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商务系统论文

商务系统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6-15 21:08:4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商务系统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商务系统论文

篇(1)

(中信银行唐山分行 063000)

【摘要】目前,与会计信息化有关的研究课题多种多样,究其原因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程度、研究视角和方法产生了一些变化,这些都推动了会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并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在“三论”的基础上对涉及会计信息化在发展中相应的定义进行了解析,以期对会计信息化的教学、研究以及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起到进一步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化

一、研究背景

目前,与会计信息化有关的研究课题多种多样,主要有“计算机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会计”“会计信息化”等。究其原因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程度、研究视角和方法产生了一些变化,这些都推动了会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并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

1978 年,我国开始会计电算化;1981 年,于长春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讨论会”标志着会计电算化理论与实践的起点。这次会议是财政部、中国会计学会和第一机械工业部一同召开,第一次使用“会计电算化”这一名称并替换了之前的“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因此,大家从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开始认识会计信息化。2005 年,专家在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发表了“会计电算化” 发展为“会计信息化”的观点,认为“会计信息化”是对“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发展的总结,对“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水平也起到了进一步加强的作用。

学术和教学领域目前对“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这两个概念同时使用。目前,学者们对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有两种主要的观念,一种观念是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必经过程,另一种观念是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的发展阶段。这两种观念的模棱两可使得人们对其定义与关系疑惑丛生,由于搞不清这两者之间的概念和关系,只能盲从于现有的文献和教材,这一现象不仅导致企业对其自身的信息化程度定位不确切、教学概念不清晰、学术机构的研究和工作方向不明确,而且对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为了明确会计信息化教学、研究以及使会计信息化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与会计信息化相关的概念进行认真的剖析意义重大。

二、什么是“三论”

“三论”即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三论”推动了科学技术和思维的发展,对现代很多新兴学科的产生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其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论着重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因此需要用整体的眼光看待事物,并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控制论是跨及各类学科的一个交叉学科,主要研究控制与通信共同的一般规律,是综合各类科学系统的控制、信息交换、反馈调节的科学技术。信息论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从量的方面对信息进行研究,其研究的两大方面是信息传输和信息压缩。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相互作用又相互联系,三者是独立的学科,分别产生于现代科学的生物学、通讯和计算机这三个领域。系统论用整体的眼光揭示事物的一般规律,对系统概念进行界定;控制论对系统演变过程的规律性进行研究;信息论主要研究控制是如何实现的。因此,系统论的研究方法是信息论和控制论,而后两者是研究的基础。

我国从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对“三论”在会计中的应用的观点比较一致。吴水澎教授对会计中“信息系统论”与“管理活动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认为这两者的概念及作用极为相似可以“合二为一”。李树林指出会计信息系统在实践上对“三论”的实施条件全部符合,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并兼具管理系统所具有的全部特点。中南财经大学的郭道扬教授运用“三论”的理念,在其会计控制论一文中指出会计是为人类实现控制社会经济而进行的一项基本活动。2008 年,杨时展教授对会计信息控制论和反映论相互关系的评论被《会计之友》杂志转载。李端生等(2006)分析了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与信息需求内容之间的矛盾,建议在会计信息系统的理念中建立“需求决定型”概念。程宏伟等(2007)基于系统模块角度研究价值链会计,深刻探讨了价值链会计。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的曾爱民和南星恒(2009)从广义的角度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架进行探讨。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系统是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它集“三论”中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所有特点于一身,有利于人们研究会计信息系统,并统一了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化的相关概念,减少了不确定性和争论。

三、基于“三论”的会计信息化相关概念

我们要对会计信息化的自身含义和外延含义都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分析其相关概念,一般概念的思维形式反映了其对象的本质属性。以哲学的观点看,概念即为人类把所能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抽象出来的概括。概念都具内涵和外延,并且随着主观、客观世界的发展而变化。概念一般用简明的语句说明其内涵。概念的逻辑方法是对其反映对象的特点或本质进行揭示。用一般定义概念的公式进行如下概念定义:被定义概念= 种差+邻近属概念。其中,“种差”即与同属性范围下的其他概念之间的区别,也就是差异性;“邻近属概念”即对被定义对象所属的最小属性范围所界定的概念。

(一)基于“三论”的会计信息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会计把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结为一体,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之一,因此也称为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AIS)。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目的是系统论的整体最优,会计信息系统按模块讨论其集成性,集成业务处理、信息处理、实时控制和各模块间的层次结构等;将物流、资金流、人员流、控制流等一些重要的信息流联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信息流的网,它们肩负着各自的任务存在于组织的全部活动中,通过I (input)-P(process)-O(output)〔O=P(I)〕模型可以分析会计信息的来源、会计信息的提供、会计数据的处理及利用过程;控制论主要实现会计信息的并进行反馈,基于 I(input)-C(control)-O(output)〔O=C(I)〕模型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进行反映,必要时还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规律进行动态的控制和调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广义信息加工和控制处理器的五大要素是M,T,O,S,I,由P 和 C 构成。其中,M(management)确定了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规则和规范,是指会计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法律,包括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内部控制和审计等方面。

T(technology)反映了会计信息收集、加工、传输、利用和共享的手段和方法,是指会计信息处理及控制器依赖的基础和工具,包括珠算,钻孔机,计算机系统,其构成了会计信息系统的狭义的信息加工和控制处理器,会计信息系统在T 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被分为手工、机械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

O(organization)主要包括信息收集者、信息的处理加工者、信息者、信息使用者以及开发监审会计信息系统者等会计的利益相关者。

S(surrounding)是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环境基础,主要指会计信息系统所依赖的宏微观环境,如社会经济、技术等。

I(information)因素与以上四个因素共同称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五大要素。

会计信息系统是以相关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法规为规范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被企事业单位用来处理会计业务,对各类会计数据进行收集、传输、存储以及加工,对会计利益相关者输出会计信息并实时反馈,指导企业的经营、投资活动以及管理决策的信息系统。杨周南主编的《会计信息系统》一书中对计算机会计是这样定义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是组织对数据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处理会计业务,为企业提供财务会计信息并管理控制企业经济活动的系统,因此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以上对会计信息系统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在符合定义公式和演绎推理逻辑思维的基础上进行了概念定义。

(二)基于“三论”的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是基于“三论”角度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会计信息化,包括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会计信息化的水平、会计信息化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会计信息化的目的这四个方面,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过程。首先,会计与信息技术结合的过程即为会计信息化的过程,由于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运用使得会计的各要素都产生了影响,对会计模式进行了重建。其次,会计信息化水平是指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度,会计软件的核心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综合反映了会计信息系统五大要素,体现了会计信息化发展水平。再次,会计信息通过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提供和利用对经济活动进行影响,对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辅助建议,以此来反映、控制以及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监审等会计功能。会计信息的作用和地位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前提下不断扩展、提高。最后,不断开发的信息技术和会计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是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其还有加强信息和知识的交流共享,实现最大的组织经济利息等目的。所以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系统体现了会计信息化的程度,通过会计信息提高其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于信息技术在会计信息系统不同层次都有应用,会计信息一般被我们划分为会计电算化、会计管理信息化以及会计决策信息化三个方面。

1. 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也被人们称为会计核算信息化,指在会计工作中使用以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之前人们一直手工进行的是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信息的提供工作,而会计电算化产生后这些工作可用计算机代替,体现了会计的反映职能,操作计算机完成会计工作中的记账、算账和报账等程序。因此会计电算化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当中,是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现代化的会计工作。

2. 会计管理信息化。会计管理信息化主要体现了信息论的特点,会计工作不仅是生成、供应信息,而且也是利用信息并参与企业管理的一项活动。会计管理具有对自动提供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反映和控制组织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使利益相关者参与组织活动的预测和决策等职能。因为会计电算化是会计管理信息化的数据基础,所以会计核算层的信息化是会计管理信息化的重点。会计管理信息化主要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信息技术重新建造会计管理模式,使现代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成为技术和会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信息系统。为了使会计利益相关者对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研究开发,以会计信息优化资源配置,以此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3. 会计决策信息化。会计决策的信息化主要是对会计决策和预测的信息化,把信息技术运用到会计决策信息系统中。会计决策信息化的基础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信息化,主要体现在管理层运用会计核算数据参与企业决策并综合分析企业所在领域内其他企业经营和竞争状况、相关行业的经营数据、国内外大环境的经营数据,可以使企业明确自身的竞争优势,认清其核心竞争力,预测企业的发展并进行决策功能的信息化。

(三)电子商务会计

目前,学术界没有统一明确的概念来界定电子商务会计,笔者通过中国知网(cnki.net)检索了包含电子商务会计为主题的论文并查阅相关书本及资料,发现涉及电子商务会计概念的论文少之又少。宿静和苏亚民在《论电子商务会计的理论框架》一文中描述电子商务会计是关于电子商务与会计学彼此交叉作用的一种边缘学科。这种学科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网络等现代工具和技术,将电子商务作为会计核算对象,利用远程数据进行在线报账,通过电子货币实现交易目的,同时对相关事项的监督和审计非常及时,是为在线理财和电子商务事项提供服务的会计信息系统。下一步,我们从被定义概念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方面来对上述概念进行分析。

