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0 02:00:2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有关小学教师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人格的发展,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特别是小学阶段,教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是神圣崇高的。教师的言语、行为、教学风格都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如果教师的心理不健康、人格有偏移、个性有缺陷都会毫无保留地投射到学生幼小的心灵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如果教师经常将各种不良的情绪带进课堂,动辄训斥、指责,甚至有一些偏激的行为,都将给学生心灵带来伤害,各种心理问题与学习障碍将随之而来。
由此可见,教师优良的人格特征不仅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催化剂”,还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奠基石。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崇高的敬业精神、丰富的教育科学理论和较强的科研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但现在,根据调查分析,发现在被调查者中有51.23%的农村小学教师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
二、小学教师心理亚健康现状及原因
据有关部门对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亚健康心理表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1、焦虑。
焦虑已成为中小学教师中常见的、普遍的心理问题,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引起焦虑的主要因素有:
(1)、培养学生的成就挫折。有些教师好胜心却很强,极想取得好名次和受到领导的表扬,但因自身水平有限,能力一般,致所带的班级的教育教学质量平平,造成心理焦虑。
(2)、教科研的成就挫折。由于有些学校对教师论文获奖、文章发表、课题研究有一定数量上的规定。对于达不到要求的教师在考核、评优、晋职、奖金分配上暂时发生倾斜,而大部分的教师平时埋头于教学,特别是农村的小学,编制紧,教育教学任务重,教师对论文的撰写已经尽力而为了,对课题研究确实有力不从心之感。而这些对农村小学教师的考核、评优、晋职、奖金分配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长期以往,学术上没有建树,势必造成心理失衡,引发焦虑。
(3)、晋职的成就挫折。依照现有的职称评定体系,由于名额有限,僧多粥少,符合参评条件的农村小学教师若想晋升非,得等上几年,才轮得着,除非是特别优秀的可以破格。一线的农村小学教师在等待职称晋升的过程中,内心压抑,对前途极其担忧,引发焦虑。
(4)、物质待遇、社会地位不如从事其他工作的亲戚、朋友、同学,加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冲击,从而使教师产生焦虑。
2、情绪波动大,行为偏差大
(1)、在生活中,一些教师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常处于情绪低落、心情不佳的状态,不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他们很少有快乐。而愤怒、悲哀、恐惧、埋怨则是经常表现出来。当他们意识到别人不合理地对待自己时,愤怒便会骤然爆发,并表现出攻击;当他们难以达到目的时,便会产生恐惧或悲哀的心理。这种不良情绪的的滋生和蔓延,以至于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长期处于紧张、忧郁、焦虑状态。
(2)、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不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能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不是与同行发生纷争,就是与学生发生对抗,甚至与领导发生冲突。久而久之,形成孤独、无助、郁闷、愤懑、抑郁等情绪。当发现学生有违纪现象或有其他错误时,这些教师往往会粗暴地指责、批评、讽刺、挖苦、侮辱学生,甚至体罚学生。
3、感觉身心俱疲
我们的许多农村小学教师除了白天紧张繁忙的工作以外,晚上还要加班加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种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之下,极易产生生理和心理疲劳。这是造成教师身心俱疲的的客观因素。
其次,教师个体性脑力劳动的性质,是造成教师身心俱疲的主观因素。
第三,忙于应付各种检查、评估、验收,也是造成教师身心俱疲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第四,福利待遇、名誉地位、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担心是造成教师身心俱疲的另一个主要的因素。
三、维护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促进基础教育和谐发展
小学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是关系到能否促进基础教育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也只有关注、重视、维护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才能促进基础教育的和谐发展。具体做法:
