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1-25 02:34: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课程教育研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课程教育研究

篇(1)

创客教育是与创客、创客运动、创客文化,以及今天互联网背景下的创业形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客教育和从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从创新中学(Learning by Inventing)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也是与国内外课程改革与发展历程中的强调学科融通及力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理念不谋而合的。

一、现阶段的学科教育

在当今教育模式里,各个学科之间并不存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老师教也只是教课本,重考试。老师利用讲的方式传授知识,学生获得的知识也来源于老师的讲,课下的练习也是针对课程知识而设的,缺乏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反思与创新的过程。在传统教育面前学生感到作业多、压力大,那么家长要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家长更多的是站在一个孩子考高分,进名校的角度教育孩子,并未发现孩子的特点,开发这些特点,让孩子快乐、无压力地接受知识。

二、创客教育的发展

1.加大创客教育的建设,形成一定规模效应

现阶段,虽说已从一些如科技大赛,创新技术比赛等活动上使创客教育得以体现,但还未普及到一些教育相对落后的欠发达城市。十二届全委会议中,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就业号召,当今互联网主宰生活的一部分,创客教育的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影响这些创业的人,从而解决就业。

2.制定课程

首先分析学生的特长爱好,根据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制定相关课程的学习和教育。在制定相关课程时可采用归类整理、制定微型课程、重点课程、特色课程等方式,旨在使学生乐于接受,并帮助于学生开发思维。

3.开展教师、科技中心相关人员的培训

教师可依据制定出的教学课程讨论学习,用合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按照教学计划有效有序地开展学习,从而解决教师懒弱涣散的现象。

4.切实开展创新活动,提升学生学习创造积极性

多形式、多方面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发挥想象力,设计创造属于自己的科技项目。丰富多样的活动不仅仅使学习到的知识得以利用还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使知识的视野更加宽阔。

5.结合现阶段学科,互补式开展课程

现阶段教育科目种类多,大都是根据课本和相应课程目标进行课时学习的,各科目之间联系少,学生接受与运用少。依据这一现状,可以在中小学课程中加上创客教育的学习,使科目知识更好地运用于生活工作,让知识不仅仅存在于课本和大脑,还应影响生活,造福社会。

6.创设相关教育机构,有效保证教育实施与发展

教育部门可根据创客教育的特色,创设相关权威机构,有效地保护和发展这一教育特色,在社会发展的今天,教育机构可全方面地引进教师团队,筑建有特色与时俱进的教育机构。

三、创客教育与课程研究的影响

信息时代的开始使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创客教育集创新教育、体验教育、项目学习等思想为一体,契合了学生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天性。它主要以课程为载体,在创客空间的平台下,融合科学、数学、物理、化学、艺术等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创客教育以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被学生接受、学习

创客跨越了年龄、性别和种族,人人皆可参与。只要你有创意,愿意通过不断尝试、协作、交流将创意变成现实,并通过创客社区分享,创客会让你的想象变成现实。创客教育与课程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将学生被动学习知识转化为主动地探索与发现,从而利用创新与知识结合,更好地学习,努力地探索,发现未知的自己。

2.创客教育的发展将会影响现在的教育模式

创客的来源在于孩子们的玩、想象、互联网等各种不同的媒介之中,方式多样,不局限于课本等具体的事物之中。在教育上也是多元化的,教材的多媒体化、教学的多方式、教学的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合作化、管理的人性化。这些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将对创客教育的发展有着更好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影响力。

3.教育的发展也逐渐地影响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

篇(2)

笔者根据对混合学习的理解,提出了基于混合学习的课程设计框架。

(一)前期分析

1.学生特征分析学生特征分析除了包括一般的特征分析和学习风格分析,还应该包括学生是否具备了混合学习能力的分析,如背景知识、协作学习、自主学习、学习习惯、计算机与网络应用能力的分析等。

2.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分析教学内容,划分知识点,确定教学内容属于哪一类知识,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层次是什么。从而确定哪些教学内容适合于课堂教学,哪些适合于在线教学,以便于选择最佳的学习活动形式。

(二)混合学习活动的设计

混合学习活动包括课堂教学活动和在线教学活动。那么,在课程设计中什么时候用课堂教学,什么时候用在线教学呢?无论是课堂教学活动还是在线教学活动都包括很多的具体活动形式。常用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包括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常用的在线教学活动形式包括阅读、在线讨论、反思、问题解决、探究和答疑等。因此,混合学习活动的实质是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的多种活动形式的混合。由于不同的活动形式的特点不同,因此,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也不同。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可以得出不同的活动形式与知识类型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因此,在进行混合式学习活动设计时,教师或教学设计人员应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分析为基础,根据教学进度,紧密联系各知识单元中不同类型和性质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设计多种学习活动。

(三)混合学习策略的设计

为了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顺利地开展混合学习活动,在课程设计中必须进行有效的学习策略设计。在混合学习中常用的学习策略包括积极交互、学习支持、协作学习等。

