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2-16 04:54:3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当代建筑设计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

篇(1)

关键词:建筑 设计 发展 理念

引 言

建筑被认为是一种凝固的空间构筑体艺术[1],给予人类丰富的物质实体的形态,它通过独特的语言形式表达着人们的文化、情感和价值等各种元素而有别于诸多门类的艺术[2]。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质量的上升伴随了居住水平的不断提高,这对建筑设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3]。基于此,建筑设计界的学者们对建筑创新研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4],建筑设计创新的相关研究也已经从零星的研究走向体系化,迄今已涉及建筑理论创新[5]、地域建筑创新[6]、建筑技术创新[7, 8]、建筑创新教育[9]等方面。因此,本文通过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述[1-7, 9],旨在探究建筑设计行业的诞生、演化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1 建筑设计行业的由来

尽管人类建筑已经诞生了很长时间,但建筑设计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并以建筑设计行业协会的出现为形成标志[3]: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导致了建筑规模日益扩大且工艺越加复杂,这就要求“主要建设者”既需要具有丰富的设计知识和高超的技巧还需要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3]。另一方面,以Medici家族为代表的新兴的城市贵族和富有的商人阶层将资本转向土地和房屋。基于对优秀工匠(能够表达主人意愿、受过设计培训、兼具管理大型作坊经验的人才)的需求,建筑设计逐渐从匠师的手中分化出来表现为由具备文化艺术素养的人专门承担相关工作并被称为“建筑师”。 建筑设计职业的出现后,建筑师们一方面总结古代工匠的建造经验,并将科学技术上的成果运用到建筑创作实践中,使得建筑类型、形式都大为丰富。

1834年首个行业协会(英国建造者协会(The Builders Society))的出现标志着建筑设计专业的形成[3],建筑师至此与建筑业中的其他从业人员得以了较好的区分。通过行业协会,建筑师的独特地位得以确立,并且进一步完善了学院教育体制。随着建筑设计职业化的加强,以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为代表的行业协会对建筑师的职业地位明确限定为“设计、监督设计是否得到实施”。至此,建筑师与建筑物发生了脱离,仅对业主负有设计和监督建设过程的职责,这也标志了建筑设计行业的进一步成熟。19世纪晚期,各行业垄断程度的提升促进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建筑师事务所也开始扩充并集中、组织了与建筑业所有相关专业的人员。

2 我国建筑设计的创新思想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学者对建筑设计予以了极大的关注[4]。我国建筑设计创新的研究也从早期的零星研究走向体系化,涉及建筑理论创新[5]、地域建筑创新[6]、建筑技术创新[7]、建筑创新教育[9]及某类特殊建筑的设计创新[10]等。哈工大邹广天教授带领的团队开展的研究最为全面形成了建筑创新学的基本框架[4],该团队认为:建筑设计创新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需要,建筑设计的发展离不开建筑设计创新,从创新学的角度对建筑创新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建筑设计创新系统内,主要由主体、对象、目标以及手段构成;建筑设计创新决非形式上的标新立异,包括建筑形态创新、建筑功能创新与建筑技术创新等一系列内容;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前行,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建筑设计创新的基本方法的应用原则,有助于人们对建筑设计创新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认识,推动建筑设计创新实践的发展。

3 我国当代建筑设计的理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宏观环境发生了质变,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发生了巨大变革,我国的建筑领域在短暂的3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从对现代主义建筑批判、后现代主义建筑尝试到新现代主义建筑探寻等过程。研究表明,我国当代建筑创作的特征所展现的相关理念总体如下[1]:

(1)建筑创作既不拘泥于传统的创新,又不凌驾于历史的超越。作为文明容器的建筑往往承载着地域文明所积淀的精髓,建筑设计重视地域文脉既不是对古典文化的回归或是乡土设计,也不会对全球化趋势的对抗或外来文化的排斥。广义的文脉不仅要作为记忆符号去承载历史,更应该通过对其传承实现人们的群体认同与情感归属,因此应建立在民众精神诉求与社会现实经济基础之上并视建筑为地域文明现代化进程的物质基础进而实现修补城市断裂的历史。

(2)建筑创作的既属于此时此地的建造,更是此情此景的抒发。建筑历史是流逝的时间在永恒存在中的演化,因而建筑应该为人提供原真性的日常生活体验,即:建筑应该在现实生活基础上体现建筑的生命力和在时间的绵延中获得建筑创作的自由。建筑师作为个体的人一定要有自由的意志,有了主体性,才能决定自己的价值选择与行为选择,而不必依附于他者,这也是一切有生命力建筑的灵魂所在,不能因为技术的进步与工具的革新所取代。因此,优秀的的建筑设计要充分理解建筑背后所蕴涵的地缘、人缘、血缘与情缘。

(3)建筑创作既要实现表达理性简约,更要体现精致细节。建筑既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又具有“内外兼修”的内涵。建筑创作既不能脱离现实生搬硬套,也不能超越现实任思维任意游走,故高效、合理的方式整合资源是建筑师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因此,建筑的适度性在于客观理性地分析与评价现实条件,将技术与艺术以恰到好处的方式进行结合,这样的建筑语言对于弥补中国城市短裂的现代性是一个极好的手段。

4 结 语

建筑是一种凝固的空间构筑体艺术,它会因时期和流派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外在的三维空间存在形态与内部的结构逻辑。尽管人类建筑已经诞生了很长时间,但建筑设计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并以建筑设计行业协会的出现为形成标志。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领域在短暂的3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从对现代主义建筑批判、后现代主义建筑尝试到新现代主义建筑探寻等过程。虽然我国建筑设计创新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也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但也不乏大量照搬外来的风格和潮流的案例放弃了建筑的本质。相信随着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国的建筑设计会逐渐迈向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张向宁. 当代复杂性建筑形态设计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导师:梅洪元)[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2] 李金红. 城市住毛建筑设计改进和创新[J]. 吉林建筑设计. 2004(3): 20-22.