根据普通意义上对概念进行定义的公式为:被定义概念= 种差+ 邻近属概念。该公式中的“种差”即与同属性范围下的其他概念之间的区别,也就是差异性;“邻近属概念”即对被定义对象所属的最小属性范围所界定的概念。所以本文中的被定义概念为电子商务会计,而本文中对电子商务会计所应用到的邻近属概念即为会计学。也就是说,电子商务会计的属性还是会计学,可以说是会计学大类的一个细分学科;而电子商务就是上述公式中所言的种差,以区别于会计学大类下的其他细分学科。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电子商务会计就是为电子商务活动服务的会计。但是倘若从另外一种角度剖析被定义概念,即从演绎推理逻辑思维方面来看,上述的被定义概念没有科学性,如何对上述的被定义概念进行界定有待继续深入探讨。比如从以下这种角度出发,假设电子商务会计是一种对会计信息通过电子商务模式进行采集和加工以及处理,则电子商务按理来说是临近属概念。也就是说,电子商务会计的本质属性还是电子商务,那么会计就成了上述被定义概念公式中的种差。如果电子商务会计的本质属性是电子商务,而会计是种差,则对应的会计信息以及提供与会计信息相关的服务即是商品以及提供的劳务。供应商以及消费者则分别与信息提供者以及信息使用者相对应,供应商和消费者通过买卖信息来进行交易,即利用电子商务系统来进行会计信息的交易。根据汉语的主语以及定语的语法规则,会计电子商务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恰当的被定义概念。但是该被定义概念还有待从其他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讨论。根据宿静和苏亚民对电子商务会计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其先定义技术基础,即“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网络等现代工具和技术”;接着定义基本内容,即“将电子商务作为会计核算对象,利用远程数据进行在线报账,通过电子货币实现交易目的,同时对相关事项进行实时的审计和监督”;最后定义目的,属于一种为电子商务事项以及在线理财提供服务的会计信息系统。虽然宿静和苏亚民关于对电子商务会计的定义从演绎推理逻辑思维角度来看是比较合理的,可是该定义仍然没有将基本内容以及目的方面涉及的逻辑思维要素表达清楚,不能够清楚地界定被定义概念的种差和临近属概念。同时,笔者也对其他关键词为电子商务会计的文献认真研读,从中得知大部分文献是基于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进行研究,只有极少部分的文献研究电子商务会计的内涵和外延。因此电子商务会计这一概念还有待继续深入探讨。

四、结论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大家对“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及“会计信息系统”等概念的界定都很清晰,而电子商务会计由于是新产生的学科,目前对于其概念的定义尚不明确,需进一步研究分析。从教学的视角来看,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教材,各自的命名也多种多样,比较为大家熟知的有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会计电算化等一些名称,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名称和概念太多会使得教师和学生双方无法适应,会产生教学概念模糊,缺乏说服力等问题,在学术研究领域无法统一大家的思想。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与会计信息化相关教材名称的第一选择是“会计信息系统”,因为其从“三论”的角度结合了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的思想,符合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此外,若以电算化作为会计信息化教材的主要内容,则可以命名为会计电算化,如果把以电算化为主的教材一味地命名为会计信息化,会使教材有名无实。

参考文献

[1] 杨周南. 论会计管理信息化的ISCA 模型 [J]. 会计研究,2003(10).

篇(2)

    论文关键词:智能建筑  系统论信息论 可持续发展 人本论 产业链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世界建筑业启动了新一轮的发展,建筑物单体的高度与体量急骤增加,二、三百米的超高层建筑,单体超过10万平方米的大型建筑已十分普通。建筑物规模的增大与工程建设的技术难度不仅体现在高度与面积上,建筑物的多功能使用(同一幢建筑物内分层区具有办公、酒店、商场、公寓、娱乐等使用功能)。各类使用者对建筑物的服务要求多样化与服务性能日趋提高,越来越重视生活条件与环境的舒适性、与社会和人际沟通的便捷性、生存空间的安全性、设施服务的完善性、管理组织的严密性等。在解决这些复杂难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智能建筑的概念。

1智能建筑的理论体系

    长期以来,对智能建筑是否存在理论与学科特征,一直未能形成比较一致的认识。有些人士认为智能建筑就是把计算机、控制及电子设备运用于建筑物,只是高新技术的综合应用而已,并无理论可言。

然而,笔者认为经过二十年的实践,智能建筑已不如早期那么神秘朦胧,在长期的建设、应用与管理中,已经凸现其深层的特征,有必要对此进行探讨。图1所示为智能建筑理论的结构,下面将分别进行阐述。

    a.应用对象层。智能建筑为人类活动提供信息化、自动化的工作和生活场所,它的应用对象就是建筑物的使用者、管理者与服务提供者。

b.特定功能层。只要是按现代化、信息化运作的机构所在地都有智能建筑的需求,因此智能建筑早已不是办公建筑的专利,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工业建筑、军事建筑都可以按智能建筑建设。近十年来,中国与全球一样建成了大量智能型的办公楼、酒店、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医院、学校、法院、图书馆、剧院、博物馆、机场、车站、住宅、电子厂、食品厂、化工厂、发电厂、军营、应急指挥中心等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这一层面上,智能化系统功能需求与设备配置往往受建筑物个性、建设目标,管理模式和投资力度的影响而有较大的差别。

c.应用技术层面。这是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由通信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综合管理技术等组成。在这些技术领域中,最新的技术成果及其形成的装备会以最快的速度应用于建筑业。如在5年前,当软件工程界刚开始讨论中间件技术时,市场上立即推出了采用中间件技术的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软件iz bms集成化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又如当工业以太网技术出现突破,随即出现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楼宇自动化系统。

d.基础理论层。虽然从表面上看,智能建筑嵌人了许多令人目眩的五光十色的技术,但实质上智能建筑并不仅是新技术的综合与新装备的组合,而在其深层次中是有基础理论的支撑。

1945年奥地利人贝塔朗菲创建系统论形成了“系统哲学”,这是把世界看作一个巨大组织的机体主义世界观,它包括了系统本体论、系统认识论、系统价值论和系统方法论。系统理论的概念(等级秩序、渐进分化、反馈、开放等)与方法(图论、集论、控制论、对策论、排队论等)是智能建筑总体设计与工作流程规划中的重要工具。

    美国人香农在1948年奠定了信息论的理论基础,使人类传统的科学从以材料与能量为中心的体系,转变为以材料、能量与信息为中心。当建筑物的智能水平日益提高后,人们已不满足仅在通信信道容量、噪声抑制、数据加密上应用信息论,而需要进一步通过统计及随机过程的分析来讨论语义分析、信息的嫡的应用。

“以人为本”在如今似乎已成为一句时尚的语句,但在智能建筑的功能设计与运行管理中,如果缺乏针对使用者与管理者的工作和生活便利考虑,缺乏以人机工效学对人机界面、机器与人的共享空间的设计,缺乏在智能化、数字化环境下对不同职能与层次人的行为处理分析和对策,那么任何再先进的智能化系统也是失败的。

智能建筑不仅仅是当前高新技术的尽情应用,而且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建筑物的一切进行考量:设备与材料的环保、系统运行方式的综合能效设计、建筑物节能模式的选择、建筑物管理的组织结构设计,都需要从有利于协调“自然·社会·经济”关系,提高“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水平来考虑。这些工作要有助于建立7项工作:选择资源节约型的经济体系、推进社会公平化的社会体系、重视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科技体系、保持自然生产能力的生态体系、促进环境质量提高的环境体系、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人口体系和规范合理行为的政策法规体系。“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已深人到整个社会。智能建筑自然也在“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覆盖之下。

显然,在智能建筑所有的相关领域,以上的理论都在工作过程中起着宏观导向与微观指导的作用。

2智能建筑理论的特征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智能建筑不仅存在理论,而且其理论结构相当复杂,还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a.多目标的优化智能建筑不是机械的技术与设备集合,而是一个大系统,需要多视角地考虑技术、管理、经济、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大系统运行目标,并且调动各种手段使系统达到最优的综合目标。即系统的优化目标函数为:s=f<技术、效率、价格、智能建筑理论与工程实践—程大章发展、环境、人气等)。

b.多学科的综合这一点是显然的,智能建筑的规划、设计、运行和管理,所涉及的技术,经济、管理以及法律问题,都必须有效地应用各学科的知识成果来解决。

c.多因素的相关性智能建筑与社会信息化、社会经济发展、管理模式、装备技术发展、政府导向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尽管就表面来看智能建筑仅是一种建设行为与经营管理方法。但是从建筑物的生命周期成本(lcc life cycle cost)(见图2)来看,当某种设备与技术采用后,可改变其生命周期中许多相关的分项状态。

    比如采用完善的ba(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进行照明系统的节能控制(按照度、时间、夜间最低照度、分区等),可以有效降低电耗与照明设备的运行时间,而照明设备因此而延长寿命减少了照明设备的维护更新费用。这可使建筑物生命周期成本中的能耗费与设备更新费用减少。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设置完善的ba系统,要增加建设的一次投资.同时,降低能耗的效益并不仅仅体现在lcc的图中,它对于广义的环境保护价值更是巨大的。

