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7 13:15:1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建筑美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 可塑性 建筑美学 场所精神
Abstract Based on the plastic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crete building, propos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esthetic value of modern concrete building cases, combined with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aesthetic trends. Analyzing the modern concrete buildings from genius loci, brutalism and literati aspects. Making an explicit explanation on the influence that the changes of concrete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under the concret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ncrete building, plasticity,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genius loci
1.相关理论解读
1.1可塑性
可塑性是指混凝土建筑在形体上能被模板规定成任意形状,建筑形体的规定性不强,自由度很大,可塑性是使混凝土的表现力完全不同于其它建筑材料的最主要性质。混凝土的成型过程是一个由动态变为静态的过程,混凝土的流动性使它可以依据模板而塑成任何形式。也就是说混凝土没有固定的形式,它的最终形态有模板决定,这就为建筑中的美学考虑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与砖石、木材等传统建筑材料相比,混凝土具有许多不同的材料特点。首先,由于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结构的各个部分是以一个整体状态结合在一起的;其次,混凝土是在一种半流质状态中制作的,因此它可以塑造成任何形状。
以上两个特点,都可以基于混凝土的可塑性所延展出的,而正是由于建筑师和结构师们利用了混凝土的这一特点,使之成为现代建筑设计中常用的、用于表现建筑师意匠和营造特定建筑美学的“神器”。从设计上来讲,混凝土的流体状态及力学性能使得它广泛应用于专注形态塑造的建筑,也流露出技术上的美学意义,这充分展现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1.2建筑美学
建筑美学是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虽然建筑伴随人类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但建筑美学的出现却是20世纪的事情。英国美学家罗杰斯・思克拉顿从审美的角度论述了建筑具有实用性、地区性、技术性、总效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可看成是建筑美学的创始人。美国现代建筑学家托伯特・哈姆林较全面地概括了建筑美学的基本内容。此外,包豪斯的建筑美学理论与现代主义联系较多,美国建筑大师文丘里则从符号学的角度来探讨建筑的美和审美问题。
1.3混凝土建筑的发展历史
从材料的工程学和结构角度来看,罗马人将混凝土从天然的填充料发展成主要的结构材料。万神庙穹顶的建造过程没有使用模板,而是采用卧砖分层圈砌。随着罗马帝国的消亡,大多数重要的结构和工程发现及研究并没有延续下来,18世纪以前,混凝土并没用被当成建设的主流材料。
到19世纪,法国首先开始使用混凝土作为建筑立面的表现材料。水泥的发明直接推动了混凝土材料的发展,此后混凝土的运用也日益广泛。意大利建筑师皮埃尔・奈尔维在推动混凝土使用的路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对于钢筋混凝土的应用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奈尔维既是建筑师,又是一位诗人,他努力将建筑与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运用到自己的建筑设计中,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常喜欢称他为“钢筋混凝土诗人”。
2.混凝土建筑之美学解读
在建筑理论流派多元化的今天,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也是多元的。由于混凝土自身所具有的可塑性特点,使之不仅成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也在体现建筑的美学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并结合相关案例来解读基于可塑性特点而建造的混凝土建筑的美学价值。
2.1场所精神之美
建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问题,也是空间的营造,或者更为主要的,是作为空间基础的“场所”的营造。混凝土建筑营造空间氛围的时候,其意境含蓄、韵味隽永。阿尔瓦罗・西扎设计的葡萄牙馆就表现了对混凝土柔性特征的探索。
他用一片薄薄的混凝土幕用金属线悬挂在两边的建筑上,形成一个3900平方米的有顶广场。这块巨板长65米、宽58米、高10米,两端对称。用纤薄的混凝土板展示了混凝土结构的柔性,打消了人们心中对混凝土厚重庞大的印象。屋面像雨篷一样轻巧地覆盖在中央广场上方。丝毫体会不到混凝土屋面的沉重坚实感。这个结构就是模仿传统的葡萄牙集市:在厚重的房子前面支起一片帐篷。通过轻薄的混凝土构件,营造了一种传统集市的场所感,让人们在置身其中时,忘掉了繁华都市的喧嚣,去体味古朴和谐的市井之风。
2.2粗野主义之美
“粗野主义”是50年代到60年代喧噪一时的建筑设计倾向。粗野主义经常将混凝土毛糙的方面暴露出来,极其夸张那些沉重的构件,并把他们冷酷地碰撞在一起。混凝土的可塑性特点和视觉效果符合了粗野主义所倡导的审美观念。作为粗野主义的倡导者,柯布西耶设计建造了许多迎合粗野主义审美观念的建筑,最有代表的应是朗香教堂。
朗香教堂可以说是利用混凝土的可塑性建造的混凝土建筑典范之一,这个建筑也是柯布西埃新的探索的结果。郎香教堂是他绝无仅有的非几何形式的有机形态建筑。它粗壮敦实的体块,混沌的形象,岩石般稳重地屹立在群山间的一个小山包上。顶部呈自由曲线形,用两层钢筋混凝土薄板构成,在边缘上两层汇合并向上翻起。从内部往室外看去,窗户成为一个个透光的方孔,造成一种不稳定感,迫使人们面向祭坛方向,造成很特殊的宗教氛围。
2.3文人意匠之美
随着混凝土浇筑技术及轻骨料的不断更新,混凝土建筑的外表形式有了新的种类,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选用清水混凝土作为建筑外表皮饰面或内部构件。这些建筑师往往具有文人的气质。他们将思想通过混凝土来表达出来,比较出名的有安藤忠雄、路易斯・康、刘家琨等。在他们的作品中,混凝土是最常见的材料。他们倾向于一种淡雅的文人墨客的情愫。在严格的技术控制管理之下,混凝土表面质感变得极为细腻柔和,这种混凝土与表现结构力度的混凝土略有不同,它显示出混凝土的另一面,在空间表现上具有独特的魅力。以下以刘家琨设计的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为例。
设计者最初的设想是希望用清水混凝土表现一部“人造石”的建筑故事。但由于施工技术原因,难以在浇筑过程中保证墙体的垂直度,只好采用一种叫做“框架结构、清水混凝土与页岩砖组合墙”的组合墙特殊工艺。整个主体部分清水混凝土外壁采用凹凸窄条模板,形成明确的肌理,增加外墙的质感和可读性。为使建筑整体像一块“冷峻的巨石”建筑外部整体拟采用清水混凝土。在他眼中,在流行给建筑涂脂抹粉的年代,清水混凝土的使用已不仅仅是建筑方法问题,而且是美学取向和精神品质的问题。
4.结语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型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艺及混凝土材料添加剂的更新,会给未来混凝土建筑的外观表现及内在功能带来新的冲击和变革。同时,对于混凝土建筑的美学思考也会慢慢的改变。但是,最为混凝土最重要的区别于其他建材的特点――可塑性特点永远不会消失,也正是利用这一特点,混凝土建筑较其他的建筑所具有的独特的美学价值永远不会消失。围绕可塑性原理,混凝土建筑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值得每一个人期待,也值得每一个建筑师大胆的去尝试这种充满挑战性建筑实验。
参考文献:
1. 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2. 汪丽君、汤桂元,“诗意”的建造――混凝土的表现之美,新建筑,2003(6) 74-77
3. 李有芳,当代中国建筑美学思潮,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7.6
4. 杜清华,混凝土的现代建筑艺术表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7.6
5. 李宇,建筑的材料表现力,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7.3
6. 朱彩霞,解读马赛公寓,山西建筑,2007(32) 47-48
关键词:几何 建筑 美学 自然 历史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As a kind of ancient aesthetic form, geometrical morphology has connected with nature by tracing the origin of geometric elements.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modern design works. Geometrical morphology inspires us to consider historical category, and combine with backgrou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other factors when giving definition of Beauty.