1、改善评价机制和管理制度
(1)制订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在小学阶段,制止主要以学生语、数科考试成绩为依据的评价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做法。实施全方位的综合评价制度,构建多角度的评价体系,降低师生对分数的关注程度,减轻分数对教师学生的精神压力。
(2)、教师的职称晋升、福利待遇、评优评先等方面的评定,科学、历史、公正地衡量,不搞“一票否决制”。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结合“摘苹果”的原理,考虑一线教师和科研教师的区别,适当扩大职称的级别,适当降低职称晋升的门槛,使大多数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跨上相应等级的职称,从而消除一线教师中消极的工作态度和牢骚满腹的思想情绪。
(3)、采取人性化的管理。①学校要转变观念,对于教师不仅仅是管理,更是服务。在教育教学上,提供教师学习的机会、展示的舞台;在生活上,关心教师的家庭、丰富单身教师的生活;在待遇上,“奖优罚劣、奖勤罚懒”, 实行多劳多得。②严格控制教师的工作时间。对教师的教案采取分层次的要求,有条件的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对教学任务繁重的骨干教师和包班教师,更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减少他们的工作量,增加他们休息的时间。③在国家加大基础教育投入的同时,学校逐步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④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心理时空。努力创造条件,不断满足教师们的成就需要,使他们时时体验到被尊重、被关心的情感,从而保持舒畅、平和的心情,轻松愉快地投入工作。
2、提升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
(1)、通过心理辅导,增强教师自信心
利用网络、邀请专家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特点的教师进行分类辅导。促使每位教师都能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并进行必要的自我鼓励和自我欣赏。学会体验工作中的快乐和喜悦,如学生的点滴进步;学会在暂时的挫折中勇敢面对。
[关键词]教师研究;过程性管理;行动研究;记载册
当前教师研究课题成果评审资料一般由课题结题主报告与附件两部分组成。在评审过程中以查阅主报告为主,附件作为证明材料为辅,这容易导致教师在整个研究时段内将大部分精力花在课题立项文本写作与结题文本写作这前后两端的起始和结束环节上,中间的过程性活动开展反而比较随意。传统的记载册主张研究者在课题立项之后立即启用,随时记录研究过程中的相关资料,但由于不适用已停用多年。面对当前教师研究“重两头轻中间”的现实问题,温州市瓯海区对教师研究记载册进行了重新设计,旨在引领教师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活动开展,并使之成为课题结题过程性评价的依据。
一、重新定位“论证性活动”,使之草根化、理性化
“论证性活动”是总结课题研究已有经验,厘清课题研究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研究计划的基础性活动。但相比听评课等研修活动而言,它并不是教师日常的研修形式,很容易被忽略或走过场。由于传统印象的影响,人们倾向于认为,论证性活动如开题论证、结题鉴定等一定是需要相关专家与领导参加的活动。为此一些教师小课题选择了忽略,一些学校大课题则以仪式化的方式请专家,但活动过后没有对研修方案进行修改,也没有在研究过程中再次对研修方案进行讨论调整。理想的论证性活动不仅是专家介入的指导性活动,更应是课题组内自我学习、自我对话的学习交流活动,也是课题组通过自我协商进行研究分工、拟定行动计划的民主决策活动。为此,我们一方面提出了“开题论证、中期小结、结题总结”三种不同时段的论证性活动,将之定性为一种定期对课题研究思路进行讨论的研修活动。另一方面提出了“自我论证”与“专家论证”两种论证方式,并通过由区教科规划办聘请专家为已组织过“自我开题论证”的相关课题再次组织开题论证,传达一种即便要开展“专家论证”也需要以“自我论证”为基础的理念。这样既保证了当前草根化的教师小课题以“自我论证”的方式广泛开展论证性活动,也促使一些学校大课题更为理性地看待“专家论证”。为防止活动变成一种走过场的形式,我们尝试做了课题论证性研究活动记录表(详见表1)。
二、重新定位“主题研修活动”,使之多样化、系列化
由于教师研究课题一般为教学研究课题,主题研修活动的形式往往也就是日常的听评课活动形式,为此容易存在教研课题单一化与表面化的问题。一方面,一些课题结题材料附件往往提供大量的课堂设计与评课稿,而较少其他形式的研修活动;另一方面,所提供的材料比较零散,难成系统,较难看出与研究主题的相关度。难以判定是围绕研究主题的具有“研究味”的研修活动,还是日常的教研组听评课活动。教师研究过程是一个对教育教学工作循环改进的过程,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例,其过程必然包括以下最为基本的活动:一是主题性学习交流活动,即通过观看观摩课、查阅交流相关资料、读书交流、调查分析交流等学习活动,分析实践教学问题,提出课堂改进的思路;二是集体备课活动,即把前期主题学习所得的相关新思想、新经验用于课堂设计中,将新经验变成具体的教学设想;三是开展针对研究主题的听评课活动,即开展研究课,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课堂观察活动、通过课题组的对话交流,提炼总结新经验、生成新想法。活动结束时,课题组修正调整原有的问题或提出新问题,作为下次研修活动的新主题。这就构成了一个基本的行动研究活动循环,而一次系列研修连接着下一次系列研修,这就形成了一个连环跟进的系列研修活动,如图1。图1课堂教学研修活动系列链我们一开始的做法是在单次的研修活动记录上做文章。其实,这难以发挥对活动“系列性”的引领作用。我们希望记载册不仅促使课题组在活动开展时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而且促使教师以系列化的方式组织研修活动,记录表设计见表2。
