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网络理论论文

网络理论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15 14:31:2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网络理论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网络理论论文

篇(1)

城市环境治理是指多元利益主体对环境污染这一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以达到有效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维护人们享有清洁环境的公共利益。学术界普遍认为利益相关者概念最初是由斯坦福研究院于1963年提出的,并将其定义为“组织没有这些群体的支撑将无法存在”,包括股东、员工、客户、供应商、债权人和社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定义,其中Freeman(1984)的定义最具影响力。Freeman将其界定为“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这个定义被应用于许多研究中。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尤其是牵涉到一系列利益,利益相关者管理开始流行于环境治理领域。城市环境治理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够提出一套分析框架,分析者可以据此勾画出城市环境治理多元利益主体的行为关系,通过理性地处理这些关系,达成“共赢”的合作方案和环境“善治”的目标。随着社会-政治学理论(如治理理论)在某些关键主题上的概念化,如自反性现代化、协商民主、彻底的多元主义和生态民主等,该理论逐渐融入到传统管理理论中,以提供一个更好治理环境风险的分析框架(Benn等,2009)。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的发展是遵循着个体-关系-网络的逻辑线索,体现了研究者对于利益相关者管理行为的理解和认识是一个渐次发展的过程(林曦,2010)。这也反映了相对于个体视角和关系视角的研究,网络视角更加符合实际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情境。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排斥个体和关系视角的研究,因为个体和关系是构成整个网络的基本单元,而应将其作为网络视角的基石。因此,城市环境治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的构建和发展也应围绕着网络视角展开,并且个别学者已在该领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二、利益相关者网络结构形态模型再思考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前提条件是清楚的,即一个好的运行环境是有利的,而一个坏的运行环境则是有害的。但是,针对组织问题和目标,人们喜欢聚焦于利益相关者及其关系的影响,而尽量简化利益相关者所处的混乱和复杂的背景环境。许多学者就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地讨论,并且Vidgen等(1996)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能够影响一个人类或非人类组织单元的政策,或者受到一个人类或非人类组织单元的政策影响的所有人类或非人类组织单元。虽然此定义可能有失公允,但是其目的是想引起人们对利益相关者所处环境因素的重视。尽管Rowley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切入了对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关注了网络密度和中心性,实现了对于二元关系视角的超越(Rowley,1997)。但是,他过分关注网络的整体属性而忽视了利益相关者分析所坚持的主体属性分析,使得网络中节点间互动关系中的结构和行为要素无法进入分析范围。林曦以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融合关系行为和网络结构维度,得出了一些整体结构分析无法得出的结论和启发(林曦,2013),但是她并无法清晰阐释利益相关者互动行为的发生机理及其过程。这种情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利益相关者网络结构形态模型缺乏对利益相关者主体行为的影响、承受和表现载体的考察,即利益相关者行为运行环境。基于此,本文试图引入行动者网络理论重新构建利益相关者网络结构形态模型,弥补传统社会网络模型的缺陷,拓宽对于利益相关者及其行为分析过程的理解。ANT有利于帮助匹配影响组织成功的利益相关者(人类主体)和其运行环境(非人类主体),其贡献在于明确了利益相关者网络结构及其形成机理,因为它强调谈判和协商的作用,并承认非人类主体作为组织、群体和个体环境的重要性,将人类主体和非人类主体共同纳入网络结构形态模型当中。

三、行动者网络理论及城市环境治理转译过程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法国学者MichelCallon、JohnLaw和BrunoLatour为代表(巴黎学派)的社会科学家共同提出了行动者网络理论,为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思想和理论。ANT认为应该平等地看待“人”与“非人”的网络要素,通过“异质性”网络模型刻画社会实体之间的关系,并认为网络结构环境对单一行动者提供了机会和限制,以及个人、群体或组织的行为受到了其他网络行动者关系的影响。此外,ANT强调联合整个行动网络的价值,重视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与整合,主张通过社会行动者之间的沟通、谈判、协作等社会互动行为来将社会冲突转化为秩序,为研究利益联盟网络的形成提供独特的视角和方法(王爱民等,2010)。行动者网络理论是以三个核心概念为基础,分别为行动者、广义对称性和转译。ANT将有主观目的和意图的人类主体和非人的观念、资本、科技等主体认为是行动者,即任何可以改变事物状态的东西。这些“异质性”行动者构成了网络的基本要素,具有一定的影响能力。广义对称性认为应该克服传统社会学中的二元划分,整合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以完全平等的方式对待网络中的“异质性”行动者,打破以人类行动者为中心的传统思维。转译概念是ANT的中心,是事实建构者给出关于他们自己的兴趣和他们所吸收人的兴趣的解释,反映了行动者之间相互作用的途径以及其网络形成的过程,并且刻画出在构建网络过程中利益嵌入的特征。转译成功的关键在于每个行动者都获得满意的角色,将处在各个领域的异质性行动者联结起来,构建起一个处于动态稳定的网络。行动者网络理论,又称为转译社会学,认为只有过转译才能构建起行动者网络。行动者网络的构建并不是原有预定的行动者简单组合,而是每一个行动者的利益、角色、功能和地位都在新的行动者网络中重新加以界定、安排和赋予。1986年,Callon通过对圣柏鲁克湾的海扇贝养殖案例的分析,描述了一个由海洋学家、渔民、海扇贝、海湾以及多样的技术等元素所构成的网络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并辨出五个转译的关键环节,分别为问题呈现、利益赋予、征召、动员和异议。在此转译过程中,还应设立一个强制通行点(ObligatoryPas-sagePoints,OPP),OPP是指核心行动者的问题成为实现其他行动者目标或利益的必经之点,是所有行动者进入网络的唯一选择。在此研究基础上,许多学者通过结合特定的研究问题和情景进行了对应的行动者网络转译分析,那么针对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城市环境治理异质行动者网络的转译和构建过程可如图2所示。根据图2可知,城市环境治理异质行动者网络的人类行动者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分别代表国家、市场和社会力量,而非人类行动者则包括生态、政策、资金和资源等,并且一般由政府部门承担着核心行动者的角色,因此OPP可设定为治理环境污染,实现清洁环境。尽管这些转译环节看似分开的,但是它们并不总是可分的,有些环节可能会重叠。此外,成功转译后所构建的网络也有可能遭到某些因素的破坏,并且一旦网络结构发生变化,新的转译将重新开始,更多利益需要再次协商。总之,转译是一个实体引导其他实体朝其所期望的目标前进而必须经过的路径,并最终说服其他行动者被征召和动员进网络。