Key words:geometry,construction,aesthetics,natural ,history
“美”这个词是伴随人类社会产生而产生的。人类从诞生开始就开始了对美的不懈追求。在法国南部蒙蒂尼亚克镇的山洞中发现原始社会早期的壁画(图1),表现了狩猎,巫术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色彩虽历经岁月蹉跎,依然鲜艳不减。构图也已经初具功底,表现了人类对美的早期追求。图2是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所用的骨饰,圆环形的造型,表现了我们的祖先对太阳的自然崇拜,也证明了原始人的美学概念来自于大自然。
(图1 )(图2)
我认为几何美学是人类最早的美学形态,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帕提农神庙,还是中国的万里长城,都脱离不了原始的几何形态。
(图3) (图4)
图3是埃及胡夫金字塔的示意图,它建于公元前两千多年,呈等腰三角形,在三维上呈三棱锥形,古埃及人当时的是简单的自然崇拜,他们的美学原则直接从大自然获得,而这种自然崇拜也影响了他们的建筑和生活,在埃及的沙漠中远眺金字塔,三角形的建筑稳定厚重,太阳(古埃及宗教中最伟大的神)高高在上,呈正圆型,除了白云和树木,所有的场景都是几何的,这种最原始的震撼力是其他任何力量所不能比拟的。建于公元前5世纪的帕提农神庙(图4)又一次表达了原始的几何形体的魅力,三角形的山墙和矩形的柱廊,加上下粗上细的多立克拄式,这种建筑形式影响了西方建筑两千多年,直至19世纪末期还有大量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建造,他们都直接模仿了希腊神庙的三角形和矩形的几何结构。
图5是中国嘉峪关的示意图,因为中国的城墙内部都是用夯土建造,一般不宜采用直上直下的结构,所以我们看到的城关一般都呈斜的梯形,城门的拱形是一个正圆加一个矩形,而矩形的比例正好是圆的直径的两倍,表达了我们祖先对比例美的早期认识。
(图5)
不仅仅是古代,在19世纪末期,当新古典主义,折衷主义发展到尽头时,现代主义诞生了。现代主义的先驱们在对抗复古主义的浪潮中创造了许多经典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大量使用了几何造型。密斯.凡.德罗是现代主义的大师,他的那句“少即是多”是他的设计美学原则的集中体现。他的作品大部分采用矩形造型,利用直线穿插,纯几何构图,很少使用无 意义的装饰。图6是他1929年设计的巴塞罗那展馆德国馆,这是密斯的代表作品,内部空间全部是纯矩形,连室外的水池都是矩形的,这个看似简单的作品,却掀起了现代主义的革命,表达了人类的美学向原点的回归。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左侧的辅助房间是一个矩形,右侧的主房间由三个矩形构成,左下角的水池也是一个矩形,连建筑的台基也是矩形的,六个大小不同的矩形构成了密斯所谓的“流动空间”,之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理性的现代主义的几何造型一直作为近代设计美学的主流。
(图6)
说起几何造型美学,就不能不说起华裔设计师贝垏明1989年设计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图7),东馆位于老馆东侧,由于用地是一个不规则的梯形,给东馆的设计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贝垏明(图7)
在经过思熟虑后,用几何美学的构思设计了闻名世界的作品。如图,贝垏明把国家美术馆分成了两部分,一个等腰三角形,用来做展览馆使用,另外一个直角三角形,用来做研究所使用,这样西侧的展馆入口就给人以“这是个正规入口”的感觉,而研究所的入口巧妙地设计在两个三角形之间,两个三角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几何美学发挥到了及至。国家美术馆东馆的两个三角形的比例也给人和谐之感,比例的应用在古代就很广泛了。埃及金字塔大小错落,尤其是吉萨金字塔群,哈费拉金字塔居中,胡夫金字塔位于右侧,左侧是明卡乌拉金字塔,他们的前面还有三座一字排开的比较小的王后金字塔,几座金字塔大小比例协调,其中胡夫金字塔最高,但是因为胡夫金字塔距离其他几座比较远,哈费拉金字塔反而给人以最高的感觉。这表明古埃及人在规划金字塔的位置和大小时不仅仅考虑了他们自身的比例,也考虑了互相之间的比例关系。
西方的数学家很早就在探求比例和美之间的关系,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通过复杂的数学计算,发现了著名的“黄金分割”。即美的和谐比例为1:1.618。一张精美的绘画,一个精彩的设计几乎都离不开这个黄金分割的准则。我们可以用这个准则分析一下达芬奇的名作《蒙娜利莎》(图8),我们可以看到,蒙娜利莎的脸,手,和背景的一部分是亮颜色,而她的衣服和头发是暗颜色,而亮颜色和暗颜色的比例差不多是黄金分割的比例。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蒙娜利莎的衣服,脸,头发基本上是暖颜色,而背景基本上是冷颜色,这个比例也比较符合黄金分割的比例。
图9是达芬奇的名作维特鲁维人,表达了人体比例的和谐关系和几何构造。西方人认为人体是世界上最美的作品。在建筑,绘画,雕塑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大量的以人体为题材制作的作品。象雅典卫城中(图10)的胜利神庙中的立柱就是几个坚毅的女人体。
(图8)
( 图9 ) (图10)
几何美学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界的一种敬意,比例则表达了人类对自身的创造,它们放在一起则是要产生一种均衡之美。“美”是什么?这个问题涉及的范围过于广泛,以至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和理解。但是均衡是美的一个重要原则,却是任何人不能否认的,无论是自然界中蝴蝶,树叶的对称,还是人体的高低比例,都产生一种均衡之美。
作为均衡之美的代表,最著名的当数1926年格罗披乌斯设计的包豪斯校舍(图11)。这是现代主义里程碑式的作品。包豪斯的宿舍,工厂,办公楼,工艺美术学校被有机联系在一起,从平面图上看,呈一个和谐的交叉S形,
关键这种结合并不是生搬硬套的,工厂好宿舍通过食堂联系,工艺美术学校和食堂通过办公楼连接,这是功能上和形式上的“均衡”,给人以发自内心的美感,这正是我们设计者所要追求的真正的“美。”
均衡是暂时的,相对三维的,而我们的思想却是运动的,四维的,我们学习设计,进行设
计必然要追求美的东西,但是却不能取追求极端的,完整的,永恒的,决对的美。纵观历史长河,
美的东西数不胜数,有些作品经过漫漫岁月,至
(图11) 今看来仍然美不胜收,有些作品可以看到明显的历史烙印,这些作品我们应该把他们放在历史里去分析,把它们和当时的历史条件,生活背景,民族特征相结合,才能真正理解它们的“美”。同样的道理,我们在设计时,也应该把要设计的作品同我们现在的历史条件,生活背景,民族特征相联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真正“美”的作品。
关键字:现代建筑;现代主义建筑;建筑美学;中国建筑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现代建筑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现代建筑包括20世纪出现的各色各样风格的建筑流派的作品;狭义的现代建筑常常专指在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现代主义建筑。本文中讲到的现代建筑更指向于狭义的概念,用一种区分的方式来讲,可以将广义的现在建筑称为“现代建筑”,而将狭义的现代建筑称为“现代主义建筑”或者“现代派建筑”。
