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规划法论文

规划法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07 15:23:1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规划法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规划法论文

篇(1)

在城市发展中,城市规划面临各种问题,一个好的城市规划不仅是解决城市发展现阶段的难题,更能对于城市发展起到再生作用。本论文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导入立体城市规划法这一新概念。从而引导和促进我国城市规划全面由2次元向3次元转变。

关键词:立体规划,城市再生,3次元规划

Abstract:

In urban development, urban planning faced all kinds of problems, a good city planning is not only solve the problem of urban development at present, more can a role for urban regeneration.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of examples, into three-dimensional city planning this new concept. Thus guide and promote our country city planning by 2 times to overall $$3 times change.

Keywords: three-dimensional planning, urban regeneration, three yua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研究的背景

伴随改革开放下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化也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随之而来的住宅供给不足,生活环境恶化,城市无秩序的扩大等一系列问题显现出来。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试图通过郊外地区的开发,新城市的建设来得以解决。然而,我们发现,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活动的分散,汽车使用量及交通量持续上升,自然环境急速性被破坏、城市中心附加值衰退等系列新问题大量产生。因此,一味的采用扩大城市、开发郊区的平面规划法,受到了一定质疑。在此背景下,在现有城市基础上,通过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来压缩城市的立体城市规划法受到关注。

相比城市平面性扩大开发中面临的民居拆迁、耕地占用、环境破坏等问题,在现有城市设施及建筑物的基础上进行立体、综合型开发及整理不仅能有效扩大城市空间,更能提升城市的竞争力。所以立体城市规划法的导入势在必行。立体城市规划法不仅表现于立体道路的建设、超高速通信网的埋设、地下物流设施规划、电缆集中化等城市规划设施的立体化,它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大众交通中心型城市开发(TOD)。而这一概念的实现就需要以换乘中心等主要交通设施为中心,居住、商业、业务、文化等多样城市机能的集中化程度的提升。

立体城市规划的理论及发展

广义的立体城市规划就是为了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从空间层面上看以某一点为基准,进行向下向上的多形态,多用途的综合性开发。狭义的立体城市规划是与城市规划设施的重叠铺设及城市规划设施和非城市规划设施的立体性整合相关的概念,即,在基准单一土地上各种用途综合性设置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达到道路等基础设施和各个建筑物的立体综合规划。这一规划不仅是对基础设施所需财力的节约、城心土地不足问题的解决、各种环境污染的防止,更重要的这是对土地资源的合理性、效率性利用的规划。

立体城市规划法的发展根据各国的国情不同,发展的方式、程度都有所区别。但是,纵观立体城市城市规划法的发展,我们可以总结为4个阶段。

一、为了便利城市交通,高架铁路、高速公路等的修建。可称之为1次元的规划。

二、高架铁路、地下公路、地下铁等空中和地下的立体开发。可称之为2次元的规划。三、与周边建筑物相连接的综合性开发。可称之为3次元的规划。

四、既考虑到城市景观和历史建筑物等又力求精练的立体城市开发。可称之为4次元的规划。

以H市为例,浅析立体城市规划法

H市现有一条南北方向的主干道,及部分次干道和区间路。东部地区为居住区。现在计划在城市西部地区建立商业贸易区,从而把H市打造为以商业贸易区为中心,商业、居住、文化等综合化及大众交通快速化综合化的新城市,因此,我们将导入立体城市规划法来进行规划。

道路的立体化

H市西部地区为商业自由贸易区,东南方向及东北方向分别与港口城市Y、Q相连接,为了商业的发展,需要在东西方向建造一条高速公路,来缓解交通量的增加,提升物流速度。若要实现东西高速的直线化,则需要与现有的南北快道相交叉。但是高速公路的修建势必影响城市道路的贯通性,影响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南北快道及东西高速公路的修建全部采用地下化。假设东西高速建在地下3层,南北快道建在地下2层,那么两条道路的衔接方式就不能采用一般形态下的立交桥法。采用地上半圆循环形态的道路体系(Center Loop)来代替立交桥,不仅能连接两条道路,还能有效利用地面路段,缓解交通压力。

大众交通设施的综合化

H市主要大众交通是一条东西通向的BRT路线,以及一条南北通向的LRT线路。考虑到城市交通及乘客的换乘的方便性、效率性,南北通向的BRT路线及换乘站规划建于地上,南北方向的LRT规划建于地下2层,考虑到乘客BRT与LRT换乘的安全性,及对于路面机动车交通的无阻碍性,BRT与LRT的换乘站将规划与位于他们之间的地下1层。同时,地下2层除了LRT车站外还将设置出租车停车场、公用停车场等通过多种交通方式的综合来增强换乘的方便性。

公园及商业设施的综合化

既然我们规划了BRT与LRT的换乘在地下1层,那么自然而然的步行活动我们也规划在地下1层。地下1层连接换乘广场规划大规模购物区和文化区。考虑到地下空间的采光、换气、开放感等舒适性,在步行通道连接处的规划应注重大规模的清爽空间。同时与地上建筑的规划应相一致。例如,如果地上部分的规划为住宅区,那么考虑到居住者和来访者地下的规划多为休息空间和文化空间。

非城市规划设施的综合

东西高速及南北快道建成后,在其辅道周边地区规划建居住、商业、办公等非城市规划设施。从而使城市规划设施和非城市规划设施得到综合协调发展。具体来看,东西高速和南北快道相衔接的地上部Center Loop的规划不仅能缓解过度的交通量。更应考虑到人性化的亲和性。也就是说在这些辅道设置后,通过这些辅道可以使商业集中区周围建筑物的地下停车场方便快捷的直接进出。同时,考虑到交通的安全性,车辆进出时,在这些地下通道内将禁止超车、车道变更等。

