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4 06:31:1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师读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在历城区、港沟教办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教导处全面贯彻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计划,全面落实学校工作意见,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师生、学校的共同发展。
一、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1、继续开展教师读书活动。
结合学校"读好书,写好字"活动的开展,大力加强教师读书活动的开展,并将活动落到实处。学期初,学校为每一位教师购买了阅读的书籍,老师们制定个人的读书计划;学期中,教师们撰写读书反思论文参加学校的读书论坛活动;学期末,教师撰写读书总结。学校鼓励教师建立教学博客,将学习与写作相结合,将学习与反思相结合,将学习的收获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来。
2、教研活动中开展学科微课题研究。在微课题研究中,各教研组的教师们加强理论学习,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反思开展研究。
3、开展新一轮小学教师基本功提升工程。
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历城区教研室的培训活动,并组织参加培训的教师及时在校内对全体教师开展反馈性培训。每位教师根据学校教师基本功的实施方案和办法,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开展即兴演讲、课堂教学、课件制作、作业与试卷设计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学习活动。
二、加强教学工作的常规化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认真落实《历城区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试行)》,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落实三级课程管理。规划学校课程体系,积极开发学校特色课程,并将学校校本特色课程开发与综合实践、美术、体育、地方课程等课程相结合,积极开展国家课程校本化、师本化研究。
2、各教研组认真学习历城区教研室下发的各科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方案。通过学习加强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教学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教学常规的落实。教导处加强常规教学工作的检查,每次检查有记录,并且每次检查后及时反馈。
3、借鉴市区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各学科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基本规范,开展高效课堂研究。通过"教科研活动月",开展了课堂教学研究。
4、教研组每学期初制定教研计划,每月有教研总结。每次教研活动在尝试"确定主题——制定目标——设计方案——实施研究——总结提升"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下,将教研活动落到实处,开展教研活动的课程化研究。
5、完善学生评价方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各位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开展无分数评价。9月份,学校组织了"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学科质量诊断与评价及课业负担"测试活动。10月份,学校迎接了历城区教育局的检测工作。
三、积极承办各项活动,促进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营造共同愿景,让教师的教育自觉“有魂”
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是教师团队走向自觉的基石,其中所产生的向心力、凝聚力是生命自觉源动力,更是催动教师自觉工作的灵魂所在。
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坚持“以师为本”的基本观念,把“教师第一”作为学校教师团队建设的基本理念。我们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
增强教师在学校事务中的主人地位,通过各种方式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一方面激发其主人意识,工作责任感和主动精神、创造意识,提高自我价值,增强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增加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增强认同,使全体教职工对学校的管理更具有信任和归属感。我校在制订学校远景规划、年度计划、规章制度、课改方案、绩效考核方案等方面都能做到与老师反复讨论,在基本形成共识的前提上确定下来,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反复宣传,让学校的规划、方案等让广大教师入耳入心入脑,由此激发教师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努力使教师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主人。
二、构建教师专业化成长平台,让教师的教育自觉“有格”
构建学习型学校,积极开展教师读书活动。让教师通过读教育专著,更新教育理论,接触新的思想,学会用哲学的方法去思考教育。教师要想有教育自觉首先要使自己成为“学师”,即学习的带头人,引路人。学校要让教师团队成一个学习型组织。为此,我校积极为教师提供学习资源,购买专业教育理论书籍1000多册,订购教育刊物10多种。定期印发优秀的期刊文章供教师参考学习,定期编辑教师的优秀论文集,定期开展读书论坛及开展“我的教育叙事”征文评比活动,让教师交流读书体会及教学体会。与此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岗位培训和学历进修,不断增长见识和丰富教学经验。
不断深化教育科研及校本研训工作。每学期我校定期举办“教学开放周”活动,“青蓝工程”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展示课、名优教师引领课,使每个层面教师的教学走向科学化和精致化。通过教学反思、专题研讨、教育叙事、课例分析、课题实验研究等方式,让教师对教学的深层问题认真解读、深入探究,提高教师理性思考的能力。
通过城乡联动、承担市县级公开课等多种渠道,让教师展示教学成果。让教师进一步开阔眼界、更新理念、查找差距,改进教学。
