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30 06:30:0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作文指导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由于材料的种类千差万别,它们具体的表现形式也是迥异不同。有的材料会列举一些共同性质的现象,进行大致的阐述;而有些材料则是描述不同的事物在变化中能够呈现出来的不同状态,等等。这种类型的材料的主题不是很好的把握,这就需要学生经过详细的认读,充分联系上下文,将材料中不同的现象进行详细的对比,仔细推敲,最后把握材料真正想要表达的道理。举一个例子,在2009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材料就是罗列了三项发明,将这三项发明的结果、重要方法、以及起源都进行了比较与说明。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向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就不难发现这个材料中蕴含着的深刻道理:“只要留心观察生活,善于总结与思考,就会发现很多的奥秘,通过挖掘与探索,就会去的重大的成功。”“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坏事往往也会变成好事,这就需要我们的努力,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发觉生活中隐藏着的解决方法,渡过难关。”“善于挖掘小事情,很容易获得成功。”等等。这个小材料就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描写,但是也正是由于这类材料的多面性,致使有些同学不能够快速的立题,这就需要长期的训练,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2.探究原文,揭示本质
在作文的原材料中,有些材料只是列举了一些现象,客观的对它们进行描述,但却没有将观点直接的呈现出来。往往学生遇到这种材料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跑题的现象。所以,为了正确的把握住这类材料的主题,就需要透过表象,探究原文,逐句的把握,合理的分析,挖掘材料中隐藏较深的深刻道理。举一个例子,在2009年的上海高考卷纸中,是这样的一个资料:“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这句话看似非常难以理解,但是读几遍之后,就会发现这句话主要是表示发明与创新都是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之上的,材料中还有一句话:“他的作品,单个字形看似歪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这句话就显示出了郑板桥书法的独特个性,他的个性也正影响着这种艺术的真正价值,它在创造与发明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上面的这个材料,就是描写了郑板桥的书法,以及一些人对他的书法的高度评价,并没有明确的说明什么道理,但是只要仔细的研究与推敲,就会掌握其中蕴含在表象之下的深刻道理。
3.认真思考,正确选择
一个作文材料,往往会体现出很多层次的道理,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很广阔的书写空间。虽然它有这样的好处,但是它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考生不能够很好的把握好行文的思路,就会使文章变的普通,毫无特色。这就要求学生在面对材料的时候,要多方面、多层低的进行考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角度,深入思考,将文章表达的淋漓尽致,精彩至极。举一个例子,在2009年的高考海南的卷子中,主要是围绕“善良、诚信”这一角度进行写作,但是由于这个题目的角度太泛泛,直接从题目下手的话,会使文章普普通通,毫无新意。但是如果从一个小的方面作为切入点,就会使整篇文章的档次提高一层,易于写作。针对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有以下的观点:“不要因为别人的欺骗,自己就放弃行善”,“善良也是需要底线的”,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真实水平,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合适的角度进行写作,这样会使文章更加容易放光、出彩。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准确命题、透过原文,揭示表象之下的道理、这样才会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加强,保证高考材料作文指导课堂的有效性。
4.结语
论文关键词:教育研究;方法;教育改革
论文摘要:重视教育研究方法旨在从根本上提高教育研究质量,写好教学研究论文也是为了更好的指导教学。本文旨在探讨教育研究的内涵及重要意义,以及教育研究论文的写作要领。
一、教育研究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教育研究是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解释、分析、探讨以及控制和处理最终获得一般性的教育原理和规律的研究活动。它是有计划的、系统的完成从现象、问题到答案或规律探索的一整套过程。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教育改革
第一,通过良好的教育研究,促进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第二,通过教育研究,探索教育改革的途径与思路,为教育行政部门制订计划、规划与决策提供咨询和依据;第三,通过教育研究,把教育、教学和管理纳入科学的轨道。
2.提高教育研究水平,更好的指导教学工作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领域问题的暴露,越来越要求加强教育研究。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教育工作者及教学研究人员应该积极参与教育研究, 逐渐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但是,与教育改革深入和发展还不相适应。通过在《高等农业教育》杂志刊发的研究成果中反映的共同问题是:经验性文章多,有理论深度的文章少;描述性文章多,定量分析文章少;空泛议论文章多,实验研究成果文章少;旧题重作文章多,开拓创新文章少。这些都反映了一些教育工作者及教学研究人员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不高。如果在原有基础上,更加重视教育研究,讲究研究方法,积极主动地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实践,就可以促进教师、提高研究水平,产生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3.促进教育研究方法科学化、现代化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不仅是方法论范畴中的一个分支学科,而且是教育科学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几十年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对人才研究的重视,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广泛深入地发展,带来了教育领域一系列新的变革,从而引起了方法论上的深刻变革。
二、写好研究论文,保证研究质量
教育研究论文是教育研究成果的载体,是教育研究质量的重要标志。它对交流和推广教育研究成果、教育经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管理水平起着重要作用,总之,论文丰富了教育科学,因此要重视教育论文的写作。教育论文的写作要领如下:
(一)论文结构与要素
1.引言:
一般说来,引言部分通常应表明作者选择其论题的目的和动机,也可以提供有关该论题的背景介绍。换言之,引言部分需要说明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该论题,以及作者对该论题的掌握情况。在这一部分,作者可以提出将要讨论的问题,或是将要论证的观点,或是在文章中将要运用的理论依据或研究方法。
2.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为了能够证明中心论点,建议作者将中心论点分为几个分论点来仔细逐一论述。在提出分论点之后,用数据、材料、事实等来论证其正确性。或是用反面的例子和公认的错误的观点来进行反证。 转贴于
3.结论(或称结语):
结论部分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论部分,作者可以总结已论证的观点,或换一种方式表述论文的主题;也可以回答论文的引言部分所提出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和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应该注意的是在结论部分切忌引出新的论题。
正文后应附注释(引语、必要的专用名等)和参考文献(一般应不少于3种),参考书目应详细列明书名、作者、出版地点、出版社和出版日期。
1)注释:一律用脚注。如果在行文中需要对文章某处加以进一步说明或标明文中引用别人的话语的出处,都可采用脚注的方式在本页页脚将其注释出来。
2)参考文献论文所选用的参考书籍应在5种以上,参考文献应具学术性和权威性。中英文籍分开列出,且不必翻译。论文的正文之后需另取一页附参考文献。
(二)教育研究论文的写作步骤
1、撰写步骤
1)拟写提纲
拟定提纲要项目齐全,能初步构成文章的轮廓;要从全面着眼,权衡好各个部分。
2)撰写初稿
a初稿的内容尽量充分丰富,以方便修改定稿。但要防止一味地堆砌,写成材料仓库。
b要合乎文体范围。文句力求精练简明,深入浅出,通顺易读,避免采用不合语法的口头语言或科技新闻报道式文体。
c要写得干净些、清楚些。初稿最好使用页面字数不太多的稿纸,四周有足够的空余之处,以便于进行增、删、改、换等。
3)修改定稿
a修改观点:一是观点的修正,看一看全文的基本观点以及说明它的若干从属论点是否偏颇、片面或表述得不准确;二是观点的深化,有无深意或新意。
b修改材料:通过材料的增、删、改、换,使文章支持和说明观点的材料充分精练、准确和鲜明生动。
c修改结构:对文章内容的组织安排作部分的调整。
d修改语言:包括用词、组句、语法、逻辑等。作为学术性的文章,语言应具有准确性、学术性和可读性。
教学实践活动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引,因此教育工作者及教育研究者应该高度重视教育研究工作,实事求是、扎扎实实的做好教育研究论文的撰写工作,真正获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我们要充分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实践活动,积极探讨教育真理及教学规律,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率先尝试 成为学校新课改的忠实实践者
“课改很好,相见恨晚。它解放了老师,也激活了学生。”这是徐彩梅对新课改的评价。可以说,徐彩梅是新课改的“忠实粉丝”,她作为庆阳五中新课改实践的“领头雁”,以自己的实践和行动很好地对新课改进行了解读。
徐彩梅说,在新课改推行之前,她也曾有过对新课改提倡的高效课堂教学进行实践和总结,但是一直没敢放心大胆地进行。最终在新课改的助推下,才坚定了她尝试的步伐。于是,从2006年开始,徐彩梅在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等的实地学习之后,就开始着手对新课改进行大胆地探索尝试。
徐彩梅知道,要正确地领悟新课改的要求,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并将它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成果,需要借鉴更多教育专家、教育实践者的经验,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有效地实施。于是,她经常会潜心阅读一些国内外语文教育专家的教育专著、教学论文、教学随笔等,然后将学习到的经验与课堂实践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使用。在体现新课改理念的前提下,一遍又一遍地进行尝试,研究出新教法、新学法。她独创的“五环节教学法”,即揭示目标、自学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点拨、反馈训练五环节在课堂上就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并在全校范围内得以推广。
“五环节教学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了解学习目标的情况下进行自学,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恰当地点拨、指导。教师只作为学生学习上的引路人,给学生预留了很多自学和思考的时间。这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自然就被调动了起来,也就是徐彩梅所说的,它“解放”了老师,“激活”了学生。
徐彩梅说,教学中最头疼的事就是有些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写作业不积极,这样语文成绩也很难提上去。于是,在多次的实践中,她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全班学生“口味”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即将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然后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布置不同的作业,因材施教。这样每个学生的作业难易程度都是适中的,他们在做完题目后会觉得很有成就感,学困生不爱写作业的习惯也慢慢有了改变,语文成绩也渐渐有了提高。“分层教学法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很多不喜欢写作业的学生,在我实施分层教学法之后,能感觉到他们都能心情很愉快地完成作业。有些学困生在做完自己的作业后,甚至还会尝试去做中等生和优等生的题目,这一方法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徐彩梅非常激动地说。
在基础教育阶段,让学生能进行大量的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语感,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学校安排的语文课学习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再加上学生由于课业繁重或者不感兴趣等,常常会静不下心来阅读。于是,徐彩梅专门针对这一情况探索出了“主题单元整合阅读法”,这一阅读教学法是在经过三年的尝试之后才在学校开始推广的。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正好给学生提供了大量阅读的机会,让学生将阅读带进了课堂。“我会挤出很多时间让学生进行‘海量阅读’。我会允许我的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书带到课堂上阅读,同时也会给他们提供大量的阅读书籍,有时我还会专门带他们去图书馆阅读,或者组织一场读书交流会,学生很喜欢!”
