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6 11:48:2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通信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体裁分析 纲要式结构 实现形式 商务信函翻译 中国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摘要:商务通信在我们经济生活中非常普遍,随着经济活动国际化,信函翻译产生并成为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将从语篇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一一体裁分析这一新的角度对商务信函翻译进行研究。
本文旨在引进系统功能学派的体裁分析理论解释翻译问题。商务信函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形式和要求,且是针对特定的目的写作,旨在实现某种功能,这是本文利用体裁分析理论的对商务信函翻译进行研究的一个起点。因为体裁分析关注的正是语篇的形式、内容与所行使的功能之间的关系。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观点,语言的使用都是有语境的,包括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在体裁分析中,分别与语篇体裁的纲要式结构和实现形式相对应。
文章主要探讨商务信函翻译中的两个方面:首先是信函纲要式结构的转换,作者提出要熟悉该信函体裁在目标语中的体裁结构,翻译不是简单的以忠实为标准,应注重如何灵活的调整其纲要式结构使其符合目标语文化的习惯,;第二是考察在同样的情景语境中在目标语环境中实现原文的功能和交际目的。这就要分析文章的实现形式,主要是分析译文是否实现了概念意义,交际意义和语篇意义上的对等,且进一步分析了译者如何实现这些方面意义和功能对等的。
本文并不是以语篇分析为基础的翻译理论,它提供的是在翻译过程中怎样着手从结构和内容方面分析原文和构建译文的途径,探讨体裁分析理论在哪些方面可以指导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硕士;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问题;方案
信息化技术已经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已经成为了燃眉之急,虽然我国在几年前施行了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此模式在社会适应、工程创造、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适应了现代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但是,目前高校培养专业硕士基于原有的惯性思维方式,包括学校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导师大多普遍采用学术性学位硕士的培养方式培养硕士,这种培养方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要,必须对专业硕士教育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为此,本文针对培养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给出了“政、校、企”齐抓共管的联合型教育模式,并探讨了相关的解决思路与方案,为应用型目标下的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借鉴。
一、关键问题分析
专业性硕士的社会认可度低。我国专业硕士培养源于在职工程硕士的培养,由于在职工程硕士在学习时间和精力等方面无法确保,导致其被培养的质量无法保障,所以在社会上认可的程度非常的低,而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因受到了培养过程的影响,其培养结果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是社会普遍对专业硕的认可度也不是很高。此外,大多高校在研究生招生时学位类型分配上又是按分数进行划分,分数高的优先录取为学术型硕士,剩余的指标才给专业型硕士。虽然全日制专业性硕士研究生的考试模式与学术性硕士考试内容区分不大,但许多专业的大多数专业硕士是从外校调剂而来的,这又使专业硕士的生源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对专业性硕士的社会认识不到位。设置全日制专硕的初衷是为了满足企业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社会上各单位和各层面,需要的是社会适应能力强、工程创造力高和技术创新力敏锐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但是,在谈到人才培养的具体方面又置身事外,社会认为这是学校的事情,因为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社会单位仅仅需要直接上岗能干活并从事工作的人员,没有培养人才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其实,在人才培养和成长过程中,社会这个大课堂的锻炼,大学是替代不了的。虽然有些学校采用了“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的尝试,但是专业型硕士的培养还是停留在纸上,并没有具体落实到实处。