3智能建筑工程实践的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全国各地的智能建筑热潮有涨无退。由于我们已经历了较长期的探索,在工程建筑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失败的教训,无论是建设方/业主,工程技术人员,还是物业管理人员,都逐步趋于成熟。因而最近起步建设智能建筑的地区(暂称为后行地区),往往可以比北京、上海、广州等先行开发建设的大城市(暂称为先行地区)有更好的建设效果。我们将之称为后发优势,见图3

   智能化系统工程先行地区由于一开始处于探索前进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在早期建设中存在着各种过份的行为(控制论中称之为超调),随后又出现因失误而放弃的行为(称之为振荡过程),最后趋向于合理的装备与功能水平。而后行地区由于可以借鉴先行地区的经验与教训,可以比较合理稳妥地确定自己的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目标与行为,虽然起步稍迟,但最终可以与先行地区趋向于同样的建设效果,而他所化的代价则比先行地区要小得多(如早期智能住宅小区建设成本高达230元/mz,而近年来则在60元/mz左右,而且装备的性能与质量更好)。

4智能建筑已经形成产业链

    建筑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清楚地告诉我们,国民经济状态上升建筑业必然兴旺,建筑业发达了,国民经济必然形势大好。中国近年来持续的经济增长其中就有1---2个百分点来自建筑业贡献。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国的基本建设规模不断增大,北京市2008年的奥运会与上海市2010年的世博会,大大刺激了建筑业发展,智能建筑与智能住宅小区则成为建筑业的精品。在工业建筑物、民用建筑物、军事建筑物与市政建筑物中的电气设备投资已从上世纪80年代总投资的6%一7%,增长到总投资的10%----18%,并且还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市场中的各类智能建筑电气设备不仅引进了大量国外先进技术与产品,也推出了一定数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据不完全统计,与智能建筑电气设备相关的国内企业约有6---8千家,智能建筑电气设备的民族企业在稳定成长。目前智能建筑行业,已基本形成了一条稳定的产业链,产业链的各方关系可以用图4来描述。

    图中箭头表示各方的相互关系:①提供建筑化系统设备工程与技术服务;②提供智能化系统设备功能信息、设备使用改进意见;③提品与设备技术信息;④提供系统设备需求信息与系统设备功能信息;⑤人才与技术的需求与供应。

图4智能建筑的产业链示意图

图4所示的关系中,工作的基础是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注:gb/t50314为《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39为《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

5智能建筑应用的发展趋势

    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对工作与生活的环境要求不断地提高,建筑物的功能与相应的标准也逐步提升.智能建筑作为现代建设技术的核心,面临着新的挑战。

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建筑群的功能特征日趋明显,出现了中央商务区cbd ( center businessdistrict)、休闲商务区rbd ( recreation businessdistrict)、工业园区、行政中心区、经济开发区、住宅小区等特定功能的区域。现代城市管理必须采用信息化手段对这些区域的建筑群与建筑设备进行综合管理,这对智能建筑提出了新课题。在美国“911”事件之后,建筑物的防灾、减灾及反恐等安全问题凸现,建筑物中的消防、安防、防灾及应急供电等已不可缺少,唯有借助智能化的应用系统,才能使之精准、有效、稳定与可靠地工作。

篇(3)

【关键词】工程造价 造价控制 控制目标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项目工程建设的工程造价管理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引起了投资方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所谓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就是优化建设方案,最大限度的实现项目效益的提高,本文从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对工程建设项目从决策设计到最后施工、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中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1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1可研阶段初步控制目标成本

1.1.1合理数据基础的建立

要综合考虑不同的数据和环境,包括勘探报告的合理使用,可信环境数据的选取,根据地勘数据进行基础设计,针对不同的地址条件做不同的设计,虽然费时,但安全又经济。这些数据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政策环境。包括该地区征地难易及费用情况,地方政府对环评水保有无特殊的或更高的要求,是否允许采用架空导线,电网对风机和升压站设备的特殊要求,该地区水源、砂石、水泥、钢筋等资源。

1.1.2数据建立的现状及解决方案

工程决策缺乏相应的科学依据。工程造价全过程对于整个工程造价有着巨大的影响,涉及到对工程的控制和管理作用,在工程策划阶段影响着各项技术和经济问题的决策。例如施工地点的选择、建筑标准的敲定、施工技术的应用、施工设备的选择等都会影响到工程的造价。我国的某些建筑企业仅凭个人经验决定,在前期的工程造价中缺乏有效的依据。

应进行充分的调研与经验的总结,运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分析项目的特点,选择最适合项目、最经济的方法。

1.2科学控制设计阶段的项目成本

1.2.1确定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

首先要选择有经验的设计单位综合比较投标单位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案、预算、计费等,同时对他们的设计业绩、设计水平、设计特点、业主评价、合作态度等进行考查。设计单位与项目公司进行深入地沟通,双方就设计中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交流和探讨,并对项目所在地的工、料、机等行情进行调研,拿出几个方案进行比较,最终确定设计方向。包括对微观选址的优化,交通道路的设计,集成电路的设计,吊装方案的选择等。

1.2.2工程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现行的工程设计严重缺失经济观念。工程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对工程造价起着巨大的辅助作用,如果能有机的结合技术设计与经济观念,可以使工程效益达到最大化。然而,在设计过程中我国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只重视技术层面,而缺失了对经济的考量,忽视了对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是投资增多,工程造价过高。

在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1)选择正确的评价方法,相关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正确选择最适合工程的评标方法,为后期工程造价提供方便;(2)深化审核设计图,设计图是工程技术质量的保证,直接决定着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控制着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多方位多层次对比,在保证技术先进的条件下做到经济合理。

1.3规范招标程序

设备类、施工类和技术服务类(如设计、地址勘探、沉降观测等)招标占项目成本 90%以上,对项目的招标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所有设备和施工均采取招标形式,在《中国采购与招标网》进行挂网公示公告,所有潜在投标者都可参加投标。开标后,由招标人、招标机构和聘请有关专家组成的评标委员会开始封闭评标。对投标单位的资质、商务和技术文件、方案、价格、对招标文件的响应等认真阅读,然后整理汇总完成商务、技术对比资料,分技术组和商务组进行详细的评比,按招标文件制定的评标标准进行评审打分;综合技术、商务和价格评标结果,提出推荐意见并编写评标报告。

2工程造价控制的原则

2.1工程造价管理科学控制原则

科学的工程项目管理,可以使建设项目单位有效的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完成好项目的质量进度和造价。复杂的工程造价控制包含的动态因素很多,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工程造价,造价控制也要随之动态变化和调整,科学的控制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2.2设置合理的控制目标

工程项目过程复杂,实施周期长,投资额度大,及其容易受到干扰。很难保证不变的造价控制目标,这就要求设置好最初的投资估算,利用一环控制环的原则对造价进行控制。首先要设置科学合理的投资估算,并且要考虑到一定的风险,预留合理费用的控制目标,利用投资估算控制设计概算,保证设计成果不超标,然后利用设计概算确定施工图预算,最后通过施工图预算控制施工合同额度,避免超出目标值。

2.3项目的主动控制

目前我们的造价控制多是通过对实际投资和目标投资进行比较,但是在比较的时候,实际投资已经发生,即使知道投资失误也不能补救,这些事后的控制属于被动控制。实际的情况是工程造价的控制要求实现主动控制,即在项目管理中应用系统论的研究成果,实现对工程项目的主动控制。最大限度的避免目标值和实际值发生偏差,利用造价控制决定投资决策、控制设计、招投标和施工,实现从被动控制到主动控制的转变。

2.4效益原则

单件性、多次性、方法多样性是工程造价投资在计价中的特点,而且,投资方为了获得预期的效益,工程造价需要按照设计和建筑阶段多次进行计价,降低成本,从而使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提升。

3结语

工程造价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最好的投资收益,这就要求最大限度的实现投资目标,保证每一阶段的造价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通过科学的估算,合理的管理投资估算、施工预算、竣工决算等预算的报价。通过合理的数据建立,科学的控制设计阶段的项目成本,遵从工程造价控制的原则,使工程投资的经济指标和质量技术指标二者达到最大化,从动态的全方位把控工程造价,最大限度的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蒋雪峰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研究与应用:(博士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7.

[2]袁大龙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博士论文)山东:山东大学,2006.

