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9 09:05:4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基础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字:德国;职业教育;职业基础教育年
德国是世界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世界享誉盛名。其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完善,形式多样,效率较高。经职业教育培育的大批优秀人才为德国经济的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职业教育被称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支柱”。职业基础教育年(Berufsgrundbildungsjahr)①是德国职业学校教育的第一年,其任务明确、定位合理、课程设置广泛、授课形式灵活,为学生未来的专业深造与职场就业奠定厚实的基础,并使学生对因技术升级、产业革新可能导致的职业变化有较强、较快的适应能力。在目前我国知识经济初现端倪、技术升级日新月异、产业革新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对德国职业基础教育年的研究,能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指导下的我国职业教育有借鉴意义。
一、历史轨迹
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最初萌芽可追溯至19世纪初的进修学校。1816年北德意志联邦颁布工商条例,规定18岁以下的学徒必须接受进修学校教育,培养读、写、算等文化能力,对学生进行广泛的职业基础教育肇始于此。进修学校在此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逐渐发展成为在职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场所。1919年《魏玛宪法》第145条规定了普及进修学校义务教育至18岁的原则。1920年,德国全国学校大会将进修学校定名为“职业学校”。[1]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后,职业技术教育有了很大发展,政府把职业学校作为法定的义务教育场所。
1958年起,德国在各州开始试设一年制职业基础学校,社会各界反映良好。1969年8月14日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第一年作了法律上的阐述:学制一年,属三年职业义务教育中的第一年,称为“职业基础教育年”。这是“职业基础教育年”第一次正式见诸法律条文。
进入20世纪70年代,德国开展了一场广泛、深入而持久的关于职业基础教育政策与理论方面的大讨论,教育界、工商界都普遍意识到要加强职业基础教育。1970年,联邦和各州共同委任的德国教育审议会制定了《教育结构计划》,就德国教育发展提出了“四个目标”、“七个建议”,其中第六条建议就是“在中等教育第一阶段后的第十一学级设职业基础教育年”。[2]1973年以后,德国又陆续颁布了《教育总体计划》、《联邦政府关于职业教育改革要点》以及《关于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框架协定》这三个对后来德国职业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政策法规。其中《关于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框架协定》对职业基础教育年的任务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1978年5月19日,德国政府通过修正协议,正式在全国实施职业基础教育年。同年,德国政府规定给已完成九年或十年义务教育的青年以全日制职业基础训练。职业基础教育年开始受到社会各界重视,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德国职业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
二、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办学特色
(一)入学条件
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招生对象是已完成普通义务教育的青少年。《关于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框架协定》对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入学资格作了规定:所有离开普通教育学校、中学教育第一阶段结束后的十年级毕业生。也就是说在学制系统的第十一年强制实施职业基础教育。依此规定,在德国,任何离开普通教育的毕业生都必须接受为期三年的职业教育,在第十一年强制实施职业基础教育,这一规定既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地实现了无缝衔接,又为受教育者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二)任务与定位
职业基础教育年的任务就是要教给学习者共通的基本职业技能,为以后从事多样的职业活动打好基础。它介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被赋予了普通教育和专业职业教育之间的“连接”功能,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专业职业教育作铺垫。
德国职业教育系统包括职业准备教育、职业教育、职业进修教育以及职业改行教育。职业基础教育属职业准备教育,在德国1969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中对此表述为:“职业基础教育的第一阶段应该视为为进一步实施的职业专业教育打下宽广基础的阶段,向受教育者传授尽可能广泛的职业活动领域所共同具有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和行为方式,从而为从事多样的职业活动做准备”。[3]这一表述在德国职业教育史上首次从法律上确立了职业基础教育。
(三)课程设置
《教育体系结构计划》中关于职业基础教育的设想是:“职业教育应该为通向更高水平(层次)的不同的专业化的道路打下宽广的专业与文化教育的基础”,[4]基于这种构想,职业基础教育年的课程设置广泛。入读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学生学习分属13个职业领域的基本技能与技巧课程,即经济与管理、金工技术、电工学、建筑技术、木工技术、纺织技术与服装加工、化学、物理和生物学、印刷技术、裱糊技术和房间布置、保健、营养与家政、农业等,共涉及220门职业。各职业领域的课程分为三个方面:(1)普通课,包括德语、社会学、体育、宗教;(2)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课;(3)选修课。目的是在各职业领域中,介绍一个宽广的、具亲缘关系的、职业共需的职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判断能力,并加深普通教育,为进一步接受专业训练打好共同的基础。其作用在于使学习者具有职业上的应变能力和适应不断提高的、训练职业的专业要求。[5]为他们进一步选择和接受各种专业职业教育作好准备,打好基础。
