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00:08:2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城市地理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现代性;“禁言之物”;城市书写
在全球化语境和社会现实的双重背景之下,有关都市现代性的探讨与争论层出不穷。关于“大都会”(metropolis)生活的描述――无论是西美尔所指涉的公共空间比例的大幅增加、波德莱尔及本雅明笔下“漫游者”的舞台,抑或是马克斯・韦伯所强调的“不同个体能够共同进入的最无个体性的生活形式”――都突显出了其迷一般的特质。作为中国都市现代化最早的发端之地,上海的现代性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上海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情长意深,倾国倾城。多少传奇,写不尽她的风姿;多少寓言,变作了她的胭脂。上海,到底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还是一个幻化的迷梦?
蔡翔先生的论文《城市书写以及书写的“禁言之物”――关于〈城市地图〉的文本分析和社会批评》选择系列文章《城市地图》作为文本分析的对象。他以上海想象的生产转换为一个现代性的“民族寓言”为切入点,分析了上海两种记忆的历史对视、“风景”与“本土”的对立,空间生产、“禁言之物”与文化等级制度建构,从而提出都市的现代性想象,与被书写遮蔽/遗忘了的底层记忆和地理的命题。其论文涉及三大领域:记忆、人文地理和城市研究。整篇论文不但试图在文学文本和社会文本之间寻找其内在的关联,而且同时采用了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的方法,显示出了一种独特的学术视野和跨学科研究的特征。
论文第一部分《两种记忆的对视:上海的历史》追述了作为上海“底层”和“上层”象征的以苏州河南北为界的城市人文地理区划的形成过程。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上海”的“集体性叙事”实际上“无视”了其“底层”代表――苏州河以北的生活叙事。而这一被城市主流话语所遮蔽的“外部”却在诸如《杨树浦》、《浜北人》和《虹口轶事》等文学文本中无意识的“复活”,从而使我们得以见到一个同上海的“集体性叙事”形成“对视”的与电车、高楼、街道、人群、酒吧、霓虹灯等象征着都市现代性的物象所截然不同的“本土化”的上海。在这样一个充斥着“棚户区”的下层空间里,个体冲不出“家庭生活式”的联结,他们被边缘化却又极力想进入城市中心生活;他们被城市的上层阶级拒绝――在这个以消费为最主要特征的社会里,贫困使他们成为最卑微的“他者”。诚如西美尔所言,现代性的历史就存在于货币经济的发展之中;是货币经济,而不是资本主义引起了现代社会关系的转化,而且货币经济也是现代都市生活风格的主要根源:它主宰着都市里现代人心态和气质的微妙变化,并决定着他们的精神生存境遇。置身于消费社会之中,底层阶级无法摆脱金钱对他们命运的宰治,同时也无可避免的会产生身份置换以及上层化的愿望。就深层意义而言,这体现出的是一种“政治无意识”,即:就某个政治群体(如阶级、政党、集团等)中的政治个体来说,他们作为个人所应该具有的那些有个性的思想意识,被无个性的、统一的政治意识形态所代替。在这个时候,这些个体的政治行为,实际上主要是被他们的思想意识中那些无意识因素所支配着的。作为被主流话语所“遮蔽”的存在,下层阶级渴望着来自城市中心的认同;在寻找自身意义的过程中,他们是需要被上层社会所表征与建构的“他者”――意识形态强大的收编作用由此可见。
论文第二部分《意义寻找和“禁言之物”的出现》进一步展示了社会底层和上层之间的对立。文章指出,“在某种意义上,由于地理隔绝的原因,空间往往会演化成不同的阶级形态乃至阶级的生活形态。” [1]然而这种“底层”与“上层”之间的对立在空间上却又不是永远壁垒分明的。在城市的中心地带仍然居住着不计其数的贫民;在高楼林立与优雅的人性背后隐藏着的是黑暗肮脏、狭窄不堪的底层居住空间,以及一种随之而来的“羞耻”感。这便是底层生活残酷的真实写照:它与上层社会并存却永远被其排斥,而成为叙述的“他者”,沦为主流话语中的“禁言之物”。“风景”与“本土”的对立也随之产生:亦即“文化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人的空间”和“被剥夺了资源的,无权无势的当地人的空间” [2]的对立。这种对立源自人在城市中的意义寻找,而意义的产生显然已经由“政治无意识”而意识形态化了。因此,底层阶级无论这样努力都始终是都市里的“异乡人”,孤独、焦虑、寂寞以及彷徨时刻伴随在他们关于身份置换与上层化的想象之中。
论文第三部分《“街道”的重现与职业化的空间想象”》指出“城市下层生活的记忆淡化乃至消失,在某种意义上,或许与‘家庭’在叙述中的退出有关。”[3]而当家庭或是下层生活已成某种“禁言之物”的时候,意义的寻找,亦即叙述的中心便理所当然的开始向城市中心转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一大批年轻的有着职业身份的非专职白领作者的出现,“街道”开始大量的在叙述中涌现。叙述者对“街道”的成功进入意味着“风景”与“本土”对立的消失:由于职业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向城市中心;他们寻找自身意义的同时也隐含着对占统治地位的文化资源的空间争夺。然而,先于这种成功“进入”之前发生的是他们的身份置换:即将自身转化为消费主体――这也是他们成为消费社会“风景”的最根本前提。由此,依据一个人的出身、门第而对其进行身份划分的传统模式在消费时代宣告彻底破产;取而代之的是以消费方式与内容为划分标准的更为不公平的社会关系。于是,在这种巨大的现代性力量面前,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被成功地压制和扼杀,整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这种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象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就此而言,现代性已由制度层面转向社会层面,即从宏观转向了微观。
论文最后指出,有关“上海”的集体性叙事的某种起源来自于对现代性的“塑造”或者“构建”。而现代性在当下的中国尚处在一个未完成的状态,因此“城市书写”会生产出更多的“禁言之物”,也会有更多残酷的真实存在被遮蔽;与此同时,在意识形态作用下的文化等级制度也成为“城市书写”所无法弥补的“先天不足”。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
注释:
[1] 蔡翔《城市书写以及书写的“禁言之物”――关于〈城市地图〉的文本分析和社会批评》,《视界》2004年第14辑,215页,河北教育出版社.
