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8 12:16:0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校教学档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因受到我国传统思维以及固有技术的限制,当前高校教学档案管理还存在着诸多弊端,有待完善。所以,加强高校教学的档案管理模式创新乃是当前高校教学档案建设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任务。观其现状,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唯有开辟新的有效发展渠道,充分将其自身的服务管理功能发挥出来,才可以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便将美学原理融入了高校教学的档案管理模式中,希望借此文内容,可以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一份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
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管理现状;改革创新;美学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逐渐提升,各行各业对于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也日渐增强。高校教学管理乃是我国教育部门一直以来重点关注研究的一项问题,而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其教学档案管理则是管理内容的重中之重。然而,目前我国的高校档案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并且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其现状中也存在着诸多弊端。故此,改革当前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模式,经过实践研究创新出新的管理方法,乃是当前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义务与责任。本文便根据当前高校教学档案的教学管理模式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创新出了美学管理的实践方法,希望能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份借鉴建议。
一、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中应用美学的理念阐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完成自传统经济时代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巨大转变以后,国民的综合素质水平也都得到了整体的提高,故此,人们在使用档案的时候,也开始潜意识的参入审美要求。除此之外,受众群在浏览档案的时候,对于档案的要求也不再局限于满足档案的实用性能,开始逐渐融入了越来越强烈的审美倾向,故此,在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当中,适当地引入美学原理,从而创造出新的档案管理模式,不仅可以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事业融入崭新的活力,并且还非常有助于探讨分析出新的档案管理领域,这对于提高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利用价值来说,起到了难以估量的积极性作用。经过实践研究表明,将美学的原理融合进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模式中,对于提高其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来说,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动作用,非常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一般来说,档案管理中的美学内涵体现在以下四点上:档案材料整理、档案内容汇编、数字多媒体网络以及档案室的室内布置。本文便根据这四项内容,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二、档案材料整理可以反映出真实的美感以及严谨的美感
高校的教学档案乃是整个教学实践经验积累所凝结出的产物,它真实客观地记录下了高校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其档案的内容中汇聚着师生共同创造的智慧与心血。文件档案虽然不似文学作品那样用一种朦胧的充斥着美感的语言去描绘形象,但是却用其丰富、具象的真实内涵带给人一种生动的智慧灵感,体会到了一种岁月与历史打磨出的深沉感。档案所反映出的真实美感以及严谨美感中,包含了:现实性、实践性与超越性,这也是“内容美”所反映出来的主要特征,它以最为直观的方式体现出了美感的统一性,并且这种美一直蕴含在对于美的事物以及审美活动的理解当中。
故此,在高校教学档案工作人员进行档案材料的收集与整理时,首先应当建立起教学档案的管理体系制度,其管理体系的框架结构应当以简约鲜明、图文并茂、清晰美观作为基本原则。除此之外,还需要充分运用其美学当中的对称、条理性、韵律、布局以及均衡等各种专业性原理,依照档案内容的不同,而采取搭配不同的字号、字体以及图样的形式,以此来体现出高校教学档案的结构美,并且可以有效的增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体系的感染性与直观性。例如说,在试卷管理体系制度之中,便可以使用一些几何图形增强美感,学生也会对考试更具积极性与能动性;在教学音像资料的管理体系当中,按照内容进行添加多元化的突破,并且使档案内容的设计布局更为科学合理,将主题突出出来。这会使浏览者在翻阅的时候,更为一目了然,记住档案内容。
三、档案内容汇编可以展现出内外统一和谐的美感
教学档案可以影射出众多层面,并且涉及到各个学科领域,其档案的内容中所融合的周而复始的教学经验闪烁着一代又一代叫熟人的智慧与思维。故此,开发利用这些非常具有现实价值意义的教学档案,其核心内容便在于引入新的档案管理理念与档案管理模式,促进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来看,档案文化与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乃是一脉相承的,档案学学科同文学、哲学、史学与美术学等相关学科都是非常近似、不分彼此的,这边促使档案学的内涵底蕴更为宽广、深厚。于是,基于此角度作为出发点,借助美学的理念来重新便会研究高校教学档案,赋予其高校教学档案文化新的文化内涵,乃是高校教学档案编研工作进行改革创新的有效途径。我国的计量学院中曾将美学注入于高校教学档案的编制研究工作当中,将传统原始的,无法构成体系的零散材料全部通过编研,排编成了一本本优良精美的书籍,而且成功地创造出了教学档案业的新经典,大大提高了档案文化的实时利用率。除此之外,高校教学档案的特殊性也促成了档案装帧汇编这种形式的可能性大大增强。其档案汇编工作主要针对于档案封面、档案扉页、档案目录、档案数据、档案概要与档案的装订形式等综合性质的全面统筹计划,而后依照其档案的具体内容进行设计。在进行汇编的过程当中,要求档案的目录、概要、内容、数据全部呈现为统一比例,其中的字体格式与表格的排版都应当具有规范条理性,所采用的字体也应当具有艺术美感,卷中的排列要有次序,以此来实现文字内容、语言内容、结构内容的规范性。
四、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中建立数字网络多媒体管理时,应当注重整体画面的美感
在当下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高校教学档案工作实现现代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乃是一种必然性的发展趋势。故此,多媒体的数字网络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不仅为高等院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开发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还促使美学的理念运用得越发广泛。建立起高校教学档案网页模块的设计以及应用多媒体艺术汇编档案的模式,并且注重模式中的音乐与视觉效果,通过布局、构图、色彩与音乐等各种可以展现美学的艺术效果,描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美的画卷。在构图与布局上,应当注重其画面板式的组成比例,要在
视觉上使用空间组合的方式,构造出和谐化、统一化的网页内容,促使画面更具吸引力。在视觉与音乐方面,应当科学合理地运用色彩色调的对比将节奏调和均匀。在设计的时候,应当注意色彩的整体效果与视觉效果,应当在合理统一的基础之上,达到色彩均衡的目的。此外,还应当注意色彩渐变与色彩突变的交错关系。还可以在网页当中选择一些励志、奋发的歌曲作为背景烘托,增强美感艺术的感染性。
五、高校教学档案室内部所布置展示出的环境美感
高校档案室的环境美感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方面是硬件;另一方面是软件。其中,硬件包括有:档案盒、档案柜、室内植物、室内壁画、阅览桌椅以及室内窗帘等等物品;而软件便包括有整体色彩、环境布局以及人文景观等感官上的内涵。一般来说,保证档案室内的环境美感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档案盒其具有艺术美感的创新。将档案盒归类上架乃是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中的最后程序,也是展现档案室环境美感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如果想要保证保证档案盒的美感,可以在档案盒的背面与盒面上进行创新。例如说,确定档案盒的颜色,根据不同的分类而选择不同的色彩,其整体色彩应当与档案室的装修色调相吻合等等;其二,创建出祥和、舒适的档案室环境。档案柜乃是室内的空间实体,所以它的摆放位置是非常重要的,运用美学的原理将这些空间实体进行合理的拜访会使得环境布局更为安静舒适。在布置档案室的时候,既应当注重其布局的搭配,又应当注重其色彩的搭配,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体现出档案室环境的美感。