(四)混合学习资源的设计

混合学习资源包括课堂学习资源和在线学习资源。课堂学习资源主要包括教科书、挂图、模型、电视、电影、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等。在线学习资源主要是指在线教学平台中所提供的各种资源。在线教学平台可以通过自行设计与开发、购买和使用开源软件等方式获得。无论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获得的在线教学平台,都应该有利于实现混合学习策略,如有效的沟通、协作学习、自主学习和学习支持等。另外,在线教学平台中提供的资源应有效地支持在线学习活动,不同的资源和工具对在线学习活动的支持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混合学习中,针对不同的在线学习活动选择不同的资源。

(五)教学评价的设计

混合学习中的学习评价设计应该和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以及学习活动紧密结合,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遵循评价主体体多元化、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和评价方式过程化等四个原则。第一,主体多元化就是既要采取教师评价这一传统评价形式,也要积极地让学生等多元主体参与学习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既可以保证学习评价的综合性和全面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第二,评价内容综合化就是评价内容既要包括传统教学中非常重视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也要包括对学生作品、协作学习能力、交互程度、反思、情感态度等体现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因素进行评价。第三,评价多样化就是采取多种评价手段,主要包括课堂观察、课堂提问、作业、考试、作品设计与展示、讨论交流、反思、电子档案等。第四,评价方式过程化就是既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二、基于混合学习的“远程教育学”课程的设计

笔者根据所提出的基于混合学习的课程设计框架,对“远程教育学”课程进行了设计,并开展了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

(一)前期分析

1.学习者特征分析“远程教育学”课程实施混合式学习的前期,对教学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即学习习惯、对混合学习的学习期待、计算机应用技能。调查结果说明,对混合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占86%,可见,学生的学习期待比较高,对开展混合式学习是比较有利的;该班学生普遍比较接受协作学习,超过76%的同学有过协作学习的经历;大多数学生喜欢通过网络与教师、同学交流,92%的学生有通过网络与同学、教师交流的经历,所有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或困难时能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或者寻求帮助;大多数学生都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综合以上对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班具备了开展混合学习的条件。

2.教学目标分析根据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远程教育学”课程中各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了分析,包括知识类型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层次,以模块四“远程教育中学生学习与学生支持”为例,对知识类型及目标进行了划分。

(二)混合学习活动的设计

根据前期分析的结果,对本门课程进行了混合学习活动的设计,包括选择和设计活动形式以及活动过程的设计。以模块四为例,见表2。

(三)学习策略的设计

1.积极交互在本课程教学开始之前,广泛听取学生们对课程设计的要求,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尽量让课程符合学生的特点。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课堂面对面交流和沟通的同时,在课程平台中专门设计了课程教学答疑讨论区和学习反思博客板块,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解答,激励他们克服各种困难。

2.学习支持本门课程开始之前对学生们系统讲解本课程的设计思路及学习方法和要求,使学生充满学习期待,并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考虑到混合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新的学习方法,专门安排了一次“如何进行混合式学习”的师生座谈,使学生对混合式学习的方法、策略和技巧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确保本课程混合学习顺利进行,利用Moodle平台设计了本课程网络学习平台,为本课程各个模块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为了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平台的使用方法,在教学正式开始之前进行了平台使用专题培训。

3.协作学习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主要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本课程教学中根据教学班男女比例和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差异等因素,把30名学生分成5个小组。在本课程教学中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设计了三项综合协作学习活动。各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自主选择一项学习任务来进行协作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在线学习的自主性。在学生完成相应的作品设计后,教师让各个小组派出代表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中进行作品展示,并把各个小组的作品汇集整理后放在了Moodle网络平台上以方便小组之间进行互评和学习交流。

(四)混合学习资源的设计

本门课程的课堂教学资源中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当中所使用的教学资源,如教科书、计算机课件、案例视频以及相应的研究论文等。在线学习中应用了Moodle学习管理系统支持在线学习。根据课程的前期分析及活动的设计,在学习平台中设计了相应的学习工具和资源来支持在线学习活动的开展。

(五)教学评价的设计

本研究针对课程混合学习活动设计,采用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了多样化的评价手段。

1.期末考试本门课程教学结束之后,为了系统地检查学生对远程教育学课程掌握程度进行了笔试期末考试,题型包括填空、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等四种。考试成绩比较理想,1位学生不合格、2位学生成绩在90分以上、10位学生成绩为80-90分、其余学生的成绩在60-80分。

2.作业本课程教学中,在学习者完成相应学习单元的学习后,根据学习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活动,给学习者布置了作业。作业设计既包括撰写小论文、学习心得,也包括收集、阅读相关资料等多种形式。

3.在线测验在每一模块学习之后,设计了一项在线测验。学习者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参与在线测验,通过在线测验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在线测验在难度设计上有区分度,既不能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感到过于简单,也不能让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感到过于困难。在线测验中包括多种题型,如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4.作品设计作品设计是综合考查学习者能力的一种评价方法。本研究中的作品设计主要是针对程序性知识的考查。通过让学习者设计一项作品来考查学习者对程序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本课程中设计了三项作品:“新疆远程教育的发展状况报告”、“远程教育中网络课程的设计”、“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设计”。作品设计主要是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开展的,采取了自我评价、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等评价方式。

5.论坛讨论论坛讨论就是对学习者参与论坛讨论的情况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对学习者的论坛讨论情况进行评价,主要从学习者的参与度和贡献度两个方面来进行。参与度就是学习者在论坛中发表有意义话题的数量,贡献度就是学习者在论坛中发表话题的质量,即是否能引发深入思考,是否能对其他学习者带来启发等。对论坛讨论的评价可以考察学习者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

