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6 19:02:0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项目设计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1项目实施期间的设计工作。项目实施阶段的设计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费用、质量与进度:
1.1.1设计工作对项目成本的影响。EPC总承包项目的成本控制,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应该严格的按照费用估算标准,编制不同准确度与深度的项目费用概算,这也是控制整个项能否成功的保障条件。EPC总承包项目运行的各个阶段中,设计阶段对项目的成本影响最显著,根据相关项目成本影响统计显示,在初步设计低额度按对项目成本造成的影响为65%-75%,项目的施工阶段对项目成本的影响仅仅只有4%-9%,因此,EPC总承包项目的最佳经济效益的控制阶段应该在项目的设计阶段,也就是说强化设计阶段的管理工作,在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2设计工作对项目质量的影响。由于EPC总承包项目的实施复杂,具有众多的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项目的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设计阶段包括的内容有采购、施工、检查、验收等方面,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项目质量的好坏,因此重视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不但能够节约施工成本,还能保证项目的施工质量。
1.1.3设计工作对项目进程的影响。由于EPC总承包模式自身的特殊性,致使项目具有设计周期长、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工程量大、投资高等特点,施工图设计的设计时间占整个项目总工期的40%-60%的时间,但是通过合理的设计,能够保证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并且设计工作还能根据具体的施工进度进行动态的调整,尽可能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还能有效的节约工程投资。因此重视设计阶段的管理工作,协调好采购、施工、检查等各方面的工作,能够为项目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2设计执行阶段。在设计执行阶段,应该组建一支设计团队,建设和管理好团队是项目执行的必要工作。在项目施工现场应该安排相关的设计人员进行现场技术服务,为项目的执行提供各种技术服务,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根据现场的具体状况,决定现场施工计划,并解决联络变更以等问题,再结合施工难度,安排施工技术服务代表与项目设计联络人走进施工现场,根据相关的施工状况,为施工现场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保证项目的设计执行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1.3设计监控阶段。基于EPC总承包模式的项目设计监控阶段,应该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是业主对承包单位的监控,承包单位将与项目有关的设计文件提交给业主与有资格的第三方咨询机构进行审批,业主根据相关的规定进行审批,发现问题后应该交给承包单位进行修正,承包单位有责任和义务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修改,直至业主审批满意;另一方面是总承包单位度分包单位进行监控,根据相关的设计要求与标准,根据相关的设计计划进行进度控制,根据风险计划表进行风险控制。
1.4设计收尾阶段。工程设计后期的设计收尾工作,也是EPC项目设计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审批的项目设计,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将施工图纸改过的内容进行记录,并将修改后的图纸放入竣工图中,将其存档当做项目的历史信息,然后整理项目组织过程资产,组织过程资产主要有共享知识库、程序和流程,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在项目操作过程中积累的无形资产。
2结语
[关键词]开放教育 英语专业 实践环节 商务项目设计 “三学+QC”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4-0200-03
引言
毕业论文教学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其质量高低是衡量学校和专业教学水平以及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目前,就国内不少普通高校而言,本科英语毕业论文存在的共性问题可归纳为“教”与“学”两个方面。“教”的方面体现在毕业论文课程考核形式单一,与专业培养定位有偏离;提供的选题范围狭窄,多半限于文学、语言、文化等几大类,与多数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趋向脱节;论文格式有失规范;教学组织管理不到位;指导教师数量不足,个别教师指导能力差,责任心缺乏;论文考核及成绩评定标准不一,把关不严,走过场。“学”的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于选题缺乏新意,过大过虚,有脱离实际的倾向;写作粗糙,拼凑组装,更有通过刊物、网络抄袭他人成果和弄虚作假的现象;毕业生就业的冲击造成学生投入论文写作的时间、精力不充分,态度不端正①②。
针对“教”与“学”环节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必要性受到质疑,争议有三。第一种观点认为取消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势所趋。理由是以培养学生研究能力为重要目的的毕业论文与大众化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第二种观点提出论文取消与否取决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专业、学校可以取消本科毕业论文,而研究型人才培养为主的学校及相关专业则不宜取消。第三种观点反对取消毕业论文,但建议改进。持这种观点的人士认为撰写论文是培养学生研究、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不该轻言放弃而应该加以改进③。
笔者同意第三种观点,认为无论是何种定位的学校或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不能轻易取消,改进的关键是考核的形式与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上。
一、开放教育本科英语专业商务方向集中实践环节――“商务项目设计”
广播电视大学于1999年开始实施人才培养模式与开放教育试点项目。该项目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所以,在知识、能力结构或培养规格方面会更加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就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加强专业实践能力训练而设置的,包括课程性实践教学与集中性实践教学两方面。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含社会调查、实习见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鉴于开放教育的培养对象是身份复杂、身兼数职的成人在职学生,而且远程教育下的师生又经常处在准永久性分离的状态,集中实践环节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必须有别于一般的普通高校,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上文中所提到的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更加符合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方向。
