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5 08:04:3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工程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我国工程教育中工程实践面临的难题目前我国工程教育中的实践环节面临一系列挑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企业与工科院校之间的联系因为市场化改革以及主管部门的变化而被割裂,打破了原先企业和高校同属一个部门,主要依靠行政手段保证工程实践顺利开展的模式。二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进入大众化阶段,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增加了工程实践教育的难度。三是工程教育科学化的倾向对工程实践产生了冲击。“由于科学导向,对工程教育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的认识也模糊了,有的以模拟、虚拟化、演示观摩来代替,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严重缺失。”①如何建立起新的工程实践教育模式,以此改善工科学生的工程实践环节,这个问题已提出来很久,但仍未找到答案。工科学生参与到工业界的生产实践中,一直是工程教育的重要内容。正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通过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解决工科学生到企业学习和实践的问题。目前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主要与大型企业和高技术企业开展合作,据统计,与高校签订合作培养人才协议的6155家企业中,61.4%是大型企业,48.5%是高新技术企业①。然而随着时展,工程实践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在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由于技术先进、复杂,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对工程师的知识、能力有较高要求,对人数则有限制,使到企业实习的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到工程实践中,影响了实习效果。工程教育界需要在新形势下重新认识工程实践教育的目的,探寻弥补工程实践要求和实践条件之间现实差距的新路径。
(二)对工程实践的再认识工程实践的目标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是使工科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个方面得到发展。包括更好地学习、理解、应用知识;提升组织领导、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处理复杂关系等多方面的能力;具有正确的工程伦理观,树立社会责任感,了解国情,能够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等。现有的企业实习很难实现上述全部目标,特别是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学校应当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到一个真实的工程项目中,担负实际责任,并且体验整个项目的运作过程。这样的工程实践项目不一定在技术上最先进,也不一定与学生的专业完全对口。关键在于项目是真实的、完整的,具有现实中的复杂关系;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对社会有实际贡献并直接体验到这种贡献。
二、EPICS的产生与成效
(一)EPICS产生的背景随着科技的加速发展,工程系统日趋综合化、复杂化、国际化,这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工程教育不仅要讲授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工程技术,而且要鼓励工科大学生从跨入大学校门之初就投入到工程领域的真实世界中去。②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服务学习策略在美国教育界越来越受到重视。到上世纪末,有46%的中小学报告参与到服务学习的活动中③,越来越多的大学也把这一理念运用到教学当中。美国工程教育共同体对工程教育相关问题反思后认为,虽然毕业生拥有较强的技术背景,但是缺乏职业成功需要的其他技能。他们一致认为,学生要为未来做好准备,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包括,在团队环境中工作,有效沟通,与客户合作,管理项目,辨识影响工程项目的相关问题(如伦理、法律和环境等),以及与来自不同背景和不同社会环境的人共事的能力。④依靠传统工程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能力,应对上述挑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需要新的课程结构来满足这些要求,既要继续维持学生深厚的技术素养,同时也要创造新的经验,发展附加的能力。与此同时,现代社会中社区服务组织必须利用技术来改善和协调他们所提供的服务,需要寻找一种长期的、低成本的、拥有个性化技术支持的项目。EPICS的创立满足了大学与社区的相互需求,使双方形成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该项目的愿景是通过建立这种合作关系使双方受益。工程专业的学生通过参与长期的、大规模的、来自真实世界的工程项目取得学分;同时也造福社区,为社区合作者提供低成本的技术服务,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①EPICS最初是在1995年秋季由普渡大学电气和计算机工程学院发起,开始共有40名学生组成项目团队。此后该项目的规模稳步发展,目前普渡大学每学期都有超过400名学生组成约33个团队参与到EPICS当中。同时,普渡大学也是全美EPICS总部,有22所大学和学院加入这一项目。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期,美国工程教育学会(ASEE)和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对推动服务学习在工程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一方面向为创立和实施EPICS作出突出贡献的普渡大学教师颁奖,扩大EP-ICS的影响;另一方面投入资金支持相关大学开展EPICS,促使EPICS在更多高校推广。EPICS先后获得来自联邦、企业和校友的资助,累计超1000万美元。
(二)EPICS实施的范围EPICS已经在社区内得到了有效实施,实际上,这种教育模式还可以扩展到地区、全国甚至是国际的层面。当地社区项目。实施EPICS最常见的地方是在当地社区,这样有许多优点。如寻找项目地点和社区合作伙伴都很方便;更易于维护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交通和物流更便捷;学生真实感受到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有益于社区;在当地社区看到的社会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工程问题往往就在“身边”,而不仅是从新闻上看到的遥远的地方。地区项目。有些EPICS是在当地社区以外完成的,这些项目可能涉及地区或区域组织的范围,与之相关的合作关系能够产生更广泛的影响,让学生获得更大范围的体验。教师们或者学校会利用在其他领域的相关联系人,通过与区域和地区组织合作来安排这样的项目。美国赠地学院通常与州政府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他们会利用这种关系加强同本州的相关机构合作。例如,普渡大学建立了与印第安纳州人居组织的合作关系,致力于州政府组织的建设项目。国家项目。与区域项目相似,国家合作关系提供了扩大EPICS的范围和影响的机会。EPICS与非营利组织———人类家园国际组织的合作就是国家合作伙伴关系的典型例子,普渡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与其全国总部合作,设计和交付信息管理项目,该项目能分发信息给全国各地的机构。国际项目。这是涉及范围最广的项目,教师通常把满足发展中国家的需要等内容整合到项目当中,并组织学生团队到国外实施项目。参加这些活动的学生能够获得跨文化体验和全球化的视角,而且这类项目对发展中国家也会产生巨大的潜在影响,使学生和项目所在国家双方都获益。国际项目的物流和资源问题比较复杂,但也有很多成功的模式。例如,工程师无国界组织主要致力于应对社区发展中那些基于工程问题的挑战,包括清洁饮用水、适当的卫生设施、电力的持续供应等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问题。
(三)EPICS对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EPICS是长期服务社区的具有挑战性的工程项目,同时也是教学活动,已有的实践证明它是非常成功的,学生们在以下几方面取得明显收获。首先是技术技能。每个项目都具有显著的技术挑战,学生们有机会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和运用课堂上学习的技巧。其次是知识整合能力。由于项目的范围和规模一般有可能超越传统的课程,学生们必须运用各种学科知识来定义和解决不够明确的问题,这些经验能够促进他们的分析思维和组织知识能力的发展。第三是沟通能力。每个项目都有书面报告,口头建议和进度简报,需要经常与项目合作伙伴、顾问沟通和在团队内部沟通。第四是团队合作经验。由于项目规模较大,团队合作是主要的工作方式,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分解一个大问题,分配和调度子任务,以及再把各部分集成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他们也明白项目的结果依赖于团队每一个成员的努力。第五是资源管理。每个项目的建议书必须考虑到合作伙伴的资源及所需设备、空间等条件,学生们理解了在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必须面对各种约束。第六是客户意识。项目来源于当地社区服务机构,他们的满意度是衡量项目成功的重要标准,因此学生们能认识到向客户提供高品质产品的重要性。第七是扩大对外界的关注。通过与工程学术界以外的人员合作,学生们会进一步了解他们将要踏入的大学之外的世界。第八是职业伦理。与项目相关的工程活动涉及到合作伙伴、客户、团队成员等多个人群,学生在与他们打交道时必须严格遵循职业伦理原则。①EPICS与企业实习是两种不同的工程实践模式,各有侧重。前者主要是利用工程技术来帮助社区发展,尤其是解决欠发达地区的民生问题,对学生的影响更多在价值层面上,而不是先进的技术。后者着力于提升学生解决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加关注学生在工业界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两种模式相辅相承,不能替代。事实上,美国大学工学院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既参加EPICS,同时也有企业实习。EPICS是工程实践的一种新形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
三、普渡大学的EPICS
