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8 01:44:4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学理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梁娇
大连第五中学辽宁大连116000
摘要:在新的课改理念下,如何吸引学生兴趣,如何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养成对学科的持久兴趣和有目的、有耐力的学习态度,是每位教学者应该探究的问题,认识到教学的情绪、情感和认知的辩证关系,并应用于教学活动中,便会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关键词 :情知教学;学习兴趣
1 构建充满“亲情”的新型师生关系
情感型的教学活动是在师生心心相印的情感气氛中学生接受知识、发展智能的教学活动。记得刚开学,一次早上上班我遇到我们学校的一名女学生,我们互相问好,这时天下起雨,我赶紧打开伞并为她遮住了落下的雨滴,她很感激地红了脸。她说话声音特别小,她说她长得矮,胆子又小,新学校又不熟悉。看得出这是个内向的孩子,我鼓励她说像她这个年纪是发育的高峰,只要加强体育锻炼,很快就会长起来的!我又告诉她我们从小要学会勇敢,要学会适应新环境,看到来到新的学校,认识新的同学,想到要结识那么多新的朋友,该是多么高兴的一件事啊!她点头开心地笑了,我和这个学生正要过路有辆车冲了过来,我下意识地一把把她揽过来,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她,好在有惊无险!除了我身上溅了一些泥外,我们都毫发未伤。她感激地看着我,说:“老师您真好!”。我笑笑说:“没什么,我把你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啊!老师爱你们每一个人!”
2 教学方法要激发热情
2.员设计精彩的教学导入环节。动听、精彩的导入像一块“磁铁”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情感,打动学生心灵。
2.2 创设情景激发思维。情景是指教师为激发学生思维而创设的特定情景。教师创设生动的问题情景,可以引起学生的新鲜感、亲切感,使学生形成兴奋的心理态势。
2.3 设计新颖有趣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根据不同目标、不同内容和不同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如实验法、讨论法、辩论法、演讲法、竞赛法等,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使学生不乏味,有较强的学习兴趣。
3 语言教态要“脉脉含情”
我在讲授初一思想品德第一课《创建新集体》时考虑到学生来到初中新的学习环境,来到一个新的集体中,有许多困惑,有的内向的同学可能会因为害羞或胆怯而不愿与其他同学交往,这无疑对一个班集体的建设十分有害,所以在讲授这一课时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采取了如下的教学程序。
首先,创设情境,播放了两段录像。一个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一个是蓬勃汹涌的大海。同学们观看了之后我进行启发式提问:“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森林,大海。”我说:“森林的伟岸,需要一棵棵树木的装点。大海虽然汹涌,它也需要一个个平凡浪花的点缀……所以我们说森林是树木的家,大海是浪花的家。那么家是什么呢?”(背景音乐响起《我想有个家》)
“家是遮风挡雨的港湾,家是我们心灵栖居的场所……它既包括我们祖国这个大家,也包括我们每个同学的小家,还包括我们这个由50 几个同学组成的班集体,那么我们该如何创建我们的班集体———我们的家呢?”
优美的语言,动听的音乐,一开始就把同学带到美的意境中来,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引出了教学的主题。
接下来我请一名同学朗诵了一首由我自己创作的优美的配乐散文诗:
彩虹的美丽在于它的七色光彩
班级的美丽在于它是我们每个人的展示舞台不要胆怯,不要徘徊,拿出你与众不同的精彩!
当你把所有的热情和智慧都贡献出来,你会发现我们的班级就像一道迷人的彩虹,它正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启发式提问:“读了上面的诗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很自然就会回答出:班级的建设需要我们每个同学都拿出自己的热情,而且也只有这样班级才会欣欣向荣,我们每个同学才会在这样的班集体中锻炼成长!
所以,一个好的教学环节对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十分重要!
针对学生讲出的问题我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
“我行我SHOW,我为班级做贡献!”
