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6-11 04:28: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英国饮食文化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

篇(1)

关键词: 中国菜谱 文化 翻译策略 归化 异化

引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经济全球化使得中外交流日愈频繁,中国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中国菜名作为传递饮食文化的负载词,生动、优美,蕴含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因此,使用正确策略并准确翻译中国菜名,对促进和繁荣中外文化和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语言和翻译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特征之一,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价值的总和。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现象,每个国家都有特定文化,不同社会群体具有不同的文化,同一社会群体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文化也有变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研究成为翻译领域新的方向。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存在于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方方面面。形成和发展文化的因素有许多,比如语言、宗教、价值、教育、政治、法律,科学技术等。其中,语言对文化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英国学者Susan Bassnett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给出了生动的描述:语言是文化的心脏,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作用使得生命能量源源不断[1]。要了解一门语言,必须了解与之相关的文化,反之亦然。语言根植于文化,反映着文化,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

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文化和翻译的紧密联系。翻译不仅是纯语言活动,而且是文化交流的桥梁。翻译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和两种文化的移植。在今天国际交流步伐加速的情况下,从文化视角研究翻译成为新的趋势。好的翻译应该是同时把源语文字和文化意义传达到目的语当中,使得目的语读者能拥有和源语读者相同的体验。翻译的意义在于促进文化交流和社会发展。通过对其他文明的文化发展的了解,丰富自己的文化[2],这使得人们更能了解我们生存的世界[3]。

二、中国饮食文化和菜名分析

食物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物质。饮食文化不仅仅指食物本身,更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文化的一部分。饮食反映文化,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文化表达形式[4]。正如文化的特点,不同国家或地区有着不同的饮食特点。在全球各种各样的菜肴中,中菜以独特风格在世界享有美誉。中国菜肴同时是一种艺术――色、香、味、型、意,传达着中国悠久的饮食文化。

菜名作为菜肴一部分,在传递信息和文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中国文化有着鲜明特色,这种独特性也存在于菜名中。难怪有些美国人说,吃中国菜肴确实是一种享受,不仅可以犒劳自己一顿美餐,而且可以有机会欣赏菜肴的名字[5]。悠久的中国文化及多种多样的菜肴意味着菜名的文化性和多样性。中国的菜肴命名方式多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以“自述”方式命名。

在中国菜名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菜肴是根据材料、配料、烹调方法、容器、颜色、形状、香味、口感和地名来命名的。这类菜名属于“自述”方式,即食客可以没有障碍地直接从名称中了解菜肴。比如:“松仁香菇”、“蜜汁鸭胸”、“白灼时蔬”、“汽锅鸡”、“北京烤鸭”等。

(二)以修辞方式命名。

修辞常常制造出生动的效果,引发想象。因此,在中国菜名中,修辞的使用可以进一步美化菜肴,激起食客的食欲。比喻、类比、谐音、缩写等修辞方法经常用在菜肴命名中,传达出文化背景。材料、烹饪方法、颜色、味道、形状等常常是被描述的对象。如:“松鼠黄鱼”、“太极芋泥”、“金玉满堂”、“蚂蚁上树”、“天长(肠)地久(韭)”、“炒三冬”等。

(三)以人名、典故和传说等命名。

这类菜名借鉴了典故、历史或传说来传达其文化内涵。比如:“大救驾”、“霸王别姬”、“佛跳墙”、“过桥米线”等。此外,有些菜名以人名来命名,以此纪念和歌颂发明菜肴的人,或历史上相关的人物,这也是中国菜名的特点之一。例如:“毛氏红烧肉”、“麻婆豆腐”、“东坡肉”和“宫保鸡丁”等。

三、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

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有两个基本策略:归化和异化,孰优孰劣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早在1813年,德国神学家兼翻译家F.施莱尔马赫提出,在翻译中,译者要么尽可能地不打扰原文作者,让读者向原文作者靠拢,要么尽可能地不打扰读者,让原文作者向译文读者靠拢[6]。在施莱尔马赫的基础上,1995年美国著名翻译家韦努蒂在《译者的隐身》(“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中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归化翻译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它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运用易于接受的目的语文化表达法,使译文通俗易懂。异化指以源语文化为归宿,以源语作者为中心,尽力再现原文的异国情调,以便更好地保留源语文化。奈达是归化的代表人物,他提出 “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提倡动态对等,把译文读者置于首位,使源语文化在目的语读者中产生相同的反应。韦努蒂作为异化的代表人却认为翻译应该强调源语文化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性,以抵御目的语文化占指导地位的趋势[7]。译者需力求再现的正是原文本中那些“诋毁”或抵制目的文化中盛行的形式和价值观念的特征,因而允许译者忠于原文本的某些方面但仍参与影响目的语文化的变革[8]。

翻译策略的选择受到翻译目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及读者需求的影响与制约。考虑到不同的翻译目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及读者对象,归化和异化都在目的语文化中完成各自的使命,因而都有存在价值[9]。从表面上看,归化的译法是把两种文化和语言的距离拉近了,异化的译法造成了两种文化和语言之间的扦格,但通过对语言翻译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的考察,我们发现,归化的译法恰恰是把一种文化和语言与另一种文化和语言隔开了,即使后者多少能获得前者的某些信息,也是残缺模糊的,两种文化和语言之间基本上还是互不相干。异化的译法则有利于两种异质文化和语言的相互交流和渗透,促进它们之间的融合[10]。

在中国近半个世纪中,归化翻译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最近二十年,由于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影响,中西文化交流频繁,中国在国际地位的提高,异化翻译的重要性日愈凸显。孙致礼在《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一文中明确提出,翻译的根本任务是准确而完整地传达原作的“思想”和“风味”,主张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争取异化;在难以异化的情况下则应退而求其次,进行必要的归化。简而言之,可能时尽量异化,必要时尽量归化[11]。

中国菜名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语言文化特色的体现方式之一。在选择翻译策略的时候,归化让西方食客在享受美食的时候没有任何理解障碍,因此常常成为译者的首选。但从中国菜名的特点看,菜名翻译不但是告诉食客吃什么,而且是一项传播中国文化的活动。并且,由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今天的西方食客已经不再满足于知道食物本身,而且好奇并乐于了解菜肴的美学和文化意义。因此,用异化翻译中国菜名不仅有利于保护和发展中国语言文化,而且能够丰富英语语言文化,促成全球文化多样化。

四、 归化和异化在中国菜名翻译中的运用

(一)异化在中国菜名翻译中的应用

用于异化策略翻译中国菜名的具体翻译方法有:直译、直译加注解、零翻译及零翻译加注解。

1.直译

直译可以最大限度以保持源语言的文化特色和美学价值。直译并非死译。虽然西餐和中餐大不相同,但在某些方面仍然有相似之处。比如说,中餐以其精细的烹饪方法和种类繁多的烹饪材料著称,但烹饪方法诸如炖,煮,煎,炸和许多烹饪材料等也为西方人所熟知。而且,在中国菜谱中,很大一部分菜名是属于“自述”性的――以烹饪方法、材料、颜色、香味、地名等命名。在这些情况下,只需使用直译。比如:

松仁香菇 Black Mushrooms with Pine Nuts

姜汁鲜鱿 Fresh Squid in Ginger Sauce

软炸里脊 Soft-Fried Pork Tenderloin

砂锅滑鸡 Stewed Chicken and Vegetables in Casserole

北京烤鸭 Beijing Roast Duck; Roast Duck,Beijing Style

2.直译+注解

正如上文谈及,有些中国菜名包含了非常鲜明的中国语言和文化特色。因此,有些时候要找到相应的英语语言来描述是不大可能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完全用直译的方法,就会让那些并不熟悉中国语言和文化的西方人产生误解或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翻译文化元素多的菜名时,直译加注解的方法比较可行。例如:

糟溜三白 Sautéed Three White Slices

(Chicken,Fish and Bamboo Shoots) with Rice Wine Sauce

蚂蚁上树 Ants Climbing the Tree

(Sautéed Bean Vermicelli with Spicy Meat)

东坡肉 Dongpo Pork

(Stewed Pork Invented by the Famous Poet Su Dongpo in Song Dynasty)

夫妻肺片 Couple’s Beef Lung Slices

(Sliced Ox-Tripe and Tongue with Hot Sauce,Created by an Industrious and Innovative Couple)

全家福 Happy Family

(Mixed Meat & Vegetables)

