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4 22:13:0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人文社科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成果转化;问题;对策
1. 前言
近几年,随着高校社科类科研成果的增多,对我国社会以及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转化之后会成为智力支持或者精神动力,会带给人们更多积极方面的影响,最终也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因此社科科研成果的转化问题受到社会上的普遍重视。我国高校承担了国家一半的科研任务,其中自然科学类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人文社科类的科研成果转化却不如自然科学类成果转化顺利,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面对。
2. 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转化出现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主要问题就是大量的成果仍然只是在书面上,转化的效果比较低。出现转化少,并且转化困难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国家重视度不够
我国人文社科类成果的转化工作,不管从宏观还是微观来看,国家的重视度都不如自然科学类。宏观方面来看,我国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非常重视科技的进步,并积极推进自然科学类的成果转化,但是我国对推动社会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依然定位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材料等自然科学的领域之内[1]。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却没有如此的重视,在国家的相关政策中,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重视度是落后于自然科学类的。忽视了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对社会精神层面的推动作用,对社会产生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持。就高校而言,学校里开展的大型科研所,大部分展示的都是自然科学领域的成果,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缺席现象严重。从微观层面来看,其中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团体等对成果的需求不够,不能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投入更多的关注;高校的人文社科类科研人员只是专注于自己和出版著作,成果不能和社会紧密联系起来。
2.2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价值不够
与自然科学类的科研成果不同,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多是通过论文和著作的形式出现,就高校来说,每年学校里发表的人文社科类科论文多则上千篇,其中一些核心期刊的。但是却存在这样的现象,论文多,成果多,非专业人士并不能看懂,难以进行推广和转化,也就是转化价值不够,对现实的指导不够。再者,很多高校的人文社科类研究人员非常敬业,专心做学术研究工作,但是与社会接触比较少,不关心社会的热点问题,这样研究出来的东西对社会价值性不大,转化成果就存在难度。
2.3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转化渠道存在问题
大部分的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属于精神产品,虽然其中的一部分成果可以直接提供给政府咨询和参考,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但是大部分的成果还是通过传播的渠道让人们去接受的。首先转化传播是通过科研人员在学术会议或者论坛上将科研成果展现出来或者通过展示出来,这样范围就非常的狭小,造成传播转化仅仅限制在一小范围内。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再次传播,是通过媒体等形式,但是由于缺乏一些正确的引导,科研成果容易成为迎合人们娱乐心理的手段。
3. 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转化对策
3.1加强社会关注度
国家应该认识到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性,要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引导以及促进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转化。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也要认识到其重要性,积极的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到人文社科的研究上。高校也要加强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视,要根据科研人员以及社科类科研成果的相关特点进行制定相关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和标准,要注重引导和激励高校教育和科研人员积极的参与到人文社科类成果的研究和转化。
3.2提高科研成果质量
要想做到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较好的转化,科研成果的质量是重中之重,科研成果质量的提高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2]。因此,要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首先要做好激励和引导,高校要有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服务社会的人文社科类科研研究。其次,要做好科研成果的评价,要完善评价体系,不能仅仅以刊物的级别来决定科研成果的水平。在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研究中存在很多的不客观因素,需要建立适合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评价的体现。
3.3扩展成果转化渠道
