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工商联人才工作计划

工商联人才工作计划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03 08:06:4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工商联人才工作计划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工商联人才工作计划

篇(1)

2019年"万企帮万村"扶贫工作思路是:按照"三个一批""四个精准",引导农业龙头民营企业发展特色产业,解决一批贫困户劳动力就业,落实一批公益捐赠项目。同时,充分发挥企业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多做一些帮助和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工作。另外,注重激发贫困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不仅要帮他们富口袋,更要帮他们富脑袋,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敢想敢干,培训他们提升能力、能干会干。确保2019年“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工作目标,在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公益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工作重点

1. 利用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和供应链渠道的配套,打造扶贫产业链闭环,构建贫困群众脱贫长效机制。

2. 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商(协)会和非公经济人士,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等形式参与社会扶贫工作,把精准扶贫与企业发展有效结合,为全市乡村振兴增添力量。

二、工作计划

1.鼓励扶贫农业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结成紧密合作关系,生产出了大量的绿色、生态、有特色的优特农产品。帮助贫困村搭建产销对接渠道,帮助解决贫困村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产销信息不畅、直采直销少、商品转化率低等问题。

2.工商联配合人社局等部门共同组织开展“2019年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为贫困户实现脱贫提供就业机会。

篇(2)

机械技术开发公司“双爱双评”活动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机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汽车零部件、家电钣金件、模具等产品为主的机械设计制造企业,是国内著名汽车、家电制造厂商的定点配套生产商。

公司自2000年创建以来,在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积极贯彻“紧盯市场、苦练内功、创造优势、促进发展”的企业方针,不断发展壮大。从创业之初员工不足30人、资产不足20万元、销售收入仅30多万元的小企业,现在已发展成为员工600余人、资产4500多万元、占地面积约150亩、建筑面积35000多平方米、2005年底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初具规模的中型企业。2005年底,公司利税将达到800万元。

公司快速发展的原因很多,其中较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公司主要领导有很好的经营理念,即不仅将客户当作重要资源,同时也将员工当作重要资源: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处处以员工的利益为重。办企业为社会、为员工。

公司虽为个人创立所有,但不搞家族式管理,所有中高层管理干部全部来自于社会招聘,其中很多人来自于著名大企业。公司依法建立了工会组织,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一、2004年4月,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商联、总工会发出“在全市新建企业开展“双爱双评”活动的意见”一文,我公司工会负责人立即向总经理作了汇报,得到了总经理的重视和支持。工会牵头,成立了工会主席为组长、总经办主任为副组长以及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双爱双评”活动领导小组,并且制订了活动计划,作出了人员和时间上的安排。

二、由于企业作为汽车整车生产商的配套供应商,必须执行国际通用的行业标准,强调员工素质,因而公司十分重视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2003年12月就起用了面积约 120 平方米的培训教室,2004年5月专门购置了电视、VCD机、投影仪、实物影象仪、笔记本电脑等教学器材,用于开展教学活动。公司制订了《员工培训管理办法》,引导、鼓励和规范职工围绕生产、工作实际,学知识学技术练技能。制定详尽的培训计划,配合生产经营需要做好员工教育培训工作。一是做好新员工入职教育培训,在介绍公司发展概况的同时,向新员工传达公司一贯倡导的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以及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理解人、关心人的管理理念,努力营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和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增强新员工以公司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二是根据生产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在岗员工的培训,其中包括管理理论知识与方法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安全生产培训、质量意识培训、相关法律法规学习等等。2004年共组织各类培训70期,受训人次计4461人次。通过培训和人力资源激励政策,公司培养造就了一支素质较高、经验丰富、技术娴熟、敢闯敢拼的员工队伍。公司顺利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现正在进行国际汽车行业通用标准ISO/TS16949:200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该质量体系标准的实施,将迅速提高公司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与国际汽车行业接轨。

公司因地制宜地开展职工文化体育、宣传教育活动。

2005年8月,公司开展职工拔河比赛活动,各单位纷纷组队参加,报名踊跃。比赛场面热火朝天。9月中秋节前夕,公司举办了“中兴庆中秋、天涯共此时”专题文艺演出,各单位参演人员各显风采,动感十足的青春迪士科舞蹈、唯妙唯俏的明星模仿秀、清新活泼的三人表演唱、温婉细腻的少数民族舞蹈、自编自导幽默风趣的小品、气势恢弘的集体大合唱以及回顾公司艰辛创业历史的配乐诗朗诵引来员工一阵阵掌声和喝彩。活动的精彩图片和报道也分别张贴在公司宣传橱窗和公司网站上。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体育活动,活跃了职工的业余生活,增强了团队精神和企业的凝聚力。