[2] 同上,218页.
[3] 同上,219页.
参考文献:
[1]蔡翔:《城市书写以及书写的“禁言之物”――关于〈城市地图〉的文本分析和社会批评》,《视界》2004年第14辑,河北教育出版社.
[2][英]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齐美尔、克拉考尔和本雅明作品中的现代性理论》,卢晖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一、新课程案例与问题研究中融入乡土地理的好处
乡土地理教育是学校地理教育重要的传统内容之一。早在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就曾主张教给儿童乡土地理知识。在义务教育的教学大纲中,还特别强调地理教学应密切联系乡土实际,注重实践活动。乡土地理教育在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而我们高中地理进入新课程后,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乡土地理的融入有众多的好处:
1.弥补教材案例的陌生感,乡土地理的案例更贴近他们的生活,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2.有利于学生深入掌握相应的地理知识,意识到地理是生活的地理,是有用的地理,提高其日后实践能力与信心。
3.新课程人教版必修教材更是涉及人口分布迁移、农业地域类型、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化、城市交通、城市工业及可持续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地理基础知识,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特别是通过乡土地理了解自己的家乡状况。
二、新课程人教版必修Ⅱ乡土地理应用案例评析
案例一:城市功能分区及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原因及未来趋势
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学习目标:1.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2.以某个城市为例,说出该城市的地域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变化的原因。
教材中的举例:图2.1北京市的不同功能分区举例,图2.9我国北方某城市的居住区与工业区的两种布局方案
大连乡土举例:教学用GoogleEarth软件帮助学生分析大连市的功能分区。并以大连市的功能区分布图巩固练习,锻炼学生的空间定位。在此基础上利用大连市主要商圈分布及现状图、大连未来城区图来分析商业区、大连工业区分布图(配盛行风向)讲解大连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原因及未来趋势。
评析:
优点:1.平日里教师喜欢用课件,好处是信息量大、效率高,但许多幻灯片一晃而过,学生也记不下多少。所以备课时一定要想到给学生留下学习的依据,便于学生日后的复习,教师要站到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能否记住。
2.通过课下对大连市商业区与工业区的调查与取证分析,学
生不仅能列出大连市各商业区、工业区的分布,还简析了这些地理事物布局的合理性和存在问题,同时提出了改进意见。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对方位感也有提高,懂得了运用地图的基本要素。
不足:1.只以大连市的商业区与工业区为例,其他功能分区没有详解。
2.学生需课下查阅资料,若时间仓促,则易形成教师“一言堂”的局面。
案例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课标要求: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学习目标:1.能以某一服务功能为例,说出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2.以某一地域的不同级别城市数目及分布,进行分析运用中心地理论。
教材中的举例:27页案例2上海市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30页案例3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
大连乡土举例:教学时利用大连市、庄河市、仙人洞三个地区的医疗单位下设科室的种类与数量帮助学生分析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心地理论图及大连市城镇规划图讲解,并以大连市、庄河市、仙人洞具体为例分析,辅以大连市城市等级体系的建立与规划,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评析:
优点:1.能以大连市及庄河、仙人洞乡土地理为例,助学生对不同等级医疗单位下设科室的种类与数量分析,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所举例易懂有说服力。
2.中心地理论是旧教材没有的新出现的地理知识。如,理论难以理解,所以教参只要求重讲应用。如能够以地理填充图册上安徽省的最佳例证能够马上应用所学理论加以巩固,学生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从而强烈地感受到地理知识是有用的,是生活中的地理。
不足:大连市的城市等级体系建立与规划直接给出以示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与种类,却没有详细定量的说明中心地理论在大连市城市等级体系建立中的指导作用。
案例三: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怎么样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1.能以大连市农业园区为例,为其发展献计献策。2.可持续发展思想(人地协调)在农业园区建设过程中的应用。
教材中的举例:红太阳农业园区的三种典型的农业:综合利用生态农业、立体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
大连乡土举例:教师示例:现代农业园区已成为大连市农业现代化新亮点。“十五”期间,大连市被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6部委确定为我国北方唯一的农业生态建设示范市。经过5年建设,大连市已形成户用与农业园区能源综合利用为主的农村生态建设模式。
学生示例:略(课前上网查相关资料做成ppt课件展示)
评析:
优点:1.上网查阅资料方便。又是自己身边的农业园区(教师以旅顺农业园区的建设为例引导)学生兴趣较浓;
2.教材中提及的典型农业地域类型大连均有。
不足:没有条件、机会让学生亲自去看一看旅顺的农业园区
建设,若能去则免去教师讲解且能够令学生深知不忘且以后的地理学习会自主地向大连市相应的乡土地理知识靠拢。
三、乡土地理应用的建议
1.地理教师素质自我完善,多收集并应用乡土地理的素材。
2.开展小区域乡土地理调查活动,最好能够为不同级别的学校提供市级的地理调查活动,各学校选人参加集体活动,子课题分校研究,灵活开放学习乡土地理,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地理知识的应用意识。
3.能够举行大连乡土地理探究性学习教学课例观摩研讨,教
武汉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空间结构布局研究
一、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学术价值、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本人学术准备情况)
武汉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空间结构布局研究
课题目的:
从广义的角度看,产业结构的升级是知识产业结构的外向型、生态、有机结合的演变过程集成,并从城市空间的扩张、新的发展、城市的变化,逐步演变城市功能体系的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升城市响应理论支撑。从武汉市产业和城市发展的实际问题,分析了针对武汉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城市的制约因素,未来的产业结构长春市响应和趋势分析的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升级、城市性质城市功能区空间结构优化和建设都市区一体化,促进县域经济突破、城乡一体化系统和区域城市,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五方面应该对产业升级的城市化响应的未来武汉市审判体制的战略重点。通过城市副核的培育与壮大,增强城市分区核心的聚合能力,促进城市、产业与职能在城市各分区的重新组合,真正分流成城市的要素、产业与职能,促使城市消肿,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空间结构布局;
课题意义:
城市经济空间结构是指在复杂关系的特定地区人类经济活动与经济空间结构关系,反映这种关系的空间之间的城市是生产、贸易关系、生活喜好和信息技术条件,对城市经济空间结构的影响,或多或少,这样的城市的形成是长期的,城市的发展方向是不确定的。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现代城市是以人的经济活动为主体的空间利用行为的产物。城市人力资本的集中诱导因素是经济、技术、文化和信息在空间和区域系统中的集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在封建社会时期,生产方式是以家庭为基础的生产,农业的生产和加工是非常简单的、小的、缓慢的、自足的交易是一个简单的商品交换,由于交通的限制、经济活动、小范围的空间格局,只是在一定的区域局限于满足生产单位的各种需求。随着现代工业革命推动的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的经济活动受到抑制,规模经济被突显出来。由于土地资源供应是有限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在铅的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的城市,因为这些城市的负面影响,大量社会财富造成的损失、浪费资源和能源。这些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市的顺利发展,进而影响到城市产业的健康发展。寻找适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城市空间经济结构,已成为经济学领域的热门话题。那么,为什么社会经济活动和人口趋向于聚集到城市?这种趋势是什么动机?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发展,是否能有效地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我国正处于加快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还是在城市发展的数量上,都把重点放在城市经济的数量与质量与城市规模效应的关系上。因此,研究城市空间经济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迁移与经济集聚效应。