[3] 李湘桔. 基于知识管理的建筑设计企业项目管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导师:尹贻林教授)[D]. 天津大学, 2009.

篇(2)

关键词:教学改革;居住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项目来源:浙江省2012年访问工程师校企合作项目(项目编号:FW2012013)

作者简介:李兴举(1977—)男,安徽砀山人,建筑学硕士,讲师。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人居环境设计研究。

1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2 浙江华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引言

居住建筑(Residential building)是指提供人们日常居住生活使用的建筑物。包括:住宅、别墅、宿舍、公寓。同时不仅意味着住房和住区本身,还几乎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相关联。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二年级分别安排了住宅设计和居住区规划设计这两门居住类建筑设计课程,是整个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居住建筑教育也成为培养学生创造力与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环节。

近几年来,本人与其他教师一起共同承担了住宅设计和居住区规划设计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

2.课程特点与实施存在的问题

居住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讲求理论与实践并重。该课程教学要求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结合市场需要,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居住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因此在课程教学工作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实现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但是,该课程以往的课堂教学基本上仍是以教师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充分交流,学生缺少主动提出新问题的探索能力。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原理部分内容的陈旧。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逐步完善,建筑学科得到了迅猛发展,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层出不穷,在学科研究和设计实践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课程在讲授居住建筑设计的相关原理时,许多书本知识明显滞后。教材上实例虽然经典,但较为陈旧,与现代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学生参照教材所做的户型被老师给否定的现象,产生负面效果。

(2)课题追求广度但忽视细致。本课程在设计课题的选取上往往奢望涵盖工作中所遇到的大部分住宅类型,比如别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及住宅区等。但常常会在实践中遇到很大问题,即在有限的教学实践内追求“大而全”从而忽视每个课题的“精耕细作”。这样反而得不偿失,往往造成每个课题的完成度过于肤浅。事实上,我们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是无法也不可能做到使同学们掌握全部居住类型的。因为市场在飞速进步,居住模式也日新月异。

(5)评价体系有改进空间。在考核中往往较注重课程设计最后所完成的图纸质量情况,及平时及出勤情况,忽略了学生在个阶段的努力及进步状况,学生往往更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点。

3.课程改革的思考及探索

鉴于居住建筑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我们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并希望通过教研组的教学实践能够建立起一套新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居住建筑设计方法,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1)更新丰富教学内容。中国近十年的持续经济增长,居民生活水平和居住品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带来了居住建筑以及人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在新时期的居住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我们教研组以现在正在销售、建设的一些商品住宅为范例,弥补教材的滞后性。内容采集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去参观一些已建、新建、在建的居住建筑实例,亲身体验与感受这些真实的建筑、空间,再由老师加以启发,学生自己从中归纳出特点,总结理解书中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对户型设计、建筑尺度、细部构造以及人居环境等有直接认识。另外,教师在教学中所选择的工程实例,应当典型生动,既能反映当代建筑的新科技、新工艺等,又充满时代气息,以激起学生强烈共鸣,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2)深耕细作设计选题。针对本课程以往选题存在“大而全”而忽视“细致性” 的现象,本课题组经过多方研究摈弃了原来的做法而在设计课题“深耕细作”上下文章。我们在12级住宅设计课程上设置了低层住宅设计与多层居住组团及多层户型设计。第一,在低层住宅设计上,我们侧重于住宅的平面功能、常用空间尺度、建筑造型、环境营造等较为全面细致的建筑设计与表达。使同学们对住宅建筑有个较为深入细致的理解。第二,在低层住宅设计与多层居住组团课题设计中,我们较为侧重于多层住宅组团的空间设计,包含建筑与周边环境、住宅间日照及间距、住宅户型设计等与工程实际密切衔接的内容。同时保证做到教学时间充足。总之,我们在新课程的设置上注重设计的细致性,“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3)完善考核体系,注重过程化考核。在考核方式上也做了相应调整,将平时成绩比例提高,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注重提出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在课堂内外的沟通表达能力。另外,学生图纸等作品的成绩评定也由老师及学生共同完成。在此过程中,学生要仔细观察别人的作品,通过对比给出评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更使得学生因为能参与考核评价,提高对成绩的认同感。反观自身的设计作品,对自己更是一种学习和提高。通过教学验证,调整考核方案的做法,确实促使同学们更加重视平时学习,积极性也更高。

4.教改效果与结论

本论文针对我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建筑设计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问题进行详尽的总结分析,思考及探索了一些教学改革方法,经过一年多的改革实践,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仍存在需要继续改革的方面,如学时问题、调查的针对性问题、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衔接问题等,这还需要从专业层面进行调整。当然,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不能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并在学生的反馈中继续完善,这样,才能达到这门课改革的预期目标,即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学生能够掌握居住类建筑设计方法及技巧。

参考文献:

龚恺.东南大学建筑系四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研究[J].建筑学报,2005(12):24—26.

