为媒介提供参考咨询服务的一种方式。按照美国教育部虚拟咨询台(VRD)的定义,数字参考服务就是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将用户与专家和学科专门知识联系起来的问答式服务。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目前是国内外研究的焦点。具体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2.1异步参考服务

是指用户与参考咨询馆员不必同时在线便可完成咨询交互的咨询方式,它是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最初的方式。目前主要采用电子邮件咨询(E—mail),常见问题咨询(FAQ)以及网络表单咨询、网络公告板(BSS)等几种方式及其结合来实现。通常的做法是在图书馆网站主页或某个网页上设立“参考咨询”或“询问馆员(Ask Allbrari-,)加链接。目前多数高校图书馆采用该种数字参考咨询方式。

1.2.2实时交互服务

是指用户和参考咨询员通过网络以.面对面.的交互方式来回答咨询问题的服务形式。其最大优点是即时性与女互性。它可以达到传统参考咨询服务中面对面交流的效果。目前主要采用的形式有:网络聊天室(buet}(7iea),网络白板(WbiteBoad),网络视频会议、网络寻呼中心。由于实时交互服务软硬件投人较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1.2.3网络化合作参考咨询蔽务

是指通过一个馆际之间及相关机构的数字网络,给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的用户提供专业参考服务的形式。随着咨询问题的增多.问题复杂程度的加深.以及咨询人员的限制,某一个图书馆很难做到24小时的全天候咨询服务,也不能很完善地回答用户提出的所有问题。为了使用户提出的所有问题在整个数字化空间中做到资源共享、专家共享和服务共享,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网络化的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应运而生。网络化合作参考咨询是数字参考咨询最终的走向目标。

2传统参考咨询服务模式与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的区别

2.1服务对象

传统参考咨询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亲自到馆的用户.通过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完成服务过程,体现了图书馆的人文关怀。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扩展了传统参考咨询服务的对象,不再局限于到馆的用户,可以让更多的不能亲自到馆的用户同样也能享受图书馆的各种服务。它是随信息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参考咨询服务。

2.2服务方式和移考源

传统参考咨询服务主要是采用手工检索,参考源主要是一些印刷版的工具书。即通过手工检索手段从印刷版的工具书中找出问题的答案。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主要是通过网络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从一些数据库和网络资源中为用户查找问题的答案或线索。

2.3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

传统参考咨询服务往往是以参考咨询台为中心开展工作,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参考咨询台轮流值班解答用户的有关图书馆的各方面问题。而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往往是设置信息咨询部门。借助虚拟咨询台通过网络与用户互动解答用户问题,对于用户问题的解答也不仅仅只是依赖于本馆的工作人员,还可以邀请或招集一些学科专家来解答以提高答案的准确性。

3正确认识传统参考咨询服务与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关系

虽然传统参考咨询与数字参考咨询在服务对象、服务方式、参考源及服务机构等方面存在不同点,但其服务目的、工作原理、服务内容、服务功能等实质是一样的。字参考咨询只不过是传统参考咨询在网络环境下的扩展它只是通过网络和借助先进的技未扩展了传统参考咨询服务工作的一些内容。近年来由于数字图书馆的出现,面对面咨询相对减少,传统参考咨询服务的存在价值遭到质疑,但实践表明,传统参考咨询与数字参考咨询各具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且二者之间是互补的关系。比如,传统参考咨询中.参考馆员与用户直接交互,容易澄清咨询意图,可以提高咨询的准确率和效率,并且能体现图书馆员的人文关怀,可以与读者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而数字参考咨询是通过网络利用电子邮件、聊天软件等煤介与用户接洽,虽然实现了远程咨询,方便了读者,但容易受网络条件限制,与用户的文互有时比传统参考咨询要慢,澄清咨询意图较难,同时有些咨询形式投人较高,不易实现。尤其是实时咨询,我国高校图书馆还刚刚起步,能实现实时咨询的少数图书馆也只能提供最简单的文字交互,还没有语音、图像、同步浏览的功能。