对专业性硕士的培养模式有待提高。人们对全日制专业硕士缺乏相应的认识,对于如何培养和指导全日制专业硕士还存在较大思想分歧,诸如在硕士毕业和申请学位的最后环节中,有关学位论文中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如何界定的问题、是做一个实际的系统还是通过做系统来深入的探讨存在的科学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等等,这一关键的环节,到目前没有一个成熟的定论和标准。更为遗憾的是很多高校并没有制定相应的专硕培养计划,而是完全参照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来培养专业硕士。即使有些学校给出了专硕的培养方案,但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性质的人才,因为各社会对专业需求的差异性很大,特别是针对应用型人才更是如此,仅仅进行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规则性限制,诸如修多少学分、在企业呆多长时间等等之类的,远远适应不了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此外,还存在在选课机制上照搬硬套,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实践和实习的场所不到位,缺乏分类培养和应材施教的具体措施。专硕培养的模式还需要高校结合社会的需要,加强探索力度。
实践模式和质量有待提高。应用型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是,学生在学校学到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后,再加大进入到企业中锻炼的力度,了解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要对企业当前的技术发展和制约发展的瓶颈有直接的感性认识,以问题驱动来参加学习和进行实践活动,这还远远不够,因为一个人才的培养需要全方位过程实践,加之培养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资源和客观条件要求较高,很多需要实践锻炼的科目根本不能满足。此外,即使有机会到企业,企业认为是实习而已,还担心对企业的生产效率等造成影响,使学生不能真正参与企业的生产等过程中发挥作用,这种所谓的“应用型”学习和培养过程,也只能停留在课本知识和相应的理论基础上,完全不符合应用性质的专业硕士的培养的目标。
对专业性硕士的应用型培养过程缺乏有效落实。校企联合培养教育部早在2009年明确指出“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但是,由于在制度、实施方案、资金等方面缺乏具体的考核机制和监管措施,在加之仅教育部的一条指导意见,是无法制约非教育部管理的部门的,因此社会力量在教育部的这条指导意见下形同虚设,导致政策流于形式。企业仅仅着眼于眼前,根本体会不到培养学生给他们带来的长远经济效益,因此也就不可能对专硕的培养投入精力。目前的现状是,高校为了完成教育部对专业的应用型目标的培养落实,发动全员教师,通过个人关系寻找合作培养专业硕士的企业,实际的效果是企业基本不予理睬,即使碍于个人情面和关系进行了签约,也只是流于形式,更谈不上具体培养过程的落实到位了。大多高校对专业硕士的培养还是以校内导师培养为主,企业导师挂名的方式进行,在形式上看上去符合国家要求而已。其实学生并没有走出学校、走进企业,没有真正到企业实践学习,更谈不上发现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了。其实,要落实“应用型培养”这一目标,各个高校无论从财力、物力、监管力、合作力等方面,是根本完成不了的,需要国家进行顶层的设计和规划,并进行推动和实施才有可能达到这一目标的。
二、措施方案探讨
专硕的培养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其关键是“应用型”如何实现的问题,其解决途径是如何在培养过程中将高校与企业的联合落到实处的问题,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为此,本文将从如下几个方面,对落实中的方案给予探讨。
建立三方相互联动的机制。专业硕士的培养需要全方位培养的联动,[1]即要发挥政府、高校、企业三方的共同作用,实施培养中的联动作用。政府要出台有利于培养专业硕士的政策和法规,例如在场地、资金、和协调等方面,给予政策性的扶持等,高校除了完成基本理论的教学之外,要联系企业建立实践基地,企业要从长计议,要积极配合高校搭建实践所需的工作平台。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和高校在利益分配、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国家政策,激发企业参与专业硕士培养的积极性。在政府的倡导和督促下,建立起政府、高校和企业信息沟通和交流的有效渠道,对培养专业硕士方案达成三方共识。让企业认识到企业既是人才的需求者,也是人才培养的参与者。这样即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的目标,又达到了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共同发展的目的。