让学生发掘自身潜能,为班级建设出力。果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说:我的美术好,我能为班级做板报……有的说:我体育好,可以在运动会为班级争得荣誉……忽然我看到有些同学低下头,我积极地鼓励:“不一定只有有特长的同学可以为班级做贡献,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突出特长,但是我也要为班级的建设出份力啊,因为我是班级的一份子啊!例如,在平凡的生活中为班级做一些平凡的小事,也是非常好的!”在我的鼓励下果然有同学举手回答“例如,我可以为班级搞卫生,可以为班级拿花,让班级更美。等等。”
总结和肯定学生的发言后,我让同学看大屏幕。
(是跳动的音符和美妙的音乐)请同学欣赏完音乐后,我适时地启发:“同学们,音乐之所以美妙是因为每个音符配合得当,班级的美丽既需要我们每个人展现才能,又要求我们相互配合,团结共建。可是当班级的利益和我们个人的利益发生了矛盾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
屏幕展示案例:“班级要参加运动会,就差1500 米没人报名,体委李力找到擅长1500 长跑的班里同学张正,可张正以要参加奥赛,要保存体力为由拒绝参加,李力想自己跑,可由于自己不擅长如果跑不好,他担心会遭到同学白眼,可班级如果没人报名,班级就要被扣分,李力可犯了难……你如何看待这件事情?”让学生讨论。
设计这个案例很有代表性,能引导学生认识到班级的建设既需要各展其能,又要相互统一,尤其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以集体利益为重,兼顾个人利益。学生的回答很多样,有的评述体委,有的议论张正,而有的对其他同学进行了号召。
接着,请本学校高年级的优秀班集体中的源名同学畅谈创建班集体的成功经验。事先,我准备了源个“成功接力棒”(由优秀班集体的同学亲手用硬纸筒做成,上面写着对新同学建设好班集体的寄语)再由高年级的这源名同学分别把“成功接力棒”郑重地交给班级中的源个小组,激励他们以小组为小单位,以班级为大单位,各尽所能把班级建设好。
这时我声明到期末我将就各小组的表现给出评分,看哪个小组为班级的建设做的贡献最大!
论文摘要: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也是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活动。教育理念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理念不断发展,21世纪是知识经济,对人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学必须根据社会的要求,更新教学理念。当前,根据时代的要求,教学应具有下列理念:人才理念、全面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因材施教理念。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身心发展,实现教育目的。但是教师的教学活动并不是完全按照课程安排来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但受一定的教育目的的制约,同时也受到一定的教学理念的影响,是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活动。教育理念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理念不断发展,21世纪是知识经济,对人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学必须根据社会的要求,更新教学理念。当前,根据时代的要求,教学应具有下列理念:成人理念、全面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因材施教理念。
一、“人才”理念
“成人”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被人们使用,可以作各种不同的解说。成人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名词的含义,如法律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成人。一是作为动词词组的用法,指的是成为一个人,在这里,“成”是一个动词,“人”是一个名词。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成人是作为动词词组的用法。
人一出生从严格意义上讲,它还不能称之为人,他们只是具备成为人的生理前提,如果脱离社会和教育,就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兽孩”,即从小就被野兽叼去,在兽群中成长的孩子,由于兽孩完全脱离人类,它们的情感、智力、语言、体态、思维、行为等都失去了人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只能是具有人的躯体的动物而已。从另一方面说明教育对人成为一个“人”的重要性。
成为一个“人”。也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是只具有知识的人,看看令我们烦恼的电脑病毒,哪一个黑客不是电脑专家,他们拥有的知识并没有造福人类,反而危害人类。看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病菌试验,哪一个战争犯不是医学专家。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只有才,而不是一个“人”。我们培养的目标首先是让他成为一个“人”,“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这样的人能关心他人、能够与他人合作,能对家庭、单位、社会、国家、地球勇于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其次才是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是人和才的统一。而不是分离。
二、全面发展理念
根据的观点: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先进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因此,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对自己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强烈。
关于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教育界一直有争议。归纳起来有三种意见:“一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二是人体各种机能的全面发展;三是指人的体力、智力和道德面貌的多方面的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性,马克思不可能全面地论述其含义,我们应该在其论述的基础上,根据当代实际探讨全面发展的含义,并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当前关于全面发展的误解仍然存在,主要有以下几种错误的观点:一是全面发展是少数人或多数人的全面发展,这种观点认为受遗传决定论或传统的影响,认为少数人生来是不可教的,或者在教学中只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对少数学生不管不问,任其自然发展,这样很可能造成一部分学生不能全面发展。二是全面发展是语文、数学、外语等功课的全面发展,即是各门功课都学习好,全面发展不但是各门功课都学习好,同时它还包括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心理的健康发展,学习好并不代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当代大学生自杀等问题就说明这个问题。三是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其实这最大的误区。