多样化专业发展平台让教师的教育自觉变得有格局,教师们看教育、看学校、看孩子的眼光与角度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有形,有神,有谋,有胆,有识。为人之师赢在大格局,这种大格局就是一种教育自觉。
三、营造激励的氛围,让教师的教育自觉“有果”
一、 多管齐下, 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
1.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在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情况家长调查的基础上, 召开家长会, 改变部分家长的陈旧观念, 取得家长的帮助, 保证课外读物有来源, 课外阅读有监督。有条件的家庭, 提倡亲子阅读, 这对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十分重要。
2.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教室内张贴读书名言, 布置班级读书角, 图书来源一是学校图书馆, 二是学生家中藏书。同学之间可交换阅读书籍, 提高读物利用率,减轻家长经济负担。 “读书小屋” 每周推荐一本好书, 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教师以身垂范,与学生共读。特级教师支玉恒说: “教师不读书,对学生是灾难性的。” 阅读可以让我们的文化底蕴渐渐地丰厚起来,思维逐渐地活跃起来。久而久之,我们的身上就会带有某种特殊的精神气韵和文化归属感,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与教师共同阅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也便于教师进行及时引导。
二、 帮助学生选择健康、 适合的课外读物
1.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 有的喜欢名家名著; 有的喜爱科普作品; 有的迷于军事知识; 还有的只对卡通书籍感兴趣……因此, 我们放低要求, 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2.选择健康、有价值的书。 课外阅读益处很多, 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 “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论文格式, 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 选择最有价值, 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尤其孩子, 纯净幼小的心灵如果借助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经典名著来滋养, 心灵会日渐纯净, 感情会日渐丰富,兴趣爱好会日渐广泛, 智力与承受力也将日渐增强。
三、 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1.不动笔墨不读书。根据阅读情况填写读书卡, 记录阅读的篇目、 时间、 字数、 摘录好词佳句、 展示心得体会, 学会积累, 学会与文本对话, 学会做读书笔记; 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再创作 ( 会续写、 扩写、 缩写、 改写等) 。以保证阅读数量, 提高阅读质量。
2.集中指导, 提高课外阅读能力。学生共同阅读同一读物, 便于教师指导。但教师要挑选出人人喜爱的读物, 并不是一件易事。人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 “课外书屋” , 介绍了德国著名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漫画 “好看的圣诞书” ,它的幽默、 温情一下抓住了孩子们的心。我顺势引导阅读漫画集 《父与子》 , 它由一组组生动幽默的画面组成, 幽默、 温馨, 流露出纯真的赤子之情和融融的天伦之乐, 感人至深。我请孩子们谈体会, 谈各人发笑的角度, 从而理解 “各人笑各人的所笑” 正是漫画集所独具的魅力。并根据本单元课文均体现父母之爱的特点, 重点推荐漫画 “寻找出逃的儿子”等, 分组学习, 小组交流, 填写读书卡。
四、 有机整合, 减轻课业负担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古人云: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确实在社会上处处有语文, 人人时时学语文、 用语文。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 并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 特殊的节日, 特殊的事件, 特殊纪念日等拓展阅读。如学了 《草船借箭》 , 引导阅读 《三国演义》 有关章节;学了 《十里长街送总理》 后, 推荐阅读 《大地的儿子》 ;学了 《少年闰土》 , 推出鲁迅小说 《故乡》 。 3月5日, 读 《雷锋的故事》 ;父亲节, 看朱自清的 《背影》 ……学生手中的 《同步阅读》 教材, 文章不但精彩, 而且与课文主题紧密相连, 应充分利用。
2.保证阅读时间。 课外阅读需要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囫囵吞枣地应付课外阅读量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 要控制过多的机械繁琐的语文书面作业, 保证学生每天有半小时自由阅读的时间。每周的周记也可改为阅读、 与家长交流、 填写读书卡等。假期作文改为出一期读书专题小报等等, 让语文作业变得有趣起来。
在“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的课程设计思路下,《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部分专门对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建议,并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中选择了一部分经典名著进行了推荐。相配套的新课标语文教材在编写上也专门安排了名著推荐阅读的内容。每年的中考试题也都强化了对学生名著阅读情况的考查。从以上情况来看,名著阅读已经受到语文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已经以读书课的形式进入到越来越多的课堂。
但是,从教学实际来看,名著阅读目前仍然存在着“大问题”。家长、教师、学校的认识偏颇导致阅读环境并不宽松。学生的学业负荷导致读书时间被大量挤占,有点空闲时间学生宁可做几道数理化题目。教师的督促引导缺乏也导致学生阅读驱动力不足。有些教师只是在学期初布置学生要读哪几本名著,没有具体的计划和措施,到一个学期结束,学生究竟读没读,读的效果怎么样,都还是个未知数。长此以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的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每学期推荐阅读的2-3部名著就只能沦为一句空话。
