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汽车人力资源年中总结

汽车人力资源年中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06 01:09:4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汽车人力资源年中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汽车人力资源年中总结

篇(1)

如果单看标题的话,专业的人力管理者几乎看不出检测法和标准法有什么不同,因为即使是检测法,也是在标准确立的前提下,围绕标准展开的检测。就本质而言,检测法和标准法是没有区别的。但是,在编辑眼中,标准法的树立,是把员工管理中的监督模式,变成了激励模式;把任务未完成的惩罚变为工作能力的提升目标的确立。

赚明天的钱

美国的汽车行业正在不断地向市场传送着好消息。2012年第三季度底特律地区70%的汽车企业宣布自己实现财务的赤字状况。美国商务部也在新闻会中表示,2012年圣诞节之前,90%以上的底特律地区的汽车企业能够扭亏为盈。汽车行业的好消息无疑对目前低迷的市场是个巨大的刺激。但是人们更关心的是,如何将汽车产业的成功加以复制,变成各个行业的成功。

人力资源管理杂志》将汽车行业的成功归纳为市场对后期美国交通业的信心。

消费者的信心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美国的交通客运将在2014年以后大幅度地让位于货运。早在2010年,美国国会为重振汽车行业,便通过《关于在今后三年中鼓励汽车产业发展的备忘录》。在这份文件中,国会承诺在未来的公共交通体系中,削减客运比率,增加货运比率。二是美国教育部门在中学阶段增加了汽车机械原理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课程。可以相信,十年后的美国青年人,会比现在的年轻人更加钟爱汽车,这都是潜在的消费力量。

整合的极端重要性

把市场、技术、培训分割开来会有什么恶果?在发达的西方国家也许还不会很明显,但是,在“金砖四国”这些发展中国家,这种割裂的企业运营模式的弊端就会非常明显了。从最近印度主流媒体传递的信息来看,在2012年前三个季度中破产或者是存在大量问题的公司中,90%都是将自己的市场营销、技术开发以及人员培训不同程度地割裂开来了。

为什么在发展中国家,企业经营要格外重视市场、技术、人员培训三者的整合呢?在东西方学者中的论点中,体现了非常明显的分歧。西方学者习惯用自己传统的观点来批评发展中国家企业中的这种不明智的做法。西方学者始终认为,之所以要把三者结合,就是因为市场在企业经营中的核心作用,而技术和人才培养往往重视理论,却忽视了市场对于理论的指导意义。

但是在东方学者,特别是印度、中国的经济学者看来,之所以要重视三者的结合,根本是因为他们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片面重视了市场、科技的作用,却忽视了市场、科技的纽带——人才。只有以人才为核心,把人的培养贯彻在市场开发核技术开发之中,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玩转秘鲁

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便开始经营自己与拉丁美洲各国的关系。虽然古巴、委内瑞拉这些“坏孩子”老是给山姆大叔添乱,但总体来说拉丁美洲还算是美国“惬意的后院”。然而,就投资水平而言,拉丁美洲的美国融资水平要远远低于以墨西哥为代表的中美洲和以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洲。面对金融危机的困境,不少美国企业界的人士提出了“开发拉美”的观点。但是,从已经迈向拉美的公司的经验来看,从2009年开始的资本转移遇到了大量的问题。虽然拉美国家各个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廉价,但是,到目前为止,四年来公司的利润却仍然没有明显的改观。对此,最早在拉美开发市场的美国净水公司体会最为深刻。最近,美国净水的前市场部副主任、拉美市场开发部主管帕尔梅拉斯·K·塔吉出版了名为《玩转秘鲁》的书。书中详述了帕尔梅拉斯在拉美经营五年的种种体会。归纳地讲,帕尔梅拉斯认为以下三点在企业抢占拉美市场时要特别注意。

1.注意文化冲突问题,切不可在市场开拓之处强行推销美国式的价值观。

2.尊重当地的消费习惯,对于赊销、挂账等当地传统消费习惯予以充分的认同。

3.减少推销,注重产品服务。

“寝事”不安

美国交通部门已经连续三个月对各运输公司的安全监管部门发出了黄色预警信息。根据交通部门方面反馈的信息来看,在过去的两个季度中,由于运输公司一味要求提高运输速率,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大量的职工超负荷工作的现象。这种超负荷工作的直接结果之一便是大量运输司机的睡眠严重不足。而睡眠不足在汽车驾驶工作中最大的恶果便是交通事故发生率的直线上升。

但是,来自交通部门的坏消息并不是唯一让人力部门烦恼的问题。如果交通部门的睡眠问题还是企业强制所致,那么其他生产部门员工所具有的睡眠不足问题则有相当部分是由员工自身引起的。

根据美世咨询的调查,IT企业中由于员工睡眠不足每年可以引发约212亿美元的损失,并且会直接导致27%的软件企业倒闭。而在美国各个产业中,由睡眠不足所引发的损失可以占这些企业年均收入的7%。因此,包括美世在内的许多管理咨询机构都在讨论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制定更加人性化的工作时间表,增加工作人手以及细化分工都是解决睡眠不足问题的可能途径。

走到尽头的年终总结

什么是最影响员工幸福指数的因素?收入、福利、就业保障等等这些传统的因素都曾经或多或少地影响过员工的心情。但是,根据旧金山雇员绩效与考评咨询中心的调查显示,影响员工幸福指数最大的因素在于一个貌似和幸福指数无关的名词:年终绩效考评。

篇(2)

中航工业成飞创建于1958年,原名“成都峨眉机械厂”,代号“国营132厂”,是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1998年中航工业成飞组建为集团公司。中航工业成飞按照“航空为本,军民结合”的发展战略,利用航空的先进技术积极开拓非航空产品市场,确立了军机、民机和非航空民品齐头并进的产业发展格局。军机产品以歼10飞机、枭龙飞机和歼7系列飞机为主,民机产品包括C919、ARJ21机头研制和B737、A320/340等民机部件转包生产,非航空民品有汽车模具、柴油电喷、磁悬浮列车等项目。2011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04.3亿元。

承载我国军用装备研制重任的中航工业成飞,在建国后很长的一段时期里一直披着神秘的面纱,后来随着军民结合战略的逐步落实,渐渐为更多的国人知晓。而今的中航工业成飞不仅在管理上锐意改革,更是加快了雇主品牌建设的步伐,期望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制造更为精良的装备。2012年,中航工业成飞名列由中华英才网主办的中国最佳雇主“设备/电气业”第9名。