我们的教育目的也是要求我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教育目的只是考虑教育社会价值,没有考虑到的人的价值,从社会的角度来论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不但是社会的发展,同时人自身也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理论的创立,从一定程度上给我们了解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打开了视野。四是全面发展是所有学生同步发展,无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全面发展不但不排斥个性发展,而且需要个性发展作为补充,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五是全面发展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不是一次性由学校就能完成了的。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首先是环境学家、生态学家从协调人、社会与自然发展的关系的角度提出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为可持续发展所下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发展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涵义不断拓展,已经从单纯的人、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走向各个领域,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同样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爆炸,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自动化程度提高,脑力劳动逐步占据主动地位,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一些产业夕阳西下,一些产业如日中升,这要求人们必须改变一次性学习满足终身需要的误区,同时人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一生的过程,也要求人们必须不断地终身学习。这就对我们的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我们的教学不在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我们的教学传授知识是次要的,关键是在当今时代,我们要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不但要考虑学生当前的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即是如何终身学习。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在学生发展的初期要传授学生知识,但是,我们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如何在知识爆炸的年代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自我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观就是教学不但要满足学生当前发展的需求,也要考虑学生一生发展的需求。
四、因材施教理念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材施教是宋代朱熹根据古代的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又针对性进行教育教学,发挥学生各自的专长提出的。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各自的特点,每个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擅长,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扬长避短,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上各种有用的和杰出的人才。
关键词:物理教学;数学手段;物理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266-02
一、前言
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变化规律的科学。物理逻辑性强,物理教学中离不开数学,需要通过数学公式来表达物理思想,通过数学演算揭示事物发展规律,同时也为数学的发展提供新的命题。成功的物理的教学理念往往体现出物理和数学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物理教学理念处处体现数学的重要性
物理教学应该具备相应的理念,这些教学理念也可以在物理、数学的密切关系中得到体现。在设计物理教学时应该具备的教学理念有:
1.注意分享物理发展史,介绍物理发展史上著名的物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回顾大师足迹,激发学生兴趣,这就必然离不开阐述物理和数学的关系。物理发展史上有很多物理学家,他们同时也是数学家。比如牛顿,牛顿19岁时进入剑桥大学,他的第一任教授伊萨克・巴罗是个博学多才的学者,将自己的数学知识,包括计算曲线图形面积的方法,全部传授给牛顿,牛顿在数学的学习中走向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又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提出二项式定理、微积分、解析几何与综合几何、数值分析、概率论和初等数论,牛顿在他的论著《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中明确提到了物理――数学方法,认为物理学范围中的概念和定律都应该“尽量用数学表达”。因此,介绍牛顿的贡献必然离不开介绍牛顿为物理、数学两个领域建立的桥梁,牛顿的贡献是阐述物理和数学之间不可分离的关系的最生动的实例。
2.提醒学生重视物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在传授知识点的时候介绍相应的方法论。物理问题的表述、解答、定律都离不开数学,物理学研究方法与数学发展紧密相关,不同分支的物理学科有其最重要的数学理论,要掌握不同分支的物理知识必须熟悉其相应的数学方法,否则就是离本之木。比如分析力学的创立者拉格朗日,在其名著《分析力学》中,在总结历史上各种力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拉格朗日发展了达朗贝尔、欧拉等人的研究成果,引入了势和等势面的概念,建立了拉格朗日方程,把力学体系的运动方程从以力为基本概念的牛顿形式,改变为以能量为基本概念的分析力学形式,使得分析力学成为理论力学最重要的方法论。高斯通过对足够多的测量数据的处理,得到一个新的、概率性质的测量结果,在这些测量数据的基础之上,高斯专注于曲面与曲线的计算,成功得到正态分布曲线,其函数被命名为标准正态分布(或高斯分布),这种分布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和处理物理学中各种概率事件中。傅里叶认为数学是解决工程问题最卓越的工具,在他的著作《热的解析理论》中,傅里叶就系统运用了三角级数和三角积分(即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积分),此后以傅立叶著作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傅立叶分析对近代物理和工程技术的发展都功不可没,因此,学好物理某一分支,就必须重点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一分支需要的数学知识。