三、围绕企业快速发展和基础制度建设,2005年8月公司开展了全员参加的编写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活动。人人联系自己所在的岗位要求和从事的工作,编写岗位职责或专项管理制度,共收到稿件约500篇。公司对岗位职责文稿和管理制度文稿进行了评选,并给予前三等奖获得者共12名员工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金。公司组织办公室参考员工的文稿,修订了部分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此项活动培育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形成了人人关心企业的发展,处处注重按质按量完成本职工作的良好局面。

2005年9月公司开展了冲压工和钳工技术比赛,并对优胜者进行了表彰。钳工技术比赛的第一名青年工人陈远参加了市万名青工技术大比武,取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公司广播站及时报道,给予宣传表彰;公司网站也登载了报导。职工技术比武活动,调动了职工学技术增技能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整体技术素质,提高了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 

公司建立了总经理信箱,随时接受员工的投诉、意见和建议。总经理办公室还有专人接受员工的来访。公司每年开展两次员工满意度调查,下发调查表,征集员工对企业重大决策、管理制度、管理干部、生产与质量管理以及员工生活福利待遇的意见。

通过上述举措,企业上下密切联系,同心同德,共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克服困难。为抢抓市场机遇,在每一个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从工程技术人员到生产工人,一个个废寝忘食,有的甚至在生产和工作现场一干就是几个昼夜。

篇(3)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推进会议,同时启动“百日攻坚”活动,这对全面推进我市企业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刚才,县总工会、区人社局作了表态性发言,市人社局、总工会、企业联合会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对这项工作做了安排和部署,大家讲的都很全面、很到位,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就全面推进我市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领会推进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是建立中国特色劳动关系的需要。劳动关系是一切经济关系的核心和社会关系的基石。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社会中的各类深层次矛盾不断涌现,劳资矛盾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全面实行集体协商制度的政策,目的就是推进建立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充分认识到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是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制度。通过推行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推动企业形成公正合理的分配机制,保障职工对企业经营状况和收入分配状况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减少因分配问题引发的劳资纠纷和利益矛盾,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二)推进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是建设和谐的需要。总体看来,我市企业的主体责任落实比较好,劳资方面的纠纷比较少。但是在全市热线和投诉中,涉及保险、工资、劳动合同等问题的比例还相当大,仅人社部门的受理量就占三分之一。所以,要建设和谐,有效化解劳资矛盾,促进职工队伍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就必须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入手,规范劳资关系和工资的支付方式,积极开展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完善企业内部收入分配制度,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保障机制,实现职工的体面劳动。

(三)推进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全市已建工会企业有3700多家。今年,我们推进集体合同工作是从已建会企业入手,争取80%也就是3000家左右的建会企业开展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过去,企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主要是项目和资金。现在表现出来的制约因素是资金、用工和供电问题。在电力保障方面,我市经过加强主网和配网建设,企业用电保障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资金问题,不是一句两句能讲完的,这是涉及金融体制的长期问题。而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就是企业自身的问题。工资是职工的劳动报酬,也是企业的成本。如果企业仅仅把职工报酬看作是一种负担,就会走入发展的死胡同;如果把它当做是一种投入,就会有好的产出。我们通过调查发现,那些招工难、用工难的企业往往是待遇不好、职工工资支付不正常、五险一金得不到保证的企业。职工选择企业时,看重的是劳动报酬,是人格的尊重,是体面的劳动,以及企业好的形象和好的福利待遇。人是最关键的要素,是劳动中最活跃的要素,没有劳动者,没有人才,企业谈何发展。保证企业用工需要,政府要创造大环境、企业自身也要创造小环境。推进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就是维护职工合法的权益,最根本的还是促进企业发展。

二、把握重点,共同实施,探索建立具有特色的推进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新模式

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市人社局、总工会、企业联合会等单位共同努力。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强化规范运作。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明确在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指导好企业有序开展好这项工作。要通过建立目标考核,全面提升全市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的覆盖面。要进一步规范集体合同内容和程序,不断提高集体协商工作的质量和规范化程度。制定工作计划,把任务分解到各个县区,实现月考核、月调度。

二是要注重典型引路。要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发现、培养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企业典型,把企业家和职工都认同的好的做法,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会等形式,进行宣传、总结、推广,引导企业自觉签订集体合同。

三是要加强指导监督。会后,有关单位要组成联合督察组,建立联系点制度,深入基层,调查解决问题。做到一个县区一个县区推动、一个企业一个企业解决;做到旬有旬效果、月有月进度。对企业法人认识不到位、职工要求过高、要约履行不好的企业,要做好沟通,把工作做细做实。

四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市人社局把依法开展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与企业享受国家社保补贴、就业扶持、职工能力建设相挂钩。市总工会把依法开展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作为企业评选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工人先锋号、模范职工之家、五一劳动奖状和企业负责人评选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的必备条件。这些都是很好的措施,我完全赞同。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探索和总结实际工作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加以推广。

三、加强领导,形成合力,进一步推动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深入发展

针对“百日攻坚”活动,各县区、各有关单位要切实提高认识,确保百日出成效。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工会牵头、三方协调、各方配合、企业和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确保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落到实处。