篇(4)

一、西方物流理论的新拓展

近10多年来,西方物流理论发展很快,并不断地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开创性地提出和研究一些新的理论问题,如精益物流、绿色物流和逆向物流,把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经济理念带到了物流理论的研究领域。

1、精益物流(Lean Logistics)

这个新型概念来自于“精益理念”在物流理论的分析与应用,而“精益理念”则出自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詹姆斯和丹尼尔1990年所著的《改变世界的机器》和后来著的《精益思考》的研究成果。它的核心思想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消除物流中非增值消耗,开发出新的产品,进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国内学者田宇和朱道立在介绍这个理论思想时认为,“精益物流是运用精益思想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管理”。

2、绿色物流(Green Logistics)

1987年国际环境与开发委员会发表了名为《我们共有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报告认为,为了实现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我们的自然环境。环境共生型的物流就是要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即向绿色的物流,循环型物流转变。1994年,著名的物流专家詹姆斯・考帕(James Coper)教授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库存策略和运输工具选择以及JIT(适时制)战略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绿色物流的重要性。

3、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

相对于“正向物流”的“逆向物流”最早是由詹姆士・R・斯托克(James R.Stock)提出的。他在1992年给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逆向物流是一种包含了产品退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废弃处理、再处理、维修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此后,逆向物流研究在欧美国家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人士的相当重视,有影响的学者包括罗杰斯(Rogers)、蒂贝・兰勃格(Tibben Lem-bke)、瑞劳格(Revlog)、斯托克(Stock)、考皮克(Kopicki)等,但是,研究成果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由斯托克(Stock)撰写的《逆向物流》和《逆向物流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这两部著作针对产品缺损、过期、发货差错、以旧换新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反向流动过程,比较系统地探讨了逆向物流的理论问题。

二、中国物流理论研究的进展与突破

20世纪90年代未,我国物流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系统和供应链集成研究

应用系统思想和分析研究物流问题并非始于今日,但把物流作为一个理论学科,置于系统论框架中的系统来研究,使读者通过物流要素、结构分析,了解物流的作用和功能,理解物流是一个产业的提法和把“要素集成化”作为物流系统论的重点原理的论述,则是《物流系统论》的贡献。后来,在此基础上,有的学者通过建立“区域物流系统动力学模型”, 把这种系统放在了一个区域范围内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如有的学者将研究视角放在了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结合点上,从企业的产业链静态层面和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等动态层面,分析集成供应链的形成;有的学者把企业内外部物流集成化作为我国当今企业发展的新模式,推动了物流管理功能独立的组织形式和职能的集成化。还有的学者根据供应链所涉及的研发、资源、制造、物流、信息和决策6个柔性子系统关系,研究建立了供应链柔性系统集成模型。《物流一体化理论与方法研究―物流业务流程重组》(胡双增,2001)一文,通过对我国物流案例的实证性分析,揭示了物流一体化具有社会性和技术性的二重性的本质,指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是基于业务流程重组的管理信息系统,丰富了物流一体化重组理论。当供应链还在物流纵向一体化的理念融入和深化时,20世纪末互联网的发生,使大量的研究视角开始注意到电子商务在物流和供应链中的惊人作用,因为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或者战略联盟,“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宋华,2003),并把一体化物流链的研究推向了战略采购、分销、品类管理和库存管理等内容。企业面对一体化的选择,可以实施非核心业务外包的方法,以突出核心业务竞争力,最大限度地取得竞争优势。所以说,从纵向一体化到横向一体化的供应链研究是一次实践与理论研究的飞跃,这是因为“全球制造链及由此产生的供应链管理是横向一体化管理思想的一个典型代表”(马士华,2000)。这样,从供应链流程形式而言,“一体化物流或物流一体化包括三种形式:垂直一体化物流、水平一体化物流和物流网络” 。不仅如此,为了推进供应链管理的边界研究,有学者提出实现“产品和服务与顾客的需求实现无缝连接,从而提高企业的柔性以及顾客价值”。

2、物流战略研究

对物流战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角度:一是从货主物流需求的角度,研究即时物流战略、协同或一体化物流战略和高度化物流战略,二是从竞争优势的角度进行战略选择,探讨物流战略包括的内容对竞争战略的影响及物流战略选择。在这个问题上,有的认为,战略选择可以直接导致其模式的差别,所以,物流战略往往决定了物流模式的选择。有的专门针对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精益物流、价值链联盟、虚拟化战略三种可供选择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战略。还有的深入研究了第三方物流战略的形成动机,认为它是“核心能力和资源外取理论的一种衍生形式”。三是从理论应用的角度,从物流与商贸流通的关系入手,研究区域性商贸流通现代化进程的物流跨越式、社会化、一体化、集成化和专业化发展战略及其规划和选择。有学者进一步提出,通过培育中国物流企业的核心能力,用品牌战略构建中国物流业的竞争战略。

3、物流组织研究

价值链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也改变了产业间的关系和结构,产生了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组织。《物流联盟形成机理研究》一文在论证物流联盟是节约交易费用制度安排的结果上,提出物流联盟也是为有效利用组织和市场双重优势的一种组织创新的观点,揭示了物流联盟的形成机理。而《现代物流业形成发展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一文则认为,“物流联盟是交易双方在物流领域的战略合作中主动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市场交易,因而,物流联盟在交易费用方面的针对性和效果超出一般的‘双边规制’”,所以,交易协调的“三方规制”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就是第三方物流,同时,联盟企业双方在相互合作、组织协调交易的同时,仍可保持各自的相对独立性。物流联盟是一个利用组织和市场的有效交易组织,但它是不是一个克服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的制度安排,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对于物流联盟组织的效率,互联网的出现给改变经济运转方式和组织改变的实现提供了一个真正的平台。有研究指出,第三方物流企业间组建中间组织性的企业联盟―――虚拟物流企业联盟,是符合中国的物流产业现状的,它可以使已有的任务导向性企业和资源导向性企业网络组织进行有机的结合。这种经济生活的风暴把物流组织研究带入一个新的境地。一时间,以“电子商务与物流”为主题的研究成为热点:有的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提出核心能力伙伴之间采用风险合同,核心能力伙伴与伙伴物流组织之间采用动态合同的双层虚拟物流组织契约网络体系,并针对虚拟物流组织的暂时性、动态性、多利益团体性等特点,对契约的主要内容做了分析研究。

4、新的物流理论研究

近年来,国内对绿色物流、精益物流和逆向物流的研究也逐渐多了起来。在绿色物流研究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从政府规制和企业行为的关系,提出建立共生型绿色物流体系;从绿色物流的内涵分析,认为它不仅是一种环保,也会创造价值,是一种商机;从物流与环境之间的双向制约机制和生态环境对物流的反向制约机制分析,认为“绿色物流目标的准则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提出绿色物流管理的战略价值;从管理和规制的角度,建议申请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认证,以标准化促进绿色化。在精益物流研究方面,有研究者提出用精益思想重新审视物流本身的系统性 ,有必要重新对企业的物流系统进行精益化改造;在精益物流的实施上,从全流通、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高效配送、一体化物流方式和逆向物流管理的综合思路出发,提出精益物流成本管理思路,采用现代新的技术方法和快速响应策略;还有的用波特的竞争理论和技术方法作为精益物流实施的工具,研究出“四种技巧”,根据物流环节存在的问题,判断和改造物流系统。在逆向物流研究中,更多的是在物流服务和制造过程的产品质量方面,有的从战略上分析逆向物流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比较分析企业自营逆向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逆向物流服务的优劣。也有的从利益驱动、企业责任驱动和法律驱动的角度分析,认为逆向供应链增值价值的实现问题是企业价值实现和最大化的一种新策略。

三、物流理论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几个问题

从物流理论的引进,到研究热潮的兴起,国内专家学者和实业界的探索者们对物流理论做出了许多的付出和努力,使物流研究在系统体系、竞争战略、成本分析、供应链及其管理、物流组织、物流形成机理、新物流理论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建树,同时,也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进一步地研究和探索。

1、物流理论涵盖的内容体系的科学边界

从欧美物流大量的研究成果来看,对物流认识的深入和拓展是基于企业角度的供应链研究,这很容易产生西方供应链理论与物流理论彼此相同的误解。而国内学术界在这一点上,也未能有一个清楚的论述。有时候内容上出现交叉,有时候概念上又在混用。产生这种情况,也许是客观上二者就密不可分,因为它们本身就建立在价值链上,但是,它们又是不同的。一方面,对物流的理解引起争议至今,可以说,现在的研究成果还没有找到物流理论的真正内核,物流是供应链的部分,还是供应链是物流的部分,还是别的什么?另一方面,供应链注重企业之间的每一个环节和要素,使其资源效益达到最佳,而物流则是注重物资流通规律和制度效果,使其内外部资源实现最大的合理性。为此,概念体系的边界需要理论进一步的阐述,进而框定物流理论涵盖的范围。

2、基于流程管理的物流战略

对于物流战略的研究,不仅仅是套用已有的战略理论,也不是用新概念加战略来进行战略研究,更不是对未来物流做简单的安排。比如精益物流,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讲,都是应去追求的一种物流思想,而不是企业的战略内容,更无法将它与一种组织形式并列。目前,国外已经有对战略要素和匹配方面的探索,国内学术研究可以在此基础上,就战略适应条件和资源条件,深入研究战略的异质性模型和匹配理论的依据与方法。而对于战略匹配的出发点在流程管理的基本理念上,西方学者所流行的观点是:流程创造顾客价值。这一观点是不是流程管理整合资源的唯一呢?如果是或不是,竞争和成本的约束又与流程是什么一种关系?第二,从物流领域的扩展空间来讲,几乎包括了所有企业的供应链,这就决定了物流战略的个性倾向和不同层次,同时也就决定了追求战略的企业对社会资源条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第三,由于供应链已经是跨职能的链状形式,外部表现是一种客户关系,内部表现的是一种交易利益关系,所以,这种资源整合的社会化与利益的个体化,使战略性质发生的冲突是值得下一步深入研究的。