追溯至近现代建筑历史时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十八、十九世纪的产业革命(又称工业革命)和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大变革,在许多国家出现了影响建筑发展的新的因素,具体表现为:1、房屋建造量急剧增长,建筑类型不断增多;2、工业发展给建筑业带来新型建筑材料;3、结构科学的形成与发展;4、建筑业的生产与经营。无论从广度和深度来说,这些变化在建筑史上都是空前的,从而由一场产业革命引起了一场建筑革命,从而产生了现代主义建筑的观念。
19世纪西方建筑界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是复古主义建筑和折衷主义建筑。复古主义者认为历史上某几个时期如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形式和风格是不可超越的永恒的典范,谁要建造优美的建筑,就必须以那些历史上的建筑为蓝本,模拟仿效。折衷主义者也认为建筑师的工作就是因袭已往的建筑模式,不过他们认为不必拘泥于某一形式某一风格,而可以把多种样式多种手法拼合在一座建筑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建筑师对实用功能和结构技术不甚重视,以至于“唯美主义”在建筑理念中占据太大的地位,建筑一味的追求美学上的观赏,而不注重实际。这就是建筑史上比较著名的“学院派建筑”。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状况的巨大变化,对建筑学领域的改革创新产生的很大的促进作用。第一,战后初期欧洲各国的经济困难状况,促进了讲求实效的倾向,抑制了片面追求形式的复古主义作法;第二,工业和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带来更多的新的建筑类型,要求建筑师突破陈规。建筑材料、结构和设备方面的进展,促使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走出学院派的象牙之塔。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祸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在世人心理上引起强烈震动。人心思变,大战后社会思想意识各个领域内都出现许多新学说和新流派,建筑界也是思潮澎湃。新观念、新方案、新学派层出不穷。其中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美术方面的表现派、风格派和构成派,它们对于建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建筑的造型风格上,一方面要解决建筑向何处去的问题,一方面还需要回答一系列实际的与理论的课题。
格罗皮乌斯和勒·柯布西耶等人在20年代提出以下的观点:
①强调建筑随时展变化,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时代的条件相适应;
②强调建筑师要注意研究和解决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③积极采用新材料和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
④主张摆脱历史上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形式的建筑;
⑤主张发展建筑美学,创造反映新时代的新建筑风格。
于是,建筑美学观念应运而生。当然对于现代建筑美学而言,从产业革命到建筑学的变革开始,已经逐渐产生和发展,而在20世纪时,才出现了比较系统的建筑美学观念: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而英国美学家罗杰斯·思克拉顿运用美学理论,从审美的角度论述了建筑具有实用性、地区性、技术性、总效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可看成是建筑美学的创始人。美国现代建筑学家托伯特·哈姆林,提出了现代建筑技术美的10大法则,即: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布局中的序列、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序列设计、性格、风格、色彩等,较全面地概括了建筑美学的基本内容。
对于现在建筑美学的发展,我们不得不提到中国建筑和中国建筑思想对于建筑美学的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这其中主要包括如北京紫禁城宫殿、天坛、十三陵、颐和园、苏州园林、峨嵋山寺等。中国建筑美学主要变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建筑的审美价值和它的伦事价值密切相关。建筑的审美标准不仅要求使人感官愉悦,更重要的是恰当地表现形象本身所包涵的伦理的、政治的内容。例如都城的构图表现出"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据坤灵之正位,放太紫之圆方"的威仪;宫殿表现"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的气派。
第二、建筑艺术的形式美直接来源于功能内容和工程实践。中国建筑的形式美首先是它的群体美、序列美。这种总体的艺术气氛又都以满足礼仪和生活实用的要求为基础。即使是一所四合院住宅,它的布局和体量也都体现了封建家族中尊卑、长幼、内外、嫡庶、期服等不同等级人的生活地位和待遇。例如:北京紫禁城宫殿、天坛、十三陵、颐和园、苏州园林、峨嵋山寺等,它们的艺术形式都体现了它们的功能内容。
第三、重视环境的内在意境甚于单纯的造型美观。中国传统建筑运用序列设计和环境气氛,获得巨大的审美效果,对世界建筑美学思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模拟国内著名风景名胜和蒙、藏地区著名寺院,象征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今天的建筑美学与传统的建筑美学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其所面临的课题,比如:价值取向、审美思维、时空观念、文化模式等,都显得极为复杂和难解,这与当代哲学与科学思想的影响和推动是密切相关的。当今的建筑美学在构成上、样态上及追求上都体现出一种兼容性。然而建筑美学虽然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但迄今为止的著作远远没有达到与实际存在的艺术现象、审美趣味相适应的程度,特别是关于审美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更是非常薄弱。
参考文献:
[1] 王发堂. 建筑审美学 [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4
[2] 赵巍岩.当代建筑美学意义[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8
关键词:建筑美学;当代建筑
1、概述