天麻炖鸡Stewed Chicken with Gastraodia Turber

(Gastraodia Turber is a kind of herbs,which has the function of invigorating the circulation of blood)

3.零翻译和零翻译+注释

零翻译是异化策略的一种特殊的翻译方法。它将源语和源语文化直接移入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中。中国菜名中,有一部分为中国语言和文化所独有。要将这些独有的元素精确地译入英语语言中几乎是不可能的。在现在这样快速发展的世界中,我们可以通过零翻译加强跨文化交际。从交流的角度看,它易于理解,不失为一种节约时间和空间的好方法。例如:豆腐―― Tofu,油条 ――Youtiao,馄饨――Won Ton,粽子――Zongzi,烧卖――Shaomai。

上述例子属于中国传统食品,已经被绝大多数的西方人接受,不需要注释说明。但如果说菜肴名称相对陌生的话,相关的注释就是有必要的。例如:

佛跳墙 Fotiaoqing

(Steamed Abalone with Shark’s Fin and Fish Maw in Broth)

木须肉 Moo Shu Pork

(Fried Pork with Scrambled Eggs and Fungus)

(二)归化在中国菜名翻译中的应用

归化翻译使得译文顺畅易懂,但这样的顺畅却是以丢失源语文化元素为前提的。这并不意味着异化翻译在中国菜名英译中是完全可行的。当异化有可能产生歧义或者无法恰当传达出中国文化时,可选择归化。

一般用于归化的方法是意译。意译放弃了源语中难理解的文化障碍,采取“意对意”,而非“字对字”。在翻译中国菜名时,意译放弃了某些汉语的语言特色和文化意象,在英语中寻求对等。因此,意译是在直译不能使用的时候的第二选择。例如:

红烧狮子头 Stew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

琥珀核桃 Honeyed Walnuts

九转大肠 Braised Intestines in Brown Sauce

水晶鸭舌 Duck Tongue Aspic

结语

全球化及因特网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的交流。中国在国际地位上的提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西方人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今天的人们不仅仅满足于自己熟知的文化,更好奇于其他异质文化,作为一个译者,应该相信读者的能力并提供他们欣赏源语文化的机会。 “我们的译论家应该很清醒,不要盲目跟随某些英美译论家的论调。我们有自己的文化自我,每个人有责任捍卫民族文化的自” [12]。因此,在中国菜单翻译中,应该采取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保护并发展中国语言文化,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化。

参考文献:

[1]Bassnett,Susan.Translation Studies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22.

[2][4]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185,97.

[3]Bassnett,Susan,and Lefevere,A.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 [M].London: Cassell,1990,48.

[5]徐熊.美国饮食文化趣谈[Z].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2.

[6][7][8]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5:12-13.

[9]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归化与异化[J].外国语,1998,第2,12.

[10]谭惠娟.从文化的差异与渗透看翻译的归化和异化[J].中国翻译,1999,第1期,46.

篇(2)

一、素食主义简介

(一)素食主义定义及其分类

素食主义者,俗称“吃素的”,即只吃蔬菜而不吃荤菜的人。素食主义是一种饮食文化,实践这种饮食文化的人称为素食主义者。他们不食用一切有生命和感情的动物之肉,包括家畜、飞禽、鱼类、海鲜等,但一般可以食用蛋、奶、黄油、奶酪等奶制品。

素食主义可以说世界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在全球素食主义人群大致可分为四大类:严格素食、蛋奶素食、健康素食、动物保护主义素食等。

(1)严格素食 :严格素食主义者不但不食用任何有生命动物的肉,而且连蛋、奶制品甚至蜂蜜都排斥在外,也就是说,只靠植物类食品维持生命,凡来源于动物的食品一律不沾。除了食物之外,严格素食主义者也不使用动物制成的商品,例如皮衣、皮鞋、皮带、皮包等皮制品和含动物体成份的化妆品。

(2)蛋奶素食: 蛋奶素食也称为"不严格"素食,这类素食主义者不吃肉,但会食用奶类蛋类和其相关产品,像奶酪、奶油或酸奶以及蛋类。

(3)健康素食主义:新素食主义者并非完全拒绝荤食,他们坚持的是基本吃素,坚持动植物食品混食的饮食原则,这也是他们和传统吃素的饮食的最大区别。

(4)动物保护素食主义:为了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动物保护素食主义反对屠杀饲养或野生动物,拒绝肉食,他们大多崇尚有机食品和天然营养产品。

(二)素食的缘由

(1)宗教因素

可以说大部分素食主义都是由原先的杂食主义转到素食主义的,这就和素食的缘由大有关联。

国内本土的佛教从古至今都大讲素食修行,佛教主张不杀生,按照六道轮回的理论,人与动物等会互相转生,因此动物也可看作是暂时堕落的人,杀害它们、吃它们的肉是太不慈悲的事情。

基督教在旧约的创世纪中提到“凡活着的动物都可以作你们的食物,这一切我都赐给你们如同菜蔬一样。唯独肉带着血,那就是他的生命,你们不可吃!”基督教提倡人们不要杀生,有早期的素食主义的观点。

印度教同样是奉行素食主义,素食主义作为非暴力、不杀生(ahimsa)教理的一部分深深扎根于印度的文化和宗教之中,印度教的《摩奴法论》中说:“不杀生是无法获得肉食的,鉴于杀生违反了ahimsa 的原则,所以人应该放弃肉食。”

伊斯兰教的圣典《古兰经》中,真主对人们说:“禁止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非诵真主之名而宰杀的、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觚死的,野兽吃剩的动物,但宰后才死的,仍然可吃;禁止你们吃在神石上宰杀的;禁止你们求签,那是罪恶……。”伊斯兰教讲究的是特殊的饮食观念,把不洁净的食物剔除掉,以洁净信徒的生活。

倡导素食的宗教还有很多,如:古希腊的奥尔弗斯教,毕达哥拉斯教等。

(2)健康

现代社会,以大量肉食为代表的饮食方式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正在逐渐威胁人类的生存。“富贵病”人群日益增多,肿瘤,癌症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动物种族的数量日渐萎缩,自然环境被不断破坏,疯牛病、非典、禽流感、甲流接踵而至……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逐渐开始了对“吃”的反省。如何吃不仅仅是个人的选择,更是一个社会现象,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甚至关系国计民生。

(3)其它缘由

对于素食的缘由,有一些人是出于对动物的保护,他们为了保护动物的权力,提倡万物平等,而呼吁人类不要食用动物,而且也提倡减少动物皮毛等产品的使用。

也有人出于对环境保护而提出素食主义的,认为素食能够引导低碳生活,从而为地球生态做出贡献,使地球生态环境朝良性发展。

二、素食主义的发展

《地球公民》中有句话,真理被人接受往往经历3个阶段:嘲讽―极度反对―逐渐接受。素食主义虽然还未被大家公认为真理,我觉得最终会被大家所接受并且践行。

素食主义运动正式诞生于1809年英国的曼彻斯特。当时,有一些基督教教会的成员一起发誓禁食酒肉。1847年,这个修行团体脱离了教会并成立了素食者协会。随后在80年代早期素食协会的成员发展到超过2000人。1889年英国估计有52个素食餐馆,其中有34个在伦敦。1889年甘地成为伦敦素食协会的一名成员。同一时期,素食主义运动也相继在其它西方国家开展起来。美国于1850年,德国于1867年,法国于1899年分别成立了素食者协会。1908年,国际素食者联合会在北爱尔兰成立。1949年,美国素食者联合会成立,1960年,美国严格素食者协会成立,它们都被国际素食者联合会接纳为分支机构。

如今,全球袭来素食风潮,世界素食人口持续增加,特别是在欧美国家,素食已经成为一种时尚。2012年7月的一项盖洛普(Gallup)民意调查显示,5%的美国成年人认为自己是素食主义者,而自认为是纯素食主义者──不吃一切肉类和奶制品的人──的人口比例为2%。六分之一的英国人已经开始吃素,素食成为社会主流的一部分。意大利素食者比例是8%,450万。德国8%,700万,素食连锁店遍布大街小巷。在印度,由于各种主张素食的宗教十分盛行,素食者一亿五千万,使之成为世界上素食人口比例最多的国家。香港,200多家素食馆生意兴隆。台湾,也有将近四分之一的人吃素。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20%的运动员都是素食者。我国的素食热潮正如雨后春笋,不断成长,全国有200多家素食餐厅,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都市。北大,清华,中山,浙大等高校出现了素食窗口或学生素食组织。由此可见,人们的素食健康,爱护动物,环境保护意识正在逐步加强。