(四)授课形式
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学生,在日常学习别强调实践活动,严格要求学生学会基本功,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每个学生不但都要接受严格的文化理论教育,而且也都要接受严格的实践操作训练和实习训练。职业基础教育年通常由全时制职业学校②或通过企业训练与职业学校训练相结合的“双元制”形式来完成。实施学校与企业协作式职业基础教育的学校,采用部分时间制教学,每周教学2天,其余时间则接受企业培训。
职业基础教育年近200年的发展历史表明,它对培育“口径宽”、“基础厚”的职业工人是大有裨益的。虽然职业教育基础年的某些授课内容,也因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企业部门生产要求不断变化,目前出现了职前培训跟不上要求的问题,这也是整个德国职业教育目前所处的困境。德国职业教育部门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正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以弥补,如在职业教育中增设普通教育课程内容。总体而言,职业基础教育年在可以预计的未来将因其课程设置的相对广泛,任务与定位明确,确定职业培训的“关键性素养”(Schlussequalifikation),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因技术升级、产业革新对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必将继续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欢迎。
三、对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几点评价
职业基础教育年作为德国三年职业义务教育的第一年,为学生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综观职业基础教育年的任务与定位、课程设置与授课形式,我们可以看出它的优势所在:
(一)通过实施职业基础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从而满足未来的就业体系的需要实施职业基础教育年可提高职业教育的有效性,传授职业中的“关键性因素”,培训各种职业共通的“核心技能”,避免过早的专业化,确保在未来的职场上,从业人员的通用能力有更大的拓展空间。在不能完全预计到未来工作变化的情况下,如何使教育内容与未来的工作相适应,职业基础教育年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取的方式方法。
(二)可以提高受教育者职业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特别是在技术升级、产业革新日新月异,知识爆炸的当今社会,不同技术相互交织在一起,经过职业基础教育年培训的学生,在完成三年职业教育进入劳动力市场后,无需进行大规模、长时间的教育与培训,就可提高自己的技能,适应因职业结构的变动而造成的工种变化,企业也可缩短对职业工人的培训时间,从而有效降低培训成本,迎合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社会对未来劳动力市场的要求。
(三)秉承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优点,职业基础教育年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职业基础教育年接受教育,每个学生不但都必须接受严格的文化理论教育,而且也都要接受严格的实践操作训练和实习训练,在实际操作技术方面,都比较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能从根本上杜绝理论脱离实践,如“纸上谈兵”、“眼高手低”现象的发生。经过职业基础教育年培训的学生,在三年职业义务教育结束后,无需再经过长时间的熟悉业务过程,就可直接作为一个熟练工人或技术工人参加工作。
(四)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学生因所学内容广泛,不但能独立胜任工作,而且可以成为多面手“德国的机器操作员和其他车间工人承担的任务,要比他们的英国同行广泛得多,他们能够更好地满足高质量标准,并且能一以贯之。”[6]即使可能因一时某一工种人才饱和,也可在其他领域谋得一职,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职业基础教育年的课程设置可使离开学校的学生获得更多的签订合同的机会。[7]
(五)职业基础教育年有助于学生为将要进行的专业职业教育奠定理论基础,做好实践准备职业基础教育年不是中等教育的“死胡同”,它属于三年职业义务教育中的第一年,处于德国教育体系的第二阶段。“它确实为教育水平较低的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机会,通过学习可以使这些学生获得好的成绩,并且为他们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提供了条件。”[8]学生在职业基础教育年所学的内容相对浅显,但涉及面广,这为日后的“专、精、尖”专业职业教育铺垫了厚实的基础。
比较而言,我国现阶段的职业教育急功近利,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所学的内容、技能,往往囿于某一工种或职业,针对性太强。而我国职业教育目前盛行的“订单”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旦受到技术升级、产业革新的冲击,其求职领域将大受限制。我国目前也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近年来,已经有学者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宽基础,活模块”的职教课程理念,“多工种,职业群”的非定向培养模式,提高“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规模宏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学习和借鉴德国职业基础教育年中的可取之处,必将有助于实现我国职业教育在新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
注释:
①也有学者将其翻译成“职业预备教育年”或“职业基础学年”.