当然,在海量阅读的基础上能让学生将知识内化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那么这样的教学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徐彩梅就实现了这样的教学,她探索出的又一新的教学法――“作文个性化教学”,就为“主题单元整合阅读法”提供了检验的机会。这一教学法完全颠覆了传统教学法的模式,它要求学生在作文的结构形式、语言表达以及文体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可以表现出很大的不同,突出作文的“个性化”教学。
相信很多教师对此肯定会感到很困惑:作文也可以“个性化”教学?事实却是如此。徐彩梅创作的“作文个性化教学”注重创新,她要求学生对于某一话题作文,可以运用自己擅长的语言形体写出来,如可以用日记、小说、书信或者话剧等各种不同的文体表现,要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这样的作文教学学生接受快,学生的作文水平提升也非常快,当时我带的班级在参加全市作文竞赛的时候,还拿到了全市第一的好成绩。”徐彩梅很自豪地说。
多年来,徐彩梅对于新课改的探索热情一直不减。当然,她对新课改做的实践尝试远远不止这些。徐彩梅的话很好地诠释了她对于新课改的实践热情及方法:“我认为作为一线教师,首先要研读《新课标》,说真的,我对《新课标》的研读不下10遍;其次是要相信学生,在课堂上要还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因为老师讲10遍,不如学生亲自学1遍;再次老师要授学生以‘渔’,善于总结学习方法并教给学生,让他们终身受益。”
不断前行 让教学之路走得更远
“要给学生半桶水,教师自己就得有一桶水。”徐彩梅深知,成绩永远属于过去,荣誉是鼓励,更是压力,要想在教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就必须得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前进。于是,在闲暇之余,她通常会进行大量的阅读,与教育“名人”对话,借助一切机会为自己“充电”。
徐彩梅说,在阅读的时候,她更喜欢有目的地去阅读,因为这样可以更快一些地了解国内外教育的前沿信息。有时候她还会自我加压,自订读书计划,经常会阅读一些名人、大家的作品,如阅读苏霍姆林斯基、魏书生、李镇西、朱永新、陈红兵等教育名人的教育专著;或者有时候不断地点击知名度高、理念新的教育网站,学习新理念、研究新课例。“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研究性、专家型、学习型的语文特级教师,让我的实践成果有更多的践行者,来为老区的教育事业增添一抹绿色!”徐彩梅坚定地说。
名师高屋建瓴的引领,给了她更加积极向上的动力。近10年来,她不断地从自己成功的一节课出发、从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出发、从课后反思出发、从教研课题出发,总结提升,突出创新,以新课程为理念撰写发表或获奖的国家、省、市级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就有30多篇。由她主持或参与的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就有6项,4项已通过鉴定并获奖,2项正在实践中。庆阳市重点科研课题《新课程背景下五环节教学法研究》,已于2009年7月通过庆阳市教研室鉴定并被评为庆阳市第七届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她担任课题组长并组织语文组的全体老师参与的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已于2010年5月通过中央教科所鉴定结题并获得一等奖……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徐彩梅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成绩,她期待有更多发挥“热量”的机会。2006年秋季,庆阳市教育局开始举办全市的经典诵读活动,庆阳五中由此也开始创建书香校园,然而学校供学生可以阅读的书籍非常有限,于是徐彩梅踊跃提出了编写校本教材的想法,同时还拿出了编写校本教材的详细计划,她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于是,学校行政会决定从2009年暑假开始,由徐彩梅主持编写校本教材《中华经典古诗文精编》(共三册),计划每册由备课组长进行筹稿和统稿等工作。
想法虽好,然而真正实施起来却遇到了诸多困难。“因为当时适逢暑假,大多数老师都外出了。有些交了稿子的老师其实也只是从网上下载的没有变动的原稿。当时我心里很是着急,于是几次发了自己写的稿样给其他老师,但是等到开学,老师们交出来的也还只是一个‘毛坯’。”徐彩梅无奈地说道。没有办法,徐彩梅只好加班加点,亲自编写。从教材每章的框架设计到内容的筛选,从教材内文的校对到版面的整体设计,从教材刊本的确定到装帧印刷,基本上都是她一个人利用教学之余时间跑前跑后完成的。
“这三册书基本上是经过了10多次的校正后才正式定稿装帧印刷的,它于2010年还获得了中央教科所教科研成果的二等奖。这个工作学校没有给一分报酬,我也从没有要求过一分补助。”谈起这些,徐彩梅很平静,她似乎已经忘记了当时的辛劳,有的只是满满的欣慰,她似乎觉得自己终于对这么多年的科研及实践成果有了一个完整的交代。
这些工作的开展,常在徐彩梅工作之余、休息之时,她乐此不疲,辛苦着,也快乐着;付出着,也收获着,甘之如饴!
指导帮助 带领青年教师共同成长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徐彩梅在自己进步的同时,也不忘带领青年教师一起成长。
自2006年担任语文教研组长以来,就在语文教研组内开展“青蓝结对”,她对照青年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促其尽快成长。通过听课、评课、讲座、指导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等方式,指导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由她指导的廉静、张莉、齐晓娟三名老师还曾获得了中央教科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组组织的课堂大赛一二等奖,她本人也获得了优质课指导老师奖。
2009年,学校安排徐彩梅与青年教师闫安进行“师徒结对”。徐彩梅经常利用每周教研组长签字的时间,对闫安的教案、制作课件、上课、论文、课题等进行悉心指导。除了“徒弟”之外,徐彩梅还多次指导中青年教师“送教下乡”,充当“护花者”的角色,指导做课的老师备课、上课,并跟踪课例进行点评,她成了青年教师们眼中一等一的“指导大姐”。
2012年,徐彩梅在被评为庆阳市初中语文学科“首席教师”后,还成立了“初中语文徐彩梅名师工作室”。徐彩梅说,创建“名师工作室”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各级名师和学校改革与发展急需的骨干教师,从而提升教师的整体队伍水平。“名师工作室”主要是在徐彩梅的带领下,通过让教师系统学习并掌握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不断拓宽教师们的知识面,并在此基础上让教师们进行研讨交流,然后撰写研究课题、论文,并进行公开课、示范课的展示,从而提升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及教学风气。
徐彩梅告诉记者,工作室自创建到现在,取得了一定的收效。“就本校工作室的成员来说,成长很快,工作积极性很高,无论是常规的课堂教育教学、各类活动,还是各类竞赛,老师们都会争先恐后地参与,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张世猛老师取得了庆阳市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甘肃省初中语文学科说课二等奖,刘彩云、杨小红、郭宏伟等老师获得了庆阳市汉字书写大赛优秀指导奖,许宏涛老师获得庆阳市第六届教学能手等等,一年多来工作室的成员在校内外获奖达20多人次。”
徐彩梅在博客中这样写道:“青年教师有充沛的精力,有好学的热情,有丰富的知识,有创新的能力。而我们作为师傅应该乐意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带徒弟的过程中也能不断完善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今后我们还将共同经历学习、成长、成熟的专业化成长过程,相信我们在今后的活动中会获得双赢,让师徒结对走向共生。”
一、创新理论:对语文教育进程的理论做出了杰出贡献