作为参与试点的首批专业,开放教育本科英语专业分商务与教育两个方向。商务方向集中实践环节课程是“商务项目设计”。该课程通过引导学生选择一个合适的商务项目,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并予以确定实施,旨在使学生了解并体验一般工商组织经常进行的商务活动全过程。几年的教学实践使笔者体会到该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新颖实用,教学目标定位明确,与商务方向英语专业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对检验学生的总体专业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商务项目设计的能力,加强学以致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可以说,项目设计的这种形式是国内商务类本科英语专业毕业教学环节中的一种创新,具有科学性与先进性,值得相似专业借鉴。
二、“商务项目设计”的“三学+QC”实践教学模式
由于“商务项目设计”课程与一般的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课程存在着教学目标、内容、手段与考核形式的不同,因此如何有效地组织课程实践教学,探索适合成人在职学生的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是摆在英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笔者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与探索,在课程教学上形成了独特有效的“三学+QC”教学模式,该模式具有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以服务为中心,以规范为中心等特点,其基本框架如图所示:
“三学+QC”是“导学自学助学+Quality Control(质量控制)”的缩略形式。在“商务项目设计”课程教学中,导学、自学、助学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互动交融,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其中自学是核心,导学、助学围绕着学习者自主学习而展开;导学是基础,对开放教育学员开展自主学习具有引导性;助学是后盾,学生对助学的各项支持服务具有选择性;而QC则是保证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正常开展的关键。
(一)导学 (Guided Learning)
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导学是学生学习准备阶段的重要环节,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通常情况下,教师的导学体现在“导方向”“导内容”“导方法”“导情感”等几方面④。
由于“商务项目设计”是集中实践环节的重要课程,难度大、周期长、实践性强,实践准备阶段的导学意义重大。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商务项目设计”的目的与意义(为什么要做?做后有什么收获?……)。其次,教师要引领学生明确商务项目的概念、要素与任务(项目是什么?什么样的项目才称为商务项目?学生需要做什么项目?……)。再次,教师要示范项目设计的操作技巧与步骤(项目设计包含哪些环节?如何进行成本核算?如何预测风险?……)。最后,教师要对学生表现出来的畏难与急躁情绪予以情感上的关怀与安抚(怎样克服心理障碍?如何得到教师、学友及同事朋友的帮助?……)。
在对课程开展导学时,“导内容”“导方法”至关重要。学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项目,是新建、拓展还是改进?是一般性的零售行业还是培训机构、外贸公司、物流公司或生产流水线的配置与安装?教师在初步选题阶段都应该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开展项目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分析。这样,学生在物色商机时就可以少走弯路。至于方法上的指导则更加必要,比如如何开展市场调研,是采用实地考察、现场咨询还是网上调查等形式?是收集第一手真实数据还是编制可信数据?怎样预测主流客户与潜在客户?方法上的有效指导可以使学生在设计之初就心知肚明,摸得着东西南北。
(二)自学 (Automatic Learning )
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的自学意指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贯穿于课程学习的全过程,通常由进入状态、主动预习、学后实践、选择助学等几个环节组成⑤。
参加“商务项目设计”课程学习的学生要主动进入到良性学习状态并不难。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让学生进入课程学习良好状态的内外环境十分有利,原因有三:一是所有有资格参加项目设计课程学习的学生学习动机与目标十分明确(向毕业环节冲刺)。二是经过前几年专业课程学习的熏陶,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已经养成,对他们而言,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进入课程学习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三是课程教学的导学机制十分健全,上下年级学员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学生早就了解到该课程是一门集趣味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与能力培养型于一体的课程,值得尝试。多数学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
课程集中面授辅导前的文字教材预习与网上相关导学材料的浏览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必要环节。学生在面授辅导中了解学习目标、任务、方法与进度后就进入到付诸实践阶段。首先制订个性化项目设计工作计划以保证在规定时段内完成项目设计各项任务,同时利用工作之便或业余时间展开社会调查,物色合适商机,完成项目设计初步选题与项目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在项目设计选题得到指导教师确认后,学生就可以分析客户状况,组织核心小组并收集客户代表的意见与建议,开展项目的SWOT分析,并在数据分析基础上撰写项目过程论证报告。前期的论证报告经过指导教师评阅确认后,学生就进入到项目实施的计划安排阶段。在这阶段,有关必须完成的大小事宜都通过行动计划与流程加以细化。商务项目中的成本分析与风险分析及对策对同学们来说是务必攻克的难关,需要掌握一定的财务专业知识,了解当前的市场行情与相关的行业特征。最后,学生通过项目框架图对前期项目细节内容进行有序盘点,为商务计划书的撰写做好素材的汇总与整理。可以说,学生在顺利完成八份项目过程论证报告的基础上,撰写商务计划书是水到渠成之举了。
(三)助学 (Supported Learning)