六、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对于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以及教育素质而言,都存在着很大的现实意义。并且,创新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模式,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们提高授课能力的先决因素。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应当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并且通过不同的手段与方法来树立起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能意识,促进我国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在实现适时性、科学性、现代性、创新性的同时,还能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连红.高校教学档案创新管理美学新实践[J].档案与建设,2008(06)
[2]徐艳.高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创新管理模式探讨[J].考试周刊,2011(07)
[3]池金华.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应在创新上下功夫[J].黑龙江史志,2013(05)
[4]江桂平.新形势下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创新[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04)
[5]张金凤.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04)
[6]吴宇虹,张良云.以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积极推进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J].文教资料,2008(06)
【关键词】高校教学档案;数字化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校教学档案呈现急剧增加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导致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发生了较为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高校教学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但在实际的高校教学档案管理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管理方式等导致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问题越来越明显及突出。
一、现阶段高校教学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档案的内容不完善。由于高校课程较多且文理学科的差异较大,教学效果由于各种因素可能存在一定的动态变化、分散现象及多样性等,这些不定因素会导致教学档案出现变化,教学档案属于教师教学成果的反映,因此部分教学会出现交教学档案不积极、材料不齐全及漏交等现象,导致高校的教学档案缺乏真实性及完整性。(二)教学档案数字化管理受到教学档案特点的影响。高校的教学档案由于涉及面广、档案数量多及周期性、专业性较强,导致在管理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阻碍着数字化管理建设的进程,在教学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对于教学档案的收集、分类及动态变化等较难掌握,导致教学档案管理方式受到档案特点的严重影响。(三)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方式较为落后。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高校教学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拥有性能较好的硬件设备及技术,但由于教学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较低等原因,在管理过程中还会出现手工操作代替计算机操作的现象,原有的以案卷及纸张为档案收集、整理手段的管理方式依旧存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及工作强度,还影响了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旧沿袭利用自身经验进行教学,使用教学档案教学的实施较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教学档案的数字化进程。
二、高校教学档案数字化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对教学档案的鉴定方式进行创新,提高教学档案的可信度。将连续性较强的教学档案相关信息进行适度的公开,针对教科书的采购、编写及教学经费的各项支出等进行适度的公开,针对教师团队的实结等进行公开,学校应对教师的实习内容进行确认及监督、判定,在管理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异常及造假现象及时给予指出并更正,深入挖掘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教师进行改进,提高教师的教学责任感,促使教师规范自己的教学活动及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教学档案管理的监督人员,针对教学计划、教学总结及师生谈话记录等内容实施学生的参与及监督,让学生对教学档案的内容是否符合真实情况进行审核及检验,防止出现教师随意填写教学档案及没有将课堂教学过程中真实的教学活动反映出来的现象。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让学生对教学档案内容进行反馈及评价,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防止出现随意填写教学档案的现象。(二)完善及优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针对高校内进行教学档案数字化管理相关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及优化,主要针对档案管理室的计算机、路由器、服务器、存储器、交换机、复印机、打印机、扫描仪、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操作平台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查后,将一些已经无法使用的基础设施进行更新,针对软件及硬件设施较为落后的基础设施进行优化及升级。只有不断将教学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及优化,才能保障教学档案数字化管理水平的提高,高校教学档案的相关工作人员还应根据计算机的优化及更新进行相关使用方式、技术及操作技术等技能的学习及强化,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水平。(三)建立及完善教学档案数据库。在高校内部网站将学校的教学管理通知内容、下发文件的内容及教学管理相关规章制度等信息进行,全校的师生及管理人员能通过网站对学校相关事宜及管理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解及知晓,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效率。针对教学管理系统开设网络交流平台,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及互动的机会,赋予学生一定的知情权,让学生针对学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漏洞、不足之处及不完善的地方提出意见,并由学生进行监督是否按时完成,促进教学管理的个性化及透明化。建立相应的教学档案数据库,在进行教学档案的查阅过程中能根据相关的专业、课程、计划、实习及总结等内容查询相关的教学档案信息,实现教学档案统计、鉴定、查阅及编研的完整化及系统化。
三、结语
综上,针对教学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制约及阻碍着教学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发展及进步,因此在实际的高校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应实施针对性的对策将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针对高校教学档案实施数字化管理主要是健全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对教学档案的鉴定方式进行创新、完善及优化信息基础设施、建立及完善教学档案的数据库,提高高校教学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质量及水平,促进数字化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娟.浅议高校教学档案数字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史志,2014(15):139-140.