三、素质主义的益处

我所提倡的素食并不是让你“永生不知肉味”,而是让你树立一种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的理念。经过科学的调查和数据分析,素食主义有很多益处,如下所述:

(一)素食与生态环境

联合国报告指出:畜牧养殖业是造成当今最严重的环境问题的主因之一。根据研究数据表明,畜牧业所排放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所有的车,卡车,船,火车与飞机的总排放量。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一氧化二氮有65%来自肉食,而一氧化二氮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96倍;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甲烷有37%来自肉食,而甲烷的温室效应为二氧化碳的23倍。肉类的生产,包装,运输和烹饪所消耗的能量要比植物性食物多很多,其对引发地球的温室效应为所占人类行为的比重高过25%。此外,肉类生产消耗着大量的资源与能源,制造了大量的水污染,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并且不断增加着对玉米,豆类和其他谷物的浪费,而这种浪费要由砍伐热带雨林而开垦耕地来弥补,这样一来,造成了环境破坏,也使生态失去了平衡。面对如此严重的社会现实,人类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才能挽救。如果大多数人采取素食,或者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加入素食的队伍,那么我们的生态环境会逐步有所改善,社会,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健康都会朝有益的,可持续的方向去发展。

(二)素食与国计民生

畜牧业是毁林的主要驱动因素。畜牧业占用了全球陆地面积30%(除去冻土面积)。亚马逊平原有70%的森林用来放牧,砍去树木的土壤失去稳定性,土壤遭到大量的牛羊践踏,导致土壤硬化板结,造成大范围土地沙漠化。如果我们停止肉食的话,只需30%的土地,就可以喂养我们所有的人口,而且无须使用化学肥料。土地将得以再度喘息,恢复生机与活力。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调查显示:一公顷土地能喂养的人数,是22个吃土豆的人或19个吃大米的人。但如果吃肉的话,就只能养活2个吃羊肉的人或1个吃牛肉的人。

地球上有将近十亿人正在遭受饥饿和营养不良之苦,每年有四千万人死于饥饿,其中大部分是小孩。尽管如此,世界上却有36%的谷物,74%的大豆不来供应人吃,而是用来饲养牲畜。在美国,牲畜就吃掉了70%的谷物收成。目前全世界用于喂养牲畜的谷物足以供20亿人食用。吃素每年可节省7亿吨谷物,这将是全球粮食的一半。不仅如此,畜牧业是对地球日益稀少的水资源破坏最大的部门之一,直接导致地球水污染,富营养化和珊瑚礁的退化。一公斤的牛肉耗水量为20000公升,鸡肉为3500公升,黄豆是2000公升,米为1912公升,而小麦只需900公升,马铃薯更少,只要500而已,牛肉是其40倍。这是很鲜明的对比。

素食主义可以流行起来的话,从小的方面讲,不仅缓解世界性贫困问题,也会减少了水资源污染和破坏。从大的方面讲,素食关系着国计民生,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三)素食与营养健康

说到营养,有很多人认为如果只吃素,也许会造成蛋白质摄入量不足,最终造成营养不良。但经过权威的科学研究,事实却刚好相反。哥伦比亚大学韩汀博士和瑞典科学家林内指出:人类身体构造天生为素食设计,牙齿和曲肠都是用来咀嚼和消化谷类和植物的。植物的营养是第一手转化自太阳的能量或蛋白,且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蔬菜中的钙质就比牛奶中钙质更好被人体利用,用蔬菜代替动物制品来补充蛋白质,能非常有效的降低人体钙质的流失,这也是素食者比肉食者拥有更强壮骨骼的原因。

另外,素食可以降低体内的酸性,从而使身体呈弱碱性,达到降低胆固醇、血压的含量,并减少癌症的发病率。素食可以增强免疫力,减轻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可以使体魄更加的趋于自然的平衡。

所以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最有利健康,也最能有效控制和预防慢性疾病;而已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导致各种慢性疾病。如心脏病,中风,肿瘤等。肉食者过于肥胖的几率,比素食者高出9倍。素食者比非素食者平均寿命高达15年,有效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预防中风,改善动脉硬化,降低五成心脏病风险,强化免役系统,预防许多种类的癌症。2012年上海市调查了100多位百岁老人,也大多以素食为主。

(四)素食与道德

《地球公民》中有句话,“如果屠宰场的墙是玻璃的,那所有人都能变成素食者。”我们餐桌上吃的牛羊猪肉,它们生前在屠宰场受到的是怎样的虐待和?它们死前又是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和挣扎?我们又是否知道猪在被扔进滚烫的沸水中褪毛时还没有死透?我们又是否听到过屠宰场中垂死牲畜发出的凄厉哀嚎?天下众生皆平等,人们有什么权利如此的对待动物?……正如我们的身体在恐惧、愤怒或紧张时会得病一样,动物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体内会产生极大的生化异变。当它们见到同类惨遭屠宰,为了活命而极度挣扎时,体内的多种荷尔蒙尤其是肾上腺素, 会异常分泌,死后,大量的荷尔蒙便留在了肉中,随后毒害食用者的身体。美国营养机构早已指出:动物死尸是富含大量毒素的物质。为了防腐,肉类中的化学添加物(比如硝酸盐等)及食肉者肠内微生物的变异,是致癌的重要原因。人类大量的食用动物,不仅无视了动物的生命以及权利,甚至也危机了人类自身。所以,不管是为了保护动物还是人类自身的安全健康,素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五)素食与智力

英国科学家在8170名参与试验者发现:经常吃肉会导致智商下降。儿童时代智商较高的,由于偏好肉食,其智商没有太大提高。而喜欢进食蔬菜的儿童,智商有明显的提高。各种调查结果显示:素食儿童一般较少病痛,智力较高,寿命较长,人迹关系较佳,精神与耐力也较佳。

很多世界名人也都是素食者,并且他们从中获得很多益处。爱因斯坦,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曾说:“如果全世界都采取素食,就可以改变人类的命运。”而美国的发明之父富兰克林说:“我拒绝吃肉有时会造成不便,经常有人说我是怪人。但吃素这种负担较轻的饮食,使我的思绪越来越清晰,理解的速度也更快。”智商最高,超过200的达芬奇则说:“我在年轻的时候便开始吃素。”奥运会获得9枚金牌的卡尔 刘易斯很明确的表示:“实际上,在田径赛中,我最好的参赛成绩是在吃素后的第一年。”不管是巧合还是素食与智力真的有一定的关联,仍然需要科学的进一步验证,但是素食对人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四、总结

篇(3)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意识;小学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教育的背景

一般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在自己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独特的风格与传统。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充满了文化色彩,语言中的文化现象除了指狭义的社会意识形态外,还泛指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各方面人类所独有的特征。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Caford指出“Meaningisapropertyoalanguage”。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意义(meaning)即代表了文化。任何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的,它们各自代表了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的表达方式。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一定的语言以一定的文化为灵魂,一定的文化也以一定的语言结构为依托。而各民族的文化又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因此,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交际中,语言的使用和意义的表达就会有很大的差异。听到别人赞扬时,说英语的人和说汉语的人在回答时所用的语言就不同。说英语的人一般说“Thankyou”以示接受对方诚心诚意的赞扬,而说汉语的人则往往要使用一些语句来表示“受之有愧”、“哪里哪里”之类的意义。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语言至少有两套规则:一是结构规则,即语言的组织形式;二是使用规则,即决定使用语言是否得体的诸因素。一句完全合乎语法规则的话,用于不同场合,如若不符合说话人的身份,或者违反当时当地人的社会风俗习惯,既使结构规则正确无误,不注意使用规则,就达不到交际的目的,有时甚至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从一定意义上讲,语言是形式,文化是内容,学习英语不能脱离英语文化,英语文化是准确、得体地使用英语的基础。因此在语言学习中,一定要从文化的角度组织它,了解它的使用背景,掌握它的使用规则,从而用获得的文化去感染语言。否则,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