②在德国,凡整周(星期日除外)全天安排课的学校称为全日制学校;凡一周仅有一两天上课的学校称为部分时间制学校;凡整周仅在下午一两点以前安排上课的学校称为全时制学校.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21.
[2]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32.
[3][4]徐涵.德国关于职业基础教育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政策的讨论[J].职教论坛,2004(2)上:63,64.
[5]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030.
[6]T·胡森.教育大百科全书(第4卷)[Z].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32,833.
论文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理想
自人类产生以来,人们就对什么是教育、如何实施教育、如何达到理想的教育和实现教育的理想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孜孜不倦的研究和探索。可以说,人类的教育史是一部探索理想教育的追求史,是一部追求教育理想的探索史。
1翻开今天有关教育的文章和书籍,可将其大致分为三大类:一是对过去教育的反思和总结;二是对现实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三是对未来教育的憧憬和向往。然而无论是对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的教育的论述无不带有时代的烙印,体现时代的特点。尽管从实际上来看,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不同的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层次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对教育各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标准,但无不与其所处的时代相联系。同时由于各国文化的差异、民族的差异、的差异,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呈现出各不相同的有别于其他国家的特点,这些无不说明教育及教育理想具有时代性的特点。
世纪更替,不断推进的全球化历程正对中国的发展产生全面和深刻的影响。教育改革的浪潮不断高涨。近几年听到的两种声音特别响,一是一边倒的对中国教育的大批判,社会已达成了与传统教育彻底决裂、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的共识;二是“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响亮口号。然而,杨振宁教授却说过,他很幸运地既学习了祖国传统教育中的“推演法”,又学到了美国的“归纳法”,两种方法使他获得了成功。全球化时代使中国教育面临战略选择,与国际教育接轨是我们必然的选择,然而接轨首先遇到拿什么去接和接什么轨的问题。譬如美国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有其历史原因和现实基础,而我国的人生观、价值观强调的是集体主义。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怎样接轨?正如柳斌同志所说:“我看在人生观、价值观这个问题上,是无法接轨的”。
对中国今天的教育我们必须用与时俱进的精神确立时展观点,正确评估我国现实的教育,全面认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和我们的教育该向何处去的问题。固步自封固然要不得,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和全球发展的趋势;但“全盘西化”同样是有害的。布什政府以唯一全票通过的法案即是以学习中国基础教育为主的教育法案。我们决不能妄自菲薄。新世纪之初审视我国的教育,我们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和历史观,不要因为没有大陆本土人获得“诺贝尔奖”而难以释怀,也不要因为常常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而一俊遮百丑,更不要因为外国人说“你们的教科书比我们的厚,你们的题目比我们的难,但你们必须买我们的货”而耿耿于怀。因没人获得诺贝尔奖而否认中国的基础教育,或因常常获奥赛金牌而沾沾自喜都不利于我们对今天教育的深刻反思。
认为,世界是由矛盾组成,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现实中国的教育即充满着矛盾:教育培养目标与对教育评估的严重脱节;教育的为社会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功能与现实生活中研究社会、研究学生不够的矛盾突出;基础教育不重视学生的基础只重视分数和升学的矛盾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社会用人制度中重文凭,重学历而轻能力的现象仍随处可见;教育领域中的反教育现象、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还没有完全根除,所有这些使人们对现实的教育和理想的教育产生了诸多疑问。
今天的只是现实,理想永远高于现实。失去理想犹如大海中航行的船只失去了航标一样是十分危险的。“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目标,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理性。”对教育及理想的思想须多些理性,少些浮躁,少些功利。新晨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实施意见中指出,2000年以后,再用若干年时间,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对于基础教育来说,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而国民素质的提高则要求基础教育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我国要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最大的障碍不是资源问题,不是资金问题,甚至也不是技术和设备问题,而是十几亿人的素质问题。学校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实际,找准自己的定位,确定管理目标,选择适宜的管理模式。近几年,在上述方面许多地方出现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只是我们必须明确学习借鉴别人的东西,如现成的教学模式、管理经验等,不如学习别人积极探索、勇于改革的精神和不断研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精神。
一、农村富了,教育穷了。
近年来,中央对于“三农”问题非常关注,切实保障了农民利益,维护了农民权益,农业发展了,农村富裕了。但是相对来说,政府对于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关注始终不够。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不少学校特别是小学成了“穷光蛋”,成为慈善机构和富人的重点帮扶对象,但慈善机构和一小部分有爱心的富人的能力太有限,他们挑不起十几亿人口大国的基础教育的重担。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好的政绩,不惜重金集中有限教育资源,大力发展所谓的“示范学校”,上面检查皆带到这些地方,殊不知很多乡村小学多么盼望领导的到来,帮助他们解决诸如校舍不足,课桌破旧等问题。很多城镇学校教育资源闲置(如校舍、教学仪器),而农村小学连最起码的教学设备都没有(如录音机,电子琴),仍旧是一支粉笔、一本书。可怜的农村孩子呀,你们何时才能享受均衡的教育资源?