3.注重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社会联系起来,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素质。国际纯粹物理与应用物理联合会在《新千年的物理教育》一文中认为:如果物理教育是为更多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那就应当重视物理学家的工作成果在社会上、技术上的应用,应当重视蕴涵于我们文化之中的物理学方法,应当重视物理学家这个专业群体的特点,如支持、贡献社会的方式等。如今,物理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技术的各个领域,比如,物理和化学之间,量子化学、激光化学、分子反应动力学、固体表面催化、功能材料等学科的兴起都是物理学的理论向化学领域的渗透;物理和生物学之间,量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也都是物理理论在生物学领域的进一步延伸和提高;再比如物理与经济学,股市模型、报酬经济学等都建立在物理模型和经济学基础相结合的基础上。然而,我们也必须注意到,物理向某个科学领域渗透的媒介必然是数学,物理学家对这一学科的贡献也报过了其用到的数学方法,因此,强调物理学的应用就必须强调数学的重要性。比如免疫的统计模型建立的基石是数学统计、回归分析论,通过各种先进数学算法得出规律性结论,多元判别分析预测结果与原判定结果差异等。股市模型可以建立在模糊数学方法基础上,应用模糊模式识别、评价股市技术面和基本面,指导股民进行理性投资。因此,物理向各学科领域渗透的过程,也是相应的数学知识与各领域特征知识进行结合的过程,只有深刻意识到这一点,物理思想才能在各学科领域中发光溢彩。
4.引导学生建立严谨、务实的求知态度,帮助学生认识到物理的哲学思想,实现自然科学和人文教育的大统一。物理是研究运动的科学,物理上的运动可以理解为变化,变化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与人类的主观认知有不同的一面,这就要求我们在物理教育过程中,不能让人类的认知水平左右到对物理知识的接受,不能偏离物理客观的一面。而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科学,最适合于作为物理教育的语言载体和分析工具,由数学推导、建立起来物理结论无疑最具有说服力,物理教学要以数学为主要载体,在数学的基础上向学生熏陶物理思想,在经得起推敲的层面上,保证物理知识的延续和发扬,同时培养思维细致、逻辑缜密的公民。爱因斯坦在他的狭义相对论中得出了“一切物体的速度不可以超过光速”的结论,而根据当时人们对引力的认识,似乎引力的传播速度却是无穷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最终爱因斯坦以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成正比的自然规律作为等效原理的根据,在专门学习了黎曼几何、张量分析等数学知识后,利用数学手段进行推理、论证,提出在无限小的体积中均匀的引力场完全可以代替加速运动的参照系,由于有物质的存在,空间和时间会发生弯曲,而引力场实际上是一个弯曲的时空的观点。爱因斯坦用数学方法得到的广义相对论中的推测,也最终由水星近日点进动中一直无法解释的43秒、引力红移、引力场使光线偏转等系列观测结论完美地证实。如今广义相对论已经被广泛承认,广义相对论的发展里程也正是一条典型的物理学发展进程:在自然界中发现变化―借助数学方法摸索规律―通过实验证实推断,这种思维方式应该在物理教学中得到落实。
三、在强调数学手段的重要性中贯彻物理教学理念
学习物理的目的分为:①研究物理而学物理;②为应用而学物理;③为提高文化素养而学物理。这就构成了物理教学目的的多样性或者说物理学习的多功能性。但从物理学的发展我们知道,18世纪,物理学归属于自然哲学,因为数学和实验的发展,使得物理学从自然哲学中分离出来,物理学研究不再以思辨哲学的方法为主,从定性表达发展到定量表达,塑造了现代物理学的新特征物,因此,物理研究终究需要通过数学手段来完成。物理和数学都是逻辑性强的学科,因此物理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渴求学习成功的心理,拓展教学方法和思路,使学生通过数学来理解物理,获得物理学习的乐趣,要尽可能多地在双向交流中进行数学推导,在数学的基础上采用提问模式、讨论模式、合作学习模式、答辩模式等。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理念;教学策略
现阶段,中职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在考试制度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很难满足学生的真正需求,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改善中职学校进行体育教学的效果,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的体魄,使其更加能够满足当前时期学生参与社会工作的需求,要求体育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合理的技术方法来对当前时期的教学进行改进,最终实现对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帮助学生更好发展。因此,急需引入新的教学理念,促使教师可以掌握最为先进的教学策略与技术,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追求课堂教学的效益,以取得既定的教学目标。
一、有效教学理念和策略的概况
有效教学理念在于提倡教师的个性化,认为对教学过程产生影响的因素比较复杂,并且具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结果,使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存在一定的困难。伴随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行为科学等的进步发展,人们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且提出教学实际上也是一门科学,需要用科学的思维和视角去分析和理解。因此,有效教学理念也就是指,教师综合使用各种有效合理的教学手段与教学策略,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进而促使目标效益的最大化。所以,可以认为有效教学实际上是学生和教师在这种情况下都能够实现较好的发展的教学,其核心就是教和学都具有有效性,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获得比较好的发展。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并且明确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进而完成教学任务。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有效教学的策略也逐步形成,主要内容是教师要根据教学的效率,以教学目的为目标,来完成教学任务,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并据此制定出一系列的教学行为[1]。其最关键的部分在于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发展来采取有效的措施,并及时的对教学计划和目标等进行调整。在其中,需要重点关注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等环节,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二、中职体育教学应用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的原因探讨
首先,中职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用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并且要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需要策略的支持,要改善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成绩,也必须要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并且教学理念与策略的优劣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行为以及教学目标的合理性等方面。笔者认为,对有效教学理念和策略进行研究,对于中职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提升综合素质,改善教学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意义。其次,在教学在英语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能够有效的改变当前时期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利因素。现阶段,中职学校的学生身体素质普遍偏低,并且运动基础非常差,而且体育器材也比较缺乏,教学的内容也更加落后,而且一些体育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教学的观念比较落后。即使一些教师的教学比较认真,并且学生学习态度也比较端正,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障,学生的学习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所以,在中职体育课堂中,实施并积极的去探索教学的策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教学的质量,并且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以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确保教学有效性,进而改善当前时期中职学校开展体育教学的落后现状。