[2]程迎春.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43-45.
关键词:高校;教学档案;档案管理
高校教学档案作为教学活动的原始记录,是反映教学过程的系统而完整的历史资料,是日后进行教学改革和教研活动的基础资料,也是日后研究和处理问题的原始凭证。因此,加强教学档案的管理,建立健全教学档案,充分开发教学档案信息,对于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新的教育理念使高等院校在学科领域建设、办学方式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色。作为高校中心工作的教学环节,也随着教学形式和课程模式的多样化而趋于复杂化。这就使教学档案的种类不断增加,档案内容也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也给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高校教学档案的内容
1、综合类
主要包括省、院级有关教学工作的文件材料;学院有关教学、教务工作给上级主管机关的汇报、请示及批复;教学工作的计划、总结;分院、部、室部门职责、岗位责任制、机构改革材料;教务处召开的教学工作会议文件材料;各级优秀教学成果评奖办法、获奖名单;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申报与评审材料,教学改革立项、检查、成果材料;关于教学检查、评估的文件材料及报告;教学工作简报等。
2、师资建设类
主要包括教师培养规划;教师培养年度计划;岗前培训情况;师资情况统计表;教师奖励情况统计表;教师讲课比赛管理办法;教师讲课评分标准;讲课比赛评分标准;历届讲课比赛文件;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培训工作记录等。
3、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类
主要包括优秀课(院、省、国家级)、精品课建设;有关专业设置、调整专业名称及学制的报告及批复;新增专业申报材料及上级批复;专业建设相关材料;有关专业评估办法、自评报告、评估结论;各专业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学校历次制、修订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各级优秀课程有关文件材料(申报、评审、认定);学校关于课程建设规划及有关材料等。
4、学籍管理类
主要包括各单项学科竞赛条例、办法及参赛获奖者名单;课程成绩登记表;学生成绩总表等。
5、教学管理类
主要包括教学实习、实训、实验、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等的大纲、计划、总结及指导书等相关材料(实习报告、课程设计说明书、图纸);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汇编;教学日历;校历表;教学任务书、开课目录、课程表;典型教案、重要备课记录;教师任课安排;各学期考试安排、考试总结;毕业设计(论文)有关规定;学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计划、总结及相关资料(开题报告、论文、任务书、设计说明书、图纸(工)、成绩评定、成绩单等);教师工作量核算、登记材料;教室、实验室管理制度文件;教学检查文件、记录、总结;有关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文件及总结;有关建立试题库的材料;校内、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协议;试卷等。
6、学位管理类
主要包括上级有关学位工作文件材料;本院学位评定条例、办法、工作总结;学位委员会会议记录、决定;学位委员会授予学位底册等。
7、教材类
主要包括省、院级关于教材建设方面的有关规定;编写教材计划;各专业征订教材的情况;自编、参编、主编教材,教学指导书、习题集的情况;获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材目录及报批材料等。
二、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近年来,随着《普通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办法》的出台,各高校在档案法规制度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从目前各高校档案管理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很多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具体表现为:(1)教学工作的文件及其管理,档案及其管理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统一的监督指导和协调合作,出现了文件的形成及其归档的脱节;学校每学期的教学工作会议没有进行规范的会议纪要;教研室有青年教师培养部署,却没有培养规划和总结;(2)各职能部门档案记录不一致、不精确。
例如学生考试或纪律违纪、学生参加党课取得证书、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取得效果、学生转学、转专业、休退学等变动情况的记载存在着各部门之间记录不一致、不及时的现象;(3)从档案建立上来看,有些高校没有建立规范的部门归档、立卷制度,没有指定专人负责文件材料的收集及归档工作,每到年底要求归档立卷时,才临时安排非专职人员搞突击应付。
2、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目前,各高校档案管理员,尤其是各分院及部门的档案管理员素质普遍不高,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档案管理意识淡薄,具体表现有:档案部门常是一些老同志,很多都是没有受过正规的档案专业学习,半路出家,对业务工作不熟悉,总是边学边干;一些档案管理员学历低下,文化程度不高,很多分院及部门竟然用工人编制人员管理档案,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对归档文件及其价值缺乏应有的鉴别能力,使档案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存在很大的不严肃性、随意性;还有些分院的档案工作是由各院的任课老师兼任,没有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这些兼职教师由于平时忙于教学、科研、人事、办公室等事务性工作,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档案专业知识,也没有机会接受专门的档案管理业务及培训,无法实现教学档案的优化管理,更谈不上工作热情。
3、档案信息内容开发不足,档案的管理效率不高
当前,许多高校存在信息内容开发不足的问题。各分院之间教学档案的管理相互封闭,各自为政,无法互相借鉴与交流。尽管有很多高等院校加大了教学档案管理的力度,但是仍然有些问题很突出,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这就对我们档案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三、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对策
1、规范和完善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高校不仅要制定、完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还要明确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使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人员有强烈的责任心,更好地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工作制度的建立要由学院分管的院长负责组织,由学院档案办公室负责拟定,以便更好地体现档案工作的科学性与专业性。通过其制度的执行,规范高校教学档案具体工作行为,使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真正步入制度化、轨道化、正规化。