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究竟要多少,以平均每位农民100元计算:一般小学学区人口2000人左右,那么就是20万,在学校现有的设施基础上每校再加20万元投入,完全可以将平均200人左右的农村小学建设好,就足够将当地学校建成现代化的育人基地,这只相当于以前一年的人均农业税的一半,政府有能力减免农业税,发放各种农业补贴,相信也有能力彻底改变农村基础教育现状。我时常想,如果我们学校有十万元,我就能够把所有问题都解决。然而,现实中,一所一两百人左右的小学,一年的资金还不到一个中等收入家庭的收入(每生/每期70元),学校领导不得不掰着手指头过日子。往往为了几百元钱的事,到处求人,却得不到有力支持。
农民收入提高了,现在的家庭读不起书的很少,况且国家又出台了免除学杂费的政策,所有的孩子都能完成义务教育。但是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孩子们所受的教育是无法和城里的孩子比,他们受的是过时的教育,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他们成为连电脑是什么都不知道的“现代文盲”。“科教兴国”、“人人平等”,我们应当从这样的角度再来认识农村基础教育。
二、师资紧缺、工资较低。
说教师紧缺并不是说真的缺很多教师,而是说缺少高素质的专业化的教师,教师队伍始终保持着动态平衡。但是现在不少农村教师是只经过简单培训的民办教师转正的,这批人中有不少知识结构老化、知识贫乏,甚至是不适应教学工作的人存在。还有部分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全心扑在第二职业上。最令人担心的是有一些教师师德有问题,他们混在教师队伍中,对教育有着相当危险。因此应当建立完备的教师聘用制度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尤其是试用制和辞退制。确保教师队伍的纯洁性和专业化。
工资较低也是导致教师紧缺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本来就是较为贫困的地区,很难留住人才,工资低就更难留住人才,往往同一地区城镇教师工资就高于农村,美其名曰“地方差”,谁又不想往城里钻呢?农村教师凡是有本事、有关系的都进了城。有报道说;某地近来出台农村教师工资比城镇高的政策,我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合理的。有助于改变教师的不正常流动,确保农村地区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振兴的关键在教师,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至关重要的,经济措施是有力的杠杆,可以平衡城乡师资力量差距。
三、农村家庭教育和留守儿童。
农村的家庭教育问题是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农村人憨厚、直率、朴实,这是我们对农村人的一般认识。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文化素质较低,在家庭教育问题上,他们忽视学前的教育,没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有的孩子刚上学时,连父母的名字、家庭住址都不知道,数数也数不到十;他们与此同时也忽略了学习期间的家教,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自己把孩子交给学校,就该学校负全责。不少的家长连基本的家教常识都不懂,有的家长溺爱、袒护,使孩子养成任性、偏执,凡事惟我独尊的缺陷性格;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动辄训斥、打骂孩子,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还有部分家长抱有读书无用的主张,从不树立孩子的理想,认为混个初中毕业证书出去打工还能早点为家里挣钱……
【关键词】农村教育;师资现状;成因;解决
一、当前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师资状况
(一)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
目前,我国教师资源面临的现状是:城市教师资源饱和且大多为优秀教师,而农村地区教师数量不足且合格教师缺乏。在高校扩招和免费师范教育的背景下,我国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师范毕业生,但是很多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农村执教,农村教师数量不足。多数学校教师数量不足,流失现象严重。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农村学校教师的数量明显不足,许多教师每天至少要上四节课,甚至达到六节,同时还存在一个教师教多门课程的情况。在本身教师就不足的情况下,青年教师的流失现象严重,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给本来就不充裕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使其数量和质量都受到影响。
虽然在调查中大多数学校教师数量不足,但还有一部分学校存在教师数量超编问题。在编不在岗、在岗不进取、岗位不均衡的弊端突出,部分学校的教职工仍属于端着“铁饭碗”、坐着“铁交椅”、吃着“大锅饭”的现状。[1]在这样的现状下,学校的教育只能依靠年轻教师或者有教育能力的教师,对于年长教师或者教育能力低下的教师只能转岗做后勤工作,这造成了教师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女教师多于男教师的现象一直存在。虽然这种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时至今日,教师性格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有一些年轻教师特别是高校毕业生,都想留在城市发展,很少有年轻毕业生愿意去农村任教,这使得不少学校还是依靠以前的老教师维持教育现状。一些年轻教师来到农村只是为了有一份工作,加之农村地区待遇不高,生活环境艰苦,这些教师一旦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就会离开,这便造成了农村地区年轻教师资源的缺乏,形成了农村教师队伍中年龄结构的不合理。另外在调查中发现,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数量明显不够,其他的都是初级及以下的。教师的综合素质无法保证,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更无法提高,因而壮大农村中高级职称教师队伍刻不容缓。