文化因素对语言学习究竟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对这个问题,许多学者都曾有过精辟的阐述。著名的语言教育家拉多(1_ado)认为,“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著名英语专家邓昌民曾经指出,学习外语就必须了解与这种外语有密切关系的文化,熟悉有关的文化知识有助于保证使用外语的整体性。从中不难看出,学习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该语言的文化的过程,两者之间有一种互动关系。为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文化意识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英语课程标》(以下简称“标准”),这标志着我国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教育不仅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得以确认,而且有关文化意识教育的内容与教学要求都非常明确地列在《标准》中。在《标准》中,“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目标总体描述”和内容“标准”中,“文化意识”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都有较为详细的描述。在目的描述别强调了“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形成健全的人生观”。这样做的原因是基于这样一些考虑: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学习中有许多跨文化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对目标语(英语)文化的了解与理解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传授文化知识,所以,培养文化意识是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教育实施的方法和途径

语言的特质就是它本身带有思想性、民族性和文化性,学习语言需要了解和体会一种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只有这样才不致于使语言的学习沦为简单机械的死记硬背,下面介绍几种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意识渗透的方法:

1.在学生交流情境中了解文化

由于外语教学的特点,课堂教学往往使学生接触目标语言素材,观察与参与目标语交际活动,学习有关目标语及其文化知识的最重要的场所。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学材料的安排、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该把语言材料和活动的交际性、跨文化体验及语言认知作为重要的原则。教学材料除了教材所提供的以外,教师还可以补充大量的其他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材料。在课堂活动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语言形式与意义的关系以及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

英语教学包含着西方英语语系的文化烙印,涉及问候、购物、祝愿、饮食等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民族的差异的背后包含丰富的生活内容、风俗习惯和价值观。但是直白地对学生进行文化的输入,对于小学生来说,与听天书无异。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有关于跨文化差异的幻灯片或视频,根据看到的内容组织表演,如:场景一:一位中国人与一位外国朋友初次见面,中国人通常会问“你吃了吗?”用英语就是“Haveyoueaten?”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所以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Hi/HelM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ight!Howareyou?It’Salovelyday,isn’tit?”

场景二:一位美国老太太,穿着得体。举止优雅,令人感觉很有品位。一位中国朋友很想表示美国太太显得年轻,让他实在看不出实际年龄,于是问到“Howoldaleyou?IevenCall’tguessyourage”,中国人遇到这样的问题经常很开心地回答:“过奖了,我都七十五啦!”那当外国老太太听到这个问题感到很诧异,只能故作镇定的回答:“It’Sasecret!’’

在学生的表演交流后,我告诉他们在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有“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了,不问“吃了吗?”。让文化的意识缓缓渗透孩子的心理是一种有效的输入方式。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交际中注重这些文化,体现出较好的文化素养。

英语教材是教师输人文化最好的载体,在现行的教材中,编者已经较好地关注到了文化的编写。以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为例,从3A到6B的八册教材中,在每册中都输入了一定的文化,学生通过学习,已经打开了通晓文化的窗口。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文化教学要和语言教学有机结合。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素,特别是那些会影响语用和语义的文化因素,与本国文化加以比较,因势利导,积少成多,增进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

如,在3A教材中,Unit7It’Snice.时,学生通过学习知道,当自己受到别人夸奖的时候,要礼貌地说“Thankyou”。.

在四年级教材中,当谈论到用餐时,学习到西方的用餐工具knife、fork、plate时,让学生通过中西方餐具的不同来介绍中、西方饮食文化,使学生产生积极交流和尝试的欲望,于是,他们就懂得了:fork、lefthand、knife、irghthand。TheyCanbeusedforsteak。

5A教材中出现了“thefastlfoor~,在英式英语中它指的是二楼,而美语中则是指一楼;再如,5A教材中提到的“Halloween”是西方的鬼节,节日期间人们会举办化妆晚会,小孩会提着南瓜灯笼游玩或拿着提篓去挨家挨户讨糖吃。在此我们可以介绍如果哪户人家不给小孩糖果吃,当地的小孩怎么想办法呢?让学生发挥想象,给我们一些他们的想法后,我再告诉他们当地的小孩玩的Tirckortreat。并介绍万圣节的来历和南瓜灯的故事。了解这些节日知识后,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把握课文了。当学生了解了这些西方文化后,一旦有机会实践,就会产生参与语言交际的强烈欲望。

2.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感受文化

(1)发挥想象巧编故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一种用外语进行的有意义感受多元文化的交流环境。可以选取西方小孩的一个小故事,但是只告诉学生故事的开头,请几位小朋友为故事续写情节,每位小朋友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并依据他的生活经验来续写,往往小朋友要根据上一个小朋友的情节往下发展,这对小朋友的逻辑思维有很好的锻炼。

在欣赏完小朋友们编的故事后,接着再向学生展示这篇小故事的原文,让我们观察西方的小学生是怎样看待问题的,他们的生活和我们有什么不同,从中可以体验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2)英文经典动画影片赏析

多媒体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应用,效果不同凡响。现代技术的发展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运用电教媒体的优越性。多媒体集形、声、光、色于一体,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多通道输入。可以选取时下很流行的几部英文动画片,在观看影片的时候,对英语国家特定的情境下的特殊的表达进行指导。

(3)结合关注的热点、联系生活和热点话题开展主题活动

其实我们常常能遇上国际上的重要节日,如国际爱眼日(6月6日)、国际爱牙日(9月20日)、世界环境日(6月5日)、国际儿童图书日(4月2日)等等。以此为契机,举办—些主题活动,如,假设我们用简单的英文写一封E-一mall给美国的小朋友,介绍我们这边国际儿童图书日的活动,并告诉他(她)我最喜欢的图书的名字叫什么,我为什么喜欢它,并请美国小朋友和我一起分享它。也可以以此为契机让孩子们自己制作宣传海报和贴图。

3.在教室环境布置中渗透文化

(1)设立文化墙

建立班级文化墙,通过这个小小的一面墙认识和传递世界文化知识,让学生直面文化,体验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素养,感受文化的渗透给学习带来的愉悦。在班级的一面墙上,建立西方文化集锦,及时张贴结合教材关于文化知识的图片,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在学习文本知识之余,通过阅读拓展文本知识与文化。在学习6AUnit7AtChristmas的教学中,我们通过文化墙,开设一系列与圣诞文化有关的集锦,①不同意味的圣诞节;②圣诞礼物放在袜子里——关于圣诞袜的传说;③世界上真的有圣诞老人吗?;④圣诞美食——教你做香浓美味提子蛋糕;⑤圣诞祝福英语等等。

(2)建设文化角

这是个在黑板的某个角落形成的“角落文化”。尽管他是个小小的角落,却也是输入文化的有效途径。它以“及时、直观、有趣”而让学生喜欢。“及时”是指教师和学生能根据需要随时更新内容,学生面对的文化知识可以做到每天都是新的。“直面”指的是它能时刻面向学生,随时都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每天一句英语谚语、励志语言或者英语绕口令等,那迎面而来的文化气息,自然而然就被学生捕捉到了。一种文化的氛围也就在课堂中渐渐弥漫。

如:Actionsspeaklouderthanwords(事实胜于雄辩),Acatmaylookataking(人人平等)Wellbeginishalfdone.(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Nopains,nogians.(不劳而获),Wherethereisawill,theerisaway.(有志者,事竟成),Lookbefoeryouleap.Firsthtink,htenact.(三思而后行)。绕口令(Tonguetwisters):①Blil''''sbigbrohterisbuildingaebautifulbuildingbetweentwobigbrickblocks.(~PeterPiperpickedapeckofpickledpepperperparedbyhisparentsandputhteminabigpaperplate.③Abigblackebrasatonabigblackbug.这样的文化角就像是一个个朋友在同学生进行文化的交流。这个小小的角落让人感觉到角落虽小,而意义极大。

4.比较文化差异中加深对中国文化理解

小学英语教材涉及的几乎都是西方文化,对本民族文化考虑并不多,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人似乎只是针对西方文化在中国开展文化意识教育还应考虑中国的国情和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随着中国近年来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密切,我们在和国际接轨时,不要忘了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与其他国家人们平等友好地交往,形成民族平等意识和民族团结合作的精神。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意识教育。

(1)节日文化差异众所周知,西方节日中最重要的是圣诞节,还有我们所了解的万圣节和复活节。其实西方还有许多节日如降灵节、耶稣受难日、耶稣升天节、忏悔节等我们不是很熟悉种景象。中国的“四时八节”与气候的变换联系在一起的,如春节、清明节、重阳节、中秋节等。