一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县区政府的分管负责同志会后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把任务落实到部门,把指标下发到企业,实行倒逼机制,确保工作扎实推进。

二要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国资委要积极推动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带头开展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的难点在非公企业,这些企业有的规模比较小、效益参差不及,企业联合会、工商联等企业代表组织要做好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宣传引导,帮助企业增强法律意识,规范劳动用工管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做好集体合同签订工作。

篇(4)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精神,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按照市委、市政府开展全民创新全民创业活动和加快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规划的要求,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主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健全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五大体系”,激活创业主体,完善创业政策,优化创业环境,放宽创业领域,保护创业成果,城市充满创业活力,社会形成创业氛围,激发全民创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创业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

二、目标任务

鼓励劳动者通过自主创办生产服务项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在实现自身就业的同时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力争用2年时间,健全政府职能部门共同组织、社会各界主动参与的管理服务和组织领导体系,建立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创业新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形成全社会崇尚创业、支持创业、竞相创业的局面。2009至2010年,我市全员创业活动指数达到20%以上。创业带动就业比例为1:5,创业活动对就业的贡献率达到30%,创业活动对企业成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创业环境满意度明显增强。具体目标是要实现“六个一”:

一是树立一批创业示范基地。新增40个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30个;建设24个创业示范街道(或示范社区)。

二是培育一批创业实体。新增私营企业6000家,新增个体工商户35000户,企业(个体户)存活率(存续一年以上)为70%。

三是扶持一批返乡创业典型。新增返乡农民工创业品牌基地30家,规模以上返乡创业经济实体1000家,带动农民就地就业10万人以上。

四是培训一批创业“小老板”。组织开展创业培训10000人,培训后自谋职业或创业成功率50%以上,大中专技校学生参加创业指导和创业活动的人数达到60%,毕业生当年创业人数达到5%以上。

五是建立一个创业项目库。针对不同的创业群体,采集开发5000个的创业项目。

六是组建一支创业指导专家队伍。依托市、县(区)、开发区创业指导服务工作平台,组织一支200人的创业指导服务专家队伍。

三、主要工作

(一)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形成政府促进创业的工作推动机制

在市就业工作联系会议机制下,成立由市领导任组长的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劳动保障部门及各有关单位组成,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层层分解目标任务,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把工作摆在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要位置。同时,各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及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的作用,探索建立创业带动就业的社会化运作机制,明确各自职责,落实工作目标任务。

(二)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不断改善企业环境

放宽市场准入,切实改善行政管理和办证手续,强化政策扶持,全面落实有利于劳动者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扶持劳动者创业。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不断优化我市创业环境。

(三)健全创业培训体系,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能力

建立满足城乡各类劳动者创业的创业培训体系,将所有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劳动者纳入创业培训,使创业培训工作形成点多、面广、覆盖率高的新格局。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加大力度支持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推进创业实训工作。

(四)构建创业服务体系,为创业者提供优质服务

依托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创业指导服务组织和创业项目库。根据城乡创业者的需求,组织开展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扶持一批创业示范基地,发挥良好导向和典型作用。完善“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建设+创业培训”的联动工作机制。

(五)建全工作考核体系,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根据我市实际工作情况,建立完善创业带动就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将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指标作为全市就业工作主要目标任务之一,作为政府重点督查事项,实行月统计、季度检查、半年通报、年度考评,强化部门职责和工作任务,确保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各项工作目标的圆满完成。

四、工作步骤

分三个阶段推进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

(一)2009年1-3月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是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开展调研,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明确目标任务,完善工作制度,落实各级各部门职责。

(二)2009年4月至2010年11月为组织实施阶段。主要工作:

1、认真研究及时完善扶持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组织劳动保障、工商、税务、财政、人事、总工会、团市委、妇联等部门研究促进创业的措施,提高政策的操作性和灵活性,不断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

2、加强创业培训。开展创业师资培训,提升创业师资的能力和水平。开展面向全体城乡劳动者的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能力。

3、完善创业服务机制。开展项目开发、开业指导、政策咨询、小额贷款、后续扶持等创业服务活动。加强创业指导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改进各级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工作,提升创业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创业专家队伍的作用,开展针对性的创业服务活动。完善创业者协会或创业者俱乐部有关章程和制度,定期举办创业者沙龙、创业者论坛等,为创业搭建交流创业经验的平台。

4、建设创业项目库,举办创业项目推介会。在全社会开展“创业金点子”征集活动,分批由专家进行点评,广泛收集创业项目,建立创业项目库。各县(区)、开发区举办2场以上的创业项目推介会,开展技能展示、创业指导、现场咨询、创业讲座等活动。

5、创新创业融资机制。深入开展信用社区创建工作,完善评估认定标准,推进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建设+创业培训联动工作模式,降低融资门槛。