结论

本论文以H市的东西高速直线化规划角度入手,通过道路、停车场、公园、换乘站等的综合规划使土地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实现城市的立体规划。特别是以换乘站为代表的大众交通设施的规划,不仅缓解拥挤的交通状况,更能与周边建筑相连接,有效促进商业经济的发展,方便居民的生活。

在立体城市规划概念的导入过程中,相对于城市设施与非城市设施规划的综合,我们现在最常用的为城市规划设施的综合。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划由2次元向3次元规划发展将是必然趋势。本论文以H市规划为实例,通过具体分析,为其他城市立体规划的导入,提供一定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庭伟.中美城市建设和规划比较研究,2007.

【2】H. W. Richardson,Regional Growth Theory, London: Macmillan,1973.

篇(2)

关键词:聚类算法;物流成本;配送中心

中图分类号:F252.14 文献标识码:A

配送中心作为供应链的关键组成部分,一直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配送中心对供应链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配送中心本身操作效率,二是配送中心地址的选择。对于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对不同的模型要求,传统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整数规划法、图上作业法[1]、重心法[2]、鲍莫尔一沃尔夫法(Baumol—Wolfe)[3]、运输规划法、仿真方法等。前人已经提出许多基于精确值的选址方法,利用数学规划方法[4,5]确定最理想的地址, Tompkins和White[6]用偏好理论将所有主观因素两两比较从而为主观因素赋予了权重值。Spohrer和Kmak[7]提出了一种权重因素分析方法将定量的数据和定性的评价值结合在一起,用以从多个备选项中选择合适的地址。Stevenson[8]提出了一种选择最好地址的价值量分析方法。国内学者对于配送中心选址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提出了一些配送中心选址的新方法。西南交通大学的刘海燕、李宗平、叶怀珍[9]的论文《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利用的是混合整数规划法,长沙交通学院的陈曦、傅明[10]的论文《GIS环境下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与算法研究》采用的是基本遗传算法,张培林,魏巧云[11]的论文《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及其启发式算法》中采用的是启发式方法,马正元,黄斌[12]的论文《Hopfield人工神经网络在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优化中的应用》中应用的是神经网络,此外,还有的采用模拟退火算法,模糊控制方法等。

1 K—means聚类算法原理

2 模型建立

本章采用基于K—means聚类的基本原理,划分一级配送中心及其区域,需要根据需求点的地理位置进行聚类,这样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销售区域后,在每个销售区域建立相应的配送中心,取代点对点配送,从而达到降低配送成本的目的。

5 实 证

国内某汽车制造企业(为方便计算,生产和发运地假设为哈尔滨市)的销售物流业务,旺季情况:每年11月至次年2月为旺季运输,是正常运输运力需求的200%;每年5~7月为淡季运输,是正常运输运力需求的50%;其他为正常运输;运费标准:每辆商品车的运费为1 200元,即1 200元/辆;订单周期:假设为2周一次。企业生产ABCD四种车型,只有A车型不能通过铁路运输方式,其他都可以通过公路、铁路、水路三种方式运输。具体数据如下:

(1)所选城市分布图

所选城市分布的原则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二级城市,这些二级城市能覆盖全省且消费能力较高。从全国所有省市中选取了125个城市作为二级城市,由图1可以看出,这些城市基本上能覆盖整个中国。

根据以上的求解步骤,采用matlab编程对模型求解,求解结果表明当选择配送中心个数为17个的时候,所得到的总的运输距离最小,整个配送距离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该求解步骤可以很好地解决K—means聚类方法中的初始聚类中心个数难以确定的缺点,通过变化初始聚类中心的个数,可以得到不同聚类中心个数下的配送里程,从中找出一个最优的配送方案。

(2)物流成本计算

仓储成本假设[15]:计算仓库面积=车辆占地面积×宽裕系数,本问题中宽裕系数取1.2;人员配备:每100平方米配备一个人员,其工资水平假定每人年薪2万元;仓库维护费用:每平方米年维护费用为15元;保险费用:仓库存货价值

×0.2%;汽车损失费(仓储导致的汽车价值损失):仓库存货价值×0.3%。

运输成本假定:汽油费用:卡车每公里汽油费1.1元;汽车修理费:运输专用汽车价值的8%;汽车保险费:运输中车辆的价值×0.3%;汽车折旧费:年折旧率10%;司机费用:每车配备两司机,其工资水平每个司机年薪2.5万元。

按照上述条件计算后的点对点的运输方式成本:

327 307 222元;按照优化后的配送中心配送方式的运输成本:235 030 995元;成本节约28.19%,可知,该配送方案经济可行。

6 对基于K—means算法优化过程的深入探讨

在优化的过程中,由于初始的中心点是随机生成的,这样在聚类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使聚类的结果受到初始随机选定的中心的影响而过早地收敛于次优解。所以针对这个问题在本文中通过让程序迭代足够多次的方法来减小这方面的误差,如图4所示,这是当聚类数为17时的求解过程跟踪曲线,从中可以看到,在迭代的过程中解的大小有着随机分布的特征,但是当迭代足够多的次数时,就可以找到一个相当最优的解(此算例在第959次迭代时找到相对最优解),这也说明本文中所使用的方法在实际中是有效的,而且与遗传算法等相比相对经济了一些。