建筑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产物,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多复杂因素的影响。由于建筑的直接功用是满足人类对于某类活动的需要,因此建筑的外在形式和建筑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条件直接相关,还受当地的文化氛围所影响。由于世界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氛围的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建筑形式就体现出非常大的区别。因此建筑风格具有非常强烈的地域特色。地域建筑由来已久,即便在同一地区,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建筑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在进入二十世纪后半叶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不同地域文化间的建筑形式开始呈现出融合的趋势,在建筑中大量的采用了新型的科学技术,生态学等也开始渗透进建筑设计的理念中,对建筑的形式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这种趋势所表现出来的弊端是各地的建筑风格的中和化,有逐渐失去当地建筑的地域文化特色的忧虑存在。因此研究地域建筑的特色及其美学特征对于建筑设计理念对于历史传承和建筑设计理念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从当代地域建筑的特点及其哲学、美学思想入手进行研究,力求对当代地域建筑的特征进行提炼和概括。
2、地域建筑的特点
地域建筑的第一大特点便是基于建筑所在的自然地理和文化环境,这是建筑的本质属性之一。但地域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建筑界内也没有给地域建筑做出统一的定义。但通常情况下,在界定地域建筑时,都会考虑到以下几个最基本的特征:1地域建筑是和建筑所在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是相契合的,否则地域建筑可能将失去其最基本的使用属性;2地域建筑的建材、建筑的耗能特点和建筑施工技术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3建筑结构形式中体现出当地在建筑文化历史上所取得的成就;4建筑形式和其他地区的建筑有本质的特征区别和明显的经济性。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地域建筑的美学特征体现的是自然美学和技术美学的融合,是人类经验和科学技术的融合。地域建筑中所体现出来的人、自然、建筑之间和谐共处是地域建筑美学的核心审美价值之一。从总体上看,当代建筑文化具有连续性(历史传承性)、适应性(适应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和大众性(符合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以上三个特征都跟地域建筑美学的文化、技术和审美情趣关系密切,后文中将进行具体的讨论。
3、当代地域建筑的哲学观
地域建筑所延续的是历史主义建筑的美学本体论,所强调的是建筑的建筑和周围环境的平衡和和谐。在现代建筑设计师的理念中,一般都是把建筑的功能作为建筑美学设计的基本依据,让建筑完美的实现其功能表达就是“美”的一种表达形式,而建筑合理的结构、符合科学理性也是“美”的另一种表达形式。而后现代主义则不认同功能至上的“实用即美”的观点,在强调建筑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建筑艺术精神意义层面的追求,从情感、文化等精神层次来满足人们的需求。总体上看,当代地域建筑已经从功能性的要求,转入了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把人类情感变化和需求体现在建筑设计中,既在建筑设计中体现传统建筑中的社会人文美学观点,又关注当代社会意义体现对人文关怀的关注。
从逻辑顺序上看,地域建筑美学所遵循的一般规律是从环境和建筑形式中所体现的审美情趣和主观感受入手,探索出在建筑形式变化中对建筑艺术的审美认知、审美想象和审美情感等的发展规律。地域建筑所表现出的,是一类非常喜欢的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建筑作为人造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本质区别,其中包含了对气候、当地文化、建筑实际功用和情感需求等。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者注重体现出建筑的实际功用(理),而建筑的使用者则追求对建筑的主观感受。从理论上看,“美感”物质存在的主观感受,具有明显的个体性差异,而社会又是由无数的个体所组成的,因此“美感”又必然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是一种群体性的感性认知。因此地域建筑美学的哲学背景,就是在特定群体中对美的趋同性的追求,正是这些趋同性的美学追求,才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地域建筑的地域文化特色。
4当代地域建筑的美学方法论
地域建筑美学具有很广泛的内涵,其外延可以延伸到环境、历史甚至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去。从当代地域建筑美学研究的角度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研究角度:一是文化学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强调“文化”这一核心议题,从人类不同文化群落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的角度入手来研究地域建筑背后所表现的文化意义。二是历史学方法,其出发点是从重构历史和阐述历史,将地域的文化性和历史性相结合来研究地域建筑的本质特征,在追根溯源的基础上探求未来地域建筑的发展方向。三是现象学方法,这一理论强调的是“回到事物本身”的观点,研究环境、人居和建筑的关系,探求建筑学的真实性和生活性之间的联系。现象学方法是当前研究地域建筑内涵比较流行的方法,影响了很多的建筑设计师。四是类型学方法,这一研究方法从事物分类的角度展开研究,认同形成模式法则,试图研究人类社会的共性,从而发现现象之间的联系,对地域建筑的发展趋势做出探索和预测。
以上几类方法论在实践中都有大量的学者和建筑师在实践,本文中对此不加以详细阐述,而是更注重对当代地域建筑的美学观念的分析和研究。
5当代地域建筑的美学观念
如前文所述,地域建筑包含了文化历史的因素,地域建筑的美学观念包含了审美价值观、审美创作等多方面的内容。限于篇幅,在本节中将重点讨论地域建筑的审美价值观和审美创作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1)审美价值观
地域建筑的审美价值观随着地域文化的差异而发生很大的变化,但都主要体现在文化历史观、技术观和环境观这三个主要的方面。从文化历史观的角度看,地域建筑是地区的历史观和文化蕴涵的重要体现,是一类近乎于无意识的自然而然的体现。特定地区的建筑设计师会形成约定俗称的建筑思维模式,而且习惯于按照传承下来的历史性的制约去理解建筑设计,从而形成以地区文化历史为背景的审美标准,不同地域和文化的设计师们也就形成了具有浓烈地域文化的建筑设计理念,地域建筑所表现出来的,不过是他们的所思所想而已。从技术实现的角度看,世界范围内的技术发展不平衡决定了不同地区地域建筑形式的巨大差异,但都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一套“适宜”的技术来满足地域建筑特定造型和实际功用的需要。而从本质上看,这是技术理性和地域人文精神的结合,正是这种技术水平的差异和地域文化的差异,根本上决定了地域建筑之间的巨大差异。有趣的但又顺利成章的是,世界各地的地域建筑都不自觉的在实践着以和谐为美的环境观。有典型特色的地域建筑,都自然而然的体现了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文化氛围、社会氛围和艺术环境之间的和谐。这也许是一种建筑设计师们不自觉的选择,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已经不知不觉中渗入了设计师们的骨髓之中。
(2)美学创作观