协调、强化和共建联合实验室。首先,在高校内加强建立企业实习必须的前期技术的基础实验室。以便培养学生提前掌握企业所需的当前技术,诸如无线光通信技术联合实验室、嵌人式联合实验室、人机交互实验室等,此类实验室以提前培养学生掌握进入企业实习前“偏理论”的技术与方法。其次,在企业建立开展校企项目合作的联合实验室或者联合培养基地。如互联网+联合实验室、虚拟现实联合实验室等,主要开展校企技术难点攻关,培养学生具备该领域新技术以及产品开发的基本能力,为学生的“应用型”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国有企业、以及发展前景良好、技术领先、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更应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使得企业真正承担起“应用型”培养的义务。当然,企业要意识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义务,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有效和主动引导是关键。
建立校企合作“三环节”循序渐进应用能力培养的机制。专业硕士人才培养,在形式上要抓紧实验、实训到实习三个环节,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双导师制培养模式。[2]实验环节考察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实训环节培养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结合体验,实习环节培养学生正真解决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参与联合培养的双方导师,校内导师要致力于培养学而致用的原则,重视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的能力的培养,去除学术化作风;企业导师担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责任,敢于让学生积极参与生产实践,鼓励学生结合技术难题进行科技创新。有关培养方案的制定,应该由校内外导师共同研讨获得,学生的开题、中期考核和毕业论文的撰写等等,都应该由双方共同指导完成。同时,双方导师也要有明确的责任划分,诸如论文的指导实践的理论层次的把握可由高校导师负责完成,而技术攻关和创新实践部分可由企业导师负责把握等等。
建立有利于校企联合培养过程管理的机制。首先要打破专业硕士点只在高校设置的堡垒,建立专硕点联合企业设点的机制,真正实现由学校和企业联合招生,从招生、培养、专业实践、毕业论文等环节着手,进而实现专业硕士全程的校企有效监管。在专业硕士招生复试时,必须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参与完成,在培养方案制订上,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密切集合企业导师的意见,重点突出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3]在导师遴选上,对校内导师要增强企业实训能力,要求导师定期到企业参观学习,了解当前企业发展的急需问题。对企业导师要注重吸收经验丰富副高职以上的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一线人员。管理人员应该由高校和企业联合组成,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控。毕业论文的撰写要以理论为基础为手段,以实践内容为为目标,可以形式多样,其最终目的是检验学生的企业技术攻关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三、结束语
全日制专硕的培养在我国实施时间太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属于创新探索中的问题,我们要正确对待。本文对全日制专硕的培养规程中的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且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本文是站在笔者高校从事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多年经验、以及结合笔者前期在企业从事工程工作近二十年的基础上的见解和体会,虽未必全面,但相信能对全日制专硕的培养和管理过程的改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姜松.刘晗.黄庆华.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问题及其应对机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8)153-154.
[2] 杨俊茹.韩宝坤.孙雪颜.张悦刊.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联合培养模式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8)1-3.
[3] 章小莉,张克君,刘歆,孙新华.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行业实习教学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226-228.
【关键词】ASON 控制平面;传送平面;管理平面;网络生存