那么,中航工业成飞的雇主品牌究竟是怎样打造的呢?为此,《HR经理人》采访了中航工业成飞副总经理潘杰。

为什么要构建雇主品牌

在战略同质化、知识资本化、工作人性化、人才竞争化的时代背景下,人才、工作、雇主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雇主品牌的价值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认可和重视。中航工业成飞意识到,一个良好的雇主品牌在企业人才竞争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潘杰总结了这样四点重要意义:一是雇主品牌的构建可以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二是具有公信度的最佳雇主品牌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三是可以帮助企业找到符合组织价值观的人才,屏蔽一些价值观念不一致的人才,减少雇佣双方不适配的风险。四是可以降低企业人力成本开支,比如雇主品牌实力的增强使得吸引和保留人才的难度降低,招聘和人才重置及培养的成本减少,而且薪酬成本的压力也会降低。正是基于这样的战略初衷,从2009年的校园招聘开始,中航工业成飞便着手打造自己的雇主品牌。

如何为雇主品牌定位

确定了要打造雇主品牌的战略构想后,中航工业成飞开始规划自己到底应以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和个性呈现在求职者面前,也就是说要给自己的雇主品牌做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位。首先,中航工业成飞提出了自身雇主品牌建设的两个最终目标一是通过外部雇主品牌建设,树立航空制造行业内雇主品牌的领先者地位,成为目标大学生人群的首选雇主二是通过内部雇主品牌建设,打造一支高度认同中航工业成飞企业文化、热爱航空事业、敬业乐业、满足未来发展需要的员工队伍。在此目标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雇主品牌内核及吸引人才的核心要素。

根据企业价值观确立雇主品牌内核

雇主品牌的定位就是要解决向哪类员工提供价值、提供什么样的价值的问题,这需要基于企业的战略而定,更深一步说,是基于企业的价值观而定的。而且,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更多的是来源于企业文化的感召力,对外只有吸引那些高度认同企业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人,才能实现长久、稳固的共同发展。

“航空工业的发展水平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中航工业成飞的企业使命是:航空报国,和谐发展,以成为技术领先、管理卓越的世界一流航空制造企业为目标。提倡航空报国、和谐发展就是把企业的价值与员工的价值结合在一起,把个人价值和国家航空事业维系在一起,在为国家做贡献的同时也实现员工的个人价值。”潘杰这样说,所以,“‘航空报国、和谐发展’就是中航工业成飞雇主品牌的精神内核。”

内外部调研确立雇主品牌吸引力

确立雇主品牌定位,也需要向内部员工及外部潜在求职者征询意见,看看在他们心目中的最佳雇主是怎样的。

2010年,中航工业成飞开展了内外部雇主品牌调研,以此作为整个雇主品牌建设的起点。面向外部潜在求职者(大学生)的调研内容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国防航空类行业理想雇主及理想雇主吸引大学生的因素、大学生心目中的理想工作、中航工业成飞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中航工业成飞校园活动情况等。面向内部现有员工也做了满意度调查,内容涉及职场环境、薪酬福利、个人发展、价值实现等四个方面。

最终,通过这次雇主品牌调研报告的数据,并结合对自身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阐释,中航工业成飞初步诠释了其雇主品牌的三个独特吸引力,即:崇高的事业,共同的发展、团结的氛围。

所谓崇高的事业,即选择中航工业成飞的求职者意味着他选择了一份崇高的事业,选择了将个人价值实现与国家航空事业和祖国的前途维系在一起。这个吸引力有别于很多其他企业,可以说具有独特而强烈的感召力。

强调共同的发展,是指既然求职者选择了将个人价值实现与国家的航空事业维系在一起,那么中航工业成飞也定会为求职者提供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共同发展。

而团结的氛围则更是中航工业成飞的一贯的软性条件优势,在中航工业成飞拥有和谐、稳定、团结的工作氛围及人际关系,相对于硬性工作条件而言,这些软性工作条件优势能更大程度地促使员工专注于自身专业的成长,更容易激发良好的绩效表现。

2012年,中航工业成飞又一次进行了内外部雇主品牌调研,进一步将雇主品牌的核心吸引力总结为:打造国际航空制造行业一流人才――中航工业成飞不仅仅在生产飞机,也致力于培养世界一流水平的航空制造业人才。

内外兼修夯实雇主品牌

中航工业成飞深知,雇主品牌建设须以内外兼修为原则,尤其必须把内功修炼好才有可能真正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

搭建雇主品牌建设路径与框架

在雇主品牌建设的目标和定位得以确立的基础上,中航工业成飞进一步明确了雇主品牌建设的路径和工作框架。企业认识到,雇主品牌的建设过程就是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首先需要有完善的制度和流程支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其次需要有科学的工具和方法,确保制度、流程的执行;最后需要专业的人力资源队伍通过专业的工具和方法的支撑,提升组织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基于这样的认识,中航工业成飞构建起雇主品牌建设的路径和工作框架(如下图所示),简而言之就是在人才的吸引、甄选和培养三大方面踏踏实实地开展工作。

外部建设:积极实践,吸引和甄选成飞人

为了吸引人才,从2009年起,中航工业成飞逐步加大了在大学校园端的宣传力度,通过多渠道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了常规的宣传手段之外,还启动了校园雇主品牌调研、校园大使招募、校园招募口号征集、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小型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工作,这些宣传工作使中航工业成飞在校园端的影响力不断增强。2011年,中航工业成飞首度入选由中华英才网举办的《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研》活动获奖企业名单,位列机械制造行业第九名。

在甄选人才方面,中航工业成飞不断地在甄选体系建设上下功夫,在保证人与岗位匹配的同时,进一步关注人与企业匹配的问题,真正挑选出认可中航工业成飞企业文化的大学生。这几年中航工业成飞不断引入科学的人才测评工具,2012年首次引入“组织偏好测试”,建立并完善了心理测验理想剖析图;构建了招聘素质模型,并初步建立起结构化面试题库;逐步完善招聘流程、管理规范和面试评价标准。

另外,中航工业成飞这几年还持续开展了面试官培训,并在2011年启动了面试官任职资格体系建设项目,系统地梳理了面试官任职资格标准,制定了校园招聘指导手册、面试官任职资格管理手册、面试官评价手册、面试官任职资格知识手册等。中航工业成飞将面试官分为“蓝带”、“红带”和“黑带”三个级别,通过一系列的面试培训与辅导,系统地提升了整个中航工业成飞面试官队伍的专业性,进一步保证甄选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内部建设:培养成飞人