在当代世界文化融合的氛围里,地域建筑的设计理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逐步形成了一边重视地域文化的特殊性,一边又批判性的接受外来文化的建筑美学设计理念。从而形成了多元共生的建筑设计理念,即地域建筑设计理念的历史传承性、批判性和整合性相辅相成。这也是当代建筑设计理念中较为流行的思潮,似乎也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关键词:解构主义 建筑美学 特征
20世纪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是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在社会,文化以及功能的逐渐多元性的背景下,建筑界的各种风格与主义层出不穷,其中解构主义建筑作品一次又一次以最独特的建筑形状与各种新颖的结构体系相互交换,相互混合,给人们带来强烈的情感视觉冲击和震撼力。
一、解构主义建筑的形成
解构主义是60年代后期起源于法国的一种哲学思潮,最初的影响是在哲学和文学批评领域。利用更加宽容的、自由的、多元的方式来建造新的建筑理论构架。而真正的解构主义建筑尝试则是20年后的80年代的事情。解构主义建筑是以1988年3月在伦敦泰特美术馆举办的解构主义学术讨论会和同年8月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的解构建筑7人展为起点, 随后, 解构主义代表人物盖里( F.Geh ry)、埃森曼(P.Eisenman)、屈米(B.T sumi) 的一批解构建筑名作相继问世(如: 德国维拉特国际家具展览中心和巴黎维莱特公园),从而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
从美学角度上说,从古希腊起,许多哲学家、美学家、建筑学家提出的关于美的论断,其思想可以概括为“美即是和谐”,艺术家们力求从人体、建筑、雕塑和绘画等艺术中,建立一种象数学一样精确的比例关系,将美作为纯理性的问题进行研究。现代主义美学在建筑美学则是以功能与技术为基础的理性主义的审美观,“理性”、“纯净”、“少就是多”、“装饰就是罪恶”、“住房是居住的机器”等口号响彻云天。
现代主义的美学忽视了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需求,逐渐无法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品位。因此,现代主义设计所遵循的功能主义、减少主义原则日渐受到挑战和质疑。后现代主义就是是起源于现代主义内部的这种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纯理性的反叛,终日面对冷漠呆板的设计人们已感到厌倦,它表达了人们对于具有人性化,人情味产品需求的心声。后现代主义从社会多元化的心理需求出发,建立新的美学观念,沟通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联系,主张建筑创作追求涵义、文脉、向多元多价的方面发展,后现代主义就是要创造一种能唤起多种情感的反映历史与时代风貌的复杂的美。解构主义则是后现代主义的一种强力思潮,是新现代主义美学极端的表现形式。
解构主义是极端的新现代主义,一方面,它运用现代主义的语言,另一方面,它却彻底打破了现代主义的语法和逻辑体系。解构主义派出现在现代主义之后,它对现代主义批判地继承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倾倒、重构各种既有词汇之间的关系,使之产生出新的意义。运用现代主义的词汇,却从逻辑上否定传统的基本设计原则,由此构成了新的流派,被成为“解构主义派”。
解构主义建筑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弗兰克・盖里,伯纳德・屈米,彼得・艾森曼,扎哈・哈迪德,丹尼・雷柏斯金,库柏・辛门布劳等。
二、解构主义建筑美学原则及特征
解构主义建筑师想要在建筑中表现的,不过是他们所理解的一种批评,反思和颠覆的精神而已。对建筑师而言,解构主义建筑是一种文化策略,同时也是一种美学策略。作为文化策略, 它把对现存的建筑文化的“沉默的反抗”和“顽固地拒绝”转化为一种新的创造欲望。解构主义建筑以一种反文化、反建筑、反造型的形式出现的时候,它也就以逆反的形式展现了一种新的审美意识。它要把历来为人们坚信不疑的那些宇宙定则和建筑教义彻底打破、击碎,进行新的拼合、重构。
法国的屈米(Bernard Tschumi)提出了解构主义建筑的创作原则:即由“综合”转向“分解”,由功能和形式之间的对立统一转向两者叠置或交叉与并列,强调碎裂、叠置和重组,使分解力突破建筑系统的界限。以解构主义手法设计出的建筑物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清华大学建筑史学家吴焕加教授将其概括为“散乱”、“残缺”、“突变”、“动势”和“奇绝”五点。
一是散乱之美。它摒弃古典的建筑轴线和团块组合,在总体形象上呈现破碎、零散状;在建筑外廓上的犬牙交错、变化万端;在建筑形状、色彩、比例、尺度、方向的处理上则极度自由,这些都超脱建筑学已有的一切程式和秩序。
二是残缺之美。与讲求整体统一的构图方式传统建筑美学完全相反,解构主义建筑往往许多地方故意作成破损状、缺落状、不了了之状,令人愕然,但又耐人寻味,富有缺憾美感。
三是突变之美。解构主义建筑中的各构成要素之间的连接往往没有预示,也没有过渡,表现得很偶然,很生硬,风马牛不相及,似乎无规律可寻。往往给人一种意外惊喜之感。
四是动势之美。同古典建筑稳重、端庄、肃立的姿态完全相反,解构主义建筑大量采用颠倒、倾斜、扭曲、变形等富有动态形体的手法,从而造成建筑物的失稳、滑动、错移、倾覆、坠落等不稳定的动感,使建筑物呈现出轻盈、灵巧动态,或有危危然如履薄冰之感。
五是奇绝之美,解构主义建筑师在设计创作中总是努力标新立异,常常采用一些超越常理、常规、常法以至常情的概念和手法,极力追求一种出人意料的反常效果。
解构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论。它的创作主题 “非理性”,创作手法是从反传统的审美观念衍生出的,创作目的是“表现虚无”。
三、解构主义建筑美学实例鉴赏
1、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图1)
“没有任何人类建筑的杰作能像这座建筑一般如同火焰在燃烧。” ――拉斐尔・莫尼欧
1997年,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在西班牙中等城市横空出世,这是建于西班牙毕尔巴鄂市的又一座古根海姆美术馆。该馆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位于勒维翁河滨。
这栋建筑集中了弗兰克・盖里后期解构主义的思想,整个建筑在河边,采用了弯曲、扭曲、变形、有机状、各种材料混合拼用等手法,体积庞大,形态古怪,采用了最昂贵的材料钛作为中央大厅的外墙包裹材料,非常薄的钛金属在阳光下闪烁发光,而且在风中振动,极具特色,具有雕塑的特征它以奇美的造型、特异的结构和崭新的材料立刻博得举世瞩目,让这个往昔辉煌的工业城市以旅游城市的面貌重新焕发光彩。
2、安藤忠雄的海岸彷徨─海事博物馆Maritime Museum(图2)
安藤忠雄设计的海事博物馆最重要的任务是反映阿拉伯辉煌的航海传统,因此他从阿布达比的自然风景、地形地貌中撷取灵感,可反光的表面消灭了海洋与陆地的视觉界线,宛如船只构造的内部空间并设有漂浮的甲板引导来访的游客进入其展览区域。
“阿拉伯传统的三角帆船在内部空间当中漂浮着,让空间中各个对象彼此关连,最后结合至建筑物形成整体感,创造一种紧密的视觉冲击”安藤忠雄解释,“在地面层底下是第二个空间作为接待大厅,并且设有一座庞大的水族馆,阿拉伯帆船会从水族馆上头漂浮而过,为观者带来截然不同的视野。”为了强调海事博物馆简单而强烈的线条,建筑物周遭地景以格状处理,成行成列的树木种植于基地前方,营造出绿洲般的边界氛围,使游客从律动的城市进入博物馆这个相对安静、深思的空间时有个缓慢的过渡。身在阿布达比的海事博物馆中,才体会到安藤忠雄的“海岸彷徨”。
【关键词】城市建筑;人文主义
某些美丽城市的轮廓线和生态景观,是古代文明时期的建筑师和工匠们创造的,而使其遭到破坏和糟蹋的,却是现代文明旗帜下的决策者和建筑师……
1 现代艺术的精神冲击与启迪