主要任务:
1.
搜集有关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空间布局的相关资料
2.
了解产业结构的模式,以及空间布局的方式
3.
分析我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空间布局较成功的地方及模式
4.
根据上述分析,提出如何创新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空间布局
5.
新常态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空间布局模式创新的思考
面临问题:
1.
对论文的题目内涵了解不够深刻,很难找到论文的核心所在
2.
搜集资料的范围太窄,特别是不能全面地对武汉市投融资模式进行深入的了解
3.
思想陷入了误区,不能很好的打开思路
4.
对论文的结构框架不能很好的驾驭
5.
知识面不够广泛,使信息来源很有限
解决方法:
1.
找相关的书籍对题目的意义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和研究找到论文的核心所在
2.
多看看相关方面的书籍和学术论文,增强自己的理论知识
3.
拜访在这些方面有经验的专家进行了解,使自己的思路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4.
联系导师,听取导师的建议使自己对论文的结构和框架能够很好的把握
5.
利用现在的网络进行资料的收集,来获取资源
二、论文结构框架(主要观点)
【摘 要】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结构的转型,和人们态度的改变生活和工作需求的变化正在发生,中国城市的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变化一方面城市内部功能和改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的形态变化,城市规模实现绝对增长;另一方面,城市的边界框架的模糊扩展,城市不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对城市群的城市区,宏观的规模也不断扩大的城市。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对城市资源和环境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出现了城市交通拥堵,减少资源、环境退化、空气污染、失业率提高,社会不稳定等“城市病”,从世界城市的发展,它是在每个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状态。目前,我国城市已进入快速扩张阶段,也是“城市病”时期。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旨在优化城市空间经济结构为研究对象,对人口迁移和经济集聚从两个角度对城市空间经济研究,一个经济地理学科融合、区域经济学、人口学、结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重力模型法,聚集维数模型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手段,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在动态变化和趋势的发展现状发现城市经济空间结构希望能为城市建设的发展和经济理论的现实提供有益的参考。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空间扩展的互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方面,从产业结构演进与产业的城市更新和城市功能区调整结构、产业结构和对城市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产业结构升级的互动机制分析城市空间优化调整,并以长春市为例,研究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长春市演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提出了两个未来互动趋势。
关键字: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形态;武汉
正文大纲: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2
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变互动机制
2.1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用地结构变化
2.2
产业结构更新与城市功能地域调整
2.3
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空间形态优化
3
武汉市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变的互动过程
3.1城市产业发育与城市空间雏形形成阶段
3.2城市产业转型与城市功能地域形成阶段
3.3
城市工业地位确立与城市空间形态形成阶段
3.4
城市产业聚集与城市建成区规模扩张阶段
3.5
城市产业升级与城市新区建设阶段
3.6
城市产业扩散与城市地域结构完善阶段
4
武汉市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空间演变的互动趋势及实现路径
4.1产业结构整合化与大都市地域发育
4.2产业结构知识化与城市功能地域优化
4.3
产业结构服务化与城市核心区功能升级
4.4
产业结构国际化与城市外向型地域建设
4.5
产业结构生态化与城市生态空间构建
5
对武汉市创新投融资体系的建议
5.1探索更加均衡高效的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
5.2
建立适合武汉市情且可制作性强的投融资平台
5.3鼓励社会资本全面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结
论
致
谢
参考文献
三、论文写作安排(进程安排、待解决问题)
根据党校的要求,合理安排时间,按时完成论文撰写及答辩:
2017年10月:在导师的指导下作开题报告、完成毕业论文提纲;
2017年11月1日—2月29日前初稿交指导教师(文章不少于2万字)进行初审和修改;
2018年2月29日—4月30日完善论文,修改格式,论文成稿,至少3次与指导教师见面,报告自己论文修改情况,将导师的指导意见填写在《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联系手册》上,并根据每次导师指导及时修改完善;
2018年4月30日—5月15日,等待论文二审结果,熟悉答辩流程,进行论文答辩准备;
2018年5月15日—6月30日,论文答辩。
导师意见:
签名:
年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建设思路;体系结构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发生了巨大转变,课程网络化成为教育方式多样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网络化是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一、“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意义与目的
“人文地理学”是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以人地关系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由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课程资源极其丰富,因此,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进行人文地理学课程资源网络化建设,对于深化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以及研究性教学的开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人文地理学有着复杂的学科体系,具有众多的分支学科。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主要有经济地理、城市地理、乡村地理、人口地理、文化地理、政治地理、军事地理、旅游地理、社会地理等,各学科互相交叉,构地理综合体。复杂的体系结构,困扰了很多刚入门的学生,需要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将这种体系结构展示出来。
其次,当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广泛,信息资源非常丰富。第一手资源虽然有着亲身体验,印象深刻,但是人的直接行为空间毕竟有限,通过间接行为空间,获取间接资源,同样很重要。
再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在不停地运动中,并且运动速度相对于自然地理的研究对象要迅速很多,各地区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学习与研究人文地理学,不能仅仅是停留在某一时期特定的环境下,而要有时间跨度,这样的学习和研究才更有深度。而传统的媒体资源更新较慢,不能响应更新频繁而迅速的人文地理研究对象,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媒体资源来支持人文地理的学习与研究。
最后,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文字,还有各种地图、动态和静态的图像以及大量的统计数据等。因此,人文地理研究不能单纯地依赖某一种媒体,要多种媒体结合,使用各种媒体资料。
综上所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结合人文地理学科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由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逐步转变为课堂讲授与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模式,扩展学习主体自主学习的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平台,强化学生能力培养,是“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二、“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思路