1.ASON技术产生背景
随着骨干网络容量的日益增大以及城域接入能力的多样化,对传输网络具备良好自适应能力的需求逐步提上日程,对网络带宽进行动态分配并具有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已是人们追求的目标。ASON是能够智能化地自动完成光网络交换连接功能的新一代光传送网。在ASON网络中,业务可实现动态连接,时隙资源也可进行动态分配,其原理是在现有的光网络上增加一层控制平面,并利用这层控制平面来为用户建立连接,提供服务和对底层网络进行控制,同时支持不同的技术方案和不同的业务需求,具备高可靠性、可扩展性和高有效性等特点。
2.ASON关键技术
ASON是指一种具有灵活性、高可扩展性的能直接在光层上按需提供服务的光网络。此前,光传送网只有传送平面和管理平面,没有分布式智能化的控制平面,因此,ASON概念的提出,使传输、交换和数据网络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真正意义的路由设置、端到端业务调度和网络自动恢复,它是光传送网的一次具有里程碑的重大突破。
传送平面由作为交换实体的传送网网元(NE)组成,主要完成连接建立/删除、交换(选路)和传送等功能,传送平面作为业务传送的通道,为用户信息提供端到端的单向或者双向传输。同时,可以选择带内或带外方式完成少量管理和控制信息的传送。ASON的传送平面具备信号质量检测功能,当发生故障时,直接在光层进行信号质最监测,这不仅保证了从传送层面进行业务恢复的能力,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光网络的恢复效率与恢复速率;另一方面,ASON具有多粒度交叉、多业务接入的能力,必须能够灵活地为用户提供业务服务,因此ASON的传送平面的核心交换结构有全光和光电两种方式,全光的优点是对业务透明,不需要进行大量的光电、电光转换。而光电光方式具有交叉颗粒度小,电性能监测完备以及强大的业务汇聚能力等特点。
管理平面对控制平面和传送平面进行管理,在提供对光传送网及网元设备的管理的同时,实现网络操作系统与网元之间更加高效的通信功能。管理平面的主要功能是建立、确认和监视光通道,并在需要时对其进行保护和恢复。ASON的控制平面在智能光网络的管理中需要对初始网络资源,控制模块的路由,接口,信令等初始参数进行配置,同时对三种连接的过程进行控制管理,同时对性能和故障进行管理和上报。
控制平面可以说是整个自动交换光网络的核心部分,由一组通信实体和控制单元(OCC)组成,实现对连接的建立、释放进行控制、监控以及维护等功能,从而完成路由控制、信令协议、资源管理以及其他的策略控制等任务。控制平面的控制节点由多个功能模块组成,它们通过信令相互协调,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完成呼叫和连接的建立与释放,实现连接的自动化,并且能在连接出现故障时,进行快速而有效的恢复。ASON通过引入控制平面,使用接口、协议以及信令系统,可以动态地交换光网络的拓扑信息、路由信息以及其他控制信息,实现光通路的动态建立和拆除,以及网络资源的动态分配。
3.ASON网络生存技术
ASON的网络结构由传送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构成,其中控制平面的引入是ASON与传统光网络的最大不同之处,通过控制平面可以提供快速有效的配置连接来支持交换连接和软永久连接,能够对已经建立的呼叫重新配置修改连接,还可以执行自动恢复等功能。目前,ASON采用的生存技术可分为保护、集中恢复和分布恢复,其中,保护和集中恢复是传统的光传送网的功能,而分布式恢复则是ASON所特有的功能,一般情况下,保护动作完成的时间一般为几十微秒左右,而恢复完成的时间,通常需要几百微秒甚至到几秒。
ASON中的恢复是动态建立的,在灵活性上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增强了网状网恢复的实用性,使其优势得到体现。在减少冗余资源的同时获得理想的恢复速度,而且根据ASON中提供的众多保护恢复类型,运营商可以划分更多的业务等级提供给不同的用户,从而增加运营收入。
4.ASON发展现状和趋势
随着电信业务的发展,特别是数据业务对网络带宽越来越大的占用量,我们在使网络变得智能化的同时,也要考虑网络宽带化的问题。对于应用于骨干层网络ASON节点设备来说,能够提供40Gbit/s的更大速率光接口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烽火通信作为国内主要的光通信设备供应商之一,已经在40G商用传输系统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采用精确色散补偿、拉曼化掺饵光纤放大器等技术,成功地实现了40Gbit/s光传输系统在G。652和G。655光纤上的560km无电再生无误码传输,解决了该系统在色散、非线性等方面的关键难题。
另一方面,交叉矩阵是ASON节点设备传送平面的核心部分,在传送平面硬件方面进行部分改进,例如交叉容量的提升和交叉矩阵的多播严格无阻塞特性。目前烽火通信FonsWeaver系列ASON产品已经全面支持40Gbit/s高速率光接口及基于BitSlice技术的多播严格无阻塞交叉矩阵,其最大交叉能力达到1280G。
随着ASON技术的逐步成熟,未来几年将进入实用化阶段。ASON利用单一的控制平面,可以实现跨厂商、跨运营商管理域OTN/SDH传送平面的统一控制,完成端到端的电路建立、保护和恢复,解决了端到端配置、保护和恢复、电路SLA等问题。可以相信,ASON网络体系将为网络运营商和服务商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创造巨大的市场机遇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峰.武汉电信ASON技术交流.