针对此种情况,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对名著阅读进行了一些探索,其核心理念是“抓好两课,持续跟进”。“两课”指的是“名著导读课”和“读书成果展示课”,分别出现在一个读书活动的开始和结束阶段,串起了整个阅读过程,让读书活动有始有终。
名著导读课的设计
主要的教学任务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在课外扎扎实实投入阅读,同时还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在设计时就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多角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名著阅读也不例外。学生只有真正对要读的名著产生阅读期待并乐于去读,才可能在课外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所以,一节好的名著导读课选一个巧妙的角度很重要。
以大家都很熟悉的古典名著《水浒传》来说,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地方就很多。大体可分为:人物绰号激趣;人物故事激趣;精彩情节激趣;人物形象比较激趣等。书中成功的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侠义恩仇的武松,鲁莽天真的李逵,暴烈豪爽的鲁智深,委曲隐忍的林冲等,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水浒传》的导读课上,我们就可以从梁山一百单八将的绰号入手,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人物的绰号,激发学生探究这一个个绰号的由来,进而激发学生对全书的阅读。还可以让学生从本书中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入手,如“武松打虎”“真假李逵”“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等,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书中还写了这些人物的哪些故事,从熟悉到陌生,通过一个个人物故事,逐步串联起学生对整本书内容的大致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全书内容进一步阅读了解的欲望。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关于名著的导读,让学生通过阅读精彩的片段,进而调动学生想要了解前因后果的期待,指导学生进一步的阅读。除了引领学生了解名著内容外,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进行探究,其中比较阅读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水浒传》中李逵和鲁智深的性格比较接近,我就让学生对两个人物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学生为了找出答案,就要主动去阅读,去比较,对名著的阅读也就走向深入了。
2.具体指导阅读方法
阅读名著的主要方法有:(1)先读前言、目录、后记。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名著全貌。(2)精度与略读结合。即在通读全书,整体把握的同时,对精彩片段和重点难点反复阅读,力求理解透彻。(3)做好读书笔记。如摘录精彩片段,作圈点批注,写读书心得等。(4)遇到疑难及时向老师、家长请教,多与同学交流。
3.指导制订读书计划
在完成激趣导读任务后,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制订读书计划。大体来说,可根据阅读名著的长短安排时间,长则两三个月,短则半个月。像《水浒传》这样的长篇,就要安排时间长一些。而像《伊索寓言》这样比较短小的,安排时间就短一些。还要学生具体定出每天或每周的阅读进度,便于教师跟进指导。
交流展示课的设计
1.提前进行安排
交流展示课需要学生的充分参与,所以学生要在上展示课之前就做好准备。这就有必要提前安排好展示课的时间和学生展示的形式。可以在学生制订读书计划这个阶段就做好安排,让学生在读书的同时就进行准备,以保证“展示交流”环节的有效性。
2.形式多样的展示
读书展示的形式应力求多样,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展示交流。比如说片段朗读、小品表演、心得交流、观点辩论、读书报告、知识抢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可以依据学生年级从低到高安排由易到难的展示,比如初一可安排精彩片段朗读、表演、读后感等形式,初二可进行知识抢答、观点辩论等形式,而初三就可以指导学生写出读书论文等。
3.及时总结评价
关键词 司法考试 法学专业 综合改革
1专业综合改革建设内容
一般来说,专业综合改革建设内容包括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践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改革等方面。其中教学团队建设主要以本校本学科优秀教师为带头人,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一支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改革目标明确,年龄学历职称层次结构合理,赋有改革、创新意识的优秀教学团队。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要瞄准学科发展最前沿,借鉴国内外相关课程改革成果,完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充分合理利用优质资源。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要改进教学方式,依托网络信息优势,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资源,不断完善教学手段,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按照学校“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广泛开展案例式、诊断式、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及推进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突出创新教育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努力把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实践教学改革要求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自选性、协作性实践,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教学管理改革要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教学管理机制。