在提高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质量之后,要积极做好成果的转化,并要不断扩展成果转化的渠道。高校应该针对不同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积极扩展渠道,来实现转化。首先,要做好首次转化,这需要建立相关的专项资金,用来激励相关优秀论文和著作的发表。其次,高校还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基地,研究成果要和社会、政府以及企业相关,建立一些不同的推广基地,既可以解决资金问题,又可以让成果积极的与社会联系在一起。再者,还要成果进行再次的传播和转化,在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积极的和传播媒体进行合作,在电视、报刊以及广播等上设立相关的栏目和专题来推广更多和社会紧密联系的科研成果。另外要积极的借助网络资源进行人文社科类成果的展示,加强与社会大众的交流。最后,要积极的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高效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推广来促进高校产生经济增长点,把文化转变为经济效益。
4. 结语
高校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转化目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需要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并要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加大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转化的投入,积极推进优秀成果的转化。因此,要认真面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并要提出相应的措施来促进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转化。(作者单位:青海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大力发展人文社科阶段。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迎来了大发展。人文社科也在中医药院校转型中的特殊地位不断凸显出来。实现中医药院校由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的发展,人文社科必须有现对独立的学术和学科地位,有自主发展的学术规模、空间,并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准和学术地位。各校开办了卫生事业管理、市场营销、英语、日语等本科专业以及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中医伦理学、中医保健体育等研究生学科专业。这些非医学科专业的学生数占到各学校学生总数的2-3成以上。
二、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背景分析
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医学研究和医疗活动以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为基础,没有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就没有医学。研究解决医学引发的重大现实问题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医学科学发展过程中,医学技术的应用范围与社会价值层面引发一系列争论,而这些超越技术本身的问题要通过社会、道德、文化等方面给出合理判断。对于在夹缝中生存的中医而言,需要用包括人文社科在内的多种方式对中医进行解读,让公众了解中医知识,相信中医文化,传播中医理念。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具有良好的基础。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资源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阵营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新时期勇担责任和使命,取得长足进步。中医药院校基本形成了全面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社科学科体系。医药院校人文社科发展受到关注。在国家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背景下,医药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也受到了关注。教育部主导成立了全国医药院校社科研究协会,定期举办全国医药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
三、中医药高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任务和思路
《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中规定:“独立的中医学院校或在综合性大学以及医科大学中设置的中医学院(系),必须得到学校人文、社会学科及其他自然学科的学术支持,应该重视学科交叉与渗透对中医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努力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科的基本任务可以定位为三个层面,并逐步向最好层面努力:一是在最低层面上,使人文社科不拖和少拖学校发展布局和发展速度的后腿;二是在居中的层面上,使人文社科达到与学校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水平;三是在较高的层面上,使人文社科能够为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作出更多贡献。在学科布局上,要通过建立人文社科来扩大学科覆盖面,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加快从单科性向多科性的转变和提升。在学科水平上,人文社科应有与学校其他学科相当的学术水准,有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和发展空间,使人文社科的地位由辅向基础性转变,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和人文品位。在社会地位和影响上,提升中医药院校在高教领域的地位和发言权,争取在人文社科主流学术圈中的话语权。在学术功能上,人文社科教师要走出单纯讲授公共课的区域,开展专业性的学术研究,争取在国内外所在学科中的学术地位。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科的基本思路是入主流、倡交叉、创特色。“入主流”就是要把中医药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专业的人文社科来加以建设,以达到国内外学术界的一定水平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能够参与主流对话,参与学科中重大问题的研讨。“倡交叉”就是这些学科的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中医药学科的发展中去,在人文社会科学与中医学之间寻求新的生长点和交叉点,达到良性的互动和互渗,使之成为不可或缺的内生性学科,成为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创特色”就是要走特色之路,“特色”可以在与医学的交叉中产生,也可以在对某些新的研究领域或者分支学科开发中产生。