四、城市环境治理利益相关管理过程分析

城市环境治理是一个基于“满足-理解-管理(Meet-Understand-Manage)”的过程,其中多方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和知识将被关注和采纳,而不仅仅只是规则制度(Parr等,2003)。城市环境治理的概念内涵表明其需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多元利益主体的作用范围和正当角色;多元利益主体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来达到城市环境治理的目标。同时,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过程还应充分考虑某些条件影响因素,如社会文化、政治、法律、技术、时空和生态等。也就是说,城市环境治理利益相关者管理应该符合地方背景和实际环境情况。那么,行动者网络理论通过平等地看待人和非人行动者,将所有影响核心组织目标实现的要素纳入到网络中,因此城市环境治理也可认为是人类和非人类行动者网络组构过程,即多方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取向和行为方式在其运行环境背景和条件下透过转译建构起一个动态稳定的异质行动者网络。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城市环境治理利益相关管理过程分析框架,并说明了其具体步骤和详细内容,请见表1。根据表1可知,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城市环境治理利益相关管理过程试图将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融合在一起,通过良好的城市环境治理利益相关者管理,提升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和水平,以期创建一个推进城市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过程,其具体步骤如下:

1.明确治理对象并界定所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大气、水和土壤污染治理最为紧迫和重要,并以大气污染治理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考虑到不同的环境污染问题具有不同的属性特征,如污染来源、途径和方式等,明确具体的治理对象是有必要的。ANT表明应该将问题呈现作为转译的第一阶段,而问题呈现是围绕核心行动者进行的。尽管政府不再是城市环境治理的唯一主体,但是以政府主导的国家力量依然是城市环境治理的核心主体,是不可替代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因此,以政府环保部门为代表的国家力量应认定为核心行动者,即核心利益相关者,其急需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以实现城市环境清洁的目标。然后,根据核心行动者的目标,设置一个强制通行点(OPP),将核心行动者的问题成为其他行动者目标实现的必经途径。

2.识别利益相关者的关键利益以及各自差异。

城市环境治理要求治理主体多元化,即除了政府外还需要其他行动者参与到治理过程中。Carole提出在城市治理过程中政府应将更多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提供义务和责任转移给其他组织,如企业、NGO和公众,强调开发和管理不同类型的组织间网络的必要性(Carole,2001)。同时,国家、市场和社会三元理论也表明了城市环境治理不仅只是政府干预,还应该发挥市场和社会的调节作用。基于这一宏观选择范围,并结合核心行动者的问题,辨识出城市环境治理的利益相关者,并明确各自的关键利益。其次,界别利益相关者在资源、权利、意识和知识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有利于进行合理的利益赋予、征召和动员。此外,还应明确利益相关者在网络中为了达到其所期望的目标所需排除的主体障碍。

3.勾画人和非人异质行动者的网络关系图谱。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协调稳定发展,并且这种平衡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城市环境治理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取向和选择。因此,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效率、社会公平和生态和谐三者应该确定为异质行动者网路的系统属性,即系统行动者。一般而言,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包括利益相关者的实际行为、合作意愿和冲突威胁。那么,这就有必要首先界定和明确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选择范围和行为期望,并且辨识出能够影响利益相关者行为的其他非人类行动者,包括政策、资金、资源和其他等。最后,在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的基础上,初步勾画出行动者之间的网络关系图谱。

4.赋予利益并进行网络行动者的征召和动员。

根据资源依赖理论,依赖体现了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利益交换关系,并且这种利益交换是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进行的。分析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资源依赖,有利于理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和行为关系,以进一步识别利益相关者行为支持/反对态度和认知相似度,为转译过程中的赋予利益环节提供可靠的基础依据。然后,根据核心行动者的目标,赋予其他网络行动者利益或角色,以激起其加入网络的兴趣,并召集所有异质行动者,进行初步的讨论和协商,以达成行动共识。从国家、市场和社会的逻辑出发,设计人类和非人类异质行动者的互动机制,并动员所有行动者进入到治理网络当中,实现城市环境治理行动者网络的初步建构。最后,辨析和评估核心利益相关者目标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目标的内在契合度,并重新识别和定位利益相关者群体的核心价值,以巩固和稳定异质行动者网络。

5.制定具体的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和计划。

如何制定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是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的重要问题,特别是不同利益相关者类型匹配不同的管理策略。因此,结合异质行动者网络建构过程,分别从个体(合作意愿和冲突威胁)、关系(兼容性和必要性)和网络(网络密度和核心组织的网络中心性)角度,制定具体的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然后,分别针对整体和具体的利益相关者,制定详细的利益相关者管理计划,以利于城市环境治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此外,通过采用听证会、座谈会和专家论证会等,评估城市环境治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和计划可行性。

6.执行决策和监测网络。

篇(2)

20世纪80年代以前,市场环境相对稳定、资源稀缺,而且企业网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价格控制和市场的份额上,网络参与者将网络视为一种投机选择,协调成本高和机会主义多,因而网络被许多学者认为有负面影响和缺乏效率,长期以来其优势没有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的认真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后,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知识、信息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组织网络化日益凸现,而且网络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成效。例如,日本的企业之所以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际竞争力迅速增强,国际化经营效果显著,就是因为日本的企业并非以单个原子状态来活动,而是以一群合作企业或组织构成相互依赖的关系网络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知识共享、共同发展,形成了世界级的核心能力。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企业网络及其关系管理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相继出现了组织生态系统(OrganizationEcosystem)、组织网络化(OrganizationalNetworking)、网络组织(NetworkOrganization)、组织域(OrganizationField)、企业集群(EnterpriseCluster)、伙伴关系(Partnering)、关系治理(RelationalGovernance)、拓展企业(ExpandedEnterprise)、合作竞争(Co—petition)、组织间竞争优势(Inter—organizationalCompetitiveAdvantage)、关系能力(RelationalCapability)、关系资源(RelationResource)、网络资源(NetworkResource)、联盟网络(AllianceNetworks)、战略网络(StrategicNetworks)、战略区域(StrategicBlocks)、公司间信任(Inter—firmTrust)、供应商网络(SuppliersNetwork)等新概念,有学者和先行的厂商已认识到企业隐含的、不可模仿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其成功的合作伙伴——供应商、顾客、互补者和联盟伙伴,是“创新关键来源”、“组织学习的关键来源”、“学习和能力的关键来源”。R·Gualti等人将这些具有持久性的、对进入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组织之间的节点构成的网络统称为战略网络,这些节点包括了战略联盟、合资、长期的买卖伙伴等。于是,战略网络研究就成为战略管理研究的新热点。

就战略管理学者对战略网络研究历程看,首先提出战略网络概念的是J.C·Jarillo。他于1988年在《战略管理杂志》发表题为“战略网络”的论文,可谓是战略网络理论的经典之作。该文从战略的高度阐述了战略网络的内涵,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关系网络,获取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资源和知识的关键渠道,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而不仅仅是一种组织模式,使之有别于一般意义的网络组织。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的开始。随后,战略管理研究者开始对企业之间和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网络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兴趣,1992年N.Nohria等编写出版的论文集《网络与组织:结构、形式和行为》,汇集了社会网络理论、组织理论、战略理论、经济理论研究者对战略网络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此同时,战略网络研究的奠基者J.C.Jarillo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实证考察,于1993年出版其专著《战略网络》,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基本形成。1999年F.J.Richter出版了其专著《战略网络——日本企业间合作的艺术》,该书以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为例,研究了战略网络的理论基础、战略网络形成动因、战略网络的管理与进化,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网络理论,促进战略网络理论走向实践。2000年《战略管理杂志》出版“战略网络’论文专集,介绍了当前有关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强调这一理论要整合和系统化,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更有效地指导企业在网络竞争环境下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这标志着战略网络研究进入了一个系统研究阶段。三、战略网络研究主要学派