1 运用多元化理论指导。根据《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即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因此,“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应在现代课程理论、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现代远程教育理论等多元理论的共同指导下进行。例如,根据现代课程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每一位老师和学生对课程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中,总要融入个人独特的生活经验,形成不同意义的生长域。因此教学设计不再是简单的设计之后加以实施的问题,而是一个在学与教的具体情况下和在学与教的互动中发展演化的过程。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理论,在“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时坚持教学设计和系统设计并举。其中,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根据教学对象、课程特点,合理地选择和加工教学信息,设计和组织教学环节。同时特别注意网络的教学环境和课程特点,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实时互动的优势,追求创设支持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使课程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教学过程个性化、自主化。
2 体现人文地理学科特色。人地相关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始终贯彻在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一条主线。在选取课程资源、构建网络课程体系、进行授课辅导时要始终贯穿人地和谐的思想,并突出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特点。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学科,不仅研究内容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而且人文地理的社会性还突出表现在其历史性上,比如人口的分布、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传播、聚落的形成与分布等,在教学资源建设时既要突出现状,也要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地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性之一。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就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区域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因此在课程网络化建设时要突出区域性特点。人文地理学的综合性不仅体现在其自身的综合性,而且体现在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密切联系,如政治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的发展,都大大促进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因此在课程网络化建设时,不仅仅着眼于人文地理学本身,还要与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核心内容紧密结合,并且利用其他学科的方法,比如将地理信息技术引入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
3 发挥网络平台教学优势。网络平台具有以下教学优势:一是直观性。网络课程资源具有图文并茂、音画俱全的特点,针对人文地理教学中难懂难教的问题,以地图、图片、图表、视频、动画和逻辑示意图等多种形式展现,直观、形象、生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并扩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二是互动性。网络平台具备网上论坛、电子邮件、聊天室等工具,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学生被动接受模式,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随时与教师沟通,答疑释惑。三是友好性。网络平台界面美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提示信息详细、准确、恰当,使师生都能够容易操作。四是创新性。在设计上可以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作用。如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根据自身特点,自行浏览课程知识,及时查漏补缺;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互动工具就教师提出的主题进行讨论与思考等。
4 展示自身学科建设成果。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是共性与个性的综合,一方面网络课程需要较为稳定和规范的结构,涵盖教学必须的内容;另一方面要根据课程特点及自身学科建设及教学与科研成果,设计个性化的内容,体现课程特色。
例如,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地理学具有众多的分支学科,除人文地理总论以外,各分支学科也需要配套的教材与论著作为课程教学的支撑。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专业自创立之初,老一辈著名地理学家李旭旦、金其铭等先生陆续出版了多部极具影响力的人文地理教材及著作。在课程网络化建设中,将教材建设成果作为一个特色模块,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了解学科研究方向和动态,方便学生查阅、比较和学习。
5 着眼于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课程网络化建设不仅是以网页形式呈现课程的内容,而且是教学的一种重要资源,是网络教学的支撑环境。它可作为课堂环境和课外环境下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内容和材料,学生的许多学习活动都是在网络的支持下完成的。因此,课程网络化建设除了内容的展示,还必须增加强大的学习功能,保证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钻研精神和科研能力,是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的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三、“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体系结构
课程网络化建设的体系结构设计十分重要,它是网络课程整体设计理念和指导思想的体现。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整体结构设计包括两个方面:整体页面层次和各层页面中内容的组织。学生是通过访问各层次进行学习的,整体层次及各个层次页面中的具体内容及其结构必然对学生的学习直接产生影响。
人文地理网络课程结构分为四大模块,即课程模块、教学模块、互动模块和特色模块(见下表)。
特色模块是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的一大亮点。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已初步建立起系列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导航、实践拓展训练和中外文献选读四大特色栏目。
1 教学资源导航。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也就无法建构起理想的教学环境。网络教学资源是为学生提供大量学习材料和学习工具、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培养营造理想环境的基础。根据人文地理学课程特点,教学资源导航栏目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包括英汉对照人文地理词汇和国外人文地理学者两个子栏目,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国外人文地理发展和人文地理大师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经历。目前已有国外著名高校34位人文地理学者的简历及其相关网址,涉及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专业领域。第二部分为主体教学资源,包括专题地图、实景图、规划图和统计年鉴等子栏目。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语言,用地图说明问题往往比文字更有效。教学资源包括经济、聚落、文化、人口等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景观图片、专题地图等,所有图片均使用高分辨率图像;同时,为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规划工作的方法与技能,分类搜集整理了国内外众多具有代表意义的规划图件。另一方面,随着数学方法的引入,人文地理研究越来越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教学资源的统计数据库涵盖了中国经济、社会、城市、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权威统计年鉴,便于教师、学生及其他研究人员的查阅。第三部分为考研指导,主要是提供国内绝大多数人文地理学招生院校及网址信息,并提供部分院校历年人文地理考研资料。
2 实践拓展训练。实践教学与训练在人文地理课程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已经建立了南京市城市地理、南京江宁经济开发区、黄山与宝华山风景旅游区、庐山区域地理等实习基地。同时,开设科技文献检索、规划制图、论文写作等实践性选修课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依托地理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设了“虚拟实习”的特色栏目,利用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地理环境模拟实验室,增设了城市景观三维表现、数字小区三维表现、主要商业区三维表现、城市交通流三维表现与模拟等极具特色的实验项目。