在“培养”成飞人方面,从今年开始,针对7月份入职的新员工,启动了新员工试用期目标管理项目,通过引入科学的职业发展测评工具和导师制,进一步完善师徒制,从而帮助新员工更加迅速地找到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更快地融入企业,更快地成长。这方面,中航工业成飞建立了一系列制度规范,比如新员工试用期目标管理制度及配套工具、新员工培养导师制度及配套工具。在今后,以试用期目标管理为起点,还将启动新员工的三年职业生涯规划项目。

在绩效管理方面,中航工业成飞重新修订了制度,从过去的强调结果考核转变为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绩效结果应用在内的完整的绩效管理,更多地看重过程管理,以更好地开发和激励员工。

在人文关怀方面,可以说是中航工业成飞作为国企的传统优势,历来都很重视。从小的地方看,员工生了病,工会的同事去关心,领导也会去看望;平时经常组织青年联谊活动,帮年轻人解决个人婚姻大事。从薪酬福利来看,企业也尽可能地让员工享受到当地中上水平的生活质量,比如给所有员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保证员工在得重大疾病时,不会降低当期的生活质量;比如建立由工会负责的帮扶中心,汇集行政拨款和职工捐款,每个月对困难职工进行帮扶。尤其是在员工的住房问题上,中航工业成飞除按照成都最高比例给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外,还准备建筑公租房,为刚结婚还没能力购房的年轻人作为过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航工业成飞为职工建了幼儿园,其规模是整个成都市单体幼儿园规模最大的,现有1000多名幼儿。以上这些人文关怀工作,都让员工有一个比较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基础,能够安下心来去努力为航空事业奋斗。

强化评价,不断提升雇主品牌

为了不断检验公司的雇主品牌建设水平,从而发现问题、找出差距,进而不断提高,中航工业成飞对于“吸引”成飞人、“甄选”成飞人以及“培养”成飞人这三个环节,都设置了科学的评价指标。

在“吸引”成飞人方面,设置了如下三个评价指标:

评价性指标:目标学生对中航工业成飞招聘流程的评价、对成飞面试官专业度的评价;

过程指标:制度与流程建设的完成情况、培养合格面试官的数量;

招聘工作质量:品牌美誉度、雇主排名、目标学生转化率、招聘学生的质量等。

针对“甄选”成飞人环节,设立的评估指标包括学生对甄选环节的评价、通过面试官各级别认证的人数、招聘人员后期业绩表现等。

针对“培养”成飞人环节,设立的指标是员工满意度与敬业度。比如通过新员工试用期满意度对比(新员工与内部管理人员)进行评估。

除了上述三方面的评价外,2010年和2012年,中航工业成飞还开展了外部大学生与内部员工参与的雇主品牌对比调研,以检验公司雇主品牌建设的成果。

回顾与展望

总结这几年的雇主品牌建设工作,潘杰坦言:“应该说,中航工业成飞的雇主品牌建设工作才刚刚拉开帷幕,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从外部雇主品牌建设来看,虽然这几年我们的宣传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们的人才竞争对手也在不断进步,加上这几年中航工业成飞招聘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面临的人才竞争压力依然非常大;从内部雇主品牌建设来看,虽然我们一直很重视员工的培养与发展,但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亟需建设更加科学系统的人力资源培养与开发体系,人力资源的其他各项制度建设也需要跟上企业发展与时代变化的步伐。

篇(3)

18倍市盈率的收购价

6月18日,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用友公司)发出公告,决定以4.86亿元的价格收购上海英孚思为公司99%的股权,其全资子公司――江西用友软件有限责任公司以491万元的价格收购英孚思为公司1%的股权,旨在占据国内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信息化和管理咨询市场的领导地位。

此次收购,使得人们对原来并不引人注目的英孚思为公司格外好奇。来自用友公司的消息称,英孚思为公司采用软件与咨询服务相结合的业务模式,为汽车制造企业、汽车经销商提供自主研发的行业应用软件解决方案及咨询服务。目前,英孚思为公司的客户包括上海通用汽车、上海大众汽车、长安福特汽车、上海汽车、一汽大众等20家中外汽车厂商和3500多家4S经销商。据了解,英孚思为公司的产品主要有DMS(经销商管理系统)系列软件和解决方案,以及OTD(整车订单交付)系列软件和解决方案。

在6月21日用友公司召开的新闻会上,用友公司高级副总裁郑雨林透露,2009年英孚思为公司营业收入为9281万元,净利润为2713万元。如此算来,4.91亿元的收购价相当于英孚思为公司18倍市盈率。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在被用友公司收购前,英孚思为公司在过去的几年中一直在为IPO上市做准备。而且从目前的盈利状态来看,英孚思为公司已经具备了上市的条件。

尽管用友公司以18倍市盈率的价格收购英孚思为已经不算低,而且持有英孚思为公司26.51%股份的原公司董事长叶志华和持有21.65%股份的原董事总经理何灵均已晋升为亿万富翁,但是相比目前很多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所获得的巨大融资额,再加上用友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文京表示英孚思为公司暂时无独立上市计划,很多业内人士纷纷表示,英孚思为公司的选择“很不划算”。

关于这个问题,叶志华解释说,这是他们在市盈率和行业成就感之间权衡后所做出的选择。选择被用友公司收购,就是因为他们更加关注的是行业成就感。他指出,过去英孚思为公司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主要针对汽车行业的渠道和客户管理。随着汽车行业按订单交付业务模式的不断成熟,他们发现汽车行业企业间的竞争逐渐发展成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因此他们对整合IT管理系统的需求正在不断提升。

被用友公司收购后,英孚思为公司将其原有产品和服务与用友公司所擅长的集团财务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商业智能等相结合,形成整合的解决方案,正好能够顺应汽车行业新的市场趋势。与此同时,英孚思为公司还可以通过整合用友公司的服务渠道和客户服务支持体系,大幅度提升客户服务能力。

占据汽车行业领导地位

赛迪顾问公司预测,2010~2012 年中国汽车行业应用软件市场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23.3%,2012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4亿元。

面对这样一个大市场,作为我国管理软件产业的龙头老大,用友公司不能不在意。但是尽管过去用友公司已经非常重视这个行业,但是该行业竞争非常激烈,特别是存在诸如QAD这样的专注于汽车行业的跨国软件供应商的存在,用友公司始终在这一个行业没有建立特别明显的优势。