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高等院校是高学历人才集中的地方,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少数教学档案管理人员中出现了学历低、专业水平差的问题,这就给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所以,提高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提高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就要提高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这里所说的思想素质不光是指其政治立场要坚定,还必须要求其对本职工作有认真负责的态度。高校教学档案不得随意去改动,例如学生各科、各学年考试成绩;学院对在职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结果等。作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人员,不但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更要有爱岗敬业、对工作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其次,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对于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专业素质比较弱的问题,各分院应当做好其再教育的工作,例如通过各种进修、脱产或非脱产上研究生班,当然也可以通过自身学习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以便能更快地适应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要求。
3、提高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水准,建立多功能型综合档案馆
随着现代科技的前进和发展,构建多元的档案资源管理框架,建设全民化档案馆将会是以后综合档案馆的发展趋势。复合型档案馆是传统档案馆发展的延伸与继续,是传统型档案馆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与其发展的数字化档案馆融合而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复合型档案馆模式融合传统型档案馆与数字化档案馆于一体,是档案馆的必然趋势与选择。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从归档立卷方面,存在着很多档案难以及时接收归档的情况。档案资料如果不能够归档及时,信息能力不强,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档案馆的作用。而复合型档案馆的建立,则是使现有的综合档案馆强化更有效的途径。综合档案馆的强化会使其功能强化,能够进行统一管理、避免重复的目的,符合构建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建立复合型档案馆,不仅能够将高校教学档案作为重点进行归档,还应该将其它各种与教学档案有关的档案进行一体化管理,使档案之间形成一个体系,提高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水准与效率。所以,高校各级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方法与制度的创新,建立一个以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为主体,以纸质档案为辅的新型档案管理模式。
总之,教学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高校院系级教学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应适应时代需求。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最新管理手段,使教务工作切实为高校教育提供高质量服务,使教学档案在高等教育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沈跃.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青海师专学报,2004(1).
一、“教学评估档案”的构成
纵观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7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44个观测点的支撑材料(以本院“迎评”材料为例),按文件材料产生的原因,“教学评估档案”可分为:新产生的文件材料和利用档案复制的文件材料。按文件材料的来源“教学评估档案”又可分为:1)已归档的文件材料利用。既包括《规范》规定的应归档文件材料,如生源计划、学校规划等,也包括《规范》制定之时尚未被纳入到归档范围中,但随社会发展出现的新事物产生或随事物的发展逐渐完善的文件材料,如科研、培训、实习基地,校园网建设状况、“三下乡”活动等的相关文件材料;2)未归档的文件材料利用,包括《规范》规定应归档但因种种原因未归档或归档不完全的文件材料,如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等的相关材料;3)迎评活动产生的文件材料,包括以原有档案材料为依据进行汇集、统计、分析和提炼而派生出的文件材料,如校舍和运动场馆状况、学校定位、教育思想、办学特色综述等文件材料;4)评估活动新产生的文件材料,如学校为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定的工作意见、实施方案、自评报告,以及接受专家考评期间形成的材料等。
二、“教学评估档案”单独设类之弊
在《分类法》的编制说明中对高校档案分类的原则作了“体现思想性、符合科学性和重视适用性”的明确表述。“体现思想性”是分类原则的指导思想。“重视适用性”给予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高校以一定的自由度。“符合科学性”既界定了高校档案的概念,也明确了分类的基本规则,是分类原则的核心条款。下面分析为什么“教学评估档案”不宜在高校档案体系中单独设立门类。
1. 单独设类不符合档案分类原则。
《分类法》编制原则的第二条第四款规定分类应“做到各类之间,各类相同级位之间的划分标准一致。下位类目的外延之和,等于上位类目的外延。”②根据成都体育学院借查档案材料的登记情况,2006年各部门在准备支撑材料时到档案室查阅的档案达1794卷,892份,所查档案材料的类别分布几乎涉及高校档案的各个门类,其形成时间从建校之初直至2005年。教学档案查阅量最大,共有34个观测点涉及,其中18个观测点是纯教学档案;党群和行政档案与评估支撑材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22个观测点涉及党政档案,其中4个是纯行政档案,2个是纯党群档案;财会、基建和设备档案的运用,多是统计、分析和计算一些硬性指标,虽涉及的观测点不多,但是不可或缺的支撑材料。有9个观测点涉及科研、出版档案,虽说没有单纯的观测点,但也可见科研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历任学院领导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形成也与这两类档案分不开的。由此可见,“教学评估档案”并没游离于高校十大门类之外。《分类法》规定,“同位类目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和包容(着重号为笔者所加)。”③若将“教学评估档案”单独设立门类,表面看来“教学评估档案”集中了,但却与高校档案的其他门类 “互相交叉和包容”,尤其会使教学档案和党、政档案遭受严重肢解,这不是有违《分类法》的原则吗?