3、物流组织变革的作用和结果

物流引起组织的变革不仅影响到了企业内部,也影响到了企业外部,如专门从事物流的公司或联盟组织。目前的研究都已经涉及到了这一问题。而未来供应链的竞争使组织模式的确定,是资源导向、产品导向、利益导向、业务导向,抑或是供应链导向,这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它们对市场和流通格局的影响又是怎样的?显然这些都是有趣的理论研究。假设某一种导向成为组织形成的直接原因,那么组织的形式是否就是今天已经出现的联盟、虚拟联盟和合同契约组织中的模式,它们不取决于产权,而取决于任务制度或机制,它们能否成为企业组织家族中的一员,有待于接受稳定性的理论证伪和实践验证。就传统理论和实践来分析,有没有一个稳定性的组织,取决于组织的职能或组织功能是不是具有独立性和产权制度。传统理论已远远满足不了研究的需要。因为,从企业组织制度上看,由依附于生产的组织,到独立于生产的组织,再上升到企业之上的价值链组织,这实际上,就是企业组织的一次重大变革带给理论研究的新课题。

此外,关于联盟组织作用的问题,研究认为,物流联盟是一个利用组织和市场的有效交易组织,是一个克服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的制度安排。这个结论值得进一步探讨。因为“失灵”是由“放任”和“完全自由”导致的,物流组织的制度安排是否能够加强对市场的干预,还需要理论上的论证和实践的证明。

4、深入“物流产业”的研究

把物流作为一个系统中的产业提法,早已成为实践和理论研究发展的需要。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深入地研究这个新型产业的体系、内容、产业关系和产业发展规律以及它的市场行为,突破物流产业的研究瓶颈,还需要对产业的边界和产业界定的标准进行分析研究。

5、物流统计口径的统一和评价研究

西方物流理论也在进一步地研究物流的统计问题。这是物流及其他产业研究和企业间供应链研究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就很难在数量分析上验证理论假设和结果。为了加快这一研究,可以参考欧美和日本已经使用的统计体系,今后也便于比较研究。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对物流评价研究成果不多,即使有研究,也缺乏系统性。因此需要在研究物流绩效决定的基础上,增强物流统计和评价标准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①田宇、朱道立:《精益物流》,《物流技术》1999年第6期。

②向盛斌:《基于环境的物流系统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4月。

③曹锋杰:载自网站www.e-works.net.cn专稿,2003年7月11日。

④桂寿平:《物流学基础理论》,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⑤宋华:《物流供应链管理机制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

⑥绎明宇、张铎:《一体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国物资流通》2000年第6期。

⑦宋华:《现代企业物流战略的创新与发展》,《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1期。

⑧张光明、赵锡斌:《基于物流的竞争优势战略选择》,《中国流通经济》2003年第12期。

⑨黄福华:《推进区域性商贸流通现代化进程的物流战略,《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3期。

⑩田宇、朱道立:《物流联盟形成机理研究》,《物流技术》2000年第2期。

{11}周启蕾:《现代物流业形成发展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10月。

{12}杨俊武、张中强:《共生型绿色物流体系构建探讨》,《技术经济》2002年第11期。

{13}亚太博宇:《绿色物流不仅是环保理念,也是商机》,《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年第5期。

{14}王长琼:《物流与环境之间的双向制约机制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3年第1期;《绿色物流的内涵、特征及其战略价值研究》,《中国流通经济》2004年第3期。

{15}章寿荣:《循环型物流业发展对策思考,《江苏商论》2003年第11期。

{16}邬跃:《论精益物流系统》,《中国流通经济》2001年第5期。

{17}杨波:《精益物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18}官绪明、魏景斌:《打造精益物流》,《中国储运》2004年第2期。

{19}付丽茹、解进强:《逆向物流的战略地位及运作方式的选择》,《经济前沿》2003年第11期。

篇(5)

关键词:旅游;网络营销;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2-0148-05

旅游产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需要不断探索更具竞争力的营销方式,寻求更大的竞争优势和发展空间,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正为旅游企业提供了新的营销平台。旅游网络营销是旅游市场营销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1.旅游网络营销的概念

旅游网络营销的概念直接关系到研究范围,是研究旅游网络营销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围绕着旅游网络营销涵义,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共检索到五位研究者对旅游网络营销的涵义作出的解释。在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书店当当网,没有检索到书名为“旅游网络营销”的书籍。通过查阅大量不同版本的《旅游市场营销》和《旅游市场营销学》书籍,检索到两位研究者对旅游网络营销的定义。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出发,旅游网络营销被认为“是旅游业基于国际互联网的一种市场营销方式”(杨敏,2006),是借助联机服务网络、电脑通信和数字交互式多媒体等来实现旅游营销目标,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而产生的通过与潜在旅游者在网上直接接触的方式,向旅游者提供更好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营销活动(赵西萍,2002);从旅游组织或旅游企业角度出发,旅游网络营销被认为是旅游组织或旅游企业为销售旅游产品、满足顾客需求、实现组织目标,利用计算机网络的方式进行的制定计划和将服务从服务提供者手中输送到顾客手中的一系列必要活动(刘成,2004);从网络营销的角度出发,旅游网络营销被认为是网络营销在旅游业中的运用,其实质就是通过旅游信息平台的集成和传播以及旅游电子商务的运作,配合旅游消费者特殊的心理和需求,所产生的一种营销手段(张玉明,2005)。

由于各个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旅游网络营销的定义至今没有统一的表述。笔者认为,所谓旅游网络营销存在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旅游网络营销是指各类与旅游业相关的组织、机构,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的一系列与旅游业相关的活动,狭义的旅游网络营销是指旅游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以销售旅游产品为中心的营销活动。本研究以广义定义为研究对象。

2.旅游网络营销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外旅游网络营销的研究进展

“网络营销”在英文中有多种表达方式,汇总起来有:Cyber Marketing、Internet Marketing、Online Marketing、Web Marketing、E-marketing、Net marketing等。尽管可以笼统翻译为网络营销,但不同的单词词组有着不同的涵义,Cyber Marketing主要是指网络营销是在虚拟的计算机空间(Cyber,计算机虚拟空间)进行运作;Internet Marketing是指在互联网上开展的营销活动;Online Marketing是指借助于联机网络的网上营销;Web Marketing强调通过互联网上的Web页面开展营销,也称网站营销,这是中国旅游业目前一般使用的网络营销方式;E-marketing中E表示的是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涵义,指利用电子化的现代信息技术产品所开展的营销;Net marketing中net所指的范围很广,以上所有的概念都可包括在内。

笔者通过省略网站,分别以tourism cyber marketing、tourism Internet marketing、tourism online marketing、tourism web marketing、tourism e-marketing、tourism net marketing作为关键词,对2000年后旅游网络营销论文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论文28篇。(见表1)

通过研读分析相关论文,可以看出,国外与旅游网络营销相关的学术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普及后出现的。90年代主要是基于网络被广泛应用后对旅游业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的研究。2000年后,旅游业应用信息技术的研究领域逐步扩大,出现了针对互联网在旅游营销中应用的研究。重点之一是对互联网提供的各类服务功能在旅游营销中的应用研究。如Youcheng Wang(2002)等学者对虚拟旅游社区进行界定,从营销和设计的角度分析了旅游业中虚拟社区的功能;Youcheng Wang等学者还在2004年提出了互联网营销和电子商务应该是旅游业的中心模式的观点,指出成功地运作一个在线旅游社区依赖于成员的参与和积极贡献。Yu-Shan Lin(2006)等学者通过个案研究,指出网络博客在旅游营销中具有重要作用,应充分利用网络中的各类技术手段和工具开展旅游营销。Stephen W.Litvina(2007)等学者分析了在线人际关系、电子口碑对旅游业和酒店业成本效益的影响,提出应将电子口碑作为旅游业市场营销的新手段。此外,有些学者在研究中侧重影响旅游网络营销因素的深层次分析,如Dae-Young Kima(2007)等学者通过对1 334个合格受访者的研究,探讨性别差异对旅游网站功能和内容的偏好及不同的搜索行为,总结了这种差异对旅游网站提供差异性信息的影响。Bill Doolin(2002)等学者利用互联网商务的扩展模型对新西兰地区旅游网站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尝试使用网络的交互性来衡量相对成熟的旅游网站,指出了Web技术在目的地营销中的重要作用。这些都表明互联网各类服务功能在旅游营销中的应用是国外旅游网络营销研究最为关注的领域。