陶行知在《第一流的教育家》中指出:“我们在教育界任事的人,如果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教育的奥秘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这是何等的魅力,教育界有这种魅力的人,不愧受我们崇拜!”①这种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就是创造精神。30多年来,曾祥芹在语文学界发表了“一语(语言)双文(文章和文学)论”,率先阐述“文章学课程开发论”;在语文教学界主编出版了《语文教学能力论》,阐发了“语文教师业务修养”的“十能”体系;首倡了“快读快写比翼双飞”的语文教育高科技;在文章学界最早《呼吁开展文章学的研究》,率先主编出版了《文章学与语文教育》和《文章学教程》,将文章学视为指导语文教育的主干理论;在阅读学界主编出版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套《阅读学丛书》5本;进而自我超越,主编出版了有中国特色的《阅读学新论》;创编了《历代读书诗》,彰显了阅读诗性文化论;主编出版了“阅读动力学”专著《阅读改变人生》;主编出版了《文章本体学》,建构了前所未有的实用文章概念体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博士生导师周庆元教授在《浅谈曾祥芹教授对语文教育学研究的杰出贡献》一文中称曾祥芹先生在语文教育学中以上五个方面创新突破贡献为“五论创新”:一语双文论、两学指导论、文章课程论、双快比翼论、教师能力论。以上理论填补了我国语文教育学中理论建设的种种空白,对中国语文教育进程的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概念快速作文就是在“双快比翼论”中创立的,该理论和实践成果已让数以万计的师生受益。
二、开拓精神:深入文章学、阅读学、语文教育学等学术前沿
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就是开辟精神、拓荒精神。陶行知先生认为“国家有一块未开化的土地,有一个未受教育的人民,都是由于我们没尽到责任。责任明白了,就放大胆量,单身匹马,大刀阔斧,做个边疆教育的先锋”“开辟时,目光要远”“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第一流的人物。”②曾祥芹先生从教52年,治学33年的经历何尝不是一直都在开辟、拓荒呢?曾先生就是怀着教育报国的责任,凭借高远的学术境界,依照“开辟拓荒”的高标准,开创了两门新学科。“实用文章学”超越“广义文章学”,与语言学、文艺学鼎立,属于语文基础学科的创新;“汉文阅读学”超越“普通阅读学”,与外文阅读学并立,这属于语文技术学科的创新。这两门新学科的建立对于填补“语文学”的空白有开创之功。因为“学科创新”是高难度的尖端创新,它不限于某一观点、某一材料、某一思路的局部创新,不是写几篇、几十篇有创新点的论文就算了事,而是“发现新大陆”的别开天地的综合的体系的创新。从创新范围看,它包含“学”的原理创新和“术”的技法创新以及“行”的工程创新。从创新内涵看,它既包含科学性的创新(如新观念、新事料、新思路等),又包含人文性的创新(如新体验、新情感、新心态等),其成果要经得起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检验。曾先生认为,勇于创新,开辟新学科,这是做学问的无穷乐趣;不拘泥传统,敢于向权威挑战,这是做学问的可贵性格。只有这样,才能把学术研究推向前进。正是他多年来对学术研究“荒地”的关注和开辟,对学术创新的不懈追求,让他在国内外学术界筑起了实用文章学和汉文阅读学两座“学术山峰”。
三、哲学依据:保障曾祥芹学术思想健康深入持久开展
世界教育的趋向从“知识中心”到“能力中心”再到今天的“人本中心”,是和哲学的发展史分不开的。西方哲学在经历了古代的本体论、近现代的认识论演化后,发展到了当代的生存论。人类则经历了从古人对外部世界的惊讶,到近现代人对外部世界的怀疑和认识,再到当代人对自身生存境域和状态的困惑。哲学研究已经整体性地开始了“生存论转向”。曾祥芹先生更是顺应哲学的历史轨迹丰富完善了阅读哲理的“三体框架”:从宏观视角,立足哲学高度,建构中国阅读学的理论体系,把“阅读本体”界定为阅读主体(读者)和阅读客体(读物)的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他响亮地提出“阅读是为人的,它要满足读者的精神生活需要”;“阅读又是人为的,它要展现阅读主体的本质力量,追求真、善、美的发展水平。”
曾祥芹先生根据科学学中的科学原理――科学技术――科学工程三级体系,提出了阅读原理――阅读技术――阅读工程三级体系和快写原理――快写技术――快写工程三级体系。笔者正是根据以上三级体系探索了快写原理,完善了快写技术体系,总结出版了快写工程实用成果。让学生愿写、会写作文,不再怕作文;让老师会教、善教,不再愁作文。
由以上可看出,哲学依据是保障曾祥芹学术思想科学健康持久开展的基础。
四、实践意义:在语文教育教学、阅读和作文领域让无数人受益
曾祥芹先生在语文教育学、阅读学和文章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让无数人受益,有很强的实践意义。1980年以来,曾先生已506篇;1986年以来,已出版著作33本,1000多万字。这些成果已经远传五大洲,遍布全国各地。不论是大学教授,还是中小学教师;不论是研究生、本科生,还是中小学生;不论是国家首领,还是贫民百姓;不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专家都在不同程度上体验了实用文章学、汉文阅读学、语文教育学创新理论带来的益处。仅在其语文教育学“双快理论”下创立的快速阅读、快速作文实用成果就多达600多万字,普及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让数以万计的人受益。
五、长期影响:突破时间空间发扬光大曾祥芹学术思想
曾先生强调,要立身学坛,自成一家,一靠学术领先,二靠人格纯正,即使学术一时立不牢,至少人格要立得稳。追求人品俱佳的人,其学术的每一步进展都要靠人格的磨练来支撑。曾先生长期兼任中国文章学研究会和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两个会长职务,团结带领数百位教授、研究员、编审,以及硕士、博士生导师。这靠的是他的博采众师,广结人缘,善待诤友,外圆内方,不为书奴,志当文胆,耐得寂寞,愈挫愈奋。靠的是他的治学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当你根据社会的广远需要和个人的才学潜能选定了学术拓荒的目标之后,切忌见异思迁,中途转向,一定要矢志不移,终身以之,才会最后胜利;“百炼成钢绕指柔”――当你在治学的坎坷道路上遭遇各种磨难和挫折的时候,一定要迎难而上,愈挫愈奋,用“创商”去指挥“情商”,用“情商”去提高“智商”,“三商”兼备,方成大器;“学海迷茫未有涯”――当你在学术中披荆斩棘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一定要戒骄戒躁,反思得失,通过科学扬弃确立拓荒新标,让问题意识引导自己不断开拓前进。细数曾教授的治学历程,30年文章学“拓荒”,27年汉文阅读学开创,52年杏坛执教,古稀之年仍笔耕不辍,让我们不能不为之动容,不能不肃然起敬。正是他的这一份坚持,让他成就斐然,著作等身,影响深远。由他的创新理论衍生的实用成果多达几千万字,曾先生的人格魅力和学术成果突破时间和空间发扬光大也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了。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当下的教育家具备了“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和“敢入未开化的边疆”两要素当中的一种,就可以算为第一流的人物,第一流的教育家。拉斯克在1918年提到,伟大的教育家有五个标志:对教育进程的理论做出过贡献;观点背后有明确的哲学依据;提出过新观点;所作的工作有实践意义;在很长时期内都被认为是有影响力。③无论从哪种标准来看曾祥芹先生都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
注释:
①②余子侠:《陶行知教育名篇导读》,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版,第14页。
大家好!
我叫曾卫平,莲南小学。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竞聘演讲,并期望能在教改的大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生在教育之家我出生在东江边上的一个小镇,父亲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教龄长达35年的中学教师;母亲是一位受人尊敬、能干的妇女干部,后来也在学校工作。我的一位姐姐是教师,我的嫂子是教师,我的弟媳是教师,我的爱人和我都是教师,一句话:我的家是教师之家,我以教师之家为荣!