而来自用友公司的资料称,英孚思为公司自主创新研发的适合国内汽车营销与售后市场服务需求的DMS产品,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其产品的某些性能和功能甚至超过国外同类产品。赛迪顾问公司2009年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英孚思为公司在国内DMS市场的占有率接近30%,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位。

用友公司针对此次收购所发出的公告称,“本次收购将使公司获得汽车行业管理软件产品、技术、人才及行业客户,占据国内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信息化和管理咨询市场的领导地位;将有利于发挥公司在汽车行业应用软件与服务、系统集成及IT外包等业务的协同效应,形成更加完善的汽车行业解决方案和服务能力;将有利于提高公司未来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并有利于提升公司内在价值。”

王文京总结说,收购英孚思为公司对用友公司的影响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将英孚思为公司原来的汽车行业前端系统和用友公司的后端系统相结合形成整体解决方案,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行业客户需求;英孚思为公司在汽车行业做得非常领先,其对汽车行业的了解以及在行业中积累的经验将对用友公司其他产品在该行业的发展有所促进;英孚思为公司过去所采用的软件与咨询服务相结合的业务模式将为用友公司在探索行业化经营的道路上提供有益的借鉴。

叶志华在会上称,英孚思为公司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中国第一、亚洲领先的汽车行业信息化和管理咨询服务提供商,在未来三年内市场份额争取达到5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收购是用友公司自2008年以来行业化发展、加快兼并扩张步伐的重要举措之一。2008年和2009年,用友公司先后并购迈特、特博深、恒聚、尚南、时空等近10家公司。今年2月,用友公司在其年度策略会上表示,2010年公司的并购力度将更大,下一步的并购目标是包括流通、金融、房地产、汽车等细分行业的管理软件企业。

把人才问题放在前面

篇(4)

[关键词]丰田企业;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管理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062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2-00-02

1 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内涵

1.1 关于丰田汽车的目标管理内涵

一般认为“丰田生产方式”,是丰田汽车成功的基石。我们应该研究丰田的管理思维和工作方式,特别是“人”的标准化管理。根据经营的需要,目标管理依照重要性和目的性又分为方针体系与日常管理体系两种管理方法。第一,方针管理是通过制订中长期经营计划和年度方针来明确团队的工作重点,明确全体部门和人员各自的目标和方法,并切实按照PDCA管理循环实施,以提高企业经营成果、增强企业动力。其二,方针管理的根本是PDCA,关键是为了指出重点并齐心协力工作,基础是有明确的职责和坚实的日常管理能力。

1.2 绩效考核及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

在管理实践中,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没有绩效考核时,各部门都认为考核重要,但是一系列考核规则出台后,又不能有效执行、及时公正地做出业绩评估。

考核是需要人来完成的,再完美的考核规则实施过程总会有不好操作的地方,这就容易导致员工的质疑和投诉。员工不满的因素有很多,有的是对程序不满,有的是对评价者不满,有的是不接受结果等。认真处理这些投诉和不满也是绩效管理中的重要工作。

要做好有效的考核,做出正确的业绩评估,就要重视建立与完善绩效考核相关的支撑体系。用多维度的考核指标,多部门的关注,全员的参与,形成公司内“全面”的过程管理和解决问题导向的业绩考核,而不是仅用一个“时点”的工作业绩来评估整体绩效。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从单纯的为了评价而考核的思维限制中跳出来,完善并有效执行绩效考核体系。应推动各部门共同协作,建立良好、规范的绩效考核文化和管理体系。具体要做到,以客户要求为导向,细化和明确岗位责任,健全管理程序、管理方法和工作标准,避免考核前分工不清、责任不明、无计划、无人监管、应付了事的现象发生。

其次,公司管理者应从繁杂的考核操作中解脱出来,将工作重点和精力放在日常业绩管理过程中,而不是某一时刻的绩效考核。整个管理过程应切实落实当期的经营方针、年度目标,要点检KPI指标和考核项目的实施情况,鼓励全体员工解决实际问题,改善和完善工作方法及实施过程,确保实现绩效考核的目的,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同时使员工得到认可和激励。

1.3 目标管理导向下绩效考核的意义

为使全员齐心协力实现公司方针,需要督促部门及各团队及时完成个人目标,明确员工的目标和职责。倡导支持员工全员改善,力求通过员工成果的积累达成公司目标。

工作过程中每个人都知道目标和PDCA很重要,但在行动中往往会由于“没有时间考虑”“很忙,没办法做细”等原因,无法有效达成目标。因此,将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相结合,将目标的达成明确为考核内容之一,在设定目标时明确目标达成对团队、个人业绩评估的影响。促使员工在分解目标、制订行动计划时,不凭直觉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确认问题来制定解决方案,并制定具体对策,保证企业整体目标顺利达成。

2 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实践研究

2.1 人事劳务管理的基本理念

“人事管理”是指为了雇用人才(确保)、安排工作(配置)、进行职能教育与培训(培养)、按规定发给工资(报酬)、正确有效地利用人才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常见的是为提高员工的劳动意识而实施的各种举措。日本之前称之为“人事管理理论”“劳动管理理论”“人事、劳动管理理论”“经营劳动管理理论”。而“人事劳务管理”内容包括职员(管理者、员工、售货员)、雇用、人才固定化(管理人才、培养)、整顿工资体系(评价体系、工资体系)。

2.2 目标管理和业绩考核的特点及主要方法

在制造企业,现场是一切工作的立足点,丰田汽车“现地现物”是其管理思想的精髓,其基本思路是从生产过程的实际出发,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时首次提出“知行合一”。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包括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心学”的教育思想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第一,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衡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而且立志可以促使勤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改过”是指自己,“责善”是劝别人改过,这里面还包括了“谏师之道”,即向老师进谏,指出错误。第二,独立的治学精神和能力。第三,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第四,强调身体力行。这些教育思想对现代青年人的学习、生活、工作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中国部分企业在管理实践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理解不够,不能持之以恒,很少形成自己有效的管理思想。研究丰田汽车的历史,其“现地现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已成为文化传承和文化管理。伴随其而产生的人事管理制度,特别是业绩评估考核制度,更注重对过程的考核。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点。

2.2.1 绩效考核融入到方针管理中

在丰田汽车的管理实践中,当期经营目标确定后,将制定具体的年度方针和目标,并在全公司展开目标指标分解。其过程如图1所示,有同级别间交流、上下级间面谈、专题汇报等具体形式和工作内容,由员工共同参与研讨并确认结果,输出量化绩效指标。最后,公司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再分解到主管、班组等小团队或个人。从而将公司上下以完成年度经营目标为主线连在一起,也就是形成“上下同欲”的“士气”。