6、开展“邕城创业行”主题系列活动。由劳动保障部门牵头,推进返乡农民工“凤还巢”工程,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由人事部门牵头,劳动保障部门、教育部门和共青团配合,结合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举办实施“创业进校园”主题活动。由共青团牵头,教育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配合,组织开展“青春与创业同行”活动。由妇联牵头,劳动保障部门配合开展“女性创业就业”活动。由教育、劳动保障等部门共同组织开展“创业实践宣传”活动。由工会牵头,开展培训、帮扶下岗职工、困难职工“五一创业”等行动。

7、组织创业竞赛活动。在全市组织由各类创业者参加的创业竞赛活动,提升劳动者创业能力。

8、开展“创业促就业”宣传活动。通过加强舆论引导,开展政策宣传、项目推介、表彰先进等系列活动,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9、开展专项督查。从各相关单位抽调业务骨干组成检查组,每半年对各县区和责任单位进行专项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保证活动取得实效。

10、举行“凤还巢”、“创业进校园”等工作现场会,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推广工作成果,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三)2010年12月为总结验收阶段。主要工作为总结活动经验,建立推动我市创业带动就业的长效管理制度,通过召开总结表彰会,表彰一批创业带头人、创业明星、创业示范基地、创业示范街道(社区)、支持创业工作先进单位(个人),举办创业成果展,推广各级各部门先进工作经验。开展涉及政策环境、公共就业服务等方面的创业环境满意度调查,改进不足,将我市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推向深入。

五、有关要求

(一)成立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办公厅、劳动保障、财政、发改委、民政、税务、工商、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以及县、区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人民政府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协调工作制度。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及时总结分析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统一实施的要求,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推进。

篇(5)

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已是成为推动全行业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是成功应对后危机时代不可或缺的决定性力量。

随着后危机时代的来临,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显得日益重要和紧迫,鉴于民营经济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举足轻重,如果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不解决,国家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目标就很难实现。因此,创新平台建设将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创新下的民营尴尬

“不创新慢慢死,一创新就快速死”。在民营企业中许多人都是这样的心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取得长足发展,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但许多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大量依赖进口的格局并未改变,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状况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我们应当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努力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据全国工商联一项调查显示,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人才、技术、资金条件普遍不足等五大因素制约中国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虽然国家一再倡导自主创新,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上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相对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而言,还存在很大差距。而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表明,目前中国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

目前,国内大多数民营企业属小型、微型企业,大中型企业比例很低,维持生存是企业的第一要义,致使许多企业无意创新。人才、技术和资金是技术创新的基础,近年来,虽然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明白创新的道理,但大都苦于人才、技术、资金等条件的严重缺乏,没有能力进行创新。融资难、税赋重、国家直接支持少,多数企业难以创新,无力创新,其中融资难仍然是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发展中的最主要问题。其次,中国现行税制也在相当程度上限制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特别是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政府直接支持也很少。另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市场风险大,因仿冒问题带来的技术创新市场风险在某些方面甚至比过去更大,严重挫伤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同时,受现实利益诱惑,经营追求“短平快”,多数企业不愿创新。民营企业最讲究“机会成本”和“利润最大化”,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包括相当部分民营科技企业,不愿意在技术创新上花精力、投金钱。

近年来,由于各种要素供给的制约较弱,使得企业不需要自主创新仅依靠数量扩张就能获得高额利润。企业和市场的扩张速度远远快于创新周期,企业哪有心思静下心来搞创新。

上海中大科技这么多年来一门心思搞技术自主创新,每年都要进行大量投入,但创新又是烧钱的事,不确定的因素实在太多,光凭一个小企业的单打独斗,往往难以见效,所以企业的资产规模发展缓慢。那些以前和我们相比差不多或根本排不上号的企业,这几年通过经营房地产等,一下子产值规模就超过十几甚至上百亿元,而我们却被不少人看作是在干傻事。

发展中的求索

经过多年粗放型发展的民营企业已从“不想创新”的梦中醒来,但现实的创新环境又使得不少民营企业心有余悸,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升。

要解决当前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除了要进一步增强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优化企业创新活动相适应的外部环境,健全保护知识产权的法规体系和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外,我认为,大力建设和发展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平台,是解决民营企业创新难题,破除民营企业创新瓶颈的重要举措。要解决目前民营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建立和完善有竞争力、有发展前景并符合广大中小企业需求创新体系,是政府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因此,必须加快发展生产服务业,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过去的个体式的创新模式只能“独善其身”,而不能“惠及”整个集群,并且这种创新模式成本偏高,企业难以承受。中小企业创新,迫切需要有效的公共创新服务体系的支撑;必须改变目前以政府为主导的现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制。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信息咨询、技术与管理支持、市场营销、培训等。由于需求的不同,各国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构成也有所不同,其中以美国为代表的注重营造环境的间接支持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直接支持模式和以欧洲为代表的政策引导型的支持模式。这中间,我认为韩国针对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症结,对症下药,围绕构建大、中小企业“共生协作”机制的做法很值得学习借鉴。