2. 单独设类造成归档材料重复不利馆藏优化。
在当今信息社会里,每天都会产生大量各类文件材料,优化馆藏成为档案部门不可忽略的问题。优化馆藏除了对馆藏结构的优化和对期满档案的鉴定销毁外,最不能忽略的就是尽可能杜绝重复文件材料的归档。“教学评估档案”单独设类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它会造成大量的重复文件材料。
首先是与其他门类的重复。如果既要不破坏其他门类档案的完整性,又要保证“教学评估档案”的齐全、完整、系统,那么按照《分类法》“教学评估档案”至少会同教学、党群、行政、财会、设备等门类档案形成重复归档。大量重复文件材料就会充斥馆藏,这对馆藏优化极其不利。其次是评估档案各观测点的重复。有不少文件材料是从多个观测点来印证教学评估指标的,如领导的讲话、论著,学院各类会议记录、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优、教职工名册,任课教师名单、教改和毕业论文管理的相关材料,以及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材料都在两个以上的观测点出现。如果将“教学评估档案”单独设立门类,当剔除了重复文件材料后,有些指标就失去了支撑材料,这样又不符合文件材料应“齐全、完整、系统”的原则。第三,院(校)级与院(系)级、教研室评估材料的重复。教学评估时专家不仅要看全院性的材料,还会深入到各院(系)和教研室,那么院(系)级的评估材料是否应归档。根据分类的来源原则和部门立卷制度,各院(系)形成的材料应由各院(系)归档。如若不归,则各院(系)的归档就会不齐全、完整和系统;如若归档,则有些材料又会与院(校)级的评估材料重复。
3. 单独设类必然导致高校档案分类无法保持相对稳定。
任何事物总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也会随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完善、提高。若“教学评估档案”单独设立门类,那么,它的属类必然会出现随评估指标体系的变化而多变,这势必使高校档案的分类陷入极不稳定的状态。《分类法》编制原则的第二条第三款规定:“类目设置必须有相对稳定性。不受偶然因素、短期行为的影响,在较长时期内不随意改变。”④所以我认为高校档案的管理还是应该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标准和模式,不将“教学评估档案”单独设立门类。
三、修改完善《分类法》和《规范》才是当务之急
笔者认为:“教学评估档案”的管理还是应按《分类法》原则,根据其材料产生的职能部门分属各自的门类。《规范》的归档范围中XZ11类的第9项专门列有“学校评估材料”⑤,JX11类第4项列有“教学检查、评估和各级优秀教学质量评奖材料”⑥,只需将为进行教学评估工作产生的材料归入其中,同时将各部门产生的文件材料规范地收集齐全、完整,无论评估指标体系如何变动,也无论今后怎样进行评估和检查,都可以不变应万变。
高校档案工作为教学、科研及各项管理的服务,不是体现在每出现一项中心工作就随意设置一个类别,而在于为出现的中心工作提供相应的优质服务,即利用库藏档案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检索工具和编研材料。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各单位的档案部门人员配备不足,穷于应付档案基础业务工作,使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工作做得很不够。
综上所述,当务之急“教学评估档案”的管理不是单独设立门类的问题,而是修改完善实施了十多年的《分类法》和《规范》。随着《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施行,电子文件的普及,档案载体的多元化,以及《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分类法》和《规范》再不加快修改的步伐,确实很难适应高校档案工作的发展,更谈不上达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目的。就此而言,教育部应尽快组织人员对《分类法》和《规范》进行修改完善,避免各高校对新事物形成的文件材料各行其是,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注释:
①《中国档案》2006年第12期,第49页
②③④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与《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第2页
关键词:高校;档案专业;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8月30日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也由实体管理转为信息管理与信息服务。各单位急需具有先进档案管理理论,又能熟练运用科技手段进行档案信息管理的高级人才充实档案工作岗位。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层次档案管理人员的基地,必须从档案教学入手,面向社会发展需求,突出学生专业核心应用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保证档案管理人才的质量。其中,实验教学是档案专业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环节,实验教学的开展有利于档案专业的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但是,目前档案专业实验教学尚处于摸索阶段,相关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实验室建设和具体实验项目等方面,并以档案专业及其课程研究为主。本文从高校档案专业实验教学的困境及原因分析入手,探索高校档案专业实验教学特点及规律,并提出自己的意见看法,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高成效实验教学,达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借鉴指导作用。
二、高校档案专业实验教学的意义
档案专业实验教学是在特定情景下,教育工作者通过有目的地控制某些变量,让学生发现、感受变量间的关系,主动设计、协调各种变量,从而实现良好的项目整体效果的教学过程。实验教学作为档案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研究能力与创新意识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消化吸收课堂理论教学知识。档案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更加应该注重实践性、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实验教学作为档案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对档案专业学生相关能力的深化和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从实践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档案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实验项目活动方案的组织者、设计者、实施者、评估者,全过程参与实验项目的管理,切实感受到实际方法的正确操作和对运用理论的理解。
(二)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在档案管理学科领域内,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应用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功不可没。档案专业实习的现场服务特点决定了实习的局限性。在实验教学中,可大胆设计或实验,学生无需担心做不好或被嘲弄,“试验田”式的实验室实验成为档案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专业服务与管理创新能力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实验教学也带动了老师投身于教研教学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模式,由此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过去教师都是单元授课,教师的注意力只放在所教授的单元环节上,无法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确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实验教学的建立,教师将更加注重把握整体知识脉络,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专业发展,充分挖掘其潜能。