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目前战略管理的学者们都只能以不同的理论为基础,从不同的视角研究战略网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战略网络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作者综合有关文献,将现有战略网络研究主要分为五大学派。

1.以R.Gulati为代表的结合新经济社会学来研究企业战略网络的理论,我们称之为经济社会学派。R.Gulati的主要代表作有《战略网络》、《联盟与网络》、《网络位置与学习:网络资源和公司能力对联盟形成的影响》。

他的主要观点是:(1)规范了战略网络的定义,界定了战略网络的研究范围,明确将对企业有战略意义的战略联盟、合资、长期的买卖伙伴和一群相似的节点都归集为战略网络,强调它是嵌入于企业之中的关系网络,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2)用社会网络理论的“嵌人性”和“结构洞”原理,证明了战略网络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说明战略网络及其管理能力是网络资源和关系资源,是战略网络参与者在参与网络后所获得的独特资源,具有独特性,难以模仿性,是一种核心能力。(3)强调战略网络是一个公司接近信息、资源、市场和技术的关键渠道,能够取得学习、规模和范围经济的优势,战略网络直接影响企业的战略行为和竞争优势。(4)嵌入于战略网络之中的网络关系,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既有机会又有约束的资源。因为“网络也意味企业被锁定在非生产关系里或排除了与其他可行的组织结成伙伴的机会”。(5)提出要整合战略网络于企业战略研究之中,并提出可从产业结构、产业内分析、企业能力、交易成本和转换成本、网络进化和企业收益来与现有的战略研究相结合。

该学派的主要缺点是:如何整合战略网络于战略研究中,没有提出具体的理论框架,缺乏技术方法研究,难于对企业的实践有实际指导作用。

2.以J.C.Jarillo为代表的用组织理论来研究战略网络,我们称之为组织学派。其主要代表作为《战略网络》、《战略网络——创造无边界的组织》(专著)。

他的主要观点有:(1)最早捉出战略网络的概念,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长期的、有目的的组织安排,其目的在于通过战略网络使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2)提出了用商业系统思想来研究企业经营活动。他认为,实现产品/服务有效地传送到顾客手中,整个过程的所有活动要合作,如何选择组织合作方式的中心问题,就是要保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3)提出了组织商业系统活动方式的评价标准,是最大化组织效率与灵活性,并通过比较层级制、市场和战略网络三种组织方式,说明战略网络是网络经济时代最佳组织模式。(4)初步形成了战略网络的基本理论,有利于指导企业进行战略网络管理,包括网络选择的时机和信任机制的建立,利用交易成本理论说明何时建立网络为好,利用博弈理论提出了加强组织间信任的机制。

其主要不足是:没有考虑网络关系、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对网络及其效率的影响,没有分析战略网络的成因、特征等基本问题,没有对战略网络中组织间学习过程和网络进化过程展开研究。

3.以P.J.Richter为代表的文化学派。他根据自身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担任国际跨国公司代表、与这些国家的企业有长期交往的经历,发表了多篇有关东亚企业成长的论文,并于2000年出版了其专著《战略网络——日本企业间合作的艺术》。该书以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为例,研究了战略网络的理论基础、战略网络形成动因、战略网络的管理与进化,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网络理论和促进战略网络在实践中的应用。

Richter的主要观点有:(1)日本经济及其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其企业的战略网络管理水平高,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与西方一般意义上的网络组织不同,它注重知识、能力资源的共享。(2)突出文化在战略网络形成和进化中的作用。强调由于日本企业受传统文化影响,容易形成战略网络的网络文化,包括高度忠诚、相互信任、自然尊重和统一价值观等。(3)运用企业系统理论、成长理论和博弈论来系统研究战略网络的动因,为战略网络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4)重点分析了战略网络企业间的网络学习过程,说明战略网络在知识管理和能力培养中的特殊意义。(5)论述了企业后勤合作、技术合作和全球化合作中的战略网络管理问题,为战略网络走向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6)强调了企业家之间的关系在战略网络中的重要性。由于Richter仅从文化视角研究战略网络,没有将战略网络管理整合于战略研究之中,由于文化研究难于定量化,造成缺乏对战略网络进行定量研究,也缺乏对战略网络管理对策研究。

4.以波特(Porter)为代表的用企业集群理论来研究区域合作网络。由于企业集群理论起源于区域经济研究,故我们将此学派称为区域经济学派。企业集群是指在一特定区域内的一群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各种组织(包括学校、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客户等),为了获取新的和互补的技术、从联盟中获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分担风险而结成的网络。因此,我们认为,企业集群是战略网络的一种,集群研究也属于战略网络研究范畴。波特有关集群研究的主要代表作有《国家竞争》、《亚当·斯密:区位、集群和竞争的“新”竞争微观经济学》、《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和《产业集群与竞争:企业、政府和机构新议题》,其集群理论主要是通过对各国典型区域的企业集群(如硅谷和波士顿的高新产业区、意大利的皮革制造企业集群等)的实务观察和研究所得,他认为“所有进步的经济体中,都可明显存在着企业集群,企业集群的形成,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

波特的主要观点包括:(1)集群是位于某个地方、在特定领域内获得异质的竞争优势的重要集合,地理位置是一个竞争优势。(2)企业集群是一个开放体系,具有外部效应,同一地区内的公司或机构之间相互联系、共享知识,企业集群是一种“新竞争”和“新经济”。(3)企业集群是由地理位置所处的社会、文化、政策等条件形成的,具有历史依赖性。(4)集群是空间布局上的新组织形式,“代表一种合作与竞争的组合”,是一种合作竞争思想,是一种群体思维的战略思想(突破单个实体的狭隘思想)。(5)分析了企业集群的成因、特征和网络关系,揭示了企业集群与竞争优势的关系,丰富了战略网络研究的内容。

其主要缺点:过分强调地理位置在企业集群形成中的重要性,认为在网络经济时代“地点仍是竞争的根本”,产业选择首要问题是区位:过分强调政府产业政策对集群管理的作用,忽略了企业本身在关系网络管理中的能动作用,利用集群理论侧重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的研究,而非用于微观层面的企业战略研究之中。