3 中外文献选读。人文地理学科历史悠久,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人文地理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出版了众多的教材和专著。为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人文地理的理解,设立中外文献选读栏目,精选各种经典文献,包括国内外代表性教材、中外著作和词典以及国内外人文地理相关资源网站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结合对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利用也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新形势下,高校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知识的组织者,也应成为教学资源的建设者,共同促进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丽,从学习策略规律思考高校课程网络化建设[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77-79
[2]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
[3]贾雪梅,杨改学,网络课程建设与发展的若干趋向[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1):55-57
[4]曾海文,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4):137-138
[5]吴传钧,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4(Z2):4-5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科与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7-0172-0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一门主要学习资源环境以及城镇规划、土地管理、环境检测以及地理地质等相关知识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国内有116所高等院校开设有此专业。根据教育部于2012年9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被拆分为两个专业,分别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代码:070502)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代码:070503),两专业皆可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
在这样的专业调整背景下,新疆农业大学立足于社会需求,结合自身学科背景和学科优势,优选和确定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作为今后的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如何重新构建学科专业体系,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成为学校今后一段时间内本科专业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原专业及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最初设立的目的与初衷是为了将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城乡规划与管理过程中,但从新疆农业大学开设多年的实际效果来看,该专业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和学生就业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
(一)专业缺乏准确定位
乍一听“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这个专业,会感觉该专业定位宽泛、培养目标囊括多个专业领域、学生就业去向定位多方向,优势体现非常明显。但正是这些“优势”导致该专业发展至今弊端和问题越来越突出,究其原因所在,就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目标难以明确、专业缺乏准确定位。
新疆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业务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理论,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知识,设计、规划、评价、决策、策划、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够在规划、环保、国土、测绘、城建等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领域从事管理、科研、教学、技术等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定位过于宽泛,要求学生兼具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致使学生业务培养目标过于多元化,也使学校面临着专业难以准确定位、难以突出品牌特色,而学生面临着什么都需要学、却什么都学不精的尴尬困境。
(二)课程设置过于宽泛,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
如上所述,正因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口径太宽、学生业务培养目标过于多元化,导致该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宽泛、课程体系结构不尽合理。该专业学生要求毕业后能够胜任规划、环保、国土、测绘、城建等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的管理、科研、教学、技术等工作,这就要求专业课程设置需要面面俱到,包括国土资源、生态环境、城乡规划、城市管理等诸多方面,而目前惯行的本科专业(学分制)四年制难以保证如此庞大的课程体系设置,其结果只能是学生学而不精,形成专业不“专”的窘境。
新疆农业大学依托自己的学科背景,在2012级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设定的专业主干学科为地理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主要课程有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自然资源概论、环境科学概论、生态学原理、资源环境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地理信息系统、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利用与规划、村镇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测量学、地理数学方法、新疆地理与旅游资源概论等。从设置的这些课程可以看出,教学内容囊括资源、环境、生态、城市、规划、管理等多方面,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宽泛,杂乱无特色,重点不突出,在社会上找不到完全与之匹配的部门、行业。可见,按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业务培养目标来全方位设置课程并不符合科学发展原理与规律,也违背市场规律,课程设置应当针对市场需求与相应的行业部门,有的放矢。
(三)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乐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偏差较大
由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知识繁多而驳杂,就业前景并不理想,毕业生多从事与其专业不符的职业,据麦克斯-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显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主要本科专业中专业对口率最低的十大专业之一,排名第八,对口率为44%。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该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偏差较大。专业口径太宽,学生学的杂而不精,似乎什么都会又都不会,社会上也没有完全匹配的部门、行业,导致就业市场和各用人单位难以认可并接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而用人单位更愿意吸纳与其完全对口的专业的学生,例如,规划部门愿意吸收城市规划、建筑学等专业的学生,环保部门愿意吸收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环保类专业的学生,国土部门愿意吸收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等专业的学生等。泛而不精使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与前述诸多专业的学生相比几乎毫无专业竞争优势,导致该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专业对口率很低。新疆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2012年以前就多年未招生。
二、学科调整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专业带来的机遇
如前所述,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我国开办多年以来,各地各高校都面临着许多教学管理、学科建设、学生就业方面的困境。鉴于此,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将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代码:070502)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代码:070503)两个专业。此次学科与专业调整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首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调整和设置,帮助该新专业明晰了专业内涵、理顺了学科关系、明确了发展方向。具体来说,就是明晰了未来城乡规划教育和实践的发展方向,使地理学科参与城乡规划实践,用地理学理论统筹指导城乡规划、建设和发展,成为了新专业的具体内涵。这正好适应了城乡规划学科的综合性和人文地理学的专业性发展趋势,也使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定位上更加细化、明确,承担起了培养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使命。