另一个重点是互联网相关技术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的研究。Pedro Raventos(2006)在分析哥斯达黎加旅游局互联网战略的基础上,提出利用网络开展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策略。Gyehee Lee(2007)等学者通过分析美国50个州的官方旅游网站,指出网站应是旅游目的地营销的主要方式。Soojin Choia(2007)等学者通过对澳门各类提供旅游信息的网站(官方、企业、旅行社、旅游期刊、旅游博客等)的调查分析,指出针对不同沟通目标和不同受众,应提供不同的网络信息,树立多种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此外,其他方面的研究包括:一些学者针对旅游企业应用网络营销进行研究。如C.-S.Wan(2002)利用用户界面、各种信息和网上订房三个指标,对台湾旅游饭店和旅游批发商网站进行评估,指出互联网在台湾旅游业中主要用于广告,而不是营销,建议旅游饭店和旅游批发商等企业应与信息产业密切合作。Meltem Ozturan(2004)等学者针对现阶段互联网在土耳其各旅行社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指出当前土耳其各旅行社的营销模式仍以传统营销模式为主,互联网营销只是辅助作用,原因是它们的网站都是不具备互动功能的网站,没有体现互联网的互动性,强调了旅游企业应加强对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一些学者对区域旅游网络营销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建议。如Tonderai Maswera(2007)等学者通过对南非、肯尼亚、乌干达、津巴布韦等国西方游客的调查,对非洲国家旅游业电子商务网站现状进行分析,指出非洲国家利用网站开展网络营销的潜力巨大。Rainer Haas(2002)通过对从事网上旅游业营销的ACM网站的个案分析,总结了欧洲网络营销的困难;一些学者对旅游网络营销的宏观策略进行了研究,如Anne-Mette Hjalager(2007)在其研究中指出旅游业在经济全球化下的四个阶段,强调了互联网在旅游业全球化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检索到的相关论文总量分析可知,目前国外从事旅游网络营销方面研究的学者较少,一般以互联网在旅游营销中的具体应用为主要研究领域,侧重于研究互联网提供的各类服务功能对旅游营销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各类功能开展旅游营销,另一侧重点则是互联网技术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的研究。纵观国外学者的研究,案例分析是研究中使用最多的方法,数据多数是通过调查得到的一手资料,但目前成形的理论体系较少,研究尚处于较浅的探索阶段,特别是在旅游组织如何实施旅游网络营销的问题上,研究比较薄弱。

2.2 国内旅游网络营销的研究进展

笔者于2007年6月利用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的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以“旅游网络营销”作为关键词检索。共检索到58篇中文相关文献。从这次不完全统计中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旅游网络营销的研究开始于1998年。2001年前后曾出现过一个高峰。2002年、2003年相关研究有所减少,2004年开始出现反弹,2006年是历年来的研究成果最多的一年。(见表2)

从国内的文献检索可知,最早涉及旅游网络营销研究是在1998年,赵啸峰研究分析了互联网的应用与旅游营销的关系。其后张青年、杨云(1999)等回顾了旅游业网络营销的发展态势,提出我国旅游业网络营销的发展策略;姚进(2000)在对2000年前后旅游产品网上营销的现状分析后提出加速发展和完善中国旅游产品网络营销的战略构想。当时我国旅游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理论体系不完善,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2000年以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旅游网络营销的研究得到较快发展。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宏观策略研究、区域策略研究、企业策略研究等方向。(见表3)

2.2.1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既是研究的基础,也是深入研究的必要前提。旅游网络营销理论研究是起步较早的一个领域,从检索到的文献可以看出我国旅游网络营销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2004年以前。

银淑华(2001)提出网络对旅游营销产生深刻的影响,对旅游网络营销现状进行了分析,尝试性地提出进一步发展我国旅游网络营销的建议。杨絮飞(2001)在分析旅游网络营销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旅游业网络营销的组合策略。彭环宇(2001)在旅游网络营销研究中提出了三个新的理论:营销漏斗效应、短边效应、四种网络营销战略,该学者应用所阐述的新理论分析了携程旅行网的网络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黄浩(2002)在阐述旅游网络营销的功能、特点、运作模式、优势的基础上,对中国旅游网络营销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前景进行分析。李祝舜(2002)论证了旅游网络营销的可行性和必然性,提出目前我国旅游网络营销所面临的技术限制、安全隐患、信用机制等问题。

蔡国章(2004)分析了“鼠标+水泥”模式下旅游企业网络营销战略规划、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以及信息化等问题,对旅游企业应对网络化发展的战略、战术进行思考。黄红莉(2004)在分析我国旅游业网络营销现状基础上,借鉴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营销战略新三角模型,推导出旅游业网络营销三角模型。

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从2001年以来虽然有些学者已开始从事旅游网络营销理论研究,但成果不多,研究理论的体系远未成熟。

2.2.2 宏观策略。

2001年曾有一些学者从事旅游网络营销宏观策略的研究。银淑华(2001)论述了网络给旅游业带来的变革,并针对我国旅游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赵云昌(2001)在分析旅游业网络营销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旅游业网络营销发展策略。此后关于旅游网络营销宏观策略研究主要集中在2005年以后。杨永芳(2005)总结出我国旅游业实施网络营销的可行性,分析我国旅游网络营销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发展对策;高秀英(2006)通过分析网络信息技术对旅游营销的作用、挑战和网络时代旅游业的信息需求,提出我国旅游网络营销发展对策;杨敏、杨朝丽(2006)以昆明旅游业网络营销现状为切入点,指出旅游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论证了加强和改进旅游网络营销的对策建议;张伟(2006)在分析我国旅游企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旅游企业如何开展网络营销提出建议;周大庆(2005)、王桂英、董春晓(2006)和易兵、陈国生(2007)等学者均对我国旅游网络营销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对策。

总体来看,目前国内对旅游网络营销宏观策略的研究更多停留在存在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研究上,具体策略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2.2.3 区域策略。

区域旅游网络营销研究主要集中在2004年以后。很多研究者结合本地旅游网络营销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本地发展旅游网络营销的策略。主要包括龙雨萍(2004)探讨重庆旅游网络营销的发展策略;刘成(2004)对新疆旅游网络营销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总结;唐建兵、张薇(2006)分析四川旅游网络营销的发展与不足,对四川旅游网络营销提出建议;童索凡(2006)在分析西部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西部旅游网络营销的策略;曹玉枝(2006)对广西旅游业网络营销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广西发展旅游网络营销的策略。

此外一些研究者还分析论述了区域旅游网络营销发展的具体策略。如马春梅(2004)对河北省开展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用网络营销来提升河北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观点;冯琼兰(2005)提出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组建广西国际旅游网站并强化网站组织间的管理,利用网络优势全力打造广西特色旅游等策略来实现广西旅游业的跨越式新发展;王军(2006)针对贵州旅游业网络营销市场进行分析,对贵州旅游信息系统总体构思进行网站功能整体模块构建。

有必要指出的是,笔者认为区域旅游网络营销策略研究应是旅游网络营销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但目前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研究还不深入。同时区域旅游网络营销实际应用中出现的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理应在研究中有所反映,但目前这些后续性研究仍很少。

2.2.4 目的地策略。

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是由政府牵头、企业参与,充分整合各旅游企业的信息资源及资金优势,借助电子网络手段,以树立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为目的的网络营销系统。

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策略研究主要包括:朱琨(2003)从系统论的角度将旅游地网络营销系统划分为“背景分析”,“决策行动”,“动态监测”和“支持管理”四个子系统,并对四个子系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该研究在国内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研究较早、较为系统、理论层次较高。高静(2004)在对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利益相关者界定的基础上,对其类型进行分析,并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力量进行分析,提出利益相关者分析对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的启发。程立为(2005)结合营销理论以及国外构建先例,从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网络构建的目的入手,分析目的地营销系统网络构建的原则、构成要素,并从经济和技术角度分析目的地营销系统网络的可行性,最后用大连目的地营销系统网络构建案例加以实证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从事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策略研究的学者不多,这是目前旅游网络营销研究的一个较弱的领域,在这方面需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

2.2.5 旅游企业网络营销研究。

旅游企业网络营销研究最早出现于2001年,当时黄松山(2001)、李艳(2001)等学者对发展我国旅游企业网络营销均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此后郑凌燕(2005)在分析我国旅游企业实施网络营销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应梦漪(2005)提出旅游企业网络营销的涵义,指出旅游企业与其他行业网络营销相比的特殊性,对旅游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提出建议;朱镇(2003)在总结旅游企业树立网络品牌必要性的基础上,对我国旅游企业进行网络品牌建设提出建议。

旅游企业网络营销研究具体又可细分为酒店(饭店)业、旅行社、景区(景点)三个方面。

酒店(饭店)业网络营销研究主要包括:陈晓文(2005)通过对国外饭店的预订系统GDS的分析,提出借鉴国外,建立中国的GDS系统;张立俭、孙英杰(2005)通过网络调查,将酒店、饭店网站分为类、咨询类、实体类、门户类四类,总结出九个特征,六项功能;潘乐(2004)从互联网对饭店营销的影响着手,探讨如何搞好饭店网络营销;石长波、杜喜彬(2001)指出网络营销对酒店业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营销思想与营销模式,中国酒店业应让这一新技术更好地为酒店营销服务;李丽君、王素珍(2002)对我国酒店业进行网络营销的必然性和策略进行了分析;朱烨瑛(2006)提出网络化营销是我国酒店营销的策略之一。

旅行社网络营销研究方面主要包括:杨文红(2004)借鉴多学科、多技术从微观到宏观对旅行社网络化经营体系进行阐述,指出面对网络经济的冲击,旅行社应该如何通过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化经营体系,成为新型的网络化旅行社;詹兆宗(2005)提出旅行社基于互联网的产品设计观点,探讨旅行社基于互联网产品设计的几种主要策略;陈晓文(2005)分析了中国旅行社开展网络营销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采取的网络营销对策;刘河伟(2001)论述网络营销在旅行社国际外联业务中的运用。

景区(景点)网络营销研究主要包括:朱龙(2004)强调网络营销是旅游景区市场营销的主要途径之一;孔旭红、王瑞志(2004)指出景点网站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网络营销的效果,要善于查找自身网站的缺陷,完善自身建设;刘莹皓(2007)分析景区网络营销平台的特点,指出围绕该平台运用各种手段开展营销。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旅游网络营销研究的重点包括区域旅游网络营销策略研究和旅游企业网络营销策略研究。笔者认为目前国内旅游网络营销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研究方法以传统的方法为主,对一些问题的探讨主要停留在描述性分析上,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较少,亟须突破;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2004年以前,且研究比较零散,系统性不够,尚未有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相当部分理论研究的成果缺乏可操作性,实际应用较少,案例研究的比例不高。

参考文献:

[1]Soojin Choia,Xinran Y.Lehtoa,Alastair M.Morrisonb.Destination image representation on the web: Content analysis of Macau travel related websites.Tourism Management,2007,28.