7 结 论

(1)通过以上成本计算可知,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并且能节约成本;

(2)和传统的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相比,将智能算法引入可以更好地解决节点较多的配送中心选址问题;

(3)在采用聚类算法的过程中,首先通过配送距离最短的寻优方法得到配送中心个数,然后再对配送中心进行区域划分,更好地解决了K—means算法不能初始聚类中心个数问题;

(4)当然,该算法存在纬度问题,当问题随着配送中心个数增多是,其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呈指数级增长。

篇(3)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城市规划专业

1前言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中心工作。本科教育是高等学校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本科教育应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的目标要求,因而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成为了高等教学中的两个根本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及城市开发主体利益多元化的格局,城市物质要素与空间资源配置转而依靠市场力量进行;同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城市规划也越来越走向宏观与战略的研究,城市空间结构与布局则愈加依靠政策的导向,城市规划越来越成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规划外部环境的改变、任务的变化对城市规划学科的知识结构,规划教育与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提出新的要求。以往计划经济时代以工程设计为核心的知识结构难以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必须进行改进。城市规划教育面临着从注重规划技能的传授转向对规划思想和规划技能并重的方向发展。

2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特点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城市规划学科特点及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城市规划是涉及面颇广的综合性学科。在西方发达国家,城市规划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物质形态规划,而是转向了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性规划,相应的规划专业教育也发生了变化。以建筑、工程为主体的“功能主义”规划教育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社会、行为科学大量介入规划教育,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城市和多样变化的城市社会经济问题,城市规划学科也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融合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政策性很强的交叉学科。

而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阶段处于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物质形态规划仍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对城市规划价值观的教育、方法论的教育、社会经济问题的综合系统分析教育还很不够。我国城市规划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具有明显的工程实践导向型的特点,即多以物质空间形态的具体规划为对象,注重城市规划编制技能知识(如何编制规划)和实施方法(如何按规划进行建设)的传授,而对于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状况,其中所体现的规划理念,以及涉及社会价值判断的规划思想则论述较少。从2004《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教学基本要求》中可见,在8门专业主干课课程安排中要求最多的是关于建筑设计和规划编制的课程,两者的学时数分别占了24%和28%,合计超过了50%,而管理法规和规划实施相关等的基础理论课程只占核心课程的6%,将学科知识的侧重点放在了解决实际问题,客观上带来了学生“重设计、轻理论”的专业观。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设计的延伸。所以规划师还需要有政策、理论的素养,组织协调能力。除了必须掌握建筑工程技术外,还必须掌握城市经济、公共政策、社会学、法学及地理学等。

2.2课程教学的问题

教学方法问题。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搭建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而课堂教学则是实现目标的主要平台。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能力、素质的培养,本科阶段课堂教学都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

由于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上规划设计类课程内容比较多、所占的学时比例偏大,从而导致学生片面理解城市规划,普遍存在“规划就是设计方案、画图表现”。课程学习过程中“重设计课程、轻理论课程”现象比较普及。

以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为例,作为我国注册规划师制度考核的课程之一,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在规划实践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但作为一门基本理论课程,内容体系安排相对比较抽象,高校城市规划专业开设的《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通常课时较少、内容较多,加之国内目前缺少相关的优秀案例教材,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及团队合作精神。因此课堂教学比较枯燥、课堂气氛沉闷、理论授课与规划实践脱节、学生提不起兴趣等现象不可避免。

教材内容的问题。作为理论课教材,必须具备理论内容的成熟性和教学要求的完整性。但由于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一些规划理论的总结、教材内容安排远远落后于实践。如《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使用的教材是2003年版的,一些新的法律法规、法律条文没有及时补充进教材内容。以城市规划法为例,作为规划领域的第一部纲领性法律文件,它是1990年颁布实施的,18年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规划法中的一些条文和规定与现时的社会环境脱节,在新形势下条款内容面临着更新和补充。同时城市规划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其研究的对象、范围与方法在不断地调整改进,城乡规划法的实施,与之相关的规划理念、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管理的政策导向、方法等都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与城市规划相关的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等其他学科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其最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应用—反馈循环过程需要一定的周期,“教材滞后”的现象不可避免。学生拿到教材却发现与教学内容相差很大,有无所适从之感。

因此,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从有利于增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来调整改革基础理论课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改革的实践

3.1强调“专业系统构架—基本概念及原理—课程自我实践总结”的系统教学思路和方法

针对本科学生思维过于发散、系统条理性差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专业系统构架—基本概念及原理—课程自我实践总结”的系统教学思路与方法。城市规划管理课程安排在规划专业大四年级,学生已经完成了本专业的基本学科知识的课程学习,但对专业的掌握还只停留在“点”的阶段。针对这个特点,在课程教学中,首先强调建立学科完成的系统构架、从“点”走向“面”帮助其理顺思路,全面认识专业,认识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其次应用“解决问题”而非“认识问题”的学习方法,即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来进行理论课教学,通过国内外规划管理的差异比较分析、规划管理事例说明等,一方面补充课本的内容,另一方面提高学习兴趣;最后,组织学生围绕专业前沿性问题展开课程自我实践总结,对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主动学习起到了良好的帮助效果。