在“商务项目设计”课程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第一责任人,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优势也十分明显。那么,为课程学习提供支持服务的则是教学实施部门与各级教师提供的各类助学服务,它们借助于多种教学媒体优化组合和多种教学手段综合使用来实现,具体包括:开辟“商务项目设计”课程网上教学平台;建立课程电子信息库;整合课程多种媒体教学资源;选择并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利用集中面授辅导课,提供案例示范与讨论;优化教学内容,增设当前商务分析与成本分析过程论证报告,帮助学生理清项目设计思路,把握财务分析难关;利用全程跟踪法,指导学生商务项目设计全过程;创设多种交互渠道(Email,QQ,BBS,TEL,语音答疑)为学员寻求帮助提供便利。
(四)Quality Control (简称QC,表“质量控制”)
有一点毋庸置疑,要保证导学、自主学习与助学工作的顺利进行,QC必须贯穿始终。在“商务项目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中,QC体系的建立取决于把好以下六个关:
1.把好课程组织管理关
完善机构设置,加强师资配备是落实“商务项目设计”课程有效组织与管理的重要举措。在笔者的牵头下,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以确保该项工作顺利、高效、科学、公正地进行。同时,加强课程责任教师、辅导教师、指导教师和答辩组成员的师资配备。由系主任亲自担任课程责任教师和辅导教师,由拥有指导教师资格证书的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双师型的英语教师担任指导教师,而答辩组成员则由来自普通高校的外聘专家、教授和本校经济类、外语类专业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在整个课程组织教学环节中,为了保证质量,师资的配备是关注的重心。
建立一整套的“工作规范及操作流程”,不仅对下属电大教学点该课程的教学组织予以指导与监控,而且明确规定了各类相关教师与课程学习者的职责与任务,以及项目操作工作流程、文本格式、评分标准等各个细项,做到教学环节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把好课程面授辅导关
“商务项目设计”的集中面授辅导与一般意义上的毕业论文工作动员和布置有很大的区别。作为最重要的导学形式,笔者在面授教学中采用师生共同研讨与教师示范演练的方法,效果十分显著。师生共同研讨活动的开展是为了让学生对拟设计的项目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主题可围绕商务项目的概念与特征、要素构成、SMART设计原则、案例分析等内容。而教师的以身示范(专门设计了一个将食品连锁店扩展为中型超市的项目)可以让学生领略从发现问题到物色商机、了解市场行情、确定项目目标与实施计划的商务项目设计全过程。此外,利用往届优秀学员的项目设计方案,为学生提供几种类型的项目设计思路,更使学员能够克服心理上的畏难情绪,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去完成过程环节上的各项任务。
3.把好项目设计选题关
选题是做好商务项目设计的开端,是项目设计成功的一半。笔者在辅导学生考虑选题时,提出几条原则:一是要选择有应用价值与现实意义的项目。二是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能力范围所及的或与自身工作相关的项目。三是要选择大小适中的可操作性强的项目,四是要回避校园或书店拓展项目,以避免过分模仿教材范例。
在对项目选题加以引导的基础上,指导教师与学员之间就初步选题的交流与沟通是把好这道关的关键所在。在指导教师与学生首次见面时,教师就要了解学生选题的背景与目的,还要掌握拟选定项目所要达到的规模以及前期调查数据的真实性与可利用率的问题。对于庞大复杂的、可行性不强的、缺乏特色的、脱离实际的项目,师生要展开细致的讨论,必要的话,学生要重新做出选择。总之,在毕业项目的选题上,师生双方要尽量达到默契,以求最佳选择。
4.把好项目设计过程跟踪关
“商务项目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某种意义上而言,过程环节重于结果,所以,牢牢把住实践与写作过程关是辅导教师与指导教师的主要职责。“商务项目设计”工作分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学生通过面授辅导、网上课堂与文本材料等导学手段,领会项目设计精神。第二阶段是调查研究阶段:学生结合自身工作环境或实地考察等途径,发现问题,物色商机,做出初步的项目选题,同时拟定出个性化的工作计划。第三阶段是项目可行性论证及分报告撰写阶段:学生分析当前商务状况、客户与核心小组的需求与建议、项目的SWOT等要素,确定项目SMART原则。第四阶段是制订项目实施计划和分报告修改撰写阶段:学生制订项目实施计划表、做出财务预算、提出风险预防方案,拟定项目实施框架图。第五阶段是起草计划书阶段:学生在修改论证报告基础上,汇总数据,拟定适合真实环境的商务计划书。第六阶段是定稿阶段:学生完成各类报告与计划书的终稿,上交评审表、过程记录本、答辩申报表等材料。
由于成人在职学生工学矛盾十分突出,设计过程各个环节的跟踪指导与监控必须加以落实。跟踪的形式以面对面个别化指导为主、网络交互为辅,而辅导教师、指导教师与班主任三管齐下,阶段性分工合作的跟踪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十分奏效。只要把住各个阶段关,学生就能过关斩将,坚持到最后。
5.把好商务设计报告写作关
分报告与计划书的写作是对整个商务项目设计工作的“物化”,也是反映设计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把好英文报告与计划书写作关,对提高商务项目设计的质量意义重大。首先,我们要对商务设计整套文档的封面、目录、内容、字体、字号、字数、版面格式、打印实行规范化要求。项目设计终稿的内容要求齐全,必须包含设计书文档封页、计划书封页、目录、实施要领、计划书、分报告正文和附录等各项。报告与计划书用英文书写,要求体裁正确,脉络清晰,语言流畅,无明显语法错误,而且,各类表式与数据要表达正确,排版美观。此外,指导教师不仅要对学生报告中出现的语言问题提出修改意见,而且要考虑到商务计划书的文体特征与应用价值,注重论证报告的科学性、逻辑性与可行性,把好写作质量关。
6.把好课程成绩评审关
成绩评审是整个项目设计工作中的最后环节,也是需要各方严格把关的环节,可细化为以下几步:(1)明确各阶段成绩评分标准。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过程论证报告占40%,项目计划书占60%。过程报告占课程总成绩的40%,能够充分体现重视实践过程的教学目标,符合开放教育教学理念,也符合项目设计的普遍规律。(2)划定成绩评审的三个步骤:初审、中审/答辩与终审。指导教师予以初审,给出初评成绩,交“成绩中审工作小组”核查。中审工作小组根据评审标准,通过交叉检查与实施口头答辩的方法,给出中审/答辩成绩与意见,交“成绩终审工作小组”最后审核。终审小组根据初审与中审/答辩小组意见与建议给出终审成绩。(3)为了以示公平、公正,杜绝人情分,中审/答辩和终审环节采取相关人员回避原则。而且,答辩与终审工作小组的成员组成以外校、外部门的专家、教授、主任为主。(4)保存商务项目设计文本资料与电子文档以备查。
三、结语
笔者认为,“三学+QC”实践教学模式应用于开放教育本科英语专业商务方向集中实践环节取得显著成效,商务项目设计的亲身体验使许多学员受益匪浅。
本科毕业论文实践教学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巨工程,它更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工程。笔者相信,无论我们采用何种实践教学模式,只要我们的教学对象通过这个环节而学有所获,写有所新,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得到切实提高,那就是成功的。
注释:
①陆玉梅,唐世学.毕业论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1):32-35.
②陈家新.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育科学,2002(2):43-44.
③黄春梅.本科毕业论文不宜取消――对武汉四所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现状的调查.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l):80-83.