2法学专业综合改革教学方法建设
2.1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
司法考试改革背景下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构建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围绕教学方式方法,依托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广泛开展案例式、社会实践式、诊断式、模拟法庭式、现场观摩式、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专业实习式、科研创新式及推进翻转课堂等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突出创新教育手段,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式学习、实践式学习、研究式学习、参与式学习等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了解、感受、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能力,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创新意识。使同学们在掌握国家基本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全面了解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民族地区的习惯、习惯法及宗教活动,有利于民族地方社会纠纷的解决,实现各民族的和谐。
2.2把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
司法考试改革背景下教师通过自己的课题研究与实践,把最新课题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知识与素材,增强课堂教学说服力与活力,更能更好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同学们自主学习,自主参与课题研究。通过学生自己申报三下乡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与老师科研课题等方式,鼓励学生早做课题申报与研究,早进教师课题研究团队,早进实践实训基地,争取让学生有条件在大二期间参与科研活动和法律实务工作。通过主持参与科研活动和实践,提高学生思辩、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关心关注社会,增强学生责任感使命感,实现科研、实践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2.3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
司法考试改革背景下根据课程不同性质采用不同的考试考核方式。探索以能力考核为主的多元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突出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潜力的评价,建立科学、多样化的学业指导和考核评价体系。根据不同课程特点与大纲的要求,不同的层次及班级,合理选择考试考核方式,采取笔试、口试、课程论文、课程讨论答辩、课程操作与设计、知识竞赛等考核方式,变一次终结性考试为全程性考核,变记忆模仿能力的考核为综合能力的全面考核。通过定期开展学术报告、学生读书论坛、演讲比赛、教学技能大赛等系列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法学专业综合改革实践教学建设
3.1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建立健全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建立健全实践课程教学体系,首先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实践课程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组建实践教学团队。其次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提升模拟法庭的实践能力与水平。再次,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及各类科研活动,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培养创新精神,通过项目,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参入科研与实践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第四,加强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建设,整合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场所的建设,按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进行建设,使其成为我校实践教学的典范。最后注重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注重现实法律现象剖析,提供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法律问题的机会和能力。
3.2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加强与实习单位联系和沟通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与实践单位法院、检察院的联系和合作,本专业在建设好、用好现有的实践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建立更多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建立健全实习环节的教育管理和考核机制。通过与实习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建立持久互赢互惠的协作关系。
4法学专业综合改革教学管理建设
