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物理课堂教学

物理课堂教学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20 20:46:4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物理课堂教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物理课堂教学

篇(1)

物理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怎样才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呢?怎样才能启开学生的心扉,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呢?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呢?我认为这不仅需要妥善的处理教材,安排内容,更要注意课堂教学艺术,而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方面就是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1、语言的形象性

物理教学语言技巧性的特点是它的形象化。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富有力度,能使学生感到惊讶、感到不同凡响,使学生情绪兴奋,对认识产生兴趣,体验获得知识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要特别注意,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并非基于活跃课堂气氛,逗逗风趣。与此相反,教师运用形象化语言施教,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本身,而不是诱使他们的知识撇在一边。

2、语言要符合科学性、思想性

所谓科学性,就是要用准确无误、合乎逻辑的语言来讲。例如在讲欧姆定律R=U/I时,要注意它的适用条件,不能说当I0时,电阻无穷大,从数学语言上说得通,但在物理学上,电阻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导体的长度、电阻率、横截面积决定。我们要讲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但又不能片面地、一味追求似乎什么概念都要严格地科学地定义,那就大可不必,应根据中学生接受能力的实际知识的循序渐进,不断完善深化。例如,在讲力的概念时,首先只是叙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接下来在高中讲授牛顿第三定律,对力概念加深一步,指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到了讲授牛顿第二定律后,又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叙述,力量使物体产生形变和加速度的原因。这样对力的概念就逐步深化和完善了。

所谓思想性就是教学语言的鲜明的教育性。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任何语言都反映一定的思想内容、老师应紧密地结合教材内容,通过自己的教学语言有目的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3、语言要注意严谨性、针对性

物理教材中用来表达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等的语言都是十分确切和精练的,常常是少一个字不行,多一个不好,前后颠倒也不行。例如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就不能将“所”漏掉,也无须在“平面”之前加什么修饰,不能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置互换,更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是物理语言的严谨性和逻辑性的要求。

教师的语言应该是精辟、简练的,但也必须考虑针对性,物理教学语言的针对性首先应受教学内容的限制,不同的教学内容要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其次还要受到学生年龄的制约,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必须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否则会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再次是受课堂上学生接受知识的情绪的制约,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有灵敏性、随机性,也就是因材施教。

4、语言技巧的源泉-------想象力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无止境的。丰富的想象力,理智的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物理学的进步,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之所以说想象力是物理教学语言技巧的源泉,其原因是:教师可以想象知识的演化,想象实验的结果,想象学生认知过各的不同特点,想象课堂教学过程的情景,借助于想象提高语言技巧。从想象中采集,由造化中迸发,语言的技巧性,不是造作而得,语言的技巧性恰是自然形成。那种为技巧而技巧,煞费苦心的做法,是蹩足的,徒劳的。

5、语言要幽默可亲、有较强的趣味性

原苏联教育学家米·期洛特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在课堂讲解中运用幽默,可以控制学生的注意;可以使讲解的内容变得有趣,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师生间的隔阂,融洽师生间的关系;可以突出一些概念、规律的特征,解决教学的难点,还可以巧妙地处理偶发事件,使教学转入正规。如在讲“照相机”时,我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某君照相时头顶地、脚朝天,问他为何如此照相,答曰,照相只能成倒立的像。学生听后发出笑声,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牢牢地记住了成像的特点。

其实,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幽默可以搬到物理课堂上来,只要运用恰当,通过幽默的描述、生动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讲解,学生兴趣倍增、情绪高涨,容易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意境。

6、要考虑语言的直观性、趣味性

篇(2)

关键词: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课堂氛围 一、课堂教学要紧扣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充分发挥中学物理教材的作用