(一)普渡大学EPICS的特点普渡大学作为EPICS的起源地,经过长期实践,其EPICS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运作方式,具有以下特点。与社区组织紧密合作。每一个EPICS团队都有一个社区非营利性组织作为项目合作方。从发现并明确合作伙伴遇到的技术问题,再到最终为社区提供所需要的服务和支持系统,EPICS团队与项目合作方始终保持非常密切的联系,保证为社区提供有效的服务。合作方关于项目的观点、建议和对项目系统开发利用情况的反馈,为每个项目提供真实的工程背景。在大多数情况下,项目团队都能为合作方提供低成本的工程系统,为合作方更好地服务社区提供技术援助。良好的社会效果更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项目中去。大学-社区合作伙伴关系是EPICS的核心。选择社区合作伙伴及合作项目,主要基于以下四项标准:(1)重要性,不是所有项目都值得开展,应该选择能为社区带来最大利益的项目。(2)挑战性,项目要具有一定难度,但也要在工程系本科生的能力范围内。(3)长期性,项目最好持续几个学期,这样既可以在学术方面给予学生广泛的设计体验,也可以帮助合作伙伴解决对社区有重大影响的问题。(4)责任性,这是项目的关键因素,合作方承诺与学生共同确定项目,提出具体要求并持续提供批判性反馈。每年大学都参照这四项标准遴选新的社区合作伙伴和合作项目。新项目的来源也呈现多样化,既有教师发起的项目,又有学生建议的项目。伴随着EPICS在社区的知名度扩大,当地社区组织也会提出项目建议。大型和垂直一体化团队。每个EPICS团队都由8-20名学生组成,以便能够承担较大规模并对社区有重要影响的项目。这种大型团队采取垂直一体化的配置方式,由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混合组成。团队既需要掌握更多和较高级技术的成员,以适应项目对复杂技术的要求;也需要资历较浅,但能了解整个项目并在未来的学期担负主要任务的成员,以保证项目的可持续性和最终达成项目目标。通常,由大四学生担任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大二和大三学生承担主要的技术性工作;大一学生主要负责了解项目合作方的需求,参与团队工作并跟踪团队的任务,为将来承担主要技术工作和组织领导工作做准备。学生长期参与。学生参与EPICS最长可达7个学期,即在大一的第二个学期加入团队,一直持续到毕业。每年都会有大一新生或者大三学生加入EPICS团队,顶替因毕业或其他原因离开团队的学生。在EPICS团队中形成了高年级学生和团队顾问培训、指导新加入成员的机制,这种机制不仅使团队有良好的持续性,确保有效地完成大型项目,同时也使每个学生在团队中学习和体验不同的角色,从新手到设计工程师再到团队领导。灵活的学分制度。参加EPICS的大一、大二学生每学期可以获得1个学分;大三、大四学生根据自己选择承担的工作量可以获得1或2个学分;技术水平高、组织能力强的学生由于担负较多技术和组织责任,可获得两倍学分。不同学院或系对学分的计算方式不同,学生毕业所需的学分也不同。例如,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系要求学生完成6个选修学分,3个高级设计学分;而机械工程系的学生需要完成技术选修的6个学分。多学科团队。大型的EPICS团队通常能够容纳多个学科的学生,这是由项目需求决定的。例如,为残疾儿童或成人研发援助器械的团队就会吸引电子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儿童发展和护理专业的学生。EPICS团队成员的专业可能分布在工程学科和非工程学科,目前已有超过20个专业的学生参与到项目中,包括电子、计算机技术、机械、土木工程、航空、生物医学,以及工业工程、计算机科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听力学、英语、护理、视觉设计、林业和自然资源、化学、管理等。EPICS团队每学期通知,招募项目所需要的学生和对学科背景的要求。学科交叉已被证明对团队开发和提品及服务的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多学科的学生在一起工作,共同去实现一个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全程的设计体验。为学生提供全程的设计体验是EPICS的重要价值所在。对于每个项目,学生都要从识别合作方的需求、明确定义项目目标入手;然后与合作方共同开展项目的计划、实施、评估和反馈。这个过程通常持续两年或更长时间。这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学习和掌握工程项目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准备不同的设计方案、项目计划和管理、团队领导、技术创新、设计的修订和经济成本的考量等。作为专业工作者,项目团队需要培训合作方代表,使其能够更加清晰、准确地表达需求,及时、有效地反馈信息。项目团队要根据合作方的需求和反馈做出合理的改变。项目交付合作方以后,团队的学生在后续学期内还要承担项目支持和维护的责任,为当地机构和组织提供长期的技术支持①。
(二)EPICS取得成功的两大因素真实情景下的工程实践。大学与社区组织基于社区的真实环境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引导学生加入其中,并坚持用几个学期或更长时间去完成双方合作的最初承诺。学生们意识到这些合作项目都是针对社区的切实需求展开的,如果他们的工程实践效果良好,那么最终成果将会真正地投入使用。这就对项目设计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安全性、可制造性和美观性等提出更高的标准。为了取得工程项目的成功,学生们需要解决项目中的关键性问题,例如儿童博物馆在承受数百名儿童使用甚至滥用之后能维持几个月?升级后的软件界面能否提高社区服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设计一个系统用于检测脑瘫儿童的姿势,并鼓励他们保持标准姿势,是否真能帮助他们改善姿态?在传统的课程学习中,学生们面对的是虚拟客户,很少遇到上述问题,更不会去深入思考,寻求答案。所以,EPICS提供真实的工程实践环境,让学生们面对的是真实的客户,非常有助于培养工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感,深刻地理解自己作为工程师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增强对工程专业的忠诚度和荣誉感。这些是在教室和实验室里都无法获得的。长时间参与工程实践。在实际情况中,很少有工程项目能够在一学期的15周或者一学年的30周内彻底完成。EPICS的显著优势,就是通过学生最长可参与7个学期和一届届学生持续不断的参与,来打破这些人为界限。从项目和与社区组织合作的角度来看,学生团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精心设计和良好测试,然后把完成的项目交付给合作伙伴;他们能从合作伙伴那里收集反馈意见,不断完善设计;他们还能深化与社区组织的合作,寻求新的机会。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长期持续参与工程项目使他们能够体验整个项目周期不同阶段的工作,以及从实习生到设计工程师和团队领导者等不同的角色;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加深本专业的学习并涉猎其他学科领域,去感受工程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发展自我意识和团队意识,提高专业能力。EPICS的企业家顾问还倡议,利用较长的项目周期,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和追求项目的商业化。评估数据表明,EPICS确实使学生的技能得以发展。①
四、改进我国工程教育中的工程实践环节
分析美国大学的EPICS,对改进我国工程教育中的工程实践环节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转变对工程实践的认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工科院校应适应新的形势,转变和深化对工程实践的认识。根据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本科阶段工程实践环节的目标应该多样化,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先进的生产技术、现代化大生产的组织管理,也要让学生亲身参与真实的工程项目,亲身经历工程活动的全过程,理解工程对于改善民生、造福社会的重要作用。相对而言,后一个目标更加基础,但在目前还未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在选择工程实践的场所和内容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因素。首先,工程实践要让学生真正承担起工程项目的责任。工程教育的一些目标,如在经济、法律、文化、伦理等各种约束条件下解决工程问题,以及具备社会责任感等,仅仅通过课堂讲授、模拟作业、现场考察等方式很难真正实现。只有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工程项目中,并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才能促使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发挥掌握的技能和能力,深刻理解自己作为未来工程师的责任。其次,工程实践的内容不能局限于专业的界限。工程教育划分专业是为了使学生更加精通某一领域的工作,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工程问题往往涉及多方面因素,学生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解决问题必须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所以工程实践活动不一定过分要求“专业对口”,让学生在较宽的专业领域开展实践,对他们适应未来的工作会有更大帮助。第三,工程实践活动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工程项目的选择既要有一定技术难度,同时也要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工程实践活动并不一定要做高、精、尖的项目,重要的是完整的工程项目,让学生能真正参与实践,同时对社会有实际贡献。
(二)到有需要的地方开展工程实践在国内和国际两个范围内,都有许多地方需要工程为提高人们的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提出解决方法。在国内的中小企业、农村偏远地区都有对工程的需求,比如给中小企业技术升级提供技术帮助,为农村地区居民解决清洁饮用水、稳定电力、修建道路等问题。这些地方的人们更需要那些简单实用、可持续的工程解决方案,也需要整个社会给与更多的支持和关注。推动工程教育国际化并不是都要组织教师、学生到发达国家去,其实为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技术服务,同样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也是工程教育国际化的一方面。我国在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交往中一直重视民生问题,未来的工程师们参与到这一过程中,也能使工程教育国际与国家的外交战略统一起来,对提升我国的国际声誉和国际地位起到重要作用。相对于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来说,中小企业和落后、偏远地区对工程有更多需求,而且所需要的主要是成熟的技术,本科生的知识和能力应该能够胜任,这就为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了空间。而且这样的工程实践活动对增强学生作为未来工程师的使命感、成就感会有更大作用。
(三)探索开展工程实践的有效方式为保证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实质性参与工程项目,并对工程活动过程有完整的体验,使工程实践取得实效,需要对以往的工程实践形式进行调整。一是把工程实践贯穿于工程教育全过程,协调好课程学习与工程实践的安排,使工程实践与工程项目的进度相适应。这样学生就有较长时间和较多机会参与工程实践,能够承担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经历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取得较为完整的成果。二是打破年级、专业界线组织实践团队。这不仅是完成实际工程项目的需求,更是培养学生的有效方式。三是建立灵活的学分制度。在参与时间长短、完成工作量多少、承担责任大小、从事技术工作难易等方面给学生较多的选择权,使有兴趣、有能力、愿投入的学生更有积极性,让其他学生也能达到最低要求。
在工程实践教育中以企业需求为引擎,以市场应用为导向,从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入手,把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有效结合起来,让企业由配角变成主角,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决策。校企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术,学生既能学习理论,又能在专业理论的指导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启发、指导下,通过实际操作,更容易学会技术,增长技能。一方面,学校选择优秀人才走进企业员工队伍,利用学校资源对企业职工进行继续教育;另一方面,企业借助高校的信息与技术服务,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新技术的引进、设备的技术改造等,提高整体效益。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要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合理设置专业,改变教学方式,满足企业的需要,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2.主要研究成果
在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越计划试点的促进下,目前在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工程教育培养模式探索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应用成果得到了很好的推广。