关键词:艺术设计;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创新
作者简介:明兰(1978-),女,湖北赤壁人,南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副教授;廖建军(1965-),女,湖南宁乡人,南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院长,教授。(湖南 衡阳 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课题“设计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批准号:湘教通〔2013〕223号)、2013年南华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立项课题“基于学科竞赛平台的艺术设计专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3XJG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075-02
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活动,[1]属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在近几年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中,项目化教学一直是大家探讨的热点问题。该教学方法所具有的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等优势使得其被很多院校大力推广,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解决。
一、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的项目来源基本上分为三种形式:一是模拟项目,即由教师模拟企业真实工作过程,结合课程所学专业知识设计项目选题。二是企业真实项目,又可分为两种形式: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企业实际项目,目前很多高校都是通过“工作室制”和“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展项目教学;企业通过媒介平台的企业征集项目。三是设计竞赛项目。竞赛项目具有“真题真做”的实践性、学科前沿的创新性、有偿奖励制等特征,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总体上看,国内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项目设计形式大于内容
在针对实施项目化教学重要条件的调研中,学生们将项目设计排在首位,说明项目设计水平是项目化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真实项目是由教师和企业共同研制与开发的,项目设计贴近生产与生活实际,往往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但目前国内企业参与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课程建设并不充分,使得模拟项目在众多高校的项目化教学中占有极大比重。对于模拟项目而言,教师成为项目设计的主体,很多教师由于自身专业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的不足使得项目设计形式大于内容,缺乏典型性、真实性、完整性,使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实施项目化教学中面临困境和质疑。
2.项目化教学重授之以渔,轻授之以鱼
项目化教学在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造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方面确实及时、有效,但是需要思考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项目化教学法是否具有普适性,并不是全部课程都适应于项目化教学模式。二是项目化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关系问题。现在有的教师形成了一种误区,认为项目化教学旨在提高学生技能,对传统的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或者“由于开发技术的不完善,任务系列化、项目系列化问题没解决好,导致项目中知识的消失”。[2]理论虽源于实践,但理论也指导实践,理论知识的欠缺势必会造成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足。
3.项目化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尚未形成
如何建立科学的项目化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是项目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尽管“过程评价+效果评价”是目前项目化教学考核的普遍方法,但仍存在种种问题。如:有的教师将考核细则设计的过于琐碎,考核过程复杂;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复杂性和项目类型的差异性,使得单一化的项目教学考核评价体系难以满足要求。
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创新
1.根据课程性质合理选择项目类型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其课程体系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三大模块构成。面向大一、大二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解决的是设计学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因此并不适合采用具有实际工作性质的项目化教学。面向大三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其学习是循序渐进式的,既有理论知识的讲授也有技能的进阶训练,而企业实际项目往往是要求较高的生产性综合项目,很难在课程一开始就导入。此外,大多院校目前的教学管理模式很难满足企业实际项目的需求,仅以专业课程的排课来看,时间安排往往不能按项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灵活处理。加上教学资源不平衡,很多地方院校很难引入能够满足教学需求的合适的企业实际项目。因此,专业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应当以系列化的模拟项目为主,辅以竞赛项目和企业征集项目,以保证理论课时的讲授和技能的全面训练,打好坚实基础。进入大三下学年和大四学年,随着课程设计和快题训练之类的实践课程增多,课时安排自由度较大,可以依托工作室或校企合作基地将企业实际项目纳入教学,并以竞赛项目和企业征集项目加以辅助,提高实战经验。
2.专业课程项目设计应体现出进阶性、真实性、完整性和典型性
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课程分析是顺利开展项目化教学的基础,可以保证项目开发的系统性、目的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对于专业课程的模拟项目,项目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1)进阶性。打好基础,循序渐进。项目设计初始难度不宜太大,以免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应根据课程知识体系以及学生的认知和技能水平做到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进阶。
以笔者所讲授的“包装设计”课程为例:从教学内容上看,在72学时内需要讲授包装设计的历史以及基本概念、包装的创意及设计、纸盒结构设计、容器造型设计、品牌商品系列化包装设计、包装材料以及印刷工艺等诸多知识点;从商品分类上看,包括了日用品类、食品类、化妆品类、医药类、五金家电类、儿童玩具类等;从包装材料上看,包括了纸、塑料、金属、玻璃、木、陶瓷等。应该说涉及到的知识和技能相当繁杂,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考虑前后递进关系,笔者设计了三个难度相对较低的单一性项目和一个难度较高的综合性项目,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讲授完包装设计的历史以及基本概念、包装的创意及视觉设计、纸盒结构设计的知识点后导入第一个和第二个单一性项目:基于纸张材质的××商品的包装设计(两个项目要求商品类别不同);讲授完容器造型设计的理论之后,导入第三个单一性项目:基于非纸张材质的××商品的包装设计;讲授完系列化包装、包装材料以及印刷工艺后,导入第四个综合性项目——完成××品牌商品的系列化包装设计。
(2)真实性。很多教师进行模拟项目设计时倾向于自由命题,学生自行选择具体选题。事实是,学生不是客户,对市场需求缺乏了解,很难达到项目真实性要求。也有教师重创新,轻微创新,动不动就要求“学院派”的大创意设计,忽视商业设计的实际需求,似乎让学生完成项目的难度越大,项目化教学就越成功,导致学生进入社会实际工作往往无所适从。项目化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务实的,在真实的平台上提供学生创意想象的空间。项目设计的真实性应通过项目内容、项目要求、项目目标三个方面来实现(见表1)。