王雪英,曹犇,许东,丁波.锦州市三室两厅住宅套型原型设计的探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吴晓,覃永晖.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住宅建筑设计》课程改革.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2年02期

篇(3)

关键词:建筑设计5,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改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2年,王澍获得了普利茨克奖对于中国任何一个学建筑的人来说,都是大快人心,迄今为止,王澍可谓建筑学普奖第一人。在这荣耀与成功的背后,有多少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的呢?追溯源头,反思教育。

中国的建筑学教育的办学历程对比西方建筑教育来说很短暂,教育模式还不够完善,大都借鉴的国外教育模式。在西方建筑教育模式影响下我国近些年,建筑学专业的开办如雨后春笋,声势壮大,然而教学质量、学生素质却参差不齐,而建筑学教师、教授们又纷纷“下海”忙于业务,教育成了副业,在这样一个大环境背景下,很多学校都在进行反思和进一步的教学改革,这都是可喜的现象。

一、存在问题

《建筑设计5》是高年级建筑学科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主要是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这门课从09年开办到至今,几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还是很多的,主要集中表现在:

教学模式不够完善

前期的教学模式是先设计课题一、单元住宅建筑设计,然后设计课题二、居住小区会所等建筑快题设计 ,最后才是设计课题三、居住小区详细规划。并且各个部分相对独立,属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符合实际工程操作流程 ,不利学生全局思考把握。

(二)同建筑学其他课程内容缺乏联系

《建筑设计5》是四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的设计课程,这时学生已陆续学完建筑构造1、建筑力学、建筑物理、城市规划设计原理等课程。各门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融会贯通,而是最后的学期成绩,一旦成绩给定,所学内容忘的差不多了。

缺乏设计依据

学生设计过程中,缺乏生活体验,设计时,天马行空,按自己的喜好设计,一味追求所谓的创新,导致最后的设计成果漏洞百出,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和居住适宜性,根本不可能转化成现实,只能永久停留在图面阶段。这就导致不能真正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设计精华。

(四)设计积极性不够

学生最大的问题是喜欢“拖”,缺少设计激情,没有一个有条理、有计划的工作模式,还处于被动式学习阶段,缺乏有效的分析方法及研究方法,而一个设计的周期过程比较长,容易造成前期不作为,后期爆发完成的这么一个状态,这势必会造成图纸的粗制滥造。

二、当前教改模式

这门课程经过不断摸索反思改进,取得的效果还是不错的,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经掌握了这门课的设计精髓,完成的作业质量也相当不错,基本完成了教育的第一步:职业教育。当前新的教学改革模式如下:

新的教学模式

新的教学模式把居住小区详细规划放在第一位,中间快题是居住小区会所设计,最后才是单元住宅设计。并把各个环节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的好处是:

1、可以正确培养学生的设计方法能力及有效的设计流程,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工作习惯。

2、同社会实际操作流程保持一致:

现场踏勘、基地分析,案例分析比较

居住区规划总平面设计

确定风格,进行单体住宅设计

单体设计完以后,调整总平,最后出方案文本,给出一整套方案

同相关课程的整合联系

紧密联系城市规划设计原理、住宅设计原理、建筑构造等多门课程,在做设计前,先把这些理论课程涉及到本设计的部分再仔细研读,做好笔记,不理解的问相关专业教师,势必做好理论联系实际,同时组织同学“自讲”环节,检验读书效果及激发其积极性。

安排社会调研实践

前期阶段在居住区规划调研阶段实施团队合作模式,一个小组3人,共同完成一个调研报告,从城市文化上以及对所参观楼盘的分析与思考,注意的地方:

风格、目标定位、理念

组团围合组织方式、道路交通模式

停车模式

单体户型种类分析

(四)加强中间过程控制

针对学生缺乏积极性,做一些必要的控制。化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建筑设计5》开课以来,按照传统的教育习惯,一直是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效率低下,课堂纪律散漫,虽然一直强调及时完成设计作业,但很难控制,学生还是“拖”。根据这些情况,一个设计在一个周期内安排几次过程草图自述,全程ppt,学生及教师共同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缺少过程草图的定为不合格。这样便于时间上的控制,也容易鞭策学生,加强中间过程可控性。

(五)设置总结性评图环节

中间过程在时间上把握控制好了,就有了最后的总结性评图交流环节,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期末的总结性评图非常关键,因为这是一个学期学习的总结和教学成果的反馈。评图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小组互评模式,平行班老师共评模式,聘请课外行业专家指点等等。可以使学生掌握学习方向,反思自己的设计,发现问题和错误。同时可以学习其他同学的设计亮点,并互相产生竞争意识,带动设计学习激情。

三、未来教学改革模式构思:

作为一所二本大学,职业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流,但受到王澍获得普利茨克奖的启发,中国当代建筑教育要加强历史文化、哲学层面的思索,培养具有一定人文素养的研究型人才。王澍获得成功的周期很长,他的研究方向从大学时就开始了,然后他一直致力于这个方向的研究实践直到最后的成功。本科时王澍写了篇论文《旧城镇商业街街坊与居住里弄的生活环境》。描述了各种生活的片段及自发性房屋复杂的空间构成,探讨了这种亲切的邻里氛围在建筑上的表现。研究生时王澍写了《皖南村镇巷道的内结构解析》。更进一步描述了传统民居街巷空间其结构是如何构成的,从心理层面、具体的物质层面上描述传统民居整体的空间构成,并从中挖掘其所表现的文化模式。

从上面这些做法可以看出,学生时代培养一定研究素养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当前我国的传统文化建筑教育比较薄弱,学生对中国传统古代建筑的印象可能只是停留在表面:比如大屋顶,又比如庭院,没有深层次的研究吃透。

因此未来教学改革可以有意识的培养研究型人才,可以在一个班里挖掘有潜力的学生,围绕居住区规划设计,做一些专题研究。研究的范围可以是多方面的,比如细节尺度,比如材料表现,又比如生态环境等等。题目可以自设,成果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建筑设计,也可以是一系列的展示比较。