(1)校企合作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搭建全方位的实习实践基地。几十年来,胜利油田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特别是与相关二级单位建立了多个产学研实习基地,成功开展过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3+1+1”和“4+1”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程教育实践经验。特别是在教育部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越计划试点中建立了专门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了专用的机房进行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油田企业给予了大力支持,为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2)任课教师与企业专家相结合,建立全方位的工程教育培养体系。地球物理系全体教师在科研与教学实习过程中与胜利油田和国内其他油田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对油田生产科研现状了解深入,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及时地将科研成果融入到课堂中去;油田专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中心的平台,现场一线的专家们为大学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讲课、讲座以及培训工作。学校教师与油田专家的配合对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保证了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接受着从理论到工程应用角色的转换,可靠的师资保障保证了工程教育培养模式的完整性。
(3)规章制度与激励措施的配套,营造良好的工程素质培养环境。通过工程教育中心增强了学校与企业的交流,同时软环境的建设对于大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地球物理系一方面完善了工程教育中心的规章制度,确保学校教师和外聘的油田专家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对学生行为进行规范,在大学生中进行多方面的引导,促进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励学生开展自主创新研究,并与教师所承担的科研任务相结合,在完成课程任务的同时提前进入到工程应用环节,为大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单位承担生产和科研任务提供了保障。
(4)成果推广。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建立了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培养了大批具有较高工程素养的大学生,为石油工业输出了大量高素质人才,该中心今后将逐步接纳其他高校相关专业的工程教育实践,必将在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培养方面起到示范作用。通过培养模式的探索,地球物理系多名教师在科研与教学实习过程中与胜利油田联系紧密,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积累了丰富的工程教育实践经验,增强了学校在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同时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经验,主持了多项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发表多篇教学研究论文,获得过多项教学成果奖励,丰富并完善了工程教育培养模式。
3.结论与认识
1.思想重视不够,对基地建设认识不足。
曾经说过,大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教育还只是基础教育,尽管这个教育十分重要,但毕竟不是高等教育的全部,人才的培养及其健康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实现。虽然学校很早就提出:“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工作落到实处,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从学校领导到任课教师,对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缺乏清晰的认识,没有真正了解实训基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普遍认为把理论知识讲授给学生就完成了教育任务,而把基地实训和工厂实习仅作为正常教学之外的辅工作,严重制约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即使在形式上与企业展开合作开辟校外工程教育中心,也通常只挂牌而无实际培训内容。
2.基地设施投入不足,教学硬件体系不完整。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我校设有18个二级学院,62个本科专业,轻化工程专业在其中属于相对弱势学科,学校投入相对较少,不足以支撑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加之专业系与企业横向联系较少,自身的“造血”能力不强,无力添置和更新教学设施,以至于实训基地设备老化、陈旧,实训开出率较低,基地建设停滞不前,实践教学硬件体系难以完善。而校外基地由于从学校得到的技术支撑及帮助较少,与学校的联系多止步于一年几次的参观实习,因此提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几近于无。
3.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管理制度不严格。
长期以来高校实践教学考核方法不科学,主要采用以类似于标准答案的、刻板的评分标准作为培养考核评价体系,这种考核制度显然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校轻化工程专业以前工程实训的学分一般是按一周一个学分来考核,由于考核办法简单,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一方面有的学生常常不去实习,实习报告等等书面材料往往以抄袭别人来应付,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在实训过程所涌现出来的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得不到学分上的奖励,严重抑制了学生工作的积极性。在管理方面,也多注重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却很少关注实训教学具体环节的运行情况和制度执行情况。
4.师资队伍不合理,教学内容不实用。
实训师资的缺乏是多数高校的普遍存在问题,往往由理论课教师兼任。比如我校轻化工程专业专业教师9人,其中理论课教师7人,实验课教师仅2人,而学生数目达到283人,平时教师课务繁重,学历进修压力大,生产锻炼的时间严重缺乏,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费时、费力的实践教学项目力不从心。另外,由于经费投入的不足,实训教学内容目前也多以理论验证型为主,动手操作机会只有一次,学生无法反复进行,故常常处于被动状态,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尽管学校很重视这一问题,组织教师改编或新编工程教育实训教程,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工程实训教学原有的框架,而且由于与企业联系较少,教材的编写很难与技术飞速发展的步伐合拍。
5.校外基地建设不给力,教学过程不规范。
建设相对稳定的实训基地是专业实习工作的重要保障,然而受各种因素特别是经费不足的影响,大部分高校都存在着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滞后的窘况,因此利用企业现有的条件进行实训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企业一方,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企业考虑到管理、生产等方面的原因不愿意真正作为实习基地;另一方面作为高校,未能向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科技支撑,也导致一些企业不愿接受实习生。我校轻化工程专业在全面开展与企业合作之前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在企业实习只能是“走马观花”,得不到企业单位的支持,教师也只能将学生“放羊”,最后只管学生交上来的报告和鉴定表格,而不管学生的具体实习过程和实际收获,因此很难保证工程实训教学环节的质量。
二、可行应对举措
应用型高校承载着培养和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现代化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掌握高新技术并能熟练应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应该把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训教育摆上教学改革的重要位置,真抓实干,扎实推进,抓出成效。笔者认为,尽快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多管齐下,以形成“对症下药”的强大合力。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有针对性的制定工程教育实训教学方案。
工程实训教学是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在提高对工程实训教学的认识上,我院一是组织中层教学管理干部对学院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进行深入地探讨,研究实现工程实训教学的各种途径,强调培养的人才要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宗旨;二是对广大教师进行集中的工业生产专业技能培训;三是利用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有关职业能力要求的宣传,在学院内营造了一个良好的重视实践教学的氛围;四是根据校外合作企业的生产实际,有针对性的编排教学内容,组织整合规划,形成科学的知识技能培训体系。
2.加大基地投入,推进产学研合作,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
现在,我国致力转变经济增长发展方式,出台了一系列激励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大力度支持产学研合作,为校企合作发展提供了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我院自2012年以来,一方面加强实训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350万元购入诸如溢流染色机、平网印花机、热定型机等行业内主流生产机型,强化了轻化工程专业实训教学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鼓励并帮助轻化工程专业教师与盐城市印染有限公司、盐城市科创印花有限公司、盐城市悦达集团、盐城市濯源印染有限公司、盐城市鹰昌服装印花有限公司等等13家生产企业建立产学研联盟,努力把教师的研究方向和工业生产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搭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互通有无,从而更好地为人才的培养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3.走出去,引进来,加强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我院自2012年以来,一方面定期把教师和学生送到工厂,以实际生产中的工作人员为师,不拘泥于学校内部的模拟训练。另一方面聘请企业部分生产、技术、管理一线的骨干人员作为兼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利用他们的丰富经验指导学生更好的运用理论知识。此外还加强了“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明确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理论知识、业务素质和教学科研能力,而且还要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和比较丰富的一线实践工作经验,同时打破原来的学科知识结构,逐步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技能考试。