传统艺术这位巨人往往谆谆教导我们应该怎样去做,而现代艺术这位巨人却总喜欢拍着我们的肩膀说:“为什么不试试用另一种想法去做呢?”事实上现代艺术向我们多视角地展示了人的创造才能。对新目标的追求开拓,对实现新目标之手断的开创--这就是永不甘心循规蹈矩的现代艺术精神。无疑比学习现代艺术的具体手法更加重要。
人们总希望所能看到的建筑和环境能自然一些,朴实一些,整体一些;而少一点造势,少一点轻佻,少一点漫乱。然而,每件东西在各自的环境场中,都有一种恰当的自在表现与较高的艺术品格。这既是一种理性的要求,也是种情感的驱使。对于实实在在搞环境设计的人来说,如果步西方某些现代流派的后尘,以情感去扼杀理性,这不是幼稚,便是故装糊涂。但另一种倾向也不可轻视,狭隘的理性滋生封闭的情绪。在现代建筑设计和现代环境艺术中,理性涵括了科学性、技术性、经济性、逻辑性、整体性与时代性等现代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之相适应的情感绝非是封闭的、陈旧的、虚伪的,而恰恰是开朗的、进取的、求实的,这正应为如此,所以对传统中的情感也不是要一概排斥。
平淡的情感是不配与现性结成姻缘的。
这样产生的作品必然冷漠乏味。情感必须要积累,并在不断的积累中逐渐建立起自己所特有的情感模式。这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长期观察、体验与实践的结果,即需要时间,又需要用心。只有这样,才能与现性的贴近于亲合过程中逐步摆脱抄袭与模仿。
2 理性与情感的亲合
在建筑创作中既然理性的世界是宽阔的,情感的世界是多姿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一定在他们两者之中,有意或无意的诅咒一个或毁灭一个那?使理性与情感靠拢、贴近、亲合,难道不是可以使我们赢得一个有更多“触发点”、有更大“自由度”的无比引人入胜的创作境界么?!答案是肯定的。然而,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具体的设计思路与手法,使理性与情感彼此贴近,相互靠拢,以达到富有生命力的艺术表现,这却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一方面,要靠理性的不断健全和情感的深厚积累;另一方面,还需要在我们处理理性与情感的相互关系上的创造与鉴赏能力。大量的建筑实践表明,建筑创作中的理性与情感的亲合关系是十分错综复杂的,对此,虽然还需要做深入的定量定性的分析研究方可解释内在规律,然而,从一般趋势上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毫不掩饰的理性因素在形式与风格的形成中去起着主导作用,同时,也不排斥某种特定情感的艺术表现。柯布西埃在1926年为住在设计提出的“新建筑五点”“( 强调建筑咬碎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经济问题;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主张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的建筑风格;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创造建筑新风格”)及其代表作萨伏伊别墅是开此先锋的不朽先例。萨伏伊别墅是现代建筑运动中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它也是勒?柯布西埃的作品中最能体现建筑观点的作品。(如:萨伏伊别墅【The Villa Savoye】)。
其次,再见住的艺术表现中,是理性因素与情感因素熔于一炉,趋向于界限模糊的亲合。勒?柯布西埃设计的印度昌迪加尔法院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他的粗放、大尺度和拙味同时包容了对经济条件、气候特点以及使用性质的考虑,并充分表露了现代派艺术家的特有感觉和趣味。把这种“野性主义”的表现完全理性分离,实是对勒?柯布西埃的一大误解。有意思的是,这种使理性与情感趋于界限模糊的亲合,比较广泛地体现在不同风格的世界建筑名作之中,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贝克大楼(阿尔托)、柏林爱乐音乐厅(夏隆)如:东京奥运会体育馆(丹下健三)、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贝聿铭)等。
再次,强调情感因素在形式与风格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但从建筑整体的艺术表现上看,仍在不同程度上与理性有着内在的联系。众所周知,在举世称赞的朗香教堂中如:勒?柯布西埃以他丰富的空间构成的想象力和诗人般的激情,运用隐喻和象征的设计手法,大胆的突破宗教建筑的一般模式,创造出在大自然中人们与上帝对话的神奇场所。但就是在这样一座充满情感色彩和宗教气愤的动人“雕塑”中,仍然体现出合乎逻辑的“理性”成分,如利用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对屋顶大翻檐和屋顶与墙面之间留缝的处理;“利用山上原有建筑石块砌墙;保持建筑材料原色;屋面倾斜,将雨水汇集到混凝土吐水口在流到地面水池中,以便缺水的山顶加以利用等。”使情感与理性保持相当距离的这种亲和方式,常常表现在新表现主义,象征主义以及后现代的一些建筑作品中。
以上情况说明,建筑创作中的理性与情感是难以分开的,正如路易斯?康在解释如何去了解设计任务时说的那样:“就是把思维与感性联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建筑创作的过程,就是按照一定的配比关系去综合理性因素与情感因素,时至最后达到相对和谐、自由的状态,从而实现创作中所追求的价值过程。
3 研究创造合理的生态景观
任何一项设计都和人有着密切关系,环境设计也是如此。人具有听觉、触觉和视觉,环境设计必须最后落实到具体形式上,这包括形状、尺度、材质、色彩、机理等,环境中的具体形态设计,设计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种以功能形态为主,如建筑、桥梁、道路、广场、公共设施等;另一种以视觉形态为主,如雕塑、纪念碑等。无论何种形态都在表现某种意义。环境场所形成的形态语言符号所体现出的类别、文化、象征意义与人的生活习惯,、民族文化、思维模式都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从意义层面来看哲学、宗教、文学、美学、科技、民俗及所有文化现象都构成了人为环境行为的背景。现代城市的艺术特色首先是来自全局,这个全局便是:在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同时,有效的控制各个部分的人工环境,使之与城市所处的具体的地球表层背景相和谐。
从全局创造城市特色,这是一项十分细致艰苦的工作:一是要详细占有城域生态环境的各种资料(包括自然的和人工的生态环境);二是要对生态环境质量作全面分析,与等级评价。三是要结合城市发展来合理利用、开发和改造各个区域环境。四是要在上述基础上,运用高超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技巧,创造城市的整体空间特征。如美国西海岸的西雅图市景观:这里有海洋、湖泊、丘陵、雪山。人工景色都恰当的融于自然之中,难怪许多人都说,这儿是美国最美丽的城市。
由此可见,现代的城市规划设计完全可以说是一门小心翼翼地去“覆盖地球表层”的大地艺术。优秀城市景观生态的创造,需要一代人接一代人的持续努力才能实现。
4 结语
建筑艺术就是环境艺术。建筑创意的灵感,来自“环境”与“空间”的关联互动。建筑的生命意味着建筑的审美意义、审美价值。建筑本身要融于所处城市的文化根源之中,能够在这片文化沃土中吸取营养。著名的城市设计理论家林奇(K?Lynch)十分强调“我们生活在有时间印记的场所中”他说“每一个地点不但要延续过去,也应展望、连接未来。”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美学;旅游;价值
一、传统建筑类型概述