三、中职体育课堂应用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分析
(一)明确学习目标。要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明确,最为关键的是对其学习动机进行激发。在中职体育教学中,需要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实际上就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阶段性成果,需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将学生当做教学的主体。因此,必须要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并且目标的设置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才能起到对学习目标进行激发的效果。为了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时需要确保教学内容的清晰性,使学生能够理解老师的意图,并且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不断的努力。在体育教学时,需要重点突出技能目标和体能目标以及情感目标等,并尽量促使这三个目标都能得到体现。(二)优化教学方式。要确保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优化教学的方式,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比较均等的机会。以往的体育教学方式过于注重教学对象的整体性,同时也比较注重对技能的传授,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存在的差异性,更是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需要强化人本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均等的学习机会,确保教学对象能够面向全体。作为老师,对待每一位学生都要做到公平公正,并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营造出较好的学习氛围,与学生之间平等的进行交往,促使学生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与此同时,老师在设置各个环节时,需要以全体学生为基础,确保教学方式的有效性,能够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三)设计教学理念。体育教学设计,需要遵循基本的教学规律,采用整体性的观点与方法进行教学,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优化。已有的实践表明,体育教学的灵魂就是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才能确保教学效果具有有效性,进而能够将教学的内容高质量的呈现给学生,以达到教学的效果[2]。学生在传统教学理念下的学习过于机械,容易失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存在很大的不利。所以,要提升中职学校开展体育教学的质量,必须要对教学理念进行优化。
总的来说,教育改革以后,中职学校开展体育教学需要构建出新的教学模式,确保每一位老师都能掌握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对于提升其教学的有效性,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还需进一步提升研究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蕴伟.中职体育有效教学的理念及其策略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27):135-136.
1.学科建设基础薄弱,缺乏顶层设计和问题意识。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理论为指导,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实践性和发展性,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将意识形态“泛化”和“标签化”,教学过程教条化,教学内容干瘪化,教学实践脱离社会现实。由于忽视学科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日益偏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核心,因此,加强学科建设,强化顶层设计和问题意识,是探索先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的现实基础。
2.课程建设力度不够,缺乏制度保障。课程建设力度最突出表现在评价体系上,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仍占主流,课程教学过于强调对理论的死记硬背,教学内容恪守教材,脱离于社会现实,校本教材编撰没有地方性和特色性。同时,一些学校在进行制度设计时,缺乏针对性,制度的存在只是应付检查或评估,没有将这些制度真正落到实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理念的变革又是这项工程的核心和关键所在,通过什么样的理念和方法把教材内容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求教师具有先进而科学的教学理念,只有如此才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刻板教条中解放出来,从泛化的意识形态中释放出来。教学理念的生成和创新,关键在于两点:“第一,要把握教材教学要点的精神实质;第二,要真正了解和理解当代大学生在想什么?他们希望我们教师讲什么,他们存在的思想问题是什么。”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的老师去加以深入理解和实践的。
二、医学院应树立四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