5.以J.M.Moor为代表的从生态观的视角来研究战略网络,我们称之为商业生态学派。Moor提出的企业商业系统包括了供应商、主要生产者、竞争对手、顾客、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政管理部门、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我们认为,各个成员在这个系统中相互依赖、共同进化所形成的交错复杂的关系网络,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战略网络,有关商业生态系统研究也应属于战略网络研究领域。Moor的代表作,是其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和战略》。他认为,网络经济世界的运行并不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像生态系统那样,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存在“共同进化”关系。在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中,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彼此间应该合作,努力营造与维护一个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因此,他强调必须有“新的语言、新的战略逻辑和新的实施方法”,用全新的理论——商业生态学来全面阐述了商业生态系统的企业战略。

Moor的主要观点包括:(1)用生态系统的观念来透视整个商业经营活动和研究战略,拓宽了战略网络研究的视野。他认为,企业是其所处商业生态系统的成员之一,这个系统决定了企业的战略行为和战略价值,这个系统绩效直接影响到企业绩效。(2)按照自相似、自组织、自学习与动态进化的原则来设计网状结构组织和商业生态系统(即战略网络),通过共创愿景、系统思考、网络学习、共享知识、协同作用,使企业在创造未来中实现可持续发展。(3)建立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学习、共同进化的企业生态系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企业的绩效主要取决于其在这个系统中的合作效率和网络关系管理能力的水平。(4)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成员间相互合作演化过程,包括了开拓、发展、权威、重振或死亡,企业在这个演化过程中不断进化、异化和蜕变。(5)强调了企业与环境的相互渗透,企业的边界模糊。企业的战略行为受其所在的系统制约,企业的战略制定、实施和评价都依赖于整个系统。

其主要缺点是:过分强调系统选择企业的作用,忽略了企业本身初始条件的重要性,忽略了企业核心能力对其战略行为的决定作用和对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仅强调整个商业生态系统中各成员的合作,忽视了成员之间的合作是一个博弈过程,有合作也有竞争,并认为合作有周期性,无法持久。

综观战略网络研究各个学派的主要观点,我们认为,当前有关战略网络研究有以下的特点:(1)应用一种理论从某个侧面研究的多,而综合各种理论从系统观角度研究的少。(2)偏重于战略网络形成和企业战略网络案例分析的多,而对嵌入于战略网络的关系分析与战略网络结构分析的少。(3)侧重于战略网络的静态研究多,企业战略网络管理的动态研究少,更缺乏对深层次的网络管理问题和网络进化问题的研究。(4)在技术方法研究上,以定性为主,缺乏定量的具有动态性的技术方法,更缺乏有关动态战略分析方法、网络信息管理支撑技术方法和工具的研究。正因如此,战略网络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一种比较完整的、对企业战略管理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可操作的基本战略理论及其技术与方法,使之未能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实践之中。

四、战略网络研究趋势和主要方向

从上分析,我们认为,现代战略网络研究发展趋势是:(1)战略网络研究系统化。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既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内容,又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未来的研究必须整合多个学科的理论来系统研究战略网络,才能对战略网络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2)战略网络研究动态化。战略网络的基本特征就是动态变化和不断进化,只有引入社会网络技术、系统动力学、进化博弈、离散仿真的技术等分析方法来分析战略网络的互动性和动态性,才能真正揭示战略网络的演化规律。(3)战略网络研究定量化。由于战略网络涉及的组织多、相互的关系复杂,未来的研究必须采用社会调查统计方法收集大量的数据,利用现代数学统计方法分析网络和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才有保证战略网络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结合战略网络研究发展趋势分析,我们认为,今后战略网络研究的主要方向:

1.用系统观进行战略网络理论框架研究。综合应用现代企业战略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协同商务理论、企业能力理论、系统理论和博弈论等,从系统观的角度,构建战略网络理论框架。它包括战略网络的结构、功能和特征,战略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企业核心能力和企业动态关系网络分析,战略网络的目标与选择,战略网络的动态管理,战略网络绩效评价与网络进化。

2.战略网络中的组织间动态关系分析与技术方法研究。要运用系统动力学、社会网络技术方法和离散系统仿真技术,进行组织间动态关系网络分析与仿真模型优化,明确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提升和发挥不同作用网络节点之间的动态关系,保证战略网络的优化。

3.战略网络动态管理过程研究,要促进战略网络研究成果用于实践和可操作性,这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它包括:(1)利用组织学习理论和企业网络理论,建立起有效的网络学习机制:运用博弈理论分析网络学习中的博弈均衡问题,制定出企业在网络学习中的最优策略。(2)运用委托—理论,建立长期网络信任机制,保证网络知识有效转换、整合与创新。(3)运用协同商务的原理和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等,开发和实现基于协同商务观的企业战略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保证网络内部信息、知识的快速交流、处理和共享。

4.战略网络进化研究,体现动态性和共生性的特点。要以进化博弈理论为基础,结合进化理论和遗传基因理论,揭示战略网络进化规律,针对有限理者所组成的大群体中多次博弈背景下的进化力量,建立战略网络动态进化模型来描述其进化过程,研究网络行为的稳定性问题。

篇(3)

关键词:投入产出关联,产业结构,复杂网络,社团结构

参考文献

[1] 张嗣瀛.复杂性科学.整体规律与定性研究[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5,2(1):71-83.

篇(4)

关键词: 行动者网络理论 经济地理学 对称性原则

一、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基本理论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英文全称是Actor-network theory,通常被缩写为ANT。它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法国社会学家卡龙(Michel Callon)和拉图尔(Bruno Latour)为代表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家提出的理论。1986年,卡龙在“行动者网络的社会学,电动车案例”一文中首先提出了这个新概念。文中,卡龙描述了法国电器公司(EDF)在1973年提出开发新型的电动车计划(VEL)。这个计划需要CGE公司来开发电池发动机和第二代蓄电池,要求雷诺公司负责装配底盘、制造车身。另外,还要考虑消费者、政府部门、铅蓄电池等社会甚至非社会因素。这些因素都是“行动者”,彼此共同构成了相互依存的网络世界。

这里的“行动者”可以指人,也可以指非人的存在和力量。拉图尔直言,使用“actor”或“agent”并不对他们可能是谁和他们有什么特征做任何假定,他们可以是任何东西—可以是个体的或者民众的、拟人的或非拟人的。“行动者网络”中的“行动者”之间关系是不确定的,每一个行动者就是一个结点(knot或node),结点之间经通路链接,共同编织成一个无缝之网。

在该网络中,没有所谓的中心,也没有主—客体的对立,每个结点都是一个主体,一个可以行动的行动者,彼此处于一种平权地位。主体间是一种相互认同、相互承认、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的主体间性的相与关系。非人的行动者通过有资格的“代言人”(agent)来获得主体地位、资格和权利,以致可以共同营造一个相互协调的行动之网。

传统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是关于先于现实经验上实际存有的一般性的存在架构。这种传统意义下的本体论要解决的是存在的根本意义,是关于何者存在,在什么意义下我们说它存在等问题。因此是一种对存在的先验状态和根本架构的探讨,而实际经验只是在这些架构中的特殊存有样态。