3.2变更教学体系,增加教学互动,提升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主动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教学模式。强调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强调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首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与时俱进,不局限于基本教材,除了选择通过自备教案或者案例教学的模式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外,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借鉴研究生培养方式,提出优化、整合现行城市规划管理和法规的教材、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除了完成教材内容外,增加了课程论文内容。1/3课时安排管理及行政管理原理的教学、1/3课时安排国内外城市规划管理比较教学、1/3课时留给学生在已讲授内容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在教师给出的研究性专题范围内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在设计安排好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采用“答辩”的方式进行教学相长研究;结合问题穿插“专题研究”及“论文写作”,并成为学习成绩的一部分记入期末课程考核。

3.3改进课堂教学手段,创造多样化的教学平台,提高教学效果

现阶段本科教学中课堂教学仍然是主要的学习平台。针对规划专业学生“重设计、轻理论”的现象,如何使理论课教学课堂焕发出激情成为任课教师的重要职责。在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教学中尝试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课程论文等多种模式来穿插教学。

案例教学法。针对法律条文抽象、枯燥特点,收集设计并整理编写了案例库,针对不同法律法规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案例,将案例以及围绕案例需要回答的问题交给学生去解决。学生在此过程中,应用法律依据解决了问题,从而熟悉了具体的法律条文。通过对典型案例素材的分析、对比、归纳、总结,以案学法。案例教学法也经常和小组讨论法结合使用,针对不同的案例在课堂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让每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整体而言,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干枯的“法律法规”鲜活起来,并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法。借鉴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课前由教师提出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带着问题去展开学习与思考,教师课前拟定好课堂目标,课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参与的主体性意识,甚至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个别表现欲强、表达能力出众的学生,使课堂的主体性由教师中心性转向学生与老师的双心制,最后教师根据讨论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小组讨论法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高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人际交流沟通能力。这种方法不仅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强调教师适时指导的必要性,产生教学相长的效应,使课堂所学知识更加立体化、形象化与纵深化。在这种课堂学习中,别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思路被别人的看法所唤起,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这样的课程里才能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样的教学也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互动课堂。通过讨论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不断地调整与完善的教学方案。

课程论文法。在最近三年的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专门设计了针对规划管理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等问题引入撰写课程论文、课堂宣讲论文、师生共同探讨的教学环节,目的即是能够让学生从枯燥的说教式教学和静态的课本知识中跳出来关注日益变化的动态城市规划领域,通过主动摄取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并围绕专题来完成资料收集、形成思路、撰写课程论文,并结合小组讨论法进行论文宣读与演讲。在师生讨论环节,进一步通过“思考—质疑—相互讨论交流”完成对知识的系统梳理和形成个人观点,开拓思路,初步学习如何去思考问题、改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学会去寻找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课程论文法加强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授之以渔”,培养与强调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同学认为“课程论文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文献的检索方法、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的启发”,“科学论文写作方式方法、文字的书面、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上述几种教学方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针对不同章节内容的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或者穿插使用几种方法。如对于讲授《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这一章内容,可以事先将一些规划实施的案例及存在的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并总结所应用到的相应的法律法规条文,其后在课堂组织小组讨论,选取小组代表发言并结合正在开展的实际规划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延伸讨论,这样一来开拓了课堂思路,丰富了教学模式,也弥补了教材内容枯燥,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连续几届学生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教学方式有特色,启发性较好,不仅了解了规划专业知识的系统构架,课程的完整系统及重要性和适用性,而且能够从枯燥的说教式教学和课本知识中跳出来”,“提高了积极主动去摄取知识的能力,领会到了通过自己去收集知识再消化的过程才是真正的学习”,且课堂讨论与交流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提供了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在师生双向交流过程中拓宽了视野和思维方式”。尤其是课程论文方式,“提高了自我学习能力,不仅可以了解学科演变的理论历程和前沿知识,还可以发掘自己的兴趣点所在,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培养了兴趣和方向,值得推广”。

4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意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引导规划专业学生从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转向解决问题、对问题的认识和把握、对问题的展望三个方面相结合的学科发展方向上来。

对于习惯了理论课教学“学期一本书、期末一张纸”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本科生来说,这种方式无形中加大了工作量和压力感,尤其是专题研究、论文写作教学阶段,在小组讨论确定自己选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观点、撰写论文感觉压力大,尽管对今后学习有很大帮助,还是要有个适应和习惯的过程。同时教改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尤其是课外辅导、师生互动、课程论文批改、课堂点评环节,对教师而言也有压力,不仅增加了教师课外课程论文评阅的工作量,课堂上对教师的知识体系和水平也提出了挑战。教学由单向、单纯的“照本宣科”正变成了“教研相长”、师生共同完成的任务。

因此教学中教师把握循序渐进的尺度非常重要,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和教学方法中,要切实根据学生之间水平的差异程度进行启发和要求,在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倾听学生,必须尊重学生的选择,充分倾听学生的声音,不要让教学改革变成一种压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M].第二章,第十六条.

[2]陈秉钊.谈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培养方案的修订.规划师[J].2004,4(20):10-11.

[3]谭纵波.论城市规划基础课程中的学科知识结构构建.城市规划[J].2005,6(29):52-56.