其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调整和设置,明确了该新专业的培养方向和教育目标,使得其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针对性都较强。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背景与优势,优选特色方向,显得更具灵活性和自主性,新疆农业大学就优选和确定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作为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以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掌握基础人文地理知识和理论的,精通基础城乡规划知识和技能的,面向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规划设计部门以及相应企事业单位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在新专业方向确立的基础上,接下来的工作重中之重就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体系,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与课时结构,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
再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调整和设置,对学生来说,改善了原专业学生学而不精以及专业竞争优势不明显的境况,使得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更加明确,也有了更加对口和明确的用人单位,更好地适应了社会的需求。
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面临机遇的同时,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存在着诸多挑战,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与结构的优化、在学时有限前提下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等。各高校应充分发挥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优势,并以此组织教育实践,实现规划人才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高。基于以上问题兼顾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新疆农业大学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了完整的课程体系。
(一)人才培养目标
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微观居住区的管理规划,从事城乡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业务能力要求
在上述培养目标指导下,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和前沿发展、应用前景,了解相近专业如城市规划、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掌握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具有较熟练的遥感、GIS、计算机和绘图等技术的操作能力,掌握资料调查与收集、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归纳、整理相关数据和撰写论文的能力;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好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协同攻关能力;外语要达到能较顺利地查阅外文期刊以及运用外语交流的水平。
(三)课程体系构建
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及综合教育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课程体系是主要的理论教学环节,构成人才培养知识结构的基础。除了提升基础素质能力的课程如思政、大学英语、高数、体育、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和普通基础课以及公共选修课之外,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堂教学课程体系主要还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限定选修课以及任意选修课,具体课程主要是结合学校的学科背景与社会需求设定。其中,专业基础课主要有管理学原理、经济学、自然资源学概论、生态学原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学、地统计学、遥感概论、地图学、城市地理学、地理数学方法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及专业限定选修课主要有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与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环境规划与管理、村镇规划、旅游规划与设计、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资源调查与评价、居住区规划与设计和资源环境经济学;任意选修课主要包括维吾尔口语、专业英语、建筑美学、新疆地理与旅游资源概论、矿产资源管理概论、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城市规划制图技术、公文写作、专业文献检索以及文献综述与科技论文撰写方法。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为课堂理论教学课程体系与用人单位及社会搭建起一个桥梁与平台,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践。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堂实验、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及毕业实习和设计4个环节。其中,课堂实验根据各门课程教学计划进行;课程实习主要有自然地理学实习、遥感实习、地图学实习、土地利用与规划实习、村镇规划与设计实习,前三者各一周、后两者各两周;专业实习为校外城乡规划综合实习,为期12周,集中安排在大三暑期及大四学年初始;此外,还有8周的毕业实习和累计10周的专业文献综述及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同时进行),安排在大四第二学期,毕业实习的具体内容以有利于学生就业为宗旨。
综合教育课程体系则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包括军事技能训练、劳动技能训练(包括公益劳动与支农劳动)、社会实践(含社会志愿者工作),以及形势与政策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就业指导等环节。另外,学校还出台了《新疆农业大学综合素质学分管理办法》,规定学生参加校级以上(含校级)各类科技活动、学科竞赛、文体竞赛,参加学校和有关部门组织的社会实践、公益活动、支农劳动获奖,参加自治区和国家组织的各类公共考试,职业资格与技能认证考核,阅读学校推荐的课外书目、学术论文,以及听取学术报告与专题讲座等,取得成绩者,由学校认可并以学分形式记载在学生学习档案中,要求至少应取得8个学分(其中非专业职业资格认证至少2学分),促使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综上,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在重视专业理论教学的同时又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外,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重在明确专业内涵与方向,优化课程体系与结构,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当然,新专业的建设是一个积累经验逐步完善的过程,目前新疆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也一定存在着很多不足,在今后还将历经一个不断反馈与修正完善的过程。
结语
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并进行的学科和专业调整,顺应了社会发展需要,给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承办高校及教学工作者应该在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汲取以往教训,结合社会需求,重构专业体系,优化课程体系与结构,加强实践教学,以提高专业竞争力,促进新专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城乡规划的合格人材。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颁布新版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新规.中国教育,2012-12-04.
[2] 2011年工作与专业对口率最低的本科专业排行榜[N].网易教育,2011-06-08.
[3] 彭位华,张勇,刘雪艳.专业调整背景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皖西学院学报,2013,(1):134-137,156.
[4] 赵映慧,袁兆华,王杜春,等.东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13,(4):94-98.
[5] 陈昆仑,李丹,王旭.学科调整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机遇与发展[J].高等建筑教育,2013,(6):22-25.