二、行动者网络视域下经济地理哲学思考

哲学是众多学科的灵魂。要提升地理学的地位,就必须丰富地理学的哲学内涵。

从国际地理学近现展来看,推动地理学实质性进步的因素都与哲学有着直接关系,可以归纳出以下七个方面的表现或问题:①地理哲学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但基本问题尚不清晰;②地理哲学研究的主观基础和客观基础及重大问题缺乏必要的系统结论;③地理学的空间分析倾向带来了地理思维的变化;④空间分析中地理学主体经验意识的丧失;⑤地理哲学中的时间和空间问题;⑥地理学中的“环境伦理”的研究刚刚起步;⑦我国的地理哲学是个薄弱领域。诚然,地理学研究需改变以往那种向其他学科引用与借鉴的局面。但目前地理学的发展状况更需以开放的心态从其他学科汲取营养和理论,以构建、扩展和丰富自身的理论体系及哲学体系。地理学研究离不开方法论,更离不开哲学。

人地关系始终是地理学的核心,反映在经济地理学上,即为人类的各类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ANT的广义对称性原则力图对称地看待自然和社会的作用。“我们的广义对称性原则不在于自然实在论和社会实在论之间的替换,而是把自然和社会作为孪生的结果,当我们对两者中的一方更感兴趣时,另一方就成了背景”。从这个视角来看,人类的各类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应该被对称考虑,过分地强调一方而轻视甚至忽视另一方都是不可取的。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是和谐共生的,这就在哲学层面上深化了经济地理学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长期以来,地理学的综合性仅停留或徘徊在宏观设计的层面上,而没有或很少从微观方面加以运用。从ANT视角来看,这是地理学综合性的症结所在。经济地理学应该在其微观领域强化其综合性,而且ANT也把宏观和微观对称考虑,把宏观和微观综合起来思考,理应成为经济地理学的追求,这种综合性具有更高层次。

ANT至少采用了两种思维方式,即关系思维和过程思维。首先,Latour将关系思维引入社会学的分析中。行动者网络理论颠覆了传统的认识论观念,强调关系性的思维。在网络中将人与非人置于同等地位,自然与社会不再是巍然屹立认识论中的两极。要在人与非人、自然与社会的互生的关系中寻求社会的稳定点。这一思想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共鸣,成为20世纪后期整个哲学界的一个重要潮流。其次,ANT将过程思维引入对科学的研究中。行动者网络理论描述的是一种动态关系,要求我们追随行动中的科学。科学是一连串的行动,是形成科学、制造结论和物品的过程。强调我们对科学的研究必须以科学知识生产者的当下活动为出发点,或者说要跟踪科学家们构造科学知识的动态过程。这种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分析,沟通了知识生产者(科学家)和生产成果(科学知识),避免了科学研究的黑箱化。这无疑是我们理解科学事实的更先进的方法。Latour对科学知识进行的人类学研究的意义就在这里。

三、结语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时空规律的科学。相应的,经济地理学主要探究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及时空规律。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贯穿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始终,在经济地理学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按照传统观点,人类经济活动由于其活动主体的主观性而构成主观地理空间,自然环境则构成客观地理空间。而ANT则消除了人类与非人类、自然与社会的二元对立,对称地思考人类与非人类、自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准客体的概念,即主客体间的杂合性。

地理空间不仅仅是地理事物和人类经济活动充填的地表空间,而且这些地理事物和人类经济活动通过相互关联并形成地理空间结构,即地球表层系统结构,在ANT视域下是一种“无缝”的行动者网络。这种结构是人地关系的具体化,表现为主观地理空间与客观因素的相互关联。主观地理空间是人类在地表的活动空间,其载荷是人类;客观地理空间是人类的地理环境空间,其载荷是地理环境所提供的各种资源因素或灾害因素。在地球表面,主观地理空间与客观地理空间在范围上可重合也可以不重合,这种关系是人地关系的具体体现。根据ANT的广义对称性原则,应把自然环境置于与人类行动者平等的认识论地位,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正确认识不仅取决于人类行动者,而且取决于客观自然环境,取决于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和控制。

本文基于一个广泛流行又视角独特的理论视域—行动者网络理论(ANT),对经济地理学进行了初步的哲学思考和探索。应该看得到,虽然ANT能够为经济地理学提供一个独特有效的思维视角,但由于不同学者站在不同角度和立场对ANT本身有着多种理解,用它作为一种工具来思考经济地理学甚至指导地理实践必然会存在争议。即便如此,用ANT这样一种独特新颖的理论工具来进行经济地理学哲学思考也是一个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吴传钧.现代经济地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2]李小建,苗长虹.西方经济地理学新进展及其启示[J].地理学报,2004(10):153-161.

[3]http:///wiki/Actor-networktheory-(ANT).

[4]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自然界的价值和对自然界的义务[J].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94.

[5]叶平.人与自然:生态伦理学的基础和取向[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10).

篇(5)

论文摘要:《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作者结合近几年在对学生教学的过程中的实际经验,围绕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包括网络硬件实验和软件仿真实训)以教学手段等多方面,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总结分析,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和软件仿真实训在该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网络;高职高专;教学改革;一体化教学;软件仿真实训

一、引言

《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相对比较枯燥,抽象。学生在学习理论时单纯学习理论,导致理论的学习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理论的同时不能动手做实验,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对理论学习比较排斥,在做实验的阶段无法有效地将已学理论和实验结合起来。尤其是我校是大专院校,学生们学习理论知识相对比较困难,这就迫使我们必须在教学方面有所改革,根据教学目标和我校现有条件,利用学校机房实施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每次上课既讲理论又做实验,利用PPT课件中的图像、动画手段深入浅出地讲解网络理论知识,使得理论的学习易于理解,应用机房计算机硬件、虚拟机和其他仿真软件进行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反过来促进了理论教学。

二、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制作简明易懂且形象生动的PPT教学课件,充分利用动画,图像手段讲解

《计算机网络》课程中有许多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如果没有动画,图像,凭空理解起来很困难,如数据通信基础理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路由原理与技术等,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为了将抽象的理论讲明白,必须认真准备教学课件,做到简明易懂,只讲授其中最核心的理论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图像和动画手段将抽象的理论变成动态的画面。例如,在当讲到数据通信基础理论的交换技术时,学生对三种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不易理解,我就把这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技术制作成动画形式,改善了教学效果。可以用动画将电路交换分为三个阶段:建立电路、利用电路传输数据和释放电路,课件能生动地反映这三个阶段;报文交换不需要建立电路,但每个数据文件可作为一个报文整体进行路由寻址,通过中间的交换节点进行存储转发,直至最终到达目的地,利用动画课件能形象地展示整个过程;分组交换与报文交换相似,只是将报文分成了多个数据片段(称为分组或包),通过中间的交换节点进行存储转发,有数据报和虚电路两种方式,纯粹理论讲授学生恨难理解,甚至会让学生感觉这个课程恨难学,以至于厌学,对这么课程失去兴趣。通过动画课件的教学,学生基本能理解这三种交换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利用学校机房,实现一体化教学,理论讲解与硬件实验、软件仿真实训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网络组建、配置和维护技能