中学物理教学还处于物理基础教学阶段,必须切实地结合中学物理教学的大纲,充分发挥中学物理教材的作用,不能够偏离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还必须切实地坚持以教材内容为主,当然可以适当地进行课外知识的延伸,以提高学生物理知识应用能力。在新课改形势下,中学物理大纲与教材都编纂都日趋合理,给中学物理教学提供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知识框架,与体系构建。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与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教师对大纲的认识程度与对教材的灵活驾驭能力。

二、课堂教学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综合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展开物理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的参与到物理学习中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教师要积极地营造一种活跃的、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的优势,切实提高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1.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从而调动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在“力学”这一章的教学中,由于力学的理论知识是比较枯燥无味的,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以多媒体动画或者是图片的形式展示一定的情境,牛顿与苹果的故事情境来导出重力研究的课题,通过故事情境的展示,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从而能够促进学生更加深入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另一方面,物理课堂教学创设的情境大多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能够促使学生参与到一种求知的氛围中去,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发现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2.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讨论环节,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探究性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情境的创设,抛出要研究的问题,然后通过学生进行实验等探究性的学习,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掌握知识、掌握技能,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增强学生的物理感知和理解。例如:在“抛物线运动的性质”的教学中,可以在引出问题后,组织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验,由学生自己对抛物线的性质进行探究,让学生在动态的探索中学习知识,在实际操作中提供能力。新课改下,中学物理课堂要打破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切实地转变观念,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适当地增加讨论环节,就某个观点让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学生可以发表不同的观点和意见,鼓励学生主动地进行问题的探索。

3.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以小组学习的模式来实现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中学物理教学可以适当的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对班级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的研究,通过小组学习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然,合作学习中的小组划分并不是随意的,而是要根据一定的原则和依据。小组划分要根据不同学生各自的性格、兴趣、爱好、物理能力与教授内容的实际需要来进行小组的划分,实现学生的优势互补,切实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切实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力与能力,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当然,进行合作学习也不能够忽视了学生个人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要鼓励学生主动地进行物理问题的发现和思考,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物理采取何种教学方法都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的特点以及实际教学内容的需要,避免盲目性与随意性。要切实地提高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需要教师深入地把握教学大纲,灵活地驾驭教材,充分地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采用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模式教学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物理素质,以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缪珲.以探究性教育理念引导中学物理课堂教学[J].发展,2007.

篇(3)

关键词: 新课程 物理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承载和体现素质教育的理想与新课程改革的希望。如果课堂没有变化,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没有调整,素质教育就很难实现,新课程改革就无法落实。在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外部条件逐渐具备的情况下,将关注点转向课堂是必要的。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内容上看,当今的课堂教学改革至少需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一、课堂教学要多联系生活

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课堂教学要多联系生活。课堂教学多联系生活,表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反思等活动中,就是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将生活世界相关资源引入实际教学中,将生活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事实证明,一旦生活世界的相关信息纳入课堂教学,就可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

联系生活可以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例如:在讲《物态变化》时,可先从云、霜、雨、露、雪这些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入手,把生活世界的资源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工具;可以在课堂临近结束时联系,把生活世界中的某些问题呈现出来,例如在讲完熔化和凝固后,可让学生解释为什么超市卖海鲜的地方要把海鲜放在冰块上等,作为本节课汇总新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抓手,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水平。可以在传授新知时联系,把生活世界的某些相关经验或疑难作为了解与掌握新知的“敲门砖”;也可以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自始至终用生活世界的资源作为学习的重要工具。

二、推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自主性学习中,需提高教师“导”的能力和水平。自主性学习,绝不是放纵学生自由学习,教师的责任不是减轻,而是加重。每节课前,教师都要针对教学内容精心组织,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对课堂上具体细节及时间安排都要尽可能周到。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当学生构建自身认知结构、发展认知能力的助手,教学方法应由传统的单向灌输变为启发建构,突出认知主体在建构中的作用,具体应从以下方面着手:(1)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并优选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2)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方法、思维、技能的培养,给他们提供创新的时间和空间;(3)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培养服务意识,为学生学习提供各种便利条件;(5)营造主动接纳、支持、宽容的课堂氛围;(6)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能力。