我在教育中长大我能当教师,除了家庭的影响外,我的启蒙老师对我的影响特别深刻。由于当时小镇上没有学前教育,我在写小写“3”的时候写成了像在飞的小鸟。是老师手把手地教我学会的,就像我妈妈那样,我不由自主地叫了一声:妈妈。从此,在我心中播下了当教师的种子。我要在罗湖教育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以上的人生经历,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有百倍的信心当好校长的助手,协助他办好学校,让学校上档次,上水平,为罗湖教育强区增光添彩。
当前,教育战线正迎来了改革的春天,各项改革措施逐步推出,素质教育实施正方兴未艾。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全体”就是坚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帮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因材施教,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如果有幸当上副校长,我将协助校长做好分管的工作,并实行“一个转变,三个改革”。一个转变就是转变我们的人才观:我们小学的任务是把儿童培养成具备初级生存能力的少年,为初中输送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合格并有特长的生源。
一改教学法。我崇拜的教育家有很多:卡耐基、杜威、孔子、陶行知、支玉恒等,然而我最崇拜的是现代教育家魏书生。他成了我学习的偶像,从他那里我学到了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学到了不少教育教学的经验。我特别佩服他的教法,他身为中学校长,不但当班主任,还担任语文课,还要经常在外作报告。按道理,他所任教的班级一定是差班,不说差班也一定是后进班。但事实胜于雄辩,他所带的班级不但不是后进班,而是先进班,学生语文科成绩名列前茅。我左思右想,他与我们传统的教育方法不同,他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大大地挖掘了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在创造中进步。他把学生分成语音组、词语组、语句组、段落组、写作组等。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有哪一方面的问题,就去找那个小组的成员解决。学生如此学习,他当然可以自由了。我也在小学生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针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怕写作文、日记的问题,要求学生亲自种豆子,把劳动的经过和豆子发芽的情况如实地记录下来。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不但喜欢写作,还写得好。到了六年级,不少学生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我以此为素材写的论文获得了中央教科所学法指导论文二等奖。
二改教材。新一轮的课程教改革早就定好了调子:国家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体系;实行一纲多本;打破出版、发行的大一统局面。这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作为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对这一改革从内心感到高兴。一是我们有选用教材的权利;二是我们可以编写校本教材;三是实行综合课程后,我们的课本种类可以大大地减少,学生的书包将会真正地减轻,才能把素质教育深入地开展下去,教师才能抽出一点时间去进修,以适应时代的要求。目前,莲南小学围绕科普兴校这一特色,正在进行“三模”科普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开发。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把教材开发出来。届时,我们还要申请鉴定和专利。
三改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方向标,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一是上级政府部门对一所学校的评价;二是学校本身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三是对学生的评价。我认为,要评价一所小学办得怎么样,广东省督导评价体系是比较科学的、系统的。在评估标准里面,包括了学校办学条件和管理两大类别,一共有39条指标,每一指标有相应的分值,总分值500分。对学校的每一环节,每一个角落都纳入评估体系。我将协助校长按督导评估的的标准建设和管理好莲南小学,力争早日实现五年规划的目标——把莲南办成省一级学校。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一直是校长们头痛的问题,因为教师的工作是良心工作,难以衡量。我认为可以制定相应的量化评比标准,实行量化考核,过程和结果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三个有利于”和“三公”为原则:有利于学校整体工作;有利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作为学校领导绝对不能以班级平均分或合格率作为教师工作评价的唯一标准。要是这样,接到后进班的教师再认真、再负责,第一学年可能什么也评不上。教师工作的评价考核,在莲南小学做得很好,从来没有教师因年度考核、评先、评优闹意见,真正考出业绩、评出先进、鼓足了干劲。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相当重要。评价学综合生素质的标准就是你认为需要培养的目的。我们小学的培养目的是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个性有特长的初级人才。考核学生要以综合考核为主,兼顾特殊,要不然就会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特长生受打击。当今世界级的钢琴王子——李运迪,他要是在普通的小学、中学学习,就可能没有今天。像韩寒这样的特长生,一定要他在数理化方面齐头并进,他可能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学生。我举的两个例子,不是说明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要全面发展,而是想说明我们要让某一部分学生的某一方面优先发展,使我们的小学教育在普及的基础上实行优者更优,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真正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次,树立终生教育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更新知识,优化知识结构,特别是我们中青年一代,处在改革的潮头,国家已加入WTO,祖国申奥的成功,都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勇敢地迎上去,使自己与时俱进,不断努力进取,将来成为深圳、全国的名师,同时愿自己的桃李芬芳。我能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奉献青春热血,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是我最大的幸福!
最后,我想说,不管能否当上副校长,但就我的人生旅程来说:我的过去属于罗湖教育,现在属于罗湖教育,将来仍然属于罗湖教育。
【关 键 词】 语文教学定位;语境切入;语境教学
【作者简介】 孔凡成,淮阴师范学院教授,苏州大学硕士生导师,淮阴师范学院语境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淮安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近几年来,李海林先生在多篇论文中对语文教学定位问题展开论述,较早的如2010年发表的《20世纪语文教育的两个岔路口》,最近的如《致力于语用教学实践探索是当务之要》《语用学之于语文教育》以及《现代语文教育的定位问题》等,这些论文认为语文教育经历了混合式教学走向语言教学的专门化、语言要素教学走向语言功能教学亦即语用教学的两次岔路口,指出语文教学应定位为语用教学,走向语用教学。撇开社会文化语境因素的影响不谈,李先生的判断应该是准确的。
问题在于语文教学如何走向语用教学,并让语用教学真正操作起来。笔者以为,从“语境”的角度切入,运用语境教学理论改造语文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抓手。
一、实施语境教学是传统与现代语文教育的分水岭
语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语境指语言环境,即上下文;广义的语境指伴随言语交际活动的背景和条件,包括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社会文化语境、认知语境以及虚拟语境等。语境教学视野中的语境是广义的语境。语境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在特定语境中所需的具体的语文能力,而运用语境理论来指导教师的教与学。
之所以说实施语境教学是传统语文教育与现代语文教育的分水岭,原因在于传统的语文教育是静态的、脱离语境的语文教学;而现代的语文教育则要考虑语言的表达功能,并将功能与语境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活动,也就是要自觉地运用语境教学理论进行语文教学。 20世纪80年代,皮特・科德指出:“传统认为,语言是一个‘语言的’语言学概念。它很少关心‘适合性’这一概念,也不考虑语言行为对不同社会环境的反映方式。而现代语言教学的一个很大的优点是,它较多地从社会的角度来对待语言,并且注重语言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的交际功能问题。”换句话说,是否自觉引入语境、运用语境教学理论是传统与现代语文教学的分界线。
有人认为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实施才是语文教育走进现代教育的标志。其实,这一说法不准确。《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是语文教育由混合式教育走向独立分科教学的标志,是传统语文教育走向现代语文教育的标志。但要注意,是传统语文教育“走向”现代语文教育,而不是“走进”现代语文教育,“走向”并不意味着“走进”。1904年以后人们开始探索现代语文教育的“现代性”,但是,语文教育依然如传统的封建社会一样,深受传统的社会意识形态的不良影响,依然是传统的、狭隘的思想育人工具,并未真正独立。语文教育要真正走进现代语文,必须从内部因素入手,只有语文教育的目的、内容与手段发生了根本变化,现代语文教育才算真正确立。20世纪的语文教学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一以贯之地强调道与文,看起来似乎也没错,但由于这里的“道”是一元化的意识形态,而与之相应的语文知识教学则是脱离语境的语文知识,脱离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发展需要,这与我国传统社会中重视儒家之道与八股文训练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因而,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实施,不能说明语文教育真正走进了现代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只有与人的个体发展需要相适应,真正为个体提供生活发展需要的语文能力,才算走进现代语文教育。而与人的生活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语文能力,恰恰是与特定语境相适应的具体的语文能力,这种语文能力的发展须臾也离不开语境。
当然,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是“没有语境的某一因素的教学,例如上下文的教学,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的教学,某些词语教学也不排除语境的使用(随文释义、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方法的强调)等等。但一方面这种语境因素的教学是零碎的、不完整的,它们的出现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不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安排,它们缺乏明确的语用指向;另一方面,这种语境内容没有上升为语文教学的本质要求,没有从语文教学的本质规律这样的层面上来理解语境对语文教学的意义。而实际上,语境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概念,它对语文教学有极大的解释力和启发性。”真正意识到“语境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概念”的,在西方母语教学中,要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而在我国,全面意识到这一点,并切实开展研究和运用的,要到21世纪初。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语境教学的自觉运用才是传统语文教育和现代语文教育的分水岭。语文教育要走进现代语文教育,必须实施语境教学。