因此,二者之间不存在取代的向题,而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网络环境下,两者只能有机融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补充,共同发展。

4构建复合参考咨询服务模式

4.1复合式参考咨询服务的概念

所谓复合型参考咨询服务是将图书馆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面对面随时服务、电话服务等)和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异步参考服务、实时交互服务、合作参考服务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用户时时处处感觉到图书馆参考服务的存在,让图书馆的参考服务更有人文性、针对性、平等性和广泛性。在二者的融合过程中,要立足现实,在做好传统参考咨询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借助先进的技术,向网络参考咨询服务发展,以达到二者的共同发展。

4.2复合式参考咨询服务的必要性

(1)是由我国图书馆发展现状决定的。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背景差异.基础和实力有别。一方面,国内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系统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规划和实施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从整体上看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参考咨询还处子发展阶段,一般停留在异步式阶段,应用留言薄和E一mail较多,同步式的实时咨询应用比较少,参与合作咨询服务的形式更是为数不多。另一方面,各高校网络化建设水平有高有低,大多数高校还不能在教室、宿舍、图书馆借阅区室等地点普遍安装网络接口,学生购买电脑的能力也很有限,学生只能到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上网询.面向学生读者开展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的条件不很成熟。因此,丢开传统参考咨询而只重视字化参考咨询不能适应当前的图书馆现状.开展复合式参考咨询服务是比较现实的做法。

(2)是由馆藏信竟资源载体的多样性决定的。传统图书馆馆藏主要以印刷型文献为主,传统参考咨询是基于图书馆馆藏目录和各种检索工具书来传递信息。而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馆藏文献不在仅仅是印刷型文献,出现了数字化电子文献和网络虚拟文献,为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的开展提供了方便。在这种印刷与电子、本地与远程等各种文献资源共存互补的复合环境下.图书馆开展复合型参考咨询服务是较好的选择。

(3)是由用户对多种服务方式的利用需求决定的。用户的知识背景不同、利用图书馆的习惯不同、年淤不同,他对参考咨询方式的需求不同。如计算机基础薄弱、年龄大、习惯于亲自到馆的用户,往往喜欢传统的咨询方式。当他们在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在其周围及时地解答问题的参考馆员,而不是找到一台计算机通过网络参考咨询的方式获得答案。而计算机基础扎实、习惯于网络漫游的读者可能更喜欢数字化咨询方式。

(4)是由两种参考咨询方式的关系决定的。前文提到数字参考咨询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传统的咨询服务进行延伸的产物.同时也是对原有的参考咨询工作内涵的补充。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只是传统服务的深化.而不是替代。两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互相补充。对于一些常识性、事实性、资料性的简单问题,应用数宇化参考咨询服务来解答更适合一些,对于较深层次的服务,为使参考馆员能够清楚用户的真正需求,需要用户面对面进行交流,此时应用传统的咨询服务更具有优势。

4.3泛合参考咨询服务的开展

4.3.1复合型参考咨询机构的建立

开展复合参考咨询服务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复合型的参考咨询机构,该机构应将传统咨询部门和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咨询服务的部门有机融合起来。首先,设立独立的券考咨询部门.如参考咨询部、信息咨询部等。对内与采编部、流通部、期刊部、信息技术部等馆内其它各部门加强参考咨询业务的分工协作。对外参与各种合作参考咨询服务团体。以该部门为中心,统一领导全馆的咨询服务。其下设立咨询台,承担接待、引导和宜传工作,设立参考咨询组,由馆内各部门设立的咨询馆员组成(可以兼职),负责解答有关该部门的咨询,设立网络咨询组,负责解答网上咨询和开展深层次信息服务。

4.3.2复合型参考咨询服务的开展分两种情况:

(1)对于来馆咨询读者。首先由设在大厅的咨询台负责接待,解答用户的初步询问。了解需求以及向用户介绍本馆相关文献及服务实施情况。应该指出.这里的咨询台与传统的咨询台有所不同,传统的咨询台采取的是手工检索式,参考源是印刷型的参考工具书。而现在的咨询台安装了计算机终端,除了传统咨询方式外.采取了计算机检索手段,检素数据源还包括了馆藏电子文献和互联网上的信息.可以帮助读者进行初级的信息检索和服务。但无论怎样。它们都是传统咨询方式中的面对面的文流,并且工作目的和服务内容是一致的。

若读者需要进行较深层次的查询,则由咨询台将用户引导至相关部门.由部门咨询岗位上的参考咨询馆员解答。同样,部门参考咨询馆员也是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为读者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栓索和服务。

(2)对于网上咨询读者。主要由网络咨询组负责解答。主要的服务内容包括:

①电子邮件咨询服务:目前国内外许多图书馆已经通过电子邮件开展咨询服务。如:定题服务、原文传递、代查代检服务、查新服务等。

②经常性问题解答:咨询员收集、总结一些用户经常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类,并汇集答案.然后接到主页上,供读者反复使用。

③专门咨询问题解答:网页上开辟“读者园地,、“读者留言“等栏目;通过设置读者咨询专栏,设立专门问题咨询讨论组等方式,如BBS,作为图书馆咨询部门与用户,以及用户与用户之间交流知识、信息的基地。

④实时交互服务:是一种可视可交谈的共享白板,主要技术设备是采用视频录像软件,辅以摄像机、话筒、交流窗口等。如建立QQ群,由参与讨论的咨询专家、用户、参考馆员等就一些问题在伪群进行实时交流讨论。

⑤整合各种咨询方式。设计和建立集成参考咨询管理系统。将各种咨询方式整合为一体。

篇(7)

论文摘要:在社会信息化的大环境下,海洋数字档案的使用正改变着档案工作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信息安全与保密方面,对海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对海洋数字档案的特点、网络环境下海洋数字档案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从管理、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在社会信息化的大环境下,数字化建设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水平的重要标志。海洋档案的管理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正面临着数字化时代的挑战。随着电子文件的大量出现,档案理论界对于电子文件是否应该转化为档案材料也从争论转为接受,这一革新要求我们改变原有对文件档案的理解,顺应技术发展趋势,更好地进行海洋档案管理工作。

1海洋数字档案的概念和特点

在1996年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上,美国的《档案与博物信息》编辑D.比尔曼以《虚拟档案》为题,第一次提出了与物理档案(Physical archive)和实态档案库(Physical repositories of archives)相对应的虚拟档案(Virtual archives)。国际档案理事会对数字档案的定义是:通常以代码形式记录于载体,如磁盘、磁带或穿孔卡带之上的文件档案,它的内容只能通过机器来利用,并根据来源原则来组织安排。以此类推,海洋数字档案就是以代码数字形式记录于载体,如磁盘、磁带或穿孔卡带之上的海洋方面的文件档案。数字档案改变了传统的档案载体形式与档案工作意识。数字档案的载体与传统档案的载体有很大区别,包括存贮电子文件、信件、图纸、报表所形成的软盘、光盘、硬盘和磁带等。数字档案中的信息资料不以传统的笔墨纸张等直观的形象出现,而是通过二进制代码以数字形式存贮,成为肉眼不可直接识读的记录符号。档案信息传输平台数字化,当档案信息在完成数字化后以数字形式存在时,数字网络系统就将成为其主要的传输平台,为档案信息的快速流动提供可能,通常是以网站方式提供相关档案服务。海洋数字档案也有着与其他数字档案相同的特性。

2网络环境下海洋数字档案的安全隐患

在数字化的过程中,由于受载体的转换条件、存贮介质的稳定性和技术操作等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海洋信息的丢失或删改,却不易被察觉。