4.完善标准,加强激励,健全实训教学管理与考核评价体系。
加强教学管理的制度建设是学校强化和规范教学管理的前提和保障。工程实训教学涉及面广、具有多重目标、过程纷繁复杂,其管理工作难度较理论教学大得多。我院自2012年以来,制定了切合实际的实践教学管理文件,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实训环节教学细则和实施方案,明确专人指导,专人负责,并进行统一部署。在实践能力考核中,对学生科技活动小发明小制作,根据工作量大小和质量的高低给予相应的学分,从而在制度上为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保障。对于学生反映良好的、教学效果显著的教师,实践能力提高较快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一些不负责任的教师和表现较差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惩罚。
三、结束语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工程教育教学;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标准;持续改进;课程体系;教师队伍;
作者简介:林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公共管理学博士生导师。
一、导言
认证是由非政府、非盈利的第三方组织对达到或超过既定的教育质量标准的教育机构或专业所做出的正式认可。工程教育认证作为高等教育认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专业认证,是由专业性认证机构(协会)组织工程技术专业领域的教育界学术专家和相关行业的技术专家,以该行业工程技术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资格为要求,对工程技术领域的相关专业的工程教育质量进行评价、认可并提出改进意见的过程。
从性质上说,工程教育认证是一种合格性评价,而非选优评估,它是对工程教育是否达到所规定的最低标准所进行的检查。因此,专业认证的结果是二元的,仅有通过和不通过之分,而没有等级或层次上的差别,与专业排名无关。通过认证也仅仅意味着接受认证专业达到了最低的质量要求。
工程教育认证的目的有三:一是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二是促进工程教育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增强工程人才培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三是促进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提升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工程教育认证的意义也有三:一是能够获得对工程教育质量更为客观的评价。教育同行及行业专家可以准确、高效地找出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为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行之有效的措施建议。二是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能够有力地向潜在的用人单位表明其达到了相关层次和类型工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这不仅有利于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而且有利于该专业未来生源的吸引。三是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为相关专业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这不仅包括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师流动、学分互认和学生转学,而且包括行业企业的合作以及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甚至可以形成某一专业类的区域性或全国性的教育联盟。
从另一个角度,教育、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使得工程教育认证成为一种必然。一方面,随着工程教育规模的扩大,靠工程教育机构自我评价的工程教育质量显然缺乏可信度和可比性,因此必须有一个区域性或全国性的工程教育质量标准并由外部专家对工程教育质量进行认可;另一方面,对于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健康等重要领域的工程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等执业资质的认定也需要有与之相衔接的工程教育认证,以保证他们在接受教育阶段达到本领域对工程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在能力、素质和修养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再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工程人才流动、工程项目合作、工程实践环境以及工程产品服务的国际化,要求工程教育质量不仅在本国内得到认可,还要得到国际间的互认,因此需要具有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
此外,工程教育自身的改革和发展也将对工程教育认证提出新的要求。首先,为满足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工程教育需要对传统学科专业进行布局调整以及设立新专业,这就要求工程教育认证对相应的认证专业领域进行修订、调整和充实;其次,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人才需要的变化,工程教育必须及时修订和更新相关专业培养标准,这就要求工程教育认证的相关标准能够适时更新,以对拟认证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的修订起到促进作用;第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技术和教育质量保障手段的引入,以及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校企合作方式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要求工程教育认证拿出与之相适应的工作方案,包括自评报告的内容和要求、现场考查的重点和指标要求、认证专家的遴选和培训、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流程等。
由以上分析可知,工程教育认证的产生和发展与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对这种联系的分析研究对加强和促进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和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着重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
二、工程教育认证与教育教学理念转变
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工程教育认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专业要有围绕学生的招生、学习指导、质量保证、学分认定和就业等方面的措施;培养目标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包括对学生毕业时的要求;课程教学内容要根据对学生的毕业要求选择和设计;师资队伍和其他支持条件要有利于学生培养达到预期目标;认证的核心在于全体学生的表现。
事实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决定了教育质量评价的落脚点在于学生学习成果即学生能力的提升上。具体地说,不论开设的课程是否国家级精品课程,不论主讲教师是否国家级教学名师,不论专业在学生学习环境上投入多少软硬件设施,如果学生在学习上收获有限,就不能证明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的。
在工程教育实践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将其落实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全过程之中。具体而言,一切教育教学过程和环节都应该以学生为本,包括:培养目标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标准要使学生成为行业企业需要的人才,课程体系要成为培养标准实现的平台,教学组织和方法、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资源配置等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等,以至于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朝着达到培养标准和实现培养目标的方向努力。
2.强调以培养目标为导向。
工程教育认证强调以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表述要有利于对培养目标的实现度进行评价,能更好地体现国际实质等效的要求;学生毕业要求的满足要支撑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认证专业必须通过举证证明可以期望每个合格毕业生满足培养目标要求;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必须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起导向作用,是承担教学任务的每位教师的行为准则;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实现度的评价必须分解为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全程跟踪与进程式评估1。
在我国工程教育实践中,长期存在着教育教学活动与专业培养目标相脱节的现象:其一,专业培养标准与培养目标不一致,前者不能支撑后者的实现;其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没能围绕着培养目标的实现系统性地进行改革和更新,而是各自为政,与培养目标的实现缺乏必然的联系;其三,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没有与实现培养目标的需要相结合,而是沿袭不变,往往与培养目标的实现毫无关系;其四,教育经费的投入和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不能满足培养目标实现的需要。
改变上述现象的做法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整个过程中,要强调以培养目标作为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教育教学资源投入和配置、形成教育培养制度和制定教学管理措施的导向。从系统性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角度,强调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主要体现在以下系列环节:将培养目标落实到培养标准;将培养标准细化并分别作为课程模块目标和课程目标予以落实;学习掌握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教学方式;以培养标准为总目标开展每门课程教学和其他教学环节。
3.注重教育产出和实际成效。
工程教育认证注重教育产出和实际成效。“教育产出”指的是毕业生的能力,即“毕业要求”,是保证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是工程教育认证具有国际实质等效性的具体体现。在工程教育认证中,对教育产出的认定是十分严谨的,接受认证专业必须以“举证”的方式回答两个问题:为确保每一位合格毕业生达到毕业要求,专业做了什么?专业如何评价这些做法达到了毕业要求所表述的预期效果?