二、语境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
从语文教学的本质看,语文教学就是语境教学。
(一)语文教学目标是借助语境而形成的具体语境中的语文能力
一般认为,语文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有人认为是多元的。关于目标多元失当问题,许多专家和学者做了清理工作。其中张志公、李海林的研究最为透彻。如张志公就说:“语文课,它的特定任务无疑是培养和提高人们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不过这个基础工具身上背负的东西比较多:有思想意识,有文学艺术修养,有逻辑思维能力,有做人的标准,有零七碎八的各种常识,等等。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在完成其特定任务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还会有多种副产的效果……这里就存在一个处理好特定任务与连带功效的问题。”张志公的解说明确了语文教学的特定任务是语文能力的培养,而其它方面的,只不过是在实现语文教学目标过程中产生的“多种副产的效果”,即“连带功效”。
在传统视界中,语文能力可以分成听说读写能力,这本没有什么错。但是传统所说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脱离具体语境的抽象的语文能力,并没有进一步指出听说能力是具体语境中的口语交际能力,读写能力是具体语境中的书面言语交际能力。在我看来,语文教学不够成功的原因之一,恐怕正是因为将听、说、读、写能力大而化之,无限抽象,脱离语境,结果语文能力目标才无法落地生根。事实上,没有抽象的听、说、读、写能力,只有具体的、与特定语境相适应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就是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言语交际能力。王荣生就认为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他认为“笼而统之的语文课程是没有的,笼而统之的听、说、读、写能力也是没有的”,语文能力是与特定语境相联系的,“能力与所听、所说、所读、所写联系在一起,体现在达到具体目的的听、说、读、写的活动中,也存在于具体的活动之中。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所听、所说、所读、所写,合成听、说、读、写的不同方式。而不同的方式,运用着有所不同的能力,也需要有所不同的方法(知识、技能、策略、态度),尽管最基础的底部要用共同的东西来支撑(比如认识三千个以上的常用字等)。”显然,语文能力是具体的、与具体的语境相联系的。而且,根据我们的研究,即便是最基础的底部三千个以上的常用字的认识,也需要联系语境,通过语境教学来掌握。
(二)语文教学过程是语文教学语境的演变过程
语文教学过程实质是课堂语境的变化过程。李海林认为:语文教学程序问题实际上是“不同语境的分布问题”,语文教学程序是“主题重现与语境演进”,主题重现指一节课中根据语文教学目标确定的具体的教学内容,语境演进指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按照逻辑顺序推进而体现出的课堂语境变化过程。
课堂交际活动要围绕目的――意图来展开。课堂教学目的是交际活动所要达到的总目标,意图是由目的分解而来的、分配在一个个话题之中的局部意向。任何交际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交际目的驱动之下进行的,并且是在一个个具体的说话意图中贯彻到底的。这就意味着语文课堂教学主题要分解为一个个相关联的具体的教学内容,而与此具体的教学内容所共生的教学语境也不尽相同。这样,语文课堂教学程序就可以分解为一个个与核心主题密切相关的具体教学内容和与之相应的教学语境逻辑推进的教学环节。不同的教学语境有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语境的变化意味着教学内容的深化,而这里的教学内容不过是围绕并体现着教学目标的主题重现。因此语文教学可以“以语境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程序,言语主体在每一次言语活动中都面对一个完整的语境,都会发生言语主体与语境的心理建构”。达成不同的交际语境中语文任务需要有不同的语文能力,以语境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可以通过语境外部媒介来“控制课堂教学中语文能力发展的梯度,促进语境与言语的联系”。显然,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围绕特定主题的语文教学语境的演变过程。
此外,语文教学内容是与具体语境相适应的语文知识、技能与方法,而教学方法则表现为语境教学法,如上下文教学法、情景语境教学法、社会文化语境教学法、认知语境教学法和虚拟语境教学法,以及一些以语境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的语文教学方法,如朗读法、比较法和评点法等。可见,无论从目标、内容、过程,还是从教学方法看,语文教学离不开语境教学,语文教学就是语境教学。传统的语文教育没有认识到语文教学就是语境教学,当然不会从语境切入,运用语境教学来改善语文教学了。
三、语境教学是对现有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整合
语文教学要取得成功,需要探索出语文自己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探索的路径之一就是通过总结、整合前人经验。长期以来,我国诸多研究者和实践者在自觉或不自觉的语文教学研究和实践中发现了语文自己的教学理论:语境教学。
我们在梳理1949年以来的语文教育名师成就时发现,他们有一根红线贯穿――重视语境因素。如斯霞老师的分散识字实验实质是运用上下文识字法;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为语言学习创设典型场景;于永正老师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作文”实验,注意提供与特定现实生活需要相一致的学习任务与读者对象,并且具体运用了情景语境教学法与虚拟语境教学法;王崧舟倡导诗意语文,重视语境功能的发挥;管建刚创办班级作文周报――《评价周报》,配一本“评价周记”,为学生提供写作交际语境。中学老师中,于漪强调语文教学要注意文化背景,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钱梦龙倡导“语文导读法”,认为教师要“因势利导”;洪宗礼倡导“双引法”,主张“相机诱导”,运用设境法,引导学生会读、会写;严华银倡导语文本位,认为“必须把握语境这个背景”,等等。
从理论方面而言,1949年前叶圣陶提出境遇说,夏D尊提出重视教育背景说,1949年以后,特别是1979年以后,也有诸多提法值得关注。如叶圣陶课堂教学交际说、“入境始与亲”说、顾黄初贴近生活说、潘自由言语交际需要说、李海林阅读教学就是语境教学说、王尚文境感说、倪文锦语文命题语境化说、王建华语境策略说、潘新和“母语教学就是语境教学”说、张孔义语境感悟法、郑国民语文教材编制主题―情境说,等等,都丰富了语境教学研究的内涵和外延。
透过这些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发现语境教学广泛存在于教材编制、教学内容确定、语文备课、教法运用、学法指导以及学业评价中。将这些研究和实践成果加以整合,进行完善、补充、提炼、概括和统整,可以提出一种新的语文教学理论――语境教学理论,创造性地整合出语境教学原理,系统地探索出语境教学法、因境定教法、语境学习法、语境评价法、语境设计法以及语文教材语境编制法等基本方法。而且汉语规律和特点表明,语文学习需要运用语境理论,语文教学要借助汉语语境开展教学活动。
汉语言文字具有缺漏性和意合性特点。语言文字是对丰富复杂的日常世界的高度概括,因而它是有限的,是可以穷尽的,具有缺漏性特点。缺漏性特点要求理解汉语必须提供该词语出现的语境因素。汉语具有意合性特点,汉语表达很少受语法形式方面的限制,词类和句法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没有时、态、体、数等形式变化,句法灵活多样。汉语在语义表达上,只要语意上有关联,就可以组合到一起,语义表达规则就是遵循汉语语义表达机制――“前管后、上管下”,即“已知的信息统率、驾驭未知的信息,其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大体上就是‘前管后’或‘上管下’,即前字管辖后字的组配选择,上句启示下句的语义范围和陈述走向”。这就是说,在汉语表达中,一般将对方熟悉的信息放在前面,前面的内容控制着后面所表达的内容的范围,以及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比如我们常说写文章开头难,为什么?因为开头第一句话起到定调作用,规定了下文写作的范围、陈述走向和写作的内容。比如开头写某某同学学习认真,下面的内容只能写他如何认真,为什么认真,不能在中间插入一句某某某遵守纪律,否则就犯了内容杂糅的毛病。同样,这一规则决定了要正确理解词语、文句和篇章的内涵,就必须根据特定的上文或下文提供的语义场,勾前联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意图,领悟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可见,语境教学理论来源于我国本土实践和研究,是中国语文自己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是汉语规律和特点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实践证明可以提高中国语文教学质量而又切实可行的语文教学理论。
四、语境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底理论
语境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底理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语境教学理论来引导学生学语文,是汉语规律和特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根本需要。无论是何种语文教育理论,都离不开语境教学,都需要运用语境教学理论。
(一)语境教学是语文教学理论的基底理论
语境教学理论具有奠基功能,是各种语文教育理论发挥作用的基础理论。语境教学是基底,属于语文教育学的元理论范畴,是各种语文教育理论的平台和基础。
语境是语用的核心,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概念,语境在语文教学中居于“基础地位”“中心地位”,语文教学需要以语境为抓手,从语境出发找到一条可行之路。
20世纪以来,语文教育领域出现了诸多理论,但大多效果不彰。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可操作的基础教学理论。现代研究表明,作为语言运用学科的语文教育,必然要以语境教学为基础。比如,工具说突出语文能力培养,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但是由于我们一直只看到工具,没有看到语文是“交际”工具,是要在各种具体的语境中开展语文教学交际活动的,没有重视语境在语文知识与语文技能训练中的作用,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抽象化,这样的语言训练成了“消极语用”,结果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得到提高。要使之成为“积极语用”,就需要语境教学的介入。如果我们当初能够意识到作为工具的语文,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与特定语境相适应的言语交际能力,是要学习与特定语境需要相一致的语文知识与技能,那么语文工具说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尴尬了。