四、中医药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外文文献资源文献资源宏观建设共建共知共享联合保障
近年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对文献的需求量急速增加。但由于历史客观原因、资金不足等诸多因素,外文文献资源缺漏,收藏品种少,结构失衡,无法满足文科研究需求的增长。我国人文社科研究人员一直呼吁,希望在外文文献资源方面加强国家的投资和调控力度,以改善目前文献的重复采购和空白的状况。另一方面,文献资源的宏观建设一直是高校图书馆界的热点问题之一,整体化建设与资源共建共享思想也一直指导着高校图书馆界的发展,为高校人文社科外文资源的宏观布局与联合保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高校人文社科外文资源的布局与保障方法,可以概括为:目标明确,调查先行,宏观布局,全面收藏,拓展服务,以评促建。
1.目标确立:以建立国家最终保障为基本发展战略
作为文献资源的宏观建设目标,应首先从国家层面出发考虑,把为我国人文社科教学科研提供文献资源的最终保障作为建设总目标。所谓国家最终保障,一是指倾国家之力,尽可能将文献资源收藏完整,外文文献保障率至少要达到95%以上;二是指开展国家的战略收藏和存档,以保证现在或者将来、正常情况或者出现不可预知灾难的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拥有文献,为用户提供最终的文献保障服务。
2.宏观布局:建立科学合理的分工模式与协调机制
围绕中心目标,首先要确定的是文献资源的宏观布局方案,以及相关的协调机制,这是资源发展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保障。所谓文献资源的宏观布局,强调的是把各高校图书馆的外文资源看作是一个整体,通过对不同学科、不同类型、不同载体文献的合理布局规划,统筹安排,形成高校人文社科外文文献的保障体系。
目前CASHL已经建成的三级保障体系,全国中心(2个)、区域中心(5个)、学科中心(10个),共17个中心图书馆即为上述思想指导下的宏观布局模式,这17个中心馆或者在人文社科外文资源上具有传统的综合优势,或者在某些学科上各具特色。
3.资源调查:文献资源布局与保障的基础性工作
要做好文献资源发展工作,就要摸清家底,包括国内高校图书馆的收藏情况、国外文献资源的出版与收藏情况,找出差距和不足。
此外,还需要对人文社科文献的用户需求进行调查分析。这方面可以以学科为基础,采用引文评价、用户调查等方法,分析总结高校人文社科教学科研对文献资源的需求情况与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整体建设方案和工作进行验证与调整,并对资源的服务与合理使用提出建议。
4.文献建设:开展资源的全面收藏
资源建设工作是开展高校人文社科外文资源联合保障的基础和根本,国家的投资大部分都在这项工作上。根据前面所述调研的结果,可以比较细致地分析出我国人文社科外文资源结构性缺失的问题所在,通过国内外的数据比对,得到诸如外文文献缺藏目录、外文文献补藏方案、学科文献保障方案等具体的指导性文献,随后即可以开展资源的全面收藏工作。
1)可以开展1950-1990年的图书回溯补藏工作。
针对我国1949年以后人文社科外文文献资源(特别是图书)缺乏的问题,通过调查得出国外1950-1990年人文社会科学外文图书权威书目,对比我国高校1950-1990年外文图书收藏情况,总结出我国高校图书馆这段时间的收藏和缺藏情况,提出具体的缺藏目录,并对经典性、通用性西文图书进行最大程度的补藏。
2)可以按学科开展当前文献的保障建设工作。
选择最近几年中可以获得比较完整数据的年份,通过对国外人文社科图书出版情况及国外若干一流图书馆收藏情况的调查分析,得出各学科的文献资源目录;然后对比我国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的收藏情况,包括收藏数量、收藏质量、学科结构、类型结构等,得出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当前的外文文献收藏和缺藏情况、对教学科研的保障水平和程度,按学科提出文献的全面和最终保障方案包括各个学科、各类型文献(图书/期刊/电子资源等)的品种、数量、类型、所需资金等具体内容。
3)动态平衡,按需调整。
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根据每年的资源建设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保持各学科之间的平衡;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随时了解用户的使用情况,修订资源发展政策,例如通过引文分析、问卷调查以及深度访谈,对一些人文社科重点学科进行抽样调研与分析,了解高校人文社科教学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和信息利用行为模式,着重研究其对外文文献利用以及需要能否得到满足情况。
5.拓展服务:以共建共知共享为原则的保障途径
资源建设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读者提供文献;而对文献的利用,反过来也促进和改善了馆藏发展。因此,以共建共知共享为原则,做好人文社科外文文献的服务工作,就成为高校人文社科文献资源建设实现最终保障的保障,是直接面对用户的前沿,同时也是这项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这方面的服务主要应包括:1)共知:即对文献内容的报道和揭示;2)共享:提供文献的检索、浏览、借阅和传递服务,以及深层次的课题咨询;3)共建服务网络。
6.以评估促建设
建立有效的资源和服务绩效评估机制,发展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并坚持执行下去,会起到不断改进资源建设,促进和规范文献服务的发展,发挥经费使用效益的作用。
通过整体规划布局、联合保障,我国高校图书馆将有重点、按学科、按年代收藏和补藏人文社科外文文献,有限的国家投资会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各校各地区在不同学科的长处将得到充分利用,其强势和重点学科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同时也会弥补各校外文图书经费的不足;保证外文文科重要学术性、经典性资源的全面收藏,填补我国外文图书1950-1990年代间的空白和缺陷,逐步改变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资源收藏的结构性缺失状况;更将建设成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科研的最终文献资源保障基地,和拥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和最完整收藏的虚拟联合图书馆。同时,通过共建共享平台的服务,使国家投资购买的文献得到充分利用,为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提供有效解决外文文科图书匮乏的途径,进一步实现外文图书与中文图书之间的信息平衡,开创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新局面。
此论文为河南工业大学校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XSK048
参考文献:
[1]肖珑,关志英.CASHL: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8(5)
