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2 11:37:5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社会工作专业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毕业论文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社会科学,它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感受困难的社会成员,增强其能力,促进其与社会环境相适应,达到增进其福利的目标。社会工作是将工作者、服务对象、问题、资源、社会环境等因素连接起来并进行有效配合解决问题的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社会工作者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实务能力。实务性、实践性及应用性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特征。据此将专业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具体来说就是培养具有助人自助专业价值理念、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具有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操作技能,在专业服务领域从事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围绕此目标调整课程体系,强化培养过程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与实际紧密结合,搭建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毕业论文指导环节就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一、完善管理文件,规范管理,严把毕业论文质量关
学校社会工作自2003年招生以来目前已有近十届毕业生,在毕业论文指导这一教学环节中一直进行高度重视,规范管理,严把质量关。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从专业实习初期就开始下达任务书,到毕业论文的开题、撰写、中期检查,预答辩、毕业论文答辩及最终论文归档共设七个环节。为了更好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召开专业教师研讨会,就以往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进行梳理,对出现的共性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在原有相关文件的基础上,又增订了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暂行规定。该规定对学生的出勤、写作态度,教师指导形式、职责及论文写作步骤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另外又重新修订了有关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规范。该文件对论文的规范撰写提供了依据,大到选题方向、论文框架,小到标点、空格、注脚、图表、案例、参考文献及中英文摘要等内容都进行了详尽的规定,并附有毕业论文模版及调查问卷模版,确保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规范有序,为毕业论文的规范性提供了制度保障,严把质量关。
二、组织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培训,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及水平
所谓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把在课堂中学习到的专业理论、专业方法服务于社会工作实务当中,为服务对象解决实际问题,激发服务对象的潜能,改善社会关系,提高生活质量。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方法、技巧,同时又要具备较强的社工实务能力,通过社会工作专业介入能够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实际就是对所学专业一次整合和提升过程,通过这一教学环节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也是学校办学水平、教师素质和学生能力三位一体的一次综合考查评估过程。如何从专业的视角进行毕业论文选题,如何构思论文构架,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如何运用所学习的专业理论,如何体现出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社会工作方法,在具体分析论证过程中如何运用相关研究方法,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如何运用SPSS统计分析等等,这一系列环节运作的好就是一次整体实力水平的学习提升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强化学生的社会工作实务能力,提升毕业论文的水平,专门安排了相关老师对学生进行了研究方法及相关软件运用技巧等方面的强化训练,另外对论文调查问卷的设计、访问提纲的设计、图表的制定及规范性要求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与说明。
三、建立稳定的社会工作实习基地为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奠定实践基础
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实习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是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它课程无法替代的学习模式。可以说没有社会工作的实习,就无法实现社会工作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此我们建立了稳定的社会工作实习基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搭建平台。经过多年的努力,实习基地已经由原来的单纯依赖社会组织逐渐发展成四个不同层次的实习实践平台体系:一是以哈尔滨为中心,辐射到北京、广州、深圳等地签约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经过多年的运作目前已建立相对稳定的常态化的顶岗实习基地。二是依托学校以教学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实践基地;三是依托社工系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社工实务组织微澜社工服务社;四是依托人文学院以教师为主导的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目前已承揽多项不同层次社工项目。学生可以在这些不同层次的实习实践基地开展各种实务活动,同时也结合自己的实习内容确定论文的选题,开展实务活动,有效地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由此也逐渐构建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多层次、多模块的课程体系和实践培养框架体系,为学生进行实务训练、实习、撰写毕业论文和就业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为教师开展教学科研社工实务活动提供了平台。这种人才培养框架体系整合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学资源,确保了社会工作实务开展的条件和质量,保证实习质量,也为毕业论文的教学环节奠定了强有力的实践基础。
四、以3+1人才培养模式为平台,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就业一体化
为了使学生能够把在课堂中学习到的专业理论、专业方法服务于社会工作实务当中,为服务对象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其实务能力,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此我们采用了3+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大学前三年时间里在学校完成专业理论专业方法的学习。将原来分散在不同学期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重新整合为综合实践环节,并将此教学环节集中放在大四一整年的时间在社会这一大课堂来完成,整合校内外的教学资源。其中将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整合为综合实践活动即顶岗实习,学生的综合实践岗位与将来的就业岗位统一起来,顶岗实习与就业岗位试用期统一并行,而在毕业论文环节要求学生以综合实践岗位为依托,带着专业思考去实习,在实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自己的毕业论文,也就是说要求学生要根据自己综合实践岗位的具体工作进行毕业论文选题,然后在实习工作中开展相应的个案项目、小组活动、社工项目等社会工作实务来撰写毕业论文,从而使毕业论文突显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性的特点,学生毕业实习、论文、就业一体化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毕业论文在选题上力争与实习、就业相结合,这既体现了专业实习的效果、增强了学生毕业论文的实效性,同时也可促进学生尽快适应职业角色,缩短工作的适应期。而这种实习、就业、毕业论文三位一体的教学形式,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形成学校和社会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
五、毕业论文与综合实习岗位有机结合,突显社会工作的实务性
实务性是社会工作的本质属性,而实务性又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因此在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这个环节上尽量突出社会工作的实务性特征,以强化论文的实用价值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尽量避免学生撰写空谈理论的文章,使其尽可能贴近社会生活实际,这既体现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性,也是3+1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由于在3+1人才培养模式中要求学生毕业论文选题要以综合实践岗位为依托,带着专业思考在实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展社会工作实务,最终形成自己的毕业论文。因此学生从专业实习开始就与指导教师就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讨论研究,特别是在社工机构实习的学生在选题上力争与实习、就业相结合,积极开展个案、小组等实务活动,毕业论文真题真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大多来源于学生对实习期间所接触项目活动的思考及实习机构运作模式的研究,这既具体落实了3+1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增强了学生毕业论文应用性,突显了社会工作的实务性、实践性的专业特色,保证了毕业论文的质量。总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实际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更需要教育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和突破,强化实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艳娇.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改革设计方案新构思[J].教学研究,2011,5
[2]初智巍.能力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实践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5
[3]毕亚斐.拟剧理论视阈下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2
[4]陈英,梁爽.社会工作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4
[5]李金娟.高校小组社会工作课实践教学的走向[D].首都师范大学,2008,4
[6]魏斌.论职业指导的人本服务[J].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人才培养;课程教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14BSH109);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二五”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编号:湘教通[2012]266号);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3]223号);湖南女子学院2015年教学改革项目“职业化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一、引言