实验教学的建立,教师将不可避免地面对三个方面的挑战:第一,学生对教师的选择;第二,教师之间的竞争;第三,教师自身能力的挑战。这一切都将促使教师增强使命感,使教师增强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实验教学活动,使教师们善于钻研,勤于反思,主动承担规格较高的课题研究任务,形成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风格和具有特色的精品课程。
总之,高校档案专业实验教学活动,将极大地推动高校档案专业教研教学的深入与提高,有利于档案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提高高校档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高校档案专业实验教学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档案学专业实验指导老师匮乏。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课程的开设而开设,学时有限。目前,高校档案专业实验教学环节上一直采取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课程,随理论课程设课,并且学时受限。实验多为验证性、演示性等实验,一般占理论课的25%~35%。实验可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或体验,但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实验任务就十分紧张,来不及仔细了解实验本质。
(二)实验教学方式单一,内容缺乏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实验教学多采用型授课方法,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中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被动的,致使从目标到教学再到评价的循环都是在浅层次中完成,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学生学到的不是第一手知识,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得以发挥。从实验教学内容看,档案专业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往往以各理论课程为主线设置,内容多有重复,且割裂了档案管理学科内在的联系,致使实验教学设计出现了片面性,偏离生活,偏离社会。
(三)档案专业实验教学管理僵化。表现为:1、实验室只在实验课上开放。实验教学以课程为单位进行管理,一般不允许学生在实验课以外进入实验室,只有上实验课时才让学生使用。即便是在实验课上,学生也不能完全按自己的特点和意愿做一些设计性、综合性、提高性、创造性的实验;2、实验室只存在于特定校区。目前,很多高校都是多校区办学,而实验室仅存在于某一校区,其他校区的学生要做实验十分困难;3、实验室管理一般就是实验前安排人打扫,实验后将门紧锁,将实验设备束之高阁。上述档案专业实验教学管理的现象,不仅提高了实验教学成本,一定程度上也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四)档案专业实验教材缺乏。几年前,许多高校档案专业一般把主要的实践性教学归到实习类中,对实验教学与实习并没有严格区分。近几年,教育部门开始在教学评估内容与方法中,把实验教学与实习区别对待,才引起各高校对档案专业实验教学的重视。由于时间较短,导致档案专业在实验教学中的经验积累十分有限,没有实验大纲,没有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是目前各高校档案专业实验教学的共性。
(五)档案专业实验室建设滞后。档案专业实验主要包括传统档案管理流程实验、电子文件管理流程实验、档案保护技术和方法实验、文献复制技术实验、缩微与摄影实验。近年来,各高校在实验室建设上采取全面铺开、平均用力,强调实验室使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档案专业实验室建设。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档案专业实验设备与用品只有跟上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才能确保实验教学的效果。由于各高校对档案专业的实验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导致实验室建设严重落后,实验用品的补充更新非常缓慢,严重制约了档案专业实验教学效果。
四、对高校档案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造成档案专业实验教学困境的原因很多,有学校相关制度的影响,有专业特点的限制,也有专业建设进程所致等,要摆脱困境,必须从观念源头抓起。根据目前各高校普遍实验设备不齐全、已有设备比较落后、对档案学实验教学不重视、档案学专业实验指导老师匮乏等困境,提出如下改进建议:
(一)引进实验指导老师,加强档案专业实验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高校档案专业教育质量的高低,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专业实验教学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建设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使之满足档案专业实验教学的需要,是各高校加强档案专业实验教学的当务之急。通常引进此类人才1~2名就可带动档案专业实验教学的整体局面的改观,也是使档案专业实验教学走出困境的捷径之一。如国内某大学综合类大学是一所具有档案专业硕士培养点的院校,为推动档案专业实验室建设,该校引进1名本科学历、曾在某档案馆工作、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作为档案专业实验中心主任,在他的带动和指导下,实验教学效果显著,其实验中心建设成绩突出。
(二)加大投入,加快档案专业实验室建设,保证实验教学与时俱进。各高校要积极筹措资金对档案专业实验室的场地和设施进行改造,安排仪器设备的更新和添置,创造幽雅环境。一方面在继续加强档案保护技术与方法、复制技术、缩微技术、摄影技术的实验室建设的同时;另一方面积极增加现代信息技术处理方面的实验设备,电子文件管理实验室、档案馆模拟实验室、新型信息载体耐久性研究、电子政务实验室、数据恢复与数据迁移实验室等,可以在一定限度上保证实验教学的与时俱进,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实验环境,培养学生信息管理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编写高质量的实验教材。目前,教育职能部门还没有提供统一的实验教材,各高校档案专业要结合本校情况,迎合电子政务大环境、电子文件发展新趋势,编写出贴近实际,满足新形势、新潮流的实验教材。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力求内容系统完整,合理组织编排档案管理流程实验、电子文件管理流程实验、档案保护技术和方法实验、文献复制技术实验、缩微与摄影实验等,从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目的、内容及问题讨论,到仪器和设备的技术指标及性能、仪器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等,力求简练明了,利于实验操作。
(四)挖掘实验资源,提高实验设备、实验场地利用率。各高校根据自身实验设备、实验场地等情况,增加实验空间和实验题目的类型、数量,充分挖掘设备利用率。要有开放宽松的实验时间安排,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兴趣自己设计实验。对于实验课上仍留有疑问的,学生可以自己选定实验仪器设备,制定实验步骤,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和实验数据等。多设定实验的组数,减少每组的人数,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成较多次数的实际操作;制订独立的档案实验教学计划和大纲,做到不间断地安排实验教学,保持实验教学的整体性和独立性;健全和完善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保护实验设备,确保实验教学顺利进行;拓展实验功能,强调科学探究实验的作用,展现创新能力。