目前,我国纺织企业大多生产的是中低档、薄利润的产品,且同质化竞争较为突出。要实现产品创新,就必须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纺织企业一方面要加快淘汰科技含量低、没有竞争力的产品:另一方面必须加大新品开发的力度,尽量缩短新品的研发时间,将新产品尽快推向市场,从而有效占领市场,取得竞争优势。

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危机中无所思、无所为。要勇于创新突破,善于把握机遇,努力在严峻挑战中抢占发展的制高点。为此,应在坚持自主创新、结构升级、节能减排方向的前提下,将建立层次丰富、结构完整的纺织强国工业体系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长期任务。

科技进步是提高纺织业的劳动生产率、拓宽纺织产业的发展空间、促进纺织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纺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力促进纺织行业的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整个纺织行业的一项主要的发展战略。2008年,我国技术市场交易额达到2665亿元;2009年,则超过3000亿元。良好的技术市场和氛围不仅为科技成果顺利转移转化提供路径,也将有力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这一切给了我们全新的启示。

中小企业在进行技术突破、科技创新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资金和技术的瓶颈,这种时候部分企业因为求助无门而放弃技术创新,继而丧失活力、停滞不前,更有甚者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因此,我认为把握发展契机,建设一个以技术市场为核心内容的创新平台,不仅是行业中小企业的迫切需要,也是我们企业转型发展,向现代服务业进军的大好时机。

搭建平台孵化创新

20多年来,上海中大科技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现已成为国家级感光材料研究中心及中试基地;国家级特种纺织品研究中心及中试基地;上海知识产权和专利示范企业……借助这个起点,我们想建设一个以纺织业技术创新为重点,以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交流推广为主要内容,集商展、研发、检测、培训和综合服务多功能公

共服务平台。即通过国内纺织院校和国外相关研究机构以及行业骨干企业设立技术交易市场,为企业各类技术服务,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发展;通过引进纺织产品和纺织化学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为企业提品分析、检测和标准化服务:通过引进科技项目进行小试、中试及产业化,提供孵化场地、设备、中介服务;通过引进教育培训机构,协助企业引进人才和进行短期培训,提高企业职工劳动技能和研发水平:通过与有关信息网络服务机构合作,为企业提供信息化管理、国内外纺织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服务:通过引进科技中介机构,为企业提权交易、投融资、专利、律师、会计及科技立项、科技项目招投标服务。

建设内容包括“展示交易中心”、“功能检测中心”、“洁润丝研发中心”、“人才培训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科技中介服务中心”6大功能平台,全力打造一个全新的专业技术交易市场,使行业内中小企业以低成本共享科研、技术、管理、信息和物流资源,提高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以市场为机制

如果搭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平台,应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因此,由于创新平台的投资主体的多样性,应该实行股份制的运作模式,建立董事会、理事会、会员制、专家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以股份制形成核心层,以理事会形成紧密层,以会员制形成服务层。董事会由共同以资金、技术、设施等形式投入的平台建设单位组成,以股份制或合同协议等形式参与平台建设、运行和管理;理事会由平台建设参加单位和相关单位人员组成,负责平台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年度工作计划等重大事项的决策:会员制是指吸收广大企业等服务单位参与,建立并不断扩大稳定的服务网络,加强社会服务。专家委员会由本领域相关的资深专家组成,负责平台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重点项目的咨询和指导;监督委员会由科技、法律、财务等专家组成,监督平台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开展工作,保证平台健康良性运行。服务是宗旨

创新平台要优先整合科技资源,强化公共服务,坚持服务第一。实行跨单位、跨地区、跨行业科技资源的整合,包括整合科研物质条件、集聚创新人才,是克服科技资源分散、重复配置,克服创新载体各自为政、封闭运行,实现科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强科研创新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强化公共服务是整合科技资源的初衷和目的,是创新平台建设的价值所在。我认为,创新平台的创新服务能力取决于资源整合的规模和力度,资源整合的规模越大,共建单位的合作越紧密,利益共享机制越健全,创新服务的能力就越强。在此基础上,平台将采用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地为广大中小企业开展技术贸易、研究开发、产品检测、人才培训等各类科技服务,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功能。例如平台将通过横向课题合作、联合承担纵向课题,与企业开展产学研联合技术攻关,为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

“三位一体”并进

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关键要与产学研合作协同推进,建立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以企业为主体,是指企业是平台建设的需求主体、投入主体、创新活动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创新平台建设必须紧紧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区域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吸引企业参与投入、参与创新活动,应用创新成果,实现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企业的参与度和主体地位越强,平台的活力和作用就越大。高校科研院所具有较好的科研条件、创新人才和科技成果,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充分依靠和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与高校科研院所关系越紧密的平台,就办得好。以政府为主导,就会在平台建设发展的定位、规划、投入和政策等方面得到必要的指导和扶持。同时,还要增强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作用。重点扶持有特色的中介服务机构,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为依托,网络化、多功能、专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强化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资源整合、行业交流方面的积极作用。