笔者在“包装设计”课程的前两个单一性项目设计中采用了既定命题,即教师就是客户,要向学生介绍该商品,并提供给学生真实可信的商品图文信息。在后两个项目设计中则采用自由命题,让学生自行选择探索内容,只提出项目要求和项目目标作为引导,凸显学生“主体性”,激发学习兴趣。如果有合适的企业征集项目和竞赛项目,就将其纳入项目选题。例如笔者在“项目一”中曾设置过“北欧欧慕多士炉包装设计”这一选题,向学生介绍了商品的基本情况并提供该商品的基本图文信息(包括产品尺寸规格、品牌标志、产品文字信息、产品摄影图片等),要求学生设计出至少三种风格完全不同的包装方案。学生们在此基础上自由发挥创意,从纸盒结构到文字、图形、色彩搭配以及纸张材质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和探索,最终设计出了各具特色的包装作品。
(3)典型性和完整性。项目设计的典型性是指项目要具有普适性。完整性既指每一个项目的完整性(真实再现实际工作流程),又包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的完整体现。在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已被设计渗透,对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日益丰富繁杂。
以包装设计为例,商品种类繁多,食品包装和医药品包装无论是在创意构思、视觉元素表现还是在包装材质上的要求都截然不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商品包装提出了人性化包装设计、绿色包装设计、民族化包装设计等新观念、新要求,需要教师通过科学的项目设计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在“包装设计”课程中,笔者会在前两个单一性项目设计中有意识地选择两种不同的商品类型,如食品、日化品、五金家电等较为大众化的商品。而在后两个项目设计中则要求小组选题时在商品类型和包装材质上要有区别,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小组间的不同项目相互学习,引发思考,尽可能达到教学的完整性。此外,在最后一个综合性项目设计中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学生从项目选题到完成的设计作品能够体现人性化包装、绿色包装、民族化包装等设计理念,鼓励设计创新(见表1)。
任何形式的学习都应该是反思性的,鼓励回顾和批评以前的学习以及新近构建的观点。因此,项目化教学应当遵循设计教育“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知”的基本认知规律,既要授之以渔,也要授之以鱼,只是授之以鱼中“授”的方式必须改革:一是由“主导式”转向“引导式”。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初始理论教学仍需要以教师为主导,导入设计项目后则转向引导式,实践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则以引导式为主,以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二是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互动化”。教师不再完全以自己的意愿进行授课,而是根据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传授知识与观念,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文献阅读,既达到了因材施教的效果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在项目结束后要求学生进行设计提案,并以提交总结报告或小论文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口述表达能力、逻辑思考与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实现高素质、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培养目标。
4.考核评价体系应为多元化和多维度、多层次的体系
不同的项目类型应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法,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一是模拟项目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以激发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二是企业真实项目采用教师评价、企业方评价(设计师或项目经理等),以企业的要求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促使学生认清自己与实际工作的差距;三是企业征集项目和竞赛项目除了教师评价、企业方评价外,还应将评选结果加入到考核之中。项目化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需要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体系。考核内容一方面包括对项目完成进度、项目完成质量(表现多样性、设计原创性、设计制作与实施效果等)、项目设计提案、项目总结报告或小论文等整个过程的考核,另一方面也要考核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自我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情况(具体比例分配情况见表2)。
参考文献:
【关键词】商务英语;实训;校企合作;师资
【中图分类号】G640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及办学模式,研究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级实用人才,而进行专业实训,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级实用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不断重视专业项目实训模式,并投入大量资金物力发展专业实训模式,许多理工科的专业项目实训模式成效显著。在这个形势下,诸如商务英语等文科专业的项目实训模式也得到相应发展,然而相比理工科专业实训模式的发展,仍稍显薄弱。我们只有认识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设计实训模式存在的不足,针对性地加强相关策略地实施,完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设计实训模式,使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真正实现与社会接轨。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设计实训模式的现状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设计实训模式以项目设计为主要形式,以目标及成就为导向,以劳动过程系统化为教学理念,涵盖了项目确定、项目分析、项目策划、项目管理和评估等内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通过在校内校外共同相结合的方式,完成项目任务,进行项目报告及演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开展项目设计实训模式,能有效将培养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及其商务能力结合起来,实现对学生综合技能的全面培养,对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诸如德国、澳大利亚等高职教育发达的国家,惯用校企合作的形式实施实训项目,且非常注重对高职师资队伍建设,能有效将项目设计引入实训,构建了较为成熟完整的实训体系,有效地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职业人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受到经费等方面的影响,难以建设专门的商务英语技能实训基地,缺乏适当的实训模式,而这个专业受到专业性质的影响,学生难以被公司大批同时接受,就算是得到了实习的机会,学生所担任的实习工作也较为单一,主要偏向文秘性质的工作,学生的商务综合技能得不到有效地锻炼。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设计实训未能有效地以行业为依托,实现校企合作共同参与,没有集体的实训目标及规划,主要依靠学生个人到企事业单位实习,以实习心得、论文等报告形式汇报实训效果,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国际商务活动操作能力得不到有效培训,人才培养模式达不到市场的需要。此外,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仍是实施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设计实训模式的薄弱环节,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对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培养的重视与投入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训的效果,大大降低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相关对策
(一)深化校企合作