结语

教学改革的脚步是永无止境的,时代在发展,建设在不断改革更新,建筑师的职业素养会进一步提高,建筑设计的要求从“粗放型”过渡到“精细型”的转变。都将如何把中国传统建筑同现代建筑融合这个永恒的话题得到新的体现。未来可能更多的中国建筑师会获奖,而作为教师,我们更要时时进行反思,加强教育的力度,从源头做好。

参考文献

【1】杨苗苗,刘敦桢对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的肇始与发展的影响(J)建筑创作,2009(3)

篇(4)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学理念;应用

Abstract: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ecological concepts into building system, build a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system well; make the building system in harmony with the overal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uture.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ecology;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1、生态学及生态建筑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其周围环境系统之间的全部关系的学科。生态学认为任何大小的空间内的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交换而构成一个开放的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有序整体,即生态系统。依据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建筑必须考虑人类整体以及自然整体的生存和生活。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建筑与其周围的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周围整体环境中的一个环节,建筑物对其周围环境的影响应当控制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之内,使得整个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使得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处于和谐状态,一言以蔽之,即实施生态建筑。这样的建筑以整体和谐、高效环保、 灵活性强为其根本特点,因此,生态建筑在设计的时候,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首先,整体设计。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应当从生态整体的观点出发,使得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环境之间达到和谐共生, 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使得人、建筑、环境构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

其次, 高效无污染。这一原则是前一原则的延伸。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采用对自然环境以及对人体无害的材料,尽可能减少建筑物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以最少的非再生资源消耗换取最大的使用价值,即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这是生态建筑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生态建筑最为显著的特点,贯穿于建筑的始终。

再次,灵活多适。由于建筑系统在其全寿周期内,与周围环境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相互作用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建筑物的功能在这个周期之内也会发生变化,为了避免过早废弃,需要建筑师采用 “适应性改变”、“灵活性设计概念”、“长寿多适概念”以及“合理废弃概念”等策略,以使建筑物能够适应未来的变化。

2、生态建筑的基本特征

生态建筑的环境要有洁净的空气、水源与土壤不受到不良自然环境的危害, 也不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基本特征如下:

2.1建筑物要尽量保持和开辟绿地。在建筑物周围种植树木防风、遮荫,改善景观,保持生态平衡。重视室内空气质量,保持新风在室内的流动。

2.2建筑物的资源、能源和其他消耗至最低程度。建筑物应该充分有效地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他资源。尽量利用清洁能源(如地热与太阳能、水能、生物能和风能 ),保护与改善自然环境。在满足人们的健康、舒适、安全使用的情况下降低消耗、节省资源。

2.3建筑物应有合理的朝向布局,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建筑物的形体布置合理, 应减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以减少采暖与制冷能耗,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应该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构造,并具有良好的自然采风系统以及充分的自然通风条件; 建筑物内的房间设置、布局恰当,既满足使用舒适度,又节省能源。

2.4回收并重复使用资源。从旧有建筑物中拆除的建筑材料,如砖石、钢材、木料、板材和玻璃等,尽可能保护好,根据不同情况,力求回收利用,做到建筑材料―――建筑―――建筑材料―――新建筑的良性循环。

3、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进行建筑设计

一个生态系统,如果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就会引发生态危机。城市生态系统亦然。一个优化的城市生态系统除要求功能多样,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自调节能力,还要求各项功能协调,系统内耗最小,这样才能达到系统整体的功能效率最高。因此一栋建筑的设计, 甚或是一个街区设计就要考虑城市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尽量增加局部的自然生态要素,并且与特定的气候及地理环境相适应,这样才能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减少城市系统循环的梗阻, 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生态学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把问题的各个要素放入一个整体系统内,并以相互联系的方式来对待,问题的最终解决不是单一地消灭或改变其要素, 而是达到一种系统内的平衡。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启发, 建筑设计, 也应当把设计放到整个城市生态系统当中,对历史、文化、经济、社会、气候、地形、心理行为等要素加以考虑,把问题与答案、思考过程与设计结果放在整个系统内,动态地研究或探讨它,以寻找最佳设计方案。这就是作为生态学角度进行建筑创作的整体方法论。( 图 1)

图1生态学角度的创作方法论图解

城市生态系统除具有生态系统的某些特征外,又具有人为性、开放性、复杂性等特点。城市的开发建设与建筑活动要兼顾这两方面的特性,使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使建筑与城市生态系统协调,城市生态系统与大自然生态系统协调, 从而使建筑环境与城市环境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首先,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工程处于一定的自然生态系统之内,应注意保护自然景观,特定地段的物种多样性, 创造自然开敞的绿地系统,并与当地的气候和地形相适应, 注意节能。自然景观的破坏是一个无法修复的不可逆过程,有效地利用自然景观资源远比破环它更经济,更容易形成特色。城市物种本已贫乏,保护犹不及,更不应毁坏。创造自然开敞的绿地系统,为生物提供繁衍之地, 增加人类对于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 同时也能调节城市的微气候。

其次,建筑设计处于特定的人类文化系统之中,要注重社会、历史、经济、文化、心理行为等要素的继承和创新。这与近年来所探讨的文脉的继承有类似之处,只不过本文是借用生态学的研究方式,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把这些要素放置到一个动态系统之内,来考虑建筑设计在这个系统中的操作过程。建筑设计不应当消灭或改变这些要素而是要进行创新和重组,疏导原系统的梗阻,降低原系统的内耗,达到系统内的新平衡。当代人常会感到环境的混乱不定和无归属感,这是由于建筑与环境设计和文化诸要素割裂所致。

4、生态建筑设计方法

4.1建筑与人和谐共生

在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决不是“人类中心论”。建筑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健康、无害、舒适的环境。建筑应满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利用自然条件创造优美的外部视觉景观,改善室内环境品质,提高舒适度,降低环境污染。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才是绿色生态建筑的基本内涵。