篇(6)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平台;B/S结构;信息资源库;架构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4-0912-02

Architecture of Network-based Thesis Management Platform

GE Fang-zhe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bei Coal Industry Teachers' College, Huaibei 235000, China)

Abstract: Undergraduate thesis is the comprehensive inspection of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analyze issues and solve problems by using their basic knowledge, basic theories, is also the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n the quality of four-year undergraduate teaching. Therefore, thesis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of undergraduate thesis management, we propose architecture of thesis management platform based on the Internet and the GSM network environment. The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design concept is feasible.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hesis; management platform; B/S structure; information resources database; architecture

毕业论文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进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和进行科研训练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本科生四年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1-2]。本科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或设计,进行科学研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及数量的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论文管理工作压力不断增大,而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论文管理工作还是处于人工管理阶段,难以兼顾公平与效率。同时高校毕业论文具有一定的学术及收藏价值,但学生论文数量多、纸制论文或光盘刻录的论文不易保存,并且增加了对往届论文检索的难度。为方便毕业论文的管理和查询,提高毕业论文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节省管理资金,我们设计了基于Internet和GSM网络的毕业论文管理平台,实现了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1 毕业论文管理的过程

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是加强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使毕业论文各环节中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从而确保学生按时地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论文。基于此,高校基本都建立了“选题开题中期管理评审”的毕业论文过程体系[3],确保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1) 选题。选题是开展毕业论文工作的第一步,毕业论文选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的质量。一般是指导教师填写毕业论文选题表,提出选题,然后,开展学生选题。

2) 开题。每位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选题后,要充分地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自己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实验方案等基础性工作,为正式开始论文工作做准备。

3) 中期管理。在毕业论文中期,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工作进程和论文质量进行认真指导、监督、检查,与学生交流,并帮助他们解决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困难。通过中期管理,强化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工作责任心,使学生顺利推进毕业论文。

4) 评审。在学生毕业论文完成后,指导教师组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情况、答辩情况、评分情况以及论文的归档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以保证论文答辩的质量,从而确保整个毕业论文的质量。

2 毕业论文管理平台的需求分析

本平台设计需求是利用高校完备的校园网络系统,设备档次高、配套设施齐全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网络在教学管理中开放、交互、共享、协作的特征及网络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的特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校现代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4]。毕业论文管理平台的设计要应现代教育的教学模式及管理模式,符合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的基本过程[5]。因此,本文基于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理论和软件理论构建毕业论文管理平台。

本平台采用B/S结构,帮助指导教师通过网络向学生提供毕业设计课题以及课题介绍,供学生选题,之后,系统就自动在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链接。指导教师的指导或要求可以直接发送到学生的电子邮箱内,同时通过GSM网络,发短信息到学生手机,达到及时通知学生的目的。学生也可以直接从指导教师的公告栏上获得导指导教师的指导或要求。学生可以在BBS上咨询某指导教师,平台会自动将咨询内容发送指导教师的电子邮箱内,同时平台可以通过GSM网络,发短信息到指导教师手机,达到及时通知指导教师的目的。平台可以帮助指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电子函件建立联系与帮助,以及通过电子函递名单、BBS专题组建立公共联系、讨论和互助。

3毕业论文管理平台的架构

3.1 网络系统架构

毕业论文管理平台的设计开创性地将新兴的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讯终端引入校园管理,在学生、教师和学校间架起一座空中桥梁,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方便快捷的沟通平台,有快捷、方便的特点。毕业论文管理平台为学校毕业论文管理提供可监督、管理的环境。

本平台的网络结构示意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服务器、连接服务器与GSM的短信中心接口、校园网等几个重要的部分。

3.2 软件系统架构

软件主体框架由“在线审核”、“信息资源库”、“论文交流”三部分构成,具备网络化管理、资源共享、学习支持及过程管理监控等基本功能。

1) 在线审核

在线审核依据本科毕业论文管理流程设计,支持毕业论文各主要环节的申报及审核管理。在线审核包括:指导教师资格审核、课题审核、答辩小组审核、成绩审核等模块。

指导教师资格审核模块: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学历、职称、教学经历等资格条件进行审核,对每学期每位教师的论文指导总量进行控制,防止指导超篇。

课题审核模块:对学生或指导教师申报的论文初步选题进行审核。选题审核通过后,学生方可进入毕业论文设计和写作环节。对没通过审核的选题,学生或指导教师可根据系统提示的反馈意见进行修改或重新申报。

答辩小组审核模块:对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指导委员会、答辩小组的成员构成及其资格条件进行审核。

成绩审核模块: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进行初评、由小组指导教师复评、由院校复审。复审后的成绩数据可导入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不需要手工录入成绩。

2) 信息资源库

建立信息资源库,有效开展管理支持服务和教学支持服务。信息资源库应包括:教师资源库、学生信息库、毕业论文素材库等。

教师资源库:教师资源库包括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库、答辩教师库。指导教师信息数据,学生和管理人员可登录查询,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论文指导教师。

学生信息库:学生信息库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专业特长等信息,有助于指导教师了解学生、对学生的指导有目的性、方向性。

毕业论文素材库:建立毕业论文素材库目的在于为指导教师和学生提供毕业论文教学全过程的支持服务。毕业论文素材库应包括:毕业论文管理文件、优秀论文、参考资料等,可以考虑按学科、专业以及课题方向来分类建设。

3) 论文交流

论文交流是毕业论文管理平台的关键部分。设计的目的就是使论文的管理方便、快捷,对论文的质量管理提供帮助。论文交流应包括:师生个人专区和专业公共论坛。

师生专区:是师生间开展个别交流互动、个性化论文指导的平台。学生可在该区提交毕业论文提纲、初稿、修改稿,指导教师及时将指导意见或修改稿反馈给学生。学生可查看指导教师修改意见,并通过历次指导纪录,领会指导教师的思路,使毕业论文的指导、修改过程具有连贯性。在这个过程中,短信中心接口及时地通知教师和学生,使他们之间交互时间尽可能的短。管理人员可跟踪学生论文进程及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系统自动形成记录文档作为毕业论文的一部分。

专业公共论坛: 是学生间的互助协作学习、信息交流的平台,以BBS的形式设计。在交流过程中,短信中心接口仍然为学生提供及时的服务。

4 毕业论文管理平台的设计技术

本平台以SQL Server2000 作为后台数据库,采用B/S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浏览器、Web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组成的三层体系结构。主要采用动态网页技术,建立动态交互且高效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通过ODBC(开放式数据库互联技术),利用SQL语言实现数据库的访问。系统通过与数据库连接,实现数据库的相关操作。

5 结束语

基于Internet和GSM网络的毕业论文管理平台利用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建立一个开放的、可监督的教学管理方式,对本科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有较大意义。目前已完成网上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总体框架的搭建,部分在线审核模块及信息资源库已正式启用。我们将不断完善网上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建设, 逐步完善网络环境下的毕业论文管理运行机,实现毕业论文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和网络化。

参考文献:

[1] 史增喜.高校本科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49-52.