专业综合改革是包含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等环节的改革,这些环节的改革必然会对原有的教学管理提出一系列挑战。如不同教学方式穿插使用,可能要求教室和课时分配频繁变更;实践课程应建立什么样的考核和评价制度才能与理课成绩匹配;实践课程尤其是校外实践环节如何加强过程监管;改革“填鸭式”教学模式客观上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才可以推动这一改革;现有教师大多缺乏实务经历,在科研主导型的评价机制下,如何培养出更多“双师型”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和实践的工作量如何核定,才能既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又与课堂教学工作量平衡;校外合作单位在合作过程中明显存在权利义务不平衡的问题,如何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些都是在改革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我们将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尤其是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要适应改革的要求,提高与实务部门合作的能力,形成既严谨又灵活、务实、有较强服务意识的教学管理体系。因此,要从改革教学管理办法、修订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推进以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教师业绩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
5法学专业综合改革教学质量监控建设
5.1完善和实施专业质量标准
法学专业在成立之初就重视建立高效有序的教学管理体制,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精神,本专业配合学校教学管理规定和院级教学质量管理监督体系,积极贯彻实施专业质量标准。首先贯彻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包括《领导跟踪听课制度》、《教学实验管理条例》、《学院考试工作管理规定》、《学院阅卷工作管理规定》和《学院毕业论文管理规定》等管理细则。其次,在学院本科质量检查小组领导下,对教学各个环节实施监控。如抽查教师教案、深入课堂听课、听取学生座谈、抽查学生作业、抽查毕业论文质量、抽查试卷命题、阅卷和评分的情况、评选年度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师。再次,要重视教风建设,采取切实措施鼓励教学优秀的教师,调动教师教学参与的积极性。
5.2建立健全组织机制
法学专业早期就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机制,除了学校教务处和校教学督导员对法学教学质量的监控外,学院、系教学质量监控小组不定期对本专业教学情况进行抽查。学生方面,在学生当中聘请专业学生信息员,随时将学生对教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向系反映;另外,法学专业每学期都召开学生教学座谈会,学院领导和系主任分别组织召开,会后将学生意见汇总并向全系老师反馈。
5.3建立系统、规范、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5.3.1课堂监控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了有效实施教学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质量问题,制定多级(校、院、系)听课制度,构建专业质量监控体系。认真执行教学多级听课制度,基本完善所有教学环节监督管理,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建立教学质量考评制度,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考评。通过动员广大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态度、讲授方法和教学效果等做出量化考评,考评结果与优课优酬年终总评挂钩。
5.3.2毕业论文监控
对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按照指导教师提示题目范围,学生结合社会实践自主选题。本系要求毕业论文选题有较强的专业性,理论联系实际,针对热点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并能训练综合能力。在毕业论文程序上严格按照学校和学院的要求,在毕业论文选题之前,每位指导老师都发放一份毕业论文选题要求和时间安排。在开题完毕后,由系主任负责检查任务书和开题报告;答辩阶段,由系领导随机抽查答辩小组答辩情况;答辩完成后,合格论文按要求装袋,由教学秘书入教学资料库,以保证各个环节达到《塔里木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工作条例》要求。
5.3.3卷监控
关键词 高职院校图书馆 阅读危机 服务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2.082
Abstract College libraries are beset by the crises of service and read. The purpose of this easy is solving the problems, as well as increasing the attractiveness of libraries, through analyzing the reasons of these issues, the service providing by assistants in libraries, and exploring the service strategies about those libraries.
Keywords college libraries; reading crisis; service strategies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人均每年阅读图书仅为4.39本,远低于韩国、法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官方数据调查显示,全球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年读书64本。中国13亿人口,教科书除外,平均每人一年读书不到1本。阅读危机在中国已然成为事实。
作为高职院校也不例外,阅读危机非常醒目:青年阅读群体缺失,功利性阅读日益加剧,电子阅读带来的“浅阅读”泛滥……高职院校图书馆加强服务迫在眉睫。
1 破解――高职院校阅读危机的生成
1.1 学生阅读动力不足
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基础起点偏低,年龄偏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考不上理想的大学,使他们有足够的理由继续懒散松懈,普遍具有惰性强,求知欲不高,贪玩的特点。造成主动学习动力下降、阅读积极性不高。
以鄂尔多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鄂职院)图书馆为例,2014年9月开馆,阅览室1400多个座位,开馆12个月中,到馆借书的读者平均每日占10%~13%,专业书刊借阅率仅占1.7%~2%。多数学生不了解图书馆数字资源,更不会使用数字资源。而大学图书馆情况截然不同。以厦门大学为例,每天到^借书的学生高达87%至90.8%,并且以专业书刊借阅为主。由此可见,高职院校阅读危机的主要原因是阅读动力不足。
1.2 学生无目的“浅阅读”