[2]何宇,汪祥.ASON技术研究.
[3]严常青,万晓榆,樊自甫.ASON网络生存性方案的研究与设计.
[4]张杰等.自动交换光网ASON[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5] 张军生.自动交换光网络的信令技术的研究.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硕士毕业论文.
[6]吴彦文,郑大力,仲肇伟.光网络的生存性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关键词】PMU;WAMS;广域相量测量;应用技术
1、前 言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是1980年首次提出的。随着GPS在民用领域的应用,PMU应运而生,而全球发生的几次大电网事故推动了PMU和基于PMU的WAMS(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根据PMU提供的精确相量数据,确定系统故障的一系列事件的先后顺序,确定导致系统故障的原因和故障点。现场试验及研究结果表明:WAMW技术在电力系统稳定预测与控制、状态估计与动态监视、继电保护、模型验证、故障定位等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PMU的主要技术问题
PMU要求同步对时误差不超过1?s,相量幅度误差小于0.2%,角度误差不过0.2度,频率测量为45-55Hz,误差不超过0.005Hz,能连续记录14天的数据,最快100Hz。GPS信号丢失时能自动守时,GPS失锁60分钟,误差不超过55?s,按照标准协议传送动态数据。PMU的主要技术问题包括同步采集和相量计算。
2.1同步采集
典型的PMU的结构如图2-1所示,基本原理为:锁相振荡器将GPS接收器给出1pps信号分成一系列脉冲用于采样,交流信号经过滤波处理后经A/D模数转换器量化,再经过微处理器进行离散傅立叶变换计算出相量。微处理器也可以采用对称分量法计算出正序相量。PUM装置按照一定的标准将时间标记、正序相量等装配成报文,传送到远端的数据集中器。收集来自各个数据集中器的PMU信息,为全系统的保护、控制和监视提供数据。
2.2相量计算
相量测量算法主要有离散傅立叶变换法(DFT)、过零检测法等。
2.2.1 过零检测法
过零检测法只需将被测工频信号的过零点时刻,与某一标准时间相比较即可得出相角差,是比较直观的一种同步相量测量方法。对于50Hz的工频信号,子站和参考站的电压相角差为若要在每一个周波内都能进行相位比较,提高相角测量的实时性,则需要以GPS的1PPS为基准,由WAMS的CPU内的精确晶振时钟建立标准的50Hz信号,由CPU在电压过零点时打上时间标签,再求出各个节点电压相对于标准的50Hz信号的相角差。过零检测法原理比较简单,易于实现,但其易受谐波、噪声和非周期分量的影响,精度不高,实时性不好,需要与其他技术手段结合使用。
2.2.2 离散傅立叶变换法
DFT是在电力系统相量计算中应用最广泛的算法之一。DFT有滤波功能,可以准确地求出信号中的直流分量、基波分量和各次谐波分量,计算精度不受直流分量和谐波分量的影响。
N为每周波的采样点数,X为相量的有效值 ,为采样值。这种相量计算方法能消除整次谐波分量的影响,但是要求在相量计算之前,对输入信号进行低通滤波处理,防止频域混叠现象的发生。
DFT相量计算,要求采样频率为基波信号周期的整数倍。信号频率与采样频率不同步时周期采样信号的相位在始端和终端不连续,会出现频率泄漏,进而造成计算的误差。定间隔采样法和等角度采样法能减小这种不利影响。
2.2.3数字微分法
数字微分法利用正弦量的特性,差分后可将信号频率转化为系数,经过求商约去时域变量后得到相量计算式。数字微分法实质上基于拉格朗日插值曲线拟合法和数字微分。数字微分法计算量小、精度高、耗时短,但该算法不具备抗干扰能力,使其应用范围有一定的限制。数字微分法通过选取恰当的数据间隔,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谐波的干扰,但是对于随机干扰和非周期分量却难以获得好的结果,仍然需要滤波处理。
2.3影响测量准确度的因素
系统的频率并非固定不变的,信号为非工频信号时,使固定的采样窗口与信号周期不一致,需要对非工频信号进行误差补偿,否则对相量测量单元的准确度造成一定的影响。系统中的谐波也会对PMU装置测量的准确度造成影响,当相量计算方法采用DFT时可消除整数次谐波,起到一定的滤波作用。此外,暂态畸变也会影响PMU的相量测量的精度。
3、PMU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993年美国的工程技术人员研制出第一台PMU装置,标志着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实用化,使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推广应用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各大电力公司和科研机构对PMU的应用研究和工程实施的迅速开展,基于PUM的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在电力系统保护、电力系统控制、电力系统监测方面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1动态过程监测和记录
3.1.1电力系统故障录波
早期通信信道传输能力较低且价格昂贵,最初PMU几乎唯一的应用就是故障录波,目前故障录波仍然是PMU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应用。它包括常规保护的故障录波和扰动情况下系统的行为录波。
3.2系统低频振荡监测、辨识与抑制
电力系统的低频振荡问题已成为制约电网传输能力和危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基于PMU的WAMS能够对电力系统动态过程进行在线同步测量,能够快速测量与发电机机电暂态密切相关的测量量,如发电机的功角、角速度、内电势和母线电压等,并将信息及时地传送到调度中心,为实现全网在线分析低频振荡提供了信息平台。WAMS根据辨识结果配置PSS参数,有效地抑制低频振荡。系统运行人员从中获知电网经常发生的阻尼特性、振荡的频率及其相关机组,提前了解当前电网存在的主要振荡问题,调整控制系统参数、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并提前制定校正控制预案。
4、结语