深化校企合作,做好企业岗位调研工作,对商务英语专业方向的对应工作岗位及相关工作要求,工作流程及行为体系展开调研及分析,分解并组合相关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然后准确地定位实训的目标,制定有效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设计实训及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实训内容与行业挂钩。校方充分吸收企业的优秀资源,搭建一座连接校企共同利益的桥梁,可指派实训教师深入企业,为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研究企业专项课题等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实训教师参与企业实际工作、为企业解决问题的过程,自身的专业实践技能也得以提升,有助于将知识运用与项目设计实训中,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校方可广泛联系各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外出实践实习的机会,学生通过开展实习活动,将校内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不仅增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还积累了较为丰富地社会工作经验。此外,校方还可与企业合作,聘请企业行业内的专家参与到校内专业实训中,给专业项目设计实训注入活力,与校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实用教材、开发实训项目,为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设计实训及课程的开发设置提高指导。
(二)建立开放性的综合实训模式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设计实训以商务工作的过程作为载体,以培养商务应用能力和职业基本素质为核心,依照职业岗位的要求制定项目设计。实训教师引导学生学生展开市场调研活动,主动发现市场的需求,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学生尽快的开始实践于社会。还可构建开放性的商务英语工作室,工作室真实模拟日常商务活动中的接待、参观、洽谈、宴会等各项环节,教师可给学生指派报盘、支付、保险、运输等各个环节的各项任务,学生运用所学的相关课程知识,进行商务活动模拟实践,完成指派的工作任务,最后由老师及行业专家进行把关评价。教师可通过网络形式与学生保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项目进度及存在的问题,及时交流解决,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建立商务英语工作室,能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融合在一起,有效增强学生的语言水平及商务实践能力。
(三)加强师资培养
商务英语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开展项目设计实训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作为一项融合了商务能力及英语语言能力的综合性技能实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设计实训对教师的素质及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校方应充分认识到实训实训师资队伍建设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将培养师资队伍纳入到学校的整体规划建设中,制定系统地师资培训计划,循序渐进加以实施,系统地规划教师的职业发展。可通过校内培训、学历进修等方式,聘请企业专家对校内教师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鼓励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锻炼,在实践中了解行业内最新的发展资讯,提升自身的专业实践技能。商务英语教师自身除了参加学习组织的培训,到企业锻炼之外,还需不断加强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并考取外贸跟单员、电子商务师、翻译资格证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做到教学相长、考学相长。以扎实的语言教学能力和商务知识应用技能为社会培养出高级商务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薛超.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设计实训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关键词】基于项目的学习;信息技术;工作过程导向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7)05-0063-03
基于项目的学习(PBL)与工作过程导向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经历了多次体系转型:从知识点主线到工具主线,再到主题活动主线,现在逐渐过渡到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引入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设计新理念,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和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有了新的研究课题和实践领域。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观,主要应用于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中。根据德国职业教育专家劳耐尔教授的观点,工作过程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劳动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比如,制作旅游计划,编辑电子报刊或者编写程序等。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经过提炼加工转化成学习领域,也就是对应的一门课程,并表现为一个或者若干项目的方式。每门课程再由若干个“学习情境”组成,学习情境是学习的情形和环境,往往以任务的方式出现,构成整个项目的组成部分。这种课程设计理念和流程同样适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以初中信息技术“一起来攒机――电脑组装工作过程”为例,在计算机系统认知部分,项目定为“一起来攒电脑”。由学生三四人组成一个虚拟电脑公司,学生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报价(由教师提供,分为办公电脑、商务电脑、游戏电脑等几个类别和低中高几个价位),通过并列式的知识章节学习,并配合对应的小项目和任务,结合网络查询,电子市场实地考察,分门别类对各个软硬件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并最终提供一份电脑组装清单或者品牌机建议,还要包括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建议清单和说明,最后各电脑公司进行汇报展示,由教师及其他同学模拟客户进行验收。
存在的问题
1. 信息技术项目课程的研究现状
(1)主要在职业教育和大专院校,中小学应用的研究还比较少,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否适合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还存在争议。
(2)PBL教学实践应用案例较少,配套的项目课程等资源,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尤其是小学。
2. 信息技术课程项目设计实践的困难
(1)课程理念难以改变
知识点主线、工具论和主题活动主线的课程观依然占据主流,彼此独立、互相缺少内在联系的序列“活动”,还顽强地占领着课程内容,严重削弱了信息技术的课程地位,甚至有人提出信息技术课程有无独立的不可替代的内涵,以及信息技术课程是否有独立存在的必要。
(2)实践中,很多教师将项目和问题、案例、任务、主题活动等相混淆
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学习,这两种教学模式目前应用都比较广泛。二者的英文缩写都是PBL,都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都属于探究式学习。但是项目和问题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项目”是基于工作过程且来自真实世界中的综合的跨学科的学习内容,它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问题”更加侧重于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建构,是基于学科的。
以广东省小学课本信息技术第一册(上)第5课《我画我家》为例。掌握画图软件的“直线”工具、“颜色填充”工具以及相关技巧。问题设计:引入神笔马良的故事,引出课题――我画我家。再以孩子们熟知的贝贝拜访马良为引子,出示各种造型的房子。发出质疑:同学们想不想和马良一样具有这样神奇的本领呢?通过闯关游戏,掌握相关工具和技能。项目设计:设计“植物大战僵尸”情境,用画图软件画出的栅栏来保护好葵花。学生需要进行思考,通过增加栅栏、警示牌及上色等操作来阻止入侵者,最终完成作品。不同点:前者以问题为出发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多以游戏或者案例方式呈现;后者以作品为出发点,通过作品制作来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和“活动”“主题活动”“任务”也有明显区别,后者概念侧重于表达任务或活动设计的本身,“项目”的内涵显然要丰富得多,超越了“为任务而任务”或“为活动而活动”的简单思维,上升到课程建设的层次。
(3)教学项目设计能力不足,优质师资缺乏