成果转化是目标

篇(6)

【关键词】审计信息化;现状;建议

本文所探讨的审计信息化是指,被审计对象运用网络技术进行财务工作和经营时,审计人员为了实现其审计目的,收集必要的审计证据,采取必要的审计程序,对企业的网络信系统的合规性以及利用计算机以及网络生成的财务信息进行审计的工作。

一、审计信息化的必要性

1、适应审计环境变化的必要

1998年全球的网上销售额达到430亿美元,据世贸组织测定2000年将达到3000亿美元,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到达2003年销售额将达到15000亿美元,是1998年的34倍。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迅猛发展,使企业在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确认客户订购,安排生产计划,控制采购计划,进行账务处理都由系统自动完成,经营管理走向网络化与自动化(如BPG管理模式,虚拟的网络公司)。电子商务与网络经营使企业的经营观念、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交易授权等发生巨大变化,同时交易中的支付方式也开始转向电子化。就会计工作而言,也开始由传统的手工操作转向电算华会计。我国自1999年4月起开始研究和采用"会计信息化"这一新概念。(《中国财经报》1999年月8日)。

我国组建了信息化领导小组,推动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目前已经或正在建立金关工程、金卡工程、金桥工程、金税工程、金卫工程、金文工程等系统。会计信息化的工作这些年也发展迅速。

所有这些巨大的变化使得审计工作的环境、审计工作的对象、审计范围、审计线索等基本的审计要素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审计工作方法一定不能适应这种变化的要求,开展网络审计,实施审计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必然。

2、迎接加入WTO的需要

国际审计界,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审计事务所,在网络审计方发面有了较高的发展水平.如AICPA和CICA在1997年开始提供电子交易网站的审计----Web认证,香港会计师公会在去年年底成功与两会签订了网誉认证授权发牌人合约,在港推出"网誉认证"服务。

自l994年中国开始对外开放注册会计师考试,财政部又了允许境外非执业会员成为中国执业注册会计师的规定。另外,从l993年开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还参加了中国服务贸易市场对外开放谈判的政府代表团,参与了WTO服务贸易市场的谈判,并在1998年的谈判中作如下承诺:允许中外合作所的形式保持至20l0年;允许中外合作所、国际成员所在中国境内经批准设立分支机构;中国政府不再对中外合作所的中外双方控股比例进行限制,而是由事务所自己协商决定;允许涉外会计师事务所聘请中外方人员;支持涉外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国际惯例管理事务所。

现今国际上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均在中国设立了分所。他们十分重视审计信息化。安达信咨询公司的首席业务负责人Joe.W.Forehand在1999年11月接受采访时说,他打算把电子商务纳入公司的部分主要业务,将在今后5年投资10亿美元用于网络业务。这标志着安达信咨询公司可能成为从事网络业务的最大公司之一。普化永道、安永会计公司为网络事业而不惜裁员。1999年普华永道会计公司辞去了200名咨询人员、1000名行政人员,将节约的开支用于增加电子商务的计划。作为全球第三大会计及咨询公司的永安公司为了转向电子商务,于2000年初也裁减了近400名咨询人员。2000年4月,美国毕马威咨询公司同意成为SAP公司的网络伙伴的一员,该网络由20个分公司组成,共同帮助开发和销售公司的产品。SAP公司的业务主要是销售企业软件和提供资源计划服务。毕马威咨询公司此举是通过和其他公司的资源互补来加强自身的网络能力。为了迎接加入WTO,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必须迅速的由传统的手工审计转入网络审计。

二、国内网络审计的应用现状

一个网络审计系统由三个重要的方面构成:硬件基础、软件基础、管理及操作系统的人员。要实现审计信息化,则必须三方面均达到网络审计的要求。因此我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我国网络审计的现状。

1.硬件条件

财政部1994年5月4日了《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其中关于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总的目标是:到2000年,力争达到有40%~60%的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在帐务处理、应收应付款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销售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会计报表生成与汇总等基本会计核算业务方面实现会计电算化;其他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开展面应达到10%~30%。到2010年,力争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从根本上扭转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的状况。

据中新社消息,国家经贸委获悉将从明年开始,对国有大公司强制推行财务管理信息化,以解决目前企业管理中资金散乱、信息失真、监督乏力等问题,并试图与国际企业通行标准接轨。

从这两则信息可以说明,在我国管理较好的大型企业,在会计电算化方面应该具备了较好的硬件条件,但是从总体上而言,电算化的硬件条件仍不太高,要实现所有企业电算化以及非企业财务部门电算化则有更大的差距,更别说网络化了。另外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审计,必须达到全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实现支护方式,财务数据生成等的电子化,则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2.软件条件