三、重新定位“文献资料学习活动”,使之常态化、应用化
相比听评课等日常研修活动,文献资料学习活动也是教师课题研究中容易被轻视的环节。超越实践需要基于对实践的超越性理解,超越性的理解则需要广泛阅读,“从文本中接受有意义的东西,并把他们解释成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1]从而使“本文的意义为解释者所同化,生成一个扩大的自我”[2]。缺乏充足的文献资料查阅学习,研究者往往无法突破自身经验的局限,不易形成具有超越性的工作计划。然而在当前的结题评审中,课题文献查阅情况往往反映在结题主报告之后的参考文献目录上,这很难看出文献资料查阅活动是否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真实地进行,并促进了课题研究。笔者在网络上查看一些地区的教师研究记载册设计,文献资料查阅情况往往只要求课题组提供文献目录。其实,这样的记录方式适合学术研究而不适合教师研究,因为学术研究是知识取向的,需要以厚积薄发的治学态度查阅大量文献乃至外文资料,以达到知识创新的目的。而教师研究是实践取向的,需要以精思笃行的态度来查阅相关资料,并以此反思实践、改进实践。相比学术研究所追求的知识创新而言,教师研究重在个人知识的形成,这种知识的获取需要通过切身的实践行动,将外在的知识及经验变成自己亲历的经验。正如刘良华教授所说的,这是经过个人亲自探索、实验、研究,用自己的眼光重新打量而获得的,显露研究者情绪化、行动化的个人知识。[3]教师研究不在于知识创新,而重在通过学习研究促进自身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解,并超越实践。为此在教师文献查阅问题上,“全”固然重要,但“用”更为重要。我们希望通过记录表设计促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比较扎实地开展文献资料查阅活动,使文献资料学习活动常态化地贯穿于课题研究始终。同时希望将教师引导到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学习、消化、运用上,使来自文献资料的知识成为教师个人应用化的知识。为此,我们设计了教师课题文献资料查阅记录表,详见表3。
四、重新定位“文本写作活动”,使之完整化、阶段化
没有实践研究活动为基础的教师论文写作是苍白无力的,但丰富的研究活动如果没有写作意识,为活动而活动,那也是徒然的。正如张肇丰研究员的观点:写作不是研究的副产品,写作是反思的重要载体,写作就是研究。[4]文本写作活动与教育教学改进行动应是推进教师研究进程的两个齐头并进的车轮。然而当前教师研究中的文本写作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游离性问题。在课题结题评审中发现一些课题组成员乃至负责人有相关或获奖,但与研究主题却并不相关。教师没有将围绕研究主题的文本写作当成研究的重要工作,课题研究也未发挥提升教师论文写作质量的作用。二是碎片化问题。在课题结题评审中经常发现一些附件材料提供最为原始的评课稿、课堂设计等,虽然够真实,但这些碎片化材料是随研究活动开展自然产生的文本,而非教师经过反思提炼的文本。三是单薄性问题。在课题结题评审中往往发现一些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成形的文章比较少,文本写作活动只集中在课题研究某一时段。我们一开始的做法是将记载册划分为过程性活动材料与课题成果材料两大部分,这样的划分容易使研究者形成一种文本写作活动独立于研究过程之外的错觉。实质上,文本写作活动应伴随着研究的整个进程:在研究前期,应该结合文献阅读、调查分析等手段开展一些有关现实问题分析类文章的写作活动;在研究中期,应该结合课堂观察、个案分析等手段开展一些有关新思想、新行动的教育教学创意类文章的写作活动;在研究后期,应该结合经验总结等手段开展一些围绕研究主题的比较系统丰富的经验介绍类文章的写作活动。文本写作形式可对应于省市区三级教科研部门的各项评比,如课堂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教学创意等。基于现实状况的考虑,我们将用于经验交流的文本也视做文本写作活动,交流包括区级交流也包括课题组内部的交流,这样可以促使每个课题组都能抱着定期进行文本写作的意识来开展写作活动。课题研究过程性文本写作记录表设计如表4。一些教师认为,开展教学改革一般人都是愿意尝试的,但是写结题报告实在太痛苦,为此“做课题不如写论文”成为一些教师的普遍想法。一些教师则表示自己想尝试课题研究,但不知道到底要做些什么。为此在区县级层面对“记载册”进行设计,是必要的“建模”。这样能通过具体的活动要求消除教师对课题研究的畏惧感,引领教师进入基本的研究状态,同时也可发挥其过程性评价功能,简化结题主报告写作格式及要求。记载册的建设还有很大的空间,如何使记载册在现实课题管理工作中更接地气、更受欢迎,有待于在工作实践中继续改进。
作者:韩紫薇 单位:温州市瓯海区教师发展中心
[参考文献]
[1]刘阳科.从存在主义与解释学的视角理解教育叙事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24-128.
[2]车铭洲.当代西方思潮概论[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关键词:绕过;新课改;困惑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130-01
2014年春,我们学校大力打造高效课堂改革,但是,执教老师总是走不出老旧的教学模式,即使能耍几个花架子,也是生搬硬套,教与学也不能融为一体。
一、那些绕不过去的困惑
1、观念的更新。我校领导对新课程的教学改革还存在指导上的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在相当一部分语文任课教师中还存在把课程改革等同于使用新教材,在教学和评价工作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走不出陈旧教学模式的阴影。