建筑是创建于地面上的物质实体,为人类带来最实在的功用,同时建筑亦是一件艺术品,它阐述人的生活理想和生活意义,是一种象征性的艺术。建筑表现人的尊严与相互尊重隐私的行为,展示人类的自信、意志、友情和憧憬。传统建筑美学的理论是以西方为中心,现阶段建筑的风格分类还是以西方为标准。
1.古希腊式。古代希腊建筑艺术的主要对象是公共神庙。神庙建筑在风格上体现出明朗、宽敞、明亮的构想,四周的柱廊与入口是敞开的,供人进进出出,随意游览、休息,使人感到自由、无拘无束。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就是典型的代表,在中国这样的建筑相对比较少。
2.罗马式。罗马式建筑兴起于公元9世纪至15世纪,是欧洲基督教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罗马式建筑线条简单、明确、造型厚重,其中有一部分具有封建权力的特征,是教会威力的化身。中国天津的老西开教堂是中国罗马式建筑的代表。
3.哥特式。哥特式是欧洲中世纪的主要建筑风格之一。与罗马式建筑造型稳重的风格相反,哥特式建筑以“动”统贯全局,以垂直线条为表现形式,锋利的尖顶是其主要特征,是宗教情绪的集中体现。哥特式建筑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一方面基督教气息浓重,有一种宗教的狂热,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市民阶层的世俗激情。在中国的涠洲岛上就有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天主教堂,它始建于1882年,主要取材于当地的珊瑚石块,兼以土瓦木材构筑而成。
4.文艺复兴式。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是15世纪至17世纪流行于欧洲的建筑。此种建筑,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上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以人体美的对称、和谐为审美基础。
5.巴洛克式。巴洛克式是与文艺复兴建筑同时期产生的建筑风格,它追求在建筑空间组合中产生复杂的明暗变化效果。上海外滩和平饭店就是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典型建筑。
6.20世纪新型建筑风格。20世纪初,世界上出现了新型的高层摩天大楼。这些高楼以钢筋混凝土、钢材、玻璃、化纤为材料,采取与基本结构体系无关的建筑物内部空间分隔法,强调材料本身的质感和成比例的美,这种体现了建筑上的一种新的审美。
二、中西古典建筑艺术比较
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独立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形态各异的古代文明,也就造就了不同的各自经典的古典建筑艺术。古典建筑不仅是一种历史角度,还意味着特定文明发展中的产物。伟大的建筑不仅因为形式完美而永久具有其美丽,而且还可以揭示一个时代对建筑审美的内容和人类的发展,并且也是一种人生智慧和经验的体现,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中西古典建筑艺术的不同上也有所表现。
1.使用主要建筑材料的不同。西方人很早时期就开始大量使用石头,且是建造巨大的单体建筑;中国长期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做法,因此将精巧的砖木结构推向了极致。埃及金字塔就是石头材料的典型的建筑物,仰视金字塔的角度,我们可以看见很多石头堆砌而成,这样的用法影响了整个西方建筑史,反观中国紫禁城就可以完全明白中西文化的差异。
2.建筑分布和建筑面积的不同。西方的古典建筑多是高耸的和集中式的。著名的意大利圣彼得大教堂起垂直高度有132米高,相当于四十层楼高,而中国的天安门才33.7米高,北海山顶的白塔也只有58.6米高。西方的集中式建筑就是多个单体建筑的相加,它的不同部分不仅有结构上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在内部空间上也是成为一体的。中国的古典木架结构主要依靠其平面组合上的灵活性,在水平面上发展起宽阔的建筑群,这从紫禁城的设计上就可以看出它是由许多建筑建立起来的一个统一体系的建筑群。
3.重要的单体建筑形制度的不同。西方建筑的主立面是在建筑物矩形平面较窄的一边,它把人的视线与想象力吸引到纵深的方向,正立面突出的是门廊的柱式与山花,纵轴线与其屋脊平行,而中国建筑的主立面总是建设在建筑物矩形平面较宽阔一面,刚好是垂直的,所以中国建筑的屋顶、瓦面、屋檐和门窗成了重要表现部位,让人在它面前体会一种宽广的情怀,且可视整个建筑的正面现象以及屋顶各种装饰。
4.建筑观念的不同。在西方人的观念中,“天”是神居住的地方,也是每个善良的人的灵魂的所归,所以西方人在古典建筑中会去尽量感触天,贴近天,从而有比较浓厚的宗教的升天感。在中国虽然对天也是同样的感受,但是中国人在乎的不是要进天国,而是关系人们在天地之间的这一层人间怎么如何和谐、幸福地生活,甚至不谈论“死”的话题,从而更加突出中国古典建筑人世间的味道,形象也比较和善。
三、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
中国的古建筑的种类繁多,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城池、宫殿、陵墓、寺院、楼阁、桥、塔、亭、住宅等。
1.古城建筑。中国古代建城首先从战争角度去思考,是否坚固、是否有利于防守。比如南京的古城墙,这是中国现在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城池四周长33.5千米,城高平均12米,宽10米~18米。城墙是用特制巨型城砖筑成的,至今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且城外还有外城,周长60千米,有18城门。而前面介绍的是内城,内城中最雄伟的就要算中华门,且十分险要。
2.宫殿建筑。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帝王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权威严,满足自身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气势雄伟的建筑。几千年来,历代皇帝不惜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己营造宫殿,这些宫殿无不显示中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现保存下来完整宫殿建筑最著名的就是紫禁城,它是由10米高的红围墙围起来的,周长3400米,城外是护城河。紫禁城分为前后两个大部分:前部称外朝,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和命令的地方,主要建筑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殿就是整个紫禁城的中心。紫禁城是中国宫殿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陵园建筑。中国古代陵园建筑,一般都是利用自然地形,靠山建坟。从布局来说,都是在陵园的四周筑上陵墙,四面开门,四角建造角楼,陵前建有神道,神道上建有门阙,还有石人,石兽的造像,给人一种肃穆和宁静的感觉。
西安附近是中国皇帝陵墓比较集中的地方,这是因为中国古代很多王朝都定都于此。西安所在位置是关中,北有黄土高原,南有秦岭,渭河天然屏障,东有潼关,黄河天险。所以有很多朝代在这里建都,比如秦咸阳,西汉、唐等,中国古代最繁荣的汉,唐都在这里建都,足以说明这里的地位。这里除了最著名的秦始皇陵外,西汉有11个皇帝的陵墓,唐朝有18个皇帝的陵墓。比如汉武帝的茂陵是西汉皇陵中最大的一座,同时有5个陪葬墓(卫青,霍去病墓就在其中),并且在当时有专门的官员管理陵园。唐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周围30千米,还有17座功臣的陪葬墓。