一、社科论文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论证方法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写作的论证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以说理的方式,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对研究问题进行层层梳理,提出明确的论点,并逐一予以阐释、 论证的研究方式。运用论证方法撰写的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属于论证型论文。论证型论文通常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部分组成。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因果法、反证法、引申法等。
(二)评述方法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写作的评述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对其研究领域的某一成果或具体观点进行褒贬不一的综合性评述的研究方法。根据评述对象的不同,评述通常分为文献评述和会议评述两种不同类别。运用评述研究方法所撰写的。论文通常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并钚- -味对已有观点或成果进行正面论证或反面驳斥,而是综合各方面观点以客观的态度对其进行评述。评述型论文通常包括前言、主题和总结三个部分,与运用论证方法撰写的论证型论文相比有明显区别。在评述型论文的撰写中应特别注意对评述对象资料的搜集要尽完整,使用的文献资源也应忠于事实,最大程度保证评述的客观性。
(三)调研方法
调研方法是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特别是社会科学类论文研究方法中较为重要的研究方法。运用调研方法撰写的论文就是通常所说的"调研报告".根据调研报告撰写的论文就是"调研型论文".调研方法是基于真实的社会实践调研,对搜集的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后,再开展客观分析的一种综合性学术研究方法。调研方法最常用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社会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也是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开展实证研究的基础性方法。调研型论文通常包括调查和研究两个阶段,通过调查去研究某些社会现象,得出有关数据,归纳相关规律,为解决某些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或参考。
(四)考证方法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写作的考证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对学科领域或社会实践中的某- -问题 ,以直接或间接的材料为基础进行深入研究、辨明是非的研究方法。通常意义上的"考证"多指对古籍、古证的考察或修订。现在的考证含义已有所延伸,不再仅局限于对古籍的考察,而是指对事实的考核和例证。
考证方法常用于历史学、语言学、文学等学科。考证型论文-般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与其他研究方式不同的是,考证型论文的研究方式需提出新的考证观点,否则只是延续前人的考证结论,考证的意义就大大削弱了。
二、适用社科论文的研究方法介绍
1、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 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 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 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 问卷调查法 ,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 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 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 研究提纲或观察表, 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 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 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 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 发现其中的问题。 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 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 借助各种方法技术, 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 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3、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 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 从而全面地、 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 其作用有: 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 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 有助于观察和访问。 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 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 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 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 在自然条件下, 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 根据观察、 记录、 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 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4、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 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 理清关系, 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 的方面的分析。 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 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 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 从而能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 揭示内在规律。