6.电子档案电子档案是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的最佳方式。通过电子档案评价可以全面考查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本研究利用Moodle网络学习平台自带的“活动报告”功能,完整地查看了学习者的所有学习活动情况,包括资料阅读情况、论坛讨论情况、作业情况等。

三、课程实施效果分析

在课程结束时,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本课程教学设计及实施效果进行了调查。调查从对教学实施、学习资源和学习效果等三个方面展开。在调查中,共发放问卷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为100%,并利用SPSS16.0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一)教学实施学生对混合式学习的反应普遍比较好,97.5%被调查者表示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并且65%的学生认为本次混合式教学开展得很好(或较好)。对混合式学习的态度,设计了两个问题分别为是否喜欢混合式学习和能否适应混合式学习。调查结果显示,有25位学生表示喜欢混合式学习,有21位学生表示能够适应混合式学习。这说明班里绝大部分学生对本课程采用的混合式学习持肯定的态度。

(二)学习资源对混合学习资源的评价,我们对在线多媒体资源、课堂教学PPT课件、在线测试、作品展示、在线交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班学生对该课程混合式学习资源的支持作用是肯定的,所有的问题中对资源的好评率达到了80%以上,说明了混合学习资源的设计是比较有效的。

(三)学习效果对学习效果设置了4个问题,统计结果说明了本课程采用的混合式学习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也证明了这一点。

四、结论

篇(3)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社会对于技术型人才需求较少的时期,教学资源匮乏,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仅是少数精英,兴办高职教育以提升民众整体文化素质以及为将来的工业化发展储备人才为目标,是以政府为主导型的高职教育发展阶段;第二阶段,工业化2.0时代,市场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激增,高职教育迅速发展,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技术型人才为目标,高职教育的发展开始受到市场影响;第三阶段,工业化发展进入3.0时代,市场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变得多元,对于技术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创造力要求不断提升,高职教育的发展受到政府和市场双重影响。2014年,由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文件中就强调:“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不但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教育阶段的跨越,同时也实现了高等教育结构变革的一个重要跨越。这种跨越不仅表现为传统高等教育内部教学领域,学生构成、大学功能等方面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在传统大学外增加了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类型,强化了高等教育系统的分工。”

(一)现代高职教育实践课程的能力观

在整个高职教育中,职业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现代的职业能力究竟是什么呢?这是我们最先应该弄清楚的概念。职业能力,我们可以认为是人类在接受教育后,能够独立地在社会中获得一定财富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能力,而社会认可紧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因此,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更迭,市场对于人类的能力素质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目前比较主流的高职教育能力观有三种:第一种,“任务能力观”。这种能力观认为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可以熟练完成某项具体的工作任务,而可以熟练完成任务是由于学生具备若干的具体技术操作能力,因此任务能力观是将能力看作若干技术操作能力的整合。本着该种能力观的高职院校都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根据目前的市场技术要求将职业能力进行具体细分,并据此开展教学。这样的能力观过于看重实用主义,因此培养出的学生能力过于机械,没有深度,且不注重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相当于是一种机械唯物能力观。它将学生看作高级的流水线上工人,通过反复训练让学生产生较复杂的条件反射。这样的学生由于可以很快适应岗位要求,因此刚开始就业比较顺利,但一旦技术更新,他们所学的知识适应不了,加之自我学习能力相对欠缺,他们就无法较好胜任岗位的要求。所以,这类学生的职业发展道路往往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甚至被社会所淘汰,再加上目前技术发展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可以说以任务能力观的目标培养学生必然是行不通的。第二种,“品质能力观”。该种能力观认为,一个人的能力强弱与人的个性品质息息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兴趣、创造力、上进、自信、协作等品质的培养,这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职业能力的迁移,但在教学实践中只注重品质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技术能力的培养,难免会违背高职教育中对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初衷。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让学生做某一技术方面的“专才”,这不仅要求学生要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还需要十分扎实的技术操作能力,就好比我们目前所大力提倡的“匠心精神”,该种能力观过于注重人的品质培养,就好比是唯心能力观。第三种,“综合职业能力观”。这是在头两种能力观下所产生的第三条道路,该种能力观既看重学生的个性品质,同时强调各种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既要具备适应具体工作岗位的综合能力,也要重视自身未来职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1]。

(二)高职实践课程的内涵

教育部在颁布的《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明确强调:“三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两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30%,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由此可以看出,高职教育中的实践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明确实践课程的概念对于指导实践课程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我们需要区分高职教育的实践课程与普通本科教育的实践课程的区别。由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差异,两者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也必然存在差异。高职教育的实践课程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涵盖较多的技能传授,以培养专门的技术型人才为目标。而普通本科教育的实践课程更注重对知识原理的深刻理解,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标。高职教育的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相对普通本科教育而言涵盖范围较为狭窄,但高职教育对于具体某一知识运用应深于普通本科教育。在高职教育实践课程的实施中,我们要注重自我特色,需要灵活借鉴普通本科教育的实践课程教学模式。之后,我们需要明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界线。许多人认为,理论课程就是理论教学,实践课程就是实践教学,而实践课程是除理论课程以外的全部课程,包括入学军训、暑期实践、社会调研、企业实习等,将两类课程置于对立位置。其实不然,在理论课程中也存在实践教学,在实践课程中也存在理论教学,两种教学形式不得作为区分两类课程的标准,并且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置于对立位置,无形中扩大了实践课程的概念。实践课程只是一种课程形式,需要赋予其目标才具有意义。本文中的实践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专业实践课程,是为学生更好获得专业知识所开设的一种课程教学形式[2]。