1.意识形态理念。意识形态理论奠基人为法国哲学家拖拉西,后经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哲学家继承发展和批判创新。而意识形态理论的集大成者为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的产物,以语言为载体,是社会生活过程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形态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就是在意识形态批判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根据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对经济基础的反映,意识形态并不是社会的奢侈品,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经济基础的需要。所以,意识形态的根本宗旨乃是服务于经济基础。”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召开,出席并作重要讲话,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意识形态理念应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从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角度着手,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从而拓展教学视野。第二,以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深刻复杂性为主线,结合最新形势与政策,充实教学内容,坚定学生的政治立场。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改革开放的深化、利益格局、分配结构的调整这个高度进行深入探索,引导学生认清在复杂发展情境下,如何看待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如何正确辨析发展进程中的主流与支流,大方向与大趋势。第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深刻领会“四个讲清楚”,准确理解和把握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性和新特点。“四个讲清楚”第一次明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反映中国人民意愿、要求和诉求,因此,要引导学生明白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家、团体、个人的本质表现,具有价值导向、动力激发和民族凝聚的重要功能。
2.敬畏生命理念。医乃仁术。医学更强调防病治病,救死扶伤的义务,把挽救生命作为第一要务。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医生十分重视技术与医德统一性,如孙思邈的“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郭玉的“仁爱不矜,虽贫贱厮养,必尽其心力。”这些观点充分反映中国传统医学崇尚生命价值的伦理理念。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生的医疗实践目的与医学目的日益背道而驰,不道德医生为某些利益而做出有损患者生命的医疗行为,面对矛盾重重的医患关系、红包问题等,如何提高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认同医学职业精神?在思政课教学中贯穿敬畏生命理念应是当务之急。敬畏生命,促进生命成长,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是立德树人,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者应具有清醒的生命意识和情感,尤其是医学院校,更应将培养学生珍视生命、直面生命、体会生命的温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追求和生命自我理解、自我超越的过程,把关爱生命的这种意识和理念转化为生命文化的自觉,并作为一种生命力而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就在于“对人之生命意义引导,人之尊严引导,人之生活引导,人之德性引导,人之求知引导,人之智慧引导。”医学人文精神是“伴随医学产生以来同时形成的一种职业精神,一种职业规定性。它充分体现医学科学的本质特征和医疗职业的理性自觉,是医学科学和医疗服务的价值目标的理性提升,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医学人文精神通过对现代医疗技术本质的把握和医学科学成果的吸纳,大大丰富和发展传统的死亡观和生命观,在尊重、维护生命和对待医学死亡的问题上积累新的经验做法,所以,医学人文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融合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医学生的医学职业道德修养,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寻找新的支撑点;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推动医学人文逐步走向体制化,从而促使医学人文发展为一种完备的理论体系。
3.团队合作理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政治性、思想性、现实性、针对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教师只有充分理解和掌握教材,时刻关注社会热点和难点,了解大学生面对现实的困惑,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团队合作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开放性表现之一,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前提,团队合作意味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不可能完全是个人化的,它需要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沟通与合作,需要教师之间共同分享经验,师生之间通过互动彼此支持。”团队合作不仅仅是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教学实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团队合作理念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能力;有助于形成团队合作精神的凝练;有助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问题意识和包容对话的追求。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设计教育则更是为了改变人们的生活而做的不懈努力,但是我国设计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相对缓慢,思想理念也相对滞后,相关的教学模式也逐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在现在高校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思维与时俱进是十分重要的,这关系到学生接受知识的前瞻性和时代性,在色彩设计教育方面表现尤甚。本文旨在通过对色彩设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挖掘,并设法找到解决之法,以期得到当代高校色彩设计教育教学理念的多元化重构与创新之道。我国色彩设计教育经历了启蒙期、改革开放期、发展期和跨越期四个阶段。色彩设计教育的启蒙期以装饰色彩和图案色彩为主要教学内容,强调对客观对象的模仿和再现,并从传统图案中获取色彩知识;随着改革开放,国门的开启,色彩设计教育也随之进入了改革开放期,外来思潮涌入中国色彩教育界,许多教育教学者以及专家不再满足于原有的图案和装饰色彩,开始以积极的态度去了解国外相关的色彩教育经验、成果,与此同时有大批的教育学者被派出到国外交流学习,国外的色彩构成等理论开始传入我国,并在我国色彩设计教育教学中始终保持着重要的地位,平面色彩构成成为我国高等院校设计课程的基础课程。进入新世纪全球化发展,许多学校都在探索符合自身色彩设计教育的特色之路,不少学校也在进行跨越式的发展新举措。因此,我们必须顺应历史潮流进行革新,让色彩设计教育理念与时俱进。
二、色彩设计教学中存在问题
新世纪的发展是多元化的,出现了很多新媒体和新技术,这都给我们色彩设计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色彩认知方式和思维方法。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确传统的色彩设计教学理念所存在的问题,以便有的放矢,针对性的改进。