同样,人文说、语感说、对话说、言语说、交际说、语用说、生活化说、语文知识教学说、言语生命动力说、真语文说、生成语文说等,都需要语境教学理论作支撑。比如人文教育,大都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作为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我们高举人文的旗帜,如不在学生发展所需要的言语交际能力上着力,就可能导致学生的谈吐、书面表达不得体,语文能力水平低下,恐怕人文教育并没有什么价值。语文教育的人文情怀应该体现在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中,即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上。培养了学生高超的与具体的、特定语境相适应的言语交际能力,就是对每一位学生的未来的幸福生活负责,就是语文教学中真正的人文教育。当我们能够把语文教学目标归结为具体语境中的言语交际能力,语文教学就能够具体地、自觉地运用语境规律来指导语文教学实践,从而真正面对每个人的实际生活需要,让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具体落实,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和谐、全面、健康、正常、科学的发展。
离开了语境教学,各种语文教育理论就无法发挥应有的教学功能;离开了语境教学,语文教学无法成为学生的需要,无法真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没有办法培养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的言语交际能力。
(二)语境教学是解决语文问题的基底手段
语境教学还是解决语文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基底手段。语文课程实施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人们也提出了解决语文教学问题的许多方法,而从这些方法的核心内容看,仍然是运用语境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游离文本现象,这一现象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对此,人们提出回归文本,倡导简单语文。出现这些现象,与一些教师没有确立上下文意识有关。而回归文本,实施简单语文的实质,也就是要强调回归课文的上下文语境。
在语文教学中,文学化倾向十分严重,文学教育占了主导地位,作文中“小文人”语篇大行其道,片面追求语言华美成为时尚。这显然是将语文教学内容限定在一种语体――文艺语体中,忘了言语交际中还需要事务语体、科学语体、报道语体和政论语体等,忘了多样的语体与多样的语境相适应,学生在多样的语境中进行交际活动,就要采用与之相应的语体。因而单单掌握一种文艺语体,不能适应现实生活中多样交际活动语境对多样语体的需要。
要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语文教师联系上下文,时刻提醒学生言必有据,根据课文自身的上下文,充分发挥上下文中的语体风格、文体样式的作用,借助上下文教学法克服游离文本和语体单一现象。
在作文教学中,雷同化现象严重,假作文成风,学生厌恶写作现象普遍。因此提出要倡导真写作,要求学生不写假话、大话、空话和套话,但效果并不佳。为什么会是这样?其根本原因在于缺少语境意识。写作需要考虑写作的切实目的、读者对象、文体样式、语言表达以及作者在此文中的角色身份等多种语境因素。要写出具有个性色彩的真作文,就要基于真实交际语境,在现场的或虚拟的交际语境中进行写作。不考虑这些因素,作文无法成为学生的需要,学生没有写作的欲望,雷同化、假作文就会泛滥成灾。
综上所述,语境是语文教学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因素,语境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是语文教学的抓手。语文教学只有牵住语用中“语境”这个牛鼻子,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语用教学定位。
参考文献:
[1] 李海林:《20世纪语文教育的两个岔路口》[J],《中学语文教学》,2010(7):14-18
[2] 李海林:《致力于语用教学实践探索是当务之要》[J],《语文建设》,2014(12):9-12
[3] 李海林:《语用学之于语文教育》[J],《语文建设》,2015(4):12-16
[4] 李海林:《现代语文教育的定位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5(5):61-68
[5] 孔凡成:《语境教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J],《语文建设》,2014(2):22
[6] [英]S・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83:12
[7] 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94
[8] 张志公:《张志公自选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85
[9]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61
[10] 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497;501;502;394
[14] 于漪:《我和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61
[15] 钱梦龙:《我和语文导读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3
[16] 洪宗礼:《洪宗礼文集》(卷1)[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34
[17] 严华银:《严华银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154
[18] 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913
[关键词]史学概论 逻辑体系 改革开放新时期史学 史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K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5)04-0110-08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史学理论学科建设是从史学概论教材编写起步的。在短短的10年间,出版并被相关高校确定为历史学本科生甚至延伸为研究生教学指定参考书的“史学概论”,计有11本之多。正如首部《史学概论》作者陈光前所预见的那样:“十亿人口的大国,才出版两三种史学概论教材,很难适应不同的情况和需要,应当多有几种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教材,百花开放。在科学的春天里,史学概论这一品类的鲜花,一定会争相开放。”从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史学发展的历史眼光看,应该承认,这10年是史学概论繁荣的10年,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史学的一大亮点。经过研究,我们将11种史学概论体系的逻辑结构依次概括为综合模式、理论与方法模式、认识论模式、史学理论模式和史学学模式(限于篇幅,此模式概说略去),并由此建立一个学术坐标予以比较。应该看到,11本史学概论著作出自众人之手,由于史家对史学概论的研究对象、任务、学科定位的界定有不同的理解,加上他们有不同的人生经历、职业习惯和教学研究体会,就形成了不同的心路历程,这些都在他们各自的史学概论中打上了烙印,由此表现为不同的学术风格,各有各的逻辑体系。还要看到,史学概论体系建构研究,不仅是一个20世纪80年代的时髦话题,而且也是史学概论学术史上的永恒话题。立足于当下,必须借鉴和反思历史经验。因此,比较他们在史学概论建构中逻辑体系的差异,既有利于研究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史学起步阶段的时代特点、时代精神,又有利于科学总结处于学术繁荣时期的史学概论体系建构经验,规避其时代性、主体性失误,继续把中国特色的史学概论体系建构工作推向前进。
一、综合模式
还是在当时,就有学者研究指出,部分史学概论体系表现出突出的综合模式特征。因此,这里所说的史学概论体系综合模式,实际上是一个借用的概念,即史学概论=部分1+部分2+部分3。在史学家所构建的史学概论体系中,有很多学者立足于教学或历史研究的实际需要,采用了这种部分相加等于整体的结构体系,但同时还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综合模式并不等于说就是一个“拼盘”,因为史学家在构建其结构时都有自己特定的需要。具体来看,在20世纪80年代,采用这种综合模式来建构其史学概论的著作有葛懋春、谢本书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1983年第1版,1985年第3版)、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和田昌五、居建文编著的《历史学概论》。应该说,这3本教材,是20世纪80年代前期首批公开出版的史学概论类著作,因此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一)葛懋春、谢本书主编《历史科学概论》(简称葛本)的逻辑体系内涵
总体上看.葛本的逻辑结构是:历史科学的基本问题+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史料和史学的研究方法+中外史学史=历史科学概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绪论(修订时增写),总论该书的主旨问题,共7页,占全书(477页)比例为1.47%。
第二,历史科学的基本问题(第1章),主要解决什么是历史科学这一问题,共55页,占全书比例为11.53%,主要包括:历史、历史学、历史科学基本概念辨析,历史科学在认识对象、认识过程、认识经验上的主要特点,历史科学的作用,历史科学的革命性与科学性,历史科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等。
第三,唯物史观及其在历史研究中的具体运用(第2章至第9章),主要回答如何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研究中的理论和方法问题,共217页,占全书比例为45.49%,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科学分析社会基本矛盾,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方法,辩证考察人类历史的运动过程,民族和民族关系问题,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史论结合等。
第四,史料搜集与处理的知识和方法(第10章至第11章),主要说明如何搜集和处理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的问题,共50页,占全书比例为10.48%,主要包括:中国历史文献资料的情况简介及其搜集、鉴别、校勘的方法,考古学和历史研究等。
第五,中外史学史概述(第12章至第13章),主要论述从古代到近代中国以及欧美史学的发展情况,共111页,占全书比例为23.27%,主要包括:中国史学史概述,欧美史学史概述等。
第六,当代国外几种史学方法述评(第14章,修订时增写),主要介绍国外流行的几种史学方法,共37页,占全书比例为7.76%,主要包括:历史比较研究法,历史数量研究法,历史系统研究法等。
通过量化分析可见,葛本逻辑体系的最大特点是重温并强调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并强调在史学研究中运用唯物史观,即史学研究的理论指导问题。
(二)白寿彝主编《史学概论》(简称白本)的逻辑体系内涵
总体上看,白本的逻辑结构是:历史学基本问题+史学的内部问题(历史观+历史文献+历史编纂)+史学的外部联系(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中国近现代史学史+史学当前的主要任务=史学概论。
第一,叙论(第1章),总论该书涉及到的历史学基本问题及其编写大意,共30页,占全书(426页)比例为7.04%,包括:历史、史料、史学基本概念辨析,史学遗产的批判继承,该书的编写大意等。
第二。史学的内部问题(第2章至第6章),主要论述历史观、历史文献、史书的编著、史书的体例、历史文学等属于史学内部结构的问题,共199页,占全书比例为46.71%,主要包括:历史观――史学的灵魂,主要以历史观中的重要问题来贯穿论述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历史观点;历史文献――史学的基础,回顾了中国历史文献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并在论述中渗透了文献的搜集和整理的方法;历史编纂――史学的成果表达,包括:史书的体裁及编和著、史书的体例、历史写作文字方面的问题。
第三,史学的外部联系,即史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第7章),着重论述了史学与科学、哲学、考古学、民族学、艺术、天文学、地质学等学科的关系问题,共50页,占全书比例为11.74%。
第四,中国近现代史学史(第8章至第9章),回顾和评述了近代以来中国史学发展情况和重要问题,共103页,占全书比例为24.18%,主要包括:近代史学,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等。