以鄂职院为例,多数学生进入图书馆都属无目的浏览。在教室和宿舍里,90%的上网者都在玩游戏、看影视。阅读危机的产生离不开大背景,有专家分析,多数人上网无规划,浅尝辄止,并无实质性收获,与自己的人生规划、专业素养提升更无瓜葛。这种毫无目的的浅阅读方式,与传统的选择性阅读有着巨大冲突,但又势必与传统阅读争夺了阅读市场,降低了读者对图书馆的依存度。
1.3 教师科研压力小
高职院校具有高级职称的人相对较少,科研工作压力小,也制约了教师的阅读行为。以鄂职院为例,2009年至今,科研工作获批准立项国家级、地厅级以上项目19项;获省部级、地厅级科研成果奖励20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出版著作、规划教材27部;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对于低职称教师而言,由于工作年限短,职称评聘资格又不够,缺乏主动承担科研工作的意识,能主动进行有效阅读,利用图书馆数据库资源的人便很少。而其他大学利用图书馆数据库资源的情况则是另一番情景。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教师的科研工作量非常繁重,“十一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课题200余项,省部级课题500余项,厅局级课题340余项,纵向课题1391项,横向课题180项。出版学术专著6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80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20余项,申请专利30余项。
2 明析――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服务现状
2.1 服务的含义
马克思这样定义“服务”:“服务是指这种劳动所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现代汉语词典中认为服务就是为集体或别人利益或为某种事业而工作。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提供图书馆的使用价值,比如借书还书,提供书目和内容简介等, 是图书馆的常规服务。而更深层的服务则是“伸出双手”服务读者,即主动服务读者所需。
2.2 馆员服务信心受挫
日复一日重复从事借还书工作, 使部分馆员产生了职业倦怠,进而影响了服务质量。加之阅读人群的盲目性、娱乐性以及阅读积极性的缺失,也挫伤了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图书馆成为大家眼中的摆设,不能被读者认可,图书馆的功能受到质疑。
2.3 馆员队伍结构不合理
在人力资源配置上,具有图书馆知识背景,又精通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人员寥寥无几,图书馆员队伍构成表现出不科学、不系统、不专业等问题。数据库资源更新、整合不及时,自身对如何有效利用数据库不了解或一知半解,无法为读者进行有效咨询与帮助。馆员学科背景与学校专业设置不匹配,深层次教学科研服务无法展开,馆员与师生互不理睬,导致读者离图书馆越来越远。
2.4 工作效率不高
队伍结构不合理,导致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不足,很难应对日益增长的教学科研发展需要。而低效率服务也会使馆员产生职业倦怠,工作效率低下,进而形成无服务的恶性循环。
3 构建――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策略
3.1 建设结构合理的服务团队
打造结构合理的优质服务团队,是图书馆建设的关键目标。高职院校要从顶层制度设计上革新观念,馆员首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强烈的责任意识。在人员配置上,首先应该选拔具有图书情报知识业务背景和学校设置的专业知识背景的相关人员,组成图书馆服务团队,这是提高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基本保障。失去高素质的队伍,就等于失去了服务根基。
3.2 加强服务资源的吸引力
图书馆是否有吸引力,关键因素还在于拥有的资源是否具有诱惑力,有足够的理由让读者愿意来,喜欢来,使服务有效化。首先就在于宣导,还在于需求。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如何让书与读者真正实现零距离接触,必须让读者自己去选择想看的书,想要的资源,“你选书,我买单”,同时做好导读宣传。图书馆有资源,并且是你想要的资源,才会构成吸引力,读者才会来。
3.3 变革服务方式
如果说资源是图书馆的华美外衣,那么服务便是图书馆的内在灵魂。离开灵魂的美,华美的外衣只是标签。据权威调查显示:图书馆服务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不是建筑设施,也不是信息资源,而是人――图书馆员,占75%。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借助网络平台行销自己的服务理念与服务实质。馆员服务,成为图书馆最具竞争力的砝码。因此,变革服务理念与方式成为当务之急。馆员在工作方式上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服务内容多元化,为师生推送阅读平台、点对点的专业教学、科研相关资源信息、热点畅销等服务。不仅在常规中满足读者的基本需求,在平时的咨询工作中更应树立知性馆员形象,引导学生驾驭知识,培养大学生对信息的分析选择能力,不要成为信息的奴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服务品位。
3.4 承担教育责任
“图书馆即是教育”。图书馆的功能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资源的使用上,更应体现出精神的陶冶和终极人文关怀上来。了解读者的真正需求,尤其是心灵的需求,也同时是图书馆的育人职责。例如对刚入学的高职大学生来说,一切充满了新鲜感,但相ψ杂傻拇笱Щ肪秤秩盟们倍感迷茫困惑,如何面对大学?如何规划大学生活?如何交友?诸如此类问题,图书馆即可举办相关讲座,为青年大学生导航,而不仅仅只是提供一些书目或内容简介,要有勇气直接进行知识输出,真正体现出图书馆的教育价值。
3.5 拓展实践活动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说:“我心里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让图书馆成为快乐美好的天堂,精心策划丰富多彩、契合学生心灵需求的文化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实践活动体会到知识的意义并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如微信、微文采撷大赛、经典美文朗诵赛、大学生焦点生活辩论赛、读书论坛、与大师对话等活动,让学生走进图书馆,师生在丰富多彩的互动中加深感情,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
参考文献