4.2建筑与自然环境共生

在对建筑物进行规划设计时,首先要遵循这一原则,即尽可能尊重和保留有价值的生态要素,尽量少地干扰和破坏自然环境,使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和共生。设计时,必须尊重这些自然因素,必须考虑建筑物对这些因素所可能造成的影响,根据这些因素的本质特性,科学地确定建筑面积,因地制宜,设计合理的建筑类型,选用对周围生态环境干扰少的建筑材料,减少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全方位考虑建筑绿化,降低能源消耗,以使得设计出的建筑物对这些自然因素的影响降至最小。

4.3建筑与社会环境和谐

建筑物在与自然环境共生的同时,还必须与社会环境和谐,因此,在建筑方案设计之前,必须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地域景观、审美品位进行详细的调查,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建筑语言,设计恰当的空间形态,使建筑物在其全寿周期内,对当地的地域景观、传统建筑能够起到保护和发展的作用,对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能够起到保持作用,对土地、能源、交通不形成压力作用,能够让居民参与建筑设计与街区更新过程,保持地域的恒久魅力与活力等。

5、我国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5.1 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

生态建筑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核心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但是有人认为只要将建筑物周围加一些绿化就是生态建筑,在建筑物内部点缀一些植物就是生态建筑,建筑物单纯的节能就是生态建筑,还有人认为建筑的平面将来有重新划分的可能就是生态建筑等等。

5.2 缺乏对农村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不平衡,其中城乡的差别较大。目前各个学科研究的重点大多局限在比较发达的城市,缺乏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系统研究,特别是东北地区。大部分的研究都从本学科(生态学、 环境学、 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农业建筑学)的专业角度出发,虽然研究的内容较为丰富,但是各个学科之间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进行深人的研究,特别是如何在特定地区将人居环境与植物环境工程结合起来是函待解决的课题。

5.3 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

目前,我国建筑界发表了许多关于生态建筑的论文,这些论文对于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绝大多数的论文都停留在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国外先进生态建筑的经验介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

篇(5)

[论文摘要]中国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正处于大发展的时期,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化程度不够,企业形式单一、缺乏风险应对能力,管理结构不够成熟,建筑师受管理教育较少,新兴事务所不注重行政制度等。本文从分析中国建筑事务所的现状入手,对比外国事务所的成功的发展经验,旨在通过对当代中外建筑事务所管理制度与行政制度的对比研究,找寻当代中国建筑事务所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各种设计师事务所建立更加合理、高效的管理模式提供方向。

一、中国建筑事务所目前存在问题

1.大型设计院的压力

大型设计院与政府之间的密切关系使政策的制定倾向设计院的既得利益。事务所的业务性质被政策局限在传统设计院的补充上,使其失去了发展壮大的机会,阻碍了小型建筑事务所通过合作取得大型项目的机会。

这也导致大量在职公职建筑师在设计院以外挂名从事第二职业。引起“一些单位与个人间的矛盾,同时加大注册管理难度”。

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大型设计院与行政机构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正在被逐渐改正,设计事务所与设计院间的竞争也趋于正常化。这正是市场细分的结果,从当前设计市场可以看到,人们以前担心的诸如设计事务所抢走大型设计院的项目的情况并没有演变为恶性竞争。设计事务所因为自身的灵活机制,开辟了更多的设计领域,为我国建筑整体品质提高加速。

2.企业形式

当今中国建筑事务所的企业形式单一,市场较著名的建筑事务所以两个方面特征区别于传统设计院的。“以行业内名人领衔成立;采用合伙人制的企业形式(无限责任公司)”。

建设[2000]285号《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管理办法〉的通知》中规定“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以下简称设计事务所)是指具备一级注册执业资格(或取得高级职称的)、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设计人员合伙设立,从事建筑工程设计……合伙人对设计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和连带责任”。另外,该管理办法的附件《建筑工程专业事务所资质标准》中提到申请建筑设计事务所的资质条件为“……至少有三名……一级注册建筑师作为发起人……建筑设计事务所资质不分级别……”,执业范围则参考的是注册建筑师的标准。

以合伙人制作为设计事务所的基本企业形式固然有利于规范市场,但是单一的企业形式并不利于青年未成名建筑师成立其设计事务所。在大型设计院中无法得到重视的青年设计师正是中国建筑事务所的主力军,如果没有一种机制鼓励和扶持没有名气但有足够能力的青年建筑师,我们的事务所必定会成为著名建筑师们的摆设。

二、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当代中国建筑事务所比较分析

1.专门化程度

事务所的专门化,不仅包括设计领域专门化,还可以理解为在事务所坚持原则上的一种划分。在发达国家,“建筑事务所以对建筑的认识和追求来分为本质截然不同的两类:组织事务所或称之为商业性事务所(Corporation),与建筑家工作室,或称之为艺术性事务所(Atelier,Studio)”。

“组织事务所是提供建筑设计咨询服务换取报酬的由建筑师组成的公司,通过以图纸等设计文件对项目的预期计划为商品的价值交换过程,获得投资回报及赢利的经济实体。”因此,设计是作为生意和业务(Business),设计项目是作为一个经济工程(Project)而被运作,对时间、成本的控制是非常严格的,“多快好省”的设计是赢利的保障。

“建筑家工作室是独立建筑师或有相同志向的建筑师组合。本质上是以文化批判创新和艺术实验为目的的建筑艺术创作团体和建构的工匠作坊,经济运行的维系及发展则只是其附属产物。其目标是精神的独立和艺术创作的独立。”

目前的中国,我们常混淆两者间的差别。找准各自的定位对建筑事务所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其性质的细分不仅有利于建立起盈利模式,更有助于整个“实验建筑-商业建筑-反思(实验建筑)-商业建筑(提升)”良性互动的建立。