第五,史学当前的主要任务(第10章),在前文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史学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指明史学发展方向,共44页,占全书比例为10.33%。主要包括:研究和进行历史教育,开阔视野,治史修史,不断提高史学水平;强大史学队伍,培养史学人才等。
通过量化分析可见,白本逻辑体系的最大特点是对中国近代史学史的概述,及对中国史学史脉络的把握。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新时期史学对中国近代史学史的关注和研究,应该说起自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现在看来,其初始倡导之功,殊为有益。
(三)田昌五、居建文编著《历史学概论》(简称田本)的逻辑体系内涵
总的来说,田本的逻辑结构是:历史学基本问题+历史研究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史学史+研究历史必备的资料和工具(文献学、考古学)=历史学概论。
第一,历史学基本问题(第1章),重点论述了历史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共21页,占全书(245页)比例为8.57%,主要包括:历史学研究的对象,历史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等。
第二,历史研究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即唯物史观及其在历史研究中的具体运用(第2章至第5章),主要论述唯物史观作为历史研究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共162页,占全书比例为66.12%,主要包括: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这里分为两个问题:首先是两种历史观,主要论述了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区别与联系问题及史论关系问题、党性与科学性的问题。其次是历史诸因素的相互关系,主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重新阐述经济与政治、思想等因素的相互关系;阶级斗争的相关原理及其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其中在论述阶级分析方法时,特别提到了历史的方法、逻辑的方法、辩证的方法、比较的方法);个人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辩证地看待历史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等。
第三,史学史即历史学的过去与现状(第6章),回顾和评述了中外史学发展的基本情况,共46页,占全书比例为18.78%,主要包括:中国的封建史学,着重论述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哲学和史书的体裁问题;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着重介绍了近代中国新史料的发现和梁启超与王国维的史学成就:现代史学,主要论述了和郭沫若的史学成就;历史学的现状和当前的任务,包括西方史学的发展情况和中国史学的现状与教训。
第四,研究历史必备的资料和工具(第7章),主要介绍历史研究中史料方面的相关知识。共16页,占全书比例为6.53%。主要包括:古文献资料及其相关的知识和史学与考古学(实物史料方面)。
通过量化分析可见,田本逻辑体系的最大特点是阐述历史研究的基本观点及研究方法,强调遵循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重点强调了阶级斗争理论与方法。应该注意的是,田本与前述葛本的逻辑主色调虽同为唯物史观,但重点和导向却是不一样的:白本重史观,从历史学的基本问题人手强调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田本重方法,强调运用唯物史观,就是要运用唯物辩证法。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综合模式的内在逻辑虽然都是“部分相加等于整体结构”,但是,各本所囊括的内容及各部分内容所占比例,因史家主体的认识差异,在用笔量上表现出很大不同;当然,在具体实践中,也因为操作性的问题难免存在各自无法克服的缺陷。对于这些问题,三本著作出版不久,就有学者毫不讳言地予以指出。比如,1984年,蒋大椿在《建设历史科学概论的有益探索――评介〈历史科学概论〉和〈史学概论〉》一文中就指出,虽然“从着手建设历史科学概论这门学科来看,两书(笔者注:葛本和白本)的首倡之功,应当得到充分的肯定”,但是两书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解决,其中“历史科学概论的研究对象及其范围”是亟待明确的首要问题,因为“历史科学概论应是一门有自己特定研究对象和范围的专门学问”。又如,1985年,姜义华在《从(史学要论)到〈史学概论〉》一文中指出,葛本、田本和白本三书“最主要的问题看来就在于这几部著作内容稍嫌庞杂。它们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想集历史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历史编纂学、史学史于一身,结果,反而使史学概论自身所要专门考察的问题被排挤或淹没了”。[q除了蒋大椿、姜义华指出的问题外,这种综合模式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还显得不够紧密,尤其是缺乏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对于谋求使“史学概论”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作用不大,只能起到史学教学概要和普及历史学学科知识的作用。
二、理论和方法模式
从理论和方法角度来建构史学概论的体系,我们将它简称为理论和方法模式。赵吉惠是这种模式的首倡者,赵著《历史学概论》(简称赵本)是该模式的实践成果。总体看,赵氏“历史学概论”意在从理论和方法的角度,概述历史学及其发展的主要方面和主要问题,因此,其逻辑结构就是:历史学基本问题+理论部分+方法部分=历史学概论。其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历史学基本问题(引言),总论历史学概论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共19页,占全书(347页)比例为5.48%,主要包括:历史、历史记录、历史学、历史学理论、历史学概论等基本概念辨析及《历史学概论》一书的主旨论述和历史教学与研究的意义及史学工作者的必备品质。
第二,理论部分(第1章至第8章),着重从理论角度来梳理史学发展历程和历史观方面的一些理论问题,共152页,占全书比例为43.80%,主要包括:一是从理论和方法角度概述中外史学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小部分:中国封建旧史学的发生、发展与终结,历史上各种历史观的主要形态,中国历史科学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二是历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之关系;三是唯物史观在历史研究中的具体运用,主要论述了四个问题: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历史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历史发展的动力,历史遗产的继承与批判。
第三,方法部分(第9章至第16章),主要论述史学研究和编纂的一些重要方法,包括:一是是史学方法论的根本指导原则;二是搜集、整理、运用史料的方法,史学研究方法,主要论述了6种.分为5章:三是阶级分析方法、历史比较研究方法、历史系统研究方法、历史计量研究方法;四是史著的体例与编纂方法(其中还特别提到了撰写史学论文的要求与方法)。
应当看到,赵本从理论与方法角度建构史学概论体系,以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为论述重心,这就抓住了史学概论的核心问题,使全书各部分之间有了更为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相对于葛本、白本而言,赵本的逻辑体系更为严密,所囊括内容的比例也更为合理。对此,时人何振东在《从几本(史学概论)看本学科的主要内容》一文中有过论述。他认为,与葛本、白本相比,赵本“将有关历史文献、史书的体例,以及中外史学的基本知识,均归纳到《中国封建旧史学的发生、发展与终结》和《历史上各种历史观的主要形态》这两章中”,“叙述时进行纵横交叉,有机结合,这样就显得概而不杂,丰而有序”,这样处理就显得很好。当时对此持肯定性意见的还有徐万发,他在《史学主体与(史学概论)研究对象》一文中指出,“赵本的处理是一种大胆的探索,‘从理论和方法的角度出发,对历史学的整体做比较概括地论述。’它自然而然地调正了‘史料与文献学、编纂学’等学科在史学概论中的位置,又从与理论、方法相关的世界观出发,处理了史学概论与史学史的关系”,全书“自成体系,有另辟蹊径之功”。
三、认识论模式
认识论模式,即以历史研究的主体认识活动为中心来建构史学概论体系,简称认识论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从认识论角度来思考史学概论体系问题并付诸实践的,主要有吴泽主编的《史学概论》和姜义华、瞿林东、赵吉惠、马雪萍合著的《史学导论》。虽然如此,但还要注意的是,这两本书无论是在体系建构,还是在所囊括的内容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
(一)吴泽主编《史学概论》(简称吴本)的逻辑体系内涵
根据吴本“前言”和第1章“绪论”可知,作者试图以历史研究中的主体和客体(史家主体与史学客体)关系为主线来展开论述,从而确立史学概论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因而作者将由此贯穿起来的内容归纳为: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三大部分。简单地表述吴本的逻辑结构是:史学概论=历史研究基础理论+历史研究基本方法+历史研究基本知识。从表面上看,吴本的结构与上面论述的综合模式似乎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其内在逻辑则是不同的。具体地说,其内在逻辑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根据史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一规定性来说,回答人类历史的起点是什么?人类历史的变化发展是由什么决定的?人类社会是怎样变化发展的?其基本规律和特点是什么?这些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涉及到历史观这个根本问题,是历史研究的灵魂。只有唯物史观,才第一次真正科学地解答了这些问题。因此,唯物主义历史观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史学概论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作者看来,历史研究的基础理论主要是阐述唯物史观及其在具体历史研究中的运用。
其次,一次完整的历史研究过程,不仅包括研究者根据史料来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从中引出科学结论的过程,而且还包括研究者把科学结论写成史学著作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史料作为历史研究的出发点,存在着分散、讹误的问题;科学结论的得出,存在着如何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问题;史学著作作为最终成果,存在着史学观点如何表述的问题。为此,研究者必须掌握搜集、鉴定和整理史料的方法,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具体与抽象、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以及编写史学论著的方法,正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史学概论研究的重点。
再次,在历史研究中,史学家不仅要用天文学、地理学、人类学、考古学、社会学以及某些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来辅助历史研究,而且还要通过史学评论来了解现实对于史学的要求,通过研究史学的历史与现状来不断丰富史学概论,因此,这些史学与其他有关科学之间的关系、史学评论、史学的产生以及当今世界上各种史学流派等问题,都可看作是历史研究所必备的基本知识,以此来帮助研究者解决历史研究中主体和客体的矛盾。