5、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 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 2000 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 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 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6、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 加以调查分析, 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
(1) 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
(2) 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
(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7、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 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 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数量研究法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8、模拟法 (模型方法 )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 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 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 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 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
9、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 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
10、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 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 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 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
11、 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 使之系统化、 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12、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 它将已有的现象、 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 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 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 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 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 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
13、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 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 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 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 ,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 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 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 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 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
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 模糊数学 分析方法。
14、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5、 系统科学方法
关键词: 法学基础理论教育 法律认知科学 实验 教学步骤
法学基础理论教育是法学教育的基石,由于其所涉及的理论问题众多,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较多;长期以来,深受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的影响;最近一二十年又受到了经济学的重大影响,因此,传统法学教育以讲授、探讨为主,后来受到社会科学的影响,加入了社会调查和经济分析演算的模式。但是,法学教育与自然科学存在一定交叉,也能进行一些实验课程,典型就是犯罪学、侦查学方面的实验研究。在法律心理学方面,不仅能够进行法律心理学的社会研究,还能够进行生理、心理学方面的实验研究,典型的就是从事“法律与认知科学”交叉问题的实验研究。本文以“法律认知科学”(法律认知心理)实验为例,对法律实验问题进行探讨。
法律属于社会科学,作为法律基本理论的法哲学问题则既属于社会科学问题,又属于哲学问题。所以,法哲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法律认知科学是指运用认知科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对法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法律认知科学是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人文社科的法哲学问题,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衔接。
与传统的法哲学讲授、讨论的方法不同,法律认知科学也可以采用实验的教学研究方法。但是,法律认知科学实验与自然科学(医学和生物学)实验有本质区别。一般的医学和生物学实验是研究生命体的生理状况和病变的医治问题,而法律认知科学的实验则是运用医学或生物学的手段,研究法律决策中生理心理过程,研究人文社科问题的生理基础。