(三)教师整体素质较低
当前,农村学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民办转公办、代课教师或者接父母班的教师,这些教师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师范教育,很多教师都是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开展教学的,教师队伍整体存在创新不够、知识素养不高等问题。这导致部分教师不能正常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影响着教学质量。在一些偏远乡镇,学校只有语数教师,几乎没有音体美等副科专任教师,一个教师教两个不相关学科的现象在一些学校十分普遍,出现了“教非所学”的现象。农村地区教师存在生存环境差、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相对较大、心理压力也相对较大、较多的消极情绪等问题。因为农村教师经济地位不高,生存环境比较恶劣,导致了农村一些教师工作倦怠。加之他们大多是肩扛教学、家务、农活三大重担,他们就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和强迫等心理问题。由于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从而影响着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教师工作环境较差,教学负担重而待遇偏低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的确立,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的形成和教师法的进一步贯彻落实,我国广大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不断提高,教师已成为受人羡慕的职业。但是在偏远农村地区,教师待遇还是无法得到保证。相比城市地区,农村地区条件差、农村学校教学设施简陋、合格教师缺乏、待遇较低,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都很艰苦,同时教师在待遇较低的情况下还要承担较重的工作负担。
二、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师资问题成因分析
(一)城乡教师资源配置不均
农村地区教学环境差,大多教师不愿在农村工作。尤其是一些村小的教师,班主任不但教语文、数学,就连音、体、美、劳、思想品德等也一并兼任,不要说上课,就是教案也写不过来,晚上带到家中还得写到半夜。使得他们普遍感觉很疲惫,不仅是身体的疲劳,心理也很疲倦。[2]很多的教师因为在农村的教学环境太差而流向城镇那些条件好的学校,导致农村教师短缺。很多优秀教师都被招录在城市重点学校,农村地区优秀教师匮乏。在我国,城市人口密度大,因而城市学校也较多,加之城市教学环境好、生活便利、工资待遇高,很多教师都愿意在城市工作。而且,由于城乡二元结构,政府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上向城市倾斜,使得本就不多的农村教育经费能够用于农村教育的就更少了。由于经费不足,农村教育的发展没有保障,处处受限,直接导致农村教师工资微薄、待遇太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3]
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是我国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保障。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财政投入,因现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农村学校没有多余的经济来源,学校的很多设备启动不了,所以必须实行政策偏斜才能有效提高农村教学的质量。为激发教师更高的工作热情,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成效,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学校应在进一步改善教师工作的外在条件以及物质待遇的同时,更多地提供给有志于献身教育事业的教师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创造空间、环境和机会,做到根据教师对工作的兴趣和爱好等特点,给予科学、合理的安排,分配工作时一定要恰当,做到人尽其才。[4]我国促进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应采用城乡教师全员流动模式,建立城乡教师长久稳定的流动制度。首先,国家要出台一些城乡教师定期流动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教师流动制度,使城乡教师的定期流动做到有法可依。其次,地方教育局要以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为基准,颁布进一步的实施教师定期流动的细则,内容包括教师流动要求,流动时间、流动期间待遇等,并对教师流动做好检查、考核,使教师得得流动真正起到作用。再次,学校召开教师动员流动大会,激励广大城市教师到师资薄弱的农村地区参与教师流动,城乡学校要结成帮扶对子。学校要尊重教师的个人意愿,对于参与对于参与流动的教师要求其填写教师流动意愿表,并对其作出适当的奖励。[5]最后,继续做好招聘特岗教师和培养定向师范生工作。