保存最完整的皇帝陵墓那就要算是明、清两代的皇陵。明朝皇帝陵墓就是十三陵,除明太祖陵在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其余皇帝皆葬于此。最著名的就是万历皇帝的定陵,将大明江山拖入了死胡同的昏君,花了七年的时间,在他只有20多岁的时候修建这耗费巨大的陵墓,其地宫可以说是十分完整的设施的地下房间,无积水,无石头塌陷,可以说中国建造地下建筑的典范。可又有谁估量过这背后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呢?从建筑的角度来说,陵园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宏伟、最庞大的建筑群,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的建筑群。
4.宗教建筑。佛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最主要的宗教之一,它的影响范围极其广泛,而寺庙、佛塔、石窟被称为三大佛教建筑。这些建筑可以表现出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寺庙建筑起源于印度,中国兴建寺庙成风于南北朝时代。当时无论北朝的北魏政权还是南朝的宋、齐、梁、陈,特别是梁朝以佛教为国教,“菩萨皇帝”梁武帝尤为崇拜佛教,故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描写。拉萨布达拉宫是佛教分支喇嘛教的建筑,其特点就是佛殿高,经堂大,建筑物多因山势而筑,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表现出了藏传佛教的特色。
佛塔同样起源于印度。在公元1世纪前后,因佛教传入中土,佛塔建筑也随着进入了中国,但中国却没有完全按照印度的风格来模仿建造,而是融入了中华民族自身的建筑艺术特点,包括亭台楼阁的一些特点,创造出属于中国自身独有的佛塔建筑。佛塔的意义不仅是放“舍利”之处,更多也有艺术表现在其中,从佛塔上的建筑可以看出每个地区、每个朝代不同的建筑风格与建筑理念。
四、建筑美学在旅游中的价值和作用
建筑美学传达给旅游者是这些建筑作为一种旅游产业的产品,是满足旅游者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旅游者往往是通过建筑物的形式达到对建筑美学所包涵的历史文化、风俗文化以及宗教文化的欣赏和了解。建筑美学的文化性必须以建筑物为载体来表现,旅游者通过对于建筑美学的理解,从而补充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建筑美学把所在城市的人文历史及现实特点展示一览无遗,并以文化传递的方式,满足旅游者对于建筑所在地的生活阅历、文化素质等的精神需求,创造极具个性的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环境,以此展示其丰富悠久的文化内涵,使所在地积累了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富有文化韵味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创造一种独特的建筑美学特色,使建筑美学更好地融入旅游中来,营造独具特色且富有鲜明的个性,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旅游布局形式,使游人每到一处都有一种新奇的建筑美学体会,给人留下回味无穷、难以忘怀的印象。
建筑美学同时把握现代社会人们希望通过旅游去贴近历史、追求文化、增长知识、提高品位的心态要求,把建筑美学与旅游景观巧妙的结合起来,给旅游者带来的是一种震撼、一种惊叹,令旅游者感受一种境界的升华,在休闲中得到充分的精神享受。把历史建筑景观与建筑美学,通过设计在旅游景点充分展示,使人们在方便、舒适的条件下游憩,这正是建筑美学所体现的价值和作用。
建筑美学不仅要体现旅游景观的历史文化,在搭配体现的辅助要突出个性、体现特色、合理布局,以迥然不同的风格提升文化高品位、工艺高质量。建筑美学作为一个概念,既要展现自身特色,又要借助衬托出强烈的历史文化气息和时代脉动,从而使建筑美学为历史建筑景观增辉,给人留下回味无穷的印象。
建筑美学在一些民族特色浓厚的地方,必须坚持独立民族风格的原则。梁思成说:“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恰恰建筑美学的物质载体就是建筑,如果建筑失去了属于自己的艺术特性,那建筑美学就无法完全、真实的体现,从而更加显示了文化衰落乃至于消灭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建筑美学的独特性与否是体现这个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上的重要标志之一。虽然建筑美学的概念相同,但是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体现其丰富多彩性。希腊体现古希腊的卫城建筑美学来表达雅典城邦国家时期的状况;埃及用金字塔的建筑美学来反映古埃及的法老制度;中国可以从紫禁城的建筑美学来读出皇权的至高无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中国独特的建筑美学恰恰应扬之所长凸显中国旅游的民族特点,让国外旅游者通过旅游中建筑美学的感悟对中国的文化加深了解。
综上所述,旅游中的建筑美学是旅游系统中重要的一环,这需要每个旅游景点拥有一个完整、适量、系统的建筑系统和建筑历史文化,针对旅游建筑系统的研究有利于开发旅游过程中建筑美学的提升,从而提高旅游品质。在区域旅游开发中建筑美学能帮助景点设计有序的开发,提升独特的文化品位,避免抄袭别地的雷同,促进旅游的独特性发展。
建筑美学现已经开始慢慢被物质生活丰富的人们所重视,旅游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去把握其中对于建筑景观的审美和艺术鉴赏能力。建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对客体对象的欣赏和单纯的视觉愉悦与满足,只有那些由主体的整个心灵选择出来的与自己类似和沟通的事物才能使人愉快而产生美,这也是建筑美学对于旅游的核心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乔修业.旅游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2]袁镜身.建筑美学的特色与未来[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张斌,杨北凡.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4]古慧平.现代建筑的美学特征[J].山西建筑,2001,(2).
[5]梁思成.梁思成文集: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6]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杨恩寰.建筑美学引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
[8][美]托伯特?哈姆林.建筑形式美的原则[M].邹德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9]沈福熙.城市和建筑美学[J].上海新建筑,2000,(5).
[10]曹利华.建筑美学[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1.
[11]王宗年.建筑空间艺术及技术[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
[12]王振复.大地上的宇宙——中国建筑文化理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