为了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着力打造专业办学特色,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湖南省教育厅决定启动实施普通高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湖南女子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实施中,按照明确定位、重视内涵、强化优势和突出特色的原则,通过自主规划学科建设方案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了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社会服务、教学管理等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为我校建成教育理念先进、培养模式科学、专业特色鲜明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基地奠定了基础。
二、建设措施
(一)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团队通过省内外广泛调研,专家反复论证,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一次大的修订,并对相应课程进行了重组和调整。在专业定位上,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以社区社会工作和妇女社会工作为主要方向;在培养目标上,由单纯培养“应用型人才”调整为培养多元化复合高级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性、专业性、职业性的特点,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三四五”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一条主线,三个基点,四大课程模块和五种能力。课程体系设置围绕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女性人才的主线,紧紧抓住理论教学、技能训练与社会实践三个基点,形成公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含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拓展课)和集中实践环节四个课程模块,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五种能力。
(二)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实务能力。(1)要求所有专业教师均持有国家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以适用专业教学的需要,使教师具有从事社会工作的职业素质。目前为止社工专业教师均取得了国家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成为具有社工实务能力“双师型”教师。(2)建立和完善了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社工机构挂职锻炼或兼职工作,强化专业教师的社会工作经历和实践能力。现有两位教师在社工机构一线从事社会工作实务。(3)开展校内、外学术交流资助。一方面支持专业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进行学术交流,社会工作专业每位教师均参加了相关社会工作的学术会议或培训,使教师及时掌握本专业学术前沿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紧跟学术发展和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6人次。(4)建立了一整套聘请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兼职教师的制度,在课程安排、经费安排、交通等服务方面进行了政策倾斜。让社会工作实务骨干兼职担任专业课教师,直接参与专业课教学或担任青年教师技术导师,承担实训实习教学督导工作,对学生的阶段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行双督导(机构督导、学校督导)制度。(5)建立鼓励教师申请各类课题和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奖励制度,并进行了年度检查考核。
(三)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授课质量。(1)调整了部分课程的开设。在大一学期开设了《成长小组》课程,让学生逐步接触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在大三开设了《项目策划与管理》课程,大四增设了《社会工作实习与督导》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质。(2)扎实做了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标准的修订。根据社会工作发展趋势,结合本校实际,将课程纳入专业环境中进行系统的思考,明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的地位和作用,突出课程的能力、知识、素质目标,切实做好课程标准的制定。目前已经做好了《社会工作概论》、《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18门等课程标准的修订,以此构建具有我校特色及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标准体系。(3)抓好关键课程建设,培育优秀课程。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课程建设基础,开展了优秀课程建设。经学校评比,《社区社会工作》课程已成为校级优秀课程。通过课程改革与建设,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4)突出技能训练课程,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的力度。完成了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大纲的修订和论证。结合我国职业化背景下社会工作的发展形势,突出“实务性、职业性”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加大能力培养型课程的比例,突出社会工作操作性、实务性的培养和训练,新增《活动设计》课程。(5)加强教材建设。学校立项批准了《社会学》规划教材,并按正常进度组织编写。规范教材选用制度,严格教材选用审核,使该专业选用近年出版的省级以上优秀教材和重点教材。选用近四年出版的新教材的比例占教材总数的80%以上。
(四)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面向职业化培养社会工作人才。(1)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累计学分(学时),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30%。在六个学期增加了阶段(集中)性的专业实习,为期9周,学生毕业实习周数改为18周。第7学期开始启动毕业论文选题工作,让学生逐步介入教师科研课题中收集和熟悉资料,保证毕业论文质量。(2)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和开展各项大学生学科竞赛、技能竞赛。如省级“挑战杯”比赛、全国社会工作论文或实务案例比赛、项目策划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实务技能。(3)加强校外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通过调研考察,该专业在广州、深圳、长沙等已建立了9个实习基地,为阶段性集中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组织编写了阶段性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指导书,规范了实习要求。(4)着手筹建校内社会工作实验室。完善已有的社会工作实验室,通过申报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150多万元,资金已到位,开始筹建新的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建成将在省内外更具专业性、现代性及先进性社会工作实验室。(5)依托专业教研室创办了仁泽社会工作机构。我系依托社会工作专业创办了社会工作机构,这是深化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合社会管理创新人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是高校教育服务社会、创新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有效尝试,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训和就业的平台,为学生进入社会工作职业具备前期准备。
(五)重视课程教学方法探索,实现教学手段多元化。(1)改革传统的质量观和教学观,树立“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因材施教,在教学方式上由灌输式向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式转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培养模式上,实现由单一型人才培养向多样化人才培养转变;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合,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又具有持久个人发展潜力的高素质人才。(2)建立了社工实务项目与教学内容相对接的“服务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探索和学以致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专业技能相结合、教师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要求每个导师制下的学生小组须向系部申报一个社会工作实务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社会工作实务项目,促进实务项目与教学内容有效对接。(3)重视教学研究,实现科研与教学互动,“产学研”有效衔接。在课堂教学上要求教师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将科研实践、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有效结合,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已获得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个,学生获得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个。去年我系推出社工专业改革校企合作横向课题,向社工机构及同类高校,共同思考研究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4)以社会工作文化节为平台、以国际社工日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我系将社工文化节、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活动作为常态化的专业教学活动,借此机会和平台,开展一些与社会工作相关的精品活动,比如个案情景剧的表演、高校社会工作团体论坛、课程专业实习成果展、社工实务项目策划大赛等等,以此践行社会工作专业精神,提升专业技能,展示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成效,为校园文化增添色彩。(5)积极探索了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改革,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考试内容上注重考察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从考试形式上采取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及回答问题、课程论文等多种方式,采用闭卷考试或开卷考试逐步建立由注重知识考核向注重能力考核的转变,《成长小组》、《活动设计》等主要考察学生知识掌握和综合分析能力。
(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措施得力,执行严格。(1)成立了项目质量工程领导小组,稳步推进社工专业综合改革进程。2012年5月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通知》(湘教通[2012]266号)后,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团队就开始针对任务书承担工作任务。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教学校长任副组长、各教学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质量工程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湖南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决定质量工程的重大方针和总体规划。(2)学校、系部每年召开了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项会议,制定了教学质量工程的相关配套文件,以保证质量工程建设的有效实施。我校先后修订、制定了教学质量工程的相关配套文件,以保证质量工程建设的有效实施。2012年12月,学校召开了湖南省高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研讨会,2013年3月,系部专门召开了湖南省“十二五”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研讨会,今年4月1日,学校教务处又召开了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推进会,4月22日,学校召开了