[2]Dae-Young Kima,Xinran Y.Lehtob,Alastair M.Morrisonc.Gender differences in online travel information search: Implications for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on the internet.Tourism Management,2007,28.

[3]Gyehee Lee,Liping A.Cai,Joseph T.O'Leary.WWW.Branding.States.US:An analysis of brand-building elements in the US state tourism websites.Tourism Management,2007,27.

[4]Anne-Mette Hjalager.Stages in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of Tourism.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7,2.

[5]Tonderai Maswera,Ray Dawson,Janet Edwards.E-commerce adoption of travel and tourism organizations in South Africa, Kenya, Zimbabwe and Uganda.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2007.

[6]Stephen W.Litvina,Ronald E.Goldsmithb,Bing Pana.Electronic word-of-mouth in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Tourism Management,2007.

[7]Yu-Shan Lin,Jun-Ying Huang.Internet blogs as a tourism marketing medium: A case study.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6,59.

[8]Pedro Raventos.The internet strategy of the Costa Rican Tourism Board.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6,59.

[9]Youcheng Wang,Daniel R.Fesenmaierb.Towards understanding members' general participation in and active contribution to an online travel community.Tourism Management,2004,25.

[10]Meltem Ozturan,Sevgin Akis,Roney.Internet use among travel agencies in Turkey: an exploratory study.Tourism Management,2004,25.

[11]Rainer Haas.The Austrian Country Market: a European case study on marketing region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in a cyber mall.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2,55.

[12]C.-S.Wan.The web sites of international tourist hotels and tour wholesalers in Taiwan.Tourism Management,2002,23.

[13]Bill Doolin,Lois Burgess,Joan Cooper.Evaluating the use of the Web for tourism marketing:a case study from New Zealand.Tourism Management,2002,23.

[14]Youcheng Wang,Quaehee Yu,Daniel R.Fesenmaier.Defining the virtual tourist community: implications for tourism marketing.Tourism Management,2002,23.

[15]Richard george. Marketing south African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outh Africa. 2001.

[16]Danielj.Connolly,MichaelD.Olsen,and Richard G.Moore . The Internet as a Distribution Channel, 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August 1998.

[17]刘莹皓.网络营销是旅游景区发展的新阵地[N].中国旅游报,2007-5-16.

[18]易兵,陈国生.我国旅游网络营销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

[19]张伟.关于我国旅游企业网络营销状况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12).

[20]王桂英,董春晓.论我国旅游网络营销的问题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11).

[21]王军.贵州旅游业网络营销的网站构建[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22]曹玉枝.网络营销:发展广西旅游营销新策略[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23]杨敏,杨朝丽.旅游网络营销中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2006,(6).

[24]高秀英.网络环境下的旅游信息与旅游营销[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6).

[25]童索凡.西部旅游网络营销策略[J].北方经济,2006,(5).

[26]朱烨瑛.新经济时代我国酒店的营销策略研究[J].甘肃农业,2006,(5).

[27]唐建兵,张薇.四川省旅游网络营销的现状和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2).

[28]周大庆.关于当前旅游网络营销若干问题的讨论[J].中国科技信息,2005,(19).

[29]陈晓文.我国饭店业的网络营销问题研究[J].经济师,2005,(12).

[30]陈晓文.我国旅行社的网络营销问题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11).

[31]杨永芳.我国旅游网络营销的发展及对策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2005年优秀硕士论文.

[32]程立为.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网络构建研究[J].武汉大学,2005年优秀硕士论文.

[33]应梦漪.关于旅游企业网络营销的几点思考[J].市场论坛,2005,(7).

[34]张立俭,孙英杰.中国酒店网络营销和管理的现状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6).

[35]郑凌燕.网络营销――旅游企业营销的新策略[J].商务营销•市场周刊,2005,(6 ).

[36]冯琼兰.对广西旅游网络营销发展策略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5,(5).

[37]詹兆宗.旅行社基于互联网的产品策略研究[J].旅游学刊,2005,(2).

[38]孔旭红,王瑞志.浅议我国旅游景点网站的建设[J].商业研究,2004,(20).

[39]马春梅.用网络营销提升河北旅游目的地竞争力[J].经济论坛,2004,(12).

[40]高静.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利益相关者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2).

[41]黄红莉.旅游业网络营销三角模型[J].科技创业月刊,2004,(10).

[42]蔡国章.旅游网络营销研究[J].云南大学,2004年优秀硕士论文.

[43]杨文红,旅行社网络化经营体系构建研究[J].青岛大学,2004年优秀硕士论文.

[44]龚绍方.旅游网络营销战略[J].营销企划,2004,(6).

[45]刘成.新疆旅游网络营销的发展[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4,(6).

[46]朱龙.旅游景区市场营销策略探微[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4).

[47]潘乐.信息时代如何搞好饭店网络营销[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2).

[48]龙雨萍.打造网络时代的重庆旅游营销系统[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1).

[49]朱镇.旅游企业需要树立网络品牌意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0).

[50]朱琨.旅游地网络营销初探[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3,(1).

[51]李祝舜,李荔娜.旅游网络公共关系营销探索[J].莆田学院学报,2002,(12).

[52]黄浩.论旅游网络营销研究[J].武汉大学,2002年优秀硕士论文.

[53]赵西萍.旅游市场营销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54]银淑华.关于我国发展旅游网络营销的几点思考[J].旅游管理,2002,(1).

[55]李丽君,王素珍.我国酒店业网络营销对策研究[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1).

[56]银淑华.论旅游网络营销[J].北京工商大学,2001年优秀硕士论文.

[57]彭环宇.我国旅游网站有效实施网络营销的理论与方法研究[J].湖南大学,2001年优秀硕士论文.

[58]刘河伟.网络营销在旅行社国际业务中的应用研究[J].中南林学院,2001年优秀硕士论文.

[59]李艳.我国旅游企业的网络营销策略探析[J].商业研究,2001,(6).

[60]黄松山.旅游企业开展网络营销九大策略[J].中国旅游报,2001,(3):23.

[61]杨絮飞.论旅游业网络营销的组合策略[J].商业研究,2001,(3).

[62]石长波,杜喜彬.论中国酒店业网络营销[J].商业研究,2001,(3).

[63]赵云昌.旅游业网络营销的发展态势及对策[J].财贸研究,2001,(1).

[64]姚进.我国旅游信息网上化与网络营销初探[J].上海交通大学,2000年硕士论文.

[65]张青年,杨云.旅游业的网络营销发展态势及对策[J].旅游经济,2000,(1).

[66]赵啸峰.Internet的应用与旅游营销[J].旅游学刊,1998,(4).

篇(6)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网络化之间的关系。指出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从观念上的彻底改变,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管理发展的要求,网络对务时代数据的安全性、快捷性等与传统财务时代相比要高出数量级的倍数,网络会计取代会计电算化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1引言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从观念上的彻底改变,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管理发展的要求,网络会计取代会计电算化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2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1卯8年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提出来的。正式把“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从长春一汽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开始,会计电算化在中国已发展20多年,从手工做账到电算化,引发了一场“会计革命”。

会计电算化产生至今,它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会计软件的运用减轻了会计人员手工记帐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运用财务软件的转账、核算等自动生成功能,不仅降低了误差,提高了准确度,并且节省了人手,缩短了账务处理时间。第三、培养了一批既懂财务,又拥有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造就了一批会计软件公司,他们的存在和良性竞争,促进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向规范化、商品化、通用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3会计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管理发展的要求,1999年4月,深习”市财政局与深圳金蝶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举办的“新形势下会计软件市场管理研讨会暨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提出了“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管理提供了充足、实时的信息。

4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区别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从观念上的彻底改变,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存在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目标不同:会计电算化是实现r会计核算业务的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化是实现会计业务全面信息化,从而与企业管理各环节的业务流程及社会大系统的其他信息系统相互衔接,有机构成一个开放系统,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核心作用。

2理论基础不同:刽十电算化仅以传统会目理沦和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会计信息化以信息技术、系统论和信息化会计思想为指导。