二、高职教育实践课程教学现状

尽管目前高职教育受到经济增长的猛烈刺激而发展势头迅速,但这样的发展多受益于外部力量,如同给一棵树苗浇灌了厚重的肥料催化了它的生长,然而其自身能量还是比较薄弱的。社会投入了大量的倾斜政策、人力、物力发展高职教育,但高职教育实践课程在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没有一套系统的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理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一)教学观念模糊

德国、日本、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发展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即为工业化更好地发展而服务,加之高职教育在这些国家已有了较长时间的沉淀,因此,这些国家的职业教育已相对完备。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激增,高职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出现了多种教育观念,其中有两种比较对立的教学观念:第一种,以提升学生素质为目标的教学观,学生技能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第二种,完全根据市场需求,定制人才的教学观,认为高职教育最重要的是熟练的实践技能,理论知识完全被淡化。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高职教育一直处于被动发展,受外界的影响较多。正是在这模糊的教学观指导下,高职教育实践课程处于一种比较混乱的状态,人才培养参差不齐,与市场需求脱节,出现结构性失业[3]。

(二)实践课程安排不合理

实践课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但实践课程成本高昂,尽管高职教育受到高度重视,各类投入也不少,但均摊到每所高职院校还是比较匮乏。有的学校想要开展各类实践课程,为了节约成本,凑够实践课程学时,学校安排每名学生去相关企业实习,这样一来可以对所学专业有具体认识。虽然企业实习是正确之路,但学校实践课程单一,仅仅依靠企业实习来凑实践课程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一般情况实习的时长以3个月到1年不等,学生在企业度过的这么长一段时间是否获得相应的知识?其实不然,企业对学生的指导由于目的性不强,帮助十分有限。

(三)教学考核体系不健全

高职院校学生出现不自信情绪,为了争得社会认可,出现了“唯考证”的考核形式。有的高职院校在新生入学就鼓励其取得相关专业资格证书,认为学生只有取得了国家认可的专业资格证书才获得了这方面的能力,学生就业才能得以保障,并且这一观点也被学生深深认可。学生的学习态度出现两个极端:一类是考取各种证书的勤奋者,一类是学习不认真、混日子的懒散者。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使得学校的作用被边缘化,学生的能力养成也越加狭窄,仅以取得资格证为目的是我们所痛批的“应试教育”。长此以往,各种弊端随之而来,学生尽管取得相关证书也无法胜任相关工作。

三、高职教育实践课程教学对策

(一)教学目标与理念

如今,高职教育发展快速。虽说条条道路通罗马,但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与理念是指导其正确发挥作用的风向标。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的教学目标已经不能满足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必然是接下来的发展趋势。综合职业能力即是:学生不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熟练的实操知识,还应该具备基本的从业能力,例如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等。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适应市场需求,甚至推动社会发展。

(二)教学内容与组织

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高职实践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体现“实践性”的特色。实践课程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很好地将学习内容与实践内容融合。目前,工学结合的教学已经得到认可,这种教学强调在创设的工作中学习,将需要学习的内容放入所创设的工作环境,这样一来,使得学生所学知识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点,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知识网。同时,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形式应该丰富多彩,不能仅仅依靠毕业前的企业实习,实践课程应该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采用不同形式的实践课程。例如,可以有为培养专业操作技能的现场实训,也可以有为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情感教育,还可以有为培养职业基本技能的现场教学等[4]。而且,实践课程是强调学生在所创设的情景中的思考,是所学知识的内化过程,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实践课程中尤为重要。

篇(4)

【关键词】幼儿教育;课程;发展趋势;改革重点

幼儿教育课程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成绩,在幼儿教育课程发展及改革中,课程理论有了很大的改善,幼教工作者有了很大的观念的进步,课程研究的氛围更加活跃。幼儿教育课程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幼儿教育课程的发展及改革研究既是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国学前教育的重要发展课题,对中国以后幼儿教育课程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教育课程发展的趋势

1.各地的幼儿教育课程模式相互融合、相互借鉴

幼儿教育课程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革有了多种课程模式并存的发展构想同时也有多种不同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有明显的差别,各地的幼儿教育课程发展程度不一,所以幼儿教育课程的发展为了与各地的经济背景、民族特色、自然条件相适应,产生了很多的发展模式,每种模式都是与当地的幼儿教育课程相互作用的。

2.发展趋势越来越注重幼儿发展

在以往的幼儿教育课程中过多的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略了幼儿自身的发展主动性。所有幼儿的和谐发展才是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所以注重幼儿的发展成了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趋势,通过对幼儿的自身的家庭特性和性格特征的分析,以及幼儿的年龄和发展需求的仔细探讨,要对幼儿的自身的对外界的探索的积极性进行充分的调动,充分发掘幼儿在各项体能、艺术、审美、智力等方面的潜力和天赋。这才是幼儿发展的重点,而不是一味的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育水平进行苛求。