基于PMU的广域相量同步测量技术还是一种新生事物,在电力系统中必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PMU/WAMS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智能调度是智能电网的中枢,广域相量测量技术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基础,也是保证电网安全的重要手段。智能控制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的环节之一,基于PMU的WAMS系统是智能控制得到保证的关键。为实现中国坚强型智能电网的宏伟目标,WAMS将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彭海.基于广域网的电力系统自适应保护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2006.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实践基地;能力培养
农业信息化是应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科技领域、农业生产领域和农业流通领域进行提升与改造的一种活动。由于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农业信息化人才短缺问题就成为了当前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的发展,我国将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到了新的高度。2000年教育部决定设置农业推广专业学位,开辟了农业信息化应用型硕士生培养的新领域。研究和探讨如何提高农业信息化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质量的途径与方法、培养适应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人才是摆在广大研究生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和任务。
1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1.1具有多学科知识融合的能力
农业信息人才的工作,主要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从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中获取、分析、存储各种农业信息,并加工成农业信息产品,为社会生产服务。作为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仅有信息专业知识还不够,拥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也很重要。掌握一定的农学、农机、农业管理、物流管理等知识,掌握通信、电子、电气、3S等诸多技术,并将知识与技术集成和深度融合,这种高度分化与综合的趋势今后更为突出。
1.2具有很好的创新意识和不断学习能力
农业信息技术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内容不断推陈出新,发展迅速,这就要求农业信息化人才在学习期间应该具有创新意识,还需要具有善于接受新知识和再学习的能力。例如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就要求农业信息技术工作人员通过不断学习来掌握和应用这些新技术。
1.3具有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
农业信息技术是应用学科,能够将各种信息技术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农业信息管理这是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与学术性研究生培养相比,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更为重要。应重视学生实践意识的增强,突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掌握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中,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实践基地在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建立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将大力促进研究生教育与科技、生产相结合,广泛吸纳社会优质资源,强化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可以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制度保证和物质支持,综合提高硕士研究生的整体培养水平。
2建立实践基地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是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促进教育与科技实践结合为出发点,联合具有优质资源的大型企业集团或科研院所,以培养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高层次研发型、应用型人才为重点的多学科相互融合的研究生培养平台。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对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研究生教育综合实力,培养更好更多的高级研发与应用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2.1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在实践中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形成自我学习、独立思考、不断创新的良好习惯。校企合作的实践内容实践导向性增强,学生学到的不再是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强化专业技能的手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实践能力。例如,我院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实践基地参与棚室监控相关横向项目研究,理解了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实际的过程,使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的更扎实。学生将这一应用运用在电子竞赛中,其中《基于云平台的棚室远程监控系统》项目获得华为杯电子设计大赛东北赛区二等奖。