(2)姓名差异中国人的名字和西方人有所差异,西方人是名在前,姓在后,如:J0hnWilson约翰·维尔逊,维尔逊是姓,约翰是名。我们名字是姓在前。名在后,如李军,李是姓,军是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中国人注重祖辈血统,喜欢把自己放在一个整体中去,作为一个群体的一部分,所以以代表整个家族的姓放在前面。而西方强调个性,更为注重自己是个个体,所以以代表自己个体的名放在前面。

篇(4)

席卷欧洲的土耳其烤肉

相比起冷冰冰、标准化的麦当劳汉堡以及炸鸡,土耳其烤肉无疑是更人性化的存在。在等待的间隙,看着肉从巨大的、旋转的烤棒上被划下来,流着香喷喷的肉汁,口水就止不住往出流了。

土耳其烤肉属于世界三大菜系之一的土耳其菜系,又名清真菜系。正宗的土耳其烤肉是以牛羊肉、鸡肉、鱼肉为食材的。(世界三大菜系:中国菜系、土耳其菜系、法国菜系。)

采用独特制作工艺的土耳其烤肉,利用专业的旋转设备,以电为能源,微波穿透辐射为原理,肉类烤制、可视性强、现场制作而风靡欧洲各国,成为各国街头休闲快餐食品主流。土耳其烤肉利用十余种调料对牛、羊、鸡等肉类进行浸泡腌制后,采用旋转式烤肉机,电加热烤熟后从烤肉柱上一片片削下,佐以沙拉、配料装入特制的面饼中。

在欧洲,土耳其烤肉店一般都没什么富丽的装潢,广告牌几乎就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二线城市的水平。如果不外带的话,不锈钢或者木质的桌椅能稍微歇脚、坐下来慢慢吃。一切都很简单,甚至还有些踏实的温暖,偶尔柜台后会有眉眼深邃的土耳其小帅哥跟你聊上两句。

这样的土耳其烤肉店,在欧洲的大街小巷不计其数。在德国更甚,在任何一个街角,走上两步总能看到一家。流行的原因很简单,价格便宜量又足,味道也不错。这个风潮甚至刮到了世界各地,在北京,土耳其烤肉带着几丝异域风情,正在攻陷由煎饼和烤肠统治的街边小吃界。

二战后在德国流行

土耳其烤肉的流行离不开德国,由于二战后土耳其移民在德国增多,土耳其烤肉也随之开始流行,并且有了西式的创新。如酱汁和里面沙拉的大众化、品种多元化等。土耳其烤肉通常是牛肉、羊肉,或者更健康的鸡肉,加上新鲜的蔬菜沙拉(可以是圆白菜、黄瓜、洋葱、胡萝卜、番茄等,自己按喜好搭配),浇上自选的酱汁(可以是辣酱、美乃滋、黄芥酱或者调味的酸奶),裹着暖烘烘的皮塔饼或者卷饼递到你手中。

在欧洲土耳其烤肉集大成之地柏林,土耳其烤肉更是成为了一种登上穷酸文艺青年们饮食圣地的食物。虽然依然顶着谦虚的“街头食物”的头衔,但在著名的土耳其烤肉店,比如“Mustafa’s”或者“Imren”,排三四十分钟的长队是家常便饭。“Mustafa’s”的招牌是最新鲜的蔬菜,完美地中和了肉的油腻。而“Imren”的牛肉使用了秘制的香料,200米开外就能让食客的胃开始蠢蠢欲动。

讲究的柏林人,会对肉的香、酱汁的浓淡和面饼的酥软进行细致的评价,排出“最受欢迎的土耳其烤肉”店――前一夜还在某个街角、夹在小超市和旧货店之间默默无闻的小门面,第二天就能门庭若市,堆满了坐着地铁城铁、横跨大半个柏林过来尝鲜的柏林人。对有机、环保很在意的文艺时髦客们可以片肉不沾,但却舍不得土耳其烤肉的香,甚至发明了素食土耳其烤肉(用鹰嘴豆丸子和其他豆制品取代肉)。

今天的欧洲,有大约20万人在整个土耳其烤肉的产业链中供职,从肉类供应,到零售、外卖等,整个产业值高达几十亿欧元。

土耳其烤肉的发明者

在土耳其烤肉的原产国土耳其,土耳其烤肉指的并不是快餐,而是在餐馆里坐下来好好来上一顿的东西。一般都是烤好的牛肉、羊肉切成小块,与蔬菜、主食一起放在盘子里端上来,配上酸奶等酱料。然而,在欧洲其他地方,土耳其烤肉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旋转的烤肉却是上文里描述的快餐模样。

是谁真正“发明”了这款风靡欧洲的旋转烤肉呢?流行的说法有两种。

其中之一,是一个叫做马哈姆德的人。16岁的他,跟着到德国打工的父母来到了西柏林十字山区,并开了一家小小的零食摊。深夜,喝多了的德国佬们,在回家的路上到他的零食摊里来寻吃的填肚子,他于是想了一个好主意,把自己喜爱的土耳其烤肉,放在皮塔饼里面,这些人不就可以方便地带走了吗? 磨嘴豆丸子

1972年3月,马哈姆德做出了第一份旋转的烤肉。后来,他还自己发明了以酸奶为底的酱汁,和肉十分搭。柏林人把马哈姆德尊称为“土耳其烤肉之王”。2009年,马哈姆德死于癌症,柏林一片哀悼之声。

另一个版本的故事是卡迪・努曼。他也是土耳其劳工,先是在斯图加特工作,后来搬到了柏林印刷厂打工,看到德国工人的午饭特别寒酸,于是有了开烤肉店的心思。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发明者”身份还被“土耳其烤肉协会”认证过,但这种低调的“发明”没有专利,也没有市场,就这样默默被复制着,一直蔓延到整个欧洲,发明者也并没有因此大富大贵,直到2013年去世前,卡迪依然只是守着自己的小店经营着。

“那么多土耳其移民们能够靠这个谋生,又有那么多人喜爱吃土耳其烤肉,我就很高兴了。”卡迪在2011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文化融合的缩影

在德国,二战后重建的劳动力紧缺,德国(这里指西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从外国招募了许多劳工。而土耳其人成为了这个劳工大潮中的主力。他们签了10~20年的工作协议,其中有许多也获得了永久居住的权利,留在了德国繁衍生息。2010 年,在德国大约有400万土耳其移民以及后裔,占到总人口的不到 5%,著名球员梅苏特・厄齐尔的祖父母便是劳工中的一员。

在当初的讨论中,土耳其人的穆斯林身份、文化的冲突,成为了接纳这部分劳工进入德国的最大顾虑。但是,一方面战后德国的民族身份一再被淡化,而世俗化的土耳其人比其他地方的穆斯林更能接受西方社会,两者以一N更加务实的方式,脚踏实地地投入到了战后的经济中。而德国(特别是西德)庞大的城市人口以及城市区,也为移民社区的新经济提供了土壤以及巨大的市场。

可以说土耳其烤肉就是整件事的缩影。新的身份、新的文化,如何融入现有的社会中?最无法背叛的味蕾,更是我们的日常,怎么吃?吃什么?在不断的交融和相互的理解中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那些街角的土耳其烤肉以及其他名小吃永久地改变了德国、改变了欧洲,成为了无数城市人群生活的一部分,不管他们来自哪个地方、被谁发明。有的人叫嚣着“吃香肠,不要吃烤肉”,但人们的选择是超越这些无聊的口号的存在。土耳其烤肉,和其他外来食品一样,默默地诠释着多元社会的魅力。

风靡全美的墨西哥卷饼

在墨西哥,有这么一样食物,早晨、中午、傍晚、深夜,任何时刻都可以觅到,它就是T aco,中文音译作“塔科饼”,意译为“墨西哥卷饼”。墨西哥卷饼是墨西哥人尤其是中部地区居民最主要的食品之一,不仅大小饭店都提供这种食品,大街小巷里墨西哥卷饼摊更是随处可见。墨西哥人在食用墨西哥卷饼时通常会将玉米面饼卷上肉,配以辣椒酱、洋葱丁和柠檬汁等佐料。

进入美国的墨西哥人,将墨西哥特有的玉米卷饼,和肉、各类豆子或者米饭、蔬菜裹在一起,成为了汉堡之外的最佳快餐选择。和另外一种小食炸玉米饼一道,墨西哥元素和美国快餐的精髓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新的饮食流派――墨西哥菜。