这里还要谈到一点,丰田汽车非常重视实施过程中的效果跟踪和点检,每月各部门、责任人会对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总结和反省,管理层在年中、年终会听专题汇报,并将点检结果作为年度业绩考核评估的依据。

2.2.2 业绩考评体系

谈到丰田汽车的绩效考评体系,不得不谈谈其中一个显著特点,也就是绩效考核评价被看成“面谈培养”。通过面谈,确定下属的工作内容和考核目标;通过面谈,了解下属的困难和需要得到的支撑,不断改善管理层;通过面谈,提出对下属个人发展的期望,提高个人能力以提升团队整体能力。

2.2.3 把握目标

丰田汽车把公司方针目标的达成放在首位,通过个人目标的实现,尤其是关键指标的达成,引领公司整体方针目标实现。没有诚心的目标,没有诚意的行动,没有有效解决问题的措施,忽悠主管领导,最终不会达到预想效果。业绩考核中应加大目标达成情况的考核权重,将员工的实力变为能力,并在过程中体现出来,才能达成目标。如图2所示,“客观地评价目标达成情况及过程”,必须在绩效考核中贯彻如一。

2.3 实施过程关键点的把握

2.3.1 把握目的

丰田企业在制定团队、个人的年度目标时,主要目的是将公司的经营目标进行有效分解并确定具体措施,基于各自视角分解公司目标。必须经过反复研讨,最终将上级方针目标细分到个人,在分解时要充分理解方针目标提出的背景、目的及管理层的期望等,而不是简单的进行字面内容的拆分。

2.3.2 识别阻碍因素

目标分解不能做成“隧道管理”,不利于考核。公司的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对企业经营指标和公司高管工作业绩的考核,作为源头把绩效考核机制引入到企业中。引入绩效考核指标后,应逐级分解,即分解下移至中层,中层管理者再将本部门所承担的指标按月度工作计划细分落实到个人。

2.3.3 业绩考核与其他人事管理制度互相支撑

勤务管理规则、薪资等级规则、奖金制度、晋升规则等,都是人事管理的重要组成。如何同业绩考核相结合,是非常值得去研讨和实践的问题。有效地结合并运行,将避免人事管理中“唯资历论”“任人唯亲”等问题。

2.3.4 过程确认和结果评估要追求“公平性”

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过程,应是全员参与管理、明确自己的职责权利的过程。对每个岗位的具体考核指标、考核方法、权重、考核周期内目标值等问题的确定,都要与员工充分沟通,获得员工的认同,追求“公平性”,以达到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2.4 丰田汽车取得的成效

丰田汽车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员工激励等方面实现了“标准化管理”,而且是自下而上达成共识的标准化模式。

第一,业绩考核理念和流程简单实用。使用简单可视的、成效显而易见的管控方法,使问题无所隐藏,“现地现物”地面谈和研讨,把员工引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来。这样,也就培育出能践行公司理念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管理者。第二,绩效考核中更多关注人的能力培养。方针目标达成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鼓励员工按照行动计划做事,横向交流、学习、总结,不断提升能力。特别是管理人员,要在踏实做事,带领下属和团队解决实际问题,达成目标的同时,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和团队能力。第三,方针目标管理与绩效评价的融合,使团队协作氛围和整体能力得到改善和提升。丰田汽车全方位的职场培育体系、绩效评价体系、重奖励轻惩罚的奖励文化,使每个员工积极进步,自发沿着公司方针目标的阶梯努力。

3 来自丰田汽车的启示

当今,中国制造业在全球资源稀缺、竞争压力日增的情况下,要在竞争中获胜,学习丰田是有效的选择。要“真信、真学、真用、真懂、真坚持”,追求理念和文化等内在变化。做好绩效考核工作,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 关注客观性与公平性

绩效考核方案的确立受制于考核的指导思想,考核方案既要体现共性工作指标的考核,又要注重个性化综合因素的考量,科学合理地设置考核体系,发挥考核工作的正向牵引力。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性质、业务范围、人力资源配置等情况有差别,考核方案的设计需在工作成效的基础上,关注各管理部门内在软实力的提高程度。

3.2 从目标设定到结果考核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目标必须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市场的需求是什么,客户的要求是什么,必须在目标中得到体现。企业重点是什么,就考核什么;企业关注什么,就考核什么。但当现实发生改变时,不仅要及时调整目标,也要及时调整评估标准、目标权重,这样才能及时反映企业的经营重心。如果企业这段时间的新产品销售额上不去,就可以把新产品销售列入考核指标;如果员工销售已经打开了局面,需要扩大战果,就可以调整标准,增加销售额指标;如果需要特别强调某项指标的重要性,这项指标的权重就可以适当加大。

3.3 绩效考核需要更多的管理系统支持

在丰田汽车招聘中,不一定招聘最优秀的,只招聘合适的,注重综合素质要求,要高于专业要求。之后,运用“OJT”和“轮岗”等培育手段来培养人,这也是丰田汽车岗位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目标,以岗位绩效为支撑,建立公司、部门、岗位三级指标体系。

基于目标管理的绩效考核管理模式,是企业在当前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全方位市场竞争环境下,全面提升公司的运营绩效,实现卓越绩效管理,有效提高核心竞争实力的一项重要举措。然而在实践中,如何设定更为有效的考核指标,如何把握绩效考核占用管理资源的力度,达到管理效益最大化,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日]门田安弘.新丰田生产方式[M].王瑞珠,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2]罗珉.目标管理的后现代管理思想解读[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10).