三、加强有效的师生互动

传统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接受教师的灌输,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教师应当把课堂创设为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互动、对话、沟通、交往等描述课堂教学基本形态的语词逐渐为教师所接受,教师已不再排斥互动,而是主动地将互动纳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体现为教学的主要状态。但在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互动是缺乏实效性的,如课堂上我们常见到的教师询问学生“对不对”、“好不好”,学生齐声回答“对”、“好”之类,似乎就没有承载多少实质性的内容。诸如此类的互动,大多属于低效、无效之列。

四、注重学科教学整合,加强学科间的知识渗透

在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明确指出:“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全球观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打破学科壁垒,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加强学科间的整合。教师要努力适应这一变化,成博学悦教的人,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经常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并善于把自己的学习与学生的教学结合起来,改进教学方法,“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必须争取做强有力的变革动力”。

五、教师由面向全体学生转变为面向全体与个体相结合

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在班级授课的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的是众多既有共同的身心特点,又有不同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智力水平、人格特性,而且身心发展又处在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中的学生。中学物理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向他们提出统一的要求,又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多种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做到因材施教。当前,信息技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中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教师应充分利用新技术带来的机遇,为各种不同特色的学校和不同程度的学生开发和提供相应的课程和教材,将个别化教学与整体性教学结合起来。

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多样化

篇(4)

物理课堂的优化控制,即利用控制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对课堂教学进行控制。它要求物理教师深入挖掘和运用教材的思想性和情绪性因素,依据科学规律和原则选择最佳教学方案,从而使师生在课堂教学中进入愉快和谐的情境,达到使学生的成绩、能力、品德得到最优化发展。要达到这一效果,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控制:

一、教学目标的优化

1.认知教学目标的优化。即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和大纲,明确教学目标。认识过程的目标要重、难点清楚,并拟定达成目标的完整教案。同时,新授之前要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重、难点有心理准备。

2.情感教育目标的优化控制。即挖掘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并制定出情感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明确认知目标的基础上,清楚情感教育的要求,以达到提高思想境界的目标。

二、教师情感的优化

1.爱心的优化。教学是语言的表达艺术,其效果是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重要措施,因此教师应像相声、小品演员那样注重语言的技巧,体现出幽默感。在教学上的语言表达生动形象,语音规范清晰,听起来能思能想,从容不迫。

例如:(1)讲述电阻的概念时,把电阻比成是一条山路,导线的电阻几乎为零,看成是平路。因此导线与电阻并联时,电流当然是走平路而不爬山坡,这样描述短路的情景既生动又形象。(2)形容某同学睡觉时的情况:“马德堡半球的轰然巨响,也无法惊醒沉睡中的你;阿基米德那神奇的杠杆,也无法撬开你美丽的眼睛……”这样既学习了知识,活跃了课堂氛围,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态的优化。教师的一举一动,哪怕是细微的表情变化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组织教学工作。即教师通过表情、手势、体态等肢体语言去协助完成教学目标,要有一定的亲和力,使学生感到亲切。

三、学习情境的优化

1.创设适宜的物理情境。教学中突出物理情境,如充分运用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模型、视频、动画、电影等手段,使学生进入“物理世界”,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例如在浮力一课的教学中以故事引入:传说,有一次古罗马军队的统帅狄杜出师大捷,捉到了不少俘虏,他下令把所有的俘虏捆绑起来,投入死海处决。出乎他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俘虏们一个个都平稳地浮躺在海面上不下沉,被大海的波涛送回岸边。狄杜闻听此事大怒,让士兵再次把这些俘虏投入死海,可是俘虏们仍然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托住,又被送回岸边。狄杜知道后大为震惊,以为这一定是神灵在保佑他们,只好下令把所有的俘虏都释放了。