由于长期的资源不足,使得我国教育界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十分强调教育的投入。虽然,提高和保证教育质量离不开教育经费投入和教育资源提供,但是,在教育投入不足和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更需要重视教育效益,即教育的投入产出比。也就是说,只有重视教育产出及实际成效才能够形成教育发展的良性循环,获得更多、持续的教育经费和资源投入。
注重教育的产出及其实际成效是追求教育质量的核心,它不仅有利于教育效益,也有利于教育管理。一方面,它能够引导教育实践者注重其工作结果、追求实际、更好地做好本质工作;另一方面,它能够使教育管理者从日常管理中解脱出来,以业绩为导向,给予教育实践者更多发挥其能力和创造性的空间。因此,在这种教育理念的作用下,提高教育质量就成为顺理成章之事。
注重教育产出的关键在于关注“产出”的相对值,而不是其绝对值。教育质量的高低应表现在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前和接受教育后其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增量”上,正是这个相对值,才能够准确反映出教育的作用和效果。而以绝对值衡量教育产出的做法,不仅不可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教育产出,还可能弱化了教育的本质属性。
4.坚持全体学生共同达标。
工程教育认证坚持全体学生共同达标,即接受认证专业的全体合格毕业生要共同达到毕业要求。这里的“全体”关注的是每一个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或者尖子生,因此,不允许也不接受将少数学生的标志性成果作为专业认证的“举证”材料。由此可见,工程教育认证重视的是教育资源,包括优质教师资源、场地设备资源、图书网络资源和实习实践条件等能够被全体学生实际使用的状况。
工程教育认证中的每一条毕业要求都不应该凭空想当然就满足,需要全体学生共同达到的毕业要求必须通过落实到明确的教学环节来实现。一方面,课程和其他教学环节必须在实现毕业要求上具有明确的功用;另一方面,必须有有效的评价机制以保证每个教学环节在实现毕业要求上的功用均得到发挥。
坚持全体学生达到毕业要求(即培养标准)在工程人才培养上将产生如下影响:首先,专业会根据教育资源拥有情况决定学生规模,以保证进入专业的每一个学生均能享用良好的教育资源;其次,将促使学校出台政策和制定措施,以支持和激励高水平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专业教学;第三,将促使学校和专业加大在教育教学上的投入,重视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建设;第四,将促使学校和专业更加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以及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5.以持续改进促进质量不断提升。
工程教育认证不仅关注接受认证专业的现状,更强调该专业必须具有持续改进机制,并以此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工程教育认证强调的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五方面内涵:一是以持续改进为目标建立专业教学管理制度;二是将常态化的教学评估和评价作为持续改进的基础;三是将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和反馈机制作为持续改进的必需;四是专业内每位教职员工是持续改进的主体并负有责任;五是持续改进的成效要具体体现在学生的表现上。2
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是一种重要的质量意识,是一种经常性的质量改善活动,可以发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任何环节,它既要注重效益又要讲究效率,需要全校上下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1]。满足工程人才培养需要的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过程可以由识别(Identify)、计划(Plan)、试验(Test)、研究(Study)和行动(Action)五个连续的阶段组成,简称IPTSA循环。[1]
持续改进机制建立的核心在于“持续”上,因此,持续改进必须成为教职员工自觉自愿的行动,只有这样才能使质量改进行为持之以恒,才能使质量不断提升。建设教师自主驱动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应该成为高校努力的方向,高校在掌握教师自主驱动的质量保障循环特点的基础上,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树立以教师为本的质量保障理念、在教师岗位聘任中强调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各种方式持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在绩效薪酬制度改革中引导教师重视和投入教学以及出台各种激励措施形成教师重视质量的长效机制。[2]
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与工程人才培养标准化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是为了培养满足行业企业需要的工程人才而对工程教育提出的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在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协会(ABET)工程认证委员会(EngineeringAccreditationCommission,EAC)2014~2015年度的工程专业认证标准(CriteriaforAccreditingEngineeringPrograms,2014~2015)3包括8项通用标准(学生、专业教育目标、学生产出、持续改进、课程体系、教师队伍、设施和学校支持)和2项专业补充标准(课程和教师队伍)。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2014年修订的工程专业认证标准包括7项通用标准(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和3项专业补充标准(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不论是哪个国家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其首先是针对本国工程教育实施主体在工程教育的核心要素上提出基本要求,以培养出满足行业企业需要的工程人才;如果要加入学历的国际互认协议,还必须具有国际实质等效性。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所有接受认证工程专业均必须满足的最低标准,这就意味着,拟认证工程专业均必须首先达到这一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工程人才培养的标准化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提出了所有拟认证专业所培养的工程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必须涵盖的要求。这容易导致拟认证工程专业将实现认证标准中的“毕业要求”或“studentoutcomes”作为专业的最终追求,而忽略了本专业应有的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从而可能导致大批拟认证专业工程人才培养的同质化。
其次,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规定了工程人才培养的课程类型并对每类课程的学分提出要求,在各个专业类的专业补充标准中甚至对各类专业的课程名称和课程内容也予以了规定。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达到毕业要求的重要载体,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过度规范和精细要求,容易成为拟认证专业难以或不想进行课程体系改革重组以及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的借口。
第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在学生、持续改进、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等方面的要求对于建立和规范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无疑是积极的,但也容易限制拟认证专业独立地开展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活动。事实上,存在这样的较为普遍的现象,拟认证专业往往将关注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所规定的要求上,而不够重视或忽略了本专业应有的独立性。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国专业认证机构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鼓励各个专业中的“studentoutcomes”不仅要涵盖通用标准,而且要有反映出本校特点的要求,强调个性化和多样化;又如减少或淡化课程类型,给予各个专业在课程体系改革上更大的灵活性,以照顾专业类中不同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的差异性;再如重视认证标准的前瞻和导向作用,将经济社会发展及行业企业对工程人才培养的变化要求及时反映到认证标准中,使之引导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或者至少不与工程教育改革相矛盾。
申请专业认证的工程专业所在的高校类型各异,如果均抱着只是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想法,则对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是毫无意义的。极端点说,办学历史不长的本科院校可能因为为了通过专业认证而忽略了本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从而产生一批具有同质化倾向的工程专业;而那些办学历史悠久的院校也可能仅为了通过专业认证而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工程教育认证强调的持续改进,弱化了本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发挥。
总之,一个国家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及时更新,它既要综合反映近期内(3~5年)本国行业企业在工程人才培养上对工程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又要在本国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上发挥前瞻和导向作用;一所高校的工程专业申请专业认证的目的既要是检验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是否达到行业企业的基本要求,使毕业生能够跨入人才市场竞争的门槛,更要以促进这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和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主要目标,不断提升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四、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制订
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对学生毕业后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应该具备或达到程度的综合描述,是本专业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和全体师生努力的共同方向。ABET工程专业认证标准(2014~2015)第2条———培养目标上的规定是:“专业必须有公开的、与学校使命相一致、满足各种利益相关者需要、与各条认证标准相一致的培养目标;必须有包括专业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有记录、系统实施、有效的专业培养目标的定期评审程序,以保证培养目标与学校使命、利益相关者需要和各条认证标准相一致。”[3]达到这样要求的培养目标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培养目标的制订。在深刻领会学校使命的基础上,通过与毕业生、教师和用人单位等与本专业存在利益关联的群体和组织的座谈、访谈和市场调研,分析研究本专业服务面向区域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制订出既满足利益相关者需要,又与学校使命及认证标准要求相一致的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2)培养目标的公布。专业应该通过所在学校和院系网站、招生简章、教师和学生手册以及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公开本专业培养目标,这一方面符合专业认证要求对外正式培养目标的规定,更好地接受利益相关者的监督;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地获得利益相关者对培养目标的意见和建议,以为日后进一步完善和更新做准备。
(3)培养目标的定期评审与修订。专业应该建立培养目标的定期评审和修订机制,一方面要注意收集来自各利益相关方对培养目标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要定期(如每年一次)召开毕业生、校友、教师、用人单位、行业组织和捐资者等的座谈和咨询会,并通过网上或书面调查,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在定期的培养目标修订中予以充分考虑。要按照专业认证要求做好全过程的详细记录,包括时间、人员、意见和修订情况等。
合格有效的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满足服务面向地区经济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要;2符合学校的具体实际,体现本校办学优势和本专业人才培养特色;3具体明确,可分解落实、能操作实施、可检查评估、能实现达成;4必须被全体师生所理解和接受,能够指导专业培养方案的实施,成为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南。
为了制定出满足以上条件的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工程专业所在院系需要依次做好以下工作:1根据所在高校的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明确本专业服务面向;2通过对服务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人才需求的调研和分析,明确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3在与其他高校,尤其是本地区同类高校的比较中,确定本校的办学优势;4在与本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竞争关系的其它高校相关专业的比较中,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5按照上述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必须具备的条件3,制定出若干条本专业培养目标;6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和场合,向本专业师生宣传和讲解本专业培养目标,一方面广泛征求听取意见,另一方面使他们理解和接受,从而共同支持培养目标的实现。