篇(5)

精益管理以追求运营的低成本、高品质和客户价值最大化为目的,在企事业界广泛应用,是各单位夯实基础管理、增效益、提高竞争力的一种重要策略和有效途径,是企业赶超世界一流水平的必由之路。

精益管理是一种改善,追求精益求精,寻求业务工作上的不断改进或创新;精益管理也是一种变革,不断优化或变革着企事业单位原有的经营模式和员工多年的固有思维及工作习惯,精益管理是一项长期、艰巨工程。再加上精益管理的成效具有间接性、潜在性、积累性,使得精益实施难以保持持续动力和长久热情,各单位推行精益管理很难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所以构建自我创新的精益工作机制对于企业精益推行十分重要。

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股份)是中国矿用汽车研发与生产的龙头企业,为典型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通过近年来的精益管理实践,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精益管理工作机制,有效促进了公司各层级精益改善,在公司的经营各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年度规划、季度激励、月度评价、周过程跟踪指导”的精益推进模式

(一)重视精益顶层设计规划

精益推进部门牵头组织,进行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在策划实施方案中,坚持价值创造,分析企业经营全过程,识别主要价值创造过程、关键支持过程,以便在方案中,设计科学规范、简洁高效的推进流程和配置资源,以保证改善的有效实施;还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影响单位经营的突出问题系统设计。注重方案设计,除了策划改善的定性目标外,最好有细化的定量目标,并明确各项改善工作的责任人和时间进度,便于有效实施。精益规划应有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二)改善过程的指导、评价与考核

精益推进重视过程管理,“有好的过程,就有好的结果”。并适时对阶段性改善进行情况汇总、分析与评价,保证阶段性和整体精益改善目标的实现。

北方股份公司在实施的过程中,采取周过程跟踪指导、月度任务评价点检。将各部门的精益实施评价结果上报公司绩效考核部门进行考核,并将评价结果以A3报告的形式,通报各部及时改善成果和指出改善中的不足,便于公司各相关部门下一步更好地滚动改善。每一次的精益A3评价,也是各单位相互学习和借鉴经验的宝贵机会。

(三)多种形式的精益激励

精益改善了追求业务工作基础上的提高,应适时给予激励,鼓舞员工积极参与改善。北方股份在季度的激励中,根据评价结果采取了颁发流动红旗、发放奖金等形式予以改善激励(依据精益评价结果)。除季度主要激励外,还在年终,采取了评定及奖励精益先进集体和精益先进个人来鼓励改善。

随着精益实施的深入,北方股份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除了5S、TPM、精益综合实施激励外,还实施了合理化建议活动激励,同时开展班组创新大赛、QC成果评比、成果交流活动,积极开展精益管理创新申报、评奖工作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改善激励。[1]

总之,北方股份在精益推进过程中,结合实际,持续创新推进工作,形成了周过程跟踪指导、月度精益任务评价考核、季度精益激励与成果推广、年度精益总结与策划的工作机制,确保了公司各部门精益工作的持续开展。

三、三大改善内容

北方股份精益管理从现场改善开始,随后逐步实施了以生产系统改善为主的精益生产,后来拓展至各相关部门参与的研发、财务、人力资源、成本管控、品牌建设等精益改善。目前形成了“精益基础活动、专项改善提升、管理创新”为主要内容的三大模块精益改善。

(一)精益基础活动

精益基础活动主要在现场,而现场改善是精益改善的基础,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改善,是现场发现问题、响应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改善,要长期抓好以现场为中心的精益基础管理。通过系统化推进,北方股份形成了以5S管理、TPM保全活动、4M管理、生产异常管理、班组建设、目视化管理、精益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精益基础活动。

近年来,北方股份均把强化现场管理作为一项重要改善来策划与实施。公司各级人员围绕生产,强化过程质量、计划、人员、设备、物流、安全等管控,促进精益基础管理上新台阶;通过各种形式的精益基础活动,每年平均查找各类典型现场问题达3000余项,问题的响应率为95%以上,问题解决率达78%。建立起了物流通畅有序、作业环境整洁安全、设备运行可靠、动态一目了然的生产现场。

(二)专项改善提升

企业每年的经营形势不同,工作重点也不同,应根据企业经营现状和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专项改善,能够集中精力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些突出问题。近年来,北方股份分别实施了矿车质量提升、目标成本管控、ERP流程提升、协同设计、制度建设等专项改善,集中公司相关资源进行专注改善,成效明显。

(三)管理创新

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和激烈市场竞争,管理创新是企业管理中的重大改善,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更加凸显。

企业中,管理创新以精益基础管理为基础,完备的基础数据、统计记录、资料档案、工作标准,以及精益意识、改善经验的积累等均为管理创新做了铺垫和准备。同时精益基础管理、专项改善等的量变,能够引发管理上的质变,促进管理变革和管理创新。

随着精益管理的深入推进,北方股份公司倡导创新精神、鼓励创新行为。公司管理创新选题一般来源于公司经营的瓶颈,以质量效益型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鼓励全员在管理模式、流程优化、技术研发、商业模式、信息化建设、制度建设等多方面探索与创新。并通过各业务的不断创新积累,进一步促进公司经营理念、组织架构、文化建设上的创新。公司在矿车营销模式、技术研发、标准化管理等方面多次荣获地市级、省部级奖项,获国家授权专利达100多项。

四、三种改善形式

在精益管理的探索和实践中,北方股份形成了3种主要改善形式,即“提案改善”、“QC小组改善”和“精益课题改善”,适用于全公司各级人员、各层次的改善。

(一)提案改善

提案改善也即合理化建议活动,是精益管理中一种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改善形式。企业中的员工,人人都能参与改善、人人都能参与公司管理。提案改善为员工提供了发挥智慧、发挥创造力的平台,激发员工改善意愿,并在改善中,培养了员工的思考习惯和提升了员工工作能力与素质,同时公司各方面的业绩也在改善中逐步提升。

北方股份公司重视全员改善,在精益实施的初期,就下发了“合理化建议活动实施方案”,从组织机构、提案范围、运行流程、奖励激励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在全公司实施运行,充分调动了各级人员改善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献计献策,贡献力量,获得了较好效果,每年为公司创造价值达千万元。

(二)QC小组改善

QC小组活动是企业团队协作、集思广益的一种有效改善形式,是员工围绕企业经营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等为目的的改善行为,具有自主性、群众性、民主性和科学性,有助于发挥员工潜能,提高企业各方面管理水平。通过参与企业的各类QC小组活动,也能提高员工素质,增强企业团队协作能力。

为促进QC小组改善,北方股份下发了“QC活动管理制度”,质保部是QC专职管理部门,提倡活动的“小、实、新”,鼓励各部门人员自主成立改善团队。2015年度公司QC小组改善课题获省部级奖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2]

(三)精益课题改善

公司针对经营管理中的大类问题,改善周期长、配置资源多(人力、财力)等情况,建立了“精益课题改善管理办法”,按照项目管理的方法来实施改善。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时间节点和子项负责人,改善后成效明显,改善成果对公司影响较大。

北方股份课题改善以问题导向和价值创造为原则,在做好课题的时间管理、资源管理、沟通管理外,还注重课题改善的集成管理,及时把握各要素或各专业的配置关系,处理好课题攻关各业务的配合工作。