你认为狄杜的“神灵保佑”俘虏的观点 是(正确/错误)的。这样的物理情境的创设,既自然地引出课题――浮力,又激起学生强烈地探究“浮力”的欲望。

2.巧妙设疑。质疑,能引起学生探究反思,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教师的提问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所以课堂提问要精心设计,力求从抽象的理解中寻求具体生动的实例,创造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构成的悬念。

四、课堂训练的优化

课堂训练的优化,即通过讲解和演算、最适量的习题,实现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完成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从而教会学生学习。因此要注意如下三点:1.选题要“少而精”;2.选题要有新意;3.选题要难易适中,要练其要点,练其易错,练其迁移,力避简单重复。

五、考试方法的优化

考试是促进巩固,搜集反馈,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一种工具。它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力度最大的一个环节。可依据“加强平时,取消期中,淡化期末”的思路,彻底优化考试方法。加强“平时”,就是要做到“当堂清”“单元清”,重视形成性测试,及时反馈,使教学堂堂过关,节节达标。

篇(5)

摘 要:物理是科学教育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科学意识及探索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并提出理论联系实际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活跃课堂气氛,并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加强学生感性认识的教学策略,以期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338-01

传统的物理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重理论轻实际,学生主体意识薄弱等,严重违背学生认知规律,与课程改革标准不符,影响课堂教学效率。针对此,本文对目前高中物理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根据经验及新课改要求,提出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策略,具体如下:

一、物理课堂教学现状

在与对学生进行的沟通交流中,很多学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对此,本人结合日常所承担的物理教育教学工作,并通过学习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认为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由于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的落后,有时会发觉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师预期的效果有很大差异,具体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重理论而轻实践。物理知识来源生活实践,而传统课堂教学却迫于应试压力重理论而轻实践,使得学习时死记硬背知识点,重点训练练习题,缺乏将物理知识融入实际生活的能力,导致物理教学脱离实践。2、教学设置以教师为主体。目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教学设置仍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以自己的认知将相关知识进行串联并教授给学生,这种老师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听得厌烦提不起精神,智能被动接受,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思维,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3、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仍是依靠课堂、教师及课本,自己独立思考少,导致对知识理解表面化,无法达到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二、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策略

1、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将来源于生活实际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设置学习的活动情境,通过不断的悬念引导,使得学生在知识需求中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心理,通过实际生活例子及不断的悬念引导,将学生兴趣激发出来,使得学生兴趣带动思维,达到良好的智力活动的状态。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应有充分的深入认识,才能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很好的进行结合,合理设置悬念,达到激发学生探索兴趣的目的。

例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设置如“为什么沿海地区的冬天比内陆地区的冬天暖,而夏天更凉呢?”,“你家的四盏白炽灯假如一天工作六小时,一年耗电多少度”等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设置一系列的悬念,可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如进行气压与沸点的学习时,若将集气瓶内水加热达沸腾后停止加热,瓶内水即停止沸腾,而将瓶内气体抽一部分后,不加热时瓶内的水也会沸腾。这一生活实际反常,可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起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教师应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提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放下架子与绝对的权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充分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充分信任并尊重每一个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他们有充足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的提问,自信地表达。教师要用机智的解答,风趣的引导,有效的引起师生间的共鸣,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要精心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来突破难点,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通过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掌握了知识,将教师灌输知识而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教师相互合作,让实验变为学生探求知识并发现真理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习题的讲解时,学生容易认为这个题目答对而不认真听讲,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教师可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回忆曾经做过的类似题型,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达到一题会题题会的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最后教师对这类习题进行补充与归纳,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既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更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学习能力。

3、加强现代技术的应用

物理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的运动学科,较抽象,学生掌握存在一定困难。例如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楞次定律”的学习,既抽象又难学,如何将这些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学生通俗易懂的知识,这对物理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若利用多媒体及计算机等现代技术,让学生通过听觉、视觉等感官的认识所学对象,使其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进行声学教学时,利用多媒体将生活场景中的雷电、瀑布、喇叭、钢琴等声音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声音的特点,再进行声音的频率、波长、振幅等声音描述的介绍,可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及理解。

三、结束语

物理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面对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教师应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以期有效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本文通过分析物理教学现状,进而提出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策略,即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以学生为主体,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加强现代技术的应用。新世纪教育的发展需要观念的转变与实施,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探索,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 珂.探讨如何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数字化用户,2013,19(5):97.