3.技术手段不同:会计电算化以单机处理为主,会计信息化把网络、通信与数据库等先进技术用于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传播、存储、应用。

4功能范围的区别:会计电算化以实现业务核算为主,会计信息化包括财务事务处理层、信息管理层、决策支持和决策层,不仅要进行会计业务核算,还要进行会计信息管理和决策分析,并将根据信息原理和信息技术要求重新构建现代会计模型。

5.信息输人输出不同:会计电算化强调财务信息只能由财务部门输人,输出也由财务部门打印后再报送。会计信息化要求大量数据企业内外的各个机构、部门既可经授权权利级次,直接从系统当中获取相关数据,也可从Inett上直接获取。财务人员不再是会计信息的主要或唯一的输人、加工处理人员,财务人员将更多地控制、分析,参与企业管理和提供专业决策。会计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在企业及社会各信息系统中被充分利用。丘会计程序不同:会计电算化基本模仿手工会计程序。会计信息化则根据刽十目标,按信息管理原理与信息技术重整扭刽长旎程。

5会计网络化

信息高速公路的铺设意味着会讨电算化中单机系统状况的结束,为我国大规模计算机联网以及国际联网创造了条件,迎来了会计信息工作的网络化时代。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国际互联网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为会计信息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全方位信息支持。企业内部网伽rat en t)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使企业内部的所有部门实现资源的优化处理与最大化使用效率,并且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对外开放。传送数据在企业内建立的网络为局域网邸柳,在企业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建立的为专用广域网网A哟。对于目前会计电算化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措施逐步解决,仅装备单机的企业,首先应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已建立了内部局域网的企业,则应建立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的广域网,直至上国际互联网。我国目前为数较少的效益较好的大型企业集团的总部财务,通过电算化的广域网对各子、分公司的财务信息、经营状况进行收集、管理和控制。除了类似企业集团这种同行业、跨地区的广域网络形式外,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必然是不同行业之间的广域网的应用。

会计网络化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网络财务是基于玩lemet—Intra nte技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一体化,支持电子商务,能够实现各种远程操作和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能够处理电子单和进行电子货币结算的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是电子蜀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EC)的开展,最终将使网络会计取代会计电算化。网络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系统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网上设备公用性。网络会计打破了单一的财务软件的购买和使用方式。网上计算机可以省去购买、安装过程及软件的运行维护,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减少了购买高档设备的开支,提高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2)资讯共享。会计电算化主要是为企业内部提供会计信息,网络会计把企业内部各分支机构之间的各种会计数据的存储形式统一规范起来,建立中央数据库。企业可随时浏览所有企业网上计算机内的资料。通过软件资源的共享,将大大减少信息的重复输人减少出错的可能性,也将大大地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3、通讯方便、快捷。通过网络方式,企业可以更直接、快速地与外部通信,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度。例如采用Inte技术后,企业和银行几乎可以同时记账就不会出现目前存在的未达账项,并且企业通过1ltell以可以和银行随时对账。这样,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付款和收款业务了。在网络会计中.会计信息系统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各部门之间、企业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等,各子系统之间可进行自动转账处理。企业领导不需出门,可通过自己办公室里的计算机查得有关情况,企业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数据资料,也可以方便快捷地传送连人网络的计算机。这样不仅大大缩短了传送时间,而且减少了出错的可能性。(4)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管理和决策职能。(5)网络刽卜要求信息在企业信息系统中以电子数据存在和运动,并可以直接与外界系统交换信息,最终使系统不再依赖纸张等传统信息载休,从而提高会计信息处理的及时性。网络会计使企业的业务向无纸化发展。

由于所有网络财务软件的开发,都必须严格按照国际公认的电子商务安全协议开发,因此,财务数据在网上通讯是安全的。企业财务主管和财会人员应放心地使用。网络会计是一门边缘的会计学科,它需要集计算机软件、网络知识和会计电算化知识于一身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实现会计电算化与网络会计的接轨,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是关键性的问题之一。

篇(7)

关键词:物流;标准;信息

中图分类号:F252.3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2007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3.8万亿元,同比增长25.5%,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2007年上半年,物流业增加值完成7503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17.9%,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2007年上半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9541亿元,同比增长16.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比2006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

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为现代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目前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还较小,而且高度分散,面对庞大的物流市场需求和弱小的供应能力国外物流企业早已跃跃欲试。

中国巨大的物流市场已经吸引了国际上各个货运巨头的目光,外国物流企业纷纷进军中国市场,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物流业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中国物流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给了投资者一个发挥的空间。

未来物流需求尤其是第三方物流需求规模将越来越大,预测到2010年中国物流行业的

产值将达到12000亿元,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总体物流需求约为2760亿元人民币。第三方物流市场在增长中细分,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竞争中整合,第三方物流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中国第三方物流将在新的起点上快速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第一,总体规模偏小、发展潜力巨大。总体上讲,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物流和公众物流服务仍然是社会物流的主要形式,严格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短时期难以明显改观。同时,第三方物流在中国已经有了大约十年的探讨过程和发展过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下,中国正在成为第三方物流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

第二,需求的不平衡性较强。不同企业间的物流理念以及物流需求层次差异性很大,先进的与传统的物流模式并存。一方面中国日趋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进入中国的先进制造业和分销业产生高端的物流需求,第三方物流需求主要集中在外资领域。这些企业物流理念先进、物流外包水平高、供应链管理要求严格且自主性较强,对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迫切、要求高。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依然较低。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物流形式、形态存在明显的差异。

第三,行业集中度较低。根据咨询机构的分析,2006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大约有18000多个服务商和终端,排名前十位的服务商占市场总额仅13%(这可能是很粗略的估计),没有一家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2%,说明我国物流行业尚未实现充分的整合。在竞争模式上主要体现在成本与价格竞争,而对第三方物流所带来的供应链增值效应关注不够,低水平的过度竞争成为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瓶颈问题,大家在行业中可能都感觉到这种竞争压力。根据分析,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目前利润率为3%-8%左右,行业利润空间尚未完全挖掘出来,和国际上相比差距还是很大。

三、发展趋势

十一五期间,现代物流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第三方物流发展进一步加快了进程,在服务内涵、经营模式、功能建设等方面发生了深远的变革,呈现出良好发展趋势。

第一,服务链不断延伸、专业化不断加强。一方面供需双方合作不断加深,服务深化的直接结果是专业细分。物流企业也越来越专注于特定的目标市场,以充分发挥其专业的优势。目前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锁定在IT、汽车行业、家用电器、化工、快速消费品等几个目标行业集中发展,专业细分程度也在进一步加强。从过去什么都做的物流转变成更加专业化的划分,按照市场和生产企业发展趋势要求,企业也在做一些相应变化。

第二,服务范围向金融领域扩展。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探讨市场对外运产生的一些新的需求、新的机会。物流、现金流、资金流是供应链三大组成部分。以质押、监管为代表的物流金融服务得到较大发展,包括中外运、中远在内的企业纷纷开展此项业务。质押监管的发展标志着第三方物流与金融行业的融合,而服务范围也由静态的仓单质押向货物的在途质押转变,从供应链资金流收入方面看,第三方物流服务内涵得到进一步延伸和扩展。

第三,物流行业的整合趋势非常明显。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是物流全球化进程,这一进程正在向中国扩展,自第三方物流概念引入国内起,以兼并收购为特征的全球物流整合深刻改变了物流市场格局

四、我国物流行业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1.加快基础设施的投入

做好地区或区域性产业布局规划和物流园区规划,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区域性的规划做好了,才能真正减少企业物流成本,同时使产业集中,物流运输有重点的发展,走以主业物流为龙头,逐步好展完善的路子

2.制订行业标准

要实现物流的系统化管理,保证物流系统的统一协调以及系统内各环节的有机联系,需要采取很多种方法和手段,物流标准化是实现现代物流系统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现代物流的系统化管理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制定一系列的物流标准。制定完善与物流有关的国家标准,制定行业标准和地区标准。这其中不仅有物流技术标准,还有有关物流行业的作业标准和管理标准。积极开展物流标准化的研究工作。物流标准化在我国发展现代物流,与国际物流实现顺利接轨中的关键地位和所起的重要作用已越来越被国家和各行业所认同,物流标准化工作越来越受到的重视。

3.构建信息化服务平台

在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的运作是以信息为中心的。通过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传递和及时沟通,有效的实现对物流实施控制并实现物流的合理化。虚拟库存(或者叫信息代替库存)和动态库存是物流合理化的表现。虚拟库存的办法是建立需求端数据收集系统,在供应链的不同环节采用EDI交换数据,建立基于Internet的Intranet,为用户提供WEB服务器,便于数据及时更新和浏览查询。由于供求信息得到及时传递和处理,物品在流动过程中满足和产生消费的需要,会大大降低库存的水平。传统的物流技术主要指物资运输技术,包括运输材料、机械、设施等。现代物流技术则是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电子数据交换(EDI)、条码技术(bar code)等。

作者单位:聂海燕中国海洋大学 淄博职业学院

王振环山东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赖茂生.信息资源管理教程[M].北京:消华人学出版社,2006.10.

[2]戴定一.我国物流信息化战略发展规划的思考[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3,8(9):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