[4]高等院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全国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本科教学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城市规划专业[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篇(4)

论文关键词:设备维修,资源配置,特点

 

0 设备维修管理发展历史

设备的维修管理在国际上经历了事后维修阶段,预防性维修阶段,生产维修阶段,综合维修管理阶段等几个明显的阶段后,形成了现在一般认为的四个维修理论体系[1, 2]:

⑴ 后勤工程学,是由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把设备的整个寿命周期作为研究的内容。核心思想是认为设备的费用不应把购置费用和维修费用分开。

⑵ 设备综合工程学,最先是由英国人丹尼斯·巴克提出,英国工商部1974年给设备综合工程学定义为:为了求得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而把适用于有形资产的有关工程技术、管理、财务以及其业务工作加以综合的科学就是设备综合工程学[3]。

⑶ 全员生产维护(TPM),是日本在学习英美维修理论并结合自身特色提出来的,它是追求设备和物品管理合理性的实践方法;是以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以设备时间、空间全系统为载体,全体成员参与为基础的设备保养、维修体制。

⑷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是1978年由美国民航提出的,是按照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保持装备固有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原则,应用逻辑决断的方法确定装备预防性维修要求的过程或方法。

我国设备管理工作开始于建国初期,主要是引进前苏联的计划预修体制, 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前苏联计划预修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自己的国情,初步创造出适合一套适合我国自己的设备管理方法。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我国在学习、吸收综合工程学、生产维修、后勤工程和日本的全员生产维修等国外的先进的维修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对传统的设备维修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产生了由广州大学李葆文教授提出的全面规范化生产维修(Total NormalizedProductive Maintenance, TnPM)等设备管理新方式。随着当代先进的状态检测、诊断计划以及计算机智能技术的运用,我国的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得到了全新、长足的发展,现阶段的维修模式正向着预知维修(PM:PredictiveMaintenance)和前瞻性(事前的)维护方向发展,即主动性维修。

纵观上述的维修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维修理论的发展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①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有关;②与人们对于设备的期望有关,即人们对设备产生效益最大化的追求有关。这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维修管理的发展。

1 维修资源配置的研究现状

⑴维修资源配置的内容

对维修资源配置内容的研究和分类是维修资源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点,近期的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资源配置的内容进行了许多研究。李建铭[4]从降低维修成本的角度出发将维修资源优化分为维修时间、备件以及人力资源三个方面。周学林[1]将资源配置的内容分为:维修的人力资源、维修的物资资源、维修的信息资源,并指出维修资源配置要与维修对象的维修需求相匹配,但是在人力资源配置模型构建方面缺少考虑其他几个因素对它的影响论文提纲怎么写。

⑵维修资源配置的优化方法

现代维修技术发展的趋势是不断地与其它相关技术和理论进行融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设备管理技术等为维修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维修技术不断地得到充实。而对设备维修的优化技术可以分为以下情况:

① 针对设备本身的维修技术

这类技术主要有根本原因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RCA)、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Effect Analysis,FMEA)等。毛一轩[5]运用RCA对南京地铁车门子系统的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运用FMEA对车门子系统的故障后果进行了分析;周学林[1](2005)运用FMEA和FMECA等可靠性分析方法来确定某型发控车的重要功能。

② 针对维修的作业流程的优化技术

这一类的优化技术主要有数学规划法、模糊理论、蒙特卡罗等。C.RichardCassady等[6]就军用维修资源配置运用多阶段规划法来完成阶段性配置;孙占全[7]、康进军等[8]基于模糊理论构建了资源配置的模型用于解决实际的装备维修问题;Su Sheng等[9]中运用蒙特卡罗模拟电力系统的维修资源配置优化。

③针对维修人力资源的优化方法

这类技术主要有网络计划法、排队论等。王风山等[10]中运用网络计划法描述了了战场工程保障作业项目及其特征要求,确定了兵力流在网络中的平衡与约束准则,构建了基于“时间—兵力—闲置”优化兵力的分配模型;何奕军[11]就航线维修人力资源问题进行分析,利用概率论和M/M/C多服务台和无限排队论等为基础建立航线维修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型。

④ 针对设备备品备件的优化方法

这类技术主要有物资订货计划、库存理论等。李晋[12]就汽车服务的备件库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协调中心的多级库存策略,考虑安全库存量,建立了服务备件库存控制模型;李淑敏等[13]考虑备件的年龄更换策略,建立了维修备件库存策略模型,使得维修备件的库存成本最低。

⑤ 设备维修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为了方便设备维修管理,许多学者对维修管理工作进行了模块化分析,设计了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或者模块结构。裴国薇[14]将维修资源智能配置系统系统软件的原型分为制造设备系统管理功能模块、维修资源管理模块以及维修资源配置功能模块;彭琳[2](2005)着重描述了采用并行设计的方法可发和设计设备维修资源计划系统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和步骤。

2 维修资源配置的研究特点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设备维修资源配置主要有以下特点:

⑴ 国内外的设备维修资源配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军用装备、航空设备、大型制造企业设备,而涉及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的维修资源配置较少;

⑵针对设备维修资源的模型研究很多,但是相关模型之间的承接关系比较弱,模型之间的差异比较大,模型的通用性比较差;

⑶ 为了提高维修的效率以及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针对就维修面临的实际问题建立维修资源配置系统;

⑷ 在维修资源配置内容上也进行了分类,但是分类较为广泛,不够具体。构建资源配置的体系结构的比较少,且没有针对资源配置的关键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⑸ 资源配置缺乏系统动态考虑,大多数从单个方面来优化和考虑;

⑹对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在人力资源的配置时把维修制度作为约束条件,考虑实际检维修制度作业内容的较少;

⑺对于物资资源的配置,从优化库存角度研究的比较多,但是基本上没有考虑设备寿命周期内产生的时间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学林.分散式武器装备维修管理中的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长沙科技大学,2005.

[2]彭琳.设备维修资源计划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南昌大学,2005.