海洋电子文件的信息共享带来了一些不安全因素。以计算机为载体的电子文件,不同于以纸张为载体的纸质档案,它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和人员的限制随意阅读,并且信息容量巨大,传输快捷,这种电子文件的共享性和易用性是其网络化运作环境决定的,是一种进步和发展。同时,也给海洋电子文件带来了不安全和泄密因素。

目前的档案保护规程主要针对纸质载体制成材料的耐久性、保存环境等方面来进行,缺乏对电子档案长时间可靠保存的经验与技术。实践证明纸质载体的档案在一定的保护条件下可保存达上千年,而电子文件的物理载体寿命却远不如纸质档案,磁性载体档案的寿命最多只有十多年,光盘载体的寿命也不超过I00年。另外,纸张的损坏很容易被发现,但电子文件载体的损坏只能由设备检验。此外,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保存的格式和载体都在发生变化,使得早期数字档案难于“阅读”,例如现在面对一个保存在5英寸软盘上的Wordstar格式的文件,恐怕大多数读者都会束手无策,而这只不过是20多年前主流格式与存储载体。

由于网络技术本身的安全隐患导致泄密。Internet/Intranet技术本身就不是一种很安全的信息传输方式,网络上的任何信息都是经过重重网站分段传送至目的地,任何中介站点均可以拦截、读取、破坏甚至篡改信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攻击工具的破坏力越来越强,而安全技术是一种在对抗中被动发展的技术,它总是滞后的,这样就导致了网络的脆弱性。此外,网络硬件也是经常被忽视的但风险极大的泄密途径,主要方式有电磁泄露、非法终端、搭线窃取·后门程序等。

管理人员不足,技术水平有限。据有关资料显示,90%以上的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受过正规的计算机安全培训,他们缺乏计算机与网络的相关知识,缺乏对档案信息网络的安全意识。

3网络环境下实现海洋数字档案安全的对策

如前所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档案及海洋数字档案的安全保密问题日益突出,为严防密从网泄,确保电子文档安全,应在管理、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3方面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与措施。

3.1管理方面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海洋档案信息数字化是信息时展的必然趋势,海洋档案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网络中的档案信息,不能认为只要把电脑管好了,信息没有丢失,就是做好保密工作了。海洋档案管理人员自身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树立高度自觉的档案信息安全防范意识。海洋档案管理人员要更新知识、技能,努力学习掌握档案现代化管理、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技术,加快从传统型档案管理人员向现代化档案管理人员的转化。同时,海洋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采取相应措施,从政策、待遇等方面培养和激励专业技术人才。要通过在职教育、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等多种渠道和方式,提高和更新在职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充分调动海洋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推进海洋档案信息化建设作贡献。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在海洋数字档案安全管理中,除了采用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之外,更重要的是海洋档案管理部门还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完善一些制度。如,确定本单位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等级和安全管理范围,制定档案网络操作使用规程,用户身份认证制度,电子文件的接收、保管、检索、查询和网络安全等制度,使安全管理具有可操作性,形成海洋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保障体系。

3. 2网络安全方面

硬件设备安全。涉及海洋电子文档的计算机应做到专人专用,使用的移动储存设备也应做到专用,不可混用。对于网络设备应该尽量使用通过保密检测的设备,不要盲目追求新产品、新技术,以减少泄密渠道。

操作系统安全。安全的操作系统是网络安全的重要基础,因为所有的基本应用和安全措施(如病毒防治、人侵检测、设置防火墙和安全岛)都依赖操作系统提供的底层支持。充分考虑海洋数字档案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是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因为许多核心技术我国并不掌握,无法保证国外操作系统产品不存在后门程序。在海洋数字档案管理用操作系统方面要考虑以下两点:①采用的产品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源代码对政府公开;②定期利用漏洞扫描工具检测系统漏洞和配置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操作系统的安全主要通过增强身份标志与验证、细化自主访问控制、用户职责划分、强制访问控制、审计跟踪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措施来实现,这些措施都可以对基本安全功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安装杀毒软件。防病毒必须从网络整体考虑,主动防御,改变被动劣势,要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观念。从方便管理人员的工作着手,使其能够管理网络上的所有机器,如利用定时查毒功能,对客户进行扫描,检查病毒情况;利用在线报警功能,监测网络上的每一台机器,出现故障或病毒侵人时,网络管理人员都能及时知道,并作出反应。