(1)网络财务软件及应用

2000年我国主要的财务软及生产商:如北京用友,安易,山东浪潮通用,成都金算盘,深圳金蝶等公司的财务软件来看,大多数具有一定的远程数据处理与传输的功能,都推出了自己的网络财务软件。由于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普及,中国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企业纷纷"触网",从产品、服务、运营等方面全面向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应用转型。中国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撑起中国软件业的一方天地,郭新平(北京用友总经理))。但是这些网络财务软件的推出时间大都在1999-2000年之间,所以在社会中使用的面还不太大,同时这些网络财务软件覆盖的核算领域还不太广。总体上而言我国的会计电化软件还是比较理想的,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也不太大。但是要达到审计信息化所要求的网络财务软件的水平,由于我国网络发展相对于国际先经水平的落后,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我国关于财务软件的设计,评审等方面的法规如《财务软技术据接口标准98001》等均着眼于财务软件本身。财务软件在设计时大多没有考虑专用的审计软件接口,使得在财务软件中嵌入适时跟踪监控的审计程序难以实现,使审计人员采集数据出现一定困难。少量的财务软件虽有数据转化功能,也只是对于会计账簿的格式进行了简单的转化。现代财务软件的编译采用多种计算机高级语言,如Access、VB、VC、PowerPoint等,但由于软件的编译过程没有规范的程序,导致财务软件的库结构和科目代码等至今没有统一的准则。这种现状对计算机审计的发展极为不利。计算机审计软件要发展,不能专为一种财务软件而开发,财务软件的编译结构不一样,必然导致计算机审计软件的编译过程过于庞大或者对于部分财务软件的不适用。所以必须像规定会计准则一样,规定财务软件的基础结构,使计算机审计能得以顺利地发展。

总之,虽然我国的网络财务软件较国际先经水平的差距不大,但是由于推出较晚,目前使用面还不广。同时网络财务软件的设计没有考虑审计软件设计的需要,使得审计软件的数据收集以及其功能的发挥受到很大的制约。

(2)审计软件

从1990年11月山西省审计局开发的工业企业财务收支审计软件成为第一个通过审计署鉴定的审计软件至今,已有十多个审计软件通过了审计署组织的鉴定,并在全国推广使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审计法规管理系统。

②审计抽样软件。

③表格法审计软件,该类软件能完成审计表格及有关参数的增、删、改维护,能输入审计表格中要抄录的数据,能计算并填入审计表格中由计算得到的数据,能按预定的格式打印输出审计表格。

④基建工程预决算审计软件。

⑤工具箱式通用审计软件,如由北京通审软件公司开发的2000通审软件。

⑥工具箱式通用审计软件,该类程序是为了完成某些特定的审计任务。例如,公路费审计程序、工会经费审计程序、材料成本差异审计程序等。

《审计署提出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和构想》(2001-3-28)中提出了审计系统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用五年左右时间,建成对财政、税务、海关等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系统、电子数据系统实施有效监督的审计信息化系统,改变目前审计手工作业的现状,增强审计机关在计算机环境下查错纠弊、规范管理、遏制腐败、打击犯罪的能力,维护经济秩序,促进廉洁高效政府的建设,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为实现这一目标,审计署要加快软件开发,开发一套比较有效、实用的审计项目管理、审计操作实施、审计结果汇总和审计文书管理软件;建立审计数据中心,为审计提供数据和法规方面的支持,逐步与政府其他部分专用网实现网络互联、数据共享,并利用数据中心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选择、比较,决断重大审计事项。

《审计署2001年审计技术基础建设工作计划》关于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要点如下:

①积极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规划》项目工作。

②计算机审计软件开发应用工作。

③制定计算机审计软件的评审标准。

④组织计算机审计软件评审鉴定工作。

⑤抓好成熟辅助审计软件的推广应用工作。

⑥继续抓好去年已立项辅助审计软件的开发完善工作。

⑦继续抓好有关软件的维护工作。

⑧根据2001年中国银行审计的需要,今年署里重点研制开发中国银行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

从以上的信息可以看出,我国的审计软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审计署也已经高度重视计算机审计和审计信息化,制定出了相应的计划。并正在积极的推行现有审计软件的应用推广。但是我国现有的审计软件大都处于满足穿过计算机审计的阶段。还没有适用于网络审计的审计软件。

3.审计人员

审计署提出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和构想》(2001-3-28)中指出全国审计系统已有2万多人具备计算机初级水平,占审计人员的25%;在审计业务、公文管理、办公自动化方面运用计算机的水平都有较大提高。计划加强计算机审计队伍建设。全国培训800名审计信息化骨干,提高他们在审计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计算机审计的广泛运用;重点培养200名审计信息化专家,进行IT审计师专家水平培训。

但是在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由于我国CPA的市场化建设及推行较晚,现行的CPA的素质较低。同时在CPA的考试中也没有计算机方面的要求,因此绝大多数的CPA运用计算机的水平很低。CPA的审计工作仍然是传统的手工审计。计算机仅仅用作文字处理或者基本不用。