篇(6)

中职物理课堂教学形式的变化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说它的动态生成过程是多种原因综合的结果。要想对中职物理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做深入的了解,就必须认识其起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可以考虑:

首先,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它是首要的也是最主要的推动力,作为国家对教育进行的政策性改革措施,它对整个国家的教育方向及教育理念具有指导性意义。新课程改革。从宏观方面对国家的教育提出要求,宗旨就是促进各种类型教育的均衡发展,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不同岗位对人才的需要。其中,作为新课改的主要指导思想,就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处理各种现实问题的能力,而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中职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显得格外突出。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必须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来实现。因此,中职物理教学的动态生成应运而生,也可以说是社会大背景下教育理念的客观要求。

其次,职业教育的社会关注度以及重要性不断得到提升的结果。职业教育是培养专业性较强人才的教育,由于社会对其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仅仅满足于课本知识的时代不复存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更好地适应了现阶段的教育现状,同时也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需要,因此承担了更多的社会期望。而作为基础教育学科的物理,更是学习以及研究其他学科的铺路石,物理教学课程的动态生成是教育理念的进步。

再次,物理学科本身特点的要求。物理学科是基础学科,它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现实生活是它研究的对象。因此,这就决定了物理课程的教学会比其他学科更具社会性和实际性。中职物理教学的动态生成是其自身发展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又可以增强学习的生动性。因此,中职物理课堂的动态生成是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表现,它代表了基础学科的教学内容,是动力与结果的结合。

以上只是影响物理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几点主要原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乏存在其他的影响因素。例如,教师教学方法的个人特点、学校方针政策的要求、学生自觉性提高等等。

我们清楚地看到,新教程改革方兴未艾,中职物理课堂教学的动态形成还需要更多完善的制度和合理的政策加以辅佐。我们必须要具有对中职物理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的决心,同时要有正确的方法实现创新与发展。如何进一步创新中职物理课堂教学的动态形成呢,笔者认为最主要的还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师生互动的学习模式。换言之,也就是逐步建立中职物理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过程。

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课堂教学动态模式,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使这种动态模式的建立具有正确的主指导思想。任何事情,只有具有相关的规则与制度的相伴才会进行得有条不紊,只有这样,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才有实现的标准,才可以避免盲目性与误导性,对学生起到更好地引导作用。

第二,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物理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与实际紧密相关的,它以实际的待解决问题为基础。这就要求在校的广大教师改变以往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实行“启发性”的教育。有谚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这个道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就要与实际相结合,传授方法而不是单单讲求结果。物理课程与现实生活问题的联系性,更要求教师在传授理论经验的同时注意结合实际,形成师生互动的动态模式。

第三,课堂形式的转变。英国的文豪萧伯纳曾经说过:“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在建立物理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师生的互动,互动会引起思想火花的碰撞,既增加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又可以通过互动来安排实际的案例,使学生在互动的动态模式中感到学习的快乐,减少物理学习的枯燥性,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

篇(7)

【关键词】初中物理自主学习法讨论法教学实践

物理学科是一门充满科学性的学科,传统的物理教学形式无法适应学生的成长现状,教师应当基于现在的基础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和优化,规避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善学生物理学习的现状。