五、三部曲精益工作法

长期以来,企业员工习惯于日常业务工作,对改善工作不熟悉。二来由于精益改善是基础性工作,企业各级人员重视程度不够。因为在生产任务繁忙的时候,先抓生产、抓质量,而将改善的事暂时又放在了一边。所以精益管理中,有效的工作法很重要。

针对以上情况,北方股份结合精益管理要求和实践经验,探索出一套“学习、实践、团队协作”的精益工作法,确保了推进效果。

(一)理论学习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学习已经成为人们或一个组织跟上时代的必由之路。推行精益管理也一样,应当把精益理论学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掌握先进管理方法并应用,企业才能持续发展。

精益学习应是企业各层级多形式的学习。精益培训是学习的重要手段,培训形式可以是内部讲师培训、外聘专家培训以及外出学习、标杆单位学习等等。企业人力资源部应根据不同层级人员的岗位改善要求,制定详细精益培训计划并予以执行。

精益学习要博学,精益改善需要有方法论,方法论的思路或套路来源于丰富的知识、广泛的实践经验、深邃的洞察力以及精辟的分析。所以通过学习,掌握丰富的管理知识、工业工程知识、生产经营知识,才能具备宽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从而获得工作的灵感。

精益内涵是随着时代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所以精益学习是伴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一项连续不断的长期任务,持续学习才能获取新思想,才能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信息资源,用丰富的精益理论、精益方法武装头脑,以更好践行精益管理。要搭建好员工学习平台,切实改变员工思想、提升员工能力,树立员工在激烈市场竞争下的危机意识和变革意识;注重提高员工士气,提高团队凝聚力,并培养出企业内部具有良好知识储备的精益先锋和精益骨干,构筑企业精益人才梯队,为各方面精益改善做好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保障。[3]

(二)重在实践

《中庸》中说道:“好学着近乎知,力行者近乎仁”。现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也说过:管理的本质在于实践;思想和理论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管理思想只有转化为众多企业的行为,管理理论只有得到广泛的实践,才能显示其强大的物质力量。

精益管理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每家企业的经营性质和管理现状不同,精益管理的实施内容也不尽相同。比如生产性企业的班组管理重在班组的生产、质量、成本、交付、设备、安全等方面管理,服务型企业则应侧重于员工素养、服务态度、服务能力上的培养。

精益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艾青在《光的赞歌》诗中写道:“实践是认识的阶梯,科学沿着实践前进”。

精益实践,要强调过程管控。“有好的过程,就有好的结果”。在改善中,在分析全过程基础上,按照创造价值的重要程度,识别出主要价值创造过程、关键支持过程及过程要求,设计科学规范、简洁高效的改善流程并配置改善资源,以保证过程的有效实施。

精益实践,要注重成果推广和经验交流,在交流中进行精益思想的碰撞和升华提高。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德鲁克则补充道,分享的知识才是有力量的。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交流、总结与成果推广,相互学习、互相促进。

从广义上来说,实践即思想,思想即实践。精益管理,只有在不断的改善实践中,各类人员才能获取实践知识、工作经验和改善成果,员工才能具备和提升自我的素质与工作技能,企业的各项经营业绩才能更好地实现。

(三)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精益管理中,通过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团队协作建设能进一步节省内耗,团队协作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效能;企业目标的实现需要每一个员工的努力,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团队十分尊重成员的个性,重视成员的不同想法,激发企业员工的潜能;在团队中,领导与下属之间不是命令和服从的关系,而是平等、尊重、信赖和相互支持,团队协作真正使每一个成员参与到团队工作中,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互配合,并将每个人的智慧、力量、经验等资源进行合理的调动,使之产生最大的规模效益,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精益的诸多方法与工具中,都有团队协作的要求,精益改善的诸多成果,也都是团队协作的结果。团队协作促进横向业务的联系,团队内成员能都积极地参与改善活动,发挥各自所长完成工作,集思广益、协同工作,最终促成企业各业务环节管理目标的达成。[4]

六、结束语

每个企业的产品不一样,企业性质、市场环境不一样以及经营管理的积累和沉淀不一样,因而各企业精益管理模式也就不同。唯有不断实践与总结,摸索出适合自己企业的精益改善工作模式,才能更实效性的实施精益管理。

北方股份公司在推行精益管理的几年中,探索和实践推进方式、改善形式、工作方法,使公司在基础管理、现场改善、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品质管控、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20%,成本费用率降低5%,矿车质量稳步提升,顾客满意度逐年提高,公司逐步构建起了“持续改善、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精益改善文化氛围。2014年公司获第四届主席质量奖,连续3年入榜由《中国工程机械》评选的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2015年荣膺工信部两化融合最佳实践单位。

篇(6)

以下是我对我部2012年上半年业绩的的分析报告:

一、别克售后的经营状况

其中总进厂台数为xx台,车间总工时费为xx元(机修:xx元,钣金:xx元,油漆:xx元),我们的配件销售额为xx元,其中材料成本(不含税)为xx元,材料毛利为xx元,已完成了全年配件任务的xx%。

二、物业维修成本

为了严格控制费用的支出,我们别克售后部制定了完整的物业的设备检修制度,定时对所有的物业的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避免问题由小变大,造成更大的损失。故上半年我们别克售后的物业及设备的维修费用仅有xx元,这是因大家的共同努力才使得物业维修费用不但不超标,并有节约。

三、人才资源现状

现在许多公司都普遍存在人员流动性较大及人力资源配发等问题,我别克售后现在全体工作人员为xx人,其中管理人员为xx人,员工为xx人(除管理人员外,前台接待为xx人,机修人员为xx人,钣喷为x人,仓管及保洁各x人)以上人员并不包括实习生,我别克售后也同样面临着关键岗位人员缺失等问题。故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员工各方面的培训及领导,从企业内部培训并发掘新的人才,能更好的为公司服务。

2012年上半年所存问题及下半年的工作计划:

一、 总结上半年工作,因前台接待人员及机修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专业和广泛,服务细节有所欠缺,在与客户接触时,他们有时无法提供顾客所需要的服务,甚至让顾客产生不信任感。所以我们需继续加强对前台接待人员及机修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加强技术水平;在服务过程中,服务人员应做到换位思考,替客户着想,为顾客提供实在的服务,向顾客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使我们的服务能够让客户更加满意。