内外网隔离。在内外部网之间,设置防火墙(包括分组过滤与应用)实现内外网的隔离与访问控制是保护内部网安全最主要的同时也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之一。无论何种类型防火墙,从总体上看,都应具有以下五大基本功能: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管理进、出网络的访问行为;封堵某些禁止的业务;记录通过防火墙的信息内容和活动;对网络攻击的检测和告警。

在必须使用公众网络时采用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VPN能够利用Internet或其他公共互联网络的基础设施为用户创建隧道,并提供与专用网络一样的安全和功能保障。在互联网上传输数据时,VPN可提供保密和数据加密。如果某机关档案系统设有两个或更多分支机构,或者希望用户远程访问档案网络,这种方法尤其有用。

3. 3信息安全方面

海洋数据备份恢复系统。备份数据可以防止磁盘驱动器出现故障、电源断电、感染病毒和发生其他事故时丢失数据。一旦发生了数据丢失,如果按照备份规程进行了备份,那么就可以恢复数据。海洋数据备份最可靠的办法是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相结合,例如我们可以每周执行一次完全备份,每天执行一次增量备份。除此之外,还应该选择不同的数据存储介质,并将备份介质存放于不同的安全地点。

载体保护。海洋数字档案的记录载体由于它的磁性、光学性和磁光性,易受磁场、光线、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影响。海洋数字档案存储介质应存放在无强磁场干扰、避光、防尘、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里,诸如温湿度的控制,存放载体的柜、架及库房应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提高操作能力避免不正确操作。例如,使用标识笔作标注时,会带来盘面的污损拿取时手法不正确,留下指纹中的油脂、盐分、微生物等长期依附其上,会腐蚀盘带。

数字签名技术。主要包括数字签署技术和验证技术,以解决伪造、抵赖和冒充等问题,在存储和流通过程中,保证了数字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目前常用的数字签名技术有光笔签名、电子签名、电子印章、数字指纹、数字水印、数字时间截和数字证书等。

信息加密。加密技术可以确保涉密电子文件内容的非公开性,是保证电子文件机密性的重要方法,其目的是采取某种数字方法经涉密信息伪装起来,使非法入侵者无法了解涉密信息的真实含义。通常多采用“双密钥码”法。加密通信者各拥有一对密钥,任何发方可以使用收方的公开密钥加密明文后向收方发文,收方只用自己知道的解密密钥解密获得明文。由于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因此第三者很难从截获的密文中解出原文来,这对于传输中的电子文档具有很好的保密和保护效果。

双套归档制。实行“双套制”保存海洋电子档案,既在保存海洋电子档案的同时也保存对应的纸质档案,这也是在技术水平尚欠成熟的条件下解决海洋电子档案原始性、真实性问题的一种可行办法。

海洋数字档案的销毁。目前,数字档案销毁现状不容乐观,销毁随意性较大、方法不规范,为信息保密工作留下了隐患。数字档案的销毁可分为信息销毁和载体销毁两大部分。数字档案的信息销毁即逻辑删除是通过软件系统改变载体的状态,将数字档案数据从记录载体上彻底消除的一种方法,对于非保密性的数字档案可用逻辑删除的办法;数字档案的载体销毁是将数字档案的载体连同信息一起销毁的方法,主要适用于涉密载体、一次写人不可更改的记录载体及受损伤不可修复的载体,此方法销毁比较彻底,不会留下失泄密后患。对应销毁的在网络上处于流转状态的电子文件、电子档案,属于非保密性的可做清除处理;对属于保密范围内的,要做彻底清除处理,连信息的微量信号也一点不能留,以防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