因此,我们认为我国政府审计的计算机审计的水平高于CPA的计算机审计的水平。但是政府审计虽然已经在一定程度进入了穿过计算机审计的阶段,但是仍然处于其初级阶段.而CPA的计算机水平仅仅处于绕过计算机审计的阶段,仅仅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穿过计算机审计的阶段还没有开始,最多有极少数的CPA进入了穿过计算机审计的阶段。

三、规划与建议

为什么我国的审计网络化会落后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的步伐了,我认为这与整个行业对这一工作的重视不够有极大的关系。今后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相关的职能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在行业内大力宣传审计信息化的重要性。

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有:

1.提高会计、审计教师的计算机水平,改革审计专业教学中关于计算机审计方面的课程设置:

(1)提高重要的常用软件如EXCEL应用水平,不能只停留在初级会用作计算的阶段。

(2)开设适当难度的网络安全方面的课程。

(3)开设高级程序语言课程(要随财务软件所用的语言同步调整)

2.集中一批既懂财会、审计业务、由精通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开发适合我国现实情况的审计软件。

(二)普华永道、安达信、毕马威这些国际知名的会计公司均不惜采取化巨资以及裁减人员的非常措施推动这一工作。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为什么没有能自发的重视网络审计的工作。我认为这是由于我国审计质量不高,行业竞争不公平、以及能实施网络审计的人才奇缺,使得网络审计的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的优势在我国社会审计中并不明显。因此必须加大行业监管的力度,促使会计师事务所重视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计算机审计工作,从而提高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质量,降低审计成本。

(三)审计可分为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这三种审计本身有着不同的作用与实施环境。应该针对其不同地环境分别予以研究,同时又要做好他们之间的衔接工作。

1.内部审计:相对而言,其实施的条件仅限于某一个企业的,实施的条件要容易些。我国目前规模较大的财务软件公司各自使用的程序语言不一样,但是根据各自的财务软件编制设计的审计软件则必然很好能较好的解决审计软件与网络财务软件间的衔接问题,而且其开发成本较低些。同时也能为同用于各种财务软件的通用的财务审计软件的实际积累经验。

2.政府审计:审计署十分重视审计的信息化,制定了审计信息化规划。并且派人到国外学习先进经验。先后开发出了一些审计软件,并正在积极的进行推广。可以认为,我国的政府审计的信息化走在了其他审计的前面。

3.社会审计:应该还处于手工阶段。我认为为了迅速的提高我国的网络审计的水平。我国的相关的相关部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国内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在这方面早做规划:

(1)可以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内设立审计信息化部,积极的进行宣传,使各成元所深入认识到计算机审计、网络审计的重要性。由该部推进各成员所尽快进入穿过计算机的审计。促进各成员所制定相应的规划。

(2)改革CPA的考试内容。考虑到当今电算化会计的迅猛推进,被审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全部存于同张软盘,而且由于无纸凭证的出现,为失真会计信息的出现增加了另外一些途径。倘若注册会计师不懂计算机知识,在计算机面前一筹莫展,是无法对财务信息进行鉴证的。因此,CPA考试中增加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势在必行。

(3)修改审计法规中关于对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考核的内容。强行要求现有的审计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计算机以及网络方面的知识。

(四)如何推动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实现

由于实施内部审计的软、硬件条件仅仅针对各个企业,因此使得内部审计实现的难度较小。而且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提前实现,可以为整个审计信息化积累大量的宝贵经验,推动整个社会审计信息化的进程。我们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快内部审计的信息化:

1.有审计署或者内部审计委员会做出规定:以实现了全面的会计电算化以及国家863计划CIMS工程示范企业中制定出时间表,强制推行全方位的计算机审计。从而促使企业自行开发审计软件,也必然推动财务软件公司对审计软件的开发。

2.尽快以《审计机关计算机审计辅助审计》为基础,研究出更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内部审计工作的程序、方法、以及所要求的技术:

(1)会计电算化的组织、管理、操作以及软件控制。

(2)系统安全控制(研究计算机审计中关于安全方面的审计与计算机专家关于安全方面的工作内容的区别)

(3)日常工作中软件应用的控制

3.大力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培训。如:数据模拟检测法、整体检测法、程序编码控制法、受控再处理法、平行模拟法、嵌入审计程序法、程序追踪法。

参考文献

1.《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财政部1994年5月4日

2.《审计署2001年审计技术基础建设工作计划》(摘要)(2001-3-20)审计署办公厅

3.《审计署提出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和构想》(2001-3-28)审计署办公厅

4.周舟洪,会计电算化企业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审计报

5.李庆,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中国注册会计师2000.7

6.张金城,巧学计算机审计,中国审计出版社,1999.7

7.汤云为、单喆敏,网上鉴正业务-注册会计师为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所提供的服务,中国注册会计师2000.5

8.朱建国,会计教育,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8

9.王景新,最新财会电算化(上、下),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