五、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专业培养标准
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该专业相应的培养标准来落实。工程专业培养标准对人才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贯穿于工程人才培养全过程:1是制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依据。不论是课程体系改革重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改革,还是教学计划的制订、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等,均是以落实和实现专业培养标准为目标。2是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师生员工教育教学行为的指导。在实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的所有直接或间接的教育教学活动,不论活动本身是否开展、如何开展,师生员工是否参与,如教改立项、教学研究、教材建设、学生课外活动、教师队伍建设、校外基地建设等,所有这些行为均要以专业培养标准为指导。3是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标准。不论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对相关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还是人才培养全过程结束时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均是以本专业培养标准为准则。
在工程教育认证中,专业培养标准被称为学生产出或毕业要求。ABET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第3条———毕业要求规定:专业必须有支撑培养目标实现的毕业要求。因此,拟认证工程专业必须根据自己制订的培养目标,提出用于保证培养目标实现的毕业要求。作为拟认证工程专业毕业要求的共同基础,ABET工程专业认证标准(2014~2015)提出了11条基本的毕业要求如下:[3]
(a)应用数学、科学和工程知识的能力;
(b)设计和开展实验以及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
(c)在现实的约束条件下,如经济、环境、社会、政治、伦理、健康、安全、可制造性和可持续性等,设计满足期望需要的系统、部件或过程的能力;
(d)多学科团队的运作能力;
(e)识别、规划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f)对职业和伦理责任的理解;
(g)有效沟通能力;
(h)接受广博的教育以理解工程解决方法对全球、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i)认识终身学习的需要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
(j)具有当前热点问题的知识;
(k)应用技术、技能和现代工程工具于工程实践的能力。
对拟认证专业所提出的毕业要求有三方面规定:一是必须完全覆盖上述11条ABET毕业要求;二是说明本专业毕业要求是如何支撑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如可采取表1所示矩阵表的方式:三是本专业毕业要求必须能够分解到课程或教学活动,成为衡量这些课程或教学活动实施效果的具体要求。
工程教育认证对毕业要求的规定对工程教育有以下作用:一是通过认证的工程专业均达到统一的基本毕业要求;二是各专业在基本毕业要求上能够突出各自的重点和特色;三是每一条毕业要求的实现必须通过具体的课程或教学活动得以保证。
工程教育认证采取自顶向下的分解落实方式将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和课程或教学活动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充分保障了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而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工程教育普遍存在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和课程设置三者相互脱节的问题。
六、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质量持续改进
工程教育质量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必须通过连续不断的持续改进才得以不断提高。持续改进是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也是工程教育认证的重要目标之一。ABET工程专业认证标准(2014~2015)第4条———持续改进规定:“专业必须定期使用恰当的、有文件证明的程序评价和评估毕业要求实现的程度。这些评估结果必须系统地用于本专业的持续改进。其他可获得的信息也能够用于帮助本专业的持续改进”。[3]
工程教育质量持续改进源于两方面的需要:一是工程教育质量尚未达到既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需要继续改进和完善教育教学工作;二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行业企业对工程人才的要求在不断变化,相关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持续改进。即使没有上述原因,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只要发现质量问题或有提升质量的可能,就应该予以重视并改进质量。因此,持续改进应该成为大学文化的重要内涵,成为每一位师生员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行为导向。
为了达到工程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工程专业必须建立机制完善、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体系,这个体系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这部分主要由教育教学管理组织架构和运行方式以及教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构成。组织架构包括校长和教学副校长、校教务处、学院院长和教学副院长、专业系主任和教学副系主任、校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校院教学督导组、院系办公室、课程组、实验室等。运行方式主要指组织架构中的个人和组织在教育教学管理上所承担的责任、发挥的作用、相互间关系以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等。规章制度主要包括由学校和院系层面出台的、以文件形式出现的、与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各种规定、要求、条例、意见和管理办法等。
(2)教学环节质量要求。持续改进主要落脚于专业教育中的主要教学环节,要否对某一教学环节进行持续改进的依据是其质量是否达到既定的质量要求。工程专业教育中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源于对该工程专业毕业要求的分解和细化,必须明确、清晰,可以表述成若干个要点。同时要明确每个教学环节质量要求的责任人、质量评价所基于的基本数据、评价周期、评价结果的使用及其改进措施等。
(3)质量持续改进主体。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主体是多元的,主要包括承担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学生和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管理的教学管理人员。在这三元主体中教师是关键的一元,这是因为:不仅整个教育教学活动是由教师来准备、组织和实施的,而且质量评价结果的采纳、教育教学质量的改进等也是主要由教师来进行。
(4)内部质量监控机制。专业应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过程监控机制,包括对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和定期对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教学环节质量监控的目的是防止在教学环节中出现与该教学环节质量要求不符的偏差。教学环节质量监控机制主要由监控点、监控者、监控内容和监控方式构成。一个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点应该在能够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评价的时候;质量监控者与监控内容和监控方式相关,可以是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以及教学管理人员或其他教师等;监控内容主要是检查判断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环节预期的质量要求;监控方式取决于监控内容,必须是能够有效、客观、准确地评价出所评教学环节质量的方法和措施。对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定期评价机制是由学校或专业所在院系组织的、定期开展的针对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计划安排、教育教学方式、教育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评价。定期评价的参加人员可以有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专家、院系领导等;评价方法应该形式多样,如听课、座谈会、规范性检查、学生评教、专家督导等。
(5)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对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判断,容易从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预期等不同的视角对工程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改进提出十分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因此,需要建立定期对毕业生职业发展进行跟踪、对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变化进行调研、对当前的专业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检讨以修订和完善专业培养方案、促进专业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机制。
毕业生可以分成应届和往届两类,主要通过座谈会和线上/线下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征求意见。应届毕业生刚结束整个专业教育,对整个专业教育教学过程记忆犹新,能够从系统的角度对专业教育教学提出建议和意见,包括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课外学习、实践教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资源等方面。往届毕业生经过3~5年的社会工作,容易对专业教育所能为学生提供的与行业企业对人才期待的两方面进行比较,据此对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建议和意见,包括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毕业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专业教育的重点、课程改革的方向、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对用人单位主要采取座谈会、研讨会、到企业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征求意见,他们会从企业实际需要的角度,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评价,并据此对专业教育的重点和改革提出建议和意见。
(6)社会质量评价机制。主要通过具有公信力的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通过网络平台等传播渠道主动向社会公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等文件信息的方式,同时关注社会舆论与主要媒体的评价意见等,以得到社会各方面对专业教育质量的监督并获取社会各界改进专业培养方案的建议和意见。
(7)评价结果反馈机制。通过内部质量监控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社会质量评价机制获得的对专业教育质量评价结果应该通过分门别类后及时地反馈给相关质量责任人。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责任人是任课教师;课程体系的责任人是专业负责人、课程组长和骨干教师;专业培养方案的责任人是系主任和专业负责人;教育教学资源的责任人是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实验室管理者等。反馈给质量责任人的专业教育教学评价结果应该尽可能清晰、明确,并予以必要的说明,以帮助责任人理解和采纳。
(8)质量改进完善机制。教育教学质量责任人在获得质量评价结果后,应认真分析质量偏差的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质量改进措施,及时地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改进和完善,并关注和跟踪改进后的效果。从根本上说,重视教师在质量改进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教师将持续改进活动嵌入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将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教育教学质量信息用于自我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是建立有效的质量改进完善机制的关键。
工程教育质量持续改进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质量改进过程,即是连续不断地实施发现质量改进机会、寻找质量改进措施和实现质量改进目标的质量改进循环。[1]这个循环的终结是以实现质量目标为标志。
七、工程教育认证与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专业课程体系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的主要载体,这方面在工程教育认证中得到强调。ABET工程专业认证标准(2014~2015)第5条———课程体系规定:“专业课程体系应符合学校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产出(毕业要求),必须包括三个部分:适合本学科的大学数学和基础科学;适合学生学习领域的工程科学和工程设计;适应学校和专业培养目标的通识教育。此外,学生最后要完成一项综合设计,为工程实践做好准备。”[3]