而在商业性事务所中的设计领域的专门化的优势明显:

以美国SOM事务所为例,它擅长于商业摩天大楼设计,很少涉足其他类型建筑。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ADP公司,是300人左右大公司,但仍专长于超净车间、医院及高校建筑。

长期推动某方向的专门化设计,资深设计人员可拥有相对较多的经验,也会比其他公司拥有更多该领域内的固定合作伙伴,更熟悉专用的建筑产品。这不仅意味设计更加得心应手,还意味着可以得到更加优惠的价格优势。

中国现在的建筑事务所“仍然比较广泛”,以北京梁开建筑设计事务所为例,“成立一年多来,除了设计完成了承德等一批国家康居示范工程项目之外,还承接了一些大型公共建筑的前期和设计工作。”

2.企业形式与规模

“美国目前约10000家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最小的只有1人,最大的1800人,其中约85%的在6人以下。其形式可以是合伙人制、私人公司、专业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而且还可以采用有限—合伙人制公司(如SOM公司),其中有限责任性质的公司占大多数,无限责任的合伙制公司很少。”

“英国90%以上的公司不超过6人,40人以上的只占1%,几家较大的设计公司集中了20%以上的建筑师。”“有限—合伙人制公司是近年来开始流行的企业形式,在15年前还不允许有这种性质的企业成立。”

英美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大部分是新型的“有限—合伙人制”,这比我国现在广泛常用的无限责任的合伙人制更易控制风险和保障合伙人的利益。

国内大部分业主对于传统设计院的极端信任,以及相应设计保险制度的缺位都给一些初出茅庐的建筑师开办建筑事务所带来极大的困难。小规模的项目(如房屋装修)正变得越来越多,《物权法》的颁布也使小型建筑事务所的增多成为趋势。但大规模小型建筑事务所的出现还亟待各种注册制度、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和资格准入制度的建立,以及市场对建筑师的信任。

3.管理结构

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小规模事务所“典型的人员构成模式是1个~2个合伙人(或注册建筑师),1个办公室助理,1名兼职会计、2名~3名实习生。”

美国的一般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只有一个老板,公司归他一个人所有,英文称为SoleProprietorship,一般小型事务所多是这种类型;一种是有几个合伙人;公司归合伙人所有;英文称Partnership;第三种是股份制公司(称Corporation);持股人都是公司的主要负责人,由于持股人(Stockholder)拥有的股份数量不同,在公司的地位及发言权也不一样,一般比较大的事务所都是股份制。”

因此,建筑事务所的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为了保证自己对项目设计的控制权,起主导地位的建筑师往往掌握着事务所大部分的股份且不对外出售,即对事务所的行政和管理起着决定作用。建筑师不仅需要进行设计,还需要对项目进行管理,才能够保证工程按照设计意图执行。而对于骨干的奖励模式可以看出老板建筑师对员工分层对待的特点。这几个层次可以按照以下顺序排列:董事长(持有股份,领导事务所);董事(持有股份,对决策具有影响力);副董事(享有年终分红);建筑师、设计师、项目经理(工资);技师、绘图员(工资)。超级秘书网

三、挑战

1.提高建筑师自身的管理素养。管理方面的素质对于项目和运营事务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有赖于引起教育体系的共识。

2.促进多元化的企业形式,建立设计保险制度。增强对风险的应对能力。

3.明确建筑事务所定位。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提高专业化程度,设计适合的人员构成模式。合适的模式能够使事务所的项目进行得更加顺利,更可以使员工产生必要的归宿感。

参考文献:

[1]卫更太:欧美的小规模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国勘察设计,2006,04:28~30

[2]王早生:美国、英国建筑事务所及建筑市场管理制度考察报告.中国勘察设计,2005,04:15~18

篇(6)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建筑 布局 环境 人性化

【论文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图书馆新馆建设如火如荼,图书馆面对的社会环境,读者要求也与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如果更好的利用图书馆来为读者服务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浅要分析了如何规划图书馆的内部装饰,环境布局,以便给读者提供更好的,更人性化的服务。

伴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科技的进步,图书馆的内涵不断深化,外延不断扩大,社会文化等活动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而图书馆建筑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封闭到开放,不断现代化的历程。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信息化社会。,为适应社会,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信息传播、建筑思想和服务理念都在发生了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图书馆建筑学的研究上,也使得图书馆建筑学向着更高更深的层面上拓展,与此相适应,新世纪的图书馆建筑也应适应时代的变革,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弘扬现代设计思想,结合实际,注重现代化和园区人文特色的设计。

1.现代图书馆建筑发展的趋势

1.1 图书馆建筑应注重人文化和艺术设计:当人类社会步入现代化的阶段后,图书馆的主体建筑造型突出现代精神,融入时代特色,逐渐摒弃传统的结构,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力求造型新颖,美观大方,简洁明快,崇尚高雅,并能与周围环境协调,产生亲切和吸引读者的文化氛围,再现建筑艺术魅力,烘托出一种静谧高雅的知识殿堂的氛围,凸现中西文化相互交融渗透,大胆吸收西方文化的精髓和成功经验,追求空间层次、立体造型、细部装饰、质感色彩、光影及其与周围环境融合而形成的视觉整体形象"赋予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和视觉上的享受。

1.2 开放性和灵活性设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使用,图书馆的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藏借阅三大功能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按此功能设计的分区明确的图书馆建筑,已严重影响其功能的发挥"图书馆建筑也正经历着由封闭的固定的空间形态向开放的灵活的空间形态的转变.