(二)教师培训问题
农村教师培训中一直都存在有问题,在农村教师培训的机会很少,一般是一个学校只有少数的几个名额,且每次培训的时间非常短,真正的培训时间也只有几天。教师在这种培训的模式下很难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还有些学校把培训只当是为了应付上级,这就很难提高教学培训的积极性,自然效果不佳。在农村教师培训方式主要是短期集中培训,同时也有脱产进修、业余分散培训和校本培训等方式。因为基本上都是短期集中培训,在管理上不还不完善,存在一写教师名义上去培训,实际上是去旅游。一些教师找人代替上课、写作业、考试,自己很少到课堂上去听课,使得培训的效果不明显。大多培训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于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没有过多涉及,培训中也没有考虑当地教学的实际,采取“一锅端”的培训模式,既没有起到多大作用,也浪费了时间。所以需要我们更加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培训水平。通过开展一些鼓励措施,鼓励更多的教师参加到继续教育中去,如学历直接影响到待遇,教学的质量也跟待遇挂钩,同时还可进行政治思想开导,让更多的教师投入到继续教育的队伍中去。
同时,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同时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目前,大多学校对于教师的培养主要针对教学能力的提升,而对于教师个人道德的培养少之又少。对于农村地区,这种情况更是普遍。这就需要各级部门和学校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加大对教师的师德教育。一方面学校要端正对教师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切实重视对教师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另一方面,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活动,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使师德建设落到实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对高尚的师德事迹进行广泛的宣传,对事迹中的教师进行奖励,激发其他教师加强自身师德建设的积极性,学校乃至全社会形成弘扬高尚师德,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当然,在弘扬高尚师德的同时,也不排除使用反面典型。对于职业道德低下的教师应当给予批评与通报,纠正其错误的道德行为,以此警示其他教师严于律己,防止不道德思想的蔓延。相信以上几点做得踏实,加上教师个人积极的进修,定将会形成优良的师德风范和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复祥.关于超编教师转岗分流的思考与对策[EB/OL]. http:///sstd/showArtic le.asp?ArticleID=2743,2009-9-29.
[2]卢君.谈农村教师的管理[J].延边教育学报,2009.
[3]李艳.论当前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与对策[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4]王家泽.浅谈农村教师的现状及管理办法[J].成功(教育版),2011,(07).
[5]夏茂林,冯文全.城乡教师资源配置问题探讨[J].教育科学,2010,(01).
一、探究能力的形成源于孩提时代的好奇心
“好奇是研究之父,成功之母,探究之源”,好奇是求知的萌芽,创造的起点。许许多多著名科学家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儿童时期的好奇心。像达尔文从小就对花鸟虫鱼很痴迷,正是这种强烈地好奇心,才造就了一位伟大的生物学家。正如英国著名诗人帕德尔所描述地:“日记中记载着他的真实生活。他有着最惊人的好奇感。他总是在思考‘这到底怎么回事?’,好奇心塑成了他的一切。”没有好奇心,没有想象力,就没有今天的进化论。中国古代能工巧匠鲁班也是充满好奇心,他爬山时无意中被山上长的一种野草划伤了手,鲁班觉得很奇怪,一根柔软的小草为何能割破手?正是这种强烈地好奇心,促使鲁班发明了人们广泛使用的锯。现在高中积极推进新课改,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但探究意识的源头在哪里?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一般而言,人在五岁时可具有90%的创造力,到七岁时下降为10%,而八岁以后就剩下2%的创造力了。教育家布克梅尼斯特?富勒曾说:“所有的孩子生下来都是天才,但我们在他们生命最初六年磨掉了他们的天资。”儿童从一出生就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探究是儿童的天性与本能。儿童时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最好时期,探究能力的培养应从娃娃抓起。
二、学习兴趣的激发源于儿童时期的好学心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
1.好奇。小学生好奇心很强,为什么之类的提问特别多,遇到任何对于他们来说是新鲜、特殊的事物,都要问个没完。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是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