法律认知科学实验的教学步骤如下。
一、实验之前的课程讲授
1.相关法哲学理论的讲授。法哲学理论的讲授,主要是介绍现有的一些法哲学流派和主要的法哲学观点争议,这为日后提出问题奠定了基础。法律认知科学的实验设计主要是运用生理实验解决法哲学问题或者部门法的主要问题,所以人文社科问题是实验的目的之所在。很多法律认知科学的生理实验流程大同小异,运用的设备相差无几,但是其所解决的法哲学问题却大相径庭,所以,相关的法哲学理论的基础必须夯实,否则实验就是无的放矢。
为了进行“法律认知科学”的实验,就必须让学生选修“法哲学”、“西方法律思想史”和各个部分法的法哲学课程(如“民法哲学”、“刑法哲学”、“诉讼法基础理论”等课程)。为此,我们开设了“西方法理学”和“法哲学”等课程。通过相关法哲学课程的讲授,并组织学生对部分重点问题、争议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提炼出核心争议之所在,由此设想日后可以进行实验的粗略方案。这一点也是体现“认知研究”与“治疗研究”之间的区别,体现我们研究的人文社科的目的指向(而非一般的自然科学或医学意义)。此外,我们还为法学硕士生开设了“神经元法学”和“法律认知科学”等课程,对此类问题的探讨更为专业、细致。
2.联系医院的医生前来讲课。由于课程具有跨学科性质,这种课程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而本学科的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跨学科知识背景,但毕竟其主导学科还是法学或法理学,在其他学科方面的学识显然不如这个领域的专家。所以,邀请其他学科的教师或研究人员前来授课就显得很有必要。而对于法律心理实验课程而言,这方面主要是请医院的医生前来上课。这里包含了以下三类,一类是神经科专业的医生,其为我们讲解脑神经系统的相关知识。部分高学历的医生由于拥有系统的硕士、博士乃至博士后的教育和科研知识,甚至还可能从事过“认知”领域的生理研究,就能够从“生理心理学”的“认知”角度为我们讲解实验设计的方案、流程等对实验特别有意义的问题。
3.带领学生前往实验室参观。由于法学专业学生对工科和医科的实验室一般都比较陌生,如果他们对医疗设备或者医学实验室没有相关的认识,就不可能设计出好的实验方案,因此,非常有必要让他们参观实验室或者医疗设备。在参观的过程中,由医务和实验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其中包括仪器、操作流程和仪器软件的介绍。老师和学生甚至可以进一步接触机器,如进入密封的磁共振室,躺入磁共振仪器内模拟作为实验的受试者。这样,他们能够亲身体会到躺在仪器内接受检查或实验者的境况,设计出更加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
从事“法律认知科学”实验的仪器设备与“医学治疗和检查”的实验设备虽然相同,但是依旧存在一些差别。如磁共振机器,一般医学治疗目的进行的检查往往只需要运用“1.5T”级别的机器;虽然这种级别的机器也能运用于“法律认知科学”实验,但是相关实验对仪器的要求往往更高,通常要求是“3.0T”级,此级别仪器在普通医学检查中的运用就比较少;认知科学实验的磁共振仪器甚至使用到高达“12T”级别。
二、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工作
1.通读实验报告。法律认知科学相关的实验论文很多,必须进行大范围的选题筛选。粗略筛选之后的论文,由任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研读。研读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看看研究现状,知道他人的研究进程、重点、热点和难点。通过这些研读,我们就能够根据现有的研究进度,选择尚未研究(发表的)而又可能比较重要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日后实验选题的大致范围。
二是参考他们的研究手段、流程,对他们的研究方法进行借鉴。现在发表的论文,一般都会大致介绍实验的流程。然而,学术论文毕竟不是实验报告,其更多侧重于问题的提出、解决和分析,流程的介绍往往比较粗糙。当然,部分学术论文也有比较详细的实验流程,对此类论文的仔细研习,就能对实验设计产生比较大的影响。①
2.对主题进行社会科学的探讨。在进行文献研读的基础上,我们能够得出大致的可能的研究“主题”,这时返回法律社会科学领域,以法哲学的视角重新进行审阅,才能更好地获得“生理心理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自然衔接。在生理自然科学领域可能可以从事实验研究的“主题”,还必须获得“法哲学”、“法社会科学”上的意义。因为,有的问题虽然在自然科学上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然而从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看,其意义可能就会大打折扣(或者意义就不那么直接)。此类论文的价值更多是在“治疗性”而非“认知性”。很多人文社会科学(法哲学)的问题虽然意义重大,但从自然科学(生理心理学)的角度看,在现阶段却还缺乏研究该问题的“方法”和“设备”。所以,必须获得二者的协调和平衡。
主题的选定是法律认知科学实验的第一个难点。这个难点意指“我们要解决什么主题”,其既涉及“什么主题十分重要”,又指“对该主题的研究到什么程度”,还指“现在已经具备研究该主题的手段或方法”。
3.组织实验设计。从法律认知科学实验的角度看,组织实验设计的第一步是设计实验方案,这是最重要的一步。设计何种方案、设计何种场景、设计何种问题,以及何种音像、问卷材料,都关系到实验结果的真实与否。这也是法律认知科学实验的第二个难点。我们要设计出一些“场景”或者“问题”,让受试者在这种环境下能更真实地思考或者表达情绪,从而得出比较真实的实验结果。
西方国家在以往的研究中,存在比较巧妙的实验设计,例如对于道德中不公正问题的容忍情况,研究者在最后通牒实验中,部分受试者拒绝接受不公平的分配方案,这是其情绪化的表现。该实验设计如下②:19名(方案接受者,“responder”)接受磁共振扫描,共进行了30轮游戏,对手(方案的提出者,“offer”)部分是人,部分是计算机。每次都涉及10美元的瓜分。对手所提出的方案中,一半是公平的(对半开),剩下的为2次“9比1”,2次“8比2”,1次“7比3”;在这些方案中,方案提出者的分配比例较大,而接受者的比例较小。结果是,对于公平的方案,方案接受者都接受了;越不公平的方案,则参与者的接受率越低,“7比3方案”至“对半开方案”的所有方案(即“5∶ 5”,“6∶ 4”,“7∶ 3”)都被接受了。在“9比1”和“8比2”两种方案中,如果“方案提出者是人”,则其方案的接受率低于“方案的提出者是计算机”。这就意味着方案接受者对于不公平方案存有情感性反应。这种不公平引发的脑区为:两侧前脑岛(bilateral anterior insula)、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这证明了两侧前脑岛(bilateral anterior insula)厌恶不公平,作为负面情感的脑区,其反映出了对于不公平方案的厌恶。诸如此类实验设计非常巧妙,就能够为我们进行相关实验提供设计上的参考或模仿。
4.进行预实验。在实验设计之后,有必要进行预实验,检验实验的可实施程度。这种预实验,可以提升实验者的信心,也可以作为申请相关课题的依据。更为重要的是,预实验还可以检测实验的可行性,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或缺陷进行适当的修正。
在预实验之后,还必须进行志愿者的招募和筛选。