1.3多功能性设计: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也给图书馆结构带来影响,现代图书馆建筑中多功能的阅览室、视听室、音像室;多功能的报告厅、展览厅、学术研究室、科技信息数据库检索室等多功能区占用图书馆的较大空间,并成为读者学习、研究活动的重要场所"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的改善,图书馆将来有可能成为人们文化娱乐、休闲、交友的重要场所,与此相应的报告厅、会议厅、书店、餐饮、车库、等各种生活服务和咨询服务等项业务均会占用一部分空间"功能可能还要发生变化,在建筑设计中应注意各种功能与公共服务场所的安排与设计。

2.当代图书馆的空间布局的特点

图书馆建筑的发展要求图书馆的内部空间布局作出相应的变化,而图书馆的空间布局是同图书馆的特定功能联系在一起,图书馆的功能随着时间的变化,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变化而不要变化,这就要求图书馆的空间布局也要随之而变化。新形势下,图书馆的空间布局体现以下特点:

2.1 全开放式的空间布局:所谓全开放式空间布局是指图书馆楼内层层相连、室室相通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打破了以往图书馆内室与室、库与库之间用墙体决然分割的传统做法。这里的室只是概念上的划分,而非空间上区分。全开放的空间布局为读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读者一踏入图书馆就可以自由地进入馆内任何—个书库或阅览室等公共服务场所,图书馆大门是读者进入图书馆的唯一灌卡。这种布局与当代图书馆实施借阅—体化和全面

开架借阅服务的做法相—致。书库和阅览室已经没有严格的区分。

2.2 人性化的空间:以人为本是当代图书馆空间环境设计必须体现的重要思想。如今人们到图书馆来已不仅满足获取信息,对文化休闲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希望在一个舒适、温馨且能满足一定个性化的环境里阅读休闲。因此,图书馆应该为读者营造人性化的个体空间。传统的图书馆阅览室里,桌椅书架整齐,形状风格单一,阅览空间区域连成一片,缺少变化,显得呆板,缺乏个性化考虑,难以体现人性化的要求。。当代图书馆的空间环境布局应该打破这种状况。

主要通过阅览桌椅和书架空间上的合理分布来实现。另外,还要借助阅览桌椅和书架等设施的形状、颜色的合理搭配,阅览区域的排架区域相融合,达到阅览空间的个性化要求。

2.3 学习与休闲的统一:当代图书馆既是读书学习获取信息的地方,也是文化休闲的场所,学术性与文化性并举,教育职能和信息职能与文化休闲职能并列是当代图书馆的一大特点。这就要求图书馆的空间布局要同时考虑读者学习和文化休闲两方面的需要、尽力做到两者统一。学习场所有休闲,休闲地方可学习。学中可闲,闲中有学。这将是当代图书馆不同于其他文化教育机构的又一特色。

着眼当前,面向未来,21世纪的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建筑随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将被推向文化传播的前沿,图书馆建筑也正处于继往开来的变革的时代,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图书馆的内涵不但深化,职能不断的更新,新的信息技术的运用也给图书馆服务提出新的要求,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及空间布局。这就要求图书馆的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以更好的适应形势的要求,完善图书馆的布局,更好地为读者服务。这也是摆在图书馆工作者面前一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颜务林.王静儿.对当代图书馆空间的人文思考.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增刊

[2]刘广明. 图书馆建设中必须重视的几个问题.河南图书馆学刊2002(4)

篇(7)

论文关键词:实验性建筑师,马达斯班,REMKOOLHAAS

在马达的员工心中,这世界上的大师只有一个半,一个是马清运,半个是REMKOOLHAAS。

在当代中国实验性建筑师的队伍里面(注:实验性建筑师指参加主题为“土木”的中国青年建筑师作品展的一班中国青年建筑师们),马清运的立场无疑是十分独特的。对当代实验建筑师们的观点和作品加以分析,能清楚地看到在研究的出发点上主要分为三类:一类试图以空间和建造作为建筑的基础概念,建立建筑学科初步的自足性,“建构”现在在各大建筑媒体上频繁出现的词汇,精辟地概括了理论观点。南大建筑是代表。张永和在建构方面也有很多类似的言论,同样,他也强调“设计实践的起点是建造”,强调关注材料本身的性能。但其文人情结却让他一直回避提及这个词。

还有一类走的是个性化、本土化的创作路线比如王澍,他在各个场合,不断强调自己就是想造房子,想找一些和时代无关的和fashion无关的“永恒的东西”。王澍的创作有两个特点:1)完全和市场脱离开,在参加土木展的建筑师中,他是少有的两个没有公司的建筑师之一(还有一个是南大建筑。艾未未不是建筑师不在讨论范围之内)。2)试图和西方的各种理论保持距离,他从来没有提到过建筑是受哪种西方理论的影响,相反,他一直强调的是建筑天性和中国的文人情结。他想走CarloScarpa的路线.但不知道他有没有这个才气了。刘家琨也是个低凋的人,没见过他强调过自己的理论,感觉七在这方面和王澍有一点象,但是刘家琨是有两条线的建筑师,明线里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暗线几乎是纯商业的运作。这一点在所有的建筑师里面比较有特点或者说,在他们对待商业主义的态度上,刘家锟选择的是一条折中的路线。

第三类就是马清运了,从他的言论和他的建筑实践中能很清晰地辨别出他的特征,辨别出他和其他建筑师的不同之处。

1)马清运关注城市大于建筑本身,在马清运的概念里面,建筑和城市的关系大于建筑本身的完整性,建筑和城市的关系也一直是以马达斯班的建筑设计为出发点。在马达斯班的~系列建筑品中这一点都得到了体现,而最近举行的在学术界影响巨大的都市营造:上海艺术双年展中,马达的作品:都市塑景,对上海北外滩提出了大胆的城市发展策略和概念性的城市设计,虽然学术界对其争议不小,但就其基于城市的理论背景和出发点来说也是十分突出的。