[3]陈学楚.现代维修理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4]李建铭.基于可靠性的维修资源优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5]毛一轩.南京地铁设施设备RCM系统规划与实施[D].南京理工大学,2008.

[6]C. Richard Cassady, E.A.P.S., Multi-state selectivemaintenance decisions. 2005, University of Arkansas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Engineering: Arkansas.

[7]孙占全.模糊可靠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

[8]康进军.基于模糊理论的装备维修资源优化配置模型[J].四川兵工学报,2007(5): 31-33.

[9]Su Sheng and L.K. K, Monte Carlo based maintenance resourceallocation considering vulnerability, in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Asia and Pacific. 2005, Piscataway: Dalian. p.5.

[10]王风山,张宏军,卢厚清.基于网络计划法的战场工程保障兵力分配模型[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9(4): 386-391.

[11]何奕军.航线维修人力资源的配置优化及应用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2008.

[12]李晋.汽车服务备件的库存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13]李淑敏.基于年龄更换策略的多—单维修备件库存控制优化[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0,39(3): 18-21.

[14]裴国薇.面向敏捷维修的维修资源智能优化配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篇(5)

关键词:闭环物流网络;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法;汽车

中图分类号:F713.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object frame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uto-mobile re-manufacturing reverse logistics network and the existing forward logistics network by using 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MILP)were established to optimize the closed-loop logistics network of automobile parts. A detailed explanation and analysis was made in the conditions of the objective function, the flow balance and capacity constraints. In the end, through the Lingo software, the effective of the model is verified though a practical example.

Key words: closed-loop logistics network; 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MILP); automobile

0 引 言

随着汽车工业的大规模的发展以及汽车的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汽车制造业已经成为了工业领域中最大的资源使用者之一。其结果为汽车废旧零件及模块报废致使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废旧汽车资源的再利用问题引起了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基于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汽车零件及模块的回收再利用、资源节约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出发,探讨废弃汽车的逆向闭环物流网络设计,促进废旧汽车逆向流动的有效运行,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综合竞争力,最终促进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闭环供应链是一种不仅包含传统供应链的各环节,而且还要考虑废旧产品的收集、分类、处理、再配送、再制造/再利用、再分销等活动所形成的一个封闭的物品供应链。图1为闭环物流供应链的基本框架。

1 问题描述和模型假设

本文在研究汽车零件闭环逆向物流网络结构的基础上,运用混合整数规划(MILP)方法结合汽车制造/再制造工厂、分销/回收中心、拆解中心、消费区域和填埋点来构建汽车零件闭环物流网络优化模型。

1.1 问题描述

本文构建一个由制造/再制造工厂、分销/回收中心、拆解中心、消费区域集成的多级正、逆向物流网络。对报废汽车的零部件经过检测、分类和维修后进行再制造或者废弃处理。分销/回收中心负责新产品的分配运输到各个销售区域以及从消费区域收集报废的汽车,并将其运往拆解中心进行拆卸、检测、分类和维修等流程。不可再利用的部分运往处理填埋场,而可再利用的零部件经过一系列处理后运送至再制造工厂,再制造的汽车通过分销中心进行销售。

报废汽车闭环逆向物流网络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五个部分:分销/回收中心、拆解中心、制造/再制造工厂、处理填埋点。

1.2 模型的假设

(1)每一个消费者的需求必须得到满足;

(2)在相同功能的节点设施之间没有相互的物流运输,例如生产商1和生产商2之间没有物流互运;

(3)各个节点设施的开设数量和处理能力,均有最大限制;

(4)回收率和填埋率是已知的;

(5)在回收中心经过检测分类,能够维修的产品经过维修后便可重新投入市场,不能维修的产品依照检测结果,分别拆卸成模块和零件后,全部运往制造/再制造集成工厂,其中不可再制造的一部分则进行拆成零件进行废弃处理,并且维修后的产品和新产品能够同等程度满足市场需求。

2 报废汽车闭环物流网络模型

2.1 符号、参数和变量的说明

2.2 模型建立

通过对以上正逆向物流网络的分析,以报废汽车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网络的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了如下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

(1)闭环物流网络总成本最小化的表达式

上述优化模型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采用LINGO11.0软件编程求解。本文结合具体算例,较好地解决了汽车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设计问题。

3 算 例

(1)各个职能中心的选址数量

(2)汽车模块和零件类型数量

(3)参数设定

(4)原材料供应商相关数据

(5)制造商/再制造商相关数据

(6)分销/回收中心相关数据

(7)消费群需求量

(8)拆解中心相关数据

(9)原材料供应商至制造/再制造厂商的单位产品的运输成本(元)

(10)制造/再制造厂商至分销/回收中心的单位产品的运输成本(元)

(11)分销/回收中心至消费者的单位产品运输成本(元)

(12)消费者至分销/回收中心的单位产品运输成本(元)

(13)分销/回收中心至拆解中心的单位产品运输成本(元)

(14)生产零件n的单位成本(元)

(15)生产模块p的单位成本(元)

(16)模块1(n=1)从拆解中心到制造/再制造中心的单位产品运输成本(元)

模块2(n=2)从拆解中心到制造/再制造中心的单位产品运输成本(元)

(17)零件1(p=1)从拆解中心到制造/再制造中心的单位产品运输成本(元)

零件2(p=2)从拆解中心到制造/再制造中心的单位产品运输成本(元)

运用LINGO11.0对算例进行求解,运算结果显示该模型的目标函数最优值为:

4 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汽车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优化设计问题,在考虑到正向和逆向物流网络中的设施集成和运输集成后,以废弃汽车零件和模块的逆向物流网络体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网络设计的有效性。由于汽车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设计涉及众多要素,而且随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该领域还将不断出现新的特征和问题,所以不确定因素的有效引入模型之中是未来研究需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柏明国,马华斌. 汽车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优化设计[J]. 物流技术,2012(1):67-69,85.