2014年专业建设研讨会,专门剖析了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唐利斌、副处长杨承玖应邀出席,学校领导为项目的实施进行了分析指导,对项目进行把脉。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接受了学校教务处的监督检查,确保了综合改革的有序进行。(3)加强了校系教研室教学督导,构建了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校系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监控,形成了教学质量的动态管理。教研室会同校系教学督导组织从听课、评课,召开学生座谈会,到每学期期末领导、同行、学生评价,以及不定期召开用人单位座谈会等,对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进行综合考察,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强化专业课程的考核工作,严格执行学校关于考查、考试的若干规定,坚持加强考纪、考风教育,对监考老师提出具体要求,保证了考试的严肃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科学完善,运行力度大,教师和学生的质量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教师已经将教学质量的规范化要求内化为自觉的行动,优秀的教风和上进的学风已经形成。,全面提升我系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水平。
三、建设成效
(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得到进一步优化。完成
2012版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及所有专业课程标准和实践教学大纲的修订、制定和论证工作。调整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突出女校特色。将女性主义理论、女性心理学、女性教育学、女性社会学等女性学课程纳入专业建设,将女性主义的理念融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中,培养女大学生的 “四自”精神,树立社会性别意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二是突出实践特色。社会工作是一门实务性、操作性取向的专业,把“重实践”放在人才培养工作的突出位置。新方案中,实践类课程及环节的学分达到了40学分,实践课时总量超过了800个小时,并将义工服务纳入实践学分,规定每个学期每个学生必须完成40个小时的义工。三是强化校企合作。拓宽育人渠道,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坚持“能力为本、服务社会、开放办学”的理念,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以保证人才培养规格的岗位针对性和职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已取得初步成效。四是强化导师制度。对学生实行有针对性和责任性的教育和培养,注重社工人才的培养质量。每个社工学生在入学后,通过对师生双向选择,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导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业、就业、职业等指导,对学生创新性课题进行指导及开展社工实务项目进行督导,系里制定导师职责,有检查有评估。
(二)社会工作专业平台建设逐步提高,研究特色与成绩不断呈现。社会工作省级特色专业确定以后,结合社会学学科建设,学校领导深谋远虑,精心规划和指导,采取多项积极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建设。通过不懈的努力,目前专业已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影响力,团队领导者在科研、教学等方面起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两年来,项目团队的研究主要沿着家政学、女性学和社会工作学三个专业领域展开,在、课题申报和成果奖励获取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及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委托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项,省部级课题10项,教学改革课题3项,横向课题2项;出版专著1部,32篇,其中CSSCI论文6篇,获得省部级及其以上奖励1项,校级奖2项。
(三)社会工作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明显。通过建设,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成绩、实践动手能力、考证过级通过率稳步提高,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一是学生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学生对主要专业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了,专业课的考试消除了不及格现象;二是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普遍提升。通过实践性教学,尤其是“三课堂联动、四阶段递进”的实习体系,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创新能力也普遍提高,课程论文、社会工作服务方案、项目策划方案的质量均得以提高了;三是过级考证参与率和通过率都比较高。在英语四级考试,2011级61名学生中,通过率达到了85%,有
11人通过英语国家六级考试;国家计算机二级通过率32.5%,普通话二乙通过率98.6%,二甲39.4%;16人获得会计证,6人获得心理咨询师证。四是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并且成效显著。有4个学生团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成功申报主持了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项,教务处的社会实践课题1项,有2名同学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在第十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中获两枚铜奖,陈韵同学组建的桥牌团队获全国桥牌赛冠军,2名学生的论文在第五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上进行宣读;四川雅安抗震救灾工作优秀志愿者1人,长沙市红十字会四星级红十字志愿者1人,雨花区福利院优秀志愿者3人,第二届湖南省高校知识产权抢答赛团体优秀奖2人,湖南省“走进社工”个案情景剧大赛第一名,获最佳剧本奖1个、最佳演员奖1名,湖南省高校大学生社工专业技能大赛获团体二等奖。
(四)学生专业成长较快,综合素质明显提高。项目实施以来,社工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反思能力、理解与同感能力、想象与创造能力、分析与总结能力在不断提升,学习的过程也体现了他们的专业认同感和投入感的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普遍得到加强。
(五)理论联系实际,“项目化”教学模式影响深远。基于学校特色和本专业建设需要,我们在社会服务工作方面进行了以下探索,成果显著:一是主持完成了两项社会工作实务科研课题。2012年项目团队主持完成了国家民政部的“从外生性嵌入到内生性根植:5.12震后恢复重建社会工作组织发展的实证研究”(11MZBBR059)和中国社会工作协会重点课题“社会工作促进灾后民族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1SW0814),专业教师在社会工作介入灾后重建、社会工作组织发展、民族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获得了大量富有积极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为决策者制定社会工作介入灾后重建和民族地区社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二是创建了“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项目化”实践教学是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社会工作实务项目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它既是一种课程模式,又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项目(任务)驱动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活动项目,带着项目任务进行了课程实习。如“爱晚晴”社区孤寡老人项目、“快乐一小时”社区青少年项目、“反家暴”社区宣传项目、雅安“壹乐园”儿童服务项目等,创新性的提出了“实习活动化、活动项目化、项目社会化”的课程实习“三化”新理念,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行动”,培养社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反思社会工作基本技巧。项目完成后可全面提高社工专业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职业素质,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六)实践教学体系基本形成。(1)构建了“三个课堂素质拓展”的横向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三个课堂”以学分制管理为纽带,将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连成一体,第一课堂以引导性训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第二课堂以专业性活动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第三课堂以预设性项目激励学生自觉成才,“三个课堂”联动互补,构建起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三个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把实践教学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拓展到机构企业甚至社会。(2)构建“四个阶段能力递进”的纵向立体式实习体系。我们按社会工作实习环节划分为四个类别,即义工实践、认知实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基本形成了大一自发性义工服务与观察实习,大二指导性义工服务与认知实习,大三自觉性义工服务与专业实习,大四顶岗实践与毕业实习等四个阶段,基本构建了“四个阶段能力递进”的纵向立体式实习体系。通过这些实习,使学生获得专业价值、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3)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在长沙、广州、深圳、张家界、四川雅安等建立了比较稳定的社工专业实习基地,不断推动了实习基地运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提升实习基地的教学质量。制定比较完善的实纲、实习指导书、实习计划等实习文件,并确保其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提高学生从事社会工作的能力。(4)依托专业教研室创办的仁泽社会工作机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目前我系专业机构在长沙开展了“爱晚晴”社区独居孤寡老人服务项目、“快乐一小时”社区青少年服务项目、自闭症儿童项目、多动症儿童项目等,还在四川雅安天全建立了社工站,开展“壹乐园”儿童服务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机构的创建促进了教师的实务能力和研究能力,解决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实习问题。学生对实践课程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和兴趣,学生在实践课程里不断地发现自己,展现自己,不断地获得一种学习的成就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5)专业实验室建设初见成效。在学院规划专业实验室基础上,完成申报了2014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建设,学校通过招投标后,将开展实验室建设。社会工作多功能教学实验室建成后,将是省内外最先进的专业教学观察模拟实验室及计算机辅助调查实验室,既可以充分满足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训教学需求,同时还能带动校企联合,产学研合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实验提供更为方便的平台,为全面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工作展望