3.在幼儿向小学课程过渡的趋势越来越受到关注

如今,幼儿班课程向小学化倾斜的程度越来越大,这个发展趋势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其小学化的目的是为了幼儿在进入小学后能够适应小学的课程安排,能够最大化的接受小学教育,尽量做到不脱节,“小幼衔接”如何做到既不抹杀幼儿的自然天性又能成功的迈向小学教室也是幼儿教育课程继续关注和发展的重点。

二、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方向

1.课程改革的理论的指导

我国对幼儿教育课程的理论研究依旧处于弱势,所以导致实践过程中有过多的盲点,走了不少的弯路。我国把大多数的课程改革重点放在实验上,对理论的探究缺少关注,但实际上,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只有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才能做出最快速度的正确实践成果。

在幼儿教育课程的理论研究主要是要对幼儿课程的模式理论进行整理和寻找理论依据。幼儿教育课程模式具有多样性和杂乱性的特点,这是由我国的幅员辽阔决定的,所以其中对模式的系统研究和整理就是理论指导的重要方面。只有对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且找到理论依据才能更好的向课程实际进行必要的转化,得到最大程度的转换效果。

2.对幼儿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选取和整理

如今幼儿课程有几大误区:首先是内容混乱,没有条理,很多试验点的课程结构完全没有编排,内容也鱼龙混杂,很多课程的内容都是牛头不对马嘴,甚至很多连编排者都很难说清其意义和作用,更何况是老师,更是听之任之,幼儿接收到的效果是少之又少的。其次,内容的深度太深,完全超出了一个适龄幼儿的认知水平,甚至很多连老师都说不出个所以然,这样的知识编进幼儿教育课程是完全是不适应的,另外涉及方面太广,包括天文、地理、文学、历史、政治、舞蹈、唱歌、乐器、美术、画画等等,这要求幼儿要有充足的精力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勉强的完成如此之多的学科,但这不仅对刚刚懂事的幼儿是极大的挑战,对授课的老师也有极大的压力,最后幼儿课程难度系数也是逐年增加,所谓的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理论使家长和学校领导对幼儿学习课程的难度加强,不仅要求孩子对课程中的知识要读懂,甚者要求幼儿读透,这对于很多连大人都无法达到的高度来要求幼儿,无疑是相当困难的。

三、改革要注意的问题

注重课程的继承和创新:课程的继承和创新是是幼儿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所谓继承就是要对在我国三、四十年代时,当时的幼教专家所积累的很多经验,这些经验对于现在的幼儿教育是有极大的借鉴作用的,如“游戏式”的上课结构方式、“行为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等对现代的幼儿教育课程的编写和思路都有重要作用,只要将其经验进行适当的改动和运用,对幼儿教育课程必将是个很大的突破。所谓创新,就是根据现代幼儿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及时的调整幼儿教育课程的讲授,毕竟时代不同,现代经济发展水平高,幼儿的心理成熟程度也快,如果一味的以什么都不懂的眼光来看幼儿的教育课程则有很大的弊端,要及时创新,创造适合如今这个年代的幼儿的教育课程。

本文对幼儿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势做了简要的分析,包括模式多样化、注重幼儿发展和小幼衔接;以及分析了我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最后讲述了改革要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邓志伟.二十一世纪世界幼儿教育课程发展的趋势--日、美、德、法、四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比较教育研究,1998(06)

[2]刘花雨.后现代课程改革的本土化探索.教育导刊,2007(06)

[3]韦凌云.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思考.基础教育研究,2004(10)

篇(5)

关键词:幼儿; 财商教育

中图分类号:TS976.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109-001

中国家长已习惯这样一种认识:给孩子零花钱是天经地义的,是无偿无条件的,这导致现今许多家庭在消费上常常让独生子女牵着鼻子走。许多孩子不知道钱的来源,不知道自己花的钱是父母辛苦劳动得来的,孩子缺少感恩、独立、节俭等美德的培养,如何引导幼儿科学、合理地花钱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说:“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钱的知识,将会有其他人取代你。”当今美、日等发达国家对财商教育非常重视,并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付诸实施。而我国财商教育至今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学龄前儿童的财商教育更是空白。

针对以上情况并结合实际现状,我园开展实施了“财商教育课程”。通过抓住教育契机,充分挖掘幼儿财商课程的教育价值,帮助幼儿培养正确的财富观念和良好的理财习惯,让孩子终身受益。我们的财商教育并不是要求孩子们必须掌握高深的财经概念,而是以此为载体,引领孩子们从全新的角度观察生活、思考问题,提升对财经现象与问题的敏感性。

1.前期准备工作——把握方向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记录等形式进行前期调查,了解幼儿的消费观和理财知识等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现实依据,确定我们财商课程教学实施策略进行的方向。

2.制定计划阶段——确定策略

为了提高课题开展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我们遵循各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进行开展。小班的幼儿只在日常活动和区域活动中感染一些财商的教育,发掘财商教育价值和案例,将全园的中班、大班幼儿作为我们课题的研究对象,合理安排一日活动,适当调整课表等教学常规,确保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3.具体实施阶段——探索实践