教学思路公式化。很多老师不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不与时俱进,依然在原地踏步,语文教学中仍然是按“熟悉生字―给课文划分段落―归纳总结中心思想”这三个步骤进行教学。
教学方法的模式化。在语文教学的语文课中,“通常只是读课本,听老师讲解词语、概念、而很少有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或进行有意思的讨论。”这种教学方式,无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所谓的教学活动是单向的、独断专行的活动。
师资培训力度不够。一部分老师在课堂上对网络使用不熟悉,在课件使用过程中总是前面课件与后面的课件连接不起来,时不时造成课堂“雅静”,学生无事可做,老师慌乱,语无伦次。
以上这些教学缺陷都需要认真加以研究解决。决不可因循守旧,消极对待,缺乏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是新课改推行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2、教师身体力行方面。“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可以说是此次课程改革的象征性口号,关注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相比较而言,新课改对教师的关注程度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我们农村教师的培训少之又少,方式也比较陈旧,而且是浮于表面的、形式化的培训,对我们农村教师没有产生根本的作用,不能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上级有关部门对老师的培训,居然多数是这样进行培训的:给每位参与培训的教师发一本有关新课程改革的学习手册,然后让老师们做一张试卷,教师的任务就是到学习手册上找现成的答案。同时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利,比如说其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就是全新的挑战。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需要教师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需要自己开发课程。这对于毫无课程开发经验,缺乏课程开发指导,本已非常繁忙的农村小学教师来说,无疑是“无经可取”。新教材往往形式多样,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使得教师的课前准备时间增加了,甚至对教师的体力提出了挑战。
3、要求与现实的落差。新课程改革非常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需要教师给予其充分的关注和充足的发展空间。由于种种原因,客观上存在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虽然正在积极研究与实践,总觉可资借鉴的经验、做法很少。在这种情况下,小班化教学是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然而,我们学校实际情况是,基本上都是大班额,每个班级都有50多个学生,甚至有的班级达60多人。有的教师说:“我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放在抓差补缺的学困生身上了,哪里有时间来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啊。”课程改革步伐太快,许多与其相应的配套措施跟不上,课改信息闭塞,致使课程实施在落实的时候,效果往往与城市小学是差异悬殊的。
4、学校要求与教师成长相违背。学校教研急功近利。新课改要求教师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还要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教育活动的研究者。对于教育科研,学校领导想的更多是通过科研在短期内快速地搞出学校办学特色,追求立竿见影,而教师参与科研很多都是为自己的职称评定捞取资本。而且学校之间进行评比时,教师论文的多少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特别是从课题报告的撰写到开题论证,从课题计划的制定到课题研究的真正展开,有着许许多多烦琐的“程序”,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点经验没有,存在“研而不教”、“教而不研”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科研的质量是可想而知的。
二、走过这些困惑的对策
1、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新课程改革之所以在实施过程中累累碰到困惑,一个原因就在于没有现成的方式可借鉴,往往理论与实践脱节,它需要学校指挥棒正能量的导向,深入教学实际,继续加强对实验教师进行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培训,包括学科通识培训,也包括专题培训等,实现专家与一线教师密切合作,这是新课程美好愿望先进理念得以落实的重要保证。
学校行政工作千头万绪,我能围绕三年任期的目标,在学校复杂的管理过程中,紧紧依靠党支部的保证监督作用,教代会参政议政民主办学的作用,发扬民主,依靠群众的智慧,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办学的积极性,形成合力,确保三年目标的完成。20__学年,我在港东小学任校长职务的这一年,是实施三年目标的关键一年。应该说,港东小学的各项工作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时期,学校被命名为“崇明县文明单位”,授予“上海市学习型家庭实验基地”等称号,学校按照确定的三年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攀升。虽然只有一年的时间,但为港东小学完成三年目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奉命于20__年8月起担任港西小学校长职务,现就在港西小学任职的两年工作作简要回顾:
一、明确提出切实可行的办学思路
根据港西小学当时存在的“师资紧,经费紧,校舍场地紧”等薄弱环节,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征求教师意见,适时地提出了“转变观念,加强管理,精练队伍,改进评价,依托科研,改善条件,优化环境,继承传统,提高待遇,安全工作”等办学思路,得到全体教职员工的认可,并在工作中加以贯彻实施。
二、抓凝聚力工程,努力提高全体教职工办学的积极性
办好学校,关键的是教师,所以提高全体教职工办学的积极性,凝聚全体教职员工的合力,共同办好学校是我任港西小学校长的首要任务。
1、及时解决教师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如:(1).学校平时值班与节假日值班的问题(2).原教师职务改为后勤岗位工作工资奖金扣发的问题(3).内退人员享受工资福利待遇问题(4).班主任津贴、教研组长津贴、行政津贴发放的问题(5).小伙食补贴发放问题(6).部分教师养老金补交问题(7).教职工家属医疗补贴制度等问题通过行政会议、教代会等形式,集思广益及时调整,维护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消除教职工后顾之忧,及时转变干群关系紧张,人际关系复杂等不利于学校工作的局面,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得到调动。
2、实行校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进一步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广大教职工的智慧、创造力和积极性,促进党群、干群关系的改善,增强依法治教意识,促进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推动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原来实行“党支部保证监督,工会民主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阳光行动”,对涉及教师和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校务进行公开,推动廉政建设。(一)是建立机构:学校建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行政、工会等成员组成的校务公开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明确责任,做到每一个阶段任务、每一个公开项目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定时间、定任务、定人员,把每一公开项目的细节都落到实处;(二)是落实制度:制定了《港西小学校务公开实施方案》,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三)是持之以恒:做到公开内容真实、事项具体、形式多样化,不搞半公开、假公开。近两年来,我校召开教代会六次,编印“校务公开”简报31期。
3、利用政治学习等多种形式,对全体教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正面教育,正面引导,及时鼓励。积极倡导教师的“五种精神”和“四心”,即:五种精神: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竞争,四心:爱心、真心、诚心、责任心。
三、抓目标管理,建立有序的管理网络
行政班子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各项工作在抓好常规的同时,创造性地工作。各项机制的建立,确保了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管理目标做到数量化,标准化,整体化,使学校整体工作落实到各部门、各条线,具体落实到人。条线分解清楚,责任到人。对管理的每个环节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协调,实现有效的管理。
四、以校为本,培训教师,提高教师素质
以校为本,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使学校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校校本师资培训,制订了总体 规划及每年度的实施计划。一是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坚持以教育为主方针,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教育法律法规,提高全体教职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杜绝各种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二是强化教师文明从教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和职业理想,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规范》、《上海市教师师德规范》和《崇明县师德形象二十条》等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教师文明从教守则,教师自律公约,以此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学校把教师的职业道德作为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三是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制度建设,严格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间周一次的业务学习和课题研讨活动,及时将教改信息传达给每一位教师,从而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四是深入开展“强师德,铸师魂,树形象”活动,通过“今天怎样做党员教师”的主题活动,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五是以“六个一”活动为抓手,动员引导教师积极参与。