2.好动。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但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自制力较差。如果教师所进行的教学缺乏新鲜感和强烈的刺激,他们的注意力就会慢慢地分散。
3.好胜。小学生好胜心强,喜欢表现自己,还特别容易激动。如受到教师表扬会喜形于色,受到批评则表现灰心丧气。
4.好学。小学生求知欲强,遇事喜欢追根究底,学习兴趣浓厚,喜欢读书,要求上进。但遇到学习困难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人天生就有一种求知的欲望,争强好胜的本性,向往美好生活的追求。有的人形象地描述中国的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小学教育是圈养,中学教育是填鸭,高中教育是题海,大学教育是放养!这种“圈养”、“填鸭”、“题海”等连续教学“组合拳”,会逐渐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让学生厌学逃学,当今应试教育硝烟弥漫,生源战、信息战、题海战相当惨烈,高考升学压力异常激烈。这种紧张的学习生活,大量枯燥的知识、技能训练,会扼杀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如何保护好、爱护好并长久保持好这种浓厚地学习兴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
三、良好品德的养成源于从小培养的好习惯
一、一线教师的新基础观
通过与一线老师的深度交流,可以肯定的是老师都是非常认同新基础教育的。叶澜教授等专家可能强调的更多的是教育,而作为一线老师,则更多的是抓教学。但是这并不是两条平行线。观念转化与生成过程通过实践实施者(教师)和观念持有者(专家或其它群体)的交互作用实现。它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次性结果;是教师与其它主体、环境持续不断互动生成的过程;也是观念与实践双向建构的过程。[1]不同于传统教育中,老师整堂课灌输知识。新基础教育过程,教师与专家双向联系。教师在新教学观念中,碰撞,触动,领悟。期间,新基础指导老师评课。但是,新基础指导老师只会给予方向性的指引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笔者认为新基础教育以生为本,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需要设计好课堂要解决的问题,把问题交给学生去解决;师生之间并不是领导与被领导,更应该是一种民主与平等的关系,新基础教育把老师的身份降低,以共同学习的身份融入学习探究过程,当然课堂控制者肯定是老师;进一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中提出问题,课堂上解决问题。正如王老师所言,新基础教学理念或者方式是不分城市和乡村,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真正喜欢语文,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新基础教师养成记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学生时代,而作为未来准教师的我们,授受知识的过程中必然或多或少会结合自己的经历与感受。
正是因为有了学校变革,才会给教师带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教师如果一直处在自己的舒适地带,机械地重复一件事,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2]笔者认为新基础教育的出现,是一个契机,每一位合格的教师都应该与时俱进,从传统教育转化为跟上时展的教育方式。当下,新基础教育便是需要构建起新的理念与其实践形态的认知图式,同样也会考验到教师综合素养和实践智慧。[3]其中也会有旧我-新我的冲突。
的确,教师的软肋便是学生。学生的一举一动,老师都会看在眼里。以一种传统教育进行教学,知识的满堂灌,学生也只是在引导下互动,这是我需要极大改进的地方。基于自己的亲身体会,所以更加了解要改变教师教学的认知图式,一定会是一条曲折的道路,但也必是一条前进的道路。在新教育专家指导时,教育思想的碰撞,会摩擦出喔的火花。老师和学生都会有所收获,这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专家与老师,老师与学生,两对关系是交互作用的。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可能扮演一个主导者,教学传统代代相传,学生只能成为读书的机器。新基础教育的实施,如果不能准确理解其内涵,一味放权,老师便不成其为老师,课堂即使再活跃,也不能达到《说文》中: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从小,就常常听到有人把教师比喻为蜡烛,蜡烛的自我牺牲,自我毁灭。但教师与学生之间本应是教学相长的一个过程。学生可以在学校有孩子的天性,正如新基础教育的实施精神,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不等于教师要牺牲自己,放任学生。教师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载体,需要处理与学校变革的关系、与学生的关系、与学科的关系、与自我的关系。但是,教师绝对不仅仅只是教书工具,他们也会在教学中有所思,有所想。
三、新基础下,教师的挑战
不同的学科,不同内容,教师应该如何安排。这对老师的自身水平能力有了更高要求,除在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还需要有一定的教学实践。教师的实践智慧可以让学生真正喜欢课堂,在新基础中,能够更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促进教学的展开。教师能够从传统的领导者转变为课堂的协作者。