[2] 代应. 废旧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运作管理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3] 仇国英,胡天军. 我国产品回收逆向物流模式分析[J]. 物流技术,2011(11):95-97,131.

[4] 王雅璨. 再制造型生态闭环供应链物流网络设计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5] 张科静,魏珊珊. 国外电子废弃物再生资源化运作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2):109-115.

[6] 蒋明元. 基于EPR的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网络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7] Mahdi Mahmoudzadeh, Saeed Mansour, Behrouz Karimi. To develop a third-party reverse logistics network for end-of-life vehicles in Iran[J].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13(78):1-14.

[8] 姚卫新. 再制造条件下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研究[J]. 管理科学,2004(1):76-80.

篇(6)

今年1-10月,完成各类规划编制76个;完成各项规划审批291项,用地面积537821平方米,建筑面积1194166平方米,审批提速50%以上;组织拆违行动9次,拆除面积8752平方米,较好的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着力规划编制,强化规划指导作用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注重“勤、细、精”,做到规划调查深入实际勤,解决规划细节细,体现规划思想精,以增强规划指导性、操作性为目的,把握规划编制的每个细节,认真做好每一项规划。截至目前,召开县城乡规划委员会2次,审查了西水两型社会示范带旅游公路及慢行系统线型方案、西溪神农文化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等项目;召开县城乡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9次,审查了聚宝广场规划设计方案、北腾湖公园规划设计方案、镜湖公园规划设计方案、黄沙坪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项目;组织局业务例会12次;共审查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50份,修建性详细规划26份。 同时,科学编制各项规划工作,加强规划审查工作力度。坚持高起点、严要求,科学、合理地做好城乡规划的编制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设计单位资质审查与备案,邀请专家对城市重要地段规划方案进行审查把关。组织修改完善《____县城总体规划(2012—2030)》,正在等待市政府最后批复。完成了凯旋路(一、二、三路)、蓉湖路、健康路等道路的规划方案评审工作。组织完成了北腾湖公园、镜湖公园、西河(____段)生态休闲风光带一期、西溪神农工作旅游度假区的规划编制和评审工作。完成了龙鼎新城、盛世-裕源、神农蜂生态旅游园、绿园春经济适用房、骏马鑫苑等项目的方案审查。完成了____县2011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建新区、朝阳学校、东塔学校等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加强内部管理,服务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严格按照县政务服务中心要求,实行网上规划审批的全过程电子化;同时,完善网上政务工作,继续推行“阳光”规划,在项目审批中实行批前公示和批后公告的制度,充分做到规划审批的公开化、规范化。二是严格执行项目审批跟踪管理制度,强化规划管理的审查和后期监督。对审批后的建筑进行批后专人跟踪管理,重点对验收超容积率的项目及工业园的项目规划进行把关。三是为工业园区项目建设开通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安派专人跟踪管理服务,及时解决建设中遇到的规划问题。全年来共受理川湘食品、丹桂园药业、利华科技、广元电子等5个项目的补办申请,受理蓉峰大道、利园路、有色园区污水处理厂等3个项目的选址申请。今年1月—10月份共核发《建设规划用地许可证》58份,《建设规划工程许可证(副本)》79份,《建设规划工程许可证》24份,《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31份,集体土地规划条件通知书99份,审批总用地面积537821.0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94166.81平方米。

(三)集中调查摸底,营造良好建设环境

一是抓宣传提高群众的普法意识。以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为契机,前往洋市镇开展了规划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展示规划成果、接受询问等形式全方位做好宣传工作,免费发放了城乡规划法读本及村民建房图集共计1000余份;二是全县开展集中整治违法建设专项行动。6月底按照县委县政府集中整治违法建设专项工作的要求,我局召开动员大会积极部署,汇同鹿峰街道办、农科所、烟科所对辖区内的违法建设进行集中摸底,经过1个多月的加班加点,共查封违章建筑700多栋。截止目前,对子龙村、山背组、刘家寨、骏马大道旁等地组织了9次大的拆违行动,共拆除违章建筑8752平方米,超额完成民生100任务218%。

(四)统筹城乡发展、村镇规划实现全面覆盖

按照市委新型城镇化工作要求,及我县城乡统筹的工作部署,有计划分步骤的指导各乡镇项规划工作开展。截至目前,完成了全县20个乡镇总体规划评审工作,及正和、太和、荷叶、仁义、敖泉、樟市、洋市等乡镇主要过境道路旁的村庄修建性详细规划;组织完成了方元镇西溪神农文化旅游区、竹木溪农庄、正和镇融康乐瓜蒌庄园、阳山古村旅游区规划设计评审工作;完成了樟市镇欧陆食品加

工厂、荷叶镇来溪风电场、春陵江镇岐石加油站选址工作;积极配合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在全县各乡镇公租房的选址及增资立项工作;同时,重视各乡镇规划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目前已组织二次规划培训,重点对农村村民建房审批流程、审批要点、职能职责进行专项培训,切实增强对乡镇规划的指导。(五)创新工作,转变作风,增强规划队伍战斗力