(1)继续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紧跟社会和行业需要,进一步明确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主干课程,并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突出能力培养型课程,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的力度。选配好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建设两门优质教学资源课程和试题库建设。(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好中央财政支持社工专业实验室建设,使实验室真正发挥专业教学作用,确保各门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得以落实;充分利用好我校申报的民政部的社会工作人才支持“三区”计划项目平台,凸显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办学实力与水平,发挥高校社会工作人才的辐射作用,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与社会工作的认同度。(3)加大行业机构结合度,强化实习基地建设。对社会工作专业而言,实践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建立稳定的实习教学基地,举办一次学校与机构参加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论坛,使实习与实践教学安排不断线,人才培养适合社会需求,并逐步加深加强校机合作,保障实践教学得以顺利进行。(4)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建设好教学团队。一是支持教师参加与社会工作教学有关的高水平的培训,让教师了解该专业行业的前沿信息和最新理论成果。二是继续选派专职教师到社会工作机构挂职锻炼,强化专业教师的社会工作经历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双师型”教师比例。三是选聘兼职教师。建立一整套聘请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兼职教师的制度,争取在课程安排、经费安排、交通等服务方面进行政策倾斜。(5)抓好教材建设。坚持专业基础课特别是关键课一律使用全国通用的水平高的国家教育部重点推荐的新近的高等学校课程教材,以确保主要课程的教学内容紧跟时代,体现本专业的最前沿的知识。针对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实际,组织力量编撰出版一本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指导用书,完成教材《社会学》和《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的编写和出版工作。(6)支持教师科研与教研,加大对教学和科研成果的奖励。目前,社会工作专业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少的科研立项、公开发表了一定数量的教学、科研论文,但总体来说,目前科研课题的档次偏低,缺少高层次的科研、教研课题。科研成果获奖数量不多、等级不高。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对与试点项目相关的科研、教研成果实施奖励,引导科研团队的成立并健康、稳定的发展。
五、结语
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是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立足点,其建设成果决定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2]“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加强专业建设为核心,以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为支撑,走提升内涵建设的发展道路, 从而全面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因此,我校社会工作专业作为湖南省普通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高校之一,应该努力创造自身的专业特色,结合我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要求,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我省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需求,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逐步把社会工作专业建设成为了同类院校一流的示范专业。
参考文献: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269-02
一、背景探究
2010年随着国家对民办教育重视的思想影响,民办高校的壮大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力量和增长点。2014年民办高校相对普通高校占比逐年增加,截至7月份,普通高校共2246所,比2013年增加48所,增长率为2.18%,比2013年下降0.63%,其中民办普通高校444所,已达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19.77%。[1]从1999年开始,随着全国高校扩大招生,硕士招生计划也增长迅速,2006年以前平均增幅达到10%以上。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开展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可以培养硕士学位工作,2012年有52个单位通过教育部审批,获批的专业学位包括教育硕士、金融硕士、工程硕士等17个,其中黑龙江东方学院等在内的5所民办高校在首批中,此举意义重大,既打破了公办大学独揽招收培养研究生的局面,又标志着社会对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认可。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为56万人,较2013年的53.9万人扩招2.1万人,约4%,扩招幅度相较于2013年的4.2%较为稳定,虽然5所民办高校获招硕士研究生资格后,大约仅占去0.62%的份额,但研究生教育重心逐渐从公办大学的精英化、学术研究型走向普及化、专业应用型,2010年专业硕士人数增长超过50%,占整个研究生人数的24%,2013年该比例已达到40.3%,根据教育部规划,到2015年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之比达1:1。但由于公办大学人才培养“大而全”的局面,这更加不能满足社会对有特殊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而这个缺口正好由民办高校弥补。
二、几所民办高校的研究生培养现状
(一)北京城市学院开设4个研究生专业
主要是为适应北京市社会管理、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需要,与行业组织和政府主管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将学术研究、社会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突出城市特色,服务于北京市社会建设大局。“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侧重于社会工作和实践管理能力培养,采取在职学习方式,弹性学制,即引入实际社会管理的项目,加强社会工作实务技能的训练,以项目制、项目驱动的模式进行教学。校内建有先进的社会工作实验室和一流的社会工作文献信息中心,校外拥有北京第一家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基地和与东城区司法局共建的矫正人才特色培养基地等各种领域的实习基地。学院采取“理论+实习”的双导师制,理论教师均有海外留学访问经验,熟悉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实习教师包括专业顾问及实习督导由一批国内外社会工作权威专家、机构资深社会工作专家组成。其项目管理硕士专业与华威大学共同承担教学管理,采用国际先进的教学方式和领先的专业教材,设置公共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专题讲座模块、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模块。每门专业课集中授课1周,另由实践导师在2~3周内指导并完成该门课程的考核。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分别设置面向社区管理、司法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管理相应的课程模块,且每门课程是以学生参加的实际项目解决的成果为考核依据。
(二)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招收翻译硕士
该校采用“双外语(日朝双语)”和“外语(英、日、俄、朝)+专业方向”两种培养模式,全面培养精通外语、语熟经济管理和商务礼仪的专业性、应用型、高层次、复合型高级翻译人才。“双外语”模式招收日语专业学生,并要求考生的朝鲜语达到高级水平,学制为3年,实行“1(一年基础课程学习)+1(一年国外语言实训)+1(一年专业实习和论文写作)”的模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的中、日、朝互译能力;“外语+专业方向”模式,外语教学突出实训,要求专业翻译基础要扎实、外语语言运用能力要流利以及使用现代化信息工具能力要灵活,尤其是口笔译实践能力,同时专业知识以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设金融、旅游和贸易相关行业背景课程,侧重翻译实务,学制为2年,实行“1(一年基础课程学习)+0.5(半年国外语言实训)+0.5(半年专业实习和论文写作)”的模式。
(三)黑龙江东方学院食品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教育采取“五段式项目带教学”的培养模式
“五段式项目带教学”指认知实践、理论、深入实践、再理论、项目实践五阶段,分为生产认知实习、学位课理论学习、深入实践提出项目、选修课理论学习及项目实施(毕业论文撰写)五个培养环节。学院与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联合乳品学院”,同时与飞鹤集团、完达山集团等15家国内外知名乳品企业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组成了由学校、科研单位和企业三方工作在生产、建设和管理一线卓有成绩的实践导师队伍,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第二和第四环节在校内及国乳中心完成,第一、三、五环节在合作乳品企业完成,毕业论文在校内或乳品企业完成,培养既善于经营管理又精通生产技术,同时注重质量安全的“人格、知识和能力”全面发展的应用性、开放式、职业型专业人才。
(四)河北传媒学院首次获批的是艺术全日制专业硕士,主要是广播电视领域,学制3年
学院依托传媒艺术业,立足河北,辐射周边,培养方式是学校与河北电影制片厂和河北电视台等产业部门联合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实行“0.5(半年基础课)在学校培养+1(一年实际操作)在产业部门的具体岗位上”的培养模式,毕业环节根据具体情况或在学校或在产业部门培养。2013年10月该校又获得了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合作培养全日制艺术类博士研究生资格,这也是首家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项目的民办高校。
(五)西京学院招收机械工程和控制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学制3年
学院立足陕西,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推行“学以至真、工以致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德育为首,德与才相结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以实践能力为重点,第一和第二课堂相结合;以“产学合作教学”为主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采取基于以项目绑定的研究实践过程为主线的培养模式,借助项目研究实践过程培养人才。
三、民办高校创新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
(一)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平台,突出实践特色
民办高校研究生培养为避免引发“花钱买硕士”、“注水硕士”,关键是落实应用型专业实践。学校培养中应以专业基础知识为引导,重视案例教学,突出实践操作在理论中的运用,加大专业硕士校内理论学习与校外企业实践相结合、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相结合、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通过企业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创新中心、实践工作站等多种形式,打造高层次专业硕士校企联合培养平台,既可保证培养质量和办学层次,又可以提高就业水平,从而保证毕业证书的“含金量”。