三、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是实验的核心状态。法律认知科学的实验流程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其与医学实验相比通常更简单。其运用的仪器设备有核磁共振(FMRI)、眼动仪和脑电图等,其中核磁共振最为典型。该仪器不仅运用于医学治疗和研究,现在还广泛运用于认知科学的各类研究。核磁共振运用于法律认知科学的研究,主要优点在于其定位非常准确(虽然时间上稍有迟滞)。
由于实验的磁共振仪器操作是高度专业化工作(而且机器极为昂贵),只能由专业的实验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因此法学教师和学生不能从事,在此不做详细介绍。
四、实验之后的分析总结
实验之后的分析总结属于实验的后期工作,主要是数据、图像分析,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分析总结。
1.数据、图像分析。数据分析具有客观性,需要专业的实验工作人员进行数据和图像的分析。法律认知科学实验主要运用核磁共振仪器,对于脑区图像的要求比较高,还需要比较好的核磁共振配套分析软件,对此进行精细的分析。此类软件一般只有磁共振专业技术人员才会使用,由他们进行相关数据图像分析比较科学。如果涉及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必须建立数据模型,则还需要数学专业人士进行相关的工作。
此外,除了实验工作人员和数学人才外,还需要神经科专业医师或者认知神经学专家对此类数据和图像进行“认知神经心理”方面的分析。这种分析就是我们后期进行人文社会分析和理论化的基础。
2.进行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分析总结。与前一步工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相比,对实验结果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的分析总结则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质。我们需要从已有的数据和图像,根据我们需要解决的人文社科(法哲学)主题进行解读。这种解读是人文社科的解读,是运用实验数据和图像得出人文社科的结论。所以,一定的主观性是原有的实验设计思路和人文社科理论基础的延续。现有实验的理论分析,如道德的情感性实验,就需要根据道德哲学理论进行分析;“先天犯罪人”问题的实验,这就需要根据刑法哲学理论进行相关探讨。
五、注意事项
1.“主题的选定”、“实验设计”和“理论性总结”这三点是整个流程的重中之重。这三点工作如果没有做好,整个实验就是失败的实验。这三点如果做好了,实验获得成功的概率就非常大。
2.法律认知科学的实验需要人文社会科学(法律基础理论)和医学两个大领域(两大领域内还有各个小专业)的工作者进行跨学科的合作,尤其需要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因为随着知识分工越来越精细,知识总量的迅速膨胀,此类合作需要跨越多个传统学科。一方面,我们跨越的知识领域非常大,另一方面,在各种细微领域却依旧要求保持原有的严谨性(否则就违背科学的客观性)。所以,很难有一个人在多个领域内同时保有各个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因此,为了在多个学科领域内的合作能够维系原有各个学科的严密性,我们只能求助于多学科专业人士之间的合作。这是完成此类工作的最佳模式,所以我们必须组建紧密团结的团队。
注释:
①在认知科学领域,例如以下论文:M.R.DELGADO,H.M.LOCKE,V.A.STENGER,J.A.FIEZ.Dorsal striatum responses to reward and punishment:Effects of valence and magnitude manipulations.Cognitive,Affective& Behavioral Neuroscience,2003,3(1):27-38.
②Fiery Cushman,Liane Young,Marc Hauser.The Role of Conscious Reasoning and Intuition in Moral Judgment.PSYCHOLOGICAL SCIENCE,2006,(17):1082-1089.
摘 要: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方法,探讨了常用期刊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对评价机制和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指标之
>> 国际学术期刊编委数量与科研产出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科技期刊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期刊评价中的关键指标评析及相关性研究 合作研究与人文社科论文质量的相关性探析 营运资本管理策略激进度与策略绩效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生理指标和心境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浅谈慢性心衰中西医疗效评价指标的相关性 创业精神与相关经济指标的相关性实证研究 动脉僵硬度与动态血压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高校学生身体成分与体质健康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胰腺癌早期和术后相关性指标的临床研究 乙醇对实验大鼠精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影响研究 人文社科期刊匿名审稿的可行性对策 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相关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舌象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文献研究 复感儿中医证型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舒张功能不全患者B型钠尿肽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肝癌患者血小板计数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广州南沙地区软土抗剪强度指标与物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研究 水环境监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3]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第10卷)[R],北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2012:II-VI.
[14]杨红艳.基金资助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质量的影响――基于《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论文评分数据[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8):101-106.