(五)加强对实验课的考试与考核工作,加大实验成绩比重,并对教学质量进行适当测评。考核、考试可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平时考核时,对实验操作程序的掌握情况占30%,对实验仪器设备的正确操作使用办法占30%;实验报告占30%;课堂纪律等占10%。期末考核时,采用笔试、笔试+操作或操作等方式进行考试,实验课程平时成绩的一个重要部分记入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60%,期末操作考试和笔试占总成绩的60%~40%,对实验课程考核成绩不及格者,必须重新修读。
五、结束语
加强档案专业的实验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有利于推动高校档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实验教学与其他形式教学的有机结合,对培养出适应当前社会变化,有长久价值的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促使档案专业教学教研水平的持续提高,具有深远现实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国民.高校档案学专业实验教学探讨[J].档案学通讯,2005.3.
【论文关键词】信息化 教学档案 安全性
【论文摘 要】高校教学档案是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以有效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对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有效的方法,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高校教学档案是高等院校对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实验室管理的真实记录,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可全面反映高等院校教学水平和教学管理水平,也是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教学档案管理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各个高等院校的教学水平评估的展开,教学档案管理日趋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档案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管理方法的推进,实现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提高教学档案的管理水平,是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教学档案管理的特点
教学档案是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原始材料,其特点如下:
1.教学原始性材料分类多,数量大。
教学档案有来自上级各主管部门对教学工作、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实验实习等方面的工作安排、管理制度、规定条例等,也有各教学单位对教学过程记录的原始材料、教学工作安排的工作文件,还有教研室活动、教研室建设、学生活动、学生管理原始记录和相关材料,分类较多;由于涉及到的内容多、范围大、人数多,因此档案数量相对较大。
2.教学档案整理的周期性比较强
教学过程以学期为单位开展,原始材料的产生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因此,教学档案整理归档应按学期进行,形成周期性的档案。
3.教学档案学科专业性强
除了学生工作有一定的共性外,高等院校的各系的专业性都比较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按不同的专业特色实施教学,各种教学活动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不同学科专业院系的教学档案的整理具有很强的学科专业特性。
4.教学档案资料的形式多样化
各个院系教学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课堂教学、课外教学、课内实验、校内实训、校外实习、野外考查、社会调研等。不同的教学活动所产生的原始材料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有纸质材料、照片、光盘、标本、样本等,这种多样性档案原始资料,可以真实确切地反映多样性教学活动的面貌,更能体现档案的作用和价值。
二、教学档案管理现状
教学档案管理由各个教学院系独立完成,由于缺乏统一的应用系统协调管理,管理的信息化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来提高管理效率。
第一,以纸质档案为中心,管理对象是纸质载体档案,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业务环节大多是手工进行。
第二,电子档案保存不统一,通常采用按目录整理保存的方式,缺乏系统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给电子档案查询利用带来很大的不便。
第三,电子档案保存比较分散,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没有依靠强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系统集成,资源不能共享,导致很多档案重复建档,利用率低,利用手段单一。
第四,电子档案查询利用过程中,没有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在受到计算机病毒攻击时,会使计算机系统瘫痪,电子档案存储目录结构遭到破坏,造成数据丢失,严重时会造成灾难性的错误,导致数据完全破坏。
第五,教学档案管理独立于校园网进行,没有采用有效手段来协调各部门统一完成,不但造成校园网资源浪费,而且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进行重复建设。
三、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方法
考虑到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逐步实现信息化建设。
1.构建有效多级网络化教学档案管理平台,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提高管理效率和档案的利用率。
通过采用基于Web的网络化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教学主管部门、教学院系、教研室的多级管理体系。Web系统的优势在于实施、维护简单,特别是在校园网内运行,通过设置访问控制列表,可较好的实施安全管理策略,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提高整个系统运行效率。
2.系统采用多级存储体系,提高档案数据存储的安全性。
数据存储采用磁盘、磁盘阵列、磁带库的多级存储体系,实现数据的多级存储,保证数据的安全。有效的实施RAID技术,一般情况下通过RAID 1(磁盘镜象结构)来确保数据安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RAID 5(分布式奇偶校验的独立磁盘结构)方式,即可保证数据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可以提高数据读取的性能。
3.检索工具多样化,采用案卷检索和全文检索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档案查询的效率和准确度。
档案检索工具是记录、查找、报道档案材料的手段,是管理和利用档案的工具。为了更加有效的进行档案检索,除了设置常用的分类目录、专题目录、全宗文件目录、案卷目录以外,还需要设置全文检索,将档案中的各种事物名称、档号、关键字等进行编排,通过输入特定的词来实现全库数据检索,可有效提高检索效率,增强系统的实用性。
4.档案数据的数字化分级实施,分学期完成。