五、以教学为中心,努力发挥素质教育主渠道作用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我能集中主要精力,经常深入教育第一线,深入课堂与教研组,了解并分析全校的教学情况,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充分发挥教导处、教研组的作用,明确各自在教学管理中的职责,使日常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1.深入第一线,及时了解掌握教学工作情况。坚持巡课制、听课制、参加教研活动制、课堂教学制,深入第一线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掌握教学工作情况,及时反馈,及时调控,及时总结。
2、重点学科,重点研究
针对我校英语学科教学相对薄弱的情况,主动邀请县教研室英语教研员一起参加英语学科课堂教学现状调研及课堂教学评优活动。进一步摸清情况,针对薄弱环节,提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20__学年我校五、六年级英语学科参加全县统一毕业考试,成绩较为理想,六年级平均成绩为92.1分,五年级为90.1分。包括语文、数学两门学科的成绩已接近优秀学校的教学质量。
3、渗透二期课改,重点抓三个方面的工作(1)英语教学:加强外语教学。针对一年级全面开设英语课程,一、三、六年级全部试用新教材的情况,适时地调整教学力量,加强教学的管理、指导和监控;营造加强外语教学的氛围,学校班级的黑板报、橱窗全面开设“英语角”,开办“红领巾英语广播节目”。(2)信息技术教育:大力宣传加强管理,身体力行,自己既上三年级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又尽可能挤出时间对教师培训,多次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演示、讲座。目前,我校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基本能操作计算机,教师能进行简单的文字输入、编辑、上网查找资料及课件的制作。(3)探究性学习:制订规划,全面启动。作为我校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品牌的新的增长点,《农村小学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研究》的研究课题已列为20__年县级课题。
六、继承传统,在发展中不断提高
1、以良好的校园环境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塑造学生,是我校全体教职员工形成的共识。我校作为“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崇明县校园环境学校”,在这两年继续着力抓好校园环境建设,与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结合,与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结合,与争创优秀班集体活动结合,与各项评比活动结合。落实制度,抓细、抓实、抓出成效。整个校园环境无死角,无乱刻乱划乱画、随地乱扔纸屑果壳等现象。基本实现“绿化、美化、净化”。实现了“校舍陈旧、管理一流”的校园建设目标。
2、以乒乓为特色的体育项目,在调整中再创佳绩,针对崇明整个乒乓球发展的背景及我校的优势,及时调整把重点转向女子乒乓球训练上,20__年我校女子乒乓队首次获县小学生比赛,团体及个人两项冠军。今年三月份的县比赛再获团体,个人两项冠军,力争明年冲出崇明岛,参加市小学生运动会乒乓球项目比赛,为崇明人民争光。
3、学生无线电测向项目在原教练被调往港东小学,测向组又没有梯队队员及测向设备陈旧的困境下,新教练负重奋进,边学边教在探索中前进,坚持常年训练不放松,在市县的比赛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20__年我校被命名为“全国无线电测向活动重点单位”。
七、以科研求发展,以科研创特色是我们的追求目标
在教科研方面我们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性学习”为主要研究课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尊重与理解的实践研究》、《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课题列为上海市心理协会20__年研究课题。两篇论文刊登在市的理协会年会论文集,我主要负责撰写的《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论文获20__年崇明县德育论文二等奖。20__年11月19日在我校成功举办了“崇明县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活动”。《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农村小学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研究》两个课题列为20__年县级课题。两年来,学校还整理编印了《港西小学教育》教师论文集四集,《港西小学教育》学习资料十集。组织教学讲座两次、教师教学论坛七次。为教师构建教育科研的舞台,营造教科研的良好气氛,促进我校教科研的深层次提高。
八、面对经费的暂时困难,负重奋进,共度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