(二)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
专业硕士培养的核心是实行“复合型导师”,既要组建懂得实践操作的理论导师队伍,又要组建谙熟理论的实践导师队伍。导师应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特色,拟定具体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指导每个学生的理论研究、生产实践、项目实施和论文撰写。通过校内外导师团结协作、优势互补的双向指导,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如武昌理工学院和武汉工程大学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实行“三导师制”:第一导师是武昌理工学院导师、第二导师是武汉工程大学导师、第三导师是企业导师。
(三)构建培养目标,创新课程体系
专业研究是理论研究与技术操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民办高校专业硕士培养的重心是将学生通过理论学习掌握的最新科技成果转化到企业生产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目前专业硕士更突出地表现在课程体系过于理论化、学校与企业联系薄弱、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配合不密切这三方面。所以学校应构建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核心的应用型课程体系,由企业直接参与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把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的要求落实到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实施中,实现多样性和创造型教学,进而突出民办高校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特色。
[论文摘要]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培养合格社会工作人才的关键环节。文章针对我国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社会工作专业性和职业化的特点,提出了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空前的社会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复杂、多样的社会问题。因此,培养造就一大批社会工作人才,使大量接受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人才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采用科学方法和专业技巧,可以更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预防社会问题的发生,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培养合格社会工作人才的基本途径。建立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队伍稳定的社会工作教师队伍,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一所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而且对于提高我国社会工作整体状况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中断了36年之久,但近几年发展迅速,所以形成了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双重困境:一方面,从数量上看,原来受过专业训练的老一代社会工作教师都已经年老退出教育岗位,而年青一代社会工作教师又没有培养出来。另一方面,从质量上看,目前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或者是从其他专业(社会学、哲学、历史、政治学和其他学科)转行而来,或者是由新近毕业的学生充任,因而在现有的教师中缺乏学科带头人,教师队伍以副教授以下职称居多,很难把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理念传授到位。
2.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实务水平低。社会工作是一门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主的应用性社会科学,实务性是社会工作的最基本特征,这就要求社会工作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的学科知识,同时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实务经验。但内地社会工作教师往往固守于自己所负责的几门课程中,十分缺乏社会工作实际经验,大多只懂理论而不懂实务、重视教学甚于具体实践操作,对社会工作的实务研究很少涉足,没有实际参与到社会工作实务活动中去,因此很难把理论和实务结合起来,很难传授相关的实务知识和技巧,同时对社会工作价值观也难以内化。
3.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科研实力不强。由于我国社会工作专业还不成熟,社会工作的研究领域相对弱势,研究期刊数量相对不足,社会工作教师的科研成果较少且档次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受实务性差及自身学科背景思维定式的影响,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学术研究专业化程度不高。有调查对73所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学术研究领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7%的高校教师以社会学为主要研究领域;26%的高校教师以社会工作为主要研究领域;除去另外11%的高校教师以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为主要研究领域,不可忽视的是,还有23%的高校教师从事与社会工作不同的其他领域的研究工作。
4.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实习督导作用不足。鉴于目前社会工作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认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少之又少的情况,实习督导的角色由专业教师充当。但现有的学校督导仅仅把社会工作教师视为简单的实习检查者,并未将督导与教师在社会工作领域内的自身发展相连,从而出现了课堂教育与实习实践之间的脱节,没有发挥实习在帮助学生增进专业技巧,促进积极思考,将所学概念、理论等更好地应用于服务实践中的作用。
二、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1.拓宽师资引进渠道,扩大兼职教师比例。首先,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在工作条件、生活待遇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广开渠道,引进社会工作专业急需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其次,通过吸纳一线社会工作者作为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以弥补在职教师数量的不足,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从整体上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
2.加强国内与国际的交流与协作。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学校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出于学科建设的角度仓促上马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存在着地区间和院校间的差异。应该在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等组织的指导下,加强全国性的协作,各院校教师之间多进行互动和交流,逐步形成支持网络,体现社会工作教师的团队与互助精神。同时,由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较早,体系已经相当完善,要继续加强与国外和港澳台社会工作教育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一方面有计划地选派内地的专业教师到国外和港澳台学习、参与国际学术和科研合作,在提高自身社会工作专业素质的同时,担负起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国际化责任;另一方面请他们的专家和学者来大陆教学和指导。
3.不断更新和提高专业知识。由于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社会工作专业所关注的社会范围非常广泛,问题也极为复杂,不仅要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伦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知识,更要充分掌握丰富的有关人类及其社会环境的知识,学会分析各种问题产生的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处于变化中的人和社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新的问题,而社会工作必须不断地面对这些新的情况。这就要求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要充分发挥其理论建设和学术研究的功能,不断拓展其知识体系、更新和提高专业知识基础,以更好地应对社会工作专业迅速发展的需求。
4.积极参与和融入到当今的社会工作实践之中。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应走出学理分析、游离于实务工作之外的纯学术活动层面,积极参与和融入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实践中,要勇于和学生一起走进机构,与学生一起了解、认识和掌握机构的行政架构和服务的目标对象,然后通过机构而走近机构所对应的服务对象,之后在这些服务对象之中,结合具体情况实施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做一个真正的行动者,在其中积累实践经验。同时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还应该在行动中进行研究,意味着教师可以逐步成长为教学型、研究型与实务型相结合的学者,走“三位一体”的系统化共同发展的道路,快速提高专业水平。
5.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要成为有效的督导。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督导的主要任务有:第一,指导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其前提是教师要洞悉社会工作领域中的理论基础,能够熟练地运用专业工作方法;第二,向学生提供直接的技术支持,帮助学生确定如何向服务对象提供具体的服务,它同时又是一种教学示范,因为督导教授一种助人的方法,这就要求督导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助人的方法,这样,工作者才能在他与督导员的关系中体会到一种类似于他要学到手并运用到当事人身上的方法。
6.针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建立合理的职称评定制度。针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建立灵活、恰当的职称评定制度,把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实务经验和实习督导也看做科研能力和成果计入到职称评定中,从而提升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承担专业性、实务性工作任务的积极性,以及对社会工作实务理论的研究兴趣。
总之,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根据当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特定历史时期,拓宽师资引进渠道,扩大兼职教师比例;加强国内与国际的交流与协作;不断更新和提高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到当今的社会工作实践之中,成为有效的督导;针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建立合理的职称评定制度。
[参考文献]
[1](美)阿尔弗雷多·卡杜山,丹尼尔·哈克尼斯.社会工作督导(第四版)[M].郭名倞,寇浩宁,汪蓓蕾,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史柏年.新世纪: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对的选择[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谭磊,丁建定.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现状初探[J].青年探索,2005(3).