课程设计与开发是个系统工程,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开发更是如此,需要融会贯通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应用等各个领域。
项目设计三原则
设计一个科学、有趣并易于教学实施及评价的信息技术课程项目并不容易,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1. 项目内容的真实性――源于生活
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应该来源于生活或者工作中的真实过程。但在实际项目设计中,围绕知识技能点的传授而杜撰出来的项目比比皆是。
比如,信息技术第二册(下)第3课《计算旅游城市的平均气温》,主要学习Excel计算平均值。教师的教学情境是这样设计的:贝贝一家的旅游计划是下周去北京游玩,于是用了Excel表格统计了北京最近五年来三月份的平均气温,然后求平均值。这个子项目的设计明显脱离生活实际,因为旅游者只关心后面几天的温度,最近五年三月份的平均气温只对气象学家有统计意义。
2. 项目内容的典型性――高于生活
项目的设计与选取要能体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特性和工作过程,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应具备真正的从事某项“工作”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某次“工作”的能力。
3.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适用于教育教学及生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要关注热点和学生兴趣,宜小不宜大;同一项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可以选择不同主题;项目设计要适当留白,可分为封闭项目、半开放项目和开放项目,供不同层次的同学进阶使用。
项目设计三策略
除了原则,项目设计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策略和方法。
1. 学科整合策略
(1)整合其他学科:把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入信息技术的项目和任务中,而不是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以保持学科的独立内涵。比如用Word来制作电子报刊,就需要语文的写作、美术的美工、音视频剪辑等其他学科知识;LOGO、Scratch、GOC等程序设计课程与数学相结合等。
(2)整合社会问题:将科技、环保、旅游、自然、人文等问题,通过设计适当的情境来融入整个项目,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要紧密关注学生的兴趣,但不媚俗;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但不拔高,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下将每门课程O计为一个整体项目。例如: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上):我爱我家,绘制美好家园;第二册(上):环保你我他,制作电子小报;第三册(下):小猫历险记――益智游戏制作;七年级上:小小分析家,数据来说话,做理财记录和分析;八年级上:校园主题海报等。
(3)整合内部模块:按照目前的课程体系,将所有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
比如,深圳市龙华区每年开展的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现场比赛,就要求学生每组三人,分工协作,根据主题(一般是科技、环保、人文等学生关心的话题),综合运用文字录入与图文混排、绘画绘图、图形图像处理、音视频处理等各类软件,参照电子出版物的有关标准,在一个半小时内根据现场指定的主题,利用网络搜索和提供的电子素材,合作完成一份电子报刊的设计制作,通过比赛引导项目设计及教学。
2. 结构化策略
项目课程一般采用积木式结构。项目名称确定后,就需要进行分解,细化成一个个项目单元(子项目),以便组织教学。子项目之间有二种基本关系:递进式与并列式。
递进式是各个子项目有前后顺序,只有完成了前面的子项目,才能进入下一个子项目的学习,重在流程的设计与管理。
以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下)“小猫奇遇记――益智游戏或益智故事制作工作过程”为例,本册主要学习Scratch软件。项目定为“小猫奇遇记”,并提供一些学生制作的Scratch项目作品;在教学实施中组织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启发下先自定主题,形式可以是益智闯关游戏,也可以是童话故事。小组成员根据游戏或者故事脚本,通过递进式的多个小项目或任务,最终制作出一个相对完整的作品,并进行集中的展示和评比。
并列式指的是各个子项目是并行关系,相互之间没有前后逻辑,但共同作为项目的有机组成部分。项目课程之间也可以采用类似的结构。
3. 统筹考虑的弹性策略
(1)处理好与其他课程模式的关系。项目课程存在“泛化”现象,并不是所有课程内容都适合设计成项目。
(2)教学实施与评价保障情况。项目教学需要较长的连续的时间,需要考虑学校是否开展翻转课堂等新的课堂教学方式;考虑学校能否开展单双周连堂上课,两周集中一次较长时间完成子项目;考虑学校是否具备开展项目教学和小组教学的设备设施,尤其是使用了岛状或者内U型的实训室布局;考虑学校是否有能力对项目进行检测;考虑该内容是否设计前置知识,在项目前是否学习了基础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考虑后再进行项目设计,并有足够的弹性建议。
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设计是一个跨学科的复杂的研究课题,本文尝试把职业教育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理念引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并提供了一些设计原则与策略。我们认为项目课程和项目教学法同样适合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及教学,目前碰到的困难主要是开发技术上的问题。因此制定出有整体设计的中小学信息技术系列项目课程,并进行实践检验与效果分析,这些还需要去做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
参考文献
刘景福. 基于项目的学习(PBL)研究[D]. 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2002(4).
钟柏昌,李艺,魏婷. 工作主线: 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建设的新进展[J]. 电化教育研究,2004(10): 26-29.
范晓云. 信息技术项目教学中任务设计的原则[J]. 职业技术教育,2008(08): 36-37.
高志军,陶玉凤. 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J]. 电化教育研究,2009(12): 92-95.
刘晓峰,高洪卓. 如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有效开展项目教学[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7): 45-47.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经过了十年的快速发展之后,2011年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明确提出了绿色文科、绿色学报的办刊理念,期刊定位更加清晰,学报定位为“多学科研究资源环境问题的国内高端学术平台,广受学界尊敬的新锐文科学报”。二是相关期刊数据继续前移,权威文摘转载量稳中有升。学报再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北大2011版)和CSSCI来源刊(2012-2013),其中在CSSCI同类期刊排名由2008-2009年版的第65位、2010-2011年的第42位提升到第27位。三是特色栏目“资源环境研究”荣膺教育部“名栏工程”建设栏目。
为感谢海内外专家学者的支持与厚爱,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本刊编辑部决定从2011年起,开展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刊发的全部论文(共计119篇)。
二、评选数量
共评选10篇优秀论文。
三、评选标准
1.论文选题探讨的是本学科的前沿、难点问题,或在研究方法上有新颖独到之处。
2.有较高的影响因子。
3.被权威文摘全文转载。
4.适当考虑是否为重要基金项目。
四、评选方式
1.初选阶段。在初选阶段,作者可以自荐,读者可以推荐,但需要提供推荐理由或证明材料;同时,编辑部也将对所刊发的论文进行挑选。自荐或推荐截止日期:2012年3月31日。
2.专家评议阶段。成立由校内外知名教授组成的评审专家小组。编辑部将组织专家进行同行评议,确定拟入选的优秀论文并在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网站(省略)上进行公示。
3.省略.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我校首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论证会召开
关键词:导游项目;课程设计;能力目标
课程设计的意义与价值不言而喻,正如戴士弘先生强调那样,不少课程理论分量过重,内容抽象难懂,加上“一言堂”的教学方法,[1]任课老师如不对其进行精心改造,设计行之有效的训练项目,其教学效果则可想而知,更遑论凸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那么,应该如何开展教学项目设计呢?