为了保证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及其课程体系的一致性,使课程体系能够有效地支撑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实现,就必须对工程专业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重组。在各种课程体系结构中,最适合工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是模块化结构[4]。模块化课堂体系的设计和构建思路是:自顶向下、分解集成[4]。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构建可通过4个基本步骤完成[4]。
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及其课程体系的一致性关键在于课程体系是如何支撑毕业要求的实现。通过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毕业要求需要两方面的努力:一是将毕业要求自顶向下落实到课程;二是由每一门课程自底向上支撑毕业要求实现。自顶向下落实由三步组成:1将毕业要求逐条分解到能够作为课程模块目标的程度;2将分解后的毕业要求落实到相应的课程模块;3将每一课程模块的毕业要求进一步分解到每一门课程。自底向上支撑也由三步组成:1通过每一门课程的实施实现该门课程的目标;2将各个模块内每一门课程的目标予以集成以形成该模块的目标;3将各个课程模块的目标集成,就最终实现了毕业要求。需要注意的是,毕业要求通过两次细化分解后落实到每一门课程的课程目标,既是对相应课程的培养要求,也是对该课程的考核要求。毕业要求的实现过程如图1所示。
通过图1,可以进一步看出课程与毕业要求之间存在如下密切关系:
(1)每一门课程能够为多条毕业要求的实现做贡献。一门课程的功用是多元的,这不仅是因为课程目标可能源于多条毕业要求,担负着不同程度上实现相关毕业要求的任务,而且还由于该课程作为先导课程的延续和后续课程的基础,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也间接为其他毕业要求的实现做贡献。
(2)一条毕业要求的实现需要多门课程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的有效实施才能达到。一条毕业要求的实现即使可以以一门课程的实施为主,但仍然需要多门关联课程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的连续实施,通过这些课程的相互配合、持续作用和不断强化,以最终达到该条毕业要求。事实上,在课程体系设计和构建时,往往将这几门关联的课程置于一个课程模块之中,以共同实现某条毕业要求。
毕业设计是一门重要的综合性课程,在实现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工程教育认证将毕业设计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定义为:“学生在多种现实约束条件下,按照合适的工程标准,综合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完成的综合工程设计。”[3]从实现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角度考虑,毕业设计应该满足四方面要求:1选题要密切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包括企业面临的生产、技术、研发、市场、管理等方面;2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3注重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工程意识、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4避免采用毕业论文的形式替代毕业设计。
课程体系的改革重组离不开企业或行业专家的参与。企业或行业专家不仅最清楚当前和未来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包括人才层次、类型、结构和规格等,而且十分清楚目前高校工科毕业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存在的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因此,企业或行业专家的参与不仅能够对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提出符合实际的建议和意见,而且能够对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学校与企业结合等提出切合实际的建议和意见。
还需要注意的是,承载着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只有通过其中每一门课程的有效实施才能最终达到毕业要求,而一门课程的有效实施至少需要做到两点:1必须采用与课程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2需要有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相应的评价方式,以检验一门课程的实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至此,从本文第四节开始讨论的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逐层分解落实和反馈贡献可以用图2表示。
八、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科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数量足、结构合理、质量高的工科教师队伍是培养满足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工程人才的关键[5]。ABET工程专业认证标准(2014~2015)第6条———师资队伍规定:“专业应有足够数量的教师以具备覆盖专业所有课程领域的能力。必须有足够数量的教师以提供充分的生师交互、学生建议和咨询、大学服务活动、专业发展、与工业和专业实践者以及用人单位的交往。专业教师必须有适合的任职资格和足够的权威以确保对专业的恰当指导,以及开发和实施对专业的评价、评估和持续改进过程。教师的整体胜任力可以通过如下因素判断:教育、背景的多样性、工程经历、教学效果和经历、沟通能力、发展更有效专业的热情、学识水平、专业团体的参与、专业工程师许可等。”[3]
考虑到工程是实践性很强、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学科,对从事工程教育的教师的要求既有与其他学科教师相同的部分,也有其独特和专门的地方,结合ABET的上述规定与我国当前的实际,工程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教师任职资格:从事工程教育的教师不能够像其他一些学科的教师那样仅要有博士学位,并胜任教学和科研工作,他们还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5]、丰富的工程经历和多样的职业发展历程,只有这样才能履行好工科教师的职责。
(2)教师数量结构:除了必须完成课堂上的教学工作外,工科教师在课外还必须承担大量与学生发展紧密相关的工作,包括师生互动、为学生学习和职业发展提供建议和咨询、与工业企业以及用人单位交往合作等,这就要求每个工程专业要有足够数量和不同经历背景的教师,以确保这些工作的完成。
(3)教师教学能力:高校与研究院所的主要区别在于人才培养,因此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其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能力。年轻工科教师往往缺乏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以及教学管理方面的经验,因此,一方面要开展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使他们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把握教育教学规律,了解学生学习动机和期望;另一方面要通过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培训或到国内外著名高校研修的方式,提高教师的课堂施教、教学评价、质量改进能力,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丰富教学经历的目的。
(4)教师学识水平:工科教师应该学识渊博,即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面,高深的学术造诣,还要有良好的学术素养,这就要求他们从三方面努力:一是扩大知识面,从本学科专业领域拓展到其他相关学科专业领域,从本专业的技术标准、政策和法律法规拓展到人文和社会科学;二是结合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本学科的前沿发展开展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工程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三是注重学术修养、为人师表,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培养批判性意识和创新精神,自觉维护学术尊严和学者声誉,模范遵守学术道德和规范。
(5)教师工程经历:工程学科专业的特点也决定着工科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历,而这些是无法在校内获得的。因此,对于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创造条件并鼓励他们到相关行业领域的企业和研发机构一线,参与生产运行、技术改造、研究开发、内部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工程实践活动,累积和丰富工程实践经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一、Conceive-构思
美术项目教学法要求每个小组要构思以下几个问题:要查那些资料、谁来负责讲解项目构思、谁来负责现场演示,正如每一个真实的项目那样,现有构思再有讲解员表达最后拿出好的作品去招标才能拿到资金进行动画制作,在整个项目中教师扮演投资方,学生项目制作优良可以考虑投资,如果准备不充分就不能进行下一环节,让学生模拟公司招标来进行项目练习,直接体验危机感和职业竞争力,让学生更了解行业情况,为了每个同学都得到提高如何进行角色互换等问题。美术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对比与创作,就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以及充分发挥想象力用心琢磨、反复推敲才行。负责讲解的学生,要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及其相关理论知识。负责配合演练的学生,要思考如何实现项目的真实性又不伤害同学感情等问题。每位同学都要考虑角色互换的问题。
二、Design-设计倡导个性激励奇思异想
同学们对于项目都有自己的理解,同时90后对艺术的感悟有很多想法与想象,可以让同学们在一起交流、讨论,一起去揣摩动画片中游戏中的场景,找类似的场景进行实际参观,回来之后对各自的感受加以描述。同时在设计演练方案时,各组内同学要分工协作,不但考虑到要有利于发挥各人之长处,还要考虑到要角色进行互换,以使每位同学都受到全面的锻炼。
三、Implement-实现
各小组设计的方案在课堂展示之前要进行反复演练。各小组根据设计的演练方案,各司其职,进行实际操练。实现的过程是一个组员互相协调、改进、完善设计方案的过程,也是学生“做中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组员要集思广益,互相合作,运用理论指导练习,通过反复练习来验证理论。总之,从方案构思到实现的过程,是一个综合的练习过程,是一次“做中学”的过程。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负有引导、监督和评价的职责,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探究规律和致力创新,强调相关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的有机联系。要保证实际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指导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合理分工合作。
四、教学总结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 车辆工程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6-0029-02
目前,我国相当多工程类专业的培养都强调理论的培训而缺乏实践的锻炼,这就使很多大学生缺少实际经验、找工作难。另一方面,一些急需专业人才的企业又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河南工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课题组就此针对国际和国内的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做了研究,依托校内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及郑州市产业集群优势,采用“2+2”培养模式,搭建“2基地、3层次、5模块”的三级递进式实践教学平台,打造“两全一双、协同联动”的教学团队,从而构建起具有本校特色的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1]
目前,我国设置有车辆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大约有126所,其中河南省有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中原工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洛阳理工等高校。河南工业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第二批实施“卓越计划”的133所高校之一。其车辆工程专业已有15年的办学历史。学校依据地理位置优势和郑州市多家汽车制造企业的支撑,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在汽车设计、制造和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关于工程师的培养
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都比较注重人才的培养,采用实践教学的方法。他们教学时采用的实践训练比较早,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堂中解决实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提供技能培训。这样,学生毕业后就可以把课堂中的理论应用到实践工程和操作上去。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经验。总的来说,发达国家的工程师培养包括如下方式:
1.美国高校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将学生的时间规划成半天交替式,上午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和基础知识,下午、晚上去企业实习,参加工作,以此来积累经验,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学校将这些工作经验也计入学分。这样,学生每周可以积累15-25小时的工作经验。2.英国高校培养模式。该模式采用的是著名的“三明治”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将工作时间安排在学习之间,先学习理论,再应用到工作中去,然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再次学习,以此得到提升。时间上,三年制的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四年制要保证18个月的工作时间。3.德国高校采取企业主导型、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德国四年制教育,要求学生先进行两个学期的理论学习,然后确定大概的就业方向。第三学期学生就去企业实习工作,到第七和第八学期的时候,学生在导师和教师的帮助下接受工程师项目,并完成设计和工作。