课题研究需要先进理念、科研理论、教育教学论著作支撑。我们采用上网收集资料、阅读理论书籍、寻找理论依据来解决课题研究中的难点与困惑。设立财商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其中涵盖能力基础课程和商业模拟课程两大版块。我园根据课题的需要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教师对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惑及时进行分析、讨论和反思,并调整下一步的实验方案。

在我园财商教育课程系列活动开展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趣更广泛了,思维更敏捷了,求知欲更强烈了,知识面更宽泛了,这些欣喜的变化也给予了我们强大的信心。孩子们对学习活动充满了兴趣,有效促进了幼儿自信心、责任感的建立与提升,获得了独立、自尊等健全的人格,让孩子们在欢乐游戏中开发了潜能。如通过理财的学习,让幼儿建立了正确的金钱观念,形成理财观念意识,了解和熟悉了钱币,渐渐知道钱从何而来,从而明白了劳动能创造财富的道理,形成自我激发的内在动力。再如,通过国际视野学,孩子们接触到了一些平时很少有机会了解的国际知识和信息,诸如“金融风暴”、“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之类的词语会进入宝宝的耳朵。通过对这些社会经济现象的了解和关注,循序渐进地让幼儿感受到地球的广阔、世界的伟大和奥秘的无穷,拓展了幼儿的国际视野,力求做到与我园的教学宗旨“以国际视野培养完整儿童”接轨,真正意义上挖掘财商教学对幼儿成长的重要价值。

通过财商课程多姿多彩的活动,孩子们的各项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如通过沟通学的学习,语言表达能力和孩子的自主意识增强,自信心得到了提升。他们喜欢表达,善于沟通交流,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学会了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又如通过人格与戏剧学,促进了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培养了幼儿坚强、自信、感恩、责任感等优秀人格品质,激发了幼儿的表演欲望,同时增强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他们现在更喜欢关注生活,会自己发现问题,克服困难,主动解决问题,合作意识有了大幅提高。

篇(6)

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制度路径——以中山火炬职院生产性实训校区建设为例陈小明,李衡

3.信任的危机:分析哲学下职业教育名称考究梁鹏举

4.职业技术教育的本体及其认识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 黄淑华

5.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评价温玉娥

6.高职建筑设备专业服务新农村教学模式探讨秦连银,张锐,李海涛

7.高职轮机专业双语教学探析张艳

8.生物制药中级岗位职业能力探析——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标的郭群

9.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思路刘菲菲

10.高职护理语文教材更要突出实用性聂亦军

11."二次开发"职高英语新教材的实践案例剖析翁燕华

12.项目教学法理念下的高职《文秘英语写作》研究与实践刘月梅

13.《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周春

14.《室内设计》项目教学探索与实践刘怡

15.《微生物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张小华,刘旭,杨薇红,谢正林

16.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改革实践张龙娟

17.土木专业高职语文的课改实践与思考苏金玲,安宏科

18.面向高职高专学生开设"数学文化"课的实践与探索蔡鸣晶

19.钳工专业与《材料性能》教学之联系欧阳亚非,陈曦

20.职高财会专业《财经法规》课程教学方法初探马兰

21.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与人交流能力课程设计孙洁

22.职业学校的优质课探析张徐宁,戴翠萍

23.中专计算机课程教学探索郭卫华,黄焕华

24.教学与科研并重,做合格高职教师马章民

25.谈课程教育游戏的设计李晓东

26.中职英语"导——读——练"教学模式探析叶洁清

27.口语交际中"听"的教学郑青

28.浅论教学艺术化周龙军,陆琦

29.心理学理论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刘琳琳

30.英语听力策略教学的有效性及其影响的研究林勇

31.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 信息动态

32.语言学理论与学习理论对ESP教学的启示马蓉

33.精心设计引入佳境——谈《基础会计》课的导入设计白晶

34.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设计曹彪

35.生产过程核算的教学设计苗凤霞

36.职校数学教学的思维情境及创设汤经良

37.中职语文词类活用教学引导法例谈马汉元

38.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王志会

39."对话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马素婷

40."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建筑测量》教学中的运用张慧琴

41.交际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邝小娥

42."理实一体"教学法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实践唐卫忠

43.谈中职素描教学的策略尤永胜

44.基于讲授法的高职院校教学方法分析苏明,焦红霞

45.谈钳工专业巡回指导教学朱维祥

46.目标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的应用王东

47.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喻欣

48.中职数学探究式学习的认识与实践赵幼平

49.中专英语分层教学浅探张凌

50.一堂《基础会计》公开课的思考刘晓丽

51."输入假设"与"输出假设"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王飞燕

52.中职数学教学如何多给学生成功的体验于在区

53.中职学生数学兴趣培养策略初探杜江

54.中等职业学校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常东记

55.让课堂成为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引擎周文玲HttP://

56.探索"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英语教学模式叶杰清

57.如何提高《电子线路》课堂教学效率戴艳

58.提高中职课堂教学最后几分钟学习效率的对策张进

59.中职学生教学评价革新的理念与方法蒋永华

60.高职院校戴耐德英语形成性考核的探索与实践赵虹,李曙文

61.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 《建筑材料》试验操作技能评价方案的研究实践张彩飞,周继松