虽然德州获得了墨西哥菜的“冠名权”,但实际上加州对于墨西哥卷饼的传播也功不可没。1930年前后,洛杉矶的菜单上第一次出现了墨西哥卷饼一词。而至今全美最风靡的一款“传教士墨西哥卷饼”则起源于旧金山。加州是现如今美国拥有墨西哥裔人口最多的一个州(其次才是德州),因为它曾经是墨西哥版图的一部分。

墨西哥裔人口在最开始都集中在南部(比如德州)和西部(比如加州),但在一战时,他们被更待遇优厚的工作机会吸引,也逐渐移居到了底特律、匹兹堡、芝加哥等炼钢的东北部大城市。虽然美国的大城市分布相对稀疏,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大量的墨西哥移民社区,但墨西哥菜却借着大型连锁之风,刮遍了整个美国,渗透到了街角每一个细微的角落。

在美国,你可以没吃过麦当劳或者肯德基,但大概不会没吃过 Chipotle(墨西哥风味快餐)或者T aco Bell(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提供墨西哥式食品的连锁餐饮品牌)。省时省钱,味道也还不错的墨西哥卷饼,抚慰了不少美国人的胃。

异域食物的重生

近几年,随着欧洲素食风潮以及街头饮食文化的兴起,来自北非的鹰嘴豆丸子和鹰嘴豆泥、越南的米粉、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叻沙,甚至埃塞俄比亚的因杰拉,随着移民和多元化的脚步,逐渐占据了更多人的餐桌。当然,它们也都与源头地的本样相距甚远了。

我们习惯了去一个地方旅行的时候找“正宗”的当地食物,带着一点猎奇和经历异域元素的心理。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却是那些不太正宗的“发明”,更多地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它不是简单的元素叠加,而是这些外来者对实际社会的参与、考量甚至是“创作”。这个过程不仅仅是食物本身在起作用,更是当地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与外来元素的碰撞,从而产生了“发明”。中午饥肠辘辘的工人,派对完之后一身疲倦的年轻人,或者周末外出想要在街头打打牙祭、随便吃点的人,有了他们,才有了这些食物生存的空间。

来自土耳其的肉,和现代西方社会的生活以及饮食习惯相结合,让这种“不那么正宗”的异域食物成为了连接两个社区的重要桥梁。每一个匆忙的中午和冰冷的深夜,从窗口和柜台后递出来的热食,恐怕是超越任何语言的存在。而有了实质性的接触,当地人也更容易接受外来人口。

篇(5)

论文摘要:本文从英语课堂教学方面,结合作者的实践讨论了关于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目标,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途径和实践体会。

一、培养的重要性

作为交流的工具,语言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化,脱离了文化,语言的学习只能是纸上谈兵。由于各个国家历史发展、居住环境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其文化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是学习语言所必须具备的。

二、培养的目标

高中英语课程作为人文学科,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且要让学生能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使用语言,发展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沟通,合作的能力。因此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课程标准也对文化意识的培养提出了总体目标:“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悉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的途径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至少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授,一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文化知识的传授主要通过在英语教学中导人文化的内容,因此也称文化导人。”文化的导人可有多种方式,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教师都应融人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高中的英语教师,应当抓住课堂这个最为重要及主要的阵地,从三个方面进行文化的传授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即使在高中阶段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做到让学生在掌握词语要领意义的基础上,挖掘词汇内部的文化因素,帮助学生能够准确、恰当地使用词语。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有三点是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

1.特别注意一些表面对应的英汉词语,可能表达不同的文化含义,引起不同的意义联想,我们称之为culturally loaded words。比如intellectual在英语中多指教授或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高级知识分子,往往不包括大学生或普通具备本科学历的公司职员,而与其相对应的汉语,“知识分子”,在中文中更倾向于指所有上过大学的人,甚至早些年可能连高中毕业生都会包括在内。再比如owl这个词,与其相对应的汉语是猫头鹰。在中国的文化中,这是一种不祥之兆,所谓“猫头鹰进宅,丧事进来”,可是在西方文化中,owl则是智慧之鸟,是睿智的象征。看过Harry Porter的人应该都记得里面的猫头鹰可是巫师的专属信使。

2.特别注意一些由于文化涵义不等值性而产生的无法对译的习语及用法搭配。比如汉语说“小菜一碟”,英语说“Tt’ s a piece of cake";在汉语中对老师的称呼是“王老师”,英语中则是Mr. Wang,Mrs. Wang, iVls. Wang。汉民族文化经过了五千多年的吐纳使得绝大多数中国人并不会去专门信仰或崇拜某一个固定的神或偶像,所以中国人遇到困难习惯于说“老天保佑”,而西方大多数国家信奉基督教,所以英语说“God bless me"。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不胜枚举。

3.特别注意由因文化所触发的定向思维的不同而产生的对于中国学生难以理解的表达。比如很多美国人常会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When you ’ redown, you’ re not necessarily out.”对于一个高中生,这句话中并没有什么生词,可是许多学生却对其含义不甚了解。其实这种表达来源于在美国很受欢迎的拳击运动。在比赛中若被对手击倒,裁判会进行数数计时,若是数到十还不能爬起来就被判输,但若是在这之前还能爬起再战,比赛将继续进行,即意味着还有赢的希望。所以这句话的表层意思是:当你被击倒,并不意味着输了这场比赛。所有的美国人都明白这句话的寓意是用于鼓励人们,当遇到挫折时,不要丧失信心,因为还是有成功的希望。再比如经常看英文原版的好来坞枪战片的人想必都很熟悉"freeze”这个词,当它从一个警察的嘴里喊出来时,它的意思是“站住”“不许动”,而非字典上所说的“冰冻”“结冰”。还有一个例子像“elderly people”和"senior citizens”这两个词,课本上给的解释都是。“老年人”。在中国,“老”是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代名词,是受到尊重和羡慕的,可是在美国,人们普遍忌讳用这个词来描述人,因为它意味着没有用处,遭人怜悯和靠人施舍,所以有教养的美国人往往用“sen-f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代称老人。像这种因文化引起的定向思维的联想的表达方式对于没有语言环境的中国学生来说,肯定是会造成一些理解及运用时的困难的。

词汇的学习对于许多中国学生来说,是基础更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在词汇的教学中渗透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既是贯彻教学大纲的正确教学方法,同时也使词汇鲜活、生动起来而不仅仅是一个个生硬的语言符号,这样可反过来促进学生对词汇学习的兴趣,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文拿的阅读

阅读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一种语言学习考试必考察的一种能力,同时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我们日常的教学和学习中,学生会接触到大量的阅读材料,其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社会、文化、历史、广告、书信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教师若能不失时机地进行文化知识的介绍,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跨越文化障碍,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提高了学生的解题应试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对不同文化异同的敏感度。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采用三种方式来达到这一教学目的。 1.直接的呈现,配合详细的注释。

高中英语课本里有不少文章本身就涉及有关异国的习俗、典故、历史、风土人情等有关文化的内容,且配合有一定的课后注释,他们直接提供了一定的文化信息。在教学中不可因为文章或注释里没有重点词汇或者较难的语法现象就忽略不计或者草草了事。相反,教师还可根据情况适当补充,比如无论是以前的SEFC还是现在江苏省使用的牛津英语都有关于eating c& health的话题,那么在课文讲授的同时,教师就应该介绍国外的饮食习惯以及不同饮食文化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

2,利用图片、录像、电影、网络,乃至具有文化特色的实物如货币、邮票、报刊等,同时借助教师白身充满“洋味”的表情、手势、体态语等来尽可能真实再现文章内容,努力营造英语文化氛围。

当今的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宽阔,许多英语教师甚至许多学生自身都有或长或短的海外经历,这些都有助于让课堂上单一的阅读活动变得更为具体和生动。有时侯一段电影对白,一些实物的展示就可以让文章中一些抽象的概括性的内容一切尽在不言中,而这样的学习方式显然更有效果,也更易于被高中生所接受。

3.有目的地设置开放性话题供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好奇、兴趣,并利用这种内在的动力鼓励学生对文化及观念的异同见仁见智,为将来学生能够主动进行跨文化交流打下基础。