论文关键词:终身学习;社会工作;继续教育
终身学习是指个人终其一生都不断学习的历程。就时间而言,包括个人生命的起点到终点,就内容而言,包括人生发展与社会文化变化的多样性,就实施方式而言,包括正规的、非正规的以及非正式的教育。终身学习社会需要社会工作者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
一、终身学习视野下社会工作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21世纪的社会工作者面临着快速变化的客观世界与对社会生活的适应,需要不断地接触新事物,学习新方法,发展新文化,因此,需要终身不断地学习。首先,管理主义所强调的质量评估与多元竞争,使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更面临绩效考核的压力,社会工作者必须不断改变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益来满足考核要求,获得体制的认可,因此,必须不断接受新观念和新方法。其次,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多样,弱势群体越来越多,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及其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也促使社会工作者在其服务过程中必须扮演主动地、自我导向的以及有效率的终身学习者角色。再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变化太快,社会工作知识背景不但需要社会工作学的基础,还需要掌握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管理学、经济学、伦理学以及规划学等内容;同时从所需要的能力来讲,不但需要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以及社会行政的方法,还需要掌握社会研究、咨询以及政策分析等,更需要将上述不同方法综合起来使用,这都要求社会工作者不断学习和精进。最后,随着社会转型加剧及其对服务需求的快速变化,正式的社会工作学校教育与职场所需要的实际服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一般而言,专业的学校养成教育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事实知识以及学科知识,而实务知识则是在实务参与中获得的。这些知识在学校教学中虽然会同时涉及 但实务知识主要是来自工作实践之后;而更加灵活的活动反应的知识,则必须通过实务参与、分析、反思而来。这就需要通过实习教育、岗前培训以及进修培训等继续教育方式,来完成职业能力的训练任务,让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后需要尽快融入工作角色,提供专业服务。
二、社会工作专业继续教育的主要模式
开展社会工作专业的继续教育,可以采取岗前培训、在职轮训、职业进修、自学考试以及成人教育等方式进行,但是从继续教育改变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及其承担的角色分析,可以有以下三种模式:
1.更新模式。这一模式从医学专业教育开始,采取的是一种更新个别专业人员知识和技能的概念,认为专业继续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教学过程,强调教导式的学习方式,也就是有人将知道的知识教给不知道的人,教学的目的是协助专业人员跟上时代,更新或升级使用的知识及技能。教学内容以“知识更新”和“技术转移”为主,采用的方式多数为密集短期课程,采用单一讲说讲演法。该模式基本的知识论是采用实证主义观点,认为知识的本质是确定的、阶层的、先存的,研究者创造知识并提供基本的科学方法用以解决问题,实务者主要是消费知识并通过实践测试知识的有用性。在社会工作专业中,近年来社会变迁快速,各项福利制度和法规不断更新,使得社会工作人员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在职训练,及时更新和补充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和讯息,以满足工作上的需要,提供更为适当的专业服务。
2.能力模式。随着社会环境变迁所带来的贫富分化和社会问题,所需要更新的知识和技能更为复杂多变,“更新模式”已难以应对。因此,重在改变继续教育人员的学习能力的模式就应运而生,该模式重在探究社会工作专业需要什么能力,以及这种能力如何可以被有效地传授给社会工作人员。专业继续教育者的主要任务在于评估、创造、维持、更新、增强并确认社会工作人员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具体包括专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特性、自我形象、自我角色扮演以及继续学习的动机等。能力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假设工作表现是一种个人的事务,强调对个体的能力提升,而忽视了员工集体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3.表现模式。该模式克服了能力模式注重个体忽视整体的缺点,强调一种整体表现的观念,并促成人们重新寻找继续教育与表现之间的真正关联。就整体而言,表现模式认为专业表现是个人和整体的函数,专业继续教育者与学习者要共同工作,个人与组织要参与自我评估,不仅要评估工作功能,也要评估影响表现的其他方面,一起寻找知识和技能的基础,考虑人际关系与需要的技能、心灵批判的技能、自我管理的技能以及个人如何适应组织发展的技能等。在社会工作方面,该模式强调学习者本身就是推动继续教育的工具,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以及价值,还要熟悉个案、小组、社区、组织、行政以及研究等方法,还需要扮演支持、倡导、联结、媒介、调解、治疗等多重角色。该模式常用的继续学习方式包括引导训练、基本知识与技能训练、专业主题训练、专业会议、个案研讨、专题演讲、专业督导、读书报告、参观观摩、业务实习训练等。
三、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继续教育的发展策略
1.完善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制度,提供继续教育法制保障。首先,应该制定并颁布《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办法》,规定国家民政部负责制定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政策和管理办法,知道并组织全国继续教育示范培训;各地方应该积极实施并对本地区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实施继续教育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社会工作者所在单位应当鼓励社会工作者参加继续教育,并在时间、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其次,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内容要适应其岗位需要,以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专业价值观和伦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社会工作实务以及相关理论知识。再次,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应该在社会工作人员自愿选择的基础上,结合工作需要,采取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学历教育以及在职进修等方式进行。最后,参加社会工作专业学历教育,取得学历或者学位的,要以学历(学位)证书作为证明;未取得学历或者学位的,应该以单科成绩单和学校出具的面授课时表作为证明。
2.合理区分社会工作人员层次,提升继续教育针对性。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必须合理区分人员层次,按照人员需求设置培训内容,加强继续教育培训的针对性。首先,要促进初级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科研方法和应用能力培养,不要过分追求深化专业理论水平,重点要放到如何尽快形成基本的实务操作能力,尽快适应社会福利服务的需要,夯实他们在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以及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注重他们观察分析能力、学习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面的拓展而不必深究。其次,要提升中级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项目管理等综合能力,注重打牢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态学、公共关系学以及医学护理学的专业基础,培养自我控制能力、社会协调沟通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使其不仅具备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具备一定的团队管理水平,带领大家完成团队服务任务。最后,要拓展高级社会工作人员社会学、社会工作学、管理学和运筹学的知识基础,锻炼他们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和应对突况的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深度、实践能力和指导能力的培养,促使他们向专家型人才转变,带动整个专业团队建设。
[关键字]社会工作,写作,融合,
一、写作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必要性
社会工作在近几年在中国兴起,比西方社会晚了许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许多缺陷,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社会工作这门新兴专业不断地汲取着其他学科的营养,写作这门课程也进入了社会工作者的视野,目前国内大学都把写作列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
(一)专业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在中国大陆社会工作者一般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机构从事工作,以救助他人、帮助他人为职业内容,在工作中无不与写作有关,如:调查报告、工作计划、工作记录等。
(二)职业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一名社会工作者不仅需要优秀的会话能力,同时也需要出色的写作能力。在从事社会救助时,时常会以书面形式与被救助者进行交流,如何运用恰当的言辞与被救助者进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救济者困难的解决,如:被救助者在诸如婚姻、性等方面难以启齿,这就可以通过书面来交流,这时恰当的言辞有利于引导被救助者向良性方面发展。
(三)社会工作的发展决定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近几年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得到长足发展,对自己专业课程的需要逐渐增多,写作作为一项传统课程在许多方面已经得到运用,他已经融入了多种专业之中,如:新闻专业有新闻写作,广告专业有广告写作等。社会工作在长期发展中也意识到写作对于本专业的重要性,社会工作需要建构自己的写作课程。