2.2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校企之间的产学研深入合作
高校与有代表性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企业具有的先进仪器设备,与高校现有仪器设备配套,能够改善研究生实践的硬件设施,节约科研成本,将学校的科研成果直接与生产相结合。学校与企业之间互相交流、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各自的竞争力。企业的应用实践经验和高校理论知识融合,有利于知识的交流。我院在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方面多次与实践基地合作,在智能浸种催芽、群体棚智能育秧、本田现代化管理、农田土壤墒情、基于气象的病虫害监测预报等研究领域开发共研项目。累计合作项目55项,建设成套装置32套、软件系统近18套,研究生实践基地的建设,真正促进了人才培养与生产相结合,科技、促进产学研合作。
2.3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结合
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研究生的就业压力。研究生在实践基地参与项目研究,在创新与实践方面获得的能力,正是企业引进人才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指标。与其他未进入基地的研究生相比,他们更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能够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研究生进入实践基地可以获得接触社会的宝贵机会,从而端正求职心态,不断调整职业规划。我院研究生余川东同学多次在农垦七星农场实习实践,其实践能力得到了农场领导的认可,最终毕业后留在了农场工作,现已成农场不可缺少的宝贵人才。
3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实践基地的选定应具备的标准
高校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是促进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媒介,实践基地的选定应具备一定的标准。
3.1实践基地应该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
实践基地具备的基础条件应该是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技术队伍,具有完备的学生生活、学习、工作所需的基本设施和场所,在劳动、卫生、安全方面具有保障举措。更重要的条件是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方向。面对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大需求,能重点围绕农业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农业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精准农业与智能装备技术等方向具有研究能力,能够进行源头技术创新、技术平台构建和重大产品研发,为研究生实践研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3.2双方对研究生未来的培养应具有共同的合作目标
实践基地建设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双方具有共同的培养高素质研究生这一目标才能更好地合作,才能根据合作建设的规划和协议,制定相关政策和具体措施,做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资源共享,实现合作共赢。我院与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践基地合作中,对研究生培养和学术交流有较深的合作。多次邀请中心专家来院就现代精准农业做学术交流,也多次选派任守华等优秀教师到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习访学。
3.3合作双方应具有互补的优势
在保证基地质量的前提下,应深入探讨合作双方优势互补问题,满足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产学研一体化的需求。实践基地应具有进一步拓展科研项目联合申报、科研技术合作等潜力。在选择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实践基地建设上,我院认真组织专家到各企业科研机构对企业规模、科研设施和工作环境等进行实地考察,最终选定共建实践基地的企业。例如在选择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设立实践基地方面,主要考虑机电一体化能深入互补合作。在选择黑龙江省胜利农场设立实践基地方面,主要考虑在水稻本田现代化管理研究方面能互补合作。在与黑龙江省胜利农场合作中,《寒地水稻生长智能化监控技术》项目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4加强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实践基地建设的举措
实践基地的运行工作由校企双方共同管理。校企双方协商成立实践基地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合作双方派员组成,全面负责基地的运行,协调校企双方的合作。
4.1条件建设与资源共享