作者简介:杨红艳(1981-),女,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编审,研究方向:学术评价和信息资源管理。
一、对21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进行调查分析
(一)调查方法
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层次结构分析法、文献计量法、个别访谈法和专家评审等方法。理论研究部分,充分利用图书资料和网络文献数据库,搜集21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相关资料,深入理解和综合分析文献内容,一方面详尽地了解目前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特点,另一方面明确国内外人文科学成果评价已取得的成果和不足。实证研究部分,主要运用层次结构分析法、个别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确立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形成相应的论文类成果和应用对策类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获取实证研究样本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以验证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和不足,以明确该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方向。另外,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加强与论文指导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创新,将理论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弥补认识上的不足。
(二)样本收集
确定研究对象:具备研究生培养的石油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国内顶级院校、地域差异的院校、省内有代表性的院校。收集数据方法:通过电话访谈,相关大学网站收集相关资料以及通过相关的期刊或研究报告等资料获取相关数据。除此之外,我们重点选取了二十余位学术评价领域的理论学者和科研管理部门的实践专家,以面访、邮件、电话方式进行了访谈和书面反馈。
(三)21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统计分析
通过选取,最终有21所高校被列为研究的对象。一方面研究这些高校研究生学位评价体系的细化分类,另一方面探析各类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内部的权重分配,各个指标之间相互关系,从而发现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分配的规律。
以中国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三所石油院校的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为蓝本,结合其他18所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的分类方法,将21所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统计结果:一级评价指标的论文选题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要求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的学校统计数量21个;要求选题前沿性的学校统计数量13个;要求选题新颖性的学校统计数量3个。一级指标论文水平主要包括七个二级指标:要求研究方法的学校统计数量19个;要求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水平的学校统计数量16个,要求文献综述的客观性与全面性的学校统计数量15个,要求写作的逻辑性的学校统计数量12个,要求论文研究难度与工作量的学校统计数量8个,要求材料的充分性与可靠性的学校统计数量7个,要求观点鲜明、立论正确的学校统计数量2个。一级指标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要求新观点与新见解的学校统计数量19个;要求潜在的社会效益的学校统计数量9个;要求获奖或的学校统计数量4个。一级指标写作能力主要包括五个二级指标:要求文字表达能力的学校统计数量16个;要求书写的规范化的学校统计数量10个;要求设计图形、图表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学校统计数量9个;要求学风严谨性的学校统计数量5个;要求摘要表述简洁规范反应核心内容的学校统计数量2个。一级指标答辩情况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要求回答问题水平的学校统计数量9个,要求报告重点及阐述情的学校统计数量7个,要求着装及态度情况的学校统计数量3个。
(四)制定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的原则
从评价需求、评价过程、评价结果和评价持续等维度看,应关注以下六项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即分类方案在评价过程中要具有可操作性。分类不能过于复杂,分类颗粒度切分要恰当,以保证分类框架清晰简明,并在最大程度上能够与评价主体的常识判断保持基本一致,使评价主体较容易把握,从而提高评价操作的效率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可比性原则,即分类方案的评价结果要具有可比性。只有同类比较才可以实现同一指标下的度量,评价结果也才具可比性、可信度,这就要求分类标准明确和界线清晰。可扩展性原则,即分类方案要具有一定的扩展张力。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日益交融和加速推进,专业学科也随之细分、交叉、融合。因此,保持评价分类体系具有较广的范围适应性和较强的功能扩展性,有利于评价结果的持续性比较和评价工作的一致性开展。可靠性原则。评价指标的设计不仅要考虑评估对象的特征,同时也要考虑指标的实际可操作性,指标的内容应明确,数量需适当,同时,同一参评项目中不同研究成果的各项指标间应具有一定的内在一致性,相互之间不会产生矛盾。客观性原则。保证评价指标的客观性,使评价指标及其评价结果符合研究成果的实际质量和水平,所设计的评价指标才具有现实意义。独立性原则。当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某一指标被修改或调整时,其他指标应具有适当的独立性,不会因某一指标的修改和调整而使评价指标或评价结果之间相互矛盾。
二、确立人文社会科学(法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
着重选取了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代表和科研管理者开展问卷调查,共形成有效问卷200份。为保证问卷调查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人文社科各学科领域的实际情况,发放问卷时还对受访对象进行了学科比例控制。
重新选取了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代表和科研管理者开展问卷调查,共形成有效问卷200份。为保证问卷调查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人文社科各学科领域的实际情况,发放问卷时还对受访对象进行了学科比例控制。
人文社会科学(法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答辩用)
三、评价体系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该评价体系针对科研管理者、专家和2013年毕业的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进行了实际应用,该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一经使用即得到了学生、相关科研管理人员及指导教师的一致好评,一致认为该评价体系的主要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客观科学:在全面探析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基础上,能够客观科学地反映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实际水平。严密可靠:该评价体系所采用的评价项目和权重比例之间的关系是严密的,选择的应用对象具有代表性,评价结论具有可比性,因而能够对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进行可靠评价。操作简单:与其他评价体系相比,该操作步骤简单明确。答辩之前学生可以通过该体系判断是否符合答辩标准,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该评价体系衡量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完成情况并督促学生。答辩时各答辩评委可以准确科学的评定学生学位论文的综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