一是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制定工作方案,深入开展以解决“”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次教育活动,认真完成了学习教育、征求意见,查摆问题、批评帮助和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的各项教育任务。经过教育实践,较好地解决了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大家经受了一次严格的党性锻炼和洗礼,受到了一次党的宗旨意识的再教育,达到了思想上有明显提高,政治上有明显进步,修养上有明显加强,作风上有明显改变,工作上有明显改进的效果。二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廉政学习,召开局党风廉政动员大会,传达省市作风整顿精神,并对影响我县经济发展的情况、及行政不作为、慢作为的典型案例进行通报。同时,不定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规定;加强思想教育,通过邀请法律专家为我局干部职工授课,组织干部职工观看电教片等方式,进一步向干部职工阐述廉洁从政的重要性;三是积极开展“四型”机关创建活动,推动规划工作顺利开展。在学习方面。科学制定政治业务学习计划,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在服务方面。通过组织爬山比赛、篮球比赛、羽毛球等一些活动,使干部职工身体得到了锻炼,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有助于在工作中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创新方面。干部职工积极深入基层调研,形成调研论文5篇,积极参与省市各类论文竞赛;在实干方面:按照年初政府制定的任务分解表,不断细化规划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坚持月月上报,目前已基本完成;四是认真办理好建议提案。今年我局承办的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共10件,其中重点提案2件,通过制定方案创新工作机制,狠抓建议提案的答复和落实,确保了所有建议提案都在规定时间内回复。其中,2013年政协20号提案“关于解决停车难的建议”的重点提案,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县已在欧阳海大道、迎宾路、金叶路、蔡伦路、龙潭西路、五云观等道路旁增设临时停车位980个,县城停车难问题已得到有效缓解,得到领导、委员的一致好评。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编制经费保障不到位,项目多经费少,工作难推动;专业技术人员少、任务重,工作压力大;县城建综合执法体制混乱,缺乏处理违建项目的政策;城市规划区范围加大,跟踪管理难度相当大。对这些问题和困难,我局高度重视,将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一)完善各类规划编制。待《____县城总体规划(2012—2030)》总规批复后,立即启动综合交通、燃气、体育设施、消防、旅游等专项规划编制,及文化娱乐设施与医疗卫生设施、电力、弱电系统、抗震防灾等专项规划。同时,组织完成城区各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及评审工作;并积极配合县发改、国土等部门做好向上争资及土地报批工作。

篇(7)

关键词:给水管网 优化运行 模型

1、课题研究的意义

城市供水是城市的命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2]。

(1)供需矛盾激化。

(2)用户对供水安全可靠性要求的提高。

(3)供水效益亟待提高。

(4)现行管网系统的布局要求优化运行。

(5)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发展。

2、优化运行模型的提出

为解决上述给水管网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国内外众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管网优化运行课题,目的在于为管网调度人员提供一套优化的各管网设施的运行方案。

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给水管网优化运行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如图1[3]所示。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及人类对供水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立给水管网系统优化运行系统是供水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用水量预测模型

用水量预测是优化运行决策的基础和前提,它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管网水力模型的精度,一般可分为长期预测和短期预测两大类。

2、给水管网系统水力模型

给水管网系统水力模型是优化运行决策时的水力约束条件,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优化决策方案的可靠性与实用性。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4],从不同角度和不同问题的需要出发,提出了不同的给水管网系统模型。

3、优化运行决策模型

3.1 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 管网水力模型可指导城市给水管网系统的优化运行,但建立优化决策模型求解优化运行的决策变量,直接给出管网系统中各供水设施的控制参数和运行状态才是管网优化运行决策的最终目的。优化运行决策中的费用主要指电耗费用,则目标函数可表示为式(1)。

式中

T  划分时段数;

I  水泵种类数;

 第i种水泵第t时段平均出口流量;

 第i种水泵第t时段平均出口压力;

 第i种水泵效率;

 第i种水泵运行决策变量;

 第t时段单位电费。

显然,可通过减小系统水量和压力、提高水泵效率、增加水池调节容积等方式降低能耗。

3.2 寻优方式 根据决策变量的选取,可将寻优方式分为直接寻优和间接寻优。直接寻优以水泵运行策略作为决策变量,即以水泵启闭量(定速泵)或水泵转速(调速泵)作为决策变量,模型的计算结果就是计算周期内(一般为24小时)的水泵运行方式;间接寻优是以泵站出口流量或水池水位作为决策变量,计算结果是周期内各调度时段各泵站的流量分配或调度周期内水池水位的变化轨迹,之后可进行第二级寻优以确定水泵运行策略。

3.3 优化算法的选取 根据所建模型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优化算法,目前主要采用的有动态规划法(DP),非线性规划法(NLP)和混合离散变量法(MILP)。

在给水管网系统的优化运行问题上,国外已经作了大量研究,针对不同的给水管网系统已经提出了许多方法,各有利弊。

4、传统优化运行模型中存在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给水管网系统的优化运行决策模型大多建立在宏观模型之上。但是,基于微观模型的给水管网优化运行决策模型的可信性相对更高、适应能力更广,但计算时间过长。

因此,为保证优化决策方案的实用性,在目前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优化算法不断进步的前提下,应提出基于管网微观模型的优化运行决策模型。

5、优化运行模型的研究方向

(1)基于现代的计算机发展技术,建立运行稳定可靠并实际应用的大型给水系统的全管网优化模型,能够研究管网各个节点和管段的运行工况。