新基础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可以借鉴其成功教学经验;改革教学模式,主要可以从教学实践者教师着手。新基础教育虽早已产生并推行,但是却没有在各大师范院校推行。很多师范生对新基础的概念几乎是模糊的。如果可以在师范生还未真正形成教学观念,步入学校前,及时给予新基础教育,那么对以后的推行必然是事倍功半的。其次,在教师进入岗位后,学校便成为教师活动的主战场了。这时候,学校应积极配合教师教学工作的展开。不能让以往的公开课成为教师展开新基础课堂的束缚。学校大可以通过新基础课堂作为教学质量的检测,不需要再增加教师的负担。不是说公开课没有存在的意义,只是很多时候公开课多是形式大于内容,便失去了教学的真实意义。
最后笔者斗胆设想一下:虽然术业有专攻,专家是新基础教育的引路人,但是在每次交流实施中,专家获取的实质意义上也是一种间接经验。如果专家可以深入课堂,扮演一线老师的角色,深有體会课堂中的教与学。这样,不仅可以与一线教师有更为深入地交流,并且可以进一步推进新基础教育的进程。
本论文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紧缺留守儿童
我在偏远农村小学工作了十年,并在此期间当了多年的学校领导,对于农村的基础教育的若干问题,我有较深的思考和认识。
一、农村富了,教育穷了。
近年来,中央对于“三农”问题非常关注,切实保障了农民利益,维护了农民权益,农业发展了,农村富裕了。但是相对来说,政府对于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关注始终不够。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不少学校特别是小学成了“穷光蛋”,成为慈善机构和富人的重点帮扶对象,但慈善机构和一小部分有爱心的富人的能力太有限,他们挑不起十几亿人口大国的基础教育的重担。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好的政绩,不惜重金集中有限教育资源,大力发展所谓的“示范学校”,上面检查皆带到这些地方,殊不知很多乡村小学多么盼望领导的到来,帮助他们解决诸如校舍不足,课桌破旧等问题。很多城镇学校教育资源闲置(如校舍、教学仪器),而农村小学连最起码的教学设备都没有(如录音机,电子琴),仍旧是一支粉笔、一本书。可怜的农村孩子呀,你们何时才能享受均衡的教育资源?
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究竟要多少,以平均每位农民100元计算:一般小学学区人口2000人左右,那么就是20万,在学校现有的设施基础上每校再加20万元投入,完全可以将平均200人左右的农村小学建设好,就足够将当地学校建成现代化的育人基地,这只相当于以前一年的人均农业税的一半,政府有能力减免农业税,发放各种农业补贴,相信也有能力彻底改变农村基础教育现状。我时常想,如果我们学校有十万元,我就能够把所有问题都解决。然而,现实中,一所一两百人左右的小学,一年的资金还不到一个中等收入家庭的收入(每生/每期70元),学校领导不得不掰着手指头过日子。往往为了几百元钱的事,到处求人,却得不到有力支持。
农民收入提高了,现在的家庭读不起书的很少,况且国家又出台了免除学杂费的政策,所有的孩子都能完成义务教育。但是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孩子们所受的教育是无法和城里的孩子比,他们受的是过时的教育,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他们成为连电脑是什么都不知道的“现代文盲”。“科教兴国”、“人人平等”,我们应当从这样的角度再来认识农村基础教育。
二、师资紧缺、工资较低。
说教师紧缺并不是说真的缺很多教师,而是说缺少高素质的专业化的教师,教师队伍始终保持着动态平衡。但是现在不少农村教师是只经过简单培训的民办教师转正的,这批人中有不少知识结构老化、知识贫乏,甚至是不适应教学工作的人存在。还有部分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全心扑在第二职业上。最令人担心的是有一些教师师德有问题,他们混在教师队伍中,对教育有着相当危险。因此应当建立完备的教师聘用制度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尤其是试用制和辞退制。确保教师队伍的纯洁性和专业化。
工资较低也是导致教师紧缺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本来就是较为贫困的地区,很难留住人才,工资低就更难留住人才,往往同一地区城镇教师工资就高于农村,美其名曰“地方差”,谁又不想往城里钻呢?农村教师凡是有本事、有关系的都进了城。有报道说;某地近来出台农村教师工资比城镇高的政策,我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合理的。有助于改变教师的不正常流动,确保农村地区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振兴的关键在教师,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至关重要的,经济措施是有力的杠杆,可以平衡城乡师资力量差距。
三、农村家庭教育和留守儿童。
农村的家庭教育问题是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农村人憨厚、直率、朴实,这是我们对农村人的一般认识。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文化素质较低,在家庭教育问题上,他们忽视学前的教育,没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有的孩子刚上学时,连父母的名字、家庭住址都不知道,数数也数不到十;他们与此同时也忽略了学习期间的家教,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自己把孩子交给学校,就该学校负全责。不少的家长连基本的家教常识都不懂,有的家长溺爱、袒护,使孩子养成任性、偏执,凡事惟我独尊的缺陷性格;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动辄训斥、打骂孩子,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还有部分家长抱有读书无用的主张,从不树立孩子的理想,认为混个初中毕业证书出去打工还能早点为家里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