62.形成性考核在会计电算化课程中的应用王武蓉

63.对政治课教学的反思与对策李吉元

64.中职生体育比赛中的"群闹"现象及预防措施魏华英

篇(7)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课程设计;课程编制

2011年10月8日,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中制定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该新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开展教学与评价,以及认定教师资格的重要依据。2014年8月18日,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中指出,要打破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老三门”的课程结构体系,开设模块化、选择性和实践性的教师教育课程。重庆将于2016年上半年被纳入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和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省市之一。其中,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的试点省市,将逐步形成和建立教师退出机制,打破教师终身制的管理制度。相关政策举措的颁布实施,一方面反映出现实教育实践中对未来教师的要求在逐渐提高。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现实的状况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为此,有必要对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内涵、内容和其设计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内涵剖析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

季诚均认为大学课程设计包括大学课程设计的含义与过程、理论取向、设计模式、大学教学计划编制、大学教材编写。[1]汪霞认为,课程设计指课程的实质性结构、课程基本要素的性质,以及这些要素的组织形式或安排。当人们的意图是要识别一种存在实体的各种成分时,便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重视微观层次上课程诸因素的安排,如学校各具体专业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的确定、各门课程的教学标准与教学要求、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与活动的选择、课程结构与类型的安排、实验设备与教具的使用等。对于课程设计的认识,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课程设计是在怎样的背景、理念或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即为什么要设计课程?二是课程设计究竟要设计什么?即课程设计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可以对“课程设计”做如下定义:课程设计是指在某个时期或阶段,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路线和方针的规定,结合学校的实际,依据教育理论和规律的要求,对课程标准、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进行组织、编制和修订的过程。

(二)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内涵

关于大学单门课程的设计,从理论角度,我们做了尝试性的思考,而对于高等学校(大学)的课程如何设计呢?不仅仅是因为在“教育”两字的前面加了“高等”二字或者在把“中等教育”的“中等”改成了“高等”而已,因为这样的研究范式仍停留在课程设计的普适性规律认识上。基于上述对课程设计含义和教育学课程的学科性质的探讨,可以进一步推论出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含义。它是指在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对该门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计划、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所进行的组织、整合、调整与编制的过程。

二、教育学课程设计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学课程标准的设计问题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中应更多地体现教师的规定。如体现教师如何成为课程的使用者与开发者,在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的责任与担当。高等教育的职能之一就是培养人才,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教育学属于公共课程,内容涉及教育、教育学、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课程、教学、德育、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基本内容,内容没有太多理解性的障碍。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无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去学习也同样可以收获教育学类知识。那么,教育学课程设计的时候,需要一方面利用好学生已有的学习知识基础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课程目标的设计,以期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期望,促进本科生在最近发展区进行生长。如果这个课程目标没有设置好,教学目标就会失去教学中心和重心,教师在课程把握与教学中容易坠入“照本宣科”的传统性的教学模式之中,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扮演好“导师”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指导、引导和教导的作用。按照大课程小教学的观点分析,课程设计包含于教学设计。教学成为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虽然教育学课程对于不同本科生而言,其地位和价值不一样,对于师范生而言,它是专业基础课程;对于非师范生而言,它又属于公共课、基础课或通识教育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讲解知识本身存在的逻辑结构、知识的逻辑关系是如何推导的,知识与现实问题是怎样的关系等等。即使这样,也仍然不能忽视学生对教育学知识的记忆,因为学习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考试,进行考试的技能训练也是课堂教学的内容。

(二)教育学课程目标的设计问题

课程目标分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具有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和递进性。广义的课程目标是指教育意图,包含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又包含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狭义的课程目标主要指“教育目标”或“教学目标”,在笔者担任教育学课程的任课教师时,我们更多的是把课程目标等同于教学目标,该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某堂课的单一的教学目标,而是对某门课程的若干堂教学目标的集合。以教育学课程为例,学校对课程目标做了如下的规定与文字描述:教育学课程目标:本课程总的教学目的是使师范类专业的学生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教育评价观和教育改革发展观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他们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他们加强教师师德和业务修养的自觉性;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师范类专业课程理论及未来从事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规范指导。

(三)教育学课程计划的设计问题

课程计划就是某一门课程实际操作的计划安排。如课程内容讲解的进度安排、课时数的分布等等。就笔者任教的教育学课程的学分与学时分配来看,实验实践学时才2分。这样的设计时间过少。对于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大学本科生来说,可以为其增加实践性教学的学时。这里谈及的实践性教学主要是从课程教学和课程设计的角度来分析的,自然就排除学校对本科生专门安排的实习学期。在该门课程设计时,如何兼顾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知识的比例协调问题,成为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规划、课程计划以及教案等环节中需要不断深思与探索的命题。