关键词:自然环境诊断 生态规划
1 引言
将城市有组织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成为真正意义的“山水城市”一直是人类不断不断探索、自我完善提高的一部分。然而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不可避免对自然生态产生了负面影响。如何在城市规划中根据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将城市建设融入自然,实现对自然生态的平衡设计,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生态支撑。而在所有开发建设活动之前对城市生态的摸底工作,即城市自然诊断则是体现寻找城市的生态制约条件,也是实现自然生态平衡设计的价值点[1]所在。
中国传统道教文化提及的“师法自然,因地制宜”正是体现了城市发展需要尊重自然的智慧。生态诊断对于此句的理解则是通过对自然本底的学习和传承,形成对特定区域自然生态条件的理解和传承,即基于生态理性的思考,按照自然生态原理构建城市系统,并尽可能减少城市建设对自然的损伤、提高城市生态效率的过程。只有这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服务价值才能形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
2 自然生态诊断的理论基础
自然地理学将自然地理环境视为一个庞大的有机物质系统,其五大基本组成要素,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在能量的支配下不断进行着动态联系。因此生态诊断关键技术即基于自然生态原理对各自然要素进行集成分析的同时还需体现各要素分析的动态联系。
承载力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基石,是根据自然资源与环境容量约束下的实际承载能力确定城市在生态系统承受阈值范围之内的发展强度,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享的生态文明内涵。因此自然生态诊断从约束性条件内涵出发,即从尊重原始地形地貌、顺应自然生态演变规律、保持原生表土自然植被、维持自然生态多样性角度进行城市的生态本底前期分析,使城市在对自然扰动最小的被动式设计中实现生态过程的自我维持、自我循环,使城市自然生态承载力始终处于一个安全阈值范围之内。
3生态诊断从理论走向实践
3.1从地貌单元到城市建设适宜性
城市发展过程中自然地貌作为城市下垫面的基盘,直接影响着城市形态、结构和城市发展方向,因此自然地貌对城市的适宜性问题,是当前和未来城市地貌研究的主要问题[3]。在城市开发建设前端对地貌因素潜在作用的影响的判别诊断,将有利于城市规划和城市空间布局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城市功能和职能的充分发挥[4]。
由于快速城市化扩张对建设用地需求量的增加,以山体、河漫滩、湿地、沟谷等为代表的自然地貌在逐渐被改变或者侵占,导致城市自然生态骨架或生态敏感地带的破坏,从而引发更多的次生灾害和潜在城市生态风险。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前端通过对地形地貌分划分,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易发特性的认识,以及对地貌单元过渡带进行有效识别,才能在城市建设布局、开发强度、用地类型的控制中因地制宜提出开发策略,达到趋利避害、降低城市建设维护成本、保护城市安全的目的。例如预留自然汇水坡度和沟谷形成地表径流排泄通道,降低市政管网敷设强度;对易出现水土流失、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区域进行避让,既克服不利因素,也反应出城市的固有山水风貌,将城市地貌寓于城市景观建设之中;充分利用自然坡度在15°以下的山间盆地中的山前台地面、盆底平原作为城市建设的理想地貌单元[4]。
3.2从水文到海绵城市的认识
自古以来,“得水为上”,河道水体为城市提供了水源,但不利水文条件同时也给城市带来诸如洪水隐患、年均水量不均、河岸冲刷,河床淤积的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通过水文自然生态诊断,判断对于城市水文条件维护具有重要作用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是建设水安全城市的基本要求,同时对于受到破坏的水体和自然环境提出生态空间恢复和修复策略。
海绵城市即作为能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的城市,其建设理念应在考虑长期性和复杂性的基础上遵循生态优先原则,从城市规划各阶段提出设置海绵性下垫面、城市低影响开发、城市河湖水系的打造以及强制调蓄容积以及超标雨水排放通道的设置原则。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低冲击技术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实现城市的良性水文循环[5]。从
3.3 从生物到生态控制底线的保护
自然地理学对生物要素的研究包括种群、生物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对于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城市化过程,更具现实意义的问题是如何判别和保护城市扩张的生态底线[6]。因此通过生态诊断优先识别和保护自然提供的关键生态系统服务以及维护这些服务的空间格局,然后适应性的选择生物栖息地,来确定城市的形态和空间格局就作为维护区域与城市生态安全,实现精明保护与精明增长,建设宜居城市的基本保障和重要途径[7]。
通过对自然生态涵养、景观资源和生物栖息地保护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空间判断,同时对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各因子的提取,通过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形成基质-斑块-廊道镶嵌格局的生态基础设施网络,为生态安全约束下的城市规划提供建设框架。
3.4从气候到城市大气环境改善
由于城市特殊的下垫面影响,气候问题最为重要的是城市热岛效应及空气污染问题[8]。目前城市爆发的空气污染、雾霾等现象超过大气环境自净能力,再加上城市相对不畅的通风环境,致使污染物集聚在城市内部[9]。而对于城市内废热及污染物的疏散和调节主要依靠城市通风作用,而这一调节策略的核心问题是城市通风道的布局及设计。
大气环境生态诊断通过对区域内外能源利用结构、城市现有以水系、交通干道为代表的通风廊道布局问题的梳理及分析,利用一些具体指标,如“风速比”确定城市现有的通风廊道和城市静风区,为下一步规划或建筑设计提出风道预留策略。依托整合组团内部和近郊的公园、绿地、农田以及水系、交通干道为对城市组团间及组团内部通风预留足够的通道,保证通风效率,同时在城市街区内部的建设和更新中通过对建筑密度、高度、体型设计方面的控制,以及街道廊道连通,建筑底层架空、错角布局等一系列细节设计确定通道的位置,营造具有不同功能和通风等级的城市通风微环境。
4 生态诊断技术未来的展望
利用自然生态诊断分析技术运用于生态城市规划实践,让规划具有因地制宜和实操性是城市规划领域不断探索和突破的课题之一。在没有明确,可行的技术指导规范的情况下,以自然地理学对地球物质要素的划分对象进行生态诊断不失为一种可操作的途径。同时还需注意自然生态诊断不仅应作为规划的前置分析,还应作为规划后评估的手段,服务于规划设计运营的全过程,以体现生态城市规划中带来的生态效益。
开展自然生态诊断是一项长期、不断总结的研究任务,其工作方法和研究思路需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技术手段要有先进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监测和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长期演变规律, 丰富人类城市生态学知识, 提高人类解决目前和未来可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志华. 自然生态平衡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A]. 见:现代建设工程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郑州: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 2009: 201-203.