(一)色彩设计教学过于传统
传统色彩设计教学常常因为色彩而教授色彩,学生在学校学习完之后,依旧不知道老师上课讲的是什么,学生学习效果很差,缺少主体性的色彩设计的引导学习,传统的色彩设计教学中,老师通过书本传授给学生什么是色彩,色彩的三原色包括哪些,什么是色彩的对比和调和等等,这种教授知识的方法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把握和了解颜料的特性以及基础的色彩经验,但是这种学习往往比较死板和模式化,不利于学生创新的理解色彩的知识。这种死记硬背的传统学习模式很显然是过时的,极大的限制了学生色彩审美能力。色彩设计本身就是一个课题,在它的下面存在着许多的小课题,只有老师教授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较好的观察方法,才能明确色彩设计中的意义,让学生可以活学活用,将上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这门课程,拓展他们的思维和观察能力。色彩设计课程作为高等院校学习中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实际发展中采取各种有益的尝试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改革原有的传统色彩设计教学模式将势在必行。
(二)缺乏对民族文化色彩的重视
我们在色彩设计教学过程中,常常给学生介绍很多的外国设计和色彩美学,忽视我们民族的色彩,在全球化的今天,民族的色彩更加凸显,色彩不再是简单的传递美,更多的是传播民族的文化。发扬我国民族的悠久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我们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让我们的学生更加喜爱自己的民族,而不是崇洋。形成这种局势的原因有很多,但究其根本还是我国缺少独立的色彩教育和色彩设计应用体系,也没有自己民族的色彩评价系统,才造成学生盲目效仿国外忽视本国的民族色彩文化的局面。作为一名资深的色彩设计教育人士必须呼吁我国的色彩课程要回归到民族色彩上来,让人们高度重视色彩的重要性。在当代社会,人们消费的首要考虑因素便是色彩,色彩往往成为一个品牌或者一个企业受关注的重要元素之一。但是,真正想将我国的民族色彩和文化发扬光大还是一件任重而道远之事。
(三)色彩设计教育教学缺乏创新
我国的色彩教育起步晚相对于西方显得很落后,教学思维和模式显得死板,往往限制了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发展。高校中色彩课程的安排往往与色彩基础课和色彩构成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造成基础色彩课与专业色彩课无法贯通,专业色彩课与专业设计课无法兼顾等。专业色彩设计教学必须要区别对待,否则将和基础色彩无法区别。在艺术设计行业和专业中,色彩设计占据很大的部分,哪一种设计独立不开色彩设计,形成了平面设计色彩、室内设计色彩还有服装设计色彩等,因此,色彩设计必须要有创新,基础色彩设计课程无法解决专业色彩应用问题,只有专业色彩设计课程才能有针对性地、具体地加以解决。所以不是色彩写生、色彩构成就可以取代其它课程。
(四)色彩设计教育教学手段单一
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出现了很多现代化教育手段,色彩设计在时展中应该与时俱进,真正实现现代化教学。色彩设计教学是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审美和重新再创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学生更依赖于现代的打印技术而不喜欢传统的颜料绘制手段。使用电脑辅助色彩设计,这可大大节省制作时间,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起到色彩设计教学理念开拓大脑、活跃思维的作用,有效地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思维训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上。实践证明在色彩设计后期阶段借助于电脑软件使得许多传统的训练手段变得易如反掌,而且效果也更丰富,比手工操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但是,我们不可以完全将色彩设计课程过分依赖电脑,更多的应该是将传统与现代的方法相结合,创造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色彩设计教学之路。
(五)缺少市场意识
传统的色彩设计教学主要模式是在教室中临摹或者写生,这种简单的色彩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色彩构成的训练也显得繁琐而不切实际。我们的色彩设计教育是关系到一个物品如何吸引消费者的色彩设计教育,其“物性”决定着使用何色或何色更适合的问题,这就需要在专业色彩设计训练中解决与市场接轨的问题。从行业来说,织物色彩设计与广告色彩设计,其本质的区别就非常明显,仅靠基础色彩课就无法解决不同专业和不同行业所需的色彩设计。我们要针对具体状况,采取积极的方式不断地创新知识和教学理念,加大学生的市场参与度。让设计色彩与市场、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使单纯的思维训练转变为认识审美和重构表现之路。
三、色彩设计教学理念多元化重构与创新
紧跟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对色彩设计教育教学进行重新的构成和创新,改变原有的课程理论体系,使之成为集审美、认知到重构再现的综合表现门类,成为可以独立于传统色彩课程和色彩构成的独立学科。
(一)加强色彩研究及创新思维的培养
时代要求创新,作为设计教育更应该创新,我们要以色彩研究为创新点,进行发散和扩展,最终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相衔接。国家教育部要求我们高校教育要有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是教育的必由之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有相应培养机制和体系相配合,尤其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在培养过程中,要有配套的课程建设体系和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相配合,在色彩设计教学中应该将色彩理论与色彩实际案例相衔接,让学生自己学会分析、归纳和总结,并得出符合色彩审美的规律和理念。除此之外,让学生根据课程的新内容和新理念,领悟和感受案例的色彩本质,体会色彩的心理、色彩的感受,进而培养学生应用色彩的能力。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色彩设计教学是一种色彩思维训练的过程,目的是让学生具有对色彩敏锐的洞察力和鉴别能力,以期能做出好的设计作品。因此,我们应该采取多元的方式培养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拓展基础色彩与专业色彩的衔接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基础色彩教育成为高中生考大学必须学的一项基本考试技能,但是一旦考上大学,学生就会如释重负忽视这项技能的学习,因此,高校的色彩课程必须要进行改革,最终使基础色彩同专业色彩有效的衔接。传统的学院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审美价值观,提高审美品位,培养创造能力。现在设计市场十分广阔,我国对于设计人才的需求是相当大的,对于色彩的高级应用人才更是十分需求。所以,在高校色彩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的培养学生的理解实际案例的能力和解读设计色彩的能力,并具有创新的应用设计能力,理解色彩同产品设计之间存在的衔接和联系,从而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和核心价值。有效的把基础色彩和专业色彩融会贯通,可以加强学生色彩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色彩审美和应用能力,拓展学生的色彩思维。
(三)加强多元民族文化与时代的融合