(四)教育学课程内容的设计问题

课程内容的设计主要体现在章目节的呈现方式和教材的框架及文字表述等方面。在进行教育学课程内容设计时应避免千树一面的效果。在教育学课程教学中,笔者从2012年春季到2015年春季,讲授过体育专业专科生和生物专业、地理专业、计算机专业及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的课程。在三年的教学实践中,学校使用过两套教材。2012年春季使用的是杨小薇教授主编的《教育学基础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这套教材学理性较强,对于研究生的学习作用更大。从教学的感受和专科生的学习状态分析,该套教材对于体育学专业的专科生来说有些偏难。从2014年春季开始,在对地理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开设教育学课程时,就改用了王彦才主编的《教育学》一书。从教学的角度分析,该门课程的内容设计应凸显基础性和可操作性的内容,而减少对学理性的偏重,在本科生走向未来教师岗位中会有一些实际帮助。实践证明任何教材都具有相对滞后性。第一,从编著教材的想法到编委组的成立,到编写,再到出版发行,这个过程有一个时间周期,这个时间大致有1年左右,这客观上造成教材内容的相对滞后,不过,这样的情况也是难以避免的。第二,真正编写人员的素质和态度决定着教材的质量和水准。教育学课程设计在内容安排上应适度超前,因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周期较长,只有适度超前才有可能弥补“时间滞后”造成的毕业生知识与技术的老化,才能将所学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2]

(五)教育学课程评价的设计问题

在高校里,大学教师是课程评价和课程设计的主体,大学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影响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在高校里,学术领域一般是指学科领域、专业领域和职业领域,它们对高校课程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美国学者约翰•斯塔克的研究表明,对大多数大学教师来说,学术训练(即教师所接受的某一学科领域的训练)是对课程编制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其次依次是教学经验和教育信念。[3]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大学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对于促进本科生的学习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意义十分重要。如教育学课程的学科属性,它属于怎样性质的一门学科,该学科的特点如何影响着该门课程的内容选择和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课程评价等。教育学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互融合的基础性学科,课程设计的时候既要求理论知识的呈现,也要求实践环节的体现。教师的课程评价既要有对课程本身设计的评价,也要有对其自己设计课程能力的评价。

三、教育学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由于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公共课教育学课程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这对大学教师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L.Dee Fink在他的《创建深刻的学习经验:一种大学课程设计的整合方法》一书中写道:“只有当我们的大学教师都成为学习经验的设计者,而不是继续做原来意义上的教书先生的时候,我们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4]

(一)教育学课程标准的设计

课程标准规定了一门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在课程教学中发挥着统领性的作用。教育学课程标准应结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新理念、新要求和每个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课程标准要符合国家相关教育制度、政策和文件精神的规定,在此前提下,对每一门课程进行具体化的设计。课程标准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要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课程标准的内容中去,以此把它作为课程建设、课程改革与课程开发的纲领性的文件。

(二)教育学课程目标的设计

课程目标是指在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根据既定的教育宗旨和教育目的而赋予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课程目标是对教育宗旨和教育目的的反映,是对课程固有价值的某种程度的体现,是课程任务指标的表述形式,是指导课程设计的准则。从教育活动的规律和教育学学科的发展特点分析,课程目标的设计依据一般源于两个标准:一是关乎于人的标准;二是关乎于国家的标准。由此推之,教育学课程目标的设计自然也应遵循这样具有普适性的标准。除此之外,该门课程目标的设计,还应遵循其他标准。如教育学课程的学科属性要求在课程目标设计时,应考虑课程的实践环节。因为教育学课程的知识本身就包含了十分丰富的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三)教育学课程计划的设计

在教育学教材内容的设计时,可以安排适度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实习)。如教育学教材中设计了教案的相关理论知识,但是教育学教师可以把写好一份教案作为作业来检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弄懂了教案的写法。写教案是备课的基本环节,是未来教师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技能。所以课程设计时,需要教师在运用教材的时候对课程内容做适度的调整,这样对于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帮助。同理,如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等部分的教学,也可以安排几节课让本科生来讲课,通过教师评课、学生讲课、学生评课来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这可以在教育学课程内容设计时进行增加。这一环节不仅可以安排在学校安排的实践周或实习学期,平时都可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逐渐渗透。

(四)教育学课程内容的设计

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和经验体系。施良方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问题,是课程设计过程中的一项基本的工作,它涉及课程问题的方方面面,也是许多课程问题的集结点”。教育学课程内容的设计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教材的编写、使用和修订问题。丁念金指出,各种教科书都应该注意的共同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作为课程设计的具体化产品,教科书在结构上应该体现课程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即教育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评价。第二,教科书的纵向的形式结构采用单元的形式比较理想。第三,教科书除包括主体性的内容外,还应有大量的附带性的内容。第四,教科书一般应该比较厚。[5]

(五)教育学课程评价的设计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效果的检验,学校对课程评价的标准更科学才能有效检验课程的实验效果。在课程评价的环节,笔者任职的学校增加课程实习成绩或实践教学的权重,在保持理论教学的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略向本科生实践课或实习课成绩倾斜。笔者从2012年春季到2015年春季,一直上公共课教育学课程。教过体育专业、地理专业、生物专业、计算机专业和艺术专业本科生的课程,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2014年秋季后,学校评定学生成绩的方式改变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均占5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没有考到50分以上者,均为不及格。这样的考评方式加重了对学生平时成绩的权重,更合理地考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为课程评价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季诚均.大学课程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5-48.

[2]吴晓义.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设计探讨[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8(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