学校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在教师专业成长中,起着支撑与推动作用,各个学校情况不同,面对的教师群体更是千差万别,但都可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推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万事德为先。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师德建设上,可以分为三层境界来进行:第一层境界:坚守师德底线,具体要求是遵守国家法律和各项规章制度。突破师德底线的行为害己害人,危害巨大,学校要明确规定、有效监控和严厉处罚,彻底杜绝突破师德底线的行为。第二层境界:履行职业责任。作为教师来讲,要担当起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我们必须对学生负责的同时,还要对家长、学校、社会承担起应担的责任。第三层境界:展示人格魅力。人格魅力,较之容貌魅力、才华魅力、权威魅力,人格魅力更凝重、更持久,具有更强的激荡力。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对事业、集体、岗位、学生无比的热爱上,体现在追求真善美的精神气质与实际行动中,体现在众人悦纳的灵动个性上。人格魅力如春风细雨,润浸万物,既能影响他人,更能丰富自己。根据这三层境界的观点,组织师德师风学习教育,开展师德师风专题讨论,发掘身边的师德典型,树立身边榜样,严格师德考核,严守师德底线。
2.建立建全学校评价激励机制
(1)目标激励:确立学校教师专业成长三级目标体系,第一级为合格,第二级为优秀,第三级为卓越,针对每一级从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实际成效提出具体要求。学校制订出《评估标准》和《考核奖惩办法》,教师的专业成长情况与教师切身利益密切关联,极大地激发其专业成长的内驱力。(2)岗位激励。学校在职称评定,岗位等级设置时,把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和效果,作为权重性指标。选拔领导或重要岗位负责人时,优先选用专业成长快、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引导和鼓励教师以专业化成长来惠及自身,惠及学生。(3)“名师工程”激励。按照学校名师工程计划,学校名师分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每级都有明确的评选标准,对评定为不同层级的名师,进学校名人堂,上校园展示栏,成立名师工作室,多渠道进行宣传报道。同时,评定为各级名师,都有相应的经济待遇或物质奖励。名师评选每年教师节评选表彰一次,坚持标准,宁缺勿滥。通过名师工程,着力打造不同层次的名师,并以此来激励教师专业成长。
3.充分发挥校长的引领示范作用
以思想领跑教师专业成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校长要发挥好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的思想领跑作用,首先要作好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规划和个人发展指导,在规划和指导中,要把握好长短两个时期段。一是长期计划,校长要根据学校的现有实情,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学校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谋好篇、布好局。二是短期,即阶段性目标。校长要根据长远规划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段性规划,然后在工作中一以贯之的执行之。以行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作为教师,由于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世界不一样,对事物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因此,校长要采取有效的办法和手段,引领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成长。首先是“树标立杆”,选好身边典型,树立标兵,为教师专业成长指引方向,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精神动力。其次是要“搭台唱戏”,为教师专业发展创设机会。再次,校长要经常走入课堂,走上讲台,走向师生,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用言行引导教师在交流中成长。
4.以文化与氛围熏陶感染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建设上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全心全意的服务文化。首先,学校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好务,多支持、多鼓励,多帮助;其次,教师专业成长了,要更好地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服好务。两种服务,既是工作职责,更是精神境界。第二,和谐宽松的人文氛围。首先,专业成长要在关键处着力,注重实效性,减少纯形式的花架子、假把式,减轻教师的过大压力和过重负担。其次,统筹相关工作,不一哄而上,不事出多头,按计划有序开展。最后,要引导正确舆论,引导教师享受专业成长的幸福快乐,享受生命成长的过程。第三,讲求实用的效能文化。学校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计划安排、具体措施、相关活动中,都是讲求内容和形式有实效,见成效,杜绝“假大空”。在活动开展中,要合理安排时间,努力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和工作效率,不搞疲劳战术,不做无用工。第四,团结互助的团队文化。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要用校园精神将大家凝聚起来,倡导大家在专业成长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考核考评中,以团体考评为主,培育每个团队成员共同发展的集体意识。
5.以平台与活动促其发展
(1)以教研组和年级组为平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学校通过教研组和年级组,开展课标学习和教材教法讨论;开展“人人都上合格课”、“同课异构”“一课众人评”等课堂展示活动;进行教师基本功竞赛和开展学术沙龙,讨论教学中的困惑和疑难问题。通过这些举措,把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把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落脚点放在更基层,更易落实,更易见效。(2)以学校为平台,开展理论学习和学术辅导。学校每月开展专题学习或主题活动,学习专业领域的新理论、新动态;开展校本培训和专业培训;进行学术探讨和经验交流;学校层面的活动,更注重理论的学习与经验的提升,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有深度,更具内涵。(3)“走出去、请进来”,内外结合更精彩。对于省市县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校际交流活动,学校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参加,并为他们提供各种条件和便利,同时,积极争取承办各级组织课堂教学及教学研讨活动,邀请教育专家或名师来学校上示范课,作专题讲座,引领教师在学习交流中提升,在实践中总结感悟。