中国是比较善于融合各种优秀文化的民族,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需要融合的。色彩的融合主要体现在色彩的设计上和人民对产品的需求上,我们国家向来对于外来的文化是择优而吸收,多元化的文化融合,也造就了国家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由于色彩设计元素融合在社会中的各行各业,因此加强时尚流行元素的嗅觉意识,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是色彩设计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全球化市场经济环境之下,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将会摖出智慧的火花,那么如何更好的融合,已经是我们需要探寻的问题之一,同时也将是当代色彩教育的时代责任。
四、结语
一、转变教学理念,重视能力培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心学生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习惯得到可持续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要达到上述目的,必须把新课标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要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更新教学观念,充分认识自我,认真落实新课标提出的在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突破学科,注重社会、学生发展的需求,教给学生在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时,应有的观察视野、思考角度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供开放和主动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合作学习和活动探究获取知识,体现化学活动探究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二、优化教学情景、诱发探究动机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死板的接受知识,无法使学生产生积极探索的求知欲望,并且还会使学生感到知识灌输的乏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紧密结合新课标要求和化学知识内容,提出一些学生欲答不能而又迫切想了解的,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问题,积极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诱发学生的探索动机,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寻找自己要了解、要掌握的内容和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笔者总是从学生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问题;课外与学生一起探讨学习中有关问题,辅导化学兴趣小组写《如何减少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这样既巩固了教学内容又丰富了同学的课余生活,对学习化学也不再感觉乏味和产生厌学情绪。例如在《铵盐的性质》教学时,笔者首先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当两根玻璃棒靠近而未接触时,同学就看到两根玻璃棒之间有大量的白烟生成。这一奇特的现象立即激发出同学好奇心、求知欲和内驱力。有的同学根据实验现象进行热烈讨论;有的同学在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有的同学在静心思考。笔者看到时机成熟,顺势引导同学回忆浓盐酸和浓氨水都是易挥发的液体,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和氨气相遇反应生成白色小颗粒氯化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把P78观察.思考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究实验,每组同学根据所给的试剂和仪器进行探究实验,很快得到铵盐的两点性质:①受热易分解;②能与可溶性碱反应。这时,笔者不是马上告诉学生实验室如何制取氨气,而是又提出新问题:“实验室是如何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学生开展了讨论:如果用性质①可能混有其气体,不利于氨气的收集,只能用性质②制取氨气。此时有个同学激动地站起来说“老师,铵盐与碱的反应不是有水生成吗?而氨气又是极易于水,利用性质②能收集到氨气吗?”我眼睛一亮,学生真不简单,发现了问题,我顺势回答:“好,刚才这个同学说得很对,那么如何能得到较纯净的氨气呢?”有的说:“需要干燥”,有的说“反应的碱不能用溶液。”我立即给出二种干燥剂:A、浓H2SO4 ,B、碱石灰,同时提出:“你用哪种物质作为氨气的干燥剂?为什么?”此时全班同学几十双求知的眼睛都盯着老师,都在不停地思索着。然后我回答:“在实验里制取氨气为了回避同学考虑的问题,常用NH4Cl固体与Ca(OH))2粉末混合加热制取氨气,同时用碱石灰来干燥”。同学听到之后都乐意地笑了。
三、尊重学生个性,鼓励超越创新
在学生的活动探究中,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自主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对于学生活动探究中所选择的方法和途径,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不要认为学生设计方案与教师所想象的不同就是错误的,不要把学生在尝试中的失败看得一无是处而给予全盘否定。相反,如果要求学生完全照搬教师的一切,一味的模仿教师,其结果只能是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达不到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大胆的超越创新;留给学生广泛的思维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选题、自行设计、自主研究、自由创造。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从自己的思维角度去考虑问题。让学生在独立学习、合作探究中尝试失败,使他们感受到科学道路的艰辛,并从失败中总结教训,最终取得成功。例如:在学习第3章第3节《硫的转化》的酸雨及其防治后,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提出,让兴趣小组做一个“酸雨的形成及危害的模拟实验”的探究试验。在探究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知识的局限性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出现了很多不合理的或错误的想法和设计,走了许多弯路。如用集气瓶收集煤球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时,一是火焰烘手,二是收集气体的集气瓶正置后,加入10ml水振荡后,pH值为5.0至5.6,酸性太弱,镁条放入看不见气泡。这时,我就积极鼓励学生不要怕失改,应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调整自己的设计方案,改为硫先在空气中燃烧,再伸入集气瓶中,用喷雾器向瓶内喷水振荡,然后用聂子夹取青树叶放入,过一回取出,青树叶变黄变黑;用镁条伸入溶液中,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把小金鱼放入溶液中,两分钟后金鱼死亡,得出酸雨危害:酸雨使湖泊的水质变酸,导致水生生物死亡;长期的酸雨侵蚀会造成森林大面积死亡;酸雨渗入地下,饮用后会危害人体健康。正是通过一次次的尝试失败才使学生能够及时的调整方案,改进方法,最终一步步走向成功。
四、重视探究过程,感悟创新苦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