这一方式无论是对教师的备课质量还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看上去和英语考试的内容关系不够密切,这一环节往往被师生忽略。笔者认为如果这一环节能够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得以贯彻和坚持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力,更能够加深学生对文化异同的深刻理解,提高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比如一次在讲授补充教材sports这个主题,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了西方许多运动的起源、规则等,结束后,笔者用幻灯打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供学生当堂讨论。例如:Do youknow any modern sports which are on颐nally from Chi-nab(学生讨论后发现大多数现代运动项目起源于英国,中国的极少。)Why don’ t Chinese like compara-lively more violent sports such as bulling and boxing?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oxing and Wushu?What made the Englishmen develop so many modernsports?这些问题其实都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答案,但是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会运用历史、地理、体育、风俗等文化知识来解决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分享了有关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了学生对文化异同的敏感度,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三)谋堂文际实践.模拟英美人现实生活

笔者认为,一堂成功的外语课应当尽可能地创设语言情景,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运用所学语言。同样,成功的文化传输也应尽可能有更多的模拟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交际实践来体验文化。所以教师可以事先给学生一定时间准备,然后在课堂上创设一些诸如生日聚会、排队候诊、上街购物、初次见面、家庭聚餐等社会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教师可以发动学生收集道具、服装等,力求在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中让学生模拟交际。这类活动气氛轻松,形式活泼,学生往往兴趣浓厚,表现积极。

此外要求学生轮流上台做presentation,形式上很象许多初中学生做的duty report,也是一种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堂活动。现在的学生相对于以往的学生来说,有较强的表现欲,许多学生由于家境的关系也是见多识广。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有利于鼓动他们的积极性。当然教师应该同时,给予一定的指导,提出一定的要求以加强活动的目的性。最重要的是每一个presentation之后,都要有一个questiontime,不同于中国的听报告,这也是一种西方学术文化的体现。

篇(6)

诚然,咖喱征服了全世界的味蕾,但却很少有人能说清咖喱到底是什么,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咖喱意味着一种调味品,咖喱的英文名称“curry”,在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泰米尔语中,该词是由“kari”演化而来的,指的是一种酱,在南印度则是指多种菜肴的组合;而在西半球,几乎将任何加有香料的、且加有酱料的菜肴都叫作咖哩;到了印度,咖喱又大多是指以肉汁或酱汁搭配米饭或面包的一种主食。而事实上,咖喱是由生姜、肉豆蔻、桂皮、丁香、小豆蔻、胡荽、辣椒、洋葱、大蒜、姜黄等在内的香料混合物。这些原料用杵和臼捣碎或者碾成粉末,用酥油调成糊状,就成了咖喱;在不同的语境下,你可以把它当成一系列由咖喱制作的印度炖肉和蔬菜浓汤组成的菜肴。

传说中咖喱是由佛祖释迦牟尼发明的,咖喱最初的用途是用它特有的混合香味来掩盖羊肉或牛肉的臊气。但此种说法也并不完全准确,古代印度穷人的饭菜是由米饭、蔬菜、少量的盐、辣椒和几种香料调味而成的豆糊,在此基础上,由于印度大陆环境、的不同,因此饮食风格也是千差万别的:莫卧儿人将波斯烹调术带到印度北部;葡萄牙香料商把新大陆发现的辣椒引入印度南方;而印度次大陆的居民由各地移民构成。所有这些移民又带来了各自不同的烹饪风格,由此,我们今天所吃的咖喱,就是印度悠久历史的产物,而世界各地的咖喱,都是在印度咖喱的基础上进行的延伸。

迷香之处有奥秘

虽然有人对咖喱浓烈的味道很抵触,但喜爱它的人却大有人在。据了解,豆瓣网的“咖喱咖喱我爱你小组”就有4826名成员;而“不吃辣椒会死小组”也有1260名成员。以上小组成员饶有兴趣地交换制作咖喱食品的心得,探讨最好吃的咖喱餐厅在哪里……在近期一项关于“咖喱为何如此诱人”的群内讨论中,绝大多数小组成员只是表达出“咖喱好吃,几天不吃就很想吃”的理由,却没有人能说出咖喱之所以吸引人的深层奥秘。

笔者认为,咖喱之所以让人胃口大开,关键在于其独特的香料构成上。在探寻咖喱的秘密之前,先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香料的含义,牛津英语词典中这样定义香料:“香料是从热带植物中提取的各种有强烈味道或香味的植物性物质,由于其具有的香气和防腐性质,通常被用作调料或其它用途。”总的来讲,香料并不是一种香草,后者是新鲜的、风干的或者磨碎的叶片,而香料则是从植物的树皮、根部、花蕾、树胶与树脂、种子、果实或者柱头中提取的。使香料具有特性的,其实是这种植物所含的稀有的油精和油脂体的高度挥发性化合物,香料特殊的味道、香气和防腐特性都是因此而来的。植物学家把这种化学物质归类为次要化合物,也正因为它们对植物的新陈代谢来讲是次要的,所以它们在光合作用或营养吸收过程中不起作用。然而次要不等于没有必要,它们的存在是一种进化反应,即植物对于其所生长的热带环境下的寄生虫、细菌、真菌威胁的一种抵抗手段。有人说,香料的吸引力,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一种反向结果,它们对人产生的诱惑恰恰是一些动物拒斥的东西。那么这种诱惑又从何而来呢?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先看看咖喱的配方。

虽然咖喱走遍了全世界,但即使在印度,咖喱也没有标准化的配方和食谱,传统印度家庭里甚至只是配备相关的香料,连咖喱粉都很少用,而印度咖喱成功的秘诀得益于印度人对香料的了解、组合与烹煮次序,而不在于复杂的烹调技巧。从某种程度上说,咖哩的本质也强调个人风格与创造性。

目前商品化的咖喱粉大多以英国C&B公司的配方为基准,按照该公司的配方构成,以芳香性为主体的香料占26%以上,以辛辣为主体的香料占26%以上,姜黄等着色性香料占30%以上,其他香味料,如陈皮、椰汁占18%以下。芳香性为主体的香料主要构成了香味,而香味其实是味觉和嗅觉的结合。食物中的某些有机分子与味蕾上的受体相结合,产生神经信号,传送到大脑,人体就“尝”到了味道。

实际上人的舌头能感受到的基本味道只有甜、酸、咸、苦、鲜五种。而香料由于其中一些挥发性的分子与鼻子中的嗅觉受体结合,也可产生神经信号,这些神经信号最后形成了人体的嗅觉。嗅觉的感知能力要比味觉强得多,人类鼻腔内壁上分布着特殊的嗅觉感受神经元,能够分辨出一万多种不同的气味。人们猜测存在数百种嗅觉受体,每个受体各有不同的基因编码用以识别不同的气味,而香料气味分子的活性、易挥发等特性,能够更迅速地让人感知到,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是咖喱爱好者偏爱某一种咖喱的原因。

而咖喱的另外一部分——辛辣的香料则隐藏着人们对咖喱上瘾的秘密。黑胡椒、红辣椒都含有辣椒素,当它们刺激舌头和嘴的神经受体后,大脑就会立即调动全身作出反应,如心跳加速、唾液或汗液分泌增加、肠胃加倍工作,同时释放出可使人感到轻松兴奋的内啡肽,令人产生吃辣的“”,于是越吃越爱吃。

从口腔到嗅觉,咖喱作为香料的复合品,满足了所有好奇的味蕾和神经,而人类向来对香辛料情有独钟,就如对茶的痴迷一样。而且咖喱“旅行”全球,虽然与许多菜肴相结合,但却并没有失去卓尔不群的印度风格,其所到之处,都能跟当地的饮食风格很好地结合,这也是咖喱的另一迷人之处。比如马来亚咖哩一般会加入芭蕉叶、椰丝及椰浆等当地特产,味道偏辣;而日本咖喱则是加入浓缩果泥,甜味更重,也相对温和;泰国咖喱当中则加入了椰酱来降低辣味和增强香味,甚至还额外地加入了香茅、鱼露、月桂叶等香料……

不仅是香料

据说印度人一直骄傲地向外界宣扬咖喱的种种功效,传说它可以减肥、抗癌,能够治疗感冒、增强记忆力,治疗头疼,还能防治老年痴呆……咖喱甚至被描述成了灵丹妙药。事实上,印度人的说法深受其传统文化的影响:印度食物中存在着一些潜在的规则,印度医学的基础文献是两篇古代医学论文《闍罗迦集》和《妙闻集》,它们架构了左右正确饮食的原则——身体必须与自身的环境保持一种平衡状态,即居住在低洼潮湿地区的人要吃热性厚重的蜥肉,炎热的天气里要吃乳制稀粥之类的凉性食物,寒冷的日子要吃肥腻的肉以增加能量……印度人将食物分为热性和凉性两大体系,将热性和凉性食物相混合,以得达到酸甜苦辣咸涩六味。通过对香料的不同使用方法来创造不同的口味,这便是印度烹调术的核心。