[2] 赵旦峰,李刚.论科学选题在本科生毕业设计中的重要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109-110.

[3] 黄英金.进一步提高本科毕业论文整体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 2005(9):57-59.

[4] 陶文平.网络环境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探索[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5):88-91.

篇(7)

关键词:绿道、绿网、绿网规划

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国城市的急速发展给城市带来了不可胜数的问题,比如土地的破碎化、河岸的硬化、混乱的城市肌理以及日益严重的水问题等。针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有一个多尺度、多功能的以及可持续的规划方法,而绿道的本质使得它成为了此类项目的合适的规划手段[1]。在土地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绿道的资源集中性使得它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附着多种功能,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统筹发展,且它对连通性的要求又减缓了土地的破碎化。

1、绿道与绿道网络

绿道概念是指呈廊道状私有和公有的娱乐用地和水域,能让人们方便地从生活居住区域通往开敞空间,或者将城市和农村紧密联系起来的通道[2],是为社区提供生态、娱乐和文化价值的各风景要素所组成的网络系统[3]。绿道是限制机动车进入环境友好的通道系统,其将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的风景资源与人们生活活动中心连接起来[4],但人们更强调绿道网络在生态过程方面的潜力[5]。目前,人们普遍接受埃亨(Ahern)提出的绿道概念[6],认为绿道是经规划、设计、管理的线状网络用地系统,具有生态、娱乐、文化、审美等多种功能,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土地利用方式。

在景观生态学中,网络是景观空间结构的一个重要概念。景观结构有3种单元:斑块、廊道和基底,且通过廊道的相互叠加而形成网络。网络的功能与廊道相似,但与基底的作用更加广泛和密切,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物种能通过它的连接进行更广泛的运动,还在于它对周围生物群落的影响。相比较下网络具有一些独特的结构特点,如廊道密度、网络连接度以及网络闭合性等[7]。本文中绿道网络规划(下文中统一简称“绿网规划”)是指强调绿色空间的相互联系、进行绿色空间整体保护和系统建设的一种规划。

2、绿道的类型和功能

2.1绿道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许多国外学者对绿道进行了分类。如莱托(Little)从用途和尺度角度对绿道进行了分类[8],分为自然绿道、城市河岸绿道、历史风景绿道、娱乐绿道、综合网络状绿道5种类型。埃亨(Ahern)认为[6],按照面积尺度的大小,可将绿道分为市区级、市域级、省级和区域级4种类型;按照绿道的功能作用可分为生物多样性绿道、水资源保护绿道、休闲娱乐绿道、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绿道4种类型。而俞孔坚教授对中国绿道规划的发展与演变历史进行了系统总结,按照绿道的形式与功能,将中国绿道分为了3种,即沿着河道或水域边界分布的滨河绿道、公园道路绿道或具有交通功能的道路绿道以及沿田园边界分布的田园绿道[9]。本文中将绿道分为自然绿道、城市河流绿道、历史风景绿道、游憩绿道和道路交通绿道5类。

2.2绿道的功能

2.2.1连接功能

连通功能是绿网的基础。从生态功能角度来看,绿网将分散的绿地、公园等自然资源连接成系统,结束了生态岛的孤立和土地的进一步破碎化。从游憩功能角度来看,绿网将自然资源与居民区、旅游景点、历史文化资源、公共设施等其他资源相连通,为人们提供了游憩的通道,提高了游憩资源的可达性[10][11]。

2.2.2休闲游憩功能

绿道不仅将各游憩资源节点连接形成网络,为人们提供旅游景点游览、野生物观赏、风景欣赏等活动,其自身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步行、骑行、滑板、轮滑、骑马等游憩活动[10][11]。

2.2.3生态及历史文化保护功能

生态保护方面,绿道为多种生物提供迁移廊道,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保护当地物种,提高物种的多样性。同时,绿道网还具有蓄水防灾、净化空气等排除环境污染不利因素的作用,以改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绿道的低强度开发特点为环境与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建立了有效的缓冲带 [10]。

2.2.4交通通行功能

绿网作为一种线性连接开敞空间,为人们的出行方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可以减少人们对机动车辆的依赖,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绿网可以有效地将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道系统完全分离,为人们创建健康绿色的通行网络,改善人们的出行环境。除上述功能外,绿网同时兼具经济、社会等许多附加功能,如潜在的旅游收人、促进城市化进程等等[11]。

3、绿网规划原则

3.1 生态化原则

绿网规划应充分利用自然生态条件的要素,如现有的河流、绿块甚至乡村小道等,避免大填大挖和人工化痕迹过重的建设,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格局。

3.2 地域化原则

绿道规划应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和人文内涵,考虑城市具体的地域自然条件、绿地基础和历史文化基础,积极采用本地树种和材料,串联具有地方历史和文化的节点,展现地方风情。

3.3多样化原则

绿道应形式多样、功能各异,可结合滨海岸线、江河水系、山峦叠嶂、郊野公园等,创造精彩纷呈的绿道景观,并策划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让绿道不仅成为一条景观大道,更成为一条生活大道。

3.4人性化原则

绿道网络应配套完善的服务设施,包括规范清晰的标识系统和保障及时的应急安全救助系统,方便快捷的公交转换及停车系统。满足各种需求的商业服务系统,让绿道洋溢着人文关怀。

4、绿网评价方法

绿网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生态网络,网络结构的稳定性与其生态功能的发挥息息相关,因此,能否稳定发挥其功效,需要一些能够定量化的指标对网络进行评价。而任意网络都可以用节点(nodes)和联系(links)来定义,本文的绿网结构评价主要借鉴能够反映网络复杂性及格局的网络结构指数,选取要分析的要素用于同一个目标的不同结构网络联系和效益,主要包括闭合度α、点线率β、连接度γ和成本比四个指数。

网络闭合度(network circuitry)用来描述网络中回路出现的程度,即网络中实际回路数与网络中存在的最大可能回路数之比。可用α指数表示:

其中,L 为廊道数,V 为节点数。a 指数的变化范围一般介于在 0-1 之间,a=0意味着网络中不存在回路,a=l,说明网络中已达到最大限度的回路数目。

(Forman&Godron,1986)。

点线率指网络中每一个节点的平均连线数目,可用于网络连通性。用β指数表示

β指数数量范围在[0,3]区间上。β=0,表示无网络存在;网络的复杂性增加,则β值也增大。当β1 时,表示有更复杂的连接度水平。 (Hagget&Chorley,1972)。

网络连接度(network connectivity)是用来描述网络中所有节点被连接的程度,即一个网络的廊道数与最大可能的廊道数之比,可用γ指数来测度:

γ指数的变化范围为 0-1,γ=0 时,表示没有节点相连,γ=1 时表示每个节点都彼此相连(Forman&Godron,1986)。

成本比(Cost ratio)考虑廊道的长度,主要反映了网络的有效性,成本比越低,有效性越高[7],公式如下:

成本比=1-(廊道数/廊道长度)

(Linehanetal,1995)

5、典型案例

5.1城乡绿网——增城市市域绿网规划

2008年增城市提出了全区域公园化战略指导思想,到2011年增城市沿主要旅游干道两侧已经建设了约190km的绿色廊道,并沿道路建设了20个面积超过40hm2的生态公园和10个自驾车休息驿站,用来促进自驾车游的发展;从增城市区到白水寨风景名胜区建设了长约100km 的自行车休闲建身绿道,并设置16个休息驿站和20个避雨亭,积极开展旅游体验活动,提高旅游的过夜率和重游率[12]。之后,当地政府企图通过绿网建设,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味,优化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沿线城市、村庄环境的升级与优化,提高居民幸福感;连接南、中、北主体功能区,连通各沿线农村居民点,引导南部资金到北部投资生态休闲和度假旅游业。

结合增城市的自然资源,增城市计划在3年内规划建设完成3条绿道,总长度为500km,构建增城市的绿道网络(图1)[12]:以全市旅游线路广汕、荔新、增白、新新、增正等旅游大道为主线,建设200km自驾车游绿道,建立多层次、色彩丰富的生态林带和旅游节点;以增城市区至白水寨景区、湖心岛景区为主线,以连接广州、东莞的区域绿道和局部景区绿道网为支线,建设250km自行车休闲健身绿道,打造富有田园风光的特色休闲精品线;以增江为主轴,把初溪水利枢纽上游50km的河道打造成现代生态型山水画廊,构建融合保护生态、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等多功能的绿道网络体系。规划结合农村居民点、景点和果园建设息驿站(码头)和配套设施,将沿线村庄逐步打造成旅游节点和服务区,吸引市民前来消费,实现农民就地创业和就业,促进城乡联动发展。

图1 增城市市域绿网规划图

(图片来源:《规划师》2011年第1期)

5.2城市绿网——天津中心城市绿网规划

天津中心城市绿网规划中主要有两个关注点:一是增加城市绿地率,二是加强绿地的绿地联系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在此基础上,根据现状条件将绿网规划落实为点规划和线规划,最后形成网规划。

点规划,按绿地面积和生态价值大小将城市绿地分为重要生态节点和一般生态节点。其中重要生态节点29个,一般生态节点41个。重要生态节点包括18个规划生态绿地(包括各级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旅游区、楔形绿地和组团间的隔离绿地)和天津市“十一楔”。一般生态节点主要为城市中心的水体公园,如西沽公园、水上公园等。

线规划,规划中将廊道划分为了道路廊道、河流廊道和植被廊道。道路廊道,即中心城区的快速环路和外环路。联系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的津滨高速公路、京山铁路、和津沽轻轨快速线;河流廊道,即中心城市东北面的蓟运河、北面的永定新河和新开河、西南面的独流减河,北运河、南运河和子牙河汇入海河;植被廊道,即中心城区外环线的植被廊道,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的工业区和生活区的防护带,滨海湿地和盐生植被带[13]。

网规划,基于不同的绿道组织目的和水平,采用不同的联系方式构建了四个不同的绿道网络,如图2所示。网络一只保证了对29个重要生态节点间的联系;网络二在网络一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一般节点的联系。而网络三的构建分为两种情况进行:A网络增加了海河等四条河流廊道和津滨高速公路等道路廊;B网络在A网络基础上,根据俞孔坚网络形阻力趋势表面与交汇处战略点理论和各生态节点的实际情况确定三个景观生态战略点:黄港风景区、柳林风景区、北大港风景区,同时确定大兴水库、银河风景区等六个次一级的生态战略点。同时B网络增设了对外联系的绿道:潮白河廊道联系七里海水库、蓟运河廊道、联系团泊湾风景区的廊道[13]。(图2都是将生态核心区抽象为节点的网络图)

图2 绿网方案对比图

(图片来源:谭晓鸽,《绿道网络理论与实践》,天津大学硕士论文)

网络四在网络三的结构前提下,考虑了城市建设用地的影响,对一些生态廊道的走向和具置做了必要的调整,如面积比较大的风景区,和它们连接的生态廊道在具体建设只需与景区边界连接即可;而沿河路和道路的廊道则需要根据河流和道路的走向平行布置,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弯曲。

根据绿网结构指数各指标公式对四个不同网络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网络四中a指数最大,存在的回路最多,拥有最大的网络闭合度;β指数最大,具有最高的廊道连通性;γ指数最大,具有较高的网络连接度;而成本比最小,说明网络的有效性最大,建设成本最低(图3)。

图3 网络四

(图片来源:谭晓鸽,《绿道网络理论与实践》,天津大学硕士论文)

6、展望

虽然,在众多学者的推动和政府的支持下,近些年来我国出现了不少有关绿道的规划,但是好的实践寥寥可数。本文根据绿道的类型和功能,确定了绿网规划的原则和评价方法,同时选取了国内东部发达地区中两个典型案例,并对其规划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规划工作者能够更好的理解绿道、规划绿道,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城市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献出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杰克·艾亨(美),周啸. 论绿道规划原理与方法[J].风景园林,2011:107

[2] Hoover, A.Shannon, M. Building greenway policies within a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framework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33(1- 3):433- 459.

[3] Ndubis i, F. , Demeo, T. , Ditto, N. Environmentally sens itive areas:a template for developing greenway corridors [J]. Landscape Urban Planning, 1995,33(1- 3):159- 177.

[4] Toccolini, A. Fumagalli, N. Senes, G. Greenways planning in Italy:the Lambro River Valley Greenways Sys tem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6,76(1- 4):98- 111.

[5] Jongman, R. Nature conservation planning in Europe:developing ecological networks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32 (3):169- 183.

[6] Ahern, J. Greenways as a planning s trategy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33 (1- 3):131- 155.

[7] Jone Linehan.Greenway Planning-developing a landscape ecological network approach[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 (33): 179–193.

[8] Fábos, J.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the greenway movement, use and potentials of greenways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33(1- 3):1- 13.

[9] Yu K. ,Li D. ,Li N. The evolution of greenways in China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6,76(1- 4):223- 239.

[10]李社锦, 游憩型绿道的功能及分类[J]. 旅游管理研究,2012,11:59

[11]查尔斯‧A‧弗林克,罗伯特‧M‧西恩斯著,余青,柳晓霞等译,绿道——规划‧设计‧开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2]邓毛颖,增城市绿道规划与建设机制研究[J].规划师,2011(1):112-114

[13] 谭晓鸽.绿道网络理论与实践——以天津中心城市绿网规划为例[D],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7:25-26;30-31;34-39

作者简介:

1、陈浩,男,湖南益阳人,湖南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丘陵地区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