由于教学档案的分类多,档案的产生涉及的部门较多,档案数据的采集必须按不同的部门分别同步进行。对教学管理部门、教学单位、教研室等不同级别的处室分别规定数字化档案的范围,同步实施档案数据采集,有效避免重复劳动或相互推诿。由于教学档案的量较大,必须以学期为单位进行归档立卷,并有效的实施数据的电子化;对于类似学生活动等较为频繁开展的活动需要缩短归档的周期。
5.档案收集时,采用“双套制”,在进行纸质、实物档案的归档的同时,还要有效的完成档案的电子化。
由于印章和签署是文件生效的主要标示,所以对于有凭证作用的文件必须以纸质形式保存;由于电子档案的载体不稳定性,加上电子档案的易修改性,所以纸质档案的保存很有必要。归档时采用不同的编目方法,资质档案和电子档案都必须在备注部分加以说明,注明对应的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的档案编号,以便利用时相互参照。
6.档案的查阅采用分权分级流程审核方式,保证档案的保密性。
由于教学档案的查阅利用会涉及到教学管理的各个部门,而档案的保密性针对不同的档案内容会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必须进行分级别、按权限进行查阅;对于低级别权限的用户需要查阅高保密档案时,必须严格执行流程审批制度,层层落实责任,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
7.档案管理采用专兼职结合,提高管理效率。
由于教学档案的数量较大,给立卷归档和数字化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果仅有专职档案管理员统一完成会有较大难度,必须采用专兼职结合,专职档案员负责档案归档的统一规划、立卷、审核、指导等工作,兼职档案员负责具体材料的装订归档,并完成档案的数字化工作。
四、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
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电子档案建设会增加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大阻力,我们必须克服困难,落实责任,保证建设的进程。
1.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档案建设意识和信息化管理的意识
加强档案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管理者发扬兢兢业业、埋头苦干、默默无闻的优良传统的同时,要把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与教职工的切身利益结合在一起,把档案的服务意识贯穿在整个档案的建设过程中,真正使教学档案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来服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强调的不仅是计算机软硬件,更强调人、管理、技术之间的有机集成,其中“人”是第一位的因素,所以管理者对信息化有正确理解和足够重视是信息化成功实施的关键。
2.不断提高教学档案管理者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学档案管理员计算机应用能力会直接影响教学档案信息化的进程。特别是教学管理人员存在年龄差异性、学历差异性,导致计算机应用能力参差不齐,对新知识接受能力也不同。因此必须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培训计划,以保证管理人员团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3.加强制度建设,把电子档案建设落实到管理人员的业务考核中。
由于电子化教学档案建设种类多、数量大、任务重,必须要求广大教学管理者全员参与、专兼结合。为保证实施的有效性,在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制度建设,把建设任务制度化,并形成可以量化或者物化的指标,作为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考核内容。把建设任务与岗位责任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夯实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建设任务有效完成。
4.加大计算机硬件设备投入的力度
信息化建设中,除了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以外,更需要配置较好的数字化设备,包括高速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这些设备的需求也是电子化档案建设的特色。
五、总 结
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教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强化教学管理的需要,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但是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需要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意识,不断应用最新的信息技术,不断完善基础数据建设,提高管理效率,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教学档案管理作为院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实质就是将各类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原始的、分散的教学档案,通过管理过程使其实现有序化、标准化要求,从而提供科学、准确、高效的利用服务。因此将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引入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现代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精细化管理概述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一种管理文化,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精”是指做精,求精,追求最佳、最优。“准”是指准确、准时。“细”是指做细,具体是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管细。“严”是指执行,主要体现对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执行与控制。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
(二)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
(三)精细化管理的方法。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调和持续运行。即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情流程化;把流程化的事情定量化;把定量的事情信息化。
二、高校教学档案精细化管理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强化细节意识,明确管理标准,细化工作流程。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对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文件资料进行分类、编码、录入、装盒、上柜等一系列环节的整理、加工,为人们提供高效、便捷的档案利用服务,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标准作为教学档案精细化管理的标杆。要避免受“模糊文化”的影响,按照“细化、量化、标准化、系统化、信息化、适时化”的要求,制定各个环节管理所要达到的要求。其中,量化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核心,能够量化的环节要尽量科学制定数据标准以供考量,便于检查监督过程中进行“对标”。同时还要细化各个工作流程,加大监督力度,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各个环节都能达到预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