吴本的史学认识论模式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绪论(第1章),总论史学概论的相关问题,共18页,占全书(398页)比例为4.52%。
第二,历史科学的基础理论(第3章),着重论述唯物史观的理论及其在历史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共36页,占全书比例为9.04%,主要包括:生产劳动是人类历史的起点和基础,历史上人类的共同体,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人类历史的辩证运动(历史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历史的现象和本质、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历史发展的渐变和突变、人类历史的螺旋式发展)。
第三,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第4章至第6章),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论述了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共40页,占全书比例为10.05%,主要包括:分析和综合研究法(将阶级分析法囊括其中),历史比较法,历史归纳法(演绎法),历史研究中的具体和抽象,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统一(历史主义原则);二是史料和史料学,着重论述了史料学的相关问题,并介绍了处理史料的相关方法;三是历史编纂学,论述了史书的体裁、体例、表达等史学成果表达的方法问题。
第四,历史研究的基本知识(第2章、第7章至第9章),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中外史学的发展情况,主要包括:对史学的伟大变革(第2章),重点论述了唯物史观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国内外近现代史学流派述评(第9章),主要述评了梁启超、顾颉刚等中国近现代史学家的史学成就和美国计量历史学派、法国年鉴学派等国外近现代史学流派;二是史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第7章),主要论述了史学和哲学、考古学、民族学、历史地理学、文学、自然科学等学科的关系问题;三是史学评论(第8章),主要论述了史学评论的性质、标准、作用问题。
第五,史学发展和史学工作者的修养(第10章),立足现实变化对史学发展的新要求,论述了史学工作者的修养问题,共14页,占全书比例为3.52%。
从总体上看,吴本建构史学概论体系是从史学认识论角度来思考的,他们看到了历史研究中主体和客体的矛盾,但是从其逻辑进程以及它所囊括的内容来看,他们并没有紧紧抓住历史认识论这一重大问题展开论述,只能说是初步体现了作者试图从史学认识论角度来建构史学概论的一些思考。即便如此,与前述葛本、白本、田本相比,吴本从史学认识论角度所构建的“史学概论=历史研究基础理论+历史研究基本方法+历史研究基本知识”的逻辑体系还是很有特点的。对此,研究者肖马曾经有比较中肯的评价,他说,吴本的“第一个特点是系统性、逻辑性强。全书共分十章,无论横观、纵观,在内容上都是完整的有机联系,而不是生硬拼合”。
(二)姜义华、瞿林东、赵吉惠和马雪萍合著的《史学导论》(简称姜本)的逻辑体系内涵
其实,早在20年代80年代之初,姜义华就对史学概论体系进行了思考,并撰文论述了他对于史学概论体系的设想。他的这一设想,后来大体上体现在他与瞿林东等学者合著的《史学导论》之中。
姜义华在《用现代思维科学武装历史研究工作――论史学概论的核心与时代使命》一文中,意在利用现代思维科学与现代科学方法论的丰硕成果,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来构建史学概论体系。他结合现代思维科学的成就,认为“历史研究活动,是一种三级思维活动”,即“历史研究活动乃是认识主体(历史学家)经由中介质(历史资料)与认识客体(历史实际)在实践基础上能动的统一”;“一个正确的历史认识的获得,大体上得经历‘感性’、‘知性’、‘理性’这样几个必要的阶段”,同时,历史认识活动的这些特性,还决定了历史著作的编纂不可能直接反映历史实际及历史认识无法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问题,因此,他认为必须在的指导下建立科学的历史认识论。这些观点,在《史学导论》一书中打下了深深的思想烙印,结合这篇文章,有利于我们理解姜本的逻辑结构。
第一,史学导论研究的对象与任务(引言),论述史学概论的相关问题,共3页,占全书(349页)比例为0.86%。
第二,历史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社会功能与科学地位(绪论),共81页,占全书比例为23.21%,主要包括:历史意识的产生和历史学的形成,意在论述中外史学由传说到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历史学的社会功能,主要论述了历史学在人类认识活动和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历史学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鉴于一切科学都是历史科学,历史学的科学功能就表现为对其他学科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第三,历史认识的基本特征(第1章),意在从历史认识论的高度对历史认识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过程进行总体分析,共63页,占全书比例为18.05%,主要包括:历史认识活动的结构与过程,即主要论述了历史认识的三级能动统一结构和历史认识的感性、知性与理性认知过程的问题;历史思维的方式与范同,即主要论述了历史思维中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和微观、中观、宏观的历史考察的问题:历史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即主要论述历史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和历史认识的真理性在史料、科学认识总体及社会实践三个层面上的检验问题。
第四,研究历史的主要方法(第2章),主要论述了一些研究历史的具体方法,共57页,占全书比例为16.33%,主要包括:历史事实还原的方法即史料搜集、辨析与抉择的方法和史实编次与排列的方法:历史过程分析与解释的方法,主要论述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结构分析和阶级分析、整体研究(系统分析)和跨学科研究及历史心理研究方法;历史的比较研究。
第五。历史本体与历史规律的探究(第3章),在回顾古今中外史学家对历史本体与历史规律即历史本质追寻的基础上,着重论述对历史本质的认识,共45页,占全书比例为12.90%。
第六.历史研究成果的社会表现形态(第4章),意在论述历史学著作及其内容、形式和要求的问题.共52页,占全书比例为14.90%,主要包括:历史研究成果的社会性与多样性,主要论述历史撰述和历史编撰构架的多样性与多层次性问题;历史撰述的根本原则与不同要求,主要论述历史撰述中的客观主义、先验主义倾向与信史原则的问题、历史主义与当代意识的问题和语言表述的美学要求的问题。
第七,历史学家的素养与时代使命(第5章),意在论述历史学家的相关问题,共48页,占全书比例为13.75%,主要包括:历史学家的优良传统与现代素养,主要论述历史学家的知识结构与研究能力和历史学家的社会责任与献身精神方面的问题;历史学家的个体与群体研究;历史科学的时代使命。
综上,虽然姜本与姜义华最初在论文中表露的设想有些不同,但是,姜本所体现的史学概论体系的主旨与姜义华早先的设想还是一致的。这不仅体现了著者对历史认识论问题的重视,力图以历史认识论为主线来建构自己的逻辑体系,而且还通过这一逻辑关系使姜本的各部分内容之间有了较强的逻辑联系,使全书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还要指出的是,后来姜本分别于2003年和2010年进行了修订,但是,对比三个版本来看,全书的史学概论体系框架并没有发生很大变化。正如赵梅春在评论2003年的修订本时所指出的,“全书各章以历史认识活动为主线,将历史认识、史学方法、对历史本体及其发展规律的探索、史学成果的社会表现形态及历史认识主体自身的素质作为历史认识活动的几个必要环节并将其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论述,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应该说,赵文的评论比较如实地勾勒出姜本的亮点和特色。特别要指出的是,由于在中国史学界坚持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是一条原则和常识,因此,姜著同类似著作的明显差异是,不再在唯物史观问题上大费笔墨。
四、史学理论体系模式
所谓历史学理论体系模式,是指部分学者从历史学理论体系建构角度出发,把史学概论作为建构历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在20世纪80年代,有历史学者提出了许多相关设想,但在当时将其付诸实践的却只有李振宏所著《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一书,这在当时无疑是具有史学理论探索勇气的。
李振宏在其1986年发表的《关于史学理论与史学概论的初步意见》一文基础上,在《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中进一步提出史学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和史学方法论三者构成完整的史学理论体系观点,即史学理论=史学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历史学的理论体系。在他看来,“史学本体论,是对史学研究活动进行本体论反思的理论产物,它把人们的史学研究实践作为一种‘存在’去研究,弄清这一人类认识活动的目的、性质及其意义,从本体论的角度回答‘什么是历史科学’的问题,规定整个史学认识活动的方向和任务,对整个历史学科的发展起指导作用;历史认识论,是对史学研究成果作知识性反思的理论产物,它集中回答历史知识如何形成、何以可能的问题,即要研究历史知识的性质。……史学方法论,是对史学研究的经验程序、思想方法、研究途径进行反思的理论产物,是对史学研究的思维活动程序作抽象化、形式化、相对固定化的研究,它解决历史认识手段、方法、途径的合理性、科学性问题,为如何获得正确的历史认识提供方法论指导”。㈣由此,李振宏按照他所界定的史学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构成的结构体系,安排了《历史学理论与方法》一书的逻辑体系。
第一,绪论,总论该书的写作主旨,共8页,占全书(447页)比例为1.79%。
第二,史学本体论(第1章至第7章),集中回答了“什么是历史科学”的问题,意在对史学本体进行整体性和理论性认识,共144页,占全书比例为32.21%,主要包括:历史是什么,主要论述了历史的定义、人类历史活动的特征、历史的客观规律性及其争议等问题;历史学是科学的根据:历史科学的特性和任务;历史科学内部的学科结构,主要介绍了通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历史编纂学、史料学、史学评论等等历史学内部各学科的情况,并进一步论述了诸学科间的相互关系;历史科学与一般社会科学,着重论述了史学和政治经济学、文学、考古学、历史地理学、目录学的关系问题,意在加以借鉴;历史科学的现实性品格,即史学与现实的关系问题;历史科学的理论方法论基础,即唯物史观的相关问题,主要论述了唯物史观的创立与完善及其原理指导历史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第三,历史认识论(第8章至第12章),集中论述了历史认识的相关问题,意在加强史学界对历史研究主体问题的重视,共116页,占全书比例为25.95%,主要包括:历史学家的主体意识,主要论述了主体意识的结构、主体意识在历史认识中的渗透、主体意识的社会性、增强历史认识中的主体意识等问题;历史认识中的客体范畴,主要从历史认识角度论述了历史存在、历史客体、史料客体的相关问题及后二者对主体的影响;历史认识的一般形式,着重论述了考实性认识、抽象性认识、价值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历史再认识及其推动因素;历史认识的检验。
第四,史学方法论(第13章至第20章),主要论述了进行历史研究的一些方法问题,意在为取得正确的历史认识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共179页,占全书比例为40.05%,主要包括:相互作用思想及其方法论意义,史学研究中的历史主义原则,阶级分析方法,历史人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民族关系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文化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历史比较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史料的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