在古印度,一位印度医师必须是一位精通烹饪的厨师,他需要具备与时俱进选择食物的能力,饭菜的设计要能体现出食物内在的治疗特质,此外,还要通过对香料丰富的想象力以创造出不同的口味。

篇(7)

论文摘要:我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引发了争论,中国艺术界只有立足当下,正确理解“现代性”,客观地对待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扬“拿来主义”精神,区别对待西方的现代科技文化与文化艺术。将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辩证、有机的结合起来,方能实现传统艺术真正的现代化。

前言

由于“现代性”的内涵是随着时代、地区、民族等因素而产生不同,所以我们要将这个概念运用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问题中时,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用辩证、发展的方法将西方的“现代性”与中国的传统艺术中“民族性”的有机的结合起来。

一、艺术“现代性”的产生与发展

对于什么是“现代性”,福柯在其《什么是启蒙》中说:“我不知道我们是否可以把现代性想象成为一种态度而不是一个历史时期。所谓态度,我指的是与当代现实相联系的模式;一种有特定人民所作的资源的选择;最后,一种思想和感觉的方式,也是一种行为和举止的方式……”。因此,“现代性”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发展传统的行为或观念。黑格尔更认识到了现代性对于艺术的现实意义:艺术家拥有创作的自由:

l9世纪中后期至今的现代、后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就是艺术家们自由的进行艺术创作,不停突破传统、进行各种艺术实验的表现。但是,二者所表现出的“现代性”含义又是有所不同的。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现代性”与欧洲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动荡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工业革命导致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宗教神话思维被现代科技理性所取代。这种宗教整一性意识遭到彻底破坏,必然带来了全社会性的困惑、混乱和焦虑。艺术领域中先后出现了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以及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各种我行我素的实验艺术,就是艺术家面对这种社会剧变所作出的反应。而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痛苦以及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后,艺术家们开始将自己完全淹没在现代科技文化的浪潮中,不再象19世纪的痛苦挣扎,通过回归自我来对抗科技压力,而是开始满心喜悦的享受了,后现代主义也就是因此现了。虽然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与风靡,标志着统治西方200多年的“现代”世界观的危机,但实际上“后现代”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现代”观呢,它们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了与传统更多更大的不同而已,他们是有着本质的联系的。因此,当我们借鉴西方的“现代性”观念时,必须用辨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而不可断章取义。

二、西方“现代性”的扩张

除了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看“现代性”,还要注意由于发展先后、经济基础不同、社会制度差异等因素所造成的东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强势和弱势之分。注意到这个因素,就不会迷失自我而盲目的被他人所左右。

发端于经济全球化的文化全球化,就是这么一个源自西方世界的强势文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以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不仅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也成为“文化全球化”的主导;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扮演着弱势的角色,传统文化不得不面对着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的猛烈冲击。“全球化”的美国文化被形象地概括为“三片”,即代表美国饮食文化的麦当劳“薯片”、代表着美国电影文化的好莱坞“大片”、代表美国信息文明的硅谷“芯片”。而在艺术领域,美国在二战后借助其霸权化的科技、经济、政治地位向满目疮痍的欧洲推广美国式艺术,先后树立起了滴洒抽象表现主义、集合主义、波普艺术、极少主义、观念主义等符合美国意识形态需求的艺术流派,并使之随着经济全球化扩张到世界各地。在二战后3O年内,美国式艺术成为世界性艺术,成为世界艺术发展的风向标。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认为,相对于政治经济的硬力量,文化是一种软力量,但是它对社会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却是持续不断的。英国学者汤林森更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文化殖民,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在全球的扩张。虽然汤林森说的看起来有点偏激,但是文化全球化传播的力度和强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其发展势头不容忽视。

因此,面对从西方蜂拥而来的现代、后现代艺术文化,作为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成就的中国,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是相当重要的,既不要盲目崇拜,也不要妄自菲薄。

三、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

如何实现中同传统艺术的现代化,现在存在三种观点:一,立足于过去。赞同这种选择的人主张用“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部分”去“抵制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西方腐败的意识文明,保持民族固有的美德与自尊”。二,立足于未来。赞同这种选择的人,强调“中同画可以推向世界,为了世界性、历史性的需要,让世界接受中国画”,立足于现在。这批论者倾向于中国美术的现代化,面对严峻的现实,对传统进行深刻的反思。很明显,前两种观点不仅忽略了传统的实践性或延续性,把传统看作静止的、凝固着的东西,还属于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观,是不明智的,也是行不通的?而第三种观点是较为符合现实需要的,冈为它是以发展和辩证的方法去看待和解决我国艺术目前面临的问题。首先,我国艺术必须是要发展的,而来自外部的促动和营养是必不可少的素。比如,被中华民族视为悠久历史传统的象征的“塔”这种建筑形式,其实是来自印度的舶来品,是随着佛教在东晋传人后才在中困遍地开花的。中世纪时期的伊斯兰围家之所以获得在科技文化上的巨大发展,是因为他们翻译了大量卉希罗的文化典籍,而欧洲的文艺复兴也是以这些著作作为启蒙和基奠的。现代的美国文化之所以能在全世界迅速传播,除了其科技、经济高度发达的原因外,其本身的文化“杂合”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一。此,并没有什么纯粹的文化可供民族主义膜拜;文化艺术的发展,除了在自身寻找发展规律外,寻求外来文化的帮助是不可避免的。其次,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时候,以何种态度对待随经济、科技、传媒浪潮奔袭而来所谓“强势文化”,是传统艺术现代化的一个关键:美同在世界上确实占有领先地位是科技文化,此,正如有史论家所说的“美国当代艺术与其说是艺术,不如说是技术的表现”在它的后现代艺术里,从集合主义、波普、超级现实主义、构成主义、大地主义、装置艺术以及广泛化的观念主义艺术,无不充斥了美国科技文化语境中的图像和技术产品,科技文化的产物成为艺术家创作的表现对象和手段以新奇体验代替审美,混迹于生活取代艺术的精英意识成为艺术的新内涵此,这种艺术已经完全脱离艺术的文化传统只是高度发达的科技、经济甚至政治的产物。以这种认识为前提,就不会将“非艺术化”的后现代艺术与发达的科技文化混为一谈,不会盲目的崇拜或反对外来的现当代文化一以“拿来主义”的方式,对于我围经济科技发展有利的先进的科技文化可以全盘接受,而对不符合我闰发聪现实,与我周艺术传统形式或意识完全割裂的后现代芝术.就要小心谨慎,只能吸收其“合理内核”了。

除了纯艺术领域,在应朋艺术领域也要特别注意防止中国本土文化识别特征的丧失、从西方传到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由于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及它本身所具备的易推广、易操作等的特性,使其在短短几十年内广泛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然而,这种“繁殖”迅速的现代艺术设计,却会因为他的标准化、可量化、科学化的特性却极容易使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艺术设计丧失殆尽。在现代艺术设计刚刚在欧洲推广的时代,莫里斯的新工艺美术运动就是欧洲传统手工艺在遭到几乎是灭顶之灾时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反抗。我国目前的艺术设计正在重蹈覆辙,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已被许多开口包豪斯、后现代的现代设计师抛掷脑后,难怪一位日本设计师看过了浦东蔓延的摩天大楼后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中国没有现代设计!”。因此,在学习利用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时,不仅要看到它的优势,更要认识到他的局限:过于注重功能和形式而没有文化底蕴,放之各国皆准却而没有民族特色。这种统一的设计思路和模式将会使我们的现代文化完全失去中国的民族特色。只有采取双赢的结合战略,将源自西方的“现代性”与我国的“民族性”相结合,将西方现代艺术思想和中国传统艺术有机的结合,才既能实现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又能保持了艺术的中国身份。将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注重功能、标准、量化的特点与我国传统设计中的注重感性、象征的审美特色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中国传统艺术设计的现代化;认清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实际上是西方工业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的产物这个事实,就会知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不仅要吸收西方现代艺术思想,更要考虑到我国的当下社会发展阶段,更要考虑我国本身的艺术传统。只有这样,才既不会陷入设计领域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又不会失去艺术的中国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