二、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中的困难
写作与社会工作到底不是同一专业,因此他们的融合在许多方面都有困难:(一)缺乏写作与社会工作两方面都精通的学者。目前的学者或者精通写作,或者精通社会工作,在这两方面都精通的很少或者说是没有,而要使写作和社会工作相互融合需要这两方面都精通的学者,如果这一难题不解决的话,社会工作要建构适合自己的写作课程很难实现。
(二)专业性质的不同也是阻碍写作与社会工作融合的一大因素。两者到底是不同专业,他们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和不可调和的矛盾,例如:社会工作的实践性、随机性与写作的理论性、规范性的冲突。
(三)缺乏相关的理论支持,目前这一课题的研究还属于全新的领域,没有相关的理论性文章出现。没有理论的支持的观点是无法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他所构建的体系也无法得到完善。
三、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社会工作之所以能建构自己的写作课程,首要之处就是他们有着共同点,相联系的一面,这就使社会工作与写作相互融合有了可能。
(一)社会工作实践之中需要运用写作,我们在从事社会工作时,不论是调查还是汇报都离不开写作,可以说写作是我们社会工作者的工具之一。一方面写作为社会工作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渠道,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为写作提供内容,使写作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得到发展,他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鉴戒,比如:社会调查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而这一方法的结果是通过调查报告反映的,只有很好地掌握了写作中调查报告的写法,在加上充分的社会实践调查,那么所从事的研究课题才能得到最佳效果。
(二)实践证写作是很多学科的基础,无论从国外、香港还是大陆来看社会工作也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之一。社会工作者需要有熟练的应用文写作技巧,这是由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职业所决定的,比如:公务员在工作中就离不开公文写作。
(三)社会工作最主要的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而写作能帮助社会工作者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发生、发展及变化情况反映给社会工作者,然后通过动态信息反馈加以把握,以便及时的加强或修正决策,达到全面救助的目的,动态性信息是社会工作者解决这类问题必不可少的依据。
四、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体系
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体系也就是把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把写作的优越性,适合性运用到社会工作中去,总结归纳出一套专门用于社会工作者的写作方法,使他系统化、理论化即形成社会工作写作课程。
通过分析社会工作与写作的区别联系,透视社会工作与写作相互融合,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建构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提取目前写作课程中与社会工作相联系的内容,例如:江少川主编的《实用写作教程》中第二章“行政公文”、第三章“机关事务文书”、第四章“会务文书”、第十七章“论述文体”可以成为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主体内容。特别是其中的“调查报告”、“工作研究”、“学术论文”、“计划”对社会工作更有重要作用。
(二)培养贯通写作与社会工作两方面都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人才,从事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理论研究。人才是建立理论的基础,只有把人才队伍建好才能发展他。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课程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作,他需要解决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诸多矛盾冲突,我认为这可以通过系统协调论来解决,我们把社会工作看成一个大系统,社会工作写作,个案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等看成他的要素,那么社会工作写作最终会适合社会工作这个大系统的。
(三)从社会实践中寻找写作所需要的内容,从而使写作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理论来自实践,一切理论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正确的理论,社会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把社会工作的实践性渗透于写作之中,使写作与社会工作与相融合,把写作建成社会工作的方法论。
(四)要从三个层面来确立社会工作写作的体系:
1、微观层面:从写作和社会工作各自的理论入手,分析各自的特点。
2、中观层面:从写作和社会工作的联系与区别入手,找出社会工作写作的理论基础。
3、宏观层面:从社会大环境入手,适应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使写作与社会工作相融合。
五、总结与评价
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建构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目前面临着很多困难,理论也不完善,但是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这一课程的建设必然会的得到一定的发展。我个人认为,这一课程的建设主要由社会工作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完善。
社会工作写作课程对于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无论在理论和实践,社会工作写作课程都将渗透其中,我期待着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实用写作教程》江少川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论文摘要:文章从社会的普遍现实、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方面剖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急速发展,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不断增多,社会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需求量的增大,各高等院校相继开办了社会工作本科教育。据悉,截至2005年8月,我国大陆地区已有170所大学开办社会工作本科教育,还有数十所学校开办社会工作专科教育。然而,目前各高校社工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据了解,广州最早开设此专业的华南农业大学,2003年首批81名社工系本科毕业生从事“专业对口”工作的不到10%,有70多人找不到社工岗位转了行。①据了解,2005年中山大学毕业的30多名首批社工系学生中,3名进了广州市社会福利院等单位工作,成为“专业社工",2名留在社工系工作,5名考入社工系硕士班,其余20多名全部“转了行"。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社会工作专业快速建设与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之间的巨大反差和错位。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加以深入剖析:
一、 社会的普遍现实
1.社会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工作专业尚未得到社会大众的了解、认识。
对于一个新兴的职业,需要社会广泛地宣传,而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做的相当少。不仅仅是社会媒体的宣传力度不够,而我们社会工作者主体(学校、教师、工作人员、学生等) 自身的宣传力度也很薄弱。现在像《社会工作》这样的社会工作专业期刊寥寥无几, 而且只 有屈指可数的学术期刊才开辟了社会工作栏目,大众媒体则更少涉及社会工作,只是在部 分地区做得稍好些,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而且社会工作者主体,如高校的社会工作教师很少写有关社会工作的科普文章来普及社工理念,社会工作者开展的活动也不多,其提供的服务的社会效益不够明显,无法吸引媒体的注意,这些都影响了社会工作的宣传。因此,社会工作这项职业究竟是做什么的,很多社会成员都不了解,而且不被认为是一项职业。社会大众不知道这个职业可以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对社会有什么样的贡献,其重要性何在。很多人只是从字面上曲解社会工作,认为就是人们在本职工作之外所做的、不计报酬的其他为社会做的服务工作,只需要爱心,不需要专门知识和技巧。
因此,政府及媒体应该加大对社会工作的宣传,使人们了解这个行业,知道它是做什么的,能为人们提供哪些服务等,充分利用这个行业为社会服务。除了外界进行宣传外,还需要我们社会工作者自身宣传,通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服务来获得社会的认可,树立专业权威的形象。通过两方面的共同努力增加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和接纳度,增强政府和公众的全方位的认同。
2.社会工作职业化过程任重道远。
2004年7月1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第九批国家职业标准,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标准正式公布。这完成了社会工作职业入口的规范建立,对社会工作的改变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从资格的认证到岗位的对接却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虽然政府现在对这个职业给予了 承认,但没有明确哪些工作岗位应由社会工作者从事,而且待遇也不清楚。另外,长期以来,社会工作职业的功能都被一些政府部门和准政府组织包办代替,这些部门和组织很少意识到其工作应由具备专业知识的社会工作者来从事,同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仍然不愿交出理应社会工作者所承担的工作,甚至有的直接拒绝社工人才的进入,这势必阻碍了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