十多年来,我们一面参研教改理念,围绕“能力目标、项目载体和能力实训”原则,一面借鉴同行宝贵经验,对原有《导游业务》教材体例进行大量删改,精选导游案例、设计应变项目,补充接待技巧,通过“学中做”与“做中学”等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
一、“四部七阶转进式”的项目设计思路
与一般的各班分组教学不同的是,在设计课程子项目时,我们注重将有关导游理论分别拓展为问题呈现与小组解析、分工合作与资料查询、成员答疑与相互讨论、课件制作与课堂答辩四个部分,在陈健平等老师的教改方法基础上[3],将子项目拓展为多个层次递进的单元设计阶段,往往采用“七阶转进”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潜移默化地培养其能力。下面以校园地陪接待为例,看看我们的子项目是如何设计的:
阶段一,创设地陪接待情境。我们先让学生了解有关要求,以便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探究兴趣。
阶段二,地陪接待任务分工。放手让各组自定组长1-2人,小组内部明确个人任务:要求作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阶段三,限时让大家分头查找资料、形成基本观点。
阶段四,小组头脑风暴。各组通过交流讨论,相互启迪,逐渐达成共识,确定小组课件报告思路。
阶段五,草拟汇报课件。课件制作要求结构合理,条分缕析,图文并茂,论点鲜明,言必有据。
阶段六,润色完善提高。提炼深化小组思路、修改美化课件,穿插多种工具,极尽各组才干,如既可以制作电影解说视频,也可设计为微课形式或网络主播等多种手段进行呈现,尽显各组风采。
阶段七,课堂交流汇报。各组至少安排五个同学上台汇报,可由一人负责小组任务与组织安排介绍,一人主讲,一人补充,一人计时,一人协助播放课件,要求小组成员密切合作,彰显团队精神。
各组汇报时要求扼要地阐明基本思路、基本观点、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法等,汇报时间限定为3-5分钟,然后,答疑时间可安排在5-7分钟之内;针对汇报中存在的疑点,老师可以边引导其它同学自由发问,边总结点评。
这种层层推进的教学子项目设计思路,要求老师一是熟悉岗位技能,二是富有创新能力,三是善于项目设计。力求精心设计的各子项目,既能涵盖重点、切中难点,又要角度新颖、难易适中;既有学术性和趣味性[4],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既有可操作性和代表性,又可纲举目张,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学了还想再学”。
二、集贯穿性与持续性为一身的项目设计思路
本课程整合成“经营模拟公司、邀请高管讲座、剖析导游案例、开展主题辩论、组织小品表演、景点采线考察、假日兼职讲解、组织参加各类技能大赛等7个训练项目,融教材理论与实训内容于一体,使之具有贯穿性、覆盖性、持续性和综合性的“一体化”特点,下面选取五类项目略加阐析。
(一)轮班经营模拟公司。与当地旅游企业合作共建的校企共育人才培养平台,携手共建校内模拟旅游公司,安排学生轮流在这个真实的校内基地实训,可由企业负责监督、老师负责指导,校企共同评估考核,以期锤炼学生的导游技能。
(二)每三周组织一次辩论。结合所学内容,由老师设计如“导游小费,受之无愧”;“导游讲解,能吹是金”;“山河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导游宰客,实属无奈”;“导游生活,光辉短暂”等6个辩题,然后围绕其中一个辩题,组织学生搜集材料,写出辩稿,遵循辩论程序,在课堂上分大组交锋。辩论时,老师引导辩论方向,避免偏袒,但可为劣势方加油打气,以免出现一边倒的困局,影响论辩效果。
(三)组织导游小品表演。作为模拟岗位现场情景,脚本由师生共同创作,小组抽签分别扮演导游、游客等角色,围绕某个主题展开小品表演。情节设计时尽量曲折,篇幅短小精悍,综合运用写实、夸张和幽默等多种手法来褒贬导游行为。高职学生不少同学性格外向,课前如能加以必要彩排准备,一般均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景点采线与现场讲解。这两个项目可同时进行,一般是提前设计线路,课后申请校车,老师带队指导,学生轮流训练的教学方式,它能让学生一面体会接送团队、模拟路途讲解,感受景观之美,一面实地观摩导游团队接送程序技巧。
(五)组织导游技能大赛。学然后知不足,“赛然后方知攻”。近年来,导游竞赛越趋激烈,选手们如能在限定的几分钟内,历经自选和抽签景点讲解、导游知识测试、才艺评比等多个环节,并可脱颖而出,其综合素养与表达能力,确实非同凡响。分班组织技能竞赛,既考验同学们的组织能力,也是提升能力的一个难得机会。
上述综合性项目设计不仅能使学生身临其境,乐于参与,而且如组织得当的话,既能提高师生自身能力,又能让同学们满怀期待,“练了还想再练”。
三、融参与性与体验性一体的项目设计思路
按照戴士弘老师的观点,任何教学设计都要首先确认能力目标,才能围绕目标来开展相关的教学设计。参考赵爱华老师的研究成果[5],导游业务课程项目设计中将着重围绕以下几个能力目标来展开深化。
一名称职导游,除了职业操守好、法制意识强、具备出色的控团应变能力,既能独当一面地处理各种导游事故,也还要善于从工作发现行业趋势,并能通过论文报告的形式表达出来。
由于生源背景不一,多年教改项目设计经验表明,课程项目开发亟需因地制宜,将导游知识分析与模拟项目训练有机结合,力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进而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教改理念。
还是以“地陪程序”为例,老师大都围绕“迎送”环节来展开模拟导游练习,有的老师也会挑选本地景点作为讲解对象,也有的以新生作为对象,将课改与新生教育结合起来,这些项目都不错,但距离现实毕竟远了一点。而有些老师,如高洪涛[6]和赵立民[7]等人的教改实践就挺有意思,值得我们借鉴拓展:
首先,就地取材。结合校园环境,赵老师选取了如教学楼台阶、行政楼喷泉,运动场和教学楼等12个校园景点。
其次,命名诗意化。师生一起来给校园景观起一个好名字,如“111级台阶、五彩喷泉、民族情调的办公楼、精巧别致的运动场、傲然耸立的教学楼、窗明几净的餐厅、错落有致的学生宿舍区、百米绿墙、融和温馨的老师宿舍区、别墅小院、民族宾馆、宁静心怡的松树林”等,要求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
然后,分组创作。介绍完如何撰写导游词后,老师要求每组同学就其中2个景点自拟“标题”并撰写讲解词,要求各组选题不能重复。
接着,修改润色。任课老师除了自己对学生的习作进行修改、整理,综合成一份较为完善的导游讲解词,还请其它老师甚至是中文高手加以润色,使之成为一份规范成型的景点解说词。
最后,示范解说。选出数位口才较好的同学,轮流为全班同学导游讲解,深得好评。借助手机、DV、相机,还可将此制成视频,这既是份独特的学院宣传资料,也是课改产品的成果。
上述项目设计,无疑会增大教学难度。但在此模式下,学生主体性通过“参与”过程得到了充分发挥,就地取材,直观可行,成就感快,容易激发“试一试”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欲罢难收,往往“试了还想再试”。
参考文献:
[1]祁颖.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6):132-133.
[2]魏咏梅.试论《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J].闽江职业大学学报,2001(2):34.
[3]陈健平.对导游业务专业课教学问题的若干探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报,2005(2):40.
[4]戎丽平.“任务型教学法”在《导游业务》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2010(5):23-24.
[5]赵爱华.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辽宁高职学报,2004(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