6.以资源和服务助力成长
(1)运用信息技术资源,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第一、搭建学校网络化工作平台,为教师成长创造条件。建立校园网站和开通校园微信公众号,设立“校园论坛”,开辟“学校博客”群,建设“教学资源”库。通过学校网络工作平台的搭建,为教师教育教学提供资源支持和提供交流的校内平台。第二、认真选择和运用网络教学资源。互联网时代,网络上充满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素材,题材丰富但良莠不齐,学校组织教师进行精心选择与组合,再经过教研活动集体讨论,由教师结合自己的班级、学生特点,加以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个性化教案、学案和教学资源库,供自己在教育教学中使用。第三、借力教学专业机构,充分发挥其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作用。当今市场经济,出现了一些商业性的教学研究和辅导机构,学校可以在众多的机构中选择专业性强、适用性强、价格公道合理的单位进行合作,通过这些机构开展教师培训,提供咨询指导,借鉴教学资源,帮助青年更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充分保障后勤服务,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为帮助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在政策和财力上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习培训,教师专业成长的一切活动,全额报销培训经费,并给予适当差旅补贴。制订《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对教师开设公开课、优质课、辅导竞赛以及、论文获奖、课题研究等方面的成果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学校还寻找和购买种各种优质育资源,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二、教师自身层面
1.激发青年教师自我成长的原动力
(1)唤醒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学校可通过邀请名师来校讲座或外出学习,聆听他人的职业经历和人生感悟;发现身边的成功典型,引领教师从这些教师职业的成功者身上,感受职业的魅力,以增强对职业的认可和热爱。(2)激发青年教师的乡村情怀。农村青年教师很多本身就出身成长在农村,学成又回到农村,服务农村。从大的方面来看:热爱农村是一种精神境界,教育好农村孩子,让农民子弟成才成功,健康成长,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善事,值得去努力付出。从小的方面来看,国家对农村教育越来越重视,发放乡村补贴、评定职称、晋升岗位都倾向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师的生活居住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农村工作不是苦行僧,也能取得成功和享受职业的快乐。(3)点燃青年教师的生命激情。生命需要激情,没人激情的人生是灰暗的,年轻人本身朝气蓬勃,但一旦觉得自己的工作生活不如意,就容易迷茫、颓废,在本应青春飞扬的年龄,过上行将就木般的日子,有一位哲人曾经这样来描述过“有的人在二三十岁就已经死了,只是到了七八十岁才埋葬”。在青年教师激情的激发与保持上,我们有三句话送给青年教师:别人能行,我也能行;任何情况,我都能行;哪天出发都不晚;这三句话,从三个维度给予了青年教师信心和鼓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4)培养青年教师的探究精神。什么是探究,就是探索研究的意思,在我们的学习或生活中,通过我们的观察,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和深度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工作达到预定的目标,取得优异的成绩。要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求青年教师做到“六多”,多一点敏锐观察;多问几个为什么;多作正确归因;多从理论上寻根;多想解决办法;多作实践运用。做到了“六多”,我们的专业技能会成长得更快,发展得更好、更高。
2.做好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规划与实施
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规划,就是将我们丰富而远大的职业期望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教师职业生涯和专业成长目标的实现需要一生的孜孜追求,在个人职业发展与专业成长的规划中,需要完成以下一些工作:(1)开展一次哲学与人生问题的思考,并努力找到正确答案。根据西方著名的三个哲学问题(“我是谁、从哪来、到哪里”),这三个问题说明人生在世,我们要努力探究生命和事物的本质、来源和最终归宿。结合我们的职业生涯和专业成长规划,做到准确把握自身角色,全面分析职业现状,科学合理确定目标,制订现实可行成长策略。(2)制定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规划。根据程社明博士提出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的十项内容,我们修订出教师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规划应包括以下八项内容:个人基本情况;发展方向和当前可以预见的最长远目标;成功标准;大小环境(社会、学校)分析;自身条件及潜力情况;阶段目标分解;他人建议;具体措施。教师根据上述八方面的内容,认真思考,慎重决定,写出个人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书面规划。(3)设置教师专业成长室,展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和成果。专业成长室主要展示:个人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长远规划(10年、5年、3年);个人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年度计划;成长和发展的过程资料;取得的成果。专业成长室的展示,以正面宣传为主,及时更新展出资料,定时开放展室,通过专业成长室,提升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成为了学校学术形象的展示平台和窗口。
3.构建自我成长的模式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