在社会工作职业化程度较高的香港地区,社会工作者是普遍受人尊敬的一个职业群体,目前有两万从业人群。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和财政资助是香港社会服务工作得以不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是香港地方政府并不直接包办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和服务,在香港开展各项社会服务的主体是各类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隶属于社会福利署的专业机构,另一类是非政府的社会工作机构,后者占机构总数的3/4以上。这与我国大陆大部分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生存环境大相径庭。我们的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工作领域后,没有相应的岗位编制、职称序列和培训机制保证他们的根本利益,这使得社会工作职业化过程缺乏必要的动力和体制保障。
因此,政府应该在福利政策、人事制度、就业岗位、财政政策等方面给予社会工作大力支持。政府在制定社会福利政策、制定社会工作法规和条例、实行专业社会工作者注册制度、考核评估各项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等方面应担负起宏观管理和指导的责任。另外,政府还应大力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的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对之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和财政资助。
二、 高校社会工作的专业建设与发展
1.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模式急需改进。目前我国高校在制订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模式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对我国的社会问题、社会整体需要和发展做充分的分析,而是在生搬硬套国外的或港澳的,甚至有的高校间相互照搬,没有结合本地区的实际需要而制订出具有弹性的社会工作培养模式。社会工作一直为适应过渡期的社会问题所需要,而社会的变迁使得社会问题的性质一直在发展变化的,因此,社会工作要获得社会的认可,就要能经常提供适合问题需要的服务。那么,我们在设置社会工作教育的培养模式时,就应该考虑到社会有什么样的需要,我们就应该设置什么样的培养模式。
2.专业实践环节薄弱。国际社会工作学校联合会规定:所有学士学位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800小时的课外实习。但是我国高校社工专业由于人力、经费以及与实习机构的关系等问题限制了专业实践教学,使其成为社会工作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有几方面的原因:
(1)实习时间安排单一。多数高校除了第四学年集中安排统一实习外,在社工专业的其他学习时间内并未安排足够的实习计划,或仅仅是利用寒暑假要求学生自发参加实习,其效果与期望值往往相去甚远。
(2)实习单位本身的不合作。在当前的社工领域,因缺乏促使其向专业化方向转变的有效机制,使得这些实习机构对实习生往往有诸多限制,实习过程中社工专业的学生不但无法施展专业知识,甚至不得不通过“变通”的形式来迎合实习单位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实习生的工作热情和对社工价值的认同。
(3)实习过程中缺乏系统、科学的指导机制。大多数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均处于自发的实习工作状态。由于社工专业涵盖的面十分广泛,学校派出的指导老师往往需要同时面对很多学生提出的专业性问题:如社会福利政策、家庭情感危机、青少年犯罪与预防、城市救助体系的完善与实施等,指导老师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其指导也就常常浅尝辄止。另外一些机构的工作人员虽然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指导学生的方法是零散的,缺乏系统的、科学的指导。
针对以上的现状,各高校应制订合理的实习时间,建立完善而丰富的实习档案,加强对学生进行实习个案的分析与问题解决,同时尝试建立专门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王思斌认为,要克服专业教学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的现象,可以借鉴医学教育的体制,由学院直接建立附属实务机构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教师与实务工作者应同一群人的两个可以随时转换的角色,对学生来说,其学习过程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和实务教学中的经验学习。③另外,云南大学的向荣提出了采取“三方伙伴关系”的实习教育模式:④即通过政府,社会工作教育机构及海外有关机构和国际非政府组织结成三方合作关系,在政府的实际工作部门如一些社会福利机构内由国际非政府组织出资或出力给机构里的实际工作人员提供多方面培训和指导。学校方面在参与培训同时也介入机构的日常工作,一方面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来了解和认识中国福利服务的实际状况,并对其优秀的经验型方法进行层面的思考和总结,使得社工作在中国社会扎根,以促进“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工作。这有助于加强和完善社会工作实习制度。
3.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严重不足
各高校的社工专业院系中,教师的专业结构很不合理,其中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教师比例很少,即使具有相关专业的心理学、哲学、法学等背景的教师亦占少数,更多的是其他专业。王思斌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对569人社会工作教师的调查中,有“专业社会工作”背景的教师为“19.16%",有“社会学”背景的教师为“18.98%”,“其他”为“21.09%”。⑤教师队伍专业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导致课程设置的不合理。
而且大多数教师是“半路出家”、“自学成才”,在“书斋”里做学问的,本身很少从事过社会工作实务工作,对实际的社会工作的具体实施缺乏了解。因此,其授课只停留在教授理论知识,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而且对实践环节也感到力不从心。这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
因此,我们应加大对社会工作教师队伍的培训,通过各种培训途径培养社会工作教师的专业理念、完善知识结构,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教育师资队伍。其次通过多种方式促使教师积极融入社会工作实务。如教师到相关机构挂职锻炼,以积累实际经验,充实课堂内容。通过培训和社工实务使社工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使其既有很强的理论研究能力,又有丰富的实践指导能力,逐步实现优秀的社工专业教师都是经验丰富的社会工作者。此外,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自身专业认同度低。
社会工作专业大多数学生在报考大学时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并不清楚这个专业要学什么和将来要干什么,只抱着考上大学为目的,而对专业的认知相当缺乏。在一所大学本科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三、四年级的140名学生中调查显示:87.14%的学生在考取大学之前未听说过社会工作这个专业,而且34.29%的学生不愿意毕业后从事这个职业。在不愿意从事这个职业的原因选择中,58.33%的学生是因为“该职业缺乏社会知名度和认同感,社会地位低”。⑥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不认同本专业势必会影响其掌握专业知识和技巧,影响其成长为一名真正的社会工作者。因此,首先我们可以借鉴香港的经验,增设社会工作专业大学招考面试制度,通过面试使学生明确今后学习和就业方面,选拔出具有社工基本素质的学生,而淘汰出只是为了迈入大学,而不认同该专业的学生,以免造成人才和资源的浪费。其次,我们应加强对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理念的培养。教师在各门课程中都应渗透专业价值观的教育,并且,教师以自身的言行感染社工的学生,树立专业理念。第三,建立完善的督导制度。社会工作学生一入校,教师就应对学生进行督导,从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进行督导,特别应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指导。各高校的社工专业院系,应当在新生入学后迅速帮助他们确立发展目标,并在实践中为帮助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做出切实努力。社会工作者应当可以像医生、律师、会计师、精算师等那样获得执照,单独开业,这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方向。在校期间,社工专业的学生就应当像医生、法律、会计等专业学生一样,充分掌握本专业的各项知识和技能,并各有侧重。
总之,要彻底改变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需要政府加大对社会工作相关政策的改变和调整,加大对社会认识的引导;需要社工服务领域加快向专业化的转变,尽快建立一个完善的职业制度体系;需要高校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模式作出积极的调整,对专业师资建设加大投入,并自觉承担起引导整个社工领域向专业化发展的责任和义务;需要社工专业学生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建立一种职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将社工价值与人生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也许,这个过程很艰巨,它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及社会工作从业者之间达成高度共识,但是,这个目标实现,有助于社工专业的科学发展,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完善,更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实现。
参考文献
①社工就业动态.内地找不到对口工作.广州九成社工本科生要转行〔DB/OL〕.(2005.03.19)〔2005-4-5〕.
②梅志清.社区管理体制还存在缺陷.社工毕业生求职无门只得“转行〔N〕".南方日报,2005.09.17.
③王俊秀.社工专业为何校内辉煌校外沧桑〔N〕.中国青年报, 2005.02.08.
④向荣.中国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模式再探索〔J〕. 云南高教研究,2000,(2)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