在基地实践条件建设中,首先健全制度。主要包括基地双方的职责规定,基地的建设与运行管理规定,基地的建设经费管理与保障规定,产学研合作管理规定,保密制度等。其次是硬件设施、生产环境建设。根据现有设施条件进行添加或调整,建设一批能满足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所需的设备、场地、设施,并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开放与维护,保证实践项目保质保量完成。基地具备完备的科学研究、实践锻炼、生活服务等设施和装备,特别是与现代化大农业相适应的农业信息化装备,才能使得学生等到了良好的现代农业信息化技术的训练。
4.2完善培养模式及运行机制
构建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达成校企合作双赢。以农业信息技术培养提升建设作为实践基地建设的重点项目,严格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推进科研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实践基地建设在完成研究生实践创新教学任务的同时,应该帮助基地企业进行科技咨询与开发、文化建设等,促进学校与企业共同发展。
4.3加强联合指导教师队伍
创新实践基地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学校与企业人员互聘制度,聘请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型专家任兼职指导教师,学生在创新实践期间实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由校内专业教师和实践基地相关技术人员共同担任导师。并制定相应的业务培养、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第一导师指导学生参加导师的理论研究,作为硕士阶段研究课题。在研究生实践基地配备第二导师,要求学生参与导师的横向项目,将所学知识融入到实际项目工作过程中,形成生产、学习和研究一体化。建立联合指导监督机制,进行月汇报,年总结,适时监督考查联合指导的成果。
4.4健全经费筹措与投入
根据基地建设目标和任务,合作双方共同编制和安排资金预算,并落实好预算来源,为实践基地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实践基地作为独立的科研企业单位,日常运行由企业负责,负责人由企业主要管理人员担任。日常运行产生的费用由企业负责解决。学校应负责参加实践创新的高校教师以及学生差旅费和生活补助费等,企业将为学生提供在企业学习实践必要的生活设施保障、津贴、项目资源等。
4.5确立共同合作科研和研究生培养方向
高校应结合国家对农业信息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发展战略,制定长远、科学的实践基地建设与发展规划,以互利共赢为宗旨,确立科研和培养方向,把提高研究生能力培养作为核心,推动产学研结合。经过几年的实践,不断的总结和改进,我院在与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基地校企共建中,逐步形成四个研究方向:土壤环境精确控制技术及理论、设施农业作物生理生态信息采集技术研究、设施农业环境信息传感测量技术研究、精准农业技术与装备。合作的“水稻生长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浸种催芽水箱控制器和种箱控制器”“、水稻育秧大棚环境监测”、等项目充分体现了农业信息化的特色,涉及到农业信息化各个领域和多种技术,使教师和学生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农业信息化的实施技术。
5实践基地建设效果
几年来我院依托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建立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8个,32名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在校外实践基地完成科研实践。3名研究生在研究生实践基地完成硕士毕业论文撰写,5名研究生正在实践基地接受联合培养。完善研究生实践创新学习研究机制,将研究生基地内科研创新实践与科研方向及竞赛活动有机结合,实现学习、研究的综合培养。马志欣等同学完成的《基于Android应用平台开发的农业信息数据监测及控制的智能农业移动中继》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荣获三等奖;薛龄继轩等同学的《基于云平台的棚室远程监控系统》项目获得华为杯电子设计大赛东北赛区二等奖。徐千惠同学获批省级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基于CAN总线的田间作业机车工况数据监测系统》。
6结论
高校和企业联合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可以共享社会资源,是推动产学研密切结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完善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学校实现资源集约化和合理化配置,有助于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实现人才培养的专业化,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力资源,从而真正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高层次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红燕.探讨农业信息化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J].农业网络信息,2010(9):122-124.
[2]苏建福,于宝.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践基地建设研究[J].科技资讯.2011NO.22.
[3]郑文轩,杨瑛等.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11(47):176-177.
[4]姚继明,魏赛男等.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提升纺织专业硕士的培养水平[J].纺织教育,2015,2(1):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