2)在设计的过程中,马清运对策略的应用非常重视,而策略是基于统计学的一个概念,偏规划而不是建筑。马清运的建筑形态是在策略的指导下产生的,而不是像其他的一些建筑师的形态是在建筑学范畴下的一些概念产生的,如建构。例如在宁波中心商业广场的方案中,马清运基于城市,首先提出了几个问题:今天的城市是否还需要一个中心?大规模建设以怎样的身份参与都市主义?空问的震撼或时问的断裂对城市意味着什么?如何重新理解巨构?传统的建筑实践如何适应都市化的方向?在对这几个问题的研究七.,马得出了一系列策略:“中心偏移”策略,“平面进深最小化”策略,“最大化立面”策略,在这一系列的策略指导下,产生了建筑的形态。在对浙江宁波高等教育园区的规划设计中,马达在探讨城市的多样性的角度下,提出了“双面都市”,“最大化的贴面”,“合成校园”,“地价平等”,“弹性景观”等设计策略,进而提出了一套有启发性的都市目标和规划方法。

3)马清运对商业主义的态度和其他的前卫建筑师很不相同。在商业运作上,马达斯班在中国当代前卫建筑师中无疑是最成功的。与王澍对商业主义的拒绝态度不同,与刘家琨中庸的两条线的态度不同,马清运从一开始对商业主义的态度就积极得多。马达斯班也不仅仅是一个前卫的建筑设计机构,还是一个高效的利润制造工厂。其方案进行速度之快,一点不亚于国内的设计机构。

马清运在宾大的时候曾经跟随KOOLHAAS的早期合作人沃尔作了大量城市设计的国际竞赛。1995年,他参与了REM的哈佛设计学院的都市研究规划在1996年进行的珠江三角洲研究结集出版的里面担任了评论员。在他的言论和创作中,能感受到REMKO0LHAAS的影响通过对REM在亚洲、中国的一些研究工作和其对亚洲、对中国城市化的一些看法,也许能为马清运建筑上的一些观点找到其理论上的基点,为他的一些建筑上的实践活动找到原本的动机。

在当代国外学者中,REM是较早的关心当代中国问题的人之一,在较早出版的突变(mutations)一书中,他已经提出了对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兴趣所在,而在这个问题上,其以后的研究工作在(Thegreatleapforward)里面有详细的阐述。REM非常欣赏正在中国发生的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并对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过程和其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了具体研究。他认为,当代的东方正在经历一条和西方的城市化完全不同的道路。历史上,伴随着现代化的道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都产生了不同的城市化的模型,有时候甚至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自然产生的。而这情况正出现在亚洲,在中国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

对于亚洲城市在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REM给予了创造性的肯定解答,对于大块的城市结构和大块的自然地景粗野的结合在一起的城市景观,REM认为他正是代表了新的后城市(posturban)的特征,他将“不是城市的,也不是农田的。他将是建筑和地景的最终冲突的一个舞台”,他表明了“两个概念的终结,建筑和地景建筑。”在珠江三角洲,REM找到了这种新的城市状况的例证,大都会和反祖一般的大面积农田时存在就象是这样的一幅画面:“在鱼塘的边上,一块巨大的牌子上二写着‘100年不变’:在附近耸立着巨大的塔楼的其他的建筑”

同时,REM也很欣赏珠江三角洲城市之间的富有张力的关系。他认为传统的城市都是以获得平衡,和谐及某种程度的同质性为目的的。但珠江三角洲的这种城市关系,是建立在补充的竞争基础上的关系,这关系虽然看起来是粗鲁的,但也是精致的和敏感的。这好象是一个自相矛盾的结论,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对一个细节的改动将要求整体的变化,以获得一个新的平衡。城市的活力和多样性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将马清运的建筑理论与实践和REM的一些言论并置起来,就能从中看到一些相似的地方。

首先是对中国快速城市化的现状,两人的立场是大致相同的.和大多数建筑师(其中包括一些中国当代的实验建筑师)对中国建筑产业的现状的批判性的态度不同的是,他们都意识到了快速发展的经济对建筑设计过程的决定性的影响,而把之看成和欧洲国家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新的课题加以对待:这是积极的态度:这立场也反映在马清运不强调建造过程,不强调建筑的细部的精美上。也许在因为经济快速发展而决定的快速设计,快速建造,而同时施工人员和工业化水平又相对低下的中国的现状下,片面地强调建筑的精细,本身就是不切合实际的做法。马达斯班的高效率的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也是这立场的另外一个反映。马清运在讲座里面曾经提到,对于建筑师被资本利用的必然命运,一部分建筑师选择了孤傲的对立态度,学校成了,他们最好的一块阵地,另一部分选择了完全的放任自流,而他认为会有第三条路存在的可能性,而愿意去加以探索。

在设计的人手点上,马清运和REM都认为,城市是设计策略的源泉,而建筑师对城市的态度是一种“回应”(reaction)。REM认为,在后现代时期,知识分子已不可能先知先觉并抑制问题的发生,而是对现实的回应……在马达斯班设计的宁波中心商业广场中,从城市的设计出发点和对城市的回应态度也贯穿了设计的整个过程。

在设计的方法上,马清运运用的是和KOOLHAAS类似的图表(diagram)的研究方法以获得有效的策略。图表在荷兰建筑师中应用得非常广泛,其作用在于将抽象的数字通过图形的面积、高度等具体的量化,从而易于比较。马清运重视在设计前的研究工作以得出指导设计的策略,而图表法是他在研究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