二、 以往我们售后因前台及车间的各项标准流程不是十分到位,且工作人员面对工作时并不是十分细心,致使在一些可避免的工作细节上犯错误,故在下半年我们需增强管理人员、职工对工作的责任心,让职工知道目前企业现状和未来规划,及市场和未来走势,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稳定工作和收入公司的的企业发展是直接挂勾,从而使得员工们由被动变主动。从现在的服务行业来看,公司想长期稳定的发展,服务是重中之重。前台接待是别克售后对外窗口,前台接待人员的一举一动,代表着别克售后部的形象,所以我们必为别克售后部乃至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在客户心目中得到认可,这样我们企业才能继续发展壮大下去。

三、从营销策略上,上半年别克售后部在忠诚客户维系上有所不足,客户在不断新增时也有着一定量的流失,所以下半年我们必须培养和维护一批长期稳定与我们合作的老客户,发展新的忠诚客户。我们会从日常工作中给这些客户真正的关心,当然照顾是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我们在市场好与坏的时候,我们都能度过,让这部分客户始终跟着我们走,真正做到“比你更关心你”。

篇(7)

吉利的发展得益于吉利文化建设。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先生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创业之初就确定了“以人为本,以文化带动企业发展”的管理理念。

推行旗帜鲜明的企业文化战略

经过多年的企业实践,我们明晰了企业愿景、使命,逐步总结、提炼出企业文化建设方向和核心价值理念,并在全集团大力推行。

一个企业的诞生、生存与发展,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的血液,没有效益的企业就会破产,而企业愿景、宗旨、使命及核心价值追求是企业发展的文化原动力,两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全球市场不断取得成功。

吉利愿景:让世界充满吉利

吉利使命: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

吉利核心价值理念:快乐人生,吉利相伴

吉利汽品牌承诺:造每个人的精品车

吉利企业文化建设方向:人性化对标管理,制度化高效执行

培育吉利独有的“元动力”特色文化

吉利控股集团的领路人李书福董事长深知企业成功的关键,就是人才与创新。他认为,只有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使全体员工自主自愿地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来,企业才能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正是从帮助员工不断地成功并使他们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的主导思想出发,李书福提出了“元动力”文化理念。

“元动力”的“元”是指企业的元气,是企业生命体的力量源泉与核心要素。吉利人认为,企业与人一样,生命力是否旺盛要看其元气是否旺盛。元气不足的人,生命力不会旺盛;元气十足的人,则一定有旺盛生命力。企业的生命力是否旺盛,主要由企业的员工来决定。没有员工的努力,就没有企业的凝聚力,也不可能形成企业的战斗力。因此,员工是企业真正的主人,是形成企业战斗力的核心力量。

全体员工的心,构成了企业的元气。伤害了员工的心,就伤害了企业的元气。“元动力”文化的建设,就是要理顺员工的气,凝聚员工的心,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把员工的所思所想化为企业的发展动力、化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元动力”文化如何在吉利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真正成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动力呢?为此,吉利启动了“元动力”工程。具体做法是:

明确提出“元动力”的管理思想为:“领导为员工服务、部门为一线服务,员工考核领导、一线考核部门”。传统的管理思想是领导发号施令,员工被动执行,而吉利人认为,你之所以是领导者,只是因为你拥有更多的资源。为此,你就有义务提供这些资源给你的下属,为员工服务。

围绕“尊重人、成就人、幸福人”的人力资源文化之道,开展“元动力”特色文化活动,引导员工将个人的价值观和组织的价值观相统一,将个人的奋斗目标融入于企业整体目标。

如:围绕“尊重人”,在生产一线实施GPS(吉利精益生产方式),推行“我的质量我做主”的自主质量保证体系;持续推进员工提案,创造了《问题解决票》的现场问题解决方法,即员工提出的问题,领导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给予答复,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解决,一线员工提出的问题要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此外,还建立了员工民主评议机制,对领导干部的管理方式、工作态度、能力等进行评议,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

如:围绕“成就人”,确立“有多大本事,给多大平台”,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的用人原则,打造以任职资格为基础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构建了管理通道、专业通道和技能通道,并相互打通,以此保障员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

如:围绕“幸福人”,实施“员工关爱计划”与“吉利红色引擎”工程,串联健全员工生命周期关爱路线,打造“快乐工作、开心生活、健康成长”理念。

把“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作为“元动力”文化的重要工作。要让员工想企业发展大计,就要“领导想员工生活琐事”。吉利把关心员工生活当着大事来抓。在生活区建造了商品房,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卖给员工;与当地最好的幼儿园合作,在生活区开办幼儿园;创办老年活动室,给员工家里的老人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开设“心灵绿岛”,为员工进行心理干预和引导;还推出亲情日、节日慰问等暖人心活动。为了把关心员工落到实处,集团建立了员工满意度考核制度,各子公司每年必须针对上一年度员工满意度考核中的弱项,提出下一年度“为员工办十件实事”计划。

“元动力”工程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就是“企业思员工生活琐事,员工想企业发展大计”。

探索培育全球型企业文化

吉利通过三次海外并购,实现了整合全球资源为我所用的战略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使吉利最终坚定不移地朝向全球性汽车公司迈进。

吉利成功融合沃尔沃,靠的是什么?我的体会是:靠沟通互信,靠合规合法,靠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底蕴;靠与工会组织建立良好沟通,坦诚相见,同舟共济;靠尊重欧洲成熟的商业文明,严格目标管理,有效放权,让管理层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鼓励思想碰撞,强调人文关怀,用“和而不同”包容各种建设性意见,确保企业沿着设定的战略轨道可持续发展。

关于文化融合,我们也做了大量的研究。2012年2月17日,吉利集团在海南三亚学院建立“全球型企业文化研究中心”,与全球各有关机构携手合作,共同探讨全球整合型企业的发展课题。“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该研究中心的宗旨和核心价值。

全球型企业文化以合规文化为基础。全球公司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守责任底线,强化全面责任,而合规经营又是最基本的责任。李书福认为,合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全球经济相互依存、依法竞争的关键,也是人类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的游戏规则。吉利集团合规文化建设和培育是分步骤、分阶段实施的。首先通过全面的合规风险识别,发现合规风险;其次建立覆盖全公司的合规制度;再次形成合规管控的运行机制。最后,通过不断地坚持和改善形成合规文化。

全球型企业文化以包容性文化为前提。首先要做到全球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在业务层开展合作,并在日益不断的合作中增加双方信任。同时,吉利逐步提升自身的实力来增强影响力。其次要在差异中寻求文化的认同,要正视各国文化的差异,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所具有的特点,用良好的心态去开展多元文化的融合工作。最后要以沟通互信促进文化融合,双方要坦诚沟通,尊重互信,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来接纳不同的文化,把员工凝聚在企业统一的价值观念下,谋求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