二、我国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教育偏学术
我国目前的教学模式缺乏双师型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也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以论文级别来评比。
(二)忽略学生个体差异性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多数高校通常采用大班或合班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授课,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性,不能进行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三)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手段单一
现在国内大多高校仍在采用“教师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授课。“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1.教学方式单一。2.教学方法呆板。这种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不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涵养和知识及其实践能力。
(四)在实践教育方面严重欠缺
近年来各高校在校企合作培养工程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现在企业对于校企合作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参与的热情不够,责任感不强。此外,政府并没有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再加上学校和教师对于实践教育的监管不充分,难以达到实践目标。
三、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一)“2+2”模式培养
根据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汽车卓越工程师的人才需求,河南工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制定了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方案紧密结合汽车技术前沿理论,以汽车工程关键技术为指导,以校内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来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复合型人才具有汽车技术工程背景,能掌握汽车技术系统理论和汽车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与关键技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实施需要两个阶段(两年基础教育、两年专业技术教育和企业实践)的“2+2”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突出企业的实践学习,要求学生在企业实践的时间累计不少于36周。通过这样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知识创新的能力。
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主要划分为三个层次:通识教育、工程基础教育以及工程专业教育。这三个层次的划分标准以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三个能力为核心,以工程的实践与科研训练为主线。培养方案突出设计了包括工程学概论、汽车工程专题课程、工程应用类课程、科研训练、企业实践等教育内容,从理论到实践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设计,让学生对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感兴趣,以此逐步提高学生在工程实践、创新、科学研究方面的能力。
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的规定,素质教育是一种基于态度和能力,注重学生主体性,突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它面向的是小学生,是一群性格还在塑造、三观尚未成型、对世界充满疑问、渴望成长的孩子,孩子们的优点是好奇心强,没有固定思维,创新意识好,小学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对于他们未来发展尤为重要。
二、目前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对于小学教育,小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应被限定,应该让他们自由判断、自由学习,这一点似乎并没有严格贯彻。另外,学校和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都有失偏颇,没有领会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深远意义,素质教育存在诸多问题。
(一)学校在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开展素质教育,基本上所有学校都开展了课程改革。学校认为素质教育就是给孩子们多上些文化课之外的课程,比如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等,有些学校甚至开展双语教学,花大代价聘请外教对学生进行外语教育。这些举措确实是积极的,我们并不否认给学生带来的丰富的课程体验和多样化的接触知识的方式,但课程内容并不符合学生实际,大多浮于表面,形式大于内容,学生们经常反映体育课就是在操场上跑步,音乐课就是听老师放儿童歌曲,而所谓双语教学也只发生在课堂上,学校对素质教育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收效却甚微。新形势也对教师的业务水准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但是有不少老师只有单一的专业知识,缺乏组织学生搞素质教育的其他相关素质,甚至一部分教师尚未意识到自己已经落伍了。学校老师应对不及,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老师受到的教育没有改变,对于如何教学生、提高学生素质,老师们并不知道,只能靠自己摸索,不同的老师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不同,导致不同的老师上课风格不同,有的老师觉得素质教育是放养式教育,有的老师觉得素质教育是方法论的教育,对于这种混乱,学生只能接受,效果注定不会太好。
(二)家长在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孩子是家长生活的重心,计划生育实施以来,大部分家庭就只有一个孩子,溺爱现象时有发生,在素质教育实施以前,家长对学生的成绩把控比较严格,认为好孩子的标准就是学习好、成绩好,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给孩子报补习班、强化班、冲刺班,现在,素质教育开展了,家长们也没有把握要领,在各种专家、各类广告的忽悠下,家长们觉得素质教育就是不能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就是让孩子多学技艺,所谓“艺多不压身”,于是,各类培训班便如雨后春笋般活跃起来,从最开始的钢琴班、二胡班,到后面的舞蹈班、歌唱班,有的家长则认为智力是根本,就给孩子报各种奥赛班、国际夏令营,殊不知,这种行为只不过是以前“填鸭式”教育的一种改变,以前是父母逼着孩子学习、考试,现在是逼着孩子上辅导班,殊途同归,孩子们都得不到真正的素质教育。
(三)学生在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倡导素质教育以前的学生像是任人摆布的泥人,不管刚开始是什么形状,最终都被捏成相同的模样,素质教育倡导以后,学生被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学生的地位提高了,有了更多的自主性,老师和家长也从责备变成了更多鼓励,在学校,有老师呵护,在家里,有家长宠溺,学生的自律意识越来越差,对正统的学习产生抵触的心理,甚至嘲笑那些每天用功读书的同学,认为他们是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认为他们只有成绩好,其他什么都不会,这其实是素质教育的病态发展。一方面,学习好的同学反而得不到尊重,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下降;另一方面,学习差的同学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了借口,认为素质教育的环境下,没必要学习成绩好,要全面发展,殊不知,这反而是对素质教育的否定。
三、工程教育思想对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
工程教育是指对于学生工程能力、工程素质的教育,其含义是非常广泛的,小学素质教育倡导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将工程教育的思想融入素质教育改革,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工程教育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目标,为素质教育开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一)工程教育思想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
对于学校而言,将工程教育的思想融入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模式。学校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探索之路上走得很积极但又很缓慢,工程教育为学校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学校在校内建立工程教育的平台,与企业合作,打破现有师资来源仅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传统观念,政府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并吸引社会各行各业中的优秀人才到小学任教或兼职,充实教师队伍,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使得教育方式多元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可以取长补短,学校将工程教育的理念具体落实,企业将自己成熟的经验直接传授给学生,工程教育直接面向学生,学校可以将其他资源用在校园文化建设,校内硬件设施改善等地方,资源利用更加合理。对于学校而言,工程教育使之既找到了一种满足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方式,又改善了学校的软硬件条件,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都得到最大化应用。
(二)工程教育思想对老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
对于老师而言,将工程教育的思想融入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方式。教育改革只是针对学生,只是提出了要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却没有对老师进行系统的教导和训练。实际上,国内对于如何使老师能够适应素质教育改革也没有好的定论,基本上都是老师自己摸索,方法的好坏没有判断的标准,工程教育的思想帮助老师打开了思路。将工程教育带入课堂之后,传统的老师与来自企业的工程师各自发挥所长,对学生进行互补式教育,减轻压力,同时创建了一个老师与工程师交流的平台,实则是传统教育者与社会发展中断之间的沟通,这种沟通无论是从教学角度,还是从社会发展角度,都是非常有利的。
(三)工程教育思想对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
对于学生而言,将工程教育的思想融入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体验。或许小学生并不明白什么是工程教育,由于他们对实践、对动手还保有最原始的热情,他们会积极参与老师组织的课堂讨论,会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科学知识,会积极配合老师整理的工程案例培训,对于学生而言,带有工程思维的课堂是一种新的接受知识的方法,这种方式对于知识的包容性强,学生更容易理解,也更愿意理解,知识在学生面前不再是枯燥的公式、单调的课文、乏味的单词,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学生可以操作,可以异想天开,思维会越来越开阔,素质和能力会不断提高。这种学习方式体现了习而学的思想,通过实践知其然,然后学习课本的知识实现知其所以然。这种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学习顺序更加适合小学生。
四、工程教育思想在素质教育中具体实施的方式
1“引进来”,让企业渗透到学生培养全部环节,拓宽学校与企业合作新内涵。聘请企业的工程师到学校讲课,学校在制定教学管理计划时,企业可以参与制定目标,学校评定学生学习成果时,企业工程师可以占有一定权重,将企业工程师更加未来、更加全面的观念引入小学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走出去”,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在体验式教育中逐渐成长。小学素质教育要走出课堂、走向实践,去体会知识运用的感受,知道知识可以用来做什么,知识如何转换为生产力,虽然学生未必能懂复杂的机构,但学生的好奇心会驱使他们去探索、求知,这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培养。
3“搞实践”,提炼企业项目中的部分内容作为小发明、小创造的题目,让学生有条件自己动手实践。小学生对于小发明、小创造之类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可以适当提炼工程项目中的部分科普性内容作为课题,让学生经过适当的独立思考能够完成,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带着问题去学习”“、边做边学”的理念。
4“双师制”,企业老师与学校老师分工协作,共同指导学生。企业的老师与学校的老师共同培养学生,侧重点各有不同,学校的老师更倾向于知识教育,企业的老师更侧重素质的扩展,双管齐下。一方面,老师的压力小了,工作量变小的同时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思索如何提高课程质量;另一方面,学生的课堂变丰富了,不再每天面对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程,学生可以接受更加多元化的教育,成长也会更加迅速。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