[2]王如松, 刘晶茹. 城市生态与生态人居建设[J]. 现代城市研究, 2010, (3): 28-31.
[3] Ian Douglas. The urban environment[M] .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 Ltd, 1983.
[4]朱华友, 毛锦旗, 王育梅. 城市开发建设对城市地貌的利用研究――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5, 28(4): 441-445.
[5]邓先瑞. 试论自然环境与城市建设――以长江流域为例[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6, 40(3): 467-470.
[6]余孔坚, 王思思, 李迪华, 等. 北京城市扩张的生态底线――基本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安全格局[J]. 城市规划, 2010, (2): 19-27.
[7] 俞孔坚, 李迪华, 韩西丽.论“反规划”[J].城市规划, 2005, 29(09): 64-69.
关键词:自我发展规划;专业知识储备;教研活动;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5-098-02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也是教师个体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训练,为提升专业水准而经过自我选择所进行的各项学习活动的历程。早在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就提出:应该把教师作为专门职业来看待,教师职业是需要经过严格训练和持续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的公共业务。然而,由于社会经济地位的严重失落,多重压力下的职业倦怠以及专业发展资源的极度匮乏,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由于知识结构和教育观念的差异,城乡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在这里,笔者将通过对安徽省部分城乡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进行的抽样调查及分析对比,探讨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取样的方法,分别从安徽省部分城市和农村地区选取中小学教师作为被试。整个调查采用团体施测的方法进行,最后的有效被试共340名,有效回收率为85%,其中包括城市教师98人(28.8%),农村教师242人(71.2%)。
(二)调查方法
借鉴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结合安徽省城乡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课题组专门编制了《城乡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对比调查问卷》。问卷大部分采用封闭式问题,采用李克特的五点等级法,从“极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五个等级计分,主要考察调查对象对自身努力、教研活动和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认识和评价情况。经检验,总问卷及三个维度的信度指标分别为0.89、0.88、0.88和0.88,结果表明信度较好。
(三)统计方法
调查所得数据使用SPSS Statisdes 17.0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结合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完成了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等分析过程。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专业发展动力源分析
为探讨城乡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基本结构,我们对调查结果采用因素分析法,经方差极大旋转后按征根>l的标准共提取出三个意义的因子,通过对各因子中项目意义的分析,我们将这三个因子分别命名为自身努力、教研活动和合作交流。将小于0.35的载荷剔除后,这三个因子对总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20.84%、18.23%和19.49%,累积解释总变异58.56%。本研究发现,城乡中小学教师在专业发展动力结构上存在着差异倾向。
(二)因素分析
1. 自身努力
如表1所示,在“是否制订明确的自我培养方向和详尽的学习计划”以及“是否经常阅读专业报刊书籍”两个问题选项中,城市地区中小学教师平均值明显大于农村地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说明在专业发展规划以及专业知识积累方面,城市教师自身努力程度均胜于农村教师,原因可能是城市地区教师专业发展要求高,呼声大,且获取专业资料渠道较多,资源相对丰富。
2. 教研活动
如表2所示,在“教学工作量”问题选项中,城市教师和农村教师均认为自身教学压力较大,其中农村教师得分略高于城市教师;相对来说,在“教研活动量”问题选项中,城市和农村地区教师均认为教研活动量不够,效果需要进一步提高,城市教师得分略高于农村教师,以上选项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相对照,说明过于繁重的教学任务阻碍了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如果正常的教学任务都自顾不暇,又怎能有足够的精力发展自身呢?
3. 合作交流
如表3所示,在“合作交流主观意识”、“与周边学校经常交流互动”两个问题选项中,城市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值均大于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相应数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说明农村教师合作意识欠缺,与同行间的交流互动不够,共同体建设有待加强。
三、对策探究
以上数据分析表明,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实施相应的发展对策,已经成为突破城乡教师发展瓶颈的关键之举,应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一)制定自我发展规划,增加专业知识储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相当部分的教师忽视自我发展规划,没有认真思考专业发展目标以及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更谈不上应对措施与步骤。须知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周期短、老化快,对人才知识、能力的要求日臻复杂多样,导致学校、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要紧紧跟上时展的步伐,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制定合理发展规划的同时努力增加专业知识储备,不断满足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
(二)减轻教学工作压力,丰富教研活动形式
众所周知,开展教研活动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从提出设想、查找资料到制定方案、撰写论文,无不需要广大教师全身心投入。然而,面对升学率的压力,许多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往往被繁重的教学任务所取代。尤其是部分农村学校,由于编制过紧,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且随着农村“留守学生”的急剧增多,农村教师既要承担教育的责任,又要承担教养的义务,工作量大大增加。如此重压之下,教师能有多少时间静下心来开展教学研究呢?因此,为获得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须适当减轻教师教学工作压力,通过丰富的教研活动形式提供拓展和更新的平台,例如,以教研活动小组的形式定期展开研讨,或从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进行课题研讨,从而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
(三)联合继续教育机构,打造专业发展共同体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城乡教师在合作交流方面存在欠缺。城市地区中小学可就近联合师范大学,建立教、学、研共同体。在这个平等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内,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组成合作小组,就双方共同感兴趣的、具备实践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在寻找问题解决途径的过程中对教育实践进行调整和完善。农村学校,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应以地方师范院校为依托,努力提高县、乡两级教师培训机构运作能力,完善“县一乡(镇)一校”三级教研网络,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正确、恰当的教师专业发展观能够促使教师更多地体味到职业生活中的尊严与快乐,在丰富多彩的工作活动中走上幸福之路。
参考文献:
[1]杨桦,关于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5):75―77.
[2]李郭保,农村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以嘉兴市秀洲区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严月娟,名师培养与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提升[J],现代教育科学,2008,(6):37―38.
[4]冉文园,河北省鑫县农村初中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与思考[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