一、自主学习方法和课堂讨论法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的时候,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让学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主地探索问题,在课堂上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使得原本枯燥、深奥的物理知识朝着形象化、具体化的方向发展,让初中生对于抽象的物理知识从更多的角度深入学习和理解。除此之外,初中物理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让学生将生活与知识联系在一起,弥补学生对物理知识领悟不深的问题。

2.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基于讨论法和自主学习法创建的物理课堂,拓宽了课堂沟通和教学的渠道,传统的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交流停留在问题层面,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可能有交流,而新型的教学课堂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问题的探究,共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以及研究问题,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视野,弥补自身认知层面上存在的差异,推动课堂氛围的升华和优化,让初中物理课堂的学习效率更进一步提升。

3.讨论法和自主探究法有助于教师收集学生的课堂学习反馈

在传统的物理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由教师主动发起的,教师收集到的信息是有限的,而在自主探究和讨论的物理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教师在小组探究的过程中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反应,及时进行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辅助学习小组之间发挥出最优的探究和讨论的效果,在课堂走访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状态,对于兴趣不高的学生及时采取激励的措施,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第一时间进行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积累经验,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实际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对于学科的探究兴趣。

二、课堂讨论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在物理课堂上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学习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使用讨论法的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对于学生持有尊重的态度,让学生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彼此学习,发现物理学习的问题,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不再是指导学生全部的学习,只要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营造良好的氛围,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机会,自主进行物理学习。

2.利用讨论法激发学生参与物理课堂的意识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利用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对于物理课堂的好奇心和参与的积极性,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难度适中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讨论的时候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综合化学知识、数学知识以及生活常识等等解决物理问题,从而使得学生在物理课堂上注意力更加集中。

3.在物理课堂讨论的时候,科学合理进行分组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小组的形式推动小组讨论。在分组的时候,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分组,从兴趣爱好、考试成绩以及个人性格等角度分组,平衡各个学习小组之间的实力,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控制课堂进行的整体节奏,保持讨论问题的正确方向,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及时解决,确保每一个小组在课堂上都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提高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自信心。

4.针对学生的讨论学习结果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

在初中物理教学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一个学习小组进行客观地评价,评论的内容要广泛,不能仅仅局限在学生的讨论结果上,要从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思维方式、团队合作意识等几个角度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讨论成果做出中肯的评价,期间做好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取更多的信息,对产生挫败感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评价,引导学生保持自信心,继续探究物理知识的奥秘。

三、自主学习法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

1.在初中物理课堂上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物理知识有很强的好奇心,这一阶段的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在物理课堂上创建自主学习的氛围,学生有更强的好奇心进行知识的自我探究。如电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紧密的联系,通过教材的阅读,学生自主探究和理解了电源、电阻以及电流之间的关系,之后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演示电路实验的操作方法,学生自主组装电路,测量电阻,记录相关的数据,验证教材中的公式,自主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物理知识结论。

2.在初中物理课堂中以小组模式互助学习

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互助,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氛围内对实验的结果以及实验的过程进行探究和分析,小组合作的形式以头脑风暴的形式进行实验过程的探究,总结学习的经验,彼此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理清思路,共同总结本堂课所学习的知识,搭建物理知识框架,使得物理学习模式更加清晰和有条理,互帮互助,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完善课堂氛围。期间,教师对小组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处理和解决,指导学生查漏补缺,制定复习计划,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强化自身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例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时候,教师引导小组探究,画出光线的运动规律,举一反三,回忆凹透镜的成像规律,成体系地进行物理知识学习,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印象,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际的探究,使用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进行成像规律的对比,模拟光线的传播路线,将抽象的知识以具象的形式展示出来,加强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降低学生对于复杂物理知识学习的畏惧心理,为初中生今后的成长和学习的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物理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构建民主、轻松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发挥更多的主动性,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探究的过程中初中生更容易取得学习的进步和成果,树立物理学习自信心,在课外花费更多的时间在物理学习上,搜集更